科技批判理论(通用5篇)
科技批判理论 篇1
读了程少堂老师发表在《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4期上的《从语文味到人文语文》 (以下简称“《从》文”) 一文, 觉得他关于“语文味”教学理论的阐释偏离了他的课堂教学实践, 且给人蹈虚之感。同时, 其“语文味”教学理论中还存在一些理论和观念的错误。
一.“语文味”理论概念模糊
程少堂老师把“语文味”中的“味”与中国古典美学联系起来, 并用朱立元教授的话说:“中西两种美学体系是两个不同的体系, 而‘味’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个基本范畴, 是其逻辑起点、归宿点与立足点。”接着, 他又说:“中国美学有以‘味’为美的传统, 它与中国人直观的审美体验相关, 而且这种体验使‘味’的内涵不断延伸, 比如滋味之味, 辨味之味, 创味之味。滋味之味, 表达的是静态的审美心理感受, 辨味之味是动态的审美体验, 创味之味是审美回归于诗性言说的作品创作。而对于语文教学而言, ‘味’之三态, 都可以通过语文课堂得以实现。”这里, 程老师想把自己提倡的“语文味”在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中找到根, 但文中他对“味”的美学内涵的表述却语焉不详。
我们知道, “味”, 作为中国古典美学范畴, 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含义:一方面是指审美主体的审美活动, 即审美观照和审美体验, 用作动词, 如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澄怀味象”;一方面是指审美对象的审美特征及美感力量, 用作名词, 如“真味”、“韵味”等。不知“语文味”中的“味”指的是什么内涵?程老师自己的解释很令人失望, 他说:“所谓语文味, 就是在扎实的基础上, 把语文课上得有趣儿些, 有味儿些, 好玩儿些。”这和中国古典美学中“味”的内涵相去甚远。什么是“有趣”?什么是“有味”?什么是“好玩”?这种“味”是指语文教学文本解读的过程, 还是指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情境?还是指学生的学习策略?还是指课堂呈现的总体特征?我们都不得而知。这些看似有理的提法, 缺少内在的逻辑辨析与界定, 空泛的解释, 使我们一头雾水, 不知道到底什么是“语文味”。
需要指出的是, 《从》文里提出了“滋味之味、辨味之味、创味之味”的概念。我们知道, 钟嵘提出了“滋味说”, 司空图提出了“辨味说”, 恕我浅陋, 不知“创味”的概念是谁提出的。既然程老师想在中国古典美学里为自己的理论生根, 那就要把根扎实, 而绝不能凭空新造, 这样做是缺少学术的严肃性的。
同“创味”一样, 程老师还自创新词, 凭空新撰了美学范畴“文化美”。他在《从》文中说:“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 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 产生对文本的语言美、文章美、文学美、文化美以及蕴含其中的情感美的认同与赞赏。”“文化美”这个概念中, “文化”是一个太大的范畴 , “美”也 包含其中 , 因而“美”的意蕴消解在“文化”之中。用一个外延更大的概念来限制一个外延小且包含于其中的概念, 是徒劳的, 因而“文化美”这个概念也无法成立。
《从》文中谈到“语文味”的教学模式时说:“‘语文味’理论的‘顶层设计’就定位于‘人生’层面的‘生命体验’与‘族群’层面的‘文化立意’。”我不知道程老师是怎么定义“族群”这个概念的, 也不知道他是怎样划分“族群”的。“族群”的含义有多种, 如指地理区域靠近、语言相近、血统同源、文化同源的某些民族的集合体;也指按居住地对人群的分类, 也指按宗教信仰对人群的分类。程老师特意把“族群”用引号引出来, 看来是有特指的, 我们期待着他的明确解释。
程老师把“语文味”的“一语三文”概括为:“语言的品味———文章的玩味———文学的意味———文化的体味等。”对于这个“程序”, 我有些困惑:在“语言的品味”、“文章的玩味”、“文化的体味”这些词里, “品味”、“玩味”、“体味”都是动词, 而唯独“文学”的后面跟个名词“意味”, 也许程老师这里想把它赋予一个新的词性?
同时, 程老师把“语文味”教学理论的教学流程分为“语言之美———文章之美———文学之美———文化之美”这几个环节, 即先从“语言”到“文章”, 再到“文学”, 最后上升到“文化”的层面。看起来把“语言”、“文章”、“文学”、“文化”区分开, 很有层次感, 其实有很大的问题:
第一, 概念混淆。“文章”和“文学”是两个有着明显区分的概念, 尽管社会上有把这两个概念混用的情况, 但在语文教学中这是两个互有区别的文本体式。“文学”通过生动的形象去呈现现实世界, 而“文章”则通过概念组成的逻辑关系去表述事物;“文学”寓理于形象之中, 而“文章”却用概念去推理或直接地说明某种事物和道理;“文章”的语言追求真切, 而“文学”的语言重在求美;“文章”重在实用, “文学”重在感化;“文章”的语言讲究知识性、实用性、真实性, 而“文学”的语言富有想象性、情感性;“文章”的语言是规范的、直陈的, 而“文学”的语言是变异的、陌生化的。“文章”和“文学”是并列的两种文本体式, 程老师却把“文章”作为“文学”的低级形式, 作为教学流程的两个环节, 这显然是不妥的, 因为我们在上说明文和论说文时, 很难上升到文学的层面, 而讲文学作品时, 除了体裁的特征以外也难讲文章的要素。
第二, 在程老师设计的“语言之美———文章之 美———文学之美———文化之美”的教学流程中, 表面看这是一个“起于语言而终于文化”, 即从基础到顶层的一个教学流程。这是程老师想当然的一个设计, 也说明他对“语言”和“文化”的本质缺少深入的了解。
美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怀特在《文化的科学》中对于语言构建文化的功能这样描述:“把语言从文化中抽掉, 还会剩下什么东西呢?……”文化语言学者戴昭铭在《文化语言学导论》中说:“语言不仅是文化的一种形式而已, 它其实就是一种‘元文化’。”他还说:“语言和文化谁产生谁、谁决定谁和谁影响谁, 实际上不过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本来, 从宏观上、整体上看, 二者就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互相渗透, 互为因果, 互相发生, 互相制约, 互相推动的。”语言学者钱冠连也在《语言全息论》中说:“语言与文化如果是分裂的, 互不包含的, 那人的精神就是分裂的。”他总结说:“语言表达了文化现实”、“语言包含了文化现实”、“语言结构里压缩了文化视角”。
“语文味”教学流程试图把“语言”和“文化”分开, 先讲“语言”, 再讲“文化”, 把“文化”看得高于“语言”, 这是不正确的。
《从》文中说:“教学中的‘玩’也应该算一种很高层次的境界, 我甚至想说, ‘玩语文’才是语文教育真正进入素质教育境界的标志。”看了这语意含糊的表达, 我不知其所说的“玩”和“味”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我们知道, 中国古典美学还有“载道”的传统, 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美学主张, 韩愈、周敦颐等人还提出了“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以贯道”的美学主张, 还有大儒张载的名句“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余音在耳, 程老师也口口声声提倡“文人语文”, 这种“文人”是中国传统意义的文人还是“游戏人生”的文人, 程老师是否忘记了文章中还有道德、道义、正义、伦理的内容和精神?“玩”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还要教会学生去学、问、思、辨、行。
《从》文中把“语文味教学模式”概括为“哲学 (文化) 模式与文学模式”、“理性模式与游戏模式”、“举一反三模式与举三反一模式”、“系统模式与重点模式”等等。我不禁要问:这些模式的划分有其内在的逻辑性吗?同时, “模式”一词, 据我的理解应该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人们做某种事时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哲学 (文化) 模式”是把语文上成哲学课吗?“文化模式”就是把语文课上成文化课吗?什么是“理性模式”?什么是“游戏模式”?“理性模式”与“游戏模式”能够对举吗?这些“模式”是从教学方法来定位的还是从课堂形态来定位的?这些“模式”是在同一个层级上吗?其逻辑支点又是什么?
二.“语文味”教学观念陈旧
“语文味”教学理论中, 教师的眼中是没有学生的, 其课堂的主角是教师, 学生退居为课堂的配角, 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这样的阐述随处可见。如:“这一定义, 当然也是首先强调执教者的文人身份和文人趣味, 强调执教者主体精神的张扬”, “与艺术作品是作者的抒情手段一样, 语文教学也应该能够成为语文教师的‘抒情言志’的工具”, “有语文味的语文课, 语文教师都不仅仅是讲课文, 实际上某种程度上是在讲自己”等等。
我们不禁要问:学生在哪里?是谁在学习语文?谁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的内容应该由学生的学情与教材的内容来确定, 而不应根据教师个人的兴致来决定, 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和思维品质的主渠道, 所以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 更关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如果教师只关注个人的“主体精神的张扬”, 学生的个性化的阅读和写作将被扼杀。
三.“文人语文”将把语文教学引入狭窄的死胡同
在《从》文中, 程老师对“文人语文”的美学原则及其意义和价值进行了论述, 认为“这种新的中国语文教学美学理论的提出, 可以说是中国语文教学美学话语的一场革命”等。
这些表述, 忽视了语文教学所面临的社会现实和时代发展的特点, 忽视了语文教学的社会功能。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 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需要基本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我们不能只用“文人语文”的方法培养一些“文人”。正是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的需要, 语文不仅要教学生阅读文学作品, 还要教学生学会阅读实用文体的文本包括非连续性文本;不仅要学会审美, 还要学会分析研究问题;不仅教会学生“玩”, 还要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对社会、对未来具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判断, 从而形成正确的符合时代潮流的价值观。我们不能把语文教学和时代隔离开来, 只有使语文走出象牙之塔, 才能使其走出目前的尴尬困境并最后实现语文的狂欢。
四.结语
语文教学研究需要我们严格遵守语文教学的规律, 以学理为支撑进行逻辑的推理和演绎, 而不能违背语文教学自身的本质规律, 但凭自身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如果这样, 对建设发展中的语文教学理论, 对于摸索中的语文教学实践, 对探索中的一线语文教师, 都是十分不利的。
科技批判理论 篇2
交往行为理论:社会批判理论的范式转变
本文认为,从马克思开始到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随着时代变化、主题转换,其理论形态经历了异化理论、物化理论、技术理性批判理论诸形态的演进.但是,从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代表哈贝马斯开始,这种一以贯之的理论演进却发生了转向.哈贝马斯在克服技术理性批判理论不足和“重建历史唯物主义”时创建了交往行为理论.交往行为理论创立是社会批判理论的`一次范式转变,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启事.
作 者:陈树林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刊 名:北方论丛 PKU英文刊名:THE NORTHERN FORUM年,卷(期):“”(1)分类号:B089.1关键词:异化理论 物化理论 技术理性批判理论 交往行为理论 范式转变
论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 篇3
关键词:社会批判理论;批判性;压抑
中图分类号:A8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022-01
赫伯特·马尔库塞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人物,被称为“发达工业社会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马尔库塞以其敏锐的洞察力看到了消费社会物质丰裕背后对人性的压抑,控诉了发达工业社会技术的异化使人们的批判性丧失,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性的抑制。
一、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主要特征
(一)“批判性”维度
科学技术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高速发展,但是也通过技术理性、大众文化等控制了社会需求,社会变成单向度的社会,人变成了单向度的人,即丧失了批判性维度的人,马尔库塞要对操作人性的一切社会事物进行批判和否定。
(二)“政治性”立场
在西方学术界,人们常常把马尔库塞(Marcuse)同马克思(Marx)、毛泽东(Mao)并称为“3M”,因为他们都试图依据新的历史条件为人类的解放寻找新出路。马尔库塞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普遍的生存境遇,试图寻找实现人自由和解放的新途径。
(三)“现实性”品质
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本身就是社会现实的一部分,也是现实的必然性的生动体现。他的乌托邦的理想图景,是建立在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基础之上的。他的理论源于现实的具体的日常生活,也以现实的具体的生活为最终归宿。
(四)“生存性”目标
马尔库塞认为要寻找到人生存的意义,寻找到自由的、创造性的主体性意识。这种非压抑性的生存,就是不受控制的新的生存方式,是对一切妨碍人的自由和解放的东西的扬弃,是对人的生存方式和现存一切秩序的根本改变。
二、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主要内容
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以科学技术批判为出发点,以技术理性批判为工具,以大众文化批判为载体,以实证主义批判为基础。
(一)科学技术批判——批判的出发点
马尔库塞认为,“一种舒舒服服、平平稳稳、合理而又民主的不自由在发达的工业文明中流行,这是技术进步的标志。”①这是社会控制的新形式——技术的控制。凭借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物质的富足,人们会因满足于眼前的物质需要而不再追求自由、不再想象另一种生活方式。总之,由于技术进步的作用,发达工业社会成为一个单向的社会,一个舒舒服服的不自由社会。对此,马尔库塞用了一个等式做出形象的描述:“资本主义进步的法则寓于这样一个公式:技术进步=社会财富的增长(社会生产总值的增长)=奴役的加强。”②
(二)技术理性批判——批判的工具
马尔库塞指出,理性原是具有超越现实的批判能力,但随着技术进步,理性为技术的观念所渗透,其批判性逐渐为工具性所取代。技术理性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发达工业社会对人实行奴役和统治,并且具有更大的合法性或合理性外观,更多地求助于消遣、娱乐等现代消费手段,从而使人心甘情愿地而不是被迫地纳入到现存社会的体系之中。技术理性展示出它是有效的统治工具,但却丧失了其作为价值的负载功能,在技术理性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只是被作为一种工具理性在施展影响。
(三)大众文化批判——批判的载体
在发达工业社会,科学技术对人的控制,以及技术理性对人的奴役是在通过商品消费的满足来完成的,大众文化为此成为令人愉悦的载体。现代人沉溺于没有思想的享乐,在大众文化的消费欲求中逃避现实,以自我麻痹来维护资本主义统治。马尔库塞提出,发达工业社会通过兜售娱乐性、商品性和欺骗性的大众文化,在文化领域造成单向度的“压抑性的俗化趋势”,以多样的娱乐消遣方式来消解人们对社会的不满,使人们失去批判和反思的超越维度,在感官享乐的沉迷中获得对现实的认同。
(四)实证主义批判——批判的基础
马尔库塞指出,实证主义认为:“对于知识来说,一切事实都是等价的,事实的世界是一维的,实在成了‘绝对实在’,这样就排斥了任何趋向本质的形而上学的或者批判的维度。”③实证主义本质上就是保守、妥协、为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唱赞歌的理论,根本没有批判否定的精神。“在阻碍人们通往这一领域的过程中,实证主义为自己建立一个自足的世界,一个封闭的、引起动乱的外部因素防守严密的世界”。④为此,马尔库塞提出,作为社会批判理论的基础的否定性要着眼于人类的文明,要在理性的基础上超越已有的既定事实。
三、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理论价值
(一)继承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
马尔库塞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对消费社会的批判理论,不仅深化了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精神,也响应了马克思的消费需要理论。
马尔库塞从发表《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时,就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性的压抑,更是洞察到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精神。由此,马尔库塞以马克思的批判精神为武器,以人的理论为基石,以劳动异化为坐标,将批判的焦点放在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性的压抑上。马克思认为随着劳动生产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用以满足人们享受性需要的享受资料和用以满足人们发展性需要的发展资料规模会愈益扩大。马尔库塞积极地响应了马克思的消费需要理论,并且看到了人们狂热的消费需要背后的资本主义控制力量。
(二)发展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要义
作為人本主义流派的马尔库塞,对资本主义消费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不仅深化了人本主义的批判,丰富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消费社会批判,也为当代社会批判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马尔库塞以丧失了否定性、批判性的单向度的人为核心,以实现人的爱欲的解放为归宿,全面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状态。这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流派的批判倾向基本一致,都是以人的异化及其本质和恢复来诠释人类社会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目标做出人本主义的论证,深化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流派的理论。在法兰克福学派理论中,资本主义对人的操作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更是深入到社会生活与人的心理活动之中。马尔库塞对消费社会的批判,也没有停留在消费现象本身,而是深入到资本主义对人性的压抑,丰富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消费社会批判,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当代社会批判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注释:
①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②马尔库塞:《反革命与造反》,任立编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82页。
③Marcuse,Negations:Eassys in Critical Theory,Boston:Beacon Press,1969,P.65.
④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164页。
作者简介:胡杨(1991—),女,汉,河南,硕士,同济大学,研究方向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社会学。
科技批判理论 篇4
弗洛姆以对于现代工业社会的社会心理和性格结构的深入关注为研究的切入点, 以独特的视角丰富和深化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
作为一种批判的哲学, 与马克思哲学指向政治和经济领域不同的是, 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更多的是转向了文化领域, 正如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所看到的那样, 法兰克福学派出现了批判主题的创新, 他们关注和批判的焦点是文化。他们从意识形态、技术理性、大众文化、现代国家等方面, 对现代资本主义工业社会面对的矛盾与困境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现与批判。弗洛姆以其独特的观察和分析的视角将他的理论触角探入人的心理这一微观领域, 对现代社会人的心灵异化进行分析, 最后将目光锁定在了人的社会性格的异化上, 他的研究深入到人的需求和性格结构, 触及到了西方文化危机的深层。
弗洛姆从分析人的生存需要入手, 提出人本质上需要一种与世界的结合, 这种需要的满足表现为两种情形。一种是:人实现了与外界的联系, 却丧失了自我身份感, 由此产生了异化的人格;另一种是:人实现与外界联系的同时也保持了人自身的完整性, 实现了作为人的意义的存在。前者必然导致病态的人格, 后者才能展现出健全的人格。
弗洛姆指出, “依照人性的特征和规律发展成熟, 他的精神就会健康。” (1) 那么, 人性的特征和规律是什么呢?他认为:“与他人联合在一起, 与他人相关连的需要, 是人的迫切需要, 这种需要是否满足决定着人的精神健全问题。” (2) 在这里, 弗洛姆将人性理解为一种与他人相结合的需要, 这种需要既不是钱财和权力等功利的需要, 也不是因依附于他人或控制他人而获得暂时的心理满足感的心理需要。
通过对人的特质的挖掘, 弗洛姆向我们展现了人的真正需要, 他认为, 人不仅具有作为动物的意义而存在的与其他动物相同的物质、生理等方面的需要, 而且还具有作为人的意义而存在的需要和感情, 即与他人相联合的需要、超越的需要、寻求生命之根基的需要、身份感的需要、倾向性及献身目标的需要。在他看来, 这些需要的满足才能使人成为一个精神健康的人, 成为一个健全的人。
但同时, 他提醒我们, 尽管资本主义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但社会性格的发展却是不健全的, 人性依然是扭曲的, 人已经陷入了一种深度的心灵异化。弗洛姆认为, 现代人摆脱了自然的束缚, 自由了, 但同时也变得孤立无援了, 使人无法获得一种归属感, 这使人惶惶不安、孤独和恐惧, 于是自由成了沉重的负担, 想尽办法逃避它。为了摆脱孤独, 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宁静和安全感, 一个人就必须建立一种与世界的联系, 找到一种可以依靠的力量, 弗洛姆把人的这一要求称为归属要求, 并将其看作人的根本需求。
然而,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 那种通过爱与创造性的活动, 在人与世界之间建立起的, 充分肯定个人的独立性的联系是无法实现的, 因为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决定了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 而不是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要, 这使人越发地恐惧和害怕孤独。于是, 个人转而希望通过完全放弃自己的个性、完整性以致自由, 使自己与别人合为一体, 来克服与外界相隔离所造成的孤独感和恐惧感, 这样个人与某种整体和权威相趋同, 并由此获得了社会归属感。这种社会归属感妨碍了健全人格的生成, 也必然导致人格的异化。
弗洛姆立足于现代人的社会归属需要, 从对现代人的心理分析入手, 为人们认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心灵的深度异化打开了一个窗口。他对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的分析, 使人们更加认清了现代发达的工业社会中人的生存状态, 人的心灵虽受到了极度的压抑但全然不知, 这是人的悲哀。
弗洛姆理论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让人们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生存困境和生存模式, 更重要的是激发一种行动的力量, 唤起人的心理、感觉、意识形态等文化领域的革命。不仅如此, 弗洛姆还力图通过健全人的心理, 使人由重占有转变为重生存, 以建构一个健全的社会, 他为我们构想了未来健全人格即生产性社会性格的生成之路, 并指出这“关键在于生成一种新的文化模式取代现存的异化的存在模式。” (3)
弗洛姆延续了法兰克福学派解决问题的方式, 强调了文化要素的重要地位, 强调了文化变革对人的生存方式变革的重要性, 并从社会心理和社会性格的微观层面拓展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视阈, 是对法兰克福社会批判理论的丰富、发展和深化。
2 进一步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不断发展着的理论, 马克思认为, 每个时代总有它自己要面对的问题, 准确地把握这些问题和恰当地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的理论和思想就会将社会向前推进一大步。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弗洛姆肯定了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有效性, 并以一种时代的目光审视着变化了的世界, 他把眼光放到现代人的现实生活上, 将马克思哲学置于历史境遇变化了的社会态势, 从实践出发进行创造性的思考, 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时代意义上的理解和阐释, 他的性格结构批判理论从心理和文化的角度, 为马克思的理论注入了新鲜的内容, 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弗洛姆具有与马克思相同的理论旨趣, 他们都把理论研究的目标放在人的全面解放上, 而弗洛姆是通过对人的内心深处的关怀, 从人的性格结构和心理机制的独特视角对马克思理论进行深入的阐释与丰富, 这并没有冲淡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 而使马克思的形象不断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使马克思主义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弗洛姆的理论向我们昭示了, 马克思哲学对于人类的意义是历史地呈现和揭示出来的, 对现代人生活困境的关注以及理论诉求, 使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在更广阔、更深远的领域得以展开。
弗洛姆的性格结构批判理论继承了马克思哲学的批判精神, 并将批判的视角转向了社会性格结构和心理层面。这不仅发展了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理论, 而且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批判意义。弗洛姆所倡导的通过微观心理革命解决问题的思路, 使马克思主义呈现了丰富的现代性价值。
弗洛姆的性格结构批判理论, 是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置于现代工业的现实社会之中, 使二者进行对话和融合的产物。这种研究方法和理论走向也为今天深入挖掘和阐发马克思哲学当代性, 实现现时代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的沟通和对话, 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具有方法论意义。同时这也向我们展现了马克思哲学的开放性和实践性的本质。
当我们站在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角度来理解弗洛姆的理论时, 可以清楚地看到:今天社会的变迁, 人类面临着新的困境, 弗洛姆的性格批判理论使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焕发出新的活力, 使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借助现实生活的当代意义的充分的自我肯定而得以彰显。
摘要:弗洛姆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毕生致力于对马克思哲学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综合, 从人的心理机制、性格结构等方面对现代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展开了批判。他的性格结构批判理论丰富和深化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 也进一步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弗洛姆,性格结构批判理论,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孙恺详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11.
[2]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孙恺详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24.
[3]衣俊卿等.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解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3:214.
[1]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概述 篇5
关于马克思意识形态论内涵,学界有一定的争议,一些学者认为,马克思意识形态论的内涵主要是意识形态批判,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把意识形态当作否定性概念来对待,通过批判解开被意识形态所遮蔽的社会真实,以社会的真实矛盾推演意识形态产生的机制和中介,从而宣告一定意识形态的终结;一些学者认为,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内容的增加使其背离了马克思意识形态论的原有内涵,成为具有意识形态意味的理论变迁,把批判的理论变换为建设理论$另有一些学者认为,即使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意识形态是掩蔽社会真实的精神力量,是对社会现实的颠倒反映,但其原意并非指其为虚假的观念体系和骗人的谎言,应当理解为一定阶级利益与社会总体利益相背离的结果。
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源初语境。青年马克思深受康德与费希特哲学及其方法的影响,沉湎于“应有”而忽视对“现有”的研究,这种做法使马克思在学术生涯肇始阶段便误入法
学研究的死胡同,因而抱怨康德与费希特做法的失当,这种抱怨后来转化为思想上的系统清算: 康德与费希特在太空飞翔,对未知世界在黑暗中探索,而我只求深入全面地领悟地上遇 到的日常事务。在对康德和费希特哲学之缺陷深刻认知的基础上,马克思坚信: 必须从对象的发展上细心研究对象本身,决不应任意分割它们;事物本身的理性在这里应当作为一种自身矛盾的东西展开,并且在自身求得自己的统一。据此,马克思从康德和费希特哲学转向对“应有”和“现有”做了辩证理解的黑格尔主义,开始求助于黑格尔式的整体论和历史主义方法: 理性是历史的本质与动力,历史则是理性的辩证展开(高扬理性或自我意识的旗帜,正是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特征,这必然与宣扬上帝意志的宗教发生冲突,在向黑格尔进行思想与方法上的巨大借贷之后,马克思又开始同黑格尔主义的保守方面——至高无上的上帝般的绝对精神分道扬镳了(在其博士论文序言中,马克思鲜明地表达了他对宗教的批判立场: 哲学并不隐瞒这一点(普罗米修斯承认道: 老实说,我痛恨所有的神(这是哲学的自白,哲学的格言,借以表示它反对一切天上和地上的神,这些神不承认人的自我意识具有最高的神性。在他看来,宗教就是一种玄学或悬在半空中的假设!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开始将意识形态与空洞的假设相提并论: 不要认为,对天体现象的研究,无论就整个研究而言或就个别部分而言,除了和研究其余的自然科学一样能够获得心灵的宁静和坚定的信心之外,还能达到别的目的(我们的生活需要的不是意识形态和空洞的假设,而是我们要能够过恬静的生活(正如生理学的任务一般是研究最主要的事物的原因一样,这里幸福也是建立在对天体现象的认识基础之上的(关于日月出没的学说,关于星辰的位置和亏蚀的学说,本身并不包含有幸福的特殊根据;不过恐惧却支配着那些看见这些现象但不认识它们的性质及其主要原因的人!将意识形态与空洞的假设并置,视其为科学理性的对立面和人类不幸之源,这是对意识形态的隐性批判,也表明马克思最初是在哲学认识论层面触及意识形态概念的。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多次使用意识形态一词,这种使用频率上的增加,表明马克思对意识形态内涵的认识日渐清晰。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一文中,马克思开始以意识形态术语来表达一种社会意识(林木盗窃法)的虚假性与欺骗性。至此,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开始成型。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哲学向度。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是从批判哲学尤其是从批判黑格尔哲学开始的。为了更好地对黑格尔彻底的批判,马克思研读了大量的西方古典哲学著作,包括亚吸卜多德、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和休漠的哲学著作。在1841年的博士论文中,马克思赞成伊毕鸡鲁的哲学,因为它将人类看作是自我决定的。这为马克思后来将哲学批判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提供了可能性,于是,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就具有了明显的实践性特质。即使在早期,马克思的哲学批判也没有局限于纯粹的哲学领域,而是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相连,这明显表现于马克思在特里尔时期,对普鲁士政府的种种现实政策的批判上,比如对普鲁士新闻出版的批判等。
通过这些具有实践和唯物主义性质的批判活动,马克思认识到哲学的批判不能脱离实际生活,基于此认识,马克思决定写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因为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哲学尤其是政治析学是为普鲁长政府辩护的思想体系,所以,他要系统地批判黑格尔的哲学。可以说,马克思思想的发展过程是与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分不开的,这也为其意识形态批判的哲学批判阶段打下了方法论基础,这也是马克思整个意识形态批判的方法沦基础,即实践性、唯物性和辩证性。意识形态批判的作用已经清晰地展现在马克思的面前,那就是:从抽象的理性批判中转向对现实生活的批判;从对现存制度和国家的维护转向对之进行无情的批判并致力于建立新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这也是马克思进行意识形态批判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政治经济学向度。批判黑格尔法哲学得出的结论是:法的体系和政治制度不能通过自身或在所谓的一般人类理智的发展基础上得到理解,相反,它们只能在物质生活实践中找到其根源,黑格尔和18世纪英国、法国思想家称之为市民社会的,也只能在政治经济中得到解释。从此,与克思开始了其意识形态批判的第-个阶段—政治经济学批判阶段,这个阶段是第一阶段哲学批判的深人和发展。如果说在第一阶段的批判中,马克思还停留在人道主义的阶段,那么在后一阶段,马克思开始转变为一名唯物主义的战士,也正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阶段,马克思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同时,他用这一崭新的理论武器作为其进行意识形态批判的主要工具。所以说,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变成了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主导线索。
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并没有对政治经济进行内在的或本质的批判,也就是说,马克思批判还不是将政治经济分析作为一种“科学”,而是将政治经济作为资本主义的想象。所以,马克思的批判实际上是直接批判资本主义,因为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关系体系是根本违反人类本性的。所以说,尽管在《手稿》中马克思已经将自己的意识形态批判对象主要转向了政治经济学,但前一阶段批判的对象—哲学的影子还在。换句话说,马克思在批判政治经济学时并没有停止哲学批判尤其是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因为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及其后继者不是试图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的这种非人性的方面,而是试图为之辩护,所以,它们的理论批判只能是纸上谈兵的非批判的东西。为了澄清自己的批判与黑格尔学派的批判的不同,马克思在1845年出版了《神圣家族》,该书的副标题是:对批判的批判主义的批判—反对布鲁诺·鲍威尔及其同伙。这里的“批判的批判主义”指的就是青年黑格尔派所使用的批判方法,指青年黑格尔派所谓的批判现状的最佳武器。但在马克思看来,批判理论只不过是批判实践的智力基础。布鲁塞尔时期的马克思在前一段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始反思自己的意识形态批判的方法论基础,并逐渐得出了比较明确的意识形态批判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是通过《费尔巴哈论》反映出来的。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对自己的批判工作总结道:批判理论必须与革命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导致有效的社会变革的发生,“哲学家们仅仅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改造世界”这些思想转变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后来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为《政治经济学批判》提供了方法论基础。1859年,马克思回忆说:写作《形态》是为了“自我澄清”和对自己“以前的哲学思想”做一次清算。可以说,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批判的最重要的思想都包含在了《形态》之中,因为在这本著作中,马克思对前一阶段在哲学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所取得的理论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即在《形态》中将自己的意识形态批判方法首次详细的揭示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我们可以将《形态》的内容概括如下:1.以黑格尔后继者们为主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一般概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前提、实质和一般概貌。2.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发展和结论;对历史唯心主义概念的一般批判,尤其是对青年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批判。3.唯心主义历史观的起源。4.生产力、分工和财产分配形式的发展;社会的阶级结构、政治结构以及社会意识结构。可以说,这些内容是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一次富有成果的总结,它包含了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两大方面:哲学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是两大批判方面的一次完美结合,并绽放出重要 的理论之花—历史唯物主义。
综合地看,马克思对意识形态概念的阐述(包括其理论的未来进展)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的: 其一,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在对宗教异化与唯心主义的批判中,马克思将意识形态阐发为虚假的意识,并以认知发生学的视角深入剖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神秘化与异化的缘由、特点与机制(马克思考察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在理论上的失足,其理论上的考察和批判对象主要是青年黑格尔派。其二,马克思在社会形态的结构框架内即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关联中研究了意识形态与阶级、权力、统治的关系(马克思将意识形态阐发为经济基础的副现象、阶级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制度化的思想体系和思想型权力,从而实现了对意识形态概念的功能学解读(在政治社会学层面上,围绕着统治权问题,马克思主要考察和批判了各式各样的非科学的社会主义观念。其三,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历史条件下异化劳动以及相关经济关系的分析,揭露了资本奴役劳动物统治人等弊端,分析了意识形态的各种经济样式、经济领域内的各种拜物现象,进而阐述了扬弃异化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理想。
总之,在这些异质视域融合的基础上,马克思既揭示了意识形态理论的#一般!,又实现了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个案分析,同时还绘制了一幅通向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路线图(据此而言,马克思为我们建构了一个极具张力的意识形态概念和一个颇具理论统摄力的意识形态分析架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1.3.44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孙伯,侯惠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与现状: 第 1卷[M].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 人民出版社 4.邓小平文选: 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科技批判理论】推荐阅读:
社会批判理论批判终结09-20
文化工业批判理论11-25
费耶阿本德对理论依赖观察观点的批判05-12
政治批判05-16
教育批判05-22
批判思考06-02
批判视野06-24
批判小说07-12
精神批判07-27
现实批判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