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主义(精选12篇)
批判主义 篇1
■芒福德与批判的地域主义
20世纪80年代, 希腊建筑学者A.楚尼斯 (Alexander Tzonis) 和L.勒费夫尔 (Liane Lefaivre) 发表《为什么今天需要批判的地域主义》一文, 文章指出:在批判的地域主义这个术语出现以来的过去十年中, 它已经成为替代明显衰老的现代主义, 以及替代后现代主义未老先衰的兄弟——“解构主义”的一种理论和实践。随后, 美国学者肯尼思·弗兰姆普顿在他《走向批判的地域主义》、《批判的地域主义面面观》和《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等著作里正式将批判的地域主义作为一种明确和清晰的建筑思维来讨论。至此, 批判的地域主义开始以一种鲜明的姿态进入世界建筑之视界。
然而至此为止, 作为一种实践和思维的建筑潮流, 批判的地域主义的历史并不很长, 人们对于它还是持着一种将信将疑的态度。对“地域主义”这个词语, 当时的人们熟知得更多的是那种迷恋于地方与传统的浪漫地域主义, 在建筑行业里, 这种地域主义对现代性和全球化采取绝对的反抗与隔离的策略, 同时却屈服于后者所带来的商业市场和庸俗文化, 并乐于套用地方、传统、民族或种族等文化符号为之服务。很显然, 后现代正在消退, 所谓的解构也不能代替它们的位置, 但有些人仍然不相信批判的地域主义, 因为他们怀疑在一个经济技术上互相依赖, 日趋大同化的世界中, 如何能够成为并保持地域主义。也就是说, 当根据种族决定的社会和文化在我们面前快速消失时, 人们如何成为地域主义?人们如何能够既持有批判性, 又是地域主义的呢?
针对这些质疑, 批判的地域主义将自己的理论支撑归根于刘易斯·芒福德。早在1924年芒福德就十分有远见地将区域 (地区) 主义从商业和沙文主义的弊端中拯救了出来。随后在20世纪的下半叶, 芒福德更为地域主义作出了热情的辩护, 他热烈拥戴诸如赖特、阿尔托、旧金山的“湾区学派”的梅白克和伍斯特等地域主义建筑师, 多次向当时的建筑界权威现代主义及国际主义阵营开炮, 与格罗皮乌斯、希区柯克、布莱克、纳尔逊和巴厄等大师发生了激烈的争辩。他认为建筑师可以从赖特和阿尔托这样的地域主义建筑师获得比柯布西耶的空洞的形式主义的“形式空间”更多的东西, 认为限制性和空洞的程式的国际风格不是真正的现代主义。
_刘易斯·芒福德 (Lewis Mumford, 1895-1990) , 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城市规划学家和文学批评家, 主要著作有《技术与文明》、《艺术与技术》、《机器的神话》、《技术与人类发展》、《权力五角形》等。其独创性的地域主义思想对当代建筑尤其是批判性地域建筑影响尤为深刻。
勒费夫尔认为, 芒福德对于地域主义的热情不单单在于他对试图将国际化、全球化和普遍化的建筑置于特殊的地方特征的国际风格的深恶痛绝, 更在于他对地域主义本身作出了自己开创性的阐释和澄清——一种批判性的阐释与澄清。芒福德的地域主义的批判性不仅是对全球化持有批判态度, 而且对地方和地域主义持批判态度。这一批判使芒福德的地域主义思想第一次与几百年来的地域主义运动相决裂——即与那种绝对地、毫无通融地拒绝和反对大同和普遍的地域主义倾向相决裂。芒福德第一次在地域主义中发现了相对性的概念, 地域主义就被他看作是一种地方与全球化世界不断交流与沟通的过程, 而不是隔离或拒绝的态度。勒费夫尔指出, 芒福德的思想与另一位也是强调地域主义的哲学家海德格尔完全不同, 虽然海德格尔在20世纪50年代的著作中也强调作为“家”的“场所”、“大地”、“地方”和“土地”, 并将其与机器主导的文化和技术社会放在一起讨论, 由此指出由机器主导的文明的危机。但是, 两者的出发点和认识是彻底不同的。海德格尔的“场所”、“家”和“这片土地”是与一群具有共同种族背景、语言和“灵魂”的独立和封闭的人类族群不可分割的, 如果减弱这种联系便会导致衰退;但是对于芒福德来说, 减弱这种民俗和乡土联系并不会导致衰败, 反而意味着进步。可以说, 芒福德的地域主义的思想根源, 是来自于称之为美国文艺复兴的浪漫和民主的多元文化主义。
细而论之, 芒福德的地域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它不同于旧形式的地域主义, 拒绝绝对的历史主义。他拒绝使用那些不能满足建筑功能的地方材料, 他说:“地域主义并不是有关使用最现成的地方材料, 或是抄袭我们祖先所使用的某种简单的构造和营建形式。”事实上, 他赞成如果不能对历史先例加以变通以满足本地区不断变化的需求, 就应该彻底抛弃。
芒福德也不完全同意“回归自然”这个传统地域主义术语。他反对风景画般的抒情倾向, 反对那种对景观采取的纯粹欣赏和审美的态度。对他来说地域主义不仅仅是“场所精神”, 地区的形式还是那种最接近满足生活的真实条件的形式, 并能够成功地使人们在环境中感受到家的感觉。他虽然考虑生态问题, 但他并不像海德格尔那样彻底地反对机器文明, 只要机器在功能上是优化合理并且是可持续的, 他便赞成使用最先进的机器。
_左:赖特作品:流水别墅;右:阿尔托作品:玛丽亚别墅。20世纪70年代在与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建筑流派的论争中, 芒福德曾称他们能给建筑师的东西比柯布西耶式的“形式空间”更多。他们和美国“湾区学派”的梅白克和伍斯特等人, 是芒福德倍加赞赏的地域主义建筑师。
他的地域主义有关社团和社会的定义与传统的地域主义完全不同, 他的地域主义社会是多元文化的, 而传统地域主义的那种与当地密切相关的单一文化是一种血缘的和部落式的联系。他没有将“本地”与“世界”、“地区”与“全球”对立起来看待, 他没有将地域主义作为对抗和抵制全球化的思想和方法, 反之, 他总是试图在“地区主义”和“全球主义”之间建立一种平衡。
■批判的地域主义建筑思想
沿承着芒福德的教谕, 批判的地域主义建筑思想一开始就澄清了自己与浪漫和通俗的地域主义的区别。它试图构建一种通过“陌生性”来进行自我观照的建筑“诗意”。不同的是, 浪漫的地域主义往往会选择与记忆相联系的地方元素, 直接使用在新建筑上, 以此来创造一种人们所熟悉的图像景观, 从而从观众那里获取同情和共鸣。这种手法通常使得意识归复于无感觉的状态, 形成一种感情化的地域主义。但是, 在批判的地域主义者看来, 过度的熟悉性犹如一种毒品, 所以浪漫的地域主义并不是健康的、具有生命力的地域主义。弗兰姆普顿《展望批判的地域主义》一文认为, 那种仅仅采用符号、象征和抒情性的、浪漫的和通俗性的地域主义形式, 其目的并不是为了寻求对现实的批判眼光, 而是受大众文化的驱使, 拜倒在对信息条款直接加以体验的渴望下。通俗主义问题企图在最经济的前提下获得某种预期的满足, 所以它需要善于通过传播、示范和符号的功能对有限的词汇进行组合, 而批判的地域主义不是大众文化里的那种对民间和乡土风情的痴情向往, 混淆这两种地域主义就是将批判的地域主义的抵抗性与大众文化、通俗主义的倾向相混淆。
批判的地域主义并不是用来描述“民居”或乡土建筑的。因为乡土建筑是通过气候、文化、社会和手工艺的结合自发产生的。批判的地域主义是用来描述和识别近来出现的不同地区的“学派”。这些学派的目的是以批判的态度表达和服务于它们赖以存在和立足的有限的区域和民众。这种地区主义依靠地区社会和政治上的自主意识, 并将这种意识与建筑专业知识联系起来。批判的地域主义的出现有赖于一种强烈的对自主性认同的追求, 一种强烈的对个性的认同, 一种对文化、伦理和政治独立的渴望。哲学家保罗·里克尔 (Paul Ricoeur) 认为只有通过当地文化与大同文化之间的互相滋润, 杂交的“世界文化”才能出现。他暗示这要看地区文化是否具有重新创造一种能够存在并作为今后发展基础的传统。
地域主义建筑实践采用的是一种独特的“后卫”式的设计策略——一种批判性的“后卫”态度。它既与启蒙时代以来人们所持有的那种社会和建筑不停“进步”的态度保持距离, 也与那种被动和不现实的试图回归到前工业时期营建形式的态度保持距离。它对建筑技术采取谨慎的有限依靠的态度, 同时和盲目憧憬传统的装饰主义倾向相分离。
批判的地域主义非常注重场所精神, 它对世界文化具有抵抗性的主要原因是它“场所—形式”的辩证:场所引发形式, 场所与形式相辅相成。这个理论将批判的地域主义置于一种形而上学的地位, 当我们面对现代主义的无场所性, 我们就必须像海德格尔那样建立起一种抵抗的建筑。只有这样, 营建的形式才有可能抵抗今日特大城市不停变化的过程。“场所—形式”这一辩证关系对于批判性地域建筑的实践操作十分重要, 有限制的对地方性领域进行探索成为进行建筑实践的绝对先决条件。批判的地域主义必然要比采用抽象形式的前卫建筑要更多、更自然和直接地与自然有着辩证关系。现代主义以把不规则的建筑场址的地形地貌彻底推平来宣称它的无场所性的先决条件, 地域主义则应该因形就势地适应场址, 例如将建筑设计为台阶递落式, 这是一种与场所的对话, 是一种“培养”场址的态度。此外, 地区的特定文化和它在地理和农业上的历史也要被嵌刻进形式中, 在作品中表现出来, 从而形成当地文化文脉、自然环境 (地貌、气候、光线) 与建筑结构和构造之间的关系, 使建筑获得场所的意义。
批判的地域主义思想和方法的基本策略是使用地方和场所的特殊性要素来对现代主义所强调的同一性和统一性加以弥补, 改善和修复一元或大同文化的影响和冲击。批判的地域主义需要保持一种高度批判性的自我意识, 它的源泉和启发是多样的。例如当地光线的变化和光线质量的特点, 或是从一种特定的结构情状中演化来的营造美学法则, 或场址的地形地貌。除了地貌和光线, 建筑的自主性的主要原则还来自对营建和结构构造系统 (Tectonic) 的建构, 而不在于其诗情画意的图像和景致。批判的地域主义又是一种文化策略, 其实践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两种文化的影响:一种是本地区的当地文化, 一种是大同化的世界文化, 它是两种文化双向修正的产物。批判的地域主义首先必须将本地区特殊文化的总体特质“分解”, 随后通过矛盾的综合获得对大同文化的一种批判。
_墨西哥建筑师路易斯·巴拉甘作品:圣·克里斯特博马厩与别墅, 他的作品被称为“总是在寻求一种富有感情的并与大地结合的建筑”。批判性地域主义声势日益壮大, 今天很多诸如巴拉甘一样的第三世界的建筑师已经走上或者正尝试走向这条路。
■批判的地域主义建筑在世界
今天, 随着全球化持续加温, 其对地区和民族文化的威胁亦日益突显。在些情境下, 自20世纪60—70年代以降, 批判的地域主义也日益受到关注并成为世界建筑一支重要的思想和实践力量。弗兰姆普顿的《走向批判的地域主义》一文, 就已经说到了阿尔托、博塔、西扎等欧洲建筑师, 以及日本的安藤忠雄等从地方要素入手所进行的独特建筑实践。他的《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批判性地域主义”一章列举了丹麦建筑师伍重 (J.Utzon) , 巴西的尼迈耶 (Oscar Niemeryer) , 苏黎世的E.吉塞 (Ernst Gisel) , 米兰的格里高蒂 (Vittorio Gregotti) , 奥斯陆的费恩 (Sverne Fehn) , 威尼斯的斯卡帕 (Carlo Scarpa) 和雅典的康斯坦丁尼迪斯 (Aris Konstantinidis) , 将他们看作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批判的地域主义建筑实践的建筑师。
被弗兰姆普顿特别提及的还有始于20世纪50年代反对国际主义的西班牙加泰罗尼亚民族主义运动建筑师的建筑实践。该运动一方面试图恢复战前理性主义和反法西斯主义的价值及国际宪章西班牙分支的价值, 一方面试图响应现实的地域主义的政治责任。1951年加泰隆建筑师波伊加斯 (Bohigas) 发表了《产生一种巴塞罗那建筑的可能性》一文, 表明了现代地方建筑文化的复杂和混杂性。巴塞罗那建筑师J.A.科德尔奇 (J.A.Coderch) 在1951年建成的八层高的ISM公寓便典型地表现了批判的地域主义策略, 它表现出当地的地中海风格。最著名的加泰隆建筑师是波菲尔 (Ricardo Bofill) , 他在1964年的建筑中对J.A.科德尔奇所采用的地方风格砖墙进行了重新解释。
葡萄牙建筑师西扎 (A.Siza) 则使用阿尔瓦·阿尔托 (A.Alto) 的拼贴方法, 同时以意大利新理性主义者的类型学手法加以调节。其作品植根于给定的地形地貌构形更为细致的当地文脉中。他的作品对当地材料、手工艺制品, 以及对当地那种微妙的具有特殊穿透性和过滤性的光线有着特殊的敏感。
瑞士因其位于德、意等国家之间, 同时具有特殊的语言、文化情状和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特征。但其建筑却总是表现出十分强烈的地域主义倾向, 尤其是在其南部与意大利交界的提契诺地区的抵抗密斯式的国际主义规则的、以博塔和莱恩哈特为首的提契诺学派。地域文化的力量在于能将自身能量加以提炼并进行批判性地浓缩, 同时也是对外来文化的重新解释甚或是同化的能力。博塔的建筑设计实践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其作品总是着眼于与特殊地方直接相关的问题, 同时对外来的方法尤其是意大利新理性主义方法进行调节, 化为己有。他的地域主义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强调“场址营建”, 二是认为在目前情况下仅能在片断的基础上对历史城市的丧失加以弥补。
为人尊敬的墨西哥建筑师巴拉甘 (Luis Barragan) 也同样强调采用严格的地域主义设计手法。如果不将他所设计的住宅放在那个地区的地质地貌中, 人们就不可能体会到它的精髓。巴拉甘总是在寻求一种富有感情的并与大地结合的建筑。他对墨西哥乡下自己家中的乡土建筑和村庄怀有美好的回忆:那里的大地、红土、街道、屋顶、雨和水都对他的建筑设计有着影响。他对二战以来的大同文化给予了严厉的批评, 但是他的建筑仍保留很强的现代主义形式。
近年来, 更多像巴拉甘一样的第三世界建筑师的地域性实践也被建筑设计和理论界加以关注并向社会推介。当然, 更为人们所注目的地域性实践仍然是那种有机的结合现代技术、材料、设计方法和地方要素的设计。20世纪50年代末, 丹下健三说:“我不能接受那种完全的地域主义的概念, 传统可以通过对其自身的缺点进行挑战而发展”。批判并不意味着对抗, 如何通过批判, 找到一种全球化现代性与地方的平衡, 是很多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师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澳大利亚的G.默科特、日本的隈研吾 (Kengo Kuma) , 西班牙的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Santiago Calatrava) , 香港建筑师 (Gary Chang) 、墨西哥的十人建筑师事务所 (TEN Arquitectos) (尤其是其中的主要建筑师E.诺尔滕〈Enrique Norten〉) 等人在这方面表现得亦很为世界建筑界瞩目。
批判的地域主义是否意味着世界建筑的新路径?现在肯定回答这个问题或者还早, 但至少我们可以肯定, 这是一条可以同时非常值得尝试的道路。
20世纪80年代, 希腊建筑学者A.楚尼斯 (Alexander Tzonis) 和L.勒费夫尔 (Liane Lefaivre) 发表《为什么今天需要批判的地域主义》一文, 文章指出:在批判的地域主义这个术语出现以来的过去十年中, 它已经成为替代明显衰老的现代主义, 以及替代后现代主义未老先衰的兄弟——“解构主义”的一种理论和实践。
批判主义 篇2
(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比较客观地、真实地反映现实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基本上是以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作为它们的哲学依据。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强调真实地、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反映生活。“真实地再现现实生活”几乎是所有批判现 实主义作家的共同口号。主张作品成为反映时代的镜子,反映广阔、具体的现实生活,深刻、有力地揭露社会矛盾。
(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对现实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浪漫主义强调描写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批判现实主义则强调揭露和批判现实,表现对现实强烈的不满和反抗。他们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其广度和深度远远超过过 去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家们不遗余力地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利己主义的生活原则,人与人之 间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和贵族资产阶级罪恶的代表人物,因而不少作家受到统治者各种形式的 迫害.(三)在创作方法上,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注重细节的真实,强调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把典型人物的塑造放在首位,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物命运的决定性影响,力 图把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些作品不仅真实、具体,而且人物性格发展 过程明晰,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和巨大的社会价值。它成功地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典型,表现了当时的社会风俗与历史,引起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怀疑。(1884 年),塑造了一个小资产 如: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 莫泊桑 的短篇精品《项链》 阶级妇女形象,从而讽刺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如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形象地反映了法国贵族阶级的没落和资产 阶级的上升,深刻地揭露了金钱统治所造成的种种罪恶。其中的《欧也妮·葛朗台》 这一部,则写出了葛朗台这个资产阶级暴发户一生的历史,从而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 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批判资本主义的教皇 篇3
罗马教皇方济各成为2016年卡尔奖得主。这个奖项自1950年设立以来,专门奖励为欧洲统一做出特殊贡献的个人或组织。评委会指出,在欧洲危机之时,方济各向许多市民传播了“希望和激励人心的信息”。欧盟议会主席舒尔茨称,在一个无所适从的时代,教皇方济各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方向。
在过去的2015年,这位年近80岁的教皇不辞辛劳访问多国,成为名符其实的年度风云人物。
来自草根的教皇
2013年3月13日当选的方济各是罗马天主教第266任教皇。他不仅是国土面积仅有0.44平方公,人口不到1000的迷你国家—梵蒂冈城国的国家元首,而且是全球12亿天主教徒的精神领袖,在国际事务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天主教漫长的历史上,教皇的职位一直被欧洲教徒垄断。1000多年来,弗朗西斯一世是第一位来自拉美的教皇。
不过,若论出身,方济各出身寒门,1936年12月17日出生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他的父亲是意大利铁路工人,后移民到阿根廷。他曾在阿根廷、智利和德国学习。年轻时因为感染,一部分肺被切除,放弃了学业。1969年被加封为耶稣会会士。1992年成为主教,1998年成为红衣主教,从2005年开始成为教皇候选人。
正是因为出身草根,他一直关爱穷苦人。他原名“豪尔赫·马里奥·贝戈利奥”(Jorge Mario Bergoglio),当选后,自己改名为“亚西西的圣弗朗西斯”(St. Francis of Assisi),意思是他是“穷人们的人”。
方济各效仿乌拉圭前总统穆希卡,拒绝居住到梵蒂冈为教皇们准备的富丽堂皇的宫殿里,而是搬到一间50多平方的宿舍。而来自美国的红衣主教雷蒙德·伯克居住在一处417平米的宫殿里,威廉·约瑟夫·勒瓦达的居住的宫殿面积多达524平方米。
方济各还把为教皇准备的奔驰车放进了车库,继续乘坐自己已经跑了19万公里、有20多年车龄的雷诺车。他不是在作秀,他在阿根廷任主教期间就一直居住在一个普通的单元房间里。他不喜欢穿豪华的大礼服,不穿大红袍子,也不穿教皇们一直穿的红拖鞋,他还穿教皇们穿过的马甲。
他一直为穷苦人大声疾呼,要求关爱社会边缘的人们,关注那些有需要的人,更要关心那些缺衣少食,无处栖身的人们。不能对慈善说空话,要有实际行动。他批判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冷漠文化,他呼吁教徒们过简朴生活。他认为,无处不在的穷人是“金钱祭坛”的受害者,“金钱崇拜”的牺牲品。他说,大街上有许多穷人,而富人们却大吃八喝,奢侈浪费。
方济各特别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无论他到那里访问,都要到难民营,贫民窟和监狱探访。去年,他在美国期间访问了费城监狱,与犯人们交谈;他还为监狱里的少年犯洗脚,拥抱毁容的人,与无家可归者一道进餐。在联合国发言后,他抽空去感谢保安人员、维修人员、清洁工和厨师们,受到全世界一致好评。
批判资本主义、锐意改革
自90年代以来,方济各就一直批判资本主义。1998年,他在《保罗二世与菲德尔·卡斯特罗对话》一书中,批判“资本主义的局限性”,他认为,“教会批评的是资本主义运用资本欺压人民”, “资本主义发展个性,在生活中,人们追求的是个人利益而不是共同利益。”
他特别批评资本主义扩大了不平等,在书中,他写道,不平等是一切罪恶之源,而资本主义为了牟利不惜任何代价,破坏环境,资本主义是许多不公正、苦难和骨肉相残的根源。
近年来,梵蒂冈自身受到了多种挑战:主教们性侵丑闻不断、财务管理失误、高官贪污腐败、生活奢侈浪费。方济各重拳治理,解雇了一位为了住宅花掉4300万美元的主教。他设立法庭,审判那些掩盖性虐待儿童的主教们,对梵蒂冈政府的5个人进行审判,包括两位教廷高官和两名记者。他还请来国际四大著名审计公司,审核梵蒂冈银行账目。他明确要求,“教会的高级官员们,生活要更节俭、更和善、更宽厚、更诚恳、更坦率、更成熟、更勤奋、更专心,更有礼貌,更通情达理。”
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自冷战结束以来,方济各成为政治上最活跃的教皇。
2015年,这位已经78岁高龄的教皇访问了11个国家。在古巴,他拜会了卡斯特罗,进行了长谈,在哈瓦那布道时说:“服务从来不属于意识形态,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紧接着,他对华盛顿、纽约和费城进行了6天的历史性访问。他是第一位到美国国会两院讲演的教皇,他也是第一位到联合国讲话时升起梵蒂冈国旗的教皇。在美国,他非常机智巧妙地谈论了敏感的移民和气候变化问题。在奥巴马为他举行的欢迎仪式上,他说:“我作为移民的儿子,很高兴作为这个国家的客人。这是一个主要由移民家庭建设起来的国家”,并说气候变化是一个问题,不能留给后人去解决。在国会讲演时,他说:“我们作为这个大陆的人,不惧怕外国人,因为我们中的绝大多数曾经是外国人”。当他说到“人的生命的任何阶段都是宝贵的,需要被保护”时,共和党反对堕胎的议员们起立欢呼。
11月,他到处于战乱的中非共和国首都班吉尔访问,到难民营为儿童祈福,亲临位于穆斯林与基督徒交战的清真寺,召见双方代表,要求他们放下武器,结束战斗。他成为第一位深入战区的教皇。他称:“上帝就意味着和平”。为了和平,他还倡导不同宗教之间的对话与包容,邀请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到梵蒂冈“为和平祈祷”。他还积极斡旋,促成美国与古巴恢复了外交关系。
多数美国人对教皇的看法是正面的。一位美国妇女说:“他似乎不同,他更简朴,更接近人民。他是一位伟大的教皇。我喜欢他的做法。”
穿越剧的消费主义批判 篇4
当今社会消费主义在电视文化领域蔓延, 并调制出批量生产的文化快餐。电视剧作为大众文化消费中的主打商品, 为迎合受众收视需求, 顺应消费文化, 诞生了一批批消费至上、忽视文化内涵和社会文化价值的剧集。穿越剧正是这种迎合市场、展现媚俗的消费文化产物, 而市场则用红火的收视数据来掩盖内涵空洞的实质。
一、消费历史——穿越剧中古装情结透视
湖南卫视在宣传穿越剧《宫》时, 打出了“清穿剧”的名号, 顾名思义就是主人公穿越到清朝的电视剧。其实在此之前, 就已有穿越剧的存在。如主人公从现代穿越到明朝的《穿越时空的爱恋》, 主人公从现代穿越到战国时期的《寻秦记》。这几部较为典型的穿越剧, 其故事设置大都是主人公因意外或其他原因穿越到古代, 从而引发两个时空不同文明的碰撞。而前后历史传承又赋予穿越后的主人公以预知未来的能力, 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戏剧冲突和情节张力是穿越剧的一大看点。
如果剥离“穿越”这个外衣, 不难发现, 穿越剧剧中上演的帝王将相、宫廷斗争、儿女情长、尔虞我诈等戏码, 在古装剧中随处可见。惟一的区别就是主角的设定是穿越到古代的现代人。不过这个身份丝毫不影响主人公在古代的交流、生活乃至恋爱, 不少穿越剧的主角在古代不仅丝毫没有交流沟通障碍, 还深受爱情的滋润。如《寻秦记》中的项少龙穿越到战国后, 不仅帮助嬴政统一六国成就大业, 还左拥右抱赢得美人归, 坐享齐人之福。在《宫》中, 从现代穿越到清朝的女主角晴川则是迷倒众生, 让清朝的各位阿哥为其争风吃醋。
且不论其情节设置是否合理, 单从穿越剧对古装历史题材的呈现来分析, 为何历史题材一次次成为电视剧的创作源头, 宣扬封建统治和奴性文化的古代为何会成为大众文化消费中的倾向性选择?细思之下, 不难明白, 在消费社会语境下的电视剧文化中, 历史已经剥离其客观意义, 而是抽离为一种消费符号而存在, 是一种“伪历史”。这种“伪历史”呈现在穿越剧剧情设置中, 就是现代人用当前的消费文化观念来重新解构客观历史存在, 趋众媚俗、欲望宣泄、感官刺激、猎奇心理、逗笑取乐等成为建构“伪历史”的核心思想。因此, 在穿越剧中, 兄弟争斗、后妃争宠、皇权崇拜、三妻四妾等一些早已随着封建制度的瓦解而退出历史舞台的丑陋现象, 却以“消费”的名义重现荧屏, 成为消费社会的文化消费。长此以往, 必然会导致历史的消解, 进而危及国家、民族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底蕴。因此, 对穿越剧进行社会文化层面的历史观拷问, 非常有必要。
二、文化再循环——穿越剧创作的虚假繁荣
《宫锁心玉》斩获高收视, 为制作方带来丰厚利益, 许多制作方循商机而动, 纷纷投入人力物力赶制穿越剧。在消费文化的影响下, 市场主体在趋利性的引导下会自发地去跟上潮流——即创作生产当前的热门穿越剧。《宫锁心玉》之后陆续播出的《步步惊心》、《灵珠之女娲传说》, 以及正在拍摄的《回到三国》和《剑侠情缘》等, 都是穿越剧市场“文化再循环”的具体实践。然而“紧跟潮流”是否就意味着持续的进步呢?虽然很多观众在刚开始接触穿越题材的作品时, 会被这一新颖形式所营造的独特氛围和戏剧冲突而深深吸引, 但越来越多的穿越剧将同质化循环演绎到了极致, 甚至出现好几部剧具有同样的故事背景, 主角性格设置雷同。穿越剧创作市场的虚假繁荣不过是对重复题材的机械复制, 是“文化再循环”的产物, 鲜少原创性和突破性的内在品质, 难免被淘汰。
三、媚俗
如果说要从内容角度对穿越剧进行批判的话, “媚俗”无疑是最合适的词汇。
人文之近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篇5
近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中后期,首先在法、英两国形成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其影响迅速波及整个欧美文学界,成为西方近代的高峰,是世界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现实主义文学具有明显的社会批判性特点,所以被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是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具有明显的批判性、暴露性和改良性。
1.司汤达
司汤达(1799~1850),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自称是“人类心灵的观察家”。创作了长篇小说《红与黑》,形象地展示了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和错杂的阶级矛盾,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贵族、教会的黑暗和罪恶,辛辣地嘲讽了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本质,表现了强烈的政治倾向。
2.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1799~1850),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代表。他创作的《人间喜剧》《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作品,深刻地揭露了金钱的罪恶,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3.狄更斯
狄更斯(1812~1870),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广泛而生动地反映了19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社会,描写了维多利维刚代的精神。重要作品有《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世》《双城记》《荒凉山庄》等。
4.果戈里
果戈里(1809~1852),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对俄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果戈里还是俄国现实主义戏剧的奠基人之一,1836年创作的讽刺喜剧《钦差大人》(1842年发表)揭露了贵族官僚阶级的冷酷,对“小人物”的遭遇表示了同情。1842年发表的代表作《死魂灵》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典范作品,是俄国农奴制度崩溃时期农奴主阶级衰亡的历史,通过封建贵族农奴主形象的描写揭示了专制农奴不可避免地崩溃的趋势。
5.列夫·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评价为“在自己的作品里能以提出这么多重大的问题,能以达到这样大的艺术力量,使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了一个第一流的位子。”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战争与和平》生动地描写了1805年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各个生活领域。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形象既复杂又丰满,常用对比的艺术方法来表述,体裁在俄国文学史上是一种创新,也超越丁欧洲长篇小说的传统规范。
《安娜·卡列尼娜》通过女主人公安娜追求爱情而失败的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复活》是托尔斯泰的晚期代表作。作者通过男女主人公的遭遇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一幅幅沙俄社会的真实图景,以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对当时的全套国家机器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6.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是一位享誉世界的美国作家。他的作品揭穿了美国资本主义社会民主自由的虚伪面目,暴露了美国社会拜金主义、种族歧视和侵略扩张的实质。马克·吐温在文学史上以一个幽默讽刺作家而闻名。其主要作品《竞选州长》和《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等。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竞选州长》抓住被收买的资产阶级报刊专事造谣诽谤这一典型特征,用极度夸张的手法,淋漓尽致地挖苦了资产阶级的“民主选举”。小说艺术夸张极为泼辣大胆、尖锐有力,但却令人信服,做到了在艺术的夸张中再现生活的真实。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先驱 篇6
贝尔中学毕业后来到巴黎,去寻找人生的理想。但这里却没有他的立足之地。父亲介绍的几位朋友都对他冷眼相看,把他当做一个可怜的“乡巴佬”。他显得彷徨失措。后来,他发现法国的最高统治者拿破仑才是自己心中的榜样和偶像。他成为了一名士兵,渴望自己能建功立业,飞黄腾达。他随军去征战俄国,想不到遭到了惨败,拿破仑倒台了,他又成了无路可去、无家可归的人!
幸运的是,贝尔酷爱文学,文学成了他忠实的伴侣和唯一的寄托。即使身在军营,他的行囊中也总是装着所喜爱的文学名著。他梦想自己能成为当代的莫里哀。
于是,他离开巴黎,去了意大利的米兰。开始用“司汤达”这个笔名写作。他相继发表了音乐家传记、美术评论、游记和一系列文艺论文,同时还着手为自己的偶像拿破仑写传记。
初登文坛的司汤达是以浪漫主义者自居的,但他一直对社会现实比较关注。1827年,法国的一座小城发生了一件轰动一时的刑事案件:一个名叫菲尔特的家庭教师与自己学生的母亲相爱,后来事情败露,出于绝望,他跑进教堂去枪杀她。最后,他没有杀死对方,自己反被处以死刑。这件事登载在当时的《司法公报》上。他一口气读完报道,心中感慨万千。于是,他拿起笔,文思如泉涌,就这样,《红与黑》诞生了。这部作品是司汤达由“浪漫”过渡到现实的转折点,也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除《红与黑》外,司汤达在19世纪20年代末还发表了几部重要的作品,其中有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阿尔芒斯》以及以意大利革命者为题材的中篇小说《法尼娜·法尼尼》等。
可是,上述这些作品,却无一得到人们广泛的认可,包括《红与黑》——当时只印了750册,还没有卖完。生活困顿不已,作品又一再遭到冷遇,司汤达既伤感,又绝望。他曾不止一次地想要自杀——遗书都写了十几封,可最终他还是战胜了自己。他相信,自己的作品现在不被人理解,可是,总有一天,会拥有无数读者的!自己是为20世纪写作的,所以,自己一定要坚持,不能放弃,绝对不能!在寂寞的岁月里,唯有写作能够给他那颗孤独忧郁的心以慰藉,写作已成为他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在此后的十几年里,他致力于写作,相继发表了《回忆拿破仑》、《一个旅游者的见闻录》等纪实著作,又创作了《巴马修道院》和《红与白》两部小说。
浅谈批判的地域主义及思辩 篇7
关键词:批判的地域主义,技术,传统,生活模式
Le·Corbusier的“光明城市”的引入,给人性蒙上了一层“抽象”的面纱。抽象,整体的人代替了“具体”的人,貌似照顾全人类,以机械大生产为诱饵,实质上抹杀了人的区别,失去了可识别性。何谓可持续发展?快速、精确的机械化生产带来的就是生活质量的提高,就是所谓的可持续发展吗?抑或是依赖地方工匠的传统手工艺的建造?
大草坪、低密度、理性网格、空气、阳光……光明城市,还是城市的光明,人们住在“大机器”里,禁锢在里面,没有自由,空气、阳光不是为人所有,而是为驰骋在高速公路上的家伙所有。社会结构、文化形态、物质实体均无一幸免的被迫接受西方强势文化与现代主义所标榜的唯物二元论的形式与血统。而那些强烈地呈现出地域特征的物质要素,也正是这些蕴纳城市生活之力的要素,在新区中消失了。
孩童时期,村庄中心的大树,大树下的水井,水井旁的广场,广场边的市场,市场中的咖啡馆和温室……如今,钢筋水泥的森林、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大长面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各处都浮现着实墙面与玻璃强烈的立体构成……
“现代建筑已经死亡”,有人呼吁,现代城市与建筑欲重归多元文化的共存,信息社会的到来,唤起人们对文化趋同的恐惧,并重新寻求差异。由此,地域主义成了挽救人类时代精神的使者,批判的地域主义相继对其进行扬弃,城市再次在西方一元文化的垄断下寻回自身的特征与血统。
批判的地域主义是一种处于边缘状态的文化精神,一边面对国际风潮的肆虐,它抨击了毫无地方特征的机器美学与纯理性主义,强调地方精神,重塑多元文化的平等共存;另一边反对浪漫主义和与其相联系的商业文化,“过度的熟悉对意识犹如一种毒品”,完全的使用地方原有的手工艺与材料,不对传统进行改进与变革,是它们所反对的。这种具备批判眼光的场所精神在现代主义狂潮中是带有先瞻性的。在反对国际化风格的运动中,一些建筑师仅仅采用最低级的手法,就是选择地区建筑十分典型的片段或符号,将其重新组装、拼贴起来,做成一种虚假和俗套的形式而用在商业建筑,如餐厅和旅馆上。但这并不是地方建筑在今日的发展方向,真正有生命力的地方建筑实践则是采用批判的地域主义思想所进行的建筑实践。地域主义的代表人Frampton将批判的地域主义总结为以下8点:
1)批判的地域主义是一种边缘性的实践。它不仅对全球化持有批判态度,而且对地方和地域主义也持有批判态度。它强调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将地方的地理环境作为设计灵感的源泉。存在于梁柱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普世理性与用作填充的当地石材和砌块的本土触觉性之间的交错与矛盾,正反映了它的边缘性。
2)批判的地域主义设置了自己的边界,它不强调建筑作为一个单独的实体,而是注重它所在场所上营建的领域感。
3)批判的地域主义强调建构(Tectonic),在建构的表达方式上体现当地的特色,而不是通过低级的图像化、符号化的拼贴。
4)批判的地域主义重视对场地的回应,它将场地看成是嵌入建筑的三维结构,建筑是与场地相结合的,同时重视光线的运用,认为光线是作品的容量和构筑价值的主要介质。它对于气候对建筑的影响很敏感,反对现代建筑对空调的依赖,它通过对建筑开口的微妙处理做出对场地的敏锐反映。
5)批判的地域主义强调触觉对建筑体验的作用,反对媒体时代以信息代替经验的倾向。认为在建筑体验中不仅仅视觉起着作用,其他比如冷、热、潮湿、干燥还有材料的气味等都对人有着互动关系。因此,反映在营造里就不只注重建筑形态,建筑材料、构造方式都在地方建筑营建中成为表达因素。
6)批判的地域主义悖论似的营建着一种地域主义,要接受乡土的文化片断,又要使之“世界化”,试图建立一种外向型的乡土地域文化,而不是建立在封闭的地方特征上。
7)批判的地域主义在普世文明优化冲击的间隙中或者繁荣,从反面证明了在理性规划下的城市里,并不存在对未来发展的评价标准。“光明城市”,并不是一切城市未来发展的福音。
诚然,批判的地域主义唤回了人们对于地方文化、多元文化重新塑造的意识,它在建筑与城市设计上的一些原则对于支持自身观点很有积极意义,但是仍然对它所涉及的方面再做一些补充。
在生活模式上。建筑提供给人的是一种生活环境,它满足了人们在内部生活所需求的空间,因此一个地区的建筑与城市应该体现该地区的生活模式,由此,批判的地域主义不应仅仅停留在对地域的场地与气候的回应上,更多地应体现该地区独有的生活模式并且预留它们的未来发展空间。比如北京四合院,它所反映的不仅是当地干燥、寒冷的气候与平坦的地势,更多地反映了京城作为典型中国家族等级森严、聚族而居的生活模式。随着技术的提高,也许为适应当地气候可以有更完善的空间模式,然而这种院落围合式的居住方式给居民带来的文化影响却不会随着技术的提高而消逝。在中国的现代建筑,仍然不断的寻求着院落围合式的布局,另外,现代的SOHO开发,对应了大城市里年轻一代对家庭办公与数字化生存的渴望,“一切尽在点击”,“运筹于帷幄之中”的生活方式的出现,相继也就出现了相应的建筑空间。这些都可说明批判的地域主义应在现代技术的基础上寻求适合地方人类生活模式的空间。
在社会层面上。跨出在建筑自身领域内的探求,建筑作为社会的产物,从当地社会错综复杂的环境里寻求映射当地建筑营建的因素。Frampton强调在建构上体现当地的传统与文明,然后传统会改进,在长时间过后,很可能原有的建造传统与现今的建造方式已经完全不同,如同中国古代的木建筑现在已经全部被框架甚至筒体结构的建造方式所取代,而后者还是源自西方。所以,在建构上表达地区文化仍然是短暂的,从社会文化、政治层面上进行考虑,兴许能更唯物的反映地域文化。比如中国现在钢产量居世界第一,大量推广钢结构建筑,虽然它不符合传统的地域主义建筑的切入点,也许是从社会经济层面上体现地方建筑的一个方面。而相反,砖一直作为在建筑设计领域里表现乡土气息与地方人文特色的材料,现今却因资源浪费问题而逐渐卸下它的使命。所以,真正反映问题本质的做法常常被停留在所谓的艺术层面的面纱所遮盖。
8)批判的地域主义,是否真的就代表了时代发展的方向,传统是否真的重要,地方特色是否必不可少,现今的答案似乎是是的。然而,何谓传统,因为有了现代,才有了传统;何谓现代,因为有了技术的进步,才有了现代,之所以出现传统,是因为它已经不适合现在,不然就不是传统了,既然不适合,那就等于淘汰,这种层面上,传统等于淘汰的东西。再谈到地方特色,要维护地方特色,就是寻求个体之间的差异,若全世界都是一张面孔,几十亿的人口,几万个城市,那将是何等可怕的场面,根据系统学,只有具备多样子系统的系统才有生命力,才有能量继续发展。那么,地域性在人居环境系统里就仍应继续努力保持。
批判的地域主义实践和理论思想已经十分成熟,在当今世界建筑设计领域中的问题中是不可或缺的主流手法,若能批判地看待批判的地域主义,兴许能走出一条更新的路子来。
参考文献
[1]肯尼斯.弗兰姆普敦.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批判主义 篇8
一对“忠孝合一, 移孝忠君”的批判
《二十四孝图》中“孝亲”是家庭中的重点内容, 在封建社会由于每个家庭都受到宗法制的影响, 统治阶级建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绝对权威的封建家天下的形式, 这种封建制度的等级要求父亲是一家之长, 皇帝是一国之尊, 封建家长要尽孝, 直接升华到要对君主绝对尽忠。《二十四孝图》是封建“孝道”的经典图画, 描述了“忠孝合一”的封建“孝道”观点, 要求只要做到孝亲和忠君就能光宗耀祖。统治阶级大量宣传关于忠孝的理论, 表示只有在家孝敬父母, 才能对君忠诚。封建统治阶级发现只有人人都尽孝, 封建统治阶级的地位才能稳定。儒学理论一语道破了统治阶级提倡“孝道”的根本目的是让人们养成服从的性格。
中国的历代统治者把“孝”提升到绝对高的地位, 认为“孝”是天经地义的事, 必须遵守“孝道”, “孝”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力量。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对这种封建的“忠孝合一, 移孝忠君”理论要持有批判的态度, 这种方式是封建统治阶级蒙蔽人民的一种手段, 推行这种观点的目的是要求人们以孝尽忠, 心甘情愿地服从统治阶级, 是统治阶级思想集中的反应, 要持有批判和否定的态度。
二宣扬绝对服从父亲的奴隶主义剥夺了子女的独立人格
封建“孝道”是封建社会的产物, 导致了家长专制主义和子女的奴隶主义。《二十四孝图》要求子女要绝对服从家长, 没有独立思考的自由, 甚至父亲死后明知道观点是错误的还要执行。孔子的儒家学派理论中阐述了“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 又敬不违, 劳而无怨。”可见孔子是承认父母会有缺点和过失的, 儿子可以轻微婉转地劝止, 也可以为其隐瞒, 但无论父母态度如何, 仍必须恭敬顺从, 不悖其意, 这种封建“孝道”理论是不对的。另外, 在封建“孝道”理论中强调父亲对子女具有绝对的支配权, 甚至有生杀权利, 子女必须服从, 逆来顺受, 受父母的摆布, 这种形式的“孝道”是专制主义的体现, 子女变成父母的奴隶, 可见其中蕴含了荒谬、虚伪以及不平等等众多因素。
封建的“孝道”还要求子女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父母全而生之, 己当全而归之”这种思想蕴含了封建愚昧色彩, 与科学观点相反。道学中把解剖尸体作为封建道德的破坏, 造成古代医书上只有一些人体解剖位置的粗略描述。另外, 这种理论剥夺了后代的创新的意识, 对子女的价值进行否定, 对青年人的发展造成影响, 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鲁迅先生曾经批判这种“孝道”, 对青年人是一种摧残, 这种保守的观念致使封建腐朽的霉气更加破烂。
三宣扬婚姻不自主、男女不平等
封建理论的等级观念很强, 男女不平等, 父母包办婚姻, 封建社会认为子女自由恋爱是伤风败俗, 违抗家长的意见则为不孝。在这种道德的压榨下剥夺了子女追求婚姻的权利, 葬送了子女的幸福。封建“孝道”中娶妻生子、传宗接代的想法也是非常愚蠢的行为, 结婚以后必须生子是对家族的义务, 这种无后不孝的观念对妇女来说是灾难, 对于没有子嗣的妇女被看做是极大的罪过, 他们孤独终老, 没有幸福, 没有快乐。
这种观念同样需要批判, 对封建社会的影响非常大, 《二十四孝图》中正好反映出这一点, 需要对这种思想进行猛烈的抨击。封建社会的“孝道”思想对人们的影响很大, 出现了很多的不文明、不民主, 严重地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四结束语
封建社会宣扬的“孝道”除了要批判糟粕的内容, 也要吸取其中的精华。《二十四孝图》中就蕴含了这样的道理, 如提倡善待父母、赡养双亲、敬爱长者等都是封建“孝道”中的精华部分,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需要提倡的内容。
参考文献
[1]王舒.道存瓦甓上孝在枕席间 (五) ——《二十四孝图》赏析[J].老年教育 (书画艺术) , 2010 (10) :4~6
[2]王苏.“孝”的伦理审视[J].青海社会科学, 2009 (2) :121~124
[3]田耿辉.浅论封建“孝道”与社会主义“孝道”[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5 (3) :11~15
[4]安玉英、米叶芳.试论先秦儒家“孝道”思想与我国当前的和谐家庭建设[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9 (5) :17~20
批判主义 篇9
斯图亚特·霍尔是当代文化研究的杰出人物;至今, 他仍活跃在文化研究的舞台上。霍尔的名声不是基于他自己的哪一本书, 而在于交织在热烈论争之中的文章和文集序言。他对文化研究的特殊贡献主要是通过其学术生活中的三个阶段表现来的。这三个阶段分别是:电视 (20世纪70年代中期) , 撒切尔主义的“威权平民主义” (20世纪80年代后期) , 和多元文化主义。
本文主要关注霍尔作为当代文化研究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人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撒切尔主义的评析。撒切尔夫人在其执政期间 (1979-1990) 非同凡响的活动已经给英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打下深深的烙印。在政治学辞汇中, 令人注目地出现了“撒切尔主义”这朵奇葩。霍尔对撒切尔主义的评析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 霍尔主要借助意识形态“霸权”和“接合”两个概念来评析撒切尔主义;其次, 霍尔对撒切尔主义当中所体现的“威权平民主义”作了重要阐释;最后, 霍尔分析了撒切尔主义的相对胜利对左派产生的影响。
2. 撒切尔主义:意识形态的“霸权”和“接合”
葛兰西是意大利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葛兰西思想的当代效应中, 其“霸权”理论最为关注。他认为, 某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知识分子与各种力量共同构成一种思想霸权, 实现观念和文化的统治, 从而诱使人们服从统治阶级的统治。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中, 一个社会主导的意识形态是为统治阶级服务, 而统治阶级也在经济上起主导作用。因此, 统治阶级不仅控制经济而且主导文化。葛兰西发展了这个观点, 以便能解释统治阶级怎样控制权利。“霸权”概念主要是指一个尽管存在着剥削和压迫但仍然高度一致和高度稳定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 居从属地位的各个集团或阶级对于自己被束缚在或“融入”到主要权力机构中的各种价值观、理想、目标、文化以及政治观等都表示支持和赞同。在葛兰西看来, “统治”和“霸权”的接合维系着社会组织的稳定, 这种稳定就意味着与“知识精英”和“道德领袖”保持一致。一些机构或组织 (例如, 法庭, 学校, 传媒, 军事组织) 为维护社会界限和社会规则采用暴力形式行使职权并维持其统治。
撒切尔主义在新工党执政前主宰英国政坛10几年。“所谓撒切尔主义是指撒切尔上台后在保守党内出现的一股占统治地位的“新右派”势力的意识形态, 是当代西方‘新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混血儿”。在霍尔看来, 撒切尔政府于1979年上台不仅仅是一个政党政治现象, 而且是一个葛兰西所说的领导权现象, 一种新的意识形态, 即“撒切尔主义”开始在整个社会的范围内占据领导权地位。霍尔不仅借用葛兰西的“霸权”, 还引用了“接合”这个概念来分析撒切尔主义。“接合”是结构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概念, 在文化研究中也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接合”概念的引入使得一种文化不再纯粹地或完全地属于某一阶级。相反, 它变成了不同阶级所处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多要素的接合。和传统的保守党意识形态相比较, 撒切尔主义似乎是一个大杂烩:既有传统的父权制和有机保守主义的保守党意识形态, 又有自由企业制度、占有个性主义和自由竞争等在传统上属于自由党的意识形态, 它的能量似乎正是在于把以往是相互冲突的意识形态因素融合为一体, 从而构成一种充满矛盾等仍然保持着统一性的现代保守主义。
撒切尔主义并不是某种既定的意识形态的天然的继承者, 他们不得不进行意识形态斗争, 与自己党内的反对派斗争以建立自己的地位, 赢得人民的支持。
3. 撒切尔主义的“威权平民主义”
铁娘子“撒切尔”之大刀阔斧而又广得人心的改革所造成的新的政治格局使得左派急于找到理论阐释。霍尔切切思索的是:“铁娘子”对例如社会福利的削减显然损害了工人阶级的利益, 可为什么还能得到后者的赞同和支持呢?霍尔发现, 撒切尔夫人成功的秘诀是“威权平民主义”。
“威权平民主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法律与秩序, 二是教育。法律是一个关于犯罪与公正的政策, 法律的目的之一就是建立秩序, 而秩序本身却不是法律。在秩序的构成中, 法律、公共政策、习惯、惯例等社会规范都可能起作用。然而, 有依法形成的秩序和非依法形成的秩序之分。依法形成的秩序意味着国家意志在秩序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意味着人们的理性能力是法制建设的保证。撒切尔利用现存的国家机器生产现存的统治阶级意识形态, 以维护现存的生产关系再生产。有些人按照他们的阶级地位本来是不会赞成撒切尔主义的, 当这样的人忽然开始发现撒切尔的语言比福利国家和凯恩斯主义的语言更加可信, 更切合他们的经验, 这样撒切尔获得了通过争取他们的赞同建立了权威的机会。
而对于教育, 霍尔相信它是极右派成功占领的另一领域。工党所倡导的教育的目标主要是“机会平等”和“修补教育缺点”, 这些理念在工党执政时占主导地位。而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英国经济陷入衰退, 特别表现为通货膨胀、高失业率和投资萎缩。随着失业率上升, 来自工人阶级的父母就会觉得有必要认真对待教育有竞争力的一面, 他们自己虽然不从事高技术和高收入的工作, 但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还是很有必要的。他们对于孩子的教育态度也使他们更倾向于支持传统的教育方法, 这样就使撒切尔通过教育重构国家权利和获得社会广泛支持的机会。撒切尔必须消除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民主意识, 一系列人们早已习以为常并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福利国家的承诺。撒切尔时时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上说话, 同他们一起抱怨过分官僚的左派工会和地方政权, 她甚至鼓动草根的造反形式, 以争取一种真正的民主;同时, 她抨击自由主义的泛滥及其造成的权威的衰落、家庭观念的浅薄、对社会福利的依赖和创业精神的挫伤等等, 从而要求一个更加规训的社会。“这不简单地就是一种语言的讹诈”, 用葛兰西的话说, 这是霸权意识形态的权利实现。
4. 撒切尔主义的相对成功对左派的影响
撒切尔主义的确改变了英国政治的面目。在1979年, 许多左派都不会相信这会发生, 但是实际上, 撒切尔主义的成功却成为了现实。左派对撒切尔主义充满了仇恨。他们生活在两个不同的, 相互仇恨的世界。但撒切尔主义主义的相对成功表明左派应该向撒切尔主义学习。
作为一个左派, 霍尔认为撒切尔主义的胜利就是对左派的教训。左派向撒切尔主义学习的第一件事就是关于“国民保健服务”, 虽然这个改革既有优点也产生了很多了问题, 但总的来说还是成功的, 它获得人民的支持就说明了这一点。广泛的社会福利保障了大多数人的最低生活需要和社会需要, 这对长时期地保持相对稳定的社会局势起了颇大的作用, 并使得整个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另一方面, “福利国家”对英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消极影响也是明显的和突出的。在许多人看来, 撒切尔主义的主要目的当然是摧毁福利国家, 而大众当然会竭尽全力加以反抗。这似乎对左派来说是一个优势, 然而事实却证明, 左派反而处于被动和劣势。正如葛兰西所说, 结构发生时, 重构已经开始了。霍尔指责左派失去了大好的优势, 未能在具有优势的情况下大展身手。经济并不能完全主导意识形态的形成, 但左派死守经济决定论, 这使左派失去了救命的最后一根稻草。撒切尔的成功表明左派应停止依靠过时的经济决定论, 学习撒切尔夫人的平民性, 以常识抓住民心, 这样才能获得自己的统治地位。
5. 结语
众所周知, 斯图亚特·霍尔是当代文化研究的领军文物。作为第一批分析撒切尔主义的左派成员, 他以不同的政治和意识形态的视角分析了撒切尔主义。但上世纪80年代许多左派分子批判经济决定论的结果是放弃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而霍尔认为撒切尔主义成功地建立起一种新的意识形态领导权, 这种成功不仅表现为扭转了社会思想的方向, 改变了政治思想的术语和论证形式, 而且为现代保守主义建立了新的社会基础。霍尔的研究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借鉴意义, 社会主义的成功是建立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在消费主义形式形态已经渗透到世界各地的今天, 我们必须努力发展自己才能打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振华, 《撒切尔主义—80年代英国内外政策》,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年版.
[2]金元浦, 《文化研究:理论和实践》, 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3]麦克罗比 (英) 著、李庆本译, 《文化研究的用途》,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批判主义 篇10
一、《双城记》中对于批判现实主义的表达
狄更斯在作品中强烈谴责法国大革命中的极端暴力行为, 其中讲述了两个城市的故事, 他对不理性的革命冲动, 主张用“人道主义”、“爱”和“宽恕”来消除社会和阶级冲突。为了很好地展示这个复杂的主题, 狄更斯用了很多技巧在这项工作中的表现, 包括使用的符号, 它的用途是完美的。在小说, 自然风景, 色彩, 声音和人物动作选择性地融入到符号世界中, 狄更斯, 变成作者思想的寓言形象。
第一, 颜色的符号。在两个城市的故事, 查尔斯狄更斯巧妙地使用了两种对比颜色, 红色能够有效地扩大和深化小说主题。在西方文化中, 红色是血的颜色。红色经常使西方人联想到“血”、“革命”、“暴力”和“危险”等方面, 许多视觉都是红色。狄更斯给了他们不同的暗示, 进而能够表达小说的复杂主题。在五章中, 狄更斯首先强烈地描述了红色。大酒桶已经掉了, 在圣安托万巴饥饿的路人停下来抢了红酒, 红酒在地上到处都是。它有沾满了许多双手, 也有许多人的脸上都是。而这一幕出现在爆发的法国前夕革命, 统治阶级的倒行逆施使社会逐渐混乱, 使到处都是一片荒凉。饥饿的法国人民要推翻封建贵族的专制与暴力革命, 以此来改善生活条件。伴随着故事的发展, “红”逐渐进入人们的疯狂。这一转变贴切地表达狄更斯思想:暴力革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矛盾消除阶级斗争;反之, 杀戮和报复就会使人失去他们的感觉变得麻木, 嗜血, 并成为一个新的压迫。使得与“红”风暴鲜明对比。
第二, 声音的象征。除了颜色的符号, 狄更斯还创造了许多声音符号来衬托主题。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风的声音, 雨的声音, 雷声, 海浪荡漾在小说中, 他们融合的有力交响曲。其主题是反复出现的“呼应的脚步”。
二、《双城记》中的浪漫主义表达
在两个城市的故事, 浪漫的爱情, 离别和团聚浪漫的人物, 这些都是以浪漫的形式来表达。尽管狄更斯是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 但是他却把浪漫主义融入到故事情节中。并且在处理的情节是一个令人惊讶的和奇怪的转变, 这是戏剧性的。它也可以被归类为一个特征, 那就是展现了狄更斯的批判现实主义与浪漫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故事色彩。
在《双城记》中, 利用外部观察总比其他作家更为精细和深入。狄更斯, 用他的创作能力和他的观察材料, 没有记录, 但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读者被狄更斯的作品迷住了, 这是艺术创作。在作品中有很多的傲慢人物, 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会反感这样的傲慢和自负的人。我们感兴趣的是狄更斯的想象力, 因为它们是不同的我们曾经认识的任何人。狄更斯可以利用幽默和夸张, 改变丑陋的一面, 只有在生活作品中展现艺术美, 才能更好地展现出作品的艺术美。所以, 普洛丝小姐, 曼奈特的忠诚的, 红色的脸, 使得少女变得生动和快乐。狄更斯被赋予了浪漫的气质。他的想象丰富, 充满诗意的情感, 他总是突破客观生活的描绘。狄更斯自己意识到, 他的艺术是一种结合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三、作品中批判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
我们可以看到该部作品和狄更斯其他作品有很大的不同, 尽管狄更斯是一个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 他在一个城市的故事中, 把浓浓的浪漫色彩城市的故事真实地反映各种冲突中, 经常表现出各种不和谐, 怪癖, 萧条。在狄更斯笔下的细节充满了独特性, 经过笔者的研究, 这些都是批判现实主义的鲜明特点。然而, 作为一个完整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故事, 这种说法是不恰当的。故事情节的发展是批判现实主义, 狄更斯的态度, 透视, 揭露社会的笔触是特别的犀利, 充满了批判的现实主义, 但童话中的人物漂浮在“真空”中的城市, 曼内特医生, 故事的情节发展是都是从悲痛到喜悦, 善与恶都有其结果, 童话般的结构有着明显的浪漫色彩。一个故事的结尾几乎是完美的, 它是作者的视野, 良好的未来社会, 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社会作家在他的脑海中显露。该部作品是一个能够很好解释狄更斯查尔斯的批判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同时, 狄更斯对于戴尔人物形象的设计中, 将其塑造成为充满理想的青年, 在个人情感上, 他总是钟情于故事的女主人公露西, 戴尔非常尊重露西的选择, 并没有将其情感强加在他身上, 直到最后使得他知道他的等待是有收获的, 从这一点上, 我们便可以看出, 这是狄更斯对于浪漫主义的构建, 使得每个故事都是充满了各种丰富的内涵。
总的来说, 关于《双城记》中的批判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这是该部作品中最为突出的亮点。通过对人物形象以及丰富的情节设置, 使得整个作品都是充斥着批判现实主义,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对整个社会的思考。在构建批判现实主义的过程中, 狄更斯灵活地运用各种象征手法, 利用颜色的表达, 进而传达出狄更斯对革命的态度。在对于作品人物中的爱情, 狄更斯总是以一种浪漫的手法来进行构建, 从而可以更好地传达出作品中丰富的内涵。
摘要:狄更斯, 作为英国著名的小说家, 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现实主义时代。在其作品中都是通过好人或者是受害者来进行描写。为此, 本文笔者便从《双城记》中的批判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进行分析, 才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这部经典作品。
关键词:《双城记》,批判现实,浪漫主义
参考文献
[1]伍厚恺, 论《双城记》的艺术特色[J];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03期.
批判现实主义的园外世界 篇11
“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生来,每日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里藏 ’”
这无疑是晴天霹雳,道出了贾府隐秘的命门,“吓得众小厮魂飞魄丧”,当然焦大下场不好,被贾府的保安人员“把他捆起来,用土和马粪满满填了他一嘴。”在贾府里,焦大和贾母是一辈的,是贾府的三朝元老,曾从死人堆里把奄奄一息的主子背出来,没有水喝,他宁可自己喝马尿,把得来的半碗水给主子喝,而现在落得被贾家人塞马粪的境地。
鲁迅对焦大的评价特别不同凡响,说过:“焦大的骂,并非要打倒贾府,倒是要贾府好……所以这焦大实在是贾府的屈原,假使他能做文章,恐怕也会有一篇《离骚》之类。”(《言论自由的界限》)。鲁迅可能是从言论自由的角度去评价焦大的,焦大是不是屈原姑且不论,但焦大的痛骂着实道出了贾府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本质。
脂砚斋在评点这一段时,“忽接此焦大一段,真可惊心骇目,一字化一泪,一泪化一血珠。”血、泪是脂砚斋爱用的词,动不动就血啊泪啊的, 在此处一字化一泪有些牵强,而化成血珠就更有些矫情,尽管修辞失当,仍可见脂砚斋对家族败落的哀痛之情。“惊心骇目”则是恰如其分的评价,因为贾府的“伤痕”就此被公开揭开。至于有人说运用阶级分析方法,认为“焦大是个英雄,无情地揭露了宁府的荒淫无道,进而揭批了封建大家族丑恶形象。在焦大醉骂之下,一个个油头粉面的小丑露出了丑恶的嘴脸。相对的,焦大则代表了所有被压迫被凌辱的下层民众,他反抗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发出了革命的嘹亮吼声,展现了人民群众无限的力量和不屈的反抗精神”,则不免牵强,因为焦大的身份虽是仆人,但也不是一般的仆人,也属于贾府开国的元勋,也是老一辈打天下的人物,要不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胆量和气魄痛斥“时弊”呢?
余英时先生在《红楼梦的两个世界》里认为《红楼梦》里写了两个世界,一个是乌托邦的大观园世界,一个是大观园外的污浊世界,所以《红楼梦》是干净和肮脏的对立。我在《大观园的现实世界》一文中对余英时先生的观点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认为大观园也不是净土一块,而是对现实生活的比较客观的描写,并不是乌托邦。但我们能够明显感受到,在《红楼梦》里存在两种不同的叙述态度和叙述方法,这也是余英时先生“两个世界”理论的高明之处。那么在余英时先生看来肮脏不堪的荣国府和宁国府,又是怎样一个文学世界呢?为什么同样都是对家族的追述和回溯之作,作家的笔墨一出大观园就变得冷峻而犀利甚至有些讽刺有些刻薄和恶毒呢?仿佛换了一个作家一个叙述者似的呢?这涉及到作家的创作方法的运用。我个人认为曹雪芹对大观园以外的世界描写和叙述堪称批判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体现。
著名作家张爱玲是个超级红迷,她的写作受到《红楼梦》的巨大影响,还创作了《红楼梦靥》这样的红学著作,说《家里面》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她认为《红楼梦》是最早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比西方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要早很多年,但是没有被发现,没有被世界认识。
胡适是红学考据派的开山大师,但他对《红楼梦》的创作方法认识却是很准确的,他最早将《红楼梦》定义为“写实主义”, 他说“《红楼梦》只是老老实实地描写这个‘坐吃山空’‘树倒猢狲散’的自然趋势。因为如此,所以《红楼梦》是一部自然主义的杰作。那班猜谜的红学大家不晓得《红楼梦》的真价值正在这平淡无奇的自然主义的上面,所以他们偏要绞尽心血去猜那想入非非的笨谜,所以他们偏要用尽心思去替《红楼梦》加上一层极不自然的解释。”胡适的年代,文艺理论界对自然主义、写实主义、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的区分还不是特别的明晰和严格。
批判现实主义的概念无疑是源于现实主义这个大家族。十八世纪末德国著名的诗人席勒提出了西方文学发展中的两种基本倾向,提出了以再现为主的写实主义与表现理想为主的浪漫主义。在西欧文学中,批判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它是特指十九世纪在欧洲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批判现实主义思潮曾经在欧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高尔基称它为“十九世纪一个主要的,而且是最壮阔,最有益的文学流派”。整个时代作家辈出,马克思称他们是属“现代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指出:“他们在自己的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学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
“批判现实主义”这一术语,是后人概括出来的。法国的蒲鲁东(1809-1865) 在《艺术的社会使命》一书中最早提出来,俄国的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进一步发展了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理论。正式为批判现实主义给它下定义的是高尔基。高尔基指出:“资产阶级的‘浪子’的现实主义,是批判的现实主义;批判的现实主义揭发了社会的恶习,描写了个人在家庭传统、宗教教条和法规压制下的‘生活和冒险’,却不能够给人指出一条出路。批判一切现存的事物倒是容易,但除了肯定社会生活以及一般‘存在’显然毫无意义以外,却没有什么可以肯定的。”
批判、揭露,可以说是批判现实主义的灵魂,那么,《红楼梦》揭露批判了哪些“个人在家庭传统、宗教教条和法规压制下”的生活和冒险呢?又展现了哪些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呢?
一、官场的腐败。曹雪芹在开篇楔子说他的书“将真事隐去”,又说“不干时政”,宣称是“家庭闺阁琐事,以及闲情诗词倒还全备,或可适趣解闷,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这些解释明显是为了逃脱当时的文字检查制度,不是逃避检查,而是牢狱。但他反复强调的“假语村言”,有不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嫌疑。事实上,书出来以后,对《红楼梦》的政治性主题议论从来没有停止过,蔡元培的“反清复明”论就颇有市场。笔者不是索隐派,光从文本本身也能读出诸多的社会政治含量来。曹雪芹一开笔就写到了——甄士隐的家乡“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无非抢田夺地,鼠窃狗偷,民不安生,因此官兵剿捕”。我们不能要求曹雪芹去对农民与地主的对立做大量的描写,小说的格局也不是去展现社会矛盾和冲突。但读过《红楼梦》的人大约都忘不了那个著名的护官符:
nlc202309090020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这里用民谣说出来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是贾雨村办案过程中由门子道出。《红楼梦》第四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中写初入官场的贾雨村刚刚“授了应天府”,接到一起命案, 小霸王薛蟠为争抢一个丫鬟,指使家奴打死了冯渊。对这起一目了然的凶杀案,贾雨村听后“大怒”,缉拿凶手,秉公办案,维持公道,但这就会得罪了四大家族。门子连忙使“眼色”,向他出示了上面这个“护官符”, 并告诉他:如今凡做地方官者,皆有一个私单,上面写的是本省最有权有势、极富极贵的大乡绅姓名,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还保不成呢!所以绰号叫作“护官符”。这道出了一个封建社会为官之道的“潜规则”,官官相护,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于是,贾雨村心领神会,就有了著名的“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这个经典的桥段,而贾雨村后来也节节高升,一度“补授了大司马,协理军机参赞朝政”。
贾雨村还是地方官员,加之贾家曾经有恩于他,他在情与法之间拒绝了正义公正,已经让人瞠目结舌。而朝廷官员则是明目张胆、肆无忌惮地索贿、贪污。第十三回中,秦可卿死后,贾珍为捐“龙禁尉”时,需要一千五百两银子,于是问负责审批的内相戴权:“银子还是我到部兑,还是一并送入老内相府中?”戴权道:“若到部里,你又吃亏了。不如平准一千二百两银子,送到我家就完了。”这样买官卖官的丑剧,让人看到了封建王朝的腐败到了何等程度。戴权不过和管事的人打个招呼,就有了一千二百两银子的“进项”,而贾珍少花了三百两银子就能达到目的,因此“贾珍感谢不尽”。
贾珍买官戴权还是有理由的索贿的,太监总管夏太监则近乎明抢,第七十二回中,皇宫里的太监总管夏太监打发一个小太监来贾府“借钱”时,对王熙凤说:“夏爷爷因今儿偶见一所房子,如今竟短二百两银子,打发我来问舅奶奶家里,有现成的银子暂借一二百,这一两日就送来。……上两回还有一千二百两银子没送来,等今年年底下自然一齐都送过来的。”明说“借钱”,其实“明抢”。精明的凤姐自然深知这种有借无还的“官场潜规则”,只能赔着笑说:“什么是送来?……你夏爷爷好小气。这也值的放在心里?”贾琏也有过这种被“明抢”的遭遇。“昨儿周太监来,张口一千两。我略应慢了些,他就不自在。”
官场的腐败,官员的贪婪,在《红楼梦》中不是作家要表现的重点,有些甚至是为了刻画人物性格而设置的细节,比如护官符的本意也许是为了显示四大家族的显赫,造成一种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效果,而客观上将封建社会的腐败、腐朽揭露无疑。
二、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必然导致社会的黑暗,戴权、夏太监、周太监这些积聚在朝廷的腐败分子,借权敛财,必然导致社会更加黑暗。《红楼梦》被称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不仅写了大观园里宝黛爱情的悲剧,也不只是“家庭闺阁琐事”,而是透过贾府的兴衰和爱情的悲欢离合来展现社会百态。
诚如很多学者所言,《红楼梦》里大观园是一个独立的世界,园外又是一个世界。大观园的园外世界又可分为贾府内外世界。贾府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世界,而贾府折射的外部世界就是我们前面说到的“官场的黑暗”,虽然不是正面描述,但窥斑见豹,已经让人体会到官僚体制的黑暗和腐败。而府内世界呢?虽然贾府和四大家族受到周太监、夏太监们的敲诈和盘剥,但贾赦、王熙凤、贾琏、薛蟠等人欺诈百姓、鱼肉乡里的行径比之这些太监有过之而无不及。
余英时先生仅仅通过对会芳园的分析,就发现贾府的肮脏、污秽,“我们得更深一层分析一下会芳园这个地方。在第十六回以前,大观园尚未出现,《红楼梦》里的许多重大事故都是在会芳园这个舞台上上演的。会芳园中的楼阁,现尚可考的有天香楼、凝曦轩、登仙合等处。天香楼自然是最有名的脏地方,因为原本第十三回回目就叫做‘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其他两处也一样地不干净。凝曦轩是爷儿们吃酒取乐之处,凤姐所谓‘背地里又不知干什么去了’的一个所在。这只要看看后来第七十五回贾珍诸人在天香楼聚赌,说脏话,和玩娈童的情形,就可以知道了。至于登仙阁,则是秦可卿自缢和瑞珠触柱后停灵的地方。会芳园还发生过一件秽事,便是第十一回‘见熙凤贾瑞起淫心’”。会芳园是贾府一角,也是社会生活的一角,阴暗,丑陋,邪恶。
《红楼梦》写到大量贾府权势人物的腐败,薛蟠打死冯渊扬长而去,凤姐水月庵谋财害命,贾赦害得石呆子家破人亡等等。仅就王熙凤而言,她的所作所为,就够黑的了。王熙凤在小说里是个光鲜人物,“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她的刀子和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笔下的浪子于连的手段有得一拼。她先骗尤三姐进贾府,后来逼死了尤三姐,这个段落大家都很熟悉,足见其阴险。王熙凤弄权铁槛寺,她为了三千两银子,受老尼姑之托,动用贾府的权力资源,干预了张金哥与守备以及衙内三家关于婚事的官司,动用节度使的关系逼迫守备接受张家的退婚,导致张金哥和守备之子的以死殉情。又是一条人命。而逼死鲍二家的,更是心狠手辣。王熙凤的伎俩全是杀人不用刀的手法,暗是一把刀,确实形容得绝妙。
至于迎春的死,也是封建婚姻制度的迫害。那个中山狼孙绍祖,就是黑暗社会的一个影子,小说没有正面写他,但他的淫威和邪恶,会时时感到。而贾宝玉、薛蟠等大闹学堂的乌烟瘴气,让人想到官二代、富二代的为非作歹和轻薄无耻。而晴雯、司棋的死,都是批判现实主义经常出现的悲剧。
三、 生活的淫乱。按照脂砚斋的点评,《红楼梦》里最后应该像《水浒传》那样排座次那样有个情榜,也就是说扬情抑欲的。《红楼梦》的好几个人物也是以情来命名的,比如秦可卿、秦钟(按照一些学者的考证,曹雪芹是南方口音,qing和qin读音不分)、晴雯,林黛玉被称为“情情”,贾宝玉被称为“情不情”。这么一个以“情”为基调的小说,里面却涉及到大量的“淫”,“情既相逢必主淫”(一说“情既相逢必生淫”),情是美好的,但是情与情相逢应该是爱情,或者是纯情,怎么会生淫,只有淫与淫相逢才主淫,或者情与淫相逢才会生淫。曹雪芹对“情”的理解已经超越一般的道德层次,而是升华到人性的层面。“发乎情止乎礼义”,是中国儒家的古训,为什么要“止乎礼义”,因为情向前一步,就是“情不情”了,就超越“礼义”了。礼义是什么?就是儒家的规矩和戒律。曹雪芹看到了这种情与欲的内在联系,也看到了欲与淫的联系。所以晴雯、秦可卿、秦钟三个以“情”为姓的人物代表三种形态,晴雯是情的化身,为情而生,为情而死,秦可卿则是欲的象征,“兼美”则是灵与肉的融合,而秦钟则是淫的代表,耽于淫欲,毁于纵欲。《红楼梦》高于《金瓶梅》的地方就是不仅写了欲望,而且还写了情与欲的冲突,情对欲的超越。
nlc202309090020
《红楼梦》不仅是情榜,也是“色谱” ,有网友说《红楼梦》里有五大色鬼,贾赦、贾琏、贾珍、贾蓉、薛蟠,其实细算起来可能还不止,比如贾瑞、秦钟甚至贾宝玉的男仆茗烟也是非常好色。近日和王蒙先生对话,我说贾宝玉和薛蟠、秦钟其实有诸多相似之处,我们先生说,因为贾宝玉会文学,所以就不是和拉开了档次。从这个意义上讲,贾宝玉也是好色的。所以,小说中柳湘莲有句名言:
你们荣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
余英时先生说大观园园外的世界是肮脏,一个主要的例证就是男女关系的混乱。《红楼梦》最著名的公案就是秦可卿和贾珍的故事,因为被删,反而欲盖弥彰。如果没有了大观园,《红楼梦》就有可能是《金瓶梅》的续本或升级版,因为对贾家淫乱的描写,很容易让人想到西门家族的事情。
刘心武先生说的很有意思,贾府的淫乱不只是主子和丫环,就是下人小子和丫环之间的性关系也极为开放。有一回,茗烟和一个丫环在性交的时候被宝玉当场捉奸在床,按在了床上。记得吧?宝玉看来特喜欢干这种事,秦钟和智能两人在庙里第一次初试云雨情,就被宝玉抓住了。看来宝玉为这事可是酝酿已久,早有预谋,不然怎么会那么巧啊。宝玉还真是个偷窥高手。更损的是,你偷窥就偷窥吧,干吗去打搅人家啊。看得来劲了就去捣乱,真小人也。这种事是不能随便打搅的,受了惊吓轻的会阳痿,至少也是个性冷淡,重的就是回马枪,会送小命的。
这样的笔法不可能出现在大观园里面,大观园里的性爱描写,都是婉转地表达出来,比如贾宝玉与丫鬟碧痕之间的暧昧或者性爱,是通过晴雯口中表述的,丫鬟碧痕帮宝玉洗澡,洗得满地是水,就连床上席子上都汪着水。洗澡洗到床上去了,自然是有故事的。但园内园外的写法是有差别的。园外,贾宝玉窥淫都可以直接正面写,而到了园内,做爱只能以洗澡或“一夜无话”这样的叙述词取代。
贾府的淫乱不仅在男女关系上,而且表现在同性的淫乱。同性恋不是什么罪恶,但是混乱和随意的性生活,则是淫乱的本性。蒋玉菡和贾宝玉之间惺惺相惜,但蒋玉菡又和顺王府的王爷通奸,结果王爷吃醋,将贾宝玉狠狠地打了一顿。在贾代儒的学堂里,宝玉的男仆茗烟也胡来。 秦钟、蒋玉菡、柳湘莲是贾宝玉的断臂之友,但三人都是“情不情”,都是双性恋。柳湘莲最后弃娶尤三姐,也正是基于对贾府中人淫乱本性的理解,才有了那么一场惊天的殉情悲剧。
按照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来看,作家对社会阴暗面的批判是依照一定标准参照一定价值体系进行的,依据的扬善惩恶的原则。这也是后来的作家对批判现实主义有所议论甚至放弃的原因,因为作家的价值取向覆盖了小说的全部,作家的声音代替的人物的声音,影响了小说的客观性,所以后来就出现新小说派的零度叙事和新写实的原生态写作。
作家是否可以在小说里表达自己的思想价值观,表达自己的爱憎好恶,当然可以,不同的创作方法自然有不同的叙述态度。有趣的是《红楼梦》里的叙述态度却不尽统一,比如对大观园的描写是比较客观的,而对大观园外的描写则带有强烈的主观批判色彩,甚至有点像我们以后的问题小说的风格。在具体事情上,也是因人而异,作家的好恶是有选择性的,叙述态度是不统一的,比如同样是写性,秦钟与智能的做爱,就显得龌龊而猥琐,贾瑞对王熙凤的追求按理也是人性的要求,单相思也没有说明可以谴责的,但贾瑞的欲望被污名化,被丑陋化,被下流恶俗化。肮脏不堪。而贾宝玉与袭人的做爱就自然而真切,甚至是用欣赏的眼光。再比如,秦可卿与贾宝玉的暧昧就被诗意渲染,至少在太虚幻境里与兼美(秦可卿的化身或替身)的缠绵就是如痴如醉。而秦可卿与贾珍的情事,则是“淫”,而且“淫丧天香楼”。如果说贾珍和秦可卿是爬灰乱伦性质,贾宝玉也是秦可卿的叔叔辈,怎么会又是“甜香袭人”,又是“一场幽梦同谁近,千古情人独我痴”呢?
可见曹雪芹的批判是有选择的,《红楼梦》对人物的叙述态度并不是众生平等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选择性地批判,为什么产生这种不平等的描写,也是留给后来红学家们的难题。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
责任编辑:赵燕飞
消费主义的价值观特征及批判 篇12
一、消费主义的含义和历史渊源
1. 消费主义的含义
“所谓消费主义, 指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 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存在, 也扩展到不发达国家的一种由物质生活蔓延到文化、交往等社会诸领域, 以过度消费和高消费为特点, 以追求享乐主义为目的的文化态度、价值观念或生活方式。”由此可见, 消费主义既是一种生活方式, 又是一种价值观念。而作为价值观的消费主义, 其影响则更为深远, 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作为价值观的消费主义及其对人的生存带来的主要影响。消费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 在西方社会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
2. 消费主义产生的历史渊源
消费主义主要产生于西方的工业社会。从其产生的条件来看,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大机器生产时代的到来, 使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得以实现, 商品的丰富和剩余是消费主义产生的物质前提;其次, 商品的繁荣使消费模式开始由早期少数人的奢侈性消费转为大众消费, 工业生产开始转向以大众消费为中心, 大规模的商品被生产出来之后亟待被消费来回笼资本, 同时资本增殖的手段由对生产的投入转为对消费市场的培育, 这是消费主义产生的资本助力;再次, 为了使生产出来的商品尽快出售以获得商品的价值, 资本利用大众传媒手段来不断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 宣传消费的意义, 鼓动人们进行消费;最后, 银行信贷制度和分期付款的出现, 为消费提供了便捷, 使人们被鼓动起来的消费欲望可以不再受到支付能力的限制, 消费主义开始盛行。
二、消费主义的价值观念特征
消费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 在价值观念方面有其自身的特征,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的表现。
1. 在消费目的上, 消费主义认为消费本身即是目的, 并进一步将消费视为人生目的和价值。
消费主义者进行消费并非是为了获取商品的使用价值, 而是为消费而消费。消费主义竭力宣扬消费的正当性, 推崇消费至上的观念, 鼓励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的消费;同时将消费这一满足人的需要的手段直接上升为人生存的目的, 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活动就在于进行消费, 人生的目的在于不断地满足自我的物欲, 人生的价值就体现于对商品的占有和消费, 除此之外的其他都不重要。
2. 在消费理念上, 消费主义追求炫耀性消费、品牌消费, 重视消费的符号象征意义。
在消费主义者看来, 消费的符号意义远大于其自身的实用意义。在利润的驱动下, 商家和广告传媒不遗余力地宣传着奢侈品和品牌代表的符号意义, 消费者在鼓动下不断追求着商品的符号意义, “消费活动就是一种创造符号和消费符号的过程”。社会较高阶层追求代表本阶层地位的品牌消费, 以此来显示自己的阶层地位和个性品位, 较低阶层也追逐着与本阶层实际不符的品牌消费, 希望通过消费来实现自身社会身份的转换。在无孔不入的广告传媒的宣传下, 在被人为界定的商品符号价值的强大召唤下, 人们不顾一切地追逐着、消费着。
3. 在物质与精神的取向上, 消费主义竭力倡导消费对外在物欲与感官的满足, 忽视内在的精神追求。
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的地方在于人不仅有感官欲望, 更重要的是人有精神追求。然而在消费主义观念影响下, 人的单方面的感官欲望被不断刺激, 物质需求被放大, 人们更多地进行的是物质需要的消费, 精神追求以及精神层面的消费被边缘化。消费日益变得世俗化, 大型商场对人们的吸引力似乎远胜于书店的吸引力, 精神的深刻反思被拒绝, 短暂的物欲满足的欢愉受到追捧。
三、消费主义价值观念批判
消费主义的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消费乃至人们的生存的各个方面, 消费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前所未有的繁荣时, 也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困扰。
1. 消费主义使人的生存面临价值危机
消费主义将消费视为人生的唯一目的, 使人生价值取向的多种维度逐渐沦为单一维度, 人生的价值似乎仅在于永不停歇地进行消费;同时也使人原应有丰富多彩的生活领域仅局限于经济领域, 人的其他领域的活动被忽视。并且由于人的生存精力的有限性, 对感官物质的无尽追求相应地会导致对内在精神追求的淡化, 这会使整个社会面临价值意义上的真空, 人们用物质消费的短暂欢愉受到追捧, 虚假的欢乐背后是人们意义世界的日益荒芜。消费对于人生存价值的消解, 使人们对于人生意义的追求仅停留在感性和物质层面, 放弃了对精神性、超越性意义的反思。
2. 消费主义使人的生存面临精神危机
消费主义同样也会使人面临精神上的困境:一方面, “在消费社会中, 人们的欲望总处于激发状态”, 而商品生产似乎没有尽头, 旧的商品很快被抛弃, 新的商品及其宣扬的幸福还在前方招手, 对消费的无止境地追求会带来人的精神上的永不满足, 使人终其一生都在消费中寻求着、消耗着, 而求而不得的时候又不免会带来深深的失落;另一方面, 人们发现不断消费所占有的商品并不能带来内心真正的平静与安宁, 也无法为生命提供更多的意义, 在消费大潮中的停顿与反思会让人发现生命的空虚, 面临无法消解的困惑。
3. 消费主义使人的生存面临生存危机
消费主义带来的人的生存危机表现在很多方面:在个人层面, 消费主义使个人的主体性丧失, 人们被迫处于各种社会力量的控制之下。在消费社会, 人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欲望是被生产商家和广告传媒刺激出来并加以引导的, 人们所进行的消费行为并非完全出于主体自我需要和判断。在摆脱了早期自然对人的控制、中世纪神学对人的禁锢之后, 人们却又坠入了由商品织就的网里, 失去了自主性;在社会层面, 消费主义重构了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在对物严重依赖的消费社会, 商品成为人认识他人的中介, 人们更倾向于根据其消费的符号意义来判断他人的社会阶层甚至内在品质, 更倾向于与同伴谈论轻松的消费话题而非严肃的思想话题, 这使人际关系变得更加物化、片面化;在生态环境层面, 消费主义改变了商品价值的衰减方式, “客观性价值的衰减对它来说已经不是主要的了, 它主要发生的为主观性价值的衰减”。人们对于商品更多地进行主观地废弃, 社会生产在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抛弃之间循环, 如此会使人类面临更加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危机, 对自然的无尽攫取和严重污染终会威胁到人类最根本的生存。
产生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消费主义, 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已经开始向其他国家蔓延。对此, 我们应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 坚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来探索合理的解决之策。
参考文献
[1]孟庆顺, 等.全球化时代世界意识形态流派述评[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2]杨魁, 董雅丽.消费主义:从现代到后现代[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3.
[3]罗刚, 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4]卢风.论消费主义价值观[J].道德与文明, 2002 (6) .
[5]郭玲玲.对当代消费主义的反思[J].理论探索, 2004 (6) .
[6]张文伟.美国“消费主义”兴起的背景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8 (1) .
[7]汤丹.消费主义价值观的伦理审视[J].经济管理, 2013 (10) .
[8]邢雁欣.消费主义价值观批判[J].道德与文明, 2010 (4) .
【批判主义】推荐阅读:
批判理性主义10-12
读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有感06-12
异化、批判与共产主义07-27
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08-06
社会批判理论批判终结09-20
政治批判05-16
教育批判05-22
批判思考06-02
批判视野06-24
批判小说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