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

2024-08-31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通用8篇)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 篇1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大学毕业生规模日渐扩大,高职院校的规模更是发生了巨大变化,其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种难以解决挑战和问题。因此,做好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尤为重要。

1、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

据教育部资料,“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有2500万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毕业生规模增长到2010年可能达到峰值,之后才逐步趋缓。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指出:到2008年底,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09年将有超过600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如何找工作、能否找到工作的问题,大学生就业情况非常严峻。

2、国有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逐年增加,农民工大量进入城市,不断挤占有限的就业空间

据资料显示,2009年存有600多万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登记失业人员近800万。根据近几年的统计也发现,全国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城镇需要就业的劳动力达到2400万,而2009年全国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只有1200万人。致使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从1998年的571万人上升到目前的795万人。预计今后几年,随着下岗向失业并轨的推进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大,城镇登记失业率有可能进一步上升。这为本来就日益研究的大学就业形势平添了更大的障碍。

3、毕业生专业知识不够深厚,专业技能不够娴熟,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就业竞争力

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都是毕业生缺乏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并且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难以胜任工作的要求。这就要求各高校要重点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一方面要抓毕业生技能的提高,如专业技能、实用文体写作技能(如决策书、合同书、会议纪要、市场分析报告、广告文体)等方面技能的提高和写作能力、社交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能力的增强。另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奉献精神方面的教育培养。

4、用人标准不断提高,增加了就业难度

在当前毕业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不仅注重毕业生综合素质,而且挑选其学校和学历层次;不仅要求毕业生学习成绩好、思想素质高,而且动手能力已经成为许多用人单位所要考核的内容。用人单位接受毕业生已经从“数量型”转为“质量型”,他们选择人才更加注重素质、能力和品德。这种抬高门坎的现象为毕业生步入合适的岗位,顺利实现就业增加了难度。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 篇2

当前, 我国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在目标定位上过于宏观, 不是将着眼点放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上, 而是纷纷提出建设一流、甚至世界知名的大学的口号, 各职业技术学院都希望转为大学, 而各大学忙于升格;在专业设置上, 高等学校忽视本地区需要, 专业雷同, 导致毕业生结构性失业, 学非所用, 而用人单位却招不到自己所需要的人才。高校在为周围社区服务方面也做得不好, 高校“关起门来搞建设”, 使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不够全面和具体;高校教师的科研不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 不能为周边的企业和社区提供相关的咨询。因此, 高等学校应转变办学观念和办学思路, 突破封闭性和自守性, 增强开放性和实用性, 实现高等教育与社区教育的有效衔接和沟通, 培养适合社区建设和社区教育发展的专门人才和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重视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 尤其是为周边社区服务的功能。依照这一办学理念, 目前社区建设需要各方面的支持, 社区教育所承担的教育大众、提高素质、支撑社区发展等重任, 就要求高等教育的支持。因此, 高等教育对社区教育的介入是高等教育的责任, 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高等教育承担着服务社会的重大职能, 要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高等教育机构对社区教育的介入, 就使社区教育学校化, 学校教育社区化。教育不仅为社区成员传递知识, 培训技能, 而且将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 纳入特定的文化传统之中, 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改变现有状态, 提高自身素质, 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起着教育再生产和“继续社会化”的作用, 并承担起社会流动、社会公平、社会服务等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讲, 高等教育机构对社区教育的介入, 对于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是高等教育自身职能的实现和拓展。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 如教学场地的局限、毕业生就业困难、培养人才的适应性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 而高等教育与社区教育的结合, 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

笔者认为,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 社区教育存在如下几个发展趋势:第一, 社区教育将改变内容单一、载体一元化的问题。目前, 社区教育是以居委会组织的各种活动为主, 社区大学与社区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低, 单一内容的社区教育降低了社区居民的参与度, 而居民参与度的减低是限制社区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一些理应开展的技能培训、公民教育、家庭生活指导等均较为缺乏。社区居民期待内容丰富而实际有用的社区教育;期待着社区内教育资源的开发、整合与共享, 以丰富社区教育的内容。随着未来高等教育对社区教育的介入, 将使得社区教育的内容和载体多样化, 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融为一体, 满足社区居民的各种需求。第二, 社区教育将获得长足的发展, 成为构建终身学习社会的重要一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最终目的也是建立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 这与社区教育的发展终极目标不谋而合, 殊途同归。高等教育和社区教育将改变各自为政的局面, 实现衔接与沟通, 使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更适合社会的需要, 使社区教育在区内高校的平台上更好地发展, 达到教育效果最优化的目的, 满足社区成员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和现实需求, 提高社区成员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形成学习化社区, 更好地推动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社区内的高等教育机构通过开办或者帮助开办社区学院或大学, 利用专业开发、课程建设、项目发展等多种手段组织教育、教学活动, 进而以社区学院为龙头, 整合和统筹教育资源, 开展区域性的社区教育, 发展社区教育。第三, 社区教育将在构建和谐社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国际国内社区教育实践经验已清楚地表明, 只有实施面向社区成员,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原则的各种各样的社区教育, 才能满足和解决人们各种各样的教育需求和社会问题。社区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平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指出:“给每一个人平等的机会, 并不指名义上的平等, 即对每一个人一视同仁, 如目前许多人认为的那样。机会平等是要肯定每一个人都能够受到适当的教育, 而且这种教育的进度和方法是适合个人特点的。”高等大众化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使更多人有机会接受教育, 但囿于我国当前的国情及经济发展水平, 我们目前还不能像一些发达国家一样实现高等教育的普及化, 所以, 社区教育为希望通过学习而实现上升流动的社区居民, 尤其是那些无力从其他教育领域满足学习需求、在社区中处境不利的底层人群和特殊人群, 提供他们急需的、正规学校覆盖不到或不能很好满足的教育培训。 社区教育为建设和谐社区、和谐家庭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加强了社区居民的和谐意识, 成为社区居民建立友好人际关系的有力手段, 保障了社区的有序运行, 是激发社区活力的有效途径。

总之,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一步发展, 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良好的契机, 随着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及资金上的继续投入, 以及公民意识的转变、教育理论的丰富, 社区教育必将迎来更好的发展。高等教育和社区教育在构建和谐社区、构建和谐社会中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将得到进一步的推进。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 篇3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定位

我国目前正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既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又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在我国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区域高等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所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区域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应本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大局,与时俱进地来确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主要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进行正确的目标定位的。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目标定位的出发点和原动力。也就是宏观目标定位要为社会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微观目标定位应有利于优化专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应办出区域高等教育的专业特色。

在我国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也扩大了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面对严峻激烈的竞争,区域高等教育学校应努力于自身的建设,迎接挑战才是根本的出路。自主科学定位、准确定位是第一个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它将影响学校发展的方向、前途和速度,特别是社会竞争力。

那么,在大众化阶段,何谓区域高等教育呢?“区域”一词在地理学上较为常用,指以人为主的社会经济活动空间结构或地域系统。区域与教育结合生成区域教育,区域高等教育是区域教育的一个子系统。我们探讨的区域高等教育的区域应该是基于现阶段地域或领域之上的两大区域。一是与我国九大都市圈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大区域性高等教育,属综合性教学与科研并重型的大学,为跨省、区、市共建学校,由国家宏观调控,隶属于教育部及其他部委管理。二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的地方院校,完全由地方政府投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区域高等教育所立足的区域,应主要是在“省”(区)。《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等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高等教育事业,管理主要为地方培养人才和国务院授权管理的高等学校。”所以说,区域高等教育就是在以中央、省(区)为教育区域的前提下,由过去的中央一级办学变成由中央、省(区)两级办学,可以跨省区在一些经济、文化具有特殊地位的城市去办学,促进高等教育与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环境系统的协调、互动和可持续发展。

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大众化阶段区域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其提出的必然要求。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即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首先,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首要决定因素,为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从而从根本上制约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速度和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布局结构;其次,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是决定区域高等教育对地域经济发展推动力大小的关键。通过对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两者关系的分析,笔者认为: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已成为一种必然,区域高等教育只有科学、准确地进行宏观定位和微观定位,才能与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相互适应,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一、大众化阶段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定位

众所周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任何一所高等院校都面临如何发展的问题,区域高等教育必须根据自身条件与社会需要为学校的发展设定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阶段性的、中短期的,也可以是长期的,要站在宏观的、全局的角度找准自己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位置。也就是说宏观目标的设定是必要的,同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动态发展的,这些目标的组合就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定位。

(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定位的必要性

发展定位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通过制订学校的发展规划来具体体现的,其过程包括对教育发展的环境、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以及学校自身状况的把握。合理的定位有助于区域高等教育的管理者高屋建瓴地去认识与把握高校建设中各种具体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学校领导者和领导集体的认识水平往往决定了一所高校的发展方向与办学水平。同时,制订发展规划的过程也是学校上上下下统一思想的过程。一所高校办得好不好,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凝聚人心,形成合力。

大众化阶段,我国必须花大气力建设若干所一流大学和一大批一流学科,尽快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高层次,能够站在高科技领域的前沿打攻坚战,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在社会大系统中,例如,北京大学定位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清华大学的办学定位是“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培养一流人才需要一批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的师资、一流的设备、一流的生源、一流的教风和学风,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

(二)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定位的社会性

任何社会都是由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部分组成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贯通,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育必须受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服务。区域高等教育学校属于文化领域,而不属于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这就是区域高等教育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发展定位。从外在的社会性出发,应着重强调区域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也就是承担着促进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进步这一历史使命。北京大学前校长陈佳洱院士在北大百年校庆期间举办的“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大学校长论坛上指出:“引导社会向前发展是大学的使命。”类似的论述还有,“大学是人类社会的动力站”(哈罗德·珀金),“大学是社会的道德灵魂”(威廉·洪堡),“大学是社会之光”(笠可桢),大学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能促进社会变革的机构”(西奥多),等等。为社会服务是区域高等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这种服务,只有充分尊重区域高等教育内在的学术性,最大限度地保持区域高等教育的学术自由,才能实现区域高等教育外在的社会性,为整个社会大系统服务,更好地为社会的整体利益服务。

(三)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定位的动态性

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由于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但政府、社会对高校建设提供的财力支持不断增加,而且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持续增长。所以说区域高等教育迅速而灵活地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是区域高等教育持续不断发展的必要条件。区域高等教育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成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这一良好态势,使区域高等教育自身也处于快速变化与跳跃式发展的状态中,很多高校原先所制订的阶段性、中短期和长期的发展规划,由于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常常时间刚过半,指标已突破。这种状况随着近年来国家推行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而显得更为突出。

二、大众化阶段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微观定位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离不开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区域高等教育要想在社会发展中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就要准确地进行定位。大众化阶段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微观定位应是在整个高教系统和学校内部各要素中的定位。区域高等教育要在整个高教系统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在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办学方向等方面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才能有目的稳步发展,这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在学校内部各要素中的定位,是指根据区域高等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来确定自己的办学规模、人才培养规格、学科布局、服务方向、管理模式等。

(一)区域高等教育办学类型的定位

包括:学术类高等教育,其教育意向与职业技能培养完全脱离,进行一种纯粹的学术研究。主要为社会培养学术人才。包括文理学科的基础教育等,以探索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为主要目标。综合类高等教育,如果说职业类高等教育和学术类高等教育处于“实用”和“学术”的两极,那么,除此之外所有的高等教育都可以归入到综合类高等教育中,它既可以进入纯粹的学术研究殿堂,也可以进行一些关于职业知识和技能教育;学生毕业后既可以进一步深造,专门从事学术科研工作。也可以直接走向社会,从事社会所需要的实用性工作。此类高等教育主要培养的是一种综合性或者说复合性人才。应该说这是目前高等教育的大多数,也是区域高等教育的主流。日趋综合化的的社会需求,决定了此类人才广阔的生存空间和广阔的就业市场,这也为综合类高等教育形成和繁荣奠定了基础。职业类高等教育,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主要目标,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包括:服装、烹饪、装潢、驾驶、美容、保健、旅游、酒店管理、电器修理、工业粗加工、农业种植养殖业等职业特色鲜明的高等教育。

(二)区域高等教育办学层次的定位

第一层为研究型大学,主要为社会培养高层次、高水平、有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第二层为教学科研型大学,主要为社会培养素质高、既有研究能力又有创新能力的专业的拔尖创新人才。第三层为教学型本科院校,主要为社会培养质量高的“宽口径、应用型”高级人才。第四层为专科院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主要为社会培养一线的技术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办学类型层次的定位是学校定位的根本,是其他定位的基础。不同类型层次学校培养层次也不一样,有的以研究生教育为主,有的以本科教育为主,有的则以培养应用型专科生为主。一般学校根据自己的类型层次定位,不断调整相应学生的比例结构。

(三)区域高等教育办学结构的定位

高等教育的结构主要包括层次结构,即专科生、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各占的比例;学科结构,即文科、理科、工科、农科、医学等学科门类各占的比例;办学结构,即中央政府、地方、个人及社会力量举办的高等院校各占的比例等等。因此,政府通过适当的政策、投资和信息服务进行宏观调控,引导社会需求和资源配置,优化区域高等教育结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不可少的措施。

(四)区域高等教育办学方向的定位

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既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对其提出的必然要求,所以说在办学方向上要立足区域,坚持科学统筹、科学规划,提高管理能力,制订合理的区域高等教育政策,增强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全方位为所在地区服务,在服务过程中,赢得资源、开拓空间、增强能力、激发活力、提升自我、贡献社会。区域高等教育,必须关注其在高等教育结构体系调整和院校分类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实现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双赢。

(五)区域高等教育办学特色的定位

区域高等教育办学特色定位是形成办学多样化的有效途径,是高校在教育市场中具有竞争力的表现,也是高校吸引生源、形成社会地位的基础。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区域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高等教育区域化有助于实现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形成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特色。不同层次区域高等教育任务相对独立、可以交叉,但应以主要任务为特色,办出水平造就出色人才,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人才群落。

区域高等教育办学特色与其说有特色不如说在某些方面具有一些新的特点。也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最终体现在为社会培养具有新观念、新知识、新技能的新型创新人才上。办学特色不仅可以塑造区域高等教育组织机构的形象,增强学校的竞争力,而且还会提高区域高等教育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大众化阶段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应注重的问题

(一)定位是关键

就区域高等教育而言,定位是制订长远发展规划的前提和基础,是区别于其他高校的标志和特征,是学校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能动反映,是其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质量、管理水平、社会声誉与地位的最直观的反映。立足区域,服务区域,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量的、拔尖的人才。尤其是为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大批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社会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解决难题,提供智力保障。所以说对区域高等教育进行准确定位是非常必要的。

(二)发展是必然

发展高等教育,不仅要求招生数量增长、办学规模扩大和发展速度加快,更要求办学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只有保持高等教育系统内各部分的均衡发展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大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才能称得上是具有社会进步意义的发展。要在提高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促提高,互相促进,则要求发展不能是盲目的,发展是在提高的基础上,以提高质量、增强效益为前提的。盲目的发展,不注重质量的发展不应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模式。应按照预定的目标,在提高中求发展。

(三)质量是生命

“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是区域高等教育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质量”关系到区域高等教育学校社会的竞争实力,是能否在激烈竞争中掌握主动的关键。所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一定要把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放在首位,只有保证质量,才能取得良好效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区域高等教育能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应该是衡量区域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区域高等教育应该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自行调整办学行为,为国家、区域、行业的发展培养适用人才提供更好的服务。区域高等教育只有不断加快发展速度、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不断优化整体结构,才能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综合效益。

(四)服务是前提

区域高等教育是通过提供产品和社会服务获得社会认同的。区域高等教育的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培养各级各类不同层次的专门人才,为社会提供科技成果及相关服务等。这是区域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也是区域高等教育社会存在的价值。区域高等教育满足社会和个人需要的程度是检验区域高等教育质量的尺度。质量的高低只能由社会来检验,如果区域高等教育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得不到社会的承认,没有被“购买和消费”、最终只能是“合格的滞销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区域高等教育日益成为经济社会的中心,在适应社会和个人需求的过程中获得自身的发展。制订符合客观实际的培养目标与规格,优化教师队伍与生源,改革课程和教学方法,充实教育资源,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善校园文化环境,以及加强科学的教育管理和教育服务等。

总之,区域高等教育都处在某一区域。这一区域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对人才的数量、质量、类型的要求都将影响学校的发展。所以,在大众化阶段,区域高等教育学校的发展定位是关键,发展是必然,质量是生命,服务是前提。只有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准确的定位,区域高等教育才能健康的、稳步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懋元.走向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1,(7).

[2]周振朝.田秀菊.对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2,(1).

[3]刘献君.论高等教育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3,(1).

[4]王义遒.多样化: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关键[J].高等教育,2004,(1).

[5]王先强,傅允生.高等院校的发展定位与办学特色[J].高等教育研究,2002,(7).

[6]潘建华,周石其.有关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之若干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5).

[7]王道红.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J].教育与现代化,2006,(4).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篇4

一、现阶段私营企业管理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激励机制不完善

私营企业由于产权关系的约束,难以建立规范、科学的激励机制。很多私营企业在激励机制上存在着误区:对核心员工的选拔、培养与激励还停留在人治上,没有相关的制度;或者建立了相关制度,但制度不完善,有的流于形式没能够很好地执行下去。对于管理人员而言,激励相对不足,不能从根本上把员工同企业联系成为命运共同体。企业主不愿用股权补偿经营者和劳动者对企业的贡献,奖惩以好恶而定等弊端直接或间接地妨碍有效激励机制的建立。

(二)以经济手段为主,忽略了精神激励。

重视经济手段与物质利益,过分强调规章制度的约束与奖金的刺激,这种激励手段使下属处于被动的服从地位,造成一些员工为追求短期利益,采取短期行为去损害企业的长远利益。为吸引和留住人才,有些经营状况不好的企业,以重金诱惑,但却长时间不能兑现,结果适得其反;而有些经营状况稍好的企业还停留在片面以物质刺激为主,忽略了精神激励。

(三)忽视了团队激励,缺乏凝聚力。

根据工作性质和职能的不同,一个组织中通常划分成若干个比较小的部门。团体事实上并不等于团队。合理的团队激励,能从根本上增强团队合作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激励效果。很多私营企业因企业主的短视,缺乏长远规划,只注重短期行为。使其员工的“打短工”意识较重,只在乎薪酬和锻炼机会,对企业没有归属感,使员工与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企业主之间缺乏凝聚感情。

(四)紧张的劳资关系

现今,大部分私营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还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企业主往往把员工看成赚钱的机器,采用泰勒制管理。企业主仅从自身利益出发,不考虑员工利益,造成劳资关系紧张,主要表现在:违规延长工作时间;克扣拖欠工资;不能保证员工的合法权益;企业主忽视与员工的感情交流。

(五)评价滞后,目标僵固

一些企业在年初提出的目标,到年终才评;各项竞争中的优秀者,要等到年终再去表彰,容易造成员工的热情减退或淡忘。只重视大目标,忽视“小目标”的评价,对成就水平较高的员工来说,很难体验到成功的愉悦,热情逐减,不能很好地发挥激励内驱的作用。私营企业的优秀管理人员受高薪引诱不辞而别,技术骨干被挖走等恶性竞争现象时有发生,这充分暴露了私营企业缺乏凝聚力,也给私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二、实行有效激励的对策

(一)完善激励机制

有研究表明,在缺乏科学有效激励的情况下,人的潜能只能发挥出三分之一,而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让员工把另外三分之二的潜能也发挥出来。企业能否建立起完善的激励机制,将直接影响到其生存与发展。良好的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激励机制才能有效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按需激励,调动起大多数人的积极性。考虑每个员工特殊的需要,了解员工现在哪一层次的需要占主导地位,企业的激励方式要更有针对性,因时而变且因人而异,才能实现各取所需,达到提高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目的。

(二)物质激励要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物质利益激励机制和精神激励机制,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补,但不能相互替代。两种激励机制要相互结合与相互促进,才能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发展。首先要

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并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和人才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薪酬激励隐含着成就激励与地位激励等。员工通过加薪能带来自我价值的实现感与被尊重的喜悦,从而激发起员工的工作创造性和积极性;其次,发动员工民主参与企业管理,把集体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使其对企业有强烈的责任心与事业感,形成“企兴我荣,企衰我耻”的良性心理状态与“爱企如家”的工作效果;还有领导者的榜样激励,企业要积极倡导员工向优秀人物学习。最后是危机感激励。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优胜劣汰,不进则退的竞争,让员工形成“唇亡齿寒”的意识,产生“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的危机感,这种危机感就是一种激励。

(三)考虑员工个体差异,实行差别激励

对于处于不同层次的员工的需要不同,实行差别激励。面对普通员工的激励。可采用与绩效挂钩的薪酬、表彰与赞赏、带薪休假、提供个人发展和晋升机会等;对一般管理人员的激励,可以使其经济报酬与管理人员的管理绩效挂钩,对管理人员来说, 晋升可能是最有吸引力的激励措施,对他们要善于授权,同时要努力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面对经营者的激励,很多私营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分离的,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十分重要,可以采用年薪制,年薪制是私营企业向经营者提供报酬的较佳形式,它能较好地把经营者的业绩与经营成果联系起来,其关键问题是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和如何克服短期效应,常用的指标有净资产增值率、利润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等,私营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选择和设计。

(四)创建适合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注重团队激励

现代私营企业要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解除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企业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用一定的企业文化塑造人, 塑造一种为员工认可的企业文化,让企业文化融入员工个人的价值观里,可以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首先,由物质利益第一转向社会责任至上。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私营企业在最初的积累时期,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体现了物质利益第一性,而发展到一定规模,企业就应该关注其社会责任。崇高的企业使命可以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业务主题,并能起到协调内外部矛盾冲突的作用。在对企业存在的理由和发展的前提达成一致以后,每个成员的贡献才能凝聚成为合力,推动企业的发展;

其次,由冒险投机转向稳健长远。企业要在自身的文化形态中强化稳健和长期经营的特征。除了短期目标之外,更要注意制定长远发展规划,确立一系列战略步骤,使员工们清楚地了解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每一阶段工作的重点。

最后,由企业主专制管理转向集体民主。私营企业的创始人往往有过人的胆识与能力,这对企业的初期发展是极为必要的,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其面临的是更加错综复杂的环境,企业主已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精力去应付各种问题,往往陶醉在过去的成绩之中,而对忠诚和有能力的人缺乏信任,以致误入歧途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而现在的员工独立意识与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已不满足只是被动地听命于人,而希望能更多地参与企业决策,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才能。因此,私营企业应该具有更多的民主化氛围,文化中应有更多集体主义的、倡导民主参与的特征。

三、结束语

对激励机制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课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激励方法是一个多层次、多跑道的立体开放系统。现代企业管理已进入到一个以人为本的管理时代,其重要内容不再是板着面孔式的条条框框的限制,而是一门融进了管理者和员工对事业献身的独特的艺术。企业在实际管理中会遇到不可预测种种难题,因此,在实际管理中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交叉使用多种激励方法,以达到激发员工工作动力的目的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财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

参考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篇5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变得越来越频繁。英语,作为一种世界语,越来越多得被全地球的人所使用。为了达到顺利地实现跨文化间的交际目的,英语者不仅需要掌握牢固的英语语言基本知识,而且还要具有英语语用能力。而且还要具有英语语用能力。显然,英语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大学生用英语交流的能力,英语教师也应该将其作为自己的职责。但是目前的研究显示,学生的交际能力并没有很好地随着他们学习英语的时间延长而提高。在跨文化交际中,学生往往会说出造成语用失误的语句。回顾我国英语教学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我们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忽视了对语用能力的训练。这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发展不平衡,大多数学生仅仅能说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但在真实的交流中,特别是跨文化交际中造成语用失误,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本论文通过分析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出现语用失误的实例,目的在于找出其中的原因,探讨相对应的口语教学策略,寻求减少学生英语交流中语用失误的方法,提高其语用能力。最近二十几年来,语用学在语言教学方面的应用得到很大发展。语用失误是造成跨文化交际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语用失误一词源于Thomas(1983)的研究,她认为语用失误是由于听话人没能理解说话人的意图而引起的。Leech(1983)认为,“一个社团的交际常规迁移到另一个社团就会发生语用失误。”换言之,语用失误可能被听话者误认为是对本族语者故意的不礼貌,不友好,甚至是粗鲁。因此跨文化语用失误的研究对于人们在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以及英语教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资料法和调查问卷法。问卷以语用原则为理论依据,调查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英语口语语用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学生的语用能力亟待提高,学生对于如何在不同场合运用适当的语用原则方面存在相当多的问题,语用语言方面和社交语用方面的知识欠缺是造成学生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这说明跨文化语用知识急需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得到反映和体现。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 篇6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逐渐成为现代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之一。2009年11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构想,进一步提升了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随之“导游员”被人们称为旅游活动的灵魂,是带领世人领略自然迤逦风光的歌颂者,是宣传祖国壮美河山的民间大使。如此之多的赞誉给导游这个职业披上了绚丽的光芒,毋庸置疑,这对导游员带来的不仅是较高的职业荣耀感,还有较大的职业压力。作为一名优秀的导游员,首先一定要具备较高的职业操守,所谓职业操守是指在导游日常的工作中体现的其自身的品格,也称为职业道德。导游的职业道德,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和发展的。如“顾客至上,服务第一”,“诚信至上、信誉保障”,“微笑服务”等等。这些准则和规范就是对每个导游在职业道德上的基本要求。同时也能体现导游员对自己职业方面的从业态度和信念追求。从一名导游员的职业道德上可以看出,导游员的自身修养和对整个社会的责任感。在仔细阅读了王新慷同志的事迹后,给我以深刻的触动。他身为一名外语导游员,在带领异国游客游览的过程中不幸遭遇匪徒劫持事件,然而就在各种情况都对其自身以及游客不利的情况之下,王新慷始终保持清醒机智的头脑,冷静地与无情的匪徒周旋,始终陪伴在游客身边,凭借他过人的胆识和宾客之上的信念,掌握了绑匪情绪,稳定了游客情绪,为警方营救争取到了时间。并且当案件成功告破之际,他并不是自私的在一旁休息,而是再一次积极投入的送游客到机场与其余游客汇合的工作中去。可以说,他是一位有始有终的称职导游员,这使我不得不敬佩王新慷同志的沉着睿智,以及他个人在职业行为方式上对导游职业道德的忠诚履行。不仅让游客毫发未伤,安然无恙地返回来澳洲,同时还在外国友人面前展示了我国新世纪导游员的优良素质和爱岗敬业的崇高表现。王新慷同志就是一名优秀的导游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我们日常的带团活动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或大或小的特殊情况,然而当危险危及到我们个人的时候,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抛开个人的利益冷静全面的应对危机。更何况王新慷带领的是10名陌生的外国游客,本身就有着语音,行为认知的差异,如何稳住游客已经是我们平时旅途中难以应对的困难了,情况中又加之绑匪的恶劣情况,这对王新慷同志的确是个重要的考验。正是在越危急的情况下,越能体现一个具备各方面能力的王新慷,虽然这只是一个简短的材料,但我却从中看出王新慷是一名有道德,高品质,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并且是一名具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导游员。虽然我们很不愿意看到,但是不得不说很多案例显示,有些自身道德修养不够,缺乏为顾客着想意识的导游员,甚至遇到危险或是处理不了的情况时竟然不负责任的一走了之。或者存在旅途中加点,购物进行牟利活动,这本身就是对导游职业的亵渎,对自我良心的一种践踏,也是一种给导游行业抹黑的不成熟行为。王新慷同志给我们树立了导游人员的新标杆,他不但第一时间没有退缩,反而用自己的身躯在绑匪与游客之间形成了一面无形的阻隔墙。有人说,优秀的导游员是个百科杂家;是彬彬有礼、尊重他人的服务人员;是口齿伶俐的演讲高手;是精明能干的销售能人;是体贴入微、善解人意的保姆;更是不卑不亢,维护国家名誉和利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与此同时在王新慷同志的身上,我又看到了对优秀导游员的另一种定义,可以说:导游员,是个处处为游客着想的旅行家;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随行者;是危急时刻冲在前面保护游客利益的冲锋枪;是用诚信抒写沿途壮美风光的创造者;是凭借着对职业崇高的热爱,为祖国旅游事业兢兢业业的拓荒者;也是对爱岗敬业,宾客之上信念最前方最忠诚的实践者。作为一名要考取导游证的大学生,我丝毫没有带团经验,有的只是对旅游行业的无限憧憬和一份单纯真挚的热爱。诚然伊始认为导游是个带领游客游山玩水的轻松差事,便毅然选择了她。可是随着对旅游事业的不断认知和耳濡目染,我深刻认识到,这是一个练就人才的年轻行业,散发着吸引人的芳香。但是就像那句诗句咏诵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也深知这个行业要求的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旅游人才,单凭热情是难以长久从事的,实则更需要有扎实全面的文化知识内涵和丰富深入的实施操控能力来武装自己,在日常旅游活动中既能掌控全局又能细致入微,始终把为游客提供独一无二的个性化服务和让顾客满意做为终极目标。这要求我们做到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基本要求:爱国爱企,自尊自强。时时刻刻以国家利益为重,为国家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遵守“内外有别”的原则。热情友好,宾客之上。文明礼貌,优质服务,给四海宾朋留下美好的印象,真正起到宣传大使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升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和自身职业素质,增强思想素质,丰富文化素质,强化心理素质,练就能力素质,加强身体素质。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自己的一言一行纳入行为道德规范标准的轨道上来,时时、事事、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严于律己,防微杜渐。一如既往的热爱本职工作,俗话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在享受工作的同时,为游客提供优质的个性化服务,乐业,敬业,提升自身的职业幸福感和职业荣誉感。再者,我们还要不断对自己提出随时代发展的新要求,钻研业务,提高技能,增强自我附加值和竞争力。在干一行,爱一行的同时,更要专一行。勇于竞争,锐意进取,因为只有努力向上,才能绚烂绽放。与此同时还要讲求诚信,现如今,诚信是现代社会的立足之本、发展之源,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诚信是旅游业的生命线。导游员是旅游的形象大使,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传播者。在日常的导游工作中,要牢记“八荣八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公私分明,一视同仁,自觉向“全国模范导游员文花枝”学习,向王新慷同志学习,全心全意为游客服务,发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自觉维护旅游市场秩序。通过我们导游员的优质服务,向世人宣传旅游新风尚,树立起我国旅游新形象,为旅游业的发展推波助澜建功立业!寒不改叶绿,暖不争花红。加强导游员职业道德的要求是永恒的。只有行得正,坐得直,才能在祖国的山与水之间做一名传播快乐的使者,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导游员。

高中教育发展的大众化定位 篇7

一、高中教育发展阶段毛入学率标准的争议

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对于高中发展阶段划分也有着一定的借鉴。该理论将高等教育发展划分为精英教育、大众教育与普及教育三个阶段, 并详述了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十二个维度, 但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则是其毛入学率指标的区分。日本学者藤田英典在《高中教育的普及化与选拔原理》一文中借用了马丁·特罗的这一理论对日本高中教育发展阶段进行划分, 即以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为指标, 将日本高中教育发展阶段划分为精英化 (1920年以前, 低于15%) 、大众化 (1920年~1954年, 介于15%与50%之间) 和普及化 (1954年以后, 高于50%) 三个阶段。后人继续发展藤田英典的观点, 进一步将1974年日本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超过90%的标志, 判断日本的高中教育进入了高度普及化阶段, 日本学者称之为“准义务化阶段”, 现在 (2004年) 其高中入学率已高达97.5%, 这表明日本高中教育已经具有了“全民性”特征[2]。也就是说:毛入学率小于15%, 精英化阶段;毛入学率介于15%~50%之间, 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介于50%~100%, 普及化阶段。其中当毛入学率大于等于90%时, 为高度普及化阶段, 毛入学率大于等于95%时, 为全民教育阶段。

这种阶段分类依据也为我国学者所借鉴, 在李其龙、张德伟主编的《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国际比较研究》一书中, 相关作者均以这个标准来对各国高中教育发展阶段进行界定。但值得注意的是, 这个标准的使用有些混乱, 如该书中对德国高中教育进行介绍时, 将德国的完全中学 (相当于普通高中) 的入学率作为判断标准, 出现了“联邦德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普通高中教育属于精英教育阶段”的说法[3]。 (德国1960年受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者占其高中年龄段学生人数的比率分别为12.6%和62.9%) 。很明显, 所谓“普通高中教育属于精英教育阶段”的说法是不精确的。就像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判断, 当教育发展的规模涵盖了研究性大学、教学型大学、应用型大学的全部, 怎能以研究性大学的毛入学率来判断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呢?

另外, 15%和50%的分界标准也是不科学的。按照这个标准, 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 这不仅与常识不符, 也与高中教育的基础教育的分类属性[1]相违。所谓基础教育, 就是“使每一个国民得到终身发展而向其实施的基本普通文化知识和基本生活技能的教育, 是国家、社会对国民所受教育水平的基本要求。国家就有责任保障每个人的受教育权利, 最大限度地保障其公平性。”[4]我国的政策文件中均将毛入学率达到85%视为“基本普及”, 毛入学率95%则为“普及阶段”, 99%以上则为“完全普及” (“全民教育”) 阶段。从高中教育发展的全球视野和国内现实来看, 这个标准更为合理。而精英教育阶段毛入学率15%的分界线也需要作出修正, 就我国高中教育发展的情况而言 (参考表1) , 在1990年以前, 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一直在20%~30%之间徘徊 (即使在刚刚恢复教育秩序的1980年, 高中教育的毛入学率也超过15%) , 当时的普通高中完全是为了高等教育选拔人才而实行的精英教学模式, 即重视文理教育, 高考升学率很低;而中等职业教育也因其很高的选择性和淘汰率保持着较高的水准。因此, 尽管1990年以前的高中阶段教育的独立价值并不突出, 但发挥了良好的信号筛选功能, 社会对高中毕业生有着迫切的需求和良好的反馈, 高中毕业生受到普遍的尊重, 能胜任社会中的多数职业要求。所以, 笔者选择以30%作为高中阶段精英教育的分界线。就我国高中教育毛入学率来看, 在1995年超过30%, 2005年超过50%, 2009年接近80%。这作为我们判断高中教育发展阶段的基本标准。当然, 值得关注的是, 由于城乡差距明显, 如2004年, 城市达到85%, 农村只有20%~30%;2007年, 城市达到90%, 农村只有50%, 依此需对城乡高中教育发展阶段进行区分。

数据来源: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公报.2003年~2008年;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高书国.中国城乡教育转型模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85.

二、对我国高中教育发展阶段的综合判断

马丁·特罗对于高等教育分阶段的理论有更丰富的内涵, 并不只是一个数量规模的概念, 也不只是一个教育质量重心下移的过程, 如果没有教育思想、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制度的调整与适应, 相应阶段的划分本身就没有什么意义。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其本身的质量发展内涵。因此, 本文仍然借鉴马丁·特罗在说明大众化阶段特征的思路, 对高中教育发展阶段的特征从七个维度作一个归纳, 并就其分项指标对我国高中教育发展阶段的现状作一个基本判断。

从表中可以看到, 教育规模显然只是发展阶段的一个表征。与高中教育规模的超前发展相比, 那些体现内涵的发展指标长期停滞在精英特权阶段或大众化发展早期。这些内涵指标往往与教育经费标准、师资、课程建设水平相关度更高。如果综合以上各项指标的判断, 可以基本判断我国高中教育真实的发展过程在趋大众化与普及化之间。但城乡之别不容忽视, 发达地区城市进入高度普及阶段, 城市地区整体已进入普及阶段, 农村地区则刚刚进入大众化阶段。

这里出现了规模指标与内涵指标之间的紧张关系。“超前”进入高中教育的受教育者应受何种教育?或者是受教育者迁就前大众化阶段的教育, 或者是教育形态适应受教育者规模与比例增长而进行相应的变革。毫无疑问, 面对真实的人的需求, 只有加速高中教育的转型步伐, 迈向大众化教育, 以及普及化教育。

不可否认, 在转型过程中, 规模与内涵发展指标将长期存在着内在的冲突, 而且这种冲突将迅速扩大。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将从2009年的79.2%增至2015年的87.0%和2020年的90.0%。根据我国未来人口预测 (参见表3) , 届时在校生人数将分别达到4500万人与4700万人, 而我国高中阶段在校生2007年即已达到4500万。这表明, 随着高中适龄人口的明显下降, 高中教育的普及程度将迅速提高, 而这种普及程度将与高中教育内涵发展中的大众化早期阶段性质发生更为严重的冲突。这种质的转型迫在眉睫, 高中教育需要作出认真的回应。

由此可见, 高中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的定位, 为我们理解高中教育性质、设计高中教育发展策略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前提。不同于精英发展阶段, 教育质量指向“高标准”、“优秀”以及“卓越”, 大众化发展阶段的质量观是丰富的、多样的, 表现在更多地以受教育者的需求 (包括明确的和潜在的) 为追求, 体现出鲜明的基础性、实用性与选择性, 并最终指向发展策略的“多样性”, 为此, 高中教育的发展要尽快超越发展阶段中的不平衡, 协调好内部的紧张关系, 以适应与平衡来实现高中教育的大众化转型。

摘要:准确定位高中教育的发展阶段, 是认识和理解高中性质和任务的基本前提。整体来说, 我国高中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时代, 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表现在大众化的规模指标与质量指标之间的冲突。为此, 高中教育的发展要尽快超越发展阶段中的不平衡, 协调好内部的紧张关系, 以适应与平衡来实现高中教育的大众化转型。

关键词:高中教育,发展阶段,大众化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2020年,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采取多种方式, 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

[2]张德伟.日本高中教育普及化的影响因素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 2006, (8) :18.

[3]李其龙, 张德伟主编.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国际比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113.

[4]闫建璋.我国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的合理性研究——基于制度伦理的视角[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9.163.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 篇8

[关键词] 高教大众化;研究生;教育改革;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09)03-0106-(04)

中国高等教育包括研究生教育最近几年一直处于扩招状态,随着扩招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并且教育质量也有所下滑。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共有120万人报考研究生,比去年的128.2万减少了8.2万人。近年来研究生报考持续快速升温,今年首次出现了全国范围的大幅下滑。数字带给人们的是需要深入思考中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问题,而如何

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则是改革的重点所在。本文对研究生教育改革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希望能够对研究生教育改革有所裨益。

一、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现状

按照《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征求意见稿)》的定义,研究生教育质量是研究生培养单位在遵循自身规律与科学发展逻辑的基础上,依据既定的社会条件,所培养的学生、创造的知识以及提供的服务满足现在和未来的学术需要、社会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充分程度。进一步具体归纳,则可从学术型和技术应用型两种高等教育质量观进行延伸,将研究生体现学术水平的论文质量和体现应用能力的就业状况两个方面作为质量评价的双重标准来进行考察。中国目前已成为研究生教育大国,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在上述两个方面显露出来:在论文质量上,明显表现为创新能力不足,其研究仅能就别人已经提出的方向做补充性工作;在实践能力上,研究生培养方案与社会所需存在偏差,这使得研究生专业技能不强,用人单位需要花费大量资金用于培训,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社会的结构性失业。研究生培养机制没有随着经济结构转变而改变,研究生拥有社会所需的专业素质不足,导致研究生教育质量大打折扣。研究生教育质量涉及到包括招生制度、生源质量、课程设置、学位标准、培养模式、师资条件、物质条件、学术氛围、质量监控体系等在内的诸多因素,但近年来,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主要是招生规模快速扩大。

在中国目前的形势下,追求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本来是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但随之也必然带来一些问题。根据欧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它们研究生教育的增长速度一般仅仅超前于经济增长几个百分点,但中国近年却达到了十几个百分点,这就造成了很多方面的暂时脱节,在连续几年的扩招之后,研究生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受原有精英式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影响,使得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逐渐凸现,表现如下:(1)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尚不合理,研究生教育一定程度上成了“产业”,培养经费缺乏保障,使教育质量大受影响。(2)导师队伍质量下降。扩招后研究生师生比严重失调;有的导师指导研究生太多,无暇对每位研究生进行精心指导。(3)生源质量下降。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大幅上升与生源的供给总量不足影响了研究生教育对生源的有效选择;有的考生读研不是为了提高素质而仅仅是就业手段,高分低能的应试型考生大量出现。把具有这些动机的学生录取为研究生,使研究生教育质量受到很大影响。(4)培养机制失调。淘汰机制尚未引入研究生教育之中,应试教育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二、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若干措施

(一)增加应用型研究生数量

2008年,中国在校硕士研究生及已经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生双双突破100万人,而同年中国的在校博士研究生人数将近20万。另外,从近几年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可以看出,大约75%左右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行政及企事业单位工作,10%左右的硕士研究生考取博士,15%左右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高校或研究部门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因此,预计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高校或研究部门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比例将会越来越小。[1]从巨大的数字对比中不难看出,更多的硕士研究生最终的出路是走向社会、参加工作,进行学术研究的硕士研究生毕竟是少数。因此,有必要对中国目前单一的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不断增加应用型研究生的数量,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促进经济的发展。另外,从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经验可以看出,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数量会逐渐超过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数量,因此研究生教育必须采取多样化的培养方式。

(二)推行研究生学制改革

研究生学制改革的重点在于实行弹性学制,不搞一刀切,针对不同的学科采取不同的学制。根据上文提出的增加应用型研究生数量的观点来看,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年限可以适当缩短,通过两年或者两年半的学习和培训足以使这类研究生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而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则有很大的不同,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强调的是文化知识和学术底蕴的积累,硕士研究生阶段只是一个向更高发展阶段的过渡,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博学多才、具备较强科研能力的博士研究生服务的。因此,不论是采取三年制还是两年制,年限的长短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之处在于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说得好,培养研究生,第一是质量,第二是质量,第三还是质量。

弹性学制与学生。目前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降低已经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目前高校师生普遍存在这样一种认识:硕士研究生是“严进宽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大部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比较低下,这与精英教育的理念实质是不相符的。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考虑尝试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就开始实行类似于博士研究生阶段的淘汰制,在弹性学制的基础上规定一个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最长修学时限,在这个时限内,如果论文达不到一定标准就要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弹性学制与学校。连续数年的研究生扩招使全国在校研究生数量激增,随之而来的是各个学校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硬件上有宿舍、食堂、教室、图书馆等的不足,软件上有导师资源的匮乏、科研课题的短缺等,严重影响了学校的研究生教学质量。鉴于此,学校可以根据文理工等不同专业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学制,文科侧重理论学习,理工科侧重实际操作,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并且不同专业学生毕业时间不同,在一定时期内能够有效缓解学校教学资源紧张的状况。

弹性学制与专业。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不同的专业有很大的不同。目前,很多学校实行的是统一学制的“一刀切”的做法,这样实际上违背了教育规律,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有必要针对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要求,学制只是一个形式,其本质最终是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学生。至于研究生阶段的重要一环“发表论文”,不同的专业也应当予以不同的规定。一般说来,理工类研究生的培养年限可以定为两年半至三年,而文科类研究生的培养年限可以适当缩短至两年。

(三)构建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美国教育经济学家约翰•斯通(D•B•Johnstone)的成本分担理论认为,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多投资,多受益”的经济学原则,教育成本应由纳税人、学生及其家长和社会人士的捐赠共同分担。由于受教育者的私人收益率高于社会收益率,而且愈是高层次教育,私人收益率则愈高,因此,受教育者应该支付一定的学习费用,即学费。广义的学费还包括各种杂费、教材文具费、食宿费等,甚至包括机会成本。这个理论成为现在研究生收费的主要依据,也是目前寻求多元化的成本分担模式的重要理论。

目前中国的研究生教育还存在公费和自费两种模式,而这两种模式确定的根据是入学之初的初试和复试成绩。享受公费机会的研究生,在入学之后无论学习成绩好坏,无论科研能力强弱,无论在校表现如何,都可以堂而皇之地享受公费待遇和每个月的生活补助,而自费研究生不论入学之后学习如何努力,科研能力如何突出,都无法改变自费待遇的现实,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双轨制”的存在依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公费成了“铁饭碗”,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和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真正应该享受义务教育的中小学生却依然没能够完全实行义务教育,因此必须提出有针对性的研究生收费制度的改革措施。

首先,应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只是为了实现研究生教育经费的来源多样化,并不是要取消政府在研究生办学中的主导地位。相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应当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政府的投资水平,在发达国家占到了GDP6%的水平,发展中国家平均达到4.1%,全世界的平均水平已经达到了4.9%,而中国在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就提出2000年要达到4%的目标,但到2003年也才达到3.19%的水平。所以在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才是当务之急。

其次,要完善研究生奖助体制。具体来说主要应当包括: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和贫困补助,同时进一步完善高校的“三助”岗位。武汉大学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后,研究生奖助金体系由研究生基本奖学金、优秀奖学金、专项奖学金和“三助”助学金等组成。该校80%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含定向、委培生)和100%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不含定向、委培生)都能够得到现有学费全额或一半的基本奖学金资助;85%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100%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还能得到三类每年3 000~10 000元不等的助学金资助;此外,还有一定比例的优秀奖学金和各种专项奖学金的资助。[2]当然各高校有不同的校情,不可能都采取扩大覆盖面的做法,可以适当开发社会捐助渠道,另外对导师招生应该严格控制,没有科研项目的导师坚决不准带研究生,导师对所带研究生的培养经费承担一定的责任。

再次,应区别专业和生源。目前高校研究生不同专业和生源的收费基本上采取的是“一刀切”的做法,这样的方式虽说方便学校的管理,但却不是很科学。因为不同专业研究生毕业后所获得收益是有很大差异的,一般说来理工类的学生工作待遇普遍高于文科类学生,而他们在上学期间却付出同样的成本,不符合“多投资,多受益”的经济学原则。另外,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各地差异很大,从经济总量看,目前东部地区人均GDP是西部地区的2.2倍,比改革开放之前增加了0.5个百分点。东西部地区人均GDP差距由1999年的6 430元扩大到2006年的

15 981元,增加近150%。从人均收入水平看,目前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都是西部地区的1.5倍,比改革开放之前分别增加 0.5个和0.4个百分点。[3]因此有必要制定高校的成本核算体制,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地区的生源采取多元化的收费模式。

(四)改革研究生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

首先,实行淘汰机制。中国现在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仅仅依靠死记硬背,所招收学生是否具备科研能力以及科研能力强弱则无法评判。如果有一项合理的淘汰制度能够把守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口,那么单纯由应试考试造成的弊端则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研究生教育代表着特定的教育和专业水平,西方高水平大学的经验表明,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总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因为无法达到相应的水平和要求而被迫中断学习或者直接被淘汰。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史》统计,德国硕士研究生淘汰率为27%,美国博士研究生淘汰率为38%,这也因此成了保证研究生教育水平的重要举措。中国大学有必要探寻符合中国国情的淘汰制度,让真正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研究生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应用能力,因此,衡量和审查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就在于对体现其科研能力的论文的审查。研究生教育要实现多元化,而不能只讲求共性忽略个性,要考虑到不同学科、不同学生之间的实际需要,给予他们更为宽松的科研氛围,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他们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降低其毕业要求。因此有必要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规定学生既可以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相应级别的论文,或者可以以体现其最终成果的毕业论文作为申请毕业的条件。在毕业论文审定方面,由目前的导师请同行评阅改为由学院统一组织校内和校外相关学科专家进行评阅,评阅时实行“双盲法”,隐去研究生和论文指导教师的姓名,对毕业论文的学术规范性、结构合理性、体系逻辑性、观点创新性等进行评定,确定是否达到规定的标准。经评定合格的,才能参加论文答辩[4],通过这些方法来促进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

其次,改革提前攻读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制度。现有的直攻博制度,不会给硕士毕业的学生授予硕士学位,缺乏相关的激励机制,并且享受博士研究生待遇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攻读博士学位的热情。另一方面,缺乏相关的约束机制,硕士研究生直攻博通常是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之初便被确定下来,然而中国现有的研究生招生制度很难在入学之初便对具有科研能力的研究生进行有效筛选。硕士研究生在享受到直攻博的政策后,如果缺乏相应的科研热情和必要的科研能力,那就没法实现这一制度的初衷,学校对此还没有应对的具体办法。

上文谈到了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制度的改革,为了更好地促成各方面的改革,真正保障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还需要在学校的教学和后勤管理制度方面做好充分的保障:主要包括:(1)与“三助”等工作配套的勤工助学管理办法;(2)与奖学金等工作配套的激励管理办法;(3)与弹性学制配套的学籍管理办法和后勤管理办法;(4)与现代化教学手段配套的网络管理办法;(5)与市场化招生和职业生涯指导配套的招生、就业管理办法;(6)与学分制配套的党组织工作和班级管理办法。

三、结语

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篇文章能够说清楚的,笔者在此仅就改革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提出了自己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和观点,很多地方还有待深入探讨,比如规定导师没有科研课题坚决不准带研究生,但如何区别对待理工科和文科导师,文科导师的科研项目数量和经费本身有限,如何利用有限的经费去资助研究生,这个问题在实际操作中还有待进一步研讨。又如在制定高校成本核算体制上应该考虑的因素和采取的具体标准如何,还需进一步探讨。笔者相信随着各方面体制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研究生教育事业一定能够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大椿,伊志宏,任兵,等.积极稳妥地推进研究生学制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5(9):13-15.

[2] 何辉.武汉大学取消公费研究生, 改为奖助制度[N].长江商报,2007-10-10(1).

[3] 陈栋生.东西互动、产业转移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J].中国金融,2008(4):31.

[4] 周业中,胡甲刚.关于研究生教育实行弹性学制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19.

[责任编辑:夏畅兰]

Analysis of the Key Problems in the Reform of Graduate Education System

ZHENG Hong-yu.1,WANG Miao.2, SI Lin-bo.3

(1.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Law,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Hebei 066004;

2.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3.Research Center of High Education,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Hebei 066004, China)

Abstract: The reform of graduate education is a hotspot problem discussed in China's educational circles. The ultimate purpose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education.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esent conditions and put forward homologous reform meas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aduate student raising type, educational system reform, the cost of education share and management systems, etc.

上一篇:足球比赛幼儿教案下一篇:中学生国旗下青春励志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