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发展价值论

2024-05-11

高等教育发展价值论(共12篇)

高等教育发展价值论 篇1

一、消费社会中的高等教育发展

高等教育发展和价值观有密切联系。所谓价值, 一般理解为客体的属性对于主体需求的满足, 即客体对于主体的效用。高等教育发展实际上也是人对高等教育变化的一种价值呈现, 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判断高等教育发展与否是由人所持有的价值观决定的, 如果我们持数量主义的价值标准, 那么不断地扩大高校招生规模、普及高等教育就成为高等教育的发展之路;反之, 如果我们持质量主义的价值标准, 那么提高入学的门槛, 实施精英教育则势在必行。因此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首先是一个价值问题, 只有厘清发展价值问题才能进一步讨论如何发展问题。

高等教育是一个自组织系统。所谓“自组织”是指“系统在没有外界关于正在或即将形成的系统内部模式的任何现成信息输入的情况下, 通过适当的物能流, 自发地形成某种时间模式、空间模式或时空模式。”[1]系统学大师哈肯对此曾举例说, 当一群工人中每个人都只是在工头发出的命令下按确定的方式工作时, 那只是一般的组织;而当没有外部命令时, 工人们以某种默契相互协同工作、各尽其职时, 便是自组织了。[2]高等教育作为自组织系统必然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目前, 高等教育面对的最大外部环境就是消费社会。消费社会概念是法国著名学者让·鲍得里亚 (Jean Bandrillard) 在其早期著作《消费社会》中提出的, 指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现代社会由于物的极大丰富与系统化而兴起的一种社会形态。在这一社会形态中, 人们将消费作为生活的中心, 再也不是将生产作为生活的中心, 人们只有通过消费才有可能进入整个社会, 被社会认可和接纳, 从而获取相应的社会地位。消费社会的特征在于强调符号的交换价值和象征意义, 不寻求实质性的意义。由于没有实质性的支持, 符号的象征意义很快衰退, 因此消费社会无法形成意义的积累, 而是强调对新的符号的创新以取代旧的符号, 符号本身无深度无中心, 可以大量地简单复制。由此造成消费社会的标准化、同质化特征。寻求质的飞跃成为一种奢望, 量的增长成为唯一现实又合法的目标。而且随着现代化的深入, 消费社会的各种特征作为信息不断输入到高等教育系统中来, 极大地影响着高等教育发展, 使得高等教育发展很大程度上受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制约与支配, 人们普遍地认为“更多的高等教育”就是“更好的高等教育”。

在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引导下, 高等教育系统本身开始调整自身的运行规则和运行方式, 这是自组织在接受环境信息之后必然产生的结果。为了应对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增加, 大学的整个过程便朝着流水线生产模式转变。不同学校的教学计划相似, 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校的课程计划雷同。而教师和学生则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 违背教学计划被认为是一种“教学事故”。大学的教学活动本来是一种创造性、灵活性极强的活动, 但僵化的计划剥夺了学生和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导致大学课堂处于一种沉闷的状态。但是教学计划使得大学有序, 保证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受到计划规定的教育, 从而在程序上保证了学生的质量。在教学内容上, 统一的高等教育教材, 使学生受到标准化的教育, 从内容上保证了“产品”的合格率。同质化的教育过程和教育内容保证了学生可以受到更多的教育, 同时也可以教育更多的学生。这在消费主义价值观看来是一种进步。

高等教育发展建立在社会消费需求基础之上, 消费主义的高等教育本质是对社会期待的迎合。由于高等教育在身份区分和角色定位中的作用, 使得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量激增。而消费主义的特征就是迎合社会需求, 因此, 在短时间内高等教育通过标准化模式大量复制, 由此造成高等教育机构膨胀, 规模扩大。由于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膨胀, 而相应的高等教育资源没有跟上规模的增长, 由此造成高等教育质量的显著下滑, 迫使高等教育面临结构性过剩和结构性匮乏的双重困境。教育规模的扩大使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 但高等教育增长之后所生产的“产品”对外部社会而言存在着明显的过剩, 所谓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是一种过剩的表现, 但从消费主义价值观看来这毕竟也是一种发展。因为数量的增长在客观上扩大了受教育的机会, 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机会平等, 更大程度地满足了社会和个人原先的期待, 所以这种发展是有价值的。但问题在于增长本身并不等于发展, 并非只有增长才是发展, 结构优化也是一种发展。因此, 消费主义的高等教育发展价值观是片面的, 因为“更多的教育”不等于“更好的教育”。

二、对消费主义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分析

在消费社会中, 人们对高等教育做出评价时的期待并不是集中于高等教育本身带来的人的自身完善, 而在于高等教育所能带来的符号意义, 即高等教育给受教育者带来的身份区分和角色定位的意义, 对社会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刺激作用等, 也就是说, 期待的是高等教育的符号所具有的工具性意义。从表面上看期待本身是纯粹个体的选择, 而实际上个体的期待却来自于社会的赋予, 个体的自由选择其实只是一个假象, 因为“个体的个人需求是以集体语境为索引的”。[3]之所以会导致这样的后果, 根本上说是我们将高等教育的价值局限在其所生产符号的有用性上。由于我们注重符号的有用性, 即该符号可以交换多少社会资源, 所以也就在价值上简化了大学的功能。在大学的这种一元功能下, 人也成为单向度的人, 大学的发展也就简化为生产能力增长的符号。

消费主义高等教育价值观的核心是对期待和需求的满足。高等教育机构能够满足这种需要的属性乃是其价值之所在。有学者总结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内涵, 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五个要素:规模扩大、质量提高、结构优化、效率增进和适应性增强。而在这五个方面中尤以适应性增强为最终标准。[4]也就是说高等教育的发展, 其核心是适应性, 其余四点是工具性的, 而适应性则是目的性的。问题在于适应性要求大学适应什么?法国哲学家雷蒙·阿隆说:“当人们满怀信心地把社会代替了上帝, 而社会却隐含了撕裂一切人类集体的种种矛盾。社会的期待本身就是纷繁复杂、难以辨认的。一所大学试图办成满足所有人需要的万能机构, 那不是骗人就是愚蠢。”[5]因此, 完全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导向去发展高等教育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

首先, 大学不能完全迎合社会的需要。因为社会需要没有绝对的价值, 它可能是善的, 也可能是恶的。当年海德堡大学迎合纳粹的政治需要也是一种对当时社会的适应, 那么这种适应性是否意味着海德堡大学的发展呢?其次, 社会的需求是变化多端的, 在消费社会中尤为明显。社会风尚往往都是暂时的, 如大学一味追求适应性会导致大学成为西西弗斯 (大神西西弗斯受到惩罚, 向山顶上推石头。每次推到山顶后, 石头都会滚落下来, 所以需要重新往上推, 如此重复无穷) 。所以“大学的主要精力不能放在现时的事件上, 因为大学并不是暂时存在着的”。[6]再次, “重视现时的适应性往往趋向于学生所希望的东西而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7]所以, 强调高等教育发展以适应性为核心, 实质是以满足社会期待为导向, 而在消费社会中试图以满足社会期待为价值, 则一定会将“大学变成知识的生产者、批发商和零售商, 是摆脱不了服务职能的”。[8]这意味着大学不再是以自身的发展而发展, 而成为外在某种目的之工具和手段。进一步讲, 大学作为系统, 其目的完全为外界环境所输入, 即系统外输入的信息成为系统运作的原则, 将会导致大学由自组织变为他组织系统, 从而丧失了自身的独立性并成为工具, 高等教育丧失了自我而成为生产文凭的作坊。

在消费主义价值观的观照下, 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数量增长的特征, 即以数量增长作为判断发展的首要标准。有学者将高等教育的发展定义为“一种适应社会和个人需要、系统优化、有较高投入产出效率和效益、符合教育目的的有质量的数量增长”。[9]依照这个定义, 如果高等教育没有数量的增长则一定不是发展。然而, 一个系统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进化是一种质变, 并不一定带有数量的增长, 系统的结构变化也会导致系统的进化, 而且在系统的进化过程中有些方面的确是有增长, 但也有可能出现减少。高等教育因其高深知识使得自身对社会和历史有更强大的洞察力, 对社会和历史有更深的理解, 理应走在时代的前面, 促进社会的革新, 而消费主义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则片面致力于对社会需要的适应而不是对社会需要的批判, 即社会向大学输入信息要求大学输出它预期的信息, 而不想让大学对社会做出批判。这是因为消费社会本身其实是以取消人的个性来实现对人需要的控制, 从而使消费量达到最大化。所以, 消费主义价值观中的数量增长本质上是反对发展的, 是用数量增长压制发展。但重要的是, 一切教育都应以人为本, 将人看作目的, 而不仅仅是手段和工具, 高等教育更应该把“发展人的独立判断能力当作头等大事”。[10]然而, 消费主义的高等教育恰恰相反, 它以培养同质化、没有批判力的单向度的人为要务。没有批判力的人不会发展, 因为对他们来说, 现实永远是不可超越的“绝对”。

由此可见, 消费主义的高等教育价值观, 将“人”和“培养人”的机构视为一种工具, 对工具生产所持的标准化、数量化、程式化从根本上否定了人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以一元增长取代了多元的发展。

三、理想中的超越:以自由的扩展审视高等教育

消费主义的工具价值观聚焦于高等教育的有用性, 而黑格尔早年曾指出, “有用是启蒙的真理”, 而不是永恒的真理。德国哲学家舍勒在研究价值时提出至少有五种价值形态:即感性价值、实用价值、生命价值、精神价值、宗教与神圣价值。感性价值的标准是舒适和不舒适, 实用价值的标准是有用和无用, 生命价值的标准是高雅和粗俗, 精神价值的标准是正确与不正确, 宗教价值的标准是神圣和非神圣。[11]可见价值本身是丰富而复杂的, 有用性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以“有用性”作为绝对价值显然压抑了其他价值。在消费主义的高等教育中, 我们可以看到生命价值、精神价值、宗教价值明显衰退。工具主义的价值观中“只有效用信息才被看作是唯一恰当的基础, 去评价事物状态, 或判断行为规则”。[12]如果我们通过单一的数量主义价值观去评价高等教育的发展, 那么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就会遭到屏蔽。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上, 蔡元培先生主持北大时提出“兼收并蓄”的主张, 不以特定的价值偏见进行决策, 使得当时的北大成为多种思想的集散地。事实证明蔡元培先生的主张是正确的, “兼收并蓄”的北大使自身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发展, 并培养出一批影响中国和世界的重要人物, 对推动我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样一种“兼收并蓄”的状态就是一种价值自由的状态, 自由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提。

自由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提, 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阿玛蒂亚·森说过:“发展的过程就是扩展人类自由的过程。”[13]教育的核心是促进人的发展, 而人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自由的扩展。从古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中, 饥饿问题得到了缓解, 使我们拥有了免受饥饿的自由, 这是人类的进步。同样高等教育从一元的神学价值中解放出来, 使我们获得了信仰自由、思想自由, 这也是高等教育的进步。今天大学研究的领域几乎涉及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 这是自由的扩展, 是大学的进步。这里所说的自由是一个综合、全面的价值体系, 不是要取消其他的价值体系, 而是对各种价值抱一种开放的态度, 使高等教育能够去做它认为有价值的学问。从教育的功能看, 自由的扩展不仅是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 同时也意味着受教育者的发展, 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增进受教育者的自由。对于社会而言, 高等教育的自由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自由。由于大学本身更加自由,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更加自由, 这会促使整个社会更具活力, 使其摆脱僵化的平衡状态而进入非平衡的自由状态。大学通过自身的高深知识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方向, 使社会决策更为合理。因此, 可以说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整体自由的扩展。什么是更好的大学?更好的大学实质上就是更“自由”的大学。

那么, 当我们持这样一种高等教育的发展价值观时, 如何看待今天这种数量主义的发展观?如何处理有用性和其他价值目标之间的发展矛盾呢?首先, 自由价值观应当承认数量增长本身具有发展的价值。我们反对的数量增长不是数量增长本身而是增长作为唯一合法的发展模式, 或将数量增长视为发展的首要特征。高等教育数量的增长, 使得广大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 这本身就是一种自由的扩展, 其积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其次, 我们也不反对有用性本身, 而是反对在消费主义价值观中将有用性绝对化。所有的教育都要使受教育者进入到社会中去, 高等教育肩负着用自身的高深知识服务社会、推进社会发展的责任, 所以大学重视知识的有用性无可厚非, 只是不能以有用性作为知识的唯一标准。以“有用性”去衡量知识是一种目光短浅的行为。许多高深知识, 我们今天看来可能没有价值, 但并不代表永远没有价值。还有很多学问虽然没有十分明显的实用价值, 但依然有其自身存在的意义, 它们同样是有价值的, 是值得高等教育为之倾注心血的。高等教育作为自组织系统必然处在社会环境中, 不可能摆脱其影响。彻底摆脱社会的结果只能是高等教育自身的毁灭。高等教育本身不是生产机构, 它需要社会为它提供经费, 如果高等教育机构没有提供适合社会需要的产品, 那么社会显然不会为高等教育买单。我们认为高等教育应当和社会保持适度的距离, 在价值观上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 即一种自由开放的态度。以自由扩展审视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对消费主义的批判和超越, 不是对消费主义的简单否定。我国高等教育目前正经历数量急剧增长的阶段, 这是可喜的。但是我们不能被这种增长所迷惑, 数量的增长并不能完全代表高等教育的发展, 我们应当冷静审视这种数量的增长, 为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朴昌根.系统学基础[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5.

[2]Haken, Synergetics, An Introduction:Non-Equilibrium Phase Transitions and Self-organization in Physics, Chemistry and Biology[M].Springer-Verlag III1983.

[3][法]让·波德里亚.刘北成, 全志纲译.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4][9]房剑森.高等教育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5][6][7][8][美]布鲁贝克.王承绪, 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10][德]博尔诺夫.李其龙, 等译.教育人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11]张汝伦.二十世纪德国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12][13][印度]阿玛蒂亚·森.任赜, 于真译.以自由看待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高等教育发展价值论 篇2

著名学者吕型伟曾经说过:“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一名教师,选择了教育工作,选择了教师职业,就意味着他毕其一生肩负着追求科学、创造艺术、成就事业的伟大责任,而正是在追求科学、创造艺术、攀登事业之巅的过程中,他将创造可贵的精神财富,开创自己灿烂的人生,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一、教育是一门科学,教师要勇于求真

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揭示这种内在规律性就是科学研究者的责任。教育是一门科学。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应该是一个研究者,面对纷繁复杂的实际教学情景,要能够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选择适当的方法和程序解决问题。同时,还需要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通过阅读、观察和交谈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有效的教学需要教师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灵活地进行,因为学生、班级、学校以及相应的社会环境各有不同,教学内容、教学时段、教学方法等也各有异,普遍适用的教学模式是不存在的,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创造性地、灵活地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应用于教学中,否则,生搬硬套某些原理无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甚至适得其反。作为一名有独立思想的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和教

育见解,对待教育界提出的各种观点能够理智地进行分析和批判,决不人云亦云,“依样画葫芦 ”。我们提倡教师“求真”,就是要提倡教师立足实践,不断实验,认真探索,积极钻研,努力发现教育这门科学的种种奥秘,并在这种“求真”的境界里丰富自己,升华自己。

二、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要大胆创新

教育不仅仅是教学学科知识,更是对人的人生的初步引领,教育是一种美,一种艺术。李镇西先生说“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这个心灵既是指教师的心灵,也是指学生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作过程。”

任何一门艺术,都要昭示一种生命的流动,一种动态的旋律,它才是真正的美的艺术。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可以说,教学是一门高雅的人类艺术劳动,而课堂教学,则是这种艺术活动的最集中、最直观、最本质的反映。教学艺术的审美性,主要体现在揭示教学内容的内在美,教学设计的情境美,教师的语言美、教态美,师生情感融合、共鸣美等。李吉林老师认为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反映的人、物、事,大都以美的语言表达蕴涵着美的故事。“从优美的语言中反映了自然之美、社会生活之美、人类心灵之美,乃至艺术之美。可以说,小学语文课本既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好教材,又是向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良

师益友”。李老师的情境教学要求设计的情境要美化,图形要美化,音乐要美化,板书要美化,更主要的是教师的语言要美化。

艺术需要创造性的实践和探索,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也会不断更新,我们要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不断探索,巧出新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育是一项事业,教师要勇攀高峰

教书育人,是一种职业,是一种责任,是一种追求,更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我们教师为之奋斗,为之追求。只有我们教师把教书育人当作事业来奋斗,当作理想来追求时,才能产生动力和激情,用心、用爱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待每一项工作。有献身教育的炽热情怀,才会有做一番事业的教育激情,有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抱负,有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有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有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高等教育发展价值论 篇3

一、音乐活动与语言能力密切相关

1.语言是音乐活动的起点。“从孩子们熟悉的环境与事物入手”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原则。活动开始,教师先与幼儿进行语言交流,让他们感到熟悉与亲切,没有了专门的训练和技能技巧,自然减少了心理障碍。刚接触音乐活动时,可以选择幼儿比较熟悉的事物,如姓名、动物名称和水果名称等进行节奏朗诵训练,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同时也便于幼儿理解和掌握。

2.音乐活动为语言拓展了空间。奥尔夫认为,语言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极丰富的发展可能性,给现代音乐教育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与领域。在一次欣赏《动物狂欢节》的第二段乐曲《公鸡和母鸡》的活动过程中,音乐刚一响起,一名幼儿便大声说道:

——“鸡妈妈在说话!”

——“她在说什么?”

——“和鸡爸爸聊天呢”

——“你听听他们聊的是什么?”

——“……”

于是,幼儿们七嘴八舌地讲述着他们听到的故事。一段音乐为幼儿营造了自由表述与创编故事的语言氛围,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二、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语言能力

节奏是一种富有艺术魅力的音乐语言,而人类的语言本身已含有生动、丰富而微妙的节奏。通过节奏与语言、动作的结合对幼儿进行节奏感的培养,不仅容易且有生命力。在进行音乐活动的初期阶段,最好结合语言和动作来进行,这也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

1.从节奏朗诵入手。拿姓名来说,中国人取名一般是两个字或三个字,少数是复姓,由四个字组成姓名。在新学期开始的一次音乐教学活动上,孩子们需要和教师互相认识,我请他们有节奏地说出自己的姓名。如:我 是X X ,我 是 X X X,我 是 X X X X。用节奏朗诵的方式说出自己的姓名,使孩子们感到新奇与惊喜,激发了幼儿的参与兴趣,并乐于接受、积极模仿,轻松地建立幼儿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扩大范围选择孩子们熟悉的事物,如运动项目、动物名称、水果名称和交通工具等。

2.体验童谣、儿歌中蕴含的节奏韵律。儿歌与童谣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幼儿园的生活中,儿歌和幼儿的学习、游戏以及一日常规都是紧密相连的。所以,我们可以运用儿歌的节奏朗诵为题材,作为音乐入门的一种方法。教师引领幼儿在边朗诵、唱歌时边拍手、跺脚的过程中,提高节奏的稳定性、敏感性。这种通过说儿歌和童谣来掌握一定节奏型的练习,加上拍手、拍腿和跺脚等不同节奏型的伴奏方式,使练习具有趣味性、音乐性,而不是在机械地打拍子,让孩子在欢畅、流动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与身体动作相结合的伴奏过程中掌握了节奏。

3.在声音模仿中快乐游戏。每个人的发音器官不仅可以用来说话、唱歌,它还是一部具备多种音色的乐器,可以模仿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在与幼儿进行活动时,可以让幼儿将听到的声音印象用自己嗓音模仿出来,如动物的叫声、交通工具行驶的声音、鸣笛、铃声等。起初从比较简单、熟悉的声响开始,如动物的叫声,发展到比较复杂的声音模仿,再到具有对比性的声音。可由教师做动作,幼儿通过声响把所理解的动作表现出来;也可由教师即兴地发出各种声响,让每位幼儿按照自己对声音的理解做出即兴表演。用嗓音声响结合律动把音乐语言加以生动化、形象化,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获得知识。

三、在音乐培养中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幼儿喜欢进行童谣、儿歌和身体动作相结合的活动,开展这种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在语言方面得到发展,在满足他们成长需求的同时,语言能力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高。

1.听觉能力的发展。婴幼儿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首先是通过聆听外界的声音,听别人对他们说话、听周围事物发出的奇妙声音建立起听觉的语言储备库。孩子出生以后先得到成人的引导,再模仿各种声音,不断重复具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游戏,逐渐把咿呀学语变成有意义的语言。他们会被自己发出的声音迷住,也会被自己所创造的这些声音所吸引。当他们能够开始聆听音乐时,也就敲开了音乐殿堂的大门,踏上了快乐的音乐之旅,同时语言能力开始显著提高。

2.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语言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将儿歌、童谣和韵律诗作为活动内容为幼儿提供机会,让孩子懂得用节奏进行即兴创作,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当孩子们做出一个新的身体动作,打出一个不同的节奏型,说出一些简单恰当的词汇时,他们便在无形中进行了“音乐创作”,活动气氛也会变得更加轻松、快乐。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加入一些其它新的东西,如声音模仿和节拍等,为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提供条件。

3.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左脑半球是语言的中枢,在青春期之前是语言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带动作、有节奏地朗诵一首儿歌需要许多肌肉的配合运动,如手臂、手、手指、腿和膝盖等器官都要随儿歌的韵律动起来,通过这一过程幼儿的思维发展也得到锻炼。培养孩子把握儿歌的节奏,可以发展幼儿讲话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幼儿的身体语言也得到了有利发展。

在幼儿音乐活动中,幼儿运用听觉、视觉参与其中,通过语言与节奏、语言与动作相结合的实践,不仅调动了幼儿动脑、动手的能力与积极性,还在听、说、唱、动、玩及演奏的过程中提高了节奏的感知力,体验到语言、节奏与身体动作三者之间在音乐活动中的关系,促进了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责任编辑 史玉英)

论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文化价值 篇4

一、高等教育多样化及其特征

对高等教育多样化的理解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宏观层面, 表现为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办学层次多样化、办学类型多样化;二是中观层面, 在高等教育内部体系和管理制度上主要表现为办学主体多样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管理模式多样化等;三是微观层面, 在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上主要表现为培养方式多样化、专业结构多样化、课程体系多样化、教育要求多样化、学科体系多样化等。

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应具有以下典型特征:一是多样化的目标是为学习能力、动机等方面各不相同的学生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环境。它重视的是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育而不是设法消除差异。二是在一个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系统中, 不同高校在声誉、学术水平等方面存在着等级或差别。三是在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系统内, 精英教育高校与其他高校在管理上有区别。四是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机构不仅存在纵向等级差别, 且在性质、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存在横向区别。但横向和纵向的差别和不稳定的“等级秩序”, 并不等同于“等级制模式”。

二、高等教育多样化的文化内涵

“文化”是一个社会共同体所拥有的基本价值观念和行为体系。其显著特征是它在不知不觉中对人们思想和行为产生导引作用, 文化的进展主要表现为人们的基本价值观念的变化和行为方式的调整。从文化视角看, 高等教育多样化具有四重内涵:

1.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出现是社会公众基本价值观念变化后主动选择的结果, 它不是一个随机事件。公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现实的、多重的, 因而他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属于个体性的。但他们的基本目的是一致的, 就是希望能让潜藏在自身内部的价值获得承认和实现。随着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越来越多, 学历和文凭必然祛魅, 个体不可能仅仅满足于获得高等教育的文凭符号, 必然会要求获得高等教育文凭符号背后的实体价值, 必然要根据现实生活的需要寻找适合自己的高等教育形式。这迫使高等教育机构的课程高度分化, 也促使高等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2.不同的文化背景使人们在高等教育观念上表现出差异, 因而不存在同一标准的高等教育多样化模式。高等教育应进行个性设计, 从课程内容到教学方式, 到最终的人才成长规格形成, 都需要体现出特色, 因为满足多样化的惟一途径就是走个性化、特色化之路。当高等教育需求从一种“机遇”转变为一种“生活方式”, 高等教育的意义就发生了变化, 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评价也必将转变, 即, 高等教育既非纯学术的, 也非国家利益至上的, 同样也不是从纯职业市场需求出发的, 而是从个性发展的程度来考察的。这种新的考察方式将对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资源的配置方式都产生重大影响, 使高等教育从“大一统”的模式中解放出来、走向多样化, 从而显得更个性化, 能符合更多人的需要。

3.每一个高等教育机构都是一个现实的文化主体, 都在与社会交往中表达着自己的价值选择, 在对高等教育多样化的问题上有着自己的解读, 社会应该尊重这些独特性。尊重个体存在的多样性代表一种具体的文化价值取向, 它表达的是一种社会价值观, 即个性发展程度, 是社会文明进展的根本标尺, 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 当然也是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价值取向。

4.发展人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永恒主题。高等教育多样化要求高等教育适应公众需求, 而大众需求是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那么高等教育就需要尊重公众需求多样性的现实, 要从满足个体发展的现实需求出发。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和任务就是使人们从文凭符号中解放出来, 直接追求高等教育的实体价值——帮助对个体适应生活的价值, 之后促进个体体悟到生存的意义与生命的尊严, 使自己得到真正的精神享受。

“教育不可能置身于思想和行动的新潮流之外, 它在更新价值观念方面大有可为, 人们指望教育不仅能满足人与社会的基本要求 (和谐的个人发展、社会正义等) , 而且还希望它也能面对世界的重大问题培养青年一代适应明天的世界及要求。”[1] 因此, 高等教育多样化过程首先可以看做是确立新的价值观的过程, 然后是将这个价值观制度化的过程, 是一个文化选择、文化建构、文化创新的过程, 即文化化的过程, 它的最终目的是使每一个个体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都能获得充分发展。

三、高等教育多样化的文化价值体现

(一) 高等教育多样化是社会文化价值观发展的结果

中国高等教育由大一统、单一性走向多样化, 是经济、政治发展和文化观念转变协同作用的结果, 但文化价值观念的转变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的深刻变革首先就发生在价值观念层次。当窒息生命的计划经济体制为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后, 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念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大一统的文化价值观逐步被打破, 多元价值、多元文化兴起。人们开始拥有自己评判事物的角度而不一定要屈从于他人的意见, 开始拥有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专长, 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大小而选择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和职业。整个社会的认识越来越明朗, 即:社会对人才不可能再采取统一的评判标准了, 如果勉强维持统一性, 那也是没有生命力的, 是徒具形式的。于是, 中国的高等教育不期然而然地向多样化发展:大量民办高校在短时间内涌现, 中心城市办学兴起、高等教育地方化得到发展, 联合办学、合作办学开始形成……高等教育多样化尊重差异、尊重多元的存在, 代表一种具体的文化价值取向, 体现了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发展, 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

(二) 高等教育多样化体现的是高等教育的个性发展和特色发展

随着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变化, 学术的需要仅仅成为社会民主化、多样化需要的—部分, 文化的需要、经济的需要、政治的需要、技术的需要、个人职业与自我完善的需要、消闲娱乐的需要, 几乎没有哪一个领域不对高等教育提出自己独特的需求, 越来越多的个人或团体对高等教育心存与众不同的期待。满足社会与个体的众多需求, 是高等学校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高等教育在发展道路上必须走出自己的特色来。

多样化的重要意义更在于高等教育进入了个性化的时代。多样化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 生态学研究表明, 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因素。物种越丰富、每一物种个体数量越大、环境条件越复杂, 生态系统的多样化就越明显, 稳定性也就越高。生态学中的多样化概念和共生概念从自然生态系统扩展到人类社会, 极力倡导生命形式的多样性和人类文化形式的多样性被视为社会进步的标准[2] 。生态多样化一方面可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物种越丰富,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就越大, 稳定性也就越大;另一方面, 具有较大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有较高的生产力。高等教育系统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个生态系统, 有着自身的结构与功能。高等教育多样化一方面可使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稳定, 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 或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资源承载力。“20年以前的中国, 让人强烈感觉到的是高等教育的单一性。在清一色的公办之下, 是大一统的招生, 大一统的专业设置, 大一统的分配制度……后来我们都能发现, 那正是它生命力微弱之所在。”[3] 随着高等教育层次的多样化、种类的多样化, 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多样化、课程体系多样化、培养方式多样化、学科发展多样化都显现出来了, 与此同时, 高等教育投资方式多样化、管理制度多样化、评价体系多样化也都在推进, 并且还在进一步构建!伴随着多样化的进程, 中国高等教育的生命活力显著增强。也就是说, 多样化使高等教育在公众心目中越来越生活化了, 也更加显示了高等教育的生命力。所以说, 高等教育多样化虽然是大众化、普及化的伴侣, 但它更促进、发展和丰富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

(三) 高等教育多样化有助于个性平等主义理想的实现

个性平等主义主张任何独特的个体都有发展自己的机会, 他们的发展不应该受到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的制约。这种平等思想是“人生而平等”主张的具体表达。个性平等主义认为教育应该打破阶级的局限和观念的局限, 给每个要求接受教育的个人都以均等的发展机会, 使他们能够充分展现自己个性的独特方面, 而决不是对他们进行抑制、把他们塑造成同一个模子倒出来的人。

这种理想一直激励着教育进行改革, 促进着教育的发展。当高等教育发展从精英阶段走向大众阶段, 更多的个体接受了高等教育, 人们对高等教育就有了越来越多的领悟, 其选择也正走向多元、走向个性。试想, 年届七旬的老人进入大学、腰缠万贯的个体业主进入大学, 他们有何企求?只是向往大学校园、只想拿一张大学文凭、只想感受大学生活!“唯有对生命的理解、对个性平等主义的追求才让他们走进大学。”[3] 在这样的环境中, 个体的人格趋向成熟, 个体发现了自己的价值, 发现了自己的发展潜力, 发现了体现自己尊严的途径。所以, 我们对待高等教育多样化过程, 不能把它简单地当成只是将高等教育资源向社会进行分配的过程, 或把它当成个体为获取物质利益而争取一次受教育机会的过程, 而应该看到它的潜在意义是对个性的解放。

高等教育多样化打破原有的统一格局, 鼓励学生进行主动选择, 为人们的多元选择和个性发展敞开了机会, 为个性平等主义理想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四) 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体现的传统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层改革

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其举办者、管理者和办学者之间的界限模糊、职能不清。20世纪90年代以后,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步伐明显加快, 高等教育由政府包“供”、包“产”、包“销”的局面已有很大改善, 但还是并未完全打破。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将使高等教育呈现出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局面。但前提是高等学校必须拥有更大的办学自主权, 能有权选择自己的使命、目标、办学重点、专业、课程等, 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自己的办学, 从而办出自己的特色和水平。一流大学的品牌不是“自封”的, 也不是通过行政权力分配教育资源而“御封”的, 各高校只有通过提高办学质量、形成办学特色, 才能在教育市场竞争中取得声誉。否则, 不立足于学术竞争, 而是竞争行政权力, 则必将强化高等教育的统一性, 限制高等学校的发展, 从而限制高等教育的多样化, 进而影响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不是混乱无序, 它需要协调和统一。因而需要政府的管理, 需要政府进一步增强教育责任感和责任意识。政府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最主要的责任人, 政府主动作为, 但把自己的作为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监管实行法治化, 主要通过立法、指导、监督发挥作用。行政权力应十分自觉地维护学术权力、保障学术权力, 从而使大学拥有更大的自主权, 能够依照法律独立处理自己的事务、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自己的办学, 从而办出自己的特色和水平。

四、结束语

现实中, 人们对高等教育多样化的评价并不完全一致, 担忧之声也不断涌现, 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一是对多样化高校的教学质量表示担忧, 认为多样化会导致质量标准混乱、低标准和分散办学力量;二是认为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会导致高等教育秩序出现混沌无序状态, 如果研究型大学、学院、社区学院的职责、招生标准都有不同程度的交叉, 那么会进一步加剧业已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三是认为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会助长高等教育的营利, 从而使教育公平得不到保证。

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没有绝对的定式。为此, 需要将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作为一个有意识的建构过程, 建立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行为抉择, 要转变全社会的高等教育价值观、调整政府职能、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 等等。对此, 本人将另外撰文论述。

中国的高等教育要突破“趋同化”、“一般化”, 就必须推进多样化发展, 但这一进程任重道远。可是, 问题的严重和任务的艰难不是我们可对未来持悲观态度的依据。高等教育必须在人的个性发展中建构一种超越的精神, 体现对终极的关怀。中国的高等教育必将在民主化的大踏步进展中而呈现出更为美好的情景, 一个真正成熟、优质并具有生命活力的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必将得以建立。

参考文献

[1]S.拉塞克.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性展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2:103.

[2]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84.

美术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体现 篇5

论文题目:美术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体现

系别:软件学院 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12网络工程(升)三班学号:1215134046 姓名:谢昊天 任课教师:丁甜甜

美术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体现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趋势下,由于发展文化和社会的需求,需要培养具有科学与艺术双翼的人才。同时由于作为上层建筑的教育和作为造型艺术的美术的紧密结合,予以美术教育以重要地位。美术教育通过传递美术文化和育人相统一的方式,运用美术手段传达对世界的认识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及美的观念。在经济和文化高速发展和繁荣的今天,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当然,人们在提示美术教育的价值时,往往先通过提示美术的价值来进行。肯定了美术于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地位,也即定立了美术教育于其中的价值地位。

【关键字】

美术教育

美术技能

创造力

心理教育

【正文】

21世纪的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与公民素质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教育作为上层建筑,必然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并受其制约。社会总是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对劳动者的培养提出要求,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美术作为造型艺术,因其以一种非语言的通过视觉形象传达信息、感情与观念的行为方式,是人类交流的重要方式。由于发展文化和经济的需要,需要继承和发展美术文化的后备人才和美术消费者,社会快速完美的发展需要培养具有科学与艺术双翼的人。由于人对美的感知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是现代社会人文化素质高低的重要体现,为了培养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人才,许多发达国家将美术学科列入12年制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中,给予艺术教育以重要地位。社会对美术教育的需求尤为重要。

当今世界,美术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普通学校中所具有的作用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传授美术文化,最根本的出发点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发展和精神需要,这是美术教育的目的。随着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美术教育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是传授人类以美术的方式进行造物的经验,传递应用美术美化生活和以美术的审美眼光观察世界的方法,传授以美术的方式表达对世界的认识、主观情感、思想和审美理想的方法,使人接受美术的传达。其次,是传递对人类美术文化遗存的认识和理解,使人了解其丰富的文化和精神的内涵。现代生活离不开美术,培养人接受美术能力,可使美术得以继承、延续和发展,进而更好地创造新的美的世界。而且美术知识与美术能力,是现代必备的知识与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受到美术教育的教育是缺憾的不完全的教育。具有美育和智育等一般的教学意义的美术教育思想正逐渐深入人心。美术课的地位迅速提高,美术教育普遍受到重视。美术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发展和精神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它根据社会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递美术文化,提高学生的美术文化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成员的社会实践活动。概括地说美术教育就是传递美术文化与育人相统一的实践活动。它可以让学生理解美术所负载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又可以让学生知道如何运用美术手段传达对世界的认识和他们的思想情感、美的观念。提高学生的洞察力、理解力、表现力、交流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美术教育是具有“传递美术文化”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要做好美术教育就要从这几方面入手:

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着经济模式的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机制,促进了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工作的机械、零碎和被动。人格被分裂、创造性和主动性被压抑等负面效应,刺激了人们的物欲。相当一部分人的精神生活出现通俗化、实用化的倾向。“如何在教育上寻找出一种方法,使我们可以利用西方的科学教育和物质文明的同时免去极端物质的流弊呢?”(杜威的演讲)很明显,美术教育具有这样的价值,它能陶冶情操,丰富人性,提高审美情趣,因为美术既可以表现世俗情感,也可以表达人类普遍情感;既可唤起人的生活亲切感,又能激发人的神圣使命感。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创造,是一种可感知的、符号化了的人类情感形式。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情感体验,能领悟到一种符号语言无法企及的异常微妙、深幽、独特和崇高的情感氛围,进而净化心灵,陶冶性情。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生的整个器官协调活动,身心得到充分发展,而且享受着一种主宰和驾驭事物的自由感和自豪感。学生享有充分的自主性,在选题、选材等方面都由自己决定。特别是在活动中,学生往往从内在需要出发,以强烈的爱、憎等情感对表现对象进行价值选择,同时对活动本身也灌注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在这一过程中,情感得以宣泄,正常和高尚的情感得到发展。所以,美术教育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丰富人的智育和体育。正如王国维所说,“美育一方面使人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另一方面还可以作为其他教育的手段”。在此过程中可以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二、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人能根据自己的意愿从事创造性的活动,而动物只能按生物种属的本能模式活动。但过于强调规范的绝对性、结果的惟一正确性、教学指导的强制性,都对学生的创造性具有极大的危害。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美术比其他学科更有优势,这已成为教育界的一种共识。

从美术本身的特性来看,创造是美术的灵魂。可以说,没有创造,就不会有美术。而美术作品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独创性体现出来的。马蒂斯曾宣称:“一幅新画应是一种惟独一次的事迹,一种新的诞生,对人的精神所把握的世界观增加了一种新形式。”

美术在特性上是自由的,这是因为比之于社会生活,它更少受到规范的制约,人的很多愿望在社会生活中难以付诸实现,却能在美术创造的虚幻体中得以“实现”。因此,在美术创作中,人能拥有更多更大的自由,获得更多的新价值、新方法的发现。另外,美术创作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个体是这一过程的主宰,因而具有较大的能动性,这有利于创造力的发挥。而且,这一过程的推进,还必须创造性地解决和运用技术问题。这样,超越自我,追求自由和能动性,就可以使从事美术创作的人获得强烈的创造意识。

三、美术教育的心理教育作

美术作为美育的主要手段的途径,它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美术知识,也不仅仅是美术技能的训练,而是通过学生内心达到审美状态,良好心理得到培养和发展,不良心理受到疗治和矫正,使各种心理功能趋于和谐,各种潜能协调发展,最后达到提高人的生存价值,体验与实现美好人生的目的。自古以来,美术及其教育活动就是人类医治心理疾病,保障心理健康的一种手段。人们发现美术作品及其构成因素均具有良好的心理治疗作用。英国心理学家斯宾塞曾经说过:“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乐趣便失去了一半,这就会给各种疾病的人侵洞开了门户。”近代中国的美术作品同样具有强烈的心理效应,蜿蜒逶迤的万里长城、上下习舞的中国龙、徐悲鸿笔下昂首嘶鸣的奔马,是中国气派和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无不给每一个中国人心理上注入激情和活力。美国小说家欧·享利,构思一画家的墙上画的绿藤叶,支撑着病中少女的生命„„

高等教育发展价值论 篇6

【关键词】美术教育    价值     发展前景

一、智力的视觉价值

人们往往片面地认为美术教育是培养情感的,知识的教育才是培养智力的。然而接受知识的程序则是通过人的感知觉来实现,感觉系统是人的内在神经中枢与外界的通道,是信息之河床。视觉系统引导和控制着身体的运动,满足生存的需要,同时也收集着来自各方面的形象信息,并将视觉形象储存于人的记忆中,赋之以情绪的意义,从而为认识和创造行为提供基础。那么训练视觉能力的最好方法则是美术教育。

所以,美术教育承担的任务并非仅是审美的欣赏,它还包括促进视知觉能力的发展。感受系统的培养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对艺术品形成过程之不同层次上的意义所日益增长的知觉能力,那些能理解记号之细微特征,能理解形式之多样化及深奥主题中隐含之意义的人,比起作品只有单一含义的人,要经验到更多的感受变化。所以它永无止境地改变着艺术,更坚定地强调艺术的独特和价值。

艺术家与工匠的本质区别在于,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积极不断地增强自我意识,而工匠只是熟练地制造东西。也就是说,通过价值带动艺术的这种教学方法,形成了建筑设计的教学基础。而在一段时间内,这种方式不再被社会认可,曾经一度消失。然而在最近几十年中,教育的基础设计理论,经过了多次争论与教育改革,又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支持这一观点的人们认为,在任何艺术创作中,基本技术都是必不可少的,任何基本设计都是同等重要的,尽管它们与教育内容有所区别,但是实践是教育的基础。在此研究背景下,尤其是在基本设计教育及建筑教育这一概念领域中,有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她认为以科学、逻辑或其他借助语言文字的方式并非人类唯一获取知识的途径,而艺术则能提供另一种方法。她说:“一件艺术品为我们的思维提供感觉,像我曾经讲过的,任何事物都是可以被感知的,使它可见、可闻或者通过某种象征让我们理解,而不是让我们凭借一系列线索去猜,艺术的表现方式和我们感性、精神及生活的有力节奏是一致的,看起来上述理论观点似乎是学术争论,其实,这些精辟的艺术见解都对美国学校的美术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如,学生怎样把陶器或编织理解为艺术,若表现其体积时,并且要认识和理解造型的规律性,儿童的综合性创造能力是如何通过美术教学教育培养起来的,等等。那么要回答这些问题就会牵动美术教育的诸方面,首先是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案。其次是聘用什么样的教师以及教师如何施教。如果一个人认为美术教育是自我表现或者宣泄因学业压力而积郁的情绪的手段,那么一个兼学过美术和美术治疗或者心理学的人应该是合适人选;如果一个人认为美术教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年轻人欣赏当代和古典美术,那么也许一个学过美术批评或美术史的人是最合适的教师;如果一个人认为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画家,那么就应该让画家来当老师。”他生动明确地指出,了要实现不同的教育目的,必须根据目的去选择教师,而并非画画的人都能作为美术教师。这种恰当的用人之道是提升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

由此可见,视知觉在美术教育中的价值不仅仅是智力的促益,在这个训练中,它使那些感受力较差的人看到平时不可见的东西,即透过艺术看世界。

二、智力的思维和记忆价值

人们重视语言及数理化教育,而忽视美术是现代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人们的看法不尽一致。不仅如此,美术学习还需要抽象思维。同时美术学习也需要灵感思维:给智慧提供的那个“物体”。他编写的第一本儿童课本《图画世界》即是这个物体的具体展示。事实上,以教育取向的现代美术教育的工要价值越来越集中于智力的开发、感情的培养和能力的发展:无怪乎反复强调要培养学生们的自我发展的能力及意识。他声明自己是按三条线索来研究学生发展的,知识的价值不只是它的符号意义,而且它已经成为推动学生智力发展的基础和诱因,把实现知识的价值简单地理解为掌握和运用符号,只是看到广大知识的显形价值,只有在发展能力的高度上审视知识,才能看到知识的隐性价值。之所以很多教育家重视美术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正是他们看到了美术教育既有情感培养,又有创造力的培养,还有操作技能的实践训练诸多教育功能的特点。

他还认为,正是感觉与思想、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差异和分离,导致了现在人们的各种思维贫血症状。为了弥合感知与思维,沟通感性与理性,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视觉思维概念。他以大量事实证明,视觉并不仅仅是实物形态的接受,而是在感知的同时就具有分离、综合、补充、分析、概括等积极的活动。绘画就是意识思想的产物,所以又是操练意识思想的最佳选择。这片“故土”对于沟通感性与理性,增强思维活力,促进认识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推动理性(认知)回复感性(认知),可以促进智力教育建构起的理性认知系统、思维模式的生产活力,并在比较意识思想和语言概念思想在整个思想活动中的作用时指出并展开。

把这种意象提供出来说概念思维“是不生育的”,也许不完全正确。但概念思维至多是一种“仿真艺术”,而“仿真”本身却需要视觉意象提供。所以,思维概念必须向具象回复,才会有生育或创造活力,否则就会陷入一种“贫血的思考”,或者生成“不产生任何‘思维的思维”。

其次,美术活动可以促进人们的认知才能的整体发展。科学最基本的成分是术语概念,特点是概括性。

而概括就意味着舍弃、遗漏,而补偿这些空白的最好方法是艺术。艺术中的形象就是最终的宣言,注意力止于形象。还有助于符号化和抽象化等辅助因素。人们对美术教学教育可以拓展儿童智力深信不疑,但智力的发展究竟表现在什么地方却说不清楚,回答这个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概念,其主要的还是人的思维方式的改变,使得思维产生深度和广度这就更取决于美术教师的教学方法能否开发学生们的智力水平。美术老师在第一节课通常都要问孩子们:“你们平时都习惯画些什么,能画给我看看吗?”而老师的此举意义就在于启发学生们从具体的事物中开拓发散性思维,展开想象,“你的飞机离地面的高度如何?”“它能飞越云层吗?”“它将会在哪儿着陆?”“人从哪里走出来?”等。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材料去做立体的飞机,这样能打开孩子思维的空间。

三、总结

直到今天,在所有的艺术活动中,我们看到,通过考虑一些实施的规则,这些规则有直观的,有逻辑的,有概念的,从而达到设计和目的要求,是十分必要的。所以说,看,包括观察成分,然而看与观察并不等同。理论决定你到底能够观察到什么,因為观察的目的是为了更深入地思考,要从发现规律到“丑”中获得美感,掌握“沙里淘金”的钥匙,才能真正提高观察的能力。而这正是美术教师中“人本主义”的精神所在。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王颂华,等.哲学与艺术[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3]伍蠡甫,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4]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5]顾丞锋.西方美术理论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校园足球的教育价值与发展策略 篇7

1 全面认识校园足球教育价值

首先我们应对我国校园足球的内在价值进行全面、辩证、客观的审视, 这是我们充分发掘校园足球功能的前提。

1.1 校园足球的健身价值

校园足球的健身价值是足球作为一项体育运动最本质的功能所在, 参与运动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基础体能、运动技能、运动能力, 足球更是如此, 通过足球可快速提升学生的耐力、灵敏、协调、柔韧、速度等运动素质, 能对人体的神经活动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内脏器官起到全面强化的作用。

1.2 校园足球的德育价值

足球运动是一项规则性很强的运动, 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于遵守规则, 足球运动发展几百年的时间里融合了各种文明的文化, 形成了一套严谨的行为活动准则, 在进行该项运动的过程中, 学生不仅要学会互相尊重、遵守规则, 更要学会在身体激烈接触的过程中处理好各种突发情况, 从激烈的对抗中体会相互帮扶、相互体谅、相互宽容。同时在足球交流的过程中, 学会文明观球、文明助威, 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诚信、友善的重要体现。

1.3 校园足球的智力培养价值

运动能充分开发少年儿童的智商, 在发展校园足球的过程中, 通过技术教学、战术布置等环节, 能充分发展少年儿童的学习模仿能力、观察能力、践行能力、创新能力。特别是对足球运动的长期系统学习, 能对学生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必要的锻炼。同时, 学生每天面临着大量的学习压力, 学习任务繁重。校园足球的开展一方面能提升他们的注意力集中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在繁重的学习生活中放松心情, 感受快乐, 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2 校园足球教育价值实现的策略

充分发展校园足球的功能价值, 让足球运动发展回归教育本质是一项长期的而系统的任务, 同时也是我国竞技足球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应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足球运动的实践当中而非观球者和评论者, 我们要完成这一目标, 应通过校园足球的推广策略。

2.1 将校园足球作为学校体育教育重要内容推广

从足球运动形式上来看, 现阶段, 我国校园足球的推广仅作为一项普通的体育运动项目实现, 但从其推广价值的角度看, 其重要性不言自明, 自2015年, 我国颁布《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 方案中体现了我国关于校园足球的改革方向, 以递进式的人人会踢球、人人爱踢球、人人能踢球为目标, 根据学生所在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不同学段为层次划分的依据, 分段设置不同目标、如, 小学1~6年级, 主要是激发小学生对足球运动的热爱, 提升他们的兴趣, 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技巧, 因而, 在该阶段我们可以全面推广欢乐足球的教学模式, 把足球当作游戏手段, 继而增进学生兴趣, 而7~9年级, 可以通过成立兴趣小组、足球俱乐部等形式, 坚持系统的足球训练与一定对抗程度的比赛, 到了高中阶段, 我们则将重点放在尖子生的选拔及更高级人才的培养上。

2.2 树立正确的校园足球教育观念

足球的本质是一项体育运动项目, 运动项目的本质在于“竞争”, 没有竞争的存在就不会有真正的冠军产生, 运动员长期处于优胜劣汰的竞争意识下, 他们的发展往往优胜于其他的学生, 因而正确的体育观念及运动训练观念有利于学生运动员的成长。

2.3 构建完整的校园足球培养机制

首先应构建完整的管理机制, 将校园足球的管理纳入到学校日常管理层面, 将校园足球运动的成果成绩纳入到各级考评体制中;其次要构建投入机制, 应扩大校园足球的造血渠道, 通过购买场地、器材等硬件及师资服务等软件来开展足球运动。第三点应加强人才培养机制, 教师队伍的培养需要长期的过程, 通过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及继续教育的培养专业足球是应有之义。第四, 要有相应的奖学金及升学机制, 这点可仿照美国高校体育联盟的做法, 将有足球特长的学生进行重点的开发、重点的辅导, 通过特长生机制使足球人才能顺利地升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并通过其水平的高低给出其不同的奖励程度。第五点是应构建相应的比赛机制, 比赛制度的完善是每一项体育运动大规模推广的前提, 不同的年龄、不同的阶段应有不同级别的比赛, 可以通过常态化的足球比赛机制推广足球运动。

2.4 做好长期经营校园足球相应准备

更好更快地发展校园足球对于我国竞技体育大局以及体育教育发展的方向都有巨大的影响, 特别是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体育产业发展, 促进体育消费”的意见之后, 校园足球的推广以后其有利的一面会更好地显现, 在教育体育系统的统一整合下目前我国各地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开展工作, 按部就班地将将校园足球的发展推广作为一项长期的事业来推广, 着眼于未来, 尊重运动的发展周期, 进行整体规划。应避免一哄而上, 重复工作的发生, 从而真正将我国足球做大做强, 避免形成足球短期膨胀的泡沫, 使我国足球失去难得的机遇。

3 结语

着眼于在我国大力振兴发展足球的大背景下, 充分挖掘我国校园足球的教育价值, 对校园足球的发展策略进行了重新的审视, 针对我国校园足球的内在价值进行全面、辩证、客观的审视, 指出了我国校园足球运动的健身价值、德育价值、智力培养价值, 并提出:将校园足球作为学校体育教育重要内容推广, 树立正确的校园足球教育观念, 构建完整的校园足球培养机制, 做好长期经营校园足球相应准备4项基本措施。

摘要:在我国大力振兴发展足球的大背景下, 充分挖掘我国校园足球的教育价值, 对校园足球的发展策略进行了重新的审视, 分析了我国校园足球运动的健身价值、德育价值、智力培养价值。提出:将校园足球作为学校体育教育重要内容推广, 树立正确的校园足球教育观念, 构建完整的校园足球培养机制, 做好长期经营校园足球相应准备4项基本措施。

关键词:校园足球,教育价值,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张廷安.我国校园足球未来发展中应当确立的科学发展观[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5 (1) :106-107.

[2]毛振明, 刘天彪, 臧留红.论“新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5 (3) :58-62.

[3]何强.校园足球热的冷思考[J].体育学刊, 2015 (2) :5-10.

校园足球的教育价值与发展策略 篇8

关键词:校园足球,价值取向,学校

发展校园足球是培养足球后备人才、提高足球素质的重要途径。但长期以来,校园足球的功能往往被局限在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上,没有充分发挥足球的教育作用。在大力振兴足球的背景下,要重新审视校园足球的教育价值取向。教育价值取向是指从事教学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求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持有的倾向。学校对教育活动的价值选择对教育实践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决定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与价值目标的实现[1]。在发展校园足球的实践活动中,人们按照一定的教育价值取向,通过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创建了具有特定价值的足球教育模式。人们期望校园足球教育发挥什么具体的功效,希望足球受教育者往什么方向发展,无不受到教育价值观念的影响。可以说,校园足球的教育价值取向是足球教育的思想核心,也是开展学校足球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2]。

一、发展校园足球的教育价值

2015 年年初颁布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改革推进校园足球发展”被列为重要目标之一,“足球育人”也被提上议事日程,这是一项补救措施。当前,急需制定和落实各项具体政策和措施,尤其是需要明晰校园足球的教育价值取向。我们应客观、全面、辩证地认识开展校园足球的教育价值,充分发挥校园足球的教育价值和独特功能,让校园足球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德育价值:以球润德

所谓以球润德就是通过校园足球来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优良品格。足球活动是一个融合着各种游戏规则的行为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应急处理各种突发情况,处理与本方队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处理与对方队员的肢体碰撞后相互的尊重、保持与裁判良好的沟通等。这些活动过程都在践行着优秀的品德,所以校园足球是德育的践行活动,对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足球比赛及各项足球活动中,学生学会了尊重裁判、尊重对手、尊重观众;在各种身体接触中学会宽容、学会谦让、学会道歉、学会帮扶等;在足球活动中还能学会互相交流、团结友好,学会文明观球、文明助威等,这也是学校礼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体育价值:以球健体

以球健体是指通过足球运动来培养学生对足球的兴趣、运动能力、运动习惯,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足球运动具有增强人的体质、促进健康的作用。学生如果经常参加足球运动,可以提高他们的力量、耐力、灵敏、速度、柔韧等身体素质,并能改善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功能,尤其是对增强呼吸系统、人体心血管系统等内脏器官功能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3]。足球运动是全面锻炼和健全人的体魄的良好手段,是全民健身活动中一种行之有效的体育运动。

3.智育价值:以球启智

以球启智就是在足球运动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足球活动提高了学生思考、观察与判断等各个方面的能力,特别是能够提高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踢足球的实践中取长补短,不但能增强智力,还能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校园足球运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学生通过不断体验成功,提高了自信心。学生在球场上找到自信以后,受到了鼓舞,可以重塑他们的自信心,并且影响他们的一生。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的精神面貌由此发生了改变,能正确地对待失败,正确对待对手。

4.品质价值: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学生每天都有着繁重的学习任务,学习压力比较大。如果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足球运动,既可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又能提高他们学习的兴奋点。同时,通过足球运动,使学生感受到快乐。学生在踢球的乐趣中学习与进步,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同时也能够使他们的学习压力得到缓解,心情得到放松,并且以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校园足球不但培养了学生坚强、团结、拼搏的精神,还让学生体验了挫败感,使他们的内心更加强大。这种挫折教育让学生的内心得到一定的锻炼,他们的心理逐渐强大起来,从而更适应学习环境与生活环境的变化[4]。

5.精神价值: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足球比赛需要发挥团队与对手对抗的特殊能力,这种特殊能力的获得,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来实现。学生在参与足球比赛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养成了与队友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习惯,同时,也认识到了团队、集体的力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以及团队相互协作的体育精神。

二、发展校园足球教育价值的实施策略

发展校园足球,突出足球甚至体育的教育功能,使足球回归教育,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系统工程,也是足球发展的一条重要出路。我们的下一代,不能仅仅有看球和说球的权利,他们应该用更多的方式参与足球活动,通过足球等运动来生活得更加现代。要实现这一目标,只有通过教育的手段。

1.把校园足球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从形式上看,校园足球活动只是一项体育活动,但从校园足球的价值取向来看,校园足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 年颁布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目标,就是“改革推进校园足球发展”,围绕让学生基本达到人人会踢球、人人能踢球、人人爱踢球的递进式目标,应制定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学段的足球运动任务。小学阶段的培养重点是激发学生对足球的兴趣,让他们掌握踢足球的基本技能。因此,在小学阶段可以全面开展欢乐足球,以足球游戏为手段,进而培养学生的兴趣。在初中阶段,可以成立校园足球队,并坚持长期进行足球训练与比赛。高中阶段的重点是发现足球特长生,并对他们进行再培养[5]。

要把体育纳入到学生教育和培养的体系中。目前,日本已经从5 岁年龄段开始设计足球训练,欧洲大多数孩子正式参与足球活动的年龄也是在刚入小学时期,到11、12 岁开始相对专业的训练,再到16 到18 岁相对成型,一个球员最重要的培养阶段都可以在基础教育阶段完成,之后可以进入职业队、选择升学或者从事其他职业。从这个规律看,学生的培养教育和球员的培养之间是有重合点的,把足球教培养纳入到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体系,是便捷和有效的方式。在此过程中,要关注足球尖子生培养和普及足球运动两个方面,尖子生虽然是从普通学生中来,常常会作为培养重点,但必须看到更多参与足球活动的孩子需要培养的是一种足球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甚至是学习方式或者教育模式。

2.强化校园足球的培养机制建设

强化校园足球的培养机制建设,第一是管理机制,学校管理机构应把开展学校足球纳入学校工作中,并把校园足球的开展纳入到学校的考核评价中。第二是投入机制,增加购买足球的数量和足球场地的扩建。第三是培训机制,应该扩大学校足球师资力量的培训,以提高学校体育教师的足球教育水平。第四是升学机制,为了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可以在小学阶段全面开展足球运动,在中学确定几所重点学校培养足球爱好者,在高中阶段则需做好足球特长生的选拔和再培养。第五是联赛机制,根据学校的规模不同设立不同组别的足球联赛,通过经常性的足球比赛来全面提升校园足球的水平。第六是表彰机制,建立联赛的表彰奖励机制,有利于鼓励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球队和队员,从而推进校园足球工作。

发展校园体育,就需要有相应的组织机制。要发展足球,必须全面普及校园足球教育。虽然由教育部主管校园足球,但不能脱离体育系统,职业联赛和国家队层面的比赛还在体育部门和足协系统,要想实现校园足球价值最大化,这个平台不能忽视,要有效利用。所以,教育部和体育总局的协调至关重要。至于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还是发挥校园足球办公室的作用,以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和制度,确保工作的有效性,需要进行深入探讨,在运行中及时修正。

3.树立正确的校园足球教育观念

足球是一项充分竞争的体育项目,没有竞争,就不会出现真正的强者,在任何体育项目中都是如此。据美国的数据,在美国从事针对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的6000 至7000 名运动员中,相当多的运动员的个人学习成绩超过不参加运动的学生,运动员的就业和后期发展总体上要好于不参加或少参加运动的学生。所以,正确的体育观和体育训练有利于人的成长,这是基本规律。我们这一代人在经济社会实现发展之后,对于体育的关注和参与度都有很大的提高。只有在校园足球运动中普及正确的体育观,才能充分发挥足球的教育价值。

4.建立完善的校园足球机制

校园足球的竞赛体系必须完善,执行起来必须讲纪律,切实树立文明足球、教育足球的观念。在足球活动中可以激烈竞争,但不能存在或者纵容球场暴力等现象。在竞赛体系中,规则要明确,要和国际足联接轨,规程要完善,要明确各岗位和人员的责任,奖罚条款清晰,能够真正确保公平和有效执行。对于校园足球各重点学校,要有明确的制度建设要求和活动情况的检查和考核。对于体育来说,竞争是一种基本态势,纪律是最基本的要求,对此,要时刻坚守。同时需加强校园足球的科研,在训练方式方法、青少年身体成长和体育教育的理论等各个方面都出成果。此外,还要抓好校园足球的人才体系建设,确立校园足球的标准体系,建立校园足球科学合理的赛制[6]。

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可以和各地方政府机构加强沟通和协调,取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对学校的设施建设提出具体要求并加以完善或重新建设,重点足球学校必须有自己的足球设施,例如训练、比赛场地等等。德国足球的崛起得益于60 年代左右在体育设施上的持续投入,在德国经济还不是特别发达的情况下,每年政府都固定投入大量资金建设足球场。这条经验值得我们的校园足球借鉴。目前,中小学校普遍存在足球场地或者体育设施不完善,学校领导担心学生受伤不允许学生参加足球等项目的情况,这些都是校园足球发展中必须改变的。对此,教育部可以制定标准,包括设施水平、活动开展时间、比赛成绩和人才输送情况等,以此作为校园足球重点学校的条件,对部分有着较好校园足球活动的学校进行认证与授牌,以此作为发展校园足球的基础。

建立足球业绩考核体系。校园足球发展得好与坏,与学校领导关系密切。在做好认证的基础上,以校园足球教学大纲为基础,让学生通过足球训练得到锻炼,受到教育,得到成长,让学校负责人和教师看到足球训练的好处,要有好的设计,教育部应该在这方面主动把握。

发展校园足球对于教育系统的影响应该是非常巨大和深远的。特别是在国务院近期发布了“推动体育事业促进体育消费的意见”之后,如果搞好校园足球,其积极影响将更加彰显。作为足球项目,开放的态度将有利于使校园足球更好地和国际接轨,在足球平台上实现更大梦想。如果和欧美或者日韩等国家实现足球上标准的统一、人才的共享,足球也是很好的交流方式。

发展校园足球很难立竿见影,毕竟,球员成长周期最快也在10 年左右。所以,搞校园足球必须着眼未来。分析目前的形势,可以从校园足球角度来进行整合,这样应该会使校园足球见效的时间提前。否则,如果长期不见效,大家搞好校园足球的热情也会受到影响。这种整合概念是当前需要重视的,目前各地都在研究和开展足球工作,但由于缺乏总体规划,价值取向不清晰,有一哄而上的趋势,如果照此发展下去,很可能形成足球泡沫,不仅不能真正推动中国足球发展,相反还会造成消极后果,使中国足球发展失去机遇。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应加强整合,从发展校园足球的教育价值取向出发,将校园足球做足、做实,避免校园足球的发展成为一时的泡沫。

参考文献

[1]申明.价值取向的多元性与品德教育目标的定位[J].现代教育科学,2004(12).

[2]侯学华.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价值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12).

[3]高山.论体育教学对学生足球运动兴趣的培养[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12).

[4]陈学东.论校园足球文化的构建[J].搏击,2010(4).

[5]王格.我国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2).

高等教育发展价值论 篇9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伴随着西方国家多元文化政策的实施, 出现了多元文化价值观。多元文化承认每种文化的平等地位, 价值观作为文化的核心, 就不能像过去一样传授单一的价值观, 正如价值澄清学派的代表人物拉思斯所说:“要确定什么是值得珍视的, 什么是值得他们为之付出时间和精力的等问题, 变得令人日益困惑, 甚至是压倒一切的。我们的人的生活当然不像几代前的生活那样简单划一。” (1) 作为应对多元文化的西方价值观教育, 其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

1. 价值澄清学派。

价值澄清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 美国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最早兴起的一种价值观教育模式。其代表人物有拉思斯、西蒙、柯申鲍姆, 代表作是《价值与教学》。价值澄清学派认为:价值产生于个体的经验, 价值观因人而异, 它是个人不同时期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感悟, 因此具有相对性, 一个人不能把他的生活经验的价值观强加于别人。价值澄清学派认为一个人要获取真正的价值, 要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选择: (1) 自由的选择; (2) 从各种选择中进行选择; (3) 对每一种选择的后果进行审慎思考后做出选择。第二阶段, 诊视: (4) 诊视与珍爱; (5) 确认:愿意向别人确认自己的选择。第三阶段, 行动: (6) 根据选择行动; (7) 重复:以某种方式不断重复。人们通过选择、珍视和行动这一明智的过程形成价值, 价值澄清学派认为, “如何形成价值观”比“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更为重要, 为此他们反对道德说教, 认为“儿童需要名副其实的自由选择”。 (2) 相对于一元价值的被动灌输, 价值澄清学派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重视个体价值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但是, 价值澄清学派在反对传统道德教育强制性灌输和单纯内容的教授的同时却完全否定外部因素, 如榜样示范、说服教育等方法在价值观中的作用。

2.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继价值澄清学派后,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是解决多元文化背景下价值观教育的又一路径。科尔伯格是价值澄清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反对价值澄清学派的价值相对主义, 也对传统的美德袋教育进行了批判。美德袋教育就是通过教师的说教, 给学生传授特定的价值观, 使这些美德成为学生的道德, 实际上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无明显效果。他主张道德具有普遍性, 但它不像美德袋教育那样指向特定的道德规范, 而是指向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推理形式和普遍的道德原则。为此, 科尔伯格通过纵向的和跨文化的实证研究, 提出了他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即三水平六阶段, 第一水平:前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定向,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第二水平:习俗水平, 第三阶段:乖孩子, 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第三水平:后习俗水平, 第五阶段:社会法制取向, 第六阶段, 普遍伦理取向。在科尔伯格看来, 不管生活的环境和社会文化如何, 我们都具有相同的道德价值, 价值观中的文化差异是无足轻重的, 人类的道德判断和道德推理是通过一定的顺序完善的。

在一个多元文化和价值的时代, 科尔伯格承认道德原则和价值观的多元化, 但要遵从公正的原则, 公正原则是各种价值观的调节器。价值观教育不同于传统的美德袋教育, 也不同于自由选择的价值澄清, 而是要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思维能力的提升。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重视道德的教育过程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承认价值观的多元化, 在道德教育方式上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我们也要看到, 他的道德教育只停留在道德判断和道德思维的形成过程中, 忽略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只能培养具有道德认知的人, 和具有道德行为不是完全对应关系, 而且公正原则也不代表所有的道德原则, 忽视了具体的德育内容, 因此, 它最终又陷入了和价值澄清学派同样的困境。

3. 品格教育。

“日益棘手的道德问题———从贪婪到虚伪, 从暴力犯罪到自我毁灭 (诸如吸毒和自杀等) ———使人们普遍认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如今, 从城市到乡村, 从个人到团体, 从自由派到保守派, 都一致向学校呼吁:承担起道德教育的责任吧!” (3) 1996年, 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要求在全国公立学校中推行品格教育:“我要求我们所有的学校又要进行品格教育, 讲授良好的价值观和进行良好的公民教育。” (4) “面对着各种侵蚀社会的因素, 学校知道, 他们必须做一些事情来交给孩子们正确的道德价值。” (5)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面对出现的一系列道德问题, 人们开始对六七十年代激进主义进行反思和批判, 这些促进了品格教育的复兴, 并于九十年代成为美国道德教育的主流。

品格是由实际发挥作用的道德价值所构成的, 这一点与传统的美德教育相符, 因此, 它谓之“复兴”。但是它在理论基础、内容和方法上又与传统的美德教育不一样, 传统的美德教育强调的是权威机构的道德, 方式是灌输。它与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都强调道德具有普遍性, 但它强调的是具体的道德准则。品格教育还主张人类有共同的价值标准, “即使在这个价值观冲突的社会里, 也存在普遍认同的道德标准”。 (6) 品格即由道德认知、道德体验和道德行为等三个互相联系的部分构成, 品格教育就是由学校向学生传授这些人类公认的共同价值观, 通过道德认知和道德体验, 最终形成良好的品格。

以上我们探寻了多元文化背景下西方价值观教育的发展轨迹, 即从一元的道德灌输到多元的价值选择, 再到道德认知的发展, 最后回归到传统的品格教育, 它的回归, 不是简单的原点回归, 而是在一个更高层次的回归, 作为对传统美德的回归, 品格教育再次肯定了价值教育的普遍性及学校进行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它不但是西方价值观教育的方向, 而且为我国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借鉴。

1. 坚持自主选择和价值引导相结合。

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 个体的价值观靠个体自主选择与判断, 任何人的价值观都不能依靠别人来选择。面对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发展, 学校德育如果用封闭单一的模式, 运用道德强制灌输的手段, 去教会学生一味地顺从现存社会的道德现状, 就肯定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价值澄清法给予我们的积极启示是随着社会的日益变化, 价值观不能只靠灌输的方式使学生接受, 而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 教会学生自己选择道德价值取向, 重塑人的伦理精神, 重建人类在物质至上时代所失去的精神家园, 实现人们在道德价值上的自主、提升和超越。根据价值澄清学派的观点, 在价值澄清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热爱乃是保证学生获得自己清晰价值的重要条件。这种观点在当今呼唤主体性和创造性的社会, 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教育的呼声中, 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因此, 只有以学生为本, 尊重人、理解人、教育人、引导人、关心人、帮助人, 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才能培养学生自己的正确价值观。

青少年学生由于道德认识、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弱, 价值观的形成不能完全靠自主选择, 还需要学校教育者和家长的价值引导。但我们的价值引导不同于价值灌输, 不是一种权威式的教育, 而应是一种价值协商的过程。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非常重要, 使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 重新定位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应定位在一种民主、平等的位置上, 课堂上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合作, 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因为, 只有在和谐的氛围中, 才会有人格的自由舒展, 才会有思维的跨越与激荡, 进而才有创新潜能的迸发, 也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面对面地平等交流, 就重点、难点、焦点、热点问题深入探讨, 互相启发, 碰撞出思想火花, 创新理论知识。这样受教育者才能敞开心扉, 表露出自己的观点, 教师才能因势利导, 帮助学生树立自己的价值观。

2. 坚持多元价值观认同与一元价值导向相结合。

当今世界文化正处在一个大碰撞、大交替、大融会的历史时期, 各民族社会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不同方向发生转化, 包括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用一元价值观控制人们的思想根本不可能。今天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 “和谐”不是大一统, 而是在多样中取得共识, 也就是它不只是尊重个别差异, 还具有“共同”的一面, 没有共同, 只有差异, 就不会和谐。所以既要尊重多元, 又要在多元中把握共识, 在多元中倡立主导, 减少文化冲突, 增进文化共融, 实现社会的主流文化与提倡文化多样化地有机统一, 也就是一个社会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的存在, 不但是必要的, 而且是可能的。

3. 破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隔离墙, 注重社会实践。

现代社会是高度一体化的社会, 在这样的社会中, 不参与社会现实的“世外桃源”越来越成为神话中才能品味的图景。在这一背景下, 教师和理论工作者面对社会因素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感到惊叹, 感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无奈和压力。目前, 我国学校德育为适应新形势, 作了一些有益的改革探索, 但人们普遍感觉效果不尽如人意。如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是教师及广大理论工作者正在努力探讨的课题。价值澄清理论认为价值应在经验中获得, 这一点给我们以重要启示。我们的德育教学应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让思想政治教育离学生“更近”, 围绕学生在学习、健康、生活、交友等方面遇到的现实问题, 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让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实”。也就是说在课堂上, 教师除应讲教材的基本知识以外, 还应开发教学资源, 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帮助学生形成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效用的积极的社会经验, 而不是闭目塞听, 一味回避社会问题, 提高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形成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合力, 从而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冯建军.差异与共生——多元文化下学生生活方式与价值观教育[M].四川教育出版社, 2010.

[2]路易斯.拉思斯著.魏闲超主编.谈松闲译.价值与教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高等教育发展价值论 篇10

一、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随着经济化社会的不断发展, 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加大, 职业教育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十三五”教育部新规提出,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之下, 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已然成为职业教育的主力军。在当前社会需求中, 职业教育占很大一部分, 这是催生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原因。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不但有效地解决了现有公办高等职业院校数量不足、专业单一、教育投入不足等问题, 而且有效改善了毕业生分配的难题。

但是, 受体制和机制等的影响, 我国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出现了一些问题。第一, 从民办教育方面来看, 因为公办教育长期占主导地位, 民办教育的生存空间相对较小, 人们在思想上还存在一些偏见, 在政策、环境和法律方面还存在很多难题。第二, 从职业教育方面来看, 教育的结构和教育的资源分配不均衡, 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没有被放到应有的位置。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这三大教育体系中, 职业教育在物质资源投入、政策支持和社会环境中都和前两者不可比拟。对民办高等职业教育而言, 具有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问题和压力。

二、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1. 招生规模的盲目扩大。

不断增加生源, 但是在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上没有足够的投入, 比如教学楼、实验室的建设, 使得教育资源不足, 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2. 经费问题。

职业教育是一个需要高投入的产业, 学校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以及教师队伍的建立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我国的民办高等职业教育资金都来源于学费和自筹经费, 只有很少的财政补助。

3. 师资力量不足。

当下很多民办高等职业院校的专职教师严重缺乏, 难以达到院校评估要求。教师队伍不稳定, 人才流动性大, 师资结构不够合理, 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较少。由于经费的限制, 教师接受培养和提高的机会较少。

4. 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没有完整结合。

在教学中, 存在重点抓实践教育而忽视理论教育, 或者只注重理论教育而忽视了实践教育的问题。这样一来, 导致学生要么缺乏理论基础, 要么专业能力不足, 从而对专业技能的掌握造成影响。

5. 办学特色不突出, 缺少竞争力。

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竞争一直是个重要问题。目前我国民办院校日益增多, 但大多毫无特色, 办学只注重大和全, 没有突出点, 在生源大战中, 缺少竞争力, 严重阻碍了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6. 社会对民办职业教育存在偏见。

长期以来, 公办院校受到政府的重视和大量物力及资金的投入, 在大众心里, 公办院校更有层次, 教学水平更高。加上民办院校的入学分数线相对较低, 而学费却比公办院校高, 造成人们的偏见, 生源条件相对不高, 这也对民办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造成影响。

三、新常态下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对新常态有正确的认识, 主动地去适应和把握新常态, 认识到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用新常态的措施和策略, 科学的发展民办高等职业教育。

1. 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十三五”教育部新规出台了政策文件,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学, 研究制定民办院校分类管理配套方针, 推进单独学院规范发展。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顺应新规。第一, 依法办学是民办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必经之路。在最初阶段, 民办高校处于探索阶段, 各项法律法规不太健全, 学校有法不依或者无法可依的现象比较多, 但是在新常态的要求下, 依法办学是民办高校的早晚选择。只有各方面做的规范了, 才能得到家长和学生的认可, 社会的支持, 从而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第二, 随着社会对职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 民办高校的规模也需不断加大, 适度增加学校数量, 集中资源优势, 突出办学特色, 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2. 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

首先, 开拓资金投入渠道, 保证资金稳定、办学经费充足。可以借助政府力量, 争取到一定的资金补助。也可以和企业联合起来, 进行企业唯不但可解决资金问题, 还可以提高学生就业率。同时可以将社会力量结合起来办学, , 以缓解经济压力。其次, 对教师队伍的建设要加强, 对教师进行多方面培养。在教师人才引进上完善制度, 加强教学能力的培养。可让教师进入到企业实际项目中, 以加强业务技能水准。健全对教师的培养制度及激励制度, 加强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的积极性。第三, 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对课程体系和产教结合进行合理的结合, 可以加强订单式培养模式, 以市场为方向, 这有助于企业和学校的资源共享。把教学内容和企业生产的实际进行有效的结合, 从而解决课程方面的问题。

结语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民办高校的竞争将会愈加激烈。要在竞争下脱颖而出, 就必须在新常态下办出自己的特色, 正确认识新常态, 不断探索研究新常态下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 提高自身竞争力, 促进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对职业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大,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逐渐加快, 尤其是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不可小觑。但是, 要在教育新常态下打破激烈竞争, 走出自己的特色, 就必须结合当前民办高等教育的现状, 改变不足, 以促进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发展

参考文献

[1]吕红军.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2013.

[2]庄西真.职业教育的新常态:从“做大”到“做精”[J].职教论坛, 2014 (31) :1.

高等教育发展价值论 篇11

1.健康。关于“健康”的内涵有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现在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是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来的健康内涵,包括四个方面: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道德健康。生理健康是指身体结构和功能正常,具有生活的自理能力;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使心理处于良好状态以适应外界的变化。心理健康既指无心理障碍等心理问题的状态,又包括心理调节能力,发展心理效能能力;社会适应健康是指能正确认识社会,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既有远大理想,又注重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对于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能用有效的办法来克服,当发觉理想与现实需要冲突时,能够迅速自我调节,以便使自己的理想与社会发展相适应;道德健康是指能够按照社会价值体系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表现为讲究社会公道、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有理想、有文化、守纪律。

四个层次相辅相承,互相渗透,构成了健康的内涵,并逐渐由个体趋向社会化。社会文明程度越高,健康标准的社会化程度就越高。所以,随着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飞速发展,我们对健康的要求更趋社会化。

健康究其本质是人与环境和谐统一。获得健康要从个体和环境两个方面来考虑,就个体而言,获得健康不是自然完成的,而是要依靠科学的理念,运用科学的手段,有目的的去追求。而环境又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是实实在在的设施,就是通常说的物质条件,而软环境就是一种氛围,就是通常说的校风、学风。据此可以说,健康教育课要想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既要从学生群体的一个个独立个体的健康意识培养、健康知识传授、健康技能训练上下功夫,也要在健康环境创设、教育者素质提高上做文章。

2.文化价值。想搞清楚文化价值,先要厘清什么是文化。文化的概念非常广泛,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我这里说的文化是狭义文化,“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社会风俗、生活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人类社会的进步,直接表现为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任何一个民族的觉醒,都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任何一个国家的强盛,都要靠文化的发达。”文化始终是民族精神和民族素质的纽带,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甚至决定着人们的命运。孔子说:“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净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庄子也说过:“《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诗》《书》《礼》《乐》《易》《春秋》被称为华夏文化的经典,孔子和庄子讲的就是文化对人的培育作用。这就是文化的价值。文化价值是一种关系,它包含具有文化需要的主体和满足文化需要的客体两个方面。当一定的主体发现了能够满足自己文化需要的对象,并通过某种方式占有这种对象时,就出现了文化价值关系。人既是文化价值的需求者,又是文化价值的承担者。健康教育课所有的学生都是文化需求的主体,尽管有时或有的学生自己并没有意识到或表现出来对文化知识的渴求。担负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与其占有的知识共同构成文化价值的客体,客体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主体对文化追求的吸纳率和占有率,可以简单理解为课堂教学效果。所以,课堂教学对老师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3.三个理念。从两个概念的内涵得出三个理念:一是健康教育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应有之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健康知識、健康意识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养生之道、生活习惯、社会规范的精髓都是今天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被遵奉为中华三大神书之一的《皇帝内经》既有医学知识,又有养生之道,今天非常流行的养生学、营养学只是古代医学的扬弃。二是健康教育是学生适应社会的有效手段。为了使学生走上社会时能适应社会,服务社会,面对社会上的各种挑战和压力不逃避不彷徨,敢于以积极的心态去担当,健康教育课设置了学习心理、社交心理、恋爱心理、择业心理等专题,这些内容肯定不能预见或解决学生走向社会遇到的所有问题,但起码为他们解决问题作了引导和示范。三是健康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民族素质是指一个民族利用自然的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前者指利用自然发展自己,后者指在与其它民族的竞争中发展自己。“民族素质主要包括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以及身体素质。”不管是改造自然还是竞争生存,没有好的体魄,没有健康的心智,没有强大的团体意识和凝聚力,显然都不行。在未来发展中,世界各国都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这一竞争归根结蒂是人才的竞争、民族素质的竞争。民族素质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健康教育课的内容正好与民族素质的内涵相对应。

二、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素质现状分析

职业技术院校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主阵地,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技术工人的重任。作为即将担当职业技术工人的职校学生素质到底怎么样呢?技校学生并不是独立的大学生群体,他们拥有90后大学生群体的所有特点,优点很多,这里不赘述。研究需要,仅概括这个群体的缺陷:一是追求时尚张扬个性,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几乎所有学生都追名牌、玩手机;只要有机会不管时间地点,就会进行自我表现;他们很少关注家长、亲人,更不用说关注社会和国家的命运,因此他们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在学习上的表现就是得过且过,没有人生追求,跟着感觉走。二是功利心强,懒惰散漫,缺乏毅力。他们阅历丰富,更成人化,做事只做“有用”的,不做“费力费时”的事。比如在班级和群体中都愿意当“鸡头”,没人愿意当“牛尾”。在学习上不肯下功夫,对“头悬梁”嗤之以鼻,考试只要过关就行,没有更高追求。三是追求享受,自以为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在家当宝贝已成习惯,到哪都想当宝贝,好吃懒做,衣来伸手,稍有头疼脑热就受不了,可算找到不上课的理由了。不把家长和老师的告诫当回事,甚至瞧不起家长,认为自己什么都行,眼高手低,很难接受他人意见。四是抗挫能力差。2008年来自中国青年报首份90后大学新生调查显示,大多数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差,抗压能力明显不足:有72.3%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自己心理会留下阴影;甚至有5.1%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技校学生与其它院校学生相比,学习成绩和学习习惯更差一些,自理能力更弱一些。在学习生活中的表现为:迟到早退请假的多;上课睡觉玩手机的多;不带学习用品的多;上课说话聊天的多(有的甚至在课堂上谈恋爱);谈论吃喝讲穿戴的多;学习成绩差得过且过的多。这种情况给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管理和素质教育提出了新课题。

三、职业技术院校健康教育课文化价值渗透关键点

根据文化价值主体的现状,大学生健康教育课应该从以下关键点上下功夫:

1.重视课程设置中的文化元素攫取。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文化传播的主渠道作用。学生、教育者、教学内容三位一体构成完整教学链。就学生而言,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远没有达到自我追求文化食粮的程度,不知道自己该学什么,也不知道将来需要什么。课堂教学仍然是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就学科而言,职业技术院校大学生健康教育课只有36学时,而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的内容却汗牛充栋,既有生理知识又有心理知识,既有疾病防治又有营养保健,既有社会行为规范又有社会道德标准,可以说这是基础教育中内容最为丰富的学科。时间短任务量大,一线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作为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必须深入研究教學对象,根据职业技术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一线老师担负的任务更重,要吃透教学大纲,选取学生最需要的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让学生既学到健康知识、树立健康意识、掌握健康技能,更主要的是完善人格、规范行为、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将来还要靠他们发展社会。

2.重视教育者自身的文化素养提升。教学实施的过程是学生为本位、教师为主导,双方共同提高、共同受益的过程。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生素质教育的得失与成败主要在于教师。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不会学的学生。学校不能选择适合教师的学生,而要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德育者先育德,教师应着力提高自身素质。“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时一定要选择那些政治可靠、品质优良、业务精干、管理精明、尊重规律、讲究科学、有较强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心的教师,以它们正确的导向、丰富的知识、健康的人性和高尚的人格示范学生、教育学生、感召学生。”论语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自身充满人文精神的人格魅力,就是活的教科书。可遗憾的是目前职业技术院校对大学生健康教育学科的教师配备并不强,有的甚至没有专任教师,是由其它教师兼课,兼课教师把上健康课当成是临时性任务,对学科教学规律特点不可能有深入研究,对内容的选材也不可能精细,只能是满足过得去,不可能过得硬。这是职业技术院校健康教育课实施教学中的软肋,应加以解决。

3.重视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作为文化价值渗透的媒介。建立“三个课堂”联动机制。所谓“三个课堂”即第一课堂(课内)是指按人才培养方案或教学计划设置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活动,这是健康教育课的主阵地;第二课堂(校内)是指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以外,在校内进行的健康、文化、文体等活动,用学生喜欢的和愿意投入精力的形式引导学生,使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第三课堂(校外)是指包括社会调查、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服务社会的各类活动,让学生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进行锤炼和自我实现。

关于第一课堂的教学研究成果已经很多,本文不再赘述。

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的丰富和深化,主要是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进行自我认知,从而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第一针对学生爱表现、出风头的特点,结合健康教育课内容,引导学生挖掘学习和生活中的优良和不良习惯,排练幽默小品,在课堂上演出,不一定多精彩,只要有趣,发人深思即可。学生在哄堂大笑中得到启迪,活跃了课堂氛围,增加了课堂吸引力;第二结合各种纪念日组织活动,例如我院学生在每年的世界艾滋病日都会组织珍爱生命“红丝带”签名活动,举办系列图片展,教育广大师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学生收集图片整理资料布置展窗的过程就是自我学习的过程,比老师苦口婆心的灌输有效果;第三是举办各种形式的比赛,如征文、演讲;第四是强制执行行为规范,如硬性规定不准在公共场所吸烟,学生会组织学生骨干进行监督,把执行情况记入学生道德档案;第五是加强环境建设,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来塑造人。校园内处处可见发人深省的名言就像多了无数双催人奋进的眼睛,悬挂中外名人的肖像,就如与大师朝夕相处,久而久之自然熏陶出大师风范。

第三课堂属于社会实践范畴,是真正与社会接轨。我院每年都规定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调查,写社会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不命题,但根据专业规定大概方向,不可否认有些学生的调查报告纯粹是为了完成作业,流于形式,但也确实有很多学生深入到工厂车间、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进行了调查,限于他们的能力和经验,不免有稚嫩之处,但他们已经走向社会,并用学生的视角尝试认知社会,当他们再回到校园时,对课堂教学的态度有了质的变化,这说明他们已经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了。

参考文献:

[1]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06:1731.

[2]李洪峰.论文化价值.学习时报.2011-04-11(第6版).

[3]《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问答.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10.

高等教育发展价值论 篇12

一、“三生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

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体系,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价值,是确保一个国家和民族有序发展的思想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向世人昭示的是中国发展理念。通过总结“三生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三生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方向指导。另一方面,“三生教育”实践从“人生”这一最基本的现实角度丰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普及教育提供了最大众化的“平台”。凝聚人心、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科学性基础;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使人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美好生活,给予人充分的人文关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核心价值目标。在文化多样性背景下,“三生教育”从人的“类本质”出发,以生命为基础,以生存为保障,以生活为追求,在充分包容多元文化差异性的过程中,采撷各类文化的合理要素,形成共同目标和价值整合,为构建人类共同的社会价值体系,提供传承、融合、创新与发展的教育载体和基本平台。

二、“三生教育”是合理引导教育价值取向的明确航标

教育因为人的存在而存在,而人又是由生命、生存和生活构成的有机体,教育的主旨在于彰显人的自由、个性与全面发展,也就是要促进人的生命、生存与生活发展。由于现代科学强大的技术理性以及商品经济和市场逻辑的充分运用,使人的精神世界逐渐被排挤到一个日益边缘化的角落。面对社会公众对教育提出的质疑,面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多元化需求,面对教育改革道路中的种种阻力和矛盾,“三生教育”顺势而出。

美国哈佛大学于1979年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教育改革运动,并以《哈佛核心课程报告》为标志,从多元主义课程改革倡议的角度,提出了增强教育中人文主义传统的理念。报告中指出“当人们普遍一致地认为前十年的课程增生已严重破坏了现行普遍教育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近现代以来教育改革过程中人文主义课程内容的缺乏导致了一系列功利性教育行为的泛化。面对现有教育体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面对教育界、理论界觉醒后发出的阵阵呼声,“三生教育”以教材进入校园的形式拉开实践的序幕,以教育价值体系的构建全面推进激起新教育运动的波澜。

“三生教育”的内涵极其丰富、深刻,它既是教育规律的反映,又是教育本质的回归,它涉及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环节。不论从“三生教育”丰富的内涵、无限的外延来评论,还是从“三生教育”回归教育本质、满足人本需求、拓展人的能力的职能来观察,“三生教育”理论的定位都应该落实为一门充满人文关怀的、综合性教育学科,而“三生教育”实践的本质则已超越校园僵化的教育模式和维系格局,其成型的创新性经验和符合时代发展的突破性理念,成为公民基本素质培养的有效手段,成为引导教育价值取向转变的重要航标。

三、“三生教育”是转变功利化教育需求的有效触媒

随着岁月的车轮驶入21世纪的轨道,人类的教育价值观经历了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论争阶段,进入了更加注重个人价值、注重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本主义教育时期。近代,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国芳提出了“塑造健全之人格,亦即塑造和谐之人格”的“全人教育”或“完人教育”理念,意图使受教育者在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体、生活六个方面协调、丰满发展,形成完整的而不是片面的人格,使知、情、意等心理品质得到圆满的陶冶。以推进和谐社会发展为目标,“三生教育”实践针对功利性教育保垒,制定了一个个合理的实践方案,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打响了推进现代教育价值体系建设的攻坚战。

中国传统功利教育理念产生的根源,在于从秦代开启国家教育制度到唐宋科举完善的过程中,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吏治人才。促使学生将接受教育的主要目标过度停滞于通过科举考试、实现个人政治抱负、改变个人社会地位和改善家庭生活水平之上。因此,在“书中自有黄金屋”等传统功利教育思想支配下,社会价值观念将单一、僵化的应试教育摆在了极为重要的高度。近现代的学校教育改革,虽然充分预见到了多元化素质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也期望着通过学校教育的努力,改变智力教育的强势。但是,现实社会向学生所灌输的读好书、考好试、上名牌大学、赚大钱、争地位等价值观念,导致了传统功利教育需求的延续和素质教育改革的困难。

美国作家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描述说:主人公霍尔顿不愿认同现行教育制度中的功利性观念,认为学校教师和家长强迫他读书只是为了“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帐的凯迪拉克”,所以他四次被学校开除,无法静下心来好好学习,无法找到纯洁的精神寄托和崇高的人生理想。作为功利性教育价值观的反叛者,他只能把自己幻想成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在孑然独行中探索理想的教育价值境界。

“三生教育”实践不仅率先摒弃了教育的功利性枷锁,将多元化的教育思想贯穿于国民教育之中,并赋予其更多的时代内涵,使之不断地与时俱进,为最终避免培养出“能力上的尖子与人格上的侏儒”而进行着全方位的现代教育价值理念重构。

四、“三生教育”是宏扬人本教育哲学的尽职鼓手

在思想史上,人本的哲学取向可源溯至普罗塔哥拉的“人是万事万物的尺度”这一著名论断。席勒在《人本主义研究》中认为:“人本主义要求,人的整个本性应该被用来作为哲学必须全心全意以其为论证起点的前提,人的全面满足应该是哲学必须以其为目标的结论,哲学不应该借助一开始便抽象……来脱离真实的生活问题。”因此,人本主义基于“人本”理念,强调人的具体性和差异性,突出具体的人作为实践活动出发点的重要性及人的价值。

然而,近代社会对人的理解大多是本质主义的。本质主义以理性的立场来看待人及人的属性,使人被抽象化和类型化,从而导致在实践活动中,往往只考虑人的共同性而忽略人的差异性。在抽象“人”的理念下,社会教育价值体系常以普遍性取代个别性,以标准性取代差异性,结果导致作为教育对象的人在教育中失去了其应有的地位,而变得虚无化和格式化。特别是从教育形式到教育内容,从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的标准化,直接导致受教育者个性的压抑和天才的埋没。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说,人本性教育理论本身就是一种哲学。这种哲学通过对人类历史和现实教育的理性反思和批判,以尊重和确认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为前提,通过教育者主体和受教育者主体交互作用,促进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展。所以,人本性教育理论是在批判传统的“物本教育论”或“工具教育论”的基础上,反思传统教育的优势和局限性,确认和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主体地位,运用科学和人文知识启发和促进受教育者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地发展。

“三生教育”站在人本哲学的立场,探究教育与人的原生关系,在重视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立场上,充分考察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高度关注教育对于个人全面发展及其对个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良性发展需要的程度,通过重构的教育质量观和教育评估体系,再次发掘人本性教育理论,通过突出教育的生命、生存、生活教育本体的意义,以实现人本性哲学在现代教育领域的张扬。

五、“三生教育”是重塑教育人文精神的基础学科

爱因斯坦认为:“自然规律的简单性也是一种客观事实,而且正确的概念体系必须使这种简单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保持平衡。”如果说自然现象和过程是外在于人和纯粹客观的,并具有确定性、普遍性和可量化性,那么人文社会现象,尤其是人的思维、情感、意志与行动等,则具有非确定性、个别性和非量化性,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必须融合以综合性的理论才能进行初步的阐释。近现代以来,人类社会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但是人类在创造丰富物质文明的同时,发现无论是宇宙的起源与演化,生命的产生与律动,系统的组织与建构,还是微观世界的探索与解读,神经信息的产生、保存、传输与破译等,都存在着仅按简单性原则无法解释的无数复杂现象。至于在人文社会现象中价值利益的渗透和情感意志的投入所带来的极为复杂多变的情况等,更是无法用还原论的方法加以解释,从而综合性人文理论逐步得到学界的关注。

作为高等教育第一大国,美国一流综合性研究大学的学科布局特征颇值得借鉴。这些享有世界声誉的一流学校的学科并不是所有学科齐全、面面俱到,但是它们的共性是作为学科主干的文理学院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大支柱不可有任何一支示弱。实证表明,人文科学正以一种极为强劲的势头浸入教育的方方面面,正在充当着理性的自然科学发展的精神支柱。从总体上说,随着人类实践和科学的普遍性发展,即便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也越来越展示出它们与社会和人性的交界面,并产生出越来越大的人文社会效应。

“三生教育”突破了以往素质教育的理论界限,以一种全新的人文综合性学科面目,向世人展现出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意识推动力。“三生教育”理论以人本性理论为基础,涉及了人和世界的一切关系,是人类生命存在基本模式的展现,具有最广泛的普遍性和复杂性。“三生教育”实践强调多方面、多层次主体的共同参与,这本身就突破了传统人文学科对主体的单一性要求,在把个体努力与群体协同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的过程中,组成高效运行的教育共同体,形成了具有创新性、综合性、多主体的现代教育模式。人类社会不是一个纯粹的事实世界,而是一个文化世界,而文化的核心是价值和意义,具有强烈的个体性、多元性、习得性、偶然性。“三生教育”以社会群体为对象,学校教育为手段,在对社会价值和意义重新进行恰当的、符合时代潮流的判断和评价的过程中,帮助人们构建起合理的社会价值观念和评价体系,引导人们展开现代价值追求,这正是“三生教育”最为重要的社会功能。

六、“三生教育”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开路先锋

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并不新鲜,古今中外都有相关的理论论述和实践案例,而将生命教育、生存教育与生活教育整合为一个整体的“三生教育”,其创新性主要体现于现代素质教育、德育的发展。仅仅从生命教育、生存教育或生活教育单一层面出发来推进,是不全面的,只有从生命、生存、生活三个维度来考量,才可能全面涉及到人的发展过程中方方面面,才能够科学地、有效地推进现代教育的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满足时代变迁过程中人的需求。“三生教育”的根本,就是站在整个人类的共同利益基石上,抛弃人类的整体内部各利益集团的利害关系,从社会生产力发展最基本的需求出发,培养具有鲜活生命力、生产力、创造力、感染力的人类个体。

首先,“三生教育”引导社会意识,明晰了现代教育价值判断。价值意识,是人们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全部反映中有关价值内容的心理、思维、精神活动的总抽象、总概括。价值意识是人们社会意识的一个纵剖图,是人们社会意识中的价值内容,是主体化的意识,也是人们进行价值判断的基础。价值意识的形式主要包括欲望、动机、兴趣、趣味、情感、意志、信念、信仰、理想等等,即价值心理、价值观念等形式。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克服传统教育价值意识形态的惰性,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在欲望、动机、兴趣、趣味、情感、意志、信念、信仰、理想等层次,引导社会不同人群的教育价值意识从人本性、发展性、现代性等方面发生转变,从而为形成具有社会共识的、现代的教育价值评价或判断提供相应的价值心理和价值观念基础。

其次,“三生教育”顺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构建了与之相协调的多元化教育评价体系。评价是指评价者依照一定的标准针对被评价者所做出在一定时间和范畴内有效的看法。评价活动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它总是表现为以某个特定的标准或尺度来衡度其对象的过程。不管这个特定标准或尺度是什么样的形态表现出来,都是观念性的先在,是评价赖以进行的逻辑前提。评价所具有的普遍性标准即为通常意义上的价值观。进行教育价值评价或判断,必须以一定的评价标准为基础。因此,合理、协调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极其重大。马克思曾说:“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因此,评判标准是具有客观性的,其客观性源自:一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的提出;二是主体实践水平的不断提高;三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的最高标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价值评价科学化的方法论原则,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要坚持主体明晰化原则。以学生的需求和利益为基础,明晰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在确立评价标准时,不仅要研究客体的情况,更要研究主体本身及其需要的情况,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着眼于学生德、智、体、美、技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协调发展,不单纯以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要坚持实效最大化原则。追求教育的实效,避免形式主义,实现评价的最经济化,从而为公众提供一个明确、高效的评价体系;要坚持系统化原则。针对社会关系中存在的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差异,从全方位、多层次、多类型的角度,制定具有全面性、整体性和灵活性的评价标准,力争做到全面、准确、客观、公正。

其三,“三生教育”以突破传统教育价值取向束缚为先导,扎下了现代教育价值体系建设的根基。价值取向是价值主体在进行价值活动时指向价值目标的活动过程,反映出主体价值观念变化的总体趋向和发展方向。在日常生活中,价值取向常常表现为一种“热”。价值取向与价值评价是两种不同的价值活动。价值评价是一种纯观念性活动,而价值取向不仅是对现实价值关系的一种观念性的把握,而且贯穿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实践活动来体现价值取向和实现价值目标。实践的内在动力是人的需求,而外在指向之一就是价值取向。价值取向一旦形成就具有某种稳定性和方向性,规定着社会主体所进行的价值评价、价值选择、价值创造等活动。由于价值取向本身所具有的稳定性,使其变化和发展往往会滞后于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构建现代教育价值体系的核心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即人的全面发展。目前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远远超前中国社会公众的教育价值取向,使一些诸如“文凭热”、“择校热、“补课热”、“排名热”等已不符合和谐社会公平教育理念的教育价值取向普遍存在,影响了所有学生获得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的实现。因此,以“三生教育”为抓手,突破传统教育价值取向的束缚,引领公众建立符合时代需求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是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理想的关键步骤。

上一篇:西方式插花下一篇: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