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

2024-07-28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精选8篇)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 篇1

二战后美国教育的发展(学习资料共享)

第二次大战后至现在,是美国教育大发展和大改革的时期。战后美国成为“世界霸主”,为保持其地位,要求教育能为其在各方面增强实力服务。这就是战后美国不断进行教育改革的原因和宗旨。战后50年美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总体框架是:发展数量以满足社会需求,实现“教育民主化”;同时,大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国民素质,培养第一流的人才。

《退役军人重新适应法》 1944年通过此项法律,有力地促进了教育的发展。该法规定由联邦政府供给退役军人入学者以学费和生活费。到1951年底,共补助800万就学者,其中进入高等学院就读者235万人,进入中等学校就读者342万人。从1944年法案签署到1956年的12年间,一共有780万退伍军人参加了高等教育项目。

《国防教育法》 1957年,苏联人造地球卫星试验成功,震惊了美国朝野,各界人士惊呼美国科学技术落后于苏联,而科学技术落后是教育落后所致。为了取得科技竞争的领先地位,1958年9月国会通过了《国防教育法》。其中心内容是由联邦政府增拨大量教育经费,加强普通公立学校的数学、科学和外语教学,加强现代技术教育,资助高等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奖励科学研究,建立“国防奖学金”,培养第一流的科技人才,以增强国防能力。该法案的有效期于1964年和1983年两次被延长,范围亦有所扩大。

生计教育计划这个计划是1971年由美国教育总署署长西德尼·马兰提出的,也称为“马兰计划”。该计划要求以职业为中心,把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结合起来,并把这种教育形式贯彻到小学、中学甚至高等学校的所有年级中去。生计教育并不是特殊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而是使普通学校中的学生学习职业上的知识技能,了解职业生活。1974年国会正式通过了《生计教育法》,提供五年的拨款,推进这项计划。

“恢复基础运动”由于60年代的改革不成功,到了70年代中期,美国学校教育质量每况愈下,已低于“卫星冲击”之前。公众对学校的信任降到最低水平,各界强烈呼吁,要求“恢复基础”,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到1978年,有40个州制定了“最低限度能力标准”,规定了学生升级和毕业时至少应达到的水准。各州大都采取有选择接受的态度,全面接受的很少。

《国家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进入80年代以来,教育界认为恢复基础运动,只不过采取了一些应急措施,没有从根本上扭转教育质量持续下降的局面,“最低限度”实际上变成了“最高限度”。1983年4月由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题为《国家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重要报告,报告认为,必须把教育放在直接影响美国国际地位高低、国际竞争成败的高度来考虑,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各界参与和支持教育事业,对教育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即“重建学习体系”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报告提出的改革建议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奏响了面向2l世纪改革的序曲。

跨入90年代,两届总统相继提出教改方案,正在广泛开展改革。

美国教育的历史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教育建设过程中,从实际出发勇于创新

美国早期教育基本上是英国教育模式的移植,但是,当传统教育模式不能适应其政治经济发展时,就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掀起公立学校运动,以公立小学取代教区学校、慈善学校和贫儿学校;以文实中学取代拉丁文法中学,又以公立中学取代文实中学;自力更生发展州立大学。这些都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创举。公立学校的普遍建立,打破了教会和教派对教育的垄断,摆脱了欧洲双轨制的束缚,从而建立起具有本国特色的教育体系。

2.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善于借鉴别国教育经验

美国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从不闭关自守而是放眼世界,它对英国群众兴学的传统,法国启蒙学者的民主教育理想和教育国家性原则,普鲁士普及初等教育的经验和高等教育重视学术研究的精神,瑞士裴斯泰洛齐的理论和实践,都进行了考察、研究和吸取。美国是各国教育思想的实验场和熔炉。这是美国教育能够迅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原因。

3.地方自主办学,联邦协调发展

美国早有移民兴办学校和管理学校的传统。建国后逐渐确立以地方税收维持学校的制度,公立学校成为主体,但仍然鼓励私立学校的发展。各种教育基金会、教育认可组织和民间教育团体数量之多、力量之大是其他国家所难以比拟的。然而过于分散也造成各州之间、各学区之间教育规模和水平都极不平衡。在这方面美国有经验也有教训,如何协调这三者的关系至今仍有争论,但调动多方面办学的积极因素,则是美国教育的成功经验,这是世所公认的。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 篇2

从本书来看, 一百多年来的美国联邦职业技术教育立法制度发展变化的历程, 从三个方面生动展现了美国式民主法治精神的本质。

首先, 多元立法主体的广泛参与和多重博弈是美国式民主法治精神生发的基础。孟德斯鸠曾经说过: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权力的分散和制衡不仅是任何国家和任何社会避免绝对腐败的法宝, 同时也是多种力量表达自身诉求的保障机制。从百年来美国联邦职业技术教育立法的历程来看, 其不同时期创制和参与立法的力量均可以划分为院内和院外两大类, 而每一类参与力量本身又是相当复杂的。比如在1917 年《史密斯———休斯法案》的创制过程中, 从院内力量来看, 代表不同党派和不同州的利益的国会议员曾多次提交立法提案, 美国总统也在美国参战前夕, 大力呼吁国会通过联邦职业技术教育立法;从院外力量来看, 来自国家商业、工业、社会、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民间团体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为职业技术教育法案的出台献计献策、奔走呼号……立法主体的多元性一方面为不同利益集团展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提供了可能性, 另一方面, 多元立法主体对于立法倾向、立法内容和立法形式等的不同观点, 也使几乎所有的联邦法案都成了立法主体多重博弈、相互妥协的结果。以上特征恰恰是美国民主法治精神最根本的所在。

其次, 严密的立法程序是美国民主法治精神得以贯彻实施的制度保障。世界各国的立法权一般都是由一系列的程序来保证的。立法程序的健全、科学和民主, 不仅是立法权从抽象走向现实的必要途径, 同时由于立法程序预先为立法活动设置了一套公正、民主、科学的程序性规则, “权力寓于程序之中”, 立法机关依照法定的步骤、方式行使职权, 立法权力滥用的机会就相对缩小了。从一个多世纪联邦职业技术教育立法发展过程来看, 几乎每一部的联邦职业技术教育立法都经历了相关议题进入立法者视野、组成专门调查委员会开展议题调查、提案提交、国会审议、总统签署等多个步骤。这些步骤的设计, 较好地契合了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架构和利益集团众多的事实, 为各种力量合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最大程度地影响立法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有效的渠道, 从而在制度上确保了多元立法主体多重博弈机制的产生, 最终使立法结果成为多数人而非少数人意愿的一种表达方式。

再次, 科学的法律监督管理体系是美国民主法治精神得以实现的制度保障。按照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于法治的定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 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1]经过多元主体立法多重博弈而获得的相对良好的法律制度, 能否得到高效的执行, 科学的法律监督管理制度是其外在坚强的保障。自1862 年《莫雷尔法案》建立起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以来, 联邦立法监督管理的手段不断发展变化, 已经经历了由联邦政府单方面制定监督管理方法阶段寅联邦政府实施全面的监管阶段寅联邦、州与地方三级协商制定项目标准, 联邦政府实施宏观监管阶段的转变。联邦职业技术教育立法监督管理机制本身的创立及其发展, 一方面确保了联邦政府对于各州和地方职业教育发展的引导作用能够落实到实处, 另一方面也赋予了州和地方对于本地职业教育发展更多的发言权, 体现了州与地方作为职业技术教育实施主体应有的地位, 提升了州和地方促进职业技术教育事业发展的积极性, 这也是美国民主法治精神的一种体现。

希望荣艳红博士的 《美国联邦职业技术教育立法制度发展历程研究》一书, 能够有助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法律制度的完善!

参考文献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 篇3

关键词:美国;职业教育;法案

回顾美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从17世纪引进英国的学徒制度开始的。19世纪,美国开始产业革命,美国的职业教育也开始走向制度化。进入21世纪,美国的职业教育更是发展迅猛。

美国职业教育发展阶段

一、萌芽阶段(殖民时期)

最早美国的职业教育是从学徒制开始,17、18世纪,美国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许多制度都是照搬英国,包括学徒制,是以英国的《工匠、徒弟法》以及《济贫法》为法律典范,因此,美国的学徒制度同英国学徒制度没有根本差别。所不同的是,当时美国还没有行会制度。1807年,美国开始产业革命,工厂制逐渐代替家庭手工作坊。生产方式的转变导致学徒制的崩溃。

二、确立阶段(二战前)

l9世纪后期至二战前是美国职业教育的确立阶段。在这一时期,产生了两个重要法案《莫雷尔法案》和《史密斯·休斯法》。

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莫雷尔法案》,规定各州按照议员名额分配土地,每人三万英亩,而且政府可以将土地出售,用来修建职业学院,培养农业、工业人才,提高各阶层的文化水平。所建立起来的大学被称之为“赠地学院”。1890年,通过了第二个《莫雷尔法案》,美国政府每年继续向最初的赠地学院提供15000美元经费。《莫雷尔法案》是美国从实际国情出发,为美国经济的发展培养了人才,它的产生标志着英国垄断地位的终结,使得职业教育成为美国教育的重要部分。

1917年颁布的《史密斯·休斯法》,这是美国最早的职业教育法案,标志着美国职业教育制度的确立。该法案规定,在普通中学可以开设职业教育,学生也可以自主选择职业课程,政府补助兴办职业教育。这标志着美国形成了自己特色的职业教育制度。

三、迅速发展阶段(二战后)

二战后,为确定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美国的职业教育也进入了迅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美国国会颁布了一系列的职业教育法。

(一)、1945年《退伍军人就业法》

1945年,美国通过了《退伍军人就业法》。由政府出资,使退伍军人能够安家立业,进行在职训练,帮助他们快速转入平民生活,并资助200万退伍军人上大学。这一措施使高校人數猛增,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该法案的推行,不仅避免了战后大规模失业的可能性,而且还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使得美国拥有中等后教育劳动者的比率占世界首位,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二)、1958年《国防教育法》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美国感到压力,第二年通过了《国防教育法》。该法案要求联邦政府对各级各类学校进行经济支持,重视职业教育,培养科技人才,对完善整个美国职业教育体系起到了推动作用。l964年,美国国会又通过《国防教育法修正案》,延长了有效期,扩大了适用范围,1967 年,美国国会再次延长了有效期。

(三)、1963年《职业教育法》

1963年颁布了《职业教育法》,这是美国政府在二战后颁布的最重要的关于职业教育的法律文件。它扩大了美国职业教育的范畴,打破了阶层和年龄的局限,冲破了职业的束缚,再一次地确定了美国职业教育的目标,从而推动了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1968年,通过《职业教育法》修正案,进一步地规定,职业教育是使得失业者接受培训后,重新获得合适的职业。从而进一步扩大了职业教育的范畴。

(四)、1974年《生计教育法》

生计教育的倡导者马兰提出将职业教育贯穿到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去。提出一种以职业和劳动为主的教育模式。1974年美国国会通过《生计教育法》。全国近30%的学校正式开展生计教育。生计教育提倡把职业教育融入到普通教育中去发展,职业教育引领整个人生教育,观念的突破表明了美国职业教育思想上的重大转变。

四、繁荣阶段(80年代至今)

80年代美国处于“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浪潮中,因此,这一时期美国的职业教育法都是以提质量、讲效率为标准,通过与企业间的合作,来推进职业教育。

1982年颁布《职业训练合作法》,主要强调职业教育的“有效性”和“合作关系”,体现了职业教育立法基础的转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强调提高劳动者收入,减少对社会的依赖,各级各类职业训练都要按照企业与雇主的要求进行,扩大企业的支配地位,从而提高了职业要求的“有效性”。

1988年颁布《美国经济竞争力强化教育、训练法》。提出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要“发展经济”。把职业教育的对象扩大到社会各个阶层,强调全民一体化的教育。

1990年美国政府颁布《柏金斯职业教育法》,该法强调从每一个劳动者出发,把学术和职业能力看做一个整体,首次强调“劳动力教育训练”的概念。该法案从立法意义对美国职业教育产生重大影响是职业教育改革史上的重大革新,也推动了90年代世界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

1994年的《目标2000年—美国教育法案》,规定成立“国家技能标准委员会”,负责全面开展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工作。其目标是,经过5到10年的努力,在主要领域完成国家标准的开发与制定等工作,建立评估和证书制度,从而全面开展职业技能标准的制定和推广等工作。

1994年颁布了《学校工作多途径法》,这是为美国高中以上的学生的就业提供保障,使学生能顺利过渡到工作。

进入21世纪后,美国政府同样颁布了法案来支持以及规范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2001年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主要针对社会地位较低家庭的学生群、残疾智障学生群以及不同肤色的学生群,这些学生群的教育问题受到政府的重视,通过教育来使每个孩子得到发展。对于就读职业教育的孩子,有政府出资,提供职业教育的机会。

2005年颁布《柏金斯生计和职业技术促进法》,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共同发展,企业与学校密切合作,开展校企合作模式。

对美国职业教育法案历程的回顾,可以看出美国职业教育立法的曲折性和超前性,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警示作用。

首先,美国政府对资金的投入。经济上的支持能大力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反之,教育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保证,两者相辅相成。因此,美国财政的支持也成为是美国职业教育成功的重要保障。每次美国政府职业教育立法都有相对应的财政支持,这是美国职业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而经费不足是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绊脚石。在今后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加大政府资金投入与相应的保障措施是我国职业教育得以发展关键。

其次,美国政府制定的这一系列职业教育法案,也为美国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美国历届政府根据时代特征和各个时期的经济、社会发生的变化,能及时地修正职业教育法案,与此同时这些法案也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起着指导以及规范的作用。在职业教育法案的制定和完善过程中,美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也在不断地完善,从而推动美国整个教育体系的完善。相比较而言,我国的职业教育法案,远没有发挥其作用。今后,我国也应根据社会和经济的变法,制定相应的职业教育法案,保障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湖南省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郭健,张建党.美国职业教育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9)

[2] 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

[3] 马骥雄.战后美国教育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133.

[4] 于水兰.论影响美国职业教育的法案及其启示[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01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 篇4

美国是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也是产业链中产学研协同发展较好的国家。美国出现了硅谷、“128 号公路”“研究三角园”等高等教育与区域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创新基地,成为世界各地推动协同创新、促进区域发展的典范。目前,北卡罗来纳州“研究三角园”(RTP)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园区,也是高校与地区产业链实现协同创新发展的后起之秀,与硅谷、德克萨斯研究院并称为美国三大科研中心。本文分析了“研究三角园”的现状、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与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模式及关键因素,最后提出对京津冀高等教育与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启示和政策建议。

一、北卡罗来纳州“研究三角园”的现状

北卡“研究三角园”位于北卡罗来纳州罗利、达勒姆和查珀尔希尔三个主要城市之间的交接地带,被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北卡州立大学和杜克大学三所知名大学环绕, 形状类似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被称为“研究三角园”。该“研究三角园”是美国最早、规模最大的研发产业园,是美国制造业向高端转型的代表,堪称美国区域性高等教育与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典范。园区成立于1959 年,占地面积约4.25 万亩,在现代医疗健康、农业生物技术、分析仪器、生物制剂与传染病、物流、纳米技术、环境科学、信息技术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研究三角园”总共有200 多家企业,其中有170 多家是世界顶尖级的企业,包括著名的国家环境卫生科学研究院、北卡生物技术中心、微电子研究中心以及GE、IBM、思科和杜邦等大型跨国公司的科研机构。园内除一些大型高科技企业外,还有着大量的小型研发机构。园区内大约有2200万平方米的发展区域以及26 所综合性的办公楼, 同时还有4个孵化器。这些企业中,40%是生物企业,另外还有20%是信息科技企业,如IBM、思科。同时还有其他一些企业,如基金、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工程类、金融服务业等。“研究三角园”现已是全球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地方。目前园区内大约有180 万居民,就业率相当高,且47%的上班族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同时,“研究三角园” 是美国合同性研究机构密度最高的地区,每年联邦政府投入的资金高达20 亿美元。“研究三角园”在经济发展、社区建设、教育培训、专家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经济结构逐渐高级化,高收入人口比例增加,园区多次跻身《财富》杂志“企业最佳发展城市”和“全美最佳生活区”。

二、北卡罗来纳州“研究三角园”的高等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分析

1. 政校企合作, 奠定园区与区域产业链持续协同发展基础。20 世纪50 年代,北卡罗来纳州在美国是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州,据称烟草和纺织服装是该州两个最大的产业。然而,随着美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烟草和纺织服装行业开始走下坡路,“研究三角园”所在地区的失业率大幅度上升,当地政府为激活当地经济和增加就业采取了多种措施,但收效甚微。北卡罗来纳州尽管一直以农业经济为主, 但教育却相当发达,北卡罗来纳大学、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和杜克大学均属美国最好的研究性大学。因此,政府和一些企业、私人机构以及学校联合起来,想通过校企合作促进地区发展。因此,成立了“研究三角园”。随着时间的推进, 这三所大学的毕业学生都来到了这个园区工作,城市也逐渐发展壮大。

园区起源于政校企合作。政府非常重视三所大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利用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以“研究三角园”为框架,以该地最著名的三所研究型大学(达勒姆市的杜克大学、罗利市的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为支撑点,形成“三角形”布局。这种设计理念使得园区与三所大学之间距离最小化,同时毗邻东海岸线,园区铁路、公路、海运等交通极其便利。地方政府对园区附近的大学、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孵化器、非盈利机构等也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在政府的宣传和帮扶下,园区通过降低企业成本等举措吸引大型企业、研究机构入驻。

“研究三角园”一开始就积极推动高校融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不断延伸现代生物、计算机网络等新兴产业产业链。在“研究三角园”内,产业链的上下游、研究机构与生产企业、不同领域的协作伙伴以高度紧密的方式进行协作,园区内某一个企业的创新有可能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全面跟进与提升。在“研究三角园”,不同企业、高校之间分享知识、紧密协作、共同创新,政校企合作,奠定了园区与区域产业链持续协同发展的基础。

2. 校企互动,区域联动,实现教育与产业链协同创新。“研究三角园”的成功源于以市场为导向的校企互动,构建全新企业与学校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了教育与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及其周边的社区学院和技术学院等为“研究三角园”的成功提供了丰富的智力和技术资源,实现了优势学科与区域支柱产业无缝对接。如杜克大学以电子工程和生物医学见长;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有上百个专业,其中工程类专业,如核能工程、工业与制造工程专业在全美大学名列前茅;北卡罗来纳州大学教堂山分校的商学和新闻学等备受学生青睐。“研究三角园”的成功之处在于它集合三所高校的优势学科来吸引相关企业入驻,这是一种企业选择学校而不是学校挑选企业的过程。企业与学校之间协同研究的领域正是区域明显的优势。再加上许多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是从作为智力资源密集的大学或科研院所直接繁衍而来,因此它们一出生就与这些机构有着千丝万缕的天然联系,这使得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部各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也比较密切。

园内高校的人才和专业优势成为吸引研究型企业的“传感器”,也是“研究三角园”实现产业链转型升级的重要原因。企业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实现产品的创新和技术的改造,高校与区域的协同创新成为新时期“研究三角园”不断走向辉煌的关键路径。大学和企业实验室间的合作使园区成为美国东部技术上的领跑者。1959 年“研究三角园”挂牌时,园区委员会把化学、纤维作为发展重点。60 年代中期后,电子业成了高新技术的代表。1965 年IBM 公司加入后,园区进入快速成长阶段。80 年代,进一步明确把微电子和生物工程视为最有前途的技术领域,并确定了集中于这些核心产业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90年代,随着网络工程和生物技术蓬勃兴起,“研究三角园”立即赶上这一时代潮流,经过50 多年的建设,该地区成为全球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研发中心。

3. 多方合作构建产业链生态系统。拥有大量高科技人才和创造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是吸引大企业的重要资源。在政府支持下,园区建立了大量生活、娱乐及配套设施。政府与基金会合作投入,分担园区内道路建设成本。政府下属的小企业管理局为小型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和其他金融服务,并对入园企业提供10 万~50 万元的低息贷款,年限长达7 年,针对过去主要侧重引进大研发项目而忽视创新科技企业的不足,“研究三角园”在20 世纪90 年代初启动了科技企业孵化体系,目前已孵化出1500 多家创新企业。

北卡罗来纳州的低消费水平和紧密的社区合作氛围,提供了高质量有价值的操作交流平台和稳定的科研环境,以及便利的交通、齐全的环境建设、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从行业构成看,最大的是生物技术和制药产业,其次是信息技术和软件,还包括仪器与先进材料企业、清洁与绿色技术公司、专业服务与管理顾问公司等。这些与园区内相关的政府机构、基金会、研究所、科技协会等非营利组织,共同构成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

三、“研究三角园”高等教育与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关键因素

1. 高等教育与产业链协同创新管理机制: 非营利的基金会。“研究三角园”在管理上实行的是政府主导,政、校、企联合管理的模式。 通过第三方组织―――基金会实现联合管理。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基金会(Research Triangle Foundation of North Carolina)是由政府、大学、企业及行业领袖联合成立的非营利机构。在管理方式上,基金会由政府、学校、企业等各方代表11 人组成理事会, 主要负责园区的建设、维护与管理,以吸引和留住企业。基金会将政府、高校、企业组织在一起,共同商议决策、规划“研究三角园”未来发展蓝图。这种管理模式,既能保障园区稳定的创新创业环境,又使得园区内部企业和单位具有很大的自主权,为高校与区域自由合作扫除障碍。同时,基金会下设附属公司,辅助其对“研究三角园”进行管理。“研究三角园”作为基金会的附属公司,也是园区的`商业、娱乐休闲、咨询服务中心,园区内舒适便利的工作环境、休闲的娱乐环境以及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得“研究三角园”成为“美国最适合居住的地点”之一。园区的大学安置服务中心为即将毕业的学生与用人单位提供中介服务,是连接高校与用人单位的重要纽带。还设有大量的非营利性研究所,主要开展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和新产品研究等工作。

2. 构建学科-产业-园区协同发展机制: 产-校-园-城四位一体融合发展。大量的教育和科学研究机构保证了园区拥有丰富的人才储备,也是园区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推动力。园区汇聚多所高校,恰好位于罗利(首府)、达勒姆和教堂山三个城市的中心点上;这三个城市中的每一个城市都拥有世界级的研究型大学,大学是园区维持快速与持续发展的基础。“研究三角园”内各个高等院校都具有自己的优势专业和学科,这些学科又与园区发展结合起来,与园区内企业的产业有较高的匹配度。“研究三角园”的成功之处在于它集合三所高校的优势学科来吸引相关企业入驻,这是一种企业选择学校而不是学校挑选企业的过程。

企业与学校之间协同研究的领域正是区域明显的优势。园区内制药、健康服务和医疗设备类企业最多,总数超过了35 家,雇佣员工接近7000 人。这样的高集中度反映了杜克大学和北卡大学等地区院校的科研实力,这两所学校都开设医院、医学院、护理学院和生物医学相关研究项目。园区第二集中的产业是IT、计算机和电信业,超过25 家企业,共雇佣2 万余人。北卡州立大学和杜克大学的工程学院以及北卡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都吸引着企业来到这里。“研究三角园”中的其他产业,如环境科学和生物机构,也占有重要比例,也反映了该地区高校在这方面的实力。

相应的,大学也像企业一样,很重视与“研究三角园”内企业的关系。超过85%的高校校长把“研究三角园” 内的企业看作毕业生就业机会的重要来源,接近70%的校长认为“研究三角园”的企业是学生实习和教师专业培训的重要地方。同时,近一半的校长把“研究三角园”内企业看作学校访问学者、支持资金和科研经费的重要来源。大学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行科研攻关,研究出的科研成果迅速移交给专门的研发机构进行开发, 开发出的新产品很快移植到企业,生产出的产品便成了高科技产品。这种结合不仅成果快,开发周期短,而且都是高技术产品,经济效益非常好。各高校的学生,有不少在学习期间就在园区内科研机构的工厂实习,毕业后往往就被有关科研机构正式吸收为科研人员。园区内,近90%的公司表示与周围大学建立了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 超过80%的园区公司重视从周围大学的毕业生中挑选员工;并且,超过70%的公司重视员工的课程和培训;其他的校企合作形式也是被重视的,包括文化、社会方面的合作机会、咨询等。

经历50 多年的发展,“研究三角园” 正在制定新的发展计划。在新的总体规划中,最重要的理念是要打造一种新型的“创新社区”,即创造一个不仅创新公司愿意在此落户, 而且人们愿意在此居住生活的地方。为此,园区将打造成多用途中心,不仅是公司办公和研究的基地,也提供零售、酒店和住宅设施。打造宜居宜商的创新社区。

3. 创建多元文化氛围,提升高校创业能力。“研究三角园”具有和谐多元的创新、创业文化环境,被誉为是“最适合商务的地区”“最令人兴奋的城市”之一。成立之初,就敞开大门吸引各国和地区的研究型企业入驻,高校与区域之间合作、竞争的意识成为引领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文化环境。

高校在与企业合作的同时,也不断挖掘自身的竞争优势,产生了一大批高校企业(spin-out companiesfrom universities)。据统计,2003 年三所高校创立了大约20 多家企业, 大多涉及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和专利产品。许多高校拥有自己的风险投资公司、创业基金等,针对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进行专利保护和风险投资。高校创业的形式在“研究三角园”非常普遍,包括技术转移公司、产品研究中心和小型公司等,为推动区域协同创新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大学不断向“研究三角园”输送优秀人才和优质项目。大学毕业生在当地创立了众多企业,大学研究项目又催生了不少初创企业,为创新经济的发展不断提供新鲜血液。

建立于大约30 年前的北卡州立大学百年纪念校区,本身就是学界与产业界成功结合的产物。为便利与产业界合作,北卡州立大学成立“跳板创新中心”,作为发展校企合作伙伴关系的中枢与入口。该创新中心,旨在为那些来自大学以外的人提供“一站式购物”的支持,让他们知道如何与北卡州立大学合作。北卡州立大学支持师生创业, 迄今已经创立100 多家企业,资本投资超过15 亿美元。目前,该大学每年大约新创立8 至10 家公司。

园区还为刚起步的创新企业提供孵化器服务。在这个园区中,有4 个孵化器,园区负责管理的是第一个(park research center),提供基金支持,其他三个是独立的孵化器,也就是由企业独立运作的公司。第四个孵化器是一家国际企业在运营的,专注于在生命科技方面孵化的事情。此外,园区设有“北卡生物科技中心”与“北卡超级计算机中心”,前者由北卡州成立,对园区内生物科技相关厂商提供庞大的、创造性服务。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一般不对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管理,而是委托资信等级高的专业机构进行运作。

4. 多渠道筹集资金,提供创新动力支撑。高校与区域实现协同创新,不仅需要人力、物力、技术的支撑,还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高科技产业具有高风险、长周期、高收益的特性,因而资金是协同创新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联邦政府也加大了对“研究三角园”高校和企业创新发展的资助。为帮助一些新创小型科研机构开展业务,政府下属的小企业管理局向在园内的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及其他金融服务。此外还提供10 万到50 万美元的低息贷款, 贷款的期限长达七年, 贷款年利率仅为政府债券利率的一半或固定为5%。另外,风险投资公司、独立基金会、私人募捐等也为园区高校人才培养和技术转移提供了大量支持。美国规模最大的上市投资公司黑石集团(Blackstone)旗下的黑石慈善基金会联合“研究三角园”的高校―――杜克大学、北卡罗来纳中央大学(North CarolinaCentral University)、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投资363 万美元,成立“黑石企业家网” (the Blackstone Entrepreneurs Network,BEN),致力于打造将创新思想推向市场的动态区域网络,提高区域的创新活力。

四、对京津冀高等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启示

1. 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引入第三方管理模式。“研究三角园” 实现高校与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原因是非营利的管理基金会。在“研究三角园”,有大量的非营利组织活跃其间。这些非营利机构大多拥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成为营利组织、科技团体与政府之间不可缺少的桥梁,“研究三角基金会” 就是其中之一。基金会负责管理和指导“研究三角园”的建设和规划,对园区内各单位的内部事务无权干预。基金会成为政、校、企合作和园区建设的助推器。目前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口号大、落实少,关键的原因是缺乏有效的模式和机制。因此,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过程中,区域首先要明确定位,建立创新机制,设计未来发展模式,借鉴第三方管理模式,带动京津冀高等教育与区域产业链协同发展。

2. 明确定位加强优势合作, 坚持优势学科与区域支柱产业无缝对接。“研究三角园”的创新依赖区域内三所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专业优势。三所高校突出的学科优势,成为企业合作的重要根源。目前,京津冀大部分高校与区域内行业企业合作的领域非常有限,根源是很多高校在专业和学科建设上求多求全,缺乏明显的优势学科、专业,没有形成与产业链发展协同的优势学科和专业,企业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高校在抱怨协同创新困难的同时, 先要考虑自己的优势何在,深入挖掘专业学科优势,加强优势学科建设,结合区域支柱产业重点培育拔尖创新人才,建设与区域支柱产业相关的专业链群,为协同创新搭建桥梁。

遭遇美国教育之三:美国高考 篇5

遭遇美国教育之三:美国高考 - 寻找人生中的“大石头” - unispace - powe...

遭遇美国教育之三:美国高考上一篇 / 下一篇 -10-17 07:24:08 / 个人分类:special关注 查看( 96 ) / 评论( 0 ) / 评分( 0 / 0 ) 我的儿子在美国进入中学特别是高中之后,实际上也进入了一个“严酷的时代”,每天功课压力巨大,作业量常在4~5个小时之间。在美国,上大学同样是每个孩子心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儿子也抱着进入美国名牌大学的梦想。为了应付“学习能力考试”,他每天用大量的时间去读世界文学名著和美国文学原著,规定自己每天背诵几十个平时很少用到的单词和短语,要做一大堆千奇百怪的数学难题。“学业能力考试”,这个考试的成绩虽然不是美国孩子能否进入大学的唯一标准,但是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有点类似我们的高考。这个考试的成绩,关系到一个孩子能够进入什么样的大学,决定孩子们进入大学后能够得到什么样的资助。美国的一些名牌大学,对这个考试成绩是非常重视的。儿子长期受我们中国父母的教育,对这种关系到他前程的考试更是不敢有丝毫的轻忽。为了应付进入大学前的“学业能力考试”,高中最后一学期,儿子每天只睡5个小时,由于睡眠不足,饭量急剧减少,体重也骤然下降,人一下子瘦下来,以至让从小对他要求甚严的妈妈也心疼起来。我们都劝他不要“竭泽而渔”,不要“杀鸡取卵”,要注意身体。而到这个时候,孩子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已经大体定型了。从小学到中学七年的美国教育中,他已经知道了人的命运是自己掌握的,关键时刻,只能靠自己的努力。七年的美国教育中,他知道了,目标一旦确定,能否持之以恒是能否成功的关键。七年的美国教育已经让他相信,任何成果都要靠脚踏实地的劳动,靠勤奋工作的积累。他知道,他此生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积蓄实力,去攀登理想的山峰。从小学到中学的教育,已经让孩子知道,你可以选择轻松的生活,但是你不可能不劳而获!想买一辆好的山地车,他就要利用暑假去打工挣钱;想把国际象棋下好参加州赛,他就要拼命背记大本的棋谱;想进入学校的管乐队,他就要每天早早起床到旷野里去练习吹黑管。而现在,他面临的是一个更重要的目标――进入大学,这不仅是他独立人生的开端,而且关系着他此生的发展方向,因此,他知道,他必须努力奋斗。这时谁要想阻止他,改变他,已经相当困难。看着孩子不用任何催促日以继夜地学习,我觉得他已经知道了怎样对自己负责。然而,就在孩子临近考试的前两周,我向他端出了我的想法:“休息吧!儿子!你就是考得再好,我看你也不要上哈佛,上斯坦福了!”“为什么?”儿子非常吃惊。他觉得他完全有能力考上美国的一流大学,而且他的全部努力就是为了这个目标。我告诉他:“因为我觉得你的知识基础还不够坚实,你对美国的了解还很有限,你的心理素质还不够坚强,你还经不起真正的挫折和失败。总之,你仍然需要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继续你的知识积累和品格修炼!”儿子有些不以为然。他觉得他的全部努力有些泡汤的感觉。我继续对他解释说:“凭你的性格,你不能允许自己失败,这样你就会拼命学习,而在我看来,大学时代还不是一个人在学业上最后冲刺的阶段,你提前兴奋有可能会影响你以后对学习的兴趣。此外,一旦你在美国名牌大学顶尖学生群中不能领先,你的自信心会受到重大打击,凭你现在的意志,你还不足以对付这样的逆境。再说,进入名牌大学,你在第一年也很难拿到足够的资助,这也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凭我对你的了解,这也会给你精神上带来负担。”我说出了我的想法:让儿子进入一个水平较高的美国公立大学,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稳稳当当拿着全程资助,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厚积薄发,再进入美国最好的大学去读研究生,在奠基人生职业最为重要的研究生阶段作最后的拼搏。尽管向美国名校冲击的念头那么强烈,但儿子最终没有好高骛远,还是欣然认同了我的`筹划,17岁的时候,拿着我们所在的城市最好的一所中学的前沿成绩,进入了美国公立大学――亚利桑那大学,获得全额奖学金。他在高中时已经修完大学一年级的课程,进入大学后,同时学习计算机和数学两个专业。同学们都说他“疯了”,每个期末,为了应付两个专业的课程考试,他会忙得每天只睡5个小时。我对他说:“你犯得着这样拼命吗?你得劳逸结合。”他很平静地说:“你们过去不是老和我说‘艺多不压身’吗?现在我有精力,多学些本事,以后的生活中的选择机会就多一些。”暑假到了,我让他回中国玩一玩,他说,不行!我要去汽车修理厂打工!我以为他要打工挣钱,就问他,是不是汽车厂挣钱多?儿子说:“主要还不是为了挣钱,是为了彻底了解汽车!在美国生活,汽车是我的腿,我要对它了如指掌!而且要认识一群修车的朋友,真要是有了事情,好有人帮助我!”一个暑假三个月,儿子就在一个汽车修理厂和一群美国小青年摸爬滚打。不仅挣了一笔钱,而且和他的这群修理工朋友一起把他的汽车从头到尾从里到外整修了一遍。那天回家兴奋地说:“看!我的车变成新车了!”那得意的样子就像他当年从大学里得到助教工作时一样。看着儿子为自己的目标去作种种实际的努力,我不禁想起当年怕他变成成夸夸其谈的“BIGMOUTH(大嘴)”的忧虑,也想到了美国老师对我的忧虑不以为然的劝解。我看到了美国教育的力量,他们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地塑造了人。3U9u|vZ mp0(文章来源:新浪网北京文学网络版)

美国电影发展 篇6

美国无声电影

1893年,T.A.爱迪生发明电影视镜并创建“囚车”摄影场,被视为美国电影史的开端。1896年,维太放映机的推出开始了美国电影的群众性放映。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众娱乐。

1905年在匹兹堡出现的镍币影院(入场券为5美分镍币),单本一部。公司爱迪生公司、比沃格拉夫公司和维太格拉夫公司。1903年E.S.鲍特的《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和《火车大劫案》,鲍特成为用交叉剪辑手法造成戏剧效果的第一位导演。

到1910年,电影专利公司垄断了美国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独立制片商为摆脱专利公司的垄断,相继到远离纽约和芝加哥的洛杉机郊外小镇好莱坞去拍片,那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又临近墨西哥边境,一旦专利公司提出诉讼便可逃离。

电影专利公司的垄断权势逐渐消失,终于在1915年正式解体。此时以格里菲斯为代表的一批新的电影艺术家已经出现。制片中心也从东海岸移到好莱坞。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同程度地破坏和损害了欧洲各国的电影业,却促成了美国电影的勃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已经建立起在欧洲的霸权地位。

C.卓别林于1914年拍摄了第一部影片《谋生》,20年代,美国影片生产的结构从以导演为中心逐步转化为以制片人为中心的体制。“制片人中心”模式形成了20年代的“明星制度”,各大公司均拥有一批明星。如卓别林、范朋克和璧克馥

“好莱坞”此时己成为“美国电影”的同义语。“伦理法典”,以便在审查影片时剔除其中不合乎美国公众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情节、对话和场面。这就是著名的海斯法典,它对美国电影的约束一直延续到1966年。

主要成就表现在喜剧片、西部片和历史片3个方面。喜剧片,卓别林的《寻子遇仙记》(1921)、《淘金记》(1925);西部片,《篷车》(1923)、《铁骑》(1924)和《小马快邮》(1925)历史片,C.B.地密尔的《十诫》(1923),格里菲斯的《暴风雨中的孤儿们》(1922)。

20年代中期,豪华的电影院已基本上取代了镍币影院。20年代末期,好莱坞电影为战胜商业无线电广播这样的竞争对手,在音响方面进行了一次革命,产生了有声电影。美国早期有声电影

1927年10月6日又首映了由A.克罗斯兰导演、A.乔生主演的有歌唱、对白、声响的《爵士歌手》,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声故事片。

1928年7月6日华纳公司又推出了“百分之百的有声片”《纽约之光》。自此,有声电影全面推开。创造性影片的有:R.马莫里安的《喝彩》(1929)和使用了主观镜头的《化身博士》(1932),卓别林也拍摄了他的第一部有声片《城市之光》(1931)。

好莱坞的制片公司是1912年开始相继建立的。美国电影业的8家大公司,5家较大的影片公司,即派拉蒙(组建于1914)、20世纪福斯(始建于1915,合并于1935)、米高梅(合并于1924)、华纳兄弟(1923)和雷电华(1928);3家较小的公司,即环球(1912)、哥伦比亚(1924)和联美(1919)。

美国电影黄金时代

特殊现象——类型影片,在30年代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喜剧片、闹剧片和西部片,到30年代初期,歌舞片、盗匪片、侦探片、恐怖片等类型相继出现并得到繁荣发展。类型电影是美国经济、社会和文化需要的直接产物。歌舞片,《掘金女郎》(1933)、《风月无边》(1936);盗匪片《小恺撒》(1931)、《疤面人》(1932);恐怖片《吸血鬼》(1931)。30年代还产生了大量成为美国电影史中代表作的影片,如F.卡普拉的《一夜风流》(1934);G.顾柯的《小妇人》(1933);;V.弗莱明的《绿野仙踪》(1939)和《乱世佳人》(1939);A.希区 柯克《蝴蝶梦》(1940); W.惠勒的《呼啸山庄》(1939)。众多的表演艺术家,包括F.亚斯坦、H.鲍嘉、C.鲍育、G.古柏、J.克劳藻、B.戴维斯、O.德.哈维兰、H.方达、C.盖博、C.格兰特、K.赫本、E.G.鲁宾逊、J.史都华和R.泰勒等。优秀的电影家中还包括摄影师G.托兰和黄宗沾。

从20年代末开始,W.迪斯尼创造了米老鼠、唐者鸭等一系列家喻户晓的动画形像;从1938年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开始,创造了《木偶奇遇记》(1940)、《幻想曲》(1940)、《小鹿班比》(1942)等脍炙人口的动画长片,使美国动画片的影响遍及世界。

好莱坞在30年代发展为美国一个文化中心,众多的作家、音乐家及其他人士相继来到这一电影都城。社会意识较强的影片,如《告密者》、《我是越狱犯》《左拉传》(1937);他们不会忘记》(1937)、《黑色军团》(1936)。年轻的O.威尔斯1941年导演的《公 民凯恩》吸取了经典美国电影的精华,导演了这部从叙事结构到镜 头结构均有重大创新的影片,把美国电影推向一个新的高点。威 尔斯的《公民凯恩》和《安倍逊大族》(1942)对以后电影的结构、摄 影和电影理论的影响十分深远。

纪录片在30年代中期,《开垦平原的犁》(1936)、《河流》(1937)和《城市》(1939)等。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除为军方摄制了大批军事训练片和战争纪录片外,《圣被得罗之役》(1945),G.卡宁和英国的 C.里德合作导演的《真正的光荣》(1945)被誉为长纪录片的顶峰。

美国电影评论

长期以来,娱乐手段。70年代前后,电影学术研究。1927年的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除颁发一年一度的“学院奖”(奥斯卡奖)。1967年,在华盛顿和洛杉矶两地成立了美国电影研究院。电影资料馆,有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罗切斯特的伊斯曼电影资料馆、华盛顿国会图书馆、伯克利太平洋电影资料馆等。

60年代后期以后,美国许多综合大学陆续设置了电影学院、电影系或专业,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电影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的影剧系和纽约大学的电影制作、电影理论、影剧剧作3个系。各种电影学术性刊物(如《美国电影》、《电影季刊》、《广角》、《电影杂志》)

美国电影评奖活动奥斯卡金像奖,美国影评人学会奖,好莱坞外国新闻记者协会“金球奖”。国际性电影节有芝加哥国际电影节、洛杉矶国际电影展览、纽约国际电影节和旧金山国际电影节。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 篇7

1. 宗教信仰影响认证制度

美国人多信仰基督教,提倡罪恶论,认为人性是恶的, 人性是贪婪的,维持良好社会秩序必须制定严格的社会规则和社会制度。这种宗教信仰对美国人的高等教育观念也有一定的影响,主张美国高等教育各部门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随着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美国逐步形成了集高等教育评估、质量保障、自我管理为一体的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美国南部院校协会( SACS) 的认证程序主要包括院校自评、同行评估、高校委员会评估等三个阶段。这一认证程序充分体现了美国高等教育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相互监督,共同促进美国高等教育质量提高和高教教育管理的改善。

2. 种族因素影响认证制度

据2000年和2010年美国人口统计结果显示,白种人是美国人口最多的群体,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美国的高等教育制度。美国白种人的祖先多为北美早期移民,由于宗教和政治迫害,大批清教徒被迫离开而移民北美新大陆,推行“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和“社会契约”论及“法律保证和监督”论。这些理论和思想经过不断演变和发展,逐步成为美国主流文化和核心教育价值观——— “自主”、“自我管理”、“学者领导”和通过“同行评议”的方式来保障学术质量。这些教育的核心价值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3. 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影响认证制度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美国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高等教育为经济和科技发展培养人才的重任变得更为重要,这一社会环境因素推动了美国高校自身的发展,突出表现为私立高校数量剧增。自南北战争后到1885年,大学院校约为300所; 1935年,则增为1600所,1940年又上升为1800所。高校数量剧增的同时也引起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和高校管理混乱的问题,这使联邦政府和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的质量开始担心起来,客观上需要一种可行的认证标准来评估高校和高校专业教育的质量,判断其是否达到社会对专业教育的基本要求,并对学校和专业的办学与教学加以约束,确保所培养人才教育质量,这种私立教育的非政府性和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在一定意义上导致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二、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的发展趋势

1. 认证观念现代化和认证视角国际化

随着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和参与机构日益多样化,同时政府和公众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程度和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新形势使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面临新的挑战,只有不断转变认证观念,合理将认证视角与国际化接轨,美国高等教育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大趋势,满足政府和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质量问责的需求,促进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良性循环发展。

2. 认证标准更多关注教育产出和高等教育绩效

当今的美国,其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分工日益明确,传统的高等教育教育认证标准已难以适应社会和人才发展的需求,新的高等教育认证制标准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 同时还肩负起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重任。新的高等教育认证标准更多地强调由“教育投入和过程”转变为关注“教育产出”,更多地侧重高等教育绩效,尤其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新的高等教育认证标准还制定了一套可靠的学生学习效果检测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纳入高校的评估工作; 此外,新的高等教育认证标准还做出规定———“判断学习效果事所采用的方式和内容要具有综合性、多重性、多向性和直接性”。每个高等教育认证机构应该遵循这些标准。

3. 认证程序稳定化

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其认证程序日臻成熟,基本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认证过程: “被评院校自我评估———外部同行评价和专家现场访问———研究评估信息、做出评价结论———发表评估报告”。这一认证程序坚持以自我评估为基础,同行评估和现场评估相结合; 坚持运用绩效指标对高等质量进行评估,界定与定性相结合; 坚持评价结果加以报告和公布,并与拨款形成间接关系; 同时重视高等教育的元评估[1]。

4. 认证信息公开化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主席朱迪斯·伊顿指出高等教育认证的发展趋势是“最大化地增加整个认证过程的透明度”,即认证机构认证信息的公开化。认证信息公开化不仅仅意味着认证机构简单地说明了认证结果,而对院校或专业具体的优点和缺点没有涉及,也没有相关专业的比较性信息,没有可靠的比较性证据来表明学生在某一高校学了多少或者学生是否在另一所高校能学得更好。政府和公众需要的是关于高等教育机构运作的翔实信息,包括学校的录取要求、开设的专业、某一专业获得的财政拨款、高校的实际花销、学生援助的提供情况、毕业生的成绩等。面对各级政府和公众的压力,美国认证机构和高校不得不采取有效措施,通过一定方式向社会提供更多的认证信息,便于政府和公众对高等教育质量做出准确的判断。

5. 认证的“权力结构均衡化”[2]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经历了从一元控制到多元控制管理的变革,基本上形成了三种基本力量,即政府宏观指导、 民间认证机构认证和院校自治。这三种力量相互分工、相互协调,共同参与高等教育认证管理,不但强调以自我评估为核心的院校内部认证在整个高等教育教育认证中的基础地位,还坚持国家主导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发展方向, 将质量保证作为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政策工具和维持国家对高等教育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6. 认证领域跨界性

高等教育国际化、虚拟化等新趋势使美国高等教育认证领域扩大化,即表现为跨界性。新的认证领域包括远程教育、远程学习模式、网络课程等方面,这些领域使高等教育提供者和接受者可以实现时空上的分离,校园和教育内容可以忽视地理界线,高等教育认证领域呈现跨专业、跨区域、跨国界的纵向发展,即美国高等教育表现出跨界性的发展。

7. 认证指标体系系统化

与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认证指标体系相比,美国的高等教育认证指标体系是比较完善的,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保证高等教育的学术价值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一套全面而系统的高等教育认证指标体系至少应包括教育输入、教育过程、教育输出等三个环节,同时必须将条件性评估、形成性评估、终结性评估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系统的高等教育认证指标体系,实现自身其认证价值。 一般而言,院校内部认证主要关注教育投入和教育过程的运作,对院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状况进行自我评估,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认证活动中。

8. 认证模式创新化

随着世界高等教育现代化和国际化步伐加快,美国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因此,加强对高等学校的评估与认证,进行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监督和监控,培养创新性人才越来越成为美国高等教育认证改革的基本趋势。美国高等教育认证机构的组织形式、监督方式、认证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保证美国高等教育全球竞争能力。例如,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会演讲指出,建立一种新型且可变动的认证制度,鼓励高校通过设置新的教育项目或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来满足新的教育需求。同时,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主席朱迪斯· 伊顿也支持高校以各种方式有效地提供教育机会,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鼓励可靠的创新。

美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简述* 篇8

美国在1838年开始将音乐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波士顿的公共学校设立,至今已走过了176年。在此之前,美国音乐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歌咏学校,其形成与基督教音乐仪式对提高教民歌唱质量和读谱能力的需求有很大关系。虽然歌咏学校不属于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范畴,但它的出现破除了音乐不可教学的迷信,提高了民众的音乐素质,增强了民众参与音乐的意识,以及活跃了社区音乐氛围和造就了优秀的音乐教师,为美国学校音乐教育的产生奠定了教学内容、形式、方法和师资等方面的基础,成为美国学校音乐的先声。

从1717年波士顿第一所歌咏学校的出现开始,到1832年南北战争前夕“美国音乐教育之父”洛威尔·梅森创建波士顿音乐学院(Boston Academy of Music)(于1847年停办),学校音乐教育在全美各地逐步得以确立。从1838年到1860年,短短20多年间约有50多座城市先后将音乐纳入学校课程。

二、 探索阶段

19世纪末期受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教育学的影响,1885年后的20年内,识谱教学成为美国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1884年,全美第一所专门培训学校音乐教学方法的暑期学校在莱克星顿开办。约在1895年到1910年期间,美国学校音乐教育进入跨世纪的第一个转变,其标志是歌唱教学在观念和方法上的巨变,这种巨变首先是受到了新教育思潮的影响。这种新的教育思潮关注的是儿童的兴趣、学习动机等心理特征。在此阶段美国的音乐教育更关注儿童的兴趣、动机等,主张赞赏音乐、热爱音乐才是音乐教育之魂。

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现“要素主义者”,强调学科自身的逻辑性,主张知识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与进步主义教育相对立。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沉重打击了美国称霸全球的野心,美国朝野普遍将科学的滞后归咎于教育的落后,因此50年代末美国出现了课程改革繁忙的景象,而要素主义课程更适应美国科学技术革新和扩充实力的需要,从而成为美国教育的主流。音乐教育因为不属于学术性课程,相对地受到了削弱,并在“追求优异”的口号下,音乐课程的重点放在了知识的掌握上,违背了音乐教育为每一位学生的基本任务。此时的课程改革主要强调“新三艺”(数学、自然科学、外国语),并按“学术标准”推行“能力分组”等等。由于要素主义教育片面地注重书本知识和传统的教学方法,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严重脱离实际,故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至60年代末,要素主义教育在美国逐渐失去统治地位。

60年代中期,课程改革的浪潮影响到美国音乐教育界,由此产生了曼哈顿维尔音乐课程方案。该项目由美国教育总署资助,历时五年完成(1965-1970),共制订了两套从小学到中学循序渐进的音乐教育课程指南。1963年,在音乐教育者全国大会的建议下,福特基金会赞助的《综合音乐素质教育》开始实施,其中“当代音乐计划”(1959-1973)是其研究成果之一,它主要通过音乐家的干预使学校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生活紧密结合。1967年坦格伍德研讨会上通过的《坦格伍德宣言》为美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统一的指导思想。

三、 发展阶段

1983年4月,美国教育部长贝尔组织的“全国提高教育质量委员会”经18月的调研,发表了致全美人民的公开信:《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报告披露了美国教育日渐低迷的现状,并对教育改革的必要性给予了高度论证。这份文件引发了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改革运动,旷日持久的教育大讨论形成了众多的教育改革报告,报告涉及美国教育的各个领域。

同年12月美国召开了全国提高教育质量大会,两千多名全国和州的教育领导人和政治家参加了这次大会。1984年美国音乐教育全国大会制订了1990年目标,包括三项内容,对幼儿园、小学、中学都提出了音乐课程的要求,并与毕业、升学挂钩。

美国前总统布什和各州州长于1990年召开教育峰会,次年4月,布什签发面向21世纪的《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这一战略的宗旨是:至少在本世纪所剩的十年里实现《六点国家教育目标》,彻底改变美国小学的教育模式,不拘一格地创办世界上第一流的小学校,从根本上提高全体美国人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使美国在21世纪仍能保持世界头号强国的地位。

四、 定型阶段

1994年3月,美国政府通过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将艺术课程(音乐、视觉艺术、舞蹈、戏剧)增列为基础教育核心课程,在教育中具有与英语、数学、历史、公民与政治、地理、科学和外语同样重要的地位,这也标志着美国音乐教育在20世纪的一个高峰,不仅是美国音乐教育的一个重大成果,也为世界各国的音乐教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典范。

法令的第二条要求制定《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标准的研制体现了三点基本要求:(1)具备国际竞争力;(2)反映出最高水准的教育科学理论;(3)其制定具备广泛的基础和公开的程序。《标准》是美国学校艺术教育有史以来第一套在联邦政府直接干预下由四门艺术教育的全国性组织研制的课程标准。这套文件的研制工作从1992年开始,1993年曾分别公布四门艺术学科标准的初稿和讨论稿,最后于1994年定稿并出版。从《标准》的起草制定和出版到在美国各学校正式运转的十几年里,一切与艺术教育发生联系的部门、行业、人士都积极地参与到这场以世界级水平的教育为目标的教育改革运动之中,艺术成为改革运动的基础,《标准》成为决定性的因素与改革的核心。

《标准》陈述的顺序是按年级水平排列的:幼儿园至四年级、五年级至八年级、九年级至十二年级。在这三个特定的阶段中,只有学生达到每个阶段确定的水平和能力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标准》明确指出:“全体学生,不论其背景、天赋或残疾,都有权享受艺术教育及其提供的丰富内容”,“音乐艺术是人类文化的浓缩与人类文明的结晶,音乐艺术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注入激情,没有音乐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所有年级的全体学生都必须积极地实践综合的、有序的艺术教育方案。这些方案既包含创造、表现和制作,又包含探究、分析和思考。”

五、 实施阶段

美国小学的整体音乐教育方案主要是通过各种分科音乐课来实施的。分科音乐课的种类较多,并且因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而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适应能力及兴趣爱好自行选择,这些音乐课主要包括普通音乐、合唱、弦乐、管弦乐、木管乐、铜管乐、军乐、各个乐器的集体课以及某些特色课程,比如:大爵士乐队课、小爵士乐队课、歌剧表演课等等。通过以上课程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分科课程都具有很强的表演性质,当然一些学校也设有非表演性质的科目。在众多的音乐分科课程中,最典型的是普通音乐、合唱、弦乐和管弦乐。

美国学校普通音乐课的年级划分以五三四学制和六三三学制为基础,它的内容范畴包括表演读谱、创造、听赏描述和价值四个部分。整套纲要没有任何具体的表演和听赏曲目的建议和罗列,很容易在分散型的美国教育管理体制下的各学校普通音乐课教学中起提纲的作用。

合唱课教学指导纲要建议,学校合唱的教学形式以大型混声合唱为核心,便于学生运用多变的声乐结合方式,在课堂和课外活动等场合体验和参与各种声乐体裁并开展多种活动。通过合唱课的教学,学生应成为出色的合唱歌手,同时还应成为受过完美音乐教育的人。

弦乐课教学指导纲要不仅要求学生发展演奏技能,而且能够在基本的音乐素质上得到均衡完整的发展,并在弦乐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在音乐及其表现中学习、演奏和欣赏。

管乐课是美国学校音乐教育方案中最有特色和规模最大的一门分科课程,它采用的组织形式是管乐队集体教学,辅以个别乐器的分组学习。管乐课教学的最基本和最终目标是音乐素质的培养。

通过以上叙述不难看出,美国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发展时间较长,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投入都较多,标准制定合理,整个教学程序规范,同时又极富人性化,教育手段也灵活多变。因此每个学生的每个成长阶段都潜移默化地渗透着音乐,音乐即便不能成为他们的职业,也将无可厚非地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台湾的林玉体先生在《美国教育思想史》一书中曾经说过:“美国是当今世界的强国。美国之强,不只表现在军事、经济及政治上,还在文化教育上影响世界极为深远……美国教育思想本来是学欧洲的,但经过美国思想家的努力,反倒变成欧洲学美国的;且变成举世尤其是亚洲国家学习的榜样。这种演变,实在有待深思。”

新世纪美国的音乐教育正朝着以人为本的方向不断地向前发展,与此同时美国的音乐教育也正不断地延伸到美国各城市的社区,企业家、医生、工人,直至家庭主妇等等各行各业所组织的音乐团体及其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无不显示出音乐教育在美国普通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积极地学习和研究美国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中所体现的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于改变目前我国普通学校音乐教学现状、发展和提升我国的音乐教育质量都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尹红.音乐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刘沛.美国音乐教育概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 强海燕.中、美、加、英四国基础教育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 林玉体.美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九州出版社,1998.

[5] 朱小蔓.中国教育热点问题透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6] 陈蓉辉.当代美国音乐教育的特征与理念[J].外国教育研究,2004(2).

[7] 周箴石.美国音乐教育综述[J].中国音乐,2008(3).

[8] 刘玉芳.美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J].外国小学教育,2003(3).

[9] 刘沛译.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J].中国音乐教育,1998(6).

【责任编辑:白文军】

上一篇:办公室工作体会演讲稿下一篇:教学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