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监督人报告

2024-10-22

社区矫正监督人报告(精选11篇)

社区矫正监督人报告 篇1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罚执行制度、合理配置行刑资源、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促进社会治安秩序的良性循环为目的,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力量,强化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职能,加大对非监禁刑罪犯的教育、矫正力度,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为构建“平安蜀山”、“和谐蜀山”做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原则

1、开拓创新原则。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吸收并借鉴省内外试点县区社区矫正工作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区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依法规范原则。在法定权限、法定期限内,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开展社区矫正工作。

3、密切协作原则。社区矫正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国家司法、刑罚执行、治安管理、社区管理、群众工作等诸多层面,各有关部门、单位及社会各方面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形成整体合力。

4、公开监督原则。社区矫正工作全过程要透明、公开,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确保依法、公正、有序、有效开展。

二、适用范围

我区社区矫正工作适用于下列5种罪犯:

1、被判处管制的;

2、被宣告缓刑的;

3、被裁定假释的;

4、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

5、被暂予监外执行的,具体包括: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在符合上述条件的情况下,罪行较轻、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弱病残犯、女犯以及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等,应当作为重点对象。

三、组织机构

社区矫正工作实行“党政领导、司法实施、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群众监督”的运行机制,要在各级党(工)委、政府(街道办事处)的统一领导下,由司法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各相关部门分工负责,联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

区成立“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担任组长,区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区法院、检察院、公安分局、综治办、司法局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区民政局、财政局、人事局(编办)、教育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商分局、国税分局、地税分局、工会、团委、妇联、残联等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司法局,由司法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全区社区矫正日常工作。

各镇、街道、蜀山经济开发区成立相应的社区矫正组织机构,办公室设在司法所,具体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社居委(村)设立社区矫正工作站。

四、部门职责分工

1、区法院要准确适用刑事法律和刑事司法解释,依法充分使用非监禁刑和减刑、假释等鼓励罪犯改造自新的刑罚执行措施。在判处非监禁刑司法审判过程中,可以征求社区矫正组织机构的意见,将审判评估调查和社区矫正庭审教育纳入审判程序中,并在宣判、宣告后,责令社区矫正对象持社区矫正《责令书》到镇、街道司法所报到,同时将判决书、裁定书等有关法律文书及时抄送社区矫正组织机构。

2、区检察院要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监督,完善刑罚执行监督程序,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相关法律问题提出检察建议,保证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实施和刑罚的正确执行。

3、司法行政部门要认真组织有关单位和社区基层组织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要会同公安机关做好对矫正对象的监督考察,组织开展对矫正对象的教育改造和扶助,行使监督管理权、行政奖惩权、司法奖惩建议权和实施、解除社区矫正宣告权。

4、公安部门要配合司法行政部门依法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考察。在实施社区矫正期间,违反监督、考察规定,不服从管理的社区矫正对象,要根据具体情况依法予以治安处罚,或会同司法行政机关及时建议撤销缓刑、假释,收监执行;对重新犯罪的社区矫正对象,及时依法处理;定期核实社区矫正对象的增减情况,并及时通报社区矫正工作组织。

5、民政部门要将社区矫正工作纳入社区建设和管理范畴,指导基层组织参与矫正工作。并将符合低保条件的矫正对象(特别是伤残、家庭困难人员)及时纳入低保范围。

6、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积极做好为生活困难或有就业需要的矫正对象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机会等帮助扶困工作。

7、人事、编制部门要会同司法行政部门,加强司法所工作人员配备,加强社区矫正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

8、财政部门要将社区矫正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切实解决好社区矫正经费保障工作。

9、教育部门要协助司法行政部门加强对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和管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预防其重新违法犯罪。

10、税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依据法律、法规规定,积极引导、鼓励、扶持社区矫正对象自我创业,加强教育和管理。

11、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要发挥职能优势,协助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对矫正对象进行政治、法制、文化教育和技能辅导,为矫正对象提供学习、生活、工作上的帮助。

五、社区矫正工作任务及流程

社区矫正工作任务:

1、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管理和监督。

2、安排矫正对象的学习、教育活动,主要包括法律法规、道德规范、政策形势、行为规则等。

3、组织矫正对象参加社会公益劳动。根据矫正对象的身体、技能状况,安排一定时间的公益劳动,公益劳动情况记入档案,作为考核与奖惩鉴定的依据。

4、对矫正对象进行心理矫正。根据矫正对象的需求,结合犯罪原因、心理类型、现实表现等制定心理矫正方案,进行心理咨询引导,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

5、重视对矫正对象的生活帮扶。有针对性地改善部分矫正对象的生活处境,体现社会的“人文关怀”,巩固社区矫正的实际成果。

社区矫正工作流程:

1、区法院对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宣告缓刑、决定暂予监外执行、单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社区矫正对象,应责令被告人填写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在判决(裁定)生效之日起7日内将判决(裁定)书、起诉书副本、执行通知书、结案登记表和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一并送达区司法局;并要求社区矫正对象必须在7日内持法院出具的社区矫正《责令书》到户籍所在地(户籍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以经常居住地为准)的司法所报到。区司法局收到相关法律文书后,应及时转送给相关司法所。

2、社区矫正对象到司法所报到时,司法所工作人员和公安派出所民警应当立即向社区矫正对象宣告实施社区矫正,宣读社区矫正对象应该遵守的各项规定,确定相关矫正工作人员,同时进行训诫谈话教育,并邀请其家属参加,发放《社区矫正对象须知》。

3、司法所应当对社区矫正对象的个人基本情况、所犯罪行及所处刑罚、改造表现、家庭成员及社会关系等基本情况和矫正情况建立档案,并会同公安派出所根据其特点制定相应的矫正方案,建立监督考察小组,落实日常监督管理和考察措施。同时对社区矫正对象宣读《社区矫正宣告书》,与矫正对象签订《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协议书》,根据矫正对象的实际确定志愿者并与其签订《社区矫正志愿者帮教协议书》。

4、司法所应当及时与有监督管理能力的社区矫正对象直系亲属签订《社区矫正监督(护)协议书》,明确其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日常监督管理和教育责任。社区矫正对象没有直系亲属的,可与其所在单位、村(社居)委会或愿意承担监督管理和教育责任的近亲属签订《社区矫正监督(护)协议书》。

5、司法所应当本着符合公共利益、社区矫正对象力所能及、可操作性强、易于监督检查的原则,组织、督促、检查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对象参加社会公益劳动。社区矫正对象参加社会公益劳动的时间,每月累计不少于12小时。

6、司法所应当按照集中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以个别教育为主的原则,定期安排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加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充分运用社会资源,配合、参与对社区矫正对象时事、形势等方面的教育活动。社区矫正对象集中学习教育的时间每月不少于1次,每次不少于2小时。乡镇、街道应当提供必要的学习教育场所和设施。社区矫正对象每周报告一次,每月进行一次思想书面汇报。

7、司法所可以根据矫正工作的需要和实际情况,组织有关人员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心理矫正等活动。结合社区矫正对象犯罪原因、心理类型、现实表现等制定心理矫正方案,进行心理咨询引导,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

8、符合入学条件的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教育局应当选择适当的学校安排其入学。在校生被判处刑罚的,原则上在原学校就读。

9、司法所应当会同公安派出所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日常表现、遵纪守法、参加学习教育和参加劳动改造等情况,每季度对其进行一次考评,每年进行一次年度综合考评,有关情况填入《社区矫正对象年(季)度考核表》,存入社区矫正对象矫正档案。

10、司法所应当根据社区矫正对象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的改造表现,按照《安徽省社区矫正对象奖惩考核办法》的规定,对社区矫正对象实施奖惩。

11、在社区矫正对象矫正期满前30日内,司法所应指导其完成《自我鉴定》,并会同公安派出所召开由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社区矫正志愿者、社区矫正对象等相关人员参加的评议会,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社区矫正情况进行评议,根据评议结果作出鉴定,并将鉴定结果上报区司法局和公安分局。其中,被暂予监外执行和被裁定假释的社区矫正对象的矫正期满鉴定情况,由区公安分局通报该社区矫正对象原关押监狱和看守所。

12、社区矫正对象矫正期满,司法所应会同公安派出所向社区矫正对象本人及其居住地的群众宣布解除社区矫正,同时签发《社区矫正期满宣告书》。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对象服刑期满时,由原收押的监狱、看守所办理释放手续。

13、被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对象,暂予监外执行条件消失需要收监执行的,由司法所会同公安派出所提出意见,经区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后,报区公安分局审核。其中保外就医的,由区公安分局通知其原收押监狱、看守所收监(所)执行;因其他原因被暂予监外执行的,由区公安分局提请法院决定收监执行。同时,将有关的审查、审核意见和该社区矫正对象的考核表等有关材料分别抄送对其作出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监狱管理机关、公安机关和原收押监狱、看守所。

14、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被收监执行或在社区矫正期间重新犯罪的社区矫正对象,自羁押之日起自然解除社区矫正。

六、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和队伍建设

(一)工作制度:

1、工作例会制度。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例会,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社区矫正工作的方针、政策和上级相关部门的指示、决议,部署本地区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研究处理社区矫正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本辖区社区矫正工作计划,协调各部门和单位落实各项措施,拟定社区矫正重大问题解决方案,指导、检查镇、街道、园区社区矫正工作的正常开展。各镇、街道、园区要建立健全工作例会制度。

2、请示报告制度。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对社区矫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上报。遇有紧急情况要实行动态报告。

3、教育培训制度。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定期对社区矫正工作者和社会志愿者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其工作技能和业务水平,尽快建立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

4、责任追究制度。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恪尽职守。发生矫正对象擅自离开所在地域或重新犯罪等情况的,实行责任追查,属工作人员失职造成的,严格追究其责任。

5、奖惩制度。社区矫正工作列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年度考核内容,对于工作严重失职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制度。

(二)队伍建设:

加强司法所队伍建设。区司法局,各镇、街道通过配强司法所长,配齐司法助理员,建立一支数量充足、政治合格、业务精良的司法行政干警队伍。

各镇、街道建立由社区矫正工作者和社区矫正志愿者组成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

社区矫正工作者是指司法所工作人员、参加社区矫正的公安民警。

社区矫正志愿者是指工作或居住在社区内、热心于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团体人员、社区服务人员、专家学者、离退休干部、教师、高校优秀学生、矫正对象的近亲属和原工作单位人员等。

七、工作安排与步骤

(一)动员阶段(2007年7月-9月)。成立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方案,确定工作职责、工作制度;进行社区矫正工作骨干培训;摸清矫正对象底数,落实人员、经费等相关保障措施;召开全区社区矫正工作动员会。

(二)启动阶段(2007年9月-10月)。各镇、街道建立社区矫正工作机构,配备工作人员,落实工作经费,招募社会志愿者。组织协调社区矫正对象的衔接、接收工作。

(三)实施阶段(2007年10月以后)。正式接收社区矫正对象,制定矫正方案,建立社区矫正工作档案和相关台帐,全面实施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监督人报告 篇2

对于社区矫正的具体含义, 有些人认为是它其实就是“判了刑但不进监狱”, 其实不然,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 (司发通[2009]169号) 对社区矫正的含义做出了明确的解释:社区矫正是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 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 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 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 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 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社区矫正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解决在就业、生活、法律、心理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以利于他们顺利适应社会。

2社区矫正工作中检察监督存在的问题

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充分行使检察监督权, 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正常开展, 对被矫正对象的合法权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由于社区矫正制度在我国起步较晚, 尚处于试行阶段, 故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2.1社区矫正监督权缺乏明确的法律保障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 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的各个环节具有法律监督权, 但是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有多大的监督权力, 通过何种途径行使权力以及监督的对象等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

2.2检察监督的对象不明确

刑法修正案 (八) 出台之前, 社区矫正的执行主体是公安机关, 在社区矫正实践中, 根据相关规定中的矫正工作流程, 真正承担社区矫正工作是社区矫正机构, 即在公安机关作为社区矫正执法主体的前提下, 司法行政机关担负具体的矫正工作, 成为社区矫正的工作主体。这种情况下, 检察机关究竟以哪个部门作为纠正主体成为问题。根据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和规范监外执行工作的意见》, 检察机关主要监督对象是公安机关, 这项规定与实践不符。即使最新的刑法修正案 (八) 规定也只是规定了实行社区矫正, 但没有具体规定社区矫正的执行主体, 检察机关如何实行社区矫正检察监督权成为难题。

2.3社区矫正检察监督检察机关自身重视力度不足

在社区矫正过程中, 检察机关往往轻制约而重配合, 是社区矫正工作的参与者而不是独立的法律监督机关, 在检察机关设置方面, 一般只有本辖区内有监狱或看守所的才设置刑罚执行监管部门, 而且即使有监所科等部门, 对社区矫正这一工作所安排的人员也比较少, 检察机关若不能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 就可能逐步丧失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监督地位。同时由于现有法律规范几乎没有对社区矫正中检察机关职权的规定, 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工作中难以发挥作用。

3完善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的建议

3.1通过立法明确社区矫正检察监督权

社区矫正作为刑罚执行方式之一, 已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内涵, 由检察机关对这一工作进行监督, 既符合法律的关于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精神要求, 又能够促使社区矫正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刑法修正案 (八) 增加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这一条, 但对如何实行社区矫正并没有规定, 每个机关的职权如何并不明确, 因此需要制定一部专门的《社区矫正法》, 对社区矫正的法律性质、适用范围、监督管理措施、保障体系、工作程序以及社区矫正机构和人员的设置、职责、权利和义务、执法监督、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

3.2明确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的对象和程序

由于社区矫正的执行主体和工作主体的不一致, 使得社区矫正工作检察监督的对象不明确。试点经验表明, 司法行政机关牵头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的模式及形成的基本制度是可行的, 有利于对罪犯的教育改造, 有利于人权保障, 所以明确司法行政机关作为社区矫正的执行主体和工作主体是可行的。

3.3检察机关自身应重视社区矫正检察监督权

为了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 有必要在检察机关内部成立专门社区矫正监督工作部门, 该机构的职责包括对被执行社区矫正措施的人员的执行情况、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执行职务情况有无侵犯被执行人权利等违法犯罪行为发生等情况进行监督。从社区矫正工作开展较好的国家来看, 社区矫正工作均有相对专门的检察监督机构。

4结语

社区矫正制度集中了国家、社会、个人三方的力量共同抵制犯罪, 各种力量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调配合, 社区矫正是一个新鲜事物, 由于法律机制不健全, 人员不足等原因, 使得检察机关在参与其中行使监督权时可能遇到比较大的阻力, 监督效果可能不甚理想, 但是检察机关应积极参与完善社区矫正法律制度的工作, 不断探索积极、有效的方式, 切实履行好社区矫正的监督职能。

参考文献

[1]姜爱东.关于社区矫正立法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0, (6) .

多举措加强社区矫正监督 篇3

建立信息台帐。该院监所科在收到法院、监狱送达的本辖区服刑的社区矫正人员的法律文书后,对服刑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建立一个全面的信息系统。同时,该院还对每一名服刑的社区矫正人员建立信息台帐,详细记载服刑人员的个人信息、刑期起止时间等各项信息,为开展社区矫正检察监督打好信息基础。

三对比清查。一是该院根据监所科制作的《罪犯监外执行情况检查台帐》与法院判处缓刑、管制人员名册、司法局所掌握的社区矫正人员名册进行对比,确定未交付以及未及时交付执行的人员名单,查明是否存在漏管情况。二是该院根据司法局的社区矫正人员名单与司法所监管人员名单、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定期向司法所报到签名表进行对比,核实已经纳入司法局监管的社区矫正人员是否实际得到监管,查明是否存在虚管情况。三是根据司法所掌握的社区矫正人员名单以及具体情况与该院通过面对面约见社区矫正人员了解的具体情况进行对比,核实在册社区矫正人员是否按规定进行了监管,查明是否存在脱管情况。

社区矫正监督人报告 篇4

来源:工业洗衣机 http://

检察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规定对刑罚执行机关的执法活动实行监督。社区矫正工作,确立了对矫正对象的刑罚执行在法律程序上由公安机关执行、日常的监管帮教工作由矫正工作小组负责的工作模式。因此.明确矫正工作的性质.理顺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社区矫正工作小组的工作关系,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性质、程序及内容应作出明确的法律界定.是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和预防重新犯罪职能的前提。

一、完善法律制度,夯实法律监督基础

1.确立社区矫正的法律地位。由于现行法律中没有社区矫正这一概念的表述.因而我国社区矫正试点的开展.主要依靠法律规格并不高的两高两部《通知》和司法部的若干规范性文件。社区矫正在法律层面缺乏应有的支撑.致使其在实际运作中难以脱离原有监外执行模式的窠臼。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己将《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纳入立法规划,立法机关可借此将社区矫正执行程序充实其中,使社区矫正获得应有的法律地位。

2.统一社区矫正的执行主体。实践证明。多元化的执行主体不但不利于行刑权的有效行使,而且造成了政出多门和执法的混乱.从而也影响了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的开展。因此.有必要对现行的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进行修改,重新配置行刑权。

3.明确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中的监督要求。目前。法律上虽已确定检察机关是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的主体,但仍有必要在法律中进一步细化。该方面的规定不但要对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的对象、范围、内容、方法等进行界定,而且要细化和完善监督程序,设置被监督方的义务性规定,弥补以往法律监督过于疲软的不足,使其具备应有的约束力。

二、建立一体化的行刑法律监督机制

1.建立专门的监督力量.为开展社区矫正法律监督提供基本保障。应通过增加编制和检察机关内部调剂的方式来切实改变社区矫正监督力量匮乏的现状。基层检察机关至少应安排两名检察人员专门负责社区矫正监督,经费和物质保障问题也要提上议事日程并及时解决。同时,监所检察部门要注意挖掘内部潜力,提升监督效率.特别是要加强负责监禁执行和非监禁执行监督任务的人员之间的沟通联系.保证刑罚执行监督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2.密切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加强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和刑罚执行监督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联系。形成监督合力,确保法院适用社区矫正活动的正确性.防止裁决不当:加强监所检察部门与反贪、渎职侵权检察部门的协作配合.优化侦查资源配置,强化侦查能力.积极查办社区矫正活动中的职务犯罪案件.维护司法公正。

3.整合上下级检察机关的监督资源。当下级检察机关的正当监督行为遭遇强大行政阻力时,上级检察机关应以积极行动支持监督到位. 当监督结果事关社区矫正的顺利推进或影响社会公正时,检察机关还应当向同级别的党委政法委甚至立法机关寻求监督支持。

4.畅通异地检察机关之间的联系。

异地检察机关之间的配合在一体化的行刑监督机制建设中尤为重要.建立和加强异地检察机关之间的联系刻不容缓。

具体内容包括:裁决地检察机关要主动向社区矫正地检察机关通报社区矫正罪犯的有关信息;执行地检察机关发现社区服刑人员脱漏管、条件消失或有严重违法情况,需要外地主管机关作出收监执行决定的,应及时将有关情况书面通知裁决地检察机关.由其监督当地主管机关及时作出收监决定. 以有效防止跨区域监外罪犯脱漏管等违法情况发生。

三、完善监督程序.增强监督效力

1.明确检察机关相应的知情权。由于社区矫正具有主体多元化、内容分散、范围广泛等特点,所以拓展检察机关的知情渠道,强化其知情功能十分有必要。应明确设立被监督机关定期向检察机关通报执法情况的义务。对拒不提供或者提供虚假情况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建立检察机关随时介人制度。要实现检察监督的及时到位.就应建立检察机关的随时介入制度。法律应明确规定: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活动可以随时介入,有权要求被监督机关提供有关材料、接受检察或就被监督事项做出说明。被监督方必须予以配合。同时。对检察机关的介入应明确和细化有关程序。以防止权力滥用。

3.强化检察机关纠正违法的效力。赋予法律监督应有的强制力.是落实法律监督权的内在要求。应当规定:收到检察机关纠正违法通知书的机关.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纠正.并将结果在规定时间内向检察机关通报;有异议的应当在收到纠正违法通知书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提出纠正意见的上一级检察机关提出复议:上级检察机关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决定。通知下级检察机关和被纠正违法机关执行:对检察机关的纠正意见既不执行也不提出异议的。要增设被监督机关的义务性规定。明确其法律责任。

4.制定规范性文件。省级以上检察机关应及时出台检察机关参与试点工作的规范性文件。统一规范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的开展,实现监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同时,人民检察院要借与同级政法机关联合制定规定的方式.明确和完善相关程序。以弥补法律的不足。

四、更新观念。丰富法律监督方法

1.开展动态监督。人民检察院应充分利用网络开展法律监督工作.构建社区矫正监督信息平台。建立社区矫正监督信息库,并力争与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联网,通过信息资源共享。拓宽监督视线 及时掌握本地区社区服刑人员的相关情况:检察机关各职能部门要利用内部办案网络,及时流转和处理社区矫正的相关信息,确保检察监督及时跟进到位:另外,检察机关内部要逐步形成辐射全国的管理信息网络,并保证不断根据需要进行智能升级。以有效监督外地监狱、公安机关移送的五种人及时进入本地矫正的环节。

2.向社会公开法律监督情况。检察机关应将法律监督与社会监督结合起来,将法律监督工作情况通过定期举行新闻发布会、在媒体网络刊登等形式向社会公开。置于社会舆论监督之下,必将使监督的效应放大,取得良好的监督效果。

3.开展综合性监督。综合性监督.是指检察机关通过对一段时期的社区矫正活动(如裁决、交付、执行等1情况。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析比对.找出其中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然后向主管机关提出综合性监督意见.以纠正不正确执法行为的监督方式。采用综合性监督的模式应注重对问题原因的分析、规律的总结、机制的完善,有利于从整体上、制度上对执法活动进行规范。

4.建立同步监督制度。检察机关应前移监督关口,变事后监督为同步监督.进而增强监督的效果。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活动中应对以下工作实施同步监督:一是在公诉中,积极开展量刑建议,促使审判机关合理扩大非监禁刑的适用;二是及时审查刑事判决,重点把好量刑监督关,保证审判机关裁决非监禁刑的正当性;三是提前介入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活动的监督,认真审查执行机关提请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材料.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防止违法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情况的发生。

五、监督与扶持并举。推进社区矫正健康发展

1.对社区矫正活动进行评估。检察机关作为社区矫正活动的法律监督主体,应对社区矫正活动进行科学的评估。以避免推进过程中的主观盲目性和可能造成的损失。在组织评估时.应召集有关的专家、学者和实务工作者共同进行.以确保评估的客观公正性和权威性2.大力支持社区矫正活动的开展。

首先,各地检察机关作为当地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要积极参加社区矫正工作的相关活动,履行好检察机关的工作职责:其次.检察机关可以利用自身既了解法律规定又熟悉刑罚执行工作的特点,协助矫正机构对罪犯进行矫正,并为矫正组织及被矫正人员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帮助:再次,检察机关可以从法律监督者的角度出发,全面分析评估社区矫正活动开展情况,正确评价其效果.客观反映它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向党委、人大、政协反映呼吁,以引起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对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视。

3.多部门协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目前,社区矫正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制定完善工作机制等方面需要公、检、法、司、民政、教育、劳动等众多单位的共同参与。检察机关因参与社区矫正制度建设而具有的优势及长期行刑监督积累的经验,应在协助建立社区矫正制度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社区矫正自查报告 篇5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为认真贯彻落实xx、市社区矫正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动我所社区矫正工作全面开展,召开所全体干部、村社区干部专题会议,传达文件精神,并安排部署、落实责任、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对矫正对象的后期监督管理。加大对矫正对象的后期监督力度,是规避治安风险、降低矫正对象再犯罪率的有效手段。对矫正对象的后期监督,采取“多方协作、联合布控、周闻其声,月见其人”的办法,防止矫正对象脱漏虚管和再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稳定。

二、强化责任、落实措施

社区矫正信息报告制度 篇6

地球村居委会

信息报告制度

为了更好的掌握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各项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各类问题,保证辖区治安稳定,特制定本制度如下:

一、对影响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的重大事件问题及时向上级综治办汇报。

二、居委会每月对辖区的纠纷调解和矛盾排查工作向街综治办汇报一次,认真填写排查纠纷登记表,无事报平安。

三、社区矫正小组定期向综治办上报矫正人员的有关情况,防止重新犯罪。

四、每月汇报综治工作例会情况,对未能解决的问题及时上报,共同作好协调解决。

如何加强和规范社区矫正法律监督 篇7

社区矫正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审判、刑罚执行、社区管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群众工作等各个层面, 但是就我县社区矫正工作各相关部门却存在着“各自为政”的局面, 从而造成了社区矫正工作中的漏洞和缺口, 制约了社区矫正工作科学、有效地开展。因此, 加强对社区矫正各个环节的法律监督问题, 就成了检察机关监所检察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 也是规范和完善社区矫正工作制度的有力保证。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重点监督:

一、统一部署, 科学规划, 建立长效机制

在社区矫正监督中, 检察机关应改变事后监督的模式, 不断探索和尝试, 丰富监督手段, 加大监管力度和强度。从社区矫正对象的裁定生效开始, 相关法律文书是否依法送达、社区矫正档案是否规范、健全, 监管措施是否落实, 帮教组织是否建立并发挥作用, 以及是否顺利完成刑罚期限或再收监等各环节进行监督检察。对人民检察院提出的正确纠正意见, 执行机关或人民法院不予采纳的, 检察机关可通知其纠正或向人大提请监督执行。

可以采取定期检察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联合检查和分片检察相配合等形式, 做到检察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加强检察机关同公安、法院、司法行政部门以及社区等相关部门的联系。要监督、配合公安机关做好普法宣传和重点犯、危险犯的监督考察和教育转化工作。及时发现并纠正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失职和违法问题, 增强约束力, 激发执法活力, 从而推动社区矫正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二、在交付执行阶段依法开展检察, 防止和纠正“漏管”行为

(一) 规范文书送达制度

今年新制定的《实施办法》明确决定了法律文书送达的期限和具体部门。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在向其宣判时或在其离开监所之前, 书面告知其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的时间期限以及逾期报道的后果, 并通知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判决、裁定生效起3个工作日内, 送达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执行通知书、假释证明书副本等法律文书, 同时抄送其居住地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收到法律文书后, 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送达回执。

(二) 统一刑期计算标准

个别司法所、派出所对监外执行罪犯考验期的计算方法不一致, 有的从宣判之日起算, 有的从判决生效之日起算。十天缓刑考验期如何准确计算不仅关系到法律执行的严肃统一, 而且如果个别缓刑犯在这最后的十天缓刑考验期内重新犯罪就影响到是否撤销原判缓刑。因此, 考验期的计算就必须形成统一标准, 确保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

三、在社区矫正日常管理中, 防止和纠正“脱管”现象

(一) 认真执行告知制度

社区矫正服刑人员外出务工较多、人户分离现象突出、流动性较大等原因, 矫正对象一般都没有正式的工作, 他们对司法行政机关的考核奖惩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有的矫正对象以种种理由不参加有关矫正活动, 有的迁居或离开居住区域根本不向司法行政机关和公安机关报告, 使社区矫正工作形同虚设, 脱管漏管现象时有发生, 严重影响刑罚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因此, 要监督社区矫正组织制定规范化的告知制度, 引起矫正对象的重视, 明确其责任意识, 这也是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和保障。

(二) 规范监外罪犯档案制度

要规范监督考察内容和程序性规定, 建立对社区矫正对象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 对每名罪犯填写考察监督跟踪表, 要有完备的法律文书和手续、完整的帮教组织、明确的责任人、具体的监督管理措施。实行一表流程管理, 做到表随人走, 跟踪考察, 同时其考察记载和谈话记录, 应当由罪犯签名并加盖手印, 确保监督考察内容的真实可靠性, 刑罚执行完毕后, 由执行机关将此表送交检察机关监所检察部门。检察机关监所检察部门要跟踪掌握社区矫正罪犯执行情况的全过程及其动态, 及时有效地发现和制止有关罪犯脱管、漏管、失控和逃避刑罚执行的状况, 加大监管力度, 更好地发挥检察监督职能。

(三) 加大查办监外执行活动中职务犯罪的力度

实际工作中, 有的监管部门领导和责任人对社区矫正工作重视不够, 从建档到落实帮教措施, 处于应付状态。在专项检查中发现有的执行机关对脱管漏管不采取措施积极查找, 常年无档, 对检察机关的口头建议无动于衷;对应该撤管的监外罪犯不依法撤管, 不发送监管期限届满告知书, 或头口宣告、或托人转告。因此, 加大查办社区矫正活动中职务犯罪的力度就非常必要。检察院监所部门发现社区矫正执法活动中存在违法、违反规定的, 可以区别情况提出口头纠正意见、制发纠正违法通知书或者检察建议书, 并确保他们及时纠正、整改。对于工作人员的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等违法违纪行为, 依法予以举报;构成犯罪的, 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四、依法开展对监外执行罪犯变更执行、解除矫正、终止执行环节的检察

(一) 考核制度是否建立和落实

《实施办法》规定, 司法所应当及时记录社区矫正人员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等情况, 定期对其接受矫正的表现进行考核, 并根据考核结果, 对社区矫正人员实施分类管理。检察机关监所检察部门就要对此进行监督考察, 看司法所是否确定了对矫正对象的考核方案, 是否登记在案, 是否分类分别管理。

(二) 奖惩制度是否完善和规范

对矫正对象给予奖惩, 是党和国家对犯罪分子实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惩罚与改造相结合、区别对待、给出路等方针原则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同时又是孤立、打击极少数抗拒教育矫正的矫正对象, 教育争取绝大多数矫正对象, 促使他们积极接受教育矫正, 转化思想的有效方法。检察监督要对法律文书、程序进行监督。

(三) 收监制度是否严格落实

《实施办法》第二十三条至第二十七条也对收监条件、程序等做出了明确地规定, 检察机关要监督各相关部门是否按照规定依法予以执行。

(四) 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合法权益予以维护和监督

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 矫正对象的人身安全、合法财产和辩护、申诉、控告、检举及其他未被依法剥夺或限制的权利不受侵犯, 在就学、就业和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司法所要认真听取和妥善处理社区矫正人员反映的问题, 依法维护其权益。要监督考察是否存在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

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监督和考察机制, 监所部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但是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 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工作时结合实际进行创新, 建立有效的社区矫正法律监督模式。

社区矫正监督人报告 篇8

搭建平台,完善机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该院结合区域实际,积极强化与该区各政法部门的协调联系,建立了监外执行工作专题联席会议制度,研究确定了配套工作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分工,构筑脱管漏管预防体系。由该院牵头,公安、法院、司法等部门组成专项检查组,利用一到二个月时间,以“听、查、对、问、纠”的方式对全区所有乡、镇、街道办事处的社区矫正工作进行全面的专项检查,组织集中点验,抽查部分社区服刑人员,了解掌握司法所、派出所落实监管制度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基本情况,核准社区服刑人员的实际人数,及时纠正监管中存在的建档不及时、档案内容不完整、执法不规范、监管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并对整改结果进行验收,确保刑罚执行得到有效落实。

创新办法,从源头治理。为有效控制脱管、漏管、虚管现象,该院从源头抓起,规范交付执行环节,不断提高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采用了“一二三四”工作法,一是每月核对制度。坚持每月底组织公检法司有关内勤核对数字制度,核准新增社区矫正人数,从源头上杜绝漏管现象发生;二是“两所”会商制度。要求執行地司法所、派出所坚持每月碰头会商制度,齐抓共管,互通信息;三是“三长”谈话制度。对新判决、裁定的将纳入社区矫正人员,要求法庭庭长、司法所长、派出所长落实首次谈话制度,讲清在社区服刑期间的法律规定,提高入矫守法的严肃性,为矫正教育打牢基础;四是四部门登记回执制度。要求法院的交付执行回执必须要有公安治安大队、执行地派出所、社区矫正中心、执行地司法所共同盖章方可结案,避免了建档不及时、人员底数不一致等现象的发生。

突出重点,同步监督。为确保刑罚执行的公平公正,该院采取定期专项检察和常态化检察相结合的方法对社区矫正进行动态法律监督。在专项检察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对重点单位、重点人员、重点环节进行复查、抽查、跟踪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检察建议书》和提出口头纠正。2013年以来,该院共向有关部门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190余份,《检察建议书》40余份,纠正脱管漏管160余人,监督收监执行13人,有效地维护了司法尊严。同时,针对谯城区社区服刑人员人数较多和人员流动快的特点,该院更加注重常态化检察,加大对重点环节、重点人员的监督力度。今年10月,该院在谯城区社区矫正中心成立了亳州市第一个“驻社区矫正中心检察工作室”,使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从事后监督转向同步监督,保证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安全监管。(文/徐后先 金阳)

社区矫正工作实习报告 篇9

一、以机构建设为切入点,提升社区矫正工作专业化水平。首创社区矫正“队建制、双配置”模式,市、县、乡镇分别设置社区矫正执法支队、大队、中队,进一步增强了纵向协调管理力度。社区矫正执法支队、大队分设队长、政委(教导员),坚持业务建设和政工管理并举,增设中层正职9名,其中政委1名、教导员8名。市局社区矫正执法支队正科职建制,以指导、监督、审核、协调职能为主;大队主要开展集中性矫正工作,承担社区服刑人员入矫登记、风险评估、动态监管、考核鉴定、集中教育和承办非监禁刑(拟假释)人员审前调查、对社区服刑人员提出司法奖惩建议;社区矫正执法中队主要依托乡镇司法所和乡镇司法社工中心,以乡镇片区设立中队,负责日常监管职能。该做法得到司法部、省司法厅的高度肯定。司法部副部长郝赤勇专门作出重要批示“认真总结南通等地经验,抓好实施办法落实”。

二、以素质提升为根本点,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水平。《社区矫正实施办法》颁布施行后,市、县两级司法行政部门迅速贯彻落实,掀起学习热潮。市局按照部、省厅文件精神,及时下发通知,明确要求各单位,广泛开展学习宣传活动,制定学习计划,尤其对从事社区矫正执法工作的人员,必须弄懂弄通、学深学透实施办法的条款内容,为规范有序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奠定法律基础。3月1日以来,市、县两级司法行政部门先后组织各类培训27期,组织各类考试19场,市局专门组织社区矫正执法机构兼职法制员进行执法技能考试,110名社区矫正工作者参加了考试,此项工作得到省厅领导的充分肯定。市局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施行前一天,先期组织培训,市局分管领导亲自辅导,对执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明确了具体要求,规范了统一标准,提出了规范化建设要求,收到良好的效果。与此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年初,全市有16个集体、18名个人被评为省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先进集体、先进个人;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电视扩大宣传面,编辑社区矫正工作简报共16期,加强了各地工作交流,促进了社区矫正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三、以监督管理为着力点,提升社区矫正工作精细化水平。市局专门召开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提升年推进会,会上明确提出以“机构队伍建设到位、工作制度体系完善、执法行为规范、教育帮扶机制健全、工作质量全面提升”具体工作要求。积极探索社区矫正对象集中交付对接制度,组织社区矫正执法工作人员到监狱与假释罪犯签订社区矫正入矫保证书,进行集中交付。建立每月释情通报制度,实现与入矫对象无缝衔接。推行社区矫正风险评估机制,根据评估的危险系数,确定“危险等级”,实施分类分级管理。加强社区服刑人员日常管理,严把入矫、思想汇报、公益劳动和请销假关。实行流动社区服刑人员跟踪管理,在县级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设立“活动区域预设、警报信息互通、行动轨迹追踪”专用监管平台,为1633名社区服刑重点对象配备了GPS定位手机,实行全天侯监控。在社区服刑人员活动范围超出预设区域时,监管系统自动向矫正中心监管平台发送警报信息,矫正机构收到预警信息后,及时以短信或通话的形式对社区服刑人员作出警示。今年以来,先后对208名违规社区服刑人员及时进行警告处理,累计治安处罚9人、居住地变更54人、撤销缓刑22人、撤销假释5人,对4名暂与监外执行罪犯收监执行,累计裁定减刑1人。统一制作下发社区矫正“执行文书和工作档案”范本,确保档案管理规范整齐统一。严格落实社区矫正工作责任追究制,制定《南通市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责任追究实施办法》,明确责任追究范围、处理种类和方法,对因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到位,发生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的,实行责任倒查。

四、以平台建设为支撑点,提升社区矫正工作信息化水平。各地先后投入1900万元用于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建设,目前,全市9个县(市区)均按标准建立了集帮助教育、管理控制、劳动就业、法律服务、社会救助、心理矫治“六位一体”的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海门市局利用国家下拨的300万元和地方拨款200万元业务用房建设资金,正在建设全省一流的特殊人员服务管理基地,明年初将投入运行。大力加强中心队伍建设,通过聘用、招录、借用等方式,充实人员,已配备337名司法行政专职执法工作者、488名专职社会工作者,4398名社会志愿者。扎实推进社工服务中心建设。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全市118个乡镇全部建成社工服务中心,按照“安置市场化、职责规范化、管理信息化、帮教社会化”的要求,积极做好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其解决就业和生活中的问题,确保其思想稳定、生活有着落。全面加强心理矫治工作,建立心理矫治机构62个,其中9个县(市区)均建成县级心理矫治中心,县城所在镇、中心镇也相应建立了特殊人群心理矫治机构。建立心理矫治专家库,成立南通市社区矫正扶心团,聘请168名专职心理矫正咨询师通过定期排查、问卷测试、集中辅导、个案疏导等方式,对有心理问题的社区服刑人员提供咨询和帮助。今年以来,共接待社区服刑人员心理咨询1431人次,组织心理测试1056人次,解决心理问题578人次,建立心理辅导档案786份。

五、以安全防控为关键点,提高社区矫正工作应急化水平。加强监管安全排查,做到一月一排查、法定节假日前必排查、重大政治活动期间加密排查。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市局根据省厅统一部署,专门下发文件、召开安全稳定会议、与各县(市)区局签订责任书,开展专项排查整治,同时,在十八大召开期间,坚持每日一报,及时掌握全市安全稳定动态情况。强化教育转化,对在排查中经重新评估划为“严管”类的重点服刑罪犯,重新修订方案,明确帮扶要求,开展帮扶教育,促其思想和行为转化。落实严密管控,对重点社区服刑人员,成立以司法所长牵头,社区民警、矫正社工、社区干部、志愿者、重点矫正对象家属组成的“六包一”矫正小组共同管控和帮教。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成立了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制定了应急处置方案,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专门业务培训,提高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社区矫正监督人报告 篇10

为确保社区矫正刑罚依法规范执行,预防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该院立足检察职能,着力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监督检察,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法院、公安局、司法局等相关部门参加的社区矫正工作联席会,总结交流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做法和经验,分析不足。通过部门联动,理顺管理机制,督促和指导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制度,严格执行社区矫正工作纪律,不断推进社区矫正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

为掌握全县范围内监外执行罪犯的情况,夯实社区矫正工作基础,该院将监外执行的个人情况录入监督台账,逐人建立监管档案。对新增监外(社区)服刑人员、入矫、解矫、人员变动等情况逐一进行核对,以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同时,通过听取汇报、检查卷宗和约谈等多种方式,重点对司法所是否存在脱漏管、对矫正对象的日常监管、管控措施、执法程度等情况进行检查,对于发现的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当场提出纠正意见和整改建议。

针对社区矫正环节的特点,积极探索制定监外服刑人员检察监督工作机制,有效防止脱管、漏管现象的发生。不断加强和规范社区矫正工作,建立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定期对社区矫正人员的表现情况进行分析排查,对排查出的重点问题、重点人员,制定针对性的方案和措施,落实责任到人。与派出所等部门建立反应迅速、协调联动的处置机制,发现社区矫正人员脱离监管的,通知执行机关及时查明原因,对涉嫌犯罪的社区矫正人员建议收监执行,维护监外执行活动的严肃性,对其他矫正人员起到了预防震慑作用。

在社区矫正检察监督中,坚持把激发、调动社区矫正人员回归社会、融入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放在突出位置,推进社区矫正工作方式由防范型管理向人性化、服务型管理转变。通过个别谈话和家访谈话的方式,促使社区矫正人员从思想上悔过自新;定期组织矫正对象开展法制教育,培养法制意识;积极加强就业指导和帮扶,促进其自食其力,尽快融入社会,避免重新违法犯罪。

社区矫正监督人报告 篇11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应的行刑方式, 是指将符合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 由国家专门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 在相关的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期限内矫正罪犯的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 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区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具体工作包括教育矫治、监督管理、帮困扶助、促进罪犯顺利回归社区几个主要方面。矫正对象为被判处管制、被宣告缓刑、被暂予监外执行、被裁定假释以及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五种罪犯。我国自从实行社区矫正工作以来, 由于是在原有法律框架下开展的, 由此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从监外执行监督模式转变为社区矫正监督后, 同样存在制约监督有利开展的因素, 需要完善社区矫正检察监督机制, 提升监督效率。

二、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 法律规定滞后, 影响监督效果

现行《刑法》、《刑事诉讼法》中的有些法条规定,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区矫正方面的进一步立法。自2003年在全国部分地区陆续推行社区矫正至2009年在全国的全面开展以来, 由于在《立法》上没有明确界定何为社区矫正制度, 尚未对调整社区矫正法律关系的法律、法规进行统一立法, 各地都只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各自制定相应的社区矫正地方性立法和规范性文件, 使得在开展社区矫正执行工作时, 因各自依据不同, 出现地方性法律规定的冲突。而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根据相关规定, 虽然明确对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法律监督, 但对检察机关监督权内容及如何保障监督权的实现等救济途径, 都未作明确具体的规定。由于现行没有统一的刑事执行法, 检察机关在开展社区矫正监督的法律依据只能是原有的刑事法律法规, 而这些规定不能很好地适应解决社区矫正监督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缺乏可操作性和权威性。

(二) 矫正机构繁多, 影响监督力度

社区矫正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审判、刑罚执行、社区管理、劳动就业、社区保障和群众工作等各个层面, 参与社区矫正的机构除公安、检察、法院、司法及政府相关部门组成成员单位外, 还有一些社会志愿者和基层群众组织。多方力量的参与, 往往会造成主体的不确定, 特别是执法主体与工作主体的相分离, 给检察机关监督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规定, 非监禁刑的执行监管机关为公安机关。但在社区矫正实践中, 真正承担起日常矫正监管帮教任务的工作主体是司法行政机关。当日常工作中遇到需监督情形时, 检察机关应当将承担着日常监管帮教任务的机构作为监督对象, 但却苦于无任何法律依据可适用, 从而直接影响监督力度和效果。

(三) 力量配备不足, 影响监督质量

长久以来, 由于对社区矫正工作法律监督重要性的思想认识不够。按照检察机关内部机构设置和职责分工, 承担社区矫正监督工作职责的部门是监所检察。而监所检察的一项主要工作是以派驻检察室的形式对监管场所 (包括监狱、看守所、劳教所) 实施法律监督。根据相关规定和工作要求, 特别是近几年来规范化建设的要求, 各派驻检察室的派驻检察人员派驻监管场所的时间每月不得少于十六个工作日, 遇有突发事件应当及时监察。监管场所都是远离检察院所在地的, 为了能保证检察监督的到位, 派驻检察人员必须坚持到监管场所工作, 工作重心是监管场所, 工作流程和模式基本围绕着监管场所展开。由此一来, 监所部门没有足够的力量和时间来保证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只能根据工作需要临时抽调人员参与, 很难保证对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工作的质量。

(四) 监督方式落后, 影响工作效率

社区矫正自2009年在全国推行, 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的最主要工作依据是高检院于2008年出台的《人民检察院监外执行检察办法》。该办法规定的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检查, 全面检查与重点检查, 会同有关部门联合检查等方式开展监外执行检察工作, 已不能完全适应社区矫正模式下的检察监督工作。由于社区矫正机构、矫正对象分布面广、量大, 这种检察监督基本上流于表面、形式, 很难发现问题。实践中, 有关法律文书的传递, 也只是主要依靠法院送判决书、监狱及外地监所部门邮寄等方式进行, 明显存在监督的滞后性和浪费司法资源等问题。监督方式的落后与手段的缺乏, 导致检察监督效果不佳, 工作效率低下。

三、完善对社区矫正的检察监督

(一) 完善立法

在立法上, 根据我国社区矫正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 结合我国国情, 在借鉴国外社区矫正成功经验基础上, 完善目前相关法律规定。一是在《刑法》、《刑事诉讼法》中确立社区矫正制度, 使社区矫正具有牢固的法律基础, 从而促进这一制度顺利发展, 解决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两个主体”问题, 明确司法行政机关的实施主体地位, 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完善社区矫正立法的障碍。二是制定一部《社区矫正法》来统率和协调社区矫正活动, 对社区矫正的法律性质、适用范围、帮教监管措施、法律责任及社区矫正机构的职责、权利义务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更要明确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法律地位, 完善监督的程序保障, 对消极或积极对抗法律监督的行为, 规定相应的的责任追究程序, 为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注入强制力。三是制定与《社区矫正法》相配套的人民检察院社区矫正实施细则, 将检察监督的各项内容详细规定在其中, 尤其是要对纠正违法的权限、方式及违法处置权等作出切实可行的规定, 强化检察机关的监督力, 切实维护法律监督机关的权威。

(二) 完善监督的保障制度

在检察机关内设立专门社区矫正监督机构, 建立专门的监督力量, 为开展社区矫正法律监督提供基本保障。基层检察机关至少应安排两名检察人员专门负责社区矫正监督, 切实改变社区矫正监督力量匮乏的现状, 保证能及时发现问题, 提出有效的纠正意见, 督促相关部门予以落实。同时, 应规范社区矫正检察工作, 明确社区矫正检察人员职责权利, 建立健全监督岗位责任制。在社区中设立检察派驻机构, 依托这一工作新平台, 检察人员可以深入基层派出所、司法所、社区及矫正对象家中开展经常性监督工作, 重点对交付执行情况、执行变更终止情况、监管帮教措施落实等进行同步检察, 更好地掌握本辖区监外罪犯动态、矛盾化解、参与帮困安置工作等情况。以外, 设置派驻监督机构也是检察机关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有力举措, 切实改进检察机关的监督方式。

(三) 提高监督效果

检察机关应前移监督关口, 将事后监督变为同步监督。在社区矫正活动中, 检察机关应重点在交付执行环节、执行变更环节和执行终止环节建立同步监督机制, 确保及时纠正社区矫正对象的脱管漏管, 监督执行机关对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规定的社区矫正罪犯依法给予处罚, 依法维护社区矫正罪犯的合法权益, 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日常监督工作中, 要综合运用纠正违法通知, 直接查办案件等多种形式, 加强对社区矫正的监督。对发现的矫正对象长期脱管、漏管等情况, 检察机关有权提出顺延执行期限的建议, 督促相关部门依法予以落实;对于矫正对象实行的司法奖惩有错误或与事实不符的, 有提出撤销奖惩的建议权。同时, 通过建立社区矫正机构联席会议制度的方式, 定期通报辖区内社区矫正情况, 共同研究、解决遇到的重大问题。

(四) 提高监督的信息化水平

构建统一的矫正信息平台, 推进社区矫正信息共享, 借助现代信息手段整合监督机制, 合理利用高科技成果, 为解决检察机关人员少、任务重的矛盾创造条件。县级公、检、法、司法机关之间应建立矫正对象信息网络平台, 通过该平台可以便捷地浏览所在辖区内所有社区矫正对象的资料, 包括个人基本情况, 罪名, 所判的刑罚种类, 刑期或罚金数额, 以及社区矫正帮教措施落实情况等;同时, 通过“GPS”定位系统, 对矫正对象实施有效监控, 有效防止矫正对象脱管、漏管、重新犯罪等问题的发生。在建立社区矫正对象信息网络平台过程中, 要完善相应的责任制, 促使社区矫正各参与单位及时准确录入矫正信息, 保证信息渠道的畅通和信息的及时有效。通过建立矫正信息平台, 真正实现对社区矫正的动态化监管和监督。

摘要:检察机关积极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加强法律监督, 确保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但由于法律规定未有修改, 而法律监督对象、监督内容发生了变化, 产生的问题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解决。

上一篇:四川大学开学第一课学生优秀观后感下一篇:锚索锚杆技术在边坡防护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