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语言积累与运用

2024-10-15

春语言积累与运用(精选10篇)

春语言积累与运用 篇1

邗江实验学校 陈新平刘小明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语文从我身边徜徉而过,留下唐风宋雨的kāngkǎi激昂;语文从我身边流淌而过,留下诗林词苑的淋漓()酣畅;语文从我身边飘然而过,留下美文小说的婉转悠扬。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订正在下面的方格内。

雀跃之心新陈代谢分道扬镳魂牵梦影浮想连翩神色张皇

鄙夷不屑昏聩无能一筹莫展通情达礼直接了当揠苗助长

错别字改正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几天气温___下降,同学们要做好防寒降温工作。

②对一些经典名篇,我们都应在理解基础上认真诵读,使自己____受用不尽。

③讲好普通话,____你我他。

④任何___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行为,都应该受到批评。

A.急剧终生沟通违反B.剧烈终生勾通违犯

C.剧烈终身勾通违犯D.急剧终身沟通违反

4、下列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双博馆的门前雕塑展示了扬州自春秋到现代两千多年中的著名历史代表人物个个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B.金秋十月,公园里游人如织,天黑了还不绝如缕,真是热闹极了。

C.“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D.老师每次对我的批评总是那么的鞭辟入里,让我获益匪浅。

5、品读下面诗歌,你会得到很多启发。请你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题,也来创作一首小诗。

供选题目:嗅,触,梦。

示例:

将心贴近二月,

于是,我听到了,

听到了花开的声音。

参考答案:

1、chang2yang2慷慨 lin2li2

2、影-萦;连-联;礼-理;接-截

3、D 4、C 5、略

春语言积累与运用 篇2

笔者抽样统计分析了2013年全国各地50套中考语文试题, 发现“语言积累与运用题”平均分值约为26.3分, 平均题量约为7.1条。现将该类试题的特征和命题趋势解读如下。

一、考点的基础性

在众多的语文知识和能力中, 汉字、词语、句子、语法、修辞、标点、名句、名著等是初中阶段最为核心的知识, 而识记能力、辨析能力、阐释能力、概括能力、归纳能力、转换能力、仿拟能力、探究能力等则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最需要掌握的能力。中考语文“语言积累与运用题”非常注重对这些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 例如2013年中考, 100%的省市都考查了“汉字读写”和“名句默写”这两个传统知识点, 68%的省市考查了“语病修改”这一知识点, 这些统计数据折射出命题者注重“双基”的鲜明导向。

二、选材的贴近性

“语言积累与运用题”命题材料的选择非常讲究, 从2013年中考看, 命题材料体现了“三个贴近”。一是贴近生活, 与时俱进, 举凡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都是命题者“捕捉”的目标。例如自今年年初以来, 倡导节约粮食的“光盘行动”在国人中引起较大的反响, 2013年中考语文试卷中, 就有超过4个省市直接以该热点为“平台”设计综合性学习试题, 综合考查考生的语言积累与运用能力。二是贴近地域, 彰显乡土特色。中考试题一般都是各地自主命题, 因此, 命题者在材料的选择上都会打“家乡牌”, 将地方的人、事、物、景等元素融入试题中, 以激发考生的家乡自豪感。例如2013年中考语文重庆卷的“重庆科技活动周”, 江西卷的“脚踏热土, 爱我江西”等, 都是如此。三是贴近考生, 注重价值引领, 在材料中渗透人文关怀, 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和浸染。

以上做法, 进一步彰显了“学业考试的命题要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经验的联系, 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在具体情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理念。

三、组元的综合性

所谓“组元”, 是指将各种知识、能力等考查元素在试卷中进行组接安排。语文学习, 无论就其内容还是形式看, 都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为此, 在语文中考中加强综合, 简化头绪, 突出重点, 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 无疑更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在语文中考试卷中加强综合, 有下面两层含义:

一是指加强语文学科内知识点、能力点的“小综合”。请看2013年湖北省咸宁市的一道中考语文试题———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辛勤劳动”“资源匮乏”“空气污染”“道德高尚”这四个短语中, “辛勤劳动”与其他三个结构不同。

B.“他们的心在战栗, 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孙在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脚印一样。”句中的破折号表示话题转变。

C.“秋日的艳阳在森林的树梢上欢乐地跳跃, 把林子里墨绿的松、金色的唐棋、橘黄的杨、火红的枫, 打扮得五彩缤纷。”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艳阳跳跃。

D.“她们不但是表现神和人, 就是草木禽兽: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 都能形容尽致, 尽态极妍!”该句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道选择题的四个选项分别涉及短语类型、标点符号、句子成分以及修辞手法几个知识点, 虽然仅有2分的分值, 却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二是指加强语文学科和其他“非语文”资源的“大综合”, 走“大语文”路线, 在试题载体的选择上努力体现“生活化”, 突出各学科之间的渗透交融, 反映当代科技、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这一点, 着重表现在“综合性学习”试题的设置上。样本统计表明, 2013年中考语文试卷中, 有超过70%的省市设置了“综合性学习”试题。例如浙江省台州市的“综合性学习”试题, 命题者营造了“陪奶奶去杭州医院看病”这一生活情境, 设置了3道小题, 以8分的分值, 综合考查“路线介绍、拟写短信、选择感谢词”三项内容, 各种知识渗透科学, 能力点考查多元, 系“大综合”的典型试题。

四、题型的创新性

“语言积累与运用题”不仅是中考语文试卷的“热点”, 也往往会成为中考语文试卷中的“亮点”。2013年中考语文“语言积累与运用题”在传承中又有所创新, 一些夺人眼球的新题型新颖别致, 开放灵活, 富有创新性, 从多角度检测了考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针对2013年中考语文“语言积累与运用题”呈现的上述特征和趋势, 建议同学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积极应对。

一是关注时事, 点击生活。近几年来, 中考语文“语言积累与运用题”通常设计与实际问题情境基本一致的题目, 联系生活实际考查考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基于此, 平时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学习观, 培养“学用语文”的意识, 关注社会热点, 点击生活现象, 在对时事的解读分析与对生活的感悟理解中, 不断习得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如此, 才能从源头上提高我们的语言积累与运用能力。

二是掌握方法, 触类旁通。“语言积累与运用题”涉及的题型纷繁复杂, 包括汉字读写、词语运用、名句默写、语病修改、语言连贯、句段仿写、新闻压缩、图表分析、对联拟写、广告宣传、名著阅读、材料探究、口语交际以及综合性学习等。这些题型各有其命题特征和解题规律, 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 必须加强针对性训练, 反复实践。只有真正掌握了这些子题目的解题技法, 才能在应对时做到游刃有余。

三是善读会思, 科学表述。近几年来, “语言积累与运用题”中的“运用题”部分多以主观表达为主。无论何种子类型题目, 从本质上看, 其解答流程大致上都可概括为三个字———“读、思、写”, 即先阅读命题者提供的文字或图表材料, 接着深入思考命题者抛出的问题, 最后写出文字答案。这就要求我们在解答时做到六个字———“读清、思明、写佳”, 即善于阅读材料, 思考明白问题, 规范地写出答案, 从而为“语言积累与运用题”的解答赢取灿烂的分数。

小学语文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积累;运用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语文教学更加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时能够更好地进行人际沟通与交往。随着加强语文语言积累与运用的呼声越来越高,教师应不断调整和创新教学方法,把积极引导学生学会积累和运用语言纳入教学目标之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在语言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一、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

语文教师要想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达到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良好教学效果,首先就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只有对学生真正了解,才能利用学生的兴趣点设计教学环节和内容,有效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促进学生对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小学生一般都非常喜欢看动画片,笔者就让学生每天放学后看十分钟的动画片,然后在第二天上课时把自己所看动画片的名称和故事情节讲述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由于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学生不会把它当作一项被动性的作业去完成。通过讲故事,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对语言的“理解——记忆——表达”过程。

二、组织课前背诵和口头演讲

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利用每节语文课前的几分钟,为学生创造更多练习语言运用的机会和平台。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五六个人左右,利用每节课前几分钟一次一组进行背诵或者演讲,促进学生对已学知识点的巩固和运用。

例如,上节课学过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枫桥夜泊》这首古诗之后,笔者在这一节课前五分钟选择一组或两组要求背诵,并且和其他学生一起评价哪个组背诵得比较流畅,哪一组背诵的整体效果比较好。通过这种形式的练习,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牢记并学会运用了课文知识点,同时加深了对语言结构运用的体会。在学习语文课文之后,组织学生在下一节上课之前对课文进行描述,不必局限于对课文一字一句的复述,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也可以利用课文中或已学过的词句加以修饰,只要讲得明白、流利就可以。

三、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语文这一学科主要以文字的形式描写人物或事件,每篇课文中都包含着这样那样的情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引导学生感受和领会其中的情感,并且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或朗诵。学生只有真正领会了其中的情感,才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为了提高学生朗诵课文的能力,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空间,促使他们主动练习和使用语言,教师在此期间扮演引导和纠正的角色。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爱你啊,祖国》这一课,本文主要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讲述完文本大意之后,笔者组织学生自由朗读,鼓励学生之间相互提出意见,学习抒发对祖国情感的语气语调,如激昂、热爱、感激等。接下来笔者依次选择几个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纠正学生阅读时的语气,帮助学生更准确地表达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练习,能加深对课文情感的领悟。

四、利用多媒体调动课堂气氛

信息时代,教育教学拥有了更多高水平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多媒体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多媒体动静结合的技术特点,为语文课堂提供了大量直观丰富的内容,以各种各样的图片和视频生动形象地展示出画面,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课堂教学的气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技术优势,借助一些优秀的演讲或朗诵比赛等电视节目,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例如,为了更好地拓宽学生语言积累和运用的途径,笔者有计划地搜寻有关语言使用方面的视频如演讲、朗诵比赛等,并在课堂上播放,和学生一起赏析。引导学生关注视频中精彩的语言表达环节,并让学生做好记录。学生对少儿诗朗诵大赛视频中选手的表现赞叹不已,无形中激起了努力学习语言的渴望。

通过多媒体电教技术为学生播放优秀演讲视频,一方面拓宽了学生语言积累的途径,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语言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五、重视课后作业的环节设计

在日常教学中,课后作业环节往往被教师忽视,大多数教师认为学生把教科书安排的课后练习完成就行了,这其实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误区。教师应根据教材大纲和课堂教学目标要求,认真设计课后作业环节,把课后作业纳入到教学的整体环节设计。课后作业不仅是对教学内容的巩固,也是促进学生学习和养成良好习惯的一个有效途径。

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可以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课后作业,也就是说如果本节课所讲解的内容需要特别加强巩固,教师要根据课文的重难点以及教学目标等设计课后作业,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并巩固知识点;另一种是为了让学生达到某种能力和水平而设计的长期课后作业,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运用课堂积累下来的语言,可以让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教师定期进行检查,并对学生所写日记中出现的语言运用不当问题进行引导和纠正。如此长期坚持下来,学生不仅养成了写日记的良好习惯,同时也及时练习和巩固了在语文课堂积累的语言,有效促进了学生言语积累和运用能力。

六、培养学生课外阅读时记录经典词句的习惯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语言的学习和积累,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将教材内容和课外阅读资料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但课外阅读资料浩繁复杂,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因此需要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寻找一些相关的阅读资料,作为阅读典型材料让学生精读、细读,引导学生做好记录,便于在以后的社交或写作中运用。

例如,在课外阅读时笔者指导学生赏析一篇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景色的句子:“宁静的夏夜月朗风清,总是能给我一种清逸娴静的感觉。明净清澈如柔水般的月色倾洒,清光流泻,意蕴宁融。月色柔和而透明,轻盈而飘逸。”如此优美的句子,很适合学生反复朗读,品味句子所表达出的优美意境。之后笔者让学生把这一段话抄写在笔记本上,为以后的作文写作积累语言素材。学生通过反复运用课堂上学到的好词好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对语言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总之,小学生语文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是一个需要长期实践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需要从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上采取有效策略,做到课内教学和课外阅读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针对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有效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在语言积累和人际交往方面都能得到较快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苏丽荣,王金富.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A].迈向新世纪[C].长春: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1999.168-169.

[2]张声忠.应该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西宁:青海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1999.110-120.

[3]李雨虹.回归语文教学本色——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误区解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南京: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256-258.

[4]白 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认识与实践[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二卷)[C].长春:中国伦理学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会,1993.40-43.

[5]陈玉鸿.小学语文教学不变的是什么[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南京: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176-180.

春语言积累与运用 篇4

做这类试题,考生要能联系所提供的语言材料的上下文和语体特点等内部语境,以所提供的语言材料的对象、场合、目的等外部语境(即语言交际的情景)作为切入点,运用发散思维进行合理的续写。

句子续写题是一种“造句”的题型。考生在解答这类题时应遵循两个原则:形似与意谐。形似,即句子结构与前句一致。意谐,即句子意义与前句连贯。

技法点拨:

补续句子的题型有很多种,每一种题型都有不同的特点和关键突破口。有关补续句子题的种类和具体方法有:

1.填充性补续就是按题目要求,为文段中的空缺部分补充恰当的句子,使句意更完整。考生在做题时,必须注意题干要求和上下文的提示。

2.归纳性补叙就是为所给文段补写一个句子或文段,对文段的内容进行整体性的概括归类,以提示文段的中心。考生在做题时,应注意抓关键句。

3.评价性补叙就是按照题目的要求对所给文字或段中某些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意见、想法。

4.延伸性补续就是顺着原句的思路,使要求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清楚。考生在做题时,一定要注意原句的思路及具体要求。

5.过渡性补叙就是在两段文字之间补写一句话或一个语段,使文章的上下文贯通。考生在做题时,必须准确概括上下两段文字的内容,保证过渡段能承上启下。

6.并列性补续就是为文段中的句子或句群补出结构大体相同、内容相关的事例组成一段表意完整的话。考生在做题时,要注意语境、结构、内容的衔接。

典型例析:

一、填充性补续

1.(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语文试题)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补全对话。

某班语文老师要求学生阅读名著《西游记》。同学甲家境较差,在书店花十几元钱买了一本普及本,到学校后,看到同桌乙买的是一百多元的豪华本,甲有点尴尬。为消除甲的尴尬,乙说:“_________”

解析:做好本题的关键在于结合语境分析此时人物的心理活动,消除同学甲的尴尬心理,考查考生语言得体、连贯、简明的能力。

参考答案:示例一:我没有发现你买的这种,多花了冤枉钱。示例二:读书不过是读其中的内容,我花钱太大手大脚了。

2.(山东省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要求:语意连贯,表达得体,不超过30字。

一位诗人在某学校给学生作有关诗歌创作的学术报告,准备朗诵一首诗时,发现诗作放在了学生的课桌上,于是走下讲台去拿。他在上阶梯教室的台阶时,不小心摔倒了,学生们顿时愣住了,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到了他身上。

诗人站起来稳住身体,指着台阶对学生们说:“_______________。”这一机智而又富于哲理的`话语,不仅为诗人摆脱了尴尬,而且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解析:这是一道情景类语言应用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方面的能力。语段提供的情景分前情景和后情景。前情景是诗人上台阶时摔倒了,学生们的目光集中到了“他”身上;后情景是诗人赢得了热烈的掌声。考生补写语句必须满足这两个情景的需要,同时要结合人物的身份——诗人。

参考答案:你们看,上升一个台阶多么不易,生活是这样,作诗(学习、工作等)也如此。

二、归纳性补续

1.(宁夏省中考语文试题)阳光社区准备推荐董劲松为市级“十大公德人物”候选人,拟写了下面的推荐材料。请在横线处用赞扬的语言概括董劲松的事迹,将这则推荐材料补充完整。不超过25个字。

董劲松,男,阳光社区保洁员。由于他的辛勤工作,我社区连续5年获得区级“卫生先进单位”的称号。他主动帮助居民解决困难,长年义务照料3位孤寡老人。他还担任业余治安巡逻员,多次勇敢地与歹徒搏斗,5次负伤,为保护社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巨大贡献。董劲松同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我们认为,“十大公德人物”这一称号,他应是当之无愧的。

解析:本题是对考生语言概括能力、衔接能力和对人物事迹评价能力的综合考查。考生在答题时要明确分析题干中的四点要求:(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董劲松的事迹;(2)要用赞扬性的语言;(3)所写语句与上下文自然衔接;(4)字数不超过25字。语段中的信息有三点:辛勤工作获称号,义务照料孤寡老人,与歹徒搏斗作贡献。

参考答案:示例一:用辛勤汗水,树社区新典范;见义勇为,让行动奏响时代新篇章。示例二:辛勤劳作,关爱他人,勇斗歹徒。

三、评价性补续

1.(湖南省邵阳市中考语文试题)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

甲、乙两名同学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甲靠父母外出打工挣钱供他上学,乙家境富裕,但从不乱花钱。近日,甲同学为自己过生日一事与乙同学闹起了别扭:

甲:我也想讲面子呀!亏你还是我最好的朋友,连借点钱让我请客都不行,太不够意思了!

如果你是乙,该怎样回答,才能既不伤友情,又能让甲主动放弃生日请客的想法?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考生应结合语境,熟悉情况,同时,语言劝说得体、委婉是做好本题的关键。

参考答案:我爸妈对我的生活费控制得很严,这个星期的钱已经用没了,我们开个生日小歌会,我送给你一首歌,那样不是更有意义吗?

四、延伸性补续

1.(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试题)四川汶川用爱心捐款重建的一所学校今天正式开学。学校门口悬挂着一条横幅。请你根据上句续写下句,续写的句子要包含“希望”一词,并与上句构成对偶句。

地震摧毁了美丽的校园,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考生续写和拟写对联的能力。题目提出了续写句子的具体条件,考生做此类题一定要审清题目要求,一是要出现“希望”一词,二是要做到字数相同、词性相对。

参考答案:心灵放飞着不屈的希望。

2.(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下面是《做人》这首小诗的前两节,请顺着文意续写一节。

做花一样的人/不一定艳丽娇媚/但必须芬芳四溢

做树一样的人/不一定枝繁叶茂/但务必挺拔秀颀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续写句子的能力。考生在做题时必须细细分析原诗句的内涵和形式,分析出原诗句分句之间的联系,如:“花”的特点:艳丽妩媚、芬芳四溢,但更突出芬芳四溢;“树”的特点:枝繁叶茂、挺拔秀颀,但更突出挺拔秀颀。

参考答案:做山一样的人/不一定高大巍峨/但定要庄重挺立

五、过渡性补续

1.(辽宁省阜新市中考语文试题)在下文的语境中,假如你是那个小男孩,该如何礼貌机智地对老妇人说?

一对年轻夫妇带着一个5岁的小男孩去租房,他们对房子很满意。房东是一位老妇人,她淡淡地说,“我从不把房子租给带小孩子的家庭。”夫妇俩大失所望。可是小男孩又敲开了房门,满面春风地说:“_______。”老妇人听了哈哈大笑,愉快地把房子租给了他们。

[4]

解析:解答这道题的关键是要把握说话人的动机切入点。因此,续写的句子要在文中起到过度作用。要注意语言的简明、幽默、得体。

参考答案:老奶奶,您好!房子我租下了。我今年5岁,没有小孩,只带了两个大人。

六、并列性补续

1.(四川省中考语文试题)在下面横线处,仿照前面画线的句子,各补写两个句子。

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往哲先贤那里,人们学得他们的品格。从孔子学得仁爱的情怀,从鲁迅学得批判的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古今中外的著述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司马迁《史记》的严谨态度,文天祥《正气歌》的浩然正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解析:本题既考查考生的仿写能力,又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语文积淀的能力,考生在答题时应注意通过了解古今中外的名人及他们的人生经历来凸显他们的精神品质。

参考答案:从老子学得无欲的品行从巴金学得博爱的胸怀王维《观猎》的意气风发陆游《书愤》的壮志情怀

实战演练:

1.阅读下面一段话,补全对话。

有一次,马克·吐温与一位夫人对坐,他对她说:“夫人,您真漂亮。”夫人傲慢地回答:“可惜,我实在无法同样地赞美你!”马克·吐温毫不介意地笑笑说:“_______。”

2.仿照文中开头一句话的句式,在横线处续写两个句子。要求所写句子都运用比拟的修辞方法,并与开头的一句话构成排比句式,使文段语意完整。

没有大海的粗犷豪放,可以有小溪的轻盈从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向每一个人敞开胸怀,我们总能在那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色彩及价值。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在横线处续写一段话,使句意完整,通畅。

袁隆平接受记者采访时,有记者问:“您这一生希望有多少资产?”袁隆平说:“一个小棚子,下面一头小猪,足矣。”他的回答叫人惊讶。袁隆平笑着说:“这个棚子就是上面的宝盖头,下面这个‘豕’,不就是猪吗?”大家恍然大悟。他接着说:“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这是对的,____________。我对钱这个东西看得很淡,够用就行。”说完,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

4.根据文意在①②处续写句子,注意续写的句子与前面的句子形成对比,且做到表意准确,衔接自然。

悲观是一种毁灭,乐观是一种拯救。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悲观的人,所受的痛苦有限,前途也有限;乐观的人,所受的折磨无量,前途也无量;在悲观的人的眼里,原来可能的事变得不可能;在乐观的人的眼里,原来不可能的事变得可能。悲观只能产生平庸,②_________。从卓越的人那里我们不难发现乐观的精神,从平庸的人那里我们很容易找到阴郁的影子。

5.依照下面的例句续写一个句子,写出你对人生的感悟。要求所写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上下文意连贯,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例句:人生是一支歌,悠扬的旋律谱写出你春天的耕耘和秋天的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过渡句。

居里夫人逝世之后,人们在追悼她的同时,一致认为她的伟大发现是对人类的极大贡献。诺贝尔却认为,居里夫人的贡献的确伟大,她的贡献不是物质的,而是她的人格魅力;她的认真执著,她的接人待物。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诺贝尔逝世后,只有几个小时就被火化了。在场的只有他的直系亲属、助手和牧师。告别仪式之后,他的骨灰埋在家乡的墓地,坟墓和一般百姓的毫无差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揣摩上下文意,在①处填入两句话,在②处填上合适的句子收束整个语段。

其实人生也如四季:①_________,_________,沉着稳重的中年是人生的秋天,蹒跚佝偻的老年是人生的冬天。逝者如斯,青春不再,躯体的老化是自然规律;②_________

8.仿照下面文字中画线句的句式,在①②两个横线处分别续写一个句子,使前后文衔接自然,在第③个横线处续写一个总结,使整段文字表意准确。

《积累与运用(三)》教案 篇5

(三)教材简析

本次《积累与运用》有六个方面的练习。

“温故知新”是复习一组恰当运用反义词的句子。了解在一个句子中恰当运用反义词,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准确、鲜明、集中。让学生体会其表达效果。

“语海拾贝”选编了《声律启蒙》中的两组对偶句,对仗工整,节奏明快,朗朗上口,能让学生感受到汉语言文字的对偶技巧和音韵格律美。

“互动平台”选取了三位同学与老师的对话,引导学生从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中进行总结,体会到很多生活中的小事都能成为我们的习作材料,我们一定要多留意、细思考,积累习作素材。

“口语交际”由两兄弟竞聘的故事引出一个鲜活的话题,为学生参加讨论,提供了生动的情境。

“习作百花园”引导学生选取生活中的真实故事,用心感受真情并用记叙文表现出来。

“自主阅读园地”为学生介绍了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艰苦奋斗成为“治沙女杰”的真实而感人的事迹,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谈谈体会。

教学目标

1.体会在一个句子里恰当运用反义词的效果。

2.能主动地积累《声律启蒙》中的对偶句,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音韵格律美。

3.能积极参与集体讨论,围绕主题大胆发表意见。

4.用心感受身边的凡人小事,体会蕴涵的真情,写一篇记叙文。

教学准备

1.课外阅读、了解《声律启蒙》。

2.留心观察身边的凡人小事,感受身边的真情。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2.交流自己的发现。

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读句子,深入体会句子中反义词的表达效果。

3.再读句子,进一步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

二、语海拾贝

1.自由读一读这两组对偶句。

2.在字数等方面感受对偶的规律,感受句子的节奏、声律美,鼓励学生积累。

3.教师介绍《声律启蒙》,展示这本书中的其他对偶句,激励学生课外阅读。

三、互动平台

1.默读互动平台中的对话,也可以分角色朗读。

2.集体讨论:从三位同学和老师的对话中,你了解了什么?

3.根据学生的回答,回忆总结《在急流中》和《把耳朵叫醒》两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4.勾画并再读老师的话:“很多小事都可以成为我们习作的材料,只要我们多留意、细思考,就不会为习作时找不到材料而犯愁了。”结合平时的写作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四、口语交际:应该录取谁

--1--

1.活动目标。

(1)能围绕中心议题作出自己的判断,并有条理地讲述理由。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用语文明。

(3)能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有不同的意见能与人交流商讨。

2.教学准备。

(1)课前了解职场应聘的一些故事,为这次的口语交际做好准备。

(2)课前让学生准备口语交际中招聘故事的情境表演。

3.情境表演,引出课题。

(1)指名学生上台表演口语交际中的应聘故事。

(2)引出口语交际的主题:应该录取谁?

4.合作学习,辩论交流。

(1)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

(2)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见解,寻找观点相同的同学,丰富自己的认识。

5.集体学习,开展辩论。

(1)以“召开董事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辩论兴趣。

(2)观点相同的同学组成一方,双方辩论。要求:大胆发言,声音响亮,有自己的观点,辩驳有理有据,用语文明。

(3)看看谁的支持者比较多。学生推举出的“董事长”进行总结,老师根据学情以“人力资源部顾问”的身份进行总结,总结时以幽默的语言肯定学生在辩论中的突出表现,指出不足之处。要将学生的注意点引向辩论的态度、语言的组织等方面。对辩论双方都要有客观的评价。

6.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

五、习作百花园

与单元学习阅读教学重点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阅读体验转变成习作实践。

1.读习作提示,明确要求。

2.小组交流,介绍自己身边最感人的真实故事。

3.由小组推荐学生全班集体交流。

4.独立思考,自由表达。

5.完成作文草稿,自己修改或相互修改。

6.展示学生的优秀习作。办“我身边的事”优秀习作展。

六、自主阅读园地

1.自读短文,勾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2.同桌或小组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解决疑难的问题。

3.再读短文,体会文章情感。

4.能将这篇短文讲给别人听。

四年级积累与运用三 篇6

(三)课型

复习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积累成语,感受成语的趣味性。(2)积累广告语,增强环保意识。(3)喜欢阅读成语故事,理解成语的喻义。(4)完成本次习作。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查阅资料,理解成语的意思。(2)通过各种途径编写广告语。

(3)通过编写广告语,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4)通过习作,培养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读、背、记中形成积累词汇的习惯。(2)在说、听、评中形成口语表达训练习惯。重点、难点

重点:能清楚地写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生活习性、特点,养成修改和与人分享写作快乐的好习惯。

难点:进行写作能力训练。教学准备

1~3篇各具特色的例文 教学方法

四环节循环教学法 课时划分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成语,感受成语的趣味性。

2、积累广告语,增强环保意识。

3、喜欢阅读成语故事,理解成语的喻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积累与运用

(三)”

二、温故知新

1、以前我们曾读过很多有趣的成语故事,有以数字开头的,有首字相同的„„今天我们要读的成语同样非常有趣,请大家一起到“积累与运用

(三)”的“温故知新”里去看一看。

2、学生自读成语,要求准确。

3、互相交流自己发现的这些成语故事的共同特点。

4、分组读成语。

5、你还能试着说出其他这样的成语吗?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这些成语。

三、语海拾贝

1、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星球上,在地球妈妈的怀抱里,除了人类,我们还有很多很多的朋友,为了让这些朋友能和人类和睦相处,人们常常进行一些宣传,所以我们经常能在各种广告牌上看到这样的语言—(出示三条广告语)

2、学生自由反复读句子。

3、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一、二句广告语是我们一起动手栽树养花,美化我们的家园,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第三句是提醒我们要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水资源。)

4、这样的广告语有什么好处?

5、记一记这三则广告语。

6、你能为校园的绿化写一则广告语吗?

7、全班交流,选出最富创意的广告语。可课后制作成广告牌放在校园绿化地带里。

四、点击成语

1、自由读。

2、同桌互相交流读懂了什么。

3、说一说“一鸣惊人”的意思,并试着造句。

(一鸣惊人:在全校科技大赛中,王蒙制作的航模获得了一等奖,真是一鸣惊人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学习语文,用书面、口头等方式表达自己观察动物的体会、收获。

2、抓重点词句,自读自主阅读文章《喜鹊》。教学过程

一、综合性学习

〔交际指导〕

1、搜集资料,交流信息。

(1)选择合作伙伴,确定搜集的内容和方向。

(2)自主地通过各种渠道或不同方法搜集资料。

(3)与合作伙伴交流搜集的资料,探索充实资料的途径和方法。

2、独立设想,合作构思。

(1)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设想参加主题展示会的形式是办小报,还是写一篇作文、日记或课件制作等。

(2)根据设想形式整理、筛选搜集的资料。

(3)寻找、邀请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共同构思方案,做好参加主题展示会的准备。

3、成果展示,主动探究。

(1)先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并作相应的介绍,相互给予评价。

(2)小组推荐优秀者在全班展示成果,展示者可以汇报在搜集材料及准备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收获、体会。

(3)观察者可以质疑,可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4)成果评比,重在激励。

4、拓展延伸,加强实践。

课外办一期以“奇妙的动物世界”为主题的黑板报,可以搜集小报、图片优秀作文、诗歌等。

〔交际例文〕略

二、自主阅读园地

1、自主选合作伙伴阅读短文。

2、边读边想,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3、学生之间互相质疑、释疑、交流体会。

4、勾画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语段,可以记号、旁批,记一记,背一背。

5、有感情地朗读短文,表达喜爱之情。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能清楚地写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生活习性、特点,养成修改和人分享习作快乐的好习惯。教学过程

一、习作要求

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娇小玲珑的蜂鸟能抗击体格庞大的鹰,真不愧是“空中霸王”的克星;小猴在联欢会上学到了知识,结识了新朋友„„快拿起笔来,把你喜欢的动物写出来。注意写清楚动物的生活习性、特点。写完后读一读,改一改,再与同学交流交流,分享习作的快乐。

二、习作指导

1、选择材料。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比如聪明伶俐的猴子,笨拙的小猪,忠实的小狗„„同学们,快快拿起笔来,把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写下来,这就是写作的材料。

2、内容具体有条理,紧扣中心。

要围绕中心,具体、有条理地表达出你为什么喜欢这种动物。这是这次写作的难点,喜欢的东西很多,开头一句,告诉别人你喜欢什么,这句话好说也好写。你为什么喜欢呢?要详细、有主有次地写出你的理由。注意抓住最能打动自己心灵的典型细节加以描

写,以突出文章的中心。

3、评改修改,乐于交流。

与同桌或四人小组交换作品读一读,评一评(从两个方面评价:习作的闪电和不足之处),再次修改。

春语言积累与运用 篇7

一、妙引格言,使语言深刻

杰克·伦敦的作品《沉寂的雪原》是一篇以热爱生命、敬畏生命为主题的小说,歌颂了人无比顽强的精神。在布置预习的时候,我留了积累作业:积累有关歌颂生命、赞扬顽强精神的格言。在研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把自己积累的格言穿插到回答的内容里。这样,在回答问题“你对文中人物怎样评价”时,评价梅森这个重要人物学生就恰当引用了米歇潘的话“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和罗曼·罗兰的“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等语句,增强了对这个人物的理解;回答“怎样看待梅森之死”时,引用积累的内容使学生增强了对文本的理解,例如引用泰戈尔的名言“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的句子,有效地突破了难点。

二、巧用对联,增加趣味性

在对《范进中举》这篇课文的研读中,学生的发言兴趣很高,我思考一下:一是因为“范进”使学生感到有话可说,另一原因就是我给了学生一架“梯子”,这架“梯子”就是对对联练习。对对联作为教材的一项训练内容,把它的积累和运用贯穿于教学之中,才能达到训练的目的。所以,在学习本课时,我要求把对课文的理解用一个对联来体现,学生对文中的人物情节、社会环境以及主题就做出了这样的对联总结:“嫌贫爱富胡屠户;攀高结贵张乡绅”、“范进中举扬眉吐气;乡邻贺喜争先恐后”、“十年寒窗老丈人横眉怒目全怪女婿不争气;一朝高中范举子耀武扬威只因大喜险发疯”等。巧对对联,既锻炼了对句能力,又增加了对文本的理解,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

三、敢说流行语,贴近生活

好的语言在生活里比比皆是,在积累的同时要能够正确运用,才能起到丰富语言内涵的效果。所以课上发言引用流行语,能够使发言更精彩。在灌输给学生这样的理念后,就可以在课堂上听到很多精彩的流行语了。品读《五柳先生传》一文,古今结合,用流行语解读古人心态,课堂学习充满了时代气息。理解五柳先生的心态,学生就用“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网络流行个性签名来解读;看待五柳先生隐居的选择,学生用“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话赢得一阵喝彩。

四、亮精彩背诵,装点语言

在平日的积累中,每天都有好句背诵,这样学生就有大量的来自于满分作文的精彩语句。积累多了,就渐渐有了分类,美景、亲情、友情、理想等各种类别的都有。怎样把这些积累通过课堂发言让学生利用呢?还是从教材的特点入手。结合不同的课文主题,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交流时,就可以根据主题,由自己对应的语句积累作为回答问题的“开场白”,提高了课堂语言的质量。例如《也许》是一篇怀人为主题的诗歌,所以课前发言的内容就为背诵“怀念”系列的积累;傅雷的《家书》里有浓浓的父爱亲情,所以课的起始都引入了“父爱”“亲情”系列的背诵积累。平日的背诵在课堂上随时都有了可用之处,提高了背诵积累的积极性,不至于背诵与运用脱节。

四、讲寓意故事,训练分析能力

既然语文的积累是“无孔不入”,所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多途径。对于哲理性文章的学习,可以结合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来进行。在学习曾国藩《谨言箴》一课时,我就采用了哲理故事与文本分析相结合的办法。《谨言箴》是一篇对人怎样说话进行规劝的文章,因此预习时分发关于“说话”的一些哲理笑话、寓言故事、名人轶事的资料,在分析箴言的过程中谈出对资料内容的理解,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的见解深刻,真正地接受了曾国藩的“谨言”主张,有效地将生活与文本结合并相互促进,解决了“只读书,不思考、不运用”的难题。

语言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全方位的,它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以上的做法只是我从运用积累的角度,抱着“要表达好”的目的,体现出课堂上做法的一方面而已。从小学阶段的“敢说”到初中的“说好”是要有一个过程的,要慢慢地进行训练,不能焦躁,要根据学生的积累情况和课文的特点来进行。

如何化词语积累为语言的实际运用 篇8

【关键词】词语积累;实际运用;“写”的训练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但是,我们却发现,学生平时积累的词汇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很难灵活自如地运用。尤其在写作方面,经常会听到老师在谈论,为什么学生平时学习、积累的词语那么多了,但是写作语言却总是枯燥无味,却总是在烦恼不知该用什么词语来表达自己想说的话?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学生对词语的积累是机械化的,并没有真正化为己用。那么,如何才能化词语积累为语言的实际运用呢?就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谈谈几点拙见。

一、明确词义,积累词语

生字词的积累可以说是语言实际运用的基础。因此,在生字词的积累过程中要注意,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记住字音、字形即可,而是应该掌握一个个字词的词性和它们的确切含义。如果没有掌握确切的词义,有时会词不达意,有时会铸成大错。

比如:

(1)“曾几何时”原意是不久以前,现在成了很久以前——“曾几何时,我也是少年壮志,意气风发,现在却是两鬓斑白,垂垂老矣。”

(2)“望其项背”,原意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看到小明优异的成绩,我真是望其项背啊,惭愧!惭愧!”

另外,要注意一词多义现象,如下面两句话中有两个“自然”,意思就不一样:“古人看见月缺花残,黯然泪下,是可恕的。他那时自然科学不发达,当然不明白这是自然现象。”(《给颜黎民的信》)“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藤野先生》)前一句话中的“自然”,指的是自然界,后一句话中的“自然”是理所当然的意思。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看到熟词时,不能想当然,而应该斟酌一下,否则词义的张冠李戴会闹笑话。

其实积累语言的方式有很多,譬如,让学生熟读课文,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把课文中的词汇、句式以及表达方式等储备起来;让学生摘抄课文中的准确措辞、成语格言、新颖的句式等等。这些都是让词语内化的好办法。

二、外化词语,运用语言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我们还应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写”的训练,实现语言积累的“质”的飞跃。

方法一:从文中找出含有该词语的句子,正确理解其意义,以文句为例,进行简单模仿。

仿写是对原作的再创造,写的过程要完成多种转换,首先要通过联想想象把作者的语言文字转换成自己心中的形象,然后再把形象转换为自己的语言文字,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例如:

原句:

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敬畏自然》)

学生仿句:

无论是幼时的每一口乳汁,还是现在的每一顿午餐;无论是失败时的陪伴,还是成功是的鼓励,都是母亲至高无上的爱。

方法二:连词成句,要求同时使用两个或三个词语,并且要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语言具有表现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让人对你的话感兴趣,愿意听,愿意读,并从中受到感染,引起共鸣。要达到这个要求,运用语言不仅要合乎规范,还要讲究一点艺术性,也就是要注意修辞。要达到修辞的目的,运用语言必须做到准确、鲜明、生动。所以,在用词方面,要确切的了解词义,使用时善于选择最恰当的词;在造句方面,要善于选择最合适的句式来表达思想,造句要合乎普通话的一般规律。

例如:请将“奥秘、凋零”两个词连词成句,并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学生作句:

有人说,人生有许多的奥秘,但我要说,人生不过就像花儿的一生一样,经历了发芽、生长、盛开、凋零。但我们应向花儿学习一点:在“开花”时勇敢地绽放自己,使我们的人生充满活力。

方法三:连词成段,要求同时使用三个或五个词语。首先得确立一个话题,或创设一种语境,激发学生创作动机。

确立话题,目的是让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明确中心,不能够漫无边际,胡拼乱凑。

例如:请将“璀璨、美味佳肴、家醅”三个词连词成段,表达一个明确的中心。

学生作句:

璀璨的星空下,空气中弥漫着家醅淡淡的香,摆上桌椅,迎着微风,赏着明月,吃着清粥小菜,却似在品美味佳肴。一家人有说有笑,和和睦睦。幸福,其实就这么简单。

方法四:利用图片、视频、电影、游戏、歌曲等,创造情景来突出词汇的意义,让学生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去体会词汇的意思,然后再模拟情境进行选择和运用。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智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非常重要的能力。它是多元的,包括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这八种智能并表现在生活各个方面。因此,可以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充分根据受教育者的特点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教学环境,利用多媒体方便快捷的特点,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例如:在上名著《三国演义》的阅读指导课时,请同学们观看电影《赤壁》的片段,师生共同走进宏大的战争场面,聆听震撼的背景音乐,感慨义士奋勇拼杀的果敢,佩服古人于谈笑间的运筹帷幄……在强大的视听结合的冲击力之下,学生的情绪得到了调动、情感得到了激发。这时再引导学生使用曾经积累的一系列关于战争的词汇,如“马革裹尸”、“金戈铁马”、“千军万马”等,动笔写下自己的心得,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学生对语言的组织和运用能力较之往常会有一定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孙春成著.《语文反思性教学策略》.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2] 陈佳民编.《写作艺术谈》.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3] 倪宝员主编.《语言学与语文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4月第1版。

《积累与运用》教学设计 篇9

1?体会AABB、ABAB、ABB式词语的重叠方式。

2?理解搜集歇后语。

3?读笑话,乐一乐,悟一悟。

4?对幽默产生兴趣并能用普通话大方地讲笑话故事。

5?能用提供的材料编童话故事,并能把它写下来。

6?能正确使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养成修改的习惯。

7?自主阅读短文《精卫填海》。

教学准备

1?用小黑板写几句需要修改的句子。

2?搜集一些叠词和歇后语。

教学时间

4~5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体会AABB、ABAB、ABB式词语的重叠方式

1?学生自己读词语,看看每排词语各有什么特点。

2?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从中点明教学内容:词语的重叠方式。

3?你还能说一些这样的词语吗?

4?老师学生一起补充介绍这三种类型的词语,学生每种类型的词语都各选几个记下来。

二、理解搜集歇后语

1?自读歇后语,在读的时候想一想是什么意思。

2?读一读,记一记,写一写。

3?你还知道哪些歇后语?

4?师生互说歇后语,把自己喜欢的歇后语记下来。

三、读笑话,乐一乐,悟一悟

1?自由读笑话,乐一乐,再想一想。

2?交流读后所获取的知识。

3?分角色读一读。

四、讲笑话

1?师绘声绘色地讲述一个笑话故事,引出课题。

2?告知活动内容及评选小笑星和最佳听众的要求。

3?同桌或小组内说说自己的笑话故事,并评一评谁的故事讲得最好,谁是最佳听众。

4?各组推选出的代表上台讲幽默故事。

5?大家评议,怎样可以讲得更好。

6?集体评议,推选出小笑星和最佳听众并颁奖。

7?有时间可让学生自由上台讲故事。

五、用提供的材料编故事,并把它写下来

1?引导语:童话故事是许多同学都很喜欢的,在语文大课堂里,在生活中,我们读了或听了许许多多有趣的童话故事,我们的头脑里也有许多神奇的想象。我们虽然还小,但也能编出很有意思的童话故事,你愿意试试吗?

2?学生自己思考,挑哪些图,怎样连成一个故事。

3?学生讲述故事,老师在学生讲的时候帮助润色。

4?让我们拿起笔来,写下这些有趣的故事,然后比一比,看谁写得更精彩。

5?老师选择一两篇习作,读给全班听,一边读,一边评改。

6?学生自己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改完后,根据自己写的内容,加上题目。

六、学习修改符号

1?出示句子让学生自己读一读,想想看,这个句子有什么问题?可以怎样修改?

2?学生边说,老师边在黑板上修改,教会学生这四种常见的修改符号。

3?用小黑板出示另外的病句,让学生试着用新学会的符号修改并评议。

4?拿出自己的习作,自己修改或同桌交换修改。

5?读一读修改后的文章,谈谈自己的感受,点出教学目的:文章不厌百回改,让学生明白修改的重要性。

七、阅读《精卫填海》

1?自己读短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了解大意。

2?勾画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多读几遍。

3?感受精卫鸟锲而不舍的精神,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古诗词的积累与运用 篇10

型:六年级复习课

【复习内容】:复习古诗词的积累与运用 【复习目标】:

1、了解古诗词的一些基本知识。

2、能够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古诗词。

3、能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并能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灵活运用。【复习重点、难点】:积累一定数量的优秀古诗词,能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并能学以致用。

【复习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整理古诗词的相关基本知识,并把搜集到的古诗词进行整理归类。

【复习过程】

一、读文导入,激发兴趣

1、师课件出示《我眼中的语文》,生谈文章有何特点。附:我眼中的语文

小时候,我不是很喜欢语文。整天不是读就是背,感觉枯燥乏味。

但在老师的积极引导下,随着岁月婆娑,渐渐的,我感受到语文世界的精彩与诗意。在那个世界,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与淡然。在那个世界,有“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的萧瑟与苍凉。在那个世界,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潇洒与大度。

在那个世界,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飘逸与释然。

在那个世界,我可以冲一杯香茶,品读世界上最美的睿智。不错的,语文,是最美丽的学科。

在这里,我学会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这里,我明白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这里,我体会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在这里,我听到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是的,语文的世界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深邃。渐渐的,我眼中的语文融入了我的生命;渐渐的,我的生命中有了诗意。

2、师导入课题。(师:不错,这篇文章运用了大量的诗词名句。今天我们就来复习:古诗词的积累与运用。)

二、复习诗词的积累与运用

(一)、搜集整理的诗词

1、小组交流:回忆古诗词的相关基本知识,交流课前搜集、整理的古诗词。(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课前搜集、整理的古诗词,然后每组选一个代表将本组搜集、整理的情况向全班做一下简单的汇报。)

2、小组汇报。(如:某同学搜集了几首古诗词等。向大家介绍一首你最喜欢的诗词,及其喜欢的原因。)

(二)古诗词积累的巩固练习

1、师出题检查学生的积累情况。(很好!说明同学们课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下面就利用你们手中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闯关”竞赛活动,闯关成功的小组或个人可在自己的成果卡上积累下一首古诗词的诗词名,闯关结束后,成果最多的同学将获得“小诗人”的称号。)第一关:诗词知识

(1)、我们在搜集诗歌的时候可以按题材内容分类,还可以按、、等分类。(2)、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3)、被称之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的是 这首诗。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的 所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

(5)、《天净沙·秋》是元代散曲家白朴描写秋景的一首。(6)、《天上的街市》和《白桦》都是 诗。

第二关:名诗归类(将小学阶段所学的古诗词进行归类,并选择部分让学生背诵,说诗词的大意,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1)、写春景的:

写慈母情深的:

写爱国的:(2)、写夏景的:

写风景名胜的 :

写送别的 :(3)、写秋景的:

写节日的:

写边塞的:(4)、写冬景的:

写借物言志的:

写思乡的: 第三关:名诗联句

(1)、(),要留清白在人间。(2)、稻花香里说丰年,()。(3)、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4)、孤村落日残霞,()。(5)、(),杨柳依依。今我来思,()。(6)、洛阳亲友如相问,()。(7)、(),不拘一格降人才。(8)、白日放歌须纵酒,()。(9)、(),总把新桃换旧符。(10)、至今不会天中事,()。(11)、明日复明日,()。(),万事成蹉跎。(12)、造物无言却有情,()。(13)、(),任尔东西南北风。(14)、今夜偏知春气暖,()。(15)、(),化作春泥更护花。(16)、卧看满天云不动,()。

第四关:用心连线

(附:诗囚:为诗所拘囚之意。一般亦指苦吟诗人。)快走踏清秋

李白

诗圣 飞流直下三千尺

杜甫

诗鬼

青春做伴好还乡

贾岛

诗囚

僧敲月下门

李贺

诗仙

《浣溪沙》.苏轼 宋

小说

《天净沙》.白朴 元

《春夜喜雨》.杜甫 明、清

《西游记》.吴承恩

第五关:学以致用

(1)、望着落叶轻吻大地的景象,我不由地吟诵起(龚自珍)的诗句:()。这“落红”的献身精神,不正像我们的老师吗?

(2)、菊花有不畏严寒、迎风傲雪的精神,我最喜欢它,看到菊花我就想起了()的诗句:()。(3)、在春天的夜晚,你感觉那温暖的气息,听见窗外的虫叫声,这时你就想起()的诗

:()。

(4)、当你身居他乡,听到用笛子吹奏的《折扬柳》的曲调时,于是感慨到:()。(5)、又一次竞选的失败,老天爷怎么对我一点也不开恩呢?我想对老天爷说:()呀!

(6)、()是啊,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我们的日子呢,却是一去不复返。不抓住今天,永远期盼着明天,幸运会向你招手吗?

2、师小结竞赛结果。(评出“小诗人”并颁发“证书”。)

(三)古诗词的运用,写毕业赠言

1、近一段时间有很多同学都在写毕业赠言,但写的时候挺发愁的,不知道该写些什么。现在,老师为你们提供一些古诗词名句,请你选择一两句,写一段毕业赠言,与同学共勉,给老师留下美好的回忆。

2、出示古诗词名句,学生写毕业赠言。(注意写给同学的和写给老师的赠言是有区别的。如:语气、情感、诗词的选择等。)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2)、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9)、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10)、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3、交流。

4、互相赠送。

5、师朗读写给学生的赠言。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千多个日子转瞬即逝。在这里,我们遨游汉字王国,共同领略中华文字的无穷魅力;在这里,我们轻扣诗歌的大门,共同聆听充满诗意的语文之声;在这里,我们开展班级读书会,共同体验阅读的快乐。同学们,让我们“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让我们“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让我们“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吧。

三、总结

1、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古诗词的积累与运用,相信大家收获不少,谁来谈谈自己的收获。

2、学生畅谈收获。

3、老师小结:古诗词,语言简洁,意蕴深厚,多积累一些对我们学习语文很有帮助。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相信同学们只要坚持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定能在充满诗意的语文世界里快乐地成长。

四、课外拓展

根据这节课练习的五种闯关题型,自己编几道古诗词练习题,注意每种题型3至5题,考考小组成员。

上一篇:校长教师会上讲话稿下一篇:国际贸易面试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