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运用

2024-10-12

积累运用(精选12篇)

积累运用 篇1

语文学习其实就是“积累”与“运用”的学习。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内外积累, 把积累到的知识词汇运用到表达中去, 这是学好语文的关键问题。掌握“积累”和“运用”的方法仅仅是一个方面, 重要的是让学生对其昌盛兴趣, 并养成习惯。做到这些, 学生才算真正掌握了学习语文的金钥匙。

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 我在“积累与运用”课的教法上力求有新的突破, 并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如小学语文第九册中的“积累与运用”的教学, 其中有个“语海拾贝”是要求背一些古诗文中的名句。如果仅仅是按照参考书的要求, 让学生大致理解、背会, 或者把这些句子的出处也让学生记下来, 再做一些课外的延伸, 那么结果很可能是学生背下来了, 但又很快淡忘了, 而课外查找诗句的出处等则会成为他们的额外负担。如此学习会让学生逐渐失去兴趣, 其教学效果必然是事倍功半。

我的教学设计理念是:让学生在每节课的学习中, 不仅能积累词语句, 还应掌握方法, 产生兴趣。对于本题来说, 让学生积累这些诗句并掌握日常学习的“积累”与“运用”的方法, 这是知识与能力的培养目标;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总结方法, 再依照方法当堂学习, 这是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欣赏与创作感受文字美, 使其产生对“积累”与“运用”的兴趣, 这是情感目标。

三维目标确立了, 我开始思考教学环节的设计。经过反复琢磨, 我确定了以下教学流程:

第一步:回忆平时学习, 总结积累方法

一上课, 我先让学生进行平时学习的自我总结, 想想自己平时是怎样积累的。学生根据平时的学习经验和平时教师给予他们的指导, 很快便总结出了“积累”的常用方法。这时, 教师板书——积累妙法三招“多读多背多摘抄”。并肯定了他们的总结。在我的鼓励之下, 学生发现学习的方法就是来源于自己的发现和总结, 更明白了学习其实就是“实践——发现——总结——再实践”的这么一个系统的过程, 只要善于东脑筋琢磨, 掌握学习方法其实并不难。这体现了“积累要和日常学习相联系”的原则。

第二步:运用方法积累, 完成知能目标

方法有了, 积累自然就水到渠成了。我让学生用自己总结出的方法进行当堂积累, 学生当然知道要怎么做, 而且兴趣颇高。一会儿功夫, 学生就记下了语海拾贝中的句子。有的学生在进行课前预习时把这些古诗文的出处也查到了, 我也把这些古诗文制作成了课件, 让学生课上读, 赏, 记。部分学生精彩的感情朗读使许多学生也跃跃欲试。当我检查背诵时学生纷纷举手, 都想试一试自己积累的功夫。这样, 不到半节课的时间, 学生已经完成了课本上的积累任务, 一部分学生还做了课外积累。

我平时很注重学生的课外古诗文的积累与理解, 学生的每日学习都有“摘抄”这项任务。但这些好词佳句怎么去用, 有的学生还不是很清楚。这类课不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吗?备课时, 我制作了一些课件, 把学生平时背诵和积累的名句邓以各种题的形式加进课堂以充实教学内容。这样设计的目的, 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课外学习情况;另一方面让那些因平时不太下工夫积累的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当学生看到自己平时积累的这些看似无用的古诗文现在派上了用场时, 他们会争先恐后地抓住机会表现自己。这时, 他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积累”的意义。

第三步:总结“运用”窍门, 参考运用实例

有了前面对积累方法的总结, 当我提出归纳“运用”窍门的要求时, 学生们踊跃举手。我和学生一齐总结出“运用”窍门两式:“理解了再用, 用到恰当处”。此时, 这些东西怎么用, 学生一目了然。不过, 考虑到有的学生只知道理论还缺乏实践的情况, 我在设计教学时又加上了这样一个重要的环节:在课堂上提供用词用句的典型范例, 让他们先感受语言文字的准确优美, 再让他们进行仿写。我还为学生提供了好多课外的名句。例如:“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此时无声胜有声。”“春茶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踏破铁鞋无觅处, 得来全不费工夫。”等等。我让他们选择积累, 选择运用, 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这样积累, 明白把积累到的知识与方法运用于表达, 就相当于逐步掌握了学习语文的方法, 就能越来越会说, 越来越会写。

第四步:激发创作兴趣, 当堂实践“运用”

看到了把这些名句运用的十分精彩的范例, 学生在读赏的过程中进一步领悟到了“运用”的方法。有了具体的例子, 多数学生都觉得自己能提笔写了。于是, 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 他们写出了好多精彩片段, 有个学生还把我给出的六个不相关联的课外名句用在了一段话当中。他是这样写的: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真好, 院子里的梨花都开了, 老师不是让我们写一篇关于写景的文章吗?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 得来全不费工夫。”现在在“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了。我大笔一挥写起来, “此时无声胜有声。”写着写着, 我想到了为我们辛勤工作的老师们,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他们不正像这装点春天的梨花在默默的奉献自己吗?“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老师经常这样对我们说。我在心里默默的想:老师, 我不会辜负您对我的希望的!

虽然这些句子用得不是十分准确, 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把本不相关的几个句子连成一段通顺的话还是很不容易的。听了他的精彩发言, 同学们都对他的出色表现报以热烈的掌声。整堂课下来, 学生收获颇丰, 并且初步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也明白了课外积累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

积累运用 篇2

1.知道冒号的不同用法。

2.积累词语,感受祖同语言文字的优美。

3.自主阅读成语故事增强环保意识。

4.留心生活,学会写身边的事物、活动.

5.自主阅读短文,积累好词佳句,激发探索大自然的热情。。

教学准备

教师:写有带冒号句子的小黑板。

学生:收集本单元学过的成语。

课时安排:3-4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提示对下文的描述。

2.提示对“特别法令”的理解,引出解释和说明

二、语海拾贝

1.自由读每组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合作读,互相指读。

3.教师抽读。理解词语

4.想想:你在读词时有什么发现?

5.选你喜欢的词语口头造句。

6.熟读词语,积累。

三、点击成语

1.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下面我们就一起“点击成语”。

2.自由练读成语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把读懂的内容讲给同桌听,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

4.全班交流阅读体会。

5.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6.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搜集与“半途而废”意思相近的成语。

四、自主阅读园地

1.自主阅读短文,说说主要讲了什么?

2.提出你不明白的地方,和小伙伴讨论解决或请老师帮助。

3.勾出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与小伙伴交流、分享。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好词佳句。背一背、抄一抄都可以。

5、总结学法。

五、习作百花园

(一)读懂要求,明确目标

1.朝阳校园的活动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精彩分呈,让人回味无穷,你还记得哪些活动?为什么?我们今天就要学习如何写一次活动。

2.自读习作要求。

3.教师引导明确本次习作要求。(出示书上的要求)

(二)扩展视野,读写结合

1.引导学生回顾活动的情景,试着从活动中选材。

2.说一说:你准备写什么?怎么写?鼓励用上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

(三)自主表达,学习修改

1.学生自己练习写作。

2.小组交流习作,互相评议修改。

3.全班交流习作,师生共同评议。老师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准备范读的文章。

4.学生再作修改,誊写。

六、口语交际:

1、搜集资料,交流信息

A、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环保信息

B、和同学交流我国的环保现状。

2、教师从《失踪的森林王国》说起,出示中国的各种环境问题现状,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

3、讨论,交流。(小组,班级)

4、解决环境问题也不是没有办法,你来说说自己或别人的环保故事吧!

品味 积累 运用 感受 篇3

一、诵读中品味

诵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在诵读中才能习得语文的滋味。阅读教学就要让学生沉浸在文本之中,在字里行间尽情地读,美美地体验,浸润学生的语感,培养美好的情趣,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在整体上品味出文章的意蕴,才能挖掘出文字的灵魂。

1.诵读中品味——注重范读

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师应是一位情感丰富的教师,而课堂上,学生的情绪受教师感染最大,置身三尺讲台的语文教师只有倾情投入的时候,才能以情悟情。所以,范读时,我把课堂当作舞台,充满激情地朗读,配上丰富的表情和动作,更加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学生也被我带进文字中陶醉着,这样自然而然就激发了学生诵读的兴致,常常会与我呼应、对诵、跟读,潜移默化中发挥了范读的作用。

2.诵读中品味——读有形式

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枯燥无味的反复朗读,却毫无实效。教学中,组织多种形式的读,如默读、品读、小组读、吟诵、表演读、赛读、朗诵表演等,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热情与兴趣,从而真正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揣摩语言。鲁教版的《太阳是大家的》、《听听,秋的声音》这类诗歌的学习,我常常运用配乐朗诵表演,达到品味语言的目的;《晏子使楚》、《去年的树》这样的课文往往是在扮演角色中,不知不觉浸润语言;《秋思》、《长相思》一首首古诗词,通过吟诵,让学生领略文字的博大精深。

3.诵读中品味——读出层次

语文教科书中,有很多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挺身而出、大义凛然的蔺相如;知错就改、负荆请罪的廉颇;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凤辣子”……一个个人物性格各异,在指导读这些人物的对话时,要品味细节描写,走进人物内心世界,与之碰撞,方能读出他们的性格、品行,方能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就这样,教师不断点拨,学生相互吸引、相互触发、争相表现,营造出浓郁的朗读氛围,促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使朗读变成了学生学习、品味、运用语言的快乐途径。

二、情境中品味

语言品味的另一种方法是教师通过情境设计使学生置身情境之中,完成角色转换,再通过朗读、品味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产生真切的心理体验。

例如:在教授《珍珠鸟》一课时,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相关段落。

师:渐渐你(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生:我(它)先是离你(我)较远,见你(我)不去伤害我(它),便一点一点挨近,然后蹦到你(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你(我)的反应。你(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我(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你(我)的笔尖蹦来蹦去。

这种入情入境的品味语言,立刻将学生带入到宽容和爱所创造的美好情境中。这一创造性设计,激活了文本内容,拉近了文本与学生的距离,给学生创设了一个体悟语言的情境,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

三、词语中品味

诵读中咬文嚼字,理解词语的意思是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关键。教学中,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抓住一些关键词语推敲、揣摩、细细品味,在语境中自然而真切地品味感悟字词的含义,理解作者遣词造句的巧妙之所在。

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颐和园》

一个“滑”字淋漓尽致展现昆明湖的静美,一个“漾”字勾画出满墙的叶子在风中的姿态。每当遇到这样鲜活的辞藻时,我就带领学生美美地读,细细地品,回味无穷……其实很多课文,都有他的词眼,如:《白鹅》中的“高傲”,《猫》中的“古怪”,《日月潭》的“风光秀丽”,等等。通过理解词意,想象情景把语言化为具体的事物,通过品味感知拉近学生与语言文字的距离,使学生对语言文字有了感情,课堂就会焕发出浓浓的语文味。

四、批注中品味

“不动笔墨不读书”,动笔墨即为写批注。“批注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是一种高效的品味语言的阅读方法,学生将自己阅读心得、疑问、评价等读书感受,用精练的语言写在原文的“天头地脚”、“字里行间”、“空白”之处,充分挖掘学生在自我阅读中的个性体验,是一种终身受用的语文学习习惯。

五、比较中品味

运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领会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的精妙之处,可以提高学生辨析语言、欣赏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语文教材的每篇课文,语言都很有特色,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是作者再三推敲、斟酌之后敲定的,通过比较品味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本的语言魅力。如课文《花的勇气》中“那些花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的色彩。”这段中的“冒”能不能换成“长”;“顿时”能否换成“立刻”呢?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语境分析品读后,一致认为唯有“冒、顿时”才能够突出花儿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的生命的勇气和力量。

积累运用 篇4

一、紧握时代脉搏。

就是指选取当下社会中的热点材料入文。结合最近几年的高考命题, 不难发现, 许多命题都与当下热点息息相关。譬如, 2011年北京高考作文考题“世乒赛中国包揽全部金牌”;2010年高考作文考题中的“浅阅读”, 它与“快餐文化”的流行相关;“绿色生活”, 它与“环保”这一热点大命题相关等等。紧握时代的脉搏积累素材, 就是要精心选取热点时事, 以及包含“新文化元素”的历史经典人物故事等等。热点素材与历史哲理相融合, 就好比为作文上了双保险。这些作文素材的广泛积累, 必将为你的作文增光添彩。所以, 学生一定要关注社会热点, 让自己的文章与时代的脉搏同时跳动, 面对社会大舞台, 大变革, 面对环保与居住环境, 面对市场经济, 面对腐败现象, 面对许多的社会矛盾, 紧握时代脉搏借助作文写出来。

二、化腐朽为神奇。

就是从日常生活中提取材料或运用别人写过的材料进行创作, 不照搬抄袭, 而能从中挖掘出更新更深的意义。提笔写作, 许多学生苦于没有素材, 眼睛只木然地注视文题, 把自己写过的或读过的好文章都忘了, 一味的求新求奇。当然, 材料能够与众不同固然很好, 但巧妙利用旧材料、俗材料也能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比如, 用自己或自己周围发生的某些事情为素材, 适当加工, 同样是好例子, 但要避免蜻蜓点水, 泛泛而谈。而是让作文接地气, 也就是写生活, 要让作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这就要求学生要有感而发, 抒真情, 能够让读者产生心灵的共鸣;为此, 我们的素材运用就要有现场性, 能够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样的文章才会有根基, 才会充满个性色彩, 才会以情动人, 才能化腐朽为神奇。再是选材应求新, 一是材料鲜活新颖, 二是从平常的材料中翻出新意。这样的事例用好了, 可以体现出作者运用知识、灵活变通的能力。有些内涵丰厚的材料, “横看成岭侧成峰”, 即使不是新的, 但能从新的角度点化、引申, 用来表现新的主题, 也能出奇制胜, 让人耳目一新。

三、一枝独秀香满园。

就是选取最为典型的一个事例来证明主旨。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广泛积累素材的同时, 还要做到积累素材要典型。有许多学生认为, 为了证明主旨, 选择的材料越多越好, 特别是那些看起来比较新鲜生动的材料, 不去考虑是否有助于表现主题, 统统塞进文章, 结果导致了庞杂堆砌的毛病。其实选材贵在特色而不在多少, 即使手头有大量丰富的材料, 也要选用其中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事例, 以一当十, 以少胜多。比如, 一位学生在写《那一刻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引用的就是经典人物艾佰蒂娜的材料, 紧紧围绕“人性的光辉—责任, 忠诚”来写。有效的活用妙用所积累的经典素材, 此法就是要求学生会去粗取精, 惊心选取精当的材料。材料典型, 才有表现力、感染力、说服力、震撼力。选材需要慧眼识金, 好中选优, 好中选新, 不能“捡到篮里就是菜”。学生若能以百里挑一, 精益求精的态度选材, 就一定能写出打动人心的好文章。

四、近水楼台先得月。

就是利用教材中所学过的历代名人名家的精彩故事作为写作素材, 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文学形象或故事情节, 也可以是作家的生平经历或逸闻趣事, 只要能对文章主题有用就可以运用到文章中。教材中所选取的文章涵盖古今中外, 贯通上下五千年, 可以说是琳琅满目, 可以从中筛选出表现各种各样主旨的材料。在平时的写作中, 很多学生苦于无材料可用, 这种认识其实是一种误区。学生头脑中已经储存了大量的写作素材, 之所以在写作时还会为材料匮乏而发愁是因为很多学生不会高效率地利用自己占有的材料, 不善于一材多用, 不善于多角度挖掘。事物大都是丰富多彩的, 一则好的材料往往是立体型的, 具有多原的属性, 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当然, 一材可以多用, 但首先得有分析的头脑, 才可能从同一材料中发现蕴涵着不同的意义。同时, 运用材料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 而应根据不同观点的需要作一定的取舍, 在叙述时要突出和强化与观点相关的地方, 其他无关内容可一笔带过。如果我们能做到一材多用, 那么一则材料就可论证几个不同的观点, 可说明几个不同的问题, 那么同学们头脑中库存的材料就会成倍增加, 又何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呢?

五、抚今追昔展华彩。

历史是一面镜子, 是生动的教科书, 是启人智慧、让人思考的范本。“抚今追昔”就是用典型的历史事实来阐明主旨的方法。他以史作证, 谈古论今, 将古代事实正反并用, 能显示出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 因而比一般的道理更令人信服。近年高考作文, 有很多学生写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借助历史展现自己的视野:岳飞与风波亭, 屈原与汨罗江, 谭嗣同的“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 苏武牧羊守汉节,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 项羽的“不肯过江东”, 昭君的出塞, 李白的“我辈岂是蓬蒿人”, 杜甫的“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等。

语文积累·运用教案 篇5

2、阅读短文,明白其解释的道理。

3、交流健康小常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4、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或想象,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学生收集健康小常识,为口语交际做准备。

(口语交际)

一、设情景

前几天,一位低年级的小同学在下课玩耍的时突然流起鼻血,有的`同学告诉他用纸塞住。有的同学则说把头仰起来,让血倒流。这些同学的建议可行吗?为什么?如果当时你在旁边,会帮助他采取一些什么措施?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引出课题看来,掌握一些健康小常识还挺关用。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介绍你所了解的一些健康小常识。

二、分组交流

1、为了让每一位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我们现在小组内进行介绍。注意要把话说清楚,说明白。别人在说话时要注意听,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提问,认为有一楼的可以补充,有不同意见的还可以讨论。

2、组长带领组员把刚才大家介绍的健康小常识进行汇总,推选一名同学做代表想全班做介绍。

三、交流

1、各族代表进行介绍,教师引导全体学生注意倾听,鼓励学生进行补充、提问及讨论。

2、提问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有关健康方面的问题,向别人请教。

教师总结

1、对学生厅、说两方面的表现情况进行总结,提出希望。

积累运用,激趣导写 篇6

[关键词]作文教学;激趣;导学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引用学生的话就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其实这两点正是作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使学生下笔有神,乐写、善写作文呢?

一、积累材料,丰富写作素材

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要多读课外书籍,特别是那些名著,甚至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了解一些。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意,数学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辨”。学生在广泛阅读中,从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诗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髓,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阅读的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每一部都有一定可读性的作品,都是我们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宝库。教育学生随身准备一个记录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录下来随时积累写作素材。另一方面,教会学生从社会中汲取原始素材,提醒他们留意身边的任何事,将社会生活中可写的东西记录下来,积累作文原始材料。这样,使学生不但会学习、能分析,而且见多识广,为写作积累素材,有话可写,提高语文素养大有益处。

二、细心观察,练笔不辍

“文学贵为有感而发,缘事而发。”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文为心声的道理。有许多学生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他们总认为要写有意义的事,要写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影响颇大的大事,而对于鸡毛蒜皮、琐碎小事则感到无必要写,没有内容写。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悟性。在感悟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术、社会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都可引发我们的思考。生活中每天发生的事情非常多,孩子们往往求大,忽略了身边值得关注的小事,所以,也造成了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情况。对农村学生来说,农村的风景优美,乡土气息浓厚,美丽的大自然又孕育了千姿百态的动植物。这既是作文教学的直观教具,又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教师利用这种优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使他们“见景生情”。观察日常生活,训练写日记在学生有了初步写作能力的基础上,到小学中、高年级,我就训练与指导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开始先要求学生写周记,然后每周写2至3篇日记,以写观察日记为主,写自己日常生活观察到的最感兴趣的事。最后要求学生每日写一则。学生纷纷开始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变得有意义起来,这就为作文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材料宝库,不再为无事可写发愁了。这样长期训练,学生的写作兴趣会逐渐被激发起来,写作素材也会逐渐丰富起来。

三、参与讲评,写有所成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提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该如何引导指点学生,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很值得共同研究的项目。”事实上,学生作文的过程就是学生自觉与不自觉地使用着自改的手段,让学生参与作文的评析,使他们“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只有学生参与作文的评析,亲身去体验,去感受,才能激起强烈的作文兴趣与作文欲望。现代教育提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习作过程中,学生不仅是一个被评的客体,更应是评价的主体,他们积极参与,通过自评、互评与群评,不仅可以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失误,还能借鉴他人的习作,扬其长避其短,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从而能形成自我检查、自我评定的良好学习策略,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因此,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与学生平等相处,在课堂上形成平等、朋友关系。讲评时,教师当堂宣读学生写的作文,引导他们仔细聆听,说说那些作文写得较好,为什么?学生兴趣激发了,都积极踊跃发言,教师适当给予表扬、鼓励。教师再给优秀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表现的舞台,使小作者通过面对全体学生朗读优秀习作,产生一定的成功感。写作中存在毛病的学生通过师生同评这一过程,找到了批漏,就会仔细回忆,开动脑筋,认真写好自己的作文。而那些经常被教师、同学大力褒奖,又被推荐发表的学生,就会产生一定的成功感、荣誉感,会更有信心,争取继续写出佳作,并积极投稿。一时还没有习作发表的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练笔,作文水平也会有明显的提高。班级里自然而然的会形成一种喜欢作文的氛围。

积累语言,创设情境,灵活运用 篇7

一、联系课文情境, 灵活运用

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它高度精练, 富有极强的表现力。学好它, 可以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加准确、生动。苏教版单元练习中的成语基本上都与本单元编排的课文内容联系紧密。我充分挖掘利用教材的优势, 从学生的语文生活和学习兴趣出发, 在熟读成语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联系本组课文的内容, 练习说话和写作。如第十二册练习三“诵读与积累”中的十二个词语描写的都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教学时, 我启发学生利用课文《三打白骨精》的有关情节, 再拓展阅读古典名著《西游记》, 充分发挥想象, 帮助理解词语的大体意思, 然后创设特定的语境, 激活学生刚刚存入的“相似块”, 让学生产生顿悟, 脱口说出刚记的成语:孙悟空本领高强, 会使筋斗云腾云驾雾、来去无踪;拥有七十二变, 千变万化, 大显神通;一双火眼金睛可以明察秋毫。他曾大闹天宫, 赢得“·齐天大圣”的美誉, 后来保唐僧去西天取经, 除恶务尽。

又如第七册练习四要求熟记八个词语, 这些词语集中反映了盘古开天辟地的经过。学生结合课文《开天辟地》的故事情节, 积极动脑, 将词语巧妙地进行整合, 写出了下列美妙的文字:大神盘古没有醒来前, 整个宇宙天地合一, 混沌不分, 昏天黑地;当沉睡了一万八千年的盘古醒来后, 大刀阔斧, 开天辟地;天地分开后, 盘古顶天立地, 身躯随天地而变化, 与日俱增;又经过了几千万年, 盘古累倒了, 身躯变化万端, 化为世间万物, 整个宇宙改天换地。

二、创设学习情境, 灵活运用

对小学生而言, 灵活运用应该是最好的一种学习方式。如果我们精心创设一些具体可感的情境, 就能促进学生更积极地积累、更深刻地感悟、更灵活地运用, 在积累、感悟、运用的过程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如第十一册练习七“诵读与积累”中的八句名言警句意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陶冶学生的情操。在指导学生自学后, 可以创设这样的语境:小明很喜欢看书, 看得也很快, 但他看书只是浮光掠影, 走马观花, 有时一天能看两本长篇小说, 常常一看完就扔到脑后, 什么也记不住。针对这样一个同学, 你将怎样帮助他呢?学习情境的创设,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学们踊跃发言, 有的学生说:“小明, 古人说得好:‘读书贵能疑, 疑能得教益。’看书容易, 但还要思考, 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有收获啊!”有的说:“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知识, 应用于自己的学习生活。俗话说‘学了就用处处行, 光学不用等于零’。你读完书就扔到脑后, 这样的阅读怎么会有效果呢?”有的说:“‘好曲不厌百回唱, 好书不厌百回读。’一本好书, 只要沉下心来, 仔细地品味, 反复地咀嚼, 相信你每次都会有新的发现。”

三、融入生活情境, 灵活运用

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积累的成语、格言、对联、歇后语, 学生才会觉得积累是有用的, 所获得的知识才是鲜活的。这比单纯地说几个词、背几句话对学生帮助更大, 更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第七册“练习三”“读读背背”的内容是歇后语, 在学生理解了歇后语的基本意思后,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 谈谈哪些事情可以用上这些歇后语。学生的思维激活了, 有的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期终考试结束了, 在等待分数的那些日子里, 我的心里真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直到得知自己考了个不错的成绩, 我才放下心来。”有的联系社会现象说:“我的伯伯是地税局局长, 有一次, 我在伯伯家做客, 看见一个老板模样的人前来送礼。伯伯把他拒之门外, 那人只好灰溜溜地走了。事后, 伯伯向我解释说, 那人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如果自己收了他的礼, 就要违心为他办事, 那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就要遭受损失。伯伯真是一个清正廉明的好官啊!”……

强化语文积累指导学生运用 篇8

其实积累与运用应贯穿课堂的始终。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认为:“积累, 是人生的永恒课题之一”“没有积累, 世界将永远是一片荒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也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那么, 语文课堂该如何积累呢?

一、强化积累

1. 在背诵中积累

关于背诵, 周振甫先生引述张元善老先生的话说:“读书要追求‘立体的懂’, 它的关键在于熟读背出。即把所读的书全部装在脑子里。”背诵, 不光有利于语言的积累, 还有利于记忆能力的提高。然而, 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 较少看到有背诵的, 或者是只背书中须背的部分。因此希望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多一些背诵, 少一些琐碎的理解, 并将背诵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 常抓不懈。

背诵也是有法可循的, 而非死记硬背。背诵是可以训练的, 背诵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如:借助关键词背诵;运用“总—分—总”的方法背诵;按文体特点背诵, 写人记事的文章, 按其线索或“三要素”来背, 参观游记一类的, 抓住浏览线索来帮助记忆等。不仅要背准内容, 更要能体会其情感, 这才是更高层次的背诵。

另外, 背诵的形式更是多样。如齐背、抽背、比赛性背诵等, 总之要多角度、多感官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方可加强学生的知识积累。正如朱熹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 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 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然后可以有得尔”, 因此熟读成诵就是学好语文的最起码的条件。

2. 在阅读中积累

的确, 好词须背, 名句须背, 优秀篇章更要背;但背诵不能成为积累的全部, 因为广义的积累更得益于阅读。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化名著, 是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丰富学生语言的有效措施。教者可以从名著篇目的选择、阅读计划的制订、阅读方法的指导等方面, 让学生学有所得, 学有所获。

语文教师可结合本班学生的实情, 制订一个长远的阅读规划, 分阶段, 分目标, 并根据不同年级或是不同水平的学生, 选择不同层次的书目。课外阅读的积累不仅有语言文字的积累, 还有思想情操的积累。让学生在积累的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学会分析、学会欣赏和评判。积累的方法和途径很多, 可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出发, 然后可以写读书心得, 以达到模仿、创造的能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 素材积累得越多, 越有助于表达;越有助于观察生活、感悟道理、积累知识, 从而使积累得到更好的延续。

老舍说:“只有入口成章, 才能出口成章。”多阅读便是“入口”。在阅读中积累, 在积累中运用, 会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实现了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 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表达水平。

二、指导运用

积累不是最终目的, 它只是手段, 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才是目的, 学会写作才是目的。积累是“存”, 写作是“取”;积累是吸收, 写作是表达。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的历练在乎多作, 应用从阅读中得到的写作知识, 认真地作。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 尤其偏于技术方面。凡是技术, 没有不需要反复历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也规定中学生每年各种练笔不得少于5万字。因此, 教师应在强化学生知识积累的同时, 也给予其练笔指导,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是词句的运用。中央电视台有一档节目叫《挑战主持人》, 其中经常安排一个测试题, 那就是选用单个词语, 或多个不相关联的词语组合, 口头造句或即兴表演短剧, 这跟我们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大相径庭。或选择几个不相干的词语, 进行情景模拟写作;或利用几个成语连词成段;或在课堂上进行仿写练习, 通过这些训练, 久而久之, 定能使文本的语言最终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二是优秀诗文的运用。苏教版教材中, 每册都有优秀的诗文赏读, 教师也可以将此迁移到写作中去。一方面是在写作中准确引用, 理解诗文意蕴, 在习作运用中加深学生对优秀诗文的理解和品味;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多做诗文改写、续写、扩写之类的练笔, 这样有利于学生充分理解诗文的意趣和意境, 并有所创新。如教授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后, 让学生把该篇古文改成记叙文。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真是“一举多得”。通过这些训练, 学生能将名篇精美的语言最终变成自己的语言。

三是名家名篇的运用。朱光潜谈学习写作时的主张:“最简单的办法是, 精选模范文百篇左右 (能多固好, 不能多, 百篇就够) , 细心研究每篇的命意、布局、分段、造句和用字, 务求透懂, 不放过一字一句, 然后把它熟读成诵, 玩味其中声音节奏与神理气韵, 使它不但沉到心灵里去, 还须沉到筋肉去。”是的, 揣摩名家名篇的写作方法、写作要领, 如此一来, 怎能不行云流水呢?

积累与运用的点滴做法 篇9

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互相交流、不断提升的主阵地。语文的课堂教学为学生自主识字、阅读, 自我体验和积累运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提供充分的机会和时间;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构建一个恰当的平台。

1. 注重语言的积累

第一, 注重课内知识的积累。教材很注重学生对喜欢的文段的摘抄、背诵。有的课文语言优美, 可是教材并没有明确要求学生背诵积累, 这样的文章很多, 开学伊始, 年级组教师集体备课, 在通览教材基础上对照《新课程标准》《大连市小学语文质量评价标准》整理出本学期要求学生背诵积累的内容和要求掌握的知识点。

第二, 注重课外知识的延伸。古人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选择读物, 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促进学生的阅读。首先, 在阅读教学中, 结合教材的特点, 以落实重点训练项目的课文为“主”, 以优秀课外读物为“辅”, 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 使课内外相互补充, 相得益彰。其次, 让学生的课外阅读与写作、听说相结合。经常要求学生有目的地阅读课外书籍, 然后做适当的摘抄, 也可用日记、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此时, 让学生写读后感, 学生自然就会和珍惜时间的名人找差距, 自然就会将上课前积累的有关时间的名人名言、古诗文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之中, 更加强化了时间意识。大量的课外阅读, 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积累, 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以读促思, 以读助写。

第三, 注重读的训练, 加强积累。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朗读比赛, 由校领导、骨干、组长担当评委, 有时采取班级初赛后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学校复赛的形式, 有时也采取抽签的形式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学生代表班级参赛。这样的比赛, 教师和学生都很重视, 教师把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落实在每篇课文上, 落实在每一节语文课上, 落实在每一自然段上。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 学生自己会用心去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 体验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并将书中的遣词造句和表达方式内化为自己口语的一部分。

2. 注重语言的运用

第一, 课内迁移。例如, 三年级《翠鸟》一课, “抓住事物的特点, 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是本课在表达上的独特之处”, 教完本课, 学生仿照这种表达方法写小动物——企鹅。学生看着企鹅, 有话可说, 对照《翠鸟》, 有法可学, 自然妙笔生花, 文思如泉涌。学校要求每单元至少进行一次这样的读写结合的“小练笔”, 这样的学习方法, 外用学法, 内化吸收, 为己所用, 为学生的习作搭建了平台, 打好向课外发展的底色。

第二, 课外运用。五彩缤纷的生活是语言的源头, 又是运用语言的沃土。语文教学要同鲜活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环境, 给学生提供运用的场所。通过社会调查、制定活动计划、撰写调查报告、网上查阅资料等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感知、体验, 一招一式, 点点入心, 使学生从中学会办事, 学会交往, 学会合作, 学会做人。

二以校本研修为平台, 加强积累运用

通过读写结合的训练, 加强学生语言的积累运用;中年级“积累运用的研究”在区级科研中立项, 它们通过古诗文的积累运用的渠道,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这些专题, 在“连环跟进式”的“课例研究”中探讨研究, “连环跟进式” (也就是通过集体备课一个案例多人上, 连环递进, 最终形成完善的教学设计) 。三年级教师在教学《荷花》一文时, 先由组长上引路课, 针对课上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再由组内教师再上, 再评议、修改, 最后达成共识:第一课时语言积累训练:学生在读文章、想画面的同时, 感悟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 进行语言积累;第二课时读写结合训练:在欣赏美丽的荷花中, 体会了大自然的神奇美妙,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欣赏妙词佳句的基础上学习文中“先写荷花的姿态, 再写作者的想象的表达方法”, 写学校门口的樱花, 最后选一名教师做完美展示。经过四年的实践研究, 教师的观念、行为在转变, 教师树立了积累运用意识, 明确了如何找准读写结合点, 研究能力、驾驭教材能力也得到提高。学校初步完成了各种体裁的读写结合的教学行为操作设计。

三以校本课程为载体, 加强积累运用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增进下一代对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认识和了解, 培养其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及欣赏、创造、解决问题的能力, 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 确定了学校校本课程的内容:阅读积累运用。各年级根据自己年级组研究专题或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选择思想健康、情感蕴涵丰富, 能激发人积极向上的、艺术价值高, 能给人以启发的内容。例如, 成语鉴赏、名言警句、古诗文积累与运用。成语、名言警句的积累以课内为基础, 再结合每单元的内容拓展延伸, 如学习《我的伯父鲁迅》一文时, 让学生积累鲁迅的名言, 学习《匆匆》时, 让学生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古诗文积累以课内古诗文为基础, 以小学生必背的70首古诗为拓展延伸。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古诗文知识积累大赛。注重引导学生走向大自然, 将校本课程与社会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动、音乐、美术、信息等学科活动有机整合, 学科之间相互交叉, 相互渗透, 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校本课程中教师通过自编教材和校本课程的实验研究, 知识水平、教学技能、科研能力等都有较大提高, 学生的写作能力、交际能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明显提高。

总之, 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大量阅读, 反复积累, 学以致用。以上是笔者所在学校在积累运用方面几点尝试性做法, 全体语文教师还要围绕积累运用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

作文应试素材的积累与运用 篇10

一.从学生实际生活入手, 积累适用的材料

1、有效利用课本的素材资源。

课本是学生手边最近的作文素材, 也是学生最好记忆利用的作文素材, 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 引导学生去合理积累和运用, 例如《我与地坛》一课中史铁生和他的母亲的坚强和亲情;《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海伦·凯勒的乐观;《林黛玉进贾府》作者曹雪芹的困境与成功。

2、合理挖掘试卷、练习中的素材资料。

试卷中的文言文、诗歌、现代文都有一些名人轶事和精美语段, 这材料也是学生手边较易积累的素材, 例如:《钢琴上的独舞者———刘伟》这篇文章就介绍了独臂钢琴家刘伟的故事,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自立自强的作文素材。

3、积极开发本地、本土的历史文化素材资料。

各个地区都有各自的历史文化名人, 学生从小就在这些名人事迹的耳濡目染下长大, 以此作为作文素材, 既容易记忆和运用, 有能体现鲜明的本土特色。例如:汉文化地区刘邦、项羽、韩信等楚汉时期的英雄故事。

二.以考试要求为指向标, 建立应试材料储备库

要想创作考场作文成功, 对出题人和阅卷人心理的揣度是必不可少的, 针对当代中学生, 出题人和阅卷人更希望学生能写出反应当代中学生时代面貌, 积极不激进, 感动不感伤的文章, 以此为标准, 可以从五大关系和十大话题建立应试材料储备库。

1、五大关系

以自我为中心, 立足于高中生的角度和视野, 从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文化五大关系入手, 积累相应的写作素材, 人与自我可以从:理想、自强、自信等方面积累素材;人与他人可以从:亲情、友情、恩情、宽容、合作等方面积累素材;人与社会可以从:责任心、公德心等角度积累素材。

2、十大话题

即围绕:学会认识、传统美德、教育改革、直面现实、道德法制、、集体观念、人文关怀、感情或理性、读书做人、时尚热点十大话题积累素材, 以备考试的不时之需。

三.多角度解读材料信息, 做到一材多用

高中生课业繁重, 真正能掌握并熟练运用的素材不会太多, 那么就如“我们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 就只能拓宽生命的宽度”一样, 既然我们不能增加积累的数量, 就只能拓展材料的适用范围, 做到一材多用。

例如《湖北齐全哥》的素材

9月10日, 武汉科技大学迎新现场, 一名叫郑宇的新生在五名家人的陪同下, 带着14件行李前来报到, 除了换洗衣物和水果, 还有补品、药品和卫生纸。被网友封为“齐全哥”。

一则材料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运用, 多方面 (正面、侧面、积极、消极) 、多人物 (当事人、其他人) 、多层次 (浅层次、深层次、人生层次、社会层次等) 由此这则素材可以从溺爱、保护、能力与学历、独立、磨难、“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等多个方面作为写作材料。

四.深层次挖掘材料内涵, 做到旧材新用

有这样一则笑话:每到高考时, 屈原就会跳河, 勾践就要尝胆, 韩信就会受辱, 贝多芬就要耳聋。它真实的反映出, 现在考场作文事例千篇一律、缺少创新的现状, 但也有学生说自己睁眼闭眼就这么几个素材, 不用怎么办呢?旧的素材是可以用的, 但要深层的使用, 挖掘素材的内涵, 而不只是简单的罗列信息。

例如:辛弃疾的执著

棱角分明, 无所畏惧者执著着他们的追求, 无怨无悔。那个“投戎从笔”的辛弃疾, 一生被弃用多达38次, 仅剩一把软羊毫, 他也要书写御敌之心, 把栏杆拍遍。

运用“活”积累 能力“贯”始终 篇11

一、比较中 凸显识字能力

毫无疑问,“积累”中一项最为基础的能力就是“识字能力”,主要包括:运用工具书检字识字的能力;读准字音及字音的辨识与应用能力;认清字形及字形的辨识与应用能力;理解字义及字义的辨识与应用能力。受书面考查的局限,“识字能力”通常只测后三种能力。考查识字能力的一个较好方法就是比较,或是比较一个字的若干读音与字义,看哪一种是正确的;或者比较一组及多组字的读音、字形、字义,辨别出正误,在比较中检测学生的识字积累和识字能力。前者较为简单,适合于低中年级;后者更多地见于中高年级。

例1 从下面选项中找出带点字读音错的一项,并把序号填在( )里

A.希xī望 B.思sī考 C.转zhuǎn圈儿 D.扫兴xìnɡ( )

例2 从下面选项中找出含有错别字的一项,并把序号填在( )里

A.折断 B.小白兔 C.玻璃 D.陡峭( )

上述两道试题,引自教育部2007年对我省小学三年级语文学业水平测试试卷,看似简单,但却着眼能力的检测,目标非常明确:例1是考查读准字音(多音字)的能力;例2是考查认清字形(能分辨形近字的误用)的能力。这就是一种基于语文基础知识应用的能力考查。

近几年我市小学语文期末考试命题也进行了尝试性变革。如2010年四年级试题:

例3 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

A.欲速则不达。[ 快速 ]

B.大家面面相觑,感到莫名其妙。[看,瞧]

C.考察队员悉心照料着几只朱鹮。[ 全 ]

D.我永远忘不了父亲这一番振聋发聩的话。[ 聋 ]

这道试题主要检测字义的辨识能力。对于试题的“变脸”,开始师生确有些不适应,但由于内容基本源于教材,考了“知识”,更凸显能力,渐渐得到了教师们的认可和肯定。

二、情境中 激活语汇积累

在识字的基础上,小学生的语文积累主要包括课文的优美词语、成语、格言、警句、精彩句段、经典诗文以及在课内外学习中获得的其它语言材料,对此,新课标也有明确的规定。一般来讲,课标与教材规定要求背诵的诗文、名句,均要求学生熟读背诵,属于语文学习非常必要的“死记硬背”,考查时着重检测学生是否背熟记牢,如果编者要求默写的还要看是否能背会写,考查的方式可直接用传统的“默写”“填空”“选择”等形式。部分名言佳句可引导在特定的情境中学习运用,切不以学生识记知识为考查目的。如类似写近义词、反义词一类的试题,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考查出学生积累的某些情况,但很容易将学生引向机械记忆的轨道上。

新课标一至三学段的“阅读”部分非常强调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积累词句。因而,考查学生语言材料积累,就应基于课标的要求,着眼于语言的运用:从“课文中”、从“运用中”考查学生语言材料积累的能力。下面是笔者在学习各地优秀试卷基础上编制的试题:

例4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句中的横线上。(四年级)

我的同学小明在学校调皮捣蛋,常常拿着木棍当金箍棒,一会儿跳到桌上,一会儿眺望远方,让人__________。

A.不知所措 B.眉开眼笑 C.喜出望外 D.哭笑不得

例5 根据下面的情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六年级)

为了( )纯净的镭,居里夫妇对可能含镭的一吨工业废渣,一锅一锅地进行( ),对学科的执著追求,( )出他们顽强的意志。

A.锻炼 B.磨练 C.冶炼 D.提炼

上述试题或引用课文或根据学生运用语言的实际设置特定的语言情境,引导学生在语境中激“活”积累,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综合中 引领语文实践

新课标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应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交融整合,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因此,“积累”部分的书面考查,除了分项检测外,还应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引领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例6 按要求撰写公益广告词。[六年级]

围绕向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捐物、奉献爱心的主题,请你先把下面的广告词补充完整,再撰写一句公益主题广告词(要求文字简练,前后对应)。

1.情系玉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

例7 写一小段话,与丁丁进行书面交流,把你阅读的好书介绍给同学们。

丁丁说:“嗨,我最喜欢看《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这故事真的让人好感动。你喜欢读什么书,这学期看了什么好书,把你最喜爱看的书推荐给同学们看吧!”

我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面两道试题均选自本市期末检测试卷。例6把语文学习拓展到课外,引导学生把语言积累与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很好地结合起来。例7借用教材中虚拟的小伙伴“丁丁”,创设一个对话情境,融课外阅读与口语交际的考查为一体,综合性强,既查了课外阅读情况,也检测了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教学《积累·运用》的体会和认识 篇12

一、学习内容的异同

将《基础训练》与《积累运用》对照后不难发现, 两者在内容编排上有了明显变化。以往的基础训练, 基本上是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作业练习、复习, 以巩固所学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以前第二单元《基础训练》中出现了以下一些练习题: (1) 连大小写字母; (2) 多音字组词; (3) 用加点词写一句话; (4) 扩句; (5) 阅读; (6) 作文。而新教材第九册第二单元《积累·运用》中出现了以下一些练习题: (1) 读读背背; (2) 口语交际; (3) 阅读; (4) 作文等。两者对照可谓变化巨大, 原先《基础训练》中偏重知识训练的项目取消, 代之的是偏重积累的“读读背背”和偏重运用的“口语交际”。

二、目标指向的异同

诚然, 过去的《基础训练》与现在的《积累·运用》两者各有特色, 前者以语文知识见长, 它把语文分解为若干知识训练点, 然后逐一传给学生, 这样做, 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会比较扎实, 问题是, 这种按部就班, 波澜不惊, 嚼烂后喂给学生吃的做法, 学生是能吃饱, 但里面会残留多少营养呢?学生会有多少学习兴趣呢?退一步说, 语文仅仅是这些吗?如果说这样的教学在学习语文的起步阶段还说得过去的话, 那么在学生已步入中高年级后, 还是一成不变, 那就剥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力, 剥夺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能力的机会, 其实也剥夺了教师独创的机会。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 充满了不确定性, 极富挑战, 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要在这方面为学生打下相应基础, 现在将“基础训练”改为“积累运用”正是迎合了这样的观念。

基础训练侧重的是语文知识, 这靠死记硬背足以应付, 而现在的《积累·运用》则强调的是语文能力, 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果还是运用以前那种僵化的做法教学《积累·运用》, 显然是没有吃透新课程标准精神的表现。现在的《积累·运用》有许多看似模糊、不确定的地方, 其实这里正是发挥教师能动性的地方, 这样的地方为教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

三、处理方式的异同

以前, 教师只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 忠实于教材, 认真地传授知识和技能, 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不过, 现在如果仍然就事论事地进行教学, 显然是对教材的歪曲。现在对教材做这样的改变和安排,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就是要还教学活动本来面貌, 科学客观地面对教学过程中那些不确定因素, 教材为教师留有较大的发挥和创造空间, 教师有较大的自主性, 可以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灵活地选择和组织教学形式。如《积累·运用》二第1题是“读读背背” (格言的选读) , 教学中, 如果仅仅读读记记书本中所举的几个例子是远远不够的。首先应让学生认识到阅读格言可以丰富知识, 明白道理, 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写作时恰当运用, 可使文章更加鲜明生动有说服力。然后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书上的格言。其次, 发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从各类读物中寻找、收集、整理, 再自己吸收、消化, 还可组织竞赛活动, 交流收集到的内容。这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自己能够学, 要尽量自己学。书本上提供的不过是个例子而已, 还可通过其他途径适当扩充, 还要注意运用。

又如《积累·运用》中的“口语交际”, 它倡导的是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 既注重学习内容的开放, 又注重探索学习活动时空的开放。有关研究表明, 语言的表达是与其心理素质及环境紧密联系的。事实上, 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说话声音小, 语音不清, 表达困难, 在课外则声音大, 乐于表达,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课外活动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情境, 为学生的口语交际提供了自由的天地, 这种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这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淡化课堂气氛, 强化生活气息, 使课堂教学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在教学“口语交际”“介绍健康小常识”时, 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引导学生向低年级小朋友介绍健康小常识。真实的生活情境往往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我提示学生, 介绍时应注意礼貌用语, 注意年龄特点, 宣传介绍语言应简单、明白、生动, 同时所介绍的内容也尽量和小朋友的生活接近, 介绍结束后教小朋友们唱《健康歌》。这次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 还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一个班级中一部分学生积极参与, 较好地掌握了口语交际的技巧, 而另一些学生则不愿意参与, 口语交际能力较弱, 发展极不平衡。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和学生的本身有关系, 另一方面教师也有一定的责任。对此, 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观念, 着眼于全体学生, 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口语交际的主体, 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在教学“口语交际”“说说自己的梦”时, 我做了如下的安排:明确口语交际的目的, 将自己的梦想清楚后说出来, 锻炼语言表达的清晰流畅性;听明白别人的梦想, 锻炼认真去听并准确地把握说话人的意图的能力;精心准备好自己做过的一个梦;分组进行互说互评, 每小组挑选一到二个典型例子, 进行全班交流, 集体评议。在评议时, 我还引导学生要注意是否把“梦”说具体, 说清楚了;谁说得有趣、有新意;给人以启发, 说话人的口齿是否清楚了, 态度是否大方;听后有什么意见, 有什么不同的看法。通过这样的做法, 每一位学生都成了口语交际的主体, 成了积极的参与者。每个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关键在于教师创造性地运用了教材, 把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内容引进课堂, 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有利于他们提高语文素质的情境。由于《积累·运用》所设的框框较之以前少得多, 对学生和教师的束缚少了许多, 为学生、教师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师教学的能动性。我想:教师只要用心去捕捉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参与班级、学校以及社会的生活, 那么在参与的过程中其口语交际能力一定会随之而水涨船高的。

总之, 由《基础训练》到《积累·运用》, 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 也不仅仅是形式的变化, 而是语文教学理念的重大变化。我们只要牢牢记住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这个宗旨, 充分利用教材, 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那么, 我们就会发现《积累·运用》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好凭借。

摘要:《积累·运用》是从《基础训练》演化而来的, 两者之间有联系更有区别。本文从“学习内容”“目标指向”“处理方式”三个角度来谈两者的异同。两者相比, 双方在内容编排上有了明显变化, 《积累·运用》强调的是语文能力, 学生的语文素养。《积累·运用》为教师留下了较大的发挥和创造空间, 教师可以有较大的自主性, 能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灵活地选择和组织教学形式。

上一篇:跟踪学习法下一篇:和谐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