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积累(共4篇)
情境积累 篇1
摘要: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必须从帮助学生学会积累习作素材与掌握表达方式入手。引导学生增大阅读量、观察生活能有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借鉴课文仿写练笔、创设作文教学情境则有助学生形成作文的语言表达能力;重视学生作文后的评改、激励则有助于培植学生长久习作兴趣。
关键词:积累,技巧,情趣,激励
提起作文教学真不令人乐观,学生普遍存在怕、厌、烦心理,提起笔来不知写什么与怎样写,我们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也必须从帮助学生学会积累习作素材与掌握表达方式入手。
一、注重积累,还作文养分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这就道出积累的重要性。让学生做好生活阅历的积累与语言词汇的积累是让学生写好作文的首要条件。
(一)上好阅读课,发挥范例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课文是引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例。我们首先要注意上好阅读课,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认识,了解、领悟常用的表达方式,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能通过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培养良好的语感。
(二)增大阅读量,丰富经验。
“胸中有沟壑,下笔涌千言。”作文教学要注意构筑读写整体,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广泛地浏览文学、科学、历史、地理等有益书籍,扩展阅读面,增长见识,丰富阅历;要注意引导学生背诵优秀的诗句、词句,积累材料。让学生设置摘抄本与剪报本,并教给他们归类、整理的方法,定期交流或评比。
(三)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与灵感。
“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要引导学生走进田园,亲近自然,积极投身到校园内外的生动的生活中,要引导孩子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勤于积累,通过日记或素材本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玩过的新鲜、有趣、独特的事儿或感悟、想法及时地记录下来。
通过注重积累,学生就可以丰厚知识,做好写作材料、写作语言的双储备,那么学生写起作文来就不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
二、拓宽练笔途径,引导掌握基本写作技巧
技巧是钥匙,学生掌握必要的写作方法才能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教师需想方设法点拨、引导,授学生以写作之“渔”。
(一)以说促写,常说常练。
说与写有着密切的联系,把习说与习作结合起来,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降低学生的习作难度,而且习说耗时较之习作少得多,可以经常性练习,从而实现“以说促写”。比如我在我班开设了“小喇叭广播时间”活动。每周拿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交流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共同探讨如何把说话内容说得更清楚、具体。时间长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都渐强了。
(二)借鉴课文,仿写练笔。
仿写是小学生习作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我们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教师要精心指导学生学习、分析范文,找准和把握仿写之“点”,使学生能学例悟法,举一反三,逐步形成写作能力。如教学人教版第七册15课《猫》第一段,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全段如何围绕“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个中心句来写具体的方法,并让学生由“悟”到“仿”写一个片段,使学生在学习训练中就掌握“先总述后具体分述”的写法。经常进行说写练笔磨砺,就可以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能、技巧,解决如何“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困惑。
三、创设作文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习作热情
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维、感情和词语。”因此,教师就要抓住每次作文的特点,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表达的冲动。比如人教版第七册第一单元要写游览过的一处自然景观,先开展游览活动,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让大自然清新的气息刺激着他们的感官。每个学生在观赏美丽的大自然中情感激荡,可以很快找到写作的素材而且写作的角度丰富多样、表达形式个性十足。当然,作文激趣的方式、方法还很多,比如访问调查、影音刺激回忆等,我们教师只要能因题制宜,通过巧妙的诱导,恰到好处的点拨,辅之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调动起学生积极的习作欲望,学生就能做到“情动而辞发”。
四、多法激励,培植长久兴趣
学习活动最大的乐趣莫过于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每个学生,都渴望自己的作文能得到大家的重视和赞同,都喜欢成功,都渴望能体验作文成功之后的喜悦和无限的情趣。
(一)要重视评语的激励作用。
对学生而言,作文不是别的,它是自己生活的写照,见闻的载体,真情的表露,思维的火花,所以老师的评价应当理解、尊重、欣赏学生习作过程中的个性体验,努力发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作文评语是我们教师与学生心灵间的一次对话,教师要站在理解、尊重学生的角度,用商量、询问的口吻与学生进行平等、耐心的交流,让学生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从而激发起写作兴趣;要舍得鼓励,多写赏识性、肯定性的评语。
(二)开辟多种展示渠道,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比如:教师动情朗读被选中的学生佳作;当众褒奖习作优秀作者;出示学生习作中描写精彩的片段或词句(可以全班参与);在班级“学习园地”张贴学生佳作;把学生佳作推荐到校广播室、校刊甚至报刊发表等。
这样,在评语的激励引导、习作的展示评析中,学生不但可以对习作保持一种较长久的兴趣,而且修改、写作能力都能得到不断的提高。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我想有了新课标的明确引导,小学作文教学的道路肯定会越走越宽阔,小学作文教学的明天肯定会更绚丽美好。
情境积累 篇2
一、在情境中研究,激发学习兴趣
1.教学设计。(1)同学们看到这儿放了一个秤,很好奇吧?针对目前小胖子比较多的现象,老师想调查一下同学体重的大致状况。你有什么好办法?
(2)请出八位学生现场测量体重,其余学生记录数据并填入统计表中。
四(1)班部分学生体重情况统计表
(3)能用一句话介绍这些同学的体重情况吗?生活中,人们也常常用一个数来概括一些事物的大致状况。
(4)请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平均数的数据、资料。揭题:求平均数
2.设计分析。教师采用现场为学生测量体重,记录体重,制作统计表的方法。活泼、生动的情境将学生的生活中的经验迁移至课堂,以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带动了其对课堂的兴趣,进而以课堂上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探究欲望。这种愉快的气氛,淡漠了教师教的痕迹,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趣味性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融为一体,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整节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在情境中发现,积累操作性经验
1.教学设计。(1)同桌比一比两杯水一样多吗?有办法让两杯水一样多吗?动手实验。(2)你是怎么让两杯水一样多的?像这样把水多的倒一些给水少的,两个杯子里的水就同样多了,这种方法就叫“移多补少”。(3)三堆铅笔,第一堆4支,第二堆6支,第三堆5支。怎么办才能使三堆铅笔的根数同样多?四人小组合作探究。(4)除了移多补少,还可以把三堆笔先合起来,再平均分,每堆分得5支,这样3堆的支数就同样多了,这种方法叫“先合后分”。
2.设计分析。每节课数学课上总会有一、两处学生难以理解、掌握的知识点,需要学生通过操作、观察、交流,去体验和感悟,本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探究数学问题,在问题中“做数学”,进而积累属于自己的操作性经验。
三、在情境中讨论,积累实践性经验
1.教学设计。(1)根据8位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5千克,估计一下全班同学的平均体重?通过部分典型数据的收集、计算,来推测更大范围数据的情况,这是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2)把自己体重和全班同学的平均体重比一比,重还是轻?说明什么问题?平均数对于衡量一个数在一组数据中地位是偏高还是偏低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老师家2003年月1月至4月用电度数
先估计一下前4个月平均用电度数,再算一算,最后预测5月份的用电度数。平均数不仅能反映已有数据的状况,还能根据它预测事物今后的发展趋势。
(4)四年级各班男、女生人数统计表
根据表格提出与平均数有关的问题?选择感兴趣的算一算。
(5)我们的家、学校和居住的城市近几年的变化很大,请寻找其中你感兴趣的变化,收集变化的数据,最后用平均数和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撰写研究小报告“平均数在说话”。
积累语言,创设情境,灵活运用 篇3
一、联系课文情境, 灵活运用
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它高度精练, 富有极强的表现力。学好它, 可以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加准确、生动。苏教版单元练习中的成语基本上都与本单元编排的课文内容联系紧密。我充分挖掘利用教材的优势, 从学生的语文生活和学习兴趣出发, 在熟读成语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联系本组课文的内容, 练习说话和写作。如第十二册练习三“诵读与积累”中的十二个词语描写的都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教学时, 我启发学生利用课文《三打白骨精》的有关情节, 再拓展阅读古典名著《西游记》, 充分发挥想象, 帮助理解词语的大体意思, 然后创设特定的语境, 激活学生刚刚存入的“相似块”, 让学生产生顿悟, 脱口说出刚记的成语:孙悟空本领高强, 会使筋斗云腾云驾雾、来去无踪;拥有七十二变, 千变万化, 大显神通;一双火眼金睛可以明察秋毫。他曾大闹天宫, 赢得“·齐天大圣”的美誉, 后来保唐僧去西天取经, 除恶务尽。
又如第七册练习四要求熟记八个词语, 这些词语集中反映了盘古开天辟地的经过。学生结合课文《开天辟地》的故事情节, 积极动脑, 将词语巧妙地进行整合, 写出了下列美妙的文字:大神盘古没有醒来前, 整个宇宙天地合一, 混沌不分, 昏天黑地;当沉睡了一万八千年的盘古醒来后, 大刀阔斧, 开天辟地;天地分开后, 盘古顶天立地, 身躯随天地而变化, 与日俱增;又经过了几千万年, 盘古累倒了, 身躯变化万端, 化为世间万物, 整个宇宙改天换地。
二、创设学习情境, 灵活运用
对小学生而言, 灵活运用应该是最好的一种学习方式。如果我们精心创设一些具体可感的情境, 就能促进学生更积极地积累、更深刻地感悟、更灵活地运用, 在积累、感悟、运用的过程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如第十一册练习七“诵读与积累”中的八句名言警句意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陶冶学生的情操。在指导学生自学后, 可以创设这样的语境:小明很喜欢看书, 看得也很快, 但他看书只是浮光掠影, 走马观花, 有时一天能看两本长篇小说, 常常一看完就扔到脑后, 什么也记不住。针对这样一个同学, 你将怎样帮助他呢?学习情境的创设,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学们踊跃发言, 有的学生说:“小明, 古人说得好:‘读书贵能疑, 疑能得教益。’看书容易, 但还要思考, 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有收获啊!”有的说:“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知识, 应用于自己的学习生活。俗话说‘学了就用处处行, 光学不用等于零’。你读完书就扔到脑后, 这样的阅读怎么会有效果呢?”有的说:“‘好曲不厌百回唱, 好书不厌百回读。’一本好书, 只要沉下心来, 仔细地品味, 反复地咀嚼, 相信你每次都会有新的发现。”
三、融入生活情境, 灵活运用
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积累的成语、格言、对联、歇后语, 学生才会觉得积累是有用的, 所获得的知识才是鲜活的。这比单纯地说几个词、背几句话对学生帮助更大, 更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第七册“练习三”“读读背背”的内容是歇后语, 在学生理解了歇后语的基本意思后,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 谈谈哪些事情可以用上这些歇后语。学生的思维激活了, 有的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期终考试结束了, 在等待分数的那些日子里, 我的心里真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直到得知自己考了个不错的成绩, 我才放下心来。”有的联系社会现象说:“我的伯伯是地税局局长, 有一次, 我在伯伯家做客, 看见一个老板模样的人前来送礼。伯伯把他拒之门外, 那人只好灰溜溜地走了。事后, 伯伯向我解释说, 那人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如果自己收了他的礼, 就要违心为他办事, 那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就要遭受损失。伯伯真是一个清正廉明的好官啊!”……
情境积累 篇4
《四个太阳》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讲述了“我”凭着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创造力,画出四个色彩不同的太阳分别送给四季,给人们带去欢乐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文章语言简洁、生动、充满童真,每个自然段结构相近,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惬意,朗朗上口,适合背诵。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以课标为依据,紧紧抓住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力求创设多元的审美情境,在“初读”“品读”“美读”三个层次的“读”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体验语言文字的内涵,感受语言文字的意境,悟出言中之意、文中之美,并且通过积累运用,为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真正喜欢上阅读。
【教学目标】
1.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字形,认识“挂、街”等13个字,会写“阳、园、因”3个字。
2. 充分展现学生的学习起点,引导学生用上“我画了个( )的太阳,送给( )”的句式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
3. 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认识顿号,并在体会顿号的用法和想象说话中进行感情朗读训练,背诵第1、2自然段。
4. 初步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美好心愿。
【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会写“阳、园、因”3个字。
【教学难点】
1. 掌握带有方框偏旁的字的写法:框要正,先里面,再封口。
2. 初步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美好心愿。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四个季节的太阳板贴画。
【教学预设】
一、课前游戏,预热课堂
1. 游戏:“我写、你说、他猜”。
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我写、你说、他猜”的游戏。教师用卡片出示指定词语,然后一学生描述,其余学生根据描述的提示性语言或动作猜。规则是不能出现卡片中的任何字,否则视为犯规。
教师用卡片出示了“橡皮、棒冰、蛇、柳树、香蕉、兔子舞、太阳”等词,学生猜对后,教师及时在幻灯片上出示该词语。
2. 学生猜出“太阳”一词后,教师顺势说:“咱们待会儿要学的这篇课文就跟太阳有关。谁能把这个词读好?”(读准轻声)
(设计意图:课前谈话由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引入,能提升学生的兴奋点,为接下来愉悦的学习做情感铺垫。)
二、直接导入,揭题读题
1.揭题读题,板贴田字格,写好“太阳”。
2.教学生字“阳”。
(1)幻灯片出示“阳”,让学生观察说发现,课件辅助,体会左右部件的高低、宽窄。
师点拨:“阳”的左边是我们学过的偏旁双耳,双耳小而高,右边是日,压着竖中线。(师简单讲解后生练写,描一写一)
(2)师出示口诀:双耳小而高,日字要压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整体结构以及各个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通过教师范写,学生正确掌握“阳”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扎实有效地落实识字写字教学。)
三、检查预习,了解学情
1.师:我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都预习过课文了,通过预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2.生汇报预习成果,师随机检查。
(1)课文朗读。
指名四生接读课文,评价。
(2)整体感知。
“我”画了个( )的太阳,送给( )。
(根据汇报板贴四幅太阳图片,板书春夏秋冬)
(3)快乐识字。
1看来,大家已经跟生字宝宝交上了朋友,老师把它们请到了大屏幕上,大家看看,都有谁呀?
2幻灯片出示生字:挂、街、熟、伙、伴、尝、甜、温、冻、脸、该、因、季。
3交流识字方法,师随机板贴生字。
a. 加一加:挂(高高挂在墙上的图,叫——挂图,挂在墙上的钟,叫——挂钟),同理认识“伙、伴、冻、因、季”等字。
b. 换一换:该、挂。
c. 编字谜:甜、因、伙。
d. 根据字形想象、链接生活识字:街。师点拨:接下来跟着老师到街上逛一逛,找找“街”字都藏在哪里。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好多生字哦。(动画演示:两边走行人,双土成路在中间)原来根据字形想象,也能帮助我们识字。迁移记住“熟”字。
e. 借助偏旁:挂、冻、熟、脸。师点拨:月字旁表示跟身体有关,这样的字你还知道哪些?出示:肩、背、腰、腿、脚……配节奏音乐做课间操:摸摸肩、敲敲背、弯弯腰、抬抬腿、跺跺脚。
4开火车认读黑板上板贴的生字并组词。
5字谜考验:舌头舔甘蔗(甜)、一口吞掉大(因)、一人在烤火(伙)、半个人(伴)、东边两滴水(冻)、四个丸子来享用(熟)、小李子留长发(季)。
过渡:看到小朋友们都这么能干,四个太阳可开心了,那么,你最喜欢哪个太阳?为什么?(指名说,能自圆其说即可)看来每一个太阳都有不少小朋友喜欢,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其中的两个太阳。
(设计意图: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通过多种方法,在游戏中反复呈现生字,调动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四、品读第1、2自然段,展开想象,读文悟境
1. 创设情境,学习第1自然段“绿绿的太阳”。
(1)创设情境。
出示夏天图片,师配上文字:炎热的夏天,火辣辣的太阳烤着大地,如果这个满头大汗的孩子是你,那么此时你心中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咱们课文里的小朋友也有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画一个绿绿的太阳。
(2)认识顿号。
1读一读课文中的第1自然段,哪些地方因为这个绿绿的太阳,变得不一样了?
(根据回答出示图片:高山、田野、街道、校园)
2大家发现了吗?句子中的这四个地方是由一种特殊的标点符号连接起来的(课件里顿号变红色),这个新朋友的名字叫顿号,你来叫叫它的名字吧!
3咱们在朗读时,遇到顿号要稍微停顿一下,停顿的时间比逗号更短。(范读、个别读、男女生读)
(3)理解“到处”。
除了课文中提到的高山、田野、街道、校园,还有哪些地方因为这个绿绿的太阳,变得不一样了?
所有的地方都是一片清凉,这就叫作——“到处”一片清凉。(指导学生在“到处”下面做标记)
(4)绿绿的太阳照着大地,就连字宝宝也觉得清凉了,变成了绿色,谁能用朗读为我们送来这份清凉呢?(个别读、评价、齐读)
2. 想象画面,学习第2自然段“金黄的太阳”。
过渡语:阵阵凉风把我们带到秋天。老师非常喜欢秋天的太阳,让老师读读,好吗?(师读,生闭眼想象画面)
(1)想象画面:听老师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2)你们瞧,果园里,果子熟了。课件出示:秋天,果园里水果成熟图片,生随机填空:( )的苹果、( )的梨、( )的橘子、( )的葡萄、( )的石榴。
(3)指导朗读。
看到这么多又香又甜的水果,开心吗?那就把这种快乐带到朗读中去,咱们笑眯眯地读。
(4)理解“邀请”。
瞧,(课件出示:落叶图)谁来了?来干吗呀?
出示:“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
我来邀请一位小朋友读一读。你好,请你读一读这句话,好吗?(指名一生读)有没有小朋友想跟老师一样邀请一位小朋友来读一读。(评价:真是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是啊,像这样有礼貌地请对方到来或者去做某件事,就是“邀请”,齐读这句话。
(5)角色扮演,口语交际。
如果你是小落叶,你想邀请谁呢?如果你能用上这样的句式,就更热情了。
你好,小( )!果园里,( )的( )熟了,赶紧来尝尝吧,可好吃了!
(生生合作,朗读说话相结合)
(6)金黄的太阳让果园充满着丰收的喜悦,咱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齐读第2自然段)
(7)图文结合,趣味背诵。
今天,我们一起跟随一位小朋友认识了两个特别的太阳,你看——
1出示图片,配乐齐读。
2这些美妙的文字说不定已经悄悄走进了我们的心里,不信,我们来试试。(配乐配图齐背)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穿插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采取多种形式学习课文,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并引导学生通过读读、说说、演演、背背感受课文文字之美、想象之美、蕴意之美。)
五、指导写字,举一反三
过渡语: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迎接最后一个挑战。
1. 幻灯片出示生字“园”“因”。这是我们今天要写的两个生字,长得有点像,这个偏旁叫“方框”,也可以叫大口框。
2. 谁来说一说这两个生字书写时有什么注意点?先把房子搭得正,住中间,关上门。要把房子搭得正,大小又正合适,说说简单做做难,老师教你一个小绝招——取点法。(课件出示“园”字方框的四个端点)咱们先找到并记住这房子的四个点,写的时候想象着点的位置,然后再下笔,这房子就能稳稳地搭好了。
3. 生描一个写一个,自己练习。(师巡回指导,提醒握笔和写字姿势)
4. 举一反三学习“因”,生说师写,点拨:捺要变成点。
5. 幻灯展示、评价、修改。
(设计意图:方框对孩子们而言,是一种全新的偏旁,教师先让学生静静地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了解生字的间架结构,然后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师范写以及学生自己的尝试,从扶到放,举一反三,体会并掌握方框的书写要领。)
六、复现生字,以疑结课
过渡语:小朋友们通过努力,不仅记住了生字宝宝,而且把它们写得那么端正,我们一起把收获装进篮子带回家吧!(PPT出示果子装篮小游戏)
今天这节课,我们走进夏天和秋天,认识了一个绿绿的太阳、一个金黄的太阳,那么另两个太阳又会给大地带来什么呢?(板书标问号)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