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提高

2024-10-25

积累提高(精选12篇)

积累提高 篇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了“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 培养语感,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然后在各阶段目标中又加以具体化, 可见“注重积累”的导向是很明确的。那么, 如何加强语言的积累呢?笔者认为, 摘抄是学生积累语言的一种重要且行之有效的方式。

目前, 绝大部分语文教师都要求学生进行摘抄, 但因为缺乏正确的指导, 不少学生将摘抄当作完成任务去看待, 很少去理解、揣摩和运用。这样的摘抄仅仅停留于“摘抄”, 这些摘抄无异于把别人的东西挪动了一下位置, 对自己而言是一种摆设, 对阅读和写作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老师的良苦用心付之东流, 摘抄的价值也荡然无存了。

老师在指导学生摘抄时, 应从摘抄的意义、摘抄的内容、摘抄的方法、摘抄的评价等方面加以引导, 只有真正发挥摘抄的功效, 才能提高积累的质量, 才能达到厚积而薄发的目的。

一.摘抄的意义

学生对摘抄的认识程度决定了学生对待摘抄的态度, 此态度又直接决定了摘抄的质量, 所以, 摘抄前要让学生明白摘抄的意义和作用。

一是记忆效果好。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 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在“厚积”的过程中, 由于人天生的遗忘特性, 仅凭大脑的储存, 定有相当的知识会无形地溜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抄”下来, 知识便会加以固化, 保存得好, 会陪伴一生;况且“抄”的过程远远比“读”的过程要“记”的牢, “记”的深。

二是满足个性需求。摘———抄, 先“摘”再“抄”。由于有“摘”的过程, 就避免了抄的盲目性和被动性, 内容、方式大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所需去选择。

此外, 学生若养成了摘抄的习惯, 便也养成了人生的一大好习惯, 终身受用。

二.摘抄的内容

学生该摘抄一些什么内容, 才能丰富语言积累呢?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文是最生动的例子, 每学完一篇课文, 都应要求学生摘录寻找课文中的妙处, 这既是对课文内容的巩固, 也是学生本人个性化知识的一种储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扩大阅读量, 这个量的提升主要来自课外, 因此班级可设立图书角, 进行资源共享, 学生选择的课外读物就丰富了, 摘抄的范围便广了。

词句段篇相结合。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 摘抄的内容应因文而异, 不必拘泥于一点。例如:摘抄不懂或易错的词语或成语;摘抄常用谚语、歇后语和名言警句;摘抄形象生动或说理透彻的句段;摘抄精美的开头、过渡、结尾;摘录一篇文章的情节片段或概括的文章主题。

三.摘抄的方法

摘抄是一个过程, 如何使过程优化, 必定涉及到一个方法的问题。

第一, 摘抄要有计划性。摘抄的内容不能完全“天马行空”, 这样对学生组织积累的语言没有好处。最好能根据教材及教学实情进行分学期、分阶段、分类别组织, 如这一月摘抄写景类, 下一月摘抄写人类等, 有的放矢, 事半功倍。

第二, 要归类整理。随着时间的累积, 摘抄的内容也随之增多。如果不归类整理, 识记、运用起来则杂乱无章, 劳神费力。因此在摘抄之前, 就应指导学生对摘抄本进行“布局”, 留下相应的空间来分门别类:词、句、段、篇就应该摘抄在相应的词、句、段、篇空间里;句则可分为名言警句、描写句、哲理句……开头段、结尾段等各得其所。最好设计目录, 这样可快速地进行查找。

第三, 要创造性摘抄。创造性的摘抄不是照本宣科, 不是一味誊抄, 而是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 得出个性化的概括、感受等。例如, 文章以情节曲折称奇, 学生摘抄时只需对相应的情节关键处进行整合, 而不需全文摘抄;文章以讲理致胜, 则需摘录其论证思路即可;文章以启发读者思考为主, 则要写出自己的感受即可。这些创造性的摘抄, 自主性强, 收效显著。

四.摘抄的评价

摘抄只是手段, 积累、运用才是目的。如果没有一系列保障措施对摘抄进行检测、评价, 摘抄也会变得低效, 甚至无效。老师可通过评比、背诵、运用等方式来加以保障。

第一是一周一评。小组长负责登记摘抄的数量和卷面情况, 教师对摘抄的内容、形式、自主加工程度等质量因素进行评比, 好的进行展览, 差的要求改进, 让学生有纪律约束, 明白摘抄是一个长期的工程, 要锲而不舍, 精益求精。

第二是课前背诵。只抄不背, 知识还是别人的。教师每节课前花两三分钟抽查学生背诵, 日复一日, 形成制度, 让学生不断增强“摘抄不求多, 但求能记住”的意识, 真正达到积累的目的。

第三是实践运用。学以致用, 这是教学的至高境界。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情况, 把握合适时机, 设计形式灵活的语言练习, 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摘抄的内容, 并完成把摘抄的内容进行内化的过程, 这将会大大促进学生有效甚至高效的积累。

总之, 教师如能对学生的摘抄进行科学的指导, 培养学生养成日积月累的摘抄习惯, 那将会大力提高学生积累的质量,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积累提高 篇2

河南省济源市济水西关学校 薛利花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可见,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是多么重要。语文素养是学生在不断地学习中一点点积累形成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抓好语文教学,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大了对语言积累训练的力度,只有让学生不断的熟悉语言,积累语言,把古今中外的语言精华据为己有,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在诵读中积累语言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教育心理学》也指出:“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职能活动水平的基础。这个‘储备’的手段,就是背诵,不背诵是不会将规范的书面语言‘植入’记忆的仓库,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的。”因此,为了,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积累语言,我采取了如下方法:

1、重视课堂的朗读、背诵。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就应该重视朗读和背诵。在语文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在读正确课文的基础上,把每篇课文读出感情,读出体会,另外,课文中要求背诵的篇章、段落、古诗词等,我要求学生能够熟读成诵,另外,我们的课本中没有要求背诵的课文,也有许多适合学生背诵积累的片断、句子,并且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写作奠定基础。为此,我鼓励学生从其他优秀课文中挑选妙词佳句积累下来,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并学以致用。

2、背诵教材以外的佳诗名篇。

课程标准的附录中为学生推荐了70篇优秀诗文(1-6年级),而新课程标准也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因此,我定期给学生推荐一篇佳作、一首古诗,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其中的佳句,妙段,从而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放入“仓库”以备写作时运用。

二、在博览中积累语言

新课程标准指出: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博览群书。博览群书,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的语言刺激,而在整个阅读过程中,能在此强化大脑皮层已有的语言信息,使大脑中已形成的联系系统更为完整、严密。所以,我便向学生推荐好书,并指导学生更好的进行阅读,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摄取更多的养料,在适当的时候为自己所用。

1、为学生推荐读物。

作为小学生讲,除了语文课本以外,学生没有了的阅读教材,要想更多的积累语言,只能靠课外阅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有责任给学生推荐适合他们读的书籍,陶冶他们的情操,开阔他们的视野。

近年来,学校也在开展轰轰烈烈的读书活动,于是,我便鼓励学生把零花钱攒下来,用来订阅报刊杂志,购买书籍等。另外,在学习完课文之后,我会 向学生推荐相关的书籍,如:低年级的推荐:《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十万个为什么》等;高年级的学生则推荐:《爱的教育》、《红岩》、《在烈火中永生》、《鲁滨逊漂流记》、《草船借箭》、《三国演义》等。学生把自己的课外书放到图书角,大家一起看好书,拓宽了视野,积累了语言。

2、培养学生摘抄的好习惯。

学生在教师的推荐下,阅读了不少的书籍,如果光看不记,时间久了,就会慢慢遗忘,这样的话就起不到积累语言的效果了。因此,我提倡学生在阅读了好的书籍之后,摘抄下对自己有用的好词好句,名篇佳作,有深刻感受的文章,便在本子上或者文章的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见解,这样一来,学生阅读过的书籍就会长久保存在自己的记忆中。

3、给学生展示个性的机会。

经过大量的朗读、背诵、课外阅读,学生一定积累了不少的语言资料,这就要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舞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比如:课前三分钟演讲,班会上的竞选演说,课堂上的朗读大比拚,辩论会,参加作文比赛,办班级手抄报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自主的把自己的语言储备打开,和同学交流,既扩大了知识面,也得到了成功的喜悦,阅读的热情就会更高,语言的积累也会更丰富。

三、在习作中积累语言。

习作就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习作训练是至关重要的。在学生经过大量阅读之后,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信息,这就需要把这些信息梳理、筛选,形成自己的语言,这就需要指导学生进行练笔。

1、上好每周作文课。

在作文课上,指导学生结合单元教学中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在模仿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因此,每次习作之前,我都会让学生先回顾一下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再提炼自己的语言储备,内化为自己的文章。每次习作结束后,我都会对优秀习作进行讲评,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随时记下心中所想。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让学生坚持写日记,记下自己的感慨、见闻,如:学习一篇课文后的感受,一天里发生的特殊事情,心里的想法等,这样,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表达能力,也起到了练笔的效果。

丰富表象积累 提高想象能力 篇3

一、感知事物,形成表象

感知是获得表象的源泉,是学习活动的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感知事物,形成表象。

一是观察生活。教师要鼓励学生到大自然和社会中去,仔细看,专心听,在头脑中积累丰富的表象。例如,教师带领学生观察大海,学生目睹波涛翻滚的景象,头脑中就有了具体的表象,在阅读有关描写大海波涛的段落时,便会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把作者用语言描述的生活情境变成自己头脑中的图画。

二是实践锻炼。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故事会、演讲比赛、课本剧表演等活动,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家务劳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使学生产生切身体会,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表象。

三是模拟体验。由于现实条件(如年龄、身份、性别)的限制,学生不能参加一些活动或无法理解、体验某些人物的态度与情感,因而不能在大脑中形成某些事物的表象。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模拟体验。例如,《丰碑》一文中,军需处长在冰天雪地里把棉衣分发给战士,而自己却只穿“单薄破旧的衣服”,终被冻成“一座晶莹的丰碑”。由于南方的冬天不冷,福建闽南的学生绝大多数人没见过雪,头脑中没有冰天雪地穿单薄衣服受冻的表象,因此对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体悟不深。教学前,教师要求学生把手放进冰箱的冷冻柜里,让学生模拟体验“冰天雪地”的感觉,使学生大脑中形成了严寒的表象。这样,学生对军需处长的敬意便油然而生。

四是观看影视、阅读书报。电视能超越时空,把自然、地理、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内容直观形象、声情并茂地显现在电视屏幕上。看电视是小学生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频道,收看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都较强的节目,从而在大脑中形成生动的表象。书报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是社会生活的反映。阅读书报可以使小学生认识生活,了解社会,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二、增强记忆,储存表象

记忆是指经历过的事情、体验过的情感、考虑过的问题以及做过的动作等在大脑中的贮存及提取。表象记忆是将一个完整的表象作为一个单位来存储的,它的容量十分京人。教学中要注意运用表象进行记忆。

一方面,图文结合,增强记忆。图像和语言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译的。教学中,我们把图与文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学生头脑中活生生的形象,使这些形象在头脑中清晰地保存起来。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把课文内容概括成一个图形,并附上少量关键字词,学生就会对文章内容一目了然,过目不忘。

另一方面,轻松愉快,增强记忆。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凡是能引起愉快情绪的事物,总是被我们轻易地识记,它往往比其他记忆保持时间更长,甚至令人终生难忘。心理研究表明,学习过程中,生动、直观、形象的感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绪,增强学生的记忆。情境教学、暗示教学就是对这一教学规律的成功运用。如暗示教学利用情境、音乐、声调、游戏等,通过形象、色彩、韵律、节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为学习材料的接受、理解、记忆创造了轻松愉快的气氛,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激活记忆。提取表象

阅读是一个与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对照的过程,学生必须调用记忆中的表象储备,多角度地对阅读材料进行加工处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活学生的记忆,提取记忆中的表象。

一是直观激活。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具体性、实践性的特点,容易对感性、具体、生动的事物感兴趣。教学中运用直观的手段能较快地激活储备于学生大脑中的形象。其中多媒体是最有效的直观手段,悦耳动听的音乐、声情并茂的解说、真实生动的画面,刺激着学生视觉、听觉等感官,能迅速激活学生记忆储备仓中沉睡的经验。

二是情境激活。教学情境会使具有一定强度律的刺激物以可感可知的生动形式作用于学生的大脑,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解决问题。一方面,利用真实生活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经验。即教师把学生带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去进行教学活动,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的生活经验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另一方面,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即教师创设与学习内容有关的真实自然的情境,使学生忘我地进入情境,以激活大脑中的知识经验。

三是感染激活。以情动人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特点。感情的感染可以激活学生与感染背景相似的经验知识,使学生融入隋景之中,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感情朗读就是一种有效的感染。教师情感的抒发、渲染会调动学生的情绪,琅琅的读书声会激活大脑中那些生动形象的词汇,使学生的感情更加丰富。

四是联想激活。联想是事物普遍联系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一种反映。客观事物的刺激,会使人大脑里已经贮存的表象产生相似的联系。如学习《金色的鱼钩》时,学生很自然就联想到《草地夜行》和《倔强的小红军》两篇课文,这是由于这些故事都发生在草地上的缘故。

四、展开想象,创造表象

想象是人们在头脑中把原有表象加工改造成为新的表象的思维方法。想象一般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指人们从自己头脑里丰富的表象中,抓住那些最能表现主要特征的东西,经过分解、组合,形成新的表象,或通过联想、想象,对原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产生新的表象的过程。例如,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时,学生观察了李大钊的相片,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李大钊的形象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鲜明的表象,李大钊忠于革命、坚贞不屈的品格给学生深深地感染。教师引导学生想象李大钊面临绞刑的情景时,学生会联想到在其他影片(如《刘胡兰》)中看到的英雄人物临刑时的情景,并把这一表象进行改造,勾勒出李大钊面对敌人的绞刑架从容不迫、视死如归的崇高形象,心灵再次受到震撼。

创造想象是指不依靠现成的语言描述或图像而独立地创造出新表象的思维过程,其过程往往综合了分解、组合、类比、联想等多种思维方法。例如,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教师要求学生想象小女孩来到我们身边的情景。学生自由地进行创造想象:有的想象小女孩到了班级,同学们送她漂亮的衣服,为她举行了—个别开生面的联欢会;有的想象小女孩住到自己的家里,受到爸爸、妈妈的疼爱,感受到家的温馨……

总之,学生想象的过程,是学生创造力得到培养的过程,也是学生情感得到提升的过程。学生只有不断地积累丰富的表象,提升自身的想象能力,才能在语文阅读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积累语言信息 提高语文素养 篇4

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 还是要帮学生找“鱼”——积累语言信息。作为教师, 先要解放思想, 摒弃那些不着边际的讲述, 删除那些繁琐的课堂训练, 为学生创设多种获得语言信息的渠道, 引导学生不断地积累语言信息, 从而为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在强化诵读中积累语言信息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要使自己运用语言文字得心应手, 必须将语言文字作千百次的重复, 才能使语言文字的规律、含义、情味等信息在大脑中固定下来, 使大脑皮层形成丰富、牢固的语言信息系统。这种积累语言的方式也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一条成功之道。因此, 多熟读、多背诵语文课本中的范文佳作, 将古今名著的语言信息化为己有, 是积累语言信息的有效途径。

二、在扩大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信息

只有广泛“博览”, 才能使大脑皮层形成多层次的语言信息刺激, 强化已有的语言信息。开展课外阅读讲座, 推荐富有时代气息的短小佳作。组织读报和课外阅读信息交流等, 都是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扩展获取语言信息的时间和空间, 扩大语言信息的储存量。

三、在加大写作密度中积累语言信息

“操前曲而后晓声。”写作训练, 是不断调动大脑中已有的语言信息, 进行回忆、筛选、处理、加工, 从而达到运用语言信息的目的。它是更高层次的语言信息积累。目前的写作教学, 宜采取口头作文与书面作文相结合, 开放式作文与统一式作文相结合, 片断与整体写作相结合, 大、小作文相搭配, 教师评改与学生评改相配合等方式, 加大写作训练密度。这既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同时又能激活学生大脑中固有的语言信息。

四、在多听中积累语言信息

国外研究结果表明:信息交流花在“听”上的时间大约超过60%, 其余的时间才用在交谈、阅读和写作上。特别是在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 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倚重于言语而不是文字, 听力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要提高语文素质, 就必须强化听力训练。多听新闻, 多听范读, 多听电台名人主持的节目, 实行听力测试, 开展听力游戏和竞赛等, 都能有效地拓展语言信息源, 提高学生快速、准确地获取各种语言信息的能力。

加强课内外积累提高阅读效率 篇5

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直接最现实的方法和途径。然而,阅读有其自身的规律,它也有一个由少到多、由低到高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阅读量的积累,难有阅读质的飞跃。《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1—6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100万字。”这个指标如何落实?我认为:我们一方面要设法和家长配合,做好家庭(课外)阅读的组织工作,更重要的是语文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在校

时间,组织实实在在的课内阅读,使之逐渐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

一、加强课外阅读,提高阅读积累。

家校联手,保证有阅读的材料和时间。首先利用家长会的形式,讲明增加阅读的主旨、内容和条件,并将阅读书目及具体要求印发给家长,鼓励家长要为孩子的长远发展做智力投资。在家长们认同的情况下,为孩子购买书籍,建立家庭小书橱,督促孩子有一定的时间阅读课外书,检查读书情况。

怎样落实学生的课外阅读呢?

1、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提高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具有活力的主观状态。没有持久的兴趣和热情,生命里便会暗淡了许多灵动的火苗。对于课外的阅读,学生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引导学生走进课外阅读的缤纷世界里。可以充分利用晨会课,甚至语文课的三五分钟时间,“一人一条新闻或者一人一段演讲或者一人一个小故事”等,让同学们展示在课外阅读中所见的大事要闻、奇事怪事、民情风俗、自然风光等,或从主要内容、写作特点、读后感受等方面向大家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

2、运用指导策略,注重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性。

①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选择读物。读物的选择应该是:“趣”、“广”、“适”。“趣”即有趣。有趣的读物当然喜欢看。“广”即广泛。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专看文学书,也不好。”教师只有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才能实现博览群书,厚积而薄发的宗旨。“适”即合适。时下,书市的书,鱼目混珠,老师和家长要密切配合,指导选择那些适合小学生

年龄特点和身心健康的书籍来读。如高年级的学生着重引导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中华上下五千年》等,培养鉴赏评价能力。当然,很多学生还喜欢看《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也应当提倡。

②教给学生阅读方法。阅读方法有:“读”“思”“记”。其中“读”方法也有三:一是浏览性的泛读。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这种方法就是按照“速读——寻找知识点——摘记”的程序进行。二是探求性的速读。这是一种快速查阅资料、选取所需信息的读书方法。这种方法在中高年级应该在所侧重。因为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在课前搜集、查阅资料,并交流。三是品味性的精读。对名篇名著和其它文质兼美的优质作品,需要静心的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好词佳句,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思”即思考。读后通过概括内容、复述原文、体会思想感情、分段分层等多种形式的训练,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分析、概括、比较、联想等思维方法,达到以读促思,以读促写的境界。

3、家校配合,实行检查政策。

家长在为孩子的长远发展做出智力投资后,再次付出时间,付出精力,督促孩子阅读的时间,检查阅读数量和结果。对孩子阅读的篇目、字数要经常统计,对阅读笔记要检查、评价、鼓励;同时,老师在有任务的情况下,同样要统计,检查,评比,共同督促学生阅读习惯的形成。

二、加强课内阅读,提高阅读积累。

阅读量的落实,不仅加强课外阅读,更重要是抓紧课内阅读的组织。因此,教学中必须优化教学结构,把一些理解性的读压到最低,扩充一些材料,加大积累性的阅读。

1、直扑重点,赢得课内阅读的时间。

没有时间的保证,课内阅读便无从谈起。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审时度势,根据课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抓住课文的重点、难点,不绕弯路,提高效率。一篇文章中包含有重要材料和非重要材料,阅读理解的重要任务就是能从大量材料的比较中选出最重要、最本质的部分,并把它加以集中,挑出文章之筋骨,吸取其语言之精华,以此形成敏锐的语感,而并非简单的一古脑儿的对字、词、句的面面俱到的“肢解”。小学阶段的课文有些毕竟简单,有时只要读上一二遍就能把握个大概,这样,阅读能力的形成就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形成。

2、见“缝”插“针”,巧设课内阅读的内容。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课内阅读的时间,重点就是读什么,怎么读了。因此,我们就要凭借教材这个例子去见缝插针,举一反三,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补充扩展阅读。补充的可以是一句话、一段话或一篇文章,或开阔视野,或加深理解,或升华课文的思想内涵,或抛砖引玉,引发学生合理而大胆的想像,或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文章语言之美、用词之妙、结构之新、描写之实。这样,便自然地形成了以课文的词、句、段、篇为中心辐射点的课文与课外材料有机融合的大阅读格局。这样,学生凭借大量可感的语言材料,形象地把握了文章的“命脉”,应该说,这比起单纯地分析或孤立地自悟不知要好多少倍。

总之,加强课内外阅读,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热爱书籍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成为语文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

提高语文素质重在语言积累 篇6

可见,语文素质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但最突出的表现便是在人类交往过程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无论是口说,还是笔写,都是要通过对其加以组织而成的,反过来说,能否听懂别人的,能否在阅读中迅速抓住文章的要点,也都是以自身的语言储存为基础的。

一 在课堂诵读感悟中丰富积累

在语文学习中,培养语感最主要的是诵读品析。它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精美的语段、富有哲理的诗文,只有熟读成诵、品析感悟才能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语文教学,必须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语言蕴含的情理,揣摩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如学习词语要推敲用词的准确性,学习句子与段落,要从反复出现的语言现象中感悟句子的表达形式和连句成段的方法,读完课文要感悟记叙的顺序和主次内容的安排。除此以外,还必须让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在品读中深入作者内心与之进行心灵的对话,在鉴赏、体验中让情感得到积累,语言得到积累等。如教学《鸟的天堂》,在朗读时,引导学生抓住“不可计数”、“垂”、“卧”等词体会榕树的形体美;细读时,品味“一簇”、“不留缝隙”、“似乎每一片绿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等词句,领悟榕树的内在美。这样的词句要反复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滋味,读出情趣。如此将读、议、品紧密结合,学生不仅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到审美乐趣,语言也自然而然地得到有效的积累。

所以,我认为,现代语文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以掌握祖国的语言为目的,以熟读背诵为手段。”为了强化这一手段我采取了以下两条措施:

1.注重朗读

有人说:“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朗读是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出口的声音载着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朗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能深刻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音节律,受到直接、强烈的感染。学习语言,单凭讲解思想内容、写作技巧,是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抓住读这一主线,反复实践,精于指导,学生才能从读中由感而悟,由悟入境,最终与作者的心灵相通。这种借助读而达成的悟性理解,是富有创造力的,也正是语文教学追求的上乘境界。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叶圣陶先生更是谆谆告诫: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这些真知灼见,揭示了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学习语言,就得多读。读,包含着对语言文字“感知理解──吸收积累──转换创造”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初读要求该准读通读顺;细读要求理解内容;精读则要抓住重点句段,细加品味,感悟人情;熟读则要积累语言,以至背诵。一般来讲,一节课中学生读书的时间最好不少于1/2,读书形式要多样,指导要得法。

2.增加课本中的背诵量

就现用的教材来看,不论是寓理于事的寓言故事,意境优美的散文,还是含蓄隽永的诗歌,都是学生语言积累的优秀范文,但教材中要背诵的地方却为数不多。以小语第九册为例,要求背诵的课文中涉及到7篇,共1090字,平均每天背诵却不足10个字。这是多么令人惋惜的数字!所以我除了落实课本的背诵量,每单元还挑选3-4个妙语佳句、精彩片断让学生熟读成诵,并把增加的部分列入考核之列。

二 抓好课外阅读,在博览中积累语言

博览,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的语言刺激,而在阅读过程中,能再次强化大脑皮层已有的语言信息,使大脑中业已形成的联系系统更为完整、严密。因此,我除了上好阅读课外还注意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汲取养料。我采取了以下四方面的措施:

1.指导学生精心选择读物

在教学的闲暇,我注意引导学生有选择地进行课外阅读。省编的《小學生阅读文选》与教材配套,便于学生迁移自学,是阅读的好材料。阅读少儿刊报,《中国少年报》,《小学生周报》和《小学生优秀作文》,既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又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学校的图书馆,书店都是孩子们的好去处。

2.指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读的东西不少,但是真正留在记忆中的却不多。在读书的闲暇,我会随机地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立足于读,落实于记。就类型而言,包括摘录好词好句,对优美词句进行续写、扩写、缩写、改写和写读后感。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仓库”。

3.给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

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掌握了许多的精妙词句,他们非常渴望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我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机会让他们展示“才华”。比如举行“词句接力赛”、“美文欣赏会”、“朗诵擂台赛”等。课前让学生把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精词妙句、百科知识等互相交流学习。

三 发挥积累的功能

积累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能将之付诸于实践运用之中,以提高自己的运用语言和表达语言的能力,全面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为此,我鼓励学生不断的将自己储存的语言材料运用到阅读与习作中,使习作锦上添花。当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时,就极大的激发了其自觉运用的积极性。同时,在不断的运用中,更加清楚的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便于及时调整,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不断积累,以弥补不足之处。长此以往,就产生了良性循环,“积累与运用”得到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共同发展、共同提高。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巧红笔,使其像数学练习一样,课课练,日日练呢?我认为,除了结合单元小练笔和俄文题指导写作外,更重要的还是恰当地把握课堂练笔的时机。着眼点有几方面:

1.练在知能转换处

如教学《小音乐家扬科》,为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联想的用法,教学时在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了课文中有关句子,明确了什么是实在事物和联想之后,发下短文让学生进行联想练习。

2.练在情感交融处

如《我的心事》,课文教学到“我刚进屋,见一位解放军阿姨坐在椅子上……我看着眼前的一大堆玉米棒子,不由行流下了眼泪”一段时,我指导完学生分角色朗读后,学生完全沉浸在课文童境中,我马上安排了写一段话的练笔:“看着眼前的一大堆玉米棒子,大林会有许多话要对小姐弟说,他会说什么呢?”这样一安排,学生就有话可说了。

3.练在思维的发散点

如教学《凡卡》最后一段后,为了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表达能力,我提出假设:“假如爷爷收到了凡卡的信,将会怎样呢?请以'爷爷收到信后'为开头写一段话。”这样就收到了一箭三雕的作用了。

凭借以上途径,学生的语言运用频率不断加大。学生在不断运用语言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了其他的新鲜语汇,不断丰富自身的语言。

提高积累能力 夯实写作基础 篇7

一、积累的内容

1. 积累思想

在教学中自然提炼或感悟的一些经典的语句, 对学生良好思维和品质的培养作用极大。中国传统的思想有很多是前人智慧的结晶, 具体表现为名言、警句、文章, 这笔财富应当继承,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有的观点注入了新的内涵, 所以这部分的积累要注意传统与时代相结合。

2. 积累情感

情是艺术之根, 更是构建健康人格的基石。健康的情感是形成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热情、感动、善良是美好人格的表现。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意韵和情趣移植于司空见惯的事、物、景, 用一双充满情感的眼睛关注生活中美的事物, 在喜爱、欣赏、赞美、感动中使情感纯正、丰满。还可让学生关注古诗词、现代诗词、散文、小说等。

3. 积累见闻

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体察民间风情, 了解人生百态, 感受生活的变化。引导学生融进多彩的生活, 引导学生比较判断, 让学生从自身的经历中去体验, 从自己的所见所闻中去思考感悟, 在这种体验感悟中不断成熟, 激发起他们成为生活主人的意识和责任感。

4. 积累语言

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导学生把积累词汇当成每日必修功课, 养成自觉查阅工具书的好习惯;二是指导学生利用语文的内生活来猜读一些词汇的特殊含义, 尤其是文言词汇的积累, 更要鼓励学生大胆猜读。中学阶段, 学生更成熟, 自觉性更高, 理解能力和自主意识也更强, 这更有利于词汇积累。总原则是要求学生务必做到:字词不认识、不熟悉就一定要查字典, 使查工具书成为自己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第一, 积累词汇

具体做到四点: (1) 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准备《现代汉语词典》《汉语成语词典》等工具书, 学习和生活中若遇到不认识或不熟悉的字词随时向词典请教; (2) 指导学生查阅词典时要像串铜钱一样, 成串成片地理解、记忆生词。比如, 要查“明日黄花”一词, 我就要求学生不要只查这一个词, 还要顺势把所有“明”字打头的词都看一看, 要养成这样的习惯; (3) 坚决不给学生解释课文中的生字词, 只是引导他们勾画出来, 然后给时间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整理、理解、消化, 逼着学生自己想办法养成良好的查阅工具书的习惯; (4) 要教会学生结合文章的内容品味、探究词汇的临时意思, 如褒词贬用, 雅词俗用等。

第二, 积累语句

有三层含义:一是学生要根据文章的语境体会精彩语句缘何精彩, 用心领悟, 用心摘录;二是指导学生长期定时定量地积累三是学生要在生活化的过程中不断消化、吸收, 使之内化为自己思想、道德、文化、语言等方面的素养, 并在说写活动中加以化用。

5. 积累灵感

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教师要引导寻找自己的生活, 寻找自己的感受, 捕捉自己的心灵之光, 并要求学生随身带纸笔, 时刻捕捉自己瞬间即逝的灵感。

6. 其他方面

除以上条目外, 我们还让学生注意自我的发展的积累, 人间真情的积累, 实践苦乐的积累, 心灵的期盼的积累, 生活哲理的积累, 生活情趣的积累, 时代变迁的积累, 历史思考的积累等。

二、积累的方式

1. 名著与时文相结合

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名著, 经历了历史的锤炼, 其中的思想情感极其深厚。时文美学中对生活的感悟, 可以让我们加深对社会、对生活的认知。阅读可以说是对美文 (名著和时文) 意蕴及技巧信息的接受, 通过吸收优秀的语言并不断地将其提炼, 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从而培养语文文字表达方面的基本功, 而写作则是在此基础上, 力求写出类似的美文, 并通过创新实现将阅读获取的信息转换为知识、能力, 实现真正的写作。

2. 教材与同主题课外文章相结合

教材中的典范文章, 精彩段落, 教师应指导学生背诵, 圈点勾划, 摘抄优美词句、名言警句, 指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 积累语文知识, 最终达到灵活运用语言的目的。例如:以语言见长的, 不妨重在鉴赏积累;以情节取胜的, 不妨重在写作训练, 写出人物的个性, 事件的波澜;以情趣见长的, 不妨重在情感熏陶;以理趣取胜的, 不妨重在思维表达训练;以志趣见长的, 不妨重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为学生设计的课外阅读可以配合教学内容考虑, 如教学散文单元可以让学生读一些优美散文;教学诗歌单元可以组织学生读一些课外诗作;教学小说单元可以读一些小小说;教学议论文单元可以让学生读一些议论性的小品文。课外阅读虽然自由性比较强, 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阅读实用健康品味高的文章, 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学会做读书笔记, 以确保真正意义的语文积累。

3. 学生推荐文章与老师推荐文章相结合

阅读是间接的生活之源。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是用自己的眼光去认识生活、感悟生活、思考生活, 而写作也是把这种认识、感悟、思考反映出来。开发学生拥有的信息资源, 形成资源共享格局, 每个学生每月至少推荐一篇课外美文, 附加自己的感悟, 小组或全班交流。教师方面, 可开设美文品读课, 由教师收集若干美文, 引导学生品读、领悟、借鉴, 给学生以美的熏陶。

4. 课前十分钟与课堂相结合

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篇8

实验教材的课后训练题。“读一读, 写一写”涉及到的主要是语言材料的积累, 语言材料是语言的基石, 没有基石, 就不能建立起交流大厦。教师应持之以恒地指导和督促学生做好这项工作, 当然在方式方法上可以灵活点, 比如除了读读写写以外, 还可以采用造句、联词组段等等, 让学生在活学活用中, 内化语言材料, 提高积累的有效性。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是课后练习题。实验教材的课后练习题, 一般包括整体感知、文笔精华和延伸拓展这几方面的内容。如果我们从语言积累的角度, 认真分析一下课后三种类型的题目, 我们就会在方法上得到启示:

1. 在诵读中强化语言积累

古人为学, 一开始只是读、背、头脑里只不过装满了一堆“死”的语言材料。书读得多了, 背得熟了, 学生对书中的文与道似懂非懂, 愤悱在心了, 教师才开始讲解。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 经过一定的时间, 就会产生如朱熹所说的“豁然贯通”的效果, 既领悟了道, 也掌握了文, 头脑中那堆“死”的语言材料一下子活了。这种读书方法看起来非常笨拙落后, 其实, 这正是符合汉语特点的教学的高妙之处。很多专家都痛心于语文课堂很少听到琅琅书声, 一些范文佳作, 虽经语文教师二、三课时口干舌燥的讲析, 但学生中难以将课文熟读一遍的却大有人在。从实验教材的课后练习设计, 可以看出编写者非常重视诵读, 以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为例, 3 0篇课文要求朗读有2 6篇, 其余4篇要求默读、速读和阅读回答, 在2 6篇中要求熟读成诵有:《童趣》、《论语》十则、《春》、《秋天》、《古代诗歌五首》、《诗两首》 (《金色花》和《纸船》) 、《世说新语》两则、《郭沫若诗两首》 (《天上的街市》和《静夜》) 八篇文章, 加上《课标》推荐背诵的, 大约是每两周背诵一篇, 不多吧, 可仍然有一部分学生难以完成, 这与我们古人“口舌成疮”相比, 真是天壤之别。其实, 阅读教学, 就该在“读”字上下工夫, 直至学生读正字音, 读通词句, 读断句读, 读准语调, 读请思路, 读懂技法, 读出感情。并在熟读背诵中积累语言范例, 把课文的句式、语调、语法规则、修辞手段等深深的印入脑海, 并以“格”的形式固定下来, 这样, 回头遇到同样的语言, “格”就神速地出现, 并迅即“同化”和“顺应”, 范文中的句式和辞采便可化为己有。

2. 在品读中深化语言积累

品读课文的语言是阅读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文章的多种美, 如立意美、结构美、技法美、情思美、神韵美、形象美、意境美、风格美等都要通过语言表现出来, 所以语言才是根本。, 现在使用的实验教材, 几乎每篇教读课的练习题都有一道围绕“文笔精华”设计的题目, 有的课文设计了两道题。比如:《春》课后练习第二题和第三题都是围绕“文笔精华”来设计的。第二题的题目是:课文语言生动形象, 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仔细揣摩下列语句, 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⑴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 绿绿的。

(想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情景, 你能说出“偷偷地”和“钻”这些词好在哪里吗?“嫩嫩的, 绿绿的”本该用在“小草”前面, 为什么放在句末?)

⑵“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这是什么感觉?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 你觉得还像什么?)

这些问题涉及到两方面:一是根据语境品位语言, 具体关联到词语的准确运用, 生动运用, 倒装句、比喻句的表达效果等。二是在品词析句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想象, 目的是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语言积累, 活学活用, 内化课文语言。由此启发我们:在语文教学中, 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品读, 深化语言积累。如何品读?古人的涵泳法值得借鉴。涵泳法是一种比喻的说法, 即把书当作水, 读者沉浸其中, 如鱼得水, 自由游动;如春雨润花, 得到滋养。涵泳, 要沉浸书中, 深入体会、着意把玩, 求其认真, 与那种“眼中了了, 心下匆匆”的读书现象背道而驰。

涵泳的主要方法有:

⑴揣摩──即回想, 边读边回转思考, 对文章的语言文字反复推求。

⑵推敲──即比较, 主要是指对文章字词句的品味。

⑶触发──即联想, 由眼前读物中所写的人和事, 联想到读者生活经验中的人和事。

触发联想, 带来阅读思考的广阔空间, 或者切己体察, 或者由此及彼, 或者由近及远, 使品读获得精妙而深邃的见解, 真正的触类旁通。我们强调在品味赏析中积累语言, 就是让学生不要浅尝辄止, 而应在好词佳句的鉴赏中, 深化认识、融会贯通。如:《世说新语》课后习题三:“用‘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 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先运用揣摩、推敲的方法对“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喻体加于比较, 从中体会物象与意象的区别, 然后采用触发的方法, 联系生活体验, 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这样学生在比较辨析, 联想交流的过程中, 自然能深入理解课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并在理解的基础上, 加强记忆, 深化语言积累。

3. 在泛读中丰富语言积累

语言积累首先是一个量的积累。这单靠课文典范语言的学习是不够的, 必须广泛阅读才能逐渐丰富。这套实验教材, 几乎每篇课文的课后练习都有一道延伸拓展题, 比如九年级上册第一篇文章《沁园春·雪》课后第三题就是一道拓展题。题目是:下面这首词的内容也与雪有关。反复朗读这首词, 说说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情与景是怎样交融的。如有条件, 课外抄录或背诵毛泽东的其他诗词, 与同学交流心得。

除了重视课文内容的延伸拓展以外, 还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

重视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篇9

1) 要求学生既能迅速而有效地理解评议文字接受信息, 不断提高文化科学水平, 进行思想交流。

2) 要学会做人, 要有良好的性格高尚的思想、品德、情操;要勇于克服困难, 迎接挑战。

3) 要有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及正确的审美观念, 形成文明的素质。

4) 要有良好的思维品质。

可见, 语文素质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但最突出的表现便是在人类交往过程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无论是口说, 还是笔写, 都是要通过对其加以组织而成的, 反过来说, 能否听懂别人的, 能否在阅读中迅速抓住文章的要点, 也都是以自身的语言储存为基础的。只有不断熟悉语言, 积累语言, 才能把古今中外的语言精华据为己有。因此,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语言积累的指导是不容忽视的, 只有这样, 才能为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课文语言的积累, 培养学生形成积累语言的 良好习惯

语文课本里的课文, 虽不全是名家名篇, 但也经过精心筛选, 是学生学习积累语言的范例。在语文教学中, 我每教学一篇课文, 都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精彩语段进行熟读和背诵, 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如教学《山中访友》, 我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使学生对作品表情达意的技巧达到“语悟其神”的程度, 在诵读中展开联想, 引起内心的情感体验。在声情并茂的诵读中, 学生仿佛来到树林中, 小溪旁……通过诵读为学生的迁移运用提供保障。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把这些段落背熟。有时哪怕是课文中的一句话, 学生背熟了, 就会对整篇课文留下很深的印象, 这往往比在教学中进行琐碎的分析、讨论得到的印象深刻。同时, 学生在读、背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感悟了语言, 积累了词汇。现在, 我班的学生已经自觉养成了积累课文语言的习惯, 即使不要求背诵的课文, 同学们也自觉地找出一些优美的词句积累背诵, 在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鼓励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背诵, 丰富学 生的语言储备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积累语言的方法之后, 要鼓励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 把课外阅读中遇到的优美词、句、段摘抄下来背熟, 运用到平时的说话、作文中, 这样有利于促进语言的积累, 增加语言的储备。

为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向学生推荐了一些适合阅读、背诵和积累的文章, 并让学生建立“摘录本”, 有重点地进行积累和背诵。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我尽量减少一些机械性的练习与作业, 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阅读和背诵。每周我还组织一次课外阅读与积累经验交流活动, 让学生谈体会与收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渐渐地, 学生养成了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也体会到了积累语言的益处。唐婷婷同学在日记中写道:“读书时, 我觉得自己就像小蜜蜂在百花园中采集花粉一样, 到处是知识的花朵。写作文时, 好词好句如同泉水一般涌出来, 再不像以前苦思冥想, 半天写不出一句话来。”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古典诗、词、文更是我们祖国语言的精华。为了让学生广泛进行语言积累, 我要求学生充分利用上课前、自习课、阅读课等时间背古诗词、格言警句、简短的文言文等, 广泛积累语言, 学生兴趣很高, 长期坚持, 既没有加重学生负担, 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了鼓励学生背诵, 我开展了评选“背诗大王”、“我喜欢的名言警句”征文等活动, 激发了学生背诵的兴趣。

三、增加习作密度, 从写中积累语言

熟读背诵是通过语言的输入增加大脑皮层的语言信息, 习作训练则是调动大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 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 因此, 习作是更高层次的积累语言。要使大脑内语言信息系统灵活自如地运转, 必须加大语言周转的密度, 为此, 我要求学生常练笔。不过, 千万不能让他们觉得这是一种负担, 应该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心态下来做这件事。这就要求我在设计习作练习和讲评习作上花力气, 经过探索, 我做到口头与书面结合、片断与成文结合、大作与日记结合、自由作与统一作结合, 可以分步练、集中练, 可以教师评、学生评, 灵活多样, 不拘一格。并且一旦发现好的习作, 立即投稿, 当见自己的习作换成了铅字, 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习作的兴趣, 让习作成为他们内在的愿望。学生在不断运用语言中, 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 又吸收了他人的新鲜语汇, 不断丰富了自身语言。

善闻、诵读、博览、多说、常写, 多管齐下, 又都以语言积累为轴心。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 , 加之教师适当指点, 何愁学生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 为什么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呢?

加强知识积累, 提高语文素养 篇10

语文积累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显性积累, 是事实性的、知识性的。它包括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知识、素材、典型的语言运用案例, 包括用的精彩的巧妙的实例, 有代表性的错误用例和语言修改范例, 通过运用、积累成为自己的“语言库”。二是隐性积累, 包括思想的积累, 方法的积累, 情感的体验, 生活的经验, 方法的积累等。

积累的方法各式各样, 主要有诵读、做笔记、记卡片、剪报纸、阅读、走访、调查、体验等。

目前, 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已势在必行。近几年来的语文中考、高考也突出了这一点。因此, 我们教者在平时教学实践中应注意加强学生语言积累, 本人谈谈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自己一些不成熟的做法:

一、加强对课文语言的积累, 培养学生形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课文虽不是名家名篇, 但却是编委会精心筛选出来的精品, 是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的典范。在教学实践中, 我每教一篇课文, 都会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出精彩语段进行赏析, 然后让学生积累下来, 熟读成诵。初中课文中有许多我们熟知的一些作家作品, 都值得我们学习, 如郭沫若、普希金的诗, 朱自清、鲁迅的散文;四大名著中节选的精彩章节, 让我们百读不厌。如九年级下册课文选自冰心《谈生命》一文, 它把生命比成一棵树, 一条河流, 学生尤其普遍喜欢“不是每一道河流都能汇入大海, 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长成树, 不生长便成了空壳;……快乐固然兴奋, 苦痛又何尝不美丽。”这段文字读起来也朗朗上口, 每读一次就有不同的收获, 理解也更形象, 对生命做了最好的诠释。通过学习、积累、理解, 学生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甚者有同学也把冰心对生命比喻扩展得更丰富些, 有学生写到:“生命像一首歌, 歌中写满悲欢离合;生命像一幅画, 画中画满了五颜六色;生命像一首诗, 诗中写尽了酸甜苦辣。”这些语言至今还记忆犹新。创新的火焰被点燃了, 大家都纷纷拿起笔写下自己对生命新的认识。不但丰富了积累, 又加深了对语文理解与感悟。

叶圣陶曾说过:“课本中选取课文只不过是例子。”凭这些例子要使学生能够学会并举一反三, 利用课堂上积累的方法指导学生把在课外读到的好词、好句、好段摘抄下来进行识记与感悟, 且能运用到写作中去, 有位学生在一次联考中做一道综合实践题要求为父亲画一幅画, 并写上一句话:他写到:“父爱”阳光般地温暖;清泉般的甘甜;春风般的和煦。事后才得知, 他因平时积累时见过有写关于母爱类似的语言, 所以进行了仿写。

二、指导学生广泛地进行课外阅读与积累, 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和“辩论会”, 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学习机会

为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一是根据情况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报刊杂志, 如《青年文摘》、《散文》、《读者》、《中国青年报》、《中学生学习报》、《中学生作文报》、《语文报》等。让他们广泛博览书籍, 汲取“营养”, 拓展视野, 与名人进行交流学习。为此, 每学期开学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 每天进行不少于200—300字的积累, 教师天天要检查, 对优秀者表扬, 对做的不好的要指出来加以改正。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我尽量少布置一些机械性练习, 多布置些收集和整理型作业。二是要求学生走进社会, 大胆汲取, 并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我引导学生走进社会, 去接触不同的人和事, 从正面教材中取得真金, 从反面教材中得到教训, 以此丰富并健全自己的人生, 感于体验生活的成功与失败、辛酸与甘甜。学生从课外获得的东西, 有对自己真正有用的, 也有不适应个人特点的。因此, 我教会学生辨别, 对课外学习中获得的知识不能照搬照抄, 邯郸学步, 要留下对自己有帮助的东西, 舍弃那些不切合自身实际、没有积累价值的东西。

由于课外积累不是在教师统一组织下进行的, 所以每个学生积累的知识会各不相同, 如何从别的学生的“积累库”中找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为己所用呢?我是通过开展“读书交流”与“辩论”活动达到这一目标的。为此, 我在实际工作中, 每周尽可能留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自行阅读和积累, 两周为一个课外阅读周期, 每两周轮流开展一次“读书交流”和“辩论”活动, 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 也为学生创设相互学习的机会和积累知识的空间。通过同学间的交流与学习, 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积累方式、方法, 同时获得了更多的知识。而辩论, 要求辩手快速的从大脑中提取知识, 这个过程能综合展现一个人的语文素养, 如辨别能力、分析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经过一段时间地训练培养, 学生体会到了积累的益处, 正如有位学生在毕业时所说:“我之所以能把作文写好, 语文成绩提高, 与我语文积累有很大的关系。”

三、积累背诵古诗词、名言警句, 提高写作水平

泱泱大中华, 上下五千年。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唐诗宋词, 脍炙人口, 久传不衰, 它是我国语言的精华。我在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必须掌握单元内的诗词而外, 课后附录每册都有十首, 更不可忽视, 让学生每周背一首, 学习小组长检查, 教师抽查, 课代表画表登记, 对于没有完成者, 教师要指导方法, 限时背诵, 最终达到人人过关。积累到一定时间后, 让学生把写过的古诗词学会归类整理, 如:“叙事诗、抒情诗、咏史诗。”细化一下:“归类成送别诗、爱情诗、咏史诗、状物诗”, 像写带有”季节”的诗句, 带有“日月星辰”诗句, 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从不同角度进行归类, 把握其特征, 理解其要义, 体会其感情, 领会其精神, 并熟读成诵, 学生在写作时才有可能引用经典, 随手拈来, 运用自如。

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篇11

关键词:课内指导;课外延伸;习作训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包括丰富的语言积累,“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我有幸参加了新罗区的“写话、习作”课题实践研究,以我校的子课题“丰富语言积累,培养习作能力的实践研究”为契机,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现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课内指导,渗透积累

1.理解语言

学生理解语言,丰富词汇,掌握足够的语言材料,这是提高习作质量的基本条件。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注意这一点。如学习《翠鸟》第一自然段时,我是这样指导学生理解“鲜艳”一词的:翠鸟的颜色作者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它的颜色非常鲜艳。)请同学们圈出“鲜艳”一词,用字典查一查“鲜艳”的意思(鲜明而美丽);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把翠鸟羽毛的颜色写具体的?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翠鸟的颜色的?引导学生从头上、背上、腹部的顺序找出描写翠鸟颜色的词语(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赤褐色);把描写翠鸟羽毛的三个句子连起来读一读,联系句子看看你理解“鲜艳”的意思了吗?这时学生自然而然都明白了“鲜艳”一词表示颜色多,非常鲜明、美丽。像《秋天的雨》理解“五彩缤纷”的意思、《科利亚的木匣》理解“果然”的意思,都可以用这种“查一查、想一想、读一读、联一联”的方法学习。通过这样的学习,理解越深刻,应用就越自如,表达就更精确。

2.熟读成诵

每个学段阅读的要求也都出现了“诵读”二字。诵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有些课文我会通过各种形式的大量朗读,让学生熟读成诵,从而使学生在读懂理解的基础上,比较轻松地达到积累课文语言的目的。只有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写作时才能胸有成竹,有效提高习作能力。如《观潮》一课教学目标要求背诵三、四自然段。我是这样教学的:①读文。自由读课文三、四自然段,哪些地方能体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找出句子后与同桌交流一下,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②品文。读后交流体会“隆隆的响声、闷雷滚动、横贯江面、浩浩荡荡、山崩地裂”这些词语,再用各种形式引导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体会句子意思。③赏潮。课件播放钱塘江大潮的画面,选择自己认为最壮观的一个画面,把文中相关的句子读出来。④说潮。你能根据课文的内容把这天下奇观说给大家听吗?四个教学环节逐一落实,学生不知不觉中就将课文背诵下来了。

二、课外延伸,引导积累

1.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积累动力,我主要采用的方法是:①读书交流。单周一早会举行好词佳句推荐,双周一早会举行好书推荐;根据课文推荐原著,如学习《蟋蟀的住宅》前推荐看《昆虫记》,学习《卡罗纳》前推荐看《爱的教育》,师生共读,课内一起交流读书体会。②展示交流。用书签的形式积累名言警句(如三年级上册园地二的日积月累,让学生把课外收集的名人名言制作成书签送给好朋友);用手抄报展示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如三年级上册第五组的综合性学习,手抄报展示“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互相欣赏自己的作品,积累的兴趣油然而生。

2.营造氛围

班级成立图书角,每周一下午由小小图书管理员组织同学借阅书籍;两周一次阅读课到学校图书馆借阅书籍,并在阅览室里读书看报;每月最后一天下午全校师生大阅读。每天“三读”:早读古诗、国学,午读优美词句,晚读经典文学。每学期推荐必读书目三本,选读书目十本,每学期亲子共读一本课外书。在这种浓浓的阅读气氛下,学生养成了每天阅读的习惯,从中汲取了生活素材,掌握了丰富的语言材料。

3.教给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精读、略读和浏览等,根据不同的书目选择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做好摘抄,学会归类积累。如人物类、景物类、事件类……格言、警句,成语、谚语、歇后语,古诗、对联等等,这些积累可以是词汇,也可以是句子,还可以是片段。学生头脑中的语言材料多了,就能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写话习作中应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4.读书活动

结合我校特色“书香校园”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每月推荐“阅读之星”,每学期评选“书香少年、书香家庭”,每学年举行读书节汇报演出;开展“书签制作、古诗配画、手抄报比赛、课外阅读知识大赛、经典诵讀、成语听写大赛、我的一本课外书”等读书比赛活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把生活、读书、习作紧密结合起来,学生才有丰富的积累,才有知识的内化。

三、习作训练,落实积累

读写结合,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引导学生从读学写,以写促读,才能提高习作的教学质量。

1.句子训练

句子是语言的使用单位。“积句成章”,一篇文章是由句子连成的。抓好句子的训练,可以提高读写能力。①用词写句子。用词写句子的能力应该从低年级就开始培养。日积月累,就能写得准确。指导学生用词写句子,应该先让学生理解词义,再创设语言环境激发说句、写句的兴趣。如《难忘的一天》中,“邓爷爷仔细地看了我的表演,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指导用“仔细地”说句子、写句子。教学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仔细”的意思,联系上一句话的后半句“顺利地打出各种各样的图形来”,具体补充“仔细”看的内容,说明邓爷爷看得很细心。在指导说句子时,先让学生做一小题作业并请他们认真地检查作业。做完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刚才自己是怎样做作业、检查作业的?这种认真、细心的情况就用“仔细”来表示;平时,什么情况也可以用“仔细”来形容?这样训练,学生有所体验,加深感受,掌握了词语的使用范围。②扩句。扩写句子,可以使句子内容表达得更具体、生动。学生掌握这项基本功,在阅读时能领会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在习作时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③缩句。学生善于缩写句子,在阅读时就能把握句子的主要内容,在写作时就能把话写得简洁。句子训练还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句子之间的联系,写得连贯,以及指导变换句式、使用标点符号等等。

2.片段训练

片段是和篇章相对而言的。习作训练,从写片段入手,引导学生掌握习作基本功。片段训练是联系读写的纽带,为命题作文打好基础。片段训练的方式,可以根据训练的目的不同来设计。我通常采用续写、仿写的方式来训练学生的习作。①续写。续写是以原文为基础,需要从中得到启发,它是从读学写,读写结合的好方式。如《小摄影师》这篇课文的小练笔“我想接着往下写这个故事”。这是根据结尾,再把故事加以发展,写成另一篇文章。先要读懂原文,想一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讲什么?再根据原文想象,抓住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作者的思路想象,故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最后让学生互相交流,进行针对性地指导后就让学生动笔续写故事。②仿写。小学生的模仿性强,仿写训练能发挥小学生的这一心理优势。仿写要以阅读理解为基础,通过仿写,既能加深对范文的理解,又能使读与写相互促进。如学习《燕子》第一自然段,“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引导学生观察一种小动物的外形,仿照这段话的写法,具体介绍它的外形特点。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仿写家乡的一处景物;学习《荷花》仿写自己喜欢的花……无论仿写什么内容,都要引导学生在仿照别人的文章时,要用自己掌握的语言素材来学写作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为了让学生有良好的语文素养,就让我们引领他们从积累做起。

优化作文资源,提高积累意识 篇12

一、有心于生活

这里的生活主要是指学生的生活。学生在与他人交往时,就会产生喜怒哀乐等多种情感。如果老师能做一个有心人,经常捕捉到学生的一些生活细节,然后加以正确引导,让学生写下来,这就是一篇挺不错的作文。江苏省特级教师蔡明曾说:“写作的本质是生命个体情感活动的表达;它永远是一种精神体验,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与精神的发展、生命轨迹的变化同步的文字化呈现。”[2]比如学生之间偶有矛盾发生,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我们可以让矛盾双方冷静思考,把矛盾发生的经过详尽地写下来,尤其要注意一些细节,因为“断案”往往靠的就是蛛丝马迹。写完后,双方互换材料帮助修改,哪些地方与事实不相符,你觉得应该怎样改才好?这主要抓住了学生都是事实真相的知情者这一点,再加上双方总想减轻自己责任的心理,因此,他们无意识中就会很讲究用词。比如一个说是“拍了一下”,一个说是“敲了一下”,“拍”与“敲”在力度上是有差别的。再者“推”与“撞”一个是有意识的,一个是无意识的……在此基础上,老师不仅能较好地处理学生的矛盾,而且能引导他们把这件自己确实感受很深的事,真实地记录下来。有时还有旁观者,也可抓住双方发生矛盾时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详细地描写,然后选读几篇集体修改。当然利用学生的矛盾来做文章要建立在不损害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也不是凡事都可以,要合理地选择。

另外常与学生一起聊聊难忘的童年生活,或利用多媒体创设一些情境引导他们感悟亲情,或结合每年的传统节日,向长辈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等等,把自己的真实体验记录下来。

二、有心于自然

自然界中有取之不尽的材料,比如日月星辰、风云雷电、飞禽走兽、花草树木……这些事物学生并不陌生,可为什么就是对它们熟视无睹呢?写出来的事物体现不出其个性特征,甚至千篇一律。关键是没细心观察,用心思考。老师就得用心地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季节、不同情状下同一事物的特点。比如夏日照在身上火辣辣的,而冬日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春风和煦,秋风凉爽……尤其是风云雷电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那就要随时随地指导学生观察。有一次天气非常闷热,我们正在上自习课,忽然外面天色骤暗,刮起了大风,接着轰隆隆一声巨响,下起了大雨。这虽不是作文课,但我叫学生停下笔,透过窗仔细观察外面的大风大雨,随后把观察到的情景,以及当时自己的心情写下来。结果很多学生写得不错,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风雨的大,有的写树的不同形态,有的写路面的积水,有的写行人的艰难行走,还有的从声音的角度来写……就连平时不太会写作文的学生也写了好多,尽管错别字较多,但你能感受到他当时那份喜悦的心情。

有时作文课不一定要在教室内上,还可以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对自己喜欢的非常熟悉的某一景点作定时定点的观察然后写观察记录。由于是学生喜欢的,相对来说他们做起来积极性较高。

三、有心于社会

现在是信息时代,学生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比如近几年中我国就发生了很多事情:食品安全事件、实行社会“基保”、神舟八号问天、天宫一号、云南干旱……我们老师就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途径搜集感人事迹,捕捉精彩瞬间,查询航天知识等有用信息,然后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活动:比如先进事迹报告会、我最崇敬的人演讲会、最佳摄影师评比大会、航天知识竞答比赛、关于实行社会“基保”有无必要的辩论会……整个活动中,学生都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并且以主人的身份决定其过程和方式,培养了自身重视实践、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也突破了课堂这一时空的限制,学生能全面地搜集材料,从容地思考和写作,并且不断优化,从而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并要求学生课余饭后,不时翻翻、看看、记记。日积月累,坚持下去,那么在写作时就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了。因此,老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地关注社会热点,引导学生多听多看,这样不仅开辟了搜集材料的新天地,而且有利于提高思想觉悟,增强责任感,形成分辨真善美、假恶丑的能力。张志公先生曾说:“无论写什么文章,要写得好,先决条件是具有正确的思想认识,丰富的生活经验、知识见闻,相当的思维能力。”[3]

其实上述的生活、自然、社会三方面都可以统一于语文教材。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依据每单元的主题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等方面的材料进行超级链接,从而帮助学生构建一个井然有序的作文材料体系。

所有的这一切,都要求语文老师是个有心人,注重培养学生自觉积累作文材料的意识———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笔和一本本子,无论走到哪里,都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如果我们能够引导学生认真地坚持这样做,日积月累,看得多了,记得多了,作文时就会有物可写,有事可议,有情可抒。

参考文献

[1]李吉林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VOL4:33.

[2]蔡明讲语文.语文出版社,2007.8:123.

上一篇:广义发展论下一篇:品牌会展助推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