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积累

2024-10-15

课堂积累(精选12篇)

课堂积累 篇1

古诗文作为中国文学大花园中的奇葩异卉, 一直为人们所吟诵、咏叹, 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路历程。“腹有诗书气自华”、“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文的学习对一个人的成长会有多么大的帮助啊!只有不断熟悉语言, 积累语言, 才能牢固掌握古今中外的语言精华。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该如何使学生从一首首精美的古诗中感受到我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探求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使他们获得生命的思考, 思想的启迪, 使他们爱学古诗, 学好古诗, 并学以致用, 从而打造诗意课堂呢?笔者进行了一些学习和思考。

一、强化背诵, 在诵读中积累语言

传统的语文教学采用的是“以理解为目标, 以讲解为手段”的阅读模式。为了理解得透彻, 老师唯有不停地讲, 岂不知越讲得多, 教学效率就越低。所以, 我认为, 现代语文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以掌握祖国的语言为目的, 以熟读背诵为手段”。为了强化这一手段, 我采用了3条措施:

1. 增加课本中的背诵量。

就现用的教材来看, 不论是意境优美的散文, 寓理于事的寓言故事, 还是含蓄隽永的诗歌, 都是学生语言积累的优秀范文, 但教材中要背诵的地方却不多。为了增加背诵量, 我除了落实课本的背诵外, 每单元还挑选了一些精彩片段让学生熟读成诵, 并把增加的部分列入考核内容, 对在校内外举行的“经典诵读比赛”中获奖的学生给予奖励。

2. 阅读教学淡化内容分析, 加强朗读、背诵训练。

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着重在熟读课文上下功夫;在记忆常用词语、名言警句上下功夫;在背诵诗文佳作上下功夫。一课教完后, 要通过检查是否读熟、是否朗朗上口、是否能把该背诵的地方背诵下来, 作为评价自己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

3. 开阔视野, 每周补充一篇诗文和现代中外名篇, 要求学生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背诵下来。

现用教材虽精选部分古诗文和中外名篇, 但数量太少, 所以我有计划地给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篇目, 让学生博闻强记, 并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形式加以强化诗词歌赋的内涵。久而久之, 学生就掌握了大量的诗化语言, 可以出口成章, 学生对语言的运用就得心应手了。

二、注重结合, 在博览中积累语言

博览群书, 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的语言刺激, 而在阅读过程中, 能再次强化大脑皮层已有的语言信息, 使大脑中已形成的练习系统更为完整、严密。小学生在实现“量”的积累的同时, 对所背诵的古诗文能达到朦胧理解即难能可贵, 随着他们阅历、知识的增长, 这种朦胧理解就会越来越深刻, 天长日久, 运用也就水到渠成。

1. 指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俗话说:好记性比不上烂笔头。学生读的东西不少, 但真正留在记忆中的却不多。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 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读书笔记立足于读, 落实于记。就类型而言, 包括摘抄好词佳句、精彩片段和写读后感。写读后感是属于读的外延, 富有创造性, 使阅读活动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 自行查阅资料, 形成自己的见解。为了充分调动学生自行理解、领悟的积极性, 我们经常开展一些激励性活动, 如“读书报告会”、“好书推荐会”, 等等。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他们进阅览室、跑书店、听讲座, 通过读书笔记获得不少知识。

2. 给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

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 学生增长了知识, 开阔了视野, 掌握了许多精妙语句, 他们内心非常渴望自己的努力能得到肯定, 一展所学。因此, 我提供尽量多的机会让他们展示能力。 (1) 组织学生多欣赏。我们经常利用活动课时间组织学生收听诗文诵读及赏析讲座, 观看配画、配乐诗朗诵录像。学生从讲授者口中、从动人的画面上、从轻松的乐声中, 想象着、体味着、感受着诗文的艺术魅力。 (2) 引领学生多评析。对中高年级学生, 我们每周开设一节诗文评析课, 主要在选材、立意、构篇、遣词等方面进行评价, 提高他们对内心体验的倾吐能力, 增强诗文的朦胧理解。 (3) 发动学生多交流。在班上的学习园地中, 我专门开辟了“读书”专栏, 发动学生把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精词妙句、经典诗词、百科知识等发布上去, 互相交流学习。

三、引导想象, 感悟诗文意境

想象是对过去经验和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构成新的意向和观念的心理过程。古诗的语言凝练, 行文跳跃, 在诗句背后隐藏着大段的空白, 这就为想象提供了空间。古诗教学中只有唤起学生情感体验, 产生移情和共鸣, 让学生展开想象, 引起联想, 由此及彼, 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 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 才能人境悟情。

诗的意境是需要个性化感悟的, 在充分预设的前提下, 利用图像、音乐、视频等多种手段, 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古诗的阅读可以在尊重作者、尊重文本的前提下, 按个人的生活和阅读经验, 进行个性化解读, 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在理解的基础上充分想象, 对诗中的大段空白进行填充、拓展, 让学生走进古诗, 参与古诗的阅读理解, 进行再创作。当诗句通过学生的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 学生才能投身其中, 感诗人所感, 想诗人所想。于是, 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 就渐渐弥漫在学生心中。同时, 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内容说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阅读角色就会变得更主动, 这样既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可谓一举多得。

课堂积累 篇2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学生的习惯培养包括多个方面,如敢于表达、会表达、会倾听、能自制等。只有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显得顺畅,才会在有效的时间内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是教师要系统地研究教材,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我们的学习一切都要从实用出发,教学方法没有对与错,只有选择优和劣的问题。例如我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的时候,有意识地回避了学生用竖式计算的方法,甚至否定了孩子想竖式口算的方法,引导着孩子罗列了七八种口算的方法,可最后练习时孩子们还是用竖式口算的方法来计算。对这些口算没有比较,教师只是笼统地问了一句:你觉得哪些方法简单?你喜欢用哪一种就用哪一种,就直接做练习了。孩子们对新的方法并没有掌握,也不屑去用。之所以犯这样低效的错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对教材的研究不透,对口算教学经验的不足。虽然事先也研究过教参,知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对多种口算方法优化选择,可到底怎么引领学生进行优化选择,心里是一片茫然。因为有了我的败笔,才有了下面各位老师对我的细致指导:

1.要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强化。当孩子们列出算式57+29,并习惯用竖式算出结果时,不应该忽略或否定孩子的做法,而应该借势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强化。然后可以这样引导:孩子们,笔算我们都会,咱们今天来挑战一下用口算怎么做。让孩子们独立思考,交流孩子们共有多少算法,罗列于黑板上。有以下方法:①50+20=70,7+9=16,70+16=86;②57+20=77,77+9=86;③50+29=79,79+7=86;④把29看成30先算57+30=87,87-1=86;⑤把57看成60来减,先算60+29=89,89-3=86。

2.对孩子的方法进行整理。教师可这样引导:孩子们,你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那仔细比较一下,我们能不能给这些方法分分类?在过了几天之后,我借鉴徐老师的指导又把这节课重新上了一遍,孩子们果然能把这些方法进行分类。生1是这样分的:两步的是一类,如①;三步计算的是一类,如②、③、④、⑤。生2是这样分的:一类拆加数用两步计算的,如②、③;一类是拆加数需要三步计算的,如①,还有一类是把加数凑成整数来加然后再减,如④、⑤。通过以上分类,孩子们从步数的多少上可以体会出哪种方法更简便,也可以从拆加数还是凑整十来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3.在比较中进一步认识学习口算的价值。

孩子们对竖式计算是非常熟悉的,所以有的孩子不免就产生这样的疑问:用竖式很顺手干嘛非得再学这种不熟悉的口算?甚至部分同学计算时仍是习惯用笔算而对口算进行排斥。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们没有让孩子认识到学习口算的价值。可以这样:开展口算与笔算竞赛,让学生深切地感受一下哪种更快;或者让学生走入生活,去看看哪些卖蔬菜的叔叔阿姨他们算账时的随口就来;还有孩子们买东西时的体验,并不是我们都拿着笔和本子来算账。从生活的多角度让孩子认识学习口算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三是教师做到尊重学生,以学定教。

学生的心灵不是一张白纸,在我们教给他们新知识以前,他们的脑子里已经存有对这些知识的初步认识。虽然这种认识是零碎的,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对学生的认知视而不见。

首先教师应尊重学生。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即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的伊始要解决好学生提与教师提之间的关系。有时当我们设置了情境,孩子们提的问题却与我们所需要的不一致怎么办?我们可以不用学生的问题,但要做到艺术对待。可以这样:同学们,你们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但今天我们先来解决老师提的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你们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也可以这样:孩子们,今天我们先来解决其中的两个问题,其他的放入问题口袋,课下解决好不好?

课中要关注学生,做到以学定教。教学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在备课时要先备学生的知识基础。如果课堂一旦出现学生的答案与我们所期望的不一样时,也要尊重学生的想法,随时修改我们的教学思路,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以上教学中教师通过问题既了解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又从学生的认知矛盾出发确定了教学的目标,是真正的以学定教。

四是数学教学要能引领学生的数学思考。

数学思考就是引领学生不断地抽象,逐步抽象出数学的本质。思维源于动作,智慧出自指尖。直观操作可以让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促进学生思维的积极程度,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思维的进程中,了无痕迹地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低年级的教学要给学生提供操作所需要的学具,引领学生的思考;高年级的教学要从直观过渡到抽象,能引领学生充分地思考,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数学学习的方法,从中获得数学的思想方法。

立足课堂,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篇3

关键词:活动经验;激活;积累;提升

数学活动经验是学习者在数学活动中形成的感性知识、情感体验和应用意识。它无法用语言或者文字进行格式化,因此不能直接通过教师传授获得,而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沉淀,是在数学活动过程中不断积累的。它不仅让学生亲身体验整个数学学习过程,实现了以学生为主的生本课堂,而且他们自主掌握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

学生数学的学习受已有活动经验的影响。作为教师,我们是经验的改造者、促进者,应该分析原有活动经验的形成因素。活动经验的形成分先入为主的日常生活经验,比如说“高”是从上而下的垂线;经验的负迁移,例如乘法的分配率与乘法的结合律25×(4+2)=25×4+25×2;已有活动经验的局限性还有词语本身带来的曲解(平行线)……这些已有的经验将会制约新活动经验的发展。受新课程教学理念趋势的影响,《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目标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把基本活动经验作为四基要求之一,引起了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下面笔者以“四边形的教学为例”,分析这节课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学习中学生碰到的一些障碍,以及要达成的学习目标。如表: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从把握学生起点,激活原有活动经验;注重课堂操作,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提升数学活动经验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把握学生起点,激活原有活动经验

学生的学习起点是指学生在当前状态下已有的四基起点(包括知识起点、技能起点、经验起点和数学思想起点的总和)。我们的教学要达成哪些教学目标,必须先分析学生的起点在哪儿?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课前老师可以通过访谈法,或者设计学习单了解学生已经会了什么,也可以上课开门见山找起点。基于学生学的经验准备一些丰富的、富于生活原型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活动,如看一看、搭一搭、数一数、找一找、想一想等一系列数学活动,来激活学生的原有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片段回放】

环节一:搭四边形——感悟四边形的意义

1. 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四边形。(板书课题:四边形)

2. 搭四边形。

a. 想一想,搭一搭。心里想一个四边形,回忆它是怎样的一个四边形。

b. 小组合作搭四边形,教师巡视选择代表性的作品。(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c. 观察这些图形,是四边形吗?说说理由。(是四边形)

d. 指着图形数一数4条边。(板书:4条边)

3. 进一步认识四边形。

a. 介绍四边形的搭法;

b. 补充四边形的概念。

【分析】

1. 把握学生起点,需设计有效的数学活动

如何来设计有效的数学活动呢?首先要分析学生的起点在哪儿?学生去哪里?需要设计哪些活动来激活原认知。认识四边形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了“模糊”的四边形。模糊在哪儿?大多数学生能知道四边形有4条边,至于头与头碰在一起,相互不分开围成的四边形,需要在搭的过程中观察讨论建构四边形的正确模型。所以笔者设计以下有效的数学活动:先让学生想一想,四边形是怎样的图形?其目的在于唤醒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四边形有四条边。接着根据这条信息让学生选择4根小棒搭一搭,完成后让学生观察四边形是用了几根小棒,再通过数一数的活动对边的数量进一步地确认,最后让学生上台实物演示搭,边搭边介绍方法。这些数学活动经过学生想象、动手操作、充分观察、全班的交流讨论,不仅激活了原有活动经验,而且丰富了学生对四边形的认识。

2. 把握学生起点,需设计启发性的数学问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教师需设计一些赋予启发性的问题,既能呼唤起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还能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比如说教师首先提出:想一想,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四边形的认知有哪些,另一方面也可以暴露出学生的错误想法。接着“你是怎样搭起来的?”“像这样分开可不可以?”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对四边形的认识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四边形除了四条边,还需要头与头碰在一起围成。教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对四边形深入的观察和思考,通过举反例、讨论来消除,逐步建立正确的四边形模型和丰富的活动经验。

■二、注重课堂操作,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片段回放】

环节二:画四边形——理解四边形的特征

1. 引入:我们通过搭小棒的活动认识了四边形。把你心里想的四边形画在小方纸上,一张纸画一个图形,比一比谁画四边形又快又多。

2. 展示交流:这是老师收集的作品,给它们分别编号。黑板上贴出。

3. 反馈交流:

a. 辨一辨:是不是四边形。②④⑤⑦⑧⑩是四边形;①③⑥⑨不是四边形。为什么不是?画一画:把不是的改成四边形。

b. 指一指:四边形的边和角。

c. 把四边形分一分类。按照什么分类的?(角)。

nlc202309040608

小结:四边形的角里藏着很多知识,像长方形、正方形这样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

d. 观察这么多四边形,思考它们有什么相同的特征。

小结:四边形都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

【分析】

课堂操作活动包括直观的动手操作和隐性的思维操作活动。动手操作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能有效地解决数学高度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更重要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能力之间的直通桥,帮助学生建立表象。学生的数学知识不是老师教会的,是自己悟会的。学生要在不断的数学学习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学生经历什么样的数学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就积累什么样的数学活动经验。这些数学活动形式化之基础知识,经验化之基础技能,概括归纳之数学基本思想。体验动手操作活动,要把这种“经历”形成并积累“经验”。

1. 观察、想象、操作,积累直观表象经验

小学阶段的几何图形教学中,操作、观察、想象等活动常常是重要的学习方式。《认识四边形》是一节操作性很强的课。第二个环节中,安排了第一个活动画一画:学生通过搭四边形活动探究竟怎样的图形叫四边形,借助想象四边形的特征,画出四边形。学生对四边形的建构程度不同,画出来的图形正确率和数量也不同,这些课堂生成性的资源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而且为教师后继教学选择如何教学措施提供了信息。第二个活动指一指边和角,特别是⑩号凹四边形学生很少接触过,让学生上台指一指它的四条边、四个角,让学生感悟四边形的特征。第三个活动分一分,你是按照什么分的?让学生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最后是观察活动,找一找有什么相同点,抽象出了数学的本质,四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这些层层递进的数学活动,有利于学生积累直观操作经验,学生的思维也从肤浅走向深刻,提升了思维力度。

2. 辨析、概括、归纳,积累数学思考经验

直观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事物的表象,要把这些活动形成技能,通过语言表达来调节,整理自己的思维活动,使之逐步完善,形成技能。为了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情况,我们可以把点名发言、小组交流、和同桌对讲等不同方式结合起来,使学生都有口头表达的机会,倾听学生的表达,发现学生操作、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与存在问题,给予肯定与纠正。这节课的闪光点就是教师运用了辨一辨的学习方式,说一说哪些是四边形,哪些不是四边形。在学生交流讨论中深化对四边形特征的认识,抓住了四边形的本质特征,去除非本质的概念。最后学生进行自主小结,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可见,辨析、概括、归纳的教学方式可以积累学生的数学思考经验。

■三、感悟数学思想,提升数学活动经验

【片段回放】

环节三:再搭四边形——感悟四边形的应用性和灵活性

(1)想一想:刚才我们搭了四边形,研究了四边形的特点,现在请你找一找在这幅校园图中的四边形。

(2)现在老师要请你搭四边形,请同学们听仔细:选择两根黄色的小棒和两根蓝色的小棒。用这4根小棒,搭四边形。同桌两人合作完成。

教师先展示四边形的4种情况,然后小结同样的四根小棒可以搭出四种不同的四边形。

(3)教师:我们可以用这四根小棒搭出这么多形状不同的四边形。

a. 重点研究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

b. 凹四边形和凸四边形之间的转化。

【分析】

《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思想蕴含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其中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是抽象、推理、模型。

反之,感悟了数学思想,提升数学活动经验。在巩固练习环节,教师设计如下两道习题:

1. 在生活原型中找四边形。数学来源于生活,最后还是应用于生活,用举例的思想找出形状不同、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四边形,其实质是相同的。

2. 开放性的操作活动,选择两根黄色的小棒和两根蓝色的小棒,用这4根小棒搭四边形。根据角的特征,出现了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还有凹四边形和凸四边形。这个数学活动蕴含着变中不变的数学思想,变的是四边形的形状,不变的是四边形的本质。凹凸四边形之间的相互转化沟通了几何形体的内在联系,以旧知引新知,适时归类,形成知识体系,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其空间观念。在操作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了数学活动经验。在开放性的操作活动中,丰富了四边形的内涵,但揭示了不变的四边形的本质特征。

总之,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在学生如何去的路中,让学生不断地经历各种数学活动,在活动中触类旁通,积累丰富的、有价值的数学活动经验。

为物理课堂积累和创造活力 篇4

一、要创设适合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情境

教师则是学生学习情境的创设者、组织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必定是教师在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的基础上, 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 保持课堂的活性, 让自己融入课堂, 与学生一起, 来共同驾驭课堂。课堂上教师应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一旦学生的思维启动,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提问来引起学生的悬疑, 激发他们的认知冲突, 使其思维处于高度自觉和主动的地位, 从而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我们研究的问题上来, 教师要相信学生是有能力设计、探究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要把大量的课堂活动直接给予学生, 放手让学生去发现解决问题, 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自由度和活动机会, 让学生自己积极地参与课堂, 从而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此同时有效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较大的创造空间, 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及时捕捉并有效利用非预设性生成的资源, 将促进课堂活跃, 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如最近发生的一些事, 可以是学生身边的事、电视或报纸上报道的, 以及网络上所传的一些新鲜、稀奇的事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鼓励学生对他们进行探究, 并把他们探究的过程和成果, 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保存和积累起来, 以后可以给下届的学生进行展示, 这样可以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促进学生学习与探究的积极性, 让他们觉得这些事就发生在他们的身边, 身边的人也在做这些事, 使他们有争强好胜的斗志去做好这些探究实验, 而且他们从中得到的结论更加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也能使学生学得好、记得牢, 而使课堂更加的生活化、社会化。这样的课堂也就更加的有活力。

二、充分利用实验活跃课堂, 让学生从多方面获得知识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大部分物理概念和自然规律都由实验归纳得出, 中学生对实验特别充满兴趣。因此, 做好物理实验, 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获得心理上的愉悦, 有利于激发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有利于否定思维定势,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并活跃课堂气氛。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 在学生已有知识和初步具有实验技能的条件下, 教师提出课题, 在教师指导下, 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 在实验中观察现象, 主动探索, 然后得出物理规律。如在教学“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时, 教师提出课题, 让大家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学生都积极思考, 提出了这样一些猜想:与压力有关;与接触面光滑与否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等等。然后让大家针对自己的猜想, 自己设计实验, 自己动手实验, 并作好观察, 记录好数据, 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而且实验让部分学生用传统的实验和部分学生用传感器进行探究实验来分别测量, 最后根据实验结果来进行分析实验过程, 比较两个实验的优劣。这样不仅使物理课堂充满活力, 而且使学生轻松之中更加容易记好这个实验的操作, 以及如何进行实验数据分析。从中他们学得更多的知识和实验方法。

同时教学中也要留有部分余地, 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 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氛围, 逐步培养学生敢想、敢问和敢做的良好习惯。课堂中适当提出开放式的问题, 例如:我在“反冲运动”一节教学时, 要求学生课后制作游戏小玩具———“小火箭”:同桌两人一组。同学甲将一根火柴 (火柴梗削细) 和一根大针紧贴, 用包香烟的铝箔将它们紧紧包裹, 再将有火柴头的一端的铝箔弯折过来密封捻紧, 把针拔出, 就成了一个小火箭。把曲别针掰成45度角, 做成支架, 放上小火箭, 点燃火柴, 对准铝箔筒包有火柴头的部位加热, 火箭飞出。同学乙在铝箔中包两根头对头放置的火柴, 两端都不封闭, 放在架上, 从中部加热, 仅见气体从两头喷出, 火箭仍留在架上。通过制作游戏小玩具并进行游戏尝试, 学生开始自发地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探究, 最终很好地认识了反冲现象, 并巩固了动量守恒的知识, 也使课堂气氛活跃了不少。

三、课堂教学题材、教学手段要多样化

现阶段的学生, 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 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 富有想象力, 但他们这种学习积极性往往与短暂的“直接兴趣”挂钩, 遇到较为抽象的物理知识时, 就易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例:在讲解“力的分解”中, 由于这节课比较抽象, 课堂上的气氛比较沉闷, 所以我在讲到轻支架下挂物体的重力分解时, 设计了一个互拉小游戏:同桌两个人一组, 同学甲一手叉腰, 同学乙竖直下拉甲的肘部。然后交换。游戏中被拉者仔细体会下拉力对手臂产生的两个作用效果。通过做小游戏, 学生得出竖直向下的拉力对两杆件产生了沿杆方向的两个作用效果, 使上杆受拉, 下杆受压, 从而正确而又迅速地画出了力的分解图。这样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又可让学生真实的感觉力的分解。而对于一些更加抽象的无法用实验展示或实验展示不清楚的, 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 展示一般常规实验无法看清的物理过程, 如宏观或微观现象的空间放大、暂态过程的时间延缓, 以虚拟的仿真实验来展示或演绎理想化的物理过程, 把静态变为动态, 把抽象的变为具体, 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

在习题课中, 有的老师感觉这部分的内容最枯燥, 就练和讲, 课堂中缺少活力, 其实在习题课中也可通过适当时候的活动开展, 让同学们对物理这门课加深了认识, 他们懂得了物理习题课不是简单的分式加数字的演算, 而是围绕题目给定的条件了解具体事物和其变化规律。自编习题, 如在关于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课中, 常常遇到如下的典型习题:某一特殊路段的速度规定不能超过40km/h, 有一辆卡车遇紧急情况刹车, 车轮抱死滑过一段距离后停止。交警测得刹车过程中在路面擦过的痕迹长度是14m, 从厂家的技术手册中查得该车轮胎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是0.7。假如你是一位交警, 请你来陈述该卡车是否超速行驶。然后请一位同学来当“交警”解这道题。这样就活多了, 另外在一些难题上, 老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物理知识, 用诱导的方法, 把不熟悉的知识或较难的问题引退到学生熟悉的地步, 在暴露中发现问题, 用老问题来引出新问题, 有时还要故意制造“上当”的机会, 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在“三进山城”的过程中活跃起来, 教师再稍加点拔, 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重视课堂积累打好写作基础的方法 篇5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的我们常常会遇到让人头疼不以的问题,那就是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大家都迫切希望孩子们个个能妙笔生花,可偏偏学生交上来的作文语句空洞,缺乏美感,甚至于连语句的组织都有很大的问题。面对着一大段疙疙瘩瘩,辞不答意的句子,着实让我们语文老师无从入手,只能做一个深呼吸,耐着性子帮助学生先把句子整理通顺。而学生们也把写作视作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常常看见他们咬着铅笔头,捧着脑袋想个半天也写不了几行字。

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

S版的语文教材以及现行的`新教材都采用了许多措辞优美,深得小朋友喜爱的文章。如果学生能将先这些语言化为自己的,那将为他们的说话甚至于写作添上深动的一笔。我主张让学生多背诵课文,将课文中优美的词句画为自己的语言。

本学期语文教材中第一、第二单元有两篇文字特别优美的课文《啊!故乡那轮明月》、《我爱三峡》。两篇文章的共同点就是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将故乡的那轮明月,将雄伟壮观的瞿塘峡、幽深秀美的巫峡、急流险滩的西岭峡描写的美仑美涣。在这两节课的教学中,我尝试了重视朗读指导,由读到背,从而达到积累的目的。

一、营造美的意境,加强朗读指导

要使学生背出课文首先要让学生喜欢课文。于是,课前,我搜取了一些图片,让学生边听课文,边欣赏有关图片,给学生留下感性认识。

其次,我在出示了课文中优美句子后,和学生们一起配合朗读句子。我在朗读时,有意地加重了语气,给学生一个明显的提示,为学生处理句子的感情提供了示范。

然后我引导学生从一个分句到一句话再到一小节逐一体会句子的感情色彩,从而有感情地进行朗读。这样一来,便有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语言。

二、由读到背,熟读成颂

在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之后,我便设计了一个环节由老师有感情地背诵课文。为了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示范,让他们主动地想背课文,我花一些工夫,逐字逐句地分析,处理感情使学生陶醉在老师的朗读中,并对背诵课文跃跃欲试。

背诵的形式也要多种多样,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采用了个别背,男女生比赛,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参与面也大大提高。

当然,无论是朗读课文还是背诵课文,背景音乐是少不了的,优美的音乐不仅能使学生放松心情,而且,最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受到感染,自然地发挥感情,比就让学生干巴巴地背诵课文效果要好得多。

为物理课堂积累和创造活力 篇6

一、要创设适合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情境

教师则是学生学习情境的创设者、组织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必定是教师在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保持课堂的活性,让自己融入课堂,与学生一起,来共同驾驭课堂。课堂上教师应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一旦学生的思维启动,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提问来引起学生的悬疑,激发他们的认知冲突,使其思维处于高度自觉和主动的地位,从而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我们研究的问题上来,教师要相信学生是有能力设计、探究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要把大量的课堂活动直接给予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发现解决问题,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自由度和活动机会,让学生自己积极地参与课堂,从而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此同时有效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较大的创造空间,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及时捕捉并有效利用非预设性生成的资源,将促进课堂活跃,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如最近发生的一些事,可以是学生身边的事、电视或报纸上报道的,以及网络上所传的一些新鲜、稀奇的事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对他们进行探究,并把他们探究的过程和成果,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保存和积累起来,以后可以给下届的学生进行展示,这样可以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促进学生学习与探究的积极性,让他们觉得这些事就发生在他们的身边,身边的人也在做这些事,使他们有争强好胜的斗志去做好这些探究实验,而且他们从中得到的结论更加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也能使学生学得好、记得牢,而使课堂更加的生活化、社会化。这样的课堂也就更加的有活力。

二、充分利用实验活跃课堂,让学生从多方面获得知识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大部分物理概念和自然规律都由实验归纳得出,中学生对实验特别充满兴趣。因此,做好物理实验,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获得心理上的愉悦,有利于激发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利于否定思维定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并活跃课堂气氛。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在学生已有知识和初步具有实验技能的条件下,教师提出课题,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实验中观察现象,主动探索,然后得出物理规律。如在教学“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时,教师提出课题,让大家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学生都积极思考,提出了这样一些猜想:与压力有关;与接触面光滑与否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等等。然后让大家针对自己的猜想,自己设计实验,自己动手实验,并作好观察,记录好数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而且实验让部分学生用传统的实验和部分学生用传感器进行探究实验来分别测量,最后根据实验结果来进行分析实验过程,比较两个实验的优劣。这样不仅使物理课堂充满活力,而且使学生轻松之中更加容易记好这个实验的操作,以及如何进行实验数据分析。从中他们学得更多的知识和实验方法。

同时教学中也要留有部分余地,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氛围,逐步培养学生敢想、敢问和敢做的良好习惯。课堂中适当提出开放式的问题,例如:我在“反冲运动”一节教学时,要求学生课后制作游戏小玩具——“小火箭”:同桌两人一组。同学甲将一根火柴(火柴梗削细)和一根大针紧贴,用包香烟的铝箔将它们紧紧包裹,再将有火柴头的一端的铝箔弯折过来密封捻紧,把针拔出,就成了一个小火箭。把曲别针掰成45度角,做成支架,放上小火箭,点燃火柴,对准铝箔筒包有火柴头的部位加热,火箭飞出。同学乙在铝箔中包两根头对头放置的火柴,两端都不封闭,放在架上,从中部加热,仅见气体从两头喷出,火箭仍留在架上。通过制作游戏小玩具并进行游戏尝试,学生开始自发地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探究,最终很好地认识了反冲现象,并巩固了动量守恒的知识,也使课堂气氛活跃了不少。

三、课堂教学题材、教学手段要多样化

现阶段的学生,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有想象力,但他们这种学习积极性往往与短暂的“直接兴趣”挂钩,遇到较为抽象的物理知识时,就易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例:在讲解“力的分解”中,由于这节课比较抽象,课堂上的气氛比较沉闷,所以我在讲到轻支架下挂物体的重力分解时,设计了一个互拉小游戏:同桌两个人一组,同学甲一手叉腰,同学乙竖直下拉甲的肘部。然后交换。游戏中被拉者仔细体会下拉力对手臂产生的两个作用效果。通过做小游戏,学生得出竖直向下的拉力对两杆件产生了沿杆方向的两个作用效果,使上杆受拉,下杆受压,从而正确而又迅速地画出了力的分解图。这样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又可让学生真实的感觉力的分解。而对于一些更加抽象的无法用实验展示或实验展示不清楚的,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展示一般常规实验无法看清的物理过程,如宏观或微观现象的空间放大、暂态过程的时间延缓,以虚拟的仿真实验来展示或演绎理想化的物理过程,把静态变为动态,把抽象的变为具体,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 在习题课中,有的老师感觉这部分的内容最枯燥,就练和讲,课堂中缺少活力,其实在习题课中也可通过适当时候的活动开展,让同学们对物理这门课加深了认识,他们懂得了物理习题课不是简单的分式加数字的演算,而是围绕题目给定的条件了解具体事物和其变化规律。自编习题,如在关于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课中,常常遇到如下的典型习题:某一特殊路段的速度规定不能超过40km/h,有一辆卡车遇紧急情况刹车,车轮抱死滑过一段距离后停止。交警测得刹车过程中在路面擦过的痕迹长度是14m,从厂家的技术手册中查得该车轮胎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是0.7。假如你是一位交警,请你来陈述该卡车是否超速行驶。然后请一位同学来当“交警”解这道题。这样就活多了,另外在一些难题上,老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物理知识,用诱导的方法,把不熟悉的知识或较难的问题引退到学生熟悉的地步,在暴露中发现问题,用老问题来引出新问题,有时还要故意制造“上当”的机会,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在“三进山城”的过程中活跃起来,教师再稍加点拔,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总之,在物理课堂中结合物理教育的特点,把生活和物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切身体会中感悟新知识,从而使课堂充满生气。在快乐和好奇中不知不觉地学好物理知识,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实践和探讨中来,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才会有生命力,才会有活力。

课堂积累 篇7

一、妙引格言,使语言深刻

杰克·伦敦的作品《沉寂的雪原》是一篇以热爱生命、敬畏生命为主题的小说,歌颂了人无比顽强的精神。在布置预习的时候,我留了积累作业:积累有关歌颂生命、赞扬顽强精神的格言。在研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把自己积累的格言穿插到回答的内容里。这样,在回答问题“你对文中人物怎样评价”时,评价梅森这个重要人物学生就恰当引用了米歇潘的话“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和罗曼·罗兰的“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等语句,增强了对这个人物的理解;回答“怎样看待梅森之死”时,引用积累的内容使学生增强了对文本的理解,例如引用泰戈尔的名言“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的句子,有效地突破了难点。

二、巧用对联,增加趣味性

在对《范进中举》这篇课文的研读中,学生的发言兴趣很高,我思考一下:一是因为“范进”使学生感到有话可说,另一原因就是我给了学生一架“梯子”,这架“梯子”就是对对联练习。对对联作为教材的一项训练内容,把它的积累和运用贯穿于教学之中,才能达到训练的目的。所以,在学习本课时,我要求把对课文的理解用一个对联来体现,学生对文中的人物情节、社会环境以及主题就做出了这样的对联总结:“嫌贫爱富胡屠户;攀高结贵张乡绅”、“范进中举扬眉吐气;乡邻贺喜争先恐后”、“十年寒窗老丈人横眉怒目全怪女婿不争气;一朝高中范举子耀武扬威只因大喜险发疯”等。巧对对联,既锻炼了对句能力,又增加了对文本的理解,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

三、敢说流行语,贴近生活

好的语言在生活里比比皆是,在积累的同时要能够正确运用,才能起到丰富语言内涵的效果。所以课上发言引用流行语,能够使发言更精彩。在灌输给学生这样的理念后,就可以在课堂上听到很多精彩的流行语了。品读《五柳先生传》一文,古今结合,用流行语解读古人心态,课堂学习充满了时代气息。理解五柳先生的心态,学生就用“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网络流行个性签名来解读;看待五柳先生隐居的选择,学生用“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话赢得一阵喝彩。

四、亮精彩背诵,装点语言

在平日的积累中,每天都有好句背诵,这样学生就有大量的来自于满分作文的精彩语句。积累多了,就渐渐有了分类,美景、亲情、友情、理想等各种类别的都有。怎样把这些积累通过课堂发言让学生利用呢?还是从教材的特点入手。结合不同的课文主题,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交流时,就可以根据主题,由自己对应的语句积累作为回答问题的“开场白”,提高了课堂语言的质量。例如《也许》是一篇怀人为主题的诗歌,所以课前发言的内容就为背诵“怀念”系列的积累;傅雷的《家书》里有浓浓的父爱亲情,所以课的起始都引入了“父爱”“亲情”系列的背诵积累。平日的背诵在课堂上随时都有了可用之处,提高了背诵积累的积极性,不至于背诵与运用脱节。

四、讲寓意故事,训练分析能力

既然语文的积累是“无孔不入”,所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多途径。对于哲理性文章的学习,可以结合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来进行。在学习曾国藩《谨言箴》一课时,我就采用了哲理故事与文本分析相结合的办法。《谨言箴》是一篇对人怎样说话进行规劝的文章,因此预习时分发关于“说话”的一些哲理笑话、寓言故事、名人轶事的资料,在分析箴言的过程中谈出对资料内容的理解,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的见解深刻,真正地接受了曾国藩的“谨言”主张,有效地将生活与文本结合并相互促进,解决了“只读书,不思考、不运用”的难题。

语言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全方位的,它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以上的做法只是我从运用积累的角度,抱着“要表达好”的目的,体现出课堂上做法的一方面而已。从小学阶段的“敢说”到初中的“说好”是要有一个过程的,要慢慢地进行训练,不能焦躁,要根据学生的积累情况和课文的特点来进行。

让背诵积累成为课堂的主体环节 篇8

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怪只怪我背诵积累的东西太少了, 知道的倒不少, 可只存留些影像而已。

没有平日里积累的坚实深厚, 怎会有运用时的得心应手?

语言能力的形成, “主要是依靠对前人的经验的一种模仿;且基本是一种‘不求甚解’的模范”。中国古代学习文章素来以强调“背诵”为主。“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胸藏万卷凭吞吐, 笔有千钧任翕张。”“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从士子经验到民间谚语无不都强调了诵读积累这一点。

纵观古今文学大家们, 哪个不是博览群书, 胸藏万卷?司马迁、杜甫、苏轼、顾炎武、鲁迅、巴金、冰心……

而一些在文学方面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以加强诵读的。据说白居易在求学读书的时候, 诵读得口舌生疮, 苏东坡更把每天花两个时辰诵读《汉书》作为自己每天的必修课。曹雪芹词汇量达8000多个, 英国的剧作家莎士比亚的词汇量竟达12000多个, 巴金能背诵《古文观止》里的200余篇古文, 茅盾能背诵《红楼梦》。世界上伟大的作家无不是以占有丰富的词汇量为创作前提的。丰富的词汇量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妙笔生花的可能。

由此, 我想到我们学生们的语文学习, 一个学期就学那么一两本薄薄的教科书还仅是停留在“了解”的表层上。除此之外, 他们又阅读了什么?而所学的教科书上的文章, 又有几个能熟练的背上几篇精美的现代文?背上几篇完整的古典名篇……尽管新教材精选又精选。

因此, 我强烈的感受到, 与其一节课一节课的赶着讲解赏析, 还不如一节课一节课的检查学生的背诵。

按照我们目前的课改状况, 尽管我们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已较课改前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学生们不再一节课一节课地被动地接受 (那种结果更苍白) , 然而我们形式各样的“操作”中, 留给学生自己背诵、涵咏、积累、内化的时间有多少?课下是铺天盖地的各科演练, 学生又有多少时间阅读背诵积累?

因此, 我想我们能否把课堂的主体内容调节一下, 把背诵掌握、提炼复述当作主体, 而把理解赏析当作“穿插”?而不是之前那样做得相反。

因为没有扎实的“背诵积累”, 理解赏析得再多, 那“运用”也只是“空中楼阁”;就像我们学了十几年的英语, 做了那么多选择题, 拥有着甚至超过英语本土人的做题能力, 可是我们有几个会流利地说、顺畅地写的呢?反思一下我们有几个能背上百十篇经典英文的?

课堂积累 篇9

课堂作品, 顾名思义就是指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 经老师的知识讲解、思维激发, 充分发挥自己的各种智慧能力,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创作的有一定意义的作品。课堂作品是学生每堂课、每个阶段学习的重要依据, 它反映了学生每堂课的学习态度、知识掌握程度、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课堂作品是形成性评价的重要内容, 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有重要意义。下面从课堂作品的设计原则、实施策略以及在促进信息素养培养的几点心得三个方面谈谈我的实践与探索。

一、课堂作品的设计原则

课堂作品不等同于课堂中老师示范作品的复制品, 也不是学生随意制作的只注重技术的电脑作品。复制品容易让学生注重技术、模仿, 抹杀学生的思想与创造力, 丧失练习的积极性;只注重技术的电脑作品易让学生养成唯技术的观念, 丧失创新思维、审美观。课堂作品创作时间少, 要短时间内创作有新意的作品需要我们老师引导学生乐意去做, 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集中全部精力参与其中。那设计怎样的课堂作品才会让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呢?结合教学实践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则:

(1) 课堂作品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兴趣才有创作动力, 教学时可多提供各种素材引导学生制作这方面的题材, 学生百做不厌且创新不断, 不同的学生由于兴趣爱好不同制作出来的内容几乎也不相同, 制作时可指导学生从内容新、广、深的角度创作, 从而创作出内容新颖独特的课堂作品。由于兴趣爱好毕竟是学生个性、隐私的内容, 评价时可从思想方面适当批判, 让学生树立正确、高雅的人生观。

(2) 课堂作品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与社会实际。创作灵感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课堂作品的制作源泉也是一样, 这方面主要题材有反映家乡的风土人情、活泼生动的班集体活动, 还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环保、神秘的科学世界等, 学生有参与、有想法, 制作起作品来思绪自然就源源不断。这类作品制作指导时要不断启发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创作出构思巧妙、创意独特的作品, 评价时可多从思想性、创造性等方面点评, 让学生学会结合课堂教学及生活实际, 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3) 课堂作品设计要结合学生的学科知识。学科知识是学生已经具备且需要不断深化的内容, 让学生学会用信息技术工具探讨学科知识是培养学科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 我们信息技术老师就是培养学生学科信息素养的启蒙老师, 学科知识题材主要有天文、地理、历史、音乐、美术、文学、生物、化学等方面, 如史海泛舟、古诗词欣赏等, 学生制作这类题材一般是因为学生偏爱这些学科, 制作指导时要拓宽学生思路, 学会知识的归类与深化, 让学生学会找到学科知识的立意点。

二、课堂作品的实施策略

经过几年的教学摸索, 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课堂作品规模不宜太大, 并提供一定数量的创作素材, 同时完善各种学习环境。作品规模太大学生不能全面完成, 会打击制作积极性, 要充分运用“大题小做, 小题大做”的原则, 指导学生制作规模适中的作品, 这样学生就能花更多的时间在内容与技术上, 制作出小巧而完整的课堂作品。

(2) 教学时要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每次作品制作之前, 我惯用案例分析等手法激发学生开动脑筋、拓展思维, 经过制作前的思维引导, 让学生有更清晰的制作思路。

三、课堂作品在促进信息素养培养方面的几点心得

(1) 要多角度分析学生课堂作品, 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方式与途径。学生每次完成的课堂作品, 要及时查阅与批改, 制定相应的评价量规。当学生制作水平到一定程度之后, 作品的思想性、创造性和艺术性的指导就成为关注的重点, 让学生重视作品的内涵, 理解新课标中的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内涵与区别, 最终成为全面发展、信息素养好的新时期学生。

(2) 要促进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全面提高学生信息素养。课堂作品是学生学习态度、努力程度、成果优劣的重要依据, 我们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时, 其中课堂作品成绩、期末成绩各占整个评价的40%。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评价, 为的是让学生在观念上重视每次的课堂作品制作, 摒弃那种在期末侥幸过关的想法, 逐步培养学生对作品在技术上、思想上、艺术上、创造性方面有较深的理解, 实现“知识与技术”“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从而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试析提高语文教师课堂积累的方法 篇10

关键词:语文课堂,科技类,方法

很多教师不重视积累课堂作品, 随教随扔, 退休时盘点教学人生, 没有留下什么东西。这是职业意识不觉醒的表现。笔者建议, 对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要进行职业意识的教育, 使他们意识到所从事职业的重要性, 意识到课堂作品的重要性。教师职业的觉醒既是自信的表现, 也是教育教学的幸事, 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课堂作品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优秀教案。一个好的教案, 必然是反复实践的产物, 必然是反复打磨的结晶, 必然是教师的心血之作。二是优秀论文。一篇好的论文, 必然是教师提炼升华的产物, 必然是体现理论探索的产物, 必然对其他教师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三是优秀报告。一个好的报告, 必然是教育叙事的典范, 必然具有感染力和教育价值。

课堂作品的标准应具备以下标准:第一, 体现了教师对所教内容的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第二, 体现了教师精心的设计和巧妙的构思。第三, 包含了师生双方情感的参与。第四, 体现了学生课堂生成的效果。真正达到这四条标准, 是很不容易的。

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实现的, 没有十年八年的钻研三轮五轮的磨炼是不行的。因为语文教师要想实现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 单凭专业知识是不够的, 还需要人生体验的支撑。这是语文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显著特点之一。对于那些刚参加工作既没结婚也没孩子的青年教师来说, 他们理解课文时就会有“难点”;而对于那些上有老下有小阅历较丰富的教师来说, 他们理解课文时就较容易。古人讲“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 青年教师在理解和把握课文时要虚心向老教师请教, 老教师在备课时要善于把自己的人生体验与所教内容结合起来, 拉近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

当然, 理解到位了, 把握准确了, 并不见得教学效果一定好, 还需要设计。好的教学设计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是明显的。之所以强调教学设计的重要性是因为教师面对的是未成年人。教师与学生之间, 教材与学生之间, 都存在着巨大差距, 没有设计, 学生就不可能很好地掌握教材, 也就谈不到学习效果。所谓设计, 就是在教材与学生之间架设一道桥梁, 让学生通过这道桥梁去掌握学习内容, 进而变成自己的东西。好的教学设计, 我们称为教学艺术。能够达到教学艺术的境界, 自然是课堂作品了。一名语文教师一旦实现了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 区分教学高下的关键就是教学艺术了。当然, 设计和教学之间还不能划等号, 有了好的设计, 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不一定能达到教学艺术的境界;但是, 没有好的设计, 肯定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肯定不能达到教学艺术的境界。课堂作品中的教学设计包含了教学实践, 是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的结果。

学生课堂生成效果, 指的是课堂教学效率问题。任何课堂都要讲究效率。但长期以来, 人们对课堂效率的认识有偏差。例如, 简单地把目标达成度作为衡量课堂效率的标尺。笔者认为, 衡量课堂效率主要不是看目标达成度, 而是看课堂生成效果, 至少是二者并重。目标达成往往是表面的、短暂的、假象的, 而课堂生成才是内在的、长远的、真实的。有人说,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不在学习内容上, 而在学习方式上, 此论有理。应试教育采用简单机械的方式让学生强化训练, 重视结果, 为的是应对考试;素质教育重视的是学习内化的过程, 让学生亲身体验, 注重发展。毕业年级的教学, 应试不可绕行;常态下的教学, 则应以素质提升为重。

有人会说, 语文教师的课堂作品大多是些垃圾无甚高论。这话不对。语文教师的课堂作品固然要对教材作深入的理解和准确地把握, 但其主要价值不在于此。理解是基础, 是前提, 建立在这个前提之上的教学设计和情感参与, 以及实现课堂生成效果才是最有价值的。例如, 教师本人能爬上泰山固然值得肯定, 而教师能够引导鼓励学生爬上泰山更值得肯定。登山运动员比学生快得多, 但不能引导鼓励学生爬上去, 他就只是好的运动员, 不是好的教练员。评价课堂作品, 关键是看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发生了怎样积极的变化。

积累课堂作品, 其数量当然多多益善, 但关键是保证质量。课堂作品的形成有一个过程, 大致可以分为四步:第一步, 选择。课堂作品是建立在过往教学的基础上的。教师在反复教学的基础上, 选定有特殊感觉的课文或课题。所谓特殊感觉, 指的是熟悉、有突破, 教学效果好。第二步, 撰写。如果是教案类的, 最好写成“教学实录”, 也可以写成“教学设计”或“教学思路”:如果是课题类的, 最好写成论文, 也可以写成报告。第三步, 操作。所谓操作, 指的是在实践中验证的过程。如果是教案类的, 最好在多个班反复试教, 发现问题, 以便提高。试教的过程中邀请专家听课, 课后提修改意见。还要征求学生的意见。如果有教学论方面的专家更好。第四步, 完善。要从语文专业、教学论、学生活动三个方面来完善涉及心理学、教育学、语文学、教学论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的问题。课堂作品形成的过程是推敲琢磨的过程, 是不断自我否定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经过多次试教, 经历各种意外情况的考验之后, 一个具有普适性的教学方案才算是基本确定下来。

课堂积累 篇11

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工具,更是一种文化,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应具备的精神资源。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的重要性是其他学科不能比拟的。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积累语言材料,积淀文化,提升语文素养,是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和教材编辑者共同追求的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便是阅读。课内精选作品有限,文字底蕴的深厚积淀绝非以现有的文本教材所能达到的,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积累阅读是最好的途经。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自由阅读,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童谣和古诗等,并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目标:小学阶段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中学阶段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让学生在积累语言材料的同时,积淀文化,提升语文素养。这一要求,是否真正得到落实?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身处农村的中小學生是否真正能达到这一要求呢?就这一问题,我们威县教研室教研员们深入各个学校,展开了调查。

2013年春,我们先后深入到仲夷、贺营、贺钊、经镇、柳疃、梨元屯、枣元、白果树、第什营、霍寨小学及常庄中心小学等全县十多所小学,通过跟教师谈话、与学生交流、问卷检测等多种形式的调研,所得数据如下:任课教师普遍认为阅读是提升语文素养必不可少的途径,但如何获取阅读资料,提高阅读兴趣却是困扰他们的一个问题。接受调查咨询的学生中有90%的认为课外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对其学习尤其是写作帮助很大,但阅读情况却不尽人意。具体表现在:21%的学生表示课业负担重,阅读仅限于作文指导类,其他书籍没有时间阅读,39%的学生只有少量时间,却不知读什么书合适,而34%的学生倾向看漫画,阅读玄幻、言情小说,更有6%的学生读书是盲目的、杂乱的、不健康的。另外,约百分之十的学生对阅读根本不感兴趣。透过这几组数字,看出学生对待阅读的态度与阅读位置存在的反差,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农村学校的中小学生,阅读条件不具备,家长不重视,学生无书读。学生不具备良好的读书习惯,不能坚持阅读,没有阅读兴趣。长此以往,不利于农村学生的发展,农村中小学生语文素养前途堪忧。

我国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先生说过:“好读书,不求甚解。”所提倡的正是增加阅读量,但不要求逐字逐句的深入理解。我认为这句话非常值得教育工作者思考。如何给学生提供阅读资源,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素养,已成为现今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全县中小学生的阅读现状,通过多日的调研、探讨,县教研室确立了“扩大学生阅读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这一课题,推出语文课堂“1+1”积累阅读模式,即一节语文课加一篇课外阅读,其目的是让学生从日常阅读积累着手,在学习语文教材的同时阅读一些富含传统文化的国学经典或文质兼美的作品。

一、核心理念阐释

(一)精选读物,巧妙分类,对“龄”下“书”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中小学生各年龄阶段的认知特点和兴趣,我们教研室把小学分成低、中、高三个阶段,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的身心发展和知识积累的基础,选择适合各阶段学生的阅读篇目供师生选择。这样,学生才会对书感兴趣。

所选内容主要以古诗词、传统文化的蒙学及中外、现当代美文、诗歌、科普、人文素养、自然与生活等为主,分阶段推荐给学校,并将分类后的资料制成电子版供任课教师使用。各学校语文教研组要在每学期开始根据教研室推荐的篇目,结合教学课时,制定出本学期的课内及课外阅读计划,课内具体到每节课阅读篇目,课外定出目标和任务。这样,既解决了学生无书可读的问题,又为学生阅读的内容“定向”,避免了阅读的盲目性。

(二)减轻负担,给阅读一席之地

要想解决时间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十分必要。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变“教本课堂”为“生本课堂”。设计问题要精练,有选择地讲,有重点地讲,不仅要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还要保证课堂阅读的时间;布置作业要精,力求减少作业量,使学生从题海中、填鸭式教学中解放出来,以保证有充分的时间进行阅读。教师可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分层安排阅读要求,不搞一刀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阅读目的选择最有价值的内容。同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自行选择阅读速度,从容自如地进行阅读。这样做,能让学生把阅读真正变成一种精神享受,达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使学生成为“好读书”者。

(三)插入一个环节,阅读一篇文章,培养一个习惯

为保证每日一篇阅读的效果,教师要在每节语文课上插入一个5~8分钟左右的阅读环节,时间自主掌握。不同内容、不同要求可安排不等的时间,如短小精美的文章或诗词可要求学生几分钟背诵下来。上课时,教师将教研室推荐的阅读内容(或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拓展的内容),借助多媒体出示在大屏幕上,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阅读(也可以以电视美文欣赏的形式),必要时可做简单的阅读指导(没有多媒体的教室,学校可利用图书室或课前打印阅读材料,也可将阅读篇目汇编成校本教材)。

这种学校督查、教师组织、学生集体参与的阅读模式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效性,既不增加语文教师的工作量,又能切实可行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日积月累坚持下去,学生读书的习惯就会逐渐养成,书香校园的浓厚氛围就能实现。

二、评价机制

为更好地调动学校的积极性,全面推广这一模式,提高阅读成效,教研室将实行一推、二督、三评、四导的方式对各学校语文阅读情况进行督导与考核。一推。就是推广模式,教研室先研究制定出操作模式,召开全县语文教师研讨会,动员思想,听取意见,商定书目。二督。就是督查指导,教研室深入各学校查看阅读组织情况,针对出现的问题给予帮助、指导。三评。就是评价学校,结合教研活动的跟踪检查,把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也纳入考核范围,期中、期末两次检查,加上平时学校抽查综合打分作为教学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结果进行全县通报。四导。就是利用学生素质教育测试进行引导,根据各学校阅读的篇目设计一些有关的素质题型,以此激发全县师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使这一阅读模式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课堂积累 篇12

张奠宙和孔凡哲教授的著作《小学数学研究》第一章第五节中, 明确界定了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概念, 指出:“所谓基本活动经验, 意指在数学目标的指引下, 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的操作、考察和思考, 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时所积淀下来的认识。基本数学活动经验依赖所从事的数学活动, 具有不同的形式。大体上可以有以下四种不同的类型, 即直接活动经验、间接活动经验、专门的活动经验、意境联接性数学活动经验……”其产生和形成过程实质上是学生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 因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具有以下特征———

主体性:数学活动经验是由学生这个主体通过自我意识及自主活动所获得的, 它带有明显的主体性特征, 也具有学生的个性特征。

实践性: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的, 离开了实践活动就不能形成有意义的数学活动经验。只有亲身经历和体验了, 才能形成经验, 因而数学活动经验具有明显的实践性。

多样性:学习群体针对同一数学对象, 每一个学生均可能会有不同的活动经验。所以对学习群体来说, 数学活动经验具有多样性, 对学生个体而言, 如果活动方式多样, 获得的经验也是多样的。

生成性:生成性是指学生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 存在着对自己已有数学活动经验进行调用、调整、提升或者重新确立的过程, 也是在对活动中新的认识不断接受、理解和内化的过程。这些过程实质上就是新的数学活动经验建立和生成的过程。

过程性:从知识的角度上讲, 经验是一种过程性知识, 是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活动图式”, 主要由感性知识、情绪体验和应用意识构成。

发展性: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反映学生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或某一学习阶段对学习对象的一种经验性认识, 是感性的、非严格的。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 学生获得的活动经验会不断变化、不断发展, 而且个体的活动经验在群体的经验交流中也会相互补充、相互充实, 并由此得到丰富和发展。

二、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方式

体验教学更注重学习者的深入参与, 并突出强调学习主体自我的感悟与发现, 使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自然地交织在一起, 达成认知变化与情感变化的统一, 从而促成其先前体验和经验系统的变化发展。由于学生经历的实践活动不多, 拥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较少, 因而需要教师创设一些必要的数学活动, 帮助学生获取、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1. 在生活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儿童的数学认知结构不仅包括已有的“结构性”知识, 更重要的是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经验背景。从某种意义上说, 儿童数学是儿童“街头数学”的继续和延伸, 每个儿童的数学学习背景都是丰富而独特的。因此, 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与数学经验“有效对接”, 经历将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活动经验, 并将感性经验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 (下册) “奇妙的图形密铺”这一实践活动课, 先让学生欣赏书本的图片, 其实这些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也是经常看到的, 随机提问:书本上给出的几个图形也可以密铺吗?

接下来组织学生实践操作, 用书本后面的剪下的图形拼一拼, 看是否能够密铺。学生通过操作, 能正确解答出这些图形是否能够密铺。在交流活动体会时, 有的学生还提出:“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是可以密铺?”在刚才的实验中, 学生的回答是否定的。有的学生说:只有多实践, 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化为自己的知识。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深化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积累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活动经验。

2. 在阅读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读”是学生与文本之间产生交互作用的一种方式。真正有效的阅读可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延续、方法的美妙, 进而探求隐含在教材中的数学思想。阅读还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语言的感悟能力, 使之体悟到数学语言的分寸感、和谐感、简洁美, 从而提高其数学表达水平, 进一步领悟其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教学“圆的认识”这节课中, 涉及到的一些概念都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圆心”、“直径”、“半径”及它们的字母表示。如果只是单纯的告知, 学生的印象并不深刻, 这时可以让学生静静地阅读, 读懂每个概念的意思, 并结合书本的图形理解, 这样学生的印象自然深刻。

3. 在操作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操作活动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行为操作和思想操作。行为操作在数学活动中即学生外显的操作行为, 能获得对学习材料的第一手直观感受、体验和经验, 一般是直接经验。思维操作使学生不仅在活动中有体验, 在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都经历着数学思考。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在反思、提炼、评价操作过程中的智力活动所产生的体验和经验中产生。这样, 不仅能从中获得操作的经验、探究的经验, 还能积累思考的经验和方法、策略的经验, 更会丰盈应用的意识、创新的精神。

(1) 体验性操作。所谓体验性操作, 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指导思想, 以数学课标理念为依据, 以丰富、积累学生的心理体验过程为主要目的的操作活动。在“图形与几何”领域中, 此类操作最为普遍。如教学“角的分类和画法”时, 为了让学生体验到不同角之间的区别, 并且学会它们的画法, 所以在设计时, 让学生自制一个活动角, 并让学生绕着一个点旋转, 旋转到一定角度时, 观察这个角, 再让学生根据自己旋转的角度画出这个角。特别在处理平角和周角的时候, 因为有了这个活动角, 学生还能自己根据手中的道具画出平角和周角。经过这样的体验, 学生对平角、周角与直线、射线的差别也分清了。又如教学“升和毫升”。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碰到, 但是这两个量的数量有多少概念并不清晰。所以在教学时, 可让学生利用滴管、量杯等测量工具实际操作体验。

(2) 验证性操作。即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 对新知识进行估计、猜想、推测, 然后通过实物和图片的观察、折纸和画图等操作进行验证, 从而获得知识经验。在“图形与几何”领域中, 此类操作是最为常用的。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 很多学生都想到用量角器对3个角进行测量, 再分别把3个角的度数相加, 得出了内角和为180°;也有学生想到将三个角都剪下来, 拼在一起正好组成了平角, 证实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还有方法是先将一个角折过来, 使它的顶点落在底边上, 再把另外两个角也折过来, 这样三个角正好拼成一个平角, 所以我们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 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使其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从而既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又能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得到成功的体验, 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3) 探究性操作。数学学习不是简单的“告知”, 而应是学生个性化的数学活动“体验”。在探究体验过程中, 运用类比、归纳、猜想等方法, 探究结论, 让知识经历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 从而让学生体验知识是怎样形成的。感受过程中所涉及的思维策略, 能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刻理解, 让学生在感悟中积累丰富而有效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 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面积计算公式, 而是让学生自己探索如何求出这样一个我们没有学过的图形的面积。学生想到剪拼的方法, 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过的长方形, 接着找一找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之间存在的关系, 进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在这一探究过程中, 学生不仅学到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还学到了数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新知, 可以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 数学教学更重要的是过程的教学, 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要给出充分的时间与空间, 结合具体内容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去“经历过程”, 在操作中体验数学、感悟数学。

4. 在交流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数学体验的交流, 往往表现为交流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感受、情绪、认识、观点等种种认知、情感体验, 包括认知过程中对某一现象的概括性认识, 对他人或自己学习过程及结构的评论。在数学交流的过程中, 共享信息, 分享观点, 尽量多地获取知识的背景及来源等有效信息。拓宽和丰富自己的数学知识, 并且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 在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以有利于知识的形成。如教学“倍数和因数”时, 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学生经常混淆, 课中如果单凭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 要充分利用交流的学习方式来攻克这个难点。因此, 教学可分为课前准备 (预习教材和提出自己的问题) 、小组交流 (组内交流各自的感悟理解, 形成书面材料, 组织发言提纲) 、班级交流 (每个小组表达他们的认识, 学生讨论, 教师点评, 帮助学生化解交流中的冲突) 三个阶段。学生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 也就理解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通过这种数学合作交流, 往往可以使学生产生积极的认知变化和深刻的数学体验, 有利于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5. 在反思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反思是人的高级心理活动, 它能使人对自己正确或错误的行为进行深刻的理性认识。通过反思, 学生会不断补充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或教训, 改进解决问题的策略。如教学四年级“观察物体”时, 书本上的例题:怎样添一个立方体, 从正面看保持形状不变?自己试着动手添一添, 看看你能找到哪些方法?

学生经过独立操作、小组交流后, 得出方法, 正面不变, 应放在前面或后面。进而再继续研究如果从侧面、上面看形状不变, 应该怎样添?

在此基础上, 再提出问题:如果从正面看、侧面看形状不变, 至少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学生在已有的操作经验基础上, 再一次经历猜想、操作、验证、回顾的过程, 获得正确的解答。

最后, 组织学生反思: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给你什么启示?学生在反思中感悟数学思维活动的经验, 即边操作边思考, 在操作中想象、猜想和验证。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建立在人们感觉基础上, 又是在活动过程中具体体现的。当然, 我们不要以为学生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通过一二次活动就能形成, 而要时刻关注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还要对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有坚定的信心, 因为只有积累到一定的量, 才会有质的飞跃。

杜威认为:一盎司经验胜过一吨理论。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是基于“动态的数学观”, 把数学看成是人类的一种活动, 是一种充满情感、富有思考的经历体验和探索活动。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个人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学习数学、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基础之一。但是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 我们有时忽视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 学生学习的经验主要被解题经验所替代, 学生数学活动经验单一。

上一篇:民营经济发展探讨下一篇:中国的经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