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实践

2024-09-14

积累实践(共12篇)

积累实践 篇1

语文作文的素材积累在作文教学的课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素材积累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写作能力的提升水平,学生只有在积累一定丰富的作文素材后才能写出一篇出色的作文。很多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的初始阶段都忽视了素材积累的重要性,因此在之后的作文写作中可以使用的素材少之又少,导致作文整体水平下降。本文对语文作文素材积累进行实践研究,使师生共同认识到积累素材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合理、恰当地去积极积累作文素材,为之后的作文写作奠定基础。

一、从课堂教材的学习过程中积累作文素材

在没有任何素材积累的情况下写出的作文内容会显得枯燥、毫无美感,就像是一位艺术家缺少了灵魂一样。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素材积累作为基础,那么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就会较难吸收,因为素材积累既是作文教学的基础,又是对资源积累的拓展提升,两者之间相互关联。因此,素材积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既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又可以加深作文材料的运用能力,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果,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那么如何培养小学作文素材的积累呢?这就需要对课上教学和课下资料辅助合理理解和运用。语文教学课程和教材是密不可分的,教学过程中教材的合理利用又容易被忽视,使得语文教材中的有些素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作文教学亦是如此。课内教材在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会有不少较实用的素材,因此引导学生积累教材内的素材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教材的重要性。许多学生每次在作文写作的时候感到困难是因为对作文素材积累没有重视,更没有培养这方面的习惯,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教材内容中开始注重素材的积累,这对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会有一定的帮助。另外,学生应该在一些写作练习中积累相关的写作经验,并结合自身情况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方式或思路过程。例如,教师可以给出学生一个相关题目,可以是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与之熟悉的相关人物。由于学生对于自己较为熟悉的人物都会有话可说, 教师可以引导他们从题目的写作角度思考,如这个人的面部特征、性格秉性等方面,然后抓住一点自己最喜欢的地方进行详细描述,这样写出的文章就会条理清晰、感情丰富。这样,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身边的事、物、人就可以作为作文素材,进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二、从课外书籍的阅读过程中积累作文素材

教师鼓励学生加强对课外书籍的阅读,能起到拓宽知识面、 扩展视野、知识量积累的迅速增长等作用。学生在课外时间阅读书籍的过程中也是在感受科学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熏陶过程, 不仅能加深对崇高精神品质的感受,而且在自身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面貌方面也会获得一定的提高。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对于目前没有接触到的生活实例和教材内容中没有的知识能够提前了解,使他们的情感方面得到升华,提升他们对某些没有接触过的事物的认知能力,还能获取不可或缺部分的知识积累。 通过对课外书籍的阅读,在拓展学生眼界、提升掌握的知识的同时,学生对一些优美的语句也能更好地掌握并合理运用到作文写作过程中,再加上将课外获取的知识融入进作文写作中,就会提升作文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并推荐一些适合学生健康发展、对于人生健康成长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书籍。同时,教师也可以定期举办相关活动,对学生读书的体会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长期坚持下去,并对表现突出、进步较大的同学给予肯定或奖励,以此来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这种积极的氛围中让他们积累更多的作文素材。

三、从现实生活的真情感受中积累作文素材

学生的世界里应该是丰富多彩的,青山绿水、名胜古迹、小桥流水等都可以是作为素材的来源,将眼睛看到的常见的素材用另一种独特的手法展现出来也会有一定的趣味。现实生活中, 学生只要注意细心观察,多一份欣赏环境的心境,就可以使观察能力进一步获得提高,促进作文素材的积累,进而提高写作水平。教师用自己的眼光来判断小学生的世界是不合理的,孩子眼中的世界充满了色彩和疑问,这也是促使他们对更多知识获知的一种途径,大人眼中的一些正常现象经常会成为孩子思考的对象,如蚂蚁搬家的时候可以搬动比自己重几倍的东西、每次下雨之前燕子都会飞得很低等。孩子在发现问题的同时也是在进步的一种表现,因此教师要尊重孩子的思想,切不可盲目打断而丧失细心观察的机会,因为生活中的每一次聚会、每一次郊游、每一次成长都是孩子积累的过程,也是孩子成长的经历。同时,教师要鼓励孩子记录每一次的感受,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用独特、敏锐的触角来感受世界,在感悟中发现美、发现趣,让作文回归生活并高于生活,在拓宽写作素材的同时来提高作文教学成绩。

四、结束语

总之,语文教师对学生的作文素材积累的引导是促进学生在作文写作过程中抒发自身情感的方式,不仅在一定基础上对写作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更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积累实践 篇2

语言积累方法指导实践研究

开 题 报 告

一、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一)省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综述。

积累,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引起了省内外广大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目前,许多学校纷纷把“小学语文积累”作为研究课题,取得了一定的实效。这些学校在小学语文积累方面的主要做法是: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作为积累的主渠道,探索出“自主阅读,自我积累,”的教学模式,将语言文字内化;有的学校充分开发和利用课外学习资源,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课外阅读积累实践活动,通过“班级读书会”、“师生共读一本书”等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的积累兴趣;有的学校在小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摘抄的形式,指导学生有选择的积累好词佳句分类积累等。

(二)本选题的理论意义、研究价值。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包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综合学习能力、品德修养、审美情趣,还包括理解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一个小学生语文素养好与坏,主要是以各种能力的高低去衡量。而各种能力的高低,其实就是学生平时在学习生活中逐渐积淀而成的。能力的前身是方法,方法掌握多了,就形成了能力。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还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然后在各阶段目标中再对此加以具体化,导向是很明确的;还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六年不少于145万字。并着重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学不好语文。因此,我们认为开展“小学语文语言积累方法的研究与探索”实践探索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

1.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创新,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人,只有不断地更新知识,积累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在倡导“终身学习”的今天,培养学生广读书、丰富语言积累,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积累,从小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和能力,为适应未来的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2.是落实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需要。新的语文课程改革使广大教师清楚地认识到语文课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语文教育观认为:小学语文教学要有大视野,教师要胸怀远大目标,放眼世界,展望未来,课堂教学不是唯一的教学形式,语文书也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内容。新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对语文课程资源作了说明,它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由此可知,语文课程资源是非常广的,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多了,接受的信息量就增加了,这符合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如果老师的眼光只盯在课内、校内,远远适应不了学生发展的需求。可见,课外、校外资源都有待于我们在教学中开发和利

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多给学生创设语文学习积累的时间和空间,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主动学习语文知识、积累语言材料、提高语文素养的环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3.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学生创设一个“丰富语言积累”的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文积累的机会,让学生从中吸收到更多的“精华“,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培养他们具有较高的思想修养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淀浓厚的文化底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我们广大教师的神圣职责。

(三)本选题的创新程度。

积累有助于表达,好的词句、精彩片断有助于学生说话和习作。更为重要的是,积累是一种“再生能源”,它反作用于再学习,一旦燃烧起来,能产生巨大的能量,是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法宝。理解词义除了用到字典、词典外,还需要生活积累的参与。推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除了联系上下文,离不开自己各方面的积累。材料积累多了,知识面广了,能力增强了,基础平台高了,看问题也就全面了,学习新知的兴趣也就浓了,学习效果就好,在学生以后的学习中,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学习,总结出适合自己而又更加有效的学习方法,使自己的各种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为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研究内容: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从研究分析省内外兄弟学校的研究的经验成果出发;从农村乡镇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和水平出发;从我中心校师资现状和学生实际出发,探索小学生语文积累运用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及策略。

(一)研究方法与途径 :

1.(1)调查法。通过座谈、问卷,了解教师、学生、家长对语言积累的看法及对语言积累运用的建议。(2).文献研究法。广泛收集省内外相关小学关于培养小学生语文积累能力的信息,结合本校实际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3).实践行动法。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采取新措施进行修正和完善,逐步形成较为完善、有效的实施办法。(4).经验总结法。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注重积累第一手资料,不断进行概括和归纳,最终提炼出切实可行,前瞻有望的研究成果。

2.遵循“理论-----实践-------理论”的研究路线。组织广大教师学习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学习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用心的教育学理念做指导,提高广大教师的理论素质,并把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再从实践中总结出新的经验。

3.以点带面,推动全局。骨干教师是教育科研的排头兵,让他们做课题的直接参与者。同时,依靠骨干教师的带动示范作用,传播信息,辐射成果,推动新的教

育理念,新的教法、学法在全镇开花结果。从学校规模来说,以1所驻地小学带动2所非驻地小学。边实践边总结把成功的做法推广到各小学。

4.寓课题与常规活动之中,把课题研究与常规教学工作,与校本教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二)重要观点:

1.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把学生当作成人一样,赋予他们权利,尊重他们的人格,给予更多的鼓励,启发和诱导。尽可能为学生语文积累提供更多机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个性潜能得到做大限度的发挥。

2.遵循整体性原则。树立大的教学观念。注意各种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构功能,主要是做好教法与学法的紧密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结合,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提高小学生语文积累能力。

3.把握课堂教学是积累的主渠道。阅读是表达的基础,从阅读到写作,必须要跨越积累这座桥梁。教材是最好的范文。小学语文新教材选文具有典范性,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因此,“培养小学生语文积累能力”必须立足课堂教学,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使学生在潜心学文中读中积累。

4..注重开发和利用课外学习资源进行积累。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将课内学习内容与课外学习资源有机结合,通过课外阅读书报刊、看电视电影,听广播,上网,参加各种活动等,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积累语文的意识,多方面,多角度,提高学生语文积累能力。

5.探索实践积累与运用间的关系。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为更好地表达服务,为再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创造条件。反过来,运用亦是提高积累质量的重要手段。运用可加深理解,唤起学生的记忆。

6.引导学生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促进人文素养与情感意志、审美情趣及价值观的提高。

7.提高教师指导课内与课外积累的能力及教科研水平。

三、研究基础:

(一)已有相关成果: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我们认真贯彻“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读中积累”的教育理念,本着以“教材为根本,适度拓展”的原则,积极开展了“分类积累”活动,通过摘抄的形式,指导学生有选择的积累好词佳句,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四、完成课题研究的保证条件

(一)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了“十一五”市级课题“小学生乐学、善学、会学、活学”研究课题。

(二)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可能和时间保证:

学校以教导主任、骨干教师、后勤人员为成员的课题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组织、处理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为本课题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1.从学校和学生情况来看,一直以来,我校一直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低年级从“ 一日一词一句积累 ”入手,中高年级开展了“ 一二五工程 ”,低中高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积累方法,并具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在老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大部分学生已初步形成了主动积累的习惯,并在阅读中有意识地进行积累和运用,这为本课题的实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从课题研究的人员来看,课题组成员都是我校的骨干教师,他们都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学工作中颇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方法,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并且多次在县和大学区级教学活动中做课,有多篇论文获奖、发表。

3.本课题研究时间为二年,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来具体实施(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2012)准备阶段。

(1)整理课题申报相关资料,收集文献及实践资料,完成课题申报、立项。

(2)制定研究方案,准备开题报告,培训课题组人员,做好实验准备。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

(1)组织课题成员学习新课标等基础理论,并深入实践研究。

(2)各课题组成员,根据各自的分工开展具体研究,重视个案积累。根据各个阶段的研究侧重点,及时总结反思,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并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

(3)完成阶段研究报告,及时进行阶段成果评估。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1)进行总结提炼和实验成果的综合评估,撰写结题报告。

(2)推广研究成果。

(三)资料设备:电脑、多媒体、网络、图书、科研场所等。学校责成一名教导主任专门负责课题所需的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在保存书面文档的同时,保存电子文档。

(四)科研手段:我们将把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修工作紧密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以3所完全小学为龙头,以骨干教师为引领,聘请教研室同志做课题顾问。通过组织开展理论讲座、听课评课、主题研讨、小小展示台、学习小标兵评比等活动,积极组织广大教师自我反思,总结经验,撰写教学论文,积累成果。走出去,请进来,组织课题组成员到外地学习先进经验,把课题一步一步引向深入。

五、课题研究的成员组 长:任翠琴

成 员: 刘引娣 付晓波

英语阅读理解教学实践积累 篇3

关键词 阅读理解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2-0055-01

中学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英语阅读理解教学,在近几年的学业水平考试中,已经把阅读作为一个最重要的考查内容。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英语教学中,使学生在巩固、扩大基础知识的同时发展读的基本技能,培养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促进心智、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各方面的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整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且中学英语大纲要求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于是这也便成为我们英语老师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以下是我在这十几年的农村英语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一些浅显的认识。

目前我们农村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偏重语言知识教学,忽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且由于传统教学观念和其它因素的影响,目前农村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仍以教师讲解、学生笔记为主,学生缺乏阅读实践。大部分教师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语言点的讲解,如讲解单词、短语和句法,阅读课变成了语法分析课或单词讲解课,忽视了阅读能力的培养。遇到生词的时候,教师主要以讲解为主,忽视训练学生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的技巧,略读和跳读、预测等其他必要的阅读技巧。阅读能力也是语篇分析能力,包括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段落的过渡、衔接、文章结构、写作风格等等,这些常常被教师忽视。长期下去,阅读课就变成单纯的单词短语的堆砌;在错误的指导下,学生习惯分析语言的细枝末节,就不重视对语篇的整体把握,分析、归纳、理解能力也得不到提高。我们这种教学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阅读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另外,教师忽视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关系。多年的英语阅读课堂上教师通常只讲解课文,所以学生的课内阅读时间是很有限的。然而课下学生有大量的时间可支配,在没有教师给予课外阅读指导的情况下,大部分学生只是随意或无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通常无法正确把握阅读材料的难易度、可读性,这种阅读是比较盲目的,不能达到很好地提高阅读能力以及获取知识的效果。

再说,在英语教学中,阅读虽是语言技能的一部分,但学生阅读量和阅读时间得不到保证,阅读仅是体现于课堂教学中的一部分训练。在师资、课时、组织上得不到保障,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计划,没有恰当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的阅读材料。由此可见课程本身存在问题。

最后,教师忽视背景知识的传授,忽视情景教学。学生不能在特定的环境下理解课文,使他们在阅读中无法根据相关知识理解材料,这导致理解率偏低。学生没能在具体的情景中掌握知识,决定了他们不能运用已学知识到具体的实践中去,最终导致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水平偏低。

总的说来,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根本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及文化素养。制约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的诸多因素中,词汇、语法、文化背景、阅读方法和习惯以及课外阅读方面的原因最具普遍性。

为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达到交际的目的,我在阅读教学中采用以下方法:1.视图复述。视图复述即让学生结合简笔画或挂图,根据关键词﹑句,用自己的话把文章的主要情节和内容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来,这是初中英语阅读的基本要求。有时我也反过来用:让学生根据内容画出简笔画,并把自己的画描述出来。2.分角色表演。这个可以视阅读内容而定,也就是让学生将文章内容改编成对话形式,加上动作表演出来,让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觉。3.创新思维。让学生大胆地进行发散思维与文章有关的问题。这就要求我在备课的同时,要提前给学生设计一个足够可行的话题。4.阅读后的书写巩固。我根据文章内容,将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结合起来,灵活设计写的练习,可以是对话填空、听写填空或完形填空,也可以是根据首字母完成单词填空。

参考文献:

[1]梁承锋,张丹.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习作积累与训练的实践与思考 篇4

习作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 学生习作现状不佳的关键因素之一就在于素材积累的匮乏。因此, 增加学生习作素材积累显得至关重要。另外, 训练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拟围绕素材积累与习作训练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一、多读——书中自有黄金屋

习作素材的积累不是靠看一两本书就能一蹴而就的。“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多读, 是提高习作能力的基础。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所推荐的书目, 笔者定期把学校图书室里的一些图书借到班级里来让学生读。同时, 还发动学生把家里的图书带到班级的“阅读角”里, 让更多的学生共同来分享。

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为此, 笔者还让学生每人准备了一个摘抄本, 把在阅读中认为好的词语和句子摘抄下来。一学期下来, 学生就记了满满的一本子, 为以后的习作打下了基础。

二、体验——生活自有素材库

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从读书中积累素材, 而且要让学生进行“快乐体验”, 在体验中吸取, 在体验中收获。比如, 农村农忙时让学生帮助父母播种花生、为庄稼除草等;夏天和一些小伙伴捕鱼摸虾;平时学着做饭、洗衣等等。这样的体验学生真的是终身难忘, 写出的习作也是妙趣横生。

三、多练——片段练习见真功

许多著名作家在谈起写作时都说没有捷径, 关键是多练。说起来, 写作和开车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它同样得在实践中习得技能, 就是要多练习, 写多了自然就会写了。

1.仿写中练。

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习作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 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的重要桥梁。在讲读课文的同时, 进行课文内容仿写是一种有效的训练方法。

课本上许多文章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或者文章的某一段值得借鉴。教师应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孔子游春》一课在描写泗水河畔时写道:“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 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学完课文后, 我让学生仿照作者的写法继续写下去。有范例可以仿照, 学生写起来易如反掌。如, 有学生这样写:“奔腾不息的河流是她流动的血液, 笼罩大地的浓雾是她神秘的面纱……”

2.补白中练。

课本中有许多课文的不少地方写得很含蓄, 或者说很简单, 给读者留下了足够想象、扩展的空间。在教学这些课文时, 我们就要找准这些“留白”, 让学生把简略的地方写具体, 把含蓄的地方补充出来。如《螳螂捕蝉》一课中写道:“吴王恍然大悟……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吴王到底明白了什么?他会怎样向大臣们解释停止攻打楚国的计划?作者把这些问题都留给了读者。教学时, 笔者紧紧抓住这一空白, 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把这些“留白”补充出来, 给学生增加了一次练习写作的机会。

3.抒情中练。

阅读是与作者对话的过程。学生在阅读时必然会被文中的人、事、物、景所感染, 这时如果安排一次练笔, 就可以让学生一吐为快。在教学《最后的姿势》一课时, 学生深深地被谭老师爱生如子、临危不惧打动了, 一个个都有一种想表达自己感受的欲望。这时, 笔者安排了一次以“谭老师, 我想对您说”为题的小练笔, 只见学生笑脸通红, 个个拿起笔尽情地书写着自己的感想。

4.写“画”中练。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 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生动形象的插图。其中有些插图所表现的内容, 课文中已经进行了细致的描绘, 可是还有一些在文中只是一笔带过。对于这样的插图, 我们在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联系课文的内容加上合理的想象尝试去写一写, 这样, 学生就如同经历了一次看图写话, 训练了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例如, 《船长》一课的插图展示了船长哈尔威以身殉职的情景, 面对这样一位忠于职守的船长, 学生心中有千言万语想要表达。我顺势让学生认真读图, 描写此时的哈尔威船长。这样的资源对于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我们一定要好好利用。

四、内化——语文实践提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复述课文是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之一, 对于促进学生语言积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在与文本语言亲密接触时, 其中的一词一句都会在学生的内心驻足, 他们可以尽情地享受文本语言带来的丰富的“食粮”。这样, 学生深入地阅读文本, 不断丰富语言积累, 以后就能随意地从语言库中提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了。

积累实践 篇5

围绕“担当”如何选材?回溯历史,烛之武、触龙用智慧和巧言来担当国家的危难,司马迁用忍辱负重、用史记来担当历史赋予他的良史之职,谭嗣同用流血为中国之变法担当起自己的历史使命,鲁迅用如椽大笔担当起刺破黑暗的重任。今天,面对国外叫嚣的反华势力,中国人怎样挥舞爱国的大旗,怎样担当起匹夫的责任。面对网络色情泛滥、游戏成灾的现状,青年人应该有怎样的担当。面对父母,面对生活的重负,啃老族是否还在襁褓中嘤嘤啼哭,不识担当为何物。担当是一种行动,面对可以赚得盆满钵的网络游戏,马云用拒绝来“担当”;面对河南农村的艾滋病人和孤童,杜聪用无疆的大爱、陈为军用冷峻的镜头来“担当”;面对韩国首尔崇礼门失火,官员用引咎辞职来“担当”;面对被无辜屠杀的中国人,被屡次掩盖、遗忘的历史,王选用正视来“担当”,张纯如用真相和年轻的生命来“担当”„„太多太多的人用不同的行动高唱着同一首“担当”之歌。

著名作家巴金十二三岁时,就背会几部书了,其中包括《古文观止》。后来他谈到自己的散文创作时说:“现在有200多篇文章积累在我的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地研究过,但是这么具体的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可以使我明白文章并非神秘不可思议,它也是有条有理、顺着我们思路连上来的。”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不要奇怪为什么看书多的人文章就是高人一筹,巴金老人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

为了完成《本草纲目》的著述,李时珍远出旅行考察实践,上山采药和拜访有实际经验的人。他历尽千难万险,中草药药材丰富的崇山峻岭,都留下他的脚印。白天深山采药,晚上对每一颗药草,从产地、裁培到苗、茎、叶、根、花果以及形态气味、功能等研究得非常深入、细致。

李时珍辛勤劳动了19年多,记下了数百万字的笔记,经过几士遍的反复修改,终于在60岁时完成了他的巨著《本草纲目》。

名誉是一个人的气节操守的具体表现:诚信无欺,见义勇为,甚至舍生取义。他们能做到:“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

齐白石,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现代国画大师。1937年日寇占领北平时,他已70高龄,他愤然辞去北平艺专教授职务,闭门谢客,表示不与敌伪合流。尽天寒冷,全家宁愿受冻,也不领敌伪的施舍,拒绝卖画给敌伪人员。为了摆脱敌伪的纠缠,他先后在门上贴上告白:“白石老人心病发作,停止见客。”“切莫代人介绍,心病复作,断难报答也。”“画不卖与官僚,窃恐不祥。”后来干脆写:“白石已死。”

白石老人的高风亮节一直为世人称道。

勇气,是一种精神:不惧困难,不怕强敌,一往无前地去夺取胜利;勇气:是一种品质:不怕天不畏地,不怕权不惧势,坚定不移地捍卫真理。胜利永远属于勇者,失败等待着弱者。

谁都知道雷电会打死人。可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非但不避雷电,而且要把雷电抓住。1752年,在美国波士顿,富兰克林选择在一个雷雨季节放风筝,他制作风筝也与众不同,在风筝的顶端安装一根尖尖的铁针,在放风筝绳子的末端拴着一把铁钥匙。风筝上天后,雷鸣闪电,风雨大作。他紧紧握着风筝绳子末端的铁钥匙,全然不顾被雷电击中的危险。当头顶上闪电的时候,他感到手发麻。他高兴极了,他意识到这是天电的电流通过湿绳和铁钥匙传到手上,他兴奋地高喊:“我抓住了天电!”他立即把铁钥匙和莱顿瓶连接起来,结果莱顿瓶蓄了大量的电。这种电同样可以点燃酒精,可以做“摩擦起电”的电所做的一切实验。

富兰克林勇敢的实验,为电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辨别一件事情的对错、是非,切不能因为感情用事而做出错误的判断,不能因为盲目的崇拜而相信他人的一切,遇事应冷静,仔细考虑认真研究来辨别正误。排除一切感情因素,是我们以后工作做事时首先要做的。

积累实践 篇6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写作素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与其他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兴的课程,它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课程,试图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接触社会现实,认识历史文化,探索科学奥秘,从而唤起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叶圣陶先生指出:“我们要记住, 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为了“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去寻找有根之木、有源之水。教会学生发现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让我们利用各种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打开投入实际生活的大门,解除巧妇的无米之忧。

一、走出课堂,通过亲近自然积累写作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一切“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都可以成为语文课题的资源。初中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占据丰富的表象是作文的前提,作文的兴趣在具体形象面前、具体的情境之中也更易激发。大自然是多姿多彩、奥妙无穷的,我们不妨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看绿树红花,听百虫啾啾,吸新鲜空气,享拂面清风。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他们深深地体验到了自然之美,有时抬头观察,有时低声交流,有时仔细对比,有时认真思考、分析判断,有的还认真地做着记录……然后,我再组织大家汇报各自观察的收获,学生们滔滔不绝、各抒己见,个个兴趣盎然,收获颇丰。通过耳闻目睹去体会生活的无穷乐趣,不需要搜索枯肠,冥思苦想,而是有感而发。经常这样积累丰富的素材,必能为写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立足学校,通过学校实践活动积累写作素材

古人说“留心处处皆学问”。在我们身边,很多不起眼的东西,如果你带着发现的目光去看,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就要求我们善于观察。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自己要做一个“有心人”,身体力行,事事留意、处处留心、勤学善思,而且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独特的视角去发现、观察学校生活,在平凡中发现伟大,在平淡中寻求新奇。

从自身在学校的生活中积累素材,这是积累作文素材的又一重要途径。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特别提倡,作文要重视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因此,在积累作文素材时,要关注校园生活。

学校生活不只是枯燥的学习,如课间操时,我们舞动青春;运动会上,我们拼搏进取;诗朗诵时,我们激情飞扬。

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如“安全知识抢答赛”、“珍惜时间”的主题班会、名著阅读、美文欣赏、手工制作等众多的兴趣活动项目,每次活动后学生都饶有兴味地进行交流,并动口、动手描述自己的感受。在实践中充实生活,不断积累,建立自己的写作素材库。

我们学校还开展了各种社团实践活动,如小记者社团活动、羽毛球社团活动、武术社团活动、十字绣社团活动、美术社团活动等,每次活动过后,我都鼓励学生在日记中写下让自己的感兴趣的或感受深的一点,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语言,用自己拿手的文体,展示自己的个性,进行自主创意地表达,这样,学生不但觉得有话可写,而且还体会到了写作的乐趣,把写作当作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而不是一种酷刑。

三、关爱家庭,通过感悟亲情积累写作素材

新课标对写作的建议是:“应重视对写作过程、 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这就要写出个人独特的真实的感受。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注重的是学生的亲身体验,突出真情实感。

除了学校,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各个家庭不同,学生的经历不同,家庭资源也不同。有的学生,家境贫寒,生活极其艰苦,靠别人资助才得以读书。他的作文中就多了一份感恩与努力。有的学生,父母离异,从老师同学亲友那儿获得了安慰和关爱,他的作文中就多了一份理解;有的学生和家长朝夕相处的,生活在温馨的家庭中,能够时刻感受到家的温暖,他的作文中就多了一份纯真和美好;还有一部分学生离开家庭来到学校,对学校、老师、同学还有些陌生,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唤起学生对家的回忆,激发他们对家庭生活里那些天真幼稚、生动有趣往事的回忆,激发他们回忆与父母亲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故事,学生和家人在一起有很多实践活动,资源非常丰富,家庭生活中,肯定会有许多作文素材。如“我”周末帮妈妈收拾屋子、洗衣、拖地、做饭,不仅受到表扬,也从中体会到替父母分担家务的快乐;如“我”和爷爷奶奶到公园散步、放风筝,欢乐无比;和爸爸看了大片《熊出没》,很有感触。

我们要引导学生珍视个人在家庭活动中的独特感受,引导学生处处留心,不断开采,不断利用,广开题材,在家庭生活中感悟亲情,写真人、记真事、抒真情,不断地积累写作素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充实了,作文素材自然也会丰富起来。作文的关键在于学生如何感知生活,从生活中汲取素材,经筛选后有选择地写进作文中去。综合实践活动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是明显的,它就像是一把开启写作源泉的钥匙,为学生打开作文大门。利用综合实践活动积累写作素材,是对传统作文教学的一个重大突破。教师应充分发挥初中学生形象思维活动活跃、表现欲旺盛、好胜心强等特点,沟通课堂内外,引导学生关注实践,不断地从活动中汲取写作的素材。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秦兆基.《初中语文(作文)精讲》.江苏教育出版社.主编

积累实践 篇7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特别重视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学生也不善于用数学眼光去思考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造成了知识与生活的脱节,于是有些学生认为数学太抽象、不容易理解,对数学学习也就不感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景中学习和理解数学。”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一、实践活动来源于社会现实生活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现实生活、生产中处处蕴涵着数学问题。因此,教师应创设条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区,加强校外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在社会情景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实践活动《实际测量》时,我先在教室里明确实际测量的要求,让学生理解今天要进行的实际测量的方法可分三种:1.用工具测量;2.目测;3.步测。其中用工具测量的结果比较精确,而目测和步测有一定的误差,特别是当距离比较长的情况下,目测可能误差更大。

实际测量时,分以下活动步骤操作:(1)先分三次行走60米所用的步数,计算出自己的平均步长。从总体情况看,是身高高的学生的平均步长也长一些,最高的学生的平均步长在0.75米,我也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测量,我平时走路步伐比较小,我的平均步长只有0.68米。(2)目测学校操场从西到东塑胶跑道的长度,再用步测核实。(3)目测学校教学楼,三(3)班到四(3)班这4个教室的总长,再用卷尺测量,看谁的目测距离与实际距离最接近。

通过这次的实际测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距离感。最后要求步行回家的学生用步测的方式测量学校到家的距离大概是多少米。这节课上得到的数据是否精确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与估计能力。学生兴趣高涨,既加深了对实际测量的数学方面知识的理解,更可贵的是感受到了现实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实践活动来源于社会现实生活,培养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实践活动服务于社会现实生活

在教学中,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课,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课,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态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实际情况中的数学问题,发展为构建数学模型,了解数学研究方法,能提高应用数学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五年级上册实践活动课《校园的绿化面积》,这部分内容目的是让学生综合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图形面积,并通过一些实际的测量和计算,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在教学时通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亲身体验,并在此基础上挖掘了活动内容中的开放因素,让学生自主设计形状各异的花圃,并计算面积,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供了条件。只有在数学实践活动课中强调从学生身边的行为、自身活动出发,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实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达到培养学生认识实践活动服务于社会现实生活的目的。

再如六年级上册实践活动课《大树有多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比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学习了如何求比值之后安排的一个实践活动———测量树、旗杆、楼房的高度。这些物体都比较高,它们的高度很难用尺子直接度量,要通过“在同一地点,同时测得的竿长和影长的比值相等”的规律,间接获得。因此发现和应用这个规律是本次实践活动的重点。通过在太阳光下,把几根同样长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使学生懂得什么叫影长、如何测量影长并体会和发现在同一时间、同样长的竹竿的影长相等。在此基础上再把几根长度不同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按照表格的要求,分别测出每根竹竿的长度及影长,算出竿长与影长的比值,发现竹竿有长、有短,影长有长、有短,但各根竹竿的竿长和影长的比值是大约相等的。在应用规律这一部分时,教材没有把怎样应用规律测量树高、楼房高的方法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体会方法。通过交流,整理出思路:测出1根竹竿的长度和影长,求出竿长与影长的比值;再测出树的影长,求它的高。并用此方法,实际测量校园里的一棵大树的高和楼房、旗杆的高。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实践活动课中,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充分让学生去实践,从实践中获得知识,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他们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并有效地利用,把数学经验生活化,明确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三、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运用意识

教育观念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强调给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是给学生一个研究、探索,展示智慧的空间,数学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生活和现实问题为载体和背景,着眼于促进学生个体自主和谐发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体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运用意识。

在教学时,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数字与信息》,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都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数字信息,这些数字信息的存在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些数字在组合时,都运用了一些编码的规则与方法。因此,在观察这些数字的时候都能够发现一些规律。而掌握了解这些规律对于孩子们来说能极大地丰富他们的数学学习生活。在教学时,我首先要求学生了解自己家庭成员的出生日期和身份证号码,并通过讨论“能从身份证号码中看出一个人出生的日期吗”、“不同的身份证号码里有相同的部分吗?你知道这一部分所包含的信息吗?”等问题,引导学生了解身份证号码中所蕴含的信息,以及身份证上数字编码的特点。在掌握从身份证上获得信息的方法之后,出示了几个身份证号码,让学生猜一猜,他们分别是谁?最后请学生尝试为某省某市某年出生的男孩编身份证号码。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发现数字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给我们带来的便捷。不仅仅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更使学生体会到了利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初步体验到数学与现实社会需要之间的联系,从而在学习中自觉主动地把具体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运用意识。

数学实践活动课是开放的,不断更新的,它呈现在学生面前的犹如是在数学百花园中采摘的一束正在盛开的五彩缤纷的鲜花,只有坚持不懈地推进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才能够不断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积累实践 篇8

一、主动参与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

“综合与实践 ” 的教学 , 重在实践、重在综合。 重在实践是指在活动中,注重学生自主参与、全程参与,重视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这就要求我们为学生的有效学习准备好教具学具,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材在低年级做了很好的安排。

如《有趣的拼搭》一课中,我利用学生喜欢的积木玩具设计了 “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数一数五个活动,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这几项活动, 让他们加深了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的认识。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初步获得了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在活动中学生初步体会到平面和曲面的区别 ,“摸一摸 ”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不同形体的直观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数学活动经验是在活动中产生的,因此使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前提是提供一个好的活动。什么样的活动是好的数学活动呢?对数学课堂教学来说,应满足以下条件:所设计的数学活动应该是每一个学生都能进行的,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问题情境;活动应该能为学生获得更多的活动经验提供广阔的探索空间;能充分体现数学的本质;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充分交流。

《我们身体上的“尺”》这一课,我设计的三次数学活动能体现以上要素。

第一次活动: 量出我的 “身体尺”。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一些“身体尺”,但那只是一个初步的了解,有的学生并不知道“身体尺”是如何规定的,比如“一步”,有同学认为是前脚跟到后脚尖的距离。通过课件让学生看直观图的演示说明 “一步 ”是 “前脚尖到后脚尖的距离 ” 再让他们亲自比划测量,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深刻的记忆。

第二次活动:用“身体尺”量。

通过讨论,选择用什么样的“身体尺”去量课桌的长、教室的长、黑板的长比较合适,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 “身体尺 ”的应用 ,知晓每种 “身体尺的主要作用,同时让学生明白方法的选择亦可多元,需要联系实际应用来合理选择,在选择、应用过程中发展已经形成的数学活动经验。

第三次活动:认识身体尺与米的联系。

如:你知道1米大约有几拃?大约有几步?大约有几脚长?通过测量、比较等活动,体会用“身体尺”量长度很方便、很有效,得到的是物体的大致长度,不太精确;通过思考使学生认识到了不同的人有不同长度的“身体尺”,而且儿童的“身体尺”,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让学生对自己的几种“身体尺”的长度有了比较全面的理性认识。

二、适时深入的问题引领是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关键

“综合与实践 ” 的实施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它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要使学生能充分、自主地参与“综合与实践”活动,选择恰当的问题是关键。

如《奇妙的图形密铺》一课,我设计了这样一些学习活动: 激活经验, 认识密铺;动手实践,探究密铺;分类比较 ,思辨密铺 ;设计密铺 ,拓展应用。活动中设计了以下问题引领学生的学习:(1)想一想:这些画面分别是由什么形状的物体铺成的? (出示由长方形、 正方形地砖铺成的地面、墙面图,蜂窝图案,棋盘图案)(2)比一比:上面哪一种铺法是图形密铺?(3) 说一说: 图形密铺需具备什么条件? (4) 猜一猜 : 在你认为可以密铺的图形下面画 “√”(长方形、 三角形 、圆形 、梯形 、 正五边形 、 正六边形)。(5)铺一铺:动手操作,验证上面的图形能不能密铺?

教师通过这些问题的引领鼓励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进而提出“哪些图形可以密铺,什么样的图形可以密铺” 这个核心问题,为学生准确把握密铺的内涵和外延打下基础, 使学生的学习主体化、 活动化、深刻化,促进学生主动从“经历”走向“经验”。

三、对话反思、及时提炼是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核心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堪称对话式教学的典范。在桑德尔的教学中,没有任何人的观点是完全正确的,也没有人试图征服或说服其他人,强求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相反,通过对话,师生能发现对方或自己身上的问题和错误,从而使每个人都从中受益。他的教学观能给我们的综合与实践教学带来很多启发。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自我反思,对于提升和丰富数学活动经验是十分必要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对参与的数学活动进行汇报、交流、讨论和总结,实现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并逐步修正、丰富已有的经验,发展和生成新的经验。

如综合实践《周长是多少》中有这样的教学活动:用12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你能拼出几种? 它们的周长哪个最长,哪个最短?

学习过程:(1)学生展示拼出的6个长方形 , 老师引导学生整理合并出三种不同的长方形,分别为长12厘米、宽1厘米,长6厘米、宽2厘米,长4厘米、宽3厘米。 (2)指出这些长方形的周长指的是哪一部分,中间的(重叠线)是不是? 电脑演示隐去长方形里面的线段, 算出每个图形的周长。 (3)看看我们拼出的长方形 , 你想说什么? 生1:相差很大。 生2:同样都是12个正方形拼成 ,周长不一样 。 生3: 重合越多,周长越短。(老师引导学生体会:一般地,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越接近,其周长越短。 )(4)引导学生初步发现长12厘米、 宽1厘米的长方形周长最长,这时长方形的长和宽相差最大。

在这个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了周长的意义,掌握了周长的计算方法等技能。 在此过程中,学生自主解决了一些问题,也自觉发现了长方形周长和长与宽之间的关系等规律并主动生成了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当后续学习面积以及研究面积和长与宽之间的关系时,只要稍加点拨,学生就会调用已有的学习经验和方法,探索新的规律。

四、对接生活、激活体验是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源泉

数学学习离开了生活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应来源于生活经验,但生活经验并不等同于数学活动经验。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数学经历和经验,开展有意义的数学活动,促使学生对积累到的数学活动经验不断反思及深加工。如在《大树有多高》一课中,我这样设计:出示幻灯片(操场上学生图片),师:请同学们观察图片中的影子,你有什么发现?生:影子的长短不一样,个子高的影子长,个子矮的影子短。 师:个子高的同学的身高与影长和个子矮的同学的身高与影长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为了研究这个问题,课前我们进行了相关的数学实践活动。 (教师播放课前测量录像,汇报完成测量表格。 )接着,让学生观察竹竿的长度以及它们的影长, 并让学生通过比一比、算一算发现规律, 并将自己的发现在小组里说一说。学生汇报交流后,教师及时板书: 在同一地点,测量不同的竹竿,高度与影长的比值相等。在本片段的设计中, 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学生身体的高矮和影子的长短关系,及时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向数学活动经验链接, 适时提炼总结结论,同时使学生体会到生活经验和课前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这样,就让学生经历了动态的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过程,使学生的认识实现了从感性向理性的飞跃。

积累实践 篇9

一、课题的提出

(一)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重分析轻积累、重理性轻感悟、重模式轻个性的现状及由此导致学生“‘听’则充耳不闻, ‘说’则口不善辩, ‘读’则心不在焉, ‘写’则言不逮意”的弊病, 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大相径庭。因此,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 为改变以上现状探求一条有效途径。

(二) 目前正在实施的《语文课程标准》, 十分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 新课标多次提到“积累、感悟、熏陶”。这是语文教学界长期探索得到的几个核心理念, 其中“积累”处于起始位置, 起着奠基性的作用。为了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 还必须有一种与之相适应且具备可操作性的新的教学途径与方式。因此,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落实课程标准提供可资借鉴的具体经验。

(三) 古今中外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 都很重视语言的积累及语言的运用。我国传统语文教育注重熟读成诵和日积月累习惯的培养, 当代语文教育家也很重视语言积累和运用的训练, 国外也很重视语言积累和运用的研究。既有的经验和研究, 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借鉴, 但如何落实到教学中去, 尚有许多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二、课题的界定

“语言积累与运用整合训练”, 是一项涵盖语文学科听、读、说、写诸内容, 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及能力的综合性研究。“语言积累与运用”是指研究的主体内容。其中“积累”主要就“听”“读”而言, 即信息的输入和吸收 (包括课内阅读、课外阅读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和情感的积累) 。“运用”主要就“说”“写”而言, 即信息的输出。“整合训练”是指达到语言积累与运用的途径与方法, 即“语言积累与运用”训练力求听、读、说、写有机结合, 合理开发, 协调发展, 整体推进。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 研究目标

1. 通过本课题研究, 探索“语言积累与运用整合训练”的基本途径, 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 初步形成“语言积累与运用整合训练”的理论观点。

2. 通过本课题研究, 构建“语言积累与运用整合训练”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为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供实践方面的好经验, 为教师的教学提供科学的指导。

3. 通过本课题研究, 指导学生在不断听、读、说、写经验的积累过程中, 养成语言积累与运用的好习惯, 掌握语言积累与运用整合的方法,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工具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

4. 通过本课题研究, 使教师进一步树立语文教学新理念, 并在实践中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语言积累与运用整合训练”的途径与方法。

(二) 研究内容

1. 初中学生“语言积累与运用”实践活动的现状。

2. 初中语文“语言积累与运用整合训练”的理论探索。

3. 初中语文“语言积累与运用整合训练”的原则、途径和方式。

4. 初中语文“语言积累与运用整合训练”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5. 初中语文“语言积累与运用训练”情境活动设计。

四、课题的理论依据

(一) 现代教育心理学原理。

教育心理研究认为,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能促进学生大脑的开发。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 人的发展取决于两个因素:生长与学习。而引起学习的条件有两类:一类是内部条件, 即学生在开始学习某一任务时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另一类是外部条件, 这是存在于学生之外的种种客观因素, 主要指学习的环境。学习任何一种新的技能, 都是以已经习得的、从属于它们的知识技能为基础的。学生心理的发展过程, 除基本的生长因素外, 主要是各类能力的获得和积累过程。初中学生要学好语文, 其前提就是要具备较好的语文知识和能力。

(二) 中国传统语文教育及近当代语文教育家的有关论述。

我国传统语文教育注重熟读成诵和日积月累习惯的培养。“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能读千赋, 则能为之”, “胸藏万汇凭吞吐, 笔有千钧任翕张”“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 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篇”。近当代语文教育家也有许多这方面的论述和经验。张志功先生说:“贫乏, 是语文能力的致命伤。”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 以读为主, 要有积累的意识”。语文教学专家谭惟翰说:“‘纳’是‘吐’的前提, 是基础, 会‘纳’才谈得上‘吐’……假如欲‘吐’而不‘纳’, 便无所积累和借鉴, 势必言之无物, 言而无方”。章熊先生也讲过“学习语言从积累语言材料开始”。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也认为, 只有不断地感悟语言, 积累语言, 才能把古今语言精华化为己有, 应用起来才会左右逢源, 得心应手, 游刃有余。

五、课题成果与分析

(一) 从心理学和信息论角度对“语言积累与运用整合训练”进行了分析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说:“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加涅提出了一个较为完整和系统的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受纳器——感受登记器——短时记忆 (或长时记忆) ——反应生成器——效应器, 形象地反映了学习与记忆的内在过程。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梅耶简化了学习信息加工模型:新信息进入工作记忆系统 (又叫短时记忆系统) , 学习者找出新信息各部分的内在联系, 与此同时, 与新信息有关的处于激活状态的原有知识和新信息产生联系, 最后, 新知识进入长时记忆贮存起来。这一过程显示, 新知识在记忆系统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这充分说明, 信息不仅要能储存, 而且要能提取和运用, 否则, 就不是有效的、积极的信息。语言积累的最终目的不在于储存了多少言语材料, 而在于能否把这些内存的言语材料运用在言语实践中。由此我们得出结论:语言积累要经历理解、感悟、鉴赏、记忆、运用的过程。

(二) 从中国文化传承的高度认识了“语言积累与运用整合训练”的意义

语言积累与运用不单纯是一种言语的记忆与表达, 不单纯是对古今中外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语言积累与运用是文化火种的传承, 是民族信念的一种潜移默化, 是从语言中寻找中国文化的精神。一切精奥的思想都蕴含于语言之中。当然, 我们也应该鼓励批判、创新,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因此, 我们得出结论:构建语言积累与运用新理念要从语言中寻找中国文化的精髓。

(三) 构建了若干“语言积累和运用”课堂训练的模式

1. 层进式积累模式即每个步骤层层深入的积累:

(1) 诵读课文, 感知式积累; (2) 复述背诵, 再现式积累; (3) 品读句段, 感悟式积累; (4) 课外拓展, 延伸式积累; (5) 语言运用, 内化式积累。

2.“三环七法”模式把阅读课设计为三个环节:

(1) 整体感知; (2) 研读赏析; (3) 拓展延伸。把语言学习分为七种基本方法: (1) 听, 利用听觉学习语言; (2) 读, 反复诵读自己喜欢的语段; (3) 说, 说自己喜欢某语段的理由; (4) 品, 品味词句的作用与好处; (5) 抄, 抄写精彩词、句、段; (6) 背, 背诵, 巩固记忆; (7) 写, 创设情景, 模仿写作片段。

3. 全程渗透训练模式即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强化语言积累与运用的训练。

(1) 导入环节训练如《竹林深处人家》的导入:教师在黑板上写一个正楷的“竹”字, 然后要同学们说出与竹有关的成语或诗句。引导学生说出“胸有成竹”“势如破竹”“罄竹难书”等成语与“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 任尔东西南北风”等诗句。

(2) 学习生字新词环节训练如《纪念白求恩》我们设计了以下问题:

A.读准并识记下列加点的字:狭隘殉职热忱鄙薄

B.默写并解释下列成语:漠不关心拈轻怕重微不足道精益求精

(3) 朗读环节训练如《春》一课设计的朗读环节:朗读下列句子, 读出句子的美, 把它变成自己的语言。A.山朗润起来了, 水涨起来了,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B.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 绿绿的……

(4) 理解赏析环节训练如《鹤群》我们设计了以下活动:细读课文, 仔细品味, 把在阅读中发现与体会到的, 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句子、段落标记出来, 从修辞、情感、形象各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与看法, 展示自己的欣赏水平。

(5) 巩固训练环节训练如《小巷深处》设计了这么一道训练题——按下列句式说话:______这句话写得好, 妙在_______, 它表现了 (或它写出了) ________。

(6) 拓展延伸环节训练如《蟋蟀在时报广场》我们设计了如下拓展延伸:搜集有关友谊的名言、警句、谚语、俗语, 在课堂上交流。

(7) 布置课后作业环节训练如《小巷深处》我们布置了这样一道课后作业:收集歌颂母爱的诗歌、散文, 把最精彩的词语、段落写在摘抄本上。

4. 活动课整合训练模式例:

语文实践活动课──《古诗神韵》我们是这样设计的: (1) 导入:播放外国名曲《月光曲》, 问:哪组同学能用中国的古诗描绘乐曲的内容; (2) 在下列诗句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鸟的名称; (3) 在下列诗句的横线上填上带“春”字的词语; (4) 看表演猜诗句; (5) 诗句唱和。

(四) 总结归纳了“语言积累和运用整合训练”的若干途径和方法

1. 用心理学原理指导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1) “内储”与“外储”结合所谓“内储”, 指人脑在初步理解基础上, 对知识进行识记、保持的过程, 即通常所说的“口诵心惟, 烂熟于心”。方法有几种:听读欣赏、演读背诵、美读吟诵。所谓“外储”, 是通过建立文字资料库或电子仓库等非人脑物质载体对语言、知识进行物化处理, 即旁搜博采, 有闻必录。方法有下列几种:制卡片、剪贴、复印、写读书笔记、计算机储存。

(2) “吸收”“表达”结合所谓“吸收”, 指信息输入的过程;所谓“表达”, 指信息输出的过程。吸收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教师要在学生积累语言的同时, 加强读写结合, 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提供运用信息的机会。方法有:开展主题活动、举行办报比赛、开通小灵通广播台、进行课堂练笔即挖掘课文中的相关因素, 借助阅读课文中的空白处、可延伸处、精练处等引导学生运用积累的言语材料进行仿写、扩写、改写、补写、续写等练笔活动。

2. 在教学实践中加强语言积累和运用

(1) 在诵读中积累语言, 强化熟读背诵。A.阅读教学淡化内容分析, 加强朗读、背诵训练。B.增加课本中的背诵量。C.加强语言的品味、感悟、积累。

(2) 在博览中积累语言, 抓好课外阅读。A.指导学生精心选择读物。B.指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C.在阅读活动中给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

(3) 在写作中运用语言,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在班级活动中强化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组织“新闻播报”“校园要闻”“奇闻趣谈”“好书推荐”“成长的烦恼”等活动, 为学生提供展示语言积累和语言运用的平台。在班级活动中举行朗诵、演讲等比赛, 学生积极准备的过程也是语言积累的过程;欣赏他人表演, 学习他人所长当然更是语言积累的机会;进行自编小报活动, 学生搜集素材, 自己写文章来点缀更有利于运用语言, 积累语言。

4. 在社会生活中积累和运用语言

日常生活是语言积累的仓库。组织和鼓励学生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 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乐于记录生活的好习惯;积累常用谚语、歇后语, 留意周围的标语、广告词, 并随时记录到自己的生活笔记中去。

(五) 学生语文素养得到显著提高

1. 通过实验, 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明显提升

三年的语言积累与运用整合训练, 学生普遍达到了一种“听”能声声入耳, “说”能出口成章, “读”能心领神会, “写”能倚马可待的优异水平。

2. 通过实验, 学生养成了语言积累的好习惯

三年的语言积累与运用整合训练, 学生养成了好看书、勤动手的习惯。课外阅读成了学生的爱好, 作读书笔记成了学生的自觉行为。

3. 通过实验, 学生写作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

对全市实验学校统计, 四年中, 实验班级学生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及在各类征文中获奖的作文有160多篇, 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和在县、市各级评比中获奖的达300多人次。

4. 通过实验, 学生的语文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本课题实验从丰富学生的积累, 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入手,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初中会考语文成绩明显提高。

(六) 促进了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积累实践 篇10

小课题研究学习模式是把课内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教学组织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课题为载体,综合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来解决这些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问题的学习方式。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从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策略的选择到结论的得出都是由学生自己来决定,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调查研究、查询资料、提出问题、自主探究、数据整理、交流评价等教学环节有的可以安排在课上进行,有的也可以安排在课外进行。“它的基本特征是: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一个完整的小课题研究活动大致要经历:确定主题研究→制定研究方案→开展研究活动→交流研究成果”。

一、《综合与实践》小课题研究学习的起点在哪里

1. 小课题研究学习的目标定位

“‘综合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它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的综合。二是创设数学实践活动平台,利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综合实践’具有两大特性:一是实践性。体现在学生通过活动操作、亲历过程、自主研究等得以实现。二是综合性。“综合与实践”既是数学内部各内容之间的综合,也是跨学科知识的综合,同时还与生活紧密联系。”基于对新课标的理解,根据小学生以及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特点,我们认为带领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学习活动是达成“综合与实践”领域教学目的的有效尝试。

2. 教学内容二度开发

“‘综合与实践’是数学学科内的综合与实践活动,它的活动过程可以看做是‘应用数学’的过程: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把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联系起来,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综合与实践”不像其他三个领域,有自己特定的知识体系,它只有活动的目标,达到目标的载体是问题研究,学生通过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互动中学习,在发现和思考问题中学习,在过程的生成和发展中提升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并不一定要局限于教材的内容,教师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灵活运用教材,改编教材内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设计、修改、制作,结合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展活动。例如,在学习了24时计时法后,可以设计“愉快的周末”,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设计制作一张一天的时间表,学生在经历实践、交流后,从中感受在生活中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这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认识到数学的作用。

3. 教学时空不断拓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关注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还要关注数学与现实世界、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因此,“综合与实践”教学仅仅依赖目前教材课内的两课时内容已然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因此,教师要以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角色去把握和组织教学,不妨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进行研究,如,综合实践活动课、思品课、科学课、美术课等,以弥补时间和空间上的不足。例如,三年级下册“制作活动日历”“我们的校园”可以与美术课相结合,运用数学中的各种知识,使手工制作更富有美感和合理性,进一步拉近了数学与自然与其他学科的距离。在空间上可以因地制宜,把学生拉到教室外面,如,可以和综合实践课相结合,利用学校开展春游的时间,结合学生已学的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在春游前,开展合理购物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开展小课题研究教学模式研究的有效策略

近几年来,我们在教师自主研发与课程资源整合相结合的基础上,以“小课题”形式推进,在几年的研究中,通过准确把握“综合与实践”的内涵和要求,关注“综合与实践”的内容设计和活动过程,合理解读教材,有效实施开放的、探究的教学活动,通过引领学生课内外相结合,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形成了我区小学数学学科的系列小课题研究学习模式。

1. 创设情境,明确研究主题

“综合与实践”离不开“好情境、好问题”,选择合适的研究主题是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良好开端。“综合与实践”的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数学课,它不是教师讲授新知或复习旧知的课,也不是数学课外活动的课,而是突出与其他学科的内容相联系的学科,因此,需要选择什么样的主题进行活动并没有统一的标准。选择研究问题不只限于数学知识层面,更多地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其他学科相联系或是从现实生活中提取问题。选择研究的问题可以来源于教材,也可以由师生共同开发。

如“营养午餐”,这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内容,安排在学生学完“统计知识、整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是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课题。熟悉的是———每个学生每天都必须接触,陌生的是———绝大多数的学生对于什么样的搭配才是合乎营养标准的“营养午餐”基本没有科学、合理的认识。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在小学生群体中较为常见。教材一方面要让学生综合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等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又要学生综合营养午餐的一些基本指标(如,热量、脂肪、蛋白质等)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怎样的搭配才是合理的营养午餐?)从而感受数学的生活性、实用性。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创设以下情境,确定研究主题。

情境呈现:在本学期结束前,负责给我们学校配餐的食品公司想了解学生对这学期他们提供的营养午餐有什么好的建议?特向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征集一周营养午餐的最佳搭配方案。入围最佳方案的前三名班级将予以奖励。

确定主题:通过开展学生讨论,把本次活动的主题定为:“营养午餐”方案的设计。

2. 组织分工,设计研究方案

制订一个好的实践方案是综合实践活动顺利、有效开展的前提。活动方案设计的质量高低直接决定着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有效开展,往往需要准备大量的素材,因此,课前准备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其他学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预设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其次要使学生明白课前要做一些什么准备,如,课前调查、资料的搜集、准备学具等。如,三年级下册数学“制作活动日历”,这节活动课是学生掌握了年、月、日知识后的综合应用。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会运用所学的年、月、日这一单元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因此,在课前可以给学生布置开放性的学习任务:收集不同年份的年历、台历、书历等。这样就便于学生在课堂去对比观察、探究发现,从而提高课堂实效。

小课题的主题一旦确定下来,便要引导学生学会制作研究学习方案。研究活动离不开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因为学生在进行小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很多内容是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在研究的初始阶段,教师需要对分工、合作研究进行指导,在分组的时候可采取自愿组合与教师搭配相结合的方式成立研究小组。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建议学生自主分工,自己动手设计方案。小组成员之间是有明确分工的,在学生通力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将不断地提高与人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

例如,在五年级“粉刷围墙”中,由于本活动需要在课前调查的内容较多,所以实践小组建议由6~8人组成,自主选出组长,并由组长把组员按不同的分工分成制作组、测量组、统计组、搜集组、涂料组等不同的小组。再各自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搜集资料、实地测量、了解市场价格等活动,从而制订可行的方案。并在小组汇报活动中,详细介绍本组制订的方案,并认真听取他人的建议,再次完善、修正实施方案。

3. 内外结合,亲历实践活动

研究的方案确定下来以后是引导学生围绕方案开展探究活动。这是“综合与实践”教学的主体部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应当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综合与实践”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内外相结合。提倡把这种教学形式体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因此,小课题研究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是开放的,其学习方式是自主、活泼的,形式是多样的。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可以是一节课,也可以是一周、一个月、一个学期,甚至更长。研究学习活动的空间可以是学校、家庭、社区等不同的场所;研究的方式可以是小调查、小制作、小采访;可以画、可以写、可以欣赏设计……可以在活动中不断生成。因此,教师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学习状况及需求不断及时地调整教学活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设计动态化的教学过程。

如,在五年级“粉刷围墙”的“了解粉刷外墙材料”的实践活动中,教师让学生在课外以小组形式走进市场或者超市,向市场的售货员了解各种粉刷的材料,或者利用网络了解各种材料的价格、用途等。学生在进行调查和咨询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把课内与课外联系在一起,把课堂的问题带向生活,把生活的问题带进课堂。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获取、分析、处理、运用信息的本领,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而且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与人沟通交流。

例如,四年级的“1亿有多大?”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因此,在“大数的认识”之后安排这个“综合与实践”活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借助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充分感受1亿有多大。学生在研究1亿大约有多大时,在活动伊始,教师并不急于进行规范的研究程序,而是先让学生大胆地猜测,当然猜测的答案各种各样,五花八门,但思维得到了提升,既培养了他们的估算意识与能力,调节了学习气氛,又提高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然后进入正式的活动实施阶段。首先,确定研究方案,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研究测量“1亿张纸摞起来的高度”,再思考如何进行测量,制订具体方案,分析方案的可行性。学生发现找1亿张纸直接进行测量是不现实的。进一步分析:不能直接进行测量怎么办呢?有的学生想到:可以先测一部分,再推算出整体是多少,确定由部分到整体的研究方法。接着进行小组实验,最后验证猜想、讨论交流。整个研究活动的过程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在自主探究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探索,充分感知了1亿这个大数,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4. 交流评价,积累活动经验

综合与实践活动提倡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学习实践为基础,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在“做”“观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在每个研究活动结束或告一段落的时候,教师还应及时引导学生交流分享活动的过程、研究成果和内心体验、心得体会等。引导学生自觉地把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相结合。其实在每个小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时时处处也都存在交流。交流的形式也是多向开放的,途径也是多样的,可以口头交流,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写数学日记、小论文、制作手抄报等形式,回顾研究的过程,总结研究的方法以及活动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等。伴随着这些过程,学生才有可能真实地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例如,在“确定起跑线”一课中,就是引导学生反思是如何在熟悉的起跑线中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学问题:为什么200米、300米、400米的跑道起跑线各不相同呢?反思如何通过探究、交流等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反思如何通过归纳、概括得出相邻两条起跑线前伸的距离是跑道宽与圆周率的积这一规律。从而使学生在这个反思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积累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只有通过不断的评价与反思才能积累更多、更好的活动经验。“在交流反思中除了交流研究成果外,还要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论的合理性,从而进一步体会问题解决多样化的过程。在评价与反思活动中,通过采用让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点评结合的多元评价手段,让学生养成客观认识自我的态度,合理应对他人质疑的品质。养成虚心倾听和接受他人建议和敢于对一些‘问题’和结果进行质疑的良好习惯。”

在四年级“营养午餐”交流评价阶段的活动中,为了鼓励学生能大胆地汇报自己的成果,我们设计了展示组的评价表,提出评价要求,根据汇报表现用星级评价,分自评和他评,也设计了评价组的评价表,对学生成果的汇报进行质疑和评价,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分星级评比。这种评价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的表现愿望,掌握评价技巧,培养交流和反思能力。

注:展示特别好奖三颗星、比较好奖二颗星、一般奖一颗星。

实践告诉我们,小学生非常喜欢“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学习内容,带领学生开展数学“综合与实践”小课题研究学习,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与技能,丰富经验积累,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还能促进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活动中培养了与他人互相沟通、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和交往能力。当然,在研究的过程中,面对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学习内容,学生面临的困难也是在所难免的,这些都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去研究、去探索、去开发、去创造,使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变得更加精彩,以期真正实现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价值。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内外相结合。”这种学习其实就是“小课题”,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课题为载体,综合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来解决这些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问题的学习方式。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从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策略的选择到结论的得出都是由学生自己来决定,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小课题研究,研究性学习

参考文献

[1]王光明,范文贵.新版课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7:168.

[2]陈霞芬.发展与实践: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教学的探索与研究[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3-11.

积累实践 篇11

【关键词】小学数学 思维经验 积累

从“双基”到“四基”,是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设置方面的重要变化。新增的“两基”中,“数学思想”是对数学事实与理论提炼概括后的本质认识,属于理性层面。“数学活动经验”则不然,它是学生在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感性层面的认识和体验。感性层面的东西往往难以表述,也不易把握。因而,近年来有关“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话题备受热议。按照史宁中教授的观点,“数学活动经验”主要包括“实践的经验”和“思维的经验”。“实践经验”的获得有赖于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相互作用(如数学抽象、数学应用)。但数学本质上是思维的科学,无论是数学与外部的联系,或是数学内部的发展(如合情推理、演绎推理),都离不开思维活动。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数学活动经验”更多地体现为“思维的经验”。为此,我们自2014年起开展了“小学生‘思维经验积累的实践与研究”。一方面试图通过研究把握“思维经验”的核心内涵,另一方面则致力于借助课例研究寻找积累“思维经验”的方法与途径。

一、什么是“思维经验”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经验”则可以看成是认知活动中所伴生的具有原生态特点的认识和体验。因而,本文将“思维经验”定义为在思维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那些最直接、最朴素的感性认识。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相关概念的比较进一步把握“思维经验”的内涵。

一方面,“经验”不同于“知识”,尽管两者同宗同源。不同之处在于:“经验”是原生态的,所以是不系统的,碎片化的;“知识”则是对“经验”进行选择、梳理、组织之后得到的,所以是成体系的,有结构的。可以说“知识”源于“经验”但又超越“经验”。也正因为如此,“知识”属于社会,“经验”属于个体。“知识”可以传递,“经验”只能感悟。

另一方面,“经验”也不同于“能力”。“能力”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它可以进行分类(如思维能力可以分为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等),可以专项训练,也可以进行检测(从完成特定活动的效度上体现出来)。而作为思维活动中伴生的“思维经验”则是不稳定的,也更具综合性和内隐性。因而积累“思维经验”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很难通过短期的训练取得效果,也很难利用特定的材料进行直接检测。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到,“思维经验”事实上是伴随着思维活动的过程性体验同步产生的。但由于这种认知体验是原生态、碎片化的,因而它的存在状态极不稳定。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加以呵护、固化、积累。“经验”的长期累积最终将形成一定的数学直观,并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以直观判断(未经逻辑分析的)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足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往往能根据场上的形势瞬间作出最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

二、积累“思维经验”的基本途径

(一)反思——“思维经验”的点状积累

围绕具体的“知识点”展开思维活动并积累“思维经验”,我们称之为点状积累。面对同一个知识内容(包括知识、技能及数学问题等),学生的思维方式和途径可能是有差别的。那么,在多元化的思维方式背后是否存在一个共同的思维源头或者思维基础呢?显然,这是隐性层面的。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探寻思维的源头,了解思维的基础,这对于积累“思维经验”是非常有益的。

如在“三角形内角和”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量一量”“拼一拼”(图1.1)“折一折”(图1.2)等多种方法展开探索。尽管操作的方式不同,但我们看到内在的思维基础是相一致的——都体现了“合”的思想。因此,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对这些方法本身进行反思:为什么要“量”“拼”“折”?“量”的目的是为了“算”,也就是把三个角的度数加起来;“拼”和“折”的目的也是为了把处于不同位置的三个内角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平角。所以说三种方法其实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在这里,沟通三种方法之间的联系显然要比方法本身更重要。

又如,在认识图形的教学中,我们通常需要借助“分类”的方法。分类的思维基础是什么呢?“比较”。在比较中发现事物本身的特征以及事物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教学中我们也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反思如何对事物进行观察和比较?思考一:这些图形形状各不相同,为什么都叫三角形?以此感悟观察事物时可以通过“比较”找到相同点:它们都是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思考二:为什么三角形既可以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也可以分成“一般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以此感悟对事物进行观察时要注意通过“比较”寻找不同点:前者比较角的不同,后者比较边的不同。

在小学数学中,由于课时的划分使知识内容一般是呈点状分布的,因而“思维经验”也主要是通过点状的方式逐步积累的。上述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研究学生思考问题的思维基础,因为越是本源的就越具一般性,也就更有价值。

(二)链接——“思维经验”的线状积累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通常我们更多的是关注知识层面,注重沟通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之形成“知识链”。事实上如果从思维层面看,很多知识内容背后的思维基础也是相通的,因而我们也有必要构建“思维链”。通过链接激活已有的“思维经验”,并在新的问题情境中进行经验整合,形成新的“思维经验”,我们称之为线状积累。

如在三年级“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中,计算“12×3”,可以算法多样化:(1)3×3×4;(2)2×3×6;(3)10×3+2×3……这些算法从数学思想方法的角度看都是“化归”(将未知转化为已知),从思维基础的角度看也是一样的,即将两位数进行“分解”。前两种方法是把12拆成两数之积:12=3×4,12=2×6;第三种方法是拆成两数之和:12=10+2。前者用到了乘法结合律,后者用到了乘法分配律。这样的思维方式不仅在后面学习“简便方法计算”时会再现,甚至在五年级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时,也会用到。如计算图2.1的面积,前三种方法(图2.2)事实上都是对已知图形的“分解”。

又如关于“有序思考”。一年级“数的组成”(图3.1)、二年级“数图形”(图3.2)、三年级“搭配”(图3.3)、四年级“鸡兔同笼”的列表法(图3.4)等内容,我们都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同一个问题:怎样思考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因为这些内容的思维方式都是相通的,即有条理、有次序地展开思考。

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很多教学内容阶段不同、知识领域不同,但思维基础是一致的。教学中连点成线,打通内在的思维脉络,不仅有助于“思维经验”的积累,也有利于形成数学思维的一般模式。从过程上看,“思维经验”的线状积累主要包含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寻找思维的起点,也就是考虑从哪里开始想起?主要通过模型的识别和新旧问题情境的链接激活已有的思维经验。第二阶段是选择思维路径,即确定朝哪个方向思考?经验,往往外显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过往的经历以及其中的体验决定思维方向的准确性和思维路径的合理性。第三阶段是进行经验整合,也就是对“思维经验”进行联结、类化和结构化。这样,已有的“思维经验”进一步提升并生成新的“思维经验”。

综上,我们认为作为思维活动的伴生产物,“思维经验”的获得是必然的。我们所做的研究旨在改变它的无意识状态,从而增加积累的强度和效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史宁中. 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5).

[3]郭玉峰,史宁中.“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研究”:内涵与维度划分[J].教育学报,2012(5).

积累实践 篇12

[案例1]五年级下册《数字与信息》

师:课前大家收集了家庭成员的身份证号码, 谁愿意任意报出其中一个, 老师马上能猜出是谁的, 你信吗?谁愿意来试试? (猜)

师:老师为什么能猜得这么准呢?其中肯定藏着什么奥秘, 想不想研究一下? (出示合作要求)

(1) 两人一组, 把你们收集到的身份证号码放在一起, 比一比、划一划、想一想, 你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2) 你能从身份证号码中看出一个人的出生日期吗?

(3) 不同的身份证号码有相同的部分吗?你知道这部分所包含的信息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通过研究, 你发现了什么?

汇报交流。

生1:我发现了从身份证号码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出生日期。

师:9月份出生的, 为什么要用09来表示?

生:答 (略) 。

生2:我发现了从左往右数身份证号码中第17位数字, 奇 (单) 数表示男性, 偶 (双) 数表示女性。

要求学生看一看自己收集到的身份证号码, 是不是这样。

小结:在学习过程中, 有了大量的研究材料, 比较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生3:我发现了身份证号码的前6位数字都是320482。

师:同意他的想法吗?谁收集的身份证号码的前6位不是320482的?这是什么原因呢?猜一猜, 身份证号码的前6位可能包含怎样的信息?

生:答 (略) 。

小结:遇到问题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猜想, 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

师: (出示自己的身份证号码) 这是谁的身份证号码?

生:老师的。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

师:老师身份证号码要表达的信息用文字能表达吗?既然可以, 为什么还要用数码来表示?

小结:这么几个简简单单的数字就可以反映出一个人这么多的信息。它非常简明、科学, 便于记忆, 这也就是编码的优越性。

[反思]精细、巧妙的设疑、提问, 既把抽象的教材变成形象的教材, 更把学生的学习由“静态”变成“流动”的过程。教师激趣式地提问:“任意让学生说出自己家庭成员中一个人的身份证号码, 老师马上说出是谁的身份证号码?”不管哪位同学说, 都难不倒老师, 学生自然惊讶不语……教师又说:“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好吗?” (出示研究要求) ……学生分小组研究后汇报, 分享成果。“身份证号码”对于小学生来说熟悉但又不完全知晓其所反映的信息, 引导学生通过找一找、比一比、说一说, 为学生“验证、再应用”积累的新经验提供了可能, 不断将问题引向深处, 让学生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究者、发现者, 充满着智慧。与此同时, 学生的观察、操作、分析等能力也得到了培养与发展。

[案例2]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

刚才已经认识了请取出一张长方形折纸, 折出这张长方形纸的

学生动手操作, 指名汇报 (电脑演示三种不同的折法图) 。

师:同一张纸, 三种不同的折法, 为什么涂色部分都可以用表示?

……

师:分数王国的子民多得数也数不清, 想不想自己也来创造一个几分之一?从老师为你准备的材料中任意取出一个图形, 折一折, 涂出它的几分之一, 并用分数表示出来。

学生动手操作, 教师巡视指导。

师:老师收集了同学们刚刚创造出来的作品, 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生1:把长方形纸沿不同方向对折两次, 也就是把长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 每份是它的

师:有哪位同学所选的图形与这位同学不一样, 但涂色部分也可以用表示?

生2:我是把圆形纸两次对折, 也就是把圆形纸平均分成4份, 每份是它的

生3:我是把长方形纸连续两次对折, 也就是把长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 每份是它的41。

……

师:三张不同的纸, 为什么涂色部分也可以用来表示呢?

[反思]教学过程是师生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积极的、有效、动态生成的过程。为了更好地激发和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 教师创设一种学生能够“真刀真枪”的情境, 及时进行有效的点拨与指导, 鼓励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把“玩”的时间还给学生, 把“说”的时间留给学生, 使学生迸发出灵感, 进行经验的迁移, 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积累实践】推荐阅读:

课堂积累10-15

平时积累10-19

积累应用05-24

课本积累06-12

表象积累07-29

积累方式08-09

积累整理08-10

积累创新09-11

情境积累09-15

积累资源09-17

上一篇:公共关系管理下一篇:活塞式压力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