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规律

2024-11-30

积累规律(精选7篇)

积累规律 篇1

大豆光合作用的直接产物是糖类,其中包括可溶性糖和淀粉。可溶性糖主要指能溶于水及乙醇的单糖和寡聚糖[1],是高等植物的主要光合产物,同时也可转化为其它化合物,是农作物产量形成的基础[2,3,4,5]。植物体内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是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代谢的重要标志,其既能够反映碳水化合物的合成情况,也能够说明碳水化合物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情况[6,7,8]。糖氮比值能反映植株体内碳氮化合物代谢能力,在作物整个生育期间,提高糖氮比能够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9]。该研究以不同基因型大豆为材料,研究不同器官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规律以期为高品质大豆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材料为高油大豆品种垦丰9 号、东农46;高蛋白大豆品种东农42、黑农35;饲料大豆秣食豆5号。

1.2 方法

1.2.1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0年在东北农业大学香坊实验实习基地进行,试验地前茬作物为玉米。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行长6m,行距0.7m。3次重复。播种方式为人工精量双条点播,施肥量:磷酸二铵150kg·hm-2,硫酸钾75kg·hm-2,田间管理与生产田相同。

1.2.2测定项目及方法

于苗期(V4)、始花期(R1)、盛花期(R2)、初荚期(R4)、盛荚期(R5)、鼓粒期(R6)及生理成熟期(R8)取样。按叶片、茎秆、荚皮、籽粒分别处理,105℃杀青0.5h,65℃下烘干至恒重,粉碎样品用于测定可溶性总糖及全氮含量。可溶性总糖采用蒽酮比色法[10]。全氮含量测定采用半微量凯氏定氮法。

数据处理采用Excel 2007软件,方差分析采用DPS 9.50。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基因型大豆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动态

2.1.1 不同基因型大豆叶片可溶性糖积累规律

由图1可看出,不同基因型大豆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双峰曲线。秣食豆峰值分别出现在始花期(R1)和初荚期(R4),其它品种峰值分别出现在始花期(R1)和盛荚期(R5)。秣食豆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初荚期(R4)后明显低于其它品种。栽培大豆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相对比秣食豆高,这可能是由于秣食豆生长旺盛,干物质积累多,对可溶性糖含量有一定的稀释作用。苗期(V4)至始花期(R1)叶片的光合能力强,可溶性糖合成较快,且相对输出较少,所以可溶性糖含量出现一个高峰值。始花期(R1)后,大豆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行阶段,大量的光合产物运输到生殖器官供其发育,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迅速下降。盛荚期(R5)后,叶片中可溶性糖主要向荚果中转移,用于荚果形成,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迅速下降。

2.1.2 不同基因型大豆茎秆可溶性糖积累规律

茎秆在一定时期可以作为暂时的库贮存器官。作为营养运输与贮存中心,大豆茎秆中可溶性糖的积累与转运将直接影响荚果中可溶性糖含量。由图2可知,东农46茎秆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品种。东农46和垦丰9号茎秆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在初荚期(R4)和鼓粒期(R6)。东农42和黑农35茎秆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鼓粒期(R6)和盛荚期(R5)。秣食豆茎秆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

表现为升-降-升的趋势。从始花期(R1)至初荚期(R4)各品种可溶性糖增加迅速,是由于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茎秆作为主要的运输器官越来越多的光合产物通过其运输至其它营养器官及生殖器官,故在此期间检测到茎秆中可溶性糖含量迅速上升。

2.1.3 不同基因型大豆籽粒可溶性糖积累规律

由图3可知,5个大豆品种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鼓粒期(R6),且东农46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品种。大豆籽粒可溶性糖含量盛荚期(R5)后迅速增加,鼓粒期(R6)达到最大值,而后缓慢下降。 盛荚期(R5)至鼓粒期(R6)是大豆籽粒形成阶段,各器官的可溶性糖向籽粒中转移,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增高。鼓粒期(R6)后,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是由于光合产物转化为淀粉等化合物储存在籽粒中。

2.2 不同基因型大豆糖氮比变化规律

糖氮比值升高说明植株器官生长较慢,光合产物大于生长需要量,糖氮比值降低,说明植株器官生长较快。花期叶片含氮量高,植株营养体生长迅速,糖氮比值较低,鼓粒后籽粒发育迅速,叶片糖氮比值明显降低。从图4~ 图6 看出,不同基因型大豆叶片糖氮比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呈升-降-升的趋势。苗期(V4)~始花期(R1)糖氮比值逐渐增加,始花期(R1)出现第一个高峰值,然后开始下降。 盛花期(R2)后又逐渐上升,鼓粒期(R6)达最大值。不同基因型大豆茎秆糖氮比值变化趋势不同。东农46和垦丰9号茎秆糖氮比值变化呈单峰曲线,垦丰9号峰值出现在盛花期(R2), 东农46峰值出现在初荚期(R4)。东农42和黑农35茎秆糖氮比值生育期呈双峰曲线,峰值均出现在盛花期(R2)和鼓粒期(R6)。秣食豆茎秆糖氮比值变化趋势呈升-降-升的趋势。苗期(V4)至盛花期(R2)糖氮比值迅速升高,盛花期(R2)至初荚期(R4)比较平稳,初荚期(R4)后迅速下降,盛荚期(R5)达到最低而后升高。不同基因型大豆籽粒糖氮比值呈单峰曲线变化趋势,峰值出现在鼓粒期(R6),且东农46 籽粒糖氮比值较其它品种高。

2.3 可溶性糖含量与全氮含量相关分析

大豆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与全氮含量除鼓粒期(R6)未达到显著性外,其它时期均达到显著水平,其中苗期(V4)和盛荚期(R5)大豆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与全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初荚期(R4)呈显著正相关,盛花期(R2)呈极显著负相关,初花期(R1)呈显著负相关。茎秆中可溶性糖与全氮含量在盛花期(R2)呈显著正相关,初荚期(R4)呈显著负相关。籽粒中可溶性糖与全氮含量呈负相关,其中只有生理成熟期(R8)未达到显著水平。

3 结论与讨论

郑丕尧研究认为大豆开花期叶片内全氮含量较高,总糖、可溶性糖及糖氮比值在整个生育期间的变化呈双峰曲线。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大豆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双峰曲线,这与郑丕尧研究结果一致。叶片糖氮比值变化趋势呈升-降-升的趋势。不同器官可溶性糖含量表现为茎秆>叶片>籽粒。东农46和垦丰9号茎秆可溶性糖含量呈双峰曲线,峰值在R4期和R6期。东农42和黑农35茎秆中可溶性糖含量呈单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R6期和R5期,秣食豆表现为升-降-升的趋势。同化能力大于利用能力碳氮化合物含量升高,反之则降低。糖氮比值能说明植株体内碳氮化合物代谢能力,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大豆叶片和籽粒中糖氮比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茎秆糖氮比值变化趋势不同。东农46和垦丰9号呈单峰曲线;东农42和黑农35茎秆糖氮比值生育期呈双峰曲线;秣食豆茎秆糖氮比值变化趋势呈升-降-升的趋势。可能是由于秣食豆是饲料大豆生育期比较长、营养生长比较旺盛。

积累规律 篇2

水稻对氟化物吸收分布积累规律的分析

现场同步采集水稻植物样品和大气样品,分别测定其中氟含量,分析研究水稻不同部位对氟化物吸收、积累的规律,为提高粮食生产和质量安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供科学防治参考依据.

作 者:赵玲 金彬 马永军 孙辉 ZHAO Ling JIN Bin MA Yong-jun SUN Hui  作者单位:宁波市农业环境与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总站,浙江,宁波,315012 刊 名: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 年,卷(期): 24(z1) 分类号:X503.231 关键词:水稻   氟化物   吸收积累   规律分析  

从一道中考题看语言积累的规律性 篇3

笔者参加了这次中考阅卷,看到以上三个词语能全写对的考生达不到百分之五,简直是凤毛麟角。就第一个词语“积淀”而言,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写成“基奠”,极少数写成“机电”。就“跨越”一词而言,一部分学生将“跨”写成“垮”,将“越”写成“跃”,少数拼音不好的学生写成“快悦”。就“谱写”一词而言,按理说一个常见常用的词应该写正确,可仍有少数学生写成“普写”、“谱泻”。将“积淀”写成“基奠”的同学认为是“奠基”一词的倒装(其实这个词不存在倒装)。写成“机电”的同学不把词放在句子的语言环境中去考虑,更表现了对新词的不关注,将“跨越”“谱写”写错的学生,是平时写字不严谨,缺乏严肃性,较多随意性所致。出现以上现象,究其原因:一是我们的学生词语贫乏,缺乏积累,二是不能结合语境填写正确词语。对此,笔者认为,学语文要重视语言积累。

中考语文试题的组成,一般按照“语言积累与运用”、“阅读(包括现代文阅 读和文言文阅读)”、“写作”三大板块,当然,就中考而言,语言积累和运用的知识,除了词语(成语)还有语音、汉字、标点、句子等,而“语言积累与运用” 好比是一棵大树庞大的根系。如果没有它们,就不会有“阅读”、“写作”的枝叶繁茂和果实香甜;它又好比是一座高楼大厦的根基,只有根基扎得牢固,大厦才能巍然屹立,历经风雨而不动摇。

大家或许对“积叶成章”这一成语不感到陌生吧?相传元末明初,有一个叫陶宗仪的文学家,平时很注意积累材料,简直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晚年的他, 一边做着教官,一边参加农活,即使在树下休息的时候也不忘写作,想起什么, 见到什么或是听到什么,就立即摘取身边的树叶写下来,回家后将树叶储存在一 种口小腹大的瓦器里。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十年间竟积下十几坛。后 来,他把坛子一个个打开取出平时积累的树叶,一片片重新加以修改、整理,一 共抄录了330卷,编成了厚厚的一部书——《辍耕录》。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发是显而易见的:渊博的知识,源于一点一滴的积累。

学习语文更应当重视积累材料和语言。那么,语言的积累要从哪些方面做起呢?或者说,有什么规律可循呢?

笔者认为,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语言的积累, 引导学生探索其中的规律,着重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词语的辨析。汉语词汇丰富,集中表现在大量的同义词、近义词上。比 如讲词语解释,不仅要讲清该词的正确解释,使学生弄懂吃透,而且要把该词与 几个近义词多作比较,使学生能准确鉴别,这样才能正确运用,比如上述中考中 的“积淀”,除要把它与“积累”、“积存”、“积蓄”、“沉淀”作比较外,还要把“文化底蕴”与“文化积淀”作比较。为此,老师在备课中,必须多备些例句。词语和辨析还要着重讲清语境问题,如犬马之劳、绵薄之力,只适用于谦词。

二是新词的学习。一个新词的流行,反映了当代社会的真实图景。反映了汉语的发展轨迹,也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当今社会的变迁。如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很快,新的事物层出不穷,新的词语也就应运而生,如平台、网络、银行安全、和谐社会、循环经济、生态旅游、橙色预警等等。老师要从各种媒体上关注这些新词热词的出现,及时弄清其含义,并在需要时给学生加以讲解。

三是古汉语的掌握与运用。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后人阅读前人的文章难免会遇到语言障碍,为此,课文的注释好比给我们在古今语言之间架设了一道桥梁,我们要用好这个拐杖。初中阶段,除要弄清常用的文言虚词外,更要了解常用实词,做好文言文的阅读与翻译,即文白对照的练习,要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了解文言文的优点并学习运用。

四是成语、谚语、歇后语的学习运用。引导学生对这些词语的形象性、生动性,作深刻性的了解,并在读写中加以适当运用。

五是教育学生防止词语的生造、堆砌和追求华丽。这关系到与人交往的口吻和写作的文风问题。应从小注意锻炼语言准确生动,而又朴实无华的良好口才和文才。

从学生方面来说,笔者以为,要全面抓好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听、说、读、写是学习语文的四种能力,语文的积累应从这四种基本能力的训练做起。

多听。平时要坚持多听,听老师讲课,听广播,看电视,听别人对话,特别是对一些与时俱进的新词,也要了解、运用。一年前,复旦大学举行的汉语言文字大赛上,夺取第一名的是留学生队,这难道不让国人感到汗颜吗?

多读。坚持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是积累词语的重点途径。要引导学生博览群书,较多地阅读文学、科技、网络等多方面的书籍。书读得多一点,广一点,阅读量大了,知识的积存就自然多了。这正如春蚕吐丝一样,桑叶吃足了,就自然能吐出好丝结出好茧。读后应做好读书笔记,或摘抄,或写读后感,这是积累的有效方法。

多说多写。说和写都属于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范畴。说写在语文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所以平时要坚持多说多写,课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地在公开场合发表意见,把看到的事物或景物写下来,积极参加作文比赛等等。说得多,写得多,自己的语文综合能力就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些都是积累的有效手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性。”我们就是要尽量更多地掌握这种规律性。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真可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广阔的社会、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时时处处是学习语文的好课堂,这正体现了“大语文”的教育思想。我们学习语文,就是要培养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要形成这种能力,没有一定词汇量的积累是不可能的,滴水可以穿石,涓涓细流可以汇成大江大河,语文学习决非一朝一夕之事,没有“积叶成章”的苦功是难以奏效的。只要通过教和学的双方共同努力,上述中考题中学生答案的错误现象就可减少或避免发生。

积累规律 篇4

关键词:灵芝菌丝,发酵,灵芝三萜

1973年, 林忠平等进行了灵芝的深层发酵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 国内外纷纷开展了这一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探讨。研究人员的目标主要集中于改进发酵过程中的条件, 促进发酵过程朝提高目的产物的方向进行, 提高产物品质, 降低发酵成本, 使投入产出比达到最小。发酵条件改进的主要内容为营养因子及非营养因子的优化。营养因子主要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微量元素、维生素等;非营养因子主要有PH、温度、溶氧等。灵芝深层发酵的目的产物主要有生物量, 灵芝多糖 (胞外多糖、胞内多糖) , 灵芝三菇 (胞内三萜、胞外三萜) , 至今为止已有大量关于以生物量和胞外多糖为目标产物的研究报道, 而以胞内多糖, 胞内三萜为目标产物的研究目前还比较少见。本实验对灵芝菌丝体的生长规律以及在发酵过程中三萜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一) 材料与试剂。

菌种:黄灵芝菌丝体, 购自山东省聊城市灵芝基地。土豆购自本地市场。葡萄糖、KH2PO4、MgSO4·7H2O 、VB1均为分析纯, 琼脂。

(二) 实验方法。

葡萄糖 25g;KH2PO4 1.8g;VB1 100mg;琼脂 300g ;MgSO4·7H2O 1.2g;pH 6.5;土豆 100g。

1.斜面制备。

将新鲜无病害的土豆洗净, 去皮后切成小薄片, 加300ml蒸馏水煮沸30min, 过滤, 取滤液, 将培养基其它成分准确称量好, 加入土豆滤液中, 放入琼脂条, 煮沸, 待琼脂完全融化后定容至1, 000ml, 调pH值至6.5。分装于试管中, 每管加入1/3体积, 高压灭菌。灭菌后将试管口朝上略微倾斜约15°放置, 培养基凝固后即可使用。

2.液体培养。

按上述配方不添加琼脂配制液体培养基, 取斜面种子0.1g, 混悬于10ml液体培养基中。取十个三角瓶, 每个三角瓶装入50ml培养基并灭菌, 在超净工作台中向每个三角瓶中注入1ml菌种。置于28℃下进行摇瓶培养。在第1、5、9、13、17、21天测其干物质质量, 并测其三萜含量。

3.灵芝三萜含量测定及标准曲线绘制。

(1) 标准曲线绘制。

分别取1mg/mL麝香草酚/无水乙醇溶液0、1、2、3、4mL, 加无水乙醇定容至4mL, 245nm下比色。以标准溶液所加入的麝香草酚的质量 (依次为0, 1, 2, 3, 4 ) 为横坐标, 以与其对应的吸光度值为纵坐标作图1, 得到吸光度值与麝香草酸的对应直线, 通过它可推得麝香草酚的质量y mg, 则灵芝干细胞中的灵芝酸含量为Y mg/ (100mg干细胞) 。由图1可见, 标准曲线的线性很好。由此得到的灵芝酸浓度计算公式:Y=-0.1993+4.792X, 单位μg/ml (100mg干细胞) , 其中X为测得的吸光度值, 线性范围为0到4mg/ (100mg干细胞) 。

(2) 灵芝三萜含量测定。

取干菌丝体0.1g研磨之后, 用甲醇超声提取30min, 蒸干甲醇, 用无水乙醇溶液复溶, 按标准曲线项下方法测定灵芝三萜含量。

二、结语

由图1可以看出, 灵芝菌丝体干重呈一直增加状态, 在培养时间到达9~10天的时候达到了一个快速生长期, 此时灵芝菌丝体应该是达到了其对数生长期, 从观察中可以看到, 在随后的时间里, 菌球的数量和大小均急剧增加, 到培养末期时, 菌球已经将培养基几乎耗尽, 三角瓶低部完全被菌丝体塞满, 已经无法继续摇瓶培养。因此, 通过观察认为在本实验的培养条件下, 此种状况已经达到了本条件下的培养极限, 一个培养周期结束。如果要进行更进一步研究只能换更大的培养瓶继续研究。

灵芝菌丝体三萜含量也随着干重的增加而增加, 但是其前期增加幅度并不明显, 直到培养中后期才大量合成。在这个时期普遍的情况是三萜含量在大幅提高, 而菌丝体干重并未增加很多, 说明这段时间是三萜合成的旺盛时间。如果需要使用发酵法获取灵芝三萜可在此时收取灵芝三萜。

参考文献

[1].贺红.灵芝液体深层发酵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J].基层中药杂志, 2000

[2].朱戎, 陈向东, 兰进.药用真菌液体发酵研究进展[J].中药材, 2003

积累规律 篇5

试验于2007年设在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试验基地。土壤为草甸黑土, 含速效磷39.78mg/kg、速效钾202.76mg/kg、碱解氮126.46mg/kg, 有机质含量3.43%, pH值为6.4。前茬大豆, 秋耙春起垄, 春施底肥磷酸二铵225kg/hm2。

试验以黑龙江省东部常用的4个玉米品种, 即海玉8号 (早熟) 、四早11号 (中早熟) 、红玉12号 (中早熟) 和龙单13号 (中熟) 为研究对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3次重复。每小区行长10m、行距70cm, 5行区, 每小区面积35m2。5月3日播种, 6月25日追施尿素180kg/hm2。为准确记载玉米的授粉时间, 对1、2、5行进行雌穗套袋, 人工授粉保证同一果穗上的子粒在同一天授粉。授粉后18d开始取样, 每隔5d取一次 (2~4穗) , 直到第63d (9月29日) 收获为止。每次取样后立即剥粒, 自然晾晒1周左右, 再挂在通风室内, 取3次100个子粒重的平均值测得百粒重。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在吐丝后18~63d百粒重分析

对4个品种吐丝后18~63d平均百粒重进行分析, 结果可知, 处理间、品种间、时期间、品种×时期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不同品种百粒重有差异, 不同灌浆时期百粒重增长量不同, 且每个品种在不同的灌浆阶段百粒重差异较大, 因此需对品种间、时期间、品种×时期间做进一步比较。

2.2 不同品种平均百粒重差异显著性分析

由试验结果可知, 龙单13号平均百粒重最高, 海玉8号最低, 且龙单13号与四早11号、红玉12号及海玉8号的平均百粒重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粒重是构成产量的主要因素, 说明龙单13号为获得高产奠定了基础;而红玉12号与海玉8号的平均百粒重差异不显著。

2.3 吐丝后18~63d平均百粒重差异显著性分析

对不同时期小区平均百粒重进行分析, 结果可知, 平均百粒重随吐丝天数的增加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第58d前平均百粒重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第63d时百粒重达到最大值, 但与第58d差异不显著, 说明第58d时百粒重基本达到最大值, 产量基本形成。

2.4 各品种吐丝后18~63d平均百粒重差异显著性分析

对4个品种在吐丝后第18~63d的平均百粒重进行新复极差测验, 结果可知, 海玉8号、红玉12号在第48d前平均百粒重差异显著, 但与第53d差异不显著;四早11号在第53d前差异显著;龙单13号在第58d前差异显著, 之后差异均不显著。海玉8号、红玉12号、龙单13号的平均百粒重均在第58d基本达到峰值, 而四早11号在第53d就基本达到最大值。

由图1中可以看出, 4个品种在第48d前的百粒重增长基本上呈直线上升, 在第48d后增长减慢, 4个品种在第58d和第63d的平均百粒重差异均不显著。

2.5 吐丝后第18~63d百粒重积累速率分析

由图2可以看出, 不同品种百粒重增长速率不同, 海玉8号、四早11号在18~23d增长最快, 43d后增长速率逐渐减慢;而龙单13号、红玉12号分别在第28~33d和第33~38d增长最快, 48d后增长减慢。

3 结论

3.1 玉米百粒重的变化规律

粒重是产量构成的主要因素, 前人对干物质及粒重的变化规律有大量报道。李伯航研究结果表明, 子粒干重的“快速增长期”始于授粉后的第10~12d, 与胚乳细胞中淀粉粒的出现时间一致。子粒灌浆强度的峰值出现在授粉后的第20~21d, 自授粉后的第10~12d至第37~39d, 子粒干重积累质量可达82.24%~84.46%。该时期是子粒增重的重要时期。姜信科对21份杂交种子粒进行研究, 表明玉米单交种子粒干重增长以抽丝后第15~30d较快, 其中第20~25d增长速率最快, 第45d以后基本不再增加。

崔俊明对紧凑型玉米研究表明, 粒重的增长动态在灌浆期均表现为“前慢中快后慢”型, 粒重增长最快的阶段 (临界期) 在授粉后的第14~42d, 各杂交种在灌浆期的不同时段粒重的增长也表现极显著差异。高树仁的研究结果表明, 多数杂交种在吐丝后第48d百粒重达到最大值, 个别组合在吐丝后第42d或第55d达到最大值。张洪全研究认为, 追氮量增加可促进玉米子粒灌浆和百粒重增加, 并认为三江平原的玉米最佳经济追氮量为每公顷追施尿素255.4kg, 超过该量则产量下降。王鹏文对掖单51号在4个种植密度下的研究结果表明, 密度在5万株/hm2的子粒干物质积累最大值出现较早, 为开始灌浆后的第23d, 百粒重最大积累速率为3.81g/d, 而密度为6万株/hm2的子粒干物质积累最大值出现较晚, 为开始灌浆后的第25d, 百粒重最大积累速率为2.87g/d。

3.2 本试验玉米百粒重的动态分析

该试验中各品种百粒重在灌浆期的增长趋势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 均呈不断上升趋势, 第28d前海玉8号百粒重一直排在首位, 四早11号次之。第33d时龙单13号百粒重增长加快, 第38d后一直居于首位。该试验的4个品种的百粒重在第48d前基本上是直线上升的, 第48d后增长减慢, 且百粒重增长最大速率因品种而异。海玉8号和四早11号的百粒重增长速率均在第18~23d达到最大, 红玉12号在第33~38d增长速率最快, 而龙单13号在第28~33d增长最快。过了最快增长期之后, 各品种的百粒重积累速率基本呈下降趋势。该试验对中早熟玉米品种的百粒重进行了研究, 为中早熟玉米品种百粒重增长规律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对4个玉米品种收获时的产量进行分析表明, 龙单13号产量最高, 红玉12号次之, 二者差异不显著, 但二者与四早11号、海玉8号产量差异显著。这4个品种的生育期顺序为龙单13号>红玉12号>四早11号>海玉8号, 说明灌浆期长的品种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

参考文献

[1]崔俊明, 崔建民, 刘保国, 等.紧凑株型玉米杂交种灌浆生理特性研究[J].杂粮作物, 2000, 20 (6) :17-20.

[2]高树仁, 王振华, 王云生, 等.不同类型玉米生育后期子粒含水量变化和干物质积累速度差异的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8 (2) :9-11.

[3]姜信科, 金宝昌, 李艳秋, 等.玉米抽丝后某些子粒性状的变化分析[J].辽宁农业科学, 1989 (1) :46-48.

[4]段民孝, 赵久然, 王元东, 等.玉米子粒淀粉研究进展[J].玉米科学, 2002, 10 (1) :29-32.

[5]李伯航, 崔彦宏.夏玉米胚乳细胞建成与粒重关系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89 (4) :39-45.

[6]谷明光, 黄克虎.重视工业专用型高淀粉玉米品种的选育[J].玉米科学, 2002, 10 (1) :24-25.

[7]焦光纯, 韩俊友, 李明, 等.试1243单交种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子粒灌浆速率及子粒品质与产量关系的研究[J].玉米科学, 2000, 8 (2) :63-66.

积累规律 篇6

本研究以一个高蛋白品种和一个高产品种为试验材料,从开花后35d起,对大豆植株不同节位籽粒取样,并从物质流动及物质转化角度分析,试图探索大豆在籽粒形成过程中干物质、脂肪和蛋白质的动态积累规律,以期获得干物质、脂肪、蛋白质积累的关键时期,为采取相应合理的栽培措施而获得优质高产大豆提供理论基础。物质流动主要是指有机物质由“源”向“库”的运输,“源”通常指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片,“库”指消耗光合产物的器官如大豆籽粒,籽粒形成的实质是源库流互作的过程。物质转化主要是指糖、脂肪、蛋白质互相转化,从能量供应的角度看,糖、脂肪及蛋白质三大营养素可以互相代替,并互相制约,前人研究表明在大豆籽粒形成过程中也存在糖、脂肪、蛋白质互相转化。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采用不同类型的大豆材料:高产品种绥农14,高蛋白品种黑农48,均为亚有限结荚习性且生育期相同。

1.2 试验方法

种植方法:2008年在红兴隆科研所试验地进行试验,供试土壤为草甸黑土,速效N:28.3mg/kg,速效P:65.3mg/kg,速效K:256.5mg/kg。每个品种小区面积70m2,设三次重复,5月8日播种,每公顷施种肥磷酸二铵180 kg,尿素70 kg,硫酸钾40 kg。种植密度为28万株/hm2,管理同一般大田。

取样方法:大豆开花(全田50%开花)后35d,每间隔5d取一次籽粒样本,直至成熟,植株的6-8节为下部节位,9-11节为中部节位,12-14节为上部节位,每个品种每个重复取7m2。

1.3 测定方法

每次按节位取样后自然风干剥粒,采用近红外9100型仪器测定脂肪、蛋白质含量,干物质重(百粒干物质重)测定采用称重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籽粒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

从图1看出,大豆籽粒的干物质动态积累呈S形曲线变化,无品种差异。干物质的积累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快速增长期和缓慢增长期。快速增长期在开花后35-50d,黑农48、绥农14上、中、下节位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增长6.1g、8.5 g、8.7g,7.2 g、8.7 g、10.5 g,都以下部节位的干物质积累增长量最大,中部次之,上部最少,且绥农14的干物质积累增长量高于黑农48。在开花后50d黑农48上、中、下节位干物质重分别为:12.5 g、16.4 g、17.6 g,绥农14上、中、下节位干物质重分别为:10.1 g、13.5 g、15.3 g,此时籽粒干物质重:下部节位>中部节位>上部节位。黑农48与绥农14均属亚有限结荚习性,田间观察期在开花后35-50d,结荚顺序依次是:下部节位-中部节位-上部节位,下部节位籽粒较早形成,为早期的“库”,库容量较大,“源”到“库”的物质运输流速也较快,因此下部节位籽粒的干物质增长量较中上部节位大,中部节位较下部节位大,进而下部节位的籽粒“库”可从“源”得到较多的物质,致使籽粒干物质重:下部节位>中部节位>上部节位。缓慢增长期在开花后55-70d,黑农48、绥农14上、中、下节位。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增长3.1g、1.5g、1.7g,4.6g、2.7g、1.1 g,这时期上部节位增长快。成熟时黑农48上、中、下节位百粒干物质重分别为:17.9 g、19.8 g、21.0 g,绥农14上、中、下节位百粒干物质重分别为:17.5 g、17.8 g、17.9 g,黑农48的百粒重在节位间存在差异,说明节位籽粒百粒重具有品种特异性;黑农48的百粒重较绥农14大,说明其相对“库”容量较大。在开花后55-70d下部节位籽粒“库”容量基本饱和,限制了“源”到下部节位籽粒“库”物质运输的流速,致使上部节位籽粒干物质增长加快。在籽粒形成过程中(开花后35-70d),黑农48、绥农14上、中、下节位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增长11.5g、12.3 g、11.9 g,14.6 g、13.0g、11.6 g,绥农14物质运输速率较黑农48快,且绥农14的物质运输速率节位间存在差异,说明当环境条件一致时,物质运输速率与基因型有关。

2.2 籽粒脂肪积累的动态变化

由图2看出,绥农14与黑农48各节位的脂肪积累均呈波动趋势。在开花后35d到40d脂肪含量快速增长;而后增长速度下降,到开花后55d时两个品种各节位的脂肪含量均达到曲线的最高点,黑农48、绥农14上、中、下节位的脂肪含量分别是:19.9%、20.25%、20.42%,20.57%、20.77%、20.85%;之后脂肪含量下降、缓慢上升,到成熟时,上、中、下各节位的脂肪含量同开花后55d比降低,黑农48降幅为:1.9%、1.15%、1.15%;绥农14降幅为:0.27%、0.4%、0.1%。黑农48的降幅大于绥农14,说明高蛋白品种在生殖后期消耗相对较多的脂肪,为次生代谢产物提供能量,如合成卵磷脂、脑磷脂、异黄酮,在环境条件一致时,脂肪的终含量是由基因型决定的。脂肪积累总体呈现其含量增加先快后慢、最后趋于稳定,且积累规律无基因型差异。

在开花后35d,黑农48、绥农14上、中、下节位的脂肪含量分别是:15.70%、10.57%、15.07%,15.04%、13.07%、10.04%,节位间籽粒脂肪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开花40d以后节位间籽粒脂肪含量几乎无差异。脂肪在大豆种子中合成,非经物质运输转运而来,不涉及“库”间竞争问题,在开花后35d这一取样点节位间差异,可能是由籽粒自身合成脂肪速率不同造成的,而后当脂肪积累到一定量时,合成速率受产物限制,节位间合成速率趋于一致,所以无差异。

2.3 籽粒蛋白质积累的动态变化

由图3可知不论高产还是高蛋白品种,在开花后35d籽粒中各节位的蛋白质含量就已达到较高的水平(40%以上),蛋白质的积累各节位呈一致的W型波动曲线,开花后45d时降到了各节位的最低点,后又上升。蛋白质积累总的趋势是先快速降低后缓慢上升,高蛋白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增加多于高产品种。

比较分析图2和3可以看出,黑农48、绥农14在开花后35d到40d均是脂肪含量剧增,蛋白质含量骤减,说明蛋白快速降解,脂肪快速合成。Egli研究表明,种子合成脂肪时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糖和蛋白质[15]。在开花后35d,当蛋白质含量高于40%时,其成为籽粒主要供能物质,所以需快速降解释放能量,此外蛋白质降解后,氨基酸分解后生成乙酰辅酶A,后者经还原缩合反应可合成脂肪酸进而合成脂肪,即蛋白质不仅为脂肪合成提供能量也可转变为脂肪,但其主要作用应是供给脂肪合成的能量,因为在此期间蛋白质含量平均降低2%而脂肪平均增加6%。所以在此阶段糖和蛋白质共同为脂肪合成供能,致使脂肪含量快速增长。

籽粒蛋白质是在籽粒中合成的,在开花后35-70d,黑农48、绥农14上、中、下各节位的蛋白质含量无差异。蛋白质属大分子物质不宜运输,但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及释放能量的寡糖是由“源”运输到籽粒的。干物质转化蛋白质的效率是蛋白质合成的限制因子,转化效率是由基因型决定的,各节位是一致的,虽然干物质积累存在节位差异,但由于转化效率的限制,致使蛋白质含量无节位差异。

2.4 脂肪、蛋白质含量与干物质积累的相关分析

从表1看出,在籽粒形成过程中,某一确定生育期,环境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大豆籽粒脂肪、蛋白质含量与干物质积累无显著相关性,说明脂肪、蛋白质的积累不受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本结果表明脂肪、蛋白质的积累与干物质积累是相互独立的过程。脂肪积累量与蛋白质积累量在籽粒形成后期呈显著的负相关,开花后55d及70d时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619、-0.9345;65d时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445。此结果说明脂肪积累与蛋白质积累是相互影响的,在开花后55d,脂肪积累量已经达到最大值,直到成熟这期间的不同节位脂肪含量变幅最大为1.9%,开花后55d到成熟时不同节位蛋白质含量的变幅最大为1.25%,蛋白与脂肪积累显著负相关出现在生殖后期,而不是其含量变化最大阶段,说明生殖后期是决定成熟种子蛋脂比的关键期。

3 结论与讨论

3.1 2个不同类型的大豆品种各节位的干物质积累呈S型曲线变化,籽粒形成期干物质始终是增长的,干物质积累趋势在节位间是一致的,但干物质积累量在节位间存在差异。本研究表明干物质的积累符合“源”“库”运输理论,且基因型不同,“库”容量、运输速率不同。黑农48成熟时节位间百粒重有差异,下部节位百粒重最大,说明库容量也应较大,相应的运输速率应较快,但在干物质缓慢增长期,上部节位的运输速率却较大,这是由于较大的库容量虽可促进源的物质运输,但运输速率并不完全取决于潜在的库容量,而受生长中库器官的代谢活性调节。绥农14在成熟时百粒重无节位差异,但在籽粒形成前期与黑农48一致,干物质积累量存在节位差异,由于其具有节位间不同的物质运输速率最终导致无差异。绥农14较黑农48的运输速率快,但百粒重却小于黑农48,说明其运输物质的绝对量少,环境对百粒重有影响,基因型应起决定作用。此外,籽粒在形成过程中,合成脂肪和蛋白质,他们是干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他们并不是干物质的主要来源,因为他们是由籽粒所含干物质的其他成分转化来的,如糖、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的增加并不会增加干物质的积累量,因为其有相应的物质消耗,但干物质的增加可能会增加蛋白、脂肪积累量,但是没有必然联系,主要取决于蛋白质、脂肪转化效率。本研究关于干物质的积累与蛋白质、脂肪积累相关分析也说明了这一点,Egli等人研究也认为籽粒干物质积累与蛋白质含量无关[15]。所以本研究认为籽粒干物质积累主要取决于“源”“库”“流”互作,但本试验为一年试验,且品种少,还需多年多品种继续验证。籽粒干物质积累是个漫长复杂的过程,是基因与环境互作的结果,因此在生产中,应选择优良基因型,根据干物质积累曲线,在干物质积累的快速增长期即籽粒形成前期采取合理有效的栽培方法,进而提高大豆产量。

3.2不同类型大豆品种各节位的脂肪积累量呈猛增后降又缓慢上升的S型曲线变化,开花后55d各节位脂肪含量均达到最高点,而后降低,高蛋白品种脂肪含量降低百分点大于高产品种,可能是由于其转化储藏脂肪的能力较弱,未被转化的脂肪降解,参与次生代谢产物合成。脂肪在籽粒中合成,Rubel研究表明在开花后25d,籽粒脂肪含量为5%,但只有1%是种子储藏脂肪,在开花后24-40d,脂肪快速积累到约20%,但此时仅有30%是种子储藏脂肪[16]。本研究结果也表明开花后40d脂肪含量约达到20%,而开花后55d达到最大,种子在形成中需要耗费很多能量,来完成自身形态建成,在籽粒形成中期脂肪被做为供能物质而非储藏脂肪。大豆种子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从开花到花后25d左右为受精卵分化期,分别完成胚、子叶、种皮的分化,此后为各器官细胞增殖的器官膨大期[17]。脂肪的快速增长期恰是子叶完成分化后,脂肪应在子叶中合成转化。种子中大部分储藏脂肪的积累应在籽粒形成的后期。

3.3不同类型的大豆品种各节位蛋白质的积累量呈一致的W型曲线变化,开花后35-45d为蛋白质含量降低期,开花后50d至成熟是有升有降的缓慢增长期。高产品种绥农14在开花后35d籽粒蛋白质含量最高,但此时的蛋白质只有很少一部分是成熟种子的储藏蛋白,Rubel研究表明在开花后25d,籽粒蛋白质含量为30%,但仅有2%的蛋白质是种子储藏蛋白[16]。在种子形成过程中非储藏蛋白被降解,为细胞增殖或其它物质合成提供能量。所以在种子形成的前期籽粒含蛋白质的量并不能决定种子储藏蛋白的终含量,如本研究结果显示绥农14在开花后35d蛋白质含量高于黑农48但成熟后黑农48的蛋白含量高于绥农14。由此看来,籽粒形成后期是种子中大部分储藏蛋白积累的关键期。

3.4本研究对蛋白与脂肪积累相关分析表明,蛋白与脂肪积累在成熟后期呈显著负相关,与前人研究结果有所不同。籽粒形成前期,细胞分化、DNA复制、m RNA转录、功能蛋白合成、器官建成,这就涉及多个代谢途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脂肪、蛋白的合成与降解只是众多生化反应的一小部分,受多因素制约,所以在前期他们没有相关性。在成熟后期,种子已具有成熟种子应有的结构,只是进一步完成物质积累及合成一些次生代谢物质,此时蛋白与脂肪的转化积累已为主要生化反应途径,且蛋白与脂肪含量约占籽粒干物质的60%,所以成熟后期二者才有显著负相关。在此时期有利于脂肪形成的条件,蛋白质含量则下降,在生产实践上,同时提高二者的含量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可根据栽培目的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调控脂肪与蛋白质的积累。

摘要:大豆籽粒干物质积累是产量构成因子之一,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是大豆的品质指标,因此对大豆籽粒干物质及品质性状积累规律进行研究是必要的。本研究利用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从物质运输和物质转化角度对不同节位籽粒干物质、脂肪、蛋白质的动态积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籽粒干物质动态积累呈“S”型曲线变化,无基因型差异;籽粒干物质的积累是源库流互作的过程,由于库竞争的存在,致使干物质积累量存在节位差异;(2)脂肪含量的增加呈先快后慢、最后趋于缓慢的S型曲线,蛋白质的积累大致呈W型曲线变化,二者积累关键期在生殖后期;(3)脂肪和蛋白质积累在生殖后期呈显著负相关,从能量角度分析二者存在相互转化。

积累规律 篇7

【课前活动】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找不同”的游戏吗?想玩吗?(生答后课件出示图1、图2)

师:请仔细观察比较这两幅图,图中有3处不同,看谁先找出来!

学生饶有兴趣地找出不同后课件圈出不同处。

师:同学们找得又对又快,说说你找不同有什么经验?

生:要会细心观察。

生:要把上下两幅图进行仔细比较,才能找出不同。

师:同学们说得对,找不同的关键在一个找字。

师:刚才我们玩了找不同的游戏,接下来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找规律。找规律和找不同一样,也需要大家细心观察,用心比较。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分析与思考:课前“热身”已成为上课、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如何“热身”却大有讲究。本环节,教者独辟蹊径,巧妙地以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的“找不同”的游戏方式开展活动,这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沟通了前后教学间的联系;既无痕地作了方法上的“导引”,又使学生产生了急欲求知的认知倾向,可谓一举多得,余味无穷。)

【教学过程】

一、观察发现,明确特征

师:今天我们要找的规律藏在哪里呢?一起来看大屏幕(出示图1)。没想到吧,规律就藏在这幅图里,有信心找出来吗?接下来,我们就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这幅图。

师:在这幅图中,主要有三排物体,找一找,是哪三排?

生:小兔和蘑菇排成一排,篱笆和木桩排成一排,手帕和夹子排成一排。

师:仔细观察一下,小兔与蘑菇的排列有什么特点?

生:我看到每两只小兔中间有一个蘑菇。

生:它们是一只小兔跟一个蘑菇这样排列的,小兔与蘑菇一个隔一个排成一行。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小兔与蘑菇这两种物体是一个隔一个排列的,我们把这样的排列称作是间隔排列。

师:图中还有哪两种物体也是间隔排列的?(生答)

师:比较一下三组物体,它们在排列上有什么共同特点?(生答)

师:通过观察情境图,我们发现图上有三排物体,每排两种物体的排列很有特点,都是间隔排列。

(分析与思考: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表述可以分为排列特征和数量关系两部分,本环节所要解决的是排列特征问题。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出示主题图后,教者注意用既具针对性又富启发、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对素材内容进行数学分析,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思考,并对共同特征进行归纳。教学中,由于教学切入点的准确选择,整个过程给人以要言不烦、干净利落之感,学生在观察中比较,比较中发现,既明确了一一间隔排列的形式特征,也为后面分析两种物体间的数量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由表及里,探究规律

师:我们要找的规律就藏在两种物体间隔排列的现象背后,和这些物体的数量有密切的关系。

师:想一想,既然和数量有关,我们要找出规律,就要先知道什么?

生:先要知道每种物体的个数。

师:这张表格(多媒体出示下表)在数学课本第78页,等会儿请同学先数一数每种物体的个数,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然后比较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和同桌说一说你的发现。

学生数数、填表、交流。

师:说说都有哪些发现?

生:小兔比蘑菇多1个,木桩比篱笆多1个,夹子也是比手帕多1个。

生:我发现上面的物体都比下面的物体多1,下面的物体都比上面的物体少1。

生:也就是每排两种物体数量都相差1个。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他们的发现吗?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子就找到了规律!

师:接下来,我们继续来研究这条规律,为什么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正好都是相差1个呢?是凑巧吗?那是什么原因呢?请同学们看图想一想。(学生看图思考,逐渐开始举手)

师:谁先来解释为什么小兔比蘑菇多1个?

生:一共有8只小兔,8只小兔中有7个空档,所以小兔比蘑菇多1个。

生:第一只是小兔,最后一只也是小兔,所以小兔比蘑菇多1个。

师:这两位同学大胆地表达了他们的想法,真好!还有谁来说说你的看法?

生:前面的小兔后都有蘑菇,最后一只小兔后没有蘑菇了。

师:说的真好!如果我们把一只小兔和一个蘑菇看成一组,这样一组一组地连一连(电脑演示),最后余下的是什么?

生:(齐)小兔!

师:是呀,最后余下的小兔没有蘑菇和它组成一组,所以小兔要比蘑菇多1个。

师:如果最后没有余下一只小兔,那么小兔还会比蘑菇多1吗?小兔和蘑菇的数量就怎么样了?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把小兔和蘑菇这两种物体一个对一个地比较,知道了为什么小兔会多1,这样的比较方法,我们称作是一一对应。

师:那为什么木桩比篱笆多1个,夹子比手帕多1个,你能像图上这样一一对应,先连一连,再和同桌说说理由吗?(学生独立在书上连线,然后同桌交流)

师:谁来说说为什么木桩比篱笆多1?夹子比手帕多1?(生从一一对应的角度作答,教师根据回答电脑演示圈的过程)

师:同学们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解释为什么木桩比篱笆多1,夹子比手帕多1,真好。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为什么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都相差1个,想明白了吗?

(生闭上眼睛思考,后纷纷点头表示明白了)

(分析与思考:规律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的规律可以通过观察和比较去发现,所以,本环节中,发现每排两种物体数量的关系,教者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填表、观察、讨论交流中,在与同伴的合作中思维发生碰撞,对规律的认识顺利地从具象描述上升到抽象概括。值得注意的是,本环节,教者的教学并未停留在“是什么”,而是用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更具思考力的“为什么”———产生结果的“原因”、导致现象发生的“本质”,也即规律背后的原理。过程的充分展开再加上教师的适时介入,学生不仅找到了规律,而且找到了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一一对应”不仅显示出了独有的逻辑力量,而且散发出迷人的智慧光芒。找规律的过程,不仅成为学生不断“发现”的过程,而且成为学生将一个或朦胧或隐蔽的认识打开、审视、分析的过程,成为学生内心不断感受“原来如此”“豁然开朗”的过程。)

三、灵活应用,深化理解

师:同学们,如果更多的小兔和蘑菇像这样排列,比如20只小兔站成一排,每两只小兔中间有1个蘑菇,一共有多少个蘑菇?(多媒体出示题目)

生:(肯定地)19个!

师:说说理由。

生:还是只要一组一组地看,最后的一只小兔没有蘑菇和它组成一组,所以肯定是小兔多1个。

师:虽然小兔和蘑菇的数量增加了,但是由于它们排列的规律还是和前面一样,所以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还是一样的。

师:继续来看!把20块手帕像上面那样夹在绳子上,一共需要多少个夹子?

生:(齐)21个!

师:理由。

生:它的规律和前面一样,夹子要比手帕多一个,只要用20加1就能求出夹子的个数了!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在刚才的这两道题目中,物体的数量变了,但是规律没变!正是因为我们没有停止探究的脚步,所以我们对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了!

师:老师知道,像主题图中小兔和蘑菇、夹子和手帕之类的题目已经难不倒大家了,如果把小兔和蘑菇抽象成□和○(多媒体呈现变化过程),就有了下面的题目,一起来看:把□和○一个隔一个排成一行,□有10个,○最少有几个?最多呢?(多媒体出示,学生读题)

师:从问题可以看出,这道题有不同的答案,想动手摆一摆吗?

生:(响亮的)想!

师:每个材料袋中正好有10个□,以及一些○,请大家按要求动手摆一摆,试着找到问题的答案。(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找到答案了吗?○最少有几个?最多呢?

生:○最少有9个,最多有11个。

师:确定吗?

生:确定!

师: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老师这儿已经摆好了10个□,谁来把最少的○摆一摆?

学生上台,摆法如下:□○□○□○□○□○□○□○□○□○□

师:观察一下,这种摆法的特点是?

生:开头、结尾都是□,也就是两端都是□。

师:○最多有11个,这又是怎么摆的呢?

生说摆法,多媒体显示下图:

○□○□○□○□○□○□○□○□○□○□○

师:两端都是○的时候,○确实比□多1,也就是11个。

师:这两种摆法虽然○的具体个数不一样,但都是○和□相差1个。

师:□和○一个隔一个排列,还有不一样的摆法吗?也就是说,○的个数除了9个和11个,还有不同的可能吗?

生:我在摆的时候还数到了○的个数是10个。

师:新的情况出现了,○的个数是10个,这又是怎么摆的呢?

师指名摆一摆,摆法如下:□○□○□○□○□○□○□○□○□○□○

师:还有同学举手,是还有不一样的摆法吗?有请。

生上台摆,摆法如下:○□○□○□○□○□○□○□○□○□○□

师:这两种摆法○的个数和□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生:这样摆的话○的个数和□的个数是相等的。

师:为什么○的个数和□的个数是相等的?你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说一说吗?

生:我们只要把一个□和一个○看成一组,一组一组地看下去,最后没有多余的,所以○的个数和□的个数是相等的。(根据回答用多媒体连一连)

师:是的,如果两种物体一一对应正好对上,没有多余,每排两种物体数量相等。

师:□和○一个隔一个排列,有4种不同的摆法。如果要对这4种摆法分分类的话,你准备怎么分?

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两种物体□和○数量相差1,另一类是两种物体□和○数量相等。(多媒体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虚线分类)

师:想一想,什么情况下每排两种物体数量相差1?什么情况下每排两种物体数量相等?(多媒体出示问题)

师:在小组里说说你们的想法。(学生热烈讨论后汇报)

生:两端都是□时,□和○的数量相差1。

生:还有一种情况,两端都是○的时候,□和○的数量也是相差1。

师:它们的共同之处也就是———

生:也就是两端物体相同时,每排两种物体数量相差1。

师:那又在什么情况下每排两种物体数量相等?

生:两端一个是□一个是○。

生:也就是两端物体不同时,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

师:其实,这也是间隔排列的规律。

师:学到现在,谁来说说间隔排列的规律可以分为哪两类?

师:谁能再解释解释,为什么两端物体相同,两种物体数量相差1,两端物体不同,两种物体数量相等?(生答略)

师:通过你们的回答,说明你们真正弄懂了今天学习的规律,太棒了!

(分析与思考: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数学概念、规律的认识和掌握不是一次完成的,对知识的理解总是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可以说过程展开得越充分,学生的体验就越深刻。基于此,本环节在基本应用后,对间隔排列中不同情况和规律的认识,教者再次为学生营造了主动、开放的探究时空,学生在数学化的操作活动中,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问题探讨中,在比较、分类、概括等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活动中,学生的认识最终从朦胧变得清晰,从浅表转向深刻,从零散形成整体,学生享受着数学学习中探究的乐趣、思维的张力和创造的激情,获得探索规律过程中的深度体验。在经历充实、丰盈过程的同时,教者在过程中所给予的细心真诚的点拨、恰如其分的引导、睿智从容的评价、热情大方的鼓励也都是值得肯定的,正是教师的价值引领、智慧启迪、思维点拨,才促进了学生的知识、经验、思维、情感的不断深化与提升。)

四、总结归纳,梳理方法

师:今天是我们第一次专题研究找规律,找到规律了吗?

生:(齐)找到了!

师:在找规律的过程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我觉得摆一摆留给我的印象最深。

生:我觉得连一连留给我的印象最深,通过连一连,我知道了为什么小兔比蘑菇多1个。

生:连一连的背后实际上还是一一对应,有了一一对应就能明白两种物体之间为什么多1,为什么相等。

……

师:今天我们找规律,是从观察物体的排列特点开始的(多媒体演示找的方法,以下划线部分呈现),通过数一数知道了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通过比一比数量我们初步发现了规律,又通过连一连,也就是一一对应的方法理解了规律,最后通过摆一摆完善了规律。当然,特别要表扬的是整个找规律的过程中同学们始终都在积极思考!

师:同学们,其实一一对应这种比较的方法我们并不陌生,在一年级时就接触过了。一起来看一看!(多媒体出示比较题目)

(分析与思考:本环节,教师深刻认识到课堂总结对学生思维的提升作用,把它作为反思的重点环节、全课的点睛之笔作了精心的设计、安排,从而使学习活动升华到更高境界。)

五、巧妙拓展,延伸思考

师:今天同学们表现真不错。课前我们玩了找不同的游戏,还想玩游戏吗?接下来玩一个抢答游戏,好吗?(以下生答略)

师出示:○□○□○□……○□

师:○和□哪个多?

师:中间的图形没画出来,你怎么知道的?

师出示:□○□○□○……□○□

师:哪个多?如果有500个□,那○有多少个?

师出示:○□○□○□……○□○

师:哪个多?如果有500个□,那么○有多少个?

师:答得又对又快,一一对应的思想运用得很好,对我们数学学习真是如虎添翼啊!

师:今天我们研究的找规律是把两种物体排成一排这种情况,如果把□和○一个隔一个围成一圈,□的个数和○的个数之间又有什么关系?欢迎有兴趣的同学课后继续研究。

(分析与思考:一节数学课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更为可贵的是引导学生继续研究什么。全课从课始“找不同”到本环节“抢答”游戏的前后呼应、自然对接,从两种物体直线排列再到围成一圈问题的巧妙拓展、应然思考,课堂淡化了边界,问题引领了方向,研究走向了深入。)

参考文献

[1]马云鹏.数学:“四基”明确数学素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热点问题访谈[J].人民教育,2012(6).

[2]王林.我国目前数学活动经验研究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2011(6).

上一篇:巴塞罗那下一篇:电力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