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共7篇)
第十一章 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 篇1
第十一章 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
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加强适应跨越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第一节 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围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依托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重要科研创新平台和优势企事业单位,实施八桂学者、特聘专家制度和院士后备培养工程,加快发展人才小高地。重点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承担国家、自治区重大科技项目,以及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扩大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规模,引进和用好海外高层次人才。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推进党政、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高技能、农村实用、社会工作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实施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培养造就少数民族人才队伍。
第二节 健全人才发展机制
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制度环境。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建立健全宏观管理、市场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管理体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动人才管理部门职能转变,创新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机制。完善人才引进和使用方式,采取项目合作、智力入股、兼职兼薪、成果转化、特聘岗位等多种形式,吸引国内外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开展智力服务。完善地方性人才法规体系,改进人才管理方式,加强人才市场建设,落实国家和自治区重大人才政策,抓好重大人才工程,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推动人才事业全面发展。
专栏21:人才建设
重点实施人才小高地建设提升、优秀企业家培养选拔、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博士后培养、党政人才素质提升、北部湾经济区人才集聚、西江经济带人才开发、国际化外向型人才开发、重点工业产业高技能人才开发、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社会工作人才开发,以及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等工程。
第十一章 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 篇2
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
围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 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创新教育方式, 突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践培养, 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 建设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促进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大力开发装备制造、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国际商务、能源资源、农业科技等经济领域和教育、文化、政法、医药卫生等社会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 统筹推进党政、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高技能、农村实用、社会工作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实现人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立健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体制机制。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推动人才管理部门职能转变, 规范行政行为, 扩大和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深化国内企业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机制, 营造尊重人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的社会环境。改进人才服务和管理方式, 落实国家重大人才政策, 抓好重大人才工程, 推动人才事业全面发
展。 (节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2011-2015年) 规划纲要》) ■
第十一章试题 篇3
一、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中对和谐社会理解正确的是:()
A和谐社会没有矛盾;B和谐社会也有矛盾;
C和谐社会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D只有共产党人才追求和谐社会
2在资本主义社会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其原因是()
A存在严重的阶级矛盾和阶级对立;B资产阶级政党;C生产力不够发达;D政策不合理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在()
A人民军队;B无产阶级;C民主党派;D中国共产党
4《全世界和谐》的作者是:()
A欧文;B傅立叶;C魏特林;D圣西门
5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A本质属性;B非本质属性;C表面特征;D特定阶段的属性
6从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的状况是:()
A完全不和谐;B完全和谐;C总体上是和谐的;D对抗多于和谐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科学发展;B改革开放;C民主法制;D以人为本
8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A封建式的“田园牧歌”;B乌托邦;
C资本主义式的“福利社会”;D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
A科学发展;B改革开放;C民主法制;D以人为本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是:()
A农民;B工人;C军队;D党
1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是:()
A共产主义的;B社会主义的;C协调发展;D公平正义
1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证是:()
A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政治协商制度;D市场经济制度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为指导。
A传统文化;B西方民主政治理论;C马克思主义;D以上都是
14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小康社会是()的。
A相互包含、相辅相成;B相互冲突;C前后继起;D毫无关系
15不是和谐文化来源的有:()
A优秀传统文化;B人类有意文明成果;C马克思主义;D封建迷信
二、多选题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实现:()
A人与人的和谐;B人与社会的和谐;C人与自然的和谐;D共产主义理想 2公平正义就是:()
A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得到妥善协调;B人民内部矛盾和其它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C绝对平均主义;D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
A以人为本;B科学发展;C民主法治;D党的领导
4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
A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B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C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D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5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
A马克思主义; 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包括:()
A马克思列宁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
A马克思主义;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C民族精神;D时代精神
8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
A生产发展;B生活富裕;C征服自然;D生态良好
9对和谐与发展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要和谐就不能发展;B要发展就不会和谐;C和谐与发展是统一的;D以上表述均不正确 10贯彻以人为本,就要做到:()
A发展为了人民;B发展依靠人民;C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简答题
1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
2简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原则。
3简述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
4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5简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含义。
四、论述题
1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意义。
2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3论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的指导思想。
五、材料题
(一)阅读如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中国的经济总量在迅速增加,但收入分配却出现了明显的不平衡,贫富差距在进一步扩大。中国的收入差距不仅高于许多国家,而且其发展速度也超过许多国家。世界银行报告认为,无论是从纵向比较还是横向比较,像中国这样在短期内发生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急剧扩大,这种情况都是非常罕见的。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1990年全国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为0.343,1995年为0.389,2000年为0.417,其中2000年已超出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的标准。若按照世界银行的数字,中国80年代初期基尼系数为0.28,到 1995年为0.38,1999年已达0.456。另据2004年国家财政部科研所公布的数据表明,我国基尼系数已高达0.458,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拉大,社会财富呈现向少数人转移的态势。据有关资料披露,收入最高的10%家庭财产总额占城镇居民全部财产的比重为50%左右,而收入最低的10%家庭财产总额,占城镇居民全部财产的比重仅为1%左右。2002年中国总计8.69万亿元储蓄存款中的50%为不足10%的人群所拥有。
1简要概括材料要说明的问题。
2结合和谐社会建设的实际,简述和谐与不和谐的关系。简述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二)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从国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抓住发展机遇、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选择。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国际形势继续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世界格局处于向多极化过渡的重要时期,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发展,科技进步突飞猛进,国际产业升级和转移速度加快,各国注重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从总体上看,这些因素给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带来了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只要我们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的方针,牢牢掌握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主动权,就能够营造有利于我国的战略态势,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较长时期的良好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
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由于世界力量失衡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由于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挑战和风险,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信息、军事等方面面临着严峻压力。由于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恐怖主义活动依然猖獗,地区和国际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在这样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们要有力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必须把国内的事情办好,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努力实现稳定和谐的社会状态。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哪些有利的国际条件?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哪些不利的国际条件?
(三)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人依赖于自然而生存,人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充分尊重自然规律。人类自诞生以来就是在大自然的恩泽下成长的。人口的繁衍、智慧的增添、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乃至人类文明的形成,都是在与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的交互作用下进行的,离开自然界,人类将一事无成,离开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生产力就变成空泛的概念而毫无现实意义。而人类在向自然界索取之时,不能超越自然界所能承载的限度,人类的生产活动,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必须尊重自然规律,而不能超越自然规律。
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制约性,违反自然规律将要受到自然界的报复。一般来说,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情况下,自然界能够按照自身的规律保持平衡,一旦这些规律遭到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自然界就会开始报复人类,人类的真正灾难就开始了。早在100年前,恩格斯就警告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1简述自然界对人类社会的意义。
2简述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
答案:
一、单选题
1B;2A;3D;3A;4B;5A;6C;7D;8D;9B;10D;11B;12A;13C;14A;15D
二、多选题
1ABC;2ABD;3ABCD;4ABCD;5D;6ABCD;7CD;8ABD;9C;10ABCD
三、简答题
答案要点:抓住机遇,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把握形势,应对国际环境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法制;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实的物质基础;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四者是有机统一的。建设三个文明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可以为建设三个文明提供重要条件。
5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四、论述题
答案要点: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就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五、材料题
答案要点:
(一):
1材料说明当前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已经影响到了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和谐与不和谐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正是基于不和谐现象的存在;而在和谐社会也不可能完全避免不和谐的现象。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过渡;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发展;科技进步突飞猛进;各国注重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世界力量失衡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信息、军事等方面面临着严峻压力。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恐怖主义活动依然猖獗;地区和国际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三):
1人口的繁衍、智慧的增添、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乃至人类文明的形成,都是在与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的交互作用下进行的;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制约性,违反自然规律将要受到自然界的报复。
第十一章职业道德 篇4
二、选择题(四选一)
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以___核心,___为原则,这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A)集体主义为,为人民服务
(B)市场经济为,集体主义
(C)为人民服务为,集体主义
(D)市场经济为,唯物主义
2、职业道德的核心思想中,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___作为着力点。
(A)家庭美德(B)集体主义
(C)为人民服务(D)科学发展观
3、人们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三者之间必然会发生矛盾和冲突,要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矛盾,就必须要以___这把尺子来衡量。
(A)个人主义(B)国家利益
(C)集体主义(D)职业道德
4、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以___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
(A)家庭美德(B)为人民服务
(C)集体主义(D)科学发展观
6、___是在特定的职业活动范围内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们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包括劳动纪律、组织纪律等基本纪律要求以及各行各业的特殊纪律要求。
(A)职业守则(B)职业纪律
(C)职业道德(D)遵纪守法
7、___是职业道德的重要规范,是从业人员上岗的首要条件和基本素质。
(A)文明礼貌(B)职业道德
(C)爱岗敬业(D)忠于职守
8、___的具体要求是仪表端庄、言行规范、举止得体、待人热情。
(A)爱岗敬业(B)精益求精
(C)文明礼貌(D)团结协作
9、___就是要以高度的职业道德精神,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尽责,甚至做好为消防事业献出生命的准备。
(A)遵纪守法(B)英勇顽强
(C)爱岗敬业(D)忠于职守
10、___是履行岗位职责的最高表现形式,也是消防行业从业人员遵守职业纪律的基本要求。
(A)遵纪守法(B)忠于职守
(C)爱岗敬业(D)英勇顽强
11、___是正确处理从业人员之间和职业集体之间关系的重要道德规范。
(A)团结互助(B)遵纪守法
(C)文明礼貌(D)爱岗敬业
12、___是对人们工作态度的普遍要求。
(A)遵纪守法(B)忠于职守
(C)爱岗敬业(D)英勇顽强
13、___是对从业人员提出的业务技术水平基本职业道德规范。
(A)遵纪守法(B)忠于职守
(C)精益求精(D)英勇顽强
14、___具体表现为:顽强拼搏、勤学苦练、机智勇敢、敢打必胜。
(A)英勇顽强(B)忠于职守
11第十一章 环境保护监理 篇5
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第十一章 环境保护监理
11.1
环境保护监理的依据、任务及原则
11.1.1
环境保护监理的依据
1、施工监理合同协议书
2、施工监理规范
3、龙腾二级公路环境保护管理实施办法
4、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5、地方性法规、文件
6、国家标准
7、工程设计图纸
8、施工组织设计中环境保护方案 11.1.2
环境保护监理的范围及任务
1、环保达标监理
监理任务: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监理范围:工程及工程影响的范围。
2、环保工程监理
监理任务:对工程建设项目配套的环保工程进行施工监理。监理范围:水处理工程
11.1.3
环境保护监理控制原则
作为施工监理的一部分,从事施工环境保护监理活动同样应当遵循“严格监理、热情服务、秉公办事、一丝不苟”的监理原则,坚持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准则。把握好施工环境保护监理和建设单位的环境保护管理、政府部门的环境监督执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为做好公路施工的环保工作提供技术服务。
11.2 环境保护监理职责
11.2.1 驻地监理组环境保护监理职责
1、承担监理标段内的现场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组建现场工程环境监理机构;
2、制定相关管理规定,编制施工期工程环境监理实施细则;
3、熟悉本监理标段内的环境敏感点及保护目标,按照合同文件、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及本实施方案等文件提出的环保措施,开展全面的工程环境监理工作;
4、定期向总监办汇报施工期工程环境监理工作情况;
5、审查施工单位的环境保护管理组织机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环境保护条
云南陆通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207
龙陵至腾冲二级公路总监理工程师办公室
云南龙陵至腾冲二级公路
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款和施工期环境保护管理计划,将所有审查项目的审查意见报总监办;
6、检查环保措施的实施情况,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和重大水土流失事故进行初步调查,监督施工单位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并报总监办审批;
7、主持每月的工地会议,整理记录,编写会议纪要并发送参加工地会议各方,同时报总监办备案;
8、建立、管理工程环境监理档案,填写监理日志、编写工程环境监理月报,定期向总监办报告施工单位环保措施实施情况,负责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资料的汇总和整理;
其中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资料的汇总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a、应对监理范围内的弃土场、其它临时用地、污水处理、环境敏感点进行汇总统计;
b、负责整个工程区内文物古迹保护情况的汇总;
c、应对水土保持防护等的基本情况进行汇总。水土保持防护的汇总应从工程防护、生物防护两方面对防护的方式、数量以及费用等方面进行统计;
d、负责整个工程区内珍稀物种保护情况的汇总; e、负责所辖标段内工程占地情况进行汇总; f、环境保护工程变更设计的统计。
以上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资料的汇总表具体见附表中的统计表。
9、负责协助监测单位做好施工期环境监测和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10、完成总监办交付的各项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11、协助环境监测和水土保持监测单位做好施工期环境监测和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12、完成总监办交付的其他工程环境监理工作。11.2.2 驻地监理小组环境保护职责
1、根据驻地监理组的任务分配,承担本组监理标段内的现场工程环境监理工作;
2、按驻地监理组制定的相关管理规定和施工期工程环境监理实施细则进行监理工作;
3、熟悉本施工合同段内的环境敏感点及保护目标,按照合同文件、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及本实施方案等文件提出的环保措施,开展工程环境监理工作;
4、定期向驻地监理组汇报施工期工程环境监理工作情况;
5、配合驻地监理组审查施工单位的环境保护管理组织机构、施工组织设计
云南陆通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208
龙陵至腾冲二级公路总监理工程师办公室
云南龙陵至腾冲二级公路
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中的环境保护条款和施工期环境保护管理计划;
6、检查环保措施的实施情况,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和重大水土流失事故进行初步调查,监督施工单位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并上报驻地监理组;
7、建立、管理工程环境监理档案,填写监理日志,编写工程环境监理月报,定期向驻地监理组报告施工单位环保措施实施情况,参与竣工验收环境监理文件的编制工作;
8、负责协助环境监测和水土保持监测单位做好施工期环境监测和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并对监测机构是否按照监测规范进行监测进行监理。
11.3
施工期环境保护监理
11.3.1
施工准备阶段环境保护监理要点
公路工程施工环境保护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止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树立“原始的就是最美的,不破坏就是最好的保护,力求施工中最小程度的破坏、施工后最大限度的恢复”的环保概念,在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工程师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熟悉工程资料,掌握工程整理情况。环保监理人员应掌握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环保要求和措施,熟悉环评和水保批复的内容,对照工程设计文件、图纸及现场环境,对施工期的环保情况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并对敏感的保护目标作出标识。
2、建立环保工作网络,要求施工单位建立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3、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对不符合工程环保要求的环节和内容提出改正要求,对遗漏的环节和内容要求增补。
4、审查取(弃)土场、采石场地选址,对生态敏感点和取(弃)土场、采石场进行必要的实地踏勘。
5、审查施工单位的临时用地方案,所有便道、便桥,必须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同意后才能使用。
6、参加第一次工地会议,对施工单位进行环境保护监理交底。
7、施工现场和便道附件有敏感保护对象时,对施工车辆作出限速行驶的规定,并对执行情况进行巡检。
8、对、办公区、试验室、材料堆放场、拌合场、预制场以及取(弃)土场的环保措施执行情况、环保设施运行维护情况,进行巡检。
11.3.2 施工阶段环境保护监理
11.3.2.1 路基工程
云南陆通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209
龙陵至腾冲二级公路总监理工程师办公室
云南龙陵至腾冲二级公路
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路基施工应做好临时排水,并与永久性排水系统相结合,避免积水及冲刷边坡,取土场、弃土场应做好水土保持措施,施工产生的振动、噪声、扬尘应减少到最低限度。
11.3.2.1.1 地表清理及结构物拆除
开挖施工中表层土保护是一个重点环境保护问题,表层土流失除引起水土流失外,也坑引发一系列生态平衡失调,如植被丢失、景观破坏等。地表清理将对沿线植被及动物栖息地造成永久性的破坏;易造成土壤结构的破坏和肥力下降。
1、在清除表层淤泥、杂草前,应明确清理对象和范围,不应仅考虑方便施工而任意破坏沿线两侧的植被。树根挖出深度以正好挖出为宜。对于挖出的表土,应在施工区域附件选择地形平坦的地点集中堆置,堆置期间应有防雨设施覆盖,以防止雨水冲刷和水土流失,并设置相应的排水系统。
2、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旧桥梁、旧涵洞、旧路面和其他障碍物的拆除,若周围30m范围内有居民点的,拆除时,宜整体大部件吊装移除,减少粉尘排放,并且在拆除前应对被拆体充分洒水,保持湿润并对正常排水作出妥善安排。拆除的废弃物应及时清运,以造成二次污染。
3、注意特殊对象保护
(1)、热带植被;(2)、地被层的保护;(3)、干旱河谷; 11.3.2.1.2 路基开挖
路基开挖对沿线植被及动物栖息地将造成永久性的破坏;此外,土壤的剥离与开挖容易造成土壤结构的破坏和肥力的下降。
1、土石方开挖
(1)、将开挖范围严格控制在施工范围内,不应仅考虑方便施工而任意破坏施工范围之外的植被和土壤。
(2)、路基开挖,应有相应的土石方调配方案,尽可能利用。开挖应自上而下,不得乱挖和超挖。
(3)、对于施工取土,需做到边开采、边平整,同时要做到计划取土,及时还耕。
(4)、挖、填方工程量过大的路段应避开雨季施工,避免雨季施工带来的严重水土流失。如不能避开雨季施工,应尽量减少施工面坡度,并做到填料的随取、随运、随铺、随压,以减少雨水冲刷侵蚀。
(5)、开挖回填时应做好临时排水系统,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
云南陆通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210
龙陵至腾冲二级公路总监理工程师办公室
云南龙陵至腾冲二级公路
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2、弃方的处理
(1)、在有弃方的路段开工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明确弃方数量、调运方案、弃方位置及堆放形式、坡脚加固处理、排水系统的布置等相关安排。
(2)、沿溪及沿山坡和图纸规定不能横向弃置废方的开挖路段,必须严格在指定的弃土场弃方。
(3)、弃方运输过程中应有覆盖,并严格按照指定路线行驶,将因运输造成的沿线土壤和植被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
(4)、改河、改渠、改道开挖出的土石方除可利用外,应按弃方妥善处理。
3、石方爆破
(1)、凡不能采用机械或人工直接开挖的石方,才可采用爆破法开挖,石方爆破作业应查明空中缆线的位置,确定爆破作业的危险区域,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人、畜、建筑物和其他公共设施受到危害和损失。
(2)、石方开挖,应充分重视挖方边坡稳定。
(3)、需要爆破时,如附近有村庄尽可能以挖掘代替爆破,以多点少药代替大剂量炸药爆破,采用延时爆破技术等手段降低噪声和振动。11.3.2.1.3 路基填筑
路基填筑应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防止水土流失、边坡冲刷,确保路基稳定。施工机械引起的振动、噪声、扬尘,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关要求,在学校、疗养院、居住区等敏感点附近、夜间应停止作业,若确需连续作业,应报环保部门批准,并公告居民。
1、施工中,应保持通行道路湿度,避免过往车辆卷起扬尘,污染周边空气环境。
2、填方工程量过大的路段应避开雨季施工,避免雨季施工带来的严重水土流失。
3、雨季施工时,应及时掌握气象预报资料,以便按降雨时间和特点实施雨前填铺的松土压实等防护措施,减少水土流失。
4、借方料场使用前,应将表土剥离并集中堆置,配以防雨排水设施。
5、填筑路基时,应分层碾压并分层检查压实度,并要求填土层压实度达到要求后方能允许填筑上一层填土。只有分层控制填土的压实度,才能保证控制水土流失量。
6、对成形施工路段适时洒水,减轻扬尘污染。
11.3.2.2 桥涵工程
11.3.2.2.1 基础
云南陆通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1龙陵至腾冲二级公路总监理工程师办公室
云南龙陵至腾冲二级公路
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1、基坑开挖
(1)、保护地表水体,开挖的工程弃方不能随意丢弃河流中或岸边,应暂时堆放在距离水体较远的地带,防止冲刷或塌落进入水体。
(2)、基坑开挖出的土壤、泥炭、岩石等,应集中后运送至弃土场,其中对于湿度较大的泥炭或底泥,应先运至低洼地进行自然吹干,待吹干后在进行运输;对于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底泥和泥炭等,经自然吹干后可运至需要的单位进行土壤育肥。
(3)、基础开挖的土石方集中堆放,周边用临时设备拦阻,待基础完成后回填,剩余部分可用于附近低洼地的整平,多余土石方一律运弃土场。11.3.2.2.1 混凝土搅拌、运输和养护
1、混凝土搅拌车应定点清洗,设置临时沉淀池,清洗水经沉淀处理后方能外排。
2、混凝土搅拌站不得设在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搅拌站的排水、混凝土养护水等含有害物质的废水不得排水地表水I~III类水源保护区。
11.3.2.3 路面工程
11.3.2.3.1 路面基层
1、混合料拌和与运输
(1)、水泥稳定混合料的拌和应采用厂拌法。
(2)、拌和场应配备临时污水汇集设施,对拌和场清洁砂石料的污水应汇集处理后回用,不得直接排出施工现场以外的地方。拌和场所产生的废水,应处理后排放,不得直接排入鱼塘、河流和农田。
(3)、装载机和运输车辆的装卸料、运输产生的扬尘,可在现场设置喷水装置洒水,增加洒水频率来控制无组织排放的扬尘,使扬尘减至最低限度。石灰、粉煤灰应有防尘防雨设施,散装水泥出料口应有围护措施,减少扬尘。混合料应有封闭型卡车进行装在运输,并严格在按照指定路线行驶。运输易引起扬尘的材料时,车辆应备有盖布及类似物进行遮盖。
(4)、运输路线经过住宅区、学校等敏感地区时,注意调整作业时间,避免交通噪声干扰居民生活。
2、初期养护
基层应采用土工图或棉毡进行覆盖养护,减少水分蒸发。养护应控制水量,避免溢出。在养生结束后,覆盖物应定点堆存,运输和存放过程中,应注意对周边植被和土壤的保护,在存放点应有防雨和排水设施。、11.3.2.3.1 沥青混凝土路面
云南陆通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2龙陵至腾冲二级公路总监理工程师办公室
云南龙陵至腾冲二级公路
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1、混合料的拌和
(1)、沥青混凝土拌和场不得设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
(2)、要充分考虑沥青烟气的有毒有害性,结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关于沥青搅拌场地影响分析和选址意见,在其下风向重点考虑避开人类活动密集区、养殖场及敏感植物类群。
(3)、沥青拌合设备、沥青、导热油、燃油贮存罐及连接管道应确保密封,防止泄露,应配置干砂、足够的灭火器,以保证产生意外时的应急处理。沥青混凝土的采购合同中应明确对供货单位的环保要求。
(4)、拌和楼除尘系统每天将产生大量回收粉尘,经试验室试验分析,塑性指数等指标符合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相关要求时,尽量回收利用,若不能使用时,应制定相关处理措施,不得随意倾倒。
2、混合料的运输
混合料应按指定路线运输,运输路线经过住宅区、学校等敏感地区时,注意调整作业时间,避免交通噪声干扰人民生活。
3、沥青混合料摊铺和碾压
摊铺和碾压的机械应保证正常使用,噪声控制应执行建筑施工现场界噪声限值标准。摊铺作业时会产生沥青烟等有害有毒气体,施工单位必须为作业人员提供有效地劳动保护用品,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健康。
4、沥青洒布
(1)、沥青洒布时,应确保设备完好,事先周密计划,尽可能缩短时间,减轻对周围人群及施工人员的健康影响。
(2)、位于沥青洒布处置区周边的土壤表面应铺设临时覆盖物,加以保护,对于沥青可能溅到的植物,应有临时覆盖物加以包裹或遮挡。洒落的沥青应进行收集并运送至弃土场。
(3)、摊铺施工剩余废弃料必须收集,运至废弃料场集中处理,不得随意抛弃。
5、废弃料
拌和楼调试、使用过程中的废弃料或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的废弃混合料,应及时收集并运送至弃渣场,避免随意弃置污染土壤或破坏植被。
云南陆通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213
第十一章土地利用可持续评价 篇6
一、填空
1分析。
3、全球变化包括系统性变化和累积性变化两种形式。
4、大量的LUCC
二、名词解释
1、土地利用
指人类根据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目的地长期改造,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的一切人类活动。
2、土地覆被
地球陆地表层和近地面层的自然状况,是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3、土地质量
指土地的状况和条件包括与人类需求有关的土壤、水及生物特性,关系到以生产、保护及环境管理为目的的土地的条件与能力。
4、土地可持续利用
第十一章 对税务稽查的执法检查 篇7
税务稽查的检查
第十一章
对税务稽查的执法检查
税务稽查是税务机关依法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情况所进行的税务检查和处理工作的总称,它包括日常稽查、专项稽查、专案稽查等。税务稽查的主要内容有选案、实施、审理、执行。
第一节 税务违法案件举报管理的
执法检查
一、执法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十三条;
(二)国家税务总局《税务违法案件举报管理办法》(国税发[1998]53号);
(三)国家税务总局《税务违法案件举报奖励办法》(国税发[1998]211号)。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二、执法程序
(一)税务稽查举报案件管理
1、受理(1)县或县以上税务机关的稽查局设立的税务违法案件举报中心(以下简称举报中心)对举报纳税人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和虚开、伪造、非法提供、非法取得发票,以及其他税务违法行为予以受理。
(2)举报中心按以下要求受理举报:
①受理口头举报,应当将举报情况写成笔录,向举报人宣读或者由举报人阅读,经确认无误后,由举报人签字或者盖章;
②受理电话举报,应当细心接听,询问清楚,如实记录; ③受理电话举报或者口头举报,征得举报人的同意,可以录音;
④信函(来信)举报;
⑤举报人认为方便的其他形式的举报;
⑥接收上级转办、税务机关各级领导收到举报材料,批交本举报中心办理的举报;
⑦接收下级举报案件中对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层税务部门管辖的举报,上报本举报中心后,经领导审批由本级直接查处的举报案件;
⑧接收下级上报的重大举报案件,经领导审批交由本级直接查处的举报案件;
⑨接收其他有关部门收到举报材料并转交本级举报中心办理的举报。
(3)登记报批
举报中心根据受理的举报材料内容,汇总登记举报案件管理台账,并逐案填写《税务违法案件举报登记表》,整理、归纳举报重点,提出以下几种拟处理意见,连同举报具体资料,报领导审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批:
①经案情初步分析认为内容不清的实名举报,向本级稽查局领导提出请举报人补充情况的拟处理意见;
②经初步分析认为举报的事项尚不具备调查价值的,向本级稽查局领导提出暂存待查的拟处理意见;
③对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层税务部门管辖的举报,提出请上级税务部门批示的拟处理意见;
④属于本级稽查局管辖的重大举报案件,应当逐项填写《重大税务违法举报案件摘要登记表》,提出同时向本级税务机关领导和上级税务机关领导报告的拟处理意见,并可提请上级税务机关组织查处;属于本级稽查局管辖的其他举报案件,向本级稽查局领导提出进行稽查的拟处理意见;
⑤属于下级稽查局管辖的重大举报案件,向本级稽查局领导提出由本级稽查局直接查处或督办的拟处理意见;其他举报案件,提出转下级稽查局查处的拟处理意见;
⑥不属于本级稽查局管辖的举报案件,提出移送本级税务机关监察部门或有管辖权的机关处理的拟处理意见。
2、处理
收到领导已审批的资料,根据审批结果分别按以下不同情况处理:
(1)内容不清的实名举报,经本级稽查局领导审批同意请举报人补充情况的,联系举报人要求其补充举报,然后重新填写《税 务违法案件举报登记表》,连同补充的举报材料,上报领导审批;
(2)经本级稽查局领导审批认为举报的事项尚不具备调查价值的,予以暂存待查处理;
(3)对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层税务部门管辖的举报,经本级稽查局领导审批请上级税务部门批示的,将举报原件及《税务违法案件举报登记表》报送上级税务部门;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4)属于本级稽查局管辖的重大举报案件,经本级稽查局领导审批同意上报的,将《重大税务违法举报案件摘要登记表》和举报材料分别上报本级税务机关领导和上级税务机关;属于本级稽查局管辖的其他举报案件,经本级稽查局领导审批同意查处的,按照领导批办意见,将《税务违法案件举报登记表》传递给批办单位办理;收到上级对本级报送的重大案件由上级直接查处的批示,作撤案处理;
(5)属于下级稽查局管辖的重大举报案件,经本级稽查局领导审批由本级稽查局直接查处的,将《税务违法案件举报登记表》传递给批办单位办理;经本级稽查局领导审批由本级督办的重大案件和由下级稽查局查处的其他举报案件,将《税务违法案件举报登记表》及举报材料转下级税务机关处理。
(6)不属于本级稽查局管辖的举报案件,经本级稽查局领导审批同意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处理的,填制《转办单》将举报材料予以移送;
(7)举报事项的移送,重大案件的报告,应当在接到举报后7日内办理;情况紧急的应当立即办理。
3、举报案件查处结果的反馈(1)对上级税务机关及其所属举报中心交办并要求查报的举报案件,除有特定时限外,应当在60日内上报查办结果,案情复 杂的,时限可以延长,但应当上报查办情况。上级不要求查报结果的,要定期汇总上报办理情况。
(2)对本级举报中心移送或者领导批办的举报案件,除有特定时限外,承办机构应当在60日内将查处情况回复举报中心或者报告批办的领导,必要时,抄送本级税务机关监察部门。
(3)上级稽查局对下级稽查局报告的举报案件处理结果,应当认真审查。对于事实不清、处理不当的,应当书面通知下级稽查局补充调查或者重新调查,依法处理。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4、对举报人的保护
(1)举报的受理、登记、办理等各个环节,应当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保密,并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不得私自摘抄、复制、扣压、销毁举报材料。
(2)严禁泄露举报人的姓名、单位、住址等情况;严禁将举报情况透漏给被举报人。
(3)调查核实情况时,不得出示举报材料原件或者复印件,不得暴露举报人;对匿名的举报书信及材料,不得鉴定笔迹。
(4)宣传报道和奖励举报有功人员,除本人同意外,不得公开举报人的姓名、单位。
5、报表统计和资料归档
(1)办结的举报案件,应当按照规定立卷归档。
(2)对于举报案件及其有关事项的数量、类别及办理情况,每季度要进行汇总分析,产生《税务稽查信访基本情况统计表》、《税务违法举报案件查处情况统计表》表
一、表二。在本期末后的15日内报告上级举报中心,并抄送本级监察部门。上级举报中心要求专门报告的,应当及时报告情况。
(二)税务稽查举报奖励管理
1、确立举报奖励对象
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举报人为举报奖励对象:
(1)举报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和虚开、伪造、非法提供、非法取得发票,以及其他税务违法行为的有功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举报人);
(2)举报奖励对象原则上仅限于实名举报人;但对匿名举报案件查实后,举报人提出奖励申请,而税务机关可以确定举报人真实身份的,酌情给予奖励;
(3)同一税务违法行为被多个举报人联名分别举报的,主要奖励最先举报人。举报顺序以负责查处的税务机关或所属举报中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心受理举报的登记时间为准。但其他举报人提供的情况对查清该案确有直接作用的,可以酌情给予奖励;
(4)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举报人联名举报同一税务违法行为的,按一案进行奖励,奖金由举报第一署名者或者第一署名者委托的其他署名者领取。
2、确定奖励方式
(1)物质奖励。税务违法举报案件经查实并处理后,根据举报人的贡献大小,按照实际追缴税款数额的5%以内掌握计发奖金;没有应纳税款的,按照实际追缴罚款数额的10%以内掌握计发奖金,每案最高数额不超过人民币10万元;
对有重大贡献的举报人,经省级税务机关批准,奖金限额可以适当提高;
具体奖金数额标准及审批权限,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确定;
物质奖励不适用税务、财政、审计、海关、工商行政管理、公安、检察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精神奖励。对有突出贡献的举报人,税务机关除给予物质奖励外,还可以给予相应的精神奖励;但公开表彰宣传必须事先征得举报人的同意。
举报人取得的奖金收入,依照有关规定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3、通知领奖
举报中心应当在案件查结后一个月内,对符合举报奖励条件的,根据举报人的申请填写《税务违法案件举报奖励审批表》,提出奖励对象和奖励金额,并注明有关事项,报有关领导审批后,制作并送达《税务违法案件举报领奖通知》,通知举报人领取奖金。
4、奖金发放
(1)核实身份。举报人应当在接到《税务违法案件举报领奖通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知》后三个月内,持本人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证件,经举报中心审核确认后,到指定地点领取奖金;逾期不领取的,视为放弃权利。
(2)举报人领取奖金。举报人领取奖金时,应当在《税务违法案件举报奖励付款专用凭证》上签名,并注明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的号码及填发单位。《税务违法案件举报奖励付款专用凭证》由举报中心作为保密件管理。领取奖金的财务凭证另行制作。《税务违法案件举报奖励付款专用凭证》的式样,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制订。
(3)办理手续。对经审核符合领奖条件的,举报中心填制《税务违法案件举报领取奖金财务凭证》,财务凭证只注明举报案件名称、编号和举报奖金数额及审批人,经办人的签名,不填写举报内容和举报人姓名及身份。
三、执法检查
(一)对税务稽查举报案件管理的执法检查
通过计算机调取举报税务违法案件登记的名单,从中选取需要检查的户数,按所选户数调取档案资料进行全面检查。
1、查档案资料是否齐全。
2、受理举报的范围是否是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和虚开、伪造、非法提供、非法取得发票,以及其他税务违法行为。
3、举报中心填制的《税务违法案件举报登记表》填写是否符合要求,重点检查举报内容是否填写清楚,拟处理意见是否得当,记录人、承办人是否签字(盖章);是否报领导审批,是否按领导审批意见将《税务违法案件举报登记表》及时转交承办部门,对不属于本级管辖范围内的,是否填制《转办单》并将举报材料同时移送有管辖权的税务机关。
4、举报案件查处结果反馈的检查。通过检查上级部门要求查办的《举报案件核查通知单》和本级承办结果的报告,核对: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1)上级税务机关及其所属举报中心交办并要求报送查处结果的时间与本部门承办结束的时间进行比较,检查是否在上级规定的时间内承办,并反馈结果,最长的时间有无超过60日;案情复杂,需要延长时限的,是否上报阶段性的查办结果;上级不要求上报查办结果的,是否定期汇总上报办理情况。
(2)通过检查本级举报中心移送给下级或领导批办的举报案件《举报案件核查通知单》规定的承办时限要求与下级承办机构承办结果的报告时间进行比对,检查承办部门是否在规定时间内承办,并及时反馈承办结果,没有规定时限的,是否在60日回复承办结果。
(3)对举报人是否保密。通过座谈了解是否有私自摘抄、复制、扣压、销毁举报材料或者将举报情况、举报人情况透漏给被 举报人情况发生;调查核实情况时,有无出示举报材料原件或复印件暴露举报人身份现象;通过检查媒体对举报案件的宣传报道材料,检查有无公开宣传报道和奖励举报有功人员情况,如果有可以通过向举报人了解是否征得其同意。
(二)对税务稽查举报奖励管理的执法检查
1、抽查稽查举报奖励的有关档案资料、《税务违法案件举报奖励付款专用凭证》、《税务违法案件举报领取奖金财务凭证》进行检查。
2、通过档案资料了解举报奖励的对象是否是举报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和虚开、伪造、非法提供、非法取得发票,以及其他税务违法行为的有功单位和个人。
3、通过核对《税务违法案件举报奖励付款专用凭证》、《税务违法案件举报领取奖金财务凭证》,凭证上是否注明举报编号、举报案件名称、举报人姓名、单位或住址、工作证号码、居民身份证号码、举报人或领款人是否签名,奖金发放机关是否加盖公章,举报中心经办人、财务科经办人是否签字;举报人领取的奖金金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额是多少,将奖励举报人的奖金数额与《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以及实际入库的查补税款、罚款进行比较,检查是否在实际追缴税款数额的5%以内,没有应纳税额的,是否在实际追缴罚款数额的10%以内,有无按税款和罚款的合计数额作为基数提取支付奖金情况;对支出超过10万元的,是否有省级税务机关批准文件;核对领取举报奖励人员姓名,是否有税务、财政、审计、海关、工商行政管理、公安、检察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将举报人姓名与举报材料的举报人进行核对,除举报人委托的领奖人外,举报人姓名是否一致,检查税务机关有无虚设举报人变相支取举报奖励基金的问题。
第二节
对稽查选案的执法检查
一、执法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八十五条;
(二)国家税务总局《税务稽查工作规程》第九条、第十三条;
(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行税务检查计划制度的通知》(国税发[1999]211号)。
二、执法程序
(一)采集数据
内部和外部数据资料的种类包括:
1、纳税人各种申报资料。主要指已经取得税务登记的纳税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其纳税义务,向税务机关申报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的各种纳税资料,如税务登记和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其他资料等。
2、内部管理资料。是指税务机关在向纳税人办理各项业务时积累的信息数据。如发票的购领数量及号码,税款的入库金额,各项待批文书的审批记录等等。
3、税务稽查资料。主要指经过稽查实施、审理、执行后形成 的纳税人违法事实及处理结果资料,为案底查询和计算机再选案提供信息。
4、外部数据资料。是指从其他税务机关和外部有关职能部门获取的纳税人的有关信息及其他相关数据资料。主要有以下几种:
(1)国家、地方税务机关相互取得的信息;
(2)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询的登记信息;(3)司法机关转来的涉税信息;
(4)从金融、银行部分取得的资金信息;
(5)从财政、海关等其他部门取得的涉税信息;(6)从公安机关取得的信息;(7)从外部取得的其他信息。
(二)确定被查对象
1、稽查选案部门将征管部门转来的税务登记注销、法定代表人变更的清税事项及其他需进一步查实的违章行为和稽查实施部门转来的《税务违法案件线索报告单》记入《待稽查纳税人清册》。
2、对《待稽查纳税人清册》中常规选案的专项选案分析确定的待稽查纳税人进行人工分析和计算机打分排序,确定检查重点和检查顺序,属专案的应优先安排检查。
3、专项检查和专案检查。
(1)各级税务机关实施的任何专项检查和专案检查,须提出检查计划和方案(包括检查依据、检查时间、检查对象、检查重点、检查事项等),由稽查局汇总,能够合并的应当合并,报经税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务局长审批后组织实施;凡未列入税务检查计划的不得进行检查。
(2)税务稽查计划必须报上一级税务局及其稽查局备案,上一级税务局及其稽查局应当对下一级税务局及其稽查局的税务稽查计划进行必要的协调。税务稽查计划要突出重点,注意做好与 日常检查的衔接协调,不允许有多个检查组同时对同一纳税人实施检查,也不允许因同一内容对同一纳税人进行多次检查。
(3)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必须从严控制税务检查次数,对同一纳税人的专项检查每年最多各进行2次;但对日常征收过程中纳税申报、纳税事项的核实检查,以及对举报、协查、上级批办事项的检查,不受检查次数限制。
(4)限制检查时间,对每一纳税户的检查原则上不超过15天,检查结果在辖区所属系统内相互认可,信息共享。
(三)分配稽查任务
1、选案部门根据《待稽查纳税人清册》所列纳税人情况及稽查实施部门的实际情况,按照专案优先安排的原则,确定稽查实施部门的稽查任务,向稽查实施部门下达《税务稽查任务通知书》,并附《待稽查纳税人清册》及相关资料。
2、属于专案稽查的案件,应向税务稽查实施部门下达:《举报案件核查通知单》及举报件、《稽核通知单》及协查等资料。
3、根据稽查实施部门查找不到的纳税人填写的《失踪纳税人通知》对原下达稽查任务予以核销,根据新确定的稽查任务重新下达《稽查任务通知书》。
4、对征收管理部门转来的税务登记注销户情况,按照即来即查的原则,下发《税务稽查任务通知书》,确定注销清算任务。
5、对已下达的稽查任务,根据各稽查部门上报的稽查任务完成情况,填制《税务稽查实施台账》进行跟踪问效。
6、选案部门对被确定待稽查纳税人属管辖范围外的,或稽查实施部门在实施稽查过程中,发现属征管范围以外的相关纳税人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有税务违法行为的,填制《转办单》,移交有管辖权的税务机关或其它有关部门。
三、执法检查
(一)根据选案部门填制的《税务稽查实施台账》、《待稽查纳税人清册》与其下达的《税务稽查任务通知书》进行比对,检查是否按照专案优先的原则安排稽查,是否列入待稽查的纳税人都被列入稽查,有无遗漏,有无同一纳税人的专项检查超过2次的,有没有安排多个检查组同时对同一纳税人实施检查或因同一内容对同一纳税人进行多次检查;稽查实施部门查找不到的纳税人,是否根据其填写的《失踪纳税人通知》对原下达稽查任务进行销号,并重新下达《稽查任务通知书》,对不属于国税机关管辖范围的案件,是否填制《转办单》,经领导批准后转办。
(二)对专案检查和专项检查,看有没有稽查计划、稽查方案,是否经局长批准,是否按月或按季将稽查计划报上一级税务局及稽查局备案,对同一纳税人的专项检查,在一个年度有没有超过两次的。
(三)有无设立《税务稽查实施台账》,纳税人识别号、纳税人名称、稽查类型、来源、受理时间、处理结果、承办单位、稽查状态是否填写清楚。《税务稽查实施台账》是稽查部门跟踪考核稽查计划执行情况的一种具体形式。通过《税务稽查实施台账》可以全面掌握某个案件的检查状态以及整个稽查计划的进行进度,便于领导机关全面有效地指导稽查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为下一步更好地制订计划打下基础。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第三节
对稽查实施的执法检查
一、执法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四至五十五条、五十八至五十九条;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理法实施细则》第八十六至八十九条;
(三)国家税务总局《税务稽查工作规程》第三章。
二、执法程序
(一)稽查实施前的准备
1、在实施稽查前,应当提前向被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以下称被查对象)送达《税务检查通知书》,告知其稽查时间、需要准备的资料情况等,但有下列情况可不必事先通知:
(1)公民举报有税收违法行为的;
(2)稽查机关有根据认为被查对象有税收违法行为的;(3)预先通知有碍稽查的。
2、稽查人员在实施稽查前,应调阅被查对象纳税档案资料,全面了解被查对象的生产、经营状况、财务会计制度或财务会计处理办法,熟悉相关的税收政策,根据稽查工作需要确定采取实地稽查、调账稽查、询问或异地调查和函查的稽查方法。
3、回避。稽查人员与被查对象有下列关系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被查对象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1)稽查人员与被查当事人有近亲属关系的;(2)稽查人员与被查对象有利害关系的;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3)稽查人员与被查对象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对被查对象认为应当回避的,稽查人员是否回避,由本级税务机关的局长审定。
4、税务稽查方法(1)实地稽查。深入被查纳税人会计核算所在地检查纳税人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检查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账簿、记账凭证和有关资料;到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场所和货物存放地检查纳税人应纳税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检查扣缴义务人与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经营情况。
(2)调账稽查。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后,可以将被查对象以前年度的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调回税务机关检查。调取账簿及有关资料时,应当填写《调取账簿资料通知书》、《调取账簿资料清单》,并在三个月内完整退还。
调取被查对象当年的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其他资料时,须经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局长批准,但必须在30日内退还。
(3)询问。在稽查过程中,如有必要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进行询问时,由稽查实施人员制作《询问通知书》,送达被询问对象,指定被询问对象到具体地点接受询问。
询问时,应由两人以上参加,出示税务检查证件,专人做记录,制作《询问(调查)笔录》,并告知当事人不如实提供情况应 承担的法律责任。询问后,将《询问笔录》交当事人核对,当事人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当向当事人宣读,核对无误后,由当事人签章或者押印;当事人拒绝的,应当注明情况;修改过的笔录,应当由当事人在改动处签章或押印。
(4)异地调查或协查。需要跨管辖区域稽查的,可以采取函查和异地调查两种方式进行。采取函查的,应当于批准实施稽查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后发出信函,请求对方税务机关调查。
5、立案处理
(1)被查对象达到立案标准的,{即:①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抗税以及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非法提供银行账号、发票、证明或者其他方面,导致税收流失的,无论数额大小,均应立案查处;②未具备上一条所列行为,但查补税额达到5,000元-20,000元以上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机关根据本地情况在幅度内确定);③私自印制、伪造、倒卖、非法代开、虚开发票、非法携带、邮寄、运输或者存放空白发票,伪造、私自制作发票监制章、发票防伪专用品(水印纸)的;④其他税务机关认为需要立案查处的;⑤虽没有前面所列行为,数额又不大,但情节严重的},实施稽查前应填制《立案审批表》报经局长批准后立案稽查;
(2)对稽查前未达到立案标准的被查对象,在实施稽查过程中发现已达到立案标准,应补填《立案审批表》报批立案。
(二)实施稽查
1、确立检查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采用实地稽查;调账检查;询问;异地调查或协查方法。
2、在稽查过程中,稽查人员应填制《税务稽查底稿》。
3、在稽查过程中,需要将已开具的发票调出查验时,应当向 被查对象开具《发票换票证》;需要将空白发票调出查验时,应当开具《调验空白发票收据》,并在7日内处理完毕。
4、在稽查过程中,如需查询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账户的,报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凭全国统一格式的《税务机关检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存款账户(储款存款)许可证明》,查询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账户;在调查税收违法案件时,经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可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以查询案件涉嫌人员的储蓄存款。税务机关查询所获得的资料,不得用于税收以外的用途。
5、在稽查过程中,需要跨管辖区域稽查的,可以采取函查和异地调查方式。需外地或本地其他部门协查时,制作《协查函》登记后发函,待反馈后及时调整,补充稽查方式和内容。
6、在稽查过程中,稽查实施人员可以让被查对象用书面形式提供情况或向证人取证,取得证人证言材料。收集证言时,可以笔录、录音、录像,需提取证据原件时,应填制《提取证据专用收据》,由双方签字盖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提供的有关文件、证明材料、复制材料和资料,应当注明出处。
7、在稽查过程中,如需检查金融、军工、部队、尖端科学等保密单位和跨省辖行政区域纳税人时,应当填写《税务检查专用证明》,与税务检查证配套使用;其中检查跨省辖行政区域纳税人时,应当使用被查对象所在主管税务机关的《税务检查专用证明》。
8、在对纳税人以前纳税期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时,发现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并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收入迹象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后,依法采取税收保全或强制执行措施;对未按照 规定办理税务登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及临时从事经营的纳税人,按照有关规定核定其应纳税额,责令缴纳,不缴纳的,可采取即时税收保全措施(见税款征收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部分)。
9、在稽查过程中,发现被查对象的相关纳税人有税务违法行为但不能同案处理的,应当填制《税务违法案件线索报告单》移送选案部门列为待稽查纳税人。
10、在稽查过程中,发现纳税人失踪的,应当填制《失踪纳税人通知书》经本部门负责人审核后,送选案部门销号,重新领取新的稽查任务。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11、发现纳税人的实际情况与税务登记有出入或税务登记信息发生变更且未依法进行变更登记的,填制《税务登记检查单》一式二份,经本部门负责人审核后,一份用于装卷,一份转税务登记管理部门。
12、对注销清算户、停业户、检查完毕后,报经负责人同意,在《注销税务登记申请审批表》、《停业登记表》中签署清算意见及清算情况,反馈税务登记管理部门。
13、稽查人员根据整个稽查工作情况,制作《查补(退)税款计算单》、《税务稽查结果表》。
13、在稽查实施过程中,对需要送达纳税人文书,应制作《税务文书送达回证》,并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见证人在送达回证上签字。
(三)稽查实施终结
1、经立案查处的:
(1)税务稽查人员完成对被查对象的稽查,根据所获得的证据资料和检查记录,计算结果对经立案查处有问题的案件,稽查 人员制作《税务稽查报告》,报告稽查案件的来源、被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稽查时间和稽查所属期间、被查对象主要违法事实及其手段、违法性质、稽查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初步处理意见和依据等有关方面的内容。而后,稽查人员将写好的《税务稽查报告》连同《税务稽查底稿》、《税务稽查结果表》及其他有关证据、资料,提交审理部门审理。
(2)经立案查处未发现问题的,由稽查人员制作《税务稽查报告》,说明未发现问题的事实和结论意见,连同有关稽查资料,提交审理部门审理。
2、未经立案查处的(1)凡按照规定不需要立案查处的一般税收违法案件,稽查完毕后,由稽查人员直接制作《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罚决定书》,并将有关资料文书提交审理部门;
(2)未经立案,查处无问题的,由稽查人员直接制作《税务稽查结论》说明未发现问题的事实和结论意见,将有关资料提交审理部门。
3、补充调查
稽查实施部门根据稽查审理部门转来的《补充稽查通知书》,对转回的案件进行复查。复查终结后修订原稽查案卷(原稽查结果作历史记录保留),重新报审理部门进行审理。
4、将经稽查的纳税人情况逐户登记《税务稽查情况分户登记台账》。
5、税务稽查的立卷。对立案查处的案件和在实施过程中补充立案的案件,以及经稽查有一般税务违法行为的未立案案件,稽查实施部门应制作《税务稽查案卷》交审理部门审理。税务稽查的立卷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稽查卷宗目录;(2)立案审批表;(3)税务稽查报告;(4)税务处理决定书;
(5)税务稽查任务通知书及待稽查纳税人清册;(6)税务检查通知书;(7)询问通知书;
(8)调取账簿资料通知书及调取账簿资料清单;(9)协查函和协查回函;(10)税务稽查底稿;(11)税务稽查结果表;(12)询问(调查)笔录;
(13)提取证据专用收据和税务稽查证据复制单;
(14)税务机关检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存款账户(储蓄存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款)许可证明;
(15)税务稽查结论;(16)税务登记检查单;(17)失踪纳税人通知书;(18)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19)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20)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21)冻结存款通知书;(22)解除冻结存款通知书;(23)查封(扣押)证;
(24)扣押商品、货物、财产专用收据;(25)查封商品、货物、财产清单;(26)解除查封(扣押)通知书;(27)阻止出境通知书;(28)解除阻止出境通知书;(29)税务文书送达回证;(30)其他有关文书资料。
三、执法检查
根据稽查实施部门登记的《税务稽查情况分户登记台账》,调取需检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关案卷资料进行检查。
(一)检查稽查实施部门采用的是哪种稽查方法。
1、对采用实地稽查方法的检查。检查税务稽查是否使用《税务检查通知书》,有无使用《税务稽查通知书》的,所依据的法律规定是否是《征管法》的第五十四条,有无仍使用原《征管法》三十二条的情况;《税务文书送达回证》,是否两人以上签字。
2、采取调账检查方式。主要检查《调取账簿资料通知书》和《调取账簿资料清单》。如果调账清单上所列的账簿资料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以前年度的,检查《调取账簿资料通知书》是否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并将《调取账簿资料清单》的调取时间、退还时间进行比对,检查有没有超过法定期限三个月;如果调账清单上所列的账簿资料是调取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当年的账簿、记账凭证、报表等资料的,检查《调取账簿资料通知书》有没有经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长批准;并将《调取账簿资料清单》的调取时间、退还时间进行比对,检查有没有超过法定期限30天;在《调取账簿资料清单》上税务机关是否加盖公章、纳税人是否盖章、企业经办人、税务稽查人员是否签字认可。
3、采取询问方式。主要检查《询问(调查)笔录》。首先检 查《询问(调查)笔录》是否写清询问时间、地点、在场人;询问人、记录人是否两人以上,有没有询问人和记录人是同一人情况,被询问人基本情况是否填写清楚;其次检查《询问(调查)笔录》内容,有没有告知当事人不如实提供情况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有无当事人签章或押印,当事人拒绝的是否说明;修改过的笔录,是否由当事人在改动处签章或者押印,当事人是否在每页的页码处、骑缝处压印。
5、函查方式。主要检查有无稽查局发出的《协查函》和协 查单位反馈的协查回函。
(二)根据《征管法实施细则》第八条规定,税务人员在进行税务检查时,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责任人有下列关系之一的,应当回避:一是夫妻关系;二是直系血亲关系;三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四是近姻亲关系;五是可能影响正常执法的其他利害。实际工作中,有的税务人员往往忽视此项规定。如某稽查局有一名税务干部的丈夫开了一家电器经销商场,在一次日常稽查中,该税务干部也参加了对其丈夫商场的稽查。
(三)对照税务稽查立案的四条标准,检查被查对象稽查前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或在稽查过程中达到立案标准的,有无《立案审批表》。《立案审批表》的“案件来源”是否按具体的选案部门、安排计划部门、转办单位、交办领导、国际情报交换部门或其他情况填写;主要违法事实及立案依据是否清楚;承办部门意见,是否填写选案部门或稽查部门确定的稽查意见,承办部门负责人是否签字,是否经主管领导批示。
(四)通过《税务稽查报告》了解,税务稽查人员在实施税务稽查时如果调取纳税人的空白发票进行检查,有无填开《调验 空白发票收据》,调验的理由是什么,调取人、批准人是否签字,税务机关是否加盖公章。调验时间和归还时间相差有无超过七日。
(五)检查《税务机关检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存款账户(储蓄存款)许可证明》。检查存款账户的,批准人是否是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检查储蓄存款账户的,批准人是否是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是否存在其他人越权审批现象如县级税务局副局长、职能部门负责人或税务所长审批检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存款账户;市级税务局副局长、县级税务局长、副局长、职能部门负责人或税务所长审批检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储蓄存款账户等。
(六)检查提取证据的完整性、合法性。调查取证时,提取的证据是原件的,是否填制《提取证据专用收据》,并由双方签字盖章,提取的其他有关文件、证明材料、复制材料是否注明出处;提取的证据是复印件的,是否制作《税务稽查证据复制单》。提取的证据是否充分;是否将提取的证据复印件粘贴在复制单上,经被查单位经办人审核后,在骑缝处加盖公章或财务专用章,且注明提取的证据张数;是否有被查单位签字注明“经核对与原件相符,原件存放于我单位XXX处”并加盖公章或财务专用章;税务稽查部门是否签字说明“此复印件共XX张,取自XXX”,经稽查人员签字,并加盖稽查部门印章;是否加盖税务机关公章。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七)稽查过程中,发现纳税人失踪的,是否填制《失踪纳税人通知书》经本部门负责人审核后,送选案部门;发现纳税人的实际情况与税务登记有出入或税务信息发生变更而纳税人未依法变更登记时,是否制作《税务登记核查单》经本部门负责人审核后,转交税务登记管理部门。
(八)对停业户、注销户清税时,检查完毕,是否在《注销 税务登记申请审批表》《停业登记表》、中签署清算情况及意见后,反馈税务登记管理部门。
(九)在对纳税人以前年度纳税期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时,发现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并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收入迹象的,是否采取了相应的税收保全或强制执行措施,采取措施的手续是否齐全,程序是否合法,文书使用是否得当。
对未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及临时从事经营的纳税人进行税务检查时,纳税人不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是否按规定核定应纳税额,并填写《责令限期缴纳税款通知书》,不缴纳的采取即时(简易)税收保全措施。采取保全措施手续是否齐全,程序是否合法,文书使用是否得当。
(十)将《税务稽查底稿》,《查补(退)税款计算单》、《税务稽查结果表》与《税务稽查报告》进行核对,检查是否把稽查时发现的问题填写清楚;计算方法、结果是否正确、一致。如对某稽查局进行案件评议时,发现有一案卷中,《税务稽查报告》结论无问题,而税务《税务稽查底稿》,《查补(退)税款计算单》、《税务稽查结果表》却写明有问题,结果不一致。
(十一)检查制作的《税务稽查报告》内容是否全面,违法事实是否清楚,初步处理意见和依据是否准确,引用法律是否充分,明晰。
(十二)由稽查人员直接制作《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行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政处罚决定书》的,是否是未经立案查处或经过税务稽查后不需要立案查处的税务违法案件,处理决定书、处罚决定书中的违法事实是否清楚,所引用的依据是否准确、证据是否确凿、处理、处罚是否得当;由稽查人员直接制作《税务稽查结论》,是否是查 无问题的。对于稽查人员查无问题的案件,在执法检查时,也不可忽视。如2003年,在对某县稽查局进行税务稽查已结案件评议时发现:有一份稽查案卷稽查人员的检查底稿、稽查报告、稽查结果表、稽查结论的检查结果都是查无问题,但稽查结论却是纳税人欠缴增值税4205.31元。经进一步核对稽查底稿和增值税检查结果表,原来稽查人员在核对纳税人的账面数字时,错误的把纳税人在当月缴纳的上月的应缴税金作为当月的应缴税金进行计算了,而次年1月缴纳的当年12月的税金又没有计算进去,致使出现了纳税人欠税的错误结论。还有一份稽查案卷是对某汽车修理厂的日常检查,整个检查过程从头至尾无论程序还是文书使用和检查数字都非常正确,也是查无问题,给纳税人下达稽查结论。在案件评议时发现,稽查人员核对纳税人已缴税金有某税务所的汽车修理费2500元也作为了已缴税金。经了解,原来是税务所在该修理厂修车欠费2500元,经与纳税人协商双方同意用税款抵顶修车费。对此,执法人员上报了执法监督委员会,责令补缴税款,对税务所的有关人员、稽查局的检查人员分别进行了责任追究。
(十三)对审理部门转来的《补充调查通知书》要求复查的,检查实施部门是否按规定要求进行复查,取证,制作正式的文书,并按规定的限期重新提交审理部门。
(十四)是否将应送达纳税人的文书,按规定填写《税务文书送达回证》,纳税人或见证人在送达回证上签字。
(十五)将《税务文书送达回证》的送达时间与被送达的文书进行对比,各种文书的制作时间进行比对,检查是否存在税务文书送达回证日期与文书下达日期逻辑关系不一致、各种文书前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后时间颠倒现象;多个文书一份回证等情况。如检查通知书送达日期在做出税务处理决定书、稽查结论做出日期之后,稽查底稿、查补(退)税款计算单、稽查结果表等制作时间在稽查报告制作时间之后等。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一是稽查人员在稽查过程中没有按照工作进度及时送达该送达的文书;二是有的文书在送达时根本就没有填写《送达回证》;三是已送达的文书内容发生改变,重新制作了文书,文书日期是修改后的日期,《送达回证》没有收回重新制作;四是有的稽查人员图省事,将应送达纳税人的文书积攒到一起,一次送达;五是有些文书当时没有制作,经审理部门审理后,重新补充制作的。
(十六)《税务稽查报告》过于简单,违法事实表述不清楚;没有引用法律条款或引用法律条款不全。如某稽查局2002年的一份稽查报告对纳税人的违法事实这样表述:“你厂2002年少缴增值税5.3万元”(其他略);又如某稽查局的一份稽查报告:“上述1、2项行为违反了《征管法》第四十条和《增值税条例》第一条”。
(十七)不加收滞纳金或滞纳金加收不正确。如有些稽查局只注重查补税款,没有按查补的税款和实际滞纳税款的天数加收滞纳金,有的加收滞纳金天数不是计算到税款实际入库时间,而是计算到检查结束时间,还有的对涉及到查补2001年5月1日以前税款的,在计算滞纳金时,不是分段按2001年5月1日前按2‰,2001年5月1日后按0.5‰,而是一律按2‰或0.5‰,造成滞纳金计算不正确。
第四节
对稽查审理的执法检查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一、执法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税务稽查工作规程》第四、六章。
二、执法程序
(一)接收资料
稽查审理部门接收稽查实施部门转来的《税务稽查底稿》、《税务稽查报告》等文书及相关资料后,核实签收。
(二)审理
稽查审理部门对稽查案卷或稽查报告中所提出的初步处理意见进行审理,并对相关证据、数据和法律依据进行审查。
1、审理的内容:
(1)违法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数据是否准确、资料是否齐全;
(2)案件的调查取证、查处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3)当事人的陈述、申辩的事实及出具的证据是否成立;(4)适用的税收法律、法规、规章是否得当;(5)拟定的处理意见是否得当。
2、案卷退回和补充调查
(1)对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填写《补充调查通知》连同案卷退回稽查实施部门,重新进行稽查并限期返回。
(2)对稽查实施部门报送的《税务稽查结论》和立案无问题的《税务稽查报告》,经审查结论不能确认的,应填写《补充调查通知书》连同案卷退回稽查实施部门进行复查并限期返回。
(3)对不符合法定程序或存在其他问题影响定案的,填写《补充调查通知书》连同案卷退回稽查部门重新进行处理并限期返回。不影响定案的,由审理部门进行修订或补充。
(4)处罚不适当,依据不准确的,审理部门有权视情节直接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更改。
(5)稽查文书不规范、不齐全、不完整的,审理部门可直接修订或填制《补充调查通知书》,通知稽查实施部门修订。
3、制作审理文书
(1)对经审理或补充调查后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符合法定程序、依据得当、数字准确、文书规范齐全且达不到审理委员会审理标准的,制作《税务稽查审理报告》,并在审理部门意见栏签署意见,由审理人员、本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后制作《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连同税务稽查案卷资料报主管局长审批后,将《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等转交税务执行部门执行和征收部门监收。
(2)对审理部门无法确认或按权限由审理委员会终审的案件,由审理部门初审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将《税务稽查审理报告》和税务稽查案卷资料一并上报审理委员会集体审理。审理委员会审理后,由审理部门以审理委员会所在机关名义制作《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连同税务稽查案卷资料报主管局长审批后,将《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等转税务执行部门执行和征收部门监收。
(3)对稽查实施部门报送的《税务稽查结论》和立案查无问题的《税务稽查报告》,审理部门确认无问题结论成立的,制作《税务稽查审理报告》连同《税务稽查结论》或根据稽查报告制作的稽查结论报经主管局长批准后,一份归档,另一份转税务执行部 门送达被查对象。
4、对被审理案件中有税务行政处罚建议的,审理部门按税务行政处罚工作程序办理告知、听证、审理。
5、对达到重大税务案件标准(具体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案件审理委员会根据涉案金额、案件性质、争议程序、社会影响面等确定)的,按照国家税务总局《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办理。
6、对于涉嫌犯罪的案件,在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或罚款后,审理部门填制《涉税案件移送意见书》,经局长批准后,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7、受理时限。审理人员接到稽查人员提交的《税务稽查报告》及有关资料后,应当在10日内审理完毕。但下列时间不计算在内:
(1)稽查人员增补证据等资料时间;
(2)就有关政策问题书面请示上报时间;
(3)重大案件报经上级税务机关审理定案时间。
8、将稽查实施部门、执行部门转交和本部门形成的稽查文书及其他有关资料组卷归档。
(1)税务稽查案件终结后,在稽查各环节形成的各种资料应当统一送交审理部门,经审理部门整理后于结案后的60日内立卷归档。
(2)税务稽查案卷包括工作报告,来往文书和有关证据等三类资料。
①税务稽查工作报告包括:《税务稽查报告》、《税务稽查审理报告》、《税务稽查执行报告》等。
②税务稽查中的来往文书主要包括:税务检查通知书、询问通知书、调取账簿资料通知书及调取账簿资料清单、提供纳税担 保通知书和纳税担保书及纳税担保财产清单、解除纳税担保通知书、冻结存款通知书、解除冻结存款通知书、查封(扣押)证、查封商品、货物、财产清单、扣押商品、货物、财产专用收据、解除查封(扣押)通知书、纳税保证金收据、拍卖(查封、扣押)物品申请审批表、拍卖商品、货物、财产决定书和拍卖商品、货物、财产清单、税务行政处罚强制执行申请书、强制执行决定书、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阻止出境通知书、解除阻止出境通知书、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补充稽查通知书、不予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限期缴纳税款通知书、税务稽查结论、税务行政处罚听证通知书、涉税案件移送意见书、协查函及协查回函、立案审批表、税务文书送达回证等。
③证据资料包括:税务稽查底稿、询问(调查)笔录、查补(退)税款计算单、税务稽查结果表以及调查中取得的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鉴定结论、勘验和现场笔录等。
(3)税务稽查案卷应当按照稽查对象分别装订立卷、一案一卷、统一编号、做到资料齐全、顺序规范、目录清晰、装订整齐牢固。
(4)税务稽查案卷按下列期限保管:
①凡定性为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抗税、伪造、倒卖、虚开、非法代开发票、私自制作、伪造发票监制章、发票防伪专用品等并进行了行政处罚的案件,其案卷保管期限为永久;
②一般税务行政处罚案件,其案卷保管期限为15年;
③只补税未进行税务行政处罚的案件或者经查实给予退税的案件,其案卷保管期限为10年。
三、执法检查
到审理部门,抽取稽查局已查纳税人的案卷进行检查。主要检查稽查实施部门提交的文书、资料;审理部门制作的《税务稽查审理报告》、《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税务处理决定书》。
(一)通过对税务稽查案卷资料进行检查,检查稽查实施部门报送的文书的正确性、规范性、资料的齐全性;其确定的违法事实、证据、拟处理意见适用的税收法律、法规、规章的准确性、合理性、合法性。以此判断审理部门是否对稽查实施部门提交的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文书、资料进行了认真审理。
(二)检查《税务稽查审理报告》。首先检查填写的是否规范,纳税人识别号、名称(要求填写全称)填写是否齐全,审理部门意见是否填写对稽查实施部门的检查结果、提取的证据资料、稽查报告的确认,同意的意见是什么,不同意的原因、理由是什么;提出的处理意见是否正确,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审理人员、负责人是否签字;需要经过审理委员会集体审理决定的案件,审理人员有无不上报审理委员会越权审理;经审理委员会审理后,是否将审理委员会意见填写在审理报告内,是否经审理委员会负责人签字;局长批示意见是否具体,有无简单的“已阅”或只签字;将稽查实施部门提交文书、资料的时间和审理报告的审理时间相核对,检查审理部门是否在10日内审理完毕,有无人为拖延现象。
(三)检查《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税务处理决定书》。
1、检查《税务处理决定书》。纳税人识别号是否填写;被处理对象名称是否填写全称;少缴税款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事实和时间是否表述清楚;处理的决定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是否 正确、得当,有无引用已作废的规定或者引用级别较低的法律、法规、规章或者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定的情况,如引用原《征管法》的有关规定或地方制定的办法等;援引的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是否注明全称或文号;引用的法律条文是否具体到条、款、项,有无简写或不写情况,如某稽查局的《税务处理决定书》的处理决定:“你单位上述1、2、5项行为违反了第一条及其实施细则第三条规定”,没有注明引用法律的名称;是否填写处理决定的履行期限、做出决定的日期;做出处理决定的税务机关是否加盖印章,有无加盖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审理部门印章情况;税务处理决定书中有无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事项是否引用的新《征管法》及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其实施细则的条款,有无仍引用原《征管法》及实施细则条款现象。
2、检查《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检查《告知书》是否写清被告知当事人的全称;做出行政处罚的事实依据、法律依据和拟作出的处罚决定,引用的法律、法规、规章是否注明全称或文号,是否具体到条、款、项;是否告知当事人有陈述、申辩权利;对公民罚款2000元以上、法人或其他组织罚款10000元以上的,是否告知当事人接到告知通知书之日起3日内有要求听证的权利。
检查《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首先检查处罚决定书做出的日期是否在《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送达后3日后;其次检查处罚决定书是否写明当事人的名称(姓名)及基本情况;违反税收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事实和证据;引用的法律、法规、规章是否注明全称或文号,是否具体到条、款、项;三要检查是否注明处罚的履行方式和履行期限;四检查是否填写处罚的日期,做出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是否加盖印章;五是和同类型的税务处罚 案件进行比较,检查处罚是否公正,如同类型、同规模纳税人,同样的违法行为,对甲处罚1倍,对乙处罚0.5倍,显失公正。六是通过和告知书进行比较,检查处罚决定做出时间是否在告知书送达后3日后,在违法事实相同的情况下,处罚决定书所做出的处罚决定与告知书的处罚决定是否一致,引用的法律、法规、规章是否统一,有无不一致情况;七是检查处罚决定书有无补税、加收滞纳金的规定;八是检查税务行政处罚的主体是否合法。一是通过检查做出处罚决定机关,检查有无以税务机关内设机构或税务人员的名义实施的税务行政处罚;有无以受托组织的名义实施的税务行政处罚;二是通过检查做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和罚款的金额,检查有无超过法定权限。《征管法》第十四条规定:税务机关是指各级税务局、税务分局、税务所和按照国务院规定设立的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并向社会公告的税务机构(实施细则第九条进一步解释为省以下税务局的稽查局);第七十四条规定:本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罚款额在2000元以下的,可以由税务所决定。县级税务局的稽查局从目前的体制来看,级别与税务所相同,因此,其处罚权限应当和税务所等同。因此,在检查稽查案卷时,如果做出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是县稽查局,罚款金额超过2000元,就说明超越了其处罚权限。
(四)是否将已终结的案卷资料组卷归档。
第五节
稽查执行的检查
一、执法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四十条、五十五条;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八十八条;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五、八章;
(三)《税务稽查工作规程》第五章。
二、执法程序
(一)接收文书并送达
税务稽查执行人员接到稽查审理部门移送的《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不予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税务稽查结论》等税务文书后,制作《税务文书送达回证》,将有关文书采取直接送达、邮寄送达、委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托送达、公告送达等方式送达被查对象,并由受送达人本人或其成年家属、法人或其代理人、财务负责人、负责收件人、代收人或委托人签收。税务稽查执行人员或见证人应当在《税务文书送达回证》上签字或盖章,注明送达日期。
(二)监督入库
执行人员在规定的入库期限内,应随时查阅稽查对象自动履行处理、处罚决定的情况,督促其到税款征收部门办理税款、滞纳金、罚款入库手续,并调整相关账目。
(三)制作执行报告
1、被查对象在规定的期限内办理完税款、滞纳金、罚款入库 手续后,执行人员根据税款征收部门传递过来的入库凭证复印件制作《税务稽查执行报告》。
2、被查对象未在规定的期限内办理税款、滞纳金、罚款入库手续,执行人员应向被查对象下达《限期缴纳税款通知书》责令缴纳,逾期仍不缴纳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以后,采取税收保全或强制执行措施。经采取措施被查对象的税款、滞纳金、罚款收缴以后,执行人员根据税款征收部门传送来的入库凭证复印件,制作《税务稽查执行报告》。
3、执行报告的制作要求
执行人员制作执行报告时,项目应填写齐全,内容填写完整,按照执行的先后顺序统一编号。其内容包括:文书字号、纳税人名称、纳税人识别号、执行人、执行时间、执行方式、执行内容、执行情况及结果等内容。
4、资料归档
执行人员将在税务稽查执行过程中形成《税务稽查执行报告》等文书、资料整理、传递给审理部门,由审理部门查收后,接照税务稽查案件的管理要求组卷归档。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三、执法检查
(一)检查《税务文书送达回证》。
1、通过与税务处理决定书、处罚决定书、稽查结论制作日期的对比,检查税务执行人员是否及时送达税务文书,有无拖延。送达后,受送达人是否在送达回证上填写收件日期并签名或盖章;受送达人拒绝签收的,受送达人是否在送达回证上填写拒收理由和日期、现场见证人是否签字;委托人是否在送达回证上签名或盖章;邮寄送达,采用挂号方式从邮局邮寄,是否将邮寄凭证粘 贴在送达回证上存档;公告送达是否将公告件和公告费收据作为回证附件存档。
2、送达回证上的送达地点、收件日期是否填写,送达人是否签名或盖章,税务机关是否加盖公章等。
(二)通过检查《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税务文书送达回证》、被查对象入库凭证的复印件,检查对逾期未办理追缴的税款、加收的滞纳金、罚款入库的,执行部门是否下达《限期缴纳税款通知书》责令缴纳,逾期仍不缴纳的,是否经批准后依法采取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采取措施手续是否齐全,文书使用是否正确得当,是否履行必备的审批权限,程序是否合法,执行主体是否合格,是否由二名以上税务人员执行。入库凭证复印件是否在备注栏注明“查补”。
(三)检查税务执行报告制作时间是否在处理决定书、处罚决定书、稽查结论或其他文书制作日期之后;执行方式是否填写准确,即被查对象在限期内入库的为自动履行,逾期后采取税收保全或强制执行措施的应填写税收保全或强制执行,有无仍填写自动履行,执行内容是否填写清楚,执行结果是否填写真实,与实际执行情况是否一致。如处理决定书注明查补税款15000元,纳税人实际入库10000元,执行报告的执行结果是15000元等。
(四)是否将在执行过程中形成的所有文书、资料一并转交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第十一章 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推荐阅读:
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功08-30
【社会课件】第十一章 公共关系实施10-15
第十一章 对税务稽查的执法检查11-13
第十一章第二节发育 教学设计10-23
北师大初三物理第十一章教案07-21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11.4 机械能及其转化10-12
逆境造就人才优秀作文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