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理性上网对联

2024-08-19

青少年理性上网对联(通用7篇)

青少年理性上网对联 篇1

河南省职务犯罪预防网报道:(刘鸿雁 李文革)卢氏县检察院为了推动廉政文化建设,营造“清廉育人,养廉崇廉”的机关廉政文化氛围。近日,该院纪检监察部门在全院广泛征集由干警创作的廉政对联、楹联20余幅,较为广泛地反映了该院廉政文化建设取得的硕果。近年来,该院突出廉政文化建设这一主题,实现了连续五年干警无违法违纪现象,促进了检察工作的全面发展。为了推动廉政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该院组织开展了廉政对联、楹联创作活动,领导重视,带头参与创作,其中党组书记、检察长杨红岩创作的“树立执法理念把公平正义写在检察队伍旗帜上,牢记党的宗旨将廉洁从检融入万民百姓心目中”和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贾建超创作的“法律监督扬正气,公平正义播清风”等紧扣当前廉政教育活动主题,雷舒拉、段树理两位副检察长分别创作的“一身正气堂堂正正办案,两袖清风清清白白做人”、“公心在胸慎断一事一案,廉字当头贵在有始有终”反映了廉政在办案中的作用。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王金才创作的“知荣耻勤政清廉得人心,明是非公平正义顺民意”、“学白洁碧血写青史甘愿吃尽苦中苦,树理念丹心献人民万众赢得福添福”,把“八荣八耻”和学廉洁检察官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廉政文化的与时俱进性。目前,该院已对干警创作的20余幅廉政对联、楹联作品制成匾牌悬挂在机关楼层和摆放在干警办公桌上。

检视前事,手持法律利剑一身正气;

察看吾身,身处喧嚣尘市两袖清风。

人民最恨官仓鼠,华夏尤尊孺子牛。

2、治政须凭三尺法,为官应尚四知风。

3、革故鼎新,政体康和臻至治;纠偏矫正,民心踊跃续长征。

4、扬清激浊,尚德崇贤。

5、勤政爱民弘正气,扬清激浊倡廉风。

6、守正保廉,南粤有天皆丽日;爱民勤政,神州无处不春风。

7、守正保廉,愿大地常蒸淑气;爱民勤政,让神州遍洒春晖。

8、图治励精,雄狮一吼五洲荡;扬清激浊,正气大张九域春。

9、每羡四时奢,金钱美色;须知三尺法,烈日严霜。

10、党施廉政,民沐惠风。

11、廉风扬九域,正气炳千秋。

12、兴邦重任征途远,惩腐正风岁月长。

13、惩治腐虫,大树参天增活力;保行廉政,中华立世展雄姿。

14、举国同欢,三讲春风吹大地;与时俱进,两思哲理振中华。

15、奉公约己,勤政爱民。

16、祛腐恶,保清廉,万象皆随新运转;讲文明,守信用,百花争向好春开。

17、守正为官,浩浩春风充海内;崇廉治政,融融淑气满人间。

18、志在人民,以洁以廉扬正气;心怀天下,全心全意拓新程。

19、为国图强,保廉勤政,务实求真,百业繁荣春后笋;替民造福,决策运筹,生财兴利,千家富裕锦中花。

20、革除坏作风,舒心南国千般美;重塑新形象,放眼汕头一派春。

21、气正山河壮,政廉日月春。

22、旭日高悬,大地光明,腐雪消融人意好;春风惠拂,神州和暖,廉花开放国华新。

23、不慕虚名垂野史,要留清白在人间。

24、替民办实事,保洁养廉,锦绣中华春永驻;为国致富强,鼎新革故,英雄业绩水长流。

25、反腐保廉,廉风更比春风暖;祛邪扶正,正气犹如瑞气浓。

26、革故鼎新,莫当兔尾;保廉反腐,敢捋虎须。

27、扶正祛邪,春盈九域;保廉反腐,福荫万民。

28、反腐保廉,党政齐抓共管;整风肃纪,国家长治久安。

29、好景已随廉风至,新花争向善政开。30、党风端正民常乐,国法严明众永安。

31、反腐肃贪,烈日严霜三尺法;爱民勤政,春风化雨九州荣。

32、沐雨栉风胸怀百姓,披星戴月福造千家。

33、时蔚廉风扬正气,国开善政固金瓯。

34、三讲风新五星焕彩,一廉政善九鼎增辉。

35、七月廉风教育,匡扶正气;九州伟业文明,大展宏猷。

36、政廉风正民心顺,纪肃法明国运昌。

37、整饬政风拒腐防变,提高素质守正尚廉。

38、守正肃贪,南国有花皆艳丽;爱民勤政,神州无处不祯祥。

39、廉风永扇,正气长留。

40、官惕民怀常疑萧竹,政与弊绝遍洒春风 篇二:一副对联学十点知识

一副对联学十点知识

一副对联学十点知识半山居士

一副对联学十点知识

著名教师章闻,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曾自编一副包含十个知识点的对联给学生,并让学生自己翻阅工具书或上网查找对联所涉及的内容。不仅大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库存,拓宽了学习视野,还使学生养成勤于查阅、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其对联是: 读三苏、诵三曹、研三袁、探三玄,志求三乐;

温四史、展四库、惜四孟、度四美,心美四君。

此联一气呵成,读来琅琅上口,而且妙在涵盖了或是文学、或是历史、或是古代汉语,共十个知识点。虽然不深奥难懂,但必须知道这十点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其意蕴。三苏:指北宋文学家苏洵(亦称“老苏”)与其子苏轼(亦称“大苏”)、苏辙(亦称“小苏”)三人。其中苏轼的成就最高,在诗、词、文各方面都有重要地位。苏洵、苏辙长于书策散文。三人皆入“唐宋八大家”之列。

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他们因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在当时的文坛上很有影响,所以后人合称为“三曹”。

三袁:明代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的并称。他们都是“公安派”代表作家。《明史·袁宏道传》:“袁宏道,字中郎,公安人。与兄宗道,弟中道并有才名,世称三袁。” 三玄:《老子》、《庄子》、《周易》三书的合称。《颜氏家训·勉学》说:“《庄》《老》《周易》,总为三玄。”魏晋玄学以老、庄糅合儒家经义,把此三书作为玄学的经典。

三乐:三种乐事。《孟子·尽心上》:“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无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四部史书的合称。阅此四部书列在二十四史的前四部,也称“前四史”。

四库:《四库全书》的简称。此书由清乾隆年间大学士纪昀主持编修,共收书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卷,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共称为“四库”。

四孟:夏历四季第一个月的总称。即孟春正月,孟夏四月,孟秋七月,孟冬十月。例如:《汉书·刘向传》:“日月薄蚀,山陵沦亡,辰星出于四孟。”

四美:四种美好的事物。此处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王勃《滕王阁序》:“四美具,二难并。”

四君:指战国时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四人,也称为“战国四公子”。

一副对联,涉及到文学、文化常识等十个知识点,如果很好地记诵、理解,实在有一石多鸟的功效。

青少年上网调查报告 篇2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电脑已经悄无声息的进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现在的电脑已经是时尚的方向标。电子时代的到来尽管为人们带来了无数的便利,但是也带来了负面影响。本文主要介绍青少年使用电脑的一些现状,分析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使用电脑的原因,以及如何让人们合理的利用电脑。

关键词:电脑网络游戏危害与建议

一、前言

我利用这次寒假在我们县城的三顾电脑城进行社会实践,由于中小学生在假期中,而且马上要过春节,所以有好多家长为孩子购买电脑作为给孩子的礼物。这让我们县的电脑家庭占有率又提高了一步,一方面说明了我们县人民的经济发展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一方面也意味着有更多的孩子能随时上网了。这让我想知道孩子们的假期生活是怎么度过的,为此我在我们县城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

二、调查方法:

1、在网上搜集相关资料;

2、设计并派发调查表,收集统计相关资料;

3、走访调查。

三、调查结果:

通过这次的调查我发现我县的电脑家庭普及率已经高达70%,有些

家庭不止有一台电脑,现在的电脑已经成为我们日常家电中的一份子,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习惯了电脑在人们的生活中的存在。

而对于电脑的使用,孩子们的说法也是那些主流的,主要就是看看视频听听音乐玩玩游戏聊聊天刷刷微博等进行娱乐活动,而很少有人利用电脑来学习的。而在假期里使用电脑的时间上不少中小学生甚至已经达到了除非睡觉几乎分分秒秒都在电脑前的境界。

四、分析原因及危害: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电脑前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呢?首先电脑游戏刺激吸引着他们,让他们不愿离去。其次,现在的娱乐活动太少了,好像出了电脑陪着自己没有其他的了。所以因为无聊而又不知道去干点什么,不得不盯着电脑来打发无聊的时光。嗯我觉得这一点也是让不少青少年患上网瘾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在的社会让人与人之间越来越淡然,越来越不信任,这让一些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出门去玩耍,这让电脑成为孩子玩耍的伙伴。还有就是现在的高速发展,让孩子们玩的地方的越来越少了,不像我们小的时候叫上一些小伙伴在空闲的场地上随便一玩就是半天。再次,就是现在家长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时间不是很多,所以选择让电脑陪伴孩子。还有一点就是,现在大家没事就玩玩电脑,这好像也是一种时尚,青少年为了追随时代潮流。正是现在的青少年能方便的接触到电脑,而且其自身的控制力又是较差的所以电脑给青少年带来的危害也是巨大的。正如大家所知,现在的近视率越来越高,而且呈现出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网游中的暴力因素让青少年在现实中也使用暴力解决问题,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更有调查指出,由于长时间的玩网络游戏会让人们的记忆力下降,不利于孩子们的学习。我觉得最最重要的一点负面影响是长时间面对电脑让孩子们不会跟人正常的社交,甚至会害怕与人面对面的交流,严重的会患一些孤独症等精神疾病。这些将严重的阻碍我们社会的发展。

四、建议:

(一)、对社会、学校的建议

1.建设一流的青少年同站,占领网络阵地。

2.开展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提高网络“防腐”能力。

3.家长、老师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4.学校可以在寒、暑假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有意义的集体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生活体验等。

(二)、对家长的建议

1、家长要尽可能的陪陪孩子,与孩子经常谈心。

2、鼓励孩子跟邻居家的小伙伴玩,鼓励孩子动手能力。

3、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4、为孩子安排合理的作息表并监督孩子严格执行。

(二)、对青少年的建议

1.严格控制自己,上网时间不宜过,不访问思想内容不健康的网站。

2.把握好上网和其他活动的关系。

3.不把上网当作获得信息的唯一途径。

4.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不把上网当作自己唯一的娱乐活动。

5.自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电脑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使人获得知识,也能把人推向犯罪,关键是怎么利用它。

这不仅要社会各方面的重视,青少年自身也应该意识到这一点。主动控制自己,合理利用电脑,发挥其正面影响,远离负面影响。

青少年文明上网倡议书 篇3

全区各族青少年朋友们:

在我们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和谐学校、和谐课堂的今天,互联网技术得到迅速普及并逐步渗透到学习、生活的各个领域,互联网带给我们大量信息,也拓宽了我们交往的渠道,网络已成为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成为“网民”。网络在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不良资讯、长时间上网也危害着我们的身心健康。个别网站存在着传播不健康信息、刊载格调低下的图片、提供不文明声讯服务,甚至传播暴力文化及严重危害社会的内容,使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受到侵蚀,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社会的共同呼唤和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为使网络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虚拟社区的和谐家园,我们向全区广大青少年、同学们发出如下倡议:

一、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抵制腐朽思想的侵害,接受科学进步的思想。我区各族青少年要坚决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传播弘扬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内容为荣,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网上舆论氛围。

二、争做《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实践者,营造文明、安全的网络环境。我区各族青少年要自觉远离网吧,不利用网络煽动闹事、拨弄是非、造谣生事;不在网络上冒名顶替、诬蔑欺骗;不散布虚假言论,不轻信网上流言。

三、共同维护文明网络环境,共同清扫网络垃圾。不制造和传播网络病毒,维护网络安全,不在网上宣传色情、迷信、暴力的内容,不在网上谩骂、攻击他人,注意文明用语,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

四、文明上网,上文明网,上安全网,做有正义感、责任感、上进心的网民。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便约见网友;牢记学生身份,只撷取有益的信息和资料,自觉遵守网络公德,争当新时代的好青年、好少年。

为此我们倡议:我区各族青少年应当担负起宣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传播者,积极倡导文明上网,创造全新的网上生活方式,做有正义感、责任感、上进心的合格网民的先锋,用自己的行动进一步在全社会促成安全上网、文明上网的良好风气。从自身做起。首先在主观思想上建立一道防线,抵制网络上一些虚假、反动、消极的内容对自己精神上的侵蚀,并且要树立与之斗争的信念与决心。然后,从客观实际出发努力学习网络知识、技能,提高操作水平,自觉维护网络安全,建设网络文明,勇做倡导和维护网络安全的先锋。

青少年安全上网倡议书 篇4

一、遵循爱国、守法、公平、诚信的原则,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积极推进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

二、倡导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不文明行为,争做弘扬主旋律的表率、遵纪守法的表率、抵制低俗之风的表率、致力形成健康向上的网络文明新风。

三、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认真履行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不制作、不传播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违反法律法规以及淫秽、色情、迷信等有害的信息,坚决抵制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道德相违背的信息内容,自觉抵制网络低俗之风,净化网络环境。不刊载不健康的文字和图片,不链接不健康的网站,不登载不健康的广告,不发表或违法、庸俗、格调低下的信息,积极营造网络文明新风。

网络是交流之地,文明是和谐之本。全体共产党员、窗口服务部门工作人员,要以身作则,严格自律,做文明上网公约的实践者和带头人,带头抵制网络有害信息,带头清扫网络垃圾,带头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

青少年健康上网问卷调查报告 篇5

长丰县朱巷中学 陶李 余晓艳

一、调查背景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应用,网络的触角伸向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毋庸置疑,网络作为信息的载体,它给人类的社会生产力带来了巨大的飞跃。“网络”已成了当今了解世界、走向世界的快捷的窗户。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精神的青少年,对网络更是情有独钟,一“网”情深。然而“网络”在展现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的同时,也打开了一个无限巨大的“垃圾场”的大门,对身心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可谓“一半是馅饼,一半是陷阱”。

二、调查方法:

1、各种书刊资料收集

2、网上查询

3、网络问卷法

4、组员讨论研究

5、材料整理与编辑

三、调查研究:

1、调查数据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主要是13—18岁的青少年,调查发现“大数据”的到来确实对我们广大青少年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影响,例如:喜欢玩手机游戏的同学占调查总人数的54.96%;曾经连续玩网络游戏超过一个小时的同学占有调查总人数的44.48%;自己承认曾经熬夜玩手机的同学占调查总人数8.92%。初中生的网龄主要集中在一年左右,占比为45.33%,高中生的网龄主要集中在一至三年,占比为36.97%,由此可以发现,在青少年

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网络的痴迷程度也是在增长的;70.79%的调查者希望自己的手机具有“上网”功能,居所有调查选项中最高项,可见广大青少年对网络的渴望程度,也可发现广大青少年对网络的依赖程度。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致使广大青少年的上网手段也发生的改变,以前主要都是能过电脑上网,而当下的青少年主要都是通过手机来上网的,占比为67.22%;对于“亲密的网友邀请您见面,您会去么?”这个问题,73.58%的青少年都选择了不会去见面,由此可以发现随着网络安全教育的开展,广大青少年的网络安全意识还是得到了提高的。

通过调查数据还发现,广大青少年对“大数据”可能给我们带来哪些不良影响以及这些不良影响的应对措施等相关内容了解的还是挺多的,如:82.39%青少年认为沉迷网络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自己没把握好上网尺度;80.82%青少年认为克服网瘾最需要的是个人的自制力。

2、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原因:

通过调查数据发现,绝大多数青少年对“大数据”可能给我们带来不良影响的认识都是非常到位的,即使出现了不良影响,如何积极应对这些不良影响,广大青少年也是有一定理论基础的。但是,现实生活中还是有不少青少年沉迷网络,难以自拔,究其原因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造成的。

第一,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成人意识强烈,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大人了,什么事都可以自己处理,不需要别人的帮助。但事实往往相反,他们经常无法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再加上现在的孩子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娇宠惯了,一点小小的挫折可能就会令他们无法接受,具体表现为,情绪波动比较大、控制情绪能力不强、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受挫折后情绪不稳定,使得这些孩子不自觉地去寻找一个能充分满足自己的世界,网络恰好为他们提供了这一条件。在网络世界里,他可以解决任何问题,他可以完全逃避现实,他的情绪可以得到充分的宣泄。

第二,家庭关系紧张,无法与父母进行很好的沟通是青少年选择网络的又一主要原因。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在确立人生观、世界观最关键的时期尤其需要来自父母的正确指导。很多父母更习惯于那种“家长命令式”的教育方法,忽视了青少年的叛逆心理,造成了青少年偏要和跟父母对着干的局面——你们不让我打游戏,我偏要这么做。此外,像我们这样的农村中学,留守的孩子比较多,孩子与父母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缺乏相应的爱和信任,致使网络成为了这些孩子们的一种精神寄托。

第三,学习成绩差,自暴自弃。大多数沉溺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的孩子,学习成绩都比较差,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体验不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往往会选择网络来满足自己,在一些网络游戏中找到一些满足感来弥补现在生活中的空虚,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现实生活中越是空虚越是要从网络空间中来满足;沉迷网络越深,现实生活中的空虚感就会越来越强,最终导致无法自拔。

第四,青少年自控能力差,容易冲动,一旦陷入网络游戏,明知会影响学业,但是却不能自拔。

3、青少年上网的利弊分析:

应该承认,网络对学生还是有诸多好处的,主要表现在:可以拓展知识面:网络世界的出现,使学生的生活空间,从原先相对狭小的物理空间进入了一个完全开放的虚拟空间,扩大了学生的人际交往层面;提升了社会交际能力,能够促进学生甄别现实与虚拟空间的真伪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成绩,打字速度快;经常玩游戏的同学反应速度快,思维敏捷。

但是,由于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青少年无节制地上网所产生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影响学业。中学生上网大多是为了打游戏、聊天和点歌等,这些娱乐方式对中学生很有吸引力,意志不坚定的学生常常身不由己,情不自禁,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严重影响学业。有的上网时间过长,不能好好地休息,上课无精打采,精神恍惚;有的即使上课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有的为了上网甚至旷课、逃学等诸如此类的现象日益增多,浪费了大好时光,导致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大好前途。

第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目前,大多数中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本来就缺乏与他人沟通的机会,如果再沉迷于网络游戏或聊天,就会使他们减少和人交流的愿望,甚至患上“电脑自闭症”,处于亚健康状态会直接呆滞心理障碍。

第三,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有些网吧环境较差,大量的吸烟导致烟雾缭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有的学生上网时间太长,容易引发很多疾病,长时间上网不但对眼睛造成极大伤害,还打破了正常的生活规律;有的学生为了上网常常节省午饭钱,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引发一系列身体疾病,更可怕的是还会导致心理疾病,这将给中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无法预计的损失。

第四,诱发中学生犯罪。上网费用入不敷用时产生邪念欺骗家长或者抢劫校学生钱物。这种现象现在时有发生,网上不健康的内容也会导致中学生的行为道德不规范。学生光顾不良网站,也容易使学生走上犯罪道路。

4、建议和意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吧的数量也逐渐增多,家庭上网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中学生上网的人数也会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这是他们的权利,学校和社会不可能也不应该禁止。但中学生正处于身体与心智成长之中,他们上网弊远远大于利,特别是不健康上网给中学生带来严重危害,我们必须对他们的上网行为给与关心、引导和教育,使互联网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加强各方面教育。作为学校,如果只是强行禁止学生上网,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应该变“堵”为“疏”,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典型事例,加强法制教育、网德教育、责任

意识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教育,使学生彻底认清不健康上网的危害,注重引导学生健康上网。作为社会,通过各种媒体普及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开设中学生心理咨询热线。作为家长,不要只是关注学生的衣食住行,更要关心孩子的心理成长,不要对孩子放任自流或者强加干涉,配合好学校、社会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第二,加强政府管理。加强对网吧的审批,继续加大对网吧的检查力度和管理力度,尤其是对网站内容、上网时间和身份证等方面进行细心检查,严格管理。阻止不健康的进口游戏泛滥,杜绝不健康上网情况的发生,保护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不能只对非法网吧知识罚款了事,更不能只知道伸手向网吧收钱而疏于管理,使网吧的经营出现秩序混乱的情况,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第三,加强网络管理,加大法治力度。对于境内境外一些非法网站加强监控力度,对这些网站坚决取缔,对于境外的网站进行严格过滤,制定专门法律,继续加强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保护中学生健康上网。

四、调查结论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经过讨论做出了以下的总结。但由于我们的认识还不足,对问题不能全面、客观地分析,因而做出的结论不是很全面。

1、在我们朱巷中学及周边地区有过上网经历的中学生已经不是少数,数量比较庞大,高中生居多,仅9.48%的人从没有上过网。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还有许多中同学对网络表示的很向往,可见中学生上网的人数会越来越多。

2、大部分的中学生能够做到比较理智上网,大都在周末、假期上网,而且上网时间还是比较有节制的。痴迷于网络的中学生还是比较少的,当然我们决不能对这少数人掉以轻心。老师、家长一定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指导,否则,他们沉迷于网络,会毁了他们的一生,而且他们也会影响到其他的同学或朋友。

3、网络可以扩大我们的认识面,让我们更好地学习,尤其是一些网

络学校对我们的学习很有帮助。从调查统计数据来看,我们的中学生还没有充分地发挥网络的优势,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较多中学生上网的目的为了玩游戏和聊天,约占33.10%。这也说明了游戏和聊天对中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他们喜欢聊天,反映了他们有很强的交友欲望,可能在现实中这种欲望得不到满足,他们就想从虚拟的世界得到满足。

4、从调查中,我们发现,上网对中学生的生活、学习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很多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受到影响,其中一部分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受到较大的影响。同时,上网对中学生的性格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性格外向和中性的中学生许多转变为内向。原来性格内向的中学生也有一些变得更内向。接触网络以后,中学生周围人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较少部分人对周围的人的态度变冷淡。这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学生沉湎于虚拟世界,对现实世界感到不满,这不利于中学生适应将来的社会现实,对塑造中学生健全的性格也是很不利的。

5、中学生上网的环境差。正规的网吧不多,“黑网吧”较多,这些黑网吧的环境普遍较差,没有消防设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网吧业主只管自身的利益,不理学生有任何不良行为。学生在网吧内任所欲为,吸烟、喝酒,任由学生喧哗。多数网吧显乌烟瘴气。另外,网吧内上网的人员复杂,不乏流氓,未成年人易误入歧途。

6、网络引发的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通力合作才能解决。为中学生正确、理智地上网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社会、学校、家庭要负起责任。更重要的是,中学生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自制力、上好网、上健康网。

五、建议

1、中学生应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多与同学、老师、家长交流,丰富自己的精神、情感世界。应该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使自己的生活更充实。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制力,不去看色情、暴力的网站,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为学习、生活等方面服务。同时也要自觉遵守有关法规,以《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见

附录)为准则,严格律已。

2、社会应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有关执法部门要加强对网吧的整顿力度,严厉打击“黑网吧”,决不姑息。国家应加快网络技术的研究,对色情、暴力网站进行有效的管理。通过各种形式,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网吧业主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抱着对社会,对未成年人负责的态度,严禁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完善法规,如《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见附录二)、《未成人保护法》等法规,更有效地规范网吧经营及保护未成年人。

3、学校应真正地落实教育部关于“减负”的有关规定,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开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普及电脑和网络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正确、理智地上网。多让学生了解网络存在的问题,教导学生处理这些问题,使学生能够辩识网络的是非、利弊。

4、开设学校网吧。现在许多学校都开设有信息技术的课程。在此基础上,开设学校网吧,让学生在学校上网,由学校专人统一管理,避免学生与网络中不健康的信息接触,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学习与上网的关系。这个我们可以和学校积极争取。在校园网吧上网环境洁净、空气清新、上网环境好,既没有不三不四的人,也无人吸烟,还有老师管理和指导,玩游戏、聊天很有节制,还给对信息技术感兴趣的孩子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的平台。

5、家长应多与子女沟通,了解他们的情况。多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方面的需求。让孩子得到情感上、精神上、心身上的满足。正确地引导孩子“健康上网”。

六、心得体会

经过一年的研究活动,我们懂得了应该如何正确地凭借事实,从具体的感性材料中总结经验,提取出具有可行性和代表性的理论。我们从中认识到自身的某方面的不足,例如对问题如何客观地看待、分析和下结论的能力存在不足,在处理意见冲突的能力等的不足。在调查的过程

中看到的现象,也让我们对自身行为有所思考。要正确地、合理地处理好上网与学习和其它方面的关系,利用上网学习,让上网向有利的趋势发展。我们也要以上网不良的现象引以为戒,提高自身的素质,尤其是是非的辨别能力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有正确的上网意识。

青少年上网情况调研报告(精) 篇6

我国自90年代初加入国际互联网以来,发展迅猛,面对扑面而来的网络时代,广大青少年对网络趋之若鹜,纷纷“触网”。据CNNIC的调查,目前全国网民中18~35岁的青年占85.8%,18岁以下的占2.4%。由此可见青少年上网已成为一个趋势。

一、青少年上网的基本情况调查结果

为了深入了解互联网对青少年学习和工作等的好的或坏的影响,我们班的几个同学成立了调研小队,该小对主要针对包括在校学生,以及年龄大约在16-28岁之间的青少年,开展了一系列的的现场调查,包括问卷调查,网吧查询等等。根据我们几个人的总结,其基本情况如下表: 问卷调查样本基本情况表 性别 文化程度 年龄(职业 婚姻状况 政治面貌 男 52.8%

初中及以下 5.1% 11-14岁 1.4% 企业公司职工 40.0% 已婚 13.1% 群众 8.8% 女 47.2% 高中 32.9% 15-19岁 18.6% 机关事业干部 10.5% 未婚

86.9% 共青团员 75.5% 大专 17.9% 20-24岁 45.6% 教科文卫工作者4.1% 中共党员 15.7% 本科 43.0% 25-30岁 28.0% 农民 1.8% 研究生及以上 1.1% 31-35岁

5.0% 学生 42.5% 36岁以上 1.4% “网龄”:

被调查的青少年“网龄”并不是太长。这439名青少年当中没有上网的人数为151人,占总数的34.4%。上网的青少年大多数“网龄”都在2年以下,这是因为我国互联网在近两

三年内才突飞猛进地发展,青少年接触互联网时间不长,网龄达到3、4年以上的只占3.9%。

上网时间: 青少年上网时间一般每天平均不会超过2小时,极少有人每天上网时间达到4小时或以上(1.2%。进一步分析表明,网龄越长的人上网的时间越长。

上网地点: 一般集中在四个地方,最多是在家里(81.5%,其次是在学校的机房(36.8%,第三是在工作单位(29.1,第四是在学生宿舍(25.3%。其它一些地方包括:网吧、公共图书馆和亲朋好友的地方。

上网费用:

自费上网的占40.6%,公费上网的占17.9%,既有自费又有公费上网的占21.6%。大多数人(88.1%平均每个月的上网费用保持在100元以下,极少数人(1.6%每月花费在200元以上。

经常上的网站: 大型门户网站上得最多,有87.8%的人经常上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国内其他网站及大型bbs相对于其他网站又较受年轻人欢迎,前者上网人的比例为73.2%。

阅览信息: 阅览得最多的信息是文化娱乐类(45.7%,其次是时事新闻类信息(25.0%,经济类信息(12.7%,科研学术类信息(10.0%,其他信息占6.6%。

二、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

科技发展史不断证明,科学技术象一把双刃剑,既有有益于人类发展的一面,也有危害人类利益的一面。网络作为信息社会的技术新生儿,也毫无例外地具有这种双面特征。如果正确利用网络,互联网会对进入其中的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起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互联网并不是一个纯洁、健康的虚拟天地,它所传输的信息、一些网络主体的不良行为都会对青少年一代产生负面的影响。

1、网络的创造性催生青少年的现代观念,而网络的复杂性又易使青少年产生思想混乱。

网络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开放程度高,是现代科技的结晶,也是信息社会的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网络的这些特征有利于培养上网青少年的现代观念,如学习观念、效率观念、平等观念、全球意识,等等。

现代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学习已经不可能再是一劳永逸的事了,一个人在成长

过程中要不断接触新事物、接受新观念,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这一点在网络世界体现得更为明显。网络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硬件、软件的更新换代都很快,青少年为了与其保持同步发展,只有不停地学习、接受新的技术。

平等是互联网的一大特点,“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网上的等级、性别、职业等差别都尽可能小地隐去,不管是谁,大家都以符号的形式出现。这里没有天然的权威,没有凌驾于他人之上的特权人物,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经受网络平等性熏陶的青少年,自然会增强平等待人、待己的观念。

互联网是世界性的电子空间,在这个空间中青少年与世界的联系变得十分便捷、迅速。这次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人(16.6%经常访问国外的网站,与素不相识的外国人交友、聊天或者探讨问题。这对于青少年一代形成全球意识起着积极的作用。

丰富多彩的互联网极大地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同时形形色色的思潮、观念也充斥其间,给青少年的思想成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互联网产生于信息化大国,发展于发达的西方国家,我们只是刚刚起步。西方国家在输出网络技术、设备的同时,必然裹挟着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这对于我们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肯定是一个冲击,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一个挑战。就语言来说,互联网上的英文信息占95%以上,中文信息还不到1%,英文的辐射力远超过中文。随着互联网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影响程度的不断加深,不同文化类型、意识形态之间的交汇、冲突与整合将越来越明显,这种状况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2、网络的丰富性拓宽了青少年求知途径,过多的信息也易对青少年造成“信息污染”。

尼葛洛庞帝说:“信息高速公路的含义就是以光速在全球传输没有重量的比特。”互联网世界是个信息极其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世界,来自各种不同信息源的信息数量按几何级数不断增长。许多青少年上网最初的目的只是因为追逐时尚与满足好奇心理,但最终都几乎被互联网大信息量的优点所吸引。调查中,70.6%的青少年对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表示“满意”。55.8%的青少年表示最希望能在网上“找到所需要 的资料”,“得到各种知识”。互联网上获取知识的方便、快捷、全面的特点,给青少年求知带来极大的方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互联网不只是为青少年打开了认识世界的一扇窗,而且是为他们的创造了另一个求知的广阔空间。

网上的信息也是良莠不齐,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管,网上色情、反动的信息大行其道。青少年的是非判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还不足以抵御这些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不良信息的“污染”对象。据我们的调查,有34.6%的青少年网民公开承认自己曾浏览过色情网站,4.9%的人承认“经常”去看(实际人数可能大于这个数字。虽然大多数人表示“看了也就看了,没什么大不了”,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一发不可收拾,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更有甚者,产生对网络的过分依赖,成为“电子海洛因”的“吸食者”,染上“网络成瘾症”,对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

3、网络的超时空性为青少年扩大了交往面,但网络的虚拟性造成青少年社会化的“不足”。

网络可以即时传送文字、声音、图像,为青少年人际交往提供多媒体化、互动性的立体

途径。网上收发电子邮件方便、快捷,ICQ 新奇、及时,聊天室轻松愉快,BBS 的讨论自 由、广泛,青少年通过这些途径可以与许多互不相识的人交谈、来往,互相帮助,互相倾诉。还有许多网站专门提供各种类型的交友服务,青少年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工作的需要、学习的需要交到自己想交的朋友。网上交友相对安全、轻松,许多青少年乐此不疲。网上交友是青少年人际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社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因为网络 的虚拟性,这种社会化只是一种虚拟的社会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存在机器的阻隔,是一种 “人——机——符号——符号——机——人” 形式的交往。这种形式的交往去除了互动双方 的诸多社会属性,带有“去社会化”的特征,与真实社会情境中的社会化相去甚远。而且,网络上的青年交往范围大多只限于青年与青年之间的同辈交往,青年与成人之间的社会互动 较少,代际间的学习、互动明显不足。

4、网络的互助性培养出众多

“网上雷锋”,而网络的隐蔽性又会造成青少年道德感弱 化。网络的互助性是互联网上人际交往的一大德性的创新。国内外关于互联网上紧急救助的 动人事例屡见报端,在我们调研过程中也有这样的事例。一位职业青年的妻子剖腹产后,手 术伤口感染,医院治疗没有效果,他就在网上发布求救信息。时隔不久,他就收到了来自众 多网民的电子邮件,有的是有这方面经历的人,有的是职业医师,还有香港、新加坡等地的 专家向他提供解决方法,即使一些门外汉也热情地告诉他可以在哪里获得帮助。后来他根据 网友们提供的信息,与医院探讨出治疗方案,解除了他妻子的痛苦。网络互助性的生成有多层次的原因:首先,一些网站需要培养自己的网民,就想方设法为来 访的青少年提供各种真诚的、高质量的服务,这些服务大多是免费的。各大网站之间在服务 形式、服务内容上不断花样翻新,为互联网的互助性提供了大环境。其次,在网上给别人提 供帮助可以满足大多网民的表现欲望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一个学生网民说: “当我给一些新 手提供了帮助以后,他们会十分恭敬地对你,称你„大师‟,那种感觉很好。”还有,这种人 与人之间的互助性会广泛传播,助人者影响受助者,受助者大多会再充当助人者,这种良性 循环就造就了网络的互助性。另一方面,网络上青少年道德感的弱化现象也值得人们去重视。据调查,有 31.4%的青 少年并不认为“网上聊天时撒谎是不道德的”,有 37.4%的青少年认为“偶尔在网上说说粗 话没什么大不了的”,还有 24.9%的人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青少年网络道 德感的弱化主要是因为网络的高度隐蔽性。每个人在网络上的存在都是虚拟的、数字化的、以符号形式出现的,人与人的交往也表现为符号与符号的互动。上网的人都缺少 “他人在场” 的压力,“快乐原则”支配着个人欲望,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中恶的一面,会在这种无 约束或低约束的状况下得到宣泄。青少年网上道德感的弱化会直接影响网络的建设,其次也 有可能波及青少年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

5、网络的平等性为青少年创造出自我实现的新空间; 网络的高科技特征易造成青少年 单一的技术崇拜。在我国,互联网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在网络建设领域里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给 年轻一代带来了大量的创业机会。在这个领域里,较少存在不平等的因素和进入障碍,大家

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十几二十岁就出类拔萃,成为业界高手 的人大有人在。一些在校学生甚至“休学创业”,进入红火的 IT 行业。在现实生活中,青年 人总是被看作受教育者,而网络世界是青少年自己开辟的无中生有的世界,青年人在这里拥 有自己平等的权利和更多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在网络世界里,技术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标准,拥有高超计算机技术的人成为业界的宠 儿,这取决于网络本身对技术及创新能力的高要求。IT 行业的从业人员因其高技术、高收 入,他们的职业声望已经在众多职业中名列前矛。在广州大学生四位钦佩的人物中,美国微 软公司的比尔· 盖茨位于周恩来、邓小平之后,名列第三。青少年群体对技术的追求,“知 对 识英雄”的崇拜,有利于我国信息化技术人才的培养。但是,青少年对技术的过度崇拜,容 易造成对思想修养的偏废,认为个人素养无足轻重,只要学好技术就可以包打天下。从青少 年对“黑客”的认识上可以略见一斑。7.6%的人认为黑客是“侠客”,22.0%的人认为黑客 是“能人”,而多达 39.7%的人对其认识模糊,认为“说不清”。我们并不希望出现单一的技 术崇拜,而忽视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现象。“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是江泽民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四统一”要求之一。另外,技术道德、职业伦理对技术本身 的发展也起到方向性的引导作用,没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就不可能把技术应用到合乎人类发 展的正确途径上来。

三、互联网给青少年工作带来的新课题 从发展趋势来看,随着网络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和信息传输速度的加快,互联网在不久的 将来会对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生活在现时代的青少年一代,将与网 络一起成长,他们会区别于“在电视机前长大的一代”,而成为新的“网络世代”(the net generation)。网络世代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都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这给我们 青少年工作会产生相应的影响,带来新的课题,我们应该作出积极的、超前的应对。

1、如何建设青少年的网站,占领网上思想教育的阵地。互联网被称为“争夺眼球的战争”(war of eye balls),意即谁能吸引住网民的注意力,谁就会在互联网上取得获胜的优势。互联网上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现象,迫切需要共青团 组织在占领网络阵地方面作出努力。在思想教育领域,马克思主义的东西不去占领,非马克 思主义的东西就会去占领。青少年网站的建立已经成为必要,关键是如何运作。目前,从团中央

到地方都有不同层 次的团组织建立了工作性的网站,这还只是团的系统内部网站,对广大青少年的吸引力不大。在上网的青少年当中,只有 9.9%的人访问过共青团系统的网站,23.5%的人“听说过,但没 访问过”,而多达 66.6%的人“没有听说过”。有的网站甚至因为缺少网民光顾,而出现“空 壳运转”的现象。因此,建立青少年网站首要因素就是要考虑如何吸引住青少年的“眼球”,没有点击率的网站是没有生命力的。增加吸引力就是要加强服务力度,可以通过学习、就业、交友、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青少年感兴趣的、能切实为青少年服务的形式,服务青少年、凝聚青少年。

2、如何转变传统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适应网络时代的青少年社会化特点。

网络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仅是改善了青少年工作者的物质工作条件,增加了开展工作的 工具,更重要的是它还会给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网络时代的青少年社会化将更多地充满“同喻”色彩,他们更多地是在同辈之间相互学习,老师、家长的社会权威地位逐渐削弱,青少年工作者的教育主导作用必将受到威胁和挑 战,他们的主导地位将变为辅导地位。在网络时代,正确思想理论的“灌输式”教育仍然不 可或缺,但思想教育的成效将更多地依赖于“交互式”的信息传输方式,教育者与受教者之 间的关系将变得平等、互动。因此,就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内容来说,重点是培养他们的是非判断能力,让青少年在多 元化的价值观体系下,学会鉴别,学会选择; 就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形式来说,主要是通过 “润 物细无声”的春风化雨式的教育方法,将思想教育渗透在丰富多彩的活动当中。

3、如何开展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构建规范的网络伦理。网络道德是对信息时代人们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而发生的社会行为进行规范和调节的伦 理准则,是网络建设的一个新课题。青少年的网络道德相对于社会主流道德而言,属于“亚 道德”范畴,它源于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体系,又有别于现实道德,它既可能对其进行补充、创新,也可能对其进行偏离、反叛。青少年是网络社会的主体,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对构建 整个网络伦理有着重要意义。首先,网络是个新生事物,网络社会的伦理规则处于建设过程之中。我们应加强对网络 伦理规范的研究和探讨,明确各种网络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责任,以及网络道德的基本 原则,形成网络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构建和规范网络伦理,为青少年进

入网络社会创造一 个良好的道德环境。其次,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网德”教育,形成青少年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知,增强他们 道德判断能力,指导他们学会选择,识别良莠,鼓励他们进行网络道德创新,提高个人修养,养成道德自律。建议各种网络技术传授部门,在进行网络技术训练的同时,加强网络道德训 练,增强青少年网络道德观念,模塑青少年网络道德行为。

4、如何加强青少年组织建设,消解虚拟组织对现实组织的冲击。网络社会存在大量的虚拟组织,有社交类、消费类、职业类、娱乐类、学术类等等。据 这次调查,有上网经历的青少年当中,18.8%的人参加过各种类型的网络组织。网龄越长的 人,参加组织的可能性越大。随着网络覆盖面的扩大,这个比例会越来越高。网络虚拟组织具有分散性和边缘化特点,它与社会生活中的正式与非正式组织有许多本质的 不同。从理论上讲,在网络上进行信息交流的人们,可以不分民族、国籍、性别、信仰等因 素进行联系,或仅仅根据相同的爱好和对某些问题的兴趣形成“讨论组”之类的“团体”,这样由电子信息网络而产生了种种新的社会群体和关系。各种虚拟的或电子的共同体可以在 网络上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对社会其他群体,甚至府组织机构的政策产生作用。网络组织既有健康的、利于青少年发展的类型,也有不健康的、带有反动色彩的不利于青少

年成长的类型。它们基本游离于有效管理之外,处于无规范的运行状态,对现实社会中合法 的、健康的组织形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是,只要我们以有效的方式介入网络组织的运作、管理,各种虚拟组织并不是不可以为我所用的。我们要加强对网络组织的管理,也可以通过 网络形成我们所希望看到的组织,通过这些组织开展利于青少年成长、成才的活动。

关于青少年上网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7

政治与行政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0903班刘萍

【 摘要】

本次在铜官山区铜官山街道劳动社区的组织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各书刊资料以及网上查询的途径对本小区以及周围小区的居民(15-17岁的青少年)的上网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经常上网的是男同学,几乎每天上网,偶尔上网的和从未上过网的女生居多。上网费用的来源多数人是节省的饭钱。大多的人在网吧上网。家长对学生上网的态度是少有约束。很少正确使用。上网的目的部分聊天,大多是玩游戏。上网对自己学习有帮助的占少量。谈到对网络的看法,认为内容既有健康。也有不健康内容的占一半。所里据熟悉网站的名称都市游戏和歌曲网站。由此我们给出了以下建议:第一,加强各方面教育(以学校和家长两方面为主)。第二,加强政府管理。加强对网吧的审批,继续加大对网吧的检查力度和管理力度,尤其是对网站内容、上网时间和身份证等方面要细心检查,严格管理。第三,加强网络管理,加大法治力度。

1、调查目的通过对青少年的上网情况进行调查,得出青少年是如何对待和看待网络的及其上网的原因,从而分析网络的利与弊和给出建议与意见,引导青少年合理上网、文明上网和正确对待网络。

2、调查背景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应用。网络的触角伸向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毋庸置疑,网络作为信息的载体,它给人类的社会生产力带来了巨大的飞跃。“网络”已成了当今了解世界、走向世界的衣衫快捷的窗户。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精神的中学生一族。对网络更是情有独钟,一“网”情深。然而“网络”在展现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的同时,也打开了一个无限巨大的“垃圾场”的大门,对身心尚未成熟的中学生来说可谓“一半是馅饼,一半是陷阱”。

3、调查方法:

(1)问卷方法(调查范围:周围小区居民)

(2)各种书刊资料收集

(3)网上查询(社会上的其他人士对于上网的认识)

(4)组员讨论研究

(5)材料整理与编辑

4、调查时间、地点及人员

时间:八月一日至三日地点:本小区及周围小区人员:由社区工作人员带领的本小区若干大学生

5、调查研究:

(1)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是15—17岁的青少年。调查发现经常上网的是男同学,几乎每天上网,偶尔上网的和从未上过网的女生居多。上网费用的来源多数人是节省的饭钱。大多的人在网吧上网。家长对学生上网的态度是少有约束。很少正确使用。上网的目的部分聊天,大多是玩游戏。上网对自己学习有帮助的占少量。谈到对网络的看法,认为内容既有健康。也有不健康内容的占一半。所里据熟悉网站的名称都市游戏和歌曲网站。

(2)青少年上网的原因:

第一,少年进入青春期后,成人意识强烈,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大人了,什么事度可以自己处理,不需要别人的帮助。但事实往往相反,他们经常无法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再加上现在的孩子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娇宠惯了,一点小小的挫折可能就会`令他们无法接受,具体表现为情绪波动比较大,控制情绪能力不强。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受挫折后情绪不稳定,使得这些孩子不自觉地去寻找一个能充分满足自己的世界,网络恰好为他们提供了这一条件。在网络世界里,他可以解决任何问题,他可以完全逃避现实,他的情绪可以得到充分的宣泄。

第二,家庭关系紧张,无法与父母进行很好的沟通是青少年选择网络的又一主要原因。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在确立人生观、世界观最关键的时期尤其需要来自父母的正确指导。很多父母更习惯于那种“家长命令式”的教育方法,忽视了青少年的叛逆心理。,造成了青少年偏要和跟父母对着干的局面:你们不让我打游戏,我偏要这么做。

第三,学习成绩差,自暴自弃。大多数沉溺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的孩子,学习成绩都比较差,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体验不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往往会选择网络来满足自己。

第四,青少年自控能力差,冲动性强,一旦陷入网络游戏,明知会影响学业,但是却不能自拔。

(3)青少年上网的利弊分析:

应该承认,网络对学生还是有诸多好处的,主要表现在:可以空间拓展知识面:网络世界的出现,使学生的生活空间,从原先相对狭小的物理空间进入了一个完全开放的虚拟空间,扩大了学生的人际交往层面;端来年了社会交际能力,能够促进学生甄别现实与虚拟空间的真伪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成绩,打字速度快,盲打水平高;经常往游戏的同学反应速度快,思维敏捷。由于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中学生上网存在很多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影响学业。中学生上网大多是为了打游戏聊天和点歌等,这些娱乐方式对中学生很有吸引力,意志不坚定的学生常常身不由己,情不自禁,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严重影响学业。有的上网时间过长(甚至通宵达旦),不能好好地休息,上课无精打采,精神恍惚;有的即使上课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有的为了上网甚至旷课、逃学诸如此类的现象日益增多,浪费了大好时光,导致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影响了学生的大好前途。

第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目前,大多数中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本来就缺乏与他人沟通的机会,如果再沉迷于网络游戏或聊天,就会使他们减少和人交流的愿望,甚至患上“电脑自闭症”,处于亚健康状态会直接呆滞心理障碍。第三,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有些网吧环境较差,大量的基岩导致烟雾缭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有的学生上网时间太长,容易引发很多疾病。长时间上网不但对眼睛造成极大伤害,还打破了正常的生活规律。有的学生为了上网常常节省午饭钱,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引发一系列身体疾病。更可怕的是以导致心理疾病,这将给中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无法预计的损失。

第四,诱发中学生犯罪。上网费用入不敷用时产生邪念欺骗家长或者抢劫校学生钱物。这种现象现在时有发生,网上不健康的内容也会导致中学生的行为道德不规范。学生光顾不良网站,也容易使学生走上犯罪道路。

(4)建议和意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吧的数量也逐渐增多,家庭上网的也越来越多,中学生上网的人数也会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这是他们的权利,学校和社会不可能也不应该禁止。但尚中学生正处于成长之中,他们上网比远远大于利,特别是不健康上网给中学生带来严重危害,我们必须对他们的上网行为给与关心、引导和教育,使互联网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加强各方面教育。作为学校,如果只是强行禁止学生上网,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应该变“堵”为“疏”,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典型事例,加强法制教育、网德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教育,使学生彻底认清不健康上网的危害,注重引导学生健康上网。作为社会,通过各种媒体普及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开设中学生心理咨询热线。作为家长,不要只是关注学生的衣食住行,更要关心孩子的心理成长,不要对孩子放任自流或者强加干涉,配合好学校、社会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第二,加强政府管理。加强对网吧的审批,继续加大对网吧的检查力度和管理力度,尤其是对网站内容、上网时间和身份证等方面要细心检查,严格管理。组织不健康的进口游戏泛滥,杜绝不健康上网情况的发生,保护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不能对非法网吧知识罚款了事,更不能只知道伸手向网吧收钱而疏于管理,使网吧的经营出现秩序混乱的情况,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第三,加强网络管理,加大法治力度。对于境内境外一些非法网站加强监控力度,对这些网站坚决取缔,对于境外的网站进行严格过滤,制定专门法律,继续加强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保护中学生健康上网。

4、我们的感想

网络是把双刃剑,既能给青少年带来“学习的革命”,也能传播非健康资讯,严重威胁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要以“青少年文明网上行”和“创建安全网吧”等活动为契机,努力抓好“引导”和“规范”两篇文章。所谓引导,就是要通过各种措施,引导青少年主动接触网络,利用网络,远离“数字鸿沟”不断提高素质。通过各种培训,加强青少年的网络知识教育,给予学生充分的“网上空间”。要考虑针对青少年的注意力,专门设立宣传正面信息的网站,增强点击率。比如学习、交由、就业、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青少年感兴趣,丰富为青少年服务的形式,为青少年服务,凝聚青少年。适应忘略时代的青少年社会化特点,重点培养他们的是非判断能力,让青少年在多元化的价值观体系下,学会鉴别,学会选择。要在思想上为青少年修筑一道“防火墙”,让青少年进入网络社会进行法律保护和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所谓“规范”,就是对青少年上网场所加大监督力度,规范网吧从业行为。重点在清理地下网吧的基础上,把好四个关口。一是进门关。在所有网吧设立未成年人不准进入标志,加强对进门青少年的审查,确保未成年人不进入公共网吧。二是内容关。在所有网吧安装有关技术防范设备,并杜绝利用网吧经营电子游戏。三是传播关。采取撤销电脑主机磁盘复制功能的作法,确保非健康资讯不通过电子介质进行传播。四是法规关。尽快出台全方位的关于网络管理和青少年上网和网吧经营方面的有关房率规定。同时,要采取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方式,加大对网吧的监督力度,坚决清除非健康网吧。要大力开展“创建安全文明网吧”活动,引导网吧业主文明经营,守法经营。

青少年上网问题一直是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越来越多的部门和社会有识人士加入解决问题的阵营中,希望青少年上网成瘾的问题可以在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下早日解决,还青少年一片明朗的天空。

上一篇:行风评议自查材料下一篇:感恩节祝福语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