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风险管理办法

2024-06-24

信息系统风险管理办法(共7篇)

信息系统风险管理办法 篇1

【发布单位】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6-11-01 【生效日期】2006-11-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指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有效防范银行业金融机构运用信息系统进行业务处理、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促进我国银行业安全、持续、稳健运行,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国家信息安全相关要求和信息系统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第二条 本指引适用于银行业金融机构。

本指引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银行。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以及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适用本指引规定。

第三条第三条 本指引所称信息系统,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运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集成的处理业务、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系统。

第四条第四条 本指引所称信息系统风险,是指信息系统在规划、研发、建设、运行、维护、监控及退出过程中由于技术和管理缺陷产生的操作、法律和声誉等风险。

第五条第五条 信息系统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建立有效的机制,实现对信息系统风险的识别、计量、评价、预警和控制,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创新,提高信息化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二章 机构职责

第六条第六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架构,完善内部组织结构和工作机制,防范和控制信息系统风险。

第七条第七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认真履行下列信息系统管理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信息系统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落实银监会相关监管要求;

(二)建立有效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内部控制规程,明确信息系统风险管理岗位责任制度,并监督落实;

(三)负责组织对本机构信息系统风险进行检查、评估、分析,及时向本机构专门委员会和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报送相关的管理信息;

(四)及时向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报告本机构发生的重大信息系统事故或突发事件,并按有关预案快速响应;

(五)每年经董事会或其他决策机构审查后向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报送信息系统风险管理的报告;

(六)做好本机构信息系统审计工作;

(七)配合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做好信息系统风险监督检查工作,并按照监管意见进行整改;

(八)组织本机构信息系统从业人员进行信息系统有关的业务、技术和安全培训;

(九)开展与信息系统风险管理相关的其他工作。

第八条第八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董事会或其他决策机构负责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重大项目和风险监督管理;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或其他负责风险监督的专业委员会应制定信息系统总体策略,统筹信息系统项目建设,定期评估、报告本机构信息系统风险状况,为决策层提供建议,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第九条第九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是本机构信息系统风险管理责任人。

第十条第十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设立信息科技部门,统一负责本机构信息系统的规划、研发、建设、运行、维护和监控,提供日常科技服务和运行技术支持;建立或明确专门信息系统风险管理部门,建立、健全信息系统风险管理规章、制度,并协助业务部门及信息科技部门严格执行,提供相关的监管信息;设立审计部门或专门审计岗位,建立健全信息系统风险审计制度,配备适量的合格人员进行信息系统风险审计。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事与信息系统相关工作的人员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履行信息系统相关岗位职责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未经岗前培训或培训不合格者不得上岗;经考核不适宜的工作人员,应及时进行调整。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加强信息系统风险管理的专业队伍建设,建立人才激励机制,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时和规范地披露信息系统风险状况。

第三章 总体风险控制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总体风险是指信息系统在策略、制度、机房、软件、硬件、网络、数据、文档等方面影响全局或共有的风险。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信息系统总体规划,制定明确、持续的风险管理策略,按照信息系统的敏感程度对各个集成要素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实施有效控制。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采取措施防范自然灾害、运行环境变化等产生的安全威胁,防止各类突发事故和恶意攻击。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信息系统相关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等;明确与信息系统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建立制约机制,实行最小授权。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在境外设立的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或在境内设立的境外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防范由于境内外信息系统监管制度差异等造成的跨境风险。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严格执行国家信息安全相关标准,参照有关国际准则,积极推进信息安全标准化,实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加强对信息系统的评估和测试,及时进行修补和更新,以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完整性。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系统数据中心机房应符合国家有关计算机场地、环境、供配电等技术标准。全国性数据中心至少应达到国家A类机房标准,省域数据中心至少应达到国家B类机房标准,省域以下数据中心至少应达到C类机房标准。数据中心机房应实行严格的门禁管理措施,未经授权不得进入。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使用正版软件,加强软件版本管理,优先使用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产品;积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系统和相关金融产品,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本机构信息化成果。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与信息系统相关的电子设备的选型、购置、登记、保养、维修、报废等应严格执行相关规程,选用的设备应经过技术论证,测试性能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信息系统所用的服务器等关键设备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充足的容量和一定的容错特性,并配置适当的备品备件。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信息系统的网络应参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设计、建设;网络设备应兼备技术先进性和产品成熟性;网络设备和线路应有冗余备份;严格线路租用合同管理,按照业务和交易流量要求保证传输带宽;建立完善的网管中心,监测和管理通信线路及网络设备,保障网络安全稳定运行。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生产网络与开发测试网络、业务网络与办公网络、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应实施隔离;加强无线网、互联网接入边界控制;使用内容过滤、身份认证、防火墙、病毒防范、入侵检测、漏洞扫描、数据加密等技术手段,有效降低外部攻击、信息泄漏等风险。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加强信息系统加密机、密钥、密码、加解密程序等安全要素的管理,使用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密码设备,完善安全要素生成、领取、使用、修改、保管和销毁等环节管理制度。密钥、密码应定期更改。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加强数据采集、存贮、传输、使用、备份、恢复、抽检、清理、销毁等环节的有效管理,不得脱离系统采集加工、传输、存取数据;优化系统和数据库安全设置,严格按授权使用系统和数据库,采用适当的数据加密技术以保护敏感数据的传输和存取,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对信息系统配置参数实施严格的安全与保密管理,防止非法生成、变更、泄漏、丢失与破坏。根据敏感程度和用途,确定存取权限、方式和授权使用范围,严格审批和登记手续。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制定信息系统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评审和修订。省域以下数据中心至少实现数据备份异地保存,省域数据中心至少实现异地数据实时备份,全国性数据中心实现异地灾备。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加强对技术文档资料和重要数据的备份管理;技术文档资料和重要数据应保留副本并异地存放,按规定年限保存,调用时应严格授权。信息系统的技术文档资料包括:系统环境说明文件、源程序以及系统研发、运行、维护过程中形成的各类技术资料。重要数据包括:交易数据、账务数据、客户数据,以及产生的报表数据等。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信息系统可能影响客户服务时,应以适当方式告知客户。

第四章 研发风险控制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研发风险是指信息系统在研发过程中组织、规划、需求、分析、设计、编程、测试和投产等环节产生的风险。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系统研发前应成立项目工作小组,重大项目还应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并指定负责人。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检查、监督工作。项目工作小组由业务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具体负责整个项目的开发工作。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项目工作小组人员应具备与项目要求相适应的业务经验与专业技术知识,小组负责人需具备组织领导能力,保证信息系统研发质量和进度。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部门根据本机构业务发展战略,在充分进行市场调查、产品效益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信息系统研发项目可行性报告。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部门编写项目需求说明书,提出风险控制要求,信息科技部门根据项目需求编制项目功能说明书。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部门依据项目功能说明书分别编写项目总体技术框架、项目设计说明书,设计和编码应符合项目功能说明书的要求。

第三十八条第三十八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建立独立的测试环境,以保证测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测试至少应包括功能测试、安全性测试、压力测试、验收测试、适应性测试。测试不得直接使用生产数据。

第三十九条第三十九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部门应根据测试结果修补系统的功能和缺陷,提高系统的整体质量。

第四十条第四十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人员、技术人员应根据职责范围分别编写操作说明书、技术应急方案、业务连续性计划、投产计划、应急回退计划,并进行演练。

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一条 开发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文档资料应经相关部门、人员的签字确认并归档保存。

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二条 项目验收应出具由相关负责人签字的项目验收报告,验收不合格不得投产使用。

第五章 运行维护风险控制

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三条 运行维护风险是指信息系统在运行与维护过程中操作管理、变更管理、机房管理和事件管理等环节产生的风险。

第四十四条第四十四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应实行职责分离,运行人员应实行专职,不得由其他人员兼任。运行人员应按操作规程巡检和操作。维护人员应按授权和维护规程要求对生产状态的软硬件、数据进行维护,除应急外,其他维护应在非工作时间进行。

第四十五条第四十五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系统的运行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制定详细的运行值班操作表,包括规定巡检时间,操作范围、内容、办法、命令以及负责人员等信息;

(二)提供常见和简便的操作菜单或命令,如信息系统的启动或停止、运行日志的查询等;

(三)提供机房环境、设备使用、网络运行、系统运行等监控信息;

(四)记录运行值班过程中所有现象、操作过程等信息。

第四十六条第四十六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系统的维护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除对信息系统设备和系统环境的维护外,对软件或数据的维护必须通过特定的应用程序进行,添加、删除和修改数据应通过柜员终端,不得对数据库进行直接操作;

(二)具备各种详细的日志信息,包括交易日志和审计日志等,以便维护和审计;

(三)提供维护的统计和报表打印功能。

第四十七条第四十七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系统的变更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制订严密的变更处理流程,明确变更控制中各岗位的职责,并遵循流程实施控制和管理;变更前应明确应急和回退方案,无授权不得进行变更操作;

(二)根据变更需求、变更方案、变更内容核实清单等相关文档审核变更的正确性、安全性和合法性;

(三)应采用软件工具精确判断变更的真实位置和内容,形成变更内容核实清单,实现真实、有效、全面的检验;

(四)软件版本变更后应保留初始版本和所有历史版本,保留所有历史的变更内容核实清单。

第四十八条第四十八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信息系统投产后一定时期内,应组织对系统的后评价,并根据评价及时对系统功能进行调整和优化。

第四十九条第四十九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对机房环境设施实行日常巡检,明确信息系统及机房环境设施出现故障时的应急处理流程和预案,有实时交易服务的数据中心应实行24小时值班。

第五十条第五十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实行事件报告制度,发生信息系统造成重大经济、声誉损失和重大影响事件,应即时上报并处理,必要时启动应急处理预案。

第六章 外包风险控制

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一条 外包风险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将信息系统的规划、研发、建设、运行、维护、监控等委托给业务合作伙伴或外部技术供应商时形成的风险。

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二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进行信息系统外包时,应根据风险控制和实际需要,合理确定外包的原则和范围,认真分析和评估外包存在的潜在风险,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第五十三条第五十三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外包承包方评估机制,充分审查、评估承包方的经营状况、财务实力、诚信历史、安全资质、技术服务能力和实际风险控制与责任承担水平,并进行必要的尽职调查。评估工作可委托经国家相应监管部门认定资质,具有相关专业经验的独立机构完成。

第五十四条第五十四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与承包方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并规定承包方在安全、保密、知识产权方面的义务和责任。

第五十五条第五十五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充分认识外包服务对信息系统风险控制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并将其纳入总体安全策略和风险控制之中。

第五十六条第五十六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建立完整的信息系统外包风险评估与监测程序,审慎管理外包产生的风险,提高本机构对外包管理的能力。

第五十七条第五十七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息系统外包风险管理应当符合风险管理标准和策略,并应建立针对外包风险的应急计划。

第五十八条第五十八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与外包承包方建立有效的联络、沟通和信息交流机制,并制定在意外情况下能够实现承包方的顺利变更,保证外包服务不间断的应急预案。

第五十九条第五十九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将敏感的信息系统,以及其他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客户隐私数据的管理与传递等内容进行外包时,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符合银监会的有关规定,经过董事会或其他决策机构批准,并在实施外包前报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和法律法规规定需要报告的机构备案。

第七章 审 计

第六十条第六十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内设审计部门负责本机构信息系统审计,也可聘请经国家相应监管部门认定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信息系统外部审计。

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一条 信息系统风险审计应包括:总体风险审计、系统审阅和专项风险审计。

第六十二条第六十二条 总体风险审计是指对本机构所有信息系统共有的公共部分进行审计,实施总体风险控制。根据信息系统的总体风险状况确定审计频率,但至少每3年审计一次。

第六十三条第六十三条 信息系统的系统审阅是指对研发、运行及退出的全过程进行审计,分投产前与投产后的审阅。

第六十四条第六十四条 投产前的系统审阅是指审计人员采用非现场形式,对信息项目开发过程中所提交的有关文档资料进行审阅,指出其中存在的风险,了解是否具有相应的控制措施,并提出评价和建议的过程。信息系统投产前的系统审阅应关注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权限设置、正确性、连贯性、完整性、可审计性和及时性等内容。

投产前的系统审阅重点:

(一)被外界成功攻破的可能性;

(二)在内部安全控制方面的设计漏洞与缺陷;

(三)项目开发管理方面的问题;

(四)效率与效能;

(五)功能、设计和工作流程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内部控制方面的规定并有连续兼容性;

(六)其他需重点审阅的内容。

第六十五条第六十五条 投产前的系统审阅文档资料包括:

(一)项目可行性报告;

(二)项目需求说明书;

(三)项目功能说明书(包括业务与技术方面存在的风险及控制办法);

(四)项目总体技术框架;

(五)项目设计说明书;

(六)项目实施计划;

(七)与第三方签订的外包协议;

(八)测试计划及验收报告;

(九)投产计划;

(十)项目开发例会的会议记录;

(十一)操作手册;

(十二)其他需审阅的文档资料。

对于所含内容较多的文档资料,应对关键交易的数据处理流程、交易接口和其他重要的安全事项进行审阅。

第六十六条第六十六条 投产后的系统审阅是指在信息系统投入生产一段时间后进行的审计,旨在评估对信息系统各项风险的控制是否恰当,能否实现预定的设计目标。投产后的系统审阅应在信息系统投入生产半年后进行,审计报告应对被审计的信息系统提出改进或增加风险控制、能否继续生产等内容的审计建议。

第六十七条第六十七条 信息系统专项风险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发生信息安全事故进行的调查、分析和评估,或原有信息系统进行重大结构调整的审计,或审计部门认为需要对信息系统某项专题进行审计。

第六十八条第六十八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系统风险审计也可以由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委托并授权有法定资质的中介评估机构进行。

第六十九条第六十九条 中介机构根据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委托或授权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审计时,应出示委托授权书,并依照委托授权书上规定的委托和授权范围进行审计。

第七十条第七十条 中介机构根据授权出具的审计报告经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审阅确定后具有法律效力,被审计金融机构应对该审计报告在法定时间内提出整改意见,并按审计报告中提出的建议进行及时整改。

第七十一条第七十一条 中介机构应严格执行法律法规,保守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和风险信息。审计过程中所有涉及资料的调阅应有交接手续,并不得带离现场或进行修改、复制。

第八章 附 则

第七十二条第七十二条 本指引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修订。

第七十三条第七十三条 本指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信息系统风险评估作业指导书 篇2

1、作业目的

信息系统风险评估作业是我公司的主要服务内容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发现客户系统中的安全风险和威胁,对客户系统进行真实、可靠的安全评估,为客户信息系统的安全整改提供依据和建议,从而帮助客户切实改进自身信息系统,使客户系统顺利达到相关安全接入标准。

2、作业范围

信息系统风险评估作业的范围主要包括: 2.1 信息系统用户访问

针对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作业的主要依据和方法是对信息系统的用户访问,通过访问发现系统资产的重要性、操作方法、业务流程、依赖程度、受攻击情况、安全管理制度、人员管理制度、管理机构设置以及管理状况等等。2.2 信息系统现场勘察

针对信息系统的现场勘察作业,可以发现系统的物理安全环境、实际拓扑结构以及实际的管理状况,并可通过现场勘察验证资产信息和配置状况。对于内网系统,现场勘察过程中也可进行必要测试和验证作业。

2.3 信息系统远程测试 针对信息系统的远程测试主要目的是通过远程方式,在时间相对宽裕的条件下通过善意扫描和渗透,测试客户信息系统的安全状况和安全程度,并提出适当报告和相关建议。但远程测试并非每个评估作业项目都必需的作业方式,除非经过用户许可或现实条件允许,否则不应采用远程测试方式进行评估作业。2.4 信息系统威胁分析

通过人员访问、现场勘察、远程测试等途径,从客户资产识别、脆弱性识别以及威胁性识别三个方面出发,基于信息系统的可用性、完整性、安全性三原则出发,根据资料对比、客户沟通结果进行分析和验证。

2.5 信息系统评估报告

针对客户信息系统威胁分析结果生成评估报告并附加安全整改建议。

2.6 信息系统安全演练

信息系统安全演练的主要目的是基于作业员工的评估素质出发,进行日常训练。内容包括评估方法训练、测试技术训练、资料分析训练等等。

3、职责划分

3.1 评估管理小组

因为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工作本身带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加强作业管理、重视客户沟通就必然成为评估作业首要的保障手段。评估管理小组的主要职责正是通过对作业人员、作业行为、作业工具、作业结果、历史档案以及客户资料的管理,保证整个评估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功交付。3.2 评估作业小组

评估作业小组的主要职责包括:针对资产的依赖性识别、重要性识别等;针对系统脆弱性的用户访问、历史资料分析、拓扑结构分析、稳定性分析等;针对系统威胁的历史资料分析和用户访问。以及通过分析历史资料、安全环境、用户习惯、测试结果、标准规范等形成风险评估报告和整改建议。3.3 技术测试小组

技术测试小组的主要职责包括:在获得客户许可的前提下对客户信息系统进行现场技术测试和模拟攻击,在远程通过善意扫描和渗透测试模仿非法行为等方式更好的确定系统存在的漏洞和风险,为评估作业分析提供详实、可靠的技术依据。3.4 风险控制小组

风险控制小组的主要职责包括:根据系统的重要程度和用户对系统的业务依赖程度,确定整个系统的测试方法,并对测试方法进行认真审核和控制以防止对用户系统产生破坏作用影响客户正常的业务使用。并在测试之前形成风险控制计划和应急响应计划及相应措施。

4、作业流程

4.1 管理作业流程

首先:同客户进行接触,了解客户自身信息以及客户对于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和目的,形成《客户档案》。其次:明确风险评估的范围,并向客户说明风险评估的过程和可能产生的意外情况。形成《风险评估范围说明书》及《客户意见表》。并根据所了解情况撰写客户《评估方案书》。

再次:与客户签订风险评估服务合同和信息系统资料保密协议。争取获得客户对于信息系统进行现场测试和远程测试的授权书。再次:审查、保管由测试组、评估组、风控组提交的《测试方案》、《评估方案》、《风控方案》。若发现所接收方案存在问题,应及时填写《方案审查结果》并通知方案提供者,进行修正或变更。再次:在接到测试组、评估组、风控组递交的《沟通请求报告》后和客户进行及时沟通,解决随机发生的各种矛盾,形成《客户沟通记录表》。

再次:审查、保管由测试组、评估组、风控组提交的《测试报告》、《评估报告》、《整改建议》、《评估过程监督报告》。若发现所接收方案存在问题,应及时填写《报告审查结果》并通知方案提供者,进行修正或变更。

最后:向用户出具《评估报告》和《整改建议》,并进行解释、说明。4.2 测试作业流程

首先:根据管理组撰写的《范围说明》、《客户意见表》、《评估方案》以及《测试授权书》制定《测试方案》。

其次:进行现场或远程测试。生成《测试报告》。在需要与客户配合时,向管理组递交《沟通请求报告》。

再次:根据分析《测试报告》,生成包含有可接受风险、不可接受风险统计信息的《风险说明书》以及包含不可接受风险防范措施的《整改建议》。

最后:将《测试报告》、《风险说明书》、《整改建议》交付评估作业组,并进行必要的解释和说明。4.3 评估作业流程

首先:根据管理组提供的《客户档案》、《范围说明》、《客户意见表》、《评估方案书》制定《信息系统安全评估方案》。

其次:准备《客户访谈记录表》,该表应包括《客户资产访谈记录表》、《目标系统调查表》、《客户系统安全配置记录表》、《客户系统管理措施记录表》、《历史威胁访谈记录表》、《客户所在行业所面临安全风险历史记录表》、《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形式分析表》以及国家有关于信息系统安全评估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

再次:进入评估现场。访谈客户,填写《客户访谈记录表》。再次:根据《客户访谈记录》和测试组递交的《测试报告》、《风险说明书》和历史资料库,对客户系统所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对比,生成《客户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报告》。通过整理分析测试组递交的《整改建议》和《客户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生成《客户信息系统安全风险整改建议书》,并提交管理组交付客户。4.4 风控作业流程

首先:接受管理组提交的《评估范围说明书》、《客户意见》、《评估方案书》和评估组提交的《目标系统调查表》、《客户所在行业所面临安全风险历史记录表》,通过分析产生《潜在评估风险记录表》。其次:根据《潜在评估风险记录表》,进行现场勘察和客户访谈,产生《风险控制现场调查记录》,通过分析产生《潜在评估风险控制方案》。

再次:将《潜在评估风险控制方案》提交管理组和评估组、测试组进行方案修订。

再次:审查评估组和测试组的相关方案,控制其中的潜在风险。当需与客户沟通时,填写《沟通请求报告》,交由管理组同客户沟通协调。最后:对测试组的测试过程进行监督,生成《评估过程监督报告》,并提交管理组审查。

5、成果约束

5.1 过程文档

管理组:《评估方案书》、《方案审查结果》、《报告审查结果》 测试组:《沟通请求报告》

评估组:《沟通请求报告》、《客户访谈记录表》 风控组:《沟通请求报告》 5.2 分析文档

管理组:《客户意见表》 测试组:《风险说明书》

评估组:《目标系统调查表》、《客户系统安全配置记录表》、《客户系统管理措施记录表》、《历史威胁访谈记录表》、《客户所在行业所面临安全风险历史记录表》、《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形式分析表》以及国家有关于信息系统安全评估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

风控组:《潜在评估风险记录表》 5.3 最终文档

管理组:《风险评估服务合同》、《评估测试授权书》、《客户档案》、《评估范围说明书》、《风险评估报告三》、《整改建议三》。

信息系统风险管理办法 篇3

在信息化环境下,信息系统在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上可能存在缺陷或发生错误的隐患,行业的信息系统中可能存在一系列风险因素,进而增加经营管理风险的可能性,对信息系统进行充分审计利于降低甚至规避相关的风险。

1 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类型

信息系统审计风险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自身潜在的风险,即固有风险;其二是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产生的风险,即控制风险;其三是审计师在信息系统审计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即检查风险。下面具体分析面临的审计风险。

1.1 固有风险

固有风险的产生是由于企业自身的因素,与信息系统审计没有关系。固有风险是在信息系统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的前提下,信息系统或其子系统发生重大错误的可能性。当企业的信息系统存在安全漏洞,系统内的相关电子数据或程序遭受破坏时,信息系统存在的固有风险偏高。信息系统审计的固有风险与计算机硬件配置、软件质量以及网络安全有关。

主要表现在:

①系统设计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知识结构的不完善使得系统开发人员设计出的信息系统与系统使用者的需求不匹配,那么就必然带来漏洞。

②系统风险。信息系统的硬件配置不完善,软件质量不可靠,系统自控功能较弱而产生系统风险。

③系统环境风险。电子数据大量集中在系统的信息中心,同时信息系统实现数据的高速处理,在此过程中,系统内数据遭到破坏或者处理时出现失误。

1.2 控制风险

控制风险也与信息系统审计无关,是信息系统或其子系统发生重大错误并且没有被内部控制及时防止或发现纠正而产生的风险。信息系统在处理相关数据时,绝大多数的处理流程和相应的控制程序存在于系统中。在信息系统环境中,其控制范围发生一定的变化,具有其特殊性,包括系统组织操作、安全和数据处理等方面,所以很多一般的控制活动会失效。

主要表现在:①约束机制失效风险。在信息系统环境下,交易授权直接由电子数据处理功能取得,信息系统中各岗位不相容职责分配较为集中,因不恰当的授权而促使舞弊行为发生。②系统数据的安全性风险。为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与书面资料相一致,防止系统数据被篡改或非法复制,监控和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行,需要对人员权限进行适当有效的控制,对日常电子数据进行维护,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

1.3 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主要是与信息系统审计有关,是信息系统审计人员作为独立第三方通过实质性测试程序未能检查出其存在重大错误而产生的风险。信息系统审计的检查风险贯穿于审计过程,是唯一可以通过审计人员控制的风险。在信息系统环境下,审计人员的自身素养以及信息技术水平是影响检查风险的重要因素。

主要表现在:①审计人员执业能力风险。信息系统的复杂性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更加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不仅要掌握会计、财务、审计知识,还要熟悉网络技术、信息处理以及管理技术。同时,人工操作将逐渐减少,信息技术是否有效运用的检查逐渐体现出了现实价值。②审计人员职业道德风险。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应保持其作为第三方的独立性。审计人员在信息系统环境下应保持其职业谨慎性,恰当地选择审计程序和方法,完成审计任务,降低审计过程中的检查风险。

2 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的特征

信息系统审计与其他审计不同,导致审计风险发生了很大变化,并且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隐蔽性

信息系统审计工作主要面对被审计单位系统中大量的电子数据,操作人员使用信息系统负责处理数据输入和输出环节的信息,中间流程的数据处理几乎完全由计算机自己完成。与一般的审计证据不同,审计人员在获取审计证据时要考虑电子数据复杂和易被破坏的特点,在对数据信息采集、整理和分析过程中审计风险隐蔽性加大,不易怀疑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从而不易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审计人员的控制方法不能得以有效实施。

2.2 不可控性

信息系统拥有高质量硬件软件可以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审计人员对更新的审计软件的熟悉程度影响其在信息系统审计过程中的操作和分析。信息系统数据处理相对集中高效,磁介质存储信息使得数据存储载体发生改变,系统内部控制转而以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为主。而系统自身的运行有效、控制失灵等安全隐患也造成了审计风险的不可控性。

2.3 群发性

信息系统中同种业务的数据处理采用相同程序,该程序设计开发错误未被发现,那么会出现错误的反复性。信息系统数据处理的整个流程几乎完全由计算机完成,某一审计程序未能发现信息系统存在的审计风险可能会连续地引发接下来的程序中的风险,一旦上个流程出现错误,必然导致下面的业务处理流程的数据失真,最终对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产生重大影响。

3 信息系统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信息化环境造成了信息系统审计的困难,使审计风险愈发复杂,以下将从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进行简单剖析。

3.1 客观原因

客观原因是其由信息化环境引起的。信息化环境下,一方面,电子数据易被更改、破坏,影响了审计证据的可靠性。信息网络自身风险较大,出现突发性故障的概率较高,外在不和谐因素如病毒的入侵,嘿 客破坏随时威胁系统的安全,导致信息系统环境风险增大。同时系统的设计存在缺陷,计算机硬件配置与软件质量较差,使得系统自控较弱,容易造成审计线索缺失;另一方面,行业的信息系统中可能存在功能缺陷、控制缺陷、不恰当授权等风险因素,加大审计风险,影响审计效率和质量。目前我国信息系统审计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对于信息系统审计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相关的法规准则缺失,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时没有相应的职业规范可循,必然影响审计工作质量,加大了信息系统审计方面的风险。

3.2 主观原因

主观原因主要是其由审计人员自身特点引起的。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审计证据的难获取性,审计线索的隐蔽性等,信息系统审计人员不具备应有的专业能力,审计人员的执业水平与信息系统发展不协调。信息系统中大量的电子数据需要处理,此过程都在计算机内进行,审计线索更加隐蔽,审计人员很难发现问题或者错误,所以审计人员必须利用先进的审计技术,从而降低检查风险。审计人员对会计软件和计算机系统知识掌握薄弱,信息技术运用不灵活,必然带来审计风险。信息化环境下存在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和审计软件风险,当审计人员对审计软件了解不足或对审计业务不够熟悉时,造成审计上的漏洞甚至发生错误。企业的信息系统中蕴含海量的电子数据,审计人员需要在保证企业信息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行审计业务,造成联网的其他企业与之相关的非经济业务活动的困扰,审计人员在获取有用的信息难度加大。

4 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通过对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的分析后,为了降低审计风险,必须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保障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外部环境优化,提升审计质量。

4.1 建立和健全信息系统审计法律法规和准则体系

在信息化环境下,信息系统审计的审计对象、技术和方法等发生了转变,传统的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不能完全适用于该审计,而我国目前尚未制定和出台相关信息系统审计准则和法律。在国际上,国际信息系统审计协会(ISACA)发布的信息系统审计准则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信息系统准则,其中包括了审计准则、审计指南和审计程序三个方面①。 此外,其他组织如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和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也制定了相关的规范。我国在借鉴国际信息系统审计的实践经验的同时,可以结合国内注册会计师管理情况,制定出我国特色的信息系统审计准则和法律,为降低信息系统审计风险提供有力保障。

4.2 加强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建设

信息系统运行得安全可靠需要健全有效的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在高度自动化的信息环境中,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者和使用者是系统内部控制及其审计的主要参与人员,其应当全面投入到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构建中去。为有效降低审计风险,建立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体系势在必行。具体表现在:一是要改善内部控制环境并加强风险评估程序,将制定的内控制度落到实处并自行评估和评价,对其有效性进行信息反馈,便于进一步完善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二是强化内部控制的技术应用。只有涉及内部控制相关的技术得到有效运用,才能降低被审计单位对内控的依赖程度。此类技术包括监控系统、综合分析平台、防火墙的建立和权限管理等。

4.3 运用先进的信息系统审计技术方法

先进审计技术方法的运用便于提高审计效率和提升审计质量。审计人员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来实现审计目标需要其具备熟练的技术方法。目前我国信息系统审计技术保持迅速发展的态势,并逐渐缩小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先进的信息系统审计技术包括了相关的安全审计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以及信息系统审计证据生成技术等,我国需要对这些技术领域的研究全面加强,同时在其完善后应及时投入运用,不断推进审计技术的更新,从而使之达到先进水平。

4.4 加大信息系统审计人才培养力度

信息系统审计人员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是提升信息系统审计质量的保障。在信息系统环境下,审计人员需要具备全面的知识,包括审计、会计、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系统管理等,同时这样全方位的审计人才又相当缺乏,所以培养高素质的审计人才,任务显得尤为重要和艰难。我国信息系统的人才培养需要学历教育、社会实践和培训有效结合,各高校开设审计与计算机融合的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强信息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审计机构适时提供培训,并安排审计人员真正应用实践,这样才能有力地促进信息系统审计人才的培养。

主要参考文献

[1]孙晶。浅谈信息系统审计风险与控制 [J].中国管理信息化 ,(22):18-19.

[2] 胡晓明 .风险导向信 息 系 统 审 计 及 其 发 展 思 路 [J]. 经济 管 理 ,(2):63-66.

[3] 谢岳山 .联网环境下 信 息 系 统 审 计 的 体 系 架 构 [J]. 审计 研 究 ,(5):37-39.

[4]王振武 ,张子瑾。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研究 [J].会计之友 ,(21):91-96.

[5] 刘园瑶。信息系统审计国内研究综述 [J]. 现代商贸工业 ,2011,23(16):48-49.

[6]薛丽。信息化环境下审计风险的防范 [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2009,26(3):53-54.

[7]唐琳 ,付达杰。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系统审计问题及其发展策略 [J]. 科技广场,2012(6):148-150.

信息系统风险管理办法 篇4

我用的是三星i9220 android系统是2.3.5

这个信息泄漏的前提条件是手机开放了屏幕解锁设置功能,且绑定了google帐户或者设置密码保护问题,

一般默认情况下手机锁屏后需要输入解锁密码或者图案才能进入手机

下面是我的手机锁屏画面

默认状态下手机解锁图案下方只有一个拨打“紧急号码”功能

假设我们不知道这部手机的解锁方式,随意输入5次错误的解锁图案

这时候锁屏图案下放出现了一个“忘记样式?”的按钮

正常情况下是需要我们输入之前绑定的google帐号密码就可以设置新的解锁密码

不过现在可以长按输入筐会出现一个功能选项,比如“粘贴”和“剪贴板”

我们直接选择剪贴板

现在既可看到手机用户之前所有的剪贴记录,如短信或者其他敏感信息之类,

其他android版本的手机你们可以自己试试。

修复方案:

取消锁屏后输入框的选项吧

煤矿安全风险管理信息汇报材料 篇5

为认真落实新矿安字[2010]382号关于《印发<新矿集团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系统启用方案>的通知》的要求,我矿积极响应,根据文件要求制定了《新矿集团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系统使用管理办法》,按照新矿传真(2011)22号要求,现将安全风险管理信息工作有关事情汇报如下:

一、各矿(公司)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与运行情况

(一)建设情况

1、按照新矿安字[2010]382号关于《印发<新矿集团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系统启用方案>的通知》的要求,制定了《新矿集团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系统使用管理办法》。

2、为确保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公司成立领导小组,总经理任组长,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经理助理、各专业副总及生产科室(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安监处,由安监处主任工程师程立柱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协调、指导、监督检查矿井安全风险管理工作。

3、为保证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公司设立安全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安全机构、人员和设施配备,制定规章制度、管理标准等工作。

4、从人员保障、设备保障、制度保障、环境保障、资金保障等方面制定了完善的保障措施。

(二)运行情况

1、为保证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信息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矿井每个单位应设立一名安全风险管理信息员。

2、定期检查所查出的问题,必须由各检查组中的安监处、技术中心、机电科、运输科、通防科、地测科人员分专业于当日20:00前录入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动态检查发现的问题,由检查人员升井后及时录入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3、机关科室技术员以上管理人员下井检查时,对限期整改的问题要及时录入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每次入井不少于1条。

4、检查类型分为定期检查和动态检查,定期检查由安监处、技术中心、机电科、运输科、通防科、地测科负责录入并复查,动态检查由各检查人员录入并复查。

5、各单位安全风险管理信息员在每班班前会前必须登陆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对系统录入的问题进行梳理并安排整改。

6、由各单位安全风险管理信息员负责录入部门员工管理信息,由安监处负责录入安全事故案例、工伤信息和不安全行为,由党群工作部负责新闻信息的发布。

二、各煤矿危险源、隐患排查、不安全行为等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规定制定情况及煤矿危险源清单、安全隐患认定标准与管理措施、不安全行为认定标准与管理措施。

(一)煤矿危险源管理制度和危险源清单

1、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监局和上级有关部门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规定,我公司在《2011年安全管理程序文件》中专门制定了《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其中包括职责

范围、管理内容、排查、登记、申报、评估、检测、监控、治理、救援和考核等方面的内容。

2、危险源清单(后附件)

(二)隐患排查制度和认定标准与管理措施

1、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第446号令《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山东省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等上级一系列安全工作文件精神,强化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的落实,及时有效地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在《2011年安全管理程序文件》中专门制定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从组织领导、职责、隐患分类、排查治理、隐患排查整改及闭合管理工作程序、追究处罚等方面对隐患排查治理进行了规定。

2、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中隐患认定的标准是泛指生产系统中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并按其严重程度、解决难易、工程量大小分为A、B、C和一般四级;对排查出的隐患由指定专人负责,做到项目、人员、时间、资金、措施、质量“六落实”,并进行严格的验收和消号。

(三)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和认定标准与管理措施

1、针对井下职工的不安全行为,在《2011年安全管理程序文件》中专门制定了《制止“三违”的管理规定》和《员工安全积分管理办法》,在规定中详细制定了“三违”处罚标准和“严重三违”人员帮教程序及员工积分的考核标准,从深化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思想观念为出发点,实现“以最少的罚款获取最大的安全效益”为目的,变罚款为积为。

2、依据煤矿“三大规程”和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按违章事实、性质、情节及危害程度分为:一般三违、I类严重三违和II类严重三违,工人违章一般三违人员罚款5分,I类严重三违罚款20分,II类严重三违人员罚款50分;管理人员违章(包括区队班组长、安监员和科室科员)按工人处罚标准的两倍进行处罚。其中,对“严重三违”人员进行程序帮教,接受公司对其的安全再教育;而积分超标人员按照规定交纳2000元保证金,然后接受公司制定的七关停工培训教育,方可恢复正常工作,积分超标人员在其后连续3个月未出现积分超标现象时,返还其保证金,否则不予返还。

三、重大危险源、安全现状评价情况1、2010年10月份委托山东信力安全技术检测有限公司对矿井重大危险源进行了评估,经过评估确认,我公司具有煤尘爆炸危险、煤层自然发火、水文地质条件三项重大危险源。

2、2010年8月份委托山东中济安全评价有限公司对矿井进行了安全现状评价,评价结论为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山东良庄矿业有限公司

信息系统风险管理办法 篇6

关键词:外包 信息技术 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09-0216-01

当前,大多的企业战略都会选择信息化建设,其在企业经营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银行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业务运作形式是必然的趋势所定。所以,研究银行信息技术的外包风险是具有十分重要且必要的意义。

1 银行信息技术外包的定义

银行信息技术外包(以下简称为TT外包)是指银行与IT服务商签订合作协议, 一般情况下,银行的IT工作人员与资产是由IT服务商进行管理,且IT服务商要提供给银行部分/全部的IT功能。IT外包是银行获取竞争优势的非常重要且必段的手段,其优势表现在:IT外包的实行可让银行最大限度的运用IT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专业技能、先进科学的管理经验来取得业务、成本、专业的优势。

2 分析国内银行IT外包存在的风险

2.1 没有将IT外包风险确实并入系统风险管理的领域

现在,国内大部分银行的系统风险管理水平还非常初浅,有明显的漏洞存在,缺失风险管理文化与理念。粗放式经营思想普遍存在:重视营销却轻视管理;重视外部却轻视内部;重视数量却轻视质量。全行风险管理战略未细化,全体股东风险偏好不清楚。具体的风险系统管理方面,IT外包风险还未被纳入银行系统风险管理的领域,而是过度夸大了信用风险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的地位。对银行方面信用风险虽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是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可以,忽视的IT的外包风险,甚至忽视了IT外包风险的潜在威胁,只是一味的去强调信用风险的重要及必要性。就在这样各部门只是局部重视IT外包风险的管理和预防时,是没有办法将风险管理归入至总体的框架中,由此在未来则可能会在IT外包风险后出现无法掌控的局面,而重视的是一旦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会让银行在市场上的形象大打折扣。

2.2 IT外包风险组织架构的不完善

从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来说,未有创建首席信息官(CIO)的管理体制(由董事会领导),无法真实的建立起由CIO负责的全行IT外包风险的一体化管理的机制,只是将信用风险、IT外包风险(包含IT外包风险在内)、市场风险全部归入至首席风险官(CRO)来独立管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IT的外包风险会在某个具体的环境会把三种风险混合至一起发生渗透与串联。正因如此,如果风险一旦发生起来,没有相对稳定的专业风险管理专家队伍系统分析和管理风险,长此以往将可能导致各种风险分散管理的事态。

从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的角度出发是暂时没有办法对IT外包项目经验以及风险经理机制进行系统的建立和推行的改革。风险经理指的是系统风险管理各项政策的终点站,是全行风险、建设内控体制的组成部分,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进行沟通、交流、合作,让IT外包项目经理和风险经理的配置比最终实现合理。

2.3 不能很好地对 IT外包进行全流程控制

浅析企业信息化项目的风险管理 篇7

企业的信息化,表面看是一项IT技术工程,实质上是一项管理优化或变革和推进的系统工程。尽管它外在表现是引进应用系统软件,搭建计算机和网络硬件环境,尽管资金基本都花在IT咨询和软、硬件上。但IT在这里不过是手段,不过是工具,不过是从属而已。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巨大、艰难而又复杂的系统管理工程。要确保信息化项目能够取得预期目标,对这类项目的风险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企业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涉及到企业各种资源的重组,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环节的制约,也可能会会出现项目失败或效果不好的现象。结合本人参与实施的信息化项目,对企业信息项目的风险提出自己的浅显认识。

在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管理层风险、执行层风险和操作层风险。

一、管理层风险

(一)信息化动机

企业引入信息化的动机,是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风向标;正确的动机是信息化实施成功的首要条件,错误的动机必将会给项目埋下隐患,导致项目偏离正确的目标。

目前有些企业实施“信息化”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用信息化提升管理、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而是对“信息化”的曲解,因此不能达到从根本上提升管理水平,促进战略目标实现的理想效果,根据这样的动机来实施信息化的风险是非常大的。因此企业在实施信息化之前一定要摆正企业实施信息化的动机,统一认识,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的审视是否偏离了原始的初衷,确保信息化沿着公司的信息化战略前进。

我们从事过一家云南省著名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企业信息化建设一直不理想,信息化应用水平很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领导层的动机有问题,在这家公司的领导层看来,信息化项目是个面子工程,并不能给企业带来多少实际效益;所以对于信息化建设项目,领导只管控制投资,审批项目,并不参与指导项目,更不会推进信息化在公司管理中的应用,这也导致了业务管理部门的重视和参与不够,最后只有IT部门的技术人员和外部的IT公司建设了一些部门应用系统,应用效果不佳。

(二)一把手风险

信息化建设是地地道道的一把手工程。主要表现在:

第一、没有一把手的决定和首肯,信息化项目根本不可能实施,为什么有些企业一等就是2年甚至3年,就是因为一把手还没有想清楚,还没有下决心;

第二、实施中将碰到大量跨部门、跨厂际的问题、大量涉及绩效考核的问题、大量涉及组织上的问题,没有一把手的拍板,或一把手的明确授权,项目组织者很难确定,尤其涉及组织重组问题。信息化项目实施中有些组织的重组是不可避免的,常见的如:采购、销售、备件、财务的集中、数据管理中心和信息部的创建,甚至更大范围的组织变革。项目的实证研究表明,目前很多企业的一把手,虽然也了解信息化,但是清晰知道信息化到底是什么,到底能解决什么的还不是很多。

根据我们参与信息化项目建设的经验,一把手不可能有充足的精力参与到项目中去,他只能扮演项目的战略决策者,仲裁人和激励者,项目的真正领导者和推动者应该是紧跟在他后面的经他充分授权的一个人。如果过分地强调一把手在项目中的重要性,一把手又真正地要身先士卒,如果项目中的很多事都要一把手来参与决定的话,一把手很可能成为项目进程中的“瓶颈”,很多任务会因为他的时间的冲突而进展不下去。一把手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但凡涉及到企业伤筋动骨的项目都要他来拍板,都是所谓的“一把手工程”,所以对“一把手工程”的理解不能过于片面,过于片面就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三)管理观念风险

信息化是一个管理观念上的改变,而不仅仅是一个项目。不少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尚未认识到这一点。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仅由技术主管负责,缺少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积极参与,项目经理由技术部门的领导担任。

管理观念的转变还体现在信息化系统实施过程对企业原有的管理思想的调整上。信息化不仅仅是用一个系统或买一套软件,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整套先进的管理思想。只有深刻理解、全面消化吸收了新的管理思想,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加以运用,才能充分发挥系统带来的效益。因此,在实施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转变管理思想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痛苦过程。顺利转变管理思想,在某种意义上是信息化成功推行的最关键的因素。

我们接触过一些国有企业,领导对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视,投入的资金也非常大。但是信息化带来的效益不是很明显。什么原因呢?

首先一般人是不愿意做改变的,除非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习惯了很多年的模式,突然一天要改了,自然很难接受,总要找出一些借口去抵制,即使是改了,万一出了些问题,那些反对者就会跳出来,趁机发难,所以改革者的下场一般都不好,从古至今已有不少例子了。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更难处理的问题就是利益平衡,信息系统直接决定信息的分配方式,而信息的分配方式又直接影响权利的分配方式。企业运作了很长时间, 各方的利益已经达到一个平衡,突然要改革,必然导致原有利益格局的改变,各方为了利益的最大化势必要披挂上阵,改革者往往措手不及,信息化建设也因此胎死腹中。

在国有企业改变员工的观念尤其困难,很多人是有十年以上工龄,一般在公司比较有职位,但是他们最怕改变,怕丢饭碗,怕接纳新事物,但是想让企业管理思想向现代化管理思想靠拢,这就形成了矛盾。

所以信息化建设一定要自上而下推动,很难通过自下而上的改良实现,高层领导如果没有意识到上述这些因素,没有下决定做好利益重分配的思想准备,在碰到问题的时候就会退缩,那么信息化建设者自然就成了烈士,项目也就自然不了了之。

当然即使领导给了你尚方宝剑,如果你没有得到下面的支持,那么照样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口号、理论其实都不会有很大的差错,关键是执行问题,所以信息化建设不仅要领导支持,还需要有执行能力的部门或个人牵头做,否则就会浮在上面,一无所成。

二、执行层风险

企业信息化执行层的风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可以通过选择成熟的软件、最佳的行业实践、成熟的咨询合作伙伴、成熟的实施路线,来有效的规避执行层风险,实现低风险、低投入、快速实施的效果。

(一)选择成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选用成熟的、拥有行业解决方案和大量行业成功案例的商业软件,是确保公司信息化成功的先决条件。基于以上两方面的考虑,我们在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选型时,就需要采用成熟的解决方案,结合企业公司实际情况,综合管理、技术、行业应用、实施服务、经济效益、供应商等各项相关因素,多方面的进行全面衡量,保证了系统软件选型的正确性,从而防范了这两方面的实施风险,确保企业信息化的投资收益。

(二)咨询伙伴风险

理论上说,做信息化以前,应该请有实力的顾问公司做一次流程梳理、流程再造BPR或者流程改进BPI,这样根据顾问专家的意见,大家统一认识,管理水平跨多大一步,到什么水平。然后才是做信息化,以这个流程改进的结果作为目标,让企业稳健地跨上这个台阶,不至于跌倒。

但是有多少企业有这个经济实力呢?有多少所谓顾问值得你坚信他的想法呢?有多少老板会非常信任他企业的IT部门的能力?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往往就是痛苦之源。

对于企业的管理信息化,本文认为要先把眼光放在管理上而不是信息化系统上,让管理带动系统提升,而不是让系统带动管理提升,所以系统要选择最合适的,不是越贵越好。

咨询服务商的实施及行业经验非常重要。管理项目说到底是“人”的项目,企业管理流程的设计、先进业务流程的引入、项目风险的控制等等,都需要人的控制。企业选择咨询伙伴时应重点考虑此团队顾问的流程改进能力、项目经验、行业经验和信息化经验,这一切将直接影响项目的成功与否。

(三)项目管理的风险

信息化项目的实施对企业影响深远,一般投资规模较大,经历的时间较长,涉及的部门、人员众多,项目管理非常复杂,不能指望依靠几个项目经理就可以应付,应该组织合适的项目团队,应用成熟的项目实施方法论,

根据项目实施方法论,项目管理人员能有效的将双方的人力资源合理规划,并尽可能预见项目风险,通过严格的项目进度计划、风险控制计划,确保项目按期、按质、按量的完成。

作为一个项目,其目标和范围首先必须是明确的。但实际的信息化项目往往又是模糊的,用户方面和顾问方面在这里往往都存在侥幸心理,一方想稀里糊涂地多要点,一方想稀里糊涂地少做点。都会给项目带来风险。项目启动之后,合作双方已经完全被绑在了一条船上,没有你我之分,成功与失败对双方都一样重要,这个时候,双方要实事求是地评估项目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目标,圈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范围。很多项目在完成之后也无法明确项目的效果,缺乏项目实施前后量化的指标比较,这就提醒我们,在项目启动之初,双方要尽可能收集业务过程中的可测量的指标,如库存周转率、库存资金占用、按期交货率、一次检验合格率、客户投诉率、财务报告时间等。

项目组织的完整性是对项目成功的保障。通常需要有合作双方高层参加的项目领导小组,负责保证和协调项目所需的资源,决策项目相关的重大变革。双方合作的项目小组是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常设机构,必须确保项目小组中人员的稳定性和对工作的胜任。

项目实施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以为,项目实施方法一定会依据项目对象、项目范围、项目实施周期、顾问水平等作适当的调整,不可能形而上学,一成不变。重要的是抓住项目管理的核心要素:范围、时间、质量、成本、客户满意度。

三、操作层风险

操作层风险是项目具体操作过程中常碰到的主要风险,主要是IT组织风险、基础数据风险和流程管理风险。

(一)IT组织风险

结合项目实施团队和企业双方的力量,各方人员的共同参与,是确保项目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实施的过程同时也是知识转移的过程,通过完整的项目实施过程,将帮助企业培养一支内部咨询队伍,以实现管理的持续改进。

建议由双方人员组成的联合项目组组织结构示意如下图,其中企业项目人员需要理解每项业务的过程、最好全脱产投入项目工作。

1.项目指挥部:由企业和项目管理实施方双方高层领导担任,负责监控项目进展和指导项目方向。

2.质量控制组:由项目实施专家、财务专家、BPM专家、项目管理专家和企业的有关领导和专家组成,对项目的关键控制点、阶段和最终成果进行控制和评价。

3.项目经理部:由双方的项目经理和各项目小组组长及重要成员组成。项目推进小组要负责对多个项目实施进行合理的统筹管理,以实现各项目间有机协调、合理分配资源、明确先后次序等。

4.流程改进组:主要由咨询顾问、企业未来流程持续改进人员构成。包括咨询公司项目经理、BPM咨询顾问、软件产品咨询顾问、技术支持顾问、质量控制专家等组成。

5.职能模块小组:主要由企业各职能部门领导和业务骨干组成。

流程改进组和职能模块组的成员应该是角色对应的关系,以联合小组方式/专题小组方式开展工作,咨询公司顾问通过多种方式对企业的参加项目人员进行知识转移。

根据我们的经验,每在项目启动前,用户方组建项目小组都是一件很难的事,难的是如何把人抽出来。的确,今天的企业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闲人。但所有经历过的项目都告诉我们,信息化项目是一个永续的工程,绝非一劳永逸的阶段性工作,所以一定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培养出企业自己的人才队伍,才能保证后期深入应用和持续改进。

关键用户,是指来自于企业的业务骨干和技术顾干,需要能够“讲出来,做下去”。参与项目的“关键用户”需要能把目前的业务流程和业务需求讲清楚,能够理解供应链的管理思想,能有企业全局的观念,有一定的电脑应用经验,积极参与项目小组的方案讨论,最终有能力向业务部门解释项目小组设计的方案,有能力推动项目的有效执行。参与项目的技术骨干要有能力学会系统应用的日常维护和后续的外围开发。用户在组建项目组的时候,既要考虑到参与项目的员工的稳定性,也要考虑到项目组成员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更准确地讲,信息化项目不仅是一个“一把手工程”,更是一个全员项目。几乎关系到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要涉及到观念的转变,工作方式的转变,流程的转变。在项目的实施与推广过程中,参与项目的绝不仅仅是项目小组的几个人,而会是更多的人。他们需要接受理念的培训,流程的培训,系统应用的培训,他们还要参与整理数据。

(二)基础数据风险

我们常说一句话:信息化项目的成功,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的数据。企业基础数据的完整、准确、规范和及时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信息化的实施效果。

所以,要通过制度建设明确数据管理的内容、规范数据管理;通过合理的运作流程实现数据的准确收集和应用;通过管理和技术手段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对遗留系统数据,要制定合理稳妥的转换计划,纳入信息化实施计划中,保证数据完整正确的转入新的信息系统。

项目实施过程中,顾问要在方案确定后,就及早与客户讨论数据格式,编码规则等规范,帮助客户制订静态数据的数据收集模版,并定期跟进客户的收集过程,确保按计划完成。

项目上线前的动员,要再次向全体用户重申数据的重要性,强调数据录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上线初期,项目组对每日的数据的准确性都要做检查,要出数据差异报告,随着数据准确率的提高,数据差异报告的发布周期可以改为一周。必要时,系统数据差异的总结可以成为公司周例会的一个内容,充分加强各部门主管对数据准确性的认识。不少的企业在系统上线初期,甚至采用奖惩手段来确保系统采集数据的准确性。

(三)流程管理的风险

必须要认识到,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引进软件、硬件,更是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建设信息化项目的时候必须对管理模式的转变做好准备。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的做法都会对信息化的应用效果大打折扣。

前几年,提到信息化,必谈业务流程再造,或叫业务流程重组。但由于再造的难度大和失败的案例多,以后就有人不提业务流程再造了,改提业务流程改进或业务流程优化。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走到另一个极端,无论用户还是咨询公司都尽量回避“流程”,这就又错了。

当然,变革需要条件和机会。我们相信,项目推进过程中,为了降低项目的风险,首要的是供应链管理思想的普及与渗透,在管理层与执行层完全理解的基础上推进变革。变革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夜间的变化。变革的动力要有持续的支持。

四、小结

本文从管理层、执行层和操作层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信息化项目实施当中的各种风险,包括信息化动机、一把手风险、管理变革风险、成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咨询伙伴风险、项目管理风险、IT组织风险、基础数据风险和流程管理风险,并结合本人的个人经验进行讨论和说明。了解这些风险,掌握相应的控制措施, 防患于未然,加强协调、培训、管理,确保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稳步前进,真正起到“IT服务管理”,提升企业管理和业务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作用。

参考文献:

[1]罗鸿,ERP原理、设计、实施[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6月

[2]张旭梅,企业信息化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7月

[3]William A Ruh,企业应用集成[M],张博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月

[4]甘仞初,管理信息系统[M],机械工业出版社,206月

上一篇:小学生写人作文:我的同学作文350字下一篇:柳子街小学家长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