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精选12篇)
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篇1
1 建设背景
随着福建电力信息化的多年建设, 所采用的网络技术和网络系统日益复杂。由于对现有的系统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 导致了对计算机环境缺乏统一全面的了解, 对计算机资源分布和性能分布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 对系统故障和效率下降缺乏预警, 缺乏分析工具。因此, 福建电力迫切要求建立一套可行的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来提高基础设施的可靠性、利用率、性能服务质量和安全性等, 减少混合网络管理环境下的管理和控制网络运营成本。同时, 系统还应为福建省电力信息化的长期发展规划提供必要的依据, 在建设基础设施的同时, 提供规划和实现信息协调和资源管理, 实现稳定的网络支持和高效的网络管理, 从而获得强大的信息支持。
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应是一套“事前”管理系统, 注重分析运维以及其使用者的特点, 基于网络平台, 面向应用。设备本身的管理是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除关注设备本身状况外, 更关注的是流经设备的数据流, 应用对设备造成的压力, 网络应用的压力分布、变化情况, 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将设备视为网络这张大“蛛网”上的诸多关键节点, 通过这些关键节点为整个应用系统“诊脉”。在设备数据的表现上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有所取舍, 根据运行维护的需要进行数据裁减, 加工, 注重主动告诉用户信息, 而非被动地等待用户查找数据。
2 建设与应用的制约因素
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统称为OSS, 通过网元管理层EML、网络管理层NML、业务管理层SML等逻辑分层结构, 实现电力信息网络集中监视或集中监控管理、网络性能管理与资源优化、网络组织调度、网络故障管理、配置管理等主要功能, 保证信息网络高效、可靠、经济和安全运行。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覆盖的范围包括综合网络管理系统、信息系统业务管理系统、桌面管理系统、运维管理系统 (如知识库、电子工单管理) 等。OSS与BSS、MSS一起构成电力信息运维支撑系统, 为电力信息运维的服务实现、服务保障、业务计量三大核心功能提供支撑基础与保障。由于oss隶属运维后端支撑, 难以确切地通过定量的指标来综合衡量OSS的直接或者间接经济效益。但是, 通过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定性分析以及比对的方法论可以识别电网公司在运维管理、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建设思路与应用效果的差异, 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最终影响公司的服务能力与竞争能力。
近几年, 国内各电网公司在OSS、BSS、MSS上给予大力投入, OSS建设与投入低于其他运维支撑系统。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的建设在以下几个问题尚未明确之前, 尽管系统是新建的, 但是其应用效果依然不会脱离原有系统的一贯性规律。
2.1 运维管理体制分析
公司究竟采用的运维管理体制, 尤其是集团公司级、省级, 是集中性的大生产, 还是分散性的大管理?ERP、营销网络技术的特点更加趋向集中化的大生产与集中管理, 现有网络的维护管理机制如何与未来ERP、营销系统相衔接?这对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是差异巨大的。采用什么样的运维体制, 不是公司想不想如何做的事情, 而是企业竞争、市场竞争的迫切需要。在这个发展过程中, 可以是被动的, 也可以是主动的, 但最终要顺应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
2.2 信息共享问题分析
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与其他系统如BSS、MSS的信息共享问题。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的建设要立足运维部门的需要, 也要面向公司发展对信息化支撑手段的需求。既要有大局意识, 也要有超前意识, 突破本位主义认识, 提高信息共享水平, 保护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投资。
2.3 发展定位与建设思路
电网公司在不同的地域层面, 采用的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建设思路、应用效果差异很大。关于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 首先要明确其基本内涵和发展定位;其次再研究2方面, 一是要不要建的问题, 二是怎么建的问题。这也是本文研究论述的焦点。对于应用科学, 经验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产生最佳企业效能与生产管理效益。
3 建设与应用发展趋势
受电网企业主多分离及企业内部管理体制尤其是运维管理体制的影响, 国内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是个复杂曲折、不断前进的发展过程, 透过这些过程, 折射出国内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建设与应用的发展趋势, 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专业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建设逐步完善, 进一步促进了专业信息网络的维护管理工作。
(2) 网络管理功能在资源管理、网络控制、数据集中配置等方面有所加强。
(3) 网络管理功能在业务管理、服务管理方面有所加强。
(4) 通过电子化手段促进运维生产管理效率。
(5) 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发展需求日益增强, 综合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建设在SG186工程建设期间取得阶段性进展, 系统应用、平台建设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 系统基本内涵
总结起来, 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有3种理解, 一是多厂商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二是多层次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三是多专业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
4.1 多厂商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
在某一个信息网络范围内, 在多个设备厂商网元管理级、子网管理级网络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建设的网络层管理系统称为综合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国内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的建设大部分集中在这个范畴, 称为信息网络综合管理系统、综合数据管理系统等。多厂商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在专业网络范围内, 可以实现端到端的设备管理与网络管理。
4.2 多层次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
多层次综合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是网络管理功能在逻辑层次上的一种纵向整合。在某一个专业网络管理级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的基础上, 融入业务管理层的一些功能, 如:建立与运维支撑系统相关联的工单系统、故障单系统、客服系统、报表系统等, 这种综合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比较适合本地化的、维护范围较小的信息网络。如:网省电力公司局域网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等。
4.3 多专业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
在全专业信息网络范围或几个专业信息网络范围内, 在多个设备厂商网元级、子网级或网络管理级网管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建设的网络层管理系统称为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 实现各专业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的互通与信息共享。通过各种综合的、智能的、实时的运行监控、业务处理、告警管理等新功能模块, 体现面向人员与业务的管理功能。
多专业综合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能够体现信息网络内在的、本质的规律与特点, 本文中所提及的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均指这个意义上的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
5 功能需求
面向设备、面向网络, 逐步扩展为面向业务、服务、人员和规划。
5.1 综合资源管理
实现全网的多专业或者全专业的资源管理, 在资源管理方面, 逐步实现对资源的统一调度, 并加强对资源的使用情况分析, 从业务的角度分析资源占用情况, 支持业务的成本评估, 能够为信息网络成本预算提供依据。综合资源管理还应该包括网络备品备件的管理, 为合理配置备品备件, 科学调配提供基础和依据。
5.2 综合故障管理
综合故障管理的目标是以管理人员和业务为中心进行预警, 实现端到端业务的监控管理, 将告警信息关联到线路和管理人员, 采用告警原因提高业务保障能力。其主要功能是基于不同专业的监控系统实现集中和综合的故障管理, 即将现有的信息网管、服务管理、安全管理、动力监控、环境监控等系统所产生的告警信息进行综合管理。
综合故障管理通过告警过滤、阀值设置和等级设置, 根据告警的级别、类型以及对故障处理的要求进行故障告警的过滤, 根据运行维护的实际需要人工进行门限设置和告警等级设置。通过故障档案建立故障案例, 用于网络性能的品质分析, 为网络优化调整提供依据。
综合化集中告警功能定位于跨专业告警相关性分析。通过事件相关性分析以提高故障定位的准确性, 实现专业定位, 基于运行维护经验的积累与分析, 实施告警的相关性分析, 界定一些较为模糊的故障归属, 提高故障处理能力和效率。该功能模块应该具备图形化的配置界面, 并与资源管理系统紧密结合, 提供故障相关性分析、时间相关性、事件相关性、业务相关性、客户相关性、地理位置相关性等关联模型的分析。通过对采集各类网管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实现一定的故障预警功能。实现网络故障闭环管理体系, 完善报障及排障流程, 加强故障处理流程的跟踪管理。
5.3 综合性能管理
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主要功能之一是信息网络性能展示, 要求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对各信息网络关键性指标进行实时监控, 并能够对各信息网管采集到性能数据进行统计, 从全网角度进行分析。通过网络数据采集对各信息网管的关键性能进行实时监视, 使得事后维护向事前维护转变、补救性维护向预防性维护转变, 并对需要进行干预的专业网管进行配置或调整, 以优化整体网络性能;分析和评估接收到的各专业网络和网元的数据, 重点是对间歇的多种网络资源混合使用情况的总体性能退化进行分析处理;对网管性能数据进行长期存储, 进行数据挖掘、分析, 加强性能分析的深入性、综合性, 着重于发现影响网络质量的关键因素, 逐步建立分析型的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 为网络调优、网络扩容或新建提供依据。
5.4 网络服务管理
主要通过关键业务监控, 关注关键业务保障质量, 是面向用户服务, 通过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系统体现网络服务的新理念与新的服务方式。针对关键用户, 为用户提供应用服务监控报表、性能统计分析报表、历史数据趋势分析报表、网络流量流向分析报表、关键用户报告以及针对关键用户等级的用户管理。与此同时, 需要将设备故障信息与对业务和客户的影响分析关联起来, 做到在设备发生故障的同时, 第一时间通知关键用户, 并对影响该业务和客户的设备故障进行及时的处理, 以提升关键用户的满意度。
5.5 运维综合管理
—是电子工单, 服务于日常的生产、管理工作。目前电子工单管理系统以独立平台或者综合平台的方式在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运维专家/知识库。汇集运维专家库, 网络运维人员遇到网管问题时向相关领域专家网上提问, 专家解答后, 系统把问题及结果输入到知识库中。运维知识库可以录入、导入、检索经验案例和预案, 并将知识库与告警记录、故障单、性能分析结果关联, 可以快速查看与之关联的知识库记录, 同时把一些故障关联的知识经验作为案例生成故障单内容, 增强运维经验信息共享能力。
6 系统体系结构
综合管理系统的建设指导思想是与信息网络业务的建设与应用统筹考虑, 设备共享、数据共享, 优化综合管理系统建设投资。建设以专业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为基础, 建设综合接入平台与综合应用平台, 以模块化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应用与展示, 为运维管理工作提供全面的有关业务管理、网络管理与服务管理支持, 其体系结构应该符合企业IT支撑系统的整体框架和规范要求。综合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综合接入平台:包括综合管理系统数据管理模块与各信息网管数据管理模块。主要完成网管数据的接入、采集、分类处理、存储等功能。已经建成网络管理级综合管理系统的信息网络, 可以通过网元/子网级综合管理系统或者网络管理级综合管理系统接入到综合接入平台;有些专业仅有厂商提供的子网级/网元级综合管理系统、不再单独建设各自的网络管理级网管平台, 统一集中利用综合管理系统的综合接入平台、综合应用平台建设专业网络管理级的综合管理系统。
综合网络管理平台:包括综合网络管理模块与各个信息网络管理模块, 主要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 提供综合性、专业性的管理应用与展示功能。综合管理系统功能模块与专业网管模块通过接口进行信息交互, 综合管理系统模块提供与BSS、MSS的接口。
7 建设思路
依照综合管理系统的发展过程以及行业发展的一般性规律, 有以下基本原则供参考, 这些基本原则可以指导企业要不要建、怎样建设综合综合管理系统。
原则一:先专业管理, 后综合管理。
先进行专业综合管理系统的建设, 满足专业网络运维管理的需求。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综合管理系统或者综合性管理系统的建设。从行业发展情况来看, 专业综合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完善需要很长的过程。
原则二:先物理集中, 后功能集中。
综合管理系统应该集中设置, 建设全专业网管中心, 初期实现物理集中, 条件具备可实现功能集中。企业进行维护体制改革, 首先要明确网管中心的定位, 至少具备全专业的综合管理系统, 能够实现全专业的网络监视或者网络控制。功能集中是如何提高生产管理效率、提高网络服务支撑手段的问题。
原则三:先网络管理, 后服务管理。
电网企业集合自身所处的阶段和网管能力、维护管理体制, 依照上述原则, 很容易判断要不要进行综合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建设。专业综合管理系统建设不健全、物理尚未集中、网络管理水平落后的, 应该将重点投放到专业综合管理系统的建设以及运维管理体制的完善, 在专业网管建设的同时可以兼顾今后综合管理系统平台的需求。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受运维管理体制的影响最大, 因此, 电网企业在专业网管完备, 运维管理体制变革、模式稳定之后再行考虑综合管理系统应用级的开发建设。
8 应用分析
福建电力经过十几年的信息网络建设, 目前已经颇具规模, 信息网络管理的要求随着信息网络建设的深入逐步提高。为此, 福建电力依照上述思路建设了综合管理系统, 实现了在统一平台上的多厂商设备综合管理管理、运行监控、告警管理、服务管理、报表管理、动力监控、环境监控等功能。
通过综合管理系统各管理功能, 开展服务流程优化及基于电子工单的服务管理研究, 实现对电力信息网络的有效管理, 提高运行维护质量, 降低故障发生概率。
随着SG186工程的稳步推进, 信息网络各业务应用系统得到了全面的建设和应用。随着大量信息软硬件的投入使用, 大量的管理成本也随之产生, 如何减低管理成本, 提高设备利用效率, 综合管理系统可以在对跨厂商信息网络软硬件监测的基础上, 完成报表分析, 为下一阶段的硬件整合工程提供第一手的监测分析数据。通过监测分析数据, 在一定程度上, 为硬件虚拟化提供可靠的性能、负荷分析, 达到绿色信息化的管理及成本要求。
摘要:在分析福建电力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建设背景的基础上, 总结了国内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建设与应用的制约因素、发展趋势, 阐述了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的基本内涵、功能需求、体系结构、建设思路、应用分析。以期站在行业角度探讨总结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建设应用中的共性、规律性和经验性, 为今后的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建设及硬件整合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网络服务
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篇2
为贯彻民航总局《中国民航信息化“十五”规划纲要》的精神,华东管理局对“管理信息系统”、“机场信息系统”的建设各抓了一个示范工程作为试点。民航山东省局承担的《民航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已2000年圆满完成,达到了华东管理局示范工程试点的全部要求,并于2001年12月5日在济南召开了民航华东管理局办公自动化现场推介会。
该系统由民航华东管理局、民航山东省局和山东浪潮齐鲁软件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采用多层架构体系,支持B/S、C/S两种应用结构模式,满足了民航山东省局内部日常办公业务的需要,显著提高了机关公文信息的运转效率和办公自动化整体应用水平。
一、功能模块:
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一般应覆盖机场、管理局所有的日常办公业务,主要包括文档管理、工作流管理、内部网站、综合查询、辅助决策等内容,其中文档管理、工作流管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应用。
主要模块简单描述如下:
1、收文管理:实现收文的登记、拟办、阅示、查询、打印、归档、统计的功能。
2、发文管理:实现发文从起草开始直至办理完毕后自动归档全过程的自动流转管理功能。
3、信息管理:实现了信息从起草开始直至办理完毕后自动归档全过程的自动流转功能。
4、督查管理:实现从起草督察事项通知单到返回结果直至办理完毕后自动归档全过程的自动流转功能。
5、部门请示:实现内部请示的起草、汇总、会签等工作过程的流程自动化。
6、会议管理:实现从会议申请、会议通知、会议纪要的整套会议管理功能,便于整理归档。
7、传真发报:实现明传发报的登记、部门审核、领导阅批、发报、查询、打印、归档、统计的功能。
8、合同管理:实现合同从起草开始直至办理完毕后自动归档全过程的自动流转管理功能。
9、厂务公开:实现厂务公开从起草开始直至办理发布以及撤消发布后自动归档全过程的自动流转管理功能。
10、规章制度:根据民航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分别实现安全监察规章和安全管理规章自动管理功能。
11、教育档案:实现职工安全教育档案的录入、分类整理、分类打印功能。
12、报表管理:实现各种安全报表从起草开始直至办理完毕后上报下发全过程的自动流转功能。
13、检查管理:实现从发送安全检查通知到返回安全隐患整改情况报告表的全过程的自动流转功能。
14、月报管理:实现安全月报从起草开始直至办理完毕后上报下发全过程的自动流转功能。
15、讲评及简报:实现了安全讲评材料的起草到汇总形成安全简报直至最后办理完毕后上报的自动流转功能。
16、纪委档案管理:实现廉正档案的流转功能;保存纪委的各种资料,包括建筑工程资料(包括工程立项文书;招、投标会议记录;合同文本、质量监督情况记录;工程验收文书)以及物资采购(物资采购清单;市场调查情况;合同文本及签订过程;物资验收、入库、出库记录)。
17、纪委资料汇总:主要保存各种资料,包括会议资料、文档资料(包括规定、措施、细则、实施办法、通知、工作安排、通报、情况汇报、调查报告、领导讲话、工作总结)、查办案件资料(包括来电统计表、来信统计表、来访统计表、以及总的统计表)。
18、纪委事务管理:主要包括日常工作材料,包括学习教育(法制教育、党风党纪教育、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教育)、工作研究(反腐败工作研究、纠风工作研究、案件查处工作、来信受理工作研究、来访受理工作研究、来电受理工作研究)、各类月报(上月工作情况月报、下月工作打算月报)等资料。
19、审计管理:实现审计工作方案和审计报告从起草开始直至下发全过程的自动流转管理功能。
20、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精神文明简报的撰稿、审批、下发等功能。
21、新闻稿件及简讯:新闻稿件的撰稿、发送、汇总、统计的自动实现。
22、机场使用手册:机场使用手册的录入、查询功能。
23、机场除冰除雪:实现除冰除雪业务有关文档的录入、管理、查询、打印、归档、统计的功能。
24、机场净空管理:实现净空管理业务有关文档的录入、管理、查询、打印、归档、统计的功能。
25、鸟害防治:实现鸟害防治业务有关文档的录入、管理、查询、打印、归档、统计的功能。
26、飞行区月报:实现月报从起草、审批、上报、批复以及办理完毕后自动归档全过程的自动流转管理功能。
27、飞行区快报:实现快报从起草、审批、上报、批复、退回以及办理完毕后自动归档等全过程的自动流转管理功能。
28、机场总平面规划:实现机场建设项目开工申请单的自动流转功能。
29、机场适用性检查:实现检查通知单、机场适用性记录卡、机场检查整改报告、催办通知等文档资料的流转管理。
30、航行资料通告:实现航行资料从起草、审批、自动发布、自动更新等全过程的管理功能。
31、档案管理:档案管理包括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音像档案、实物档案、照片档案等各类档案的管理。实现从部门整理到档案室管理的一整套业务功能并提供完整的档案统计功能。
32、收报管理:实现明传收报的登记、领导阅批、部门承办、查询、打印、归档、统计的功能以及转报的登记。
二、系统的总体架构:
1、信息交换平台
在信息交换平台层,可以根据需要注册使用如下不同的组件系统:
工作流管理系统:采用统一的工作流引擎,具有统一的待办工作、流程跟踪等功能。
统计报表系统:是一套基于WEB的报表设计、生成及发布系统,能够以图表的形式对各种统计查询结果进行展现。
电子表单系统:用户通过电子表单系统可以快速地创建应用系统的界面,并与数据库中的数据建立关联,并且和工作流系统结合在一起。
全文检索系统:让用户在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料中通过简单地输入关键词就能快速检索到所需要的资料。
数据交换系统:采用第三方组件,通过简单的配置就可以和机场、管理局的其它业务系统进行挂接,交换数据。
统一用户管理:通过通信模型管理平台,在系统服务器之上对所有用户进行统一管理。
统一的消息平台:提供完善的消息机制,提醒条目可以包括任意信息,如待办工作、通知、收到的公文。提醒方式可以定制,支持语音、弹出对话框、播放音乐等。与即时消息、邮件、短信等集成在一起。
2、关键技术特征
采用多层构架,表示层、业务层、数据层分开
支持B/S和C/S两种结构
支持联接各种数据库系统
良好的安全性,“颗粒化”的权限控制
支持消息服务,提供即时消息提醒
采用组件式开发
支持群集和失效转移,提供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容错性
采用XML技术
采用WebService和EAI技术
具有授权功能,支持移动办公
采用图形化的流程定制和表单定制
提供类似用户管理系统的通信模型,对用户统一管理,人员权限集中设置
提供系统工作室平台,规范数据接口
企业级数据备份及容灾
三、运行平台
1、硬件环境
个人计算机:应采用主流的IBM兼容机,国内外知名品牌,为了保证系统的高效运行,建议采用高端配置。当没有光驱、软驱的计算机装配软件或搭建硬件环境时,要求网络通畅。
服务器:采用小型机或基于INTEL处理器的PC服务器、工作站。采用国内外知名品牌。服务器承担了所有的业务逻辑,是整个管理信息系统中负担最重的,如果服务器宕机或性能不高,对整个系统的运行性能影响极大,因此,服务器不仅配置档次要高,而且要有冗余。
2、软件环境
客户端操作系统:最好采用当前较常用的Windows98及更高版本。
客户端运行平台:最好采用IE5.0以上版本或较新版本的其它浏览器软件。
其他软件依赖:管理信息系统一般需配合使用MicrosoftOffice办公套件或其它文本编辑应用软件。
3、网络环境
网络服务器最好采用常用的Windows2000及以上各版本或UNIX、LINUX等其它流行操作系统。
支持常用的网络协议如TCP/IP等协议类型。
4、开发环境
选择了符合开放标准的主流开发平台,主要在LotusDominoDesigner集成开发环境下进行建设,采用LotusScript、JavaScript、Java等流行开发语言进行代码设计。
四、技术特色
1、集成的个人工作台
管理信息系统应为用户提供系统的统一入口即个人工作台(个人门户)。应采用人性化设计的原则,界面友好,并符合机场和用户的办公习惯。
个人办公门户
个人工作台应提供用户进行个性化定制首页界面和风格的功能。可定制的内容包括主页的显示结构、显示内容、栏目数量及内容、个人感兴趣的网址链接,以及配置个人的邮箱等。
通过系统首页应可访问个人邮箱,查阅个性化定制的栏目,处理待办事务,查询已办事务,浏览外出人员的动态,集中起草各类文件,编辑个人的常用词库,快速访问感兴趣的网站等,还应提供对主页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和配置的功能。通过以上功能,为每个用户提供了一个性能优良的个人办公门户。
集成的办公平台
统一的文件起草:系统应支持集中地按权限起草管理信息系统中各公文模块的所有类型的文件,而不必进入到具体的模块中进行操作。
统一的文件处理:应设计与个人相关的基于事务处理的办公平台,来自于整个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需当前用户处理的工作和信息均集中到“待办事务”栏目中。用户从“待办事务”出发,可统一、集中地处理各项工作和文件。
统一的文件查询:在主界面内,用户应可方便地通过“已办事务”查询自己有读取权限的文件,包括自己起草的文件、处理过的文件和需阅知的文件。
重要消息滚动提醒:最终用户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自主设置重要消息滚动提醒。如同电子公告板一样,通过滚动新闻的形式使员工及时了解公司内的重大事件和新闻。
信息的分类和导读
用户的个人信息和工作应进行合理的分类。分类的标准包括处理状态、处理方式和缓急程度等。
用户可在系统中预先设置自己的信息订阅表,将感兴趣的信息的类型和特征进行描述和定义。系统应依据订阅表的内容自动搜索用户感兴趣的信息并将其发送给用户。
系统应提供以类似主页中“滚动新闻”的方式将重要信息及时告知全体员工的功能。
个性化设置
用户在管理信息系统赋予的权限范围内,应可进行充分的个性化设置。包括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主界面的风格、感兴趣的Internet资源等等。
个人首页应采用多帧结构,用户可以设
置帧结构的划分方式和每帧中的内容。
2、统一工作平台
集成的信息管理平台
系统应允许添加新的办公或其他应用到管理信息系统的界面上,新的应用可使用统一的个人事务的信息传递接口。可以有机地与已有系统模块集成到一起,组成集成化的信息管理平台。
集中的应用配置和维护
(1)集中的应用权限配置:
应用系统管理员可集中地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中各应用模块的访问权限、用户组和角色配置信息。
(2)集中的流程配置:
管理信息系统中各公文模块的流程应可集中地进行配置和调整。调整后应用程序和功能应最大限度地自动适应新的流程,而无需修改程序。
(3)集中的应用维护:
应用系统管理员可集中地对组织机构和人员信息进行维护和管理,应用流程应最大限度地自动适应组织机构和人员岗位的变化。
开放的接口标准
管理信息系统应具有较好的开放性,应提供第三方开发产品接入的接口标准。新的应用(包括第三方产品)使用统一的基于个人事务的信息传递接口,可以有机地与已有系统集成到一起,组成集成化的信息管理平台。
3、核心工作流系统
灵活的流程配置
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流设计应实现程序的最大可重用性,一套程序应能适用于多个部门的多套具体流程,并可灵活、动态地适应大部分的流程调整。不同角色的人员在流程处理过程中,系统应智能地识别处理人的权限和文档所处的状态,自动地为用户提供合理的操作选择。
用户应可方便地更改、增加和删除办公流程。当机场的组织结构和人员岗位发生变化或企业流程重组时,无需修改程序。当流程调整后,未处理完毕的文件应能自动按新流程流转。
管理信息系统应为每位用户提供预设置个人常用处理词库的功能,使用户可通过鼠标选择输入处理意见,以简化处理意见的录入过程。
通用的流程处理操作
为使用户易于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方法和减轻培训的工作量,在流程处理过程中应使用标准、一致的操作完成相同或类似的工作。例如在所有类型的流程处理中,提交文件的工作均应使用同一个操作予以完成。应支持文件的收回、补发、催办、督办、监控、疏导等功能,并支持文件各种处理状态下的多人并发处理功能。
总之,工作流设计应实现文件处理过程中的复杂逻辑关系,呈现给用户统一的界面和简单的操作方法,使系统更易于被用户所接受。
流程的跟踪与分析
管理信息系统对流程处理中各级用户的处理状态、处理时间、流程处理流向等信息逐一进行记录,形成详细的流程日志。通过流程日志,使用户可以及时、方便、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文件的处理状态和过程,协助用户完成对文件的处理和跟踪工作。
以流程日志为基础,通过对各岗位、各部门之间文件流转数量和处理效率的宏观统计,对企业组织机构和岗位有效性、协调性的进行分析,为企业组织机构和流程重组提供参考依据。
组织机构与人员
建立与底层系统支撑平台(如Domino系统)的规划与注册无关的单位组织机构和人员层次关系的逻辑镜像,且支持人员、部门的排序和领导称谓等。当机场人员和机构发生变化或职位、岗位调整时,系统应自动适应这种变化,而无需更改底层系统支撑平台(如Domino系统)的设置和应用程序。
4、Word无缝集成和正文痕迹保留
管理信息系统中,在正文编辑和排版方面应实现与MSWord程序的无缝集成;在公文审批、修改过程中支持正文痕迹保留和文档版本控制等功能。
5、动态的应用部署方案
管理信息系统将具有动态的应用部署和扩展能力,可支持集中式、混合式和分布式的应用。可使多套独立运作的公文系统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集中部署在一台服务器上,相互独立,互不干扰。并且可根据应用情况的变化和需要,动态地进行系统扩容。例如可将集中部署的多套应用动态拆分重组到其它服务器上,即从集中式拆分成混合式;或进一步拆分为分布式;或从分布式合并为混合式等,以随时满足系统扩展和企业发展的需要。
6、移动办公支持
系统提供多种功能以确保员工出差或居家时工作的正常进行,即支持移动办公。
远程访问:支持通过拨号访问的方式进行移动办公,前端可以是笔记本电脑、PDA、手机等手持设备。
代办代理:系统应支持公文处理中的“代办”和“代理”制度。即当某位员工处于外出状态时,系统可将需其处理的工作自动转交给预先指定的“代办人”或“代理人”代为处理。同时系统应向外出人发出提示信息并告知工作办理的结果。外出人员回归后,系统应自动恢复正常的工作状态。
7、统一的消息平台
管理信息系统支持利用短信息平台向用户发送信息的功能。当某位用户出现了新的待办事宜或重要通知时,系统支持在第一时间将信息的简要内容(发送人、标题、内容简介等)以短消息的方式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实现即时提醒的功能。
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篇3
关键词:农村水利;综合管理系统;设计;内容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0-84-1
信息时代,政府部门越来越注重信息系统的建设,并把它应用到多种领域。为加强农村水利项目管理,解决存在的问题,水利部门设计了农村水利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在水利行业方面,国家年均对农村水利建设投入资金高达百亿人民币,然而整个行业管理水准普遍不高,工程项目之间缺乏交流,很难形成系统化的管理体系;就项目管理而言,农村水利项目繁多,却存在很多以手工为主的水利项目,运转效率低下;于推广电子政务的角度,有关信息的公开化以及共享化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构建农村水利综合关系信息系统是众望所归,借以完善农村水利管理体系,使其规范有效开展。
1 农村水利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内容
设计目标是运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以及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水利主网站以及农村水利数据信息控制中心,来进行农村水利项目的综合管理以及当前主要项目的信息化处理工作,其设计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充分发挥水利政务外网作用的基础上,设计水利部门与农业部门、水利部与各省农业水利部门、水利部与大型灌区之间信息数据相互传送通道。二是设计农村水利主网站,在上面不仅有最新的行业新闻、国家的水利政策法律、相关通知等日常信息发布栏目,还要设置有关权限的处理以及身份登录系统,完成农村水利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主页面的设计工作。三是设计重要项目查询功能,例如农村淡水资源分布、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构建、大型灌区规划、中型灌区规划、小型农田水利设置等重点项目的内容。四是设计农村水利信息数据控制中心,其中有水利行业宏观数据、水利项目总结数据、重点项目的详细管理信息,作为数据总库,为农村水利的规划设计提供依据。五是设计农村水利的运转平台,实现省级系统与现有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流,设置管理,项目管理、文件信息以及控制中心所用构件。最后要设计数据维护装置,用以维护信息系统,保证其正常运转以及内容更新,设立稳定的数据信息收集渠道,完善对数据的收集。
2 农村水利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方法
2.1 中国农村水利的主网站
此网站已经全面投入应用,为农村水利的信息化管理带来很大的方便。中国农村水利主网站不但能够及时刷新信息、撰写新闻、传扬政策,它还是农村水利信息系统数据信息控制中心,是农村水利体系管理以及项目管理的运行平台。信息控制中心有农村水利资金投入量、灌溉用地、除涝用地、用水多少、用水效率、用水要求、灌溉布局等农村水利管理信息。现在依靠原有数据信息以及农村水利建设各施工团队积极填报的方式来进行信息系统的数据收集工作,并及时在主网站更新,用于农村水利行业和项目的管理。
2.2 项目管理分系统
在加强农村水利项目管理的方面,于信息系统中设计项目管理分系统来管理农村水利中的各个项目。从一个项目的设计方案开始到项目完成的整个过程,分系统中都要有详实的内容,以便完善项目的管理体系。
2.2.1 大型灌区信息系统 此项目信息系统有灌溉地区的实际环境、灌区管理状况、工程建设进程。在了解灌溉地区地形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合理有效的项目管理方法对渠道、沟道、路桥、管道等工程设施进行建设。项目信息系统通过收集数据,经处理分析后可满足水利部门管理机构的需要。还有,可以归集农村水利行业的各种信息,整理汇编成相关数据图表,作为宏观管理的依据。最后,实现大型灌区节水建设项目电子地图资源的共享,易于培训各地的水利施工人员。
2.2.2 农村饮水安全信息系统 此分系统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地位相当重要,与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和灌溉地区相比,其水利工程的规模比较小、资金投入较少。其信息收集渠道较为广泛,有水利机构、省级水利部门、市级水利管理部门、县级水利管理小组等等。农村饮水安全信息系统因其庞大的数据来源,造成维护繁琐,与主网站的链接易于中断,需要进一步进行优化处理。
3 结论
总之,农村水利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善的,这需要广大水利工作人员以及信息系统建设人才不断努力,不断革新技术,在实践中增加自身的经验,在设计农村水利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过程中,把行业、形势、科技进步等方面的要求作为工作的方向,合理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为农村水利开发管理信息平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把当地情况充分联系起来,增加数据信息的有效性,达到综合提高农村水利行业以及项目规划化管理水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呼斌侠,党婉娟.浅谈加强农村水利灌溉管理问题[J].商情,2013(3).
[2]王爽.农村水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浅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2(24).
[3]赵凤德.浅谈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2(12).
[4]杨清.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视角下民间组织作用探析[J].广西农学报,2012(4).
公路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篇4
随着经济发展、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 全国公路基础设施也进入了快速增长期, 使道路供求变化周期缩短。伴随公路部门不断新建、改建和扩建道路系统, 以及其他基础设施的施工, 从而占用道路空间, 影响交通资源的利用效率。如何及时有效收集、管理、更新与利用这些信息, 分配交通资源, 保障畅通, 成为日益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1]。
1 系统构建
1.1 系统设计
1.1.1 软件体系结构
系统以Arc GIS 9为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平台, 以面向对象的可视化开发环境VB 6.0为支撑工具, 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的软件体系结构模式进行开发;在服务器端以Arc SDE为空间数据库引擎, 以SQL Server 2000关系数据库存储公路数据, 从而可以通过Arc SDE实现公路数据库的调用。
1.1.2 系统功能模块
公路综合管理所涉及的路网设施数据以及交通信息通常和空间特征紧密关联, 这就要求系统功能设计上同时满足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有效管理, 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便利快捷的数据更新、地图及其相关数据信息的查询、表现方式多样的数据输出和项目文档的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
1.2 系统应用基础平台
1.2.1 数据库平台
SQL Server 2000是软件行业领跑者微软公司开发的数据库产品, 是目前使用广泛的大型数据库系统之一。然严格来说, 数据库产品大多还不支持数据化的空间数据管理和处理, 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满足数据库特别是空间数据库在空间数据管理的需求。
空间数据库引擎技术映射空间数据模型与关系数据模型, 实现空间数据在数据库中的有效存储, 以操作普通属性数据的方式来操作空间数据, 达到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有效集成在目前绝大多数商用DBMS中。其中, Arc SDE是目前使用最广泛、性能最稳定的GIS空间数据引擎之一, 它支持几乎所有的主流商业数据库管理软件。
鉴于上述因素, 采用SQL Server 2000为数据库平台, 以Arc SDE 9.0为中间件建立公路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1.2.2 GIS基础平台
Arc Objects (AO) 是基于组件技术[2], 是目前功能最强、组件最全、结构最完整的平台, 是Arc GIS家族应用程序Arc Map、Arc Catalog、Arc Scene等的开发平台。
Arc GIS Engine (AE) 是一个完整的嵌入式GIS组件库和工具包, 开发者能用它创建一个新的、或扩展原有的可定制的桌面应用程序[3]。AE支持绝大多数应用软件开发环境, 包括Visual C++、Visual Basic及各种Java开发环境等。
1.3 系统集成开发工具
Visual Basic 6.0是面向对象的可视化设计工具, 是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 使得程序易于编写与维护, 程序设计的效率较高[4]。它提供了丰富的数据类型, 众多的内部函数, 支持模块化、结构化的程序设计, 能够利用数据控件访问多种数据库系统。
2 系统功能实现
2.1 公路地理信息管理子系统
公路地理信息管理子系统对现有公路网络及其沿线信息、拟建公路沿线信息等进行查询和输出, 以辅助规划路网和优化选线。同时, 该子系统通过提供公路设计效果图和动态仿真, 对拟建公路全景进行透视, 并对行车进行模拟。见图2。
2.1.1 地图浏览模块
地图浏览模块主要完成道路中空间信息的浏览, 具体功能包括移动、放大、缩小、居中量距、复位。
2.1.2 信息查询模块信息查询模块方便了公路空间信息的检索和分析, 包括查询道班、桥梁、乡镇、国道、省道、县道功能, 可显示隐藏基本属性信息面板, 在地图窗口上高亮显示查询结果。
2.1.3 桥梁路线报表模块
路线和桥梁数据的“报表制作”功能完成了公路设计中的道路、桥梁信息的分类检索 (见图4) , 从宏观上把握当前公路、桥梁的分布情况以及技术状况, 对于即将开展的公路设计工作以及公路的养护工作有着直接指导意义。
2.1.4 设计效果展示模块
公路工程是由人、车、路、环境组成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决定了公路使用的安全性、舒适性等。针对这样的问题, 开发了设计效果展示模块, 子功能分为动态仿真与三维效果图。该模块探索了利用3D GIS技术实现公路动态仿真的方法, 为公路设计的效果分析提供了依据。
2.2 公路设计管理子系统
公路设计管理子系统旨在对公路设计中相关项目的设计文件、图纸等资料实现一体化管理, 为公路设计部门查询相关项目信息、检索相关文件、出图等提供一种简便快捷方式, 并为公路施工、养护及管理部门提供必要的设计信息。
2.2.1 项目管理模块
项目管理模块主要集中在项目管理页面 (见图3) , 它显示了已完成的项目的基本情况, 将用来管理设计院完成的项目, 各页面可以完成对项目的新建、修改、删除和备份等操作。
2.2.2 文件管理模块
文件管理模块主要用来管理公路设计图和设计文档, 系统将这些文件分为三类进行统一管理:道路、桥涵和文档 (见图4) 。道路类设计图一般包括道路横断面图、纵断面图、公路平面图等;桥涵类设计文件主要是桥梁与涵洞的一些设计图;文档类文件主要是一些同设计相关的文档。
2.2.3 账户管理模块
账户管理页面共有五个功能按钮和一个用来显示用户信息的数据表, 这五个按钮对应着五项功能分别为新建用户、删除用户、更改资料、更改密码和查看日志。
3 结论
系统实现了地图浏览、信息查询、道路和桥梁数据的表格输出, 以及公路三维效果展示等公路地理信息管理功能, 提供了公路设计中项目管理、文件管理、账户管理等资料一体化管理, 从而为公路管理、养护、设计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摘要:本文立足于公路综合管理视角, 结合当前先进的GIS、数据库、计算机技术, 给出以SQL Server 2000为数据库平台、Arc SDE 9.0为空间数据库引擎、Arc GIS Engine为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平台、Visual Basic 6.0为开发工具, 建立公路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设计方案, 实现系统功能, 为公路管理、养护、设计等提供技术服务。
关键词:公路综合管理,信息系统,SQL Server
参考文献
[1]杨忠振, 贾鹏, 于滨.基于GIS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及交通资源分析系统[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6, 46 (4) :550-555.
[2]韩鹏.地理信息系统开发:ArcObjects方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赵亮.海洋平台打桩分析研究及辅助信息数据库系统的开发[D].天津大学, 2009.
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篇5
一、行业背景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未来几十年内,煤炭依然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将难以改变。据有关部门统计,2006年煤炭行业呈现出平稳快速发展势头,1~10月全国煤炭供需基本平衡,煤炭产量稳步增长,行业经济效益持续增加。综合分析煤炭消费形势,预计2007年和2008年全国煤炭产量将分别达到23.65亿吨和24.65亿吨,同比分别增长3.96%和4.23%。考虑电力、冶金、建材和化工等各个行业以及出口的用煤需求,预计2007年和2008年我国煤炭需求分别为23.46亿吨和24.28亿吨2010年总需求量将达到25亿吨以上。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煤炭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
2006年4月,国务院批准山西省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的试点,包括强化行业管理、完善安全生产机制、深化企业改革、推进资源市场化管理、建立开采综合补偿和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建立企业转产和煤炭城市发展有效机制等。随着山西省相关具体政策和措施的陆续出台,预计将进一步提高煤炭综合成本,对利润造成进一步的侵蚀。从长期来看,随着行业整合的切实有效推进,煤炭行业将逐步形成大集团发展趋势。随着不断重组整合、扩张发展,一些规模大实力强的煤炭企业,都在考虑和实施延伸产业链,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煤炭新产品的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发展替代产业,推进产业升级,积极参与铁路、水运、海运等运输产业,在与煤炭相关联的行业打出一片新天地。改善能源生产的地区分布,缓解运输压力,考虑加快煤电联产步伐,大力发展坑口电厂,变运煤为输电。这些大型煤炭企业的发展思路,集中反映了一种战略趋向——打造以煤炭为基础的产业链条,实现煤炭产品的深加工,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进而增强煤炭企业的市场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煤炭市场的火爆使各大型煤炭集团开始重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管控难点
1.集团企业的形成导致下属企业众多、分子公司布局分散、地域广控。存在多级多部门的多元化
公司结构。集团集中管理困难。
2.单个煤矿井下作业范围广,控制系统复杂。矿井管理涵盖面大,涉及的业务功能较多,如企业的物资管理、销售管理、设备管理、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密切相关,需要集成在统一的平台上。
3.采掘业生产条件复杂、不可预见因素多,生产平衡、安全控制管理的难度较大。数据分散,数据量非常大。整合困难。
4.井下移动设备多,开采、掘进、运输、监测监控等环节对自动化系统和网络系统的设计、系统的可靠性和开放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和生产自动化系统集成形成的企业信息化系统的超前性和系统性要求就更高了。
三、交大博通采掘行业解决方案
交大博通充分的认识到国内软件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走行业解决方案的路子,只有将提供服务的行业做深做透,才能立于不败,同时才能给用户带来提升和增值。基于对煤炭采掘行业的深入研究,我们把主要的行业发展方向定位在煤炭采掘行业上。为客户提供从信息化咨询规划到信息化建设的一体化服务。
1.交大博通采掘行业优势
◇专业的煤炭采掘行业管理及信息化规划及信息化建设研究机构。
◇丰富的煤炭采掘企业信息化规划及信息化建设的经验
目前,煤炭行业成为了交大博通最大的客户团体。曾先后为国投新集、皖北煤电、大同煤矿、宁夏煤业、云锡集团、招金矿业股份、金堆钼业等多个煤炭及采掘企业提供了信息化咨询、信息化建设服务。
◇科学、完善的煤炭采掘企业信息化规划及信息化建设方法
◇煤炭行业信息化专业团队及全面的实施服务能力
对于煤炭采掘行业信息化,交大博通能够向企业提供总体规划、专家咨询、流程优化、系统集成等多个环节的全面的咨询实施服务。
2.交大博通采掘行业解决方案设计思想
三个层次:企业信息门户与决策支持层、企业经营管理层、生产现场管理层。
三个应用分系统:企业信息门户与决策支持系统、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分系统、现场生产管理分系统。
两个支撑环境:计算机网络支撑环境、数据库管理环境。
一个统一数据处理中心:主要功能是为整个煤矿提供ASP服务,将三个层次,三个应用分系统,两个支撑环境统一在一个数据平台上,实现不同数据格式和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换。同时,在保证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下,实现信息的安全管理。
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篇6
【关键词】消防办公;电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
1.功能需求
本管理解决方案由现役士兵管理系统、合同制消防管理系统和军事实力管理系统三大管理系统组成。
1.1现役士兵管理子系统
本子系统可以实现对现役士兵的入伍、调入、调出、奖惩、晋升、退伍、入学、转业等信息的录入和修改,并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修改维护、统计查询、存档操作。
1.1.1基本功能模块
本类别主要包括基本的数据信息,如性别信息、军衔级别、工资级别、部队单位、部门等信息的编辑维护功能。
1.1.2信息功能模块
(1)士兵管理信息维护。包括士兵基本信息、年度等级业务训练考评、职业技能鉴定、年度士官等级评定、健康情况、伤残等级、在位情况、档案存放地、档案号、离岗时间、离岗去向、婚姻状况、结婚时间、家属姓名等信息的维护和修改。
(2)士兵其他情况信息维护。包括部队驻地、学位、户口性质、士兵证号、军人身份证号、入伍态度、身高、血型、宗教信仰、入伍前职业、个人特长、有何证书等信息的维护和修改。
(3)士兵调动信息维护。士兵的调动信息有调出和调入两种调动方向,同时也存在同部队不同部门之间的调动、不同部队之间的调动两种调动模式,内部调动可以通过本系统自动实现调动信息的记录,而外部调动则需要生成对应的文档。
(4)士兵退役管理。士兵的退役包括义务兵正常退役、士官退役和提前退役等类别,要求系统能够加以区别对待。义务兵正常退役通常是根据服役时间成批退役,可以通过时间进行条件筛选,以减轻工作量。士官分为一级到六级士官,退役方式大多以服役时间、其他情况筛选等方式进行退役处理。
(5)部队实力减少信息。部队实力的减少通常有士兵入学、处分和伤亡造成。士兵入学需要记录其入学学校信息。士兵处分需要记录其处分情况信息,并能够打印相关文件。士兵伤亡需要记录其伤亡情况信息,并能够打印相关文件。
1.1.3统计查询功能模块
可以对士兵进行多条件查询、调动情况查询统计、士兵花名册、晋升情况查询统计、调入调出信息统计查询、服役退役情况查询、培训学习信息查询统计、伤残信息统计查询、工资档次信息统计查询等等。
1.2合同制消防员管理子系统
本子系统可以实现对合同制消防员的招聘、解聘、薪资、保险、调动、奖惩、晋升等信息的录入和修改,并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修改维护、统计查询、存档操作。
1.2.1信息功能模块
(1)合同制消防员信息维护。包括档案记入类型、人员状况、单位、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征召年月、登记表号、籍贯、征召所在地等详细信息的维护和修改。
(2)合同制消防员管理信息维护。包括年度等级业务训练考评、职业技能鉴定、合同制消防员年度量化情况、健康情况、伤残等级、在位情况、档案存放地、档案号、离岗时间、离岗去向、婚姻状况、结婚时间、家属姓名等信息的維护和修改。
(3)合同制消防员其他情况信息维护。包括部队驻地、学位、户口性质、工作证号、身份证号、服务态度、身高、血型、宗教信仰、服务前职业、个人特长、有何证书等信息的维护和修改。
(4)内部调动信息维护。内部调动是指在不同工作单位之间的调动,调动信息除了需要其基本信息之外,还需要记录调入调出单位信息、调动类型、调动时间等信息。调动信息除了需要改动其单位信息之外,还需要记录在“调动表”中,以便于查询和统计。
(5)解除服务关系维护。与合同制消防员解除服务关系需要其基本信息之外,还要记录解除服务关系的原因,并记录中队、大队、支队领导的意见,此处需要工作流支持。
(6)减员信息维护。此处处理解除服务关系之外的减员信息,记录合同制消防的减员类型、发生时间信息等。
(7)薪资待遇管理。对合同制消防员的工资待遇信息进行维护,包括待遇级别、基本工资、奖励工资等相关信息的维护。对于合同制消防员,部队会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系统能够根据其工资发放额自动计算单位缴纳金额、个人缴纳金额等。
1.2.2统计查询功能模块
可以对合同制消防员进行多条件查询、调动情况查询统计、合同制消防员花名册、晋升情况查询统计、调动信息统计查询、服务情况查询、培训学习信息查询统计、工资保险信息统计查询等。
2.系统概要设计
2.1设计需求
2.1.1运行模式
本系统运行于消防内网,分布于不同网段,网速各不相同,网络环境较为恶劣,因此不能以普通的C/S模式,应当以稳定可靠的“数据库—Web服务—远程客户端”的三层模式作为本系统的运行模式。
2.1.2客户端模式
在实际应用上有两种客户端模式可以选择,一种是工作在Internet Explorer下的Web页面方式,一种是类OUTLOOK和EXCEL的Windows界面客户端方式。根据用户能够自由调整统计报表格式的要求,Web页面方式明显不能达到用户的要求,因此本系统将选用Windows界面客户端方式。
2.1.3保密工作
系统采用加密时间戳验证的通讯方式,可以抵制在网络上的数据嗅探和破解;在操作员登录方面,采用128位密码保护功能,即便是系统管理员也无法获取操作员的登录密码;为了防止非法用户的使用,客户端将采用国际先进的16位智能硬件密钥配合使用,无正确硬件密钥的计算机即便是安装了客户端,采用正确的登录密码也不能登录到系统。
2.2概要设计
2.2.1系统模型
本系统采用三层模式,客户端不直接访问服务器的数据库,而是通过中间层进行访问,这样可以屏蔽掉数据库对外端口,杜绝非法访问数据库的可能,有利于数据保密。中间层除了负责进行客户端跟服务器端数据库的数据交换的基本作用之外,更重要的是进行业务处理,客户端只需要进行简单的用户交互即可。
2.2.2数据库设计
(1)命名规则。一级数据库对象(库表、视图、存储过程、自定义函数)的命名规则是“对象类型_对象名称”,库表、视图、存储过程、自定义函数的对象类型分别位“T、V、P、F”。
库表的命名规则是“T_用途_名称”,用途分为基本字典表、业务数据表、流程表、备份表等,其用途分别以“D、O、P、B”表示,为便于理解名称以中文命名。视图的命名规则是“V_名称”,名称以中文命名。存储过程和自定义函数的命名规则是“P_名称”和“F_名称”,名称以中文命名。
(2)库表设计规则。为了加快检索和数据的唯一性,每个库表应当尽量设置主键和索引,除非特殊需要库表最好采用单字段主键,主键一律以“P_”为前缀。文本字段一律采用nvarchar作为数据类型;逻辑字段一律采用int(4)作为数据类型,1为真,0为假;数字字段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
2.2.3程序设计
(1)中间层设计。中间层在功能上分为两大模块,一个是数据接口,一个是用户接口。数据接口用于与数据库的数据请求和交换;用户接口用于业务逻辑处理,并承接与客户端的通讯和业务交互。
在程序上,中间层由数据类模块、安全模块、业务处理模块、业务通讯模块四部分。中间层采用VS.NET 2005设计,采用Web Service的方式,安装调试均在IIS上进行。
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篇7
近年来,随着信息管理系统向着多应用、多用户的方向不断发展,系统的安全性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对于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不仅要考虑其抵御外界攻击的能力,更要考虑防止系统涉密信息的泄露等系统内部防范措施。“访问控制”是防止信息管理系统内部威胁的主要技术手段,利用访问控制技术,可以避免对系统资源的非法访问和使用,防止非法用户侵入或合法用户的不慎操作对系统造成破坏,加强共享信息的保护。
装备信息综合管理系统作为装备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存储了装备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类信息,其用户包含了各级装备管理部门、装备业务部门和相关技术单位。采用科学合理的访问控制方法对用户的访问权限进行管理,是保障装备信息综合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的核心问题。
传统的权限控制,如自主类型访问控制、强制类型访问控制,普遍存在着开发工作量大、用户功能单一和授权不灵活、不方便的问题,不能给系统提供充分的数据安全保护,难以满足复杂环境的要求[2,3]。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ole Based Access Control,RBAC)利用角色来控制人员与功能的逻辑分离,简化了各种环境下的权限管理,更重要的是可以用RBAC的思想实现对自身的分散化管理,特别适合大型信息管理系统的特点[4,5],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 基于角色的用户权限管理
RBAC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一种访问控制方法。它是美国国家标准化和技术委员会(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的Ferraiolo等人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来的,此后,NIST专门成立了RBAC研究机构,对于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2003年4月,NIST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制定出RBAC的最新方案,给出了RBAC参考模型的消息描述和功能规范[6,7]。
1.1 基于角色访问控制的框架
RBAC模型包括以下六个部分:(1)用户(user):一个可以独立访问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或者用数据表示的其他资源的主体。用户在一般情况下是指人,是RBAC模型中访问控制的主体。(2)角色(role):角色是指一个组织或任务中的工作或者位置,代表了一种资格、权利和责任。角色是对用户拥有的职能和权限的一种抽象,而不是具体的实体。根据机构、部门、岗位等设置,可以确定能够访问信息系统的各种角色,并根据用户的职责和权限将一组角色分配给用户,以便用户能够拥有访问系统所必需的权限。(3)权限(privilege):权限是授予用户访问系统中特定对象,对对象执行特定操作的一种能力。(4)对象(object):对象是信息管理系统为用户提供服务所必须拥有和使用的一种资源,也是信息系统访问控制的目标。对象可以是具体的数据库记录、文件目录、EJB方法或网页页面,也可以是一个业务功能或业务流程,甚至是应用系统。(5)会话(session):会话是在特定环境下一个用户与一组角色的映射,用户每次必须通过会话来激活角色,得到相应的访问权限。(6)约束(constaints):模型中的约束在具体应用中可以体现为职责分离关系,用于控制冲突、静态职责分离制定角色的互斥关系,用于用户指派阶段,避免同一用户拥有互斥的角色。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框架模型如图1所示。
1.2 基于角色访问控制的思想
RBAC的基本思想就是把对用户的授权过程分为两步执行:首先将系统的访问权限与角色进行关联,然后再将角色与用户进行关联,从而实现用户与访问权限的逻辑分离。它将对用户的授权分成两部分,利用角色来充当用户行使权限的中介。这样,原本在用户和权限之间的分配关系就变成了用户与角色之间,以及角色与权限之间两个多对多的分配关系。
用户—角色分配:用户与角色之间是多对多的关系,即一个用户可以被分配给多个角色,多个用户也可以分配给同一个角色。
权限—角色分配:角色与权限之间同样也是多对多关心,即一个权限可以与多个角色相关,一个角色也可以包含多重权限。
在用户权限之间引入角色,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极大地方便了权限的管理,同时RBAC体现了系统的组织结构,简洁并具有灵活的特点,大大降低了系统管理员误操作的可能性,角色之间的互斥关系可以很容易地实现任务分离,此外,角色访问控制还支持最小权限原则。
RBAC对访问权限的授权由管理员统一管理,而且授权规定是强加给用户的,用户只能被动接受,不能自主地决定其拥有何种权限。用户也不能自主地将访问权限传递给他人。这是一种非自主型访问控制。
2 访问控制的实现
2.1 功能结构
装备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的权限管理包括用户管理、角色管理、用户角色管理、角色权限管理和访问许可管理五个部分组成,其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
(1)用户管理:
实现对系统中用户的添加、删除和修改等功能,并在用户登录系统时对其合法性进行认证。
(2)角色管理:
实现对系统中角色的添加、删除、修改等功能,并支持对已创建角色的继承功能。
(3)用户角色权限:
实现向系统中用户分配及回收角色的功能。
(4)角色权限管理:
实现向系统中角色分配及回收权限的功能。
(5)访问许可管理:
实现系统功能模块的添加及删除功能,并负责对每个功能模块的访问权限进行管理。
2.2 权限获取流程
装备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用户访问系统的过程可以分为用户身份验证、用户权限获取和系统资源访问三个阶段,如图3所示。
(1)用户身份验证阶段:
根据用户输入的系统登录账号和密码与用户表中的信息进行比对判断用户是否为合法用户,如果不是合法用户则返回登录页面,当连续三次出现错误时,系统自动退出,如果是合法用户,则进入用户权限获取。
(2)用户权限获取阶段:
系统利用用户的唯一标识码UserID从数据库中查询出该用户所对应的角色,然后根据角色的信息,获取该用户的权限集。
(3)系统资源访问阶段:
根据获取的用户权限集信息创建系统资源访问会话,为用户加载相应的系统功能菜单并提供相应的系统服务。
2.3 数据库表设计
装备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的权限管理涉及的数据库表有八个,具体如图4所示。
(1)用户表(Users):
用于记录系统中包含的所有用户的详细信息。
(2)角色表(Roles):
用于记录系统中所有可供分配的角色。在系统的实际开发设计过程中,根据用户在装备管理过程中担负的不同任务,定义了6种角色:首长用户、管理部门用户、业务部门用户、技术单位用户、数据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其中首长用户具有对系统中所有信息的浏览权限;管理部门用户具有对系统中所有信息的浏览、修改权限;业务部门用户具有对本业务部门信息的浏览、添加和删除权限;技术单位用户具有对本单位相关信息的浏览、添加、删除和修改权限;数据管理员具有对系统中所有信息的浏览、添加、删除和修改权限;系统管理员具有对系统用户、角色、权限和功能模块信息的浏览、添加、删除和修改权限。
(3)模块表(SystemModules):
用于记录系统中所有功能模块的信息。
(4)功能表(SystemFuctions):
用于记录各功能模块包含的子功能信息。
(5)权限类别表(PermissionCategories):
用于记录系统支持的访问权限类型,主要包括浏览、添加、删除、修改等权限。
(6)功能权限表(FunctionPerossions):
用于记录角色所拥有的对于系统各功能的访问权限。
(7)角色权限表(Rolepermission):
用于记录角色和权限之间的对应关系。
(8)用户角色表(UserRoles):
用于记录用户与角色之间的对应关系。
3 结束语
RBAC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安全控制技术,通过引入角色实现了用户和访问权限的逻辑分离,极大地方便了信息管理系统的权限管理,大大提高了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其动态授权机制和动态约束机制又保证了信息管理系统的灵活性。本文将RBAC模型应用到装备信息综合管理系统中,实现了对系统的访问控制策略,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同时,这种方法还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对开发类似的信息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延彬,许林英,杨海琛.OA系统中基于角色的用户权限管理[J].微处理机,2008,8(4):64-67.
[2]杨剑,闪四清.ASP.NET环境下基于角色的权限控制的实现[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7,17(15):234-237.
[3]刘金晓,马素霞,齐林海.Web应用系统中权限控制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29(10):2550-2553.
[4]吴薇.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技术的用户权限管理及实现[J].福建电脑,2008,11:176-177.
[5]严晓光,王小刚,陈卓宁,等.软件质量保障平台中基于RBAC的统一身份认证应用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9,31(3):97-100.
[6]张世龙,沈玉刚.一种改善RBAC模型用户权限获取效率的方法[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6(1):69-74.
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篇8
关键词: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系统支撑平台
0 引言
长江科学院(简称长科院)隶属于长江水利委员会,主要为国家水利事业、长江流域治理、保护、开发及水利管理提供科技支撑,在武汉、宜昌、重庆、丹江口等地建有科研基地。
近些年来,随着长科院公益与工程科研任务的加重,以前的单项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要求,建立覆盖全院科研管理业务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势在必行。长科院2007年发布了《长江科学院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规划》,2008年完成了《长江科学院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报告》,2009年完成了系统1期项目建设,2010年完成了系统2期项目建设。目前,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整体投入运行,并发挥了良好效力。
长科院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坚持“以人为本、以项目管理为主线”的建设理念。规划与总体设计强调“综合”,即体现为管理思想统一、信息标准化、运行环境集成、业务子系统联动、基础数据共享;管理运行注重制度保障、强调全员参与,突出科研管理,并不断优化以满足动态需求[1,2,3]。
1 系统建设策略
1.1 建设目标与原则
系统建设目标:在3~5 a内建成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并推广使用。系统以结构合理、内部交换方便、对外通信通畅的计算机网络为环境,以信息丰富实用的公共信息库为基础,构建统一的信息交流平台,集成管理与服务的各项业务软件,实现各项管理工作信息化并集成联动,发挥管理信息化的综合效益。
系统建设原则:需求引导,统一规划;平台支撑,技术先进;规范流程,数据共享;阶段开发,分步实施;开放可扩,稳定安全;标准统一,兼容集成;注重培训,动态维护[4]14。
1.2 建设步骤
系统建设安排分3阶段,即主体实施、功能扩充、系统完善阶段[4]10。
主体实施阶段为项目1期,配备综合支撑平台,完成院务管理、人力资源、科研管理3个子系统,构建公共信息库,开发综合查询平台及个人中心。
功能扩展阶段为项目2期,开发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党群监审、科技信息、后勤保障等5个子系统。建设一卡通工程,同时完成包括外引软件的整体系统集成。
系统完善阶段即为运行维护期,主要做系统适应、稳定性方面的调整。系统适应性主要解决软件功能与不断发展的业务需求之间的矛盾,稳定性则主要解决各子系统之间的联动机制缺陷问题。
1.3 系统架构
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层次如图1所示,分为4个层次[5] 111。
系统第1层为数据层,即公共信息库,保存共享业务与系统数据;第2层为平台层,即综合支撑平台,主要提供工作流引擎、表单订制、数据交换、角色管理功能;第3层为应用层,是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第4层是门户层,提供完整的应用界面及综合查询。
1.4 技术路线
1)开发方法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和B/S结构。在综合支撑平台上,建立管理业务流程;并采用安全的多层系统体系框架结构,保证系统的吞吐量高、响应时间快、设备利用率高,并提供标准化应用程序接口。
2)开发摸式采用上线、调试、正式的3段式版本。上线版为体验版,让客户熟悉软件风格,填充数据,同时发挥想象,提出更加完整的需求,供开发者编程;调试版为试运行版,功能要基本到位,供管理部门或局部使用,取得经验,贯通流程;正式版实际应用,同时做运行维护工作。3段式开发模式强调了需求引导,落实了动态调整,使得开发过程成为开发者与用户不断交融的过程,这对双方都是重要的。
3)开发环境。针对目前2大主流的开发环境.NET与J2EE,做开发规模、开发成本、硬件设备、适应性、兼容性等比较后,系统选用.NET开发环境,保障系统与Office软件和Windows操作系统更好地集成;系统采用可靠稳定的通用数据库平台,数据库结构具有开放性,可支持Excel,Word文档数据导入导出的接口[5]。
2 系统建设内容
系统业务建设主要包括8个业务子系统、1个公共信息库,还有综合查询、个人中心及一卡通工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5]。
2.1 业务子系统建设
1)人力资源子系统是新开发部分,与现有的HRP软件集成,实现组织机构、人事信息的管理,为系统提供人事与组织的数据支撑。同时要实现员工、薪酬与劳保、人才引进、职工培训、绩效考核、安全生产、临时用工等管理及干部审批流程等。
2)科研管理子系统是系统的核心模块,是科研处的工作信息系统,也向院其他部门、单位提供科研管理信息查询。以科研项目管理为主线,从科研项目、科研合同、质量、成果等方面进行统一管理,并根据要求制定各类统计分析报告等其他工作。
3)院务管理子系统是院办的工作信息系统,也向院其他部门、单位提供院务管理信息查询。主要实现:公文(发文、收文和签报等)、资质、用印、会议及会议室、出国申请、车辆等管理。
4)财务管理子系统与院目前使用的用友财务系统软件(网络版,会计核算和工资管理模块)配合使用,实现财务的电子流程报销、借款、发票借用,同时向各部门、职工开放相关的收入和费用信息,向项目管理人员提供项目成本信息,向院领导提供财务统计信息。
5)资产管理子系统完成院固定资产(设备、行政财产、房屋地产)的网络化管理,其管理贯穿从资产申请、审批、购置、验收、发放、调拨、回收、维修及报废的全过程。实现设备及大批量材料购置申请、审批和验收流程,并为个人、部门特别是设备资产管理部门提供相关的信息的查询或统计功能。
6)党群监审子系统完成党务、监察审计等方面的信息管理。实现党委发文管理、党员及党支部基本信息的维护和查询统计;建立团委、工会等方面的数据表;设立具有足够密级的监察、审计电子信箱。
7)科技信息子系统主要实现院档案、图书期刊、院报编辑、内外网改版建设和新闻采编信息化,实现科研成果的电子自动归档,完善院网络通讯设施信息管理。
8)后勤保障子系统实现全院水、电费用及各部门电话费收缴的管理,系统功能包括各部门水、电费的录入、查询统计管理,可以通过财务扣款情况,及时查询到各部门缴费的情况。
2.2 公共信息库
系统集成的关键是数据集成。综合信息系统与单项管理软件的本质区别之一是它有完整的数据标准与基础数据体系并安排了系统与异构软件之间的数据提取机制。公共信息库主要数据种类如表1所示,信息主要由以下3种方式产生:1)由系统开发的子系统做数据影射,进入公共信息库;2)利用数据接口,从人力资源、财务、档案等外引软件定期定时提取;3)由流程运行或通过公文交换机制产生。
2.3 综合查询与个人中心
综合查询是门户层的重要功能,依据完整、合理的角色定义及权限划分,以公共信息库为数据源,定制专用的查询界面,分为基础、流程、统计等数据查询。基础数据查询主要是公文、合同、职工、成果、档案等;流程数据查询可以查询本人参与过的流程;统计数据查询主要供领导使用,如计划合同、人力资源、财务状况、绩效考核、专项调查等统计。所有查询用户均不具备数据编辑权力。
个人中心是本系统贯彻“以人为本”,吸引全员使用的特色栏目,主要包括的内容有:1)我的工作,含个人简历、岗位职责、年度任务、项目与成果记录等;2)我的收入,含个人工资性收入、奖酬金等;3)我(占用)的资产,含使用的设备、行政财产、个人借款与发票、所借图书与资料等;4)我的消息,含待办流程任务、个人交流信息与文件、网络工作提醒(如任务到期、档案催归、借款催还等)。
2.4 一卡通工程
一卡通工程是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卡通运用统一的编码规则、在网络环境中,依靠数据中心、认证中心,实现统一身份认证,整合数据资源,优化业务流程重组。具体来说,一卡通工程实现了门禁、车闸、考勤、会议签到、食堂售饭、球场消费的信息化。在运行过程中,还专门设立了卡务中心,负责卡的制作、发放及设备的运维工作。
3 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
3.1 管理制度
在规章制度修编工作中,提出的“体系化、规范化、流程化、信息化”的总要求,提高了信息化管理的地位,同时也给系统应用提出了管理层面的要求。为配合系统正常运行,目前已编制了《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办法》、《一卡通运行管理细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安全保障细则》等。相关管理办法还要随着应用的深入而不断补充完善。
3.2 运行保障
运行保障包括技术、安全等保障:1)在技术保障方面,配备了必要的服务器、交换机、病毒防火墙、行为管理、入侵检测等网络主干设备,配备了成套的一卡通外设、视频会议系统、VPN端对断、点对端模块,实现了异地(包括国际环境)移动办公;2)在安全保障方面,比较完整地定义了系统角色与权限,配备了电子签章、文件加密软件。
3.3 培训与宣传
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推广使用,长科院从上到下,强调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院长带头参加培训,在各种会议上经常强调,并带头使用。通过网站开设应用专栏,大量宣传,尤其是通过约20个培训班的大规模培训。目前长科院办公网络化、流程化、无纸化程度越来越高,工作模式迅速转变。
4 结语
长科院历来重视科研与管理信息化工作。2003年编制了《长江水利科研信息系统规划》。用了4 a的时间,规划设计、建设完成了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覆盖了全院主要的管理部门,形成了比较高效、科学的工作流程,提供了详实的管理明细与统计数据,提高了科研与管理的效率与精度。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使科研工作者有了更新的单位文化思考,有了更广阔的视野与思维空间。
参考文献
[1]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长江水利委员会信息化规划[R].武汉: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2002:18.
[2]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长江水利科技信息系统规划[R].武汉: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2002:46.
[3]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长江科学院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规划[R].武汉: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2003:27.
[4]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长江科学院综合管理信息化规划[R].武汉: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2007.
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篇9
护理是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护士既是医生医嘱的执行者,又为医生的治疗提供部分依据,在治疗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护理信息化建设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给护理工作带来了全新的理念,让护士从繁重的手写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护理患者[1]。
我院于1998年引入“军卫一号”的医生工作站和护士工作站,优化了从开医嘱到执行医嘱的流程,结束了护士手工转抄医嘱的时代,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和安全。可是,护士的工作是繁杂而精细的,原有的系统不能完全满足护理及其管理的需要。于是我院又引入了多个与护理相关系统,如重症监护系统以及方联护士工作站,以期弥补“军卫一号”的不足,但又引出了新的问题,比如护士要面对多个功能交叉、数据不一的系统等。并且,这些护理信息系统都以“记录”为中心,缺乏人性化的流程管理。
2 研发目标
我院从2009年开始对新护理信息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和设计,采集了护士需求,并分析了各系统的优点以及不足,制定了如下目标:(1)在“军卫一号”的平台上将各系统进行整合,建立护理数据中心,统一存储护理记录;(2)优化并规范工作流程,取消不需要的护理环节,减少中间差错,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3)建立护理规则库,由系统来提示护士护理工作;(4)将护理管理融入日常护理工作中,并将绩效与考评相挂钩;(5)设计更加人性化,提高系统的易用性[2]。新护理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将是一个标准化、科学化、实时化以及人性化的系统,以达到提高效率、增强质量、优化资源、改善服务和强化管理的目的。
3 设计和实现
3.1 系统高度集成,实现多程序整合
我院与护理及其管理相关的程序有护士工作站、重症监护系统(主要用于监护仪数据采集)、方联护士站(主要用于PDA体征信息床旁采集)、检验系统、护理管理系统、成本核算以及科室物资管理。其中,护士工作站、重症监护系统和方联护士站存在着许多的交叉功能。护士在使用时必须登录多个程序和打开多个页面,不仅繁琐,而且也增大了计算机的系统开销。我们分析了几个系统的优劣点,最后将几个系统进行了整合。整合后功能如图1所示。
整合后,护士只需在一个系统中进行操作,无需重复登录,工作方便快捷,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同时也提高了计算机运行速率。
3.2 建立护理数据中心,统一存储,实现及时的医护信息共享
多个功能交叉的临床护理信息系统的并存必然造成数据存储的不统一。而且,数据存在不同的数据空间中,造成无法共享,护士要打开多个程序,才能将患者信息调用完整,或者调用每个程序分别录入,这不仅增加了护士的工作强度,还有可能由于输入疏忽造成数据不统一,引起纠纷。要改变这个情况,就需要建立统一的护理数据中心,将数据进行统一存储[3]。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完成转换成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首先,考虑到3个临床护理信息系统中有2个是软件公司开发,若要公司按我们的需求进行大量修改,可能性较小且代价较高[4]。因方联护士工作站疏于维护,存在数据丢失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院自主开发了基于PDA的护理信息系统,在功能上该系统能将其取代,故可放弃对它的使用。而重症监护系统与护士工作站在护理数据记录中虽然使用的表不相同,但字段及属性基本相同,可以考虑将其进行整理合并。由于护士工作站使用“军卫一号”的表空间,其中与护理相关的表名皆使用同义词,且我们可对其代码进行修改,故决定用重症监护系统的表来统一数据。具体做法如下:
将原“军卫一号”的记录表的同义词删除,并将其赋给重症监护系统表,再导入原表数据。这样,在重症监护系统无需修改、护士工作站也仅做较小改动的情况下,实现了数据的统一存储。同时,使医生可及时查看患者的护理信息。
3.3 护士关注信息的集成展现,重要信息一目了然
最初“军卫一号”护士工作站适用的分辨率为640×480,而如今我院计算机使用的分辨率一般为1 024×768。分辨率增大后,护士工作站首页的一览卡将在计算机的左上角呈现,右边和下面空间留有较大空白。如何利用这个空间呢?如果单纯在一览卡上增加床位,势必将造成护士视力疲劳。于是,我们决定在有限的空间里添加护士最为关注的内容。
本系统首页在原“军卫一号”护士站一览卡的基础上,增加了概览、关注医嘱、注意事项提醒以及检验危急值报警等功能。其中,概览包括护士关注的本护理单元患者分布概况,例如各护理等级人数、病危病重人数、入出转人数以及今明手术人数等,并可点击进行过滤筛选;关注医嘱主要使护士方便知道患者需要什么治疗;注意事项提醒将需要注意的事项呈现在首页醒目处,提醒护士注意;检验危急值报警主要结合检验系统及时提醒护士查看有危急报告患者的检验记录,不致延误救治。首页示意图如图2所示:
将护士最关注的内容集中在一个界面,并提供便捷入口以查看详情,减少了差错的发生,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3.4 医嘱的全流程管理,加强过程监控
医生开出医嘱后,从医嘱的转抄校对、医嘱拆分、拟定执行计划、计划执行提醒到执行签名是一个全流程闭环管理。在校对签名时调用一个用于医嘱拆分的Web Service程序,来实现医嘱计划的拟定,具体如图3所示。之后,再由基于PDA或移动计算机的护理信息系统实现医嘱计划的执行签名。
3.5 护理行为规范化,将护理落到实处
系统通过护士对护士工作站的操作动作调用护理规则库,生成护士的护理计划,具体流程见图4。例如执行患者的入院操作,即相应生成护理评估和健康教育的护理计划。将护士脑中的护理规则体现在计算机中,更加明确护士的任务,提醒护士定时执行,减少遗漏,以更好地服务患者。其中,生成技术和执行过程与医嘱计划相似,不再赘述。
3.6 引入患者腕带,准确辨识患者
腕带功能是对患者的识别。在使用PDA以及移动计算机执行护理任务时,可通过腕带识别患者,核对用药、抽血等信息跟患者匹配与否,用机器代替人工的查对进一步降低了错误的发生率。
3.7 与智能呼叫整合,实现护士站床位牌、患者床头牌电子化
智能呼叫系统是集实时信息发布、医患呼叫对讲以及护士定位显示等功能于一身的系统。护士工作站为其提供接口,实时传入患者信息,护士即使在床边也可及时了解患者的情况,方便快捷,也省去了原始抄写的麻烦,减少错误的发生概率。
3.8 融入护理管理功能,使管理更科学有效
本系统的护理管理功能主要由护理质量测评和护士(长)绩效考评2部分组成。护理质量测评将日常护理部及护士长对护理工作抽查的结果记录、统计、分析,根据结果进行监控并即时反馈,督促病区不断整改,提高护理质量。护士(长)绩效考评是对个人在一段时间内的工作及思想进行考评,可作为对护理人员评价以及改进服务质量的依据,使对人员的管理更加公平、公正和科学[5]。
3.9 加强科室物资二级库及高值耗材的管理,节约成本
本系统对物资从科室向仓库申请到仓库发货、本科室入库再到该物资的最终流向进行全流程管理,更有利于控制科室成本。高值耗材请领单在收费时同时产生,与患者信息对应,有效减少了高值耗材的流失。
4 小结
护理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改善了护理管理水平。对护理质量进行实时监控,跟踪医嘱的全生命周期,落实医嘱执行情况,明确护理计划的执行人以及执行时间,避免了责任区分不清、执行时间随意的工作状态,有效规范了护理行为,预防和避免了纠纷的产生。在护理管理方面,以数据资料为依据,对个人、病区进行考评,实现了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的转变,更加严谨规范。另一方面,系统的使用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从被动的服从系统到主动发现问题、提供建议,从软件的使用者到软件研发的参与者,大大推进了系统的研发和实施。
虽然本系统目前还并不完善,仍有许多需求还未满足,但是已改变了护士的工作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将机械的工作交给计算机,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还给患者。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信息系统的改进与完善。方法:针对原有护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护理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目标,并介绍了新系统的设计理念和实现过程。结果:该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服务质量、优化了资源配置、强化了管理。结论:该系统适用于目前临床的需要。
关键词:数据中心,整合,护理管理
参考文献
[1]李杏敏,王玲勉,任爱玲,等.现行护理信息管理系统运行中的缺陷分析与对策[J].护理管理研究,2010,24(1):252-253.
[2]李瑾.数字化条件下一体化护士工作站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9,23(25):36-37.
[3]李素红,任爱玲,薛晓英,等.一体化护士工作站的研发与应用[J].护理研究,2009,23(5):48-49.
[4]邱玉梅.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在我院护士绩效考核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20l0,23(2):160-161.
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篇10
尾矿的堆放不仅不能给工矿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而且企业每年还要投入一定的资金来减少矿山尾矿的环境污染及安全隐患。同时随着工矿企业生产的继续,矿山尾矿的堆置场地越来越大,污染越来越严重,尾矿库事故的出现也越来越频繁,这不仅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而且还影响社会的稳定。
矿山尾矿的综合应用,是一种变废为宝的研究,它是一种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尾矿处置方法,从根本上消除了尾矿堆放所带来的一系列安全隐患、环境污染、地质灾害、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而且实现矿山资源开采的绿色循环,不仅能够减轻企业的负担,同时也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非金属矿山尾矿的二次综合利用研究不仅符合当前的产业政策,而且还涉及到生态、环保、安全及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这些行业都是国家产业技术政策中,要大力发展的行业。
2 建立尾矿综合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建立尾矿综合利用信息系统,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还需要配备多学科人才,这些学科包括矿产资源学、应用化学、农业土壤学、岩土工程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建筑材料学、采矿学、安全科学、地质学、工艺材料学、冶炼学、陶瓷学、计算机等;另外,尾矿综合利用信息系统又属于交叉学科,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而矿山系统中,这种人才凤毛麟角,因此目前已建立的尾矿综合利用信息系统很少很少,几乎是一片空白。随着安全、环保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建立尾矿综合利用信息系统已迫在眉睫。
3 建立尾矿综合利用管理信息系统步骤
尾矿综合利用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保存尾矿的基础数据,让尾矿数据共享,为尾矿二次应用提供依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尾矿的存储方式在不断的发展变化。
3.1 数据采集、萃取
厂矿在建立尾矿库项目之前,必须对尾矿做大量的物理、化学、力学实验,这些数据作为科研性研究、评价、设计、施工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建立尾矿综合利用管理信息系统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些实验成果,将这部分基础数据收集起来。这些数据涉及到矿产资源学、应用化学、农业土壤学、岩土工程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建筑材料学、采矿学、安全科学、地质学、工艺材料学、冶炼学等学科,主要包括尾矿颗粒的粒径、级配、岩性、色泽、气味、硬度、光泽度、自然休止角、亲水性、承载力、矿物成分、腐蚀性、导电性、耐磨性、可塑性等物理、化学、力学等指标。数据收集的工作量巨大,因此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剔除一些冗余的、无用的数据,减少下一步数据录入的工作量。
3.2 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
数据库的选择对尾矿综合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影响很大。如果利用现成的数据库Excel、Access、Foxpro等,虽然建立数据库的前期工作量小,但不利于数据库信息的挖掘,即数据库的信息决策功能。因此建议采用Visual Foxpro或VB开发一套针对尾矿综合利用的数据库,使用这种方法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整体性强,同时也有利于数据库功能的进一步扩展。
数据库的设计关系到管理信息系统的成败,我们可以对所采用的数据进行行业分类,也可以按照物理、化学、力学性能进行分类。分类的优势在于进行数据库字段的设计,设计的数据库字段既能清楚的描述尾矿的特征,同时也不让数据库显的冗余。因此数据库字段的设计,应该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设计,这样既有专业特色,同时也能够显示尾矿在不同行业的应用,显示不同行业的尾矿属性。
数据库字段设计成功之后,剩余的任务是根据数据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进行数据录入。
3.3 信息查询、类比、信息挖掘
尾矿综合利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主要是通过分析尾矿在贵金属的萃取、农业肥料、建筑水泥、陶瓷、建筑材料、尾矿坝处理、尾矿库复垦、矿山充填,混凝土骨料、路基、地基处理等领域的成功案例,分析尾矿试样固有的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力学指标,通过信息查询、类比,找出未知尾矿突出的特性,如含有胶结性、粘性、软塑性、富含改良土壤的化学元素、力学强度、抗腐蚀性能等,为尾矿颗粒的二次利用寻找最优方案。这种综合利用方案将尾矿运用到农业、工业、工程等行业中去,从而实现工矿企业尾矿转化为具有经济价值的副产品的目标。
尾矿综合利用管理信息系统中嵌入专家库,将进一步开发决策信息系统。专家系统等智能信息系统,让计算机在海量的数据中搜索、对比、归纳、分析待处理尾矿与已成功应用尾矿的相同之处,为尾矿的合理应用提供一个优化方案。智能信息系统不仅能储存数据,而且通过计算,排序、搜索、总结等方式,得出方法、方案,充分利用专家的经验、研究成果,为尾矿的应用寻找一个最佳的途径。
4 结束语
尾矿综合利用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是一项关于生态、环保、安全的综合项目研究,最难得可贵的是,这是一项变废为宝的资源可持续综合利用的研究。同时这项研究还是一项动态的科学研究,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工艺、新工艺的出现,尾矿的综合利用将会进一步拓宽。对于这种资源二次利用,实现安全环保及可持续循环发展的研究,其经济价值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朱书全.当代世界的选矿创新技术与装备[M].北京: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7.
[2]于金吾,李安.现代矿山选矿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与强制性标准规范全书[M].北京:当代中国音像出版社,2005.
[3]李作章,徐日升.尾矿库安全技术[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6.
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篇11
关键词:实验教学 综合管理信息 开发与应用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学校教学中不断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地位,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巨大的便利。因此,文本针对实验教学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进行了详细地探析,为有关工作人员提供了一定帮助。
一、运用网络发布系统进行开发
为了将校园的网络进行充分地利用,对自行控制原理实验室的组建与管理、实验的要求与内容、实验课程的安排与进程进行介绍。为了使学校的实验室方便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服务,学校可以通过将系统利用网络发布到教师那里,使教师以此作为导向。在网上发布的信息当中,主要涉及五个方面:实验室学生的准则、实验室的说明与介绍、试验的内容、预习的要求、实验课课程表。在网上的发布同主页是相似的,教师是可以依据自身的需求去网上收索有关的信息。这种发布系统的方式,可以避免学生盲目地走进试验室的一些问题。
二、这种系统在学生中的应用
实验课是学生试验系统运行的主要载体,主要是对两方面的内容进行完成:没有试验时的登记与注册和实验结束之后自主生成试验的完成时间及提交实验的总结。没实验时的登记注册是学生没有进行实验时所提交的基本信息。这一过程就是学生把基本的情况提交到服务器那里,利用ASP的方式存入数据当中,教师在对实验的状况进行查询的时候就会非常的方便。当试验结束以后提交的完成时间和试验的总结,也是以相同的方式存入相同的服务器当中,成为教师对试验成绩和学生的实验进行评定的主要参数,所在以后可以在教师那里对数据库里面的内容进行查询。
三、这种系统在教师工作中的应用
在后台进行监督学生完成实验的基本状况以及提供了查询和统计的数据,和学生进行实验时的自动化的管理,这是教师应用这种系统的最大优点。教师对这方面的应用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有关预习方面的系统查询
这是用来解决教师针对网上所发布的系统里面查询关学生预习状态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在学生实验之后,教师通过这种方式断定学生对实验的掌握情况,然后就不同的同学在实验中出现的各自问题给出一定的指导,使教师对于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到心里有数。主要涵盖着四种类型的方式:学生的班级序号、实验的序号、学生的名字以及学生的学号这四个主要方面。
(二)进行实时系统的查询
这是对学生的基本学习的情况进行实时的查询。就是教师在课堂上面统计管理学生的基本实验的情况。主要涵盖两类进入的形式;第一种就是经过具体的讲课,主要涵盖实验所占用的时间、任课的教师以及做实验时的具体班号。第二种形式就是没有经过具体实验的教师直接通过点击进入到里面。不管使用的是何种的方式,只要提交到了具体的教师管理的服务器当中以后,正在做实验的学生的基本状况就都会清晰地表现出来,而且所提供出来的结果是依据做实验的顺序进行的,实验最后做完的学生排在第一,该系统进行显示的结果会经常的被更新,一分钟就进行一次刷新,这种经常刷新的能效可以令教师立刻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计算机的具体工作状况进行及时的查看。
(三)过时系统的查询
教师在学生结束了实验以后依据对现场完成时间具体情况的显示将学生的具体分数立刻的打出来。在进行过时查询的时候页面中的班号、教师及实验的序号三个的关系是串联的形式,但是计算机、实验的时间和学号的关系是并联的关系,换句话说,教师想要对什么内容进行查询的时候,将其中的一项输进去,就可以将所有的记录和有关的内容陈列出来。此外,该系统还能够对成绩进行添加的作用。
(四)查询实际登记的系统
学校在组织学生进行做实验的时候都是以班级为单位来进行的,不能多于35人每个班级,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一台仪器,没有实验的时候,班级中的所有学生都把自己的情况注册登记到了学生实验系统之中,主要涵盖学号、班号使用仪器的设备号码及学生的姓名,上面的所有数据都可以在这里给予查询,此外,登记查询的系统里面给出了统计各项成绩的功能和评定学生实验总成绩的功能。
(五)教师查询执勤的系统
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各年组专业对学时数和自控实验的数是各有特点的,将极大的统计工作量带给了教师,因此,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在该系统推出之后,就很好的解决了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查询的时候,只需要将一个实验的教师参数提供出去就可以了,提交上去对于内容的显示就是这个教师所领导实验的每项记录统计。
(六)教师清除的系统
该系统可以令教师清除值勤记录和清除学生实验记录的功能,可以随时的整理、更改和清除数据库。
(七)对课程表的修改
教师可以依据实际安排修改课程表、和进行有关内容的填写,之后在网络的系统当中进行发布。
(八)管理实验设备的系统
这种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管理与统计全部自控实验室设备的损坏、数量、修理及具体的使用情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的信息技术不断地在学校的教学当中被应用,计算机的教学已经不断地在传统的课堂当中得到了应用,因此,科学管理的软件就是当今教育所急切需要的。所以,在很多学校实施了自动化的实验管理,使教学的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在教学当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使用,也发挥出了它本身所持有的作用。对此,本文通过以上的内容进行了阐述。给有关的教学人员提供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李舜酩.微机多媒体技术及应用[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2]孙丹,程鹏.实验教学综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2008.
[3]吕永生,实验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M].电子科技大学,2007.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基于多主体和全过程的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研究”,编号:2013JSJG191,及南京林业大学实验教学专项立项项目“基于信息整合的经管类院级实验教学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编号:163060680。
作者简介:
周奕(1970— ),女,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实验中心主任,高级实验师,硕士毕业生。
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篇12
关键词:信息智能管理系统,综合统计,设计,开发
1 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信息系统在应用上概括起来说是向着高层次和普及性两个方向发展。从信息系统应用的高层次上来讲, 一个信息系统的功能已经不再局限于对某个表的简单查询, 以大型计算机为中央处理机的分布式信息系统将是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利用微型计算机和大型主机联网, 可为管理者提供更加广泛的信息和决策支持。
智能管理信息系统有别于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 它的功能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统计和查询, 而是追求更为完美的人机结合, 最为先进的智能管理信息系统是人工智能和现代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结合的产物, 在传统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 引用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知识工程等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进行智能化设计和实施, 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管理信息系统。
2 综合统计信息智能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
随着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 供电管理企业对管理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原来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供电管理的要求, 建立一个功能全面、性能完善的供电管理综合统计信息系统就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智能管理的思想, 以某供电公司综合统计工作为背景设计开发了综合统计信息智能管理系统。
2.1 系统管理模块
系统管理模块包括系统维护和通用工具两大部分, 系统维护中的功能为高级用户可用;通用工具中的功能为所有用户可用, 但其中的部分功能只能在该用户对某张报表具有全权操作权限的时候才能使用。
2.2 报表管理模块
报表管理模块是用户使用频率最高的功能模块, 也是整套系统的核心部分。供电管理综合统计的日常业务在该模块都能够得以体现, 该模块不但负责数据的收集、还能够进行数据的整理 (汇总数据、计算数据、校验审核) 和分析, 是本系统不可缺少的部分, 其主要包括的子功能模块有表格管理、打印、报表设计、工具和统计图表。
2.3 系统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数据库设计是系统开发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支持下完成信息的搜索、整理、存储、检索、更新、加工、统计与传播等功能。一个良好的数据库设计是高效率的系统所必须的。开发优秀的管理信息系统必须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和数据库设计的关系, 遵照数据库设计的步骤和原则, 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合理的数据库设计。相应的数据库设计可分为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及物理设计。
系统数据库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系统表、数据表。系统表是指用于存放报表信息、实现安全策略以及其他功能的数据字典;数据表用于存储用户需要的数据信息, 按照统计的目的分为数据源表和汇总表。根据关系数据库的范式要求, 将系统表和数据表的数据字典全部设计成满足第三范式要求。
2.4 系统安全设计
系统的安全技术主要指通过对系统功能的设计, 来完成的安全性机制, 如:身份识别和认证, 访问控制, 加密, 备份恢复, 日志等。⑴身份认证。系统采用身份认证方式实现系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目的是防止非法用户访问本系统。登陆密码采用单向加密技术, 这样即使数据库管理人员也不会利用职权或通过解密的手段而得到用户的额外信息, 从而保证了密码在数据库中存储的安全性。当用户使用系统时, 系统首先打开登录界面, 要求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密码在界面显示的时候以非明文的形式出现, 避免泄漏, 可以设置最大登录次数, 例如:密码3次输入不对, 则退出系统登录, 在日志中记录相关信息。⑵访问控制。对于系统的功能模块采用角色访问控制, , 将用户分为数据录入人员、中间级用户、统计人员、管理人员等几大类, 他们对系统拥有不同的操作权限, 可以按照实际需要分配不同的角色, 令其可以操作不同的系统菜单;对于系统报表的操作采用自主访问控制, 将对报表的操作权限分为无权查看和全权, 对每个用户分别指定该用户可以操作报表的权限。采用两种访问控制结合的方式, 灵活而方便的实现了不同用户对报表和功能的不同权限。
2.5 系统的开发环境
数据库选择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oarde, 它是以高级结构化查询语言 (SQL) 为基础的大型关系数据库, 通俗地讲它是用方便逻辑管理的语言操纵大量有规律数据的集合, 是目前最流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一。其最基本的特点是数据字典与数据分离, 数据字典里存有用户信息、用户的权限信息、所有数据对象信息、表的约束条件、统计分析数据库的视图等。
参考文献
[1]谷淘.浅谈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中国科技信息, 2005, 9 (17) :96一97.[1]谷淘.浅谈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中国科技信息, 2005, 9 (17) :96一97.
[2) 唐桂华, 夏晖.我国MSI的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2, 4 (2) :22一24.[2) 唐桂华, 夏晖.我国MSI的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2, 4 (2) :22一24.
[3]邝孔武, 王晓敏.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3]邝孔武, 王晓敏.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推荐阅读:
医院综合管理信息系统09-26
综合信息应用管理系统08-24
城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07-02
【解决方案】车辆调度综合信息管理系统10-17
信息综合管理07-08
《信息管理综合设计》11-03
综合管理信息平台12-21
综合管理与分析系统07-03
班级综合管理系统09-03
剧院综合管理系统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