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规范与透明(精选10篇)
财务规范与透明 篇1
透明化理念下之执行听证制度的架构与规范运行初探
司法活动的公开透明是保证司法公正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传统思想和旧有机制的束缚下,由于执行程序在设计方面尚不科学、规范和完善,使得人民法院的民商事执行工作与公开、透明的要求差距较大,这主要表现在对执行主体的追加和变更、案外人异议的审查、案件中止和终结等重大事项处理中的“暗箱操作”问题还相对比较严重。这一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社会公信力。本文旨在通过借鉴行政机关的听证程序,以透明化这一现代司法理念为支撑,在民商事执行工作中架构执行听证制度,并对执行听证制度的功能、执行听证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执行听证制度的基本内涵及其规范运行进行初探,从而为有效解决执行重大事项处理中的“暗箱操作”问题做出尝试,以期对司法公正这一现代法治核心价值目标的实现有所裨益。 执行听证制度之基本概念探讨 一、听证制度概述 按照法学界的通说,听证(hearing)的概念最早渊源于英国普通法中的自然公正原则。这一古老的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任何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的辩护都应当被公平的听取;二是任何人不能成为与自己有关的案件的裁决者。根据这一原则,法官在裁决过程中必须给当事人以充分的陈述、申辩权,必须在公平、公正地听取双方当事人意见的基础上做出裁决。逐渐地听取有利害关系当事人意见的做法也就演化出了西方的听证制度。之后,随着美国宪法修正案中“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规定的出台,作为“正当法律程序”核心内容的听证制度在西方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立法,司法和行政等领域中。 在我国的法律制度中,听证最早见于颁布实施的《行政处罚法》第42条:“行政机关做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执照,数额较大的罚款等决定之前,应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的规定中。其后,实施的《价格法》、颁布的《立法法》等法律均对听证进行了相应的规定。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听证制度也由行政领域逐步扩展到了立法、司法等领域内。 从听证制度的渊源和沿革可以看出,听证的核心内容在于“听取当事人的意见”。由此,我们可以对听证的概念进行如下表述:听证是一定的国家机关在做出某些裁决前,给予当事人一定的机会,就特定事项听取当事人陈述、申辩意见的程序。听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听证仅指行政听证,广义的听证不仅包括行政听证,还包括立法听证和司法听证。本文所探讨的对象即是隶属于司法听证中的执行听证。 对于执行听证的概念,法学界的表述并不相同。但归纳起来看,主要是指人民法院在案件执行过程中,在对执行主体的追加和变更、案外人异议的审查、案件中止和终结等重大事项做出裁决前,由执行法官召集各方当事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就争议的相关事项公开进行陈述、举证、质证和申辩等的一种司法活动。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充分听取意见做出正确、公正的执行裁决。目前,虽然我国现有的执行法律规范中对执行听证没有明确的规定,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执行改革的全面推进,社会和民众对于执行工作公开、透明的呼声日益高涨。在这种大背景下,笔者认为,设立执行听证制度并将之积极应用到强制执行程序中,必将会对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执行听证制度之原则探讨 执行听证制度的原则是指由执行听证制度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模式决定的,反映执行听证本质的,对执行听证程序具有指导意义的原理和评价标准。执行听证制度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一、公开透明原则。 我国的马怀德先生认为,公开是“听证程序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也是防止用专横的方法行使权力的有力保障”[1]英国的一位法学家也曾说过:“一切裁判活动必须以三个原则为指导,即公开、公正和无偏私。在这三个原则中,公开原则列为第一位。”[2]因此,执行听证应当遵循公开透明的基本原则。根据这一原则,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外,执行听证必须以公开的方式进行,应当在举行听证之前发出公告,并允许社会公众旁听和记者采访报道,案卷材料、裁决的结果和理由也应当公开。 二、权力分离原则。 权力分离原则来源于英国古老的自然公正法则,主要指在听证过程中主持听证的组织及人员,不能从事与裁决和听证行为不相容的活动,以保证裁决的公平。根据这一原则,主持听证和做出裁决的人,不能同时既是案件的执行者又是案件的裁决者,听证应当由非案件执行者的其他执行法官来主持。我国《行政处罚法》第42条第1款第4项即做出过类似的规定:“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主持。” 三、权利平等原则 权利平等原则是指参加执行听证的当事人在听证程序中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根据这一原则,在听证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均平等地享有申请回避、提出主张、举证和质证、申辩等诉讼权利。主持听证的法官应当对当事人不偏不倚,一视同仁,保障当事人平等地行使各项权利。 四、尊重当事人处分原则。 民事强制执行,从性质上讲仍然属于私法的范畴。因此,还是应当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切实保障当事人的处分权。根据这一原则,听证审查的范围应限于当事人申请的范围;申请人有权在听证中变更请求或撤回申请;听证程序的启动主要应以当事人的申请为前提。 执行听证制度架构之探讨 笔者认为执行听证制度应当包涵以下几项内容: 一、执行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 对于执行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学界同仁观点不同。例如,周明俊先生就认为“听证制度应适用于一切在执行程序中法院需做出裁决的案件。”[3]笔者并不赞同这一观点。诚然,执行听证与传统的执行模式相比有着诸多的优点,但执行听证并非应适用于一切在执行程序中需要做出裁决的案件中。对一些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当事人争议不大的案件大可不必采用执行听证的程序。如果不加区别地一律适用,必然会徒增执行负担,影响执行效率的提高。俗话说的好:“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应当在案情较为复杂、需要对关系到当事人的重大实体或程序权利做出裁决时适用执行听证。根据这一要求,笔者认为,适用执行听证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案外人异议的审查。对案外人异议的审查在执行实践中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案外人对执行标的物主张权利。因案外人主张的权利是物权,其主张的成立与否,不仅关系到权利人的权利能否实现,还涉及案外人的实体权利,如果处理不当极易产生严重后果。因此,有必要规定此种情况应当进行听证。 (二)是中止、终结执行案件。执行案件的中止、终结,直接关系到权利人的切身利益。如果不符合中止、终结条件的案件被违法中止、终结,必将引起权利人的极大不满,进而可能引发上访等其他问题。因此,有必要规定此种情况应当进行听证。 (三)是变更、追加第三人为被执行主体。我国《民诉法》第213条、最高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76条、81条均对在执行过程中变更、追加第三人为被执行人的情况进行了规定,但却没有为当事人不服变更、追加裁定提供必要的救济方式,这显然是剥夺了第三人的申辩权利。在此情况下,就更有必要通过听证程序来给第三人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从而保证裁决的公正和权威。 (四)是对被执行人采取司法拘留等重大强制措施。法院在强制执行过程中,对于一些重大的、涉及被执行人人身权利裁决的做出,应当十分慎重,如果被执行人对这些重大执行措施提出异议,要求举行听证的,应当及时举行听证。 (五)是其他需要进行听证的情况。如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对多个债权人参与执行财产分配方案的异议、当事人请求法院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或公证债权文书、当对评估、鉴定结论有异议等情况时,人民法院如认为有必要也可以组织进行听证。 二、执行听证的主持者 由于执行听证所涉及的内容均与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密切相关,且按照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对于执行裁决当事人没有上诉权,执行裁决为最终结果。因此对于执行裁决的做出应当格外慎重,故而有必要以合议庭作为执行听证的主持者,通过发挥集体智慧,最大限度地保护裁决程序和结果公正。但是按照权力分离的原则,原执行人员当然不能成为听证合议庭的成员,而专设独立的执行裁决合议庭主持案件的听证。 三、听证当事人的范围及其权利义务 “听证当事人是与举行听证活动有利害关系的参与人”[4]主要包括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案外人、证人以及评估、鉴定、翻译等有关的专业技术人员。主要享有申请回避权、申请不公开听证权、申请听证和放弃听证权、陈述、申辩和质证权、和解权等权利,并承担按时出庭参加听证、遵守听证纪律、举证证明自己主张、履行听证裁决内容等义务。 四、执行听证的具体形式。 关于执行听证的具体形式,学界主要有二种意见:一种认为执行听证并非法定的程序,具有随意性,按照日常的表述习惯,称为“听证会”即可。另一意见认为,“执行听证虽不同于审判程序中的开庭审理,但它毕竟是司法机关(人民法院)组织的,在法官的主持下在法庭中进行的,属诉讼程序的一种,它不同于行政程序,故应叫‘听证庭’。”[5]笔者赞同第二种意见,认为“听证庭”的形式更能反应出执行听证作为一种司法程序的特质,而且将执行听证的形式表述为“听证庭”也能明显与行政程序中的“听证会”加以区分,不会造成概念上的混淆。 听证庭的运行程序规范之探讨 对于执行听证庭运行程序的重要性,贺强兴先生和俞旭明先生早有极为精辟的论述:“听证的程序内容是听证制度的核心内容,该程序如何设立,将对听证效果、听证结论的作出、执行措施的能否实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6]下面,笔者就借鉴行政听证程序,重点突出一个“听”字,将执行听证庭的运行程序分为四部分: 一、听证的提起 笔者认为,对于听证的提起应当遵循当事人、案外人申请为普遍,法院依职权提起为例外的原则。对于案外人的异议、追加和变更第三人为被执行人等情况应严格遵循“非当事人申请不予介入”的原则,如案外人、当事人在接到法院的通知或得知法院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况下,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听证要求的,视为当事人放弃听证,执行法院可立即做出裁决。如其在规定期限内提出听证请求的,经审查该申请符合规定,依法受理后应启动听证程序。 二、听证庭的准备 听证庭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一)是按照权力分离和回避标准确定听证庭的主持者并同时确定听证的时间、地点、听证事项等。(二)是依照(一)确定的内容在听证庭开庭五天前发出公告并通知参加听证的当事人。 三、听证庭的听证程序 笔者认为,虽然听证的主要模式在于“听”,但与诉讼程序有的庭审相比还是有不少类似之处,两者可以相互借鉴。整个听证可以按照以下程序运行: (一)是在听证庭开始前核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二)是由合议庭宣布听证会开始并告知各方权利义务 (三)是听证主持人就听证事项进行说明。 (四)是各方在合议庭的主持下陈述已方观点。 (五)是进行庭审调查。由各方当事人就自己的主张举证并质证。合议庭可以按照一证一质一认证、分类认证或者综合认证的不同方式当庭进行认证,对一些暂时无法当庭认证的证据,可以在合议庭评议时再研究决定。 (六)是进行法庭辩论。由听证各方就争议的事项进行辩论。 (七)是听证各方进行最后陈述。 (八)是进行听证小结。由听证主持人对整个听证情况进行小结。 (九)是合议并做出裁决。合议应以听证笔录为依据,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并最终做出裁决,形成的裁决文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双方当事人的陈述意见、法院认定的事实理由及适用的法律、裁决主文和对裁决不服的处理方法等。
财务规范与透明 篇2
(一) 财务基础工作不规范
这是目前基层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最多的地方。一是财务制度不规范, 有些基层单位的财务制度不健全, 存在单位制度与新法规不相符等现象。二是财务管理不规范, 比如单位财务管理虽然分工清楚, 但职责不明确, 造成审批、审核、支付、核算流程不规范, 出现问题, 无法追责。三是财务资料不规范, 有些基层单位的财务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没有按相关规定操作。四是资产管理不规范, 有的单位资产入账、清理、登记、报损等不及时, 记录信息不完整。五是采购管理不规范, 由于基层单位的情况复杂, 实行完全政府集中采购的难度大, 因此, 有些基层单位就在采购过程中违规私下操作。六是项目管理不规范, 有些基层单位在项目建设中超规模预算, 或在实施过程未经批准突破预算。
(二) 财务人员配备不专业
基层单位财务人员多数是由单位职工兼任, 只有部分单位的会计取得了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证, 但也没有接受过正规学校的会计专业知识培训, 会计工作经验不足。因此, 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 这样就直接导致了部分基层单位财务工作不规范, 甚至出现违反财经纪律的情况。
(三) 监督制度执行不到位
现在大部分基层单位都制定了较为科学、合理的牵制与监督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 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比如, 有些单位长期不执行财务公开制度, 或执行公开制度搞形式、走过场, 千方百计逃避群众监督;还有的基层单位不按要求执行财务分工制度和民议事制度, 财务决策和管理搞“一言堂”等。
二、基层单位财务规范透明管理的建议
全面深化财税制度改革的总要求就是要全面规范、公开透明, 因此加强基层单位财务规范透明管理意义十分重大。根据当前基层财务工作的现状, 结合财税制度改革的要求, 笔者认为基层单位财务规范透明化管理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做到财务工作不“越位”, 也不“缺位”。
(一) 强化管理会计工作理念
当前, 在基层的会计主要从事的是鉴证和记账工作, 起到为单位和相关人员提供解释财务信息的作用, 而利用有关信息参与决策管理的作用发挥不充分。因此为了适应现代财政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应当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和功能, 加强管理会计的推广和应用。
(二) 加强财务从业人员培养
财务人员作为维护经济秩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 是国家人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加强财务从业人员, 特别是基层财务从业人员的培养和教育尤其重要。
1. 编写基层财务人员培训理论教材。
要整合科研院校、协会、学会和企业等优势资源, 结合基层财务工作的特点, 加强对基层财务工作的理论、能力框架和工具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对基层财务工作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新观点进行分析, 探本求源、去伪存真, 编写一套科学完整的培训理论教材。
2. 完善基层财务从员人才培养机制。
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建立和完善一套基层财务人才能力框架、资格认证制度和评价体系, 加强现有基层财务从业人员的行业自律教育, 规范从业人员的培训管理, 尤其是对基层财务管理人员和单位管理人员的财务能力培训。培养一支业务能力强, 政治素质高的基层财务人才队伍。
3. 构建基层财务人员信息交流平台。
基层财务工作涉及面广、影响面宽, 行业特点和地区特点突出, 在工作实践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 也会总结出各种各样的新经验。因此需要搭建一个供他们学习交流的平台, 推动财务人才能力的提升。
(三) 公开透明基层财务信息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实现财务活动的公开透明化管理, 是建阳光政府和责任政府的必然要求, 是从源头上督促政府在进行财务收支时能自觉回应社会关注的有效手段, 也是依法理财、防范财政风险的需要。因此, 基层单位要保证做到财务信息的全面公开, 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1. 保证决策参与。
长期以来, 基层财务工作民主决策程度不高, 是基层群众意见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因此, 笔者认为建立基层群众民主决策财务工作的机制。调动群众参加基层财务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让更多的群众或群众代表大胆的参与到财务预算、财务审核、预算执行、财务公开等财务活动中来, 从而提高财务工作的公信度。同时建立健全群众参与活动的产生办法和机制, 比如, 采用由群众民主选举产生代表, 或采用在群众中随机抽选的方法选出代表, 让每个人都有平等参与权力。
2. 明确公开内容。
过去由于没有明确财务公开的内容, 基层单位财务公开的内容不确切。因此, 要对公开的范围、时间等进行明确的规定, 内容应包括公开财务依据、财务流程、财务结果以及财务报表等, 尤其是对群众比较关注的运行经费、政府采购、债权债务、项目建设等重点事项, 要特别作出说明或进行专项公开, 让老百姓看得清楚明白, 并对财务工作的全过程都参与监督, 杜绝暗箱操作。
3、规范公开形式财务信息公开是保证人民群众参财
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必须用人民群众看得懂、行得通的形式来进行。财务主管部门应该根据各部门和各地方的实际情况, 制定规范的公开形式, 明确必须公开的项目和内容, 对重点内容要进行适当的文字说明, 让老百姓一目了然。
(四) 强力推行责任追究制度
财务工作的规范化透明化的最终目的是防范财务风险,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但是, 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责任追究制度保证, 规范透明的财务制度也得不到执行。因此应当强力推行责任追究制度, 对于违反相关规定、制度、法律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1. 增强管理人员依法理财的意识。
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教育, 让单位管理者深刻认识到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是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的重要手段, 牢固树立“依法理财”的正确思想, 保证财务活动的独立、规范和公开。对于违规插手财务活动, 违反财经制度和法规的, 必须依法严肃处理, 记录在案, 作为领导干部提拔考核的重要内容。
2. 提高财务人员依法履职的能力。
加强对财务人员继续教育, 重点对预算、收支、政府采购、资产管理、项目建设、经济合同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定期培训, 让财务人员明确自身的职责和权力, 从而提高他们依法履职的能力。
3. 健全保护财务从业人员的机制。
保证财务活动的规范透明, 必须为财务人员严格履职提供制度保障, 防止财务人员因履行职责而遭受打击报复, 让他们能够放心的严格履行法定的职责, 确保基层财务活动的依法有序推进。
基层单位财务工作的规范透明管理是落实“政府管理”向“管理政府”转变的具体要求, 也是“规范政府行为、实现有效监督”, 推行“阳光政府”的具体表现。因此, 基层单位的财务工作规范透明管理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楼继伟.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管理会计, 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J].中国财政, 2014, (18) .
[2]刘剑文, 陈立诚.预算修改:从“治民之法”到“治权之法”[J].中国财政, 2014, (18) .
财务规范与透明 篇3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财务报告 透明度 信息披露
所谓的财务报告就是反映一定时期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一般国际或区域会计准则都对财务报告有专门的独立准则。因此,必须在日常核算基础上,把分散在账簿中的会计信息,用财务报告的形式集中概括反映出来。这对于各方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财务报告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占据比较大的比重,所以在可靠性和相关性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条件。据媒体的报告,我国的投资人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信任度和利用度比较低。
一、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透明度的问题
1.财务报告内容不够完整,易读性较差
所谓内容完整性是指上市公司对所有投资者公布的财务报告。使投资者和相关收益者来获取有关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相关影响投资决策和发展的信息。但是随着快速的发展一些财务报告中的弊端就随之出现,例如对影响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和障碍避重就轻的谈。对公司财务信息的各个方面披露的不够充分。
财务报告的易读性较差,与投资者缺少互动。作为一个完整信息传递过程的重要环节,如果财务报告晦涩难懂、所要表达的内容不够简单易懂,必然会影响完整信息的效果。
2.财务报告缺乏真实性和充实性
在当今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中,信息缺乏绝对的真实性和充实性是财务报告中最主要的问题,也是对当今上市公司报告质量影响最严重的一个因素。主要表现在财务报告中弄虚作假,隐瞒交易事项等方面。导致了上市公司的资产和实际的价值严重的缺失。
只有少数上市的公司能够深入披露的详细信息。而这些重要的信息对投资者评估企业价值、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时十分关键的。但是从真实的投资者对信息的要求来看,内容不够充实、缺乏必要的真实性。从而影响了投资者的正确投资决策。
3.相关监管单位不够完善
很多政府相关部门在履行监督职能的过程中不进行及时沟通,因而导致了监管方式的不协调。所以我国财务报告中有很多内容比较带有随意性。由于政府监管的不负责和不明确的态度,所以导致市场无法充分发挥信息披露的监管作用。
4.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透明度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在当前经济社会中,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完善,缺乏了对投资者必要的保护和民事赔偿制度和对执行者的问责制度。从而导致了造假的收益大过与造假的损失。上市公司的管理人员不进行真实的信息披露。监管机构人员执行的制度不够严格。导致虽然有法可依,但是却难以真正的实施。
二、针对当前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透明度的问题提出的建议及探索
1.提高财务报告的可读性,完善财务报告中的内容
主要表现在要与投资者及时的互动和沟通,要及时的把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相关影响投资决策和发展的信息及时的传达给投资者,让投资者更好的理解和进行之后的投资策划。
2.保证财务报告真实性和充实性
一定要按照严格真实情况进行财务报告,并且同时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道德修养和专业素质,拒绝弄虚作假、隐瞒交易等可耻的行为。要做到一心为公的心态来进行工作,使上市公司的投资者能更好的认识到当前公司的财务状况。
3.完善监管单位监管力度和制度
完善和健全财务报告的政府等相关监管单位体系,提高财务报告透明度的质量还需要外部监管来实现,加大对监管人员的制约,使之形成一支真正的公正、高效、廉明的监管人员队伍。其次要建立明确的监管目标,再次应加强证券市场的自律监管。加强政府管制力度、降低监管的成本、提高监管队伍的办事效率并且完善证券市场监管的体系。从而最终形成分工明确、高速效率、结构严密的政府和市场监管体系。
4.完善关于财务报告透明度的法律法规
随着当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相关法律也要进行完善和改进,尽可能制定详尽的财务报告内容和渠道。加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加大财务报告作假的法律惩处制度和措施,增加违规成本,使心怀不轨的人不敢伺机而动。更加自觉的遵守法律法规制度。
总结:目前,除了要完善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报告形式,还要引导上市公司积极提供条件,提高财务报告传播的有效性。同时应该修订和完善相关法规,并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对财务信息披露,多方面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和财务报告的易读性。积极的提供各种便利、方便投资者准确全面的了解公司真实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有效提高财务报告透明度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陈莹,李歆.浅议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东方企业文化.2010.01.
[2]李枫,汪克夷,刘佑铭.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维度构成与测量.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上市公司财务透明度分析 篇4
一、上市公司财务透明度不高的原因
(一)相关性的法律和法规制度不完善
有关法规规定不够严密,使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时有空可钻,如:在已颁布的《股票发行与管理暂行条例》、《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中规定了股票上市公司必须揭示的会计信息内容,但对于其中具体操作上的问题留有空白;有关法规贯彻不彻底,有法不依,监管部门和中介机构执法不力的现象较为严重,同时我国的证监会监管体系建立的时间还不长,监管体系尚未理顺;政出多门,制度和政策不统一、不协调,使得公司在披露时无所适从,给上市公司随意揭示会计信息提供条件。在我国,包括中国证监会、计委、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税务局等多个部门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证券市场的政策制定工作,在制度和政策上难免会出现交叉的情况,形成了政出多门的局面,也为政策与制度的协调带来了困难;有关法规缺位,如与规范和监督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影响了对会计信息等相关财务信息质量的审查和注册会计师行为的规范。
(二)上市公司内部有意进行违规操作
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出于利益驱动,失实披露财务信息。由于在现代股份公司中,股东和受托管理公司的经济利益倾向于拉高利润,并往往借助于会计上的技术处理达到自己的目的。此外,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证券市场也成为展现企业形象的一个重要舞台,公司的盈利以及其他利好消息有利于吸引投资者。因此提高公司的股票价格,有利于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使公司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而且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建立的时间不长,一些成熟的观念和意识还没有建立起来,许多上市公司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做法也不很成熟,这样制作出来的信息常常不能完全符合规范的要求。
(三)没有形成有效的上市公司财务信息供给和需求主体
作为一个相对成熟的市场运行体系,总是由处于各自立场的利益集团在相互制约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作为证券市场,证监会的职责就是制定相对合理的法规制度并监督执行,上市公司的.利益就是最大限度地筹集资金,股东的利益则是使自己的投资能有最大的回报。三者之间构成了相互监督和制约的整体。
上市公司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客观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财务信息的披露是消除这种不对称的方式之一,或者说,财务透明度是这两者之间不对称相互博弈的结果。
由于我国的上市公司目前在公司的管理结构、公司的产权结构、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要达到有效的财务信息供给和需求主体还有一定的困难。
二、上市公司财务透明度不高的危害性
(一)破坏投资环境,影响经济资源的合理分配
在我国现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主体也逐步多元化,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经济单元――企业,越来越依靠从投资市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投资者根据其出资的安全性、流动性与获利高低等因素来决定投资方向,而他们进行决定的依据就是公司所提供的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如果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不真实或不及时那么就直接对投资者造成影响。
(二)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平稳运行和发展
我国目前上市公司1000多家,其中大都是在我国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标兵企业和龙头企业,他
财务规范与透明 篇5
企业工会财务工作是工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会工作的物质基础。根据《工会法》、《会计法》、《工会会计制度》等有关法规要求,企业工会必须坚持独立管理经费的原则。具体要求是要有健全的工会财务管理制度,账目清楚,实行工会主席一支笔审批制,按时足额拨缴工会经费,收取会员会费账目实行审查,接受会员监督和上级工会有关部门的审计与监督等等。从近年来的实践看,企业工会财务管理总体是好的,但由于工会财务相对独立,有些问题容易被忽视,企业工会财务管理中仍存在许多问题需不断改进。
一、企业工会财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控制度不够健全。单位内部健全的各种制度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发挥会计管理作用的有力保障,企业工会财务会计工作也不例外。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工会财务会计工作在经费收缴、使用管理、预算管理、监督管理等方面内控制度还不够健全。
(二)会计基础工作还显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会会计人员设臵不尽合理,钱、账、物没有分管。有的单位工会会计、出纳一人担任,有些单位的经费会计又兼任工会会计,这是不符合工会财务会计工作不相容职务应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制度规定的,容易出现贪污、挪用工会经费等违法违纪问题;二是会计账户不能按照规定设臵,工会账簿设臵不齐全,甚至是简单记一个流水账,没有一套完整的账簿。会计人员账务处理随意。如原始凭证要素不全,记账凭证不签章,摘要不填写,账簿结转随意等;三是监督检查机制不够健全。由于稽查制度基本上形同虚设,企业工会经审会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地方工会和上级行工会对企业工会会计业务培训、指导较多,而直接查账实施会计监督相对较少,甚至几年之中没有进行实地检查。
(三)财务管理还不够严格。一是由于企业工会会计财务很难与单位会计彻底分开,容易造成单位财产不入账,而工会又认为不属于自己的财产也不入账的问题;二是工会支出有的由工会主席审批,有的是单位负责人审批,责任不是很明确,致使有些用途不明的支出无法归并入账;三是由于把关不严,单位财务和工会财务的列支渠道不够明确。
(四)企业工会会计电算化水平低。企业的会计管理大部分已经实行了电算化,甚至已经实现了网络化管理。但是作为本单位的工会财务工作却仍然停留在手工操作,没有使会计人员从大量重复的会计事务中解脱出来。
二、加强和改进企业工会财务会计工作的建议
做好企业工会的会计财务管理是工会工作的难点,也是必须解决的重点。除坚持现有的《工会财务制度》以外,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会财务会计工作:
(一)实行经费独立原则,搞好工会经费管理。《工会法》规定,工会应当根据经费独立原则,建立预算、决算和经费审查监督制度。这一规定确立了工会经费独立的原则。工会经费独立原则是指工会经费完全归工会组织所有,工会有权独立自主地管理和使用自己的经费并建立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工会经费独立是由工会的性质所决定的。工会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也需要有工会独立的经费做保证。工会有自己独立的经费做保障,可以更好地代表、表达职工的意愿,更好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为职工排忧解难,按照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办事。工会经费实行独立原则可以有效地保证工会在组织上的相对独立,经济上的相对自主,有利于工会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
(二)加强学习和培训,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工会的领导要对企业工会会计业务加强培训和检查指导,针对发现的问题要加大帮促和整改力度。工会财会人员要遵守职业道德,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识别抵制违法行为的能力;坚决执行《工会财务制度》,正确运用会计科目,建立健全会计账簿,不断提高工会会计核算的质量。在内控制度建设方面,首先要建立经费收缴使用制度、预算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财务会计报告等一系列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采取预算控制、制度约束、审批控制、事后监督等办法,切实加大内部会计监督力度,加强工会财务管理工作。
(三)加强监督检查,促进工会财务管理规范化。企业工会的经审部门和上级工会组织要切实履行好各自的职责,组织有关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工会财务工作进行认真的监督检查;要对工会经费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即对工会经费的计提、拨缴、上解、使用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检查,以防微杜渐。工会财务人员应自觉执行财务会计制度和遵守财经纪律,使工会会计工作走上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要坚持依法理财,树立依法治会的理念,在工作上要坚持《工会法》赋予工会的各项权利,以《会计法》、《审计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严格 按照有关的财务管理规定,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四)严格审批制度,确保工会财务管理健康发展。在财务管理上要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既要明确主管领导、财务会计等人员的相应责任权限,又要形成互相牵制、互相制约的内部控制机制,对报销单据要严格审查,对不合理的支出要坚决堵住,要让工会经费开支得合情、合理、合法,让职工群众满意、领导满意。
扬州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佘长征
财务规范 篇6
根据公司对财务部报表的要求,希望各部门给予财务相应的配合: 对市场部:
1.要求督导每个月15—25号之间督促客户按时核对账务(财务部门会在每个月15—25号之间给客户发对账单,并在发完对账单后第一时间通知到督导),财务接受对账时间为发出对账单之日起10天内,过期不核对的默认为客户已经核对,以营销中心账务为准;
2.要求每年定期与客户续签加盟合同,并及时帮助客户理解合同中的内容;
3.要求督导及时关注客户合同的执行;
4.督导督促客户订货会订金的及时上交,货款及时清零;
5.督导督促客户销售及时上传,每月定时盘点(要求客户库存数量准确无误); 对直营部:
1.每月5-8日(最迟8日)将所有商场的对账单交财务——重百系统、王府井网上对账,新世纪系统(涪陵、万州、开县、綦江、永川)电话抄数据,现场拿对账单(大渡口、杨家坪、新世界);
2.每月1日前交商场扣点明细表给财务;
3.商场每月活动情况及扣点异动明细表于每月1日前交到财务处;包括周末、特卖、团购、店庆、周年庆、店铺日常活动;平时将该表处于共享状态;
4.与商场之间的商函全部及时交到公司行政部保存;
5.各商场人员变动、考勤、排班明细每月1日前交到财务处;员工的档案资料实时上交行政部存档;
6.督导督促店铺员工周报、月报、销售日报、盘点表及时上交,监控店铺库存数量、销售金额准确无误;
7.督导按公司规定管控员工加班问题,对员工上交的工资表(每月5日前)进行初步审核后叫财务部;
8.督导督促员工报销单据及时上交(随工资表一起上交,没交报销单据的不予报销); 对商品部
1.2.3.4.5.6.7.要求仓库库存账实相符度90%以上; 单据不得出现重复打印现象,如确需重新打印必须由主管签字,并由主管承担连带责任; 出入库单据准确、及时,单据必须由相关人、经手人签字; 退货单、返修单及时返给店铺和客户; 收到退货与返修产品要及时通知店铺; 出货准确及时,大量上货、下货要及时通知店铺和督导。报损报益必须通过财务;
财务规范与透明 篇7
关键词:财务;透明化管理;制约在财务部门开展透明化的管理主要具有三个重要的意义。首先能够使企业的资金明细更加明确,每一笔钱的用处都有据可查,有助于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其次,有助于为企业的领导者的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当领导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财务数据关系到决策的制定。第三,财务透明化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质量,众所周知,企业要想得到发展,内部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其中财务部门是企业中的主导部门,对其实行透明化管理,可以为其他部门的管理起到相应的带头作用。
一、实现财务透明化管理的制约因素分析
首先,企业在对岗位的设置方面有待加强,不同的岗位具有不同的作用,岗位的职能也各不相同,我们不能运用同一个标准进行约束与管理,这就要求我们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开展透明化的管理,这样才能将财务部门与其他的部门进行明显的区分,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财务部门的支持,同样也需要其他部门的支援,但是如果将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混淆在一起,就不利于工作的落实,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为此,我们有必要将岗位的分工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实现岗位的相互独立性,这样就有效的避免了不同岗位之间出现工作交叉的状况,通过对财务实现透明化的管理,能够保证信息的独立性,同时也可以避免资金的乱用,保证企业的蓬勃发展。
其次,在财务管理中,过去的管理方式过于保守,因此就会出现随意化的现象,财务管理人员的意识不强,因此造成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混乱,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按照统一的标准对各个部门进行规定,对各个部门下发的活动资金也各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有些部门随意申请增添款项的情况,由此造成了财务随意化现象严重,这样做极不利于企业对财务进行有效的管理,我们如果无法掌握资金的动态,就会造成在财务管理上的漏洞,最终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开展信息化的管理制度,将资金进行透明化的处理,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焕发蓬勃的生机。
制约财务透明化管理的另一项重要因素在于企业的监督力度不够,不足以支持财务进行透明化管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财务部门是独立于其他部门的,在财务部门实现透明化的管理不仅仅是要求财务一个部门进行改革,还需要其他部门的参与,因此在管理的过程中,其他部门不具有积极的态度,本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想法,因此对财务是否实现了透明化的管理并不重视。
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财务管理的审核力度。将这种透明化的管理手段落在实处,不做表面工作。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企业的发展,深化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在实际的工作中,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需求实行奖励,这样不仅可以促进企业员工积极性的提高,还能保证将企业资金得到有价值的发挥。最终为企业的自身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实行考核机制是促进企业财务管理透明化的一种有效途径,要保证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确保企业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二、实行财务透明度的总体目标
(一)对投资者进行有效的保护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当前的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我们应该保证财务信息的对称化管理,这也是深化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财务透明化管理可以实现这一发展目标。这样在企业需要做出重大决策时,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提供必要的依据。如果企业具有较高的财务管理透明度,那么就可以更为大众所接受,投资者也具有极高的信心加入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相反,企业财务管理不到位,投资者的信心也会不足。
(二)将投资市场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市场效率主要指的是与利益信息系统相接触的情况。所以,当人们看到直观性的,并且具有特殊意义的信息时,就会做出特定的反应,市场会接收这些信息,这样获得的信息才是有效的。在资本市场中,如果要想得到有效的保障,就需要加强对财务透明化的管理,因为财务透明化的程度越高,那么资本市场的效率也就越高。为了更好的保障投资市场的相关投资活动,就需要加强对财务进行透明化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对资本市场起到保护性的作用,并且令资金成本得到有效的降低,进而将金融资金得到更加合理化的应用。在近些年的研究工作中,相关学者已经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对企业财务透明化管理的影响因素中,同时也认识到,财务透明化管理与国际资本是具有息息相关联系的,透明度越高,那么能够吸引国际资本的概率也就越大,因此在未来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加强对财务透明化的管理也是具有促进意义的。
三、财务透明度的实现途径
(一)做到三个保障以及三个透明。在对财务透明化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要想真正的令财务达到透明化的效果,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其含义以及主要目标。因为在对财务信息进行传递的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不能保证财务信息的传递质量,传递的财务信息更加复杂和多余,同时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有时甚至出现信息的失真,不利于实现财务透明度。本文提到的干扰因素不但包括人为因素,应该具有一定内容的准则和制度。因此,上市公司的财务透明度的实现要保证做到三个层次和一个保障;一层次信息透明,也就是必须具备安全的信息源;二层次信息披露透明,也就是保证信道的有效传播能力;三层次财务透明,也就是指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一个保障指的是财务监督,要保证三个层次的信息实现有效保障。
(二)证监会应该充分发挥其职能,并且将监管机构的执法力度予以进一步的提升。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财务透明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证监会的主要作用就是对财务起到制约性的作用,能够保证企业内部的财务透明化。具体来说,主要是从以下几点得以实现的。一是在上市企业的内部建立起相应的财务会计制度,并且将其得到不断的完善,二是要在中介部门中对审计工作予以更多的关注,实现严格的监管。三是在监督部门中,应该充分发挥审核的作用。上述几点要求国家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针对近几年证监会所查处的造假事件来看,之所以会计会出现失真现象,主要原因就是缺少公平公正。因此只有监督管理部门严格审核财务报告,并且由会计事务所承担起相关的责任,就能有效的控制类似事件的发生。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管理工作中,企业要想得到发展,就需要对财务透明化予以进一步的关注,因为在财务透明化管理的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果能够采取有效的手段对财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加以解决与完善,那么管理的效果会朝着科学化以及实用性的方向发展,这对于促进企业发展是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的。更加重要的是,通过对财务透明化的管理,还能有效的保障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使得投资市场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运行,保障了其效率持续稳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红艳.实现财务透明化管理的制约因素分析[J].新经济,2015(Z2).
[2]符怡.解析实现财务透明化管理的制约因素[J].时代金融,2014(12).
[3]程莉 王玲 程军.浅谈我国会计监督现状[J].现代经济信息,2011(01).
财务科长岗位规范 篇8
在财务处长(或集团公司所属企业的下属单位总会计师)领导下,根据本科分管业务特点,组织全体人员做好各岗位工作,做好全科人员的政治思想工作。在业务上受上级财务主管部门指导,工作上对财务处长(或总会计师)负责并报告工作。
1岗位职责
1.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执行上级财务主管部门的规定、办法等。并结合本科会计工作进行广泛宣传。
1.2主持制定本科年度工作计划,安排本科内各岗位年度工作要点,督促、检查各岗位工作的进行,并负责协调本科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运行工作。
1.3规范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建立岗位责任制,使各岗位工作按照财政部发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达到规范化、标准化。
1.4参与并组织本科人员制定与本科有关的内部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办法、规定等的实施细则和具体措施。
1.5参与组织企业年、季、月财务预算的检查、分析工作,结合本科主管工作把财务预算的实施过程落到实处。
1.6参与组织企业内部承包经营财务指标的测算、下达、考核工作。
1.7参与关联交易价格、项目工程概(预)算定额以及成本费用定额的编制和审查工作。
1.8加强日常会计监督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对本科内发生的每笔会计事项要严格进行监督;防范违纪、违规现象的发生。
1.9在调查研究基础上,运用日常核算资料,做好预测、控制、分析工作,提出增收节支、加速资金周转、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建议,为提高经营管理
水平提供有价值的会计信息。
1.10必须按照集团公司规定的时间和要求编报会计报表及其他会计资料,不能拖延不报或迟报。所报出的财务报告必须真实、完整。
1.11负责本科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业务学习和工作业绩考核。
1.12完成上级财务主管部门和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2任职资格
2.1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
(2)坚持原则,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忠于职守;
(3)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能够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作风正派,办事公道;
(4)坚持为生产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
(5)能够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办理本科职责范围内的各项财务会计事项;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2.2文化程度、专业及相关知识要求
(1)具有财会及相关专业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2)熟悉与本职相关的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3)了解本企业主要生产过程和生产经营管理和相关知识;
(4)了解与本科职责范围有关的财政、金融、税收、审计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5)了解计算机一般基础知识,能熟练操作计算机。
2.3能力要求
(1)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能通过对日常会计核算资料分析出生产经
营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充分调动本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3)有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起草专题报告和有关工作文件;(4)能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按时按质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2.4工作经历要求
(1)已经取得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2)具有会计师职称;
(3)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至少在两个主要方面的财务会计岗位工作过。
2.5体能要求
身体健康,能够承担繁重的工作任务。
3培训与录用要求
3.1按照财政部规定积极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后续教育时间每年累计不少于68小时,其中接受培训时间每年累计不少于20小时,自学时间每年不少于48小时。
3.2录用(含调入)或晋升到本岗位工作,必须根据本岗位《规范》任职资格的各项要求,进行全面考核,经岗位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3.3对本岗位在职者,应根据本岗位《规范》任职资格的各项要求和本人的实际条件,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限期达到《规范》要求,到期仍不能达到要求时,应考虑调换工作。晋升或职业变动的可能性
4.1政治素质好,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管理才能,业绩显著,群众关系好,达到高一层任职条件的,经必要的岗位轮换,可以晋升到与其专业相当的领导职位。
4.2对玩忽职守、丧失原则、不宜担任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应及时调离本岗位,以严肃对待渎职的会计人员。
财务人员基础工作规范 篇9
勇于承担责任 为人正派诚实 善于对外沟通 办事公正合理
协调其它部门 服务全心全意 具备奉献精神 工作尽心尽力
岗位设置合理 职责不容分离 出纳定期轮岗 内部分工清晰
定期召开例会 会议记要详细 持续跟踪调查 确保贯彻到底
做好职业规划 进行员工培训 每年至少一次 团队活动参与
规范交接行为 专人全程监交 建立移交清册 说明遗留问题
熟悉会计准则 掌握核算规律 严格进行审核 确保准确无疑
规范会计工作 记账填列清晰 凭证装订规范 全面提升素质
各类财务报告 信息及时完整 确保审核严格 不允虚瞒上级
制订审批制度 严格监督执行 严禁越权审批 原始批文留底
依法管理收支 不允坐支超支 库存不超三万 特殊情况上批
规范银行账户 管理行为到位 账户开设注销 须报总部同意
建立票据登记 每月盘点定期 废票监督销毁 管理工作完美
监督执行情况 资金日清月结 存款对账调节 抽盘全面摸底
监督预留管理 检查网上交易 支付流程畅通 严格履行审批
负责税务管理 确保涉税合规 依法按时纳税 杜绝违法行为
对外税务关系 争取政策优惠 降低税负成本 合法维护权益
规范往来款项 组织领导管理 及时报告工作 审核研究分析
职工个人借款 明确还款时限 定期检查落实 扣款措施得力
适应公司特点 建立核算体系 规范传递过程 成本计算合理
存货全面盘点 每季进行一次 发现各种损失 上报审批处置
固定资产盘点 至少每年一次 发现各种损失 履行上报手续
销账未置存货 固定资产实物 安全要有保障 收入入账及时
符合公司原则 健全报销体系 大额事前申请 分级管理审批
定期检查流程 报销审批严密 费用按月分析 严禁无理开支
规范档案管理 严按要求执行 确保安全完整 落实管理措施
总部稽核人员 专项全面结合 督导财务工作 定期检查评比
稽核发现问题 制订整改计划 明确措施期限 按期检查落实
稽核结果量化 记入考绩 究竟该奖该罚 提交奖罚建议
财务规范与透明 篇10
摘要:自上世纪开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一直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动高公共性及效益性财政管理体制的建立,并且认为提高财政透明度是改善财政管理的关键之一,而我国目前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远低于国际水准,与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并不配套,因此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规范研究的方法对我国政府财务报告进行研究,将提高政府财政透明度为研究重点及其衡量标准,分析我国政府财务报告目前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我国特殊国情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政府财政透明度;政府财务报告;财务报告改革
1.政府财务报告定义及内涵
政府财务报告是政府相关机构为满足财务信息使用者需求而编制的,以财务报表等形式全面系统地披露政府财务信息,以反映政府财务运营状况,解除政府受托责任的书面综合报告。
政府财务报告的主体:政府财务报告主体是对报告组成单位范围进行界定的关键因素,即规定哪些政府部门的财务报告应当被汇总入政府财务报告中。政府财务报告主体又可以被分为报告主体和记账主体:IFAC对报告主体的定义为能够合理预期到有使用者存在的主体,而记账主体则根据“基金理论”可以被定义为各类“基金”并不直接与组织或单位相关。政府财务报告的会计基础:政府财务报告的会计基础决定了政府的收入与支出将在何时被确认,政府财务报告模式如何及将生成什么样的财务信息。常见的会计确认基础有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又被称为实收实付制,只考虑现金收支而不考虑其与商品和服务交易的发生时间。权责发生制又被称为应计制,在应当发生现金流动的当期进行确认而非实际发生现金流动的当期。
2.我国政府财务报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政府财务报告目标不清晰
目前我国尚无任意一项法律规章对财务报告目标进行明确规定,对我国财务报告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及其获取财务信息的能力这方面研究缺乏。而没有明确的政府财务报告目标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将失去具体的指向性,其披露信息自然会缺乏针对性和透明度。
2.2政府财务报告主体界定过于笼统
目前我国政府会计主体通常为一级政府,而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图却是各级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这一模式将政府预算会计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之间的核算割裂开来,使得政府对资金划拨后流向失去控制,不利于现金流向的透明性。
2.3会计核算制度无法反映权责信息
目前我国实行的收付实现制虽然极强地简化了整个政府会计核算程序,但是在现在交易发生频率高的现在这种会计核算制度不能反映政府的资产负债状况与权责关系,负债及其利息完全不透明,成为政府的“隐性债务”,不利于信息使用者对政府风险的评价。
2.4政府财务报告内容不完整,披露信息单一
尤其是在固定资产和投资及负债上,固定资产不进行折旧使得资产负债表上固定资产项目虚高,而国有资产和负债目前没有任何一项数据能够表示出来,上海财经大学的调查也显示几乎没有省份能清晰列出其国有资产及负债。
3.改进我国政府财务报告的思路与对策
3.1合理界定政府财务报告主体
政府财务报告主体通常指政府部门、作为政府的一部分主体及整个政府。美国NCGA在《政府报告主体的界定》中对政府财务报告主体中给出的标准:财务上相互依存;管理授权;管理指派;业务活动的重大影响力和财务事项的受托责任[19]。而在我国,这一界定至今为止尚未达成共识,这也给实际操作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目前根据“三制一则”的相关规定,我国政府财务报告主体是各级政府及行政事业单位。这种结构使我国政府财务报告主体整体性差,甚至形成了多个财务报告主体并存的情况。针对此情况,我国可以考虑学习美国“金字塔”模式建立分层的政府会计主体:政府整体主体——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部门主体——政府部门;基本主体——部门下属单位,基金主体。分层次的政府财务报告主体可以让整个体系更系统整合,也能够让各级信息获取者清晰直观地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3.2制定政府财务报告分层目标
财务报告目标,或者被称为会计目标规定了财务报告主体进行会计活动及编制其报告时应该到达的效果或者结果。而目前国际上对政府财务报告目标通常定义为提供财务及相关信息以满足使用者的需要,而鉴于我国国情可以将这一目标定为:反映政府和单位对受托资源的保管、使用和配置情况,并向使用者提供对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其中提到的使用者既包括内部使用者,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监察审计机关、主管部门、单位内部管理人员和职工等,也包括外部使用者,即一般纳税人、缴费人、出资人和债务人及新闻媒体等。内外部不同的使用者对财务报告也有不同的需求,对此,政府财务报告应充分考虑这一问题,设立分层目标,包括:让使用者了解和评价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帮助使用者了解和评价政府的财务状况——帮助使用者了解和评价政府的成本和成就。有助于政府财务报告的针对性和解读层次,提高透明度。
3.3确立权责发生制会计制度
目前政府会计的改革的关注点在于政府会计核算制度由收付实现制转为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对于政府的隐藏负债能有更直观的体现,有利于提高政府权益及负债的透明度。已经改革各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将权责发生制引入了政府会计核算中,因此引入权责发生制势在必行。但鉴于我国目前的政治及经济体制,学习英国模式的全盘改革并不适合,可以考虑效仿法国建立“双基础”运用模式,该会计制度也可以被称作“修正的全责发生制”,在这套制度下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各自独立运行,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而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同时,在改革过程中也将有可能将遇到很多问题,目前国际上已经发生过改革的国家改革时间多在十年以上,因此我国在制定改革过程的设计上需要主要步骤和节奏。
3.4丰富并规范政府财务报告内容
由于政府公共受托责任相对于企业的特殊性,要求政府财务报告不仅需要财务上的信息,也会需要非财务的社会性的信息。我国目前实行的财务报告反映的是财政预算收支和预算执行情况,对于信息的使用者来说信息量并不足以让人满意。在资产上,首先应当摸清固定资产家底,规范固定资产记录:在目前的首付实现制下,固定资产的记录与管理一直存在很大空白范围,尤其完全无法反映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及运营中消耗的成本,使得账面价值虚增。其次应当将国有企业的运营情况纳入财务报告中,国有资产是全体人民的公有资产,政府作为受托人负有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的责任,该委托代理责任的解除要求政府财务报告必须包含政府是如何有效管理和維护国有资产权益的相关内容。最后政府财务报告应当披露各项权益性资产,包括我国政府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及其他国际组织中拥有的股权、对外投资或外国政府的国债,及上下级政府之间应补助、应上解的款项和应返还税收等;在负债方面,应通过引进权责发生制全面清算、记录并反映我国政府目前承担的负债情况,计提利息费用,分摊债务风险和坏账损失;在财务运营状况上,政府财务报告应该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政府运营的成本费用及相关社会保障费用,详尽反映资金流动情况及流动方向,并提供收时间支执行情况与预算之间的比较信息等等。给使用者提供更全面而完整的财务及非财务信息,保证财务报告内容上的透明度。(作者单位:鞍山市财政局)
参考文献:
[1]刘杰,赵鸿.基于财政透明度的政府财务报告目标与政府会计职能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3,03:163.
[2]高银,刘晓琴.对政府财务报告探讨——基于财政透明度视角[J].商业会计,2012,21:89-91.
【财务规范与透明】推荐阅读:
开展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06-03
财务规范09-06
财务管理规范05-14
财务审计规范05-17
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规范财务管理08-31
规范医院财务管理06-16
财务室安全规范07-04
新三板挂牌财务规范07-31
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研究10-05
财务规范管理工作总结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