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透明度(精选12篇)
财务管理透明度 篇1
一、上市公司财务透明度的含义
上市公司财务透明度是指上市公司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能够充分、及时、准确、清晰地被利益相关者所知晓,使利益相关者能够透过信息表面看到其经营和财务状况本质的程度。简单地说,利益相关者的这种信息知晓程度就是信息披露透明度。从狭义的角度来看,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透明度主要指其信息披露行为,包括强制性信息披露和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司透明度的衡量尺度包括信息披露的广度、深度、速度和清晰度四个基本维度,即信息披露的充分性、真实性、及时性和可理解性。而广义的公司透明度,不仅包括对公司信息披露行为的要求,还包括对信息流通渠道、中介机构、信息使用者的全面要求。这种广义的透明度通常是针对国家和市场水平的透明度而言的。
二、提高上市公司财务透明度的意义
1. 提高上市公司财务透明度可以降低管理者与投资者之间的代理冲突
在资本市场中,企业的管理者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产生柠檬市场问题,这可能导致资本市场功能的失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措施之一,是通过订立一个管理者与投资人之间的最优契约,提供一种管理者完全披露私有信息的激励方式,以减轻错误估价问题。另一种思路是建立要求管理者完全披露私有信息的法律规范,还可以建立信息中介结构,如财务分析师、评级机构、审计机构等,他们可以提供公司更多的私有信息以降低管理者的信息优越性,从而使投资人能够监督契约的执行情况,评价管理者是否按照外部投资人的利益进行管理活动。
2. 提高上市公司财务透明度可以降低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现代公司的代理问题不仅体现在股
东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问题上,还体现在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上。控制性股东常常通过金字塔式股权结构、链式持股、参与公司管理等获得与其现金流索取权不相对称的控制权,并且证明当控制性股东掌握的控制权大幅超过其对公司的现金流索取权时,他们将有强烈的动机侵蚀公司利益,造成对小股东的“掠夺”。在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中,信息披露能够起到重要作用。信息披露可以对控股股东的侵占行为产生抑制作用,通过提高透明度加强对控股股东的监督,有利于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降低代理成本。
三、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透明度的有效途径
1. 努力实现财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契合
(1)加强预测性财务信息的披露
预测性财务信息可以提供上市公司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使得投资者可以获得如下两方面的信息:第一,能够获得未来现金流量的机会,第二,关于这些机会的信息。在1978年,SEC放弃了禁止预测性财务信息的立场,认为公司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可获取性和分析性信息的披露对正确评估上市公司的潜在盈利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对投资者决策也是不可或缺的。目前,预测性财务信息披露不但受到鼓励,而且还被认为“有助于保障投资者并且符合公众利益”。
我国现行的预测性财务信息可以分为前景性预测信息和盈利预测信息,其中,前景性预测又包括发展规划和发展趋势预测,2000年年底开始推行的业绩报告制度也属于前景性预测。发展规划是指上市公司已经制定的、有一定依据、比较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与安排;发展趋势主要是指上市公司对其产品、服务或者业务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盈利预测是指在对一般经济条件、营业环境、市场情况、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条件和财务状况等进行合理假设的基础上,按照上市公司正常的发展,本着谨慎的原则作出的财务预测。
(2)增强财务信息的可理解性
财务信息透明度追求财务信息可靠性与相关性的有机结合,其实就是强调财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为了实现决策有用性,简洁性和重大性是关键。可理解性或简洁性原则要求公开披露的信息从陈述方式到使用术语上都应当尽量做到浅显易懂,用语不要过于专业化,以免阻碍一般投资者的理解。因此,法定公开资料应以简明的形式,简洁明了的语言,易于为普通投资者理解的术语,向投资者平实地陈述信息,应当避免使用难解、冗长、技术性用语。这样才能达到可靠信息的相关披露,提高财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3)强调重大信息披露
证券市场和投资者在得到投资判断所需要信息的同时,也力图避免证券市场充斥过多的噪音,使投资者陷于众多细小琐碎却无关紧要的信息之中。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就是遵循重大性原则。重大性原则使得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在经历了生成和披露阶段后进一步变为投资者决策有用的信息,重大性原则的遵循是实现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结合、提高财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重要途径。
2. 在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基础上合理突破
会计准则对于上市公司财务透明度的意义在于:会计准则贯穿财务透明度实现的三个层次,它规范了财务信息生成和财务信息披露行为,并对财务信息透明度产生重大影响。会计准则的作用主要是用来规范上市公司的会计实务,包括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
从财务信息披露的角度来看,上市公司所披露的财务信息,无论从技术处理还是质量要求上,都是有会计准则加以规范的。会计准则对财务信息生成和财务信息披露的规范可以为财务信息生成透明度奠定基础。新会计准则对于规范企业会计行为、提高财务信息质量、满足投资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会计准则在财务透明度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传统会计的局限性,导致会计准则不可避免的存在缺陷,例如会计确认上的实现原则;会计计量上的历史成本原则;会计信息不完整;由于会计报告不能面向未来,不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其重要地位正在削弱(AICPA);现行报告不能正确反映企业经营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其及时性也相当不理想(AICPA);现行报告未能充分考虑不断出现的非常复杂的交易或事项的确认和计量(AICPA)等等。
上述问题的存在对财务透明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现行会计准则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无能为力。但是不能因为会计准则的局限而停止提高财务透明度的步伐,在高度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之上依据经济环境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准则进行合理突破是实现财务透明度的必然途径。
3. 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鉴证、监督作用
由于直接对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审计,因而相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注册会计师掌握了更多有关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因而注册会计师是更好的外部评价者。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评价可以确保上市公司财务信息透明度,成为保障上市公司财务透明度得以实现的防线。相反,如果注册会计师没能充分履行自己的审计评价责任,审计质量不高,就意味着注册会计师审计非但不能为财务信息提供鉴证,不能发挥增加财务信息价值的功能,反而还会误导投资者,危及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和投资者信心。可见,注册会计师审计评价质量直接决定了上市公司财务信息透明度。加强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能力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改进会计师事务所聘任机制
设立审计委员会是保持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的制度基础。上市公司管理者聘任事务所将极大地损害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最终影响审计质量,因此,应当终止由上市公司管理层聘请注册会计师的做法,从根本上消除被审计人与委托人合二为一的现象。
(2)改革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制度
设立审计特种基金是保持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经济保障。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灵魂,注册会计师只有在形式和实质上保持独立性,才能发表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而经济独立是独立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3)审计业务与咨询业务分离
注册会计师审计与管理咨询业务分离是必然的趋势,政府应该吸取国外的教训,从现在开始有意识地引导事务所朝着相关的方向发展,审计业务开展好的事务所继续加强审计业务,并逐步剥离非审计业务;管理咨询业务强的事务所在继续加强咨询业务的同时,剥离审计业务,最终形成专门从事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和专门从事管理咨询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彻底实现审计业务与咨询业务的分离,从根本上解决审计独立性的问题。
(4)加强对审计机构的监督
同业复核制度(Peer Review)指的是由另一家事务所或职业团体指定的检查人员对一家事务所质量控制系统的健全性及其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价,据以确定该家事务所是否严格执行了审计标准,从而保证和提高整个审计行业的执业水平。同业复核是目前国际流行的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外部监督的主要形式。同业复核最早起源于美国,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减少审计失误,提高审计质量。
财务管理透明度 篇2
薪酬是企业对员工提供服务所支付的一项成本支出,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基本管理要素。薪酬之所以需要管理,除了因为它关系到企业的人力成本,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企业是否吸引、激励和留住员工,关系到员工为企业服务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并最终影响到企业整体的业绩。
一.构建完善的薪酬体系应具备五项原则:
1、公平性原则——这是设计薪酬体系和进行薪酬管理的首要原则
(1).外部公平——同一行业或同一地区或同等规模的企业类似职务的薪酬应大致相应
(2).内部公平——同一个企业中不同职务所获薪酬正比于各自的贡献,比值一致才会被认为是公平的
(3).员工公平——企业应根据员工的个人因素诸如业绩和学历等,对完成类似工作的员工支付大致相同的薪酬
(4).小组公平——企业中不同任务小组所获薪酬应正比于各自的绩效水平同时,设计时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1).企业的薪酬制度应有明确一致的要求作为指导,并有统一的可以说明的规范作为根据
(2).薪酬系统要有民主性和透明度
(3).企业要为员工创造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条件,并引导员工把注意力从结果均等转到机会均等上来
2、竞争性原则——企业核心人才的薪酬水平至少不应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3、激励性原则——体现按劳按贡献分配的原则
4、经济性原则——受经济性的制约,员工的薪酬水平,还应联系员工的绩效
5、合法性原则——符合国家的法律政策,我国法制建设有待填补、弥合与充实完善。
二.构建薪酬体系的关键要求:
1.企业薪酬的最佳承受度:企业在薪酬上的投入原则是符合企业发展规律的,否则再小的投入都可能是资源浪费或者低效率。在给员工制订工资水平时,要考虑企业未来的发展,给企业留有足够的生存成本。
2.有效的薪酬竞争力:在确保员工享有正常的薪酬保障,并为之付出相应的努力的同时,形成多元化的薪酬激励体制。随着员工的年龄结构、思想、文化素质、观念和心态等的变化,新技术、现代管理科学的运用,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等,薪酬制度必须进行动态调整,否则就难以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对员工产生长久有效的激励,这就要求企业薪酬管理人员必须紧紧围绕激励功能的发挥与否,动态地了解掌握本企业岗位分布与设定、人员构成、员工素质、心理状态、人力资源开发、招聘、考核等现状了解国内外薪酬管理科学发展动态,并不断吸收、消化,不断调整与完善薪酬制度,才能使薪酬制度始终富有激励的活力,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动力源泉。3薪酬的持续稳定性:稳定且保持增长趋势的薪酬水平,是管理者的一个基本任务。稳定且具备增长趋势的薪酬水平,在企业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将形成促进团队向上的一种感召力。这种增长必须遵循渐进的、可持续的模式,让薪酬水平的增幅与企业的业绩回报增幅保持合理比例的同步。企业任何岗位的薪酬水平的高与低都必须反映其对企业的价值回报。
三.薪酬透明化
现在我们公司存在内部薪酬管理的失当。生产员工工资比管理层的工资普遍较高,从而会让管理层的职员萌生这样一个想法:我同样努力加班加点的做事,得到的报酬却比一线员工还少,为什么他们能拿那么多工资,心里不平衡,还不如另谋出路。企业内部薪酬之间的差异太大,会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其实内部收入差距较大是把“双刃剑”,问题的关键在于薪酬制度必须明确、合理和透明。让高绩效的员工得到满足,让低绩效的员工心服口服,这是企业薪酬具有内部公正力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特征。遮遮掩掩的薪酬激励其实是培育谣言和猜疑的温床。企业抛开薪酬透明化的顾虑,实行公开透明的薪酬规则是让员工信任企业并积极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重要保障。企业需要认清的一个事实是,薪酬保密本身只是让员工暂时无法获得薪酬比较的参照,对增进员工的内部公平感和薪酬满意度并没有什么帮助。从人的心理趋向来看,员工通常更倾向于期待较高的薪酬,因此对现在有薪酬极易持怀疑态度。一旦员工实际薪酬与期望薪酬的差距达到一定程度,或者员工从外界得知其他同事获得更高薪酬的消息(不论真实与否),员工第一反应往往是企业薪酬制度实施不公平,存在暗箱操作。薪酬保密本身就给企业员工一种不信任感。当员工对企业的薪酬产生疑问时,企业与员工之间的隔阂会进一步扩大,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心开始动摇,信任危机开始蔓死延。
原则上,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应当是公开的。这种透明的体系不仅可以反映每位员工的绩效和价值,也能够让员工了解自己需要提高的技能和追求的成长方向。很简单的例子,企业对业绩优秀的员工增加奖金,目的就是奖励优秀比激励员工努力提高个人业绩,只有公开奖金和奖励的依据才能最好地发挥作用。即使在薪酬确定和支付中不存在不公的操作,如果规则或过程本身并不透明,要取得员工的信任自然是困难的。既然企业根据制度给予每一位员工公平且合理的薪酬待遇,那么让这一如何制定的规则和执行的过程透明化就不会让企业承担额外的成本。切记,薪酬保密很容易被员工视为企业掩盖薪酬不公正的手段。站在员工的角度来看待薪酬问题,员工往往会高估同事的薪酬,同时低估自己的回报。在非透明的薪酬体系下,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会趋于脚底水平。薪酬本身没有暗箱但不透明,其结果依然会影响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信任,这是所有企业都应当意识到的问题。
企业对员工作出薪酬承诺,但实际履行与承诺不符,也就是随意承诺,同样会带来类似的负面影响。例如,企业在承诺月底发工资的话,结果却拖到下个月才发,这样会大大挫伤员工的工作干劲,甚至造成人员流失。随意承诺的直接影响也许只是一两名员工内心抱怨、效率下降或者主动辞职。但更严重的影响在于所有员工对企业薪酬体系公平性、合理性的不信任,进而失去全员的工作干劲,抑制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在非透明的薪酬体系下,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低。同样,企业也抱怨员工没有竭尽全力去把工作做好,没有跟企业一条心去创造更好的业绩。企业和员工都抱怨,当然结果对两者都不利。不过抱怨解决不了当下问题,反而还会产生新的问题。因薪酬不透明而产生的问题中,近的是双方的不信任、不认可,而远的则是对企业的前景没有了共识。
薪酬制度一方面是企业与员工之间就员工工作与回报的约定,另一方面也是企业激发员工干劲的手段。企业的发展是所有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因而企业在薪酬约定方面要考虑不同员工之间差距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如何让全员都接受自己的薪酬水平并认同内部的薪酬差距,关键就在于规则公开,也就是每一位员工都可以了解规则。企业日常管理中,员工工作积极性突然下降的主要原因也很可能与他们感觉自己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自己在薪酬方面受到不公正待遇有关,症结在于薪酬不透明。企业将员工薪酬的相关规则公开之后,每名员工都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计算自己所能获得的薪酬,一切一目了然。“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思想得到员工的认可。这样,每名员工对自己的薪酬满意,对企业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也不会有什么想法。规则无论如何公平合理,只有透明,才能得到员工的信任。企业应该意识到,人人都可以了解规则并不是企业一味消极被动地接受员工的咨询然后作出解答,而应当是企业积极主动地将规则告知于全体员工。企业主动告知才能避免在薪酬方面的被动。
四.薪酬体制透明化方法
1.规则透明:这一点是薪酬透明化的基础。规则透明是企业将与员工薪酬福利有关的制度规定完整地公开,让员工熟悉薪酬福利的基本原则、基本构成、评定标准和支付方式等相关细节。规则透明可以通过建立明确的制度并以宣讲、说明等方式为员工所熟悉和掌握。
2.程序透明:建立规则可能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执行规则。薪酬管理也不例外。薪酬评定的程序也必须公开透明才能更好地赢得员工信任。例如,企业给员工进行打分,确定其表现的优劣。那么,这个打分过程应当有全体员工的参与,而且过程本身应当公开,让员工对过程进行监督,对员工提出的疑问予以解释说明,对不合理处进行修改。
3.结果透明:薪酬结果透明主要体现在应当公布企业美不各岗位薪酬的基本情况,并对结果中的薪酬差异进行解释说明(如评定的依据等细节),以免员工产生误会。
财务管理透明度 篇3
关键词:透明度;财务报告质量保障体系;动态理解
投资者保护观将财务报告质量定义为:应向投资者提供“充分而公允的披露”,并特别关注盈余是否被扭曲。按照这一目标,高质量的财务报告是充分而透明的财务信息,这些信息不会企图使投资者困惑或误导他们。可见透明度是投资者保护观下的财务报告主要质量特征。
综观会计信息的研究发展,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相关性与可靠性的讨论,20世纪90年代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普遍关注。到近几年来有关会计信息透明度的研究。这实质上是会计环境发生变化的结果,也就是在准则制订机构追求会计信息有用性的过程中,为了应对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盈余管理、准则滞后等新问题。加之目前对投资者保护的日益重视,透明度逐渐成为财务报告所应具有的首要特征。这也说明对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的认识不仅与会计环境密切相关,而且也是随着环境的变化、问题的出现而逐步深化和完善的。
本文将透明度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认为透明度的概念范围并非无限制地扩大,而应有其合理的界限,透明度本身应与影响透明度的诸多保障环节区分开来。并建立了以高透明度为目标的财务报告质量特征建议框架。对于透明度的动态理解,本文认为其并非就一个单纯财务报告透明度的截面上,若干保障透明度实现的保障环节的简单结合,而是基于对整个财务报告由初始状态到财务报告理想状态的过渡过程变化。
一、关于“透明度”的典型观点述评
1、透明度是财务报告列报的质量特征:静态质量特征透明度在财务会计领域内最早出现于1996年,美国SEC在当年4月11日发布了关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核心准则”的声明。SEC对“高质量”的具体解释是可比性、透明度和充分披露。此后,SEC及其主席Arthur Levitt多次公开重申高质量会计准则问题,并将“透明度”作为一个核心概念加以使用。
针对SEC提出的高质量财务报告评价标准,美国有关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反映。“蓝带委员会”第8号意见书认为财务报告的披露应该清晰,应该披露“会计原则、基本估计及其它管理当局在编报财务披露和外部审计师在审阅时所作的重要决定的保守和冒险程度”;美国审计准则第61号(sAS61)认为“会计信息与披露应该清晰、一致和完整”,应该披露“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核性、中立性、一致性有重要影响的项目”;FASB在1998年发布的《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未来的一种设想》中也指出,财务报告应该清晰、不含糊和全面。
葛家澍、陈守德(2001)认为,透明度是一个含义广泛。要求很高的质量概念,具体应当指:如实地、可比地反映一个企业与投资人相关的信息:要把这些信息综合成一个描绘企业经营真相与诚实财务状况的图像:在这个图像的描绘中,不为某个利益集团的利益而弄虚作假,不粉饰盈利;不遗漏准则和制度必须确认披露的一切有利和不利事项:充分地暴露企业已经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风险:当然也不能掩盖企业业已形成或极有可能获得的收入、利益和机遇而且表述要清楚、确切,绝不含糊,要能反映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
葛家澍、陈少华(2002)认为,保护投资者的主要质量是透明度。狭义的透明度是充分披露的同义语,广义的透明度包括了会计信息高质量的全部含义,它由中立性、清晰性、完整性、充分披露、实质重于形式以及可比性构成,并同时建立在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之上,只有达到了高质量要求的财务报告才算具有极高或完全的透明度。
上述观点虽然对透明度的描述并不完全一致,但在实质上都认同透明度是财务报告列报的质量核心特征。但对于这一质量特征的具体涵盖范围尚未形成统一意见。
2、透明度是财务报告形成过程中的会计信息质量标准:动态质量特征。魏明海、刘峰等(2001)认为会计透明度体现在会计准则的制订和执行、会计信息质量标准、信息披露与监管等诸多方面,具体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存在一套清晰、准确、正式、易理解、普遍认可的会计准则和有关会计信息披露各种监管制度体系;第二,各部门和机构对会计准则的高度遵循;第三,对外提供高频率的准确信息,使投资者、债权人、监管机构等能够便利地获得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和经营风险水平的信息。
梁爽(2005)将透明性分为“结果透明”和“全程透明”。“结果透明”一般仅指充分而完整地披露对投资者的决策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任何会计信息,但不强调这些信息产生过程的质量:“全程透明”指会计信息及其产生的过程应该全部透明。并提出透明性的解释不是唯一的,将其应用到不同国家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时,可以因地制宜。
周晓苏等(2008)认为财务报告透明度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不局限于财务报告质量概念下财务报告所应具有的某些静态特征,而是把公司对外披露信息与以投资者为主体的外部信息使用者接收、理解信息联系起来,是公司真实、完整图像对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透明”程度,也就是外部信息使用者通过财务报告能够了解公司当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风险等真实、全面情况的程度。高度透明的财务报告,意味着投资者可以通过财务报告了解公司真实、完整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决策;财务报告透明度低则意味着投资者通过财务报告了解公司情况的能力是有限的。在决策中将处于不利地位。财务报告透明度水平。一方面取决于公司财务报告披露的内容、形式、频率等,另一方面取决于上述因素与外部信息使用者整体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与特征等因素之间的匹配程度。
显然上述观点不仅将透明度定义为财务报告列报的静态质量特征,而且还是在财务报告产生及其最终列报这一全部过程中的动态质量特征。在财务报告的最终列报之前需要经历众多环节,这就决定了财务报告透明度是涵盖范围广泛、影响因素众多的动态概念。但上述观点认为财务报告透明度是影响其实现的若干环节的结合。对于这种观点的正确性尚未得到广泛认可。
3、透明度是包括公司所有信息的质量的总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1998年9月发布的“增强银行透明度”研究报告中,将透明度定义为:公开披露可靠与及时的信息,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准确评价一家银行的财务状况和业绩、经营活动、风险分布及风险管理实务。该报告进一步讨论认为,披露本身不必然导致透明;为实现透明,必须提供及时、准确、相关和充分的定性与定量信息披露,且这些披露必须建立在完善的计量原则之上。透明信息的质量特征
包括:全面、相关和及时、可靠、可比、重大。
按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定义,高透明度意味着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即企业所提供的信息,使用者能据以准确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呆及风险程度等。
2001年1月普华永道发布了一份“不透明指数”的调查报告,该报告将“不透明”定义为:在商业经济、财政金融、政府监督等领域缺乏清晰、准确、正式、易理解、普遍认可的惯例。他们所做的调查涉及腐败、法律、财经政策、会计准则与实务、政府管制等五个方面。因而普华永道对会计透明性的理解是一个更为宏观的概念。它包括了会计环境的透明性。
Bushman等(2004)指出,公司透明度是上市公司的特定信息相对于公司外部人的广泛可获取性,它是信息系统中各信息元素相互作用的共同产出,即在这个系统中。各信息元素共同地生产、集合、验证相关信息,并将最终信息传播给公司外的市场参与者。在Bushman的研究中,将一国的传媒发达程度、分析师数量、法律制度等列入透明度的研究范畴之内。
上述观点定义的透明度涵盖范围更广,将企业的全部信息及其影响企业的各种环境因素全部包括在透明度的研究范畴之内。
综上所述,目前会计理论界、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证券监管机构等许多方面,对透明度都十分关注。并一致认为它应该成为会计信息的主要质量特征。但到目前为止,对它的定义并没有一个公认的国际标准。透明度尚未成为各国概念框架中描述的主要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并且对透明度概念的涵盖范围也无统一的认识。即使有些观点相似(例如透明度是财务报告静态质量特征观点下),也未形成统一财务报告质量特征评价体系。在透明度的动态理解方面。研究文献多有逻辑模糊的现象,混淆了财务报告的质量特征与高透明度财务报告的诸多保障环节。随着人们对投资者保护的关注,准确界定透明度这一投资者保护观的核心概念彰显其重要性。
二、财务报告透明度:财务报告核心质量特征
1、以高透明度为目标的财务报告质量特征框架。虽然目前学术界和一些相关机构倾向于将透明度解释为对会计信息提出的全面的质量要求。认为它是个涵盖范围广泛、影响因素众多的概念。但本文认为。虽然透明度的定义不仅仅指的是财务报告的内容质量特征,但其含义也绝非无限制地扩大。它应有其正确合理的边界,其是针对财务报告提出的,因此应恪守财务会计的边界,而不应将其扩大到整个企业信息总和的范围,
透明的原意是光线能够穿透的意思,它在本质上就象是玻璃一样,是对物体或事物的质地或特征的描述。如果用它来描述财务报告应该具备的特征,应该是要求企业的财务报告要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本来面貌,不论是好是坏,企业都不能对会计信息有任何形式的遮挡。使人们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财务报告属于会计最终“输出环节”的会计信息产品。透明度既然是财务报告的质量特征,它的范围就应限于会计信息的输出环节。财务报告具有财务报告内容和财务报告列报两个方面。因此财务报告透明度范围就应包括财务报告内容质量特征和财务报告列报质量特征两个方面。而对于影响财务报告透明度的各种因素,如财务报告生产过程中涉及会计准则制定环节、会计准则执行环节,和财务报告事后的会计监管环节等等,它们则是确保财务报告在最终输出时具备高透明度特征的各种保障环节。上述保障环节与财务报告列报环节一起构成了高质量财务报告的保障体系。我们应该正确透明度这一财务报告质量评价标准和财务报告质量保障体系。而不要因为财务报告质量保障体系中的某些环节影响了最终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就将财务报告质量保障的各个环节与透明度这一财务报告质量特征混为一谈。
既然透明度是财务报告的核心质量特征,就应将透明度这一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度量的质量评价指标,本文提出投资者保护观下以高透明度为目标的财务报告所应具备的质量特征(包括财务报告内容质量和财务报告列报质量)建议框架(见图1),在此框架中,高质量的财务报告是高透明度的财务报告。可靠、充分披露了企业的财务信息,并在满足可靠性和充分披露的前提下,满足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
2、财务报告透明度的动态理解。对于透明度的动态理解,本文认为。它是基于对整个财务报告由初始状态到财务报告理想状态的过渡过程变化,而并非就一个单纯财务报告透明度的截面上。其若干保障透明度实现的保障环节的简单结合。
财务报告的高透明度,是企业相关制度、环境、公司治理等因素的综合产物,是公司总体水平的市场体现。它随着相关制度、环境和公司政策等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政策或是环境差异,会导致企业间财务报告透明度的截面差异。较低的财务报告透明度,可以通过有效的持续的披露而得以提高。
如图2所示。从历史发展的时间长河来看,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相关制度保障程度的不断提高,财务报告透明度逐渐由低到高发展。相应的,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也从高到低演进。逐渐向理想状态(财务报告完全透明,会计信息完全对称)靠近。而对于公司某一状态下的财务报告透明度,虽然它是特定环境和制度下公司信息系统的输出产物,但它最终来自于以投资者为核心的市场信息使用者的评价,在财务报告内容的评价上。包括了财务报告承载的会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它是基于真实性、公允性、可验证性、及时性、可比性和实质重于形式等信息质量特征的综合结果;在财务报告列报的评价上,它是财务报告披露的完整性、明晰性和重要性等信息披露质量特征的综合结果。所以财务报告透明度是财务报告保障体系中会计信息披露环节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信息披露环节与财务报告保障体系的其他环节一起确保财务报告具备高质量——高透明度。研究高透明度的财务报告就应结合特定的制度背景、市场环境及公司政策等环节结合起来。
三、结语
信息披露透明度与盈余管理 篇4
一、文献回顾
从国外文献来看, 针对信息披露透明度与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以信息不对称为媒介分析信息披露透明度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按照信息披露-信息不对称-盈余管理的逻辑思路进行分析, 分别研究信息披露与信息不对称之间的关系。Glosten和Milgrom (1985) 分析了公司信息披露与信息不对称间的关系, 他们的模型证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随着公司披露水平的提高而降低。Welker (1995) 用实证方法验证了这个结论, 他发现以买卖价差计量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随着披露水平的上升而减少, 市场流动性随着披露水平的上升而上升。Lang和Lundholm (1993) 发现规模大的公司, 业绩好的公司以及盈余-收益率关系较弱的公司具有更高信息披露水平。他们使用盈余与报酬率之间的关系作为计量信息不对称的指标, 二者相关性越弱表示公司价值的信息中有较少的部分被信息披露所揭示, 剩下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就相对较高。Lang和Lundholm (1993) 认为信息不对称程度很高时, 公司有更强的动机去披露更多的信息以减轻逆向选择。他们的结果与Glosten和Milgrom (1985) 提出的信息披露能够减少信息不对称的理论预期是一致的。Lang和Lundholm (1996) 还发现了更透明度的信息披露政策可以带来更多的分析师跟随, 更准确的盈余预测、分析师之间预测偏离程度的降低, 以及更低的预测修正波动性。
2、信息披露透明度与盈余管理之间的相互作用。
Gerald J.Lobo和Jian Zhou (2001) 利用联立方程的方法检验了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之间的负向关系, 结果显示:披露程度的提高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具有抑制作用。Hirst和Hopkins (1998) 认为更透明的信息披露会导致更容易分辨出盈余管理行为。Lee等 (2005) 发现那些通过证券销售来进行盈余管理的公司会选择更不透明的信息披露方式。Hunton (2006) 采用实验方法, 综合收益报告的更高的透明度将减少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 对62名财务经理和CEO设置不同的条件, 通过决定销售何种可售证券, 当预期利润低于一致预测时, 参与者将销售能够增加利润的证券, 然而, 对综合收益报告格式更加透明会显著降低盈余增加和盈余减少的盈余管理。在更加透明的条件下, 参与者认为盈余管理会被报告使用者识别, 不利于股票价格, 损害报告声誉。而在透明度较低的条件下, 参与者认为盈余管理不会被识别, 并有利于股票价格, 对管理者的声誉也没有影响。Hoje Jo和Yongtae Kim (2006) 通过分析SEO公司发行前的信息披露频率与盈余管理行为之间的关系, 发现披露信息越频繁的公司, 其透明度越高, 盈余管理的程度越低, 并且股票发行后的业绩越好。
从国内文献来看, 对于信息披露透明度与盈余管理之间关系的实证文献还较为缺乏, 信息披露的相关文献主要集中在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方面, 如汪炜、蒋高峰 (2004) 首次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数量作为信息披露透明度的粗略替代研究了信息披露透明度与资本成本的关系, 结果发现信息披露透明度的提高能够显著地降低融资的资本成本。方军雄、洪剑峭 (2006) 在《信息披露透明度与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一文中, 以深交所2001~2003年期间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核结果, 初步探讨了信息披露透明度对会计盈余相关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透明度的提高能够显著地改善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 这反映出信息披露透明度的提高能显著地改善盈余报告的质量, 从而使得报告盈余更加接近经济利润。
二、信息披露透明度与盈余管理理论分析
信息披露透明度的提高可以降低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从而影响管理者的盈余管理行为。本文主要分析信息披露透明度对线下项目利润操纵、应计利润操纵和实际业务利润操纵三种盈余管理方法的影响。
从实施成本和隐蔽程度上来看, 线下项目利润操纵、应计利润操纵、实际业务利润操纵, 其隐蔽程度逐渐增加, 可识别的风险逐渐降低。对于非经常发生的线下项目, 如投资损益、营业外收支项目, 由于其在利润表中单独披露, 报表使用者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分析当期利润的构成来进行识别。因此, 这种盈余管理行为被投资者识别出来的风险最高。对应计项目的操纵, 如虚增收入, 操纵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调整预提待摊项目等方式操纵利润, 这种盈余管理方式并不在报表中单独列示, 报表使用者很难识别出这种行为, 但是这种方式往往是审计机构审计的重点。企业需要经过大量的准备工作, 如制作虚假证明材料等以证明给审计机构, 所编制的财务报告是符合会计准则要求的。因此, 应计项目的操纵是一种实施成本较高同时隐蔽性也较强的一种盈余管理方式。当前关于盈余管理方法的研究主要关注应计项目利润操纵。实际业务利润操纵是指企业管理者为了误导某些利益相关者使其相信财务报告目标通过正常业务活动已经达到, 而做出的偏离正常业务活动的行为。这种偏离并不能提高企业的价值, 而只能使管理者达成财务目标。如果企业的某项经济活动仅是为了实现粉饰报表, 而并不是企业经营的必要活动, 即并不是为提高企业价值而进行的活动, 那么就可以看作为实际业务盈余管理行为。如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企业的过度生产行为、酌量性费用的操纵、突击降价进行促销等行为。这种盈余管理方式往往可以避开会计准则的约束进行盈余管理, 因此其隐蔽性也更强, 审计机构对这种方式往往也无可奈何, 其中除了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操纵逐渐得到政府部门和社会投资人的重视, 出台了愈加严格的会计准则和信息披露要求外, 对其他实际业务操纵由于很难与正常业务活动进行区分, 因此其研究文献和法律规范也比较少。
从各种盈余管理方式来看, 虽然其实施成本与隐蔽程度各有不同, 但是都有着共同的特征:通过财务报告的操纵以误导外部股东的决策。在有效的资本市场上, 这些盈余管理方式并不会提高企业价值, 而仅是为了满足少数大股东或者管理者利益要求的行为, 不利于社会公众投资者的利益。公司透明度的提高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 以增强外部投资者识别盈余管理的能力, 同时, 作为一种外部制度约束, 可以促使管理者降低盈余管理的程度。
从不同的盈余管理方式上来看, 利用线下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由于实施成本和隐蔽性较低, 信息披露透明度的提高可以增强投资者识别这种盈余管理的能力, 判断它的影响。盈余管理的另一种方式是操纵应计利润, 应计利润是根据权责发生制的原则通过预提、待摊等方式确认的利润, 这种方式往往改变当期利润而不改变当期现金流量, 如坏账损失的确认、摊销期限的延长等。管理者通过改变当期的计提、摊销项目金额来调节当期利润, 通过正向的非正常应计利润调高当期利润, 通过负向的非正常应计利润调低利润。管理者选择向上或向下的盈余管理是根据自身的报酬情况和经营状况决定的, 如果企业的业绩下降到可能威胁自己的职位或影响自己的薪酬时, 管理者就会选择向上管理盈余。相反, 如果业绩已经接近绩效顶部, 管理者进一步提高业绩对自身的薪酬影响很小, 此时管理者就会选择向下的管理盈余, 将当期盈余部分转移到下一期。通常董事会习惯于根据上一期盈余制定下一期的绩效阈值, 当期的高盈余会提高董事会对未来的预期, 造成下一期过高的利润目标, 此时管理者为避免使当期的盈余过高, 也会向下管理盈余。信息披露透明度的提高对应计利润的盈余管理方式也会产生影响。
企业除了可以使用应计利润来操纵利润以外, 还可以使用实际业务操纵的方法。这里所说的实际业务操纵是指管理者为了误导某些利益相关者使其相信财务报告目标通过正常业务活动已经达到, 而做出的偏离正常业务活动的行为。这种偏离并不能提高企业的价值而只能使管理者达成财务目标。实际业务操控可以增加当期利润但是对未来的现金流量有负向影响, 因此实际业务操纵会降低公司价值。为了检验我国上市公司是否存在这种利用实际业务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 我们使用Sugata Roychowdhury (2006) 的方法进行检验。这里, 我们只关注以下三种方法:
1、过度生产。
各国会计准则普遍要求企业采用完全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 因此制造类企业的管理者可以通过生产比预计需求量更多的产品以提高账面利润。由于产量的提高, 固定制造费用可以分摊给更多的产品, 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只要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的减少低于单位产品边际成本的增加, 单位产品的成本就会下降, 从而在销量既定的条件下会引起产品销售成本的下降, 进而提高经营毛利水平。即管理者可以通过控制产品的产量来控制利润, 这也是完全成本法的不足之处。过度生产会增加企业的非正常生产成本, 因此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过度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增量生产成本会引起单位销售额的生产成本增加, 即过度生产会导致相对于销售额的产品生产成本的非正常上升。
2、降低可操纵费用。
可操纵费用包括研发费用、培训费用、广告费用等管理者可以操纵的当期费用, 管理者可以减少这些费用以增加利润, 管理者通过降低可操纵费用来达到目标利润将表现为非正常的可操纵费用水平降低。降低可操纵费用可以减少当期的现金流量, 因此对当期的经营现金流量有正向影响, 但是这种正向影响是以可能降低未来的现金流量为代价的。企业过度压缩研发费用, 对当期利润和现金流量是有利的, 但会牺牲未来的现金流量。降低可操纵费用会导致相对销售额比非正常可操纵费用更低。
3、销售操纵。
这里的销售操纵是指管理者通过提供过度价格折扣或者更宽松的信用条件来临时增加销售额的行为, 例如企业可能通过在年底提供限时的高价格折扣来增加当期销售额;企业也可以通过在年底向经销商提供更长的信用期限来促进当期销售, 利用渠道囤积操纵利润。销售操纵往往会降低单位销售额的现金流量, 或者增加单位销售额的生产成本。
信息披露透明度的提高对于企业利用实际业务进行盈余管理也会具有一定的作用。从理论上, 信息披露透明度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取决于管理者对特定信息披露透明度条件下的盈余管理的风险与增加的收益之间的权衡, 信息披露透明度越高, 其社会公众识别盈余管理的风险越大, 如果假定各种盈余管理方式的收益是相同的, 那么, 管理者将倾向于使用识别风险更低的盈余管理方式。从这个角度讲, 识别风险较低的实际业务盈余管理方式受到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影响应该较其他两种方法更小, 但信息披露透明度仍会降低这种盈余管理方式的程度。
参考文献
[1]董锋, 韩立岩.中国股市透明度提高对市场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 2006.5.
[2]曹阳.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缺陷与对策.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2002.
财务管理透明度 篇5
福建省统计局局长孙希有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需要各部门各单位结合实际,探索具体管用的办法。近年来,福建省统计局转变机关管理思路,探索形成了以“颜面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机关日常管理新模式。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运用这一管理模式解决“四风”问题,收到良好效果,机关风气和干部职工风貌明显好转,爱岗敬业、遵章守纪、创先争优蔚然成风。
所谓“颜面管理”,就是通过对人的脸面、情面、自尊心等进行影响和引导的方式,让干部职工进行自我管理,进而实现工作目标。之所以采用这种方式,主要是考虑到机关工作特别是日常事务大都难以量化,制度不可能面面俱到。要做好工作,就必须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潜能。而通过对人的脸面、情面、自尊心等进行影响和引导,恰好可以达到这一目的,并弥补制度的不足。
“颜面管理”实际上是一种透明管理,它在系统内部通过一定的载体和形式,“现场直播”系统内部工作人员的具体行为与去向、工作状况与绩效,让大家“看看别人、想想自己”。由于信息公开透明,上级管理者更容易了解和掌握下级工作人员的思想状态和工作情况,下级工作人员也可以直接了解和把握上级管理者的意图要求和特点作风,从而可以相互监督、相互激励、相互学习、相互启迪,减少或避免“四风”问题的发生。特别是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在全面、全程公开的情况下,在舆情氛围的影响下,必须增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自觉性。这种管理的即时性、直接性减少了信息反馈程序和信息工作负荷,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干部选用工作针对性,更容易让重实干、有实绩的干部脱颖而出。
在实践中,这种透明管理总体包括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遵守考勤纪律情况两方面,具体包括考勤、考纪、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态度等。考勤、考纪记载干部职工执行机关作息时间和纪律要求的即时状态,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态度则记录干部职工履行职责、开展工作的真实情况。在工作内容方面,除了“规定动作”,还设有“自主性工作”栏目,为那些善于钻研、勇于创新、积极研究和思考问题的同志提供自我展示平台,让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在内部政务公开网上开设专网,所有干部职工包括局领导每天考勤情况怎么样、做了哪些事,一目了然,人所共知。每一位干部职工都可以依据平台上公示的内容,对他人进行打分评价。这些情况按月汇总,作为平时奖惩的直接依据;记录在案,作为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通过实践探索我们感到,这种透明管理之所以能够避免或减少“四风”问题的发生,关键在于它解决了机关日常管理的几个难题。
打破机关中实际存在的一些隐性习惯。隐性习惯是指那种不成文的、在相关群体中约定俗成的共同行为。而许多隐性习惯并不正确和健康,甚至是有问题的。比如,受传统习俗影响,公款吃喝在某些人看来已经习以为常,甚至被纳入机关正常开支;有的单位对上班迟到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键入文字]
十几分钟采取默许态度。透明管理将这些隐性习惯公开化,把考勤制度、任务分配制度以及奖惩制度等透明化,并倡导依靠外部氛围和舆论压力影响个人行为,形成了一种群体共识情境下的自我约束。
实现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结合互补。透明管理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对机关干部职工考勤考纪和工作内容、过程等进行记录、公示以及评价,对每一个人都是约束,带有刚性特征。同时,它强调依据人们的心理和行为规律而非采取强制手段进行管理,不乏柔性管理色彩,实现了“被动型管理”向“主动型管理”和“让我做”向“我要做”的转变。
形成外在压力与内在动力的共同作用。透明管理既注重结果,又关注过程;既注重宏观,又关注细节,不仅有利于提高管理绩效,而且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特别是它强调公开透明,并由此形成系统内部的舆论监督和约束,这对于那些勤勤恳恳埋头工作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激励,而对于那些后进者而言无疑是一种压力,从而激发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减少或避免出现“四风”问题。
财务管理透明度 篇6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干部人事档案透明度改革
干部人事档案是干部个人经历和社会实践的记录,是干部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和工作情况的反映,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干部工作的基础,对于全面地了解以及正确选拔干部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当前在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大环境下,旧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思路和实践与信息公开的原则存在一些相异甚至直接冲突之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透明度改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迎来巨大机遇,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透明度改革已势在必行。
一、必要性分析
据有关统计,政府大约掌握着全部社会信息资源的80%以上,政府信息公开是许多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的共识并早已付诸实践。相比之下,中国政府信息公开则起步较晚,然而近年来,尤其是自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也加大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步伐,如全面推广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修改保密法等,尤其值得指出的是,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从1998年规划到如今运行,十年蹒跚,阻力重重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来之不易,它的实施是中国信息自由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它真实发动了社会力量监督政府信息透明的权利运动,它将成为构建‘阳光政府最有形的制度推手”[1]。然而,中国行政运行最为隐秘和模糊的部分,应该属“钱”和“人”,当政府公开信息的义务和职责日益被中国的广大民众所接受认可并跃跃欲试的时候,当政府信息公开的大幕徐徐拉开的时候,在我国政府中有一个部门却显得有些过于平静,它被一个神秘面纱所笼罩,对外秘而不宣,让人望而却步,这个部门就是干部人事档案部门。较长时间以来,我国干部人事档案施行严格的管理和保密制度,干部人事档案制度规定“任何个人不得查阅或借用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档案”,并且查阅人事档案具有严格的查阅手续。干部人事档案部门更是谈信息公开色变,闻信息公开丧胆,信息公开几乎成了人事档案部门的禁区。可以说,我国现有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和模式已明显落后于政府信息公开的步伐,并且日益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巨大障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和模式存在的种种弊端也早已为社会所诟病,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改革已势在必行。
(一)干部人事档案的高度保密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事档案的真实可靠性
干部人事档案的高度保密性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也就是说,高度保密的干部人事档案不但没有提高反应降低了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一方面,广大民众被拒于人事档案开放的大门之外,无法实现民众对干部人事档案的有效监督,这就为出现像曹征伍这样滥竽充数的“三假公务员”(假公务员履历、假入党材料、假专业证书)埋下隐患。另一方面,信息垄断会使“组织意见”主观随意性增强,这就为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人事档案“整人”埋下隐患。比如著名的例子是“汤国基档案事件”:汤国基学生时代就读于益阳师专,他曾多次向媒体和教育部门写信反映自己的学校师资水平不佳及自己的班主任和中文系负责人“不学无术”,其班主任为打击报复,在他的档案里加上了“有严重的神经官能症”的评语,导致汤国基20年来找不到工作,谈不到对象,处处碰壁。
(二)干部人事档案的高度保密性与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存在相悖之处
权力只有在阳光下才能得到有效监督,权力机制只有在阳光下才能有效合理地运行。干部人事档案中有的信息涉及公务员的个人隐私和国家的安全,是不能公之于众的,然而也有许多是应该公开而没有公开的信息,比如干部的家庭成员、主要社会关系、所享受的待遇、个人财产、教育背景等等,这些信息应该公开,应该接受全体纳税人的监督,否则民众的知情权就受到了侵犯,权力就可能被滥用。例如,《中国教育报》2007年的一则报道:“原国家某某委员会某某同志(享受部长级医疗待遇)因病在北京逝世”。我们不禁要问,什么叫“享受部长级医疗待遇”?“……部长级医疗待遇是否就是不计成本的医疗呢?部长级医疗待遇是否就是用纳税人的钱来保证其用最好的药、就最好的医?”[2]据有关记者了解,一些地方政府曾接到要求公开相关部门领导人事档案中的收入和待遇的申请,这属于干部人事档案的重要内容,但他们倾向将此作为内部信息不予公开。再看加拿大,在加拿大所有政府官员甚至包括加拿大政府总理的人事档案中的医疗待遇都是完全公开透明的,这其中所体现出的信息透明、公开、平等的理念值得我们深刻反思。我国干部人事档案中待遇的不透明避开了公众的监督和制约,损害了纳税人的利益,是明显与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相悖的。
(三)干部本身的利用需求要求提高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透明度
按照我国干部档案管理的规定,干部本人是不能查阅自己档案的,这就为干部利用自己档案的需求设置了障碍。比如干部在学校或培训机构学习的资料、成绩、证明等材料一般只存在其干部档案中,他们一旦有利用需求,利用本人的档案十分不易。再比如,军队中存在待转业干部“跑单位”的现象,“跑单位”阶段转业干部是不能带着自己的档案去单位“推荐”自己的,许多干部由于无法提供可信的专业技能证明材料而在联系单位过程中受挫。
二、推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透明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推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透明度改革是实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民主化和公开化的内在要求,任重道远,需要从长计议,多管齐下。
(一)深度改革人事任免制度,完善法制环境
正如有识之士警告的,信息公开条例“是对政府权力的约束,但在世界范围内,没有那一个政府愿意主动收到这种约束。”也就是说没有与条例配套的措施,参与权与监督权不能落实,知情权就有沦为花瓶的可能。同样,推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透明度改革不仅是干部人事档案部门的事,因为国家政权是一个有机体系,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透明度改革一方面需要相关部门进行深度改革,比如在目前的政治体制下,人事任免的过程、理由公开就不光是人事档案部门的责任,它还有赖于党务的深度公开,因为党的组织系统负责对干部的考察、遴选,政府机关通常只是接受组织上的任命,如果这一环节难以突破,要求人事档案部门公开任免比选过程,也属强求;另一方面还需要有一个健全完善的法制环境作为保障,比如,关于公布官员财产,仅靠一两个信息公开条例是难以奏效的,它需要一个专门的法律去强制实施,有学者就提出“官员财产申报法应至少列入立法五年计划,单靠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很难形成强大的法律依据”[3]。再比如,应加紧修改《干部档案工作条例》中对于干部人事档案提供利用的严苛规定,保障相对人利用自己人事档案的权利,使其可以查阅自己的部分档案信息,并赋予其要求有关机构修改与事实不符的信息的权利,简化利用手续,减少不必要的限制条款,为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提供切实可行的法律保障。endprint
(二)转变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理念
在美国,无论是联邦政府还是地方政府,人事档案的管理和利用坚持的基本工作原则就是“为纳税人服务,使纳税人满意”,从他们的管理理念中折射出的是公开、服务和民本思想。而我国现行人事档案工作的基本任务是这样规定的:“……保障提供利用,有效地为组织、人事工作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可以看出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的服务对象还停留在主要为组织工作、人事工作服务的层面上,人事档案管理忽视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对公众负责、为公众服务的理念。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对公众及个人的完全保密侵犯了公民的知情权,不准干部本人及公众查阅干部人事档案、设置繁琐的查阅手续、对查阅者身份进行严格限制等条款是对公民正当权益的漠视,违背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人为制造了更多的社会冲突或矛盾,与构建服务型政府、推行信息公开相左。因此,新形势下我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透明度改革,首先要从转变管理理念做起,即由干部人事档案的完全保密向有限公开、为民服务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转变。
(三)修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中关于档案保密的有关条款和规定
1、涉及干部个人切身利益的档案信息要部分的向个人开放。在美国,人事档案的内容部分地向个人开放,以密歇根大学为例,每个雇员都可以上网查阅自己的某些人事档案,如工作履历、提薪情况等。而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五条也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申请提供与其自身相关的税费缴纳、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政府信息的,应当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或者证明文件。”可见,《条例》已经允许公民个人查阅个人人事档案的部分信息。因此,干部人事档案制度中“任何个人不得查阅或借用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档案”的规定就应该做出相应的修改。《条例》第二十五条还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证据证明行政机关提供的与其自身相关的政府信息记录不准确的,有权要求该行政机关予以更正。该行政机关无权更正的,应当转送有权更正的行政机关处理,并告知申请人。”可见,公民不但可以查阅部分个人人事档案信息,而且还可以提出对不符合事实的信息做出合理修改的申请。“‘可以实际上是对一种权利的确认,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向政府申请获得信息的权利。”[4]
2、涉及公众普遍利益的信息要向公众公布。干部的家庭成员、主要社会关系、所享受的工资、劳保、医疗等待遇、个人财产、教育背景等人事档案信息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要主动公开,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有效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保证公民更好地行使参与权和监督权,也只有如此才能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和广大干部的公仆意识。
(四)推进电子政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电子政务是当今社会发展趋势,干部人事档案部门亦应顺应这一趋势,加快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进程,建立人事档案数据管理系统,推行上网工程,实现干部人事档案信息的网络查询功能,使干部人事档案的检索、利用、查阅更加方便快捷。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推行电子政务,变被动提供利用为主动服务,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消除手工查询人事档案信息容易泄密的弊端,增加人事档案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和公平度。一方面,干部本人可以通过网络查询个人的被允许查询的人事档案信息,以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干部人事档案部门要主动公布干部人事档案中应该让公众知晓的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三、结语
我们必须明确一点,那就是我们要建设的政府是公开、透明、服务的政府,是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而不是凌驾于人民之上、对人民完全保密的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干部人事档案的神秘面纱必须揭去,干部人事档案信息适度开放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行将政府信息公开大幕徐徐拉开,三公支出公开、官员财产申报等议题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成为公众的呼声。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能否抓住这个发展机遇,实现自身理念、形象和地位的大跨越,公民个人能否顺利践行纸上权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苏永通,赵蕾.信息公开新法运行,考验政府披露真相[N].南方周末,2008-5-8(15).
[2]顾海兵.为政务信息公开鼓与呼[N].南方周末,2007-3-22(12).
[3]苏永通,赵蕾.政府信息疑点仍多[N].南方周末,2008-5-8(14).
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研究 篇7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基本理论
一、问题提出
纵观全球社会近几十年的发展, 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就是非营利组织在各国的迅猛发展。中国也不例外,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大量非营利组织涌现, 它们在动员民间资源, 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为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织形式。
然而, 非营利组织并非“德行完美的神话”。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非营利组织也出现了管理混乱、效率低下等现象, 特别是各种侵吞公益财产的“公益腐败”案件的频繁发生和曝光, 动摇了公众对非营利组织的信任, 挫伤了公众对非营利组织的信心, 公众通过慈善组织进行的捐赠降低, 以慈善基金会为代表的非营利组织陷入了空前的信任危机之中。
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非营利组织财务不透明。至今国内有关管理部门对非营利组织没有公开披露财务账目和报告运营状况的要求。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2010年12月在北京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慈善透明报告》称, 中国现有慈善组织中约75%的“完全不披露或仅少量披露信息”, 在披露的各类信息中组织基本信息公开透明度最高, 财务信息透明度最低, 有近90%的公众表示对慈善信息公开不满意。
可见, 当前财务不透明是制约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瓶颈, 如何提高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是实现非营利组织良性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研究评述
(一) 研究概况
“透明度”在自然科学中是指物质透过光线的能力。20世纪中期以来, 随着企业及非营利组织规模的扩大, 产权模式的变化, 委托代理关系普遍存在于各种类型组织中, 进而出现了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等代理问题。人们在探究这些问题时发现, 信息不对称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经济学中将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定义为“缺乏透明”或“不透明”。于是, “透明度”成为社会经济管理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论题。
财务透明度最早是针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提出的, 1996年4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发布的关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核心准则”的声明中对“高质量”的具体解释是可比性、透明度和充分披露, 之后SEC及其主席Levitt多次强调并将透明度作为一个核心概念加以使用, 使财务透明度从会计信息的局部质量特征要求变为会计信息质量的总体特征要求。由此, 引发了企业财务透明度的广泛研究, 其研究主要围绕财务透明度的定义、财务透明度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财务透明度的度量等方面展开进行, 形成了有关企业财务透明度的定义、企业财务透明度与宏微观影响因素的关系, 企业财务透明度的评价指标与方法等一系列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然而, 在非营利组织领域专门研究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的成果并不多, 与财务透明度相关的成果大多散见于非营利组织评估、治理、会计理论等研究中。
张彪、向晶晶 (2008) 从经济学角度界定了财务透明度, 认为财务透明度是与信息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 是社会整体实现完全信息与完美信息的制度安排。在此基础上, 从制定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标准, 研究网络环境下财务透明度提升的技术支撑, 设计财务透明度相关审计制度, 完善财务透明度相关法规四方面论述了提升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的途径。张彪 (2009) 进一步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设计了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的标准。祝贺、陶传进等 (2008) 针对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中的善款募捐组织设计了其公开透明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调查计算比较, 发现我国基金会的总体透明度不高。欧阳璐 (2011) 指出产权约束机制缺乏, 法律强制机制薄弱, 立体监督机制尚未形成是导致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低的根本原因。
另外, 有些学者从非营利组织失灵、评估、治理、财务管理等角度提出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问题。邓国胜 (2001) 认为应建立一种运用财务与信息透明度等标准的社会评估机制, 让非营利组织摆脱因其自身公众信任缺失等原因而所处的发展困境。俞可平 (2002) 认为非营利组织有效治理的基本要素是合法、透明、问责、法制、回应及有效。王名、贾西津 (2005) 认为非营利组织财务的公开、透明和实行社会监督, 是保障公益产权的重要机制, 也是实现其社会责任的保障。陈少华、李静 (2006) 指出透明性在非营利组织运营体系中尤为重要, 透明性实质上就是非营利组织披露的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完整。这些成果由于研究主题的限制都未对财务透明度问题展开系统的研究。
(二) 已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1. 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研究成果过少, 不能满足现实需要。
上述文献可以看出, 目前财务透明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 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问题尚未引起理论界的足够重视。而从组织性质上看, 财务透明度对非营利组织更重要, 现实需求更紧迫, 但非营利组织透明度的研究成果很少, 难以满足现实需要。
虽然透明度的本质含义是一样的, 但应用于不同的组织其透明度的表现、标准、形成机制等都有明显的区别。企业财务透明度的核心是保护投资者利益, 促进资本市场发展, 其衡量标准主要体现在财务信息的形成过程和结果的质量, 强调的是决策有用。非营利组织在组织目标、产权关系、运营模式、资金来源、信息使用者等方面都不同于企业, 其财务透明度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 有必要单独研究。
2. 对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基本理论缺乏系统研究。
已有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研究成果侧重于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缺少对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内涵、理论基础、标准、形成机理、决定机制等基本理论的深入系统研究, 难以形成对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准确、深刻、全面的认识。
3. 对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的衡量与分析缺乏实证研究。
财务透明度, 既然是“度”就应有“度”的衡量标准、方法和衡量结果。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证研究, 现有研究成果对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的现状只能从现象描述, 缺乏定量的说明和分析, 对影响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的因素难以有准确的把握。
4. 缺乏对非营利组织财务信息形成过程的研究。
财务透明度包含了信息生产者与信息接收者的动态互动过程和匹配状态, 而现有研究侧重于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 缺少对信息生成环节的分析, 缺少对信息使用者的接收与使用效果分析, 难以揭示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的本质。
三、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研究的必要性
(一) 提升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需要提供理论支持
财务透明对非营利组织的作用不言而喻, 非营利组织自身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财务透明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首先, 财务透明是非营利组织赢得公信力, 获取社会资源的基本条件;其次, 财务透明有利于社会监督机制的发挥, 促进非营利组织自律和能力建设;再次, 财务透明有利于促进非营利组织之间形成有序竞争, 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
正是认识到财务透明的作用, 我国一些民间组织自发开展了一系列的行动, 推动非营利组织信息公开透明。2010年7月8日, 由35家基金会共同发起设立的基金会中心网上线, 开启了基金会通过披露信息走向公开透明, 促进行业自律的进程。2010年10月第二届非公募基金会论坛主办方推出了《中国非公募基金会信息披露指南》就非公募基金会信息披露的内容、渠道、方式等提出建议。2012年1月8日, 112家公益机构共同发布《透明慈善联合行动倡议书》, 共同搭建信息披露平台, 以提升公益行业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另外, 政府有关部门也相继出台了相关规范, 如《基金会信息公布办法》 (2006年) 、《公益慈善捐助信息披露指引 (征求意见稿) 》 (2011年) 、《财政部民政部关于加强和完善基金会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通知》 (2011年) 等, 以加强和规范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
这一系列的举措对提升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和公信力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 认真分析这些举措, 我们发现这些活动或规范主要集中在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方面, 主要意义在于公开性而不是透明度。正如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 (BCBS) 于1998年在《增强银行透明度》研究报告中指出的:“披露本身并不必然导致透明, 为实现透明, 必须提供及时、准确、相关和充分的定性和定量信息披露, 而且这些披露必须建立在完善的计量原则之上。”“公开性”与“透明度”之间的存在着根本差异, 公开只是透明的前提和基础, 但公开未必透明。若公开的信息不及时、不相关就不能达到透明的要求。高透明度意味着“透过现象看本质”。因此, 对非营利组织透明度的要求不能仅仅局限于公开本身。
而由于缺乏对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的研究和规范, 到底披露哪些信息, 披露到什么程度才能达到透明的要求, 人们在理解上存在较大差异, 导致了对信息透明度评价方面的差异。如学者祝贺、陶传进对抗震救灾募捐组织公开透明度的研究结果与民政部的已有评定结果相差较大。另外, 若对财务透明度的形成机理, 影响因素这些基本问题没有清晰的认识, 在出台相关政策时难免会出现本末倒置, 不能抓住关键问题, 那么提升非营利组织透明度也可能只能停留在口头上。
(二) 促进非营利组织会计理论创新的需要
在企业会计领域, 近几十年来, 对财务信息的评价经历了由高质量到高透明度的演变。这不是简单的文字变化, 它深刻体现了人们对财务信息评价的理念已由注重静态的财务信息质量发展到注重财务信息的生产、传递、披露、接收等一系列动态的互动过程上, 从注重财务信息的提供者发展到注重信息使用者的理解和反映上, 由注重财务信息的具体特征发展为强调财务报告所有实现的信息传递效果上。这些变化对会计研究带来巨大影响, 人们不仅重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 更注重对会计信息生成、传递、披露、使用各环节的研究, 形成了对会计信息更加全面系统的研究。
企业会计领域的这一变化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加强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问题的研究。由于财务透明度既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总体要求又是对信息形成过程各环节的规范, 因此, 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研究提供了非营利组织会计理论研究的新视角, 有利于我们从信息使用者, 信息传递过程和效果角度去研究非营利组织的会计目标、信息质量、信息披露机制等基本理论问题, 从而实现非营利组织会计理论的创新, 对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的建设亦有推动作用。
四、当前亟需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1. 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基本理论。
主要包括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的内涵和外延, 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的理论基础, 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与非营利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基本理论。通过基本理论的研究可以厘清财务透明与组织透明、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披露、信息公开等相关概念的关系, 科学界定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概念, 明确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与企业财务透明度的区别与联系, 明确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的本质与特征, 从理论上说明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的必要性。
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基本理论的研究应以公共受托责任、社会选择理论、信息不对称等理论为依据, 借鉴企业财务透明度的研究成果, 结合非营利组织使命、运营方式、产权特征进行研究。
2. 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财务透明度评价标准是进行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度量的基础, 如果没有适合非营利组织特点的良好的透明度衡量标准, 就不能明确回答要达到财务透明非营利组织应该披露哪些信息, 如何披露, 披露到什么程度等基本问题。目前, 正是由于缺乏对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的研究和规范, 对到底披露哪些信息, 披露到什么程度才能达到透明的要求等基本问题, 人们在理解上存在较大差异, 导致了对组织财务透明度评价方面的差异。因此, 应对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深入研究。
3. 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的度量。
为全面系统的了解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现状, 应采用科学的度量方法, 依据我国非营利组织现有信息披露状况, 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财务透明度进行度量和分析。
4. 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的决定机制。
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的, 这些因素之间又是什么样的关系, 最终决定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这就是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决定机制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只有明确了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的决定机制才有可能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提升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
(二) 研究方法
过去由于非营利组织很少对外披露信息, 针对非营利组织的实证研究数据难以取得, 因此, 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的研究主要以规范研究为主, 缺乏定量分析。近年来, 部分非营利组织如基金会在信息披露方面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2010年基金会中心网建立, 开始对外披露基金会信息。目前, 我国2000多家基金会的信息在该网站都可以查询到, 其信息涵盖了从2007年至今基金会的基本状况、业务信息、财务信息等基本数据资料, 这为研究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提供了充分的资料来源。因此, 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应更注重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结合, 做到以规范理论研究为先导, 通过实证研究进一步论证、完善规范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1].张彪, 向晶晶.构建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提升机制的基本思路.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8 (7)
[2].张彪.非营利组织透明度标准探讨.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 (3)
[3].祝贺, 陶传进.抗震救灾募捐组织公开透明度比较.中国非营利评论, 2008 (2)
[4].鸥阳璐.提升财务透明度, 重塑社会公信力—论非营利组织的生存发展之道.中国财经报, 2011.11.12
[5].邓国胜.非营利组织评估体系研究.中国行政管理, 2001 (10)
[6].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善治.商务周刊, 2002 (7)
[7].王名, 贾西津.基金会的产权结构与治理.经济界, 2003 (1)
[8].陈少华, 李静.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供求解读.财经问题研究, 2006 (3)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透明度评价分析 篇8
二十世纪以来, 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已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由于利润操纵、会计造假屡见不鲜, 使得投资者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社会各界对于改革财务报告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仅依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已难以概括对高质量会计信息的要求, 客观上需要一个涵盖面更广的概念来描述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 (SEC) 前主席Levitt在1994年深刻分析美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时, 第一次提出会计信息披露应具有透明度, 得到了各国学者的积极响应, 从而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提高到新的高度。1998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了《增强银行信息透明度》的研究报告, 将透明度定义为:透明度是公开披露可靠及时的信息, 透明度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准确评价银行的财务状况和业绩、风险活动和风险管理活动。自从SEC前主席Levitt提出会计信息透明度以后,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部门也针对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提出披露应当透明。时任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史美伦表示, 我国上市公司要推行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 扩大上市公司披露范围, 充分披露上市公司一切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 增强市场透明度。我国理论界的会计学者对会计信息透明度也做了初步探索, 魏明海、刘峰等认为:会计透明度是传统的会计质量标准和一般意义上的会计信息披露要求的发展, 是以相关性和可靠性为主的会计信息标准的延伸, 是一个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全面概念, 如果说相关性和可靠性侧重于会计信息自身的质量标准, 信息披露侧重的是实现会计信息质量标准的一种方式, 那么会计透明度则是一个全面、综合性的概念, 不仅顾及而且还丰富了会计信息自身的质量标准以及实现会计信息质量标准的方式。对于企业而言, 企业有很多表征, 如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现金流量、所面临的各种风险等, 其最主要的表征是企业的价值, 而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其主要通过确认、计量、报告等一系列处理程序提供企业财务方面的信息, 用户通过会计提供的信息对企业的上述表征进行估计和判断。因此, 如果用户通过会计信息能够准确地判断企业的上述表征, 也就是能够透过会计信息看到企业本质的话, 那么该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就是透明的。根据以上关于透明度的定义和国内外学者对会计信息透明度的研究, 本文对会计信息透明度尝试给出一个大概的定义。即会计信息透明度指透过会计信息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及时、明确地了解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以及这些经营活动的后果, 从而得到清晰、完整、可比、真实的影像。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有关公司信息披露活动的实证研究揭示了法律、文化、政治、经济等宏观环境和对外交易活动等对一国公司信息透明度的影响。在法律因素方面, La Porta等 (1997, 1998, 2000) 揭示了法源对投资者保护力度及公司治理影响的差异, 其中包括对财务披露的影响差异。Ball等 (2000) 证明了在普通法系的国家内, 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是通过公开的披露信息而得以解决的;而成文法系国家的会计信息不对称则是通过各大股东之间以及大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内部渠道得以解决, 因此对信息的公开披露要求不高, 导致普通法系国家所产生的会计信息更及时更稳健。Gray和Vint (1995) , Zarzeski (1996) 分别证明了风险厌恶、个人主义、权利等级观念等文化因素对公司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Jaggi和Low (2000) 及Hope (2003) 以CIFAR (国际财务分析和研究中心) 年报披露指数代表公司的披露水平, 揭示了一国公司信息披露水平受法律制度和文化的影响。利用更广阔的样本, Hope (2003) 发现在对公司披露水平的影响上法律并不能替代文化, 这与Jaggi和Low (2000) 的结论相反, 而且随着信息环境的丰富 (以分析师的跟随数量代表) , 法律制度因素对公司披露水平的影响存在减弱趋势。Ball等 (2003) 研究了亚洲四国的信息透明度问题, 将透明度定义为企业的经济收益 (Economic income) 反映到会计收益中的及时性, 并发现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并不能保证信息的高透度明, 信息生产者 (企业高管人员) 与监督者 (审计师) 所面对的激励起着重要作用, 而这些激励因素受到一国法律、文化等因素的影响。Bushman (2004) 在从公司报告、私人信息收集与交流、信息传播能力 (如媒体的覆盖度) 三方面构建了衡量各国公司信息透明度的指标体系, 并通过因子分析将众多的具体指标归结为两综合指标:财务透明度 (Financial transparency) 和治理透明度 (Governance transparency) , 前者包括公司财务报告, 以及分析师和媒体对公司财务信息的解读及传播密度 (或强度和深度) ;后者即公司治理信息的披露密度, 并发现各国的财务透明度与其政治经济环境相关, 而治理透明度更多地决定于该国的法律制度。Khanna, Palepu和Srinivasan (2004) 分析了13个亚洲太平洋国家的466家公司披露活动和其与美国市场交互作用的关系, 并以标准普尔的透明度和披露指数 (T&D Scores) 衡量这些公司的披露水平, 发现这些公司的披露指数与其在美国经营业务、上市交易、国际资本持股占比、美国资本持股占比等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认为公司的披露水平是其一系列与美国市场交互作用活动的函数, 这表明公司的透明度与其对外交易有关。
(二)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学者对透明度 (包含会计透明度) 的研究多为定性研究 (如魏明海等, 2001;左志明, 2002;赖惠明, 2003;蒋顺才, 2004等) , 对公司信息透明度及有关的信息披露水平的实证研究较少。近年开始的相关实证研究除刘立国和杜莹 (2003) 等的研究外, 其余都是针对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研究, 而且这些研究都主要集中于公司治理的影响方面。张宗新和郭来生 (2003) 对1998年至2002年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表明, 从时间动态序列上, 中国上市公司的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数 (VDI) 逐年提高;规模大、效益高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实施自愿性信息披露;流通股比重、股权集中度、独立董事比例以及两职合一等治理结构指标对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数 (VDI) 的解释效果并不显著, 意味着目前阶段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公司治理效应并没有现显;具有外资股的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动机较强。张翼和林晓驰 (2004) 对公司最终控制人分类为中央部委、地方政府、一般国有企业、非国有境内法人、自然人、职工持股会和境外法人, 并对2001年报告的盈利信息自愿披露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认为一般国有企业和非国有法人控制的公司管理层不倾向于提供盈利预测或预告, 而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控制的公司管理层更倾向于提供盈利预测或预告。由一般国有企业和非国有法人控制的公司第一大股东比例越高, 管理层越不倾向于自愿披露前瞻性盈利信息。没有发现机构投资者、董事会规模和独立董事对盈利预测或预告有显著影响, 公司财务比例、市帐比、负债率较高的公司倾向于提供盈利预测;资产收益率较高的公司更倾向于披露前瞻性的盈利信息, 而盈利较高的公司则倾向于提供定量披露。王建峰 (2004) 利用2002年沪市10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 从公司自愿披露的动因分析入手检验了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 发现有不利消息的企业更热衷于信息披露, 要进行融资的公司披露水平反而更低, 这与国外的相关研究结论相反。此外, 发行H股的公司的自愿披露水平较高, 而两职合一、管理层持股比例以及第一大股东直接间接持股比例与自愿披露水平不相关, 资产规模和负债水平以及行业性质等公司变量与自愿披露水平显著相关, 而独立董事比例可能和发行H股存在内生关系, 因而尚待进一步检验其对自愿披露的影响。范德玲、刘春林和殷枫 (2004) 利用2002年随机抽样170家制造业公司实证研究发现, 影响中国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的主要因素为公司规模、盈余业绩和公司所在地, 财务杠杆和第一大股东所有权性质影响并不显著, 但方程Adj R2为0.161表明模型中遗漏了其他的关键变量, 实证结果的解释力有限。尽管只在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范围内, 但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结果仍然很不一致 (如有关独立董事对自愿披露的影响) , 原因在于研究中披露水平指数的构建和数据分析需要大量的工作。研究者的研究样本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 研究者各自的小样本研究使得即使是针对同一年公司的横截面分析, 由于各自所选研究样本的差异造成分析的结果不同。而其他如方法的问题、关键变量的遗漏、自建披露评价体系的主观性等也会造成各研究结果的矛盾, 从而统计检验的能力也会减弱。
三、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透明度现状分析
(一) 信息披露的充分性
充分披露原则要求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对全体投资者不得忽略或隐瞒任何重要的财务信息, 它是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一条重要原则。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具体反映在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内容是否详尽、完整。本文随机抽取了沪深两市的207家上市公司 (沪市131家, 深市66家) , 对其2008年的年报信息披露情况进行了项目统计, 以年报信息的部分重要事项为对象, 分析上市公司在会计数据、业务数据和重要关联交易事项披露方面的情况。 (表1) 为上市公司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披露情况, 在会计数据披露方面, 从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列示来看, 97.35%的上市公司均严格按照年度报告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了披露, 只有极少部分上市公司未能遵守规定;所有样本公司都提供了报告期末前三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股东权益变动情况的披露比例为93.77%;从利润表附表的披露来看, 88.14%的上市公司按照《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 (第9号) 》的相关规定进行了列示, 但有11.86%的上市公司未予披露。在业务数据披露方面, 因为年度报告准则对这项披露未作强制性要求, 只有6.31%的上市公司列示了公司业务数据。因此, 从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的披露情况来看, 上市公司对于这类信息的法定披露倾向明显, 自愿披露动机不足。 (表2) 为重要关联交易事项披露情况统计, 从对购销产品、提供劳务发生的重大关联交易事项的披露情况来看, 在发生该类交易的上市公司中大部分未严格遵循年度报告准则, 主要表现在未对交易价格、结算方式、关联交易事项对公司利润的影响以及关联交易的必要性和持续性等重要信息进行披露;从对资产、股权转让发生的重大关联交易事项的披露情况来看, 在发生该类交易的公司中一半未按照准则要求进行披露, 主要问题在于未对定价原则、资产的帐面价值机遇以及评估价格等信息进行披露;从对公司与关联方公司与关联方存在债权、债务往来、担保事项等的披露情况来看, 在发生该类交易的公司中绝大多数多数企业未披露关联事项形成的原因以及对公司的影响等。从总体上来说, 上市公司对于重要关联交易事项的披露明显不足。
(二) 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及违规行为
信息披露的真实性是维护资本市场公平原则的基本要求, 但从 (表3) 我们可以看到,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是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违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 (表3) 中可知, 中国证监会处罚中三类性质的违规比例都在总额的50%以上, 表明这是上市公司经常违反的形式。但信息披露不及时和重大遗漏比虚假陈述比例较高, 假如去掉2002年的数据, 则未及时披露为68.8%, 重大遗漏为60%, 虚假陈述为54.29%。在现有的证券监管体系下, 监管部门的职权设置存在不足。交易所作为一线监管部门, 其监管职权主要体现在持续披露阶段, 即对上市公司提供的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进行审查。由于目前交易所的人力、物力有限, 认真审核众多上市公司上报的信息披露材料难以实现, 造成了事实上的审查不严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后, 交易所可以要求上市公司不断解释以澄清疑问, 但不能对可疑问题做出实质性判断。由于交易所没有对上市公司的调查权, 所以对信息披露真实性的监管能力有限。证监会有调查权和处罚权, 但在持续披露阶段, 证监会不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材料直接接触, 同时证监会又缺乏充分有效的接触上市公司的途径, 多从报刊和杂志等新闻媒体了解上市公司的各种公告以进一步发现问题。与证监会不同, 中注协没有对上市公司的调查权, 只能调查和处罚会计师事务所及相应的注册会计师。由于无法接触到上市公司的原始资料, 中注协的监管重点放在对规程的检查上, 因此很难通过对事务所的检查发现信息披露的真实问题。
(三) 信息披露的及时性
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与其股票的市场价格息息相关。及时的信息披露, 有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判断;不及时的信息披露, 却为内幕人员利用时间差进行内幕交易、牟取暴利或及时避险提供了条件。从 (表3) 可以看出, 未及时披露已经成为我国上市公司主要的信息披露违规类型, 其中占比例最大的是对重大事件的披露不及时、不充分或错误披露, 造成信息披露的严重滞后性。根据规定:当上市公司发生的重大事件可能对股价产生影响时, 上市公司必须及时地向社会公布。但总有少数上市公司故意违反该项规定, 如有的公司发生收购、兼并、重大债务纠纷以及股权转让等重要财务活动, 相关的会计信息却不予及时公布。有的公司按照招股说明书募集的资金投向己经发生改变, 或投资项目己经不按原投资进度进行, 在披露时轻描淡写。另外, 虽然绝大部分公司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披露定期报告, 但陈向民和谭永晖 (2002) 的研究发现, 从定期报告的时间性安排来看, 虽然每年都针对上市公司年报的均衡披露问题采取了措施, 但在定期报告公布期内, 接近限定期才发布公告的公司历年都占大多数。这种状况对于季报制度的实施十分不利, 有可能造成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的季报和年报的公告期有较大的重叠现象, 给投资者消化、吸收信息的过程造成了障碍, 同时也不利于上市公司提高定期公告的披露质量。因此,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包括临时重大事项和定期报告) 的及时性较大程度地对公司信息透明度造成了影响。
(四) 信息披露手段的有效性
信息披露的手段是指上市公司进行信息披露的渠道和方式。传统上, 上市公司主要通过报刊来进行信息披露。见 (表4) 所示, 随着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越来越多的证券市场开始运用互联网和电子信息系统披露信息。《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 (2004年修订) 》规定, 公司应当将年度报告刊登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的网站上, 将年度报告摘要刊登在至少一种中国证监会指定报纸上。公司可以将年度报告刊登在其他网站和其他报刊上, 但不得早于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的网站和报刊上披露的时间。从年报披露的渠道来看, 美国和英国的年报信息披露以网络和电子申报为主, 且集中在相对独立的信息处理主体, 信息披露的时效性较强, 工作效率较高;香港的披露渠道次之;我国的年报披露渠道网络和报刊兼有, 优点在于可以兼顾不同层次投资者的需求, 缺点在于申报的程序过于繁冗, 效率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建议我国在年报信息披露的渠道方面借鉴英美的做法, 成立相对独立的专门实体, 集中处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 建立快速申报和披露网络, 提升信息披露的时效性。
综上所述, 我国上市公司整体的透明度不容乐观, 表现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内容欠充分和完整, 对重要关联交易事项的披露明显不足, 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低;会计信息的整体质量不高, 信息失真严重, 且缺乏一个有力的证券监管体系;公司信息披露特别是对临时重大事项的披露不及时现象较为普遍;年报披露的程序过于繁冗, 信息披露的时效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摘要:本文探讨了财务报告披露透明度的评价标准, 并考察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披露透明度的现状, 发现除了强调信息本身的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外, 更强调信息数量上的充分性、时间上的及时性和渠道上的易得性, 还发现选择性披露与信息披露不充分, 延迟披露与信息披露不及时, 渠道单一与信息获取困难。
关键词:上市公司,透明度,信息披露
参考文献
[1]汪炜、蒋高峰:《信息披露、透明度与资本成本》, 《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
[2]李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信息披露问题》, 《南开管理评论》2000年第1期。
[3]陈向民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若干问题研究—时间性、信息含量与市场反应》, 《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所研究报告》2002年。
财务管理透明度 篇9
一、财务信息透明度的概念
美国证劵交易委员会 (SEC) 最早提出了透明度这一概念。1996年, SEC在其发布的关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 “核心准则”声明中提出了三项评价“核心准则”的要素, 其中第二项是“高质量”。SEC把“高质量”要素具体解释为可比性、透明度和充分披露。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1998年发布的“增强银行透明度”研究报告中, 将透明度定义为:公开披露可靠与及时的信息, 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准确评价一家银行的财务状况和业绩、经营活动、风险分布及风险管理实务。该报告认为, 披露本身不必然导致透明;为实现透明, 必须提供及时、准确、相关和充分的定性与定量信息披露, 且这些披露必须建立在完善的计量原则之上。透明信息的质量特征包括:全面、相关和及时、可靠、可比、重大。
普华永道公司没有从正面直接提出透明度的概念, 而是从其反面进行定义。该公司在对35个国家或地区的透明度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于2001年发布关于“不透明指数”的调查报告。在该调查报告中, 普华永道公司将“不透明指数”概念定义为:在商业经济、财政金融、政府监管等领域缺乏清晰、准确、正式、易理解、普遍认可的惯例。
财务信息透明度是相对于财务信息披露出现较晚的一个概念。所谓上市公司财务信息透明度是指上市公司应及时、完整、可靠地提供与其经营活动有关的财务信息和可能引起财务变动的一切信息, 从而使外部公众不只停留在信息的表面, 而是能够透过信息表面看到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本质进而做出相关的评价和决策。也就是说, 如果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能够可靠地生成, 能够及时和全面地披露, 能够透明到公众可理解的程度, 从而有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就意味着该公司财务透明度比较高;反之, 则财务透明度低。
二、财务信息透明度的理论基础分析
(一) 有效市场理论。
有效市场理论认为, 市场有效性是指在资本市场上频繁交易的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反映了所有可获得的信息, 而且对新信息能完全迅速地做出调整。按照价格对相关信息的反映程度将市场分为强势有效、半强势有效和弱势有效三种形式。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 资源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 而在一个弱势有效或半强势有效的资本市场中, 由于财务信息不透明, 证券价格很可能会被扭曲。一些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 我国的资本市场是弱势有效的, 甚至有些学者认为我国的资本市场不具有弱势有效性。一个不透明的资本市场, 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是相当低的。从这一角度来说, 高透明的财务信息, 是我国资本市场走向有效资本市场的基础。
(二) 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是指相互影响的交易双方之间信息分布不均衡。由于信息的不对称, 相对于企业的管理层而言, 广大的投资者处于信息上的弱势地位。作为企业的投资者, 他们有权了解公司的运营状况, 从而为进一步的投资做出决策。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是公司运营状况的载体, 透明的财务信息是投资者做出正确决策的依据。这就要求上市公司必须提供充分而透明的财务信息。资本市场是交易双方意愿顺利实现的场所。如果资本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虚假财务信息, 就会给广大投资者带来误导, 使投资者的信心受到严重的打击, 破坏正常的资本市场的秩序。只有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透明度, 消除这种信息不对称, 才能使资金供给者获得进行投资决策所必需的充分信息。
(三)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 股东作为委托方, 是企业经营风险承担者, 投资的目的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带来的最大收益, 而管理层作为代理方则是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作为决策出发点。因此, 如何建立起有效的激励和监督约束机制, 促使经营者为所有者利益最大化服务, 形成稳定的委托代理关系成为公司治理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为了保证管理层有效地为投资者服务, 消除其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经过委托代理双方的博弈, 最终形成了管理层提供财务信息, 中介机构提供独立审计, 公开信息披露, 这一制度安排。而财务信息透明度就是这一制度安排下的产物, 通过高透明的财务信息, 所有者可以有效地监控管理层的行为, 并制定出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减少其代理成本。
三、影响财务信息透明度的因素分析
(一) 内部因素分析
1、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公司治理结构是用以处理公司各方面的利害关系人之间的权、责、利关系, 以保证公司高效运营并维护所有利害相关者利益的一整套制度安排。我国上市公司虽然建立了公司治理制度, 但是公司治理机制非常不完善。国有股、法人股所占比重较大且股权高度集中, 导致了缺乏有效的股权制衡机制。加上中小股东持股较少且分散, 无力行使表决权, 所以公司实际上为大股东所控制, 无法体现中小股东的利益。尤其在国有上市公司中, 由于所有者缺位, 董事会甚至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和管理层相互勾结, 提供不透明的财务信息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2、激励机制薄弱。
国内上市公司目前普遍实行年薪加奖金的薪酬机制, 股票期权等中长期激励措施还不多见。从企业业绩评价和监督角度看, 仍然主要采取与其经营期间的企业利润挂钩, 以短期财务指标作为考核其经营业绩的主要依据, 很少使用有关决定企业未来发展能力的指标, 如企业经营发展战略、企业基础管理水平等。这一方面使管理层的报酬过多地依赖于利润, 可能会诱使管理层只注重短期利润, 而不注重长期投资和资产的增值, 不利于企业长远的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也导致其利用现有会计制度的漏洞, 粉饰财务报表, 操纵经营业绩。
(二) 外部因素分析
1、财务信息披露制度不规范。
信息披露制度的不规范直接导致了财务信息透明度不高。首先, 财务信息披露往往侧重于单纯的信息陈述, 缺少对所提供信息的分析, 不利于外部使用者的理解;其次, 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与国际信息披露制度不一致, 跟不上我国资本市场向国际化迈进的步伐, 不利于我国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融资;第三, 没有专门管理信息披露制度的机构。全国人大、证监会、财政部等都是制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法规的机构, 各部门之间缺少协调, 责任界定不清, 从而导致财务信息披露缺乏统一性。
2、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恶劣。
我国法律规定由股东大会最终决定会计师事务所的聘请, 但由于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 大多数注册会计师实际上是由管理层聘请的, 这事实上打乱了审计过程中三方制衡的关系。另一方面, 当前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众多, 而且竞争激烈, 上市公司可以自由选择会计师事务所, 实际上拥有决定会计师事务所收入的能力。这就导致了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制衡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 难以客观地按照审计准则行使其监督职能。
3、违法惩罚措施不严重。
法律的事后惩罚机制应该使任何已经提供不透明财务信息的违法者, 将因其不法行为而受到严重的惩罚。当上市公司在粉饰财务报表、人为地操纵利润、提供不透明的财务信息时, 其潜在的巨大收益是可预见的, 包括取得增发新股和配股资格等。但是, 我国当前对于财务信息造假的处罚措施较轻。当上市公司的管理层看到低财务透明度的预期收益高于其预期受到的惩罚时, 他们必将铤而走险, 炮制虚假的财务信息, 谋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四、财务信息透明度实现对策分析
(一) 内部对策分析
1、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首先, 建立合理的股权结构。上市公司所有重大的经营决策, 都须经过中小股东过半数通过, 否则不得付诸实施;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 使中小股东参与股东大会的投票表决, 让企业决策中包含中小股东的意志;其次, 强化董事会的独立性。增强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 同时赋予他们相应的权利义务;改革独立董事的聘任制度和薪酬制度, 激发独立董事工作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其对财务信息透明度的促进作用;第三, 加强监事会对董事会和管理层的监督作用。健全对监事会成员的激励约束和淘汰机制, 广泛吸收中小股东代表参加;在监事会下设内部审计机构, 制定内部审计标准, 对财务工作进行监督。
2、改革管理层的激励机制。
当前, 对管理层比较好的激励方式是对管理层除了必要的工资、奖金等激励外, 还可以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方法。股票期权就是赋予管理层在若干年后按某一固定价格购买本公司一定数量的股票的权利。对管理层实施股票期权, 能把管理层的报酬同企业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有效地防止其短期行为, 使他们更注重企业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平衡, 鼓励他们更多地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因此, 实行股票期权制度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管理层粉饰财务报表、操纵利润的动机, 提高财务信息透明度。
(二) 外部对策分析
1、加强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建设。
首先, 加强财务信息披露法律法规建设。我国应结合资本市场特点, 尽快完善现行财务信息披露制度, 对上市公司必须披露的财务信息内容、披露时间、披露方式、披露到何种程度做更详尽的规定, 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 还应不断制定新的相关法规, 以规范市场建设和保护资本市场投资者的权益。只有从法律方面规范了财务信息披露制度, 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财务信息透明度的实现;其次, 设立专门的信息披露管理部门。可以将涉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法规的制定权完全交给证监会, 加大其权利, 确定其监管核心地位, 统筹掌握整个行业的发展。
2、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最后一关, 这一控制机制的完善程度和运行效率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 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的恶劣, 导致其无法充分履行职责。因此, 首先, 我们应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制度。由独立的审计委员会或监事会来确定审计机构, 保证注册会计师实质上的独立;其次, 改革上市公司向会计师事务所支付报酬的方式, 减少会计师事务所在经济上对被审计单位的依赖性;第三, 加大审计队伍的自身素质建设力度, 努力培养提高其职业道德。同时, 对执业者进行有效的后续教育, 使他们能掌握新知识, 解决新问题。
3、加大对财务信息披露违规处罚力度。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违规处罚的力度与上市公司的违规成本呈正相关关系, 因此监管机构应加大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违规处罚力度。对造假行为的参与者和操纵者应追究其民事赔偿责任, 情节严重者, 应追究刑事责任;对参与造假的事务所及相关注册会计师应加大民事赔偿的处罚力度, 并辅以吊销其执业资格, 同时应追究事务所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加强法律诉讼机制, 切实维护投资者尤其是广大中小股民的利益。只有加大惩罚力度才能加强对财务造假者的警示作用, 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
总之, 财务信息是资本市场的润滑剂, 是连接资本市场各方参与者的纽带。加强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建设, 需要资本市场上各类参与主体的共同努力。相信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 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 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透明度问题将会最终得到解决。
摘要: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中, 上市公司披露虚假信息进行财务欺诈的行为已经屡见不鲜。因此, 改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现状, 加强财务信息透明度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总结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财务信息透明度的概念, 分析其理论基础和当前的影响因素, 并指出实现财务信息透明度的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资本市场
参考文献
[1]赵纯均, 王益, 胡鞍钢, 于永达.上市公司信息披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3.
[2]汪炜.公司信息披露理论与实证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8.
[3]魏明海, 刘峰, 施鲲翔.论会计透明度[J].会计研究, 2001.9.
[4]陈对.刍议财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J].求实, 2004.6.
[5]魏海丽.会计透明度与公司治理[J].当代财经, 2006.4.
财务管理透明度 篇10
一、公司透明度
将公司透明度定义为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上市公司经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表的合法合规性等相关信息的“可获得程度和可理解程度”, 其整体包括了从上市公司管理当局进行信息披露, 至外部信息使用者接受并处理信息的整个链条 (Bushman, 2004) 。使用公司透明度来衡量管理当局所披露的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合规性, 能够反应出管理当局选择信息披露方式方法的决策过程。
在有关公司透明度的研究文献中, 其含义通常又分为宏观层面的公司透明度和微观层面的公司透明度。前者是指整个证券市场上, 所有的上市公司信息的整体可获得性和可理解程度, 后又演变成衡量特定国家或地区信息披露水平的综合框架。后者则是在现有的宏观环境下, 特定上市公司信息的可获得性和可理解性, 衡量现有公司治理结构的拘束以及盈余管理动机的驱动, 管理当局进行信息披露的意愿和行为。本文只研究微观层面的公司透明度, 且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 来衡量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水平和质量, 对“可获得程度和可理解程度”进行量化。
二、信息披露行为
不同的人对信息披露往往具有不同的理解。会计准则制定者认为“在广泛的定义上使用该术语 (信息) , 既包括每份财务报表中列示的项目, 也包括财务报表附注中列示的项目”。学者们更多的侧重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义务, 管理当局应该及时准确完整的披露上市公司相关信息, 供理性的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在投资者看来, 信息披露可不仅局限于能够被大多数人所获取的上市公司的公告, 还包括证券分析师的分析推荐、媒体舆论的宣传造势甚至各种内幕消息等。本文认为, 信息披露是包括公开信息披露、私人信息传播在内的所有能够在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之间传递信息的机制 (Bushman, 2004) 。
管理当局出于特定目的进行信息披露的外在表现就是信息披露行为, 分为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和强制性信息披露行为两种。参照Healy和Palepu (2001) 的研究成果, 上市公司进行信息披露的动因可归纳为六种, 分别为影响资本市场的交易、争夺公司控制权、获得有利的股权报酬计划、潜在的法律诉讼成本、传递管理者才能的信号、竞争导致的特定成本。
三、盈余管理行为
由于外部利益相关者未能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其获得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的成本和对其理解的能力参差不齐, 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种模式是由管理当局提供公司的相关信息、并由独立的第三方出具鉴证报告以证明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由于管理当局具有天然的信息优势, 能够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估计的运用等方式, 实现报告盈余在时间上、金额上的人为调整, 是为盈余管理。
授予管理当局具有一定的会计准则的“选择权”, 其本意是期望管理当局能够通过对报告盈余的调整, 使之传递更多的有关上市公司现在和未来状况的信息, 更接近上市公司的真实情况, 可以称之为基于传递信息的盈余管理。但是管理当局为了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有可能滥用这种“选择权”, 使得报告盈余按照管理当局的偏好偏离上市公司的真实情况, 通常称之为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这会导致外部利益相关者产生逆向选择的问题, 做出有利于管理当局的自损决策。
由于盈余管理均会影响外部利益相关者通过公开发布的报告盈余理解和判断公司当期真实盈余和未来盈余前景的程度, 故本文未对上述两种盈余管理的行为进行严格界定。
本文将盈余管理行为又细分为盈余管理方法和盈余管理方向。其中从实施成本和隐蔽程度上将其分为三种方法:线下项目盈余管理、应计利润操纵和实际业务利润操纵。而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可能通过释放前期储备的盈余或者向未来期间预支盈余来达到调增当期盈余的目的 (向上盈余管理) , 也可能是为了储备当期盈余供未来期间释放或者补偿前期借用而调减当期报告盈余 (向下盈余管理) 。
四、三者之间关系的探讨
在总结国内外相似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本文发现前人的研究结论较为一致, 即认为公司透明度与盈余管理存在负相关的关系。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越高, 其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也就越低。本文认为盈余管理的方式方法千差万别, 其实施成本和隐蔽程度也各有不同, 如若简单的一言以蔽之, 显然不够精确。故本文致力于回答以下五个问题:
1、公司透明度和盈余管理的替代变量的选择
公司透明度和盈余管理均为属性变量, 无法直观的观察到, 不利于进行客观的研究。因此需要寻找合适的替代变量对其进行度量。前人对这个问题的处理不尽相同, 本文将会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简单总结, 并提出使用深交所的考评报告作为公司透明度的替代指标、使用修正的Jones模型来计算盈余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公司透明度能否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
深交所的信息披露考评公告具有权威性和连续性, 所以本文将公司评级等级提高的公司称为改善公司, 将评级等级降低的公司称为恶化公司, 评级等级没有发生变化的公司称为未变公司。在前人研究成果“公司透明度与盈余管理显负相关关系”的假设前提下, 改善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应该比恶化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要低, 未变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则介于改善公司与恶化公司之间, 这样才能动态得体现出公司透明度能够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
3、公司透明度对不同的盈余管理方法和方向的影响
从现有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文献来看, 对公司透明度与盈余管理之间的负相关的观点是较为一致的。前人的研究主要着眼点在于对简单的盈余管理方法如应计利润操纵方法的影响。盈余管理的方法多种多样, 其实施成本和隐蔽程度也各有不同, 公司透明度对各种盈余管理方式的影响可能是不同的, 对于一些较易识别的盈余管理方法如线下项目盈余管理、可操纵应计利润等方式, 和一些不易识别的方法如实际业务利润操纵盈余管理, 其影响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4、盈余管理对公司透明度产生怎样的反作用
假定深交所的信息披露考评公告能有效度量公司透明度某一方面的特征, 那么本文希望寻找证据支持:管理当局通过对盈余透明度的操控, 确实会影响到公司整体透明度。从整体来看, 盈余管理程度越高, 公司透明度越低。
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策略发生了变化, 外在的表现是盈余管理程度发生了变化, 对公司透明度产生了客观影响, 而深交所年度信息披露考评等级如果作为公司透明度的替代变量是有效的, 那么就应该能捕捉到盈余管理程度变化导致的公司透明度变化, 也就是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策略与前期相比发生变化后, 深交所的年度信息披露考评应该也能有效识别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策略的这些变化并在考评结果上有所体现。
5、管理当局如何选择信息披露行为和盈余管理行为
如果以上四个问题能得到证据支持, 那么深交所每年发布的年度信息披露等级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充当盈余管理程度的指示器。外部信息使用者在缺乏相关信息, 无法及时有效识别管理当局盈余管理行为时, 可以通过深交所发布的年度信息披露考评等级进行初步判断, 从而对管理当局提供的报告盈余进行重新评估, 以识别潜在的盈余管理行为。这反过来又强化深交所年度信息披露考评等级对管理当局盈余管理程度的约束力, 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循环。
参考文献
财务透明,从投资者关系做起 篇11
为探究中国企业在美发展受阻的原因及解决良策,本刊记者近日对美国50杰出亚裔企业之一、龙门财经董事总经理朱丽洁女士进行了专访,请她为我们解析中国企业在美国的良性生存之道。
中国对外贸易:最近中概股退市的消息频传,中国在美国上市的企业遇到了2009年上市高潮以来最严重的低谷,甚至有消息称美国的做空机构做空中概股市场产生了“羊群效应”。在美国的中概股市场真的如此不乐观吗?
朱丽洁:企业上市是一个大浪淘沙重新洗牌的过程。自2009年,有1000家中国公司的股票可以在美国进行交易,其中约有300家是在主板上市。然而到了2010年,尤其是2011年,中国概念股市场渐渐进入寒冬期。据罗仕资本数据显示,私人股本和金融集团在2011年通过杠杆收购和管理层收购从中国公司购买的股票价值达到3.5亿美元,而另外4.3亿美元股份处于收购过程中。相比之下,2011年的首次公开招股融资总额只有22亿美元,仅是2010年总额的一半。美国投资人对中国市场的不信任度还是令人堪忧的。
中国对外贸易:您刚刚提到美国投资人对中国市场的不信任,这个由于跨文化差异等引起的不良反应我们可以预知,但是还有哪些原因引起了美国人对原本前景大好的中国新生力量如此失望呢?中国在美国上市的股票是不是都如此不乐观呢?
朱丽洁:自2008年以后美国投资人对于中概股由惊喜变成沮丧,是一个由感性回归理性的过程。中国概念不能以一贯之,在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土上,必然有很多好的公司,当然也有一些业绩不够好的公司。我们都知道,长久以来由于中美两国资本市场的文化差异和法治差距,导致了美国市场对中国法治水平和中国上市企业信用水平的质疑。这不仅仅是中美两国的问题,也是全球化与地域化、一体化与多元化的必然碰撞。中概股退市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其中最直接也是存在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上市的选择方式的问题。大多数中国企业为了降低风险,节约成本,往往采取反向并购的方式。然而受到卖空机构报告的影响,外国投资者依据经验认为大多数采用反向收购的公司更容易出现财务及商业欺诈。这就导致美国方面对中国企业的不信任,也招致做空机构的投机。还有,中国公司的透明度在很多方面是比较低的。美国的投资文化通常认为一箱苹果里只要一只被虫子咬过了,那么整箱都是烂苹果。中概股除了受到做空机构的攻击使得股票价格大幅下跌外,自身的低透明度也掩盖了其真正的投资价值。
中国对外贸易:从上市的角度讲,中国企业对海外市场的不了解和自身存在的问题无疑是引起退市浪潮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有没有美国市场对中国公司的歧视,以及政府的“高强度”监管?听说去年年底有很多中概股的股票大跌,是因为美国司法部门介入此事,是这样吗?
朱丽洁:2009年初,到2011年11月29日,已有41起针对中国在美上市公司的指控文件提交联邦法院。其中的39起都指控中国公司及其管理层出具了错误和令人误解的信息,没有披露有关对公司的业务、运营和前景造成重大不利的事实。根据美国长盛律师事务所(Troutman Sanders LLP)数据,东北石油、东方纸业、天人果汁、神阳科技等股票确实因为这个原因大跌。但是,这个问题究竟是美国市场对中国公司的监管存在偏见,还是中国公司自身的原因呢,在这里我举一个例子来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都知道中国体操队在今天很辉煌,但是当中国体操队迈上国际顶尖团队的道路上是很艰难的,不像国球乒乓那样,在大赛上有很多的中国裁判,体操队面对的更多的是俄罗斯的裁判。中概股这个新事物面对美国市场的监管,我们是在客场作战,必然有我们的劣势以及会碰到的问题。但是我们体操队还是创下了辉煌。所以我认为,这首先是一个态度问题。
中国对外贸易:您说的非常好。那我们的中概股该如何做才能适应美国市场的生存法则,修身养性而后再度一鸣惊人呢?
朱丽洁:中国的企业具有非常大的潜力,但他们的增值往往受限于三个因素:透明度、持续性与文化隔阂。具有透明度,需要保证信息披露,使市场信息畅通;做好投资者关系,确保企业在市场运营中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持续性;了解美国市场文化和规则,做到知己知彼,才能打破文化隔阂,把握好生存法则。但是,怎样才能慧眼识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仅需要投资人对中国的商业环境有一定的了解。同时更依赖中国向海外输出的公司积极的进行自我包装,参与市场竞争。在自由的市场竞争的环境下,信息越充分,越有利于投资人进行深入的了解。罗马非一日建成,信任也并非一朝一夕。中国公司需要建立良好的透明度和持续性,处理好投资者关系,才能获得更广泛的尊重和认可,从而增强融资能力。我们公司最近正在开发一个平台——“中国企业在线”,为企业和投资人提供“红娘”的服务。搭建一个平台,实现企业和投资人的互动,拉近中国企业与华尔街投资人之间的距离。专业提供企业和投资者数据库,汇集企业主页,提供网络论坛交流、在线路演,并且帮助企业处理投资者关系。真正为投资者和企业互利,做到1+1=3(企业、投资者、利润),实现更多的中国企业能走出国门,在海外市场筹集资本。
中国对外贸易:众所周知企业做到信息披露,保持透明度,增强公信力,是我们对企业长久生存至关重要。但是,这个投资者关系,是请客吃饭吗?和处理公共关系有什么不同吗?我们了解到您的公司以国际投资公关管理(IRM)见长,专门协助中国企业进入美国资本市场,并为已经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构建最佳投资者关系的金融服务。您在这方面是专家,可以就这个问题给我们解释一下吗?
朱丽洁:好的。投资者关系绝对不是请客吃饭那么简单。投资者关系就是打磨钻石的工作。公司是一个未经雕琢的钻石,而良好的投资者关系公司可以将这枚默默无闻的钻石打磨成一颗“非洲之星”。处理投资者关系,关键在于激发公司的潜在价值。我们所提供的投资者关系主要分为三个方面,资本定位、财经公关和实盘监控。资本定位,了解对方信息,熟知市场环境,这是基本原则,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财经公关,构建投资者关系网络,树立企业形象,发挥资源优势,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实盘监控,把握好企业的发展命脉、抓好时间点,为企业创收,需要做到宜刚宜柔,相机而动。我们以嘉汉林业为例,嘉汉林业被浑水摸鱼公司的卖空报告导致股票大跌、退市。当公司出现这种情况时,首先需要做一个一到三个月的战略、策略危机计划,来找到受批评的源头,找出证据来证明负面的信息是别人恶意的批评,通过适当渠道传递信息给公众和投资人。正面回应,重建投资人的信心。
中国对外贸易:您说到投资者关系,让我想到了索尼。索尼是一个电子行业中非常成功的企业,除了“要做就做最好”的企业理念和“换档快一拍”的市场和研发策略之外,他们的秘密武器正是在资本市场上不凡的投资者关系运作,才成就了他们在电子世界的强势。与许多大企业不同,索尼将资本市场作为其融资的首选,而非依赖银行筹措资金。索尼灵活、游刃有余地在市场中良性发展,您能谈谈投资者关系与资本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吗?
朱丽洁:投资者关系的处理,在资本市场是一个润滑剂的作用,为市场营造一个公平交易的环境。投资者关系作为一个纽带性质的行业,它起源于资本市场,生存于资本市场,又回馈于资本市场,因而它的存在起到的作用的不可小觑的。武汉有机在美国资本上市后,付出了20%的股权代价却仍是一个空壳公司。这个公司缺乏前瞻性信息,与市场各类中介机构之间关系的管理不当,对公司的运作起不到任何积极的作用,从而也得不到在市场生存的机会。相比,透明的信息传递,规范的投资者关系处理会给市场本身注入新鲜的氧气,使整个市场都鲜活起来。同时,投资者关系的处理为公司的股价提供更好的升值空间,从而回馈市场。
中国对外贸易:正如您说的市场需要新鲜的空气,而良好的氛围一定需要参与者共同的维护,以及“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的监管。您能谈谈在市场这盘棋中,都有哪些人参与这场游戏?对那些不规范的操作行为,我们又应该监控谁?您能否举例说明?
朱丽洁:一般我们熟知的市场参与者有:投资人,政府,公司,银行,律师,券商,以及投资者关系人等几个角色。比如东方纸业。在2010年6月28日,他们遭遇到美国一家名为“浑水摸鱼”的研究机构的质疑,对其私募融资用途、财务数据等问题大肆渲染成一篇研究报告,致使之后3天股票跌幅13%。面对政府危机,东方纸业为了澄清质疑,聘请了可信的第三方—律师事务所和审计事务所,公开财务报告和运营透明度。直到11月29日,东方纸业的大幅动荡起伏得以终止。归根结底,良好投资者关系从而挽救了股票市场的暴跌。政府,投资人,公司,券商等市场参与者都做到提高自身的规范化来参与市场,同时互相监督。从而使市场的自净率提高,让资本和信息在市场中自由流通,形成良好的市场运作环境,从而达到市场的良性循环。
中国对外贸易:从2006年到2010年之间,共计339家中国公司在美国主板市场上市,其中有106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223家在纳斯达克上市。“中国牌”泡沫般增长,给我们的感觉是,二级市场一夜雨疏风骤之后,昼夜间差甚大,如果海外的上市公司面临回归,是否他们会承担更大的风险?
朱丽洁:退市回归从理论上看很简单。数百家中资公司已经通过反向收购方式在美国上市,它们将所有资产注入一家在纳斯达克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或者在场外交易的空壳公司。上市以后这些中资公司才发现,在美国挂牌上市伴有巨额合规成本,况且与中国股市相比,在美国市场交易的股票估值也比较低。于是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出手从美国股东手中收购股权,让公司从美国退市并回归中国上市,之后私募再退出。然而,尽管此类交易表面上看有明显吸引力,但也存在巨大的、不可控的风险,试图进行此类交易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可能会受到致命打击。这些中资公司一旦私有化,能不能在中国重新上市还要打一个大问号。
中国对外贸易:朱总,最后请问您,您在美国金融市场摸爬滚打多年,请谈谈美国的市场,以及美国市场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先进发展模式,我们是否可以直接拿来借鉴,我国上市公司到底该如何做到以上所说的保持信息披露,透明度和为企业的长久生存把握好持续性?
朱丽洁: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前金融市场也处于不规范的状态,内幕交易盛行,虚假消息泛滥,也谈不上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正常良好的沟通。随着美国金融监管、法制的逐步健全,以及上市公司、投资人素质的提高,市场本身自发形成了对投资者关系管理的需求。美国在投资者关系领域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还处在一个探路的阶段,需要的是“取其精华”来完善我们自身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准确的市场信息,庞大的投资人网络,精准的研究报告把握好这些方面,同时处理好两个层面:一、理性方面,技术性的信息传递是否准确,受众是否是相关方,传递信息渠道是否有效。二、感性方面,传递的信息是否能承载市场偏好的价值,所传递的东西是否可视化、易理解,企业的商业模式是否具有继往开来的创业性投资前景。投资者关系既是技术,也是艺术。
财务管理透明度 篇12
关键词:财务报告透明度,公司治理,会计信息
一、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透明度现状
第一, 财务报告内容缺乏完整性。内容完整性是指上市公司对所有投资者公布的财务报告, 能使使用者获取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和经营风险水平等有利于投资决策的足够信息。具体表现为:公司重大担保事项披露不充分及关联方交易披露不充分;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不利宏观因素经常避而不谈;对或有事项特别是预计负债方面、分部信息、偿债能力、预测性财务信息等方面的披露不充分;对财务指标的揭示不够充分;对于环境问题、废原料回收等关于资源性信息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不充分。
第二, 财务报告内容缺乏真实性。在我国, 财务报告中的信息缺乏真实性是财务报告中最主要的问题, 也是对我国财务报告质量影响最主要的因素。主要表现为:财务报告中有虚假陈述, 主要是虚构交易事项;隐瞒交易事项;利用会计政策的“专业判断权”对交易事项做出非公允的表达, 从而造成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严重背离, 使财务报表客观性不足。
第三, 财务报告公布缺乏及时性。我国证券市场上财务报告公布不及时现象, 为操纵市场和内部交易行为留下巨大的发挥空间。表现有:定期报告“补丁”现象层出不穷;大多数公司历年都是接近限定期才发布公告, 而且临时信息披露时间滞后甚至隐瞒不报;未能及时披露公司重大事件公告书。
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透明度问题成因
第一, 经理人市场竞争程度不够。目前, 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经理人市场, 国有上市公司中的多数高层管理人员还是由组织任命, 较少通过经理人市场的竞争性来选择。同时, 由于目前对经理人业绩正确评价的市场机制还很欠缺, 经理人市场的信用档案更是无处可得, 经营管理者不会担心提供虚假财务报告影响自身发展, 反而会因此获得经济收益。
第二, 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基本为“三会四权”, 在企业运作中所发挥的作用却相当有限。我国在实行股权分置改革, 当下国有股比重仍过大, 公司股权高度集中, 股东会实际所有者缺位。独立董事激励和约束机制缺乏, 而且独立董事缺乏对公司全面深刻的了解, 影响董事会发挥作用。监事会则只在法律形式上被赋予了有限的权利, 没有罢免董事的权利和明确的业务监督权。
第三, 政府监管、市场监管不到位。多个政府部门在履行监督职能的过程中难以沟通, 导致出现不协调的监管措施, 甚至有些规定是相互矛盾的, 导致我国财务报告有过多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市场监管依靠自律性, 但我国政府过于刚性, 导致我国市场和企业十分依赖政府监管, 市场无法充分发挥信息披露的监管作用。
第四, 法规制度不完善。法律惩罚制度不完善, 法规制度缺乏对投资者进行保护的民事赔偿制度和对执行者的问责机制。导致造假收益会大于造假损失, 公司管理层在信息披露时就会有法不依, 监管执行者执法不严, 使法律制裁难以落实。会计准则相对不完善, 财务报告中的内容有过多的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和财务操纵行为, 影响财务报告质量的提高。
三、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透明度的建议
第一, 加强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信用制度。高层管理人员对财务报告质量的高低起决定性作用。上市公司在对会计人员进行素质提高的同时也需要关注高层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应当完善我国的经理人市场, 优化经理人激励机制建设, 通过经理人的信用评价体系对其信用进行评级, 建立经理人信用档案并且对社会公开。从而使高层管理人员具有更强的信用意识, 提高财务报告内容的真实性。
第二, 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我国“三会四权”的内部治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 将间接或直接的提高财务报告质量。首先要通过持股结构的调整, 减少国有股, 分散大股东的股权, 解决“一股独大”的问题, 减少高层管理人员与董事的交叉任职, 增强不同持股者及高层之间的相互制衡。其次应当完善监事会制度, 完善监事的薪酬制度和监事会经费制度, 提高监事会对公司监管的可行性和力度。再次应当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给予独立董事必要的行使职权的条件, 建立适当的独立董事任职标准, 建立独立董事的自律性机构。
第三, 健全财务报告的政府和市场监管体系。由于自利性动机, 提高财务报告质量还需要外部监管来完善。首先政府部门要健全监管主体内部委托代理机制, 加大对监管人员的激励和约束, 形成一支公正、高效、廉明的监管人员队伍。其次建立明确的监管目标, 使政府其他目标对监管目标的负面影响最优化, 改变多头管理体制, 使政令统一。再次应加强证券市场的自律监管, 充分发挥证监会的作用, 加强政府管制力度;设法降低监管成本, 提高监管效率;建立和完善证券市场监管的组织体系, 使证券参与者不断增加信息监管的法制意识。最终形成分工明确、相互协凋、结构严密的政府和市场监管体系。
第四, 完善关于财务报告的法规制度。首先法规制度规定尽可能详尽的财务报告的内容、频率和公共获取渠道;构建和完善我国财务报告中的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其次完善财务报告方面诉讼机制与法律责任, 引入集体诉讼制度, 加大证监会的执法力度。再次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 增加违规成本, 使相关人员具有自觉遵守法规制度的意识。
参考文献
[1]、郜进兴, 林启云, 吴溪.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十年回顾[J].会计研究, 2009 (1) .
【财务管理透明度】推荐阅读:
财务信息透明度06-12
上市公司财务透明度分析08-01
运输过程透明管理05-21
透明化管理06-09
运输过程的透明化管理10-22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报告管理方案05-19
财务管理专业介绍,财务管理专业简介07-21
财务监督提高财务管理06-03
财务管理05-09
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规范财务管理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