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案例:对联的文化研究

2024-09-17

综合实践案例:对联的文化研究(精选8篇)

综合实践案例:对联的文化研究 篇1

走进对联,传承文明

——关于对联的综合实践案例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石横镇南大留小学张金兰

一、活动背景及总体介绍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对联以其独特的方式传承着中国文化,发展至今,更显其精妙与独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每逢过年还保留着贴春联的习俗,在一些旅游地也经常能见到对联,但现在的孩子由于对这种文化了解甚少,所以显得莫不关心。小学语文第七册有《春联》一课,学生通过学习已对春联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有些学生提出来,他们还发现有些人家墙壁上也挂着类似春联的句子,砌新房上梁时也要贴,那么这些是不是也叫春联呢?他们觉得了解的还不够深入,还想进一步了解。为进一步宏扬中国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审美情趣,通过活动,使他们更深刻地了解对联,了解中国的文化。

二、活动目标:

1、了解对联的起源、形式、类型以及有关对联的故事等。

2、在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有能力的学生学写一些简单的对联。

3、培养学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查找、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4、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能力。

5、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

6、通过小组合作的集体研究,感受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7、通过查找资料、调查研究,懂得生活中中处处有学问,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一)选题分组

1、谈话激趣

大家通过学习已对春联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类似的句子?这些也是春联吗?

通过讨论,学生得知这些不叫春联,而是对联,春联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2、师出示对联“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教师这里有一幅奇特的对联,有谁能读一读。

请学生读一读。

3、这幅对联应该怎样读呢,这里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师讲述有关这付对联的故事。

4、你们还想了解对联的哪些方面?

5、学生分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把学生的问题板书出来。

6、整理问题,进行归类,生成研究主题。

(对联的历史、对联故事、怎样写对联、对联的类型„„)

7、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组合成小组,确立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专题,设计研究方案。

(二)商讨小组活动计划

1、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组合分组,民主选定组长。

2、讨论小组分工,聘请指导教师,撰写小组研究计划书。

刚才大家讨论得非常热烈,下面我们一起交流一下,根据你们确定的研究主题,你想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取你所要的信息。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归纳获取信息的途径:

1、上网查资料

2、图书馆找资料

3、书店买一本有关对联的书。

4、访谈村上写对联的人或老师

5、把人家贴在门上的对联写下来。

6、请专家作讲座。

7、打电话给亲戚、朋友。

(四)师小结

希望每位同学在研究中能发挥自身的特长,积极参与、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取得能力和知识的双丰收。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一)自主探究

学生根据自己选定的主题,采用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形式,分组进行研究。

1、调查访问(学生以照片、录像、录音、记录等形式记录采访过程)

(1)、访谈有关老师。

(2)、采访村上写对联的人或自己的亲人。

对联研究访谈记录:

研究主题:对联的用处

访谈对象:张老师

访谈时间:2012年10月28日

访谈地点:学校办公室

具体内容

问:张老师,我们如今哪些地方还用对联?它们有什么用?

答:用对联的地方还是比较多。如在过年时,家家户户在门上要贴春联;人们在结婚的时候,要在新房门上贴婚联,以祝愿新人幸福美满;再如有老人祝寿时,要在中堂上挂寿联,来祝愿老人与天齐寿。

问:我还看到有些人家在一幅画的两旁挂对联,这是怎么回事?

答: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堂,主要来显示主人的文化品味和文化修养,对联的内容通常要和画的内容相配。

2、查找资料(教师指导综合实践材料记录的方法)

(1)教师提供相关的网站或教学生用“百度”网站搜索有关资料。

(2)让学生到学校图书馆借阅有关书籍资料。

(3)有条件的学生到书店购买有关书籍。

(4)找找身边的对联,到村上把人家贴在门上的春联收集起来。

3、填写研究记录

对联研究记录:

研究主题:妙联巧对

研究人:张亚茹、张瑞琪

研究方式:查阅书籍

资料来源:楹联世界、家中的书籍

研究时间2012年11月3日

研究地点:家中

具体内容: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文学形式。它由数字相等、词性相同、内容相关、对仗工整、音韵优美的特点,故享有诗中之诗的美誉,许多妙联巧对,更使人赞叹不已。如: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心得体会

原来我对对联一点也不了解,即使看到了也没有仔细去读,现在通过研究,觉得很多对联写得非常精采,我国古时候的人真厉害。我越来越喜欢这些对联了,我去公园也看见有些亭子的柱子上写着对联,但那些字我不认识,看样子我还要继续努力。——张瑞琪

(二)阶段性反馈交流

1、各小组整理收集到的材料。

2、交流收集到的资料,并说说是采用怎样的方法收集到的。

3、谈谈在研究中所碰到的困难,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4、调整自己的计划。

5、写反思日记。

6、组织阶段评价。

首先,每位学生对照自评表,对自己在活动是的表现进行分析和评价。然后展开组内交流,同时小组成员对他进行组内评价,并提出建议。然后指导教师根据其表现进行口头或书面评价。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

(一)谈话导入

通过这段时间的调查研究,同学们一定收获不小,你们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二)成果汇报展示

1、妙联巧对组汇报。(部分)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我们知道了很多有关对联的故事,如:《王羲之妙书春联》讲的是: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有一年从山东老家移居到浙江绍兴,此时正值年终岁尾,于是王羲之写了一春联,让家人贴在大门上。对联是: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可是此联一贴出,便被人夜揭走。家人告诉王羲之,王羲之也不生气,又写一付贴上,内容是:莺啼北星,燕语南郊。谁知天明一看,又没了。可这天已是除夕,眼看左邻右舍都贴上了春联,惟独自家门前空空,急得王夫人催着王羲之想办法。王羲之想了想,又写一付,但此次只贴半截: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夜里又有人来揭了,但一看,这付对联实在不吉利,只能溜走了。早晨刚亮,王羲之亲自把另半截贴上,大家一看,此联变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众人看了,齐声喝彩,拍手称妙。

我们小组还收集了许多奇联妙对,今天先考考大家,看大家的水平如何。请在下面的对联中填入动物名称,组成对联。

(1)江水腾()影,春晖照华年。(龙)

(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扬鞭策()入新岁,举杯祝酒迎来年。(马)

(4)一马当先辞旧岁,三()开泰贺新年。(羊)

(5)()啸青山千里秀,风拂翠柳万户春。(虎)

(6)风拂杨柳千山绿,影随玉()万户春。(兔)

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遇到一位年过百岁的老人,令他十分惊奇,乾隆出了上

联,纪晓岚略加思索便对出了下联: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还多一个春秋。同学们,你知道这位老人有多少岁了?

2、对联写作组汇报。

我们通过活动,已基本掌握了写对联的一些要求,并且也学着写了几幅对联,现展示给大家看,请多提宝贵意见。(学生把自己写的对联贴在黑板上)

古往今来,许多名人都把自己勤奋读书的感受或经验写成对联,以鞭策自己,激励别人。现在把这些对联送给大家: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孙中山

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徐特立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在学生认真听取各组汇报后,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1)、听了他们的汇报,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他们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

(2)、听了他们的汇报,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三)组织评价。

首先,对照评价内容,让学生用描述性语言进行自我评价;其次,课题小组成员通过观察、记录等对小组成员进行口头评价;然后通过家长问卷让家长进行评价,接下来由教师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活动档案袋等作出鼓励性、协商式评价;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作出对自己的终结性评价。

同学们,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已经深入了解了有关对联的知识,但还有很多知识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究,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到今后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去,在活动中锻炼自己、充实自己、展示自己,相信大家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四、活动的结果与评价。

活动结束后,我们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了评价。我认为,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不但对“对联”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自己的精心策划、准备、实施,使他们明白了合作精神的重要性。通过实践接触社会,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应变能力。在活动中,同学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失败的辛酸,困惑的苦恼,获得的艰辛,所有的这些,锻炼了每一位学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并培养了顽强的毅志力和责任心。主题活动的开展,为培养学生综合利用、自主创造信息的能力也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五、学生的收获。

1、发挥了自主探究精神。

由于是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和内容,所以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们不仅仅从书本上、课堂上获得知识,而且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向了社会,通过主动的探索,去发现和体验。

2、学生学会了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学生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明白了获取新知识的途径很多,如查阅资料、网上查询、实地考察、采访专家等。在收集了许多信息的同时,他们对这些信息要进行筛选、分析,并进行归纳。从而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得到培养。

外出活动、课间讨论要交流,课堂上谈自己的方案要交流,对别人的方案提意见或建议要交流。采访对方,要对方合作;制定方案,要小组合作;课堂上要

与老师、同学合作;课后要与同学、家长合作。

4、增进了学生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在活动中,有的学生挨家挨户把门上的对联抄下来,有的学生到镇文化站去采访;有的去向一些经常写春联的长辈讨教等等,所有的这些,增进了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六、指导教师的认识和体会。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门新型课程。基于这一理念,我和我的学生一起共同开展了“对联”这一活动,在活动中有了更深的体会。

1、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体现活动的自主性。

这次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尊重了学生的爱好,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从主题的选定到小组成员的确定,再到聘请指导教师,制定活动计划等,教师只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指导,没有包办代替学生的活动。

2、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体现活动的实践性。

实践性是综合实践的核心。此次活动学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开展实践活动,在采访、查阅、了解、探究等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观察生活,养成收集信息的意识、习惯学生每天生活在社会中,可接触到很多信息,而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生活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经常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从生活中收集信息,能使他们养成自觉搜集信息的习惯。合理利用各种信息,在分析处理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围绕某一问题的解决,创造出新的信息,这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核心。主题活动的开展,为培养学生综合利用、自主创造信息的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4、突破学科之间的隔阂,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

综合性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础特性。活动课程的学习内容来自于学生周围的现实生活,许多问题自身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在这次活动中就包括了语文(创作对联)、书法(写对联)、历史(对联的起源)、社会(风俗)等方面的内容,围绕着“对联”这个主题进行了综合、重组,使学生对“对联”有了全方位的认识。

5、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体现了课程的互动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在将预定好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在开放的活动中,师生共同是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依靠大家的共同智慧和创造精神,在活动中共同成长。

综合实践案例:对联的文化研究 篇2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家庭碳排放,调查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中规定的普通高中必修课程, 是一门注重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目标, 目的是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确定主题、制定方案等过程, 学习调查研究、实验研究、观察研究、文献研究等科学方法的基本规范和操作要领, 养成探究习惯, 形成科学的态度和初步的创新精神。研究的主题强调趣味性、内容与课堂知识的联系性、对生活、科技与社会的关注性。在以“活动—参与”为模式的平台上, 构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交际能力、创造能力等。

在此, 我们提供一则综合实践活动的操作案例“家庭碳排放的调查研究”, 该案例从人类生活对环境的影响入手, 培养学生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同时, 通过该案例探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

一、确定课题

1. 课题的提出。

随着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变暖这一共识越来越被大家所接受, 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意愿也越来越强烈,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低碳就是要使社会经济体系的构建和发展能够实现低碳排放。实现低碳经济有各种指标, 包括: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实现低碳经济的投入、实现低碳经济的政策努力、公众参与度等。特别是公众参与度至关重要———只有更多的人了解生产、生活带来的碳排放及其对气候环境的影响, 才能理智地选择低碳生活, 克制住不断膨胀的消费欲, 才有可能有效地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家庭碳排放的调查”作为综合实践研究的课题, 是基于我市张北县恰处内蒙古高原, 在发展畜牧养殖业带来经济效益时, 却忽视了高碳排放这一问题而提出。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知道哪些气体属于温室气体, 了解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理解低碳生活的相关知识。 (2) 学会碳排放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初步掌握文献法、调查法、比较法这三种科研基本方法。 (2) 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的方法对信息和数据进行加工, 并针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经历“家庭碳排放的调查研究”全过程, 认同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形成关注人类生活环境的情怀, 养成低碳生活的习惯, 并将这一现代理念进行大众传播。

二、实施方案

1. 知识和技能准备。

确定文献检索工具, 学会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进行文献检索的方法;学会碳排放的计算方法。

2. 划分研究小组。

根据张北一中高二1班学生家庭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 将学生分成三大组:畜牧养殖家庭组、农村非畜牧养殖家庭组、小城镇家庭组, 并确定好每组的课题主持人。

3. 制定研究方案。

(1) 小组的课题主持人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碳排放相关文献的检索, 学习检索到的相关知识, 结合家庭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讨论确定碳排放调查表的具体内容, 确定碳排放的计算公式。 (2) 对每个家庭温室气体排放源进行归纳、分类统计。 (3) 将 (2) 调查得到的数据代入碳排放的计算公式进行年排放量计算。 (4) 比对其他小组的数据, 撰写小组课题研究报告。

三、成果汇报

1. 共同成果——理解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学会低碳、减排。

温室气体是指大气中自然或人为产生的某些气体成分, 它们能够吸收和释放地球表面、大气和云发出的热红外辐射光谱内特定波长的辐射。该特性导致温室效应。水汽 (H2O) 、二氧化碳 (CO2) 、一氧化二氮 (N2O) 、甲烷 (CH4) 和臭氧 (O3) 是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此外, 大气中还有许多完全人为产生的温室气体, 如《蒙特利尔议定书》所涉及的卤代烃和其它含氯和含溴的物质。除CO2、N2O和CH4外, 《京都议定书》将六氟化硫 (SF6) 、氢氟碳化物 (HFC) 和全氟化碳 (PFC) 定为温室气体。

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是水汽 (H2O) , 水汽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大约占整体温室效应的60%~70%, 其次是CO2, 大约占26%, 其他的还有O3、CH4、N2O、全氟碳化物 (PFCs) 、氢氟碳化物 (HFCs) 、含氯氟烃 (HCFCs) 及六氟化硫 (SF6) 等。

温室气体能有效地吸收地球表面、大气本身相同气体和云所发射出的红外辐射。如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 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 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 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罩, 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

特别是近年来, 由于CO2的肆意排放, 气温的年际变化越来越大, 热的时候更热, 冷的时候更冷, 加上化石能源几乎到了枯竭的边缘, 因此, 低碳生活是迫切的需要, 是环境和资源的双重必然。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 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 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低碳生活并不是一般人误解成的“苦行僧”生活, 而是要更聪明地使用能源, 有意识地节约能源, 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所以,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自觉行动, 力争实现低碳减排目标:

(1) 改善牛饲料配比, 多种树养草, 减少畜牧业生产中碳排放对气候的影响。

(2) 换节能灯泡:11瓦节能灯就相当约80瓦白炽灯的亮度, 使用寿命比白炽灯长6到8倍, 不仅大大减少用电量, 还节约了更多资源, 省钱又环保。

(3) 购买那些只含有少量或者不含氟里昂的绿色环保冰箱。丢弃旧冰箱时打电话请厂商协助清理氟里昂。选择“能效标志”的冰箱、空调和洗衣机, 能效高, 省电省钱。

(4) 购买小排量或混合动力机动车,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5) 少吃红肉 (指牛、羊、猪肉) , 少吃反季节蔬菜及空运的奇异水果。

(6) 选择公交出行, 减少使用小轿车和摩托车。

(7) 少买衣服, 减少电器待机时间, 循环使用生活用品, 以节省资源、能源消耗, 减少碳排放。

(8) 使用空调的温度设定:夏天26℃左右、冬天18~20℃左右, 对人体健康有利, 还可大大节约能源。

为此, 学生还组织了一次“低碳减排, 从我做起”的签名承诺仪式, 实现了教师预定的教学目标。

2. 畜牧养殖组家庭平均碳排放调查报告。

注:碳排放计算方法 (源自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网http://www.hinature.cn/)

(1) 放牧一头乌干达奶牛8个月排放1t CO2; (2) 每生产1kg肉类就会排放出36.4kg CO2; (3) 开车的CO2排放量 (kg) :油耗升数×2.7; (4) 用电的CO2排放量 (kg) :耗电度数×0.785; (5) 的士的CO2排放量 (kg) :的士费×0.36; (6) 用水的CO2排放量 (kg) :每吨×8; (7) 搭公交车CO2排放量 (kg) :次数×1.36; (8) 1t无烟煤燃烧的CO2排放量:3000kg; (9) 天然气、煤气燃烧的CO2排放量 (kg) , 立方米×1.9; (10) 当计算出碳排放量后, 还会显示出需要植树的棵数。这里的植树计算, 是根据中国西南生长30年的冷杉的吸收量计算的 (111kg CO2/每棵树) 。

分析实验结果可知, 畜牧养殖业年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76.4%, 是家庭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3. 农村非畜牧养殖家庭组平均碳排放调查报告 (采用以上碳计算方法) 。

分析调查结果知, 燃煤产生的CO2占年碳排放的53.8%, 是农村非畜牧养殖家庭组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4. 小城镇家庭组碳排放调查报告。

由分析实验结果知, 在被调查的家庭中, 年度碳排放全部超标, 这是由于地域原因造成的, 由于采暖期长, 人均采暖用煤1t, 这一项大约产生CO23t, 已超过全国平均值。

四、评价与交流

张家口地处内蒙古高原, 畜牧养殖、传统耕种和燃煤采暖的方式使本地的碳排放量异常偏高, 气候变暖对环境的影响非常明显。过去是“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现牛羊”, 现在是“沙尘暴, 随便刮, 放眼一望都是沙”。因此, 对于低碳生活同学们进行了热烈地讨论与交流, 结合教师评价, 形成以下几点有价值的交流结果:

本课题通过让学生对家庭碳排放进行调查, 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又让学生经历了科学研究的全过程, 学会了文献法、调查法等基本的科研方法, 更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的温室气体CO2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这一国情, 低碳生活是必须的。因此, 改变家庭生产、生活方式, 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研究性学习在课程改革的今天, 有着构建知识和技能两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 特别是研究过程中能充分利用信息课程和社区学习资源, 有助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最令人欢欣鼓舞的是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热情高, 干劲足, 所以, 选好课题, 坚持做下去, 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将学习化学的兴趣转变成志趣, 升华成志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张艳华, 闫蒙纲.“常见水果的营养成分调查及Vc含量的测定”研究性学习案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8, (12) :19~21.

[3]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37~149.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5]岑伯宁, 姜克隽.低碳生活必将选择的未来[J].新知客, 2008, (9) :34~75.

“综合与实践”案例研究概述 篇3

一、设计、开发活动目标

课题组深入研究课程标准,结合国内外关于“综合与实践”案例设计与开发的经验,拟订出初步目标,并将目标提交给相关专家、一线教师进行可行性论证,最终形成了这样的设计、开发目标:围绕聚焦课程内容、体现数学本质及思想的10个核心目标设计实践活动,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维,提升数学素养。

二、设计、开发的核心维度

1.活动内容的选择

活动内容要体现出综合性与学科性特点。具体可以从数学各部分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工具等方面进行选择。

2.活动方式的选择

活动方式强调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活动相结合。具体来讲,教师要根据活动内容和目标,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实景观察、实地测量、动手操作、数据收集、问卷调查、数据计算等形式,对如何发现问题、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完成的问题、如何把实际问题变成数学问题、如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如何选择合作伙伴等进行亲身体验。

3.活动结果的展示与评价

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有效地呈现学生的实践成果,以帮助学生体会成果的价值,逐步积累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

三、设计、开发中对于活动类别的划分

课题组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最终将“综合与实践”活动划分为小调查、小课题、小设计、小操作、小游戏和其他六个类别。其中,“其他”是指前5个类别中某两个以上的组合。

1.小调查

所谓“小调查”,指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和方法,围绕某一个主题开展调查,以获得信息、分析信息、作出决策或推断的学习活动。这项活动能促使学生积累调查研究的经验,提高他们调查研究的能力,提升他们调查研究的素养。

2.小课题

所谓“小课题”,指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和方法,通过推理、实验和查阅资料等手段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的学习活动。这项活动能促使学生积累课题研究的经验,提高他们课题研究的能力,提升其从事课题研究的素养。

3.小设计

所谓“小设计”,指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和方法,经历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整体策划、统筹安排、优化设计等过程,解决某一个或几个问题的学习活动。这项活动能促使学生积累设计研究经验,提高他们数学设计的能力,提升其科学设计的素养。

4.小操作

所谓“小操作”,指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和方法,经历动手操作、观察、记录、解释、讨论的过程,得出某一个或几个问题的结论的学习活动。这项活动能促使学生积累数学操作活动的经验,提高其数学操作的水平。

5.小游戏

所谓“小游戏”,指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和方法,经历理解或制订规则、开展游戏的活动过程,从而解决某一个或几个问题的学习活动。这项活动能促使学生积累数学游戏的经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

6.其他

“其他”指同时涉及到前五类中某几类的活动。如,某项活动中,既需要开展小调查,又需要进行小操作。

四、案例的写作

整体而言,“实践与活动”的案例写作需要包含三大版块,即案例的设计意图、正文、学生作品和调研问卷。

1.案例的设计意图

案例(活动)的设计意图要着重阐明四个方面。

(1)学生研究与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如,学生解决某一个问题或几个问题的平均时间是多少,最少是多少,最多是多少。该部分还需注明学生解决的一个或几个问题是师生一起讨论提出来的,还是教师提出后,由学生理解并解决的。

(2)经历哪些活动过程(如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和采用什么样的活动形式(如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实景观察、实地测量、动手操作、直接收集数据、问卷调查、真实数据计算等)。

(3)解决问题中主要用到哪些知识点,如钟表知识、两位数加法、条形统计图、估算的知识等。

(4)该活动对应课标中“十大数学核心概念” (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中的哪一个或哪几个。

2.正文

正文部分一般包括案例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评价五个方面。

活动目标既包括技能目标,又包括情感目标。活动准备主要指活动前需要准备的实物。活动过程主要阐述这个活动分成哪几个过程,可以是几个层次或阶段,可以是延伸与拓展,也可以是课外阅读。活动评价主要是回顾与反思,评价内容(项目)要与活动的目标相对应,尤其要重视过程性目标的评价。六个类别的活动的评价可以结合各类活动的流程进行个性化设计,如“小调查”等类别可增加“问题由谁提出”的评价内容。评价结果一般通过归档的方式保存。

3.学生作品和调研问卷

教师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及时发现案例的不妥之处,并在实践中不断的修改和完善。教师要注重收集学生在活动中提交的作品,为后续研究积累第一手资料。

责任编辑 姜楚华

综合实践案例:对联的文化研究 篇4

中学生交往问题研究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拥有青春,青春是我们生命中一道神秘、迷人而又充满生机活力的风景线。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青春期是我们从童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是成熟和幼稚更替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存性并存交错的时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和学习活动的变化使我们的心理出现了一次质的飞跃。”青春期是青少年的体格、学识、品质和心理等方面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构筑生命巅峰的基础,是我们奋发向上、实现理想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不但要主动地了解自己,更要积极地把握自己、塑造自己。

步入青春期,同龄人的关系比父母的关系要亲密。相似的经历使同龄朋友彼此结成了“盟友”,同伴之间把友谊当成“至高无上”的追求。他们讲“义气”,守“信用”,有时甚至在犯错误时也为朋友打抱不平。此时的男生瞧不起女生的娇气、柔弱;女生则讨厌男生的粗野、调皮。实际上,这是他们对男女交往表现出的一种内心的向往、行为的回避。现实中,我们发现,也有个别的男女同学在感情上十分接近,从而招致其他同学的好奇和老师、家长的不满。中学生人际交往成了学校乃至社会都十分关注的现象之一。

一、调查问卷分析

我们共分发了100份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和统计结果如下:

◆你有很多好朋友吗? 有()不是很多()没有()

◆你很受同学和朋友的欢迎吗? 非常受欢迎()一般()不受欢迎()

◆你和同学或朋友闹过别扭吗? 经常()偶尔()从不()

◆你觉得自己目前的处世方法如何? 不好()一般()很好()

◆你交往过男(女)朋友吗? 有过()没有()

◆你觉得我们这个研究课题怎么样? 很好()一般()不好()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统计:

第一题:有:82人 不是很多:16人 没有:2人

第二题:非常:48人 一般:52人 不受欢迎:0

第三题:经常:2人 偶尔:86人 从不:12人

第四题:不好:1人 一般:35人 很好:64人

第五题:有过:64人 没有:36人

第六题:很好:86人 一般:12人 不好:2人

问卷调查后,我们进一步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以下就是我们的研究成果。我们为青少年朋友们提供了一些好的交友之道,并且选择了一些朋友们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愿朋友们在看过之后,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启发,走上正确的人生之路。

二、交友指南

1.学会处世

不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凡事须三思而后行;对人要和气,可也不要过分狎昵。

应该用“钢圈”将相知有素的朋友“箍”在你的灵魂上,可是不要对每一个泛泛的新知滥施你的交情。

避免与人吵架,可是万一争端已起,就应该让对方知道你不是可以轻侮的。

倾听每一个人的意见,但只对极少数人发表你的见解;接受每一个人的评价,但保留你自己的判断。

2.交友之道

(1)相互保持距离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我们都有权利保护自己的情感。如有朋友试图尝试闯入相互的私密空间,友谊就会有破裂的危险。

(2)使你的意见具有建设性

当一位朋友讲话时,要注意听,不要插嘴。如果朋友请你提意见,那你的意见应是积极的、具有建设性的。

(3)忠实

忠实就是忠诚。它意味着值得称道的信任;它意味着要与朋友“同甘共苦”,不在背后诋毁朋友,也不允许别人这样做。

(4)赞誉并鼓励

告诉你的朋友,你喜欢他们些什么,由于他们在你生活中的出现,使你感到多么地欣慰。你为他们的才能而高兴,为他们的成功鼓掌。

(5)诚实

坦诚交往是友谊的要素。表达出你的看法,不管它是好是坏,不要抑制自己的怒气或是忧虑。坦诚的空气能帮助友谊之树生长,但也要知道有些事情还是不说为好。

(6)平等对待

真正的朋友间没有什么人是“头儿”,也没有余地给你夸耀自己是如何的聪明、成功的。它不允许有嫉妒、高人一头或低人一等的现象出现。

(7)信任朋友

信任有时会被破坏,但它是友谊的基础。自己作出努力,也相信你的朋友们内在的优良品德。

3.朋友间交往应注意的问题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第一,多为他人着想,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一个人的生命和学识毕竟是有限的,如果积极主动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他们密切合作,就能使自己和他人有限的学识得到最大的发挥。随着交际范围的扩大,友情的加深,我们就能从朋友那儿得到更多的启发,这对交往各方来说都是受益匪浅的。

第二,善于自知,善于知人。人贵有自知之明,在交往中应多以他人为“镜”,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这样我们就能在与人交往中使自己成熟起来。与此同时,在“自知”的基础上学会“知人”。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交往的范围越大,交往的人就越杂。每个人的人品都各不一样,在与人交往时如果我们不善于了解他人,就会“近小人而远君子”,从而误入歧途,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这点要注意。

第三,克服偏见,全面深入地看待他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根据第一印象去评价一个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成见”。然而“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相处久了,我们常常会发现有些原来印象不好的人其实人品还不错;而有些原来印象非常好的人却让我们失望。因此,要深入而全面地了解对方,不能仅凭第一印象或“道听途说”,更不能对别人妄下定论。

第四,加强自我修养。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有良好的个性品质,不断加强自我修养。一个虚怀若谷、谦逊正直、热情大方的人是不会与一个心胸狭隘、自私虚伪、猜忌多疑的人交往的,自我修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人际关系的质量。

第五,学习一些交往的技能。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很多,这些技能可以帮助我们结交良师益友。

4.怎样才能建立起真诚的人际关系

要想建立真诚的人际关系,首先要做到宽容、理解,与人和睦相处。有的同学总不明白:为什么有时会因为一点儿小事就和同学发生矛盾?为什么有时别人一句话就觉得伤害了自己的自尊心?在这种情况下其实不必担心,因为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的时期,心理素质不稳定,也没有多少社会经验,会发生这种事,多是因为我们从自己的角度考虑得过多,而顾及别人较少造成的。

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待人要态度诚恳,有礼貌;保持情绪的稳定;要大方、热情、谦虚;当朋友感到难堪时或身处困境时要给予关心和帮助;对朋友的缺点和所犯的错误要宽容,并帮助其改正。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5.怎样正确看待“早恋”现象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一般会对异性有好感,希望对方能喜欢自己。他们往往会被对方的容貌、性格、幽默的言语等一些表面现象所吸引。在他们眼里,喜欢的人什么都好,以致于某些缺点也成了个性,有些同学甚至说:“只要和他(她)在一起,我心里就感到满足。要问为什么?没什么理由,我就是喜欢他(她)。”有人称这种情形为“早恋”,从表面上看就是过早地迷恋某个人。既然是“早”恋,就说明恋爱的时间“有点提前”,青春期不是恋爱的最佳时期。

“早恋”的同学没有很好地分析事情的得与失。没有人会愿意吃下未成熟的青果,因为它又苦又涩。对于正在增长才识的同学们来说,锦绣前程才向我们展开,值得我们去追求、去体验的美好事物还有很多很多。鸿鹄千里,是因为它有远大的志向;鹰击长空,是因为它目光长远。今天,我们该去耕耘,用我们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去不断地学习、奋斗,而不应过早地把自己的追求与志向浓缩于二人世界,花样年华里不应仅仅收获这不成熟的情感。

6.怎样才能令大家喜欢你

大家都愿意自己的朋友遍天下,这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人们渴望在交往中获得满足。有些同学也愿意交很多的朋友,但是,他们交友的方式不是建立在别人自愿的基础上,而是把强加于人的行为当作别人对自己的尊重,把别人怕他、帮他做事,看成是自己有威望、拥有很多的朋友。其实,这些同学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已走向了偏执。

自我位置的真正确立不是靠强制、蛮横和霸道来实现的。有时,自己头脑中“我”的形象与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是极不统一的。因此,要想使“自我”的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统一起来,首先要提高自我的修养水平。

每个同学都想有个“好人缘”,都害怕孤立,不愿失去集体和伙伴对自己的信任。如何获得呢?这里有几个小小的建议,供同学们参考。

第一要真诚。真诚是一种崇高的情感,是真实、诚恳、不虚假。真诚首先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上,当同学遇到危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你如果伸出热情之手,就能建立起真挚的友谊。其次,真诚还表现在对人的坦率和尊重上。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因此,尊重对方的态度在与人交往时极为重要。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第二讲信用。在相互交往中一是要信任对方,二是要讲究信用。古人云:“言必行,行必果。”一个讲信用的人,才能做到前后一致,表里如一,受大家欢迎。

第三讲道理。即同学交往时要懂得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能做到平等相处。尊重是平等交往的前提,信任是正常交往的保证,理解是深入交往的途径,宽容是广泛交往的基础。归根到底,平等是沟通、交往的最根本原则。

第四抛弃偏见和嫉妒心理。偏见会使同学之间失去和气,嫉妒则会使人产生不平衡心态,既失去了取长补短的机会,又伤害了彼此间的感情。

如果同学们做到以上这些,应该就能够拥有更多的朋友,也会令大家更喜欢你了吧!

三、研究心得

刘可超:通过对此课题的研究,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在采访中体会到了朋友的价值。“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我们大家都学过,它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人不可能总是顺顺利利的,在你失意时还有人了解你、支持你,这样的人就是知己。我最欣赏的就是“人生得一知己无憾也”这句话。的确,人的一生当中能有几个真正的知心朋友呢?我觉得有一个就很满足了。

史雅薇:通过这次有意义的研究性学习,我明白了什么是友情,也真实地看到了男生与女生之间存在的微妙的情感变化。现在,同学们彼此之间都存有一份信任与坦诚,关系就像兄弟姐妹一样,大家都在有限的时间里努力地学习着,也在学习中继续加深着感情。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个集体里,我们是一家人。

刘晨:我不知道流星能飞多久,值不值得追求;我不知道樱花能开多久,值不值得等候,但我知道你我的友谊能像烟花般美丽,像恒星般永恒,值得我用一生去珍惜。

刘俊:“缺乏真正的朋友乃是一种地地道道的、非常可悲的孤独,因为,如果没有真正的朋友,世界只不过是一片荒野;甚至在这个意义上还可以说,凡是生性不适宜于交朋友的人,其性格是禽兽的性格,而不是人的性格。”这是《培根论人生》中论友谊的一段话,我一直把它作为自己的交友原则,在这里送给朋友们,希望能与大家共勉!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综合实践案例教案 篇5

王黔川

背景分析:

“妈,给我倒杯水”“爸,给我拿拖鞋”,不少孩子在家对父母经常发号施令,家长们“招之则来,挥之即去”。一项调查显示,有七成以上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过分保护子女,事事代劳,甚至还处处看孩子脸色,俨然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佣人家长。专家指出,这种所谓“佣人型”家长,就是对孩子从小过分溺爱,在家庭教育中只给孩子权利,而不让他们承担义务,使得孩子在面对父母时,就像在使唤不花钱的佣人:你给我拿书包,你给我倒水,你给我做饭……把颐指气使当成了理所当然,仿佛都是家长们应该做的。

有研究指出,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成了“孩奴”。家长们除了在行动上对孩子千依百顺、有求必应外,还对孩子百般讨好、迁就,养成了他们娇纵、古怪的性格,态度蛮横、出言顶撞成了家常便饭,严重时甚至会与家长对打对骂,连正常沟通都成了难事。

家庭教育指导专家陈秀茹表示:“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情商的培养至关重要,即对孩子性格、品质、习惯等的塑造。很多家长只看到眼前,没有从长远考虑,认为孩子年纪小,有些东西不用教,以后自然就会了,殊不知让孩子学会独立,增强受挫和自控能力,才是孩子成长中必需的,也是家教中最重要的环节。家长们过多的爱,再加上付出方式的不得当,只会让孩子感到压抑和反感,束缚了他们正常的身心发展,甚至可能导致孩子脆弱、无主见、偏执等性格缺陷。” 案例描述:

活动目标:

培养孩子对亲情的感悟力,唤醒孩子心中的爱。

锻炼孩子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责任和奉献意识。

培养孩子自主,合作的能力。

培养孩子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学会用真情实感写作文。

活动准备

明确要求:

全员参与,认真准备。

分工合作:向学生提出活动的最终目标:出一本以“感恩”为主题的文集,包括:封面、目录、图片、照片、书画作品等内容;开一节“常怀感恩的心“的主题班会。

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进行分工:搜集资料、美工、信息技术、统筹校对。资料搜集

每个同学可以把自己的习作,日记片段,寻找并撰写身边的“感恩故事”,相关照片及对家长的采访记录等,请家长帮助筛选,指点,经过自己的修改后交给资料搜集的同学。

装订成集:

小组讨论自己作品集的名称,并编写目录。

交流修改:

初稿打印出来以后相互交流欣赏,再请老师、家长一起征求意见,校对完毕,装订成册。

队会彩排

活动过程:

准备期(1—4周)

环境熏陶,营造感恩氛围。

围绕“感恩教育”,开展征集宣传标语、宣传画等活动。充分利用校园橱窗、黑板报张贴学生的作品(宣传标语、宣传画等),营造浓郁的感恩氛围。同时利用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与家长交流,使家长对学校开展的“常怀感恩的心”的活动有所了解,并积极配合,形成合力,提高效果。

2、课程渗透,形成德行文化

利用课堂主渠道,使“感恩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如:数学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家庭教育情况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语文教师结合教学要求让学生写一篇“家庭收入支出情况”的调查报告,并组织一场现场命题作文比赛,美术老师组织学生制作“亲情卡”献给父母亲人或老师,音乐老师教唱手语歌《感恩的心》,英语老师则让学生能用英语向亲人表示感谢。

3、故事感染,萌发道德意识

提倡学生阅读“感恩故事、聆听以”感恩“为主题的歌曲、收集各种文本的感恩故事,发动教师、学生共同寻找并撰写身边的”感恩故事“,为班会和成果展示周的各种活动积累素材。

成果展示

1、激情创作,抒发内心情感

经过4周的阅读、欣赏与收集之后,可组织学生开展“谁让我们拥有愉快童年”大讨论,了解父母为自己成长所付出的艰辛,了解社会对少年儿童的关爱,把学生心灵深处的爱呼唤出来,这样学生的创作灵感与真情也被激发出来了。那一封封充满真情实感的书信,一篇篇热情洋溢的文章,一幅幅色彩艳丽的儿童画,一张张温馨的“亲情卡”······无不代表着孩子们真挚火热的心。

2、才艺展

孩子的成长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关怀,要让孩子感受幸福,珍惜幸福,这也是我们活动的最终目的。因此,我们特地安排了一次孩子与父母同乐的以“感恩的心”为主题的班队活动,让孩子拿出自己拿手的才艺,或表演小品、唱歌、跳舞等节目,与家长一起游戏等,让孩子与家长同乐,同时也表达了孩子对家长爱的感激。

案例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在教室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因此我本着对呼唤孩子心中的爱的根本目的,以生活中的情为线索,引导学生学习,让他们把收到的感染和熏陶带到生活中去。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精选) 篇6

《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与管理》

例(湖北省恩施市板桥中学

邓升奎)

活动对象:板桥中学八年级(3)班学生

指导老师:邓升奎(八(3)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

活动时间:周3下午八(3)班综合实践活动课(约5课时完成);

活动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活的必备用 具。在学校,使用手机的学生也越来越多,手机成为了学生与家长沟通的主要渠道。但是,拥有手机的学生也给学习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下载一些不适宜中学生阅读的东西,上课时间偷偷发短信,玩QQ,晚上就寝后躲在被窝里玩聊天、玩游戏。有很多学生使用了超级QQ且长时间登录在线。如此等等,严重影响了学生自身的学习和身心健康。

学校为了规范管理,防止学生在上课期间利用手机玩游戏,或利用手机传播不良信息等,规定中学生不准在校使用手机,并且组织了几次收缴学生手机的行动。

但是,我校是农村寄宿制中学,而且实行的是十天一放假(上两周课,放四天,这是为了给较远学生节省来去的车费)很多学生家长长期在外打工,手机就成为了学生与家长沟通的主要渠道。所以,真正严控手机的使用,对这部分学生又实在是有点不人性;手机的“双刃剑”的矛盾在我校显得尤为突出,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在管理的方式上有必要进行一些探索。于是考虑让学生自己通过活动、讨论、思考,从中找到适当的答案。使学生能自觉去权衡利弊,规范行为。同时为学校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使学校管理更加科学、更加体现人性化。因此产生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与管理》

一、主题内容

(一)准备阶段——制定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

1、让学生知道使用手机的利与弊,从而自觉做到趋利避害,真正使手机发挥积极功能,为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提供帮助。

2、正确认识手机的“双刃剑”作用,为学校规范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活动内容:

1、调查学校实际拥有手机的人数;

2、根据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现状,找出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

3、组织辩论赛——中学生使用手机“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4、结合实际,给学校拟写一份《学生手机使用管理建议书》。

活动过程:

1、分组调查与统计本班、本年级拥有手机的人数;

2、找出使用手机的利与弊并收集整理材料;

3、组织以《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为主题的辩论赛;

4、组织拟写《学生手机使用管理建议书》

5、材料收集与整理、展示、评价;

活动准备:

1、活动主题——《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

2、制定活动方案

准备相关材料(如照相机等)

3、辩论赛场所、主持人和辩手的确定方案及辩论材料;

4、方法指导。

(二)活动阶段(3课时)

第一

1、调查班级、年级拥有手机的人数。

由于学校规定,学生在校不准使用手机,所以在调查中,学生心存顾虑,拥有手机的学生怕被收缴,为了获取真实数据,我向学生说明只是做调查、统计数据,不会因此报告班主任和学校政教处,由此打消学生的顾虑。我首先在八(3)班进行调查,有35人拥有手机,然后要求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调查其他班级学生拥有手机的情况,通过调查,获得我校八年级四个班学生拥有手机的情况如下:

八(1)

八(2)

八(3)

八(4)

总人数

学生数3 5 6 4

258 有手机

人数

8

5

7

126

统计结果表明:目前我校八年级学生中有接近一半(48.8%)的学生拥有手机。

2、提出活动主题。

针对在学校明令禁止的情况下还有近半数人拥有手机的情况,提出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主题——《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

3、找出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

首先,学生个人根据自己的使用手机情况或观察到别人使用的情况,通过思考,写出其使用手机的利与弊;然后分小组进行综合、整理出本小组综合材料。

4、小组综合材料展示

(1)各个小组选派一人根据总结整理出的本组综合材料,面对全班进行宣讲;

(2)收集各组宣讲材料,综合整理,得出综合材料;

(3)班级整理出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

附:统计情况如下:

利:(1)小巧玲珑、携带方便;

(2)便于查看时间;

(3)可以设置铃声,提醒人们不忘事,(比如叫起床);

(4)便于与家人联系(打电话、发短信),(5)方便同学、朋友之间互通信息;

(6)方便上网查资料及下载资料;

(7)方便看电影、电视等;

(8)可以听歌、学音乐 ;

(9)可以拍照片、摄像,记录生活点滴;

(10)可以提高打字水平、熟悉手机的使用功能等上网必备的现代技术手段;

(11)可以利用手机进行网上购物、增长见识;

(12)遇到危险,可以打求救电话;

弊:(1)沉迷游戏,影响学习;

(2)玩游戏、看电影,既浪费时间,又影响视力;

(3)手机辐射,影响身体健康;

(4)上网成瘾成迷,导致精神恍惚、身心疲敝,进而厌学;

(5)QQ聊天,干扰正常学习;

(6)长时间登录超级QQ,费时费力,加重经济负担;

(7)手机短信的隐蔽性,为学生之间早恋提供方便;

(8)考试时利用手机发短信作弊;(9)传播不良信息,激发犯罪意识;

(10)就寝后躲到被子里玩游戏、聊天、发短信,严重影响自己和他人休息。

(11)盲目攀比,导致学生利用手机炫耀、炫富,增加学生虚荣心。

(12)玩手机易导致学生滋生懒惰行为。

5、确定辩论赛主题、主持人、负责人、辩手

根据学生总结出的使用手机的诸多利弊,那么中学生使用手机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作为中学生该不该拥有手机呢?怎样管理合适呢?通过讨论,确定针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问题进行一次辩论,让他们在辩论中求同存异,找到合适的结合点。确定辩论主题为——中学生使用手机“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通过举手调查的方式,把“利大于弊”、“弊大于利”两种观点的人分为两个阵营,然后让他们自己推选出辩论主持人、辩手。推举结果如下:

辩论赛主持人:冉

银(八(3)班班长)

甲方辩手

代磊

郭明芮

田礼浩

罗鑫

文杰

杨文

李江夏 乙方辩手

李苗

刘珍凤

陈建宇

杨威

刘栓

高祥

王枭

6、主持人、辩手准备相关材料;

负责人:冉银——本次活动中辩论赛主持人(1)负责主持词、并与双方辩手商量确定辩论的风格、形式;

(2)负责组织、检查、落实双方辩手准备辩论材料;

(3)准备相关材料及辩论赛场地、过程安排等工作。(于下次课前完成)

第二

1、检查辩论赛准备情况——模拟演练;

2、学生评价:提出辩论赛中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

3、主持人、辩手进一步思考、完善个人辩论技巧,布置其观看相关辩论赛;

3、进一步准备和完善辩论赛相关工作。

第三

时 程序预设:

1、黑板上书:《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辩论赛

(邀请部分教师观摩辩论赛;双方辩手、阵营各就各位。)

2、主持人就位

3、宣布《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辩论赛开始

(1)辩论双方观点陈述;(2)双方辩手依次攻辩

(3)自由辩论

(4)双方辩手派一人作总结发言

4、学生点评:辩论双方的精彩之处与不足之处、感悟等;

5、教师点评:

(辩论赛部分图片资料——附后)

6、布置课后作业:思考并准备给学校写一份《中学生手机使用管理建议书》

(三)总结阶段(1——2课时)

第四

1、活动总结、评价与反思

(1)自我评价:谈个人参与情况、认识与收获及自我反思;

(2)小组评价:小组成员参与度、情感态度、个人突出表现,精彩靓点等;

(3)教师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改进建议。

2、活动拓展延伸:为学校拟写一份《中学生手机使用管理建议书》。

(1)为自己制定一个使用手机的行为规范;

(2)为学校拟写一份《手机使用管理建议书》。

(个人——小组——班级)

(3)写一句倡导正确使用手机的广告语。

第五

3、成果展示:(以展板、橱窗的形式展示)

(1)《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

(相关内容:前言

第一课时之“

4、小组展示”)

(2)《中学生使用手机管理建议书》;

(3)正确使用手机广告语录——学生精典作品.二、方法引导

本次活动从主题选择到活动实施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领作用,注重了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经常发生的事例中选题,为了增强活动的趣味性,活动中间组织了一次辩论赛,在方法上,也力求让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去寻找自己需要的东西,但十分重视活动准备,任何一件事情,要做好必须准备充分,不能“临时抱佛脚”。比如,辩论赛的形式、内容、风格,辩论材料的准备,辩论技巧的把握、辩论语言、态势、激情等,都要一一考虑到位、准备到位。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要求学生通过上网找寻相关视频资料,从中获得个人体验和成长的机会。同时,针对学生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及时予以指点。

充分注意到细节的把握,比如,为了把辩论赛搞得像,先让学生来一次模拟演练,然后针对不足组织学生进行评价,让相关学生、辩手明确需要改进的地方,增强了指导的有效性和活动的实效性。在活动各个环节,师生一起研究,参与式、合作式的开展活动是本次活动的一个特点,从主题选择、辩论赛、建议书、办展板等都是师生共同讨论、合作进行。这也是我历年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风格和做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究,才能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也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附相关资料:

1、辩论赛总结观点材料 ——正、反方总结材料

2、部分学生针对手机管理写的建议书

3、辩论赛上展风采

4、听课教师在点评本次辩论赛

5、使用手机广告语

作者简介:

邓升奎

现年48岁,(生于1964年2月)

中学一级教师,多年从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2011年参加湖北国培计划综合实践学科培训,以100分的成绩获得“优秀学员”称号。

邮编:445031 电话:***

综合实践案例:对联的文化研究 篇7

关键词:京剧,综合实践活动,欣赏

综合实践活动, 是为了改革中国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一种新型课程。与传统实践活动强烈的目标性不同的是:综合实践活动更强调多种主题、多种任务模式、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 通过系列复合性活动, 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体验并初步学会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 具有问题意识, 发展良好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

综合实践活动, 它属于活动课程的范畴, 是新课改的闪光点。目前, 全国的中小学都在开展, 作为一名在校外教育单位工作者, 对“综合实践活动”一点也不陌生。从1949年4月新中国第一座少年宫——大连市少年宫成立至今, 一所又一所的校外教育单位开展着一项又一项综合实践活动, 学员们通过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 巩固了技能技巧, 并在巩固的基础上获得“举一反三”的能力。

作为校外教育, 应该有不同于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表现形态。我认为, 校外的综合实践活动应该包括“专业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两大类, 《走近京剧》综合实践活动理应属于“专业实践活动”。不过, 这里的专业是应该加上引号的, 是相对于学校音乐教育的普及性而言。专业性与实践性也并不是完全割裂的, 有时候是相互融合和相辅相成。

京剧, 作为我国众多艺术剧种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被称为“国粹”,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开展京剧活动, 对于文化的传承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及价值。在这里, 借我宫开展的《走进京剧》实践活动来谈一谈对校外综合实践活动的看法。

首先, 要做好前期准备。在开展活动之前, 让学生进行京剧相关知识的了解, 通过相关材料的充分展示, 使学生逐渐地了解京剧, 认识京剧, 从而为学生接下来的进一步的“走进京剧”奠定必要的基础, 让学员初步了解认识京剧在我国戏剧领域中的“国粹”地位, 了解认识京剧“生、旦、净、丑”的四大角色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 着重就京剧这门艺术在唱腔、念白、 (武打) 动作和脸谱这四个方面的主要特点进行具体的感受。从而使学生对京剧产生一种好奇感, 进而转化为一种浓厚的兴趣, 并且为下一环节进行的相关实践活动做好必要的准备。

其次, 有效开展活动。以《走进京剧》为例, 我们开设以下活动内容:

1.了解京剧起源。

知道中国京剧是世界上三大戏剧文化形式之一。中国京剧集古代戏曲艺术之大成, 吸收了昆腔、京剧、秦腔等艺术, 直到清朝乾隆五十五年 (1790年) , 四大徽班 (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陆续进京才逐渐形成、发展起来。

2.了解京剧流派及名角名段并学会欣赏。

让学生通过上网、看书、向家长请教等方式了解京剧的流派, 所谓流派就是指演员的表演有独特的、系统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特点, 并且这种风格特点得到师承和传播。主要流派有:须生里的谭派 (谭鑫培) 、马派 (马连良) 、麒派 (周信芳) 、汪派 (汪桂芬) 等;小生里的程派 (程继先) 、姜派等;武生里的李派、俞派等;旦角里的梅派 (梅兰芳) 、程派 (程砚秋) 、荀派 (荀慧生) 、尚派 (尚小云) 等;花旦 (青衣) 里的张派 (张君秋) ;老旦里的龚派等;净角里的何派等;丑角里的王派等。特别是了解京剧四大名旦的代表剧, 如梅兰芳的《贵妃醉酒》;程砚秋的《四郎探母》以及后期的《锁麟囊》《女儿心》等;尚小云的《二进宫》《昭君出塞》;苟慧生的传统戏如《金玉奴》《花田错》等, 新剧《钗头凤》《荆钗记》, 等等。对于这些名段, 组织学员直接聆听, 让国粹更快地走入学生心灵。通过生动的视频画面, 给学生以直觉上的感受与刺激, 为接下来学生“分门别类”地走进京剧作必要的准备。

3.了解京剧脸谱。

京剧脸谱, 之所以称为“脸谱”, 是因为每个历史从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 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活动中组织学生收集京剧的各类脸谱, 让学生通过探究了解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 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 了解每一种脸谱的画法都不同以及脸谱上的每一种颜色的含义不同, 激发学生对京剧脸谱的兴趣。

4.京剧脸谱制作。

让学员知道, 京剧脸谱的色画方法基本上分为三类:揉脸、抹脸、勾脸。组织学员动手绘制脸谱, 可以有多种绘制形式, 如在模型上作画, 在普通纸张上作画, 用丙烯颜料在布上、衣服上作画、编织、刺绣等手法, 作品完成后, 将他们绘制的各类脸谱作品展示出来, 让他们体会到创作的快乐。

5.学唱京剧。

学唱京剧对于学员们来说, 有很多的好处:其一, 可以进一步了解一些古典文学著作, 因为有许多京剧都是以《三国》《水浒》《杨家将》为体裁的。其二, 可以提高审美情趣。因为京剧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 几百年传承下来, 必然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其三, 可以培养淡定的心境。京剧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 可以让人安静地享受。其四, 可以传承民族文化, 增强民族自信心。学员们在学会一些京剧曲目后, 少年宫可以提供一定的平台, 让他们充分地展示, 进一步让他们走进京剧。

综合实践案例:对联的文化研究 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案例研究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基础教育成为教育的重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各个小学数学教师都对此作出了相应的努力,但是没有抓住根本,只是流于形式,所以综合与实践根本没有发挥出它的真正作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就相关案例进行探讨。

一、综合与实践教学的内涵

小学的数学学习一般情况下都是老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就是被动接受。这对于以前的社会来说是相当有效的教学方式,毕竟在那个年代不需要太多展现自己。为了应对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满足学生自身以及今后的成长需要,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基础教育就对其进行引导与教学,这样才能让他们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素质与能力。综合与实践教学其实是一种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将问题进行整合,将问题与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给予学生帮助。

二、综合与实践教学案例研究

1.综合与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对于现在的新课标教学,很多原有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合新形势下的教学。新课标教学的理念是主体回归,但原有的教学确实一步一步往前走,这在根本上就有区别。现在强调的是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体现的是一种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思想,很多问题要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自己去思考,教师只是起到引导辅助的作用。原有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为主,学生配合,教师在课堂上把该讲的知识点全部讲完,学生在课堂上先把该学的学习了课下再去认真复习。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只是一味地被动接受,没有自己的思考。“满堂灌”给老师的感觉就是他们已经把很多知识都讲授给了学生,而且每节课都是那么充实。综合与实践教学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只是流于形式,并未展现它真正的作用。

2.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教学的主要目的。所以把课堂交给学生是综合与实践教学模式的首要问题。教师应该大胆地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因此探究式教学的主体将由教师换成了学生,一切事情由学生先自我预习,自我探讨,自我提出问题。但对于综合与实践教学的要求则不是这样。首先学生要独立地将这节内容进行预习,先找出这节课的重点,基本掌握这节课的知识点,然后由老师引导进行学习。它的步骤大致可以是这样的,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帮助学生找到相关问题的参考知识,然后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最后由老师进行更正与点评。这样才能体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同时,学生才能真正学到知识。

3.综合与实践教学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合与实践教学的优势就在于教师有更多时间与学生互动,不用一直站在讲台上时刻准备在黑板上写写画画,同时综合与实践教学还可以给学生一种比较新颖的学习模式,在课堂上加入更多的元素,如图片、视频、音乐等,这些元素的加入正好符合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兴趣。所以这种模式的引进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唤起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与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兴趣也是学习最好的催化剂,只有对一件事情产生兴趣才会有激情并认真做。

4.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单一的教学模式只会在某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提高,就像传统教学模式的被动学习,只会使学生在模仿方面有所提高,并不会使学生在其他方面有所进步。但是综合与实践教学的应用使课堂中加入很多其他元素,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探索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如果一张图片能引发一段思考,那么它带来的影响绝对比一段纯文字带来的影响大得多。如果一段音乐能使学生突发灵感,那么它绝对比教师在讲台上苦口婆心的引导来得更加有效。多媒体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将数学内容用声像,形象生动地将其表达出来,那么它带给学生的将是更多思考。在学习课堂知识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探究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不仅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也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轻松愉悦。这样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锻炼思维。

现阶段综合与实践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方面的应用会大大加强基础教育的力度,同时合理安排好课程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各项能力。综合与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为学生的未来打下了良好基础。

上一篇:听花期越来越近作文下一篇:合伙人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