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课堂教学论文

2024-10-23

趣味课堂教学论文(精选8篇)

趣味课堂教学论文 篇1

趣味生物 趣味课堂

济水一中生物组 张永宏

生物作为初中学生必修的课程,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但由于生物在中招中占的分值较少,以致引不起学生的重视。其实作为一个学生认识自然的窗口,特别是在我们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应摆正生物的学科位置。但怎样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呢?我们不能仅靠考试来要求学生来重视生物学习,关键在于挖掘生物学科的自身魅力,运用多种的教学方式,逐步建立富有生物学科特点的趣味生物课堂。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呢?

一、选择生物趣味教学的原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的对象产生了兴趣,才能明显减轻心理压力,把学习当作一种愉快的享受,而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从而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

大自然、生物界本身充满神奇色彩,在生物研究中所见所闻不乏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故事。初中学生活泼热情,求知欲强,此时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出发,在生物课上进行兴趣教学,可以使学生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获取,这样对知识的理解会更加透彻,对知识的掌握更加迅速牢固。

二、趣味生物教学在课堂中的运用

1、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知识、理论与实际生活联系得很紧密,它涉及到学生的生活、生存、身体健康等方方面面,学生是很感兴趣的,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知识的实际意义,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还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还经常指导学生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应用所学有关营养方面的知识,如何设计出科学又实惠的一日三餐的食谱等这些和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就既加强了知识的理解掌握,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学生特别关注,也特别喜欢。在讲解《细胞呼吸》时,列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如“为何新移栽的植物要带上一个土坨呢?”“为何苹果在塑料袋中保存时间较长呢?”“松土的科学道理是什么?”,为什么不能给植物浇水过多?用盐腌制的肉为什么不容易腐败变质?当这些问题解答后,学生就会对课本知识理解得更为透彻,对生物学习的兴趣也更为浓厚,学生惊奇地发现,生物科学离我们这么近,甚至就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同时也提高了的听课效率。

2、故事“导”趣

生物学贴近生活,在教学中适当列举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有趣的、新颖的小资料,可引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点学习的兴趣,从而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在讲授《消化和吸收》一课中“小肠是人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这一知识点时,我提出问题:人没有小肠能生活吗?引起学生们的激烈讨论,对此,我没有忙于肯定或否定,而是讲了我国一例无肠人的故事:2003年6月6日,李云因小肠坏死而被全部切除。住院100天,除了输营养液,李云任何东西也没吃。就在第101天,李云看到别人吃饭,突然很想吃东西,妻子便弄了点米汤给他喝,可是一喝就吐;又弄了点鱼来给他吃,没想到这次吐得更厉害。一般人的小肠有5-7米长,小肠分泌消化酶,能将吃进去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进行吸收。一个人若没有了小肠,吃下任何东西都无法吸取营养。住院三个月,李云的体重从62公斤降至42公斤,人变成了“皮包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个故事然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学生们积极阅读课本,开动脑筋思索,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进而就可开始对新知识的探索,加上老师的补充讲解,很快弄清了小肠的特点,突破了重难点,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生物学知识日新月异,更新很快,为了赶上时代步伐,我还经常上网查阅资料,了解现代生物学新成果、结合新教材内容相关知识,如克隆人事件、转基因生物技术、器官移植等生物高新技术知识,社会的时事热点问题,如四川汶川地震后抗震救灾中对伤员的救援及处理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非典、猪流感的传播及预防工作等,让学生也学会关注社会、生物学热点,并同时认识到生物学科的重要性。

3、加强演示实验,加强直观感受

加强演示实验,凡是应该让学生看到的,尽量让他们看到,凡是学生能独立完成的,都鼓励他们独立完成。实验能加强学生的感知,在课堂上,让他们边观察边理解书本上的知识会更好一点,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学生对探索生物奥秘的勇气和信心。

例如,讲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氧气时,我们经常演示的是金鱼藻的放氧实验。这个实验虽不复杂,但常因季节的关系不能成功的演示,如因季节不合适,这部分内容可提前讲或用适宜强度的灯光代替阳光实验。当学生看到成串的气泡从叶片表面冒出时,兴奋得不得了,当收集在试管中的气体使余烬木条复燃时,这些接触实验甚少的初一学生中有的竟吃惊的“啊!”了出来。

4、教给科学的记忆方法,“授之以渔”

生物学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名词和概念繁多、知识零碎、要记忆的东西多,“记不住”是普遍问题,但只要指导得法,教给学生一些记忆方法,如理解、对比、口诀、分类、联想等,减轻了记忆负担。

例如:在讲细胞膜的作用时,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我把细胞比喻成学校,把细胞膜比喻成学校的围墙(包括传达室)。这时,学生的思维就变得很活跃,马上想到围墙具有保护学校的作用,从而联想到细胞膜具有的第一个作用——保护细胞。然后我又引导学生,学校的围墙(包括传达室)除了保护作用之外,还有其他作用吗?(可以控制人员的进出)那怎样控制呢?(让本校的学生和教师自由进出,对于来访人员,有选择让他们进出,其他人如卖水 果的小贩则不让进出)如此一来,学生就能轻松地理解细胞膜还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并且是有选择的控制物质进出,吸收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这样,学生自己在轻松的探索学习过程中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能体会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再如:讲真菌的作用时,我将学过的脚气病和脚癣的症状作了一个对比,脚气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常表现为腹胀。腿部水肿。疲乏、记忆力减退,严重时可引起精神错乱、眼肌麻痹,甚至昏迷。而脚癣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脚气,脚部骚氧。

5、巧用诗词、成语、俗语,寓教于乐

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有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情趣的语言,才能像磁铁般吸引学生,平时我就十分注意积累一些谚语、俗语、故事等,课堂上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二句脍炙人口的赞美自然界生物的诗词,插入某些教学过程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思维得到启迪。

比如:讲到食物链时,我引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来描述食物链的关系,通过“树→蝉→螳螂→黄雀”这一食物链的有机联系,引伸出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转递过程,学生听来有趣,简明易懂。讲到条件反射时,可引用成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望梅止渴”等。讲到生物的遗传的有关内容时,根据人们耳熟能详的俗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这些成语既简洁形象,又通俗易懂,同时还能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

讲到昆虫的发育时,通过讨论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科学性,学生感受到:噢!原来诗中也有科学性的错误呀!这样学生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有了学习热情。

以上是我作为一名普通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一点肤浅体会,当然要想作为一个有魅力的教师,还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趣味课堂教学论文 篇2

一、利用多媒体, 激发学生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早已走进了课堂教学的舞台, 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多媒体将图像、视频、声音等多种元素融合为一体, 具有直观、生动、形象以及具体的特点, 深入学生们的喜爱。同时, 多媒体的使用, 往往能够简单而清楚的将知识点进行直观的阐释, 减轻了教师们的教学压力。对于很多初中生来说, 生物还是陌生的知识, 仅仅通过教师们抽象的知识描绘, 学生们很难领悟到其中的真理。此时, 结合教材内容, 利用多媒体进行生动的直观的讲述, 不仅能够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加容易的接受新知识。

例如, 在学习《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这一课时, 笔者就会在备课的时候, 精心的选择影视资料, 将地面上的生物、水中的生物、空气中的生物以及土壤中的生物的介绍, 通过影视短片播放出来, 如“动物世界”这个栏目就有着很多这样的资料。通过这样形象的生动的形式, 让学生们直观的了解到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 同时还拓展了学生们的视野, 而这些是文字描述难以达到的效果。

二、巧设疑问, 激发学生兴趣

疑问与悬念一样都有着让人急欲探索真相的魅力, 在课堂教学中, 疑问的设置, 往往能够将学生们的好奇心激发出来, 并对疑问的结果有着“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执着精神。如何设置教学疑问呢?笔者认为, 根据生物教材内容, 紧密结合学生们的现实生活, 精心设置一个与学生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疑问。这样的疑问往往更加能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课堂教学中, 通过疑问的设置, 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 抓住学生们的眼球, 引导学生们集中精神进入课程的学习。

例如, 在学习《人体的物质能量来源于食物》这一课时, 笔者就会列举这样一个疑问, 如“我们每天都要吃很多东西, 一旦不吃东西, 我们就会觉得饿, 没有力气, 一旦吃饱了, 又会觉得精神百倍, 为什么会这样呢?从生物学上又该如何解释呢?”这样实际而简单的问题, 学生们都深有体会, 可是要深入的分析, 学生们又很难说出个所以然来。此时, 这样简单的实际问题, 就能够深深的吸引学生们, 引导学生们进入《人体的物质能量来源于食物》这一课的学习, 寻找问题的答案。

三、趣味互动, 激发学生兴趣

在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中, 教师们往往采取了“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以自己为教学的中心, 忽视了学生们在课堂教学的主体性地位。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 不仅大大消减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而且由于缺少师生间的互动, 教师们难以把握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对优化课堂教学有害无利。在现今的生物课堂教学中, 我们必须要抛弃这样的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目标”。而要做到这些, 那么我们必须要重视课堂上的互动环节, 通过互动, 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通过这样双向的互动, 既能够让教师们及时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 又能够让学生们及时的提出自己的不解。由此可见, 在课堂教学中互动不可或缺。

笔者在生物课堂教学中, 常常会与学生们进行互动。例如, 在学习《生命进化的长河》这一课后, 笔者就这一课时的知识, 展开一次互动交流。此时笔者会精选设置几个问题, 让学生们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如“生命进化的原因是什么”“生命进化的历程有哪些”“生命进化的学说有哪些”等等。大多数的初中生, 都有着表现自己的欲望, 此时在互动中, 大家就会努力将自己所知的都表现出来, 这样课堂上的气氛也就跟着活跃起来。而在互动的同时, 学生们也能够对这一课的知识进行复习与巩固。

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也是我们最佳的源动力。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 作为教师的我们, 一定要充分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进而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 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因素, 运用各种趣味方式来增添生物课堂上的趣味性,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优化生物课堂教学。

摘要:在初中阶段, 生物教学的主旨主要是培养学生们基础性的生物知识, 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素养。作为初中生物教师, 我们应该努力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素养, 为学生们以后生物知识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完善教学模式, 成为了目前生物教师们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初中生物,趣味横生,教学效率,多媒体,互动

参考文献

[1]娄继武:浅谈中学生生物教学[J].中华素质教育, 2012, (5)

[2]李金平:生物学知识巧记[J].生物学教学, 2012, (8)

[3]江霖:提高学生生物课学习兴趣的探究[J].科技资讯, 2011, (35)

趣味教学 趣味历史 篇3

【关键词】历史教学 学生兴趣 创新与探究 历史课堂

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曾这样描述历史:“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个人,既随和又自尊”。言下之意,历史是活的,它也是有血有肉的,历史教师是可以把历史教成“活”的,关键在于你如何把“死”的历史变成“活”的。这对新时期的历史教师而言,挑战巨大,以下就此问题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兴趣是学生进行历史学习的最好的老师

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创新能力,并以此达到历史人文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此课题是一直困扰我多年并一直寻求突破的教学上的难题。在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也遇到过不同的初高中的学生群体,我深深体会到要赋予历史教学生命力,就必须跳出传统历史教学中较为死板的简单的说教以及无趣无味的对过去的重复,应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需求去钻研教学,设计教法,使枯燥的历史生动化,使遥远的历史形象化,增强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目的。

二、如何提高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是历史教师必过的一道坎

历史学科也有一项重要的教育功能,那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创新的重要前提是兴趣,这是一个基本的道理。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首先应该思考的是:你的一堂历史课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如何实施有特色的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简言之,这就要从最基础的人文关怀做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要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自然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就会得心应手。任何一门学科的教与学的主体,兴趣是最重要的前提,因为没有兴趣,必然是徒劳无功或者事倍功半,在你失去教学乐趣的同时,你也失去了你的聆听者,如果你是这样的历史教学者,注定了你也是一位失败的历史教师。所以,历史课应该是丰富的,它犹如一个人,有肢体语言,有亢奋的情绪,也有失落,它有血有肉,充满灵性。

三、谈谈我在具体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1.在一节新课的导入环节,如何吸引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

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导入”,犹如小说的“引子”、戏剧的“序幕”,它起着集中注意力、酝酿情绪、引起兴趣、激发动机、带入情境、切入主题等重要作用。因此,导入新课,是创造良好教学情境的基础。要做到巧妙导入新课,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新课前,要进行精心的准备,针对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巧妙设计;或者创设情境激起想象;或者运用对比引导思维,从而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艺术性的导入可以在文化史部分得到充分的发挥。例如,初中历史教材中,在讲到宋元明清文化时,可以尝试着以故事性的方式导入:“我们都知道明朝航海家郑和,他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率领船队到达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一次郑和率领船队出海后,突遇暴风雨而迷失方向,在惊慌失措时,郑和不紧不慢地拿出一样东西看了看,然后吩咐舵手向左前进。请问,郑和看到的是什么东西?”由此,用这种探究方式,把学生注意力吸引过来,可能学生答案是多元化的,教师就可趁势引入:“同学们想知道答案,就把课本打开,我们看看郑和究竟拿出了什么!”通过这样的问题方式创设悬念,强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达到师生心理上的同步,有利于教师授课时的即兴发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用有趣味的问题为教学过程开路,创设覆盖每一章、每一节、特别是每一具体问题的情境,诱导学生兴致盎然地从已有的知识经验过渡到所要学习的内容上。历史课的“导入”方式是可以丰富多彩的,历史老师必须深入挖掘这种方式。

2.在授课过程当中,也可以从具体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出发,从学科教学内容出发,从学生年龄特征出发,适当引用一些能引起学生共鸣的谜语、对联或者典故等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

这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就可以得到体现,想教好它,必须要渗透大量的中国古代相关文学知识。例如,在讲到有关三国和曹操、诸葛亮等等的相关历史时,可以依托以下一些兴趣点:《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区别;杜甫的诗歌“三顾茅庐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解释与分析;有关当今曹操墓的考古发现与相关的疑云,当代史诗般电影巨作《三国》中的恢弘的历史场景和鲜活的人物形象刻画以及其介乎历史与文学之间的电影情节的创意等,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另外还要增加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氛围,同时培养学生的鉴赏力和文学欣赏水平,使学生借助历史课,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人文修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历史课也具有一定的文学功能。而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探求与更新,教师自身业务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这是双赢的结果。

3.课程开始或结束时的小结也可以尽量找到学生的兴趣點

就像开篇所说的,历史是有生命的,教师的语言表达也是一种智慧,历史语言有时也是需要活生生的、充满着感情色彩的,因此要掌握好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系列技巧。如新学期新章节的绪论课,历史教师可以考虑用悬念性结语:除了向学生介绍即将学习的课程的特点、内容以及学习方法外,在结尾时,不妨展示其中一两个有趣的“片断”或者精彩的“镜头”,引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与探究。

综上,随着新时期人们多元化的价值取向的拓展,大众传媒的发达,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国家创新意识的增强,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加,这就对历史教师提出了在教学层面上的更高的要求。教师如何提高教学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如何恰当地开发教材中的学生的兴趣点等等,是需要长期不懈地探索的,教无定法,因材施教,这给历史教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只要是趣味教学,就能体会到趣味历史的无穷乐趣。

参考文献:

[1]杨能兴:《让历史课充满情趣》,中学学科网2009(3).

[2]叶翔:《关于中学历史教学任务的几点思考》【J】,科学咨询2009(10).

趣味识字教学探究 篇4

-------浅议丰富多彩的趣味识字教学

桐梓县花秋镇天生桥小学 赵先娣

[摘 要]:小学低年级语教学,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识字量大,内容也教为枯燥。因此深入挖掘教材中直观形像的因素,利用汉字本身的规律,借助形象化,趣味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在观察、联想、比较、思考、游戏中生动愉快地识字,有效地激发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其思维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从而使识字教学事半功倍。[关键词]:兴趣 激趣 想象力 高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更好地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成为当今广大一线教师最迫切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语教学,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识字量大,内容也教为枯燥。因而,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而且很容易回生。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根据学生的注意规律和爱玩、好动、做事没耐心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资源,采用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愉快地识字。识字教学追求趣味,但并不是纯粹地,盲目地为了趣味而趣味,追求情趣是为了追求更高效的识字,认识更有生命活力的生字。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首先吸引儿童的愉快的情感体验和回味无穷的精神滋养,而不是那些操作性很强的语言技能。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深入挖掘教材中直观形像的因素,利用汉字本身的规律,借助形象化,趣味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在观察、联想、比较、思考、游戏中生动愉快地识字,有效地激发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其思维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从而使识字教学事半功倍。现就我在小学底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几点想法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一、激趣识字。

细心的老师观察不难发现,低年级孩子对绘画和动画兴味浓厚,不仅喜欢看、画,更喜欢涂涂画画,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根据小学生这一特点,在教学时,我先利用实物、图画、活动、幻灯、录像等与相关的直观景象导入,把学生带进形象的情景中。1、看实物、图画导入识字。例如:我在教“马”、“桃”、“蝴蝶”等字词时,我先出示它们的实物图片,让学生说出它的名称,然后才出示生字卡片学习生字。

2、听音导入。在教学“汪、喵”等表示声音的字时,我先播放动物的叫声,让学生听辨,让其模仿动物叫声,进而出示生字,然后才学习生字。3、看录像导入。让学生通过录像观看与课文内容相符的画面,让学生先了解,然后再进行教学,进而学习课文内容。这样,通过看图、听音、观看录像等手段把学生带进生动、形象的情景中,不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为后面生字词和课文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儿歌识字。

儿歌琅琅上口,生动有趣,是每个儿童都很喜欢的,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平日教学中可以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如教学“碧”字,编成“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 “坐”——“两人背靠背,坐在土地上”;“星”——“星星宝宝哪里来?太阳妈妈生出来”;“冰”——“三点水少一点,一点水变成冰”。如此一编,易学易记,妙趣横生,可以提高学生识字、辨字、记字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种教学方式是学生最容易接受和最喜爱的方式之一,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重点运用这种方法。

三、猜字谜识字。

在生字的识记中引入谜语,让学生通过猜谜来学习和记忆一些生字,会极大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如:“府”的谜面可记为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有个人,只有一寸长。“鹅”字可记为:我是一只鸟,走路摇啊摇。“尖”可记为:上小,下大。“卡”可记为:上下难分。除了老师出字谜以外,还可以由学生自己来出字谜,让同学们猜。运用以上方法既让学生自己记住了生字,又锻炼了他们说话的能力,发挥了他们无穷无尽的想象力。

四、形象识字。

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要强得多。所以,识字教学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相结合,利于学生识记。如用手遮目“看”,竹毛制成“笔”。“古+月=胡”“木+寸=村”等。通过这样的描述,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直观印象,达到了既认形又明意的效果。引导学生用形象形既快速又正确地记住了这个字。

五、“犯错”识字法

教学中,老师有意犯错,让学生发现错误,替你纠正错误,从中可以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教学“狐”字时,我在黑板上写了俩字:抓狐。我说:“抓”字要用手,所以是提手旁,因为用手,所以右边是个“爪”。狐狸是个动物,是反犬旁,狐狸有爪子,所以右边是个“爪”。我有意把声音扬起来,并拉得长长的。这时,学生发现了错,争先恐后的叫起来:不对不对,“狐狸”的“狐”右边是个“瓜”。我说:“哦,这字我可经常错,你们可得帮帮我。”这时,学生来劲了,想了好多的办法帮我。有的说:“我在书上看到狐狸偷吃别人的瓜,所以右边是个瓜。”有的说:“狐狸长着狡猾的脑袋瓜,所以右边是个瓜。”„„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思维激活了,他们主动探究识字的方法,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六、借助多媒体识字。

现在的多媒体教学也普及到农村各所学校,这一教学手段受到广大教师欢迎,努力用好这一资源会使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了用课件教学外,我还常用剪辑、组合的方法,主要是争对形近字的教学。如教 “晴、睛、精”一组形近字时,我利用幻灯片,将这些字偏旁进行变换组合。幻灯片的变换摄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强化了学生对字形、字义的记忆。

七、联系生活进行识字教学

从课本、课堂中识字走向生活中识字,让生活成为学生识字的资源,引导学生将生活中那些自己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识字的材料,真正体现了“要使教材成为学生的世界转变为让世界成为学生的教材”。只要我们把握好要求,相信学生一定能学的更好。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世界,不能用我们以前的知识教现在的学生去面对未来。

趣味音乐课堂 篇5

一、营造音乐氛围,引导学生关注音乐

音乐课一般不受学生们重视,每次课前十分种,学生都早早的来到音乐教室,许多学生还吵吵闹闹,借助这一机会,我准备了一些音乐作品,有钢琴曲、古筝曲、小提琴曲、交响乐等,每次学生来到音乐室后,我就播放一些学生可能感兴趣又比较有名的音乐作品,既有古典音乐又有现代音乐,分期让学生欣赏。刚开始时,学生还并没有完全注意到我的这一安排,他们还是做着自己的事,播放的次数多了以后,有些学生开始倾听起了音乐,而且,我还发现他们在听的过程中,还提醒一些吵闹的学生保持安静。慢慢地,许多学生被我播放的音乐吸引了,甚至在乐曲没结束而上课铃声响了之后,他们纷纷要求我听完了再上课;还有一些学生在上完音乐课后,还会问我下次会播放什么乐曲„„。同时,在学生聆听的过程中,我还会给学生讲解有关的音乐知识、典故等,将音乐与人物故事、绘画、文学、历史、地理等跨学科知识串联起来,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在不经意间让学生获得一些音乐知识。上课时,我把起立问好、安静倾听、准备开始等老师与学生的对话转换成特定的音乐节奏,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同时养成学生良好学习的习惯。除此之外,在学生开展的一些活动中,也积极引导学生恰当运用音乐,如,美术绘画过程中尝试去播放轻松愉悦的音乐;学生诗歌朗诵中配上音乐,会更能激起人们的情感等等,让音乐无时无刻在学生身边回响。音乐知识生动趣味化。音乐教学用生动的形式将知识内容装扮起来,创造了一种有节奏,有形象,既和谐又生动的教学气氛和情境。学生就情不自禁地投入到美的世界里。他们的表现欲望会被激发出来。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习的兴趣

情景教学是构成教学活动的诸多要素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我不忘创设浓郁的趣味情景气氛,让学生在切身体验中提高学习的兴趣。如教学歌曲《大树桩你有几岁》时,我巧妙地把教学内容编成简单的故事情节,邀请学生分别扮演“大树桩”和“小树桩”进行表演。随着故事内容的发展,“观众”都被吸引住了,在“大树桩”和“小树桩”维妙维俏的表演中,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学习情绪更高涨,我的教学内容也在一片欢呼声中圆满结束并被接受。课后总结时,深有体会:只有在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的前提下,才能引起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去领略学习的成功,去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勤学、乐学,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引发热情

学生的音乐素质、音乐水平参差不齐,作为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有些学生在声乐方面有好的天赋,有些学生的乐感特别好,有些学生在器乐方面有一技之长„„我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法,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蔼、耐心、热情地帮助、引导他们。在教学中,细心观察学生细微的心理变化,及时调整教法,热情地肯定他们的进步,决不吝惜赞扬之辞。当他们出现错误时,认真指出、耐心纠正,从而使学生消除畏惧心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进而产生兴趣,增强学好音乐的自信,激发学习音乐的热情。总而言之,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对增强音乐教学效果、提高音乐教育水平都是极为有益的。因为,让学生对所学的科目感兴趣,比我们如何教好学生更有意义,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寓教于乐、寓学于乐。

四、真诚用心,以心换心

“孩子,你们真的很聪明,你们真行。老师相信将来的作曲家、作词家就在你们当中。”

“小朋友们只要稍稍努力了,你们都会做的最好,做个勇敢的孩子吧。”

“老师喜欢你们每一个人,你们的微笑是最好的,如果你们也喜欢老师,也笑一笑,好吗?„„”

其实教育教学中的真诚就体现在课堂的每一个细小环节。教改强调师生交往与互动,平等与交流。这交往、交流来源于教师真诚的语言、关爱与鼓励,这互动、平等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真心、诚心和爱心。

只有对学生充满了爱,才会对教学用心,对课改用心,对自己的事业用心。课改过程中,每个人都是探索者、研究者。对于课改我们可以去摸索,可对学生的用心、关心是最可宝贵的,这是来自教师内心的、真挚的情感,有了这种内在的支持,我们的教学活动才会更加吸引学生。

对学生用心换来的是学生对音乐的喜欢,对教师的喜欢,对音乐课的喜欢。这就是成功,这一点一滴的成功快乐就是教师用心的回报,真诚的结晶。

五、利用电化教学设备或者电脑,激发学习的兴趣

在音乐教学中恰当选择电教媒体创造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引导学生在情境交融之中感受音乐。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上音乐课时,我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通过“音画结合”的形式,有机地把音乐与图画结合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新鲜感,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例如,在教学《啊,朋友再见》中,我让学生欣赏了电影片断,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背景与情感,更好的学习歌曲。在教学《快乐的节日》这首歌时,我首先利用幻灯幕显示出:“节日的晚上,大家围坐在红彤彤的火堆旁,一起跳舞唱歌的欢乐场面。”与此同时,打开录音机,让活泼欢快的歌曲 ——《快乐的节日》萦绕整个教室,学生感受到节日那种欢快的气氛,很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该掌握的知识,收到非常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电教媒体,既激发了学习兴趣,也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现在电脑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了,也可以利用优美的电脑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的好奇,勇于探索的个性。乐于接受新事物,容易吸收新知识,多媒体教学中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视频图象,优美动听的音乐,色彩鲜艳的图片,生动活泼的文本文件,都是能吸引学生听、看、动手和思考问题的兴奋点,对这些因数加以综合运用,加上老师的活泼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六、通过音乐游戏、舞蹈,激发学习的兴趣

音乐课,顾名思义是“音”和“乐”的教学,它不像其它文化课那样传统的学,按步就班的练。音乐课的形式是以动为主,以情引动,以动助学的。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儿童爱玩、爱动这一天性,运用音乐游戏、舞蹈、律动等,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和场面,将具有动感的音乐与儿童好动的性格特点相结合,让学生在唱唱、跳跳、玩玩、动动中去感受、理解、表现音乐。如选用律动“请你跟我这样做”,学生听音乐边唱边模仿老师做拍手、打肩、跺脚等动作。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在律动中培养乐感,在拍打节奏中发展听觉,在美妙的情景中发展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又如:在欣赏《卖报歌》一课时,我运用音乐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听音乐模仿报童,其它的同学当一语评判,在一次次评价完善中,学生们兴趣盎然,乐在其中,教学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七、在参与中培养学生兴趣。

传统的音乐教学把教科书当成唯一的教学资源,而新课程标准充分考虑到地域不同、城乡差异等方面。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更具弹性,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如:童话故事表演唱、音乐家的故事、外国儿歌等。

参与学习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方法。一个人的兴趣只有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音乐的实践有很多。如:演奏乐器、唱歌、欣赏、舞蹈、创作等。在各种音乐艺术实践中也可进行竞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我在教学歌曲《拍手歌》时,除了运用现有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以外,还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利用身边的学具代替正规乐器为歌曲伴奏。有的同学敲铅笔盒,有的同学敲墨水瓶,还有的同学用直尺敲击桌面为歌曲伴奏。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参与其中,这样的欣赏课突破了以往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生动活泼人人参与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课外,还可组织合唱队、舞蹈队、乐队等兴趣小组,给他们排练节目,参加校、市演出、比赛。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技能在大庭广众中进行表演,不仅能是增加他们的成就感,而且提高学习兴趣,陶治学生的情操,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

二、利用游戏以导趣,使学生寓学于乐,轻松愉快。

八、把“不懂”的音乐变为“懂”的音乐

在音乐在播放时,儿童认真的听着。不一会儿,有一些小朋友就坐不住了,说话的、玩耍的„„ 这时老师就要把“不懂”的音乐变为“懂”的音乐,把不熟悉的乐曲变为熟悉的乐曲,把无意注意转化成有意注意。先不着急让他们听音乐,而是利用插图让儿童“看”音乐,唤起他们听音乐的兴趣与注意;利用儿童爱听故事的心理,结合音乐故事听音乐片段等方法让儿童置身于音乐情境中,让儿童觉得音乐并不陌生而且觉得音乐在说自己的事,非常有趣。

九、利用丰富的想象力,引起学生的共鸣

音乐的魅力不仅在于音乐本身韵律的和谐完美,同时还在于它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我记得一本书里曾经有这样一句话“没有想象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而没有想象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学生时代正是富于想象的年龄时代,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这对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又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捷径。

在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我告诉同学们,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文化素质不同,所处生活环境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会不尽相同。而一首优秀的乐曲带给人们的想象也应该不是单一的,应该是多姿多彩的。然后,我要求学生欣赏,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敞开心扉,用自己的心,音乐播完以后,我要求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虽然他们的发言并不是很准确,但他们是用心去听去想,很富于想象力,敢于创新,敢于发表与别人不同的意见,这是难能可贵的,这也正是新世纪人才具备的素质。因此,在我的音乐课上,每道题都有无数个答案,都是学生想象力的火花。

十、改变教学观念,要求学生大胆表现音乐

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音乐欣赏课不注重表演、创作技能的发展,而侧重于感受、体验音乐的热情和能力的发展,这就使课堂变得沉闷、凝重。针对这一事实,我在音乐欣赏课中大胆的加上体态律动这一项,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浓郁、活跃,同时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上,学生以身体作为一种“乐器”,随着音乐自由的运动。学生通过走、跳、跑,自行创造表现与他们所听到的音乐相应的动作。每个人对自己所听到的音乐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做出相应的动作,这就最大限能地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学生根据自己听到的音乐做上面的动作,每个人都有超过别人的意识,这就充分调动了大家感受音乐的能动性,勇于大胆地表现音乐。

十一、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的探究过程。

音乐教学中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感受与见解,是音乐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问题。只有在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上实行深刻变革,才能使学生体验美感、丰富情感、促进想象力的发展。

十二、对音乐考试的选择方法

音乐的考试是为检查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改进教学,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但考试方法的选择,对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重要。通常是老师指定一首歌曲,学生唱后打分。内容单一,形式单调,既不能帮助学生学到某一方面的技能,也难了解智能与情感的发展,所以要慎重选择考试方法,适合学生心理和年龄特点,给学生一个全面合理的评价。如提前制定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同学之间互相评价,互取优点。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自觉性,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而且同学之间也增进了了解、互相团结。再如采用“舞台演出”形式进行考核,让学生“轻轻松松过把瘾”,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表现音乐的方式。当然教师应尽最大努力创设情境,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表演氛围。如选好主持人,排好节目单,然后准备必要的音响器材,布置一个“舞台”,充分利用教室,吊挂彩灯、彩球等饰物,让学生改变坐区,打破常规上课座次,围成半圆。这样经过充分准备后,学生就能更好地在“舞台”上尽情的表演,同时又可欣赏到其他学生的精彩表演,使每位学生感到了自己的进步,体验到了自己的成功与不足。教师则采取“支持性”的评价,充分肯定学生的表现,精心呵护他们的创作成果。经过这样的考核,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他们的舞台经验、锻炼了他们的实际表演水平,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良好的学习愿望、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好的评价有利于音乐教学评价的水准,并锻炼师生的评价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这样对学生将来面对社会有好处,更有利于他们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社会交往、合作能力。

音乐是启迪儿童心灵、开发儿童智力的“金钥匙”,小学音乐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由于长期受“教唱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老师已经习惯于练声、视唱、节奏训练、学习歌谱、歌词的传统套路,学生仍然是围绕老师的指挥棒运转。这种教学手段单

一、信息量少、活动量小、教学过程缺乏艺术性、创造性的教学模式不能全面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已严重制约着音乐教学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趣味文字》教学反思 篇6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解决教学重点的关键环节是观察教师板演美术字的书写变化步骤,让学生在观察、活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设计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生活中实例的再现,让学生接近生活,表现生活,运用图片为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评价美与合作交流提供机会。

学生观察教师的书写,通过提问、演示的方式来解决书写美术字最关键的问题是对基本笔画的加工变化,然后通过观察和比较让学生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利用旧知同化新知的过程。

其次,学生在自主探究尝试过程中,我及时地参与、引导学生对尝试的设计作深入探究,充分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美术字的乐趣。

另外,我通过课题的示范,不经意间展示了美术字的魅力,还有一些美的示范和作品欣赏,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有启发的,教学的探索是无止境的,所以最后还对此课做了拓展,通过欣赏,让学生开阔思路,领悟到表现趣味文字的多种手法。

趣味课堂教学论文 篇7

一、用故事激发兴趣, 让学生“愿学”

一年级孩子年龄小、好动、稳定性差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方式不能像成人那样抽象、简单, 如何才能将珠心算中一些比较抽象的、枯燥的概念、口诀弄明白, 理清楚呢?我想只有按照孩子喜欢的学习方式来设计活动环节, 才能激发并保持孩子的学习兴趣。我发现小孩子都喜欢听故事, 把抽象的、枯燥的知识用故事的形式来诠释, 将会使孩子们更愿意倾听、更容易理解, 兴趣也更高涨。

例如, 我在教《算盘的认识》一课时, 我用一个生动的故事拉开了课堂的序幕:在一座美丽的城堡里, 住着漂亮的婉婉公主和英俊的昭昭王子。他们每天嬉戏玩耍, 突然, 一个可恶的巫婆拐走了婉婉公主。昭昭王子发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 一定要找回婉婉公主。从此, 昭昭王子踏上了寻找公主的艰辛路途……我见小朋友们听得特别入神, 于是趁热打铁, 问道:小朋友们, 昭昭王子会遇到些什么困难呢?你们愿意帮助他一起克服困难救出婉婉公主吗?孩子们都热情地喊道:愿意!这个故事激发了学生想闯过难关, 救出公主的愿望, 更开启了学生学习珠心算的兴趣之门。在接下来的教学中, 我也是边讲故事, 边教学, 我将和算盘有关的知识点都设置成了一个个难关, 我告诉学生要想闯关成功, 救出公主, 就必须解决每一个难关里的难题, 掌握每一个知识要点。没想到, 用闯关维持学生的学习激情, 激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的方法特别有效, 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高涨, 大家都满怀激情地投入到认识算盘的学习中去。

二、用儿歌调动兴趣, 让学生“乐学”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是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因此, 在珠心算教学中若能巧妙地穿插一些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儿歌, 定能给珠心算教学增添不少魅力, 让孩子更愿意去学习珠心算, 增强学习珠心算的兴趣。

如果说故事是一个牵引, 把孩子吸引到珠心算王国之中, 那么, 儿歌就是珠心算王国中最美妙地乐曲, 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珠心算的兴趣。例如在教学算盘各部分名称的时候, 若是老师说, 学生记, 那未免太枯燥乏味了。于是, 我将算盘的各部分名称编成了一首《算盘歌》:“一把算盘四边框, 框里住着梁珠档。档把珠儿串起来, 梁把算珠分上下。下珠一个表示一, 上珠一个把五当。”朗朗上口的儿歌学生特别喜欢, 容易接受, 于是小朋友们在唱儿歌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把算盘各部分名称给记住了。另外, 我发现许多小朋友在打算盘的时候坐姿经常不正确, 老师一再提醒都无济于事。于是我编了一首《坐姿歌》:“珠心算, 并不难, 第一步, 打算盘。心集中, 莫想玩, 挺起胸, 背莫弯。脚不跷, 眼下看, 抬双臂, 半握拳。认真学, 反复练, 早成才, 挑重担”。每次打算盘前, 我都让学生边念儿歌, 边调整自己的坐姿。没训练几次, 孩子们的坐姿就明显端正了。没想到, 一首小小的儿歌胜过老师的千万唠叨啊!可见儿歌的魅力不可小觑!

儿歌, 不仅有效地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更重要的是它通俗易懂, 便于记忆, 孩子非常喜欢学, 常常挂在嘴边, 通过儿歌的诵读, 算盘在他们的心中将不再陌生, 通过儿歌的诵读, 让孩子体验到了学习珠心算的乐趣所在!

三、用游戏保持兴趣, 让学生“趣学”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 也是学习珠算最好的手段之一。趣味十足的游戏不仅能使孩子们感受着乐趣, 更使大脑和身体感官得到充分释放。每堂课的珠心算教学, 我都会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 让学生边玩边学。

例如在做“珠数互译”的练习的时候, 我就设计了一个游戏, 叫“小兔找家”。每个小朋友的凳子底下都有一张卡片, 上面有数字或者是盘式图, 老师的黑板上有小兔子的“家”。老师播放轻音乐, 学生拿着卡片离开座位找家, 相应的数字就要找到相应的盘式图, 比一比, 谁先帮小兔找到家, 表现出色的小朋友奖励小兔子橡皮一块。这样的游戏, 充分释放了学生手脚和大脑。孩子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 在快乐的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真是其乐无穷。再如, 在帮助学生练习巩固算盘各部分名称的时候, 我设计了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小朋友围坐一圈, 老师打鼓。鼓声起, 开始传花, 鼓声停, 花传到哪位小朋友手里, 这位小朋友就要抽一张纸条, 猜出纸条上和算盘各部分名称相关的谜语, 猜对有奖, 猜不出, 请其他小朋友帮忙。击鼓传花的游戏学生经常玩, 老师将这样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搬到课堂上来, 学生们都激动不已, 一个个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中去, 孩子们边玩游戏边巩固所学知识, 真是一举两得!

可见, 充满童趣的游戏在教学活动能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能使孩子们从“被动”学习成为“主动”学习, 充分体现出想学、愿学、主动去学习的良好氛围。

四、用竞赛体验乐趣, 让学生“爱学”

人在获得成功时, 会产生异常的情绪和浓厚的兴趣, 并强烈期盼着进一步的成功。一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较强的好胜心。所以, 在珠心算教学时, 多设计一些竞赛活动, 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是激发他们学习珠心算的最好动力, 也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最好方式。

珠心算学习需要大量地练习才能有成效, 而年幼的孩子对这些枯燥的练习往往缺乏耐心和恒心, 根据孩子的这一心理特点, 我有意识地举行一些有奖竞赛活动。

例如我课前设计好一些题目让学生在课上抢答, 抢答规则是:举手快, 回答正确加星。另外还有同桌比赛, 小组比赛, 全班比赛等, 只要表现出色的都会不同程度地加星。我还设立了一个奖励机制:每个学生满五颗星就可以换一朵小红花。小红花满五朵就可奖励学习用品。每个星期我还会评出一位“一周之星”, 把这一周内得星最多, 表现最出色的小朋友的名字写在“一周之星”的光荣榜上。我发现我的奖励机制一出, 学生的竞争意识, 夺星意识一下子被激发了。孩子们跃跃欲试, 人人争先恐后地夺星, 表现出不甘示弱的精神风貌。原本枯燥的做题变成了趣味地比赛, 还有丰富的大奖等着拿, 孩子们能不喜欢么!这样的比赛以及奖励机制从物质和精神上刺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激发了孩子主体参与的意识, 使孩子学习积极思考, 完全投入到学习中去, 优化了课堂教学。

高效课堂之趣味教学 篇8

关键词:学习兴趣;高效课堂;成就感

作为教育的实施者——教师,更应该以积极探索的心态去改革去创新教学方法,以提高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率。2015年9月,接初三(2)、初二(1)两个班的物理教学任务。该届学生初二期末考试的成绩,发现初三(1)班成绩不错,但初二(1)班成绩非常差,遥遥落后于其他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一直想方设法激励学生,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能,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去提高课堂效率。一段时间后全班的整体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仍有很多成绩较差的学生始终提不起学习劲头,成绩一直处于三四十分的状态,不会更坏,但也没有任何进步。这时再用什么激励啊鼓劲啊惩罚啊等办法都于事无补。后来,县教委提出“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的新课改思路,我如梦初醒:实现课堂高效的关键在于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于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不但认真专研教材教法,向优秀教师学习教学艺术,还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自己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去探索创新,提高课堂效率。一学期下来,竟然也有可喜效果,我所任教的初三一班在2016届中考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最差的初二(1)班物理综合评价成绩也排到了全级第一,是该班所有科目排名遥遥领先的一科。反思之余,感慨颇多。

一:激发学生兴趣和潜能,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想学、敢学。“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的确,一个学生成绩的好坏,不是完全看他有多聪明,智商有多高,每个老师只要能根据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想尽办法激发学生兴趣和潜能,学生就能真正开心快乐的学生、生活,就一定能“物有所值,物有所用”,就一定能成为社会之有用之才。因此我把激发学生兴趣和潜能,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想学、敢学贯穿教学的始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步一步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把学生吸引到快乐学习物理的氛围里。

如有趣的导课,能深深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就应想方设法用趣味性的引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新课之始,就感到所学内容的有趣味、有意思。如果教师在讲台前滔滔不绝,照本宣科,这种生硬呆板的授课,对学生就缺乏吸引力,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厌倦疲劳。物理教师能实时把演示实验作为课堂的引子,就能一下吸引学生,牢牢抓住学生的心。例如讲“热传递”时,演示“开水煮活鱼而鱼不死”,在“惯性、惯性定律”教学中,装满水的杯子,当水杯突然向左运动,杯内的水會从杯口溢出来吗?杯内的水是向什么方向溢出的?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教师在讲台前认真演示,请同学回答现象,这样引入新课,能激发学生学新知识的欲望,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举例寓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适时地穿插一些日常生活中富有趣味性的例子,来说明物理原理。例如讲授“声音可否在固体中传播”时,举例:“伏地听声”的故事,人可以伏在荒野的地上听到远处的马蹄声。在进行液化教学时,举例: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鸡蛋会“出汗”,用此来说明液化原理,就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积极开展实验课,让学生积极的动脑动手,真正让学生尝到学习物理的乐趣。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对于学生来说,新、奇、悬、趣、迷的实验,会使他们感到新鲜和好奇,可以给他们带来饶有兴趣的乐趣,在此基础上,才能使他们有效地掌握物理基础知识,使之取得探索物理知识的主动权,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例如:学习“功”这一章时,对功、功率、机械效率三个概念容易混淆,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可以设计一堂比赛形式的实验课,比比谁做的功最多,谁的功率最大,谁的机械效率最高。每个同学都抱四块砖以最快的速度从一楼跑上三楼,测出自己做的功,功率、机械效率。然后集体讨论评选出四个“全班之最”。上楼最快的,做功最多的,功率最大的,机械效率最高的,四项冠军分别由四位同学获取。这一结果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到了同一个焦点上,为什么做功最多的,功率不是最大?机械效率也不是最高?为什么上楼最快的,做功却不是最多?通过这样生动有趣的实验课,让学生在生活的快乐中就轻松的学好了物理知识,还培养了学生勤于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三:努力给每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稳住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学生在建立浓厚的学习兴趣后,还必须依靠有效的学习,教师的赞许和信任,使学生充分享受到成功的欢乐,以此来稳住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成功,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学生也不例外。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一个物理问题,那便是成功;取得了一次好的学业成绩,那也是成功;学困生有了较大的提高,也可以说是成功。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的予以表扬,使每个学生能真正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哪怕是实时的投去赞许的目光,哪怕是一句“很好,你真棒??”,学生都会感到无比的喜悦与自信,从而稳住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潜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教无定法,学海无边,我们作为一线的教师,就应该努力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解颐笑语,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实验,把“外在”的信息,即物理课堂以新奇的方式揭示在学生面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引人入胜,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会产生良好的效果。但愿我们能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研究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戚业国著.课堂管理与沟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王晓春著.今天怎样做教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郑金洲著.教师如何做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彭忠学.中学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探讨.2005

[5]高海燕.物理学科与兴趣教学.素质教育论丛(上),2001

上一篇:1英文自我介绍范文下一篇:红土乡中心小学德育工作典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