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诗歌关系笔谈

2024-07-28

音乐与诗歌关系笔谈(精选7篇)

音乐与诗歌关系笔谈 篇1

关于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

“诗歌与音乐的关系”,近年来似乎已成了“显学”,在诗、词、曲,以至《诗》、赋的学术会上,每每要提到这个问题,作为专题的学术会,也许今天是第一次吧。参加者这么多,而且有许多中青年学者,是很使人兴奋的。

“诗歌与音乐的关系”,这句话的意思大家都明白,但是,“诗歌”这个词语中本身就包含了“音乐”,所以这个提法是不是可以修正一下?或者可以说:“诗歌中诗与乐的关系”,或者直接说:“诗与乐的关系”。我个人则习惯于分为两句来说,一句是:“歌唱中‘文’与‘乐’的关系”——歌唱,就是“文”与“乐”的结合;再一句是:“韵文与音乐的关系”——虽然任何韵文(甚至散文)都可以付诸歌唱,但是在现实中,是有一些韵文体裁及作品并不为歌唱而写作。

我读过一些有关的文著,参加过多次有关的学术会,可以说,都是这个内容即探讨“韵文与音乐的关系”;相应地,所有这些文著的作者、这些学术会的发起者主持者和几乎全部的参加者都是“文界”的学者。譬如关于所谓“声诗”、关于“词与音乐的关系”等,都是文界人士提出并予以研究的。这个课题,当然不只对于文界,同样地也应对于乐界。音乐界,也有研究“乐”与“文”的关系的,但主要是在今天创作歌曲时“音乐形象”与“歌词意境”或“旋律”与“语音”的关系之类;很少进入到像文界研究“文、乐关系”的广度和深度,至少没有充分展开我国民族音乐与传统韵文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出现这个现象也是自然的。我国是“诗文之邦”,几千年来,民族传统韵文发展的高度和深度,远胜于音乐——这是我国与外国譬如欧洲诸国很不同的历史实际。也许只消看一个现象就可明白大概:歌唱是“文、乐”的结合,在我国是把其中的“乐”遗(忘、舍)弃了而成为留传千古的“(韵)文”——“诗”、骚、赋、乐府、诗、词、(南北)曲等;而欧洲诸国呢?则可以将歌唱中的.“文(词)”丢在一边而把其中的“乐”独立出来成为器乐曲(这种情形只出现于我国的“琴”,但是,琴恰恰不在我们研究范围之内)。在我国,韵文形成有如上所述的众多文体的篇章构成和句式、格律结构;音乐呢?似乎从未产生过“乐体”、“乐式”的观念(古代没有);而欧洲恰相反,乐体、乐式,从乐句、乐段、和声、对位到乐章、乐曲、交响曲、歌剧等,规范而且完整,而其“文(词)”呢?除所谓“十四行诗”之外,他们的韵文是没有(形成)确定、规范的“文体”的。是不是这样呢?

近年来,研究界有一种说法,谓:我国文体的发展(如词)是由音乐的体式决定的,说词是“按乐谱填辞”的“音乐文学”,词体的构成是:“依曲定体、依乐段定片、按曲拍为句、据腔押韵、审音用字”云云,这种事是绝对没有也不可能有的。即以宋代而言,词人数以千计、词作数以万计,当然全是“文”作;“乐”呢?除了姜白石在其十几首“自度曲”词作文字边上有不完整(又不知道在流传过程中有没有抄错)的乐音符号之外,一个音都没有留下来。而那些“自度曲”,姜白石老先生自己说了,是他“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而成词(再然后才有那些乐音)的,哪有先有“乐谱”然后“填辞”的事呢?因为不可能。

事实是,无论在历史上以至今日,我国各种体裁、体式歌唱中的“文”与“乐”的关系,总体上是:“文”为主,“乐”为从。稍微具体些说,是四条:

一、以文的篇、章为乐的篇、章;

二、以文的“韵(断)”处为乐中的“住”——约略相当于今称的“乐段”;

三、以文的“句(断)”处为乐中的“顿”——约略相当今称的“乐句”;

四、以文句中的“步节”为乐句中“乐节”组合的疾徐促疏;

以上四条,罕有例外,在这四条的前提下,在具体的文辞、句字与乐音旋律如何结合的关系上,则可大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稳定的或基本稳定的旋律(我称之为“定腔”)敷唱各种不拘平仄声调的文辞;

一类是:以文辞句字的字读语音的平仄声调化为乐音进行,构成旋律;

前者我称之为“以腔传辞”,典型的是“段谱体分节歌”,如众多的“民歌、小调”及现今的创作歌曲。如《兰花花》可以用完全或基本相同的旋律去唱“青线线那个兰线线,兰个英英地采”和“你要死来就早早死”。

后者,我称之为“依字声行腔”,典型的是“曲唱”,如《牡丹亭·游园》[皂罗袍]首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其音乐必须按诸字声“阳平/、阳平/、去∧、上∨、阴平—、阳平/、阴平—、去∧”的起伏化为乐音旋律进行组成唱腔。

大分有以上两类,然而,我国的歌唱中,“文辞”的地位在总体上始终是第一位的。一方面是上面说的我国(至少在历史上)没有“无辞之歌”,又一方面,即使是在“以(确定的唱)腔传辞”的歌唱中,如果乐音旋律与字读语音发生太过于矛盾的时候,唱者往往会对唱腔作一些调整即所谓“润腔”、“小腔”去适应字读语音。更多的一些问题不能在这里多说了。

所以,回过头来想对音乐界同道们进一言:我觉得有两个现象是不能无视和轻视的:一是近百年来,西洋音乐(其思想、概念、观念、理论以至使用的术语)全面覆盖了我国;再一个是我们的音乐界对“我们自家民族韵文与音乐的关系”、“歌唱中之文与乐关系”的关心不够,我们乐界学“文”的热情远不如文界的学“乐”。是不是呢?

音乐与诗歌关系笔谈 篇2

拉近传统雕漆艺术与公众的距离

◆文乾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作为传统雕刻艺术中的一种,雕漆因其繁复的工序和对技艺的严苛要求,在历史上一度为皇家专属,民间很少见到。但是我们今天的一些认识和做法,使这门优秀的艺术与我们擦肩而过,使当代人对其知之甚少。雕漆在当代以收藏为主,它的工艺决定其价格昂贵,绝大多数人是没有能力购买和收藏的。但我们可以转换观念,通过公共设施、媒体宣传等途径来推广它,通过公共空间来展示它,让更多人欣赏、认识雕漆艺术的价值。在一个开放、平等的公共空间里,雕漆就可以成为公众能够接触、进入和互动的公共艺术,它也会为更多的公众所认识和欣赏。我们不能仅仅从收藏的途径入手,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并喜爱优秀的雕漆艺术,扩大它的传播覆盖面。如果能让更多的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雕刻进入到公共空间,彰显出中国文化独特的智慧和魅力,我想必定会拉近传统雕刻和大众的距离,改变过去仅仅为少数人珍藏和欣赏的局面。

方寸之间,大雅大俗两相宜

◆张春雷(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广东工艺美术协会会长)

如何使工艺品既具有文化内涵,又适合人民大众的欣赏习惯,不断扩大工艺品的市场需求,使更多的鉴赏者、收藏者及消费者从中得到艺术和文化的享受,这对于工艺美术的创作者、管理者和经营者来说,都是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无论什么样的艺术品,只有扩大受众面,占有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才能体现出存在的价值,得到市场回报,从而不断增加发展的动力。艺术家不能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必须面对这“无情”的市场,必须在普通大众中寻求知音。

我从事的艺术印章雕刻,在工艺美术的大家族里,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品种。别说与矗立在街头、广场、公园里让众人仰视的大型雕塑相比,就是与摆在家里几案上的玉器、牙雕、陶瓷等艺术品相比,也是难以引人注目的。而且,印章雕刻的受众在历史上一般只是数量极少的书画家,或是个别有这种爱好的文人雅士。在今天大工业生产的时代背景下,印章雕刻的推广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因此,要使它走向大众,就必须要做与众不同的探索,形成雅俗之间的共赏共通。在这方面,我经过反复的比较和探索,把创作题材集中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十二生肖上。沿着这一思路,我为十二生肖设计了多种边款图案和印钮样式,同时分别题名、题诗,用古雅的形式诠释这一通俗的主题。2005年我在一次全国同行业的展会上,整体推出6套72枚不同造型的生肖印章,引起同行的关注。展会上,观众十分喜爱并争相购买,这使我感到惊喜也很欣慰,以后几年便是应接不暇了。所以,我认为艺术家应该勇于面对时代的挑战,开拓思路,才能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才能赢得更广泛的观众。

唤醒传统雕刻注重现代审美

◆王笃芳(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

中国传统雕刻历来以启发教育、怡悦性情为目的,当你在欣赏它的时候,会在不知不觉中与之对话,拉近距离,这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造就的一种艺术经验和赏玩模式。作为传统雕刻的黄杨木雕,一百年前在朱子常大师手中横空出世,就带有一种清新的雅气,让人们爱不释手。它优秀的传统品质是刻画细致、造型准确、注重传神达意。现代人的审美已趋向简洁、单纯,这是社会和文化环境的改变所造成的。黄杨木雕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也不能仅仅停留在技艺的拓展上,还要做到符合当下时代特有的精神气象,大胆摄入当代的知识、技术和审美趣味。我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感到一件好作品的诞生,设计是灵魂,雕刻是关键,还要重视作品的学术性,尽量让观众在欣赏作品时既能感受到民族雕刻的精华和魅力,又能品读到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当下,创作题材的广泛性和作品构思的多样性已经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可是有一些创作者,往往不明白创新与传承的关系,没有认真研究传统雕刻中优秀的内在意味就妄加改变,一些作者把偶然效果视为创新,还被媒体盲目吹捧。创新是严肃的学术研究,需要在吃透传统精髓的基础上按照现代人的审美眼光加以改造,是作者修养、技艺、才情的综合反映,要经过长期和艰苦的探索才能实现。我们古老的传统雕塑需要唤醒,要使更多的国人从心里欣赏和喜爱它,就需要切近当代人的生活理想,为现代人提供情感满足,唤起人们对美好境界的向往。成功的艺术品绝不能忽略时代的要求。只要雕刻家能够真诚地面对生活和深入研究,就能够平衡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创造出新的文化传统。

腹有诗书气自华

◆李春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中国的象牙雕刻历史悠久,历代都把象牙作为皇室贡品,可以说象牙雕刻是一门为宫廷服务的艺术,它的魅力就在于高雅的贵族气质。我们今天还能看到过去的许多象牙雕刻精品,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坚持着高标准的艺术追求,坚持尊重艺术的优秀传统,不向市场和世俗妥协。艺术品的高贵之处就在于作品既饱含了作者发自内心的真情,又饱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那些追求眼花缭乱效果、一味外露张扬、迎合市场的作品,只能是商品而永远不会成为艺术品,也不会流传百世。象牙雕刻作为一门传统的雕刻艺术,在2006年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可我们在保护的时候却总想着创新,好像没有创新就没有活下去的生路。我并不反对创新,但不能脱离传统,不能脱离我们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更不能降低几百年沉淀下的艺术品质。我认为,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上我们都无权改动,保持原样就是最好的传承。对于如何让更多的百姓欣赏和喜爱,这其实挺难的。欣赏和喜爱都是感受,感受是因人而异的,是无法统一的。但艺术有自身的境界,只有保持艺术的尊严,才能保持艺术吸引大家欣赏和喜爱的魅力。

积极应对市场,坚持艺术品位

◆乔锦洪(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

从古至今,竹子一直是清雅高洁的精神象征,尤其受到文人的喜爱,竹刻也因此成为案头雅玩常被摆置在文房书斋中。但是社会公众对竹刻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就一般人而言,他们对具备民族传统文化的竹刻工艺品是比较欢迎,留青浅刻基于竹青与竹肌自然色的对比,具有清淡素雅的特色,也容易被大众接受。它的雕刻手法平浅,又能直接将书画稿本移植过来,出手也较为快捷,所以以竹刻为谋生手段的广大雕刻艺人都乐于采用这种“短、平、快”的雕刻手法,成为它能广泛流行的原因。而另外一少部分的艺术品收藏者和爱好者,追求的是竹刻名家亲手制作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品,尤其是孤品。对于传统雕刻如何面对公众的问题,我的看法是根据不同的受众群,采取不同的制作策略:让具有娴熟技艺的学生们制作具有无锡竹刻基本特色的浅刻作品,满足一般受众的需求;而对于慕名而来的收藏者和爱好者,则应该展示出竹刻艺术独有的魅力,创作出具有原创风格和文化意蕴的精品。竹刻作品需要市场,也需要艺术品位,二者是可以并行不悖的。如果艺术家没有淡泊的心态,因急功近利而放弃艺术的探索和追求,再好的市场也会流失。决不因贪图金钱而出售不成熟的作品,这是我从业的道德底线。

重要的是提高工艺美术的艺术品位

◆王树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音乐与诗歌关系笔谈 篇3

关键词:音乐教学 诗经 古诗词 高中课堂 结合

诗歌诗歌,诗不离歌,歌不离诗,说明诗这一文体与音乐有极深的关联。事实的确如此,纵观古代的诗歌发展史,它也是一部音乐发展史,从《诗经》到《楚辞》,再到唐诗、宋词、元曲,原本都是可吟唱的。只是除元曲外,其余的传统唱法已不可考。直到今天,诗与歌仍不分家,现代白话文诗歌也极其注重音乐性,徐志摩就曾经说过:“明白了诗的生命是在它的内在的音节的道理,我们才能领会到诗的真的趣味。”他的《再别康桥》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首诗本身的节奏舒缓流畅,让人仿佛在欣赏一首优美动人的轻音乐。在音乐教学中,我们也可引诗歌进课堂,让同学们领会诗歌中的音韵,这样既可培养同学们对音律的感觉,又能提高同学们的文学修养,可谓是一举两得。

一、诗经与音乐

《诗经》从前一定是可以和乐演唱的,《风》诗是从地方上采集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多表达纯真的男女爱恋或者反映民生疾苦,所以最能引起大家的共鸣;《雅》诗共105篇,多出自贵族之手,作为宫廷宴会或朝会时的乐歌;《颂》诗共40篇,在宗庙祭祀时歌唱。我们现在只注意到《诗经》作为诗的艺术价值,却忽视了它作为春秋时期“流行歌”的音乐特点。

在305首《诗经》中,共有146首四言齐言之乐,典型的如这首流传甚广的婚嫁贺曲《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室宜家。”四言、叠字、押韵,又以枝繁叶茂的桃花比喻新嫁娘,真是首喜庆易唱又寓意深刻的好歌曲。除这些外,大部分篇章也是以四言为基本句式,通常只在某一句中增字或者删字,算不得真正的长短句。以另外一首很出名的《秦风·蒹葭》为例,一个段落中前七句都是四言,只有最后一句是五言:“……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最后的五言句,绝不是偶然所得,它既告诉读者伊人所处的位置;又借句式和延长表达了自己追寻伊人的百转千回;更重要的是,句式的延长满足了吟唱和乐器的需要。这就是我们所要讨论的重点:诗经作为古乐歌,它主要的伴奏乐器是什么呢?

根据前人的考据,我们可以知道,《诗经》中出现过的乐器共有26种。出现较多的有:鼓(出现16处)、瑟(出现9处)、钟(出现9处)、琴(出现8处)、磬(出现4处)、笙(出现3处)。这不由让人想起《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联系起来就是,琴、瑟、笙多用于宴会上欢迎贵宾,所以《雅》的伴奏乐器多半是琴、瑟、笙这类弦乐器和管乐器。这些乐器也常常被用来指代理想的生活,像流传甚广的这句“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营造的就是一种和谐舒适的氛围。再看剩下的鼓、钟、磬,我们会发现这些都是古代的打击乐器,声音浑厚庄重,最符合《颂》的要求。祭祀时,在宗庙唱《颂》歌,鸣钟鼓,敲磬柷,这样才是符合礼制的。

孔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这说明孔夫子最注重礼乐秩序,为此他努力“正乐”,让《雅》、《颂》回到各自的乐章,也从另一方面验证了诗经与音乐密不可分,两者相辅相成,交织着成为周代礼乐文化的独特见证。

二、唐诗宋词元曲与音乐

元杂剧作为戏曲流传至今,深受大众的喜爱,《西厢记》、《窦娥冤》、《赵氏孤儿》、《倩女离魂》这些经典剧目人们多半在舞台下欣赏过或者听说过。至于宋词,许多人也知道它是可唱的,可惜词牌的曲调早已失传。但后人的谱曲也不乏经典之作,譬如:王菲翻唱的《但愿人长久》。在当时,柳永的词的传唱度可远在苏轼之上。“凡有饮水处,即能歌柳词”,也就是说,只要有人家的地方就有人会唱,估计跟现在的凤凰传奇差不多。

唐诗也可唱,且那时也有类似柳永的当红作词家。唐传奇《集异记》里就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开元年间,王之涣、高适、王昌龄相约旗亭饮酒论诗。为了一较高下,他们叫在座的几位歌女唱诗助兴,谁的诗被唱到的多就说明谁最有影响力。一位歌女率先唱了王昌龄的两首绝句,第二位又唱了高适的一首绝句,这两人很得意。王之涣却觉得失了面子,于是他指着最漂亮的一个歌女说看她唱的是谁的,好在这位歌女一连唱了三首王之涣的得意之作,这才扳回一局。后来歌女们得知客人的身份后,纷纷拜谢,表达了对他们的崇敬之情。因为他们三人在旗亭的墙壁上做记号表示唱到自己诗歌的数量,所以这个故事被称作 “旗亭画壁”。

在古代酒宴歌席上,如果一位文人的创作广被传唱,就说明他的作品是被大众接受的好作品,这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文人的诗词曲创作不仅应具有文学价值,更要配乐演唱后优美动人。只有诗词与音乐完美融合,才是真正意义上完整的作品。

三、古代诗歌与高中音乐教学

目前,高中音乐和语文课堂中的古诗词一样,不太被学生重视。高中学生面临着升学的重压,他们想充分利用不多的时间提高学习成绩,所以他们认为花时间在音乐或不太占分数的古诗词上没有必要。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现在的高中毕业生都缺少音乐素养,更加缺乏继承传统文化的意识。学好音乐,多读些古诗词将会提升一个人内在的气质,使他们终身受益。

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不占用学生过多时间的前提下,引诗歌进音乐课堂?首先,我们可以给同学们和乐演唱下诗经或者宋词,营造课堂情境。我就曾经欣赏过一位老师自创配乐并演唱的《黍离》,当他忘情地吟唱出“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时,所有的欣赏者都被带入忧国忧民的情境中,心灵受到巨大震撼。其次,我们在讲解音律节拍时,以古诗词为例。因为一般来说它们的节奏是很标准的,五言诗的节奏是“二一二”、“二二一”;七言诗是 “二二一二”、“二二二一”。吟几首同学们耳熟能详的诗,让他们按这样的节奏边背诵边进行打节拍游戏,课堂气氛会活跃很多。还有,我们可以选一些具有古典美的,或者激励人心的歌曲进行教学,让同学们在歌唱中舒缓压力。比方说可以让同学们欣赏并学唱《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让他们明白“是非成败转头空”,面对挫折不要气馁。流行歌曲方面我们可以让他们合唱五月天的《倔强》,这类歌曲大家都喜欢唱,并能在唱的过程中鼓舞学生们的斗志。

四、结语

学科无边界,中华文化长。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借鉴古代诗歌的博大精深之处,引诗歌进高中课堂,让两者结合。同学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能提高语文素养,在背诵诗词的过程中能感受音韵节拍。这样的课堂充满趣味,符合学生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周振甫.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3][唐]薛用弱.集异记[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学术笔谈 批评与自我批评 篇4

《 光明日报 》(2013年12月17日 11 版)

编者接

习近平同志在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上讲话时强调,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剂良药,是对同志、对自己的真正爱护。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需要勇气和党性,不能把我们防身治病的武器给丢掉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为什么需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需要把握哪些原则与方法?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需要特别注意什么?今天,本刊特别邀请专家就这些话题展开研讨。

为什么需要批评与自我批评

郭 湛 《 光明日报 》(2013年12月17日 11 版)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形式。图为中共陵川县委常委民主生活会现场。资料图片

我们为什么需要批评与自我批评?因为我们在社会中生存和交往,处在人与人的相互作用中。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对于人来说具有实质意义的是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砥砺,而自我批评则是人的自我超越。批评与自我批评是社会矛盾得以揭露和解决的方式,是人的认识与实践活动不断优化的机制。社会生活不能没有必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有无正常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社会生活是否正常和富有活力的重要标志。保持正常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发挥其积极的社会功能,并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社会进步的长效机制。

社会生活:人与人的相互作用

人是在群体中生活的社会存在物。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方式。人必须从事物质生产活动才能生存,这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延续的物质前提。生产和交往的实践是人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每个人都是实践的主体,都在一定程度上以他人为实践客体,同时又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同样作为主体的他人实践的对象。社会生活中实践着的人们不可避免地处于彼此相互作用之中。

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实践的自由,但这种自由应当以不妨碍他人同样的自由为条件。因此,在社会共同体中,个人的自由实际上是有多种限制的。各种有形无形的“社会契约”,包括法律、道德以及各种规则甚至整个文化,都以不同方式规范即制约着人实践的自由。对于人的实践的制约不仅来自实践外部,而且在于实践本身。现实的人的实践是有目的的,为实现目的又要有一定的手段,包括运用手段达到目的的方法。这种目的与手段、方法是否适当?运用这种手段、方法能否达到目的?这种实践有怎样的结果或后果?对自己、他人乃至社会的影响如何?所有这一切,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不能不关注的。

受到他人实践作用的人,有权利就这种实践对自己乃至社会造成的影响予以评价,特别是对不良的负面作用加以批评。从哲学上讲,这就是对人的实践的批判。考虑到自身的行为、行动对他人乃至社会的影响,负责任的实践者会自觉地反思自己实践的问题,寻求改进的方法。这就是自我批评,从哲学上讲即对自己实践的自我批判。完整的彻底的实践批判,是外在的与内在的实践批判的统一,是借助于外在批判而实现的自我批判。

在社会生活中,批评与自我批评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一方面,就特定的批评对象而言,对被批评者的批评与被批评者的自我批评,两者是相互联系和转化的。在正常情况下,他人的批评会引起、促使自我反思即自我批评,通过实践的改进而导致问题的解决或状况的改善。另一方面,每个人都具有二重性,既是批评者,又是被批评者。作为批评者与自我批评者的角色不仅相互关联,而且在特定条件下会发生转换。事实上,批评与自我批评在社会生活中始终存在。参与社会生活,就意味着参与批评与自我批评。区别只在于,这种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正常的积极的,还是扭曲的消极的。在当代中国,对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社会作用需要更为自觉的认识。

人与人相互砥砺与自我超越

社会以人为主体。在社会共同体中,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从根本上说是平等的。“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11页)人与人的平等是权利与义务的平等。社会是一种公共存在,每个人都是社会公共生活的参与者。在正常的社会状态下,每个人都有批评别人的权利,同时也要准备听取别人的批评。面对别人的批评,人应该反省自己的问题与不足,进而都有自我批评的义务。作为社会主体的人负有社会的责任,应该负责任地批评别人,同时也负责任地接受别人的批评和进行自我批评。触及灵魂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人与人的相互砥砺和人对自我的超越。

平常我们所说的批评是批评别人。批评的实质在于指出别人的缺点或不足。如果这种批评是实事求是的,能够使被批评者认识到自己问题所在,那么就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受益者是被批评的人。相对来说,真诚的批评者是情感与理性的付出者、奉献者。被批评者只要通情达理,就会由衷地感激批评者。每个人都有缺点,因而是不完善的。如果我们愿意使自己更接近于完善,那么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克服自己的缺点。而要能够克服缺点,首先就要知道自己的缺点是什么。“人贵有自知之明。”如果能够自觉意识到自己的缺点,有意识地通过自我批评、自我改进达到自我完善,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了。但要做到这一点很难。人们常常自以为是,不容易看到自己的缺点。所以,能够从别人的批评中发现自己的缺点,对于改正缺点、完善自己至关重要。

中国古代复杂而又“有常”的社会生活,使人们早就意识到批评对于行为改进和完善的意义。据说孔子的弟子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因为他知道,“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闻过则喜,这是古人所说的君子之道;而闻过必文,则是与此相反的小人之道。孔子说:“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文过饰非,不仅不能认识缺点、克服缺点,反而会造成新的过错。“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在这个特定的问题上,过而能改,一减一等于零;过而不改,一加一等于二。可见,能否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关系到是使过错归零还是翻番,这个账不可不算清楚。

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与亲情、爱情能够三足鼎立的是友情。没有谁会否认朋友对于生活与事业的意义。朋友的一个重要价值是劝善规过,即古人所说的“朋友有劝善规过之谊”。“劝善规过乃益友。”这样的益友是一种诤友。孔子说:“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孝经·谏诤》)诤字从言从争,即以言争之,直言是非。所谓“诤友”是敢于当面指出朋友的缺点和错误,为其发热的头脑降温的人。这样的诤友是真正的朋友,这样的批评是真正的帮助。

从积极的意义上看,批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砥砺,是通过思想交锋,分清是非,改过向善。由批评引起的自我批评,如果确实发自内心,带来明显的进步,无疑是人的自我超越。以理性地接受别人的批评为契机,敞开自己的胸怀,从善如流,是情感和思想上的升华。一个襟怀坦荡的人,是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虚心之所以使人进步,就是因为能够接受批评、听取意见、集思广益,把事情做得更好。具体的批评意见即使不一定都正确或可行,也不应拒绝,而应采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

社会矛盾揭露和解决的方式

由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构成的社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1956年底,毛泽东在给黄炎培的信中说:“社会总是充满着矛盾。即使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也是如此,不过矛盾的性质和阶级社会有所不同罢了。既有矛盾就要求揭露和解决。”“解决的方法,就是从团结出发,经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团结这样一种方法。”“我希望凡有问题的地方都用这种方法”。(《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164页)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进而推广到民主党派、群众团体和人民内部,是揭露和解决社会矛盾行之有效的方法。

早在1937年,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就指出,“共产党的矛盾,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去解决”“如果党内没有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斗争,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311、306页)。1942年延安整风时,毛泽东特别倡导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并把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这种民主的方法具体化为一个公式,叫做“团结—批评—团结”。“讲详细一点,就是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使矛盾得到解决,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按照我们的经验,这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一个正确 的方法。”(《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210页)“团结—批评—团结”这个公式中的“批评”,是包括自我批评在内的。因而这个公式实际上是“团结—批评与自我批评—团结”。就是说,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进一步团结的目的。正确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有利于解决矛盾而不是增加矛盾。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革命的批判的本性规定的。革命即意味着批判,批判不仅包括对象批判,而且包括自我批判。马克思说:“无产阶级革命,例如19世纪的革命,则经常自己批判自己,往往在前进中停下脚步,返回到仿佛已经完成的事情上去,以便重新开始把这些事情再做一遍;它十分无情地嘲笑自己的初次行动的不彻底性、弱点和拙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474页)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永不骄傲自满、勇于自我批评的阶级和政党,才能永远得到人民拥护,立于不败之地。

能否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是衡量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的重要尺度。列宁说:“一个政党对自己的错误所抱的态度,是衡量这个党是否郑重,是否真正履行它对本阶级和劳动群众所负义务的一个最重要最可靠的尺度。公开承认错误,揭露犯错误的原因,分析产生错误的环境,仔细讨论改正错误的方法——这才是一个郑重的党的标志”。(《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67页)一个政党如果不能郑重地对待自己,就不可能郑重地对待别人,也就不可能得到别人郑重的对待。这当然是关涉其政治生命的大事。

在社会生活中,包括在网络和媒体中,各种形式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广泛存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事实上是一种社会机制,它的作用在于揭露和解决社会矛盾。社会生活中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消极的态度是回避、掩盖或放任矛盾,积极的态度是正视、揭露和解决矛盾。矛盾不断发生而又不断解决,推动着人和社会向前发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够促进人和社会把缺点变为优点,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优化机制。它使人们的认识与实践活动受到评判、选择和改善,因而一个更加美好的人类世界才是可能的。也就是说,从“团结—批评—团结”这个公式,可以推导出另一个公式:“团结—批评—进步”。所以,我们需要批评与自我批评,如同生命需要新陈代谢。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努力把握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原则与方法

孙占元 张书林 《 光明日报 》(2013年12月17日 11 版)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是共产党人防身治病的有力武器。总书记2013年9月在河北参加省委常委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强调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党性,本着对自己、对同志、对班子、对党高度负责的精神,大胆使用、经常使用这个武器。”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需要努力把握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原则与方法,深刻查摆问题、清晰找准问题、有效整改问题,进而达到“团结—批评—团结”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原则遵循

为保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真正准确到位,必须自觉遵循的原则要求有:

坚持党性原则。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需要勇气和党性,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党性,就要反对党内生活中的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就要把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一剂真正爱护同志、自己的苦口良药。作为共产党人,要坚持实事求是,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过程中,自己或别人有什么问题,就摆出什么问题;是什么性质的问题,就批评什么性质的问题;是什么程度的问题,就批评什么程度的问题。要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严肃性、尖锐性同科学性结合起来,达到既要弄清思想、纠正错误,又要在坚持党性原则基础上团结同志共同进步的目的。

出于公心原则。批评与自我批评既是对同志和自己负责,更是对党和人民事业负责任的行为。因此,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过程中,一定要出于公心,将“公”字立中间,坚决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去公开、公平、公正、公道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带有任何偏见、刻板印象,不掺杂任何私心、不裹挟任何私欲、不搭载任何私人企图、不借机去谋取任何私利,坚决防止借批评他人进行人身攻击。

与人为善原则。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与党内和谐的营造是本质统一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过程中做到与人为善,就必须看重人、尊重人、爱护人、善待人,一切从党内同志的健康成长、积极进步之需要出发,切实营造批评者与被批评者 6 友好相处的和谐融洽局面,坚决反对以批评别人来泄私愤、鸣不平甚至借机整人的不良企图。只有批评者充满人文关怀,被批评者才能真正是如坐春风。

触及灵魂原则。一个班子或部门中,大家在一起共事,每个人身上存在的毛病和问题、为人处世风格,大家彼此都是熟悉的。但在开展批评的过程中如果仅止于此就过于表面化了。我们必须力求透过表象看本质,深入探究党员干部行为表象背后的深层次根源。只有这样,才能使被批评者真正触及思想、触及灵魂,深刻意识到自身的问题与缺点再也无法遮挡这一事实,进而自觉形成问题必须彻底解决、缺点必须立即克服的紧迫感。

有则改之原则。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必须不惧怕批评和自我批评。同时,自查自纠,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提升工作、服务人民。因此,必须自觉地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心放到如何更好地推动工作开展上,充分利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斗争武器发现、定位、剖析、整改问题,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效果带动整体工作水平的提升、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有效方法

群众批评:与群众谈心法。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不断满足群众紧迫的利益诉求。这要求我们必须对群众的利益诉求有清晰的把握和认知。为此,就必须自觉坚持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的原则,主动与群众谈心,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整合形成群众的利益诉求。与群众开展谈心活动,实质上是群众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党员工作进行的批评与评议,是充分听取作为党的领导对象的广大群众批评之声的一种方法。

自我批评:撰写对照检查材料法。撰写对照检查材料,着力从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情况、贯彻中央八项规定情况等方面来深刻地对照检查自身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总体情况。对照检查材料撰写得是不是到位,最根本地要看当事人对自己的批判与批评是否伤筋动骨、触及灵魂。可见,这种撰写对照检查材料的方法,本质上是开展自我批评的一种规范化形式。实践证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中所开创的党员、干部撰写对照检查材料的形式,就是一种在党内开展深入自我批评的新方法。

综合批评: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法。为保证群众路线教育的实效性、防止走过场,使教育活动真正达到搞清思想、理清思路、找准问题、整改问题、促进工作的目的,用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形式和方法,让领导班子中的每一 个成员都真正“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为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运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就要主要领导同志带头开展自我批评,从思想深处、灵魂深处带头查摆“四风”问题;会上开展相互批评时,只谈问题不评功摆好,杜绝蜻蜓点水、隔靴搔痒甚至变相表扬,杜绝好人主义之风;开展相互批评时,注重摆事实、讲道理,注重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将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查摆出来的问题之整改责任落实到人。

辩证批评:把握开展批评的两分法。要自觉克服主观片面的批评观,牢固树立客观全面的批评观。一是主流与支流兼顾。在肯定被批评者的主流工作业绩、人品秉性的前提下,着重批评其在支流方面存在的问题。其二是内因与外因兼顾。主要应侧重于对被批评者存在问题的自身、主观、内因的剖析,但也不能完全忽视外在诱因。三是历史与未来兼顾。批评与自我批评是针对党内同志以往或当下存在的问题、缺点的一种评议,侧重的是被批评者的历史与现实表现,并不代表其未来成长。因此,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把被批评者的过去历史、当下与未来贯通起来。(作者单位:山东省委党校)

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念好“四字经”

张向鸿 《 光明日报 》(2013年12月17日 11 版)

今年7月,习近平同志专程到河北,就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调研,并对河北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给予全面的指导。河北省委贯彻中央和习近平同志的要求,广泛深入听取群众意见,征集群众意见建议共计17万条,其中反映问题的三万多条。9月23日至25日,省委常委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严肃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习近平同志全程参加,并指出“有话要摆在桌面上说”。省委常委们结合工作和岗位职责,充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从思想认识、工作方法、党性修养各方面寻找差距、查摆问题、剖析原因,并提出了具体整改方案。从这次民主生活会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四点启示:

一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前提是一个“警”字。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之一。在革命时期和战争年代,批评与自我批评对于净化党员干部思想、解决党内矛盾,不断纠正自身错误、化解风险挑战、优化战略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在和平建设时期,不断增长的经济绩效和长期执政的政治环境使各种矛盾和问题得以缓解,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优良传统的功能渐渐弱化。正如这次民主生活会上领导干部们所剖析的,面对政绩和赞扬,有些领导干部不免飘飘然、骄傲自满起来,“经历多了,职务升了,做官久了,作风上的自我要求反而没有过去那么严了。”这 也正是“四风”产生的重要根源所在之一。在这种现实背景下,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就是要使我们在思想上引起警惕,从工作中得到警示,牢记“两个务必”,通过“诤友”的“道义相砥,过失相规”不断检视、反省自己,坚定理想信念,常怀惕厉之心,不断把党的事业推向前进。

二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原则是一个“公”字。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宗旨所在。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党不必隐瞒、也不能隐瞒自身的缺点和错误。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公开承认错误,揭露错误的原因,分析产生错误的环境,讨论改正错误的方法——这才是一个郑重的党的标志,这就是党履行自己的义务。”也正是靠这种敢于接受批判和自我批判的精神,我们党才具有了自我纠错、不断进步的能力,不断地走向胜利。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出于公心,更是为了办好“公事”。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批评的主要任务,是指出政治上的错误和组织上的错误。至于个人缺点,如果不是与政治的和组织的错误有联系,则不必多所指摘,使同志们无所措手足。”在这次民主生活会上,总书记也强调,要既从分管工作上查摆剖析问题,又从思想上、党性上找差距。也就是说,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目的,从组织的角度上是为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从实践的角度上,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工作,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这就要求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坚持为公不为私,对事不对人,不得掺杂个人恩怨、不得计较利益得失、不得搞远近亲疏。

三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关键在一个“真”字。我们党是有着明确的政治目标和严肃的政治纪律的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为了廓清认识、明辨是非,进而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从而达成党内的团结一致。因此,首先要敢于动真格地提出问题。这次河北省开了四个半天时间的民主生活会,不管批评还是自我批评,谈问题都落实到具体个人、具体工作、甚至具体的数字上。一次民主生活会之所以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就在于每个人都敢于说真话,每一条意见都切中要害,不虚化、不掩饰。“既有红红脸、洗洗澡的紧张和严肃,又有加加油、鼓鼓劲的宽松与和谐”。其次要下真功夫解决问题。批评与自我批评只是通过党内民主方式发现问题的一个环节,关键是要集中集体智慧,着力找到症结所在,提出切实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认真落实责任,排出整改时间表,制定监督奖惩措施。这次民主生活会像一次集体“会诊”,每个人都是良医诤友,既不讳疾忌医,也不怕彻骨之痛。大家坚持党性原则,摒弃好人主义和鸵鸟思维,坦诚面对,开诚布公,掏心见胆,直抒己见,开出一系列真正治病救人的“良药”,而不是有名无实的 9 “假药”,更不是口蜜腹剑的“毒药”。使批评与自我批评切实成了解决党内矛盾、统一全党思想的最佳良方。

四是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根本在一个“规”字。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扎好制度的笼子。特别强调健全党内生活,必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在这次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同志又指出,要以批评与自我批评促进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促进党内生活的严格规范。这些重要的论述明确告诉我们,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制度化,成为严格的党规党纪。抓住了这个关键,批评与自我批评才不会流于形式,不会成为空谈。民主集中制才能得到有效贯彻,进而防止权力过分集中在少数人或者一个人手中。从民主集中制的运行机制来说,首先,只有平等的权利主体之间才具有平等对话的可能。因此,制度化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确保每个委员的权利平等,这样才能充分交换意见;如果书记和委员之间只是一种上下级的领导与服从的关系,那就很难展开积极的相互批评。其次,要正确理解民主和集中的关系。所谓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不是委员先民主发表意见,然后由书记集中做出决策;而是在书记的组织和主持下,用民主讨论、充分酝酿的方式,按照多数人的意见形成集体决策。再其次,制度对每个人都应具有刚性的约束力,制度一旦在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形成,每个人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

浅谈诗歌与古琴的关系 篇5

诗歌的诞生,与音乐有不解之缘。墨子说:“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弦诗三百。”可见《诗经》中的风雅颂都可入乐。后来一些文人诗主要供阅读和吟咏,不必引吭歌唱,但也要有音韵和节奏的美,因而古典诗词都讲格律。从本源上讲,诗歌、音乐、舞蹈三者在远古社会密不可分,共同组成了原始图腾崇拜和巫术仪式的基本内容。

历来诗人和琴人有着广泛的联系,有的交往非常密切,许多诗歌写的就是诗人与琴人之间的情谊。如高适在送别著名琴人董庭兰的诗《别董大》中就有“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唐代很多诗人能够弹奏七弦琴,从许多专门为某道士、某山人、某尊师、某处士等人弹琴而写的诗歌中可以看出。著名诗人李白的诗作中提到的琴师有蜀僧睿、岫师、卢子顺等;元稹的诗作中提到的琴人有柔子、庚及之,姜宜和他的妻子等。这些诗歌中描写到的琴人各有特色,有业余的、也有专业的,所弹奏的琴曲艺术风格各有千秋。专业的琴人在唐诗中有董庭兰、杜山人、姜宜、颖师等。从这些描写古琴艺术的诗歌中,我们看到古琴在唐代文化生活中已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音乐与诗歌关系笔谈 篇6

在音乐方面,一群有才华的作曲家包括贝多芬,海顿,莫扎特,舒伯特和舒曼,在这个时期创作了具有持久价值和影响力的作品。

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是强调独创性和个性,情感表达,自由和实验形式。贝多芬和舒伯特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为他们缩短了古典和浪漫时期的差距。而他们正式的音乐技巧基本上是古典的,他们的音乐展示了强烈的个人感情。此外,他们对纲领性元素的使用为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剧作家提供了重要的模范。

贝多芬(1770-1827),通过他的天赋发展和统一了主题材料,他在自己的奏鸣曲集,室内音乐和交响曲中极大地扩充了奏鸣曲式表达的可能性。他的天才被公认为是尽管他在31岁时听觉逐渐衰弱,但是他却在音乐创作中完成了极大的挑战。他的作品包括九部交响曲,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十六首弦乐四重奏曲,五首钢琴演奏曲,一首小提琴协奏曲和歌剧费德里奥以及几首序曲。

你或许可以说十九世纪所有的西方音乐在德国的土壤深深扎根,德国为浪漫主义音乐所取得的成就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但这些成就不仅仅属于一个时代,它会一直存在。

在那个时期加强音乐表现力变得更有可能,是由于改进和完善了乐器可表演节目的同时出现了新的曲式,例如民谣,夜曲,间奏曲,狂想曲,前奏曲和玛祖卡舞曲。浪漫主义精神的发展常是从诗歌文本,传说,民间故事,民俗音乐和舞蹈中吸收营养和灵感。早期阶段的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性作曲家有埃克托·柏辽兹,弗雷德里克·肖邦,门德尔松和弗朗兹·李斯特。随着这些音乐家的参与,管弦乐器的使用发展到极端的表现以及和声语汇和全面的半音音阶。此外,他们尝试结合乐器和人的声音效果。有很多人物与浪漫主义音乐中间阶段的乐曲和实验有关。以下是一些代表性人物:安东尼德沃夏克(捷克斯洛伐克), 爱德华·格里格(挪威),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俄罗斯),同时还有许多波兰,俄国,法国,斯堪的纳维亚的作曲家。

歌剧被认为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一个重要部分。德国的浪漫主义歌剧大约是从1821年卡尔·马利亚·冯·韦伯的作品开始的。然而意大利的浪漫主义歌剧,是由葛塔诺·多尼采蒂,温琴佐·贝利尼和焦阿基诺·罗西尼发展的。在世纪末期朱塞佩·威尔第使意大利歌剧达到高速发展阶段。

德国浪漫主义歌剧在十九世纪末期因为理查德·瓦格纳的作品而达到巅峰。理查德·瓦格纳巧妙地将不同的成分例如民族主义情绪,英雄崇拜,奇异的服装,音乐表现力和着重于剧本歌词,连同优秀的管弦乐设定结合到一个歌剧形式中。他最大的贡献是,然而,设计的主题装置即主题音乐把特定的章程连接起来。

在十九世纪末期和二十世纪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最后阶段是由来自全欧洲的许 多作曲家所代表,例如古斯塔夫·马勒,理查德·施特劳斯,爱德华·埃尔加爵士,吉亚卡摩·普契尼,圣·桑和西贝柳斯。

(4)英国浪漫主义诗歌

浪漫主义诗歌大部分出现在英国,其代表人物分为两派:消极浪漫主义派和积极浪漫主义派。前者包括华兹华斯和科勒律治等;后者包括拜伦,雪莱和济慈。

消极浪漫主义诗人选择远离城市,栖身自然湖畔。他们的诗歌特点是在内容和文体风格上都有所创新,同时把神秘的,潜意识的,超自然的作为主要考虑因素。这一派中最著名的是华兹华斯(1770-1850)和科勒律治(1772-1834)。华兹华斯的作品中呈现了大自然是一个神秘的存在。他相信感官对自然的崇拜能使人们更深的领悟生活的真谛。他最初支持法国大革命,但是与积极浪漫主义派相比,他后来不那么热烈的支持法国大革命。他的代表作包括《抒情歌谣集》(与科勒律治合著)和《序曲》。科勒律治是消极浪漫主义的另一重要代表人物,他不仅创作了《忽必烈汗》,《古舟子咏》和《克里斯塔贝尔》这样美的诗歌,而且他主张诗歌的真正结局是“通过美的媒介”传递快乐,为文艺评论提供了有价值的原则。

《抒情歌谣集》的出版对浪漫主义诗歌具有重要意义。它的出版标志着浪漫主义诗歌的开始,也确立了华兹华斯和科勒律治在浪漫主义发展中的领导地位。该诗集第二版的前言中华兹华斯描述诗歌是“自发的感情流露”成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运动的宣言书。华兹华斯从和科勒律治的合作关系中获益匪浅。首先,这种合作关系使华兹华斯远离了剑桥岁月创作长诗时的矫揉造作。华兹华斯和科勒律治合作的第二个结果是形成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诗歌创作,指导着华兹华斯以后的人生。华兹华斯希望这样的诗歌可以永久的为人类的“道德关系”做贡献。华兹华斯的诗歌也包括传记体式的,例如《废毁的茅舍》,它记录了一个迟钝可怜的女人,在她的丈夫去参军并且杳无音讯之后这个女人的衰老。“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事件和情况,用人们使用的平常真实的语言来描述它们。”

华兹华斯在1843年从他的朋友罗伯特·索西那接班英国桂冠诗人直到1850年去世。作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革命的中心人物,华兹华斯的贡献有三点:第一,对于自然的新态度;第二,对于个人情感的深度探究;第三,把诗歌仿如人生体验的中心。

科勒律治在诗歌和批评理论上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因为他的作品《忽必烈汗》和《古舟子咏》,他作为一个诗人的造诣是毋庸置疑的,这两部诗集的感性抒情经常被后来的作家回响。他还有一个荣誉是作为最著名的英语评论家之一,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他的文学传记。科勒律治的观点是,文学的基本要素是情感和想法的结合也是他所说的“想象力”。他特别强调诗歌的功能是联系普遍与特殊,主观与客观,一般和个别。在他的心里,评论就是在带入自觉意识之前去识别文学中相似但不同的元素。

纵观他的一生,科勒律治有很多角色,例如诗人,社会评论家,文学评论家,神学家和心理学家。在科勒律治的所有才能中,他认为自己有一个潜在的创造性原则,他认为人与自然的统一是基础原则。对科勒律治来说,想象力是最初的最原始的凝聚力量,因为它代表着直觉的,非理性的理解和认出辨别物质世界代表着双倍的力量,这是和谐的。在他的诗歌和他的评论中,他尝试结合普遍的观点和对于特殊以及感觉的敏锐观察。

浪漫主义运动的第二阶段是从1805年到19世纪30年代,特点是复苏对文化民族主义的兴趣和对民族始源的重视,通过收集和模仿民间风俗,民间歌谣和诗歌,民间舞蹈和音乐来证实。这包括许多以前忽视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复苏的历史鉴赏曾被转化为想象写作,沃尔特·斯科特是代表人物,他被认为是创造了历史小说。在这一时期,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达到顶峰,产生了约翰·济慈,拜伦勋爵和波比·雪莱等伟大诗人。

浪漫主义兴趣显著的附带结果是哥特式小说的诞生,论述超自然的,灵异的,可怕的现象,像玛丽·雪莱的作品《弗兰肯斯坦》和马图林,萨德侯爵和霍夫曼的作品。在德国浪漫主义的第二阶段由阿尔尼姆和布伦坦诺,冯·维妮高尔和艾兴多尔夫支配。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和小说家的代表人物是埃德加•艾伦•坡。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教学案例 篇7

教学对象:高一年级

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音乐鉴赏》(湖南文艺出版社)。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以前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声乐体裁的内容之一,即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这是产生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根据其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而区分的。所以,课堂上要多让学生聆听音乐,启发学生感受音乐传达出的情感,通过合作探究来分辨出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不同的艺术特色,并通过欣赏歌曲理解声乐体裁划分的相对性。由于溧水是刚刚由县划区,学生的整体音乐素养还没达到市区的水平,因此我挑选了一首学生比较熟悉的群众歌曲,让学生演唱并体会群众歌曲的艺术特色,也能从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教材分析:《音乐与诗歌的交融》这一课,我觉得书中提供的某些材料,容易引起歧义。例如,《我爱你,中国》,开头演唱技巧难度大,学生会认为是艺术歌曲。但中间副歌部分的旋律又是大家十分熟悉的,甚至在1980年被评为优秀群众歌曲。所以,对于本课的教学,我选择了学生熟悉的《歌唱祖国》以及非常著名的艺术歌曲舒伯特的《魔王》进行教学。

教学内容:第五单元/音乐与诗歌的交融/第一课时:《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歌唱祖国》《魔王》这两首声乐作品,感受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的不同艺术特色,能够简述他们的含义。

2.能够用铿锵有力的声音演唱《歌唱祖国》;能积极参与《魔王》的表演、讨论等互动活动,加深音乐与诗歌交融的理解,提高探究能力和思辨能力,并在创作中培养学生创编表演的能力。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切体会到音乐与诗歌交融后,在情感表达上的效果,并且能够区分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

教学重难点:能够感知音乐特点,体会到音乐与诗歌交融后效果,并且能够区分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小提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明月几时有》,学生有序进入教室,准备上课。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调整学生上课的心情,营造氛围,同时也是为新课的导入做铺垫。

二、感受与体验“朗诵——配乐朗诵——歌唱”

1.请学生朗诵《水调歌头》片段,并让他们自我评价。

2.评价之后发现感情不够投入,开始试着配乐朗诵,并让学生进行评价。

3.学生齐唱王菲演唱的《明月几时有》,并选择自己最喜欢哪个版本,说出为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朗诵→配乐朗诵→演唱”这三次表演中,亲自体会到当音乐与诗歌交融后的效果是:更能调动人们内心情感的表达,更具表现力与感染力,令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同时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沉浸在音乐与诗歌的氛围中。

三、《歌唱祖国》的聆听讨论及演唱

1.打出《歌唱祖国》的歌词

师:有没有同学知道这首歌词选自那首歌曲?

生:歌唱祖国

师:我们可以看出来,一首好的诗歌,它也是一首优秀的歌词。

设计意图:从歌词入手,再引入歌曲,紧紧围绕“音乐与诗歌的交融”这个课题。

2.欣赏歌曲,并讨论歌曲的音乐特点(演唱形式,旋律、调式、速度、节奏等方面)

3.带着情感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亲自体验歌曲,演唱歌曲,为“群众歌曲”的引入,埋下伏笔。

4.群众歌曲特点的讨论与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对《歌唱祖国》的聆听、讨论及演唱,引出同学们对群众歌曲特点的思考,显得不突兀,也能使学生更易理解群众歌曲。

四、《魔王》的聆听、讨论及表演

1.歌曲引入

教师用小提琴演奏舒伯特《摇篮曲》,让学生说出曲名及作者。

设计意图:在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浪漫主义时期的几位音乐家,设计用小提琴演奏《摇篮曲》,可以复习之前音乐课的学习,也能提高学生聆听的注意力,同时也是对之后课的内容作铺垫

2.歌曲的简要介绍

3.聆听音乐,分4组讨论

问题1:简要概括诗歌的内容。

问题2:每个人物各用什么样的语气演唱?

设计意图:由于这是一首艺术歌曲,比较难以理解,所以让学生分组带着问题思考。使学生由被动欣赏变为主动欣赏。同时,问题1和问题2是为下面角色扮演打下基础。

问题3:演唱形式、伴奏乐器是什么?

问题4:伴奏音乐的描绘了什么?低音旋律又在模仿什么声音?

设计意图:问题3、问题4,是为了让学生在深刻体会到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的地位,在无形中体会到艺术歌曲的魅力。

4.角色朗诵表演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角色表演,既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从中获得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课堂气氛显得生动、活泼、热烈。

5.艺术歌曲的讲解

五、教学评价

聆听4首音乐片段:《教我如何不想他》《和未来有约》《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我的太阳》,辨别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

六、拓展——为诗歌配乐

师:这里有两首诗,一首是古诗,一首是现代诗,请同学们,聆听音乐片段,为这两首诗选择适合的背景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为诗歌配乐,让学生了解到背景音乐的选择,要符合诗歌的表现内容,不是随意搭配。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七、小结

师:诗是心灵之歌,歌是诗意的结晶。

音乐与诗歌的结合,丰富了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也使诗歌所表达的形象更为绚丽多彩。更能使人们在抒发情感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希望同学们课后再去寻找一些音乐与诗歌交融的作品,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探讨。

八、教学反思

在进行对教材的开发过程中,我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所有音乐作品的欣赏、分析、创造,都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并让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欣赏音乐作品。音乐是一门实践性的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尤其在表现领域更体现了这一特点,高中音乐课堂在注重学生感官体验的同时,不能忽略对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上尽可能地突显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于是我在此次教学中,设计了“听一听”“演一演”和“做一做”三大板块,通过学生探究学习、师生交流、旋律模唱、歌曲配乐等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思考和创作。

上一篇:意识形态工作调研报告下一篇:假如我会变5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