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毕业论文选题(共9篇)
社会学毕业论文选题 篇1
2012年社会学专业毕业论文写作参考选题
1、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思想研究
2、韦伯的新教伦理研究
3、古典社会学理论中的现代性思想
4、帕森斯的功能分析模式研究
5、默顿的社会失范理论研究
6、科塞的社会冲突功能论研究
7、哈贝马斯的社会理论述评
8、布迪厄的社会理论述评
9、冲突、纠纷解决的一般模式探讨
10、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应对机制
11、转型期群体性事件根源的个案分析
12、“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分析
13、文化人类学某一理论学派研究
14、西安旧城区改造与“文化保护”
15、“黄帝祭祀”与“仪式复兴”
16、中国宗族问题研究
17、城市内族群研究
18、农民工问题研究(农民工的社会地位;社会排斥与农民工;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网;农民工的社会认同)
19、三农问题研究
20、新生代农民工归属感的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21、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22、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问题调查与研究
23、农民工的住房问题研究
24、农民工的社会流动研究
25、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26、农村社会精英问题研究
27、试论农村社会礼物流动形式及其社会意义
28、试论我国当前农村社会分层的现状、问题以及对策
29、浅论农村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探析
30、浅论农村社会工作与我国留守妇女社会支持网的建构——试论农村留守妇女的安全感解析
31、试论和谐视角下农村社会矛盾演化特点、规律及对策分析
32、社区管理与犯罪防控
33、如何构建城市社区中的新型邻里关系
34、如何构建高校和谐的学生社区
35、(城市、乡村)社区权力结构研究
36、社区居民与社区委员会的互动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37、社区建设中的居民参与度不足的原因与对策
38、社会转型期的城市社区文化的建设
39、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的治理结构研究
40、城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背景、现状与未来取向
41、我国业主自治组织存在的问题及立法完善
42、业主委员会与公民意识的觉醒
43、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业主委员会的角色定位
44、业主委员会与社区民主
44、城市社区建设与街道管理体制改革
45、社区青少年的教育与管理对策研究
47、环境问题研究(民众的环境意识研究;民众的环境行为研究)
48、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保护政策的重新定位
49、二元社会结构研究
50、户籍制度研究
51、教育不平等问题研究
52、影响学生成绩的社会因素研究
53、贫富分化问题研究
54、人际关系与社会转型研究
55、政治参与问题研究
56、网络问题研究(网络中的人际互动;网络中的信任问题;网络中的虚拟社会化)
57、试析网络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58、网络隐私权问题的社会学分析与对策研究
59、对网络流行语的社会学分析
60、网络交往与大学生人际关系重构
61、对网络乞讨现象的社会学思考
62、社会交往类网站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63、论网络交往的社会学意义
64、青少年社会化问题研究
65、日常生活事件研究
66、社会学视野中的经济问题(劳资、市场)
67、社会学视野中的宗教问题
68、简析宗教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69、中国单位制研究
70、社会信任问题研究
71、试论我国当前社会转型中的信任缺失与信任重建
72、青少年(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研究
73、全球化对文化多元主义的冲击
74、现代中国人的角色冲突研究
75、社会化阶段性失败对人格的影响
76、社会互动与心理健全
77、家庭的功能演变研究
78、家庭的居住方式研究
79、浅论家庭的现代性挑战及其道德应对
80、婚姻、家庭问题研究
81、转型期中国社会分层与社会冲突研究
82、社会资本与“跳槽”
83、农村城市化的方式研究
84、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问题研究
85、简析城乡统筹推进城市化的理念研究
86、大学生婚恋观的变化
87、(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社会学探究
88、大、中学生生活满意感调查
89、大、中学生学习动机研究
90、大学生寝室交往的人际动力研究
91、当前大学生活择业倾向研究
92、校园暴力事件调查
93、生活价值观的代际比较
94、对当代大学生逃课现状、成因以及干预策略的研究
95、大学生社团的生存现状与发展——一某高校为例
96、我国流动及留守儿童的社会学研究
97、当代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形成过程
98、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观念调查
99、大学生兼职的利与弊
100、大学生人情消费问题的思考
101、中国人的师生关系
102、中国人社会心理压力
103、中国当代影视、文学代表作的社会学分析
104、中国NGO的发展路径研究
105、为什么说金子有时不能闪光?——谈个人才华与社会制度的相互关系
106、如何界定主流文化与副文化的界限
107、论越轨行为与创新的关系
108、论人的角色的不断转换与社会适应度的相互关系
109、从社会化角度谈谈你对“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的看法
110、挫折与逆境总能出人才吗?
111、人与社会环境:谁改变了谁?
112、流动儿童受教育权研究
113、西安市旧区改造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研究
114、西安世园会志愿者研究
115、城市边缘群体(如乞丐、妓女、农民工等)研究(可从生存状况、政策、法律制度、存在问题等任一角度切入)
116、城市某类场所的研究(如公园、酒巴、饭店、娱乐场所等)
117、世园会与西安未来发展前景问题研究
118、社会网研究(求职网、支持网、信息网等)
119、消费问题研究(如城市集体消费、符号消费、超前消费等)
120、“富二代”现象或问题研究
121、互联网与当前社会问题研究
122、弱势群体的精神健康研究
123、论社会关系资源在城市反贫困中的运用
124、科学活动中越轨行为的社会学研究
125、现代化进程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
126、熟人社会中的社会交换分析
127、民谣及其社会作用探究——从平民视角看社会
128、老子社会管理思想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运用
129、中国古代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及其当代启示——以儒道思想为中心
131、当前我国社会(环境、失业等)风险控制问题
社会学毕业论文选题 篇2
一、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意义
研究生毕业论文是训练研究生形成系统思维、运用科学知识、培养其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应能反映研究生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取得的新成果或提出的新见解。选题是撰写毕业论文的首要环节, 应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有较大的理论或实践价值。常言道:“好题一半文”。选题对于科学研究具有普适性价值, 选题关系着研究质量的高低。中国正值快速转型期, 社会问题错综复杂。面对纷繁的社会现象, 研究生是否能选好时代命题, “问题意识”至关重要。
二、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标准与程序
俗语云, 无规矩不成方圆。同理, 无标准不易选题。标准和程序有助于研究生集中精力直奔主题。
选题一般采用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和合适性标准。重要性指研究问题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 可以是理论意义, 也可以是实践意义或社会意义, 或兼有之。创造性又称创新性或独特性, 指在选择确定和确定研究课题过程中具备的特点。可行性指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一研究的各种因素, 包括自身因素以及外在因素。合适性主要指选题是否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宜考虑经济、政治、文化和道德等外部因素的前提下, 结合自身能力、经验阅历、知识结构、操作技术, 遵循“以小见大”原则, 从熟悉的领域发现问题, 运用新视角、新理论、新方法进行研究, 重视“小课题”, 以小见大。
选题一般遵循如下程序。研究生从感兴趣、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提炼问题原型, 接着广泛查阅文献资料, 初步确定研究问题, 然后进一步查阅专门文献, 从而将研究问题明确化。同时, 对研究问题进行他评和自评。即在听取权威专家、前辈、同辈意见和看法的基础上, 不断实行自我修正, 使研究问题日渐成熟。最后, 确定毕业论文选题。
三、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来源与方法
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来源有二, 自选题目或导师承担的课题。自选题目具有较大自由度, 选题水平和个人生活阅历、研究能力关系较大, 呈参差不齐之态。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稳定, 能把握研究方向, 但研究生自身缺乏自主性、灵活性。研究生可根据个人情况择优而从。勿论何因, “问题”意识是研究者不可或缺的要素。
研究生能否从琐碎的生活世界挖掘选题, 取决于自身的人生经验与阅历。“学校-学校”型研究生群体生活经验尤为单一, 是不是束手无策?不然。研究生保持“同理心”对待生活世界, 同化他人的间接生活经验亦是对自身有限直接生活经验的无限补充。个人能够直接感受或认知的部分只是生活世界的一角冰山, 更为广阔的部分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来完成。对“阅读”材料进行“内容分析”“二次分析”来激发“灵感与火花”, 获得选题。
四、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创新思维习惯的训练
选题思维在于怀疑, “问题”意识在于发现。爱因斯坦曾指出, 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当然, 怀疑并非毫无根据, 而是建立在对研究对象缜密思考基础之上, 既是理性思考的结果, 又是新研究的开端。“问题”意识并非人人有之, 也不是生而有之, 而是后天培养的结果。研究生欲向毕业论文要质量, 就要注意“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创新思维习惯的训练。
恰当运用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加芬克尔“常人方法论”, 有助于研究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根据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 研究生可以培养这样一种心智品质, 帮助他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 从而看清世事以及事情的全貌, 即个人对时代生活的自主性把握。加芬克尔的常人方法论从日常生活中, 破坏“理所当然”的常规, 发现常规背后潜藏的社会事实。
此外, 宜“勤”宜“懒”, “问题”长存。“勤”指遇事勤思考, 拓宽思路, 训练发散思维, 培养“问题”意识。“懒”指大胆创新, 学会偷“懒”, 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养成创新思维习惯。
总之, 硕士毕业论文的选题有章可循, “问题意识”是关键。“问题意识”是研究的开端, 创新精神是研究的生命力。研究生要注意“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创新思维习惯的训练。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选题的意义、来源、方法以及选题的标准与程序。从社会学角度出发, 以米尔斯的社会学想象力、加芬克尔的常人方法学为依据, 提出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要加强“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创新思维习惯的训练。
关键词:选题,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仇立平.社会研究方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8 (3) .[1]仇立平.社会研究方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8 (3) .
[2]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2]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3]赵国玲, 哈斯.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探讨[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综合版) , 2007 (6) .[3]赵国玲, 哈斯.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探讨[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综合版) , 2007 (6) .
社会学毕业论文选题 篇3
一、结合学校专业培养计划,确保专业培养计划的实施
专业培养计划是高校为完成其所承担的教育功能和社会任务而制定的有关专业教学活动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途径和具体实施方案,是高校进行各项具体教学活动的基础。
化工类专业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专业之一,其重要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化工基础理论、基本实践技能和工程素质的应用性人才,并要求培养的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能力。在化工类本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论文一般是作为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安排在第四学年进行,不同学校在毕业论文完成时间上也有差异,一般在十几周到二十几周不等。同时越来越多的高校要求毕业论文须做到“一人一题”,并要求毕业论文选题必须遵循客观性、创造性和科学性。这些因素客观上就要求毕业论文选题必须结合学校的专业培养计划和要求,以确保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完成毕业论文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并提交具有一定科学性的毕业论文。在毕业论文选题时,切忌选择在规定的时间内难以完成的课题,以避免由于论文选题上的不足给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
二、结合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效率
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时拥有的兴趣会成为学生搜集资料的主要动因,它会影响到学生对文献资料的占有和理解及对所遇问题的思考,最终会影响到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时是否能进行更多的创造性思维和劳动。因此在论文选题时,教师不但要发现和培养学生完成论文的兴趣,而且要正确引导和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毕业论文的完成效率。
在2007年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时,我曾为一名学生选择了利用天然高分子壳聚糖的化学改性制备高性能吸附树脂的课题,但是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他对利用植物油、多元醇和多元酸制备醇酸树脂更感兴趣。其后,我对课题及时进行了调整,研究中学生也很快进入了角色,并成功地完成了如何通过化学方法去除存在于醇酸树脂中微量水的研究,得到的醇酸树脂无论是粘附性能还是成膜性能都明显改善。
三、结合学生学习能力和基础,确保毕业论文的完成质量
毕业论文是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环节,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通过毕业论文,可以使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精神和独立工作意识切实得到锻炼。但在毕业论文完成过程中,学生由于基础、学习能力和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在课题的理解、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及分析等方面的完成程度上也不同步。这就要求教师在毕业论文实施的具体过程中,尤其是毕业论文的选题上,必须要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
根据作者对近几年盐城工学院化工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完成情况的分析,认为学生可以大致分为三种类型:提高型、巩固型和弥补型。提高型学生不但学习基础和能力较好,而且还学有余力,具有较强的运用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型学生在毕业论文以前的学习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基本掌握了化工专业所需化学化工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一定的运用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面对创新性课题时还需教师更多地指导和帮助;弥补型的学生在毕业论文以前的学习中,对化工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还存在一定不足,对创新性专题文献的分析和总结更是由于学习能力方面的原因而难以独立完成。对于这三种类型的学生,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上应有所差异:提高型学生可选择一些具有较高创新性要求的课题;巩固型学生可选择一些具有一定创新性要求的课题;弥补型学生主要考虑选择一些相对成熟并有验证性特点的课题。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完成质量达到要求的毕业论文。
四、结合教师科研项目,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学生介入教师科研课题是提高毕业论文创新性的有效措施。教师的科研课题是教师对某一领域经过较长时间思考和研究之后形成的成果,一般具备较好的创新性。将毕业论文选题与教师科研课题结合起来,不但可使学生对教师所从事的研究工作有较好了解,而且也可通过学生参与教师部分科研项目的研究,使他们能更好地了解专业发展的新水平、新动向和新特点,从而在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上获得较高的起点。
在2007年盐城工学院化工专业2003级毕业论文选题阶段,作者将承担的盐城市社会发展项目《基于两性壳聚糖的靶向药物缓释载体材料的研究与开发》的部分研究内容进行了分解,并以分解后的课题作为毕业论文备选课题。在论文选题初期,通过教师向有意参与这些课题研究的学生介绍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目的及课题的研究价值,使学生对这些课题产生了兴趣。其后通过具体研究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间的不断交流,使学生对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特点有了更多了解,也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实践精神和科研素质得到了提高,保证了毕业论文的质量。学生完成的《季铵化羧乙基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吸湿保湿性能研究》和《季铵化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吸湿保湿性能研究》两篇毕业论文被评为盐城工学院优秀毕业论文,并且《季铵化羧乙基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吸湿保湿性能研究》还获得2007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二等奖。
五、结合社会需要和企业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根据对学生毕业后所承担的工作性质和任务的统计和分析可知,化工类学生毕业后承担的任务主要有技术革新、企业管理、产品研发、工艺改造、设备设计、环境治理、节能降耗、工程施工及产品营销等,内容相当广泛,而高校自身又承担着传递知识、培育人才和服务社会的功能。这就要求毕业论文选题需要结合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和社会的需要及企业的要求,尽可能选择一些与实际工业生产和工程实践密切相关的课题。这些与社会需要和企业要求结合的课题往往具有实用背景,因而通过相关课题的研究可以直接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并通过学生在论文研究过程中激发出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而论文完成过程中的每次进步更可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在2006年,作者根据江苏一家农药企业的实际生产状况,拟定了一个从乐果生产废水中回收硫磷酯和氯化铵的课题作为毕业论文备选课题。在论文选题初期,通过向学生介绍该企业现有乐果生产工艺特点及硫磷酯和氯化铵的应用价值,使学生对所选课题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和认识。其后通过论文研究过程中与学生的多次探讨以及实验方案的完善,顺利解决了该企业乐果生产废水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问题。学生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不但在工程实践和创新性思维方法上得到提高,而且完成的毕业论文内容翔实、完整,具有较高质量。
六、结合学科前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毕业论文选题的科学性、新颖性、创新性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之一,因此在化学化工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上要不断地根据专业的发展特点推陈出新,确保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不但有一定深度、难度和广度,而且要符合学科的发展方向和规律。
随着能源危机不断加剧和矿产资源逐渐枯竭,人们现在更多地将目光投向了天然可再生资源,生物质资源的深加工和资源化利用日益成为化学化工领域的研究热点。在2008年,作者根据我国松香资源较为丰富而在松香加工及高附加值松香衍生物的生产上存在不足的特点,结合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松脂水性化加工技术研究和绿色化工产品的开发》的部分研究内容,拟定了一个利用松香生产具有抗菌杀菌性能的农药乳化剂课题作为毕业论文课题。由于选择该课题的学生对松香的深加工和利用很感兴趣,在该课题的研究上非常投入,同时在研究中与教师的交流也非常充分,因此毕业论文的研究任务和目标都能得到很好实现。课题完成后,不但学生的毕业论文被评为盐城工学院优秀论文,而且研究中形成的成果还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
参考文献:
[1]林登平,叶钊.组织学生参加开放型实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化工高等教育,2003,(1):80-81,46.
[2]陈卫,张灏,赵建新,等.本科毕业论文改革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和思考[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2,22(6):56-58.
[3]李利军,李艳丽.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的探讨[J].高教论坛,2003,(6):90-92,111.
[4]贺晓蓉,刘述喜,陈新岗.高校工科毕业论文写作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9):177-180.
[5]袁斌,吕松,袁世平.关于工科高校毕业论文教学管理模式的新思考与探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39-42.
[6]叶青,裘兆蓉.加强毕业论文环节提高毕业生创新思维能力[J].化工高等教育,2006,(5):47-50.
[7]张根全,赵子龙.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0(1):13-16.
[8]邹明珠,吴通好,郝秀峰.利用优势条件培养创新能力[J].大学化学,2000,15(3):9-11,43.
社会学毕业论文选题 篇4
对网络成瘾学生的社会工作跟进方式探讨
单亲家庭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的探讨
社会工作对大学生社交恐惧症的介入 论社会工作在我国残疾儿童教育中的介入 丧偶老人的社会工作介入策略
浅析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工作如何介入居家养老
社会建设视野下的妇女社会工作 社区矫正与社会工作的关系
社会工作视角下社区老年教育问题研究 从广告中探究性别问题
从影视作品中探究性别问题
浅析城市社区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 浅析认知行为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运用 试析何为社会工作伦理
探讨社区养老中医务社会工作的作用 亲子教育中的社工介入模式 浅析社会工作者的核心竞争力
试述兰州市中介组织的概况及其运行机制 社会环境对不同年龄组人群行为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社会工作价值观建构的启示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宗教问题研究
大学生亲子关系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
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社会化的特征与倾向分析 转型期社区文化建设研究
城市社区养老方的社会工作介入
幼儿教师压力、压力应对与社工的介入方法探讨——以**幼儿园为例 农村养老问题困境研究
城市农民工子女适应社会环境的调查研究
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以***市为例
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调查与思考——以***市为例 兰州市NGO组织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兰州慧灵为例 社会工作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介入与作用
“虚拟养老院”与社会工作介入——以兰州市城关区为例 社会工作在公民社会构建过程中的作用
社会工作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介入模式探析——以***地为例 社区矫正模式初探
城市社区志愿服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社会工作在“生命教育”中的作用 关于民办养老机构的调查与思考 民主自治:社区建设的核心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社会焦虑:一个微观层面的社会问题
关于“爱心超市”的调查与思考——以***地为例 社区工作中的社会支持网络构建及意义
高校贫困生的社会支持网络建设问题研究——以**大学(学院)为例 社会工作视野下的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以***市为例 低收入动迁居民的行为选择及其边缘化后果 “校园暴力”与学校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转型视角下的社会救助工作思考
小组工作理论模式的比较
小组工作在临终关怀中的应用
小组工作在艾滋病群体干预中的作用 小组工作在癌症病人群体中的应用 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思考 民政工作社工化的思考
甘肃省青少年精神健康服务的现状调查研究 “社区民主评议街道”的实践和思考 基督教伦理与社会工作价值观
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模式探讨 老年个案工作的技巧探讨
社工应如何在农村养老问题上有所为 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冲突以及对策 服刑人员的社会支持现状调查研究 社区精神健康康复机构建制思考 试论小组社会工作中的治疗元素 医疗社会工作个案研究
论社会工作在医患关系建设中的应用 社会工作行政的工作原则
兰州市城市社区建设的体制创新 医务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职能探讨
朋辈辅导在高校学生心理辅导中的应用研究 兰州市老年人社区福利服务状况调查 离退休老年人参与志愿活动的研究
社会工作为男性施暴者工作的介入模式 男性施暴者的心理分析
大学生自杀群体的心理分析 大学生自杀个体的人格分析
大学生自杀个案的干预策略研究 残疾人心理辅导的要素及技巧 正常哀伤辅导的工作模式探讨 复杂哀伤的工作模式探讨 哀伤心理辅导的要素及技巧
青少年自残行为的心理因素分析及干预策略探讨 心理干预在大学生抑郁人群中的应用模式探讨 家庭暴力中受虐者的心理问题研究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脱位家庭的心理辅导
大学生求职心理特点的分析
大学生人际冲突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企业社会工作服务模式探讨 甘肃省地震灾后心理援助规划 小学生绘画分析与辅导 小学生游戏辅导
谈文化载托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 修复儿童心理创伤的方法策略探析 谈眼动治疗在创伤修复中的治疗策略 创伤心理治疗师的自我保护
谈灾难后心理救助人员的心理自救及调试 甘肃省临终关怀工作的现状分析以及启示 儿童辅导的主要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残疾人辅导的主要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婚前辅导探析
脱位家庭发展的转折压力辅导
单亲妇女的心理健康和自我调试 单亲母亲自强小组的规划设计 职业生涯小组的规划和设计
“心瘾”戒毒人员小组规划与设计 空巢家庭老人社会支持小组
成长之路----健康上网小组规划与设计 助人者自我成长小组规划与设计 小组工作理论模式的比较
小组工作在临终关怀中的应用
小组工作在艾滋病群体干预中的作用 小组工作在癌症病人群体中的应用 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思考 民政工作社工化的思考
甘肃省青少年精神健康服务的现状调查研究 “社区民主评议街道”的实践和思考 基督教伦理与社会工作价值观
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模式探讨 老年个案工作的技巧探讨
社工应如何在农村养老问题上有所为 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冲突以及对策 服刑人员的社会支持现状调查研究 社区精神健康康复机构建制思考 试论小组社会工作中的治疗元素 医疗社会工作个案研究
论社会工作在医患关系建设中的应用 社会工作行政的工作原则
兰州市城市社区建设的体制创新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3 159 162 165 168 172 175 178 181 医务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职能探讨
朋辈辅导在高校学生心理辅导中的应用研究 兰州市老年人社区福利服务状况调查 离退休老年人参与志愿活动的研究
社会工作为男性施暴者工作的介入模式 男性施暴者的心理分析
大学生自杀群体的心理分析 大学生自杀个体的人格分析
大学生自杀个案的干预策略研究 残疾人心理辅导的要素及技巧 正常哀伤辅导的工作模式探讨 复杂哀伤的工作模式探讨 哀伤心理辅导的要素及技巧
青少年自残行为的心理因素分析及干预策略探讨 心理干预在大学生抑郁人群中的应用模式探讨 家庭暴力中受虐者的心理问题研究 脱位家庭的心理辅导
大学生求职心理特点的分析
大学生人际冲突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高校贫困生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大学生成功恐惧及其预测因素研究
贫困大学生心身健康与自尊、人格、人际关系、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时间管理倾向与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人格、宿舍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挫折感的成因及消解途径分析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的关系研究 社会支持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研究 大学生诚信心理初步研究
大一新生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心境对其身心健康的影响
„„„„„„„„„„„„„„„„„„„„„„„„„„„„„ 需要更多内容可与本站联系,联系方式:
QQ:147729230; 12500453 电子邮箱:147729230@qq.com 联系电话:***
社会学毕业论文选题 篇5
论文题目宜小不宜大
论文选题尽量范围小,要以小见大,小问题更具有现实性,而且小问题往往存在于我们现实工作中,无需花更多时间、精力去调研,也更容易发现,更容易起笔。例如:采购专业,有些同学会写诸如“采购与供应管理中的问题研究”这个题目就太大了,而且采购与供应本身就是两个环节,每个环节涉及到的问题都可以单独来研究,这个论题需要调研和参考的资料太多,也不好把握每个环节的轻重。说的简明一些,如果你不会写论文,可以这样,就是这个专业的每一本教材都可以成为一个论题,这样我们在定论题的时候就有了小目标,然后在围绕你定的目标去选甄选资料、找文献、查数据就ok了。
论文题目要难易度适中
论文的撰写是一项非常紧张、艰巨的任务,所以选题时尽量选自己熟悉的、擅长的,并且要考虑所写论文需要的文献收集、整理和利用的难易程度。比如“长江三角洲港口竞争力的比较分析”这一选题所要涉及到长江三角洲的.众多港口的资料收集、整理,这对完成该论文所需的时间、精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是力所不能及。
论文选题要具有专业特色
这个比较容易理解,论文选题不能偏离你所学专业的范畴,明明是采购专业,如果选的论题用到人力专业绩效问题分析很多,这就偏题了。所以选题尽量选具有明显专业特色的标题。
毕业论文选题 篇6
中外图书馆联盟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面向大数据的单元信息组织体系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国家数字学术信息资源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中国海洋古文献总目提要
大数据环境下的计算型情报分析方法与技术研究
基于用户与情境视域的网络学术信息资源评价研究
城乡档案记忆工程推进机制研究
基于读者需求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与服务创新研究 中国百年图书馆本质论的理论反思与当下建构研究
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教育研究
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社会支持机制研究
公共图书馆以财政投入为主体的资金保障体系研究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公共图书馆与社会支撑体系相关性实证研究 我国跨系统区域图书馆联盟建设与发展实证研究
学术图书馆云存储联盟模式与机制研究
多民族语言信息资源跨语种共享策略研究
基于关联数据的政府数据开放研究
基于国际编目新规则的我国编目工作变革研究
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9岁儿童阅读能力实证研究
面向图书馆的电子书服务内容、平台与终端的实证研究 图书馆电子书服务模式及平台研究
我国民间读书会研究
中国农村公共阅读服务体系研究
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数字图书馆动态组合学科服务模式研究
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的功能定位和建设策略研究
我国图书馆大众化服务模式定位和建设策略研究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目录解题全编(上、中、下)《十三经注疏》版本研究
汲古阁藏书、刻书、抄书研究
20世纪中叶云南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整理与研究
四川凉山彝族毕摩文献整理编目与研究
清代整理中医药文献研究
晚清民国华侨文献整理与研究
晚清民国时期四川藏区涉外藏事档案整理与研究
大数据环境下公安情报学理论体系研究
非常规突发事件中社会化媒体不实信息的群体干预模式研究 面向供应链增值的企业竞争情报运作模式和实施策略研究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急机制的中美比较研究
大数据时代国际网络舆情监测研究
大数据环境下的科技信息潜在语义挖掘技术优化与比较研究 高科技前沿监测中的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研究
面向知识服务的健康知识组织体系构建研究
旅游资源信息的语义标注与相关性研究
在线社交网络中基于用户的知识组织模式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实时海量情报数据分析技术研究
大数据环境下科研数据管理关键技术与服务机制研究
大数据环境下药品安全突发事件预警与应急管理研究
机构科研数据管理关键技术和服务机制研究
基于事实型科技大数据的情报分析方法及集成分析平台研究 新型网络环境下学术期刊影响力的计量分析与评价研究
新型城镇结构演化中的信息驱动研究
基于信息生态的信息资源协同建设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工业遗产整理与保护研究
吴地文化遗产网络知识服务研究
大数据环境下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密集服务模式研究
基于社交问答平台的用户知识贡献行为与服务优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大数据环境下社会化商务的消费者行为与偏好研究 社会化信息搜寻认知模型研究
社会网络中用户的情绪分析与影响力研究
基于信息时域的跨学科协同信息行为与特征研究
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
基于网络信任体系构建的网络谣言识别与阻断机制研究
我国政府公开信息的质量评估标准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
社交媒体信息质量内容评价研究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的信息质量影响机理及管控体系研究
数字图书馆的智能图像检索系统研制
西南少数民族手工造纸技艺及传承机制研究
英文版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评价与发展策略研究
科学数据用户相关性标准与使用模式实证研究
跨学科科研协作行为的动态可视化跟踪与预测机制研究
社会化媒体在跨语言信息检索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体制改革的档案馆馆藏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社会治理视角下的档案制度变迁研究
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档案信息化研究
中国文档名词发展演变史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模式与实现机制研究
我国档案生态安全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云数字档案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档案信息服务与移动数字终端融合发展研究
基于语义关联的数字档案资源跨媒体知识集成服务研究
基于组织的电子文件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文书档案工作研究
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教育与业界的互动研究
公共图书馆出版物国际交换研究
多叙词表的开放关联与映射方法研究
基于关联数据的数字图书馆多粒度集成知识服务研究
基于书目框架的图书编目变革与创新研究
图书馆资源组织中的数据关联机制研究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与质量评价研究
高校图书馆全媒体服务推广模式及运行保障机制研究
基于用户体验量化的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控制体系构建研究 藏文文献分布及书目之书目研究
乾嘉四大藏书家研究
黑水城出土汉文占卜文书整理与研究
出土《日书》类文献中涉医资料研究
明代禁书研究
清人地理考据文献集成与研究
大数据时代情报分析的支撑环境研究
非常规突发事件舆情预警中的风险信号研究
情景应对视角下的情报资源动态响应机制研究
语义和情景关联的网络资源聚合单元分类体系构建与评估研究 基于本体推理演化的语义级中文校对模型研究
基于数字网络的知识关联服务研究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个体识别风险的个人信息利用研究
基于实时大数据的潜在新兴技术敏捷预测机制研究
面向专利数据的多重共现分析方法及其在技术创新网络中的应用研究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规制研究
城市化背景下我国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研究
区域创新中的知识扩散规律与保障机制研究
大数据环境下移动互联网用户信息行为研究
基于用户关系的自媒体健康信息扩散机制及干预对策研究 人机交互环境下文献数据库用户心智模型演进机理研究
体验视角下网络信息服务的用户采纳行为及质量评价
研究
用户交互视角下社会标签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构建及应用实证研究 数据开放环境下政府数字信息资源质量保障研究
移动互联网隐私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产业融合背景下的移动出版价值链重构研究
大数据环境下数字出版知识服务研究
基于网络出版电子期刊的评价体系及评价机制研究
基于微信息交流的企业品牌传播机理与实证研究
移动社交网络对网络舆情的影响及治理研究
大数据时代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的个性化推荐服务研究
高模糊抄袭检测研究
学科交叉主题识别和预测方法研究
科研人员持续自存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激励机制研究
面向政府决策的档案知识库构建研究
基于多学科视域的档案价值及实现机制研究
数字档案资源生态安全研究
设计类毕业设计选题探讨 篇7
毕业设计, 是对学生几年来学习状况的一个综合的训练和检阅。为了使同学们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把四年来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学校一般采用导师包干指导的形式, 即每个指导老师在同学们做毕业设计的这段时间, 自始至终比较固定的指导几个学生, 从谈设计想法到完成草图、方案的确立、再到建模制作最终方案, 都是在一个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由教师谈见解和指导, 学生动手制作来完成。也可以导师提前确定好自己的指导方向, 然后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及所长来选报自己感兴趣的题目。
二、毕业设计概况
本次毕业设计的选题有: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环境动态展示设计、国美家电、西安图书大厦、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等VIS设计 (视觉识别系统) ;庭环境设计、乐厨房设计、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灯具设计、产品改良设计等产品设计;自我推广设计、系列包装设计、食品饮品包装设计、书装帧设计、等平面广告设计。在这次设计课题种类的分布上, 大体围绕着工业产品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公共环境设计这三大类。
三、具体设计实例
1、书籍装帧设计
首先我们从书籍装帧设计谈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人们所接触到的书籍是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 它们既是我们人类所必须依赖的精神食粮, 又是我们获取知识的必不可缺的必要手段和途径。
书籍装帧就是针对具体书籍的设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人们接触到的书籍是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 它们既是我们人类所必须依赖的精神食粮, 又是我们获取知识必不可缺的必要手段和途径。从书籍的种类来看, 有文学、艺术、科技、历史、哲学、地理、经济等不同类型, 就这一点来说, 对于书籍装帧的要求, 必然有着具体特殊的规范。虽然同属设计形态当中的视觉传达设计, 具有平面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要素与创作规范等, 但在其内容和表达形式上又显然不同于广告设计、招贴设计、包装装潢等设计。
书籍可以依照内容大致分为文艺类书籍、科技类书籍、儿童读物、画册等。宽泛地来讲, 即可分为企业型录、杂志、报纸版面、宣传手册设计等。就设计的基本内容来讲, 书籍设计的内容为三个主要部分, 即封面设计、版式设计和插图设计。现在我们就以贺照媛同学的书籍装帧毕业设计作品——《飞狐外传》为例, 来从中体会一下书籍设计的实质和内涵, 以及就此方面设计中我们在教与学互动中的体验。在《飞狐外传》的整体设计当中, 对于书目设计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推敲。这本书的内容是有关于金庸武侠小说, 其背景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武术, 书籍应当被归属于文学类书籍, 因此在其书籍装帧的设计上更应该体现出传统、舞动、飞旋、神秘的色彩。书籍中的丰富内容要通过简洁、明了、贴切的封面来折射出其灵魂所在。对于线条、块面、色彩的处理, 文字图案的变化都要起到一个整体协调性的统一。因此, 在这里我要提出几个关键的内容, 在创意构思过程中对于书的内容的全面了解要深刻要透彻, 一定要通过封面来体现其精髓, 我们的设计一定要做到缜密、精心。在构图上, 无论你运用那种构图方式, 对称、垂直、水平、交叉、倾斜、对交、曲线, 还有集中、分散等, 都应以表现书的内容为目的;再一个书籍装帧设计对书的厚度也不容忽视, 在设计当中对封面、书背、封底这些部分做整体考虑安排, 以及选择设计方案实施的材料等 (这里便不再是平面介质所能完成的, 要有实物作出充分的展
自我推广设计这个课题要求同学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深度、不同立意来表现自己的思想个性、人生观等。比如有位同学他喻自己为辣椒, 从最初的翠绿到后来的朱红。告诉人们他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这样一个过程, 从过去的一个莽撞少年变得深思熟虑的这样一种心态。在完成过程中, 他查找了不少有关心理学方面的资料, 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了别人眼里的自己。
其属于形象设计当中的一类, 与企业形象设计异曲同工。用视觉形象的平面介质的传达, 形成完整的形象特征, 传达特殊的概念。运用文字、图形、色彩等平面设计当中的核心元素来传达信息, 表现思想感情。同学们基本上掌握了平面设计当中形象设计的要素, 运用抽象的概念和具象的特定概念与信息, 通过分析理解转化为视觉元素, 并将这些元素进行组织编排, 以期使观众通过视觉的感知, 在脑中把这些视觉元素重新还原, 加以额定转化为特定的概念和信息。通过对自己形象的分析和调研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加之严密周全的理解与分析进行初步构思, 去伪存真, 开拓思路, 进行多方案的设计, 找到一个切合点 (通过什么样的构思最能传达特殊形象, 推销自我) 。运用平面设计的手法, 排版、图形、文字、色彩的搭配将个人信息再现于平面介质上。因此, 在这里要指出的一点便是内容与形式的不和谐性, 暴露出的便是基本知识与创作语言的贫乏。我们知道平面设计的目的是为传达, 而传达则是通过视觉来完成的, 并且视觉接受过程本身又有其自身的特征。因此, 平面设计本身的要求, 也就相应确定为准确、简洁、明晰、具有视觉上的可视性 (美感、醒目、可心) 和感知上的可读性 (内容、概念、信息) 。故此, 作为教师应该在指导方面予以更加准确的说明与引导, 同时学生应该注重视觉传达设计在平面介质上向大众传播信息的目的性——沟通与传达, 更好地运用其基本素质, 加强基础技能的训练, 进而做到对自我信息表达的一个更好的再现。
3、室内装饰设计
《都市中宁静的港湾》为室内装饰设计, 属于环境艺术设计范畴。室内是人们生存空间的最本质的要求, 是寻找室内空间的保护, 产生心理安全性。这不仅仅是生理的需要, 更是我们心理的需要。室内设计是以人们所居住、活动的室内空间为平台, 依据人体工学的原理, 以人为本质目的, 进行有效的统筹规划。它包括室内地面、墙面、布局、装饰、家具等设计。在现代室内设计中, 基本问题是重视采光和通风, 合理利用有限空间, 扩大使用面积, 创造良好的室内环境。室内空间首先是一个私密空间, 以及人的加入, 使室内设计有了独到之处。《都市中宁静的港湾》的选题贴切这一点, 在空间和布局上体现了个人风格和精神面貌, 家居装饰上也强调了主人的品位与个性。其不足之处便在于对室内空间色彩的统一性方面缺乏周密安排和详细推敲, 以及室内空间比例上的错落感上有序性的缺失。
四、结束语
见于篇幅的关系, 我们就不再一一列举。总之, 同学们的研究和实践精神是诚然可贵的, 但因时间短促, 又受到材料、制作及实物制作的不足等条件, 使同学们的作品还多限于表面, 甚至观点不一定明确, 想和做不尽统一。尽管如此, 但同学们这种出自内心的探索和渴求知识的精神毕竟是可喜的良好的起步。
参考文献
[1]李乐山.工业设计思想基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2]荆雷.设计概论[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1.
社会学毕业论文选题 篇8
【关键词】毕业论文 选题 改革
【中图分类号】N5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0-02
本科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毕业生获得学士学位的必修课程。本科毕业论文从出题、学生选题、完成论文到答辩,大体有这样几个基本特征:一是指导老师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选择性地出一些具备本科生层次水平的题目供学生选择;二是尽管强调论文质量,杜绝抄袭现象,但从大多数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的情况来看,仍然无法达到导师和相关管理者的要求;三是围绕高校对本科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一些院校为了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采取了实施严格的开题报告和考勤制度,阅读英文文献并把所阅读的英文文献翻译成中文,但却没有达到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目标,甚至指导老师都因为毕业论文工作过于繁琐而怨声载道。为此,笔者在2009年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时候,在学生选题方面进行了一些新的改革与探索,以寻求改进和完善现行本科毕业论文制度的途径和方法。但由于笔者并非校、院本科毕业论文管理者而仅仅是一名普通教师,因此在这方面的探索暂时还属于小范围的尝试。
1 现行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缺陷
1.1 指导老师出题
本科毕业论文出题,对于指导老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首先,对于那些自己的科研项目、科研方向很明确指导老师,如果在自己的科研领域中出题,考虑到本科生的知识层次,就势必要把自己的科研项目分拆成一些很小的模块来分配给本科毕业生做,但分拆后的模块往往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论著框架。而且,考虑到本科生所具备的知识层次,很难要把他们完成论文直接或简单加工后放到自己的科研项目研究成果里面去。其结果就是指导老师对本科毕业论文进行深度加工。而在深度加工之后,对这篇论文的知识产权到底属于学生还是指导老师又很难界定。
其次,对于那些没有自己的科研项目、科研方向也还不甚明确的年轻指导老师,由于一般指导的学生人数都在5-6人,甚至7-10人。人数多,而所出题目较小而分散,致使他们在工作一开始就不能通过这种途径形成自己的科研方向、培育自己的研究领域。而且,由于年轻老师自身经验的欠缺,可能所出题目会偏大,因此单独一个学生很难完成这样的本科毕业论文。
1.2 本科毕业生选题
对于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学生的意见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由于指导老师出的题目要么是跟他们自己科研项目密切相关的,需要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因此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明显感到相关知识的缺乏,而这些相关知识又难于在短期内学习提高。或者即使指导老师所出的论文题目本身难度并不大,但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相去太远,学生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一定程度的抵触情绪。
二是由于本科生独立完成科研课题能力的欠缺,而现行本科毕业论文制度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自己的本科毕业论文,因而从一开始就把本科毕业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他们对某些问题的研究这种方式排除在外。事实上,无论是大学生毕业之后走上工作岗位还是选择继续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至以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都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而这却无法在他们完成毕业论文的时候得到体现。
三是现行本科毕业论文制度在发挥大学毕业生的主观能动性方面也比较欠缺。多年来,由于学生已经习惯了指导老师给定题目,然后学生围绕指导老师的毕业论文题目采取依样画葫芦的方式完成一篇既定格式、既定字数、既定内容的论文,因此发挥他们自身主观能动性去主动地观察社会、发现我国的经济现实问题、应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问题并依照自己的理解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就无从谈起。
第四个问题就是,由于以上这些原因,要学生完成一篇具有原创意义的毕业论文基本上就成为空谈。尽管年年都在强调本科毕业论文要有创新点、不要抄袭,但结果却是年年都获得的是东摘西抄、没有创新意义的本科毕业论文。
2 改革现行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式的基本思路及办法
在考察现行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改革现行本科毕业论文制度的基本思路就是“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完成他们自己感兴问题的研究”。这意味着,改革现行本科毕业论文制度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让学生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他们才会自己主动去认识世界,思考和发现问题,必要的情况下在团队精神的指引下完成寻求解释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一基本思路的指引下,改革现行本科毕业论文制度办法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从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上,倡导和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毕业论文题目。在大学本科毕业生从事毕业论文写作之前即对他们提出要求,希望他们根据自己平时学习、生活和对社会的了解,提出自己毕业论文要研究的领域、问题和要解释的现象,并据此提出自己药丸承改论文的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指导老师再根据学生提出的毕业论文思路,引导学生确定毕业论文的具体题目,拟定毕业论文的写作框架。事实上,大学本科毕业生在经过了大学四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观察和了解社会问题的能力,这种毕业论文选题方式正是充分发挥了他们在观察和了解社会问题这方面的长处。而且这种选题方式的实行,势必会引导学生在大学生涯中更加积极地观察和了解我国经济建设中面临的种种问题,激发他们毕业后投身祖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去。当然,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这种改变,也对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这种要求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具备的。因此,在倡导和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毕业论文题目的同时,还要根据学生自选题目的情况,由指导老师提出一些题目,供未能自主选择毕业论文题目的学生选择。
其次,倡导和鼓励学生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对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团队合作的优点在于一是可以在多人合作的情况下研究一些比较大的社会现象或经济问题。尽管高校本科毕业生对我国一些经济现实问题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要把这种认识凝练、浓缩到一篇一万字左右的论文,还是有比较大的难度的。因而通常情况下就会出现题目太大而本科毕业生自己无法掌握论文的框架拟定并完成论文。在这种情况下,多个学生的合作,每个人完成论文中的一个或多个部分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第二个优点是,多个人合作研究某一问题,能够通过相互的讨论,发挥每个人认识和解决问题的长处而避免短处,加深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深度,提高论文的质量水准。第三个优点则是能够通过合作完成毕业论文很好的培养大学本科毕业生团队合作意识。这对他们以后无论是到企业工作还是教学科研单位工作都十分重要。
第三,指导老师引导学生围绕自己的研究领域,针对我国宏观或区域经济的热点问题选择毕业论文题目。事实上,这种选题方式一方面能够通过本科毕业论文加深大学本科毕业生对我国宏观或区域经济的热点问题的认识,另一方面,指导老师尤其是刚工作的年轻老师也能够通过指导学生围绕自己研究领域完成毕业论文,加深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深度,并借此培养自的科研方向和研究领域。
3 改革现行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式的实践探索
结合以上笔者提出的改革现象高校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式的思路,笔者在2009年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时候进行了实践探索。
首先,笔者向即将毕业的本专业大学本科毕业生提出,欲在笔者的指导下完成本科毕业论文就必须通过他们自己的观察和了解提出毕业论文的基本思路,然后跟我商定本科毕业论文的具体题目和论文框架。本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对笔者的这一号召响应十分热烈。尽管有本校对教师指导本科毕业论文人数不超过8人的限制措施,但在总计58名本专业本科毕业生中与笔者联系希望以这种方式选定自己毕业论文题目的学生仍然超过25%,致使笔者最终不得不按提交选题申请的先后顺序确定所带毕业论文的学生。与笔者一同采用这种选题方式的另一位老师也同样面临着相同的情况。而在与这些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对笔者提出的“让学生做自己感兴趣的”理念表示高度赞同。
其次,在实行这种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式的同时,笔者还引导学生围绕笔者所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领域,针对广西的热点区域经济问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来选择题目和开展研究。结果在实际指导的十名(其中八名在我名下指导,另外两名在其他老师名下但由我负责指导完成毕业论文)本科生毕业论文中,有9名学生的选题都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密切相关。这些有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论文的完成,经过笔者的修改,即可与笔者自身所完成的一些有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论文合成一本专著。
第三,笔者在今年的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中还进行了团队合作完成毕业论文的尝试。在笔者所指导的毕业生中组成了一个三人团队共同完成一篇论文。在指导该团队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不断强调他们的合作精神,并在他们完成毕业论文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鼓励他们通过自我学习和共同讨论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尽管该团队的毕业论文目前尚未全部完成,但从已经完成的部分内容来看的确具有较高的水准。而且,通过他们的这种合作方式,其他同学也明显受到了感染,在与笔者的沟通和交流中流露出了对这种方式的高度认同。但是,稍嫌遗憾的是,由于相关规定要求每个大学本科毕业生必须单独提交毕业论文,因此,最终仍不得不将他们共同完成的论文拆分提交答辩。
4 总结
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篇9
1、论信息技术在权力监督中的作用
2、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与创新
3、论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
4、论服务型政府与公务员能力建设
5、电子政务中行政行为形式合法性探析
6、试论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需求选择的表达机制
7、论有限政府视野下我国征地制度的理性构建
8、政府社会管理的国际经验研究
9、责任政府:当代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
10、政府社会成本控制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11、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12、试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定位
13、论行政体制改革中的学习型政府组织
14、行政垄断的道德反思
15、论创新行政管理方法,提高基层政府管理能力
16、电子治理:电子政务发展的新趋向
17、试论政府机构改革与中央政府管理模式变化
18、论社会保障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
19、论公共事业组织的本质特征
20、浅析地方政府建立行政决策专家咨询制度的探索与创新
21、论公共服务
22、论我国电子政府与学习型政府的一体化推进
23、论村委会选举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
24、论非政府组织与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25、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市场化研究
26、地方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化问题探讨
27、社会变革中的行政歧视与反歧视探析
28、试论政策制定与公民参与
29、县级行政权力“弱化”现象分析 30、论全球化背景下的地方政府管理创新
31、论我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及其治理
32、论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33、深化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的思考
34、试论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思路选择
35、论服务行政的法治架构
36、试论提倡“行政文明”概念的必要性
37、试论公共物品的多元化供给
38、政治生态环境与公共政策的方向研究
39、公共行政中的生态因素研究
40、当代中国行政环境的特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制约和影响研究
41、行政管理中的民主化理论研究
42、政府与人民代表大会关系研究
43、中外政府经济职能比较研究
44、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动因和内容研究
45、转变职能在我国政府机构改革中的地位研究
46、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研究
47、政府职能发展趋势研究
48、系统政治理论的原则与运用研究
49、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作用研究 50、行政机关的组织气候研究
51、不同层级政府组织的比较研究
52、中外行政组织体制比较研究
53、政府机构改革研究
54、我国编制管理的现状与改革研究
55、生态组织与我国当今行政组织体制的关系研究
56、行政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比较研究
57、西方文官制度研究
58、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点研究
59、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60、公务员考绩研究
61、我国国家公务员培训研究
62、当前人才流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63、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研究 64、中国公务员管理体制研究 65、行政领导的角色研究 66、公务员聘用制度研究
67、公务员辞职、辞退理论与实践研究 68、行政领导者的素质与影响力的关系研究 69、民治型领导与专制型领导的比较研究 70、试论我国电子政务的价值取向 71、试论政府公关与企业公关之异同 72、试论完善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对策 73、政府公关对搞好政民关系的意义研究 74、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初探
75、浅析乡(镇)行政决策的特点
76、试论行政决策冲突的表现、原因和解决方式 77、改革过程中的渐进决策研究 78、中西行政决策观念之异同研究
79、我国传统决策文化对当代行政决策的影响研究 80、行政沟通中的障碍与对策研究 81、论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行为 82、“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动因与对策研究 83、行政授权理论与实践研究
84、行政监察在行政监督中的地位研究 85、当前我国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原因研究 86、当前我国权力腐败的特点研究 87、标本兼治反腐倡廉的对策研究 88、舆论监督研究
89、各国行政监督比较研究
90、行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研究 91、我国当前依法行政的现状与改革研究 92、行政诉讼法对加强行政管理的作用研究 93、行政道德与行政法制的关系研究
94、政府机关后勤服务管理社会化改革研究 95、“会议”与行政决策研究
96、我国乡(镇)行政管理的特点、现状与改革研究 97、行政文化研究
98、事业单位分类与管理研究
99、事业单位编制管理的现状与改革研究 100、企业人事管理研究
101、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政府行政管理研究
102、国民政府五院制与孙中山五院制思想之比较研究 103、香港廉政公署研究
104、新加坡行政监察的组织机构与运行机制研究 105、英国地方政府组织体制的发展与演变
106、美国各州独立管理机构的地位、组织和职能研究 107、法国省长地位的演变研究 108、论印度联邦制的特点
109、德国、加拿大联邦制比较研究
110、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研究
112、论地方人大的职权范围及其实施办法 113、电子政务问题研究
114、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途径研究 115、试论政府绩效评价之误区
116、中国传统行政管理中可资借鉴的本土化资源研究
117、我国村民自治的现状与当代中国行政发展的关系研究 118、制度建设与反腐倡廉研究
119、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完善研究 120、我国国有企业监管制度研究 121、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 122、我国公民参政议政制度研究 123、行政管理法制化研究
124、我国法院与政府关系的研究 125、公务员考试评价机制研究 126、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 127、公务员绩效评估体系研究 128、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 129、乡镇行政管理研究
130、县级政府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31、政府行政执法研究
132、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的法制监督研究 133、政府“法制”研究
134、社会中介组织的管理研究 135、政府与第三部门关系研究 136、公务员保障机制研究 137、政府社会保障体制研究
138、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39、我国中等学校的人事改革与激励机制 140、我国高等学校的人事制度改革研究 141、我国医院的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142、我国地方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143、WTO与中国地方政府行政管理的模式变革 144、WTO对中国行政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145、经济全球化对中国行政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146、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模式变革 147、地方政府的政策制定程序研究
148、地方政策执行不到位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149、农民负担过重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150、村民自治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51、村民自治制度与村务公开制度
152、村民自治制度与农民的决策参与方式
153、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154、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155、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56、城市社区中贫困人口的现状、原因与脱贫措施研究 157、城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158、试论社区文化建设与城市管理转型
001论服务型政府;
002论有限政府;
003浅论政府职能与转换;
004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行政职能; 005论当代中国政府行政面临的挑战及变革; 006试论政府人工成本管理的问题及其对策
007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与角色定位
008试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政府整合机制重塑; 009试论人民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政府职能探讨
010试论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思考; 011试论政府管理创新若干问题探讨;
012试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府能力开发与建设
013试论利益驱动与规范政府行为;
014 试论市场经济与县级政府职能及机构; 015试论政府定位——行政改革分析的新角度 016试论中国政府行政改革的“两难抉择”及其应对思路 017 试论我国政府决策科学化对策; 018 试论当代中国政府政策执行能力; 019试论社会化与政府职能现代化的关系
020试论我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研究 021试论政府责任;
022 试论中国政府职能定位的双重选择;
023浅析当代中国行政改革中的政府仿企业化问题 024论政府职能的社会化
025试论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政府能力再造 026 试论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政府职能的挑战
027 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转变
028试论经济中国政府规制体制:改革路径与目标模式 029 论政府职能的转变与政府行为规范化
030 试论政府职能转变的效率选择
031 试析对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 032 试论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中的政府整合033 论转型期政府行政行为定位
034 论西部开发中的政府职能定位
035 试论政府机构改革与政府职能的转变
036 试论规范政府行为的对策思考
037论中央地方政治关系稳定性因素
038 试论公共行政典范革命与中国政府职能转变
039 试论新时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对策
040 试论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职能转变与政府效能建设的关系
041 试论政府效能建设若干问题探析
042 论政府绩效
043 试论规范政府行为与国际准则接轨
044论依法行政、法治行政;
045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行政职能; 046 试论我国行政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研究; 047 试论当前我国行政机制的生态平衡
048试论我国行政改革动力、阻力的制度分析 049 论依法行政
050试论社会转型挑战与我国行政协调机制的变革; 051 试论当代中国行政管理模式发展取向 052 论建构现代中国政府的行政指导制度; 053试论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思路 054 论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行政制度
055 转型时期中国公共行政改革模式初探; 056试论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问题研究 057试论当代中国行政民主
058 试论新公共管理理念在中国行政改革中的引入; 059 论我国行政改革中的几个问题; 060 试论行政组织的法治化;
061 试论我国法制行政建设研究; 062 试论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利益分析 063中国现阶段行政伦理规范研究; 064 论加强和改善我国行政监察;
065 试论我国行政监督的现状与完善举措;
066试论建立严密完善审批监督制约机制的思考; 067论转型期权力监督理念的跃迁; 068论行政权力腐败及其整治对策; 069试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行政执行;
070试论体制转轨期强化公共行政监督的路径选择 071试论当代中国行政权力运行科学化的对策 072民族地区行政组织特点及发展 073略论以德行政
074 以德行政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075论以德行政与依法行政的关系 076 012 浅议“法治”和“德治”并举
077试论行政公开制度研究
078试论遏制行政不作为违法的途径
079论行政道德建设的运行机制 080以德治国的行政文化分析
081依法行政要与以德治政紧密结合
082试论当前我国行政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其机制建设 083论以德治国背景下的干部道德建设 084论社会主义行政道德;
085 “德法同构”在现代中国行政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086试论依法行政的几点思考 087 试论中国公共行政观念 088 简论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
089依法行政问题初探
090探析我国行政改革思想阻力 091论行政许可的几个问题
092 试论乡镇政府行政行为因素分析
093论法治行政意识的内涵和国民法治行政意识之不足 094优政与勤政、廉政
095论“土政策”与地方行政执法
096 浅析依法行政在依法治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097 试论控制和降低我国行政成本对策 098论行政权力的责任制约 099试论行政执法监督
100试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行政效率性质
101试论行政公开及我国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试论自然经济形态下的中国行政价值观体系 103试论行政价值观及中国行政改革观念的更新 104试论提高行政效率的主要途径
试论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行政文化
106浅议深化行政改革与提高行政效率 107 试论社会转型与政府行政范式转换
108试论新公共管理与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09试论完善监督制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10 试论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的效度
111试论中国城市地区行政区划体制的创新
112行政监督中“弱监”现象的原因与对策探析 113公共行政转型及其动因分析
114从行政生态学看中国行政改革的挑战与发展
115试析行政权力监督的渠道
现代化进程中行政监督的走向与选择
117试论县处级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进一步完善 118以德治官论
119试论我国现行政府监督系统分析
关于××市××区政府机关干部考核制度的研究; 121 关于××市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机制研究;
关于××市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制度化建设的初探
123试论新时期行政领导干部素质建设研究
试论行政处级干部的管理能力结构及其特征分析; 125试论创新——行政领导素质的必备; 126干部道德教育有效性探析;
知识经济时代行政领导者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开发
128试论中国公务员行政价值观探讨
129论新时期我国公务员行政理念的转变; 130 知识经济时代对公务员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中韩两国政府机构改革的比较研究; 132 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企业化管理模式
133县乡政府行政机构改革的重点难点及对策
关于建立行政机关激励竞争机制的对策研究
政府行政机构改革中的心态表现及思考
136试论经济欠发达地区县乡行政机构改革难点及对策 137 关于行政机关实行竞争上岗的若干思考
浅析政府行政机构改革的艰难性
139行政组织法治化与政府机构改革
公共服务社会化──实现中国政府行政机构改革目标的重要途径
论政府行政机构改革应注意处理的几大关系
142国政府行政机构改革“怪圈”的成因
143刍议我国政府行政机构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144试论政府体制改革中电子政务的发展问题 145试论我国电子政府发展思路探索
146试论××级地方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研究; 147试论我国电子政府建设; 148试论电子政府
149试论政府上网”
150试论网络化对政府行政工作之影响
151试论经济与政务管理
152试论上网与政府形象重塑
156试论络时代的政府责任
157试论信息革命对政府管理的影响
158试论信息技术对行政决策观念的影响
158试论“网上政府”的内涵和架构
159试论电子政务对公共行政的影响
160论政府行为现代化
161试论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
162试论电子民主与信息时代的政府职能定位 163试论电子政府的实现方式及其问题
164 试论政府信息化给政府管理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对策
165 试论以办公自动化为突破口 推进行政管理的信息化
166 政府决策面临的网络化挑战及对策
167 试论政务公开
168 试论构建电子政府的理论分析
169 论大力推进我省政务信息化工作
160试论电子化政府——中国政府改革的新取向; 161浅析网上公务员管理
172公共责任理论与我国公共责任机制的选择; 173 试论我国公共政策执行 174试析政府决策的行为取向
175关于政务公开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176 村民自治的溢出负效应及控制 177试论公共政策执行的系统分析 178政策体制缺陷与腐败现象探析 179 我国地方公共政策评估现状与对策
180 我国地方政策制定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181 村民自治架构下的中国乡村行政发展
182村民自治:问题、对策及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183试述行政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184 公共政策执行的风险因素分析
185 公共政策过程中科学与价值的统合
186政府公共政策传播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87试论加入WTO对我国行政文化的影响及其对策
188 试论加入WTO对我国行政机关后勤保障工作的影响
189 试论“入世”与中国行政体制改革
190 试论WTO与我国行政主体的转变
191论加入WTO之后中国行政许可制度改革; 192 论加入WTO对我国政府行为的影响; 193 论加入WTO与政府管理方式转变; 194试论 WTO视野下的我国政府职能转变; 195试论加入WTO后的中国政府职能转变分析; 196 试论加入WTO政府将如何应对体制性挑战
197 试论面对WTO的政府管理理念创新
198 试论WTO透明度原则与我国行政公开制度
199 试论加入WTO与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
200 试论WTO与政府公开
201 试论WTO规则对我国现行行政审批制度的影响
202 试论加入WTO后地方政府的若干策略选择
203试论我国“入世”背景下的政府改革;
204试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国政府应对入世挑战的战略选择 205浅论新时期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06论中国当前行政文化的变革特征及行政文化创新; 207经济全球化与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08浅析行政领导失效的心理因素及其调适
209论周恩来行政管理思想的指导意义与实践风格 210邓小平的行政组织目标观
211论邓小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思想——兼论改革和不断完善行政管理体制 212邓小平的行政效率思想初探
213 论邓小平的监督思想及如何搞好行政监督工作 214构建中国特色的行政指导制度 215试论行政事业性收费审批 216村民自治权力位移考察分析 217村民自治的困境分析
218行政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及其效率的提高 219依法治国与行政执法者的使命
220 论中国行政管理现代化
221乡镇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与机构改革
222 简论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方向及其保障
223论中国行政管理思想史学的研究对象
224关于我国行政区划构建问题的探讨
225 乡镇政府形象设计与传播
226社会转型与行政权的定位
【社会学毕业论文选题】推荐阅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多选题》题库10-27
社会调查报告要求与选题11-07
成都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选题10-25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选题指南08-10
大学生暑假社会调查报告参考选题10-19
社会调查报告选题及提纲写作样例08-08
安徽建筑大学社会实践参考选题及要求11-17
社会学论文结业论文11-19
社会学专业毕业论文08-22
社会学学年论文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