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单位的教学反思

2024-07-06

体积单位的教学反思(精选13篇)

体积单位的教学反思 篇1

本节课教学的关键是提供充分的直观素材,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拼摆,想象等多种活动,积累感知,建立表象,形成观念,教学时从比较线的长短,平面图形的大小,立体图象的大小引入,让学生在与“长度”,“面积”等概念的比较中认识“体积”便与帮助学生在概念系统中理解新概念。首先是通过观察实验,从实验情境中领悟物体占有空间→物体所占有空间有大有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接着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实物的大小,体验到要确切知道物体体积的大小,要用体积单位来计算,并将学生常用的长度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专作猜想→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比划,想象,比较,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通过小组合作拼一拼,摆一摆,说一说,体积大小,深化对体积单位的认识。并进一步理解,计量体积,这是看物体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最后,对全课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形成整体认知。巩固练习对教科书练习的第一题稍作引申,放在最后,要求学生记录下摆出的几种不同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和它的体积,并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为下一课学习体积的计算做铺垫。通过以上的教学,效果比较细,学生做练习题正确率比较高。

体积单位的教学反思 篇2

一、教材编排情况

笔者翻阅了2011 年后国内的四套小学教材, 其分别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科书 (以下简称人教版)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科书 (以下简称浙教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科书 (以下简称北师版)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科书 (以下简称苏教版) 。

(一) 在年级、课时上的安排

从四套教材中, 我们发现“体积单位”的教学只有苏教版安排在六上年级, 其余三套均安排在五下年级;北师版、苏教版对这一内容是单独1 课时教学的, 而人教版和浙教版则将“体积和体积单位”合为1 课时教学。

(二) 通过不同体验活动来感受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

各套教材通过多种体验活动, 引导学生感受各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 具体如表1 所示。

我们发现, 各套套教材在引导学生感受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时, 有以下一些特点:

1.善用学生身边的事物。

我们发现, 各教材都善于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和物理空间来帮助学生感受体积单位。如体验1立方厘米时观察手指头体积、体验1 立方分米时观察粉笔盒体积、体验1 立方米时四套教材均采用“用3 根1 米长的木条做成一个互成直角的架子, 放在墙角, 看看1 立方米的体积有多大”。笔者猜想这样的体验活动, 有效利用了教室空间, 用较为简单的工具, 让学生体验到1 立方米的大小, 既利于操作, 又便于理解。

2.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来学习。

皮亚杰说过:“活动是认识的基础, 智慧从动手开始。”小学生要获得几何知识并形成良好的空间概念, 更多的是依靠他们动手操作。各套教材在“体积单位”的教学中都安排了多种体验活动来帮助学生建立各体积单位的表象, 感受其实际意义。如看一看、比一比、做一做、用手比画、找一找、说一说, 通过这些丰富的体验活动,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理解体积单位的含义, 让学生建立常用体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认知, 以帮助他们最终在头脑中形成这些体积单位的明确概念。

二、教学前学生情况

(一) 前测安排

对于“体积单位”的学习, 学生学习之前会有怎样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笔者对五年级90 名学生进行了前测。前测分笔试和访谈两块进行, 笔试部分安排两个问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写一写。

(1) 你知道有哪些体积单位?你是通过哪些途径知道的?

(2) 请你举出一些生活中的物品来表示你所知道的体积单位的大小。

(二) 学生情况

在学习之前学生的情况是怎样的呢?具体见表2 所示。

1.将近16%的学生已知体积单位。

从前测来看, 全年级90 名学生有14 位学生知道了体积单位, 其中有5 位学生能正确表示体积单位的大小, 3 位学生通过课外班学习得出, 2 位学生从面积单位推算得出;而其余的9 位学生都能正确写出体积单位, 在举例中不是完全符合该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

2.将近76%的学生存在错误认知。

从前测来看, 大约64%的学生把体积单位等同于面积单位, 认为大小就是指面积, 所以把“体积单位”都写成“面积单位”, 其中96%的学生都能正确写出面积单位, 有86%的学生能用身边合适的实例来表明面积单位的大小, 这说明学生对面积单位的学习较为扎实。还有12%的学生把体积单位写成了“千克”“克”这些质量单位。

3.将近8%的学生一无所知。

从前测来看, 大约有8%的学生对体积单位一无所知, 基本选择不写, 有2 位写了不着边际的答案。

可见, 体积单位对于学生来说已有的生活经验并不丰富。究其原因, 一是二维到三维的飞跃对于10 周岁的孩子来说是有困难的, 二是体积单位在生活中口语及书面表达的机会较少, 远没有质量、长度、面积这些单位多。所以学生在学习之前对体积单位并不熟知, 很容易和面积单位混淆。

三、对体积单位的教学思考

(一) 关注知识的联结

1.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结。

学习知识如同这个环 (见右图) , 环环相扣, 相互关联。教师需在教学中不断关注知识间的联结。如学习体积单位之前先学了体积概念, 而体积概念的教学对学生建立正确的体积单位表象是非常重要的。夯实体积概念这个前置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反之, 建立体积单位也能促进体积概念的进一步形成。

单位表象的建立并非一节课所能完成, 除了夯实体积概念, 还需要教师在后续学习中不断联结。比如在学习长方体和立方体的体积计算时, 教材中会出现“一只长方体盒子, 长8 分米, 宽6 分米, 高5 分米, 它的体积是多少?”的习题。而笔者认为单纯利用公式计算这种空想出来的盒子, 还不如多安排一些和生活物品有关的体积计算。如“一只微波炉, 长40 厘米, 宽30 厘米, 高25 厘米, 这个微波炉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虽然这两道题都是体积计算, 但前一题纯为夯实体积计算公式, 而后一题既夯实体积的计算, 又丰富学生对身边常用物品体积单位大小的感性认识, 正是这些感性认识的不断积累, 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空间观念。

2.建立单位的联结。

单位教学往往存在共性, 我们需要重视从凭借图形直观与实例来建立空间表象, 学生在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学习过程中的思想方法、学习经验都是学习体积单位的基础。我们发现, 各套教材都引导学生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进行比较, 在比较中进一步加深对体积单位的认识, 这样的比较是非常必要的, 学生经历了从一维到二维, 从二维到三维的过程, 这对于学困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 因而需要在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进行差异比较和纵向发展脉络上的梳理, 并进行内部思想方法上的沟通, 通过单位间的联结以加深学生对体积单位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空间表征能力和想象力。

(二) 重视活动体验

发展空间观念是“几何与图形”领域的重要目标之一, 而空间观念是一种数学思考, 对于小学生来说, 这种数学思考必须有丰富的直观、形象的积累和体验为基础, 并在自主性的探究过程中得以发展。

该安排哪些体验活动来帮助学生建立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呢?目前, 教师在实际教学时体验活动相对单一, 主要采用看一看 (看教师准备的教具) 、找一找 (找教室里身边的物品) 、闭眼想一想 (想一想1 立方厘米等有多大) 、蹲一蹲 (在立方米框里看有几个人) , 而动手做一做、捏一捏、量一量等体验活动相对较少。对于小学生而言, 看过、说过与做过、量过、摸过是一种不一样的体验。因为有些实物是每个学生有的, 有些实物只是教师拿起来给学生看一眼而已。再如学生的举例可能对于学困生来说, 无法在脑中建立这个实物的表象, 这样对于体积单位的感受是不深的。因而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安排学生用橡皮泥切出一个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让他们拼一拼或者想象一下2 立方厘米或5 立方厘米有多大, 重视学生量感的活动经验积累, 引导学生用硬纸板做一个体积为1 立方分米的正方体, 不仅要引导学生看一看、说一说, 更要动手做一做、摸一摸、量一量, 使体验活动更丰富。关注体验的形式和时间, 将更有利于学生在头脑的表象与体积单位的大小之间建立联系。

摘要:“体积单位”教学是第二学段“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一块内容, 从面积到体积, 从面积单位到体积单位, 学生将经历二维到三维这一认知上的又一次飞跃。通过对相关教材及学情的分析, 提出了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知识的联结, 丰富体积单位的体验活动, 从而引导学生正确感受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关键词:体积单位,知识联结,活动体验,空间观念

参考文献

[1]刘加霞.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吴亚萍.小学数学教学新视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3]孔企平.小学儿童如何学数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 篇3

一、循序渐进,温故而知新

上课之初,我充分利用主题图,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圆柱形柱子的体积和圆柱形水杯的容积,开门见山地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接着把“知识绣球”抛给学生,让他们根据生活经验寻找解决问题的妙方。他们经过激烈的讨论,得出圆柱体积的算法可能与长方体体积的算法有关。于是,我顺水推舟,让他们回忆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以便于学生猜想,从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萌生独立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的愿望。

二、动手操作,验证猜想,探索新知

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虽然学校条件有限,没有现成的学具可供学生实践操作,但是我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利用课前准备的一个大萝卜和一把小刀作为学生道具。在推导时,我先选出两名同学轮流上前演示,把圆柱形教具的底面平分成16等份,然后把圆柱切开,照课本上的图拼起来,圆柱体就转化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其他同学用提前准备好的圆柱形萝卜,完成切拼活动。接着,引导学生悟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相当于圆柱哪一部分的长度,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的道理,从而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三、课件演示,巩固理解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理解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观看课件:圆转化成近似长方形的过程。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64份……切开后拼成的物体会有什么变化?”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学生不仅对这个切拼过程一目了然,同时又加深理解了圆柱体转化成近似长方体的过程和方法。

四、分层练习,拓展延伸

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解题的灵活性,我在设计练习时多花了些心思去考虑如何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完成不同类型的题目。于是采用了分层练习策略。

小结时,提醒学生要从多方面去考虑,做到面面俱到,逐层深入。同时一定要认真读题审题,注意单位统一。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使学生获取的知识层次化、系统化,而且提高了他们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灵活选择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学得快乐,教师教得轻松。

《认识体积单位》教学反思 篇4

在讲授《认识体积单位》一课之后,我对这节课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认为这节课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关注学生特征,重视直观演示。

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具有很强的直观依赖性,比较容易感知的是图形的外显性属性特征。所以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调动学生的感官,通过触摸、测量、类比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并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的体积观念。这是一节概念教学课,内容较抽象,介于学生的空间观念弱,对体积单位生疏,我注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实例,如:找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物体,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是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下认识体积单位,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积累经验,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大小。

二、关注习得过程,重视方法指导。

在认识三个常用的体积单位的新知教学中,我采用了分层推进的教学策略。我先引导学生通过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举个例子等学习活动,认识并学习1立方厘米。然后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认识1立方厘米的方法在小组内自主活动,认识1立方分米,最后认识1立方米。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其参与尝试的兴趣。

三、关注知识应用,精心设计练习。

完成3个体积单位的学习后,我先出示了一道填写合适单位的练习,及时巩固了知识,加深理解;然后又让学生通过操作理解了“物体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体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深化了对体积单位的理解以后,又通过拓展练习用12个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摆成不同形状的长方体,想想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让学生明白“不论物体是什么形状,含有几个体积单位,它的体积就是多少。物体的体积不随形状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层层递进,既加深了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又为下一节课体积的计算打下基础。最后一篇懒羊羊的数学日记,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使学生体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明确了我们学习的要求,建立学习信心。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反思 篇5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的教学重点是探索推算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和应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体积单位间的换算。教学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主要是通过计算和观察得出的。在教学时,我安排了关于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间进率的复习,以唤起学生关于单位间进率的学习经验。在推导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间的进率时,由于没有配套的教具,课堂上无法让学生清楚地感知到1000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我只能让学生看课件演示来进行对比计算。因为1分米=10厘米,由此发现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与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相等,得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同样的方法,得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在单位间进率换算的教学环节则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学生因为有以前学习的经验和体会,所以很快就能归纳出具体的方法。

接着,我安排了相应的练习。练习题中除了体积单位的换算外,还增加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换算,让学生对比练习,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加深理解对这三种单位换算之间的异同点。从学生的练习情况来看,对单位换算的掌握情况是令人满意的。但也发现少数学生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还是混淆;还发现容积单位(升、毫升)与体积单位间的换算不熟练,还有的对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没有弄清楚,特别是后进学生很容易出错,课后要对他们进行强化训练。

体积单位的教学反思 篇6

1.以学生身边的事例为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魔方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益智玩具,课一开始,就以计算魔方的.体积为引子,向学生抛出一个小故事,这样的设计,考虑到了学生的

生活背景,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步参与学习活动作好了准备。

2.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通过猜测、探究,交流,验证等方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让学生在丰富的数

体积单位的教学反思 篇7

案例(一):“圆柱的体积”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到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生1:我们猜测了圆柱、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

生2:我们学会了验证我们的猜想。

师:你们猜测圆柱的体积是什么?

生3:在底面积和高相等的情况下。圆柱、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都相等。

生4:圆柱的体积:底面积x高

师:猜测的结论是否正确,还要进行验证。你们是怎样验证自己的猜想的呢?

生5:我们把圆柱体转化成一个近似的正方体,根据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底面积×高,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底面积×高。

师:为什么在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时,要把圆柱体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呢?

生6:因为我们已经学会求长方体的体积,所以,我们把圆柱体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后,就能得出结论:圆柱体体积=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师:你们说得非常好。数学上把我们推导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思想方法称为“转化思想”,即把未知的问题设法转化为已经解决的问题,这是我们解决新问题时普遍适用的方法。通过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你们有什么启示?

生7:以后我们在学习新知识或遇到新问题时,要认真思考,看能不能把新知转化为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从而解决新问题。

……

这样的课堂小结,既关注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又关注了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进行课堂总结时,除了关注总结语言要简明、总结的形式多样化、总结主体的多元化外,还应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一、反思数学思想方法

课堂总结时,除了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活动经验外,还应引导学生反思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案例一中的课堂总结就渗透了“猜测——验证——结论”这一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和转化的思想方法。如果学生掌握了这样的方法,遇到新问题时就会按照“猜测——验证——结论”或者把新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的问题的思路加以解决。

在课堂总结时,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及时渗透统计思想、数形结合思想、集合思想、对应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方法的渗透和运用。利于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逐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学会评价 体验成功

案例(二):师: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你的表现怎样?哪个小组最优秀?

这样的课堂总结,让学生自由谈谈自己的收获、感受,既完成了对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知识学习的总结,又让学生学会评价。通过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和同伴的点滴进步,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体验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评价的形式可以是自评、互评,也可以是教师评价。

三、向课外拓展延伸

案例(三):“比的意义”的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生1:我们知道什么是比。

生2:我们明白了比与分数、除法的联系与区别。

生3:我们还知道生活中有不少有趣的比。

师:大家说都非常好。在生活在还存在很多有趣的比,与比有关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地应用,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调查研究,我们下一节课再来交流,好吗?

这样的总结让学生感到课虽止,但探究与比有关的知识和了解比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强烈欲望不止,从而把学生的思维从课内拓展到课外。

四、加强思想教育

案例(四):“秒的认识”的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通过学习知道了哪些知识?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帮助?(生答略)

师:同学们,时间是由一秒、一分、一时等组成的。我们洗手的时候,时间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时间从饭碗里过去。时间在永远不停息地流逝,一去永远不会重新回来。请记住: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让我们自觉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做时间的主人吧!抓紧时间学好本领,将来为建设我们的国家服务。这节课即将结束,让我们一起听听下课的钟声吧!

体积与体积单位教学设计 篇8

重庆市渝北实验小学

肖凡

【教学内容】

西师版教科书五年级下册45~46例1~例3,练习十四第1~2题。【教学目标】

1.在猜想、观察、操作的过程中,感知物体的体积及体积的含义。

2.在动手操作中、实践测量中,使学生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数、1立方米大小的表象。

3.在观察、操作、比较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深刻感知体积和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逐步接着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单位,建立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数、1立方米大小的表象。

教学难点:用体积单位去计量物体的体积。【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实验用品(土豆、石块、量杯)。学生准备:学具。【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听说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一只乌鸦口渴了,它发现了一长颈瓶里有半瓶水,但瓶口又细又长。乌鸦的嘴伸不进去,所以无法喝到水。怎么办呢?聪明的乌鸦发现在瓶子四周有很多的小石子。你知道它是怎么做的吗?

学生可能会说: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这样水就会慢慢升起来了,乌鸦就能喝到水了。师:是的,乌鸦把瓶子旁的小石子 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慢慢升了起来,乌鸦就喝到水了。你知道为什么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水就升起来了吗?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小石子把瓶里底部的空间占用了,水就被挤到上面来了。师:小石子占用了瓶子的空间,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体积与体积单位。

二、自主探究,建构新知 1.认识体积的含义。

师:前面听了乌鸦喝水的故事,请你们猜一猜,把土豆放入量杯里,水位会不会发生变化? 课件出示例1。

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水位会升高。

师:现在我们来验证一下。出示装有带颜色的水的量杯和一人土豆。现在如果将土豆放入水中,水位会不会发生变化?怎样变化?我们一起观察。

学生通过观察回答。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你们可以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找一找刚才的实验过程及水位变化的原因?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后集体汇报。

师: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体会到水位的上升和下降是因为土豆占有一定的空间。(板书:物体占有空间)像这样物体占有空间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我们的书包装课本、文具盒等物品,放的书越多,书包剩下的空间就越小,就是因为这些课本、文具盒会占有一定的空间。你还能举例说明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吗?

指名学生集体交流生活中的案案。

引导学生归纳:我们把一个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物体的体积。2.认识体积单位。课件出示例2。

师:这条线段的长度为1厘米,厘米是长度单位;这个正方形的面积为1平方厘米,平方厘米是面积单位;这是一个正方体,它的大小也要有自己的单位,就是体积单位。体积单位有哪些呢?它们的大小是怎么规定的呢?我们一起看一看。

(1)拿出一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然后告诉学生,这个小正方体的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

师: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1立方厘米的大小?找一找我们身边的物体,哪些是1立方厘米?

指名学生说身边1立方厘米的物体:如一个指甲节的大小。

师: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的价格政策只为1立方厘米,用字母表示为1cm3,读作:1立方厘米。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一写,同桌互相读一读。

(2)师:同学们,我们除了以立方厘米作为物体的体积单位,还常常需要使用一些较大的体积单位,比如立方分米,你知道1立方分米是多大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1立方分米就是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师: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分米,也可写作1dm3。教师出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

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呢? 指名举例:粉笔盒、一本字典等。(3)课件出示例3。

师:我们知道了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大小,还有一个比1立方分米还大的体积单位,这就是1立方米,你能说说1立方米的大小吗?

引导学生得出:棱长为1同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写作1m3。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1立方米有多大。

请3名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用3把1m长的尺子在墙角围一个正方体框架,然后告诉学生:这个正方体的体积就是1立方米。

让学生依次钻进1立方米的正方体里,看一看1立方米里能蹲下几人。(10人左右)(4)师: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体积单位?这三个体积单位谁最大?谁最小? 引导学生回答。

三、练习应用,巩固内化

1.完成教材第46页“课堂活动”第1题。(1)同桌交流。(2)全班集体交流。

2.完成教材第46页“课堂活动”第1题。(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2)全班集体交流。

3.完成教科书第48页练习十四第1、2题。(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集体交流。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

四、反思总结,内化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计算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关键是什么?

板书设计:

体积与体积单位

体积:一个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体积单位:立方厘米(cm³)

立方分米(dm³)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 篇9

荣成市世纪小学 王海燕

【教材分析】

《体积和体积单位》是青岛版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二单元第三个信息窗,它是本单元教学的基础,是学生空间观念的又一次发展。在学生原来的知识结构里,从“形”的角度来看,有了对线、面,体的认识,建立了一维、二维到三维的空间观念,从“量”的角度来看,学生已经会测量线段的长度、计算面的大小,从对一维线、二维面的系统学习,开始全面进入了三维体的学习。本节课学习的《体积和体积单位》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是由一个具体的量来决定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打破了原来的认知,从“量”的角度来培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这又是一次空间观念的提升。在教材的编排上,又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后学习的,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作好了知识和经验上的铺垫,同时本节课的学习也为后面学习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做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创建体积单位,用直接测量法测量物体体积”的过程,理解体积的意义。

(2)启发学生,通过回顾、提炼创立面积单位的方法,类推出创立体积单位的方法,并独立创立体积单位。初步体会类比方法的作用。

(3)在充分的直接测量的活动中,强化体积单位的表象,为学生自悟自得测量长方体体积的方法提供丰富经验。

核心素养目标:

(1)空间观念: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能够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测量单位”,发展空间观念。(2)模型思想:通过观察、比划、想象、直观感知等活动,建立模型表象,再回到生活中找相应的物体,培养应用模型的能力。

(3)类比推理:在经历体积单位产生的过程中,尝试运用类推的方法,借助已有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知识经验进行猜想、类推和验证,感受体积的大小,完成体积单位的建构,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学科德育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感受体积的意义,启发学生类比“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学习经验,学会迁移,感悟创新,体会“体积单位”的作用与意义,进而落实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2)在探究体积单位的过程中,通过想一想、量一量,找生活中的物体等活动,形成体积单位的表象,再通过实际测量进行直观感受,培养学生全面思考、思维严谨的态度。

(3)通过与1立方米水有关的一个小资料,对学生进行节约水资源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体积与体积单位的意义及对“实验验证、类比、迁移”思想方法的感悟。

(2)难点:了解空间的含义,了解体积的意义。【学具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1长方体玻璃缸及相关课件及探究卡。

【教学过程】

一、了解体积的意义

1.导入:提出问题,明确方向。

【让学生自己提出研究的核心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2.感知空间:魔方占有一部分桌面,也占有一定的空间,然后从中拿出一个小正方体,让学生摸一摸,感知空间。

3.实验: 通过倒水实验,再次体会“物体占空间”的含义。

【空间的概念非常抽象,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力求想通过各种手段与方法让空间变得可视,魔方拿出小正方体后空出的部分,石头拿出后杯子上部空出的部分,都让抽象的空间变得具体,有利于学生对空间的感知与理解。】

4.让学生通过比较物体的大小,明白日常生活中常说的“物体的大小”就是指“物体所占的空间的大小”,为感悟“体积”意义作好准备。

5.在激活学生关于“物体有大小”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引出“体积”概念,让学生明白“物体的大小”就是指“物体所占的空间的大小”,也叫做“物体的体积”。让知识建构在原有的经验之上。

6.让学生举例说明,在“物体的体积”与“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的语言转换中感受“体积”的实际含义,落实好教学重点与难点。

【设计意图:学生对体积的初步感知就是——物体的大小,这个大小具体怎么描述?对于学生来说真的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解释起来似乎也很抽象,只有通过直观形象的实验,点燃学生的空间感觉,当空间的感觉在学生的心中初步建立后,又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举例强化自己的空间感觉,从而加深对体积意义的理解。】

二、体积单位的建立和运用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怎样测量物体体积? 2.类比迁移,引出体积的测量方法与体积单位的概念。

通过回顾长度和面积的测量方法类推出体积的测量方法—数体积单位的个数,同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把什么作为一个体积单位?也就是测量标准是什么?

【设计意图:在学生思维受阻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回头看”,通过寻找类似的知识点,归纳以往的的方法与经验,用来类推解决现在的新问题,渗透类比思想。】

3.再次运用类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寻找测量体积的测量标准,从而创造出体积单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可能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使用正方形在面上密铺,还有一种就是用小正方体拼摆,师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辨析。

【设计意图:通过类比,让学生认识到体积单位和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一样,都是要找寻一个合适的测量标准,通过定形定量,从而成功创立。这个过程不但体现数学知识间的横向联系,也更能体现类比给学生带来的飞跃和智慧。】

4.通过类比、辨析、判断,学生创造了体积单位:棱长是1的正方体。师揭示,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就是1立方分米,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体积就是1立方米。5.通过想象、比划、描述、寻找生活中的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等活动让学生经历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的感知过程。

6.分小组测量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有的小组会发现老师提供的小正方体不够,从而引发学生思考:能不能用最少的小正方体也能测量出大长方体的体积呢?然后小组交流不同的摆法(一种完全摆满,一种只摆出长、宽、高的个数),渗透物体的体积和长宽高之间的关系。

7.出示一个大的长方体玻璃缸并提出问题:测量这个玻璃缸的体积用那个体积单位比较合适。引领学生同样通过估摆等感知1立方分米。

【设计意图:通过两次拼摆测量,不但引领学生认识到测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包含了多少个体积单位,同时也让学生初步感知物体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是有关系的,为后面体积的计算做了铺垫。】

8.师提出问题:如果测量教室的体积呢?揭示测量大小不同的物体要选择合适的体积单位。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填合适的体积单位。

2、数体积

课件出示一组由小正方体拼成的一个图形,让学生数出它的体积,再次体会体积的测量方法就是数体积单位的个数。

【设计意图:回归测量的本质——数单位的个数。体会体积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没有关系,而与它包含的体积单位的个数有关。】

3.体积守恒练习

出示课件,提出问题1:分别在200平方米的和100平方米的地面上建体积同样大小的楼房,应该怎么建?

问题2:占地面积不同,想要让体积再变大怎么办?

4、介绍中国古代的测量体积的工具和单位,揭示从古至今,虽然单位不同,工具不同,但本质都是相通的,都是先1后数。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 篇10

体积单位的换算是在学生认识了体积单位,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进行教学的。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结合实际模型理解立方厘米和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为了更好地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两个特点:

1.重视学生的自主猜测、主动探究。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猜想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再通过验证发现常用的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视转化、推算等方法。

为了让学生明确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本节课先对旧知识进行复习,借以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类推的方法,让学生提出猜想,然后通过合作验证等活动得到结论,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又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长方体纸盒

学生准备 小正方体木块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提出问题。

(1)回忆: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常用的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米、分米、厘米 10)

(2)回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常用的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00)

(3)提问:我们认识的体积单位有哪些?(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设疑引入。

你能猜出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和整理已有知识,并提出问题——你能猜出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自主探索,验证猜测

1.再现问题。

大胆猜测一下,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可能是多少?

(学生猜测进率可能是1000)

2.探究验证。

师: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不是1000呢?需要我们进行验证。下面请各小组合作探究“1分米3=1000厘米3”。

(1)学生6人一组进行探究。

(要求:①各组长拿出体积为1分米3的小正方体,各位同学拿出体积为1厘米3的小正方体。②先讨论探究的方法,再共同找出答案)

(2)全班交流。

预设

①操作验证——摆:我们发现1分米3=1000厘米3。我们把10个体积为1厘米3的小正方体摆成一排,摆10排正好是一层,这一层小正方体的体积和就是100厘米3。摆这样的10层就得到一个体积为1分米3的大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的体积就是10个100厘米3,也就是1000厘米3。

(学生汇报后,用课件展示摆的过程)

②操作验证——切:我们组的想法是把体积为1分米3的大正方体切成若干块体积为1厘米3的小正方体。我们比了比,沿着大正方体的长、宽、高各可以切成10块,10×10×10=1000(块),所以1分米3=1000厘米3。

③推理验证——算:我们小组是算出来的。把体积为1分米3的正方体的棱长用厘米作单位,棱长就是10厘米,根据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10×10×10=1000(厘米3),所以1分米3=1000厘米3。

④利用知识间的联系进行验证——想:1分米3=1升,1厘米3=1毫升,而1升=1000毫升,所以1分米3=1000厘米3。

(3)教师小结:大家已经验证了1分米3=1000厘米3。想一想,用同样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米3等于多少立方分米吗?

学生独立思考,并全班交流,然后教师指名说一说推导过程。

[板书:1米3=(1000)分米3]

师:你能说一说,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吗?

小结: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3.归纳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摆、切、算等方法验证了1分米3=1000厘米3,1米3=1000分米3,共同验证了“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这个猜想。

(板书:1分米3=1000厘米3,1米3=1000分米3)

《圆锥体积》的教学反思 篇11

(2)分组实验:究竟是1/2,还是1/3呢?我们来做个实验好吗?(把事先准备好的圆柱、圆锥体等容器发给各组,每组白、红、黑的圆柱、圆锥体容器各一个,两个白的等底等高,两个红的等底不等高,两个黑的等高不等底。让学生用圆锥容器盛满水往相同颜色的圆柱容器中倒,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

(3)各小组报实验结果,几次正好灌满(三次正好灌满)“三次正好灌满,说明了什么?”

生: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师板书)

师:同意吗?

(4)集体实验(师取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让两个同学上台实验,其它同学观察)(三次没有灌满)

师:“灌满了吗?”(没有)“为什么没有灌满?问题出在哪里呢?是不是刚才的结论不对?”(师将圆柱与圆锥容器放在一起比较,引导学生观察、讨论)

讨论得出:圆锥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师板书补充:“等底等高”)

一、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者。

在探究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再是实验演示的被动的观看者,而是参与操作的主动探索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新活的数学知识,获得更多的是探究学习的科学方法,探究成功的喜悦以及探究失败的深刻反思,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会逐步变的有思想、会思考、会逐渐发现自身的价值。

二、在操作中体验

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 篇12

让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动者,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感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图形的教学中,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注重操作,注重实践,可以让教学达到最高效。

就正如探究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学习过程,学生可以不再是实验演示的被动的观看者,而是参与操作的主动探索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每个学生都经历“猜想估计---设计实验验证---发现算法”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在教师适当的引导下给合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自由探究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同时,在操作与实践的过程中让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也有参与的兴趣,让他们也能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使他们懂得他们也可以通过玩掌握到数学的知识。

新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充分观察“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同时联系圆柱的体积公式,大胆猜想它们的体积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关系?事实证明,这样设计,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猜测意识,更重要的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鼓励学生去探究问题,寻找答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的合作探究起到较好的铺垫作用。

然后,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实验,通过看、量、亲自动手操作等途径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出求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他们按自己的观察进行猜测估计,按自己的设想操作学习,对自己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反思,在全体学生思维火花的相互碰撞中,出现了验证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体积的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并获得了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

不足:

1、许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忘记除以3,需要加强练习。

2、有不少学生在计算中出现错误,计算能力不过关,导致计算失败。

3、在学生进行倒沙实验时,应该事先让学生准备好充分的学具,比如,准备一个圆柱,然后做一个和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在做一个等底不等高的圆锥或者等高不等底的,这样学生就比较明显的看出与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 篇13

一、课堂导入

让学生回忆学习过的立体图形,学生很容易说出长方体和中正方体,再一起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引导学生理解长方体的体积计算长乘宽乘高和正方体体积的棱长乘棱长乘棱长就是底面积乘高,接着引导学生猜一猜圆柱体的体积怎样计算?

二、教学过程

有了猜想就要验证猜想的正确与否,在探究圆柱的体积公式推导过程中,我先带着孩子们复习圆的面积推导公式,是把圆形转化成长方形,从而得出圆的面积公式,接着引导孩子们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对比转化成的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体有什么变化。让孩子们观察哪些变了,哪些没有变,这个环节我设计了小组合作,通过讨论孩子们特别的聪明,有些同学甚至说出了胖瘦和颜色的改变,这是我意想不到的。通过对比孩子们很快发现圆柱体的体积公式也可以用底面积成高来计算。得到公式后我们又通过写一写,读一读,背一背,演一演,算一算的方式把公式掌握熟练。

三、评课

评课环节,老师们给了我许多合理化的建议。

1.在讲圆的面积推导过程时,一些学生还不能一下就明白将圆转化成长方形后,长方形的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这里的小细节是我课堂上没有捕捉到的,以后一定要注意。

2.在算体积或表面积的时候最好是先写公式再计算,这样可以减少错误率。

3.在计算过程中可以将π保留到结果再代入3.14来计算,可以减少计算量。

上一篇:海绵的本领小班科学教案下一篇:于五四青年节的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