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性分析

2024-08-28

企业经营性分析(通用8篇)

企业经营性分析 篇1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与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比较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利用外资的数量也在不断加大,目前其主要的方式有外商直接投资、对外借款、外商其他投资三种。其中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和中外合作开发等其他方式。对外借款的方式包括:向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银行商业贷款以及出口信贷和对外发行债券。外商其他投资的方式包括:对华发行股票、国际租赁、补偿贸易和加工装配。这里重点把外商直接投资方式中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与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以下简称合资企业与合作作企业)作一下简要的比较分析。

一、二者的概念及特征

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概念与特征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也称股权式合营企业,是指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依据中国的法律,同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共同投资成立的企业。合资企业的基本特征是合资各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和共负盈亏。合资各方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建筑物、机器设备、场地使用权、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出资。合资方不论以何种方式出资,均要以同一种货币计算各自的投资比例,外国合营者的投资比例一般不应低于注册资本的25%。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方式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为最高权力机构。中国法律法规对外商投资举办合资企业在投资领域上限制较少,国家鼓励和允许投资的项目还可以不限制经营期限。

2、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概念与特征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亦称契约式合营企业,是指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依据中国的法律,同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共同投资或提供合作条件举办的企业。其主要特征是合作企业可以组成具有法人资格的实体,即有限责任公司,也可以组成非法人的经济实体,即合作各方共同出资或提供合作条件,按照合作企业合同的约定经营管理企业,合作各方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非法人合作企业合作各方提供的合作条件或投资可由合作各方分别所有,也可以共有,由合作企业统一管理和使用,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处理。具有法人资格的合作企业设立董事会及经营管理机构,董事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决定企业的一切重大问题。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合作企业设立联合管理委员会,由合作各方派代表组成,代表合作各方共同管理企业。另外,合作企业成立后,经董事会或联合管理委员会一致同意,报原审批机关批准,还可以委托合作一方或第三方经营管理企业。如果中外合作者在合同约定合作期满时企业的全部资产归中方合作者所有,则外方合作者可以在合作期限内先行回收投资。

此外,中外合作者的投资或者提供的合作条件可以是现金、实物、土地使用权、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和其他财产权利。中外合作企业一般由外国合作者提供全部或大部分资金、技术和设备,而中方多以土地、厂房、可利用的资源等作为出资,有时也提供一定量的资金。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具有方式灵活,设立手续简便等特点。

二、二者的异同对比分析

(一)二者的相同点

无论是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还是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它们共同的基本特征:都是依照中国的法律程序而设立的企业;其法律地位都是中国企业法人;都是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实体;开办企业的资金中都有外国资金。同时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的具体规定来看,二者的相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立法的目的和遵循的原则相同:均是为了扩大国际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则。

2、对中外双方的法律主体的要求相同:外方的主体可以是外国的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中方的主体是中国的企业和经济组织。

3、法律适用相同:二者均须适用中国的法律,受中国法律的管辖和保护。

4、设立时均须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审查批准:申请设立时,均须将中外双方签订的协议、合同、章程等文件报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商务部)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商务厅)和地方政府审查批准。同时,二者在审查批准时报送的文件也基本相同。

5、中外双方的投资方式相同:中外双方的投资或者提供的合作条件均可以是现金、实物、土地使用权、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和其他财产权利。

6、验资要求相同:对中外双方的出资或提供的合作条件均要求由中国的注册会计师或有关机构验证并出具验资报告。

7、对投保的要求相同:合资、合作企业的各项保险均应当向中国境内的保险机构投保。

8、对建立工会的要求相同:合资、合作企业均应依法建立工会组织,开展工会活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9、董事会领导人员分配规则相同:董事长和副董事长的的人选由中外双方协商确定或由董事会选举产生,由中外双方中的一方担任董事长的,他方担任副董事长。、对转让股份或投资的的规定相同:中外双方中有一方向第三者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投资的,须经他方同意,并报审批机构批准,向登记管理机构办理变更登记手续。一方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投资时,他方有优先购买权。

11、对有关会计制度、外汇管理、税务管理的规定相同:二者均要求合资、合作企业建立符合中国法律的会计管理制度,遵守我国的外汇管理制度,依法纳税,依法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12、合资、合作合同的订立及延期相同:二者均要求依法订立合同,并报有关部门批准,合同到期后,中外双方需要延长合同期限的,应在距合营、合作期满一百八十天前向审查批准机关提出申请。审查批准机关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三十天内决定批准或者不批准。

13、申请登记的期限相同:合资、合营企业获得批准后,应在接到批准证书之日起三十天内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营业执照的签发日期为企业的成立日期。

14、对增加、减少注册资本的规定相同:合资、合作企业注册资本的增加、减少,应当由董事会会议一致通过,并报审批机构批准,向登记管理机构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15、外方最低的投资比例相同:在合资、合作企业中外方的最低投资比例均是25%。

16、解决争议的方式相同:中外双方在履行合资、合作企业合同、章程过程中发生争议的,应当通过协商或者调解解决。中外双方不愿通过协商、调解解决的,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依照合资、合作企业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提交中国仲裁机构或者其他仲裁机构仲裁。中外合资、合作者没有在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事后又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可以向中国法院起诉。

(二)二者的不同点

合资与合作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投资形式,分别由两部法律来调整,一部是《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另外一部是《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股权式中外合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则是契约式中外合营企业,在中外合营者的关系上,合资企业是由外方和中方双方共同投资建立的公司,在双方的关系上,强调了“四共”的原则,即共同投资、共同经营管理、共享利润、共担风险和亏损。而中外合作企业,对于投资者来说,比合资企业更为灵活,条件也更为宽松,具有“人合”的色彩,以较为灵活的方式,体现出对外商参与合作意见的尊重。它强调的是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从而突破了合资企业的“四共”原则。中外合作者之间,只要对于投资的条件、产品的分配、收益分配的方式、经营管理方式,双方达成了一个意思表示一致,也就是达成一种合同约定,那么法律就是认可的,而并不强调一定要按照“四共”的原则来处理合作者之间的关系。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的具体规定来看它们的区别具体表现在:

1、设立的法律依据不同:合资企业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来设立的;而合作企业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合作经营企业法实施细则》来设立的。

2、法定组织形式不相同:合资企业只能是有限责任公司的法人组织形式,属中国法人;而合作企业既可以是有限责任公司的中国法人组织形式,又可以是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

3、申请设立的审批期限不同:合资企业的审批期限是三个月,而合作企业的审批期限则是45天。

4、经营管理方式不同 :合资企业只能采取董事会制,以董事会为最高权力机关,下设总经理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而合作企业的管理方式一般可区分为下列三种:

(1)组成法人,采取董事会制,下设总经理;

(2)不组成法人而采取联合管理制,一般设联合管理委员会,设主任、副主任;

(3)委托管理制,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成立后,一方即委托另一方管理或双方共同委托第三方进行管理。

5、申请设立时报送文件的主体不同:合资企业申请设立时向审批机关报送文件的的主体是中外双方;而设立合作企业向审查批准机关报送文件的是中国合作者单方。

6、审批机关审批时不予批准的情形不同:

合资企业审批时不予批准的情形为:

(1)有损中国主权的;

(2)违反中国法律的;

(3)不符合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的;

(4)造成环境污染的;

(5)签订的协议、合同、章程显属不公平,损害合营一方权益的。

合作企业审批时不予批准的情形为:

(1)损害国家主权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2)危害国家安全的;

(3)对环境造成污染损害的;

(4)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产业政策的其他情形的。

7、利润分享和分担风险的比例依据不同:在合资企业中中外双方是按照注册资本出资比例来分享利润和分担风险及亏损的。而在合作企业中利润分享和分担风险的比例是通过合同约定的。

8、董事的任期不同:合资企业的董事任期是4年,而合作企业的董事任期则是不超过3年。

9、需要董事会一致通过才能做出决议的事项不同:

合资企业中需要董事会一致通过的事项有:

(1)合资企业章程的修改;

(2)合资企业的中止、解散;

(3)合资企业注册资本的增加、减少;

(4)合资企业的合并、分立。

合作企业中需要董事会一致通过的事项有:

(1)合作企业章程的修改;

(2)合作企业注册资本的增加或者减少;

(3)合作企业的解散;

(4)合作企业合并、分立和变更组织形式;

(5)合作企业的资产抵押;

(6)合作企业需要委托第三人经营的。

11、资金回收方式不同:对合资企业而言,它投资本金的回收,必须是在合资期限届满,或者合资解散时.它的期限一般在10年到30年不等。而合作企业则允许外商在合作的期限内,可先行收回投资的本金以减轻投资风险。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中外合资企业还是中外合作企业,它们之间虽然存在有差别,但都是我国利用外资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它们必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企业经营性分析 篇2

一、企业负债经营利弊分析

(一) 企业负债经营的积极意义

1、迅速筹集资金。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 企业必须不断开拓创新, 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但是, 企业单靠自身积累不仅在时间上不允许, 而且在数量上也难以适应其发展的需要。所以, 负债经营可以弥补企业自身积累不足的缺陷, 争取先发制人, 抢占市场先机, 以获取更多收益。

2、增强经营者的责任感。

负债经营有利于增强经营者使用资金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因为负债经营是一种具有驱动力和风险性的经营方式, 改变了企业无偿使用资金的格局, 使经营者承担起还本付息的压力。这种压力使企业管理者不得不注重资金的经济效益, 树立资金的时间价值观念, 克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造成的资金闲置浪费现象, 增强其在资金使用上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自觉加强管理, 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3、获得财务杠杆效应。

杠杆利益是指利用债务筹资所产生的固定费用给企业带来的额外收益, 在企业资本结构一定的条件下, 企业从息税前利润中支付的债务利息是相对固定的, 当息税前利润增加时, 每一元息税前利润所负担的债务利息会相应降低, 扣除所得税后分配给企业所得者的利润就会增加, 财务杠杆效应大小的指标就是财务杠杆系数 (DFL) , 即普通股每股税后利润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即DFL=EBIT/ (EBIT-I) , 可以看出, 在总资产利润率大于负债利率的前提下, 借入资本越多给投资者带来的额外收益就越多。

4、降低资金成本。

负债经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资金成本。因为对于投资者来讲, 债权性投资收益率相对固定, 一般都能够按期收回本息, 投资风险较小。因此, 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一般较低, 企业的资金成本相应也较低。同时, 企业可以从负债经营的“减税效应”中获利, 因为根据税法规定, 企业贷款利息可以计入企业经营成本, 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从而减少所得税支出, 降低资金成本。

(二) 企业负债经营的负面影响

1、借债不适度会使财务风险增加。

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资本中由于负债资本比例的变化而给企业带来更大收益或造成更大亏损的不确定性。财务风险的大小可以用财务杠杆系数来衡量。由于负债需按期还本付息, 如果企业某期生产经营不顺而发生亏损, 无力支付到期本息, 就可能被债权人强制申请破产, 负债越多, 这种可能性就越大。

2、资产负债率过高会使企业面临资不抵债的风险。

企业通过举债来进行筹资, 负有到期还本付息的法定责任。在资金结构中, 若负债率过大, 如果企业出现如企业运用负债进行投资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率、或者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恶化、或者企业短期借款资金运作不当等情况时, 企业的高额负债就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使企业的权益资本收益率大幅度下降, 如果此时企业的生产经营环节稍有脱节, 资本金无法及时收回, 就会削弱企业的经营活力, 影响企业的声誉, 更严重的还会使企业面临资不抵债、无法持续经营的灭顶之灾。

3、负债经营对企业投资和筹资影响巨大。

从企业投资的角度看, 包括投资的判断和决策、投资运作和管理。投资判断和决策风险是绝对风险, 一旦出现决策上的失误, 企业会马上陷入自己设置的债务陷阱之中。但在正常情况下, 绝对风险是可以避免的, 仍有的风险就是投资回收期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债务到期而资金不能及时收回, 必须延期或举新还旧, 这样会大大增加企业负担, 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从企业筹资的角度看, 由于企业的负债经营, 必然使企业的负债率增加, 对债权人的债权保障程度降低,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以后增加负债筹资的能力, 使未来筹资成本增加, 筹资难度加大。

4、过度负债有可能会引起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

债权人利益不受损害的一个前提条件是企业的风险程度要处于预测所允许的范围之内。而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 股东往往喜欢投资于高风险的项目。因为如果项目成功, 债权人只能获得固定的利息和本金, 剩余的高额收益均归股东所有, 于是就实现了财富由债权人向股东的转移;如果高风险项目失败, 则损失由股东和债权人共同承担, 有的债权人的损失要远远大于股东的损失, 这就是所谓的“赌输债权人的钱”。鉴于此种利益关系, 如若协调不好, 势必引起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冲突。

二、负债经营策略

(一) 确定企业合理的负债规模

1、要确定最优的资本结构。

正确把握负债的量与度, 企业的息税前利润率大于负债成本率是企业负债经营的先决条件, 如果息税前利润率小于负债成本率, 就不能负债经营, 只能用增加权益资金的方法筹集。要适度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 合理控制财务杠杆的副作用, 充分获取财务杠杆效益和避免财务风险是企业一种两难的选择, 如果过分强调杠杆作用而举债过多, 则会增加财务风险, 一旦企业经营不善或经济环境恶化, 息税前利润率就会下降到负债成本以下, 就会加重企业的危机, 出现财务杠杆的反作用。一般来讲, 不同渠道获取的资金其成本有高有低, 而负债的资金成本往往低于自有资金的资金成本, 为此企业必须权衡财务风险和综合资金成本的关系, 合理安排资本结构。

2、必须考虑企业的偿债能力。

企业的偿债能力用偿债能力指标表示, 常用的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有:

(1) 流动比率。即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该比率越高, 表明企业周转资金越充裕, 支付能力越强。流动比率是测定企业偿债能力的代表性指标, 世界公认的标准为2∶1。

(2) 速动比率。即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一般标准为1∶1。

(3) 应收账款周转率。一般来讲, 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越好, 周转速度越快, 说明资金流动性好、质量高, 同时坏账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小。

(4) 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也是以高为好, 表明周转速度加快, 可以提高全部流动资金的循环使用。

3、预计负债比率高低应考虑的情况

(1) 销售收入情况。销售收入增长幅度较高的企业, 其负债比例可以高些。

(2) 经济周期波动情况。一般而言, 在经济衰退、萧条阶段, 由于整个宏观经济不景气, 多数企业应该尽可能压缩负债甚至采用“零负债”策略;而在经济复苏、繁荣阶段, 企业可以适度增加负债, 迅速发展。

(3) 行业竞争情况。商品流通企业因主要是为了增加存货而筹资, 而存货的周转期较短、变现能力强, 所以其负债水平可以相对高些;而对于那些需要大量科研费用、产品试制周期特别长的企业, 如果过多地利用债务资金显然是不适当的。

(4) 产品市场寿命周期情况。如果某种产品处于其市场寿命周期中的成长期, 且预计投资收益好, 应适当提高负债比率, 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效益, 以尽快形成规模经济,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反之, 如果该产品处于其市场寿命周期衰退期, 销售量急剧下降, 此时无论产品的预计投资收益如何, 都应减少负债, 缩减生产经营规模, 防止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 加强企业经营管理, 提高资金利用率。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融入资金后, 下一步就是怎样管理好资金。

1、在做投资决策时, 应尽量选择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项目, 以保证资金的快速周转。在资金的筹措上, 也应以需求为依据, 举债过多或过早都会使资金闲置, 增加利息负担, 造成资金浪费;举债不足或延迟又会影响企业经营, 使企业丧失良好的经营机会。企业管理还应在产品结构、质量、经营、工作效率等方面切实统筹规划, 实现企业管理最佳状态, 提高资金利用率。

2、企业的负债经营给企业带来的利益是可观的, 但要获得这可观的利益, 就要求企业在内部管理上具备高效率的管理机制、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以及灵敏度高的信息系统。从一般原理出发, 适度的负债经营有利于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经营风格。但负债经营的比例究竟要多高, 这是最佳资本结构确定中的关键问题, 也是一个没有普遍适用模式的难题。所以, 必须从自身环境出发, 加强企业经营管理, 健全监督机制, 进行全盘考虑。充分发挥负债经营的优势, 合理规避负债经营所带来得风险。

(三) 完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1、建立合理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预警和评价。

企业理财的对象是资金, 就短期而言, 企业能否维持下去, 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 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的现金用于各种支出, 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状况稳定的企业, 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能保持稳定, 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大于净利润。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 是财务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 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息, 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 为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 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 建立企业全面预算, 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 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 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对企业而言, 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 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指标等最具有代表性, 获利是企业经营最终目标, 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偿债能力指标有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等;获利能力指标有总资产报酬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等;资产运营能力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等。

在通常情况下, 可以这样来确定这些预警信息的指标:

(1) 债务偿还本息能力的分析:债务偿还本息偿付比率=息税前利润/ (利息费用+债务本金) / (1-所得税率) 。显然, 这个比率越高, 表明企业的负债本息偿还能力越高;负债经营的风险越低, 反之则越高。在通常情况下, 当这个比率大于1.50时, 无需发出预警信息;当这个比率处于1.25~1.50时, 需要发出轻度预警信息;当这个比率处于1.10~1.25时, 需要发出中度预警信息;当这个比率处于1.00~1.10时, 需要发出强度预警信息;若这个比率等于1, 表示负债经营收益刚够支付利息费用, 负债经营无利可图, 预示企业负债经营已经出现风险;若这个比率小于1, 表明负债经营收益已不足于支付债务利息, 此时企业必须要用自有资金的收益来补偿债务利息, 实际上企业负债经营已处于亏本经营的地步。当后两种情况出现时, 企业应停止负债经营。

(2) 预期收益抗风险能力的分析:可用负债经营的实际收益与原先预测的收益之比率来确定预警信息。当这个比率大于1.30时, 无需发出预警信息;当这个比率处于1.10~1.30时, 需要发出轻度预警信息;当这个比率处于0.90~1.10时, 需要发出中度预警信息;当这个比率小于0.90时, 需要发出强度预警信息。

2、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

(1) 风险回避策略。企业的决策者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财力, 正确对待收益和风险的得与失, 或采取回避政策, 或制定出正确的判断标准, 求得风险取舍的最佳选择, 运用多种财务策略, 减少风险损失。

(2) 风险转移策略。以投保的方式将风险转由保险公司承担, 将较大的经营活动委托专门机构完成, 通过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以及契约的形式将风险转移。

企业应根据国内外市场的不同需求和企业自身的优势, 生产利润率相互独立的商品, 实行多元化投资和经营, 使得不同项目、不同商品的旺季和淡季、赢和亏, 在时间上或数量上互相补充, 以弥补某一方面的损失给企业带来的风险。据此可知,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对企业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王妍雯.试论负债经营控制策略[J].企业技术开发, 2006.9.

[2]陈炜.企业负债经营的财务思考[J].企业经济, 2005.6.

[3]宋瑞良.试论企业负债经营[J].经济师, 2003.9.

[4]涂璟.企业适度负债经营的抉择[J].商业会计, 2002.12.

企业负债经营利弊分析 篇3

摘 要 负债经营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负债经营可以弥补企业资金,有效降低企业平均资金成本,给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但另一方面,受利息和资金利润率的影响,财务杠杆效应会有负面作用,产生财务风险。因此,企业应该制定合适的资本结构,保持适当的资产负债比率,制定合适的财务负债计划。

关键词 负债经营 财务杠杆 财务风险 利弊 风险控制

一、引言

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特征,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和客观要求。负债经营可以获得财务杠杠效应降低资金成本等优势,但是过度负债经营又会产生新的问题。

二、负债经营的含义、方式

负债经营是企业在已有的自有资金基础上,为了维系企业的正常营运、扩大经营规模、开创新事业等,所产生的财务需求、发生现金流量不足时,经由各种筹资管道,以负债方式,向企业外界筹措资金,使企业所需要的资金及时到位,企业能顺畅运作,达到经营目标的一种经营方式。负债经营常见的方式有贷款、债券融资、租赁、商业信用。

三、负债经营优势分析

(一)迅速筹集资金,提高企业的经营规模,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企业必须不断开拓创新,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但是,企业单靠自身积累不仅在时间上不允许,而且在数量上也难以适应其发展的需要。企业通过举债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筹集足够的资金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获得财务杠杆效应。杠杆利益是指利用债务筹资所产生的固定费用给企业带来的额外收益。财务杠杆效应大小的指标就是财务杠杆系数(DFL),即普通股每股税后利润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即DFL=EBIT/(EBIT-I),可以看出,在总资产利润率大于负债利率的前提下,借入资本越多给投资者带来的额外收益就越多。

(三)降低资金成本,获得节税收益。负债经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资金成本,因为对于投资者来讲,债权性投资收益率相对固定,一般都能够按期收回本息,投资风险较小。因此,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一般较低,企业的资金成本相应也较低。同时,企业可以从负债经营的“减税效应”中获利,因为企业贷款利息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从而减少所得税支出,降低资金成本。

(四)减少货币减值的损失,即减少通货膨胀损失。在通货膨胀条件下,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但企业负债并不随物价指数的变化而变化,而是始终以其账面价值来确认。这实际上是将通货膨胀风险转嫁给了债权人,减少了由于通货膨胀造成的损失。

四、企业负债经营的消极作用

(一)借债不适度会使财务风险增加。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资本中由于负债资本比例的变化而给企业带来更大收益或造成更大亏损的不确定性。财务风险的大小可以用财务杠杆系数来衡量。由于负债需按期还本付息,如果企业某期生产经营不顺而发生亏损,无力支付到期本息,就可能被债权人强制申请破产,负债越多,這种可能性就越大。

(二)资产负债率过高会使企业面临资不抵债的风险。企业通过举债来进行筹资,负有到期还本付息的法定责任。如果企业出现如企业运用负债进行投资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率,或者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恶化,或者企业短期借款资金运作不当等情况时,企业的高额负债就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从而面临不能偿还债务的风险。

五、运用负债经营措施及手段

(一)确定企业合理的负债规模。

1.要确定最优的资本结构。正确把握负债的量与度,企业的息税前利润率大于负债成本率是企业负债经营的先决条件,如果息税前利润率小于负债成本率,就不能负债经营,只能用增加权益资金的方法筹集。要适度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合理控制财务杠杆的负作用,充分获取财务杠杆效益和避免财务风险是企业一种两难的选择。

2.采用财务宽松政策,以保持适当的财务弹性。一方面,企业在经营状况良好时,要积累一些现金储备,当企业出现意想不到的投资机会时,可立即进行投资;另一方面,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作为债务人往往会限定企业最大的借款额度,企业在日常融资时,要尽量保持一定的筹资储备能力,这样,在企业未来出现意外的较大的资金需求时,可以迅速筹集债务,以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二)通过各种方式融入资金后,要管理好资金。

在投资、筹资等方面合理利用资金。在做投资决策时,应尽量选择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项目,以保证资金的快速周转。在资金的筹措上,也应以需求为依据,举债过多或过早都会使资金闲置,增加利息负担,造成资金浪费;举债不足或延迟又会影响企业经营,使企业丧失良好的经营机会。

(三)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体,通过建立有效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预警和评价。就是要以公司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基础,通过对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 其变动等的分析和预测,及时发现公司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存在或潜在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判断财务危机的可能性。

六、结论

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经营手段之一,运用得当会给企业带来收益,成为发展经济的有利杠杆。但是,如果运用不当,则会使企业陷入困境,甚至会将企业推入到破产的境地。因此,企业必须考虑负债经营的利弊,树立风险意识,不断提高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余爱云.浅谈企业的负债经营.科技资讯.2009(06).

企业总体经营分析报告 篇4

在这七节课的ERP沙盘模拟经营中,我担任的角色是CEO(总裁)。主要职责做出企业整体规划、企业规划。决定重要决策以及组织协调组员之间的配合等。

总体来说,我们六年来的经营并不是很理想。

我们企业前两年主要是生产P1产品,但是我们有本地和区域两个市场,虽然需求量很大但是由于我们产品单一,因此一直在亏损。在第三年以后第六年以前我们是区域市场标王,而且有P1、P2、P3三种产品和本地、区域、亚洲、国际这四个市场,不仅产品丰富,而且需求量大,明显呈供不应求的状态。这是我们公司有了盈利。我们还拥有1条生产线—4条手工生产线,3条半自动生产线,2条全自动生产线,还有一条柔性生产线。其实我们公司用很强大的生产能力,但在最后的出现了决策的失误和生产线折旧过多,我们并没有把我们的亏损弥补完,这一点对与我们来说是很遗憾的。

我们D组六年的经营成果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为决策失误、广告投放不合理等等。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组员之间的配合还是不错的,各成员各司其职,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承担应承担之责任。我作为CEO,没有做出较好的经营规划,没有认真分析市场预测,导致经营过程中进行决策时犹豫不决,影响企业经营状况。比如营销总监对市场以及销售情况做出预测,并进行执行,对广告的投放,第一年以3M的广告费没有取得相对较好的订单,使企业亏损较多,而第二年投放广告较多,使企业获得了区域市场的标王,这对以后广告投入的数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第四年没有进行调查情况下,导致最后广告费投了较多没用的,浪费了资金。这使我们少盈利很多。(如图1)

1我们企业每年都能按时交货。生产总监在这方面做得很到位,将每一年的产量算的很准确,所以我们六年来没有一次违约记录。在市场方面,我们放弃了国内市场的开拓,在第六年实现我们的目标—进军国际市场。采购总监能够及时下订单收料以及付款,保证生产过程正常进行。财务总监对现金进行了预算,财务报告准确,做好每一笔现金流入与流出,计提折旧、产品研发费用市场开拓费用等复杂而繁琐的工作对财务知识和心理是极大的考验。但是由于我们急于扩大生产线造成资金短缺,所以贴息较多,几乎每年都贴息,而且导致我们还借了高利贷,使得净利润降低

在这几年中虽然第四年广告策略有问题,但我认为还是第四年经营较为好,当然是相对而言的。在这年我们费用相对不高如图2,销售收入也比较好,只是市场占有率也很高。(如图3)

图1

从图上可看出产品的直接成本比重最大,对销售影响较大;利息所占比重为其次,对销售的影响也较大;其他的变化幅度一般。

图3

但也有其不足之处,没有进行ISO认证以及国内市场的开拓,较长远来看对企业经营不利。而在本年,广告投入过大,导致其综合费用增多,折旧以及贴息较多,但市场占有率较高(如下图2)。

下面我就拿市场占有率以及产能做一个评估。

上图是我根据资料粗略的制作了一个市场占有率以及产能组合图。每个组都被列在各个战略集团中。

和我们组在一个战略集团的是,进入的市场较早。有优越性。所以市场占有率要比我们高。但是我们公司生产能力很强,因此市场所占份额虽然没有他们的多,但是我们所占的也不少。

我们的企业战略定位

我们本就是想在第六年进军国际市场,而我们在经营中不断扩大我们的生产规模,是我们拥有很强的产能,于是我们就想一步步的将大多数市场都占领。显然,我们的策略出现可很大的问题。我们根本没有那么大的能力,于是在第第五年拿单结束后,我们将区域市场标王位置也丢了。这是非常大的失误,也造成了我们组是失败。所以,我最后实现的也只是刚开始对企业战略定位的目标--第六年进军国际市场。

团队合作

团队精神已越来越被当代企业所重视,团队的作用也日益显现。在这一点上,我们组团队合作的很好,而且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六个不同性格的我们组成了最优秀的团队,人人关心,人人用心,以公司的生存为己任,都各司其职,时刻抓住市场动态,准确定位市场。CEO进行各方面的协调,财务总监需要将每一笔支出收入记得清清楚楚,生产总监需要管理好生产线和预计产量以及需要下的订单,而物流总监必须和生产总监配合的很好,这样才不至于订单下错,使生产线空

置或违约,销售总监需要和信息总监进行市场的沟通。以便了解市场动态和其他企业的资讯,从而很好的对市场进行预测让CEO可以做出最正确的决策。从中让我们明白,团队中的六个人必须有很强的团队意识和强大的凝聚力,这项工作本身就是一项相互配合与再相互帮助中完成的工作,每个人都负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任务。如果六个人当中有一个人缺少团队意识,那么这个组肯定不能独立经营的很好。

分析与企业经营策略论文 篇5

小小的二、三十来坪的店面里,店家是如何地经营、调度、订购、管理多达数千种的商品呢?顾客群又是如何区分、锁定的?数量众多的7-Eleven如何经营其“物流配送”、“通路行销”?其又是如何在商场竞争激烈,以及面对消费者的多样需求,新热门商品生命週期大幅减缩的环境中,提高商品流转率,同时避开流通业视为梦魇之“库存过多”与“销售机会错失”问题,领先竞争对手取得竞争优势,进而执业界之牛耳?迈入21世纪的今天,在日本拥有九千家左右,全世界达两万家的日本7-Eleven,确实是当今流通业界的典范。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日本遭遇前所未有的经济萧条,继长崎屋、崇光百货的宣告破产,大荣百货、西友等流通业正惨淡经营的困境中,7-Eleven不仅逆势成长,业绩蒸蒸日上,更是业界的翘楚。勿庸置疑的是,幕后功臣——资讯科技(IT:InformationTechnology,以下简称“IT”)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个人希望藉由对“IT经营策略与7-Eleven”间的关系研究,从根本上加以剖析探讨,理清7-Eleven成功的企业经营秘诀,进而提供企业经营瓶颈的解决方案,积极转型、预备或已公司化、民营化的公营机构等等,以及有志从事便利商店连锁业、或正在经营中的相关人士些许的参考与助益,期能展望未来,开创事业的高峰,以达永续经营的境界。

60年代的企业、公务部门为追求效率而引进电脑取代传统的手工作业,正式开启IT运用于经营管理的大门。最近几年来,网际网络为首的IT不仅对于企业经营,其他如企业现况、企业文化、业界版图、乃至于经济构造均带来重大的影响。此后,渐渐地扩展至经营策略的层面。最初问世的。,则是70年代蔚为风潮的MIS(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经营资讯系统、简称MIS)系统。其具有将电脑主机储存的资料加工整理,提供经营层经营资讯的“经营资讯管理系统”。然而在未尽彻底发挥功能的情况下,却如昙花一现般消失无踪。80年代以后,继MIS之后,SIS(StrategicInformationSystem:策略资讯系统、简称“SIS”)开始展露头角。顾名思义,即利用电脑“探讨经营策略的创造、加以实现的体制、以取得竞争优势”的资讯管理系统。迄SIS为止,大家终于体认电脑为中心的IT本应扮演积极追求差异化的经营策略层面的角色。SIS确实缔造无数值得一提的成功事例。翻开商务IT应用的历史可知,IT已经跳脱传统的取代手工、追求高效率的日常业务框架,迈入有效经营资讯的提供“MIS”、实现经营策略的工具“SIS”、配合业务环境改革业务流程、企业文化、相关经营决策的应用层次。

IT应用领域涵盖业务现场——经营决策高层,诚象征着IT已经是企业所不可或缺的经营基础。因此,其极限的应用与否将带给企业优胜劣败的重大影响。而且,其也是孕育新型商业的重要契机。网际网络为中心的经营基础的应用亦具有改变过去商业习惯、商业交易的力量,也是企业探讨公司竞争力泉源——核心竞争力的契机。因而出现缺乏竞争力的部分借由外包解决的趋势。其不仅瓦解既有的企业业务,同时也强化企业的优势领域。当然,IT基础的扩充、资讯流通的促进,让企业间的互动更加容易,确实是幕后功臣之一。在另一方面,IT的促进资讯流通非仅限于企业而已,生为地球村一份子的我们同样也在营造着IT生活。现在,日本的成年人中每三、四人之中,就有一人使用网际网络,而且可连接网络的手提电脑更达三千万台以上之多。网络购物更是成为趋势。网际网络几乎已经成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桥梁。无门市商店利用网际网络提供顾客买卖交易,网络公司更是将此顾客桥梁的“网际网络”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尤其可以预见的是,尽管起一度发生网络泡沫化情形,扮演顾客桥梁的“网际网络”,今后带给企业的影响,决不容轻视的。

近二十年馀,经理人不断在学习整套的规则:例如企业必须保持弹性,迅速回应竞争与市场变迁,持续标竿学习(benchmarking)以达到最佳表现,积极採用外包方式(outsourcing)以达最佳的效率。此外,为在竞争中维持领先地位,企业宜培养一些核心能力。市场定位一度是策略的核心,现今则因过于静态而不再适合今日生气蓬勃的市场与快速变迁的技术而遭到扬弃。根据新的教战守则,竞争者能迅速模彷任何市场定位,定位所形成的竞争优势,充其量只是昙花一现而已。问题是,这些的想法祇对了一半而已,而且把越来越多的企业引导到相互毁灭的竞争道路上。以本论文中心的7-Eleven为例,日本国内目前拥有1万家左右家,全仰赖店内的电脑连线系统进行管理。近年更成为日本最大的零售业者。然而,为7-Eleven带来加速了解顾客需求、预测每天的销售趋势及增加供应效率三项优势的.幕后功臣,无非善用高科技。7-Eleven深信,市场竞争的本质已经改变,不再是产销导向地将产品推销给顾客,而是由顾客的需求引导企业供给产品和服务,全新的需求导向、顾客满意导向的时代已悄悄地来临。7-Eleven惊人之处,在于计划负责人铃木敏文的经营手腕“颠覆旧常识的经营手法”。他们不断推翻常识以发展企业,“常识”指的是人们视为理所当然的习惯和常规。而7-Eleven成就的是“经营业务改革”,即是消费者需求导向式的知识经营。

铃木敏文说:“既然我们无法完全掌握市场变化,就不该被动评估变化,而是建构一个面对任何挑战,都能迅速因应、主动出击的经营体质。此为7-Eleven如何以一流通业成为立足股市堪与製造、科技大厂比美的原因。诚如本论文中的论述,在消费者需求、嗜好瞬息万变的年代中,孰能迅速嗅出、掌握市场讯息,结合资讯科技与前瞻性商品开发、同时将顾客满意塑造为顾客忠诚度的思维、锐意创新的经营策略,势将能够杀出低迷的景气重围,避免一而再、再而三的投资失误,进而打造一片美好的远景。获得些许的启示,加以未来“知识型经济”发展愿景、“前瞻性的目标”任务、“讲究方法”的策略、“落实”的营运、而由“人”彻底地将其内隐的知识转化成外显的绩效之健全“执行力”的后盾之下,致力于产品研发与创新,应可从容面对惊涛骇浪变化的市场挑战,继以纸牌与扑克牌为事业基础起家的任天堂、以手表起家的卡西欧和著名的新力科技、丰田、本田等汽车製造厂之后,摆脱阴霾的束缚,重新开创浴火重生的经济奇蹟之路。

参考文献:

[1]铃木敏文:.《7-ELEVEN经商之道》(科学出版社).

[2]蔡智恒:.《7-ELEVEN之恋》(麦田出版).

企业经营中的风险对策分析 篇6

1、强化风险意识,健全机制,提高决策的正确性。

企业的决策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按照一定的程序,由单个人或集体做出的,个人的阅历、决断力、分析甄别能力等诸多主观方面因素,以及信息不充分和其它不可预知的客观因素都要对决策风险产生影响,为此控制决策风险应注重以下几点:

首先,发展领导力,强化决策者的风险意识。领导居于企业的核心地位,各级领导者的能力是企业竞争力大小的关键,领导者的能力包括智慧力量、道德力量和意志力量。企业增强了领导者的领导力,才能使他们在关键的发展战略上,在决定企业发展的关键过程中,以其独特的眼光和力排众议的超常规决策,使企业获得转机。发展领导力并不是发展几个高级领者的领导力,中层干部、部门主管、项目经理等都有发展领导力的空间,如果每个领导者都发挥自己的智慧力量、道德力量和意志力量,企业就培养出了一个经理者阶层,拥有了一支优秀的队伍,掌握了降低决策风险的主动。

作为决策责任人,领导者自身应本着积极慎重的原则,要充分了解决策涉及的政策、规定、法律条例和相关的信息,要对决策范围各要素的能力、规模心中有数,这是减小决策风险的基础。香港首富李嘉诚强调“管理者对自己负责的事和身处的组织有深层的体验和理解最为重要。了解细节,经常能在事前防御危机的发生。”领导者要充分考虑决策的社会、法律、文化背景,在保证决策可执行性的基础上,还要对决策,特别是重大决策的执行前景进行预测分析,着重关注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风险,制定应对预案。

其次是建立有效的决策机制,这是防范决策风险的重要保证。通过章程、内部决策制度明确董事会、总经理及部门负责人的分级决策权限,建立严格的董事会决策程序和制度,明确集团公司、控股子公司、投资企业三级决策管理层级,实现适当分权,有效地监督,增加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从制度上减小决策的风险。

再次是建立风险预警监控体系。这是对决策风险进行全过程控制的重要一环,覆盖企业的经营的各个方面,兼有风险预测、风险识别、风险处置等职能。主要功能是通过各职能部门收集和整理的企业能力、效率、水平信息及市场现状、容量、趋势、前景等信息,为决策提供辅助和支持,促进决策最大的可执行性。

2、注重市场开拓,加快成品资金向结算资金的转化,保持良好的资金流动。

市场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市场营销是企业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要做好市场行情的研究,找准企业的市场定位,根据市场特征,确定产品和服务的拓展策略。注重营造企业的服务网络和稳定的顾客群,通过贴心周到的服务,增强顾客依赖,牢固占据市场。在此基础上,依托自身优势,拓展产品范围,加大市场空间,逐步实现企业的扩张。企业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和潜力是减小筹资风险的首要条件。

提高合同的执行能力是加快企业成品资金向结算资金转化的基础。企业要建立有机的合同执行系统,对重要合同,一般来说合同额在百万以上(或视具体情况确定标准),企业要自上而下对合同内容进行全面理解和掌握,各职能门明确本单位应承担的履行责任和进度要求,形成主管领导监督下的层层保证系统,迅速有效地推进合同执行。在产品的交付过程中,注重各种验收资料、试运行检测资料的准备、整理和双方的签字确认,这一点很重要,这些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日后合同款项的结算。在较大项目的结算中,因质量保证期的原因,合同款的结算往往经过较长时间,而这段时间内顾客方的机构变化随时有可能发生,在这种条件下,保持合同物交付的顾客方签字确认材料就成为合同款能否按期结算的关键条件。

加强资金的掌控是减小筹资风险的保障。现金是维持企业经营活动的血液,从日常活动看,只有提供足够的现金,企业才能正常运转,反之则影响经营活动进程,造成成周转不灵,降低盈利能力和偿债力和企业资信。要保持资金的良好运转,就要随时掌握企业资金运行状态,客观看待损益表和现金表的差异,洞察潜在的成本增加和风险,提高变现能力,盘活资金,促进资金的周转。

3、创造优秀的产品质量,保持企业资产的稳定和升值。优秀的产品质量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基石,产品质量通过各环节实现,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要达到预期质量目标,对各环节工作状态的监督和控制是十分必要的,ISO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了一整套规范的产品实现各过程检查、监督、改进、追溯的措施,保障了产品质量的实现。

要树立居安思危意识,注重企业品牌形象的保护、项固和传播。积极维护企业多年积累出来的市场声誉和信誉,铸造坚不可摧的诚信,做好企业品牌的推广,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抗击对手的活力和能力,增长率强经济效益的创造力,使企业在持续获得显著经济效益的过程中资产价值不断提升。

4、以先进性和创新要求推进技术工作。

企业经济活动中的技术风险直接影响企业和顾客双方的经济利益,影响企业市场形象和信誉,这要求企业在技术管理工作中意识上要发展进步,健全技术风险防控机制,保持产品技术性能先进性和创新性,巩固和增强顾客对企业的认可,吸引住顾客的关注。降低技术风险应注重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日常工作中要做到技术工作要求的准确确认,严格执行技术工作程序,认真开展技术工作成果的论证和认定,确保设计文件的符合性和实效性。技术工作要严谨细致,每项技术参数的变更都要认真记录和评审,预测更改的可行性和后果,保持更改记录和翔实的档案资料,以保持改进型变更的持续执行。其次,技术工作要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保持产品性能的时效性和先进性。满足顾客要求是技术工作的目标,由于顾客条件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其所要求产品设备的性能和功能也不尽相同,供方认为先进的技术,顾客不一定能采纳,因此每项技术上的改进和优化应以建议的方式向顾客说明,得到顾客的书面确认后再行实施,这样就有效避免了技术不符合的风险。

再次,技术工作要注重保持行业领先性,同竞争对手相比要做到你有我改,你改我优,你优我新。在专业市场中,有的企业换代产品一经推出,就吸引了顾客的高度关注,短期内就被许多顾客确定为免招标供应产品,就是因它焕然一新的专业领先技术。技术管理及工作部门要抓住每一个同国内外同行的技术交流机会,充分了解专业技术发展动态、思路和方向,积极接收、消化新技术并为我所用,形成企业独特的新型产品,保持与专业市场技术潮流的同步。

第四要下大力气开展技术创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掌握领先的技术,也就跑赢了市场中的竞争。创新是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必然选择,是取得主动,引领市场的关键,每个企业都比较注重技术创新,发达国家大企业的研发费用一般不低于销售收入的5%,一般认为企业研发费用占到销售额的2%,企业才能生存,达到5%以上才可产生技术优势。企业要注重技术创新的投入,形成核心技术人员团队,收集、研究、论证顾客远期要求和专业市场技术发展趋势,确定和实施创新纲要和目标,创造条件占据未来的市场。

5、以不断发展的企业文化引导员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人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危机也是企业最大的危机,人员的管理不仅要关注人员规划、配置、绩效考评和奖惩,更要关注员工的日常行为管理,建立有效防范措施,对人员风险行为进行监测、识别诊断及预警控制,以防患于未然。

首先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建立企业共同理念。企业理念不是一两句口号,而是来自于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是企业发展形成的作风、习惯,对员工通过推进人文化管理,将团队意识、共赢意识、发展意识渗透到员工的思想,增进员工依赖企业、忠诚企业,从而促进员工为企业发展而奋斗的自主行为的巩固和增强。

民营快递企业经营模式分析 篇7

一、品牌化经营模式

一个企业或品牌的成功总是因为建立并维持了一种或者几种的竞争优势。在快递快递行业也不例外,例如,D H L和FEDEX之所以能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国际快递公司,主要在于他们的专注。根据企业管理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的理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竞争战略主要有三种,即:具有差异性;成本领先;或者专业化。而DHL和FEDEX的竞争优势就在于专业化。专业化就意味着专注,但专注并不意味着专一,在公司发展的初级阶段,为了更好地支撑专业化,分散投资风险,公司需要发展相应的多元化业务来创造更多利润,为专业化提供经济保障或动力支持。而一旦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须考虑专业化的问题,这就是品牌化。就像在国内提到“网上搜索”人们就会想到“百度”,提到“中国名酒”就会想到“茅台,五粮液”,因为它们专业,它们是品牌。而现在快递行业也是如此,如果在上海提到“快递”,很多人自然会想到“申通”,“圆通”这些快递企业。

民营快递企业要做大做强也必须走品牌化的道路。树立企业品牌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专业,在同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做的更专业,客户就会选择我们。国内民营物流快递业在品牌化和专业化的发展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些民营快递快递企业已经初步实现了品牌化经营,例如华宇物流和申通快递就已经在品牌化经营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华宇在国内同行中率先提出了品牌的理念,10年来“宇华快递,服务领先”,“上门提送,免费服务”成长为国内物流快递界的知名品牌。而申通喊出了“客户的满意,申通的追求”的口号,一直注重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短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二、差异化战略经营模式

我国民营快递企业发展中体现出的另一条经验是差异化战略,它也符合企业蓝海战略的特征。快递企业提供的产品本质上是服务,而对服务的需求相对于对产品的需求而言,更需要个性化和差异化。民营快递企业一般具有规模小、管理层次少、机构扁平和运作方式灵活等优点,因此其业务范围大多是区域性的,这也便于将所有的资源集中在一个范围内更好的发挥作用。这要求民营快递企业能够为本区域用户提供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服务,包括服务内容差异化和服务意识和能力的差异化。

差异化战略要求快递企业在提供传统的运输、仓储等产品的同时,向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例如,将快递的基本功能进行延伸,在配送方面的延伸服务可以包括集货、分拣包装、配套装配等。而事实上许多快递的增值服务部分被忽略了。如果民营快递能够挖掘这些潜在的服务需求,实质上就是提供了差异化的服务。而民营快递企业的区域性特征及灵活的管理运作方式,使其在提供增值服务方面具有了一定的优势。

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的差异化主要是针对与国有快递和外资快递公司的竞争而言的,当前我国一些大型国有快递企业,由于长期的垄断经营 (如中国邮政) ,缺乏竞争意识,工作效率低下和服务意识差成为普遍现象。难以让客户满意。而一些外资快递企业在提供服务方而,由于文化和地域上的差异,要实现本土化运营,也还需要一定的磨合时间。而民营快递企业对区域内客户的需求十分了解,这为民营快递企业提供差异化服务提供了机会。许多民营快递企业都十分重视差异化服务意识的培养,例如,建立客户中心,负责协调客户关系,处理客户投诉和建议。

三、促进民营快递企业发展的建议

首先,当前我国快递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企业发展模式的选择首先需要企业去发现、去挖掘潜在的市场,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民营快递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应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分析,制定中长期的快递差异化战略,且这一战略应体现企业在未来现代快递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企业的发展方向。在提供快递服务上,依托自身优势进一步延伸快递的功能,提高快递服务的附加价值。

其次,民营快递业要树立收益取决于诚信的理念。快递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就必然要求其能为客户提供更加优秀的服务,民营快递企业要靠诚信、信任支持,以客户为关注焦点,向客户提供满意的优质服务。同时树立良好的快递诚信度,将有利于本企业获得更多的快递收获。可见民营快递不但要诚信,还要长期坚持下去,这业是企业快递发展的关键。

第三,民营快递要进一步发挥民营机制的优势。民营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一体化导致民营企业重视经营绩效,因此民营企业在成本控制、市场运作、经营管理都采用了经济实惠模式。采用管理者的经营与分配成果直接挂钩的经营模式,有利于民营快递企业不断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服务水平。所以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继续发挥这一机制的对经营管理者的激励作用。

摘要: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快递行业的支持, 我国民营快递行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从起初在夹缝中艰难的成长, 发展到现在与外资、国有快递行业三足鼎立的局面。但民营快递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发展经营模式上还存在缺陷和不足, 这严重限制了民营快递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民营快递业的发展经营模式的分析对于规范民营快递的发展道路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营快递,经营模式,三足鼎立

参考文献

[1]、吴清一.物流管理[J].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3.

[2]、秦言, 李理.中国物流业服务竞争[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 1999.

港口企业生产经营形势分析 篇8

【关键词】港口企业;生产经营;形势分析

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欧美各国的需求严重下降,严重的影响到了我国出口经济的增长增幅,而且国内的市场由于政府对于房地长市场进行调整,也都使得上下游的很多企业增长陷入了停滞之中。在这种背景下,港口企业所从事的贸易进出口也就必然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本文对于这些情况进行分析。

一、当前的港口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利因素

1.金融危机造成的市场震荡

在2013年之后,我国经济停滞不前,国内各行业产能过剩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且随着国家对于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加码,房市萎靡不振,所以房地产上下游的诸多产业受到影响。随着国际贸易的萎缩,煤炭、铁矿石、大豆等等大宗商品的进口量也都在下降,曹妃甸的资源类进口商品也就失去了市场的竞争优势。曹妃甸港口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满足京津冀地区的铁矿石,煤矿等大宗商品商品的需求,但这些规划都受到国内需求不振,国外市场进出口萎靡的影响。

2.港口的货运量进出始终是制约港口企业发展的瓶颈

曹妃甸的港口货物主要辐射的区域就是我国的京津冀等区域,定位为煤炭和钢铁大港,在这种商品的运输过程中火车始终是主力运输工具,所以依据实际情况发现货物的进出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在火车皮的调度方面也都存在着问题,这都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着港口企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削弱了港口的市场竞争力。

3.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港口的企业中大多数从事的贸易资金量都是很大的,而且企业在生存发展过程中也都难免会发生资金的周转方面的问题,而且小微企业的资金紧张问题也都是较为普遍的问题。根据实际的调查发现,在港口企业的贸易中,货款的拖欠也都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资金的交付时间周期有的长达半年之久,这样的现状也就严重的影响了边贸企业的资金周转,有不少的小微企业也就由此陷入了困境。另一方面,由于各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贷款门槛较高,条件较多,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企业流动资金不足,影响了企业扩大进出口。目前小微外贸企业的融资还是比较困难。

4.国家进行的营改增的税收改革压缩了企业的盈利空间

国家的税务部门为了减轻企业的税负,在我国也实行了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改革,在实际的过程中,就港口企业而言,在这次的改革中也没有得到实惠,主要的原因是在企业的支出较大的一部分就是过路费还有过桥费等费用,这些项目都是不能够进行抵扣的,对于港口企业来说在税负的减少方面并不是很明显,所以物流企业为了转嫁成本把多出来的压力全部都转移到了外贸企业身上,在向企业收取运输费用的同时,要求外贸企业负担其所开具发票金额相应的税金。对于外贸企业来说这也在进一步的程度上压榨了企业的获利空间。

二、改善港口企业经营发展的建议

1.积极地转型,拓展业务结构

对于外界的市场经济变化,还有宏观经济的调整,政府等有关部门需要积极地引导企业来转变原有的贸易方式,进而使得进出口的总额可以扩大。比如根据国内的市场波动来做好大豆、菜籽还有一些农产品的进口工作,利用国外的对于家居、机电设备还有一些高新技术的产品的需求来增加出口,通过使得港口的进出口货物量加大来巩固原有市场以及积极开拓新的市场。

2.政府部门加大税费的改革力度,切实的减轻企业的经营负担

要想切实的扶持企业的发展,政府的有关部门可以积极地做好以下的一些方面的工作:第一根据企业的特点,适当的减轻企业缴纳的营业税还有增值税等税收项目,对于一些不合理的收费项目要积极地取消,对于侵害中小企业的情况要积极的进行规范;第二对于确实存在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有关的方面可以采取减免税收的方式来帮助企业节省成本,减少开支;第三是大力推进结构性减税政策,降低中小型微利企业“门槛”,借助税收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对于民营企业在技术开发经费方面的支出和引进科技人才方面的支出可适当给予税收优惠,鼓励民营企业加大创新投入。

3.多方的进行协调,切实减轻外贸港口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工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政府可以积极地出面来协调港口区域银行,进一步的针对外贸的特点来发展银行的退税,仓单、合同、信用证、库存商品等有效单证和实物抵押贷款业务,切实的来为港口企业积极地解决资金的流动上的问题,为企业解决资金上的难题;另外一方面就是要引导企业来加强和中国的进出口银行之间的合作,利用银行的贷款时间长,金额较大,还有利率较低的优势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上的保驾护航,除此之外也要积极地协调有关的方面来帮助企业进行退税。

三、结语

综上所述,港口企业在目前的经营形势不容乐观,但是随着金融危机周期的走出,在未来的时间内,还是存在着很光明的企业获利空间的。为了帮助企业来度过经济不景气时期,各方面的有关部门需要共同助力来打造一个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的帮助到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源湘,杨新龙.关于企业综合生产经营状况景气指数与成本景气指数相关性的分析山.安徽省情省力,2011

上一篇:关于组织三八妇女节活动的请示下一篇:新疆反恐维稳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