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研究

2024-09-16

企业经营研究(共12篇)

企业经营研究 篇1

摘要:企业非经营损失作为企业存在与发展中的常见现象,像潜在且不断恶化的病毒侵蚀着企业的健康甚至决定着企业的存亡。研究认为,针对企业固定资产折旧、闲置造成的浪费、功能降低甚至消失造成的浪费、灾害性自然因素造成的破坏、人为因素造成的毁损与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等非经营性损失,通过加强常规管理、强化应急操作与完善全面预算的方式,实现损失的有效避免、降低与转化,以最大限度保护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经营绩效。

关键词:企业非经营损失,企业健康,企业利润

企业非经营损失是指企业的“不参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能直接地为企业创造价值和带来收益”的,企业经营以外的活动以及企业的外部环境造成的企业损失。由于这种损失往往是企业所在的“经济因素、战略因素、环境因素和组织因素”的综合结果,其既可能表现为现实的经济损失,也可以导致企业丧失某种竞争的优势及其预期的利益等损失。因此,在企业的存在和发展中,往往以渐进性、潜在性、逐渐扩大性、迷惑性与积累性的特点来表现,当积累到一定程度会成为厚积薄发的问题爆发出来,对企业会造成极大地伤害。本文据此展开研究,探讨其类型及其预防措施。

一、企业非经营损失类型及其成因分析

非经营性资产是指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资产。企业中的非经营性资产,可能与创造受益相关,但并不直接产生受益。根据当前各类企业发展的实际,造成企业非经营损失的原因既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其类型既有客观的也有人为的。

1. 自然损耗型

针对企业而言,自然损耗造成的损失一直存在且无法避免,其成因及其程度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自然损耗。尤其是指企业内各种机械设备、办公设施与其他的配套设备等,都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的发展与产品的更新换代,而产生折旧性的价值降低甚至价值消失的损耗。例如机械的淘汰、厂房的落后等,都是企业非经营损失的典型表现,且在多数企业难以避免。二是企业各类物资自然性的破损与功能降低的损耗。是指企业的各种物资在湿度、自身功能缺陷与其他的原因,导致的功能不全、使用寿命短、残缺与其他的作用下降等现象,致使无法按照原价值满足企业经营的需要,由此既造成了该类物资的损耗,也造成了误工误时等方面损耗。

2. 不可抗力型

这种情况主要是指来自于企业无法预知、可以预知但无法控制与其他的不可抗力型的原因,导致的企业非经营损失的现象。实践中有两种情况:一是灾害性天气引发的。当前典型的天气是地震、泥石流、洪水、雪灾与龙卷风等,这不仅直接威胁到企业自身的安全,也会直接导致企业因为“兼顾职工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等,使经营性资产向具有“使用目的的非增值性、资产来源的单一性和使用效益的社会性”等特征非经营性转变,增加了企业负担也自然造成了损失。二是企业重大灾难性事故引发。主要是指企业内发生的各类重大安全事故,如火灾、爆炸、燃气泄漏、毒气泄漏与瘟疫等突发情况,致使企业造成了非经营损失。这两类现象,都具有重大性的共性,所造成的损失也是重大的;相对而言,前者具有预见性可以运用科学手段预测,加以预防和采取提前应对措施,能相对减少损失;后者则具有突发性,应急难、应对难与重建难是其典型的特点。

3. 违规违法操作型

作为企业非经营损失的违规违法操作,是指在经营活动以外的违法违规操作导致的损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内部人员及其相关的经济行为违法违规造成的损失。包括以企业为核心所发生的贪污、技术泄密、商业秘密泄密、浪费、贿赂、投资失败以及其他的行为(如诈骗等)等损失,这种损失不仅直接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也在一定意义上有损了企业的美誉,甚至造成企业丧失某种技术成长和发展的机会,例如减缓了企业上市的步伐等。二是企业因为人为破坏造成的非经营损失。是指任何蓄意或无意的行为,对企业造成的固定资产损毁、厂房破坏与其他的造成经济损失的现象等,这种现象是企业潜在的风险甚至防不胜防,例如企业外围居民燃放烟花甚至会导致企业的火灾等。

二、企业非经营损失避免与降低办法

从资产评估的会计定义视角,企业的“非经营性资产和溢余资产”一起作为企业的基础性资产,通过“完善监管制度、提高监管能力、优化组织结构、硬化预算约束”等方面,由此降低非经营损失是企业发展的保障之一。

1. 强化预算与内部控制以降低自然损耗

只有企业自身的完善了,才能真正地把国家的法律、政策、方针和地方的政策结合起来运用,不仅使其成为企业合法经营的保护伞,也为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在有效规避各种可能造成的自然损耗,去催生企业更大的创新潜力、发展动力和竞争实力。有效的操作路径有三个方面:一是国家法律层面的完善。是指国家要积极地完善相关的立法,尽可能地压缩各种可能造成企业非经营损失的空间,例如政企分开就是最好的典范,其有效地避免了行政不当与非专业性干预造成的企业非经营损失。二是企业内部机制的完善。包括完善管理程序、人员配置制度、物资供应制度、奖惩制度、人员教育制度与部门协调制度等,做出具有直接针对解决性的修订,使其更具有高效性,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动最多的资源,开展最高效的应急活动,把自然损失可能造成损失的行为制止,把已经造成的损失弥补或者降低到最小限度。三是企业行政管理性管控。企业行政管理作为企业的核心,可以从制度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常规活动的组织、整改活动的开展、人员的配置与奖惩的落实等方面,推动企业的非经营活动向着更加精细化方向发展,尤其把各种制度、方案与规则等转化为具有切实性的行为,引导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与其他的相关资源,在开展优化整合的基础上,积极地解决自然损耗存在的可能造成损失的问题,并创造良好的企业内外部环境,使企业更加安全、高效和持续创新。

2. 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不可抗力损耗的操作性

由于不可抗力损耗的突发性、偶然性与结果不可预知性,就需要树立应急意识与预防观念,从可能造成企业非经营损失的实际出发,制定、完善具有操作性的应急预案,是必须且有效的办法。实践中有三种办法:一是制定与演练各种应急预案。由于各种可能造成损失的隐患及其成因,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内外部环境变化与其他的人为因素的促成等而动态变化的,应急预案的制定不能止于书面形式,需要加强演练使整个企业及其各个部门甚至所有的员工,都具有隐患意识和应急意识,同时,也通过演练去暴露预案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并吸取教训。二是强化财会专业性资源优化运筹。即有企业领导层牵头,在财务部门对各种资金、物资与资源的运用动态掌控中,去及时地发现各种可能造成非经营损失的安全隐患,如相关的财务违规问题、企业原材料的采购和使用的问题、合同履行中的违约问题等,由此,从企业财务安全方面去保障企业非经营活动的安全,为企业打造坚强的资金和资源安全。三是地方政府政策层面的灵活支持。作为企业所在地的地方政府,要从维护地方经济发展环境、企业发展质量的战略高度出发,完善地方性的政策与制定地方性的应急方案,在企业发生某种重大非经营事故的情况下,能有效地调动和运用各种资源。例如在某企业发生爆炸的情况下,可以调动消防、电力、医疗与交警等资源,为救援工作赢得时间等。

3. 开展常规隐患排查与整改

根据企业发展的实践,造成企业非具有损失的成因既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才能为企业的科学发展创设由内而外的优质环境。具有操作性隐患排查表现为三类:一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价值安全隐患排查。主要是指厂房、办公设备、生产线及其各种设施、用电安全、用水安全与通讯安全等,以此来及时发展整改和杜绝各种安全隐患的危险发生,使企业能把更多的资源运用到经营活动中。二是企业的核心机密安全隐患排查。包括技术机密、经营秘密与其他的商业机密等,这些出现了泄漏与其他的情况,都会直接对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尤其是专利技术和商业机密甚至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三是企业内部机制的完善。这是关键之一,只有企业自身的完善了,才能真正地把国家的法律、政策、方针和地方的政策结合起来运用,不仅使其成为企业合法经营的保护伞,也为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在有效规避各种可能造成的非经营风险的情况下,去催生企业更大的创新潜力、发展动力和竞争实力。企业非经营活动的财务安全审计排查。意在加强非经营活动之外的财务安全排查,避免存在其他的可能影响、制约甚至破坏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现象,例如贪污与内部员工的挪用资金现象等。

企业非经营损失是多样性的,其成因也是复杂,作为企业就需要从国际经济环境、国家市场环节、地方发展水平与企业所属产业、行业的发展现状出发,在加强和完善自身管理的基础上,积极运用法律、政策的支持,有效地回避损失与转化危机,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良性的发展环境和机遇。

参考文献

[1]杨萍.浅谈企业非经营性资产的划分及其管理[J].铁道工程学报,2003(2):138-140.

[2]尤筱玥,黄志明.决策因素分析:企业非核心业务经营模式的选择[J].上海管理科学,2013(4):5-8.

[3]张钦昱.论非经营性资产在企业破产时的处理[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48-52.

[4]丘开浪.收益法评估中非经营性资产、负债和溢余资产的识别研究[J].商业会计,2013(23):18-21.

[5]邵学峰,郝诗凝.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财务监管机制[J].江汉论坛,2011(4):37-40.

企业经营研究 篇2

肖雅珊

摘要:知识经济的到来,促进了国际分工的纵深发展。各国经济交往的日益频繁,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全球经济的融合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走向国际是世界各国和地区最明智的战略选择。世界市场并不是大企业所独有的大地,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纷纷开展国际化经营,并继续深入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因此中国企业也要跨国经营,跨国经营是企业发展和壮大的必经阶段。然而,许多中国企业有没有必要跨国经营、能不能跨国经营,企业跨国经营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和今后会遇到的风险及应对措施,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探讨企业国际化问题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企业 跨国经营 风险

一、我国跨国企业经营现状

跨国经营是指国内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并以此为基础展开的跨国界的以赢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企业经营的全球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办事机构,尤其是金融危机后,全球五百强企业在我国更是加快了扩张的步伐。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入中国市场的同时,我国的企业也逐步的实施着“走出去”战略,我国的顶级企业在国际上已经开始逐步站稳脚跟,比如:海尔和联想。为了寻求经营机会、保护和扩大原有市场、克服贸易壁垒、追求优惠政策、获取技术,走国际化经营之路成为中小企业的战略选择。跨国经营已成为我国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怎么样防范风险会直接影响到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现。

二、我国跨国企业经营风险分析

(一)政治风险分析。政风治险对我国跨国经营企业的影响是最大的。在政策上,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受中国威胁论影响,常以国家安全为由干预中国企业正常的海外经营商业行为。例如2005年,中石油收购美国优尼克公司报价高出竞争对手20亿美元却由于政治因素干扰没有成功。同时,我国企业必须面对一些国家政局动荡、政治集团内部和派系之间利益争夺、种族之间的斗争引发的风险,这些风险影响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积极性。

(二)经营风险分析。国际市场的竞争是复杂多变的,企业无论是投资前的论证、投资策略的选择还是投资进展阶段的控制,风险无所不在。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经营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是资金使用风险,资本实力是企业规避和防范风险的核心因素。相比较西方大型跨国企业,中国企业的资本实力还很弱,支持其从事跨国经营的绝大部分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同时存在商业信用危机,因为跨国经营涉及进出口、中介、汇兑、保险等诸多环节,任何环节的失信行为都可能使交易失败,进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而一些中国企业往往急于求成,不注意考察合作伙伴的资本实力和商业信用,没有建立风险防范控制系统,就大幅度地开展海外贸易投资,最终因为商业伙伴的失信甚至诈骗行为而蒙受巨额损失。2004年,四川长虹集团4.8亿美元海外应收账款逾期无法收回的事件就是

天津市新华社区学院毕业论文典型。长虹集团为快速开拓美国市场,长虹集团与美国APEX公司于2001年11月开始进行风险极高的先发货后收款的大规模营销合作,截至2004年底,美国APEX公司已经累计拖欠长虹集团4.72亿美元,为此长虹集团不得不在2004财务会计报表上计提3.l亿美元坏账。美国公司APEX的负责人,因为熟悉国内企业情况,屡屡得手;而长虹在没有完全了解和高度重视对方信用的情况下陷入对方欠帐泥潭。

对国内企业而言,目前最为紧迫的是加紧建立和健全自身的信用监控体系,动态掌握海外合作公司的信用记录,让海外“苍蝇”无缝可叮。

(三)管理风险分析。在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风险上,与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不同,中国企业一个尴尬的困境是:走出国门经营,必须按照当地市场经济规则运行,而中国企业自身还没有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现代企业制度,思维方式、治理结构、管理水平有种种不完善之处。再加上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目标常常局限在短期“利润最大化”,很少考虑东道国工会势力和劳工权益这一软指标,很少雇佣当地员工、在东道国寻求企业利益代言人,较少实施本土化经营战略。这样很难得到当地政府和公众的认同,很容易引起“排华”情绪,甚至引发严重的民族主义风险。在跨文化风险管理上,中国企业缺乏对文化差异的识别和认同,难与当地消费者沟通,在企业内部从高层管理者到普通员工都存在沟通的障碍,加剧了文化的冲突,从而加大了我国企业文化管理的风险,而文化风险它通过人具体体现,很难变革,因此文化风险将是我国企业跨国经营风险的重点内容。

(四)利率风险分析。近年来,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大大繁荣了国际金融市场,而国际金融市场提供的外汇、汇率、期货、期权等信息和服务又转而推动了企业海外经营的兴旺发达。一些跨国经营规模相对较大的中国企业也开始使用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希望以较低的成本避免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汇率等剧烈波动而产生的风险。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投机心理加上监管不力,个别公司的领导者很可能会利用这些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放大效应进行投机,决策一旦失误立即就会给企业带来致命损失。最为典型的是中航油集团新加坡公司5.5亿亏损案。

(五)技术风险分析。由于中国跨国经营企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在国际化经营中面临的技术风险不少,表现在:首先,中国企业被控侵权现象比较普遍,已发生多起知识产权案,例如日本摩托车企业联合代表团来华打假,指控中国企业侵权等。其次,技术壁垒对中国企业包括出口的影响非常大,己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不可忽视的重要风险之一。

三、我国跨国经营企业风险的应对及措施

(一)政治风险

当前的国际商务面对的政治风险已经由战争、征收、国有化等传统型风险,向更为复杂、隐蔽的非传统型风险演化,其主要表现为由于东道国政策的变化、区域保护、区域内部协调、第三国的干预、民族主义和宗教矛盾、各国内部的利

天津市新华社区学院毕业论文益集团和非政府组织的政治参与等原因引起的风险。这对于国际化起步较晚的我国企业影响较大,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去面对。

1.评估政治风险,慎重选择经营区域

政治风险的评估,就是分析判定有关目标国的总体政治形势,据此筛选相对适宜的东道国。风险评估主要是从宏观上对东道国政府的能力、政治风险的类别及稳定程度进行调查分析,以确定风险程度。评估的重点是导致商务环境突然出现变化的政治力量和政治因素,即政府对外国公司的政策;以往的政府类型、党派结构和各政派的政治实力及其政治观念;政策的历史走向和政策形成的公共选择程序;有可能取代现执政者的政治势力;东道国政府与我国政府关系的亲疏程度。我国企业的国际化时间较短,其中大部分是资源型企业,面临的政治风险更加复杂,需要慎重对待。以石油企业跨国经营为例,按照“风险最小、投资最少、效益最大”的原则,确定我国未来海外油气勘探开发战略地区的选择为:积极进入亚太地区、中亚和俄罗斯石油市场,适当参与南美和非洲市场,密切关注中东地区石油市场的发展变化,伺机进入。

2.恰当安排股权结构,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 当前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股权安排主要有:(1)独资经营。

这种方式虽然企业取得了完全控股,但是投资风险大,如果东道国发生民族主义的排外运动,不利于风险分担。因此,我国企业不宜采取在海外设立全资子公司的方式,甚至不能认为股权比例越高越好,特别是在政治动荡、民族主义斗争尖锐的国家。

(2)合资方式。

与东道国企业合作的合资方式易于为东道国所接受。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投标的中标率,而且可以进一步熟悉当地的政治环境、经济状况和文化习俗,更重要的是,不会轻易引起东道国内部政策变动和可能的民族主义等政治风险。与国际大公司合资,可以学习其规避风险的方法和经验,提高自己的国际影响。

(3)无股权但有长期服务合同。

这种方式由东道国雇佣我方承包服务项目,并支付服务费或获得份额资源。它可以发挥中方的技术优势,提高投资热情,进而获得东道国政府和企业的信任,有利于我国企业未来市场的开拓。

3.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如果缺乏高效、灵敏的信息沟通和协调机制,企业便无法有效收集处理蕴涵着政治风险的信息。当政治风险发生时,企业会反应迟钝,不能与东道国及时沟通,从而丧失处理风险的时机。建立信息沟通和协调机制,当政治风险增大时,企业可以及时与东道国沟通,阐明风险将对企业和东道国产生的危害,以获得谅解和支持,同时将信息反馈给我国政府,争取通过外交途径保护我国企业的海外财产。企业还可以借鉴国际大公司合作和沟通的成熟经验,学习他们处理与东道国关系的方式,预防、规避政治风险。

天津市新华社区学院毕业论文(二)经营风险

跨国经营通常应以产品出口为先导,取得经验,了解市场,有了品牌知名度,熟悉经营环境后,再循序渐进,逐步开展合资、合作乃至独资、战略联盟、跨国并购等方式。

.1.利用多种渠道,实行品牌战略

企业应具有强烈的品牌意识,积极开展品牌国际活动促销活动,实施品牌先行。企业可以利用国际上的一些比赛,做产品的广告,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自己的产品,树立自己的品牌;还可以利用政府外援的途径,先向我国政府援助的国家无偿提供设备,然后逐渐打开该国市场。如深圳华为集团的通讯产品就是通过这一途径打入了南非市场。在国内市场有很高的知名度,资金雄厚,有国际经验的企业,可以通过到海外投资建厂,以自己的品牌来扩大产品的海外市场份额,如海尔集团等。

2.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经营主体

首先是合资经营,同东道国举办合资合营企业,比较容易获得当地的财力、物力、人力支持。东道国企业熟悉当地资源、市场条件、政府政策法律,有利于减少我方经营的风险。其次是非股权安排。企业通过特许权协议、经营合同、销售合同、提供管理性劳务等参与东道国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这种方式,往往受到东道国的欢迎,有利于企业打入市场。再次是建立独资企业。独资的好处是有经营自主权,可与母公司保持密切联系,有利于控制自己的技术和工艺,减少或避免因合作经营而产生的矛盾和冲突。但它对管理的要求较高,风险较大,应慎重选择。

3.实施战略联盟,降低经营成本

战略联盟一般以契约协议的方式实现,常见的类型有研究开发战略联盟、生产制造联盟、联合销售战略联盟、合资企业战略联盟等。战略联盟的好处在于降低成本、减少竞争、分散风险、适应性强等。战略联盟比母子公司的关系要松散灵活,在联合的多个公司之间进行的交易,既有内部贸易的性质,又有外部贸易的特征,兼内外两家之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4.收购兼并外企,搭建销售平台 收购或兼并国外企业,利用自己的资金优势和国外公司发达的营销网络,实行跨国经营,可以将自己的产品尽快地推向国际市场。如浙江的万向集团,已收购兼并了16家国外企业,并涉足国外金融保险业,其产品已打入欧美和非洲市场。

5.培养国际人才,应对复杂形势

企业海外投资不仅需要水平过硬的技术人才,更要有复合型具备国际经营资质的管理人员。我国企业今后海外投资的重点是中东、中亚、北非、俄罗斯以及南美等地区,这些地区文化组成纷呈,民族、种族矛盾复杂,历史风俗差别显著,政治环境多变,对企业投资形成了挑战。因此,应该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知识结构和人才队伍的完善,形成一支精通外语、外贸,熟悉国际投资规则,能够识别

天津市新华社区学院毕业论文和评估风险并通过合适的方式化解或减少风险的国际化队伍。

(三)管理风险

对于跨国企业来说,优越感有多种表现形式。如一些国际企业由于相信自己在国内的经营方式优于海外竞争者,因而在海外采取与国内相同的方式进行经营,甚至不改造产品使其适应特定市场的特殊需求。这样会给企业造成不利的因素要做到一下的几点才能及时规避也起存在的部分管理风险。

1.识别文化差异搞好调研

没有充分、完整和准确的市场信息,跨国经营的决策便无从谈起,即使决策也是盲目的,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代写代发职称论文在跨文化调研时,应注意:(1)调研的内容应全面。一般来说,一国的文化应由四种亚文化构成:民族亚文化,如波兰人、意大利人等;宗教亚文化,如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佛教等;种族亚文化,如黑人、东方人、西方人等;地理亚文化,如西部地区、南部地区、新英格兰等,每一种亚文化群都以特定的认同感和社会影响力将各成员联系在一起。(2)调研应尽量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实地调研是相对案头调研而言的,案头调研方式虽然比较省时省费用,但对文化的调研却不太实用,因为文化必须要亲身去体会、去感悟。所以,企业进行国际市场的文化调研时,必须要有一个双重文化影响下的人,这样,调研起来省时、省力而且相对准确和完整。

2.按照目标市场国的文化进行产品设计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往往是通过购买行为的差异表现出其所属的文化群体。产品是由品牌、包装、式样、色彩、质地等一系列因素组合而成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其审美观是不完全相同的。比如孔雀牌彩电,在英国这个牌子不太合适,因为在英国人看来,孔雀开屏是一种自我炫耀,令人讨厌。再比如美国通用汽车的“NOVA”牌汽车在美国销售还行,但到西班牙语中成了“走不动”的意思。牌子是这样,包装也是如此,比如在我国许多包装物上有男女相互拥抱的图片,这种包装拿到中东便受到忌讳。还有式样也是这样,中国一些玩具厂制造的玩具由于太逼真,卡通性不够,在国外引不起孩子的兴趣。产品的质地问题也是如此,广州惠林环保铜笔有限公司采用废纸把铅笔芯卷在中间,然后浸上一种“胶水”而生产的环保铅笔在西方备受欢迎,就是迎合了在西方国家盛行的环保文化。所以,目标市场国的文化也是进行产品设计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四)利率风险

应采取的措施是分散债券的期限,长短期配合。如果利率上升,短期投资可以迅速的找到高收益投资机会,若利率下降,长期债券却能保持高收益。总之,一句老话: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五)技术风险 在国际化经营中许多企业不注重技术风险常被指控侵权行为,知识产权案已经发生多次这不仅会影响到公司的形象更会给公司带来严重的损失例如近几年来,随着流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电视(IPTV)已经迅速开展起来了,但目前

天津市新华社区学院毕业论文的IPTV大都还是基于计算机终端的,如互联星空,其PC用户数已近千万,而且还在不断扩大。然而联系到上亿的电视机用户,这却仍是个小数目,要大力发展IPTV,电视机作为终端才是真正的目标。为了避免技术风险应实施一下几点。

1.使用成熟技术、开展可运营的业务

其实IPTV早在90年代中后期就提出来了,“维纳斯计划”当时的目标就是要用一个双向终端接驳器把一些电脑上能实现的功能搬到电视机上去。由于受当时网络带宽的限制,这个愿望破产了。进入21世纪,IPTV的试验一直在做,如果在基于标清条件下开展基本IPTV业务,现有的网络和技术方案已经可以商用化。因此,为了抓住IPTV的先机,运营商必须在现有的网络条件下按照已经成熟的方案将基本业务先开展起来。如视频点播、点歌台、游戏竞技等。这些业务的开展本身就发挥了IP网络的优势,又能避免网络条件不成熟情况下开展组播业务所存在的问题。同时从现阶段测试情况看,选择视频点播意义重大,因DVB开展视频点播存在困难,而模拟电视一直存在,都缺少用户按需点播的节目。但如目前开展组播业务,由于网络条件而使播出效果与有线电视比肯定存在差距,用户也不会因为要看IPTV,就放弃一个月仅十几元收视费的有线电视。而视频点播由于其真正的按需点播,其业务设计与被动接收的有线电视是有很大差别的,优势不言而喻。

另外,尽量少用非标准化的东西,要尽可能避免系统中私有的定义。已有的标准能用的尽量采用,但国外的方案并不一定适合国内网络结构。因此,要结合国内网络特点实现即可满足传输稳定又能达到一定质量的技术。否则很容易出现DVB的问题,各个地方的系统各自为政,终端配套非常困难。

2.采用低成本方案,降低投入风险

运营商在业务的开展还是技术的实施上总是希望都一步到位。但纵观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一直都是从窄带到宽带、从电话线到光纤、从模拟到数字一步步发展来的,没有一个技术和产品可以一步到位全部包容。IPTV实际是一个依赖于网络依赖于各种技术的应用,这些技术都有个发展过程,而且在技术刚刚推出时,往往成本较高,而技术却不一定稳定,只有经过一段时间市场的考验,技术上达到一定的稳定性,而成本又下降到用户可以接受的程度。选择这样的方案作推广,不仅用户可以接受,而且投资成本相对较低,业务容易开展。从另一方面讲,如果目前采用太高端的方案,本身技术还不完全稳定,成本又高,如果开展太多的业务,系统架构会很复杂,终端接驳器的设计相应也变复杂,终端成本必然也很高。而当今情况下,IPTV尚处在试验阶段,终端接驳器可能采用赠送的方式或非常便宜的价格购买,才有可能推动新业务的开展。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先体验基本业务,才有可能发展其他业务。

3.逐步增加业务,投不同用户所好 虽然大家想象的IPTV是个“万能”的东西,什么业务都想开展,但实际用户对业务的需求肯定是不一样的。如有些用户就是希望看视频点播,看节目时有些主动权;有些用户可能想玩玩游戏;有些用户可能想看高清晰度的节目等等。因

天津市新华社区学院毕业论文此,可以将业务按高、中、低来作划分。对于高端应用,是指网络要求较高,编码质量好以及互动能力强的业务,可能还需在将来网络及技术条件成熟以后才能开展的业务。这些业务可以放在下一步实施。而且一旦技术成熟,可能还有一些我们现在想不到的业务会融入进来,有些业务并不是我们今天就能预想得到的。因此,高端产品的发展是必须有了基本业务的实际应用和实际经验以后才能逐步发展起来的,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虽然运营商有着美好的愿望,想让系统一开始就是比较完美的,可以同时将IP电话(甚至可视电话)、高清电视和数据以及短信等都包含进来,但事实上这些都是有个逐步发展过程的,因为好高骛远而影响基本业务的开展可能导致整个市场的丢失。

4.给用户以选择业务和终端的自由度 在目前用户自己需求都不明确的情况下,很难给出一套满足所有用户要求的系统。因此,我们认为可以将系统的建设分步进行,首先系统架构要确定,播出控制流程要定好。将来的业务扩展可以通过只增加业务服务器来做,对整个系统架构没有影响。那样,运营商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选择不同的业务给用户,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业务。这里面可能可能包含了业务的选择、终端产品的选择。从节目来说,目前可以提供MPEG-4标清片源,将来可以加入H.264的高清片源,也可以增加WMV的片源等。用户可以选择看标清节目(只提供标清机顶盒),对选择高端应用的用户提供高端机顶盒。同时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要的业务来确定需要定购的带宽等。

5.从免费或低付费起步,见好就“收” 从运营商来说,系统应该是可以运营的,用户能够接受的系统,并不一定是越复杂内容越多越好。但在用户还没有见过IPTV终究是个什么东西的时候,非要卖给用户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只能从低收费或免费开始。只有开展起来了,用户接受了,才能谈得上让用户“乖乖”地掏钱,那时候“收费”也就成为必然。

四、结论

随着中国经济国际化步伐的加速,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深入,企业跨国经营的风险逐步加大,尤其是已经发生的多起诸如中航油巨亏5.5亿美元、中国工人在阿富汗被杀害等震惊世界的事件,凸现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风险防范意识薄弱,针对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以及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跨国企业所面临的瓶颈出发,寻找一条适合企业长期发展的道路。

中小企业经营战略模式研究 篇3

关键词:中小企业面临问题 战略模式 经营对策

0 引言

中小企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健康发展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中小企业广泛分布于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庞大的中小企业群体,对于促进专业化协作和分工的形成,形成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中小企业对市场变化更为敏感,易于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方针,从而大量中小企业的存在有利于降低经济波动给国民经济带来的风险。因此,不管经济发展到什么阶段,中小企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国家搞活经济,扩大就业规模,构建和谐社会,稳定社会基础的重要经济体。

我国中小企业的现实情况是,虽然数量多,但是其天生“底子薄”,尤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中小企业往往处于劣势。一些大企业在市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且中小企业也受到大企业的排挤和制约,另外一些中小企业人员数量少、资本额小抗风险能力弱,同时还有组织管理、技术创新、信息资源不对称等方面的缺陷,市场稍有风吹草动便会不适应。中小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弱势地位往往靠自身力量难以改变,必须靠政府政策加以调整,而现在正是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时期,是我国企业全面进入国际市场的关键时期,也是大量外资外企进入我国市场的时期,因此,企业如何进行国际化经营已成为企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是企业在全球市场化时代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下,我国中小企业经营发展自身存在的不足方面有哪些又有什么相应的解决对策呢?

1 战略定位不清晰

中小企业如果想得到持续的发展,那么就必须制订发展战略,以衡量企业行为的有效性和知晓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怎样做才能风险最小、效益最大。大量中小企业对市场认识不清晰,还处于拼成本拼价格的初级市场阶段,其中一些企业能对市场有所认识,但认识程度仅仅停留在自身业务的触角上,注重企业的“现在”轻视甚至无视“未来”,以上意识的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这表明中小企业不应该只做到以市场现有需求为前提,还应该重视发展战略问题,即企业怎样积极的适应市场的变化甚至是主动为市场提供新需求。一个企业若要获得长久的发展,就要摈弃短浅的企业战略,充分的认识市场认识企业所处的位置,对企业战略进行长远的规划。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大的竞争环境之中,企业不能再是被动去创意去提供新的需求,而应该是本能的;否则企业就会被吞并、被收购从而淹没于浩瀚的市场汪洋中。

品牌缺失也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普遍的问题。品牌就是企业的信誉度,是被消费者辨识的重要考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品牌就是未来产品上市的“上岗证”,因此企业应该建设自身的品牌,使自己的产品具有更高的经济附加值,企业经营也可依托于品牌建设,进行长远的战略规划。

1.1 专一模式:突出专业化与核心专长 专一模式就是企业集中资源于某一项自身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或服务。对企业而言即集中兵力,选准突破口,从而赢得市场。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资源有限等特点,很难进行多元化发展以分散风险,多元化对中小企业而言是陷阱而不是馅饼。将本身不太丰富的有限资源进行再分割,结果定将力不从心,顾此失彼。进行专一化经营,提高专业化程度,更专心于某一细分顾客群,对该顾客群的需求特点、购买方式等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能更好地为之服务。同时,由于经营的产品与服务单一,企业组织结构更加简单,管理更加方便,从而更有利于中小企业夯实基础,进行长远的战略规划。

1.2 特色模式:市场细分下的独特优势 特色模式即企业根据自身业务特点,推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特色产品或服务。特色模式重在特,即差异化,标新立异,通过商品的独特性,从而扩张利润空间。特色模式就是强调的这种独特优势。如果这个独特能很好地满足客户的要求,就会形成较高的顾客忠诚度并吸引新顾客的加入。

但是,特色模式下企业要考虑投入产出的比较。有些产品或服务是不值得进行特色化经营的。如日常的价值不大的生活用品就没有特色化经营的必要,如果企业还在“特”字上下功夫,就会得不偿失。同时,特色经营要有相对稳定的消费群体,而这个群体要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因此,特色化意味着复杂化与成本的提高,当这些成本不能为新增加的顾客价值所抵消时,特色化就失去了它的原本意义。

1.3 联盟模式:战略联盟抵抗风险 市场是瞬息万变的,市场所带来的风险也是非常巨大的。于是,联盟便成了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捷径之一。联盟既可以纵向,即与供应商、销售商的联盟,又有可以横向,即与同类产品大企业甚至是竞争对手的联盟。中小企业既可与大公司联盟,成为大公司的卫星企业,稳定地为其提供原材料、半成品,或为其销售产品服务,或者提供相关信息。中小企业又可更多的与规模相近的企业结成联盟,进行联合采购、联合生产及联合销售。首先,联盟可获得“1+1>2”的加法效应。企业联盟后,尽管总资源没有增加,但在联盟企业内部,由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信息沟通,原有资源可发挥双倍甚至多倍的效用,只要选准联盟企业,管理得力,收益将远远大于协作成本。其次,战略联盟可以使企业获得相对稳定的经营环境。当企业结成横向或纵向的联盟后,环境变量就会大大减少,稳定性大为提高,从而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再次,以相对较小的代价可获得垄断效应。不仅与大企业联盟能形成垄断效应,中小企业联盟的垄断效应也很突出。由于中小企业更多的是地方性企业,在某一区域范围内的某一行业中小企业的联盟照样会形成一定程度的垄断。这样,中小企业就会积极与相关企业结成稳定的利益共同体,对抗风险,获得收益。

2 融资问题

中小企业无论是日常经营还是发展规划,都离不开资金这条重要的“大动脉“。而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则成为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固然,融资难问题的产生也有很多方面的因素,既有企业本身,如缺少抵押品等;也有市场因素,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等等,

那么,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又有哪几种模式呢?

2.1 自我资本积累。我国中小企业不论处在哪个发展阶段,其最重要的融资来源就是内部融资。这是一种最保险也最不具备效率的融资模式。因为企业的整个发展过程只依靠企业的自身能力的融资方式是最为脆弱的,因为产权、品牌、利润、市场等等因素的变化会导致一系列有碍于生产经营的因素产生,一旦融资跟不上就会阻碍企业的发展。最不具有效率同时也是指机遇的不确定,造成了企业发展因资本影响、因素影响的这一确定性,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社会的健全发展。

2.2 直接引进资本。就是直接从金融机构引进资金。由于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较大,资信比大企业低,金融机构在给中小企业贷款这一系列问题上比较谨慎,这就要求中小企业不论在产品贸易中、消费服务中以及日常经营中保护好自己的商誉;多方面多层次地协调好银企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信贷关系。而且,充分利用融资产品和政策,如上下游企业联保贷款;应收账款贷款等为企业融资拓宽道路。同时,中小企业也可与相关担保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国家对中小企业的优惠扶持政策,获得担保公司的持续担保,就无疑为企业的融资问题找到了出路。

2.3 间接引进资本。就是与相关的企业采取联盟、合资合作等方式引起资金投入的融资模式,共同创造条件开发业务项目,共同投资也就是共同承担风险,风险的减轻、机遇的把握、有效业务项目的增多,即解决资金问题又产生新的效益点。这对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因环境的变化而适当的修正自己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提高自己人才素质,改善经营环境,更应该注重从外部引进资本来促进企业发展。一者有利于企业接触新的技术;一者有利于促进企业形成经营的本能性转变。

3 内控管理制度不健全

困扰我国中小企业特色化经营发展的另一个因素就是缺乏科学有效的内控管理。企业没有一个完善、科学的内控制度,其经济活动就会偏离其目标,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大量的实践证明: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因而内部控制成为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因此企业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建立起自我调整、检查和制约的内控体系,这既是企业组织管理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生产经营顺利运行的根本保障。而内部控制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包括控制环境、控制目标、控制技术三方面的内容。因而,中小企业要加强内部控制,需要结合自身特点,从这三个方面着手,优化控制环境,明确控制目标,改善控制技术,并在管理实践中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系统,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

3.1 优化控制环境

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二方面的因素:

3.1.1 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企业管理层对于内控工作的强调和宣传是否到位;是否认真组织和领导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执行工作;是否采用了相应的管理政策与措施来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及评价维护等。

3.1.2 制度执行者的态度与素质。执行内部控制的中层管理人员和员工是否充分认识内控的重要性及各自工作岗位的重要性;各岗位、各环节的执行者,有无胜任本职工作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无较强的工作责任心与诚实的态度。

因此,优化控制环境,首要的是企业的管理者重视起来。中小企业在用活政策、抓住机遇的同时,也要十分注意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经营效率,从管理要效益。其次,要培育遵守制度的企业文化。无论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还是最基层的企业员工,都应严格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以制度为标准检验经营管理的效果,发挥其保护、监督、制衡的作用。再次,要在企业内部形成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氛围,努力建设“学习型”企业。

3.2 明确控制目标 内部控制目标是内部控制所要实现的目的或收到的效果。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与其经营目标紧密相关,企业经营目标一般包括:提供良好的产品与服务,超越竞争对手,为员工提供合理的待遇,维持正常的发展,维持合理的投资报酬,重视社会整体利益等。要实现上述内部控制目标,就应确定单位内部每一部门所应达到的具体目标,进行目标分解到人;使员工清楚地了解自己及其所在部门的预定目标从而为完成目标而制定有效的工作计划。

3.3 改善控制技术 内部控制技术是实现控制目标的手段,包括特定的政策、计划、标准、人员以及组织与方法。中小企业为更好地实现其内部控制目标,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改善控制技术:

3.3.1 建立健全与业务规模相适应的组织机构。中小企业在设置组织机构时,首先要根据自身特点,按照不同的管理幅度划分不同的管理层次,设计不同的组织机构,不能面面俱到求得职能部门齐全,也不能因陋就简使得关键职能缺失,而应充分注意部门之间职能的科学划分,要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明确规定各职能机构的权限与责任。做到简单、高效、协调,确保控制目标的实现。

3.3.2 根据岗位选择合格人才,不断培养适合自身的人才。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企业设置的各个岗位,必须要有能履行其职责的人来胜任。因此,首先要保证企业的稳定性,即企业核心团队的稳定性其次是企业人员的发展性,用发展留住人才。

3.3.3 管理措施到位,计划切实有效落实。要以法律、法规及规章纪律为准绳,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和其他管理活动进行组织、调节和制约;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各项管理信息的可靠性与可控性; 要建立成文的方针和职务说明,保证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与科学化,并建立定期长效的考评机制,奖先罚后。

企业经营杠杆系数图解研究 篇4

企业经营的息税前利润在财务当中一般定义为EBIT (Earnings Before Interests and Taxes, 简称EBIT) , 其内涵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当中产生的, 未扣除债务利息和企业所得税之前的经营性利润, 是进一步讨论企业经营杠杆系数的基础。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 Q表示企业产品的销售量, P表示企业产品的单位售价, V表示企业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和费用, FC表示企业经营性的固定成本。由息税前利润的定义公式可知, 企业如果希望提升自己的息税前利润的总额, 可以通过提高产品的销售数量、提高产品的单位价格、降低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和降低企业的经营性固定成本四种方式或某种组合方式。当然, 这四种路径相互之间可能存在冲突, 比如, 企业提高产品价格往往会抑制销售量的增加。这里需要强调的是, 企业经营的息税前利润是衡量企业经营盈利能力的一个非常好的财务指标, 排除了非经营性的损益以及企业的资本结构对企业最终盈利的影响。

二、经营杠杆系数的定义

经营杠杆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存在固定成本而造成的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现象, 可以通过经营杠杆系数DOL (Degree of Operating Leverage, 简称DOL) 来衡量, 其计算公式根据定义为:

其中, DOLQ表示当销售量为Q时企业的经营杠杆系数, EBIT表示息税前利润, ΔEBIT表示息税前利润的变动额, Q表示销售数量, ΔQ表示销售数量的变动额。

公式 (2) 从定义的角度给出了DOL的计算, 在此基础上可以推导出替代公式:

假设在基期:EBIT0=Q0 (P-V) -FC (3)

假设在计划期:EBIT1=Q1 (P-V) -FC (4)

这里假定EBIT的公式中, 单位产品售价 (P) 、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V) 、固定成本总额 (FC) 都保持不变, 唯一的变量是产品的销售数量 (Q) 。

所以, ΔEBIT=EBIT1-EBIT0 (5)

现在假设某企业生产A产品, 固定成本 (FC) 为400万元, 产品单位售价 (P) 为100元, 单位变动成本 (V) 为60元, 固定成本、单位售价以及单位变动成本保持稳定, 根据公式 (6) 可以列表计算该企业在各种销售水平上所对应的经营杠杆系数, 如表1所示。通过计算可以知道, 当销售量为10万件时, 该企业经营处于盈亏平衡状态, 这时的DOL为无穷小 (或无穷大) ;当销售量还未达到盈亏平衡点销售量时, DOL是以负数的形式存在的, 并且这时的销售量越逼近10万件, DOL的值越趋近于负无穷;反之, 当销售量大于10万件时, DOL是以正数的形式存在的, 这时的销售量越逼近10万件, DOL的值越趋近于正无穷。

三、经营杠杆系数的公式变形及标准图解

由盈亏平衡分析可知:

当Q=FC/ (P-V) 时, EBIT=0, 令这时的销量为QBE, 即QBE=FC/ (P-V) 。

对公式 (7) 等号右边第二项的分子分母同除以FC可得:

根据公式 (8) 可以以DOL为Y轴, Q/QBE为X轴,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绘出图1。

从图1分析得出:

第一, 由公式 (8) 知, 当Q/QBE=1时, 分母为零无意义, 这时DOL不存在;同时, 等式右边第二项不可能为零, 所以DOL不可能为1, 因此, 经营杠杆系数图是以DOL=1和Q/QBE=1两条直线为渐近线, 以点 (1, 1) 中心对称的一组双曲线。

第二, 由于企业产品的销售量不可能为负数, 所以当Q<0时, 图形不存在;当Q/QBE=0时, DOL=0;当01时, DOL为正值且单调递减并最终无限趋近于1。

第三, 由图1可以看出, 当Q/QBE逼近1时, 即其销量接近盈亏平衡点时, DOL趋向正的或负的无穷大, 这时的经营杠杆系数的绝对值很大, 表明经营杠杆对EBIT的影响很大;而当Q远离QBE的时候, 无论其方向是向左还是向右, 经营杠杆对EBIT的影响也将逐渐变小, 因为这时的经营杠杆系数的绝对值都在变小。

第四, 当企业的产品销售量远远超过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时, DOL趋近于1, 这表明在此情况下, 销售量的增长所带来EBIT的杠杆增长趋近于1比1。

第五, 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 经营杠杆系数应该被看作是对经营的“潜在风险”的衡量, 这种潜在风险只有在销售量相对于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发生变化时才被激活, 如果企业能够保持稳定的销售水平和成本结构, 经营杠杆系数再高也不会被激活, 那么其对企业的经营风险不会有影响。

第六, 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 即使企业经营有很高的固定成本, 但如果销售水平远远超过了盈亏平衡点, 则DOL水平也将较低;同样, 如果企业靠近盈亏平衡点进行运营, 即使经营性的固定成本很低, 企业也将有巨大的DOL。

第七, 进一步理解图1可以发现, 该图其实给出了一张经营杠杆系数标准化图形, 因为其两条渐近线皆为常数1, 而且揭示了企业的销售对盈亏平衡点的相对水平决定了DOL;进一步可以推出, 在距各自盈亏平衡点销售水平相同 (即Q/QBE的比值相同) 处运营的所有企业都有相同的DOL。

四、经营杠杆系数标准图的拓展

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发现, 图1有一个显著的缺陷, 那就是该图仅适用于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的企业, 因为其是以销售量来定义X轴。然而, 大多数企业的生产情况并不是这么简单, 比如, 对于一家像沃尔玛这样的企业, 要得出一个按总销量表示的有意义的盈亏平衡点是不可能的, 在此可以通过盈亏平衡点销售额这一概念来解决这个问题。

由公式 (1) 可得:

其中, S表示产品销售收入总额;VC表示产品变动成本总额。

当EBIT=0时, 以SBE、VCBE分别代表此时的销售收入总额和变动成本总额, 因此有:

因为在线性盈亏平衡分析中, 总变动成本和销售额之间的关系假定不变, 因此, (VCBE/SBE) = (VC/S) , 且其比值为一已知量, 所以公式 (10) 可变形为:

用DOLS表示销售量为S时的经营杠杆系数, 由公式 (6) 展开可得:

将公式 (11) 代入上式可得:

根据公式 (12) 可以以DOL为Y轴, S/SBE为X轴,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绘出图2。

从图2可以得出, 经营杠杆系数DOL是以DOL=1和S/SBE=1两条直线为渐近线, 以点 (1, 1) 为中心对称的一组双曲线, 所揭示的经营杠杆系数的性质与图1几乎一样, 只是其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参考文献

[1]李道明:《财务管理》,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研究 篇5

指导老师:彭艳

班级:市销901

姓名:张雨薇

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研究

企业国际化经营,是在与本国不同的各种环境条件下,本国总公司为实现生产经营目标,对经营资源的基本流动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控制活动,在国际化经营活动中采取的相应战略措施,即为国际化经营战略。

一、企业国际化

(一)、企业国际化含义

企业国际化就是指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局限于一个国家,而是面向世界经济舞台的一种客观现象和发展过程。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国际市场,去组合生产要素,实现产品销售,以获取最大利润。

就单个企业来说,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的生产国际化、销售国际化和管理国际化。

就所有企业来说,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的内含国际化和外延国际化。所谓企业的内含国际化是指企业通过技术、人才、服务等非物质性的生产要素而实现的企业国际化。所谓企业的外延国际化是指企业通过资金、设备、厂房等物质性的生产要素而实现的企业国际化;就企业活动的方向来说,企业国际化包括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两个方面。企业内向国际化是指企业通过直接或间接进口生产性要素或非生产性要素而实现的企业国际化,其主要形式有进口贸易、三来一补、合资合营、购买技术专利、成为外国公司的子公司或分公司。企业外向国际化是指企业通过直接或间接出口生产性要素或非生产性要素而实现的企业国际化,其主要形式有出口贸易、国外合资合营、技术转让、国外合同签定、在国外建立子公司或分公司。

(二)、企业国际化内容

企业国际化包括管理国际化、生产国际化、销售国际化、融资国际化、服务国际化和人才国际化六个方面:

1、管理国际化,是指企业的管理具有国际视角,符合国际惯例和发展趋势,能在世界范围内有效配置资源。

2、生产国际化,是指企业在世界范围内进行采购、运输和生产,利用海外资源提高生产绩效的方法。

3、销售国际化,是指企业通过国内外的销售网络,根据不同地区和产品,有选择地进行销售活动,使自己利润最大化。

4、融资国际化,是指企业有能力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成本低、风险小的融资机会。

5、服务国际化,是指企业能根据实际范围内不同的地区提供从售前到售后并且符合当地文化习俗、法律规章的服务。

6、人才国际化,是指企业拥有的人才不仅要熟悉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等领域相关知识,而且懂经营、会管理。

(三)、企业国际化特点

企业国际化的特点企业国际化一般具有下列特点:

1、企业在确定经营方向、制定经营决策时不仅要考虑国内市场的需要,而且更重要的是考虑国际市场的需要,并自觉遵循世界经济规律,按国际贸易规范和国际惯例办事。

2、企业一般根据国际价值和国际市场供求状况确定进出口商品的价格。

3、企业依据利润最大化原则选择投资领域,配置生产要素。

4、企业一般利用国内外资源,尤其是国际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5、企业既可以从某一局部或某些个别产业出发,也可以在多个领域进行多种经营,通过扬长避短,最终实现完整的企业国际化目标。

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是指企业为了寻求更大的市场、寻找更好的资源、追逐更高的利润,而突破一个国家的界限,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从事生产、销售、服务等活动。

(四)、企业国际化的动因

不同的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具体原因千差万别,出于各自不同的考虑,受到各种不同因素的驱使。但是,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从根本上说都是出于整体战略的考虑,即为了寻求更大范围的竞争优势。企业国际化的动因包括三个:

1、为现有的产品和服务寻找新的顾客。

企业从事国际化活动最直接的动因是开发海外市场,在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时为现有的产品和服务寻找新的顾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在需求偏好和消费习惯上有趋同的倾向,这使得企业有可能将产品和服务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2、寻找低成本的资源。

企业在海外市场寻找更优质和更低廉的资源,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得低成本优势。可以带来低成本优势的资源主要包括原材料、劳动力和技术。

3、打造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比竞争对手更优秀的根本性的原因。企业将经营活动领域从单一的国内市场扩展到海外市场,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学习新的技术、管理经验,积累对顾客需求的认识,由此打造出更强的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

战略一词是本事军事术语,用于企业管理也只是近代的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刻画了战略对最终战事结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句话,套用到商战上,恐怕一点也不为过。尽管没有了战场上的刀光剑影,但商界的竞争同样残酷无情。尤其是在竞争与日俱增的今天,全球化的浪潮和日进千里的技术创新,使企业稍有闪失,便有可能招致灭顶之灾。如何在激烈动荡的市场竞争中,制定和执行正确的企业经营战略,已经成为决定企业能否立业不败之地的关键。

“企业战略取决于一个企业选择有别于其竞争对手的、由不同价值组合构成的、独特的地位。”当今学术界公认的企业战略研究专家、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在其2000年出版的《日本还能竞争吗?》专著中指出。从广义上讲,企业战略是企业为了达到总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方针以及支配和运用资源的总体规划。战略是规划和计划的灵魂,规划和计划必须体现既定的战略。因此,战略是规划的基础,规划又是计划的基础,应当先有战略,再有规划,再订计划,使其成为可以布置、可检查的具体行动方案。

企业经营战略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及可取得资源的情况下为求得企业生存和长期稳定地发展,根据企业的宗旨和使命,对企业的发展目标、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规划。

(一)企业国际化经营环境分析

企业国际化经营环境远比国内环境更为复杂和多变。国际经营环境的复杂多变性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交织而成的,包括政治法律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所以,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必须对环境变量给予更加充分的重视,要在深入考察各环境变量的基础上精心准备应对之策。

1、政治法律因素。

国际化经营中涉及的政治法律因素主要包含: a.政治制度;

b.国家安全;

c.商品检验法规;

d.劳工法案;

e.知识产品保护。

2、经济因素。

需要特别予以重视的经济因素包括:

a.经济体制;

b.经济发展水平;

c.经济稳定性;

d.汇率变化;

e.税收政策;

f.通货膨胀率。

3、社会文化因素。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社会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居民共有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塑造了国民的行为方式和认知世界的方式。民族文化和企业文化哪一个对员工的影响更大?研究表明,民族文化对员工的影响大于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必须深入地了解东道国当地的文化,并以尊重、包容的态度融入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在国际化进程中,企业面对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在不同国家的多样化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国际化战略。

(二)、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选择

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选择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一是本公司的国际化战略;二是选择适当的国际市场进入方式。

1、国际化战略。

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是公司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的发展规划,是跨国公司为了把公司的成长纳入有序轨道,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和环境适应性而制定的一系列决策的总称。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国际化进程,决定企业国际化的未来发展态势。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可以分为本国中心战略、多国中心战略和全球中心战略三种。

a.本国中心战略。在母公司的利益和价值判断下做出的经营战略,其目的在于以高度一体化的形象和实力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获得竞争优势。这一战略的特点是母公司集中进行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协调,管理模式高度集中,经营决策权由母公司控制。这种战略的优点是集中管理可以节约大量的成本支出,缺点是产品对东道国当地市场的需求适应能力差。

b.多国中心战略。在统一的经营原则和目标的指导下,按照各东道国当地的实际情况组织生产和经营。母公司主要承担总体战略的制定和经营目标分解,对海外子公司实施目标控制和财务监督;海外的子公司拥有较大的经营决策权,可以根据当地的市场变化做出迅速的反应。这种战略的优点是对东道国当地市场的需求适应能力好,市场反应速度快,缺点是增加了子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协调难度。

c.全球中心战略。全球中心战略是将全球视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在全世界的范围内获取最佳的资源并在全世界销售产品。采用全球中心战略的企业通过全球决策系统把各个子公司连接起来,通过全球商务网络实现资源获取和产品销售。这种战略既考虑到东道国的具体需求差异,又可以顾及跨国公司的整体利益,已经成为企业国际化战略的主要发展趋势。但是这种战略也有缺陷,对企业管理水平的要求高,管理资金投入大。

2、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

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可以通过进出口商品、许可协议、并购、合资以及建立新的全资子公司。每一种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选择最合适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对于公司能否达成预定的国际化经营目标至关重要。

三、国际企业全球化战略的种类

国际企业的全球化战略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从初始阶段到完全的国际化经营阶段,国际企业的经营战略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产品出口战略;契约协议战略;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国际战略联盟。这四种战略表现了国际企业的纵向成长轨迹,但四者又不是可以完全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

(一)、产品出口战略

产品出口战略不仅为试探国际市场行情的中小企业所广为采用,对于大企业,这一战略也是国际经营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全球化战略的起点,为更深层意义上的国际合作奠定了基础。

对于大多数国际企业而言,通过出口直接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依然是一项重要的战略。然而维持国内生产基地,大力推动出口的本质特征已发生变化。比如从本土出口越来越少,而从建在其它国家的工厂的出口却在增加。这证明在全球经济市场中出口战略的日趋复杂性以及这一战略与其它战略之间所存在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产品出口战略优缺点 优点:

a、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降低了国内市场萎缩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b、通过将国内产品直销海外,企业可保持对研究、设计和生产决策的很高程度的控制;而若生产设施分建在世界几个地区,或企业与国外公司有某种形式的经营瓜葛,这种宏观控制关系就不分有这样牢固。维持对研究与生产决策的紧密控制,对企业至关重要。因为这有利于保护关键性技术,并促进产品快速更新换代。

c、出口战略使企业能够保持国内生产规模,继续利用国内生产资源。

缺点:

a、企业必须对付外国市场的各种障碍,如关税及各种形式的非关税壁垒等。

b、汇率方面的不定期波动也使得国内企业在出口贸易上面临风险。

c、国外进口商保持成功的合作关系比较困难或代价高昂。

d、出口所需支付的各种名目的开支也会加重企业的负担。

(二)、契约协议战略

通过签订合作性契约协议这一贸易关系形式可以使企业无须在外国领土上进行大规模资金、技术投入也能在国际市场上分获一杯羹,成为国际企业实施全球化战略的又一选择。这种战略在用来避开外国政府设置的进口限制或投资障碍等方面成效卓然,同样也是国际企业建立更高层次的战略伙伴关系的前奏曲。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合作性契约协议主要有许可证贸易、特许经营和分包这三种形式。

1.许可证贸易

指通过签订许可合同(Licensing Contract),由享有专利产品、服务或技术的输出方将一定限度的生产和销售权出售给输入方,输入方支付给输出方专利权使用费。

国际许可证贸易最初是在不同国家中的垄断企业之间进行,互换许可证以避免二者在竞争中形成直接冲突。最近在高新技术企业中,许可证贸易成为弥补研发费用的有效途径。

优点:

(1)不必耗费大量投资即可从现有的产品或技术中获利。

(2)它是穿透国外市场障碍的有力武器。

缺点:

(1)控制程度低

(2)培育竞争对手

2.特许经营(Franchising)

是许可证贸易的一种变体,特许权转让方将整个经营系统或服务系统转让给独立的经营者,后者则支付一定金额的特许费(Franchising fee)。

在美国,特许经营正成为增长最快的贸易形式。

优点:

(1)它是不需大规模资金投入即可打入国际市场的十分快捷的方法。

(2)通过出售一揽子特种经营权,提高了特许专业公司的知名度。

(3)特许经营使用费往往被记入到企业所收到的“预付款”中,可以说这是企业所获得的一笔十分可观的额外营业基金收入。

缺点:

(1)特许经营主要适用于那些服务行业,而对于高技术产业或一般制造业则不适宜,也很难推而广之。

(2)与许可证贸易相似,一旦特许经营协议签字生效后,管理上也易于出现失控现象,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政府干预经济或政局不稳等给监控当地经营活动带来困难。再则,文化和语言障碍也有可能抑制特许经营在国外的有效发展。

3.分包(Sub-letting)

是指一家企业将一具体的生产任务或将企业某一经营部门承包给另一家公司。优点:

(1)精悍主业

(2)降低成本

(3)获得技术竞争优势。

缺点:

(1)自身生产能力的弱化,以及引致辞的将来企业整体运营的灵活性和管理控制能力的下降。

(2)生产经营的空洞化。

(三)、对外直接投资战略

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是指企业在国外进行的以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的的投资。其最大特点是投资者对所投资的企业拥有经营控制权,即投资者在所投资的国外企业中拥有控股权,能够行使表决权,并在经营管理中享有发言权。

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发动机。对外直接投资的蓬勃发展主要得益于世界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信息技术革命的日新月异,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以及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推进,只要这一趋势不变,国际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仍将作为全球化的引擎,推动世界经济向前发展。

国际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进行扩张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采取新建(Greenfield)的办法;另一是兼并和收购(Mergers and Acquisitions)的办法。

1.新建企业(绿地投资Greenfield Investment)

即独资企业,其所有权全部属于投资者,投资者提供全部资金,独立经营,获取全部利润。

优点:

有效克服进口限制,比出口能更深入地打入目标国市场,营利机会要比使用许可证贸易更多。并且可以更深入地熟悉当地的销售网络和经营方法。

缺点:

创建新企业耗资大、速度慢、周期长、不确定性大。

特别是在许多国家实施各种吸引外资政策的影响下,新建企业成为国际企业实施全球化战略的一种重要方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的日益显现,新建企业在FDI中的主体地位已为另一种形式--合并与收购所取代。2.跨国并购(M&A)

企业并购是企业兼并与收购的总称,前者是指在竞争中占优势的企业购买另一家企业的全部财产,合并组成一家企业的行为;后者是指一家企业通过公开收购另一家企业一定数量的股份而获取该企业控制权和经营权的行为。

目前国际企业的跨国并购领域广泛、规模巨大。这种空前的并购规模将有可能导致一个行业、一个区域甚至全球经济模式的重大转变。

优点:

(1)并购可以使企业迅速进入目标国市场。

(2)并购可以迅速扩大产品种类。

(3)并购与“当地化”战略相辅相成。

(4)并购可以从被“吃”企业的资产价值低估中获取好处。

缺点:

(1)并购过程中价值评估困难。

(2)各国企业在地理、传统、文化、企业形象等方面存在差异,并购很难使两个企业间的差异很快得到大的改善,并购后往往会出现貌合神离的局面,导致企业面临经营控制不灵的风险。

(3)企业并购使企业出现两极分化,会造成“太少的企业、太少的竞争和太高的价格”的格局,从而形成产品市场价格上涨,要素市场失业者众多,而企业则会出现惰性滋生,创新动机减弱,以及因规模过大而产生效率低下等问题。

四、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之路

(一)中国企业国际化进入新阶段

2005年,中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据海关统计,前三季度全国出口总值达到10245.1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3.7%,其中出口5464.2亿美元,增长31.3%,进口4780.8亿美元,增长16.0%;累计贸易顺差683.4亿美元。对外贸易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3.5个百分点。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海外并购活动进入活跃期。

(二)中国企业国际化面临的主要障碍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虽然进入新的发展机遇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国际化程度还不高,发展还不成熟,同全球著名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经营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影响中国企业国际化水平提高的主要障碍包括以下方面:

1.资金障碍。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普遍面临资金不足的障碍,导致发展速度低,投资规模小,生产经营不成规模,海外并购对象质量不高等情况长期存在。

2.人才障碍。国际化企业需要国际化的人才,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面临国际化人才匮乏的突出问题。国内企业现有人才不能适应海外市场,这是目前最令企业头疼的问题。由于缺乏具有国际化经营经验的营销人才、国际经营管理人才、法律人才,金融人才,严重限制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3.管理障碍。国际化经营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中国企业普遍缺乏跨国管理的经验,组织现有的管理能力很难适应企业国际化的需要。管理障碍突出表现在:一没有全球化的组织架构;二缺乏跨文化整合能力;三不具备全球化思维模式。

4.品牌障碍。品牌价值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如何让自己的品牌得到海外消费者的认可,是几乎所有中国企业必须跨越的障碍。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途径

中国企业国际化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1.培养国际化经营人才。

2.建立全球组织架构。

3.进行跨文化整合。

4.从事国际品牌推广。

5.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五、小结

中国国际化经营企业特征研究 篇6

关键词:国际化经营;企业特征:制造业500强

中图分类号:F40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529(2008)03-0100-04

一、引言

中国作为一个后起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发展早期阶段,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发达国家产业转移,中国制造业在参与国际分工的过程中,也涌现了许多优秀的大企业。然而,作为世界经济第三大实体,中国的经济规模与中国实施国际化、全球化经营战略并享誉全球的大企业数量,显然极不相宜。值得注意的是,党的十六大发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号召以来,越来越多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加入到国际化经营的行列中。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对中国最大的500家企业资料的分析,2005年以前60%的企业就已经有各种形式的海外经营活动。那么,在当今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际环境动荡不安以及中国企业整体实力不具优势的情况下,中国率先开展国际化经营的企业究竟具有什么特质?它们的国际化经营行为是否与西方国际商务理论相适应?这些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模式是否能为中国其它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起到引导作用?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拟以2007度中国制造业500强为研究对象,以期对这些问题进行实证分析。

二、企业国际化经营与企业特征

企业国际化经营是经营学和国际商务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指企业的经营活动跨越国界,在国际范围内组织商品、服务和要素的流转与转换,企业这种参与和利用国际市场的方式有三种:出口、契约式合作和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这些经营方式的选择,既反映了企业在有关国际经营方面市场知识的积累情况(Johanson J.andVahlne J.E.,1977),也反映了企业对国际化经营不同方式的成本收益比较(Horst,1972)和企业拥有的特殊经营优势与可利用的区位优势的情况(Dunning,1976)。因此,不同的企业由于其所在的行业、面临的竞争环境以及其企业成长的阶段、甚至企业家的特征的差异,其国际化经营将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如巴克利、卡森(1998)从产业组织理论视角将内部化理论进一步延伸到产业链来探讨企业的国际化行为,并强调竞争战略对国际化经营的影响;约翰逊和马特逊(Johanson & Mattssoe,1985)运用网络理论分析了产业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行为,认为企业国际化经营就是企业建立、发展、维持网络关系,并融入企业目标的一种不断积累过程,并据此将国际化企业分为四种类型:开端者(the EarlyStarted)、后来者(the Late Started)、孤独者(the LonelyInternational)、融入者(the International Among Others);彼·恩莱格(B.Elango,2004)基于国际知识转换的角度,发现制造企业在进行国际市场扩张时,人力资本要素密集型的企业更倾向于并购当地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而实物资本密集型的企业则倾向于绿地投资的方式进入;欧莱米利则认为企业的国际市场经验与企业国际化行为(Krishna Erramilli,2002)正相关;赫默尼(Herrmann,2002)提出CEO接班人的特征将影响企业国际化经营方式。因此,本文所指国际化经营企业特征主要涉及企业的产业特征、区域特征、规模特征以及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特征等。

1.国际化经营企业的区域分布特征

全国共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企业进入了2007中国制造业500强,比2006年度多一个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南、西藏仍然没有企业入围。调研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06年,在500强制造企业中,已开展国际化经营的企业为433家,占86.6%,这一比例远高于2004年中国500强企业中国际化经营企业59.6%的比例,反映了近年来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以及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国际产业链的速度明显加快。在已实施国际化经营企业中,东部地区有307家,占70.9%;中部地区有52家,占12%;西部地区有42家,占9.7%;东北地区有32家,占7.4%。各省区具体数据分布见表1: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虽然500强制造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的比例整体水平较高,但从我国经济区域看,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相对较高,西部地区相对较低;从行政区域看,广东、福建、陕西、宁夏、新疆、黑龙江、吉林等省企业比例相对较高,而青海、贵州、云南、湖北、湖南、安徽等内陆省区比例相对较低。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国际化经营企业存在的区位优势明显。其中,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享有宏观经济政策优势,而少数边境地区如广东、福建、新疆等还拥有对外合作的地理优势。

2.国际化企业的行业分布特征

为便于研究,我们将500强制造业再进一步分为:食品、饮料、烟草;纺织、服装、制革;木材与木制品;造纸与纸制品、印刷与出版;化工产品和药品、石油加工、煤炭加工、橡胶制品、塑料制品;非金属矿产品(除石油、煤炭加工产品以外);冶金工业;金属制品、机械和工业设备;其他制造业共九类,见表2。

从500强国际化企业所在行业的分布看,我国制造行业国际化表现为,行业差异显著,其中,造纸与纸制品行业、纺织与服装行业等国际化开展程度较高,而与农业相关的食品业、木材与木制品业以及冶金加工等资源类行业国际化开展程度较低。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金属制品、机械和工业设备行业国际化程度也相对较高。这一现象表明,我国具有所有权优势的廉价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在国际市场仍然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而不具竞争优势的行业则影响因素各有不同。比如与农业有关的制造业,企业之所以开展国际化程度较低,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国内市场的需求较大;另一方面也是行业内自身的品牌、规模等劣势使得其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而与资源类相关的冶金行业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则主要是因为这些行业技术和资金相对密集,而我国这些行业无论是技术还是资金相对国际水平均较低,而且这类行业会造成严重的生态污染,因而会制约行业本身的发展空间;机械、工业设备行业的国际化发展一方面是因为这些行业技术含量高,前期投入大,产品进步快,产品生命周期短,更需要在国际市场分摊固定费用,占领广大市场,迅速收回投资;另一方面,就是当前政府对于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重大的支持,从而促进高科技产业能用全球经济的眼光从战略上把握当前的发展机遇。

3.国际化企业的规模特征

2007中国制造业500强国际化经营企业,无论从营业收入、资产规模,还是从企业内部的员工人数看,差距都非常显著,从营业收入看,最大企业是最小企业的约61倍,资产规模最大企业是最小企业的324倍;而员工人数最多的企业则是最少企业的824倍,且其中国际化经营企业员工人数最少的企业仅有300人。因此,从这些数据分析,我们似乎很难发现企业规模对企业国际化经营带来明显优势。然而,当我们将企业规模进行分组和对照分析时,我们发现,从营业收入看,500强制造企业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有9家,占500强制造企业总数仅为1.8%,但这9家企业均为国际化经营企业,即国际化比例100%;而营业收入在500-1000亿元规模的企业20家,占总数4%,其中,国际化企业19家,国际化企业比例95%;100-500亿元规模的企业186家,占总数37.2%,其中,国际化企业数159家,国际化企业比例86.3%;50~100亿规模的企业145家,占总数29%,其中,国际化企业127家,国际化企业比例85.7%;50亿元规模以下的企业140家,占总数28%,其中,国际化企业119家,国际化企业比例86.8%。由此,我们可以初步判断,中国制造业国际化经营企业的规模越大,开展国际经营的比例也越大。在这一结论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比较了制造业500强的相应资产规模与相应规模国际化企业的分布,结果发现,结论基本一致。具体分析见表3。

从500强国际化经营企业的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制造企业以贸易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的比例占71%,如果再加上不少制造企业在境内与外资合资使其产品出口到外商目标国市场等方式,实际上,我国绝大多数国际化经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还是贸易,而境外直接投资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仅有16%。由于不同的进入方式本身的控制特点、资源承诺与传播风险不同,其中,投资进入模式企业较贸易方式进入拥有更多的控制权,但企业的资源承诺和面临的目标市场风险均大于贸易方式进入。因此,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方式选择时,必须根据其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状况作出科学的决策。而从不同进入方式所对应的企业特征,我们发现,前100强国际化经营企业选择直接投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的比例为39.1%,远高于国际化企业使用这一方式的平均数,而且,这些企业主要属于国有垄断行业企业。由此,我们可以根据鲁特(Root,2005)的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理论:投资进入模式的时间轨迹一般是在出口进入企业获得国际市场经验之后发生的这一结论做出判断,我国500强国际化经营企业的国际化水平从整体上看,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企业要真正融入国际性分工体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并走向国际化价值链高端,形成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和与当地企业或其他跨国公司同台竞争能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定程度上代表中国制造企业整体实力的500强企业,其国际化发展速度近年来明显加快,并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虽然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比,我们在资本、技术、管理、国际化经验等各方面都不具优势,但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企业融入和渗透国际市场的优势明显,而且,面对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形势,我国企业已从战略上部署了国际、国内资源,在一些资源型产业有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其国际直接投资速度加快。此外,我国国际化经营企业的规模特征差距显著,但在国际化经营战略选择上,尽管超大型企业国际化比例相对较高,可从整体分析,其规模特征差距并不显著,这一特征与传统的国际化经营理论相悖,因此,值得未来国际化经营理论研究的关注。

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研究综述 篇7

1 企业持续经营的定义

1.1 管理者视角下的观点

从管理者的视角看, 方军雄指出企业的自生能力和核心能力, 持续经营和持续经营优势作为企业所具有的不同层次的能力和不同级别的态势具有共通的东西, 它们都是企业生存发展中自然体现的特征[1]。因此, 提出了从企业核心能力和持续竞争优势的角度来理解企业自生能力和持续经营。

企业要拥有持续经营能力的前提首先就是要保持持续竞争优势, 只有这样, 企业在未来经营当中才能继续经营下去。那么最具影响力的竞争优势学说可以归纳为:古典理论、产业结构理论和企业内生要素理论。

以安德鲁斯为代表的古典理论认为, 企业应当基于其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 利用外部机会和避开外部威胁, 发挥自身优势和克服劣势, 从而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这就是著名的SWOT分析模型。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产业结构理论从产业结构的视角探讨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2]。指出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所处产业的吸引力和企业在该产业中的相对市场位势。但是, 现实并不是朝阳行业就不存在经营失败的公司, 因此研究者们将视角转向企业个体特征的研究, 产生了企业内生要素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来自它自身所拥有的特异要素, 而不是其所处的总体产业环境或产业结构。

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前提条件是保证企业能够生存下去, 也就是说一个企业应当具备自生能力。林毅夫指出企业具有自生能力关键的因素是该企业或者该产业所拥有的技术结构是否具有比较优势[3], 此外, 一个企业自生能力的获得还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治理效能改善、经营质量提高和财务质地优化。

综上所述, 从管理者视角来看, 企业持续经营的含义包含了企业的自生能力和持续竞争优势两个因素, 其中企业的财务质地、经营质量以及治理效能决定了其自生能力, 而产业环境、战略资源和持续创新性构成了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自生能力是前提, 持续竞争优势是保证, 二者相辅相成, 密不可分。

1.2 会计视角下的观点

从会计视角下来看持续经营的概念, “持续经营”就是假定会计主体开展的经营活动将持续下去, 持续到足以完成各种现存的经济义务, 实质上假定会计主体具有无限寿命。

葛家澍指出持续经营假设的常见定义是除非有相反的证据存在, 都假定每一个企业能够无限期地持续经营[4]。换而言之, 当同时存在正反两方面的证据, 两方面的证据都不具备明显优势时, 按照传统的会计惯例, 企业依旧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

上述研究表明任何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都处在持续经营和终止经营两种极端情况之间, 只不过是持续经营的可能性大小的问题, 企业持续经营的不确定性是普遍存在的。

2 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因素

目前研究者针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从构成企业持续经营危机的角度去探讨的。杨淑娥和徐伟刚通过研究发现反映财务质地的偿债能力、现金流量质量, 反映经营质量的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对于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影响显著[5]。

Hambrick D.C.&D’Aveni将公司治理因素纳入企业持续经营危机研究的领域, 通过研究发现公司总经理独裁;高级管理人员任期较短, 任期变动程度较高;核心专家、独立董事比率和经营管理团队规模较小会导致企业经营危机。姜秀华、孙铮也认为影响公司持续经营状态的, 不是各种财务指标, 它们只是持续经营状态的表征, 关键是治理效能[6]。

方军雄指出影响企业持续经营的关键动因包括财务质地、经营质量和治理效能三种因素, 前者是企业持续经营的直接动因, 后两者则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基础力量。胡汝银则指出关键动因的分析不仅局限于传统的财务指标, 还包括企业外部宏观层面的因素和企业内部微观层面的因素, 前者体现为政府的“越位”和“错位”、市场缺乏竞争性、产业结构不合理;后者包括治理效能、核心竞争能力和资本结构三类因素, 并且据此初步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中国上市公司经营失败机制”分析框架[7]。

综上所述, 国内外学者总结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来源于企业的财务质地、经营质量和治理效能, 胡汝银所提出的分析框架在这三要素的基础上更加入了企业外部宏观层面的因素, 从更加广阔的空间上涵盖了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因素。

3 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评价模型

随着数学方法在各学科中的延伸, 以及统计研究方法的不断突破和广泛应用, 定量分析方法在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研究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到目前为止, 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模型的研究主要是从预测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角度运用数量分析的方法进行预测的。

3.1 单变量判定模型

1966年, Beaver提出了单变量判定模型。他使用了现金流量与总负债比率、净收入与总资产比率、总负债与总资产比率、营运资本与总资产比率、流动比率作为变量, 对79家经营失败的公司和79家经营未失败的公司进行一元判定预测, 发现现金流量与负债总额的比率能够最好地判定公司的财务状况, 其次是资产负债率, 并且离经营失败日越近, 误判率越低, 预见性越强[8]。

Beaver提出的单变量模型由于相对比较简单而广为使用, 但是由于单个财务指标不能反映全部的信息, 并且单个财务指标极易受到管理当局的操纵, 因而其预警作用也受到质疑, 但是单变量模型为后来的多变量模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 多变量统计分析模型

多变量统计分析模型, 最早是美国学者Altman于1968年提出的“Z模型”引入企业持续经营危机研究领域的。Altman以美国1946-1965年期间提出破产申请的33家公司和33家对照公司为研究样本, 通过对企业的营运资金与总资产的比率、留存收益与总资产的比率、息税前利润与总资产的比率、资本市价与债券账面价值的比率和销售收入与总资产比率五个指标计算出来的“Z”值来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 Z=1.2X1+1.4X2+3.3X3+0.6X4+1.0X5[9]。

但是多变量模型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它要求假设自变量服从正态分布, 并且假设协方差矩阵相等, 但这一点并不能得到保证。因此, 出现了不需要正态分布和等协方差假设的Logistic模型。

3.3 Logistic模型

Logistic企业持续经营危机预测模型是Ohlson建立的:

其中:X1为log (资产总额/GNP物价指数) ;X2为负债总额/资产总额;X3为营运资本/资产总额;X4为流动负债/流动资产;X5为净利润/资产总额;X6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负债总额;X7为如果前两年有一年亏损, 为1, 否则为0;X8为如果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为1, 否则为0;X9为 (当年净利润-上年净利润) / (|当年净利润|+|上年净利润|) [10]。

该模型克服了线性判别法要求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和等协方差的假设与企业数据实际状况的矛盾, 以及配对抽样法因样本中两类公司比例与它们在总体中的比例严重不一致而夸大了预测模型的判别正确性的缺陷。

3.4 人工神经网络

80年代以来, 人工神经网络开始大量应用于危机预测之中。人工神经网络对数据的分布要求不严格, 并且可随时依据新准备数据资料进行自我学习, 调整其内部的储存权重参数以对应多变的企业运作环境, 而传统的统计方法却不具备此学习能力。杨保安利用该方法构建了一个包括盈利能力比率、营运能力比率、短期偿债能力比率、长期偿债能力比率4类财务比率的15项指标的三层神经网络的财务预警模型[11]。

总结上述评价模型, 可以发现现有的模型研究并没有区分行业, 而是将一定期间不同行业的持续经营危机公司作为测试样本一起进行研究, 因为不同行业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特征, 即使影响持续经营的因素相同, 但是其相对重要性却可能有所不同, 即使危机预警指标相同, 危机预警的具体临界点也可能不同, 因此损害了模型的价值。未来的研究可以根据行业特点建立各行业的个性化预警模型。

参考文献

[1]方军雄.公司治理视角下的企业持续经营研究[J].复旦大学博士论文, 2004, 5.

[2]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 1997.

[3]林毅夫.自生能力与改革的深层次问题[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2, (2) :32~37.

[4]葛家澍.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6.

[5]杨淑娥, 徐伟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Y分数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3, (1) :56~60.

[6]姜秀华, 孙铮.治理弱化与财务危机:一个预测模型[J].南开管理评论, 2001, (5) :19~25.

[7]胡汝银.中国上市公司成败实证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8]Beaver, W.H.Financial ratios as predictors of failure[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supplement) , 1966:71~111.

[9]Altman, E.I.Financial ratios,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J].Journal of Finance, 1968 (9) :589~609

[10]Ohlson, J.S.Financial ratios and the probabilistic prediction of bankruptcy[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80 (19) :109~131

化工企业绿色经营创新研究 篇8

1 我国化工企业绿色经营现状及原因

我国属发展中国家, 1绿色经营的起步较晚, 最早的实践为仪器行业, 而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发展, 绿色经营获得了长足发展, 但其与我国日渐增多的化工企业而言, 数量仍较少, 且有诸多企业尚未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造成此状况的原因如下。

1.1 内部因素

首先, 部分化工企业绿色经营意识薄弱, 因经营者受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较深, 过度重视企业运营中的成本与利益, 而忽略了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生态效应, 因而对绿色技术与绿色产品的开发力度不够;其次, 关于绿色经营方面的投入过少, 当前, 新改造资金排污收费、基建资金、国外环保贷款以及国家环保补助等为我国企业绿色资金的主要来源, 其较之于企业绿色资金 (尤其是绿色技术创新资金) 的数量要多, 且有数据显示, 我国企业基建投资中仅有4.5%用于绿色技术创新, 改造投资中仅有1.3%用于绿色技术创新, 且绿色技术创新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7%, 较之于国家标准远远要低;最后, 当前我国的企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高投入、低产出、高能耗现象显著, 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 化工行业急需发展绿色经营。

1.2 外部因素

首先, 我国环境法规尚不完善, 虽然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持, 但缺乏完善性, 细节方面并不明确, 再加上实施力较低, 大多通过经济与行政手段来实现环保目标, 导致执法不力、政企不分、以权代法等现象凸显, 化工企业绿色经营便缺乏法律层面的规范;其次, 绿色经营并未受到地方政府的足够重视, 地方政府并未认识到环境产在推动经济增长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因而并未化工企业未来的发展与绿色经营二者有机结合;最后, 人们对绿色经营缺乏系统的认识, 绿色消费意识不强, 因而对化工企业在环境破坏方面缺乏一定的监督。

2 化工企业绿色经营创新对策

为进一步适应来自于国际市场的绿色冲击, 提升化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充分考虑到当前化工行业绿色经营现象的情况下, 有必要做出创新, 以提高绿色经营水平, 可从如下三方面入手。

2.1 社会公众方面

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方面的认识尚存在较低层次, 主要源于其对日常生活中环境的环保意识强, 但对日常生活外的生态环保注意力欠缺。首先应加大对化工企业绿色经营的宣传力度, 使其意识到生态平衡、保护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其次应开展环保知识普及活动, 使其充分认识到化工企业绿色经营与之息息相关, 进而参与到绿色经营中来。

2.2 企业自身方面

首先应提高企业经营者与员工对绿色经营的认识, 促使企业利益取向更加正确化, 生产过程中应不断对经营者与员工的环保意识进行强化, 使绿色经营日渐深入人心;其次应加大绿色技术创新与环保投入力度, 以强化绿色科技的成果转化, 提高自身竞争力, 与此同时还应加大对环境污染治理的投入, 落实义务与责任, 发挥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主导作用;最后强化生态文化建设, 树立生态文化价值观念, 形成属于化工企业的绿色形象, 以充分发挥其在绿色经营中的主体地位, 增强其自身的竞争力。

2.3 政府方面

首先应不断建立健全和完善环境法律法规政策建设, 并提高其可操作性, 如在环境税费制中, 可提高污染处罚, 坚持“谁污染谁治理, 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 并加大化工企业对污染治理的补贴力度;其次应逐渐建立起一整套的绿色经济制度, 如绿色生产、激励、考核、会计制度等, 并将资源环境核算制度纳入其中, 以对率先行低污染、低消耗的经济行进行鼓励, 并以绿色经济技术取代传统高污染、高消耗的生产经营行为;最后应当增加宏观调控, 以帮助企业发挥好其在环境保护中的主体地位, 积极推广绿色经营。

3 结语

绿色经营伴随着科技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等而逐渐发展成为化工行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化工行业绿色经营创新中, 社会公众、企业自身以及政府方面均应做出改进, 以提高我国化工行业绿色经营水平, 进而推动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者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 绿色企业便应运而生, 掀起了企业的绿色经营风。就化工企业而言, 其作为污染大户, 伴随着绿色经营的不断深化, 绿色经营创新迫在眉睫。本文以此为背景, 对化工企业绿色经营创新进行了研究, 旨在促进化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化工企业,绿色经营,创新

参考文献

[1]刘文辉.企业绿色经营创新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2011, 10 (03) :120-122.

[2]刘晓洁.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海洋化工企业管理创新机制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2011, 3 (02) :57-59.

[3]黄嘉婷.基于DEA的化工行业绿色绩效评价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13, 11 (05) :1006-1007.

中小企业经营战略研究 篇9

关键词:中小企业,经营战略

引言

制定企业经营战略既要考虑企业的外部环境, 也要兼顾企业的内在条件。为了使中小企业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与市场竞争的需要, 充分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必须制定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合理的经营战略。基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 制定经营战略不可能遵循大型企业的做法, 必须拥有一套自己的方法, 这样才能使中小企业做强做大, 持续发展。这就中小企业而言, 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集中资源经营

企业将资源集中于某一项自身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或服务, 对企业而言, 即集中兵力, 选准突破口, 继而赢得市场。这一策略的目标就是为特定的一个或少数几个细分市场提供最有效的与最好的服务。这样, 企业既具有实现差异战略的优势, 从而能更好地满足特殊需要, 又可以较低的成本赢得竞争的有利地位。

集中战略原则对于发挥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有着特殊的意义。中小企业如不集中使用自己的资源, 就不可能建立起自己的竞争优势。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 应有一个经营领域、一个产品市场, 否则会使资源分散。在一个产品市场中, 也应把重要力量放在某一价位上, 例如, 在最高价位或最低价位上, 从而避开与大企业在价格强点上的竞争。特别是当竞争者拥有规模优势或在专利、专有技术、商标、分销渠道等方面享有独占资源, 且它们是某一经营领域成功的关键因素时, 中小企业都应“强而避之”保存自己的实力, 避免与对手发生市场决战。即便在既定的产品市场经营中, 如采取各种必要的竞争手段, 也只需以一、二项为主, 并要集中资源培植它们, 使其作为区别竞争者的个性。不可面面俱到, 否则必将分散自身有限的资源, 不利于充分利用和发挥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同时, 由于产品的经营与服务比较单一, 企业组织结构相对更加简单, 管理更加方便, 从而更有利于中小企业夯实基础, 进行长远的战略规划。

2 横向纵向联合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资源有限等特点, 可以采取联合经营, 增强自身竞争力。既可以纵向与供应商、销售商联盟, 又可以横向与同类产品大企业甚至是竞争对手联盟。中小企业还可更多地与规模相近的企业结成联盟, 进行联合采购、联合生产及联合销售。

(1) 纵向联合即依托大企业与骨干企业集群。在依托大企业集群战略中, 应注意选择产业链较长的大企业为龙头企业, 这样集群的链条会更长, 集群的中小企业会更多, 效果会更好。中小企业与大公司联合, 可以成为大公司的卫星企业, 稳定地为其提供原材料、半成品, 或为其销售产品服务, 或提供相关信息。

(2) 横向联合是在特定的区域内, 由许多相同或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与之配套服务的专业化的供应商和服务机构构成的集合体。一个区域内某一产业的企业密度越大, 产业各环节的成龙配套程度越高, 企业集群的创新能力与竞争能力也就越高。在某一区域范围内的某一行业, 中小企业的联手就会形成一定程度的垄断。这样, 中小企业会积极与相关企业结成稳定的利益共同体, 共抗风险, 共获收益。

3 特色产品经营

小企业在经营时, 追求不同于其他企业的工艺与产品, 也就是产品的特色。实行特色经营一般要求小企业具有独特的技术、独特的生产工艺或独特的产品。将企业提供的产品推陈出新、标新立异, 就会形成全行业内最具独特性的东西。差异化的方式可以是品牌形象、技术特点、客户服务、经销网络及其他方面的独特性。中小企业为保持在特定市场上的优势地位, 不以扩大市场规模为目标, 而是以开发高附加值的、有别于大企业的产品为方向, 力求无人可敌, 这样自然回报丰厚。

特色经营要求中小企业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这种创新不一定是实质性的创新开发, 重要的是让顾客能感觉到创新。中小企业贴近市场, 可根据消费需求, 采用差异化战略, 打造不同于大企业的有差异的特色产品, 从而吸引消费者。特色模式重在“特”, 即差异化, 通过商品的独特性, 从而扩张利润空间。特色模式强调的就是这种独特优势。如果这个独特性能很好地满足客户的要求, 以特色产品与优质服务赢得消费者的信赖, 就能树立起良好的市场形象, 提高消费者或用户对该企业产品的依赖程度与购买率。

4 技术创新经营

加大研究、开发的资金投入。虽然目前中小企业绝大多数规模较小, 但并不影响其进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 而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首要因素是企业经营者。中小企业经营者在把握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洞察市场与技术关系的能力方面还很不足, 要从战略高度树立技术创新的经济发展观, 并结合产权制度变革与转变经营机制来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转换, 同时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

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 建立对技术创新关键人员的激励机制。技术创新能力除了来自企业经营者的创新精神外, 还源于企业职工队伍特别是科技人员的创新激情。因此, 应健全技术创新机制, 使每个员工自觉为技术创新出谋献策, 特别是对技术创新关键人员的激励机制尤为重要。应允许和鼓励创新性技术的各个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允许和鼓励科技成果拥有者在进行科技开发与成果转化时, 自主选择科学、合理的作价入股和收益分配权。

5 结语

经营战略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命运, 通过科学合理地制定与调整企业经营战略, 不断增强实力, 使自身潜在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利用与发挥,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程虹, 张静.中小企业经营战略模式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 (3) :42-43.

[2]曾琢.中小企业战略选择初探[J].北方经贸, 2005, (9) :93-94.

[3]何艳.论中小企业在成长期的战略选择[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10 (3) :71-73.

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方法比较研究 篇10

笔者长期从事业绩考核的研究与实践, 通过对国外目前比较流行的业绩考核方法进行比较研究, 提出了国内企业业绩考核改进的方向和目标。

一、业绩考核方法概述

纵观企业管理的历史,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形成的以泰勒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就提出了“工作定额原理”的概念。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 “人际关系”或称“行为科学”的研究得到了飞速发展, 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麦格雪戈的“X理论-Y理论”, 这些理论为未来的绩效考核方法奠定了理论基础。真正全面系统地提出对企业经营者进行绩效考核的是彼得·德鲁克的“目标管理法”, 即企业的目的和任务必须转化成目标。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企业组织形式越来越复杂, 原有的“目标管理法”已不能适应企业经营日新月异的变化, 近些年来, 又逐渐出现了“经济增加值 (EVA) ”、“平衡记分卡 (BSC) ”和“360度反馈”等新的业绩考核方法。以下介绍几种国外比较流行的业绩考核方法。

(一) 关键绩效指标 (KPI)

关键绩效指标 (Key Performance Index) 是体现“目标管理”特点最直接、最传统的考核方法, 是通过提出与运行管理有关的一系列关键指标的组合 (重点是非财务指标) , 如产量、市场份额、安全性、正常运行时间、维护成本、利用率等, 将完成结果与指标进行对照, 从而进行考核和评价的方法。通过目标确定、目标分解、目标实施和结果评价等程序, 可以直观地评价企业经营者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业绩。

(二) 经济增加值 (EVA)

经济增加值 (Economic Value Add) 是支持股东价值管理的一个概念, 创造了一个把企业各部门业绩连接起来的单一财务指标, 是指公司税后经营利润扣除资本 (包括债务和股本) 成本后的利润余额。其计算公式为:

经济增加值 (EVA) =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

其中:

资本成本=资本成本率×公司使用的全部资本

EVA把公司内部行为和市场结合起来, 帮助企业引进并建立了价值创造的概念, 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统一的价值指标。这种评价方法涵盖了企业战略、营运方针和绩效指标, 管理层能通过该指标更好地进行决策, 合理安排产品、客户、生产能力以及提高运营效率。

(三) 平衡记分卡 (BSC)

平衡记分卡 (Balanced Scorecard) 是20世纪90年代由罗伯特·卡普兰与大卫·诺顿博士开发的, 它超越了传统以财务会计量度为主的绩效衡量模式, 改用一个将组织的远景转变为一组由四项观点组成的绩效指标架构来评价组织的绩效。这四项指标分别是:财务 (Financial) 、顾客 (Customer) 、企业内部流程 (I n t e r n a l B u s i n e s s Processes) 、学习与成长 (Learning and Growth) 。目前, 平衡计分卡是世界上最流行的管理工具之一, 国外很多企业, 特别是跨国公司 (包括在中国的分支机构) 都采用了这一管理系统。当然采用平衡计分卡的不只是公司, 一些非盈利性组织, 如医院、政府部门, 甚至警察局也采用平衡计分卡系统。近年来, 平衡计分卡作为战略管理工具的理念和方法开始在中国受到重视和运用。

(四) 360度反馈

3 6 0度反馈 (3 6 0 D e g r e e Feedback) 是指帮助一个组织的成员 (主要是管理人员) 从与自己发生工作关系的所有主体那里获得关于本人绩效信息的过程, 这些信息来源包括上级、同级、下属和客户。360度反馈在国际上兴起并很快普及的最主要原因是全球化竞争所带来的压力和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现代企业追求的是速度、灵活性、整合和创新, 而360度反馈从多个角度来进行考核, 使考核结果更加客观、全面和可靠。

二、业绩考核工具的比较

上述几种考核工具各有其优缺点, 也有其适用领域, 以下作简要的对照分析。

(一) 关键绩效指标

关键绩效指标适合生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和成长性较快的企业。

1. 优点:

是企业全面计划管理和考核管理的工具, 容易理解, 方便推行;有利于增强经营管理人员对指标的责任感, 提高对资产的利用效益;便于将关键绩效指标层层分解落实。

2. 缺点:

缺少与财务指标的直接关联;对一些支持性的部门难以进行考核;难以反映员工的技能、素质和的实际表现;仅反映企业的当期业绩, 难以反映长期业绩。

(二) 经济增加值

经济增加值主要适用于对盈亏和资产使用有完全控制权的高级经理。

1. 优点:

使管理者与股东利益一致, 促使管理者为最终的股东利益最大化服务;有利于促进管理者在投资时审慎决策, 让资本得到更有效的利用;结束了多目标管理引起的混乱;考核结果不容易被管理层影响和操纵。

2. 缺点:

与公司战略没有直接关联, 前瞻性不强;难以被全体员工理解;国内企业使用时, 由于资本市场不健全、企业财务数据可信度不高, 使用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没有反映管理者的技能和素质因素, 不利于对关键管理者的培养。

(三) 平衡记分卡

平衡记分卡是将所有战略、财务、运营等要素结合起来的综合考核工具。

1. 优点:

是一个核心的战略管理与执行的工具, 有利于将企业战略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为企业提供了有效运作所必需的各种信息, 克服了信息的庞杂性和不对称性的干扰, 从而更有利于企业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控;对组织中的每个人都适用;提供了一个可以实施KPI和EVA的平台。

2. 缺点:

需采集多方面的数据, 过程复杂, 建立体系的时间较长;较难被组织理解;没有包括对经营者的技能和素质的考核, 不利于对关键管理者的培养。

(四) 360度反馈

360度反馈更关注的是企业经营者的行为、技能和素质。

1. 优点:

可全方位、多角度进行评价, 有利于减少个人偏见和评分误差;适用于全面评估经营者的行为、技能和素质;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制订对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发展计划。

2. 缺点:

需要对收集到的大量表格和考核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统计和分析, 考核成本较高, 考核时间长;与财务指标缺少直接联系。

三、国内企业选择业绩考核工具需要把握的原则

(一) 业绩考核应注意与企业战略的结合, 体现企业的绩效价值观

业绩考核说到底只是一种手段, 不是目的, 不能孤立地为考核而进行考核, 业绩考核应与企业战略目标相结合, 以企业战略预算为基础来制订, 通过业绩考核来引导和约束企业战略的实施。在实践中, 应先由战略重点导出关键成功要素, 再由各个运营单位对关键成功要素进行阐述, 确定各自的工作重点, 最后制订明确的绩效标准。

(二) 考核指标要能被企业经营者所控制

不论是从激励的角度还是从学习的角度看, 考核指标的可控性都非常重要。影响工作绩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受自身不可控制的因素影响越大, 不可控因素对绩效指标信息的歪曲作用就越大, 人们的努力也就越容易被这些不可控力量所压倒, 以至于很难将个人努力的作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区别开来。以一个不可控的指标进行考核, 是反映不出企业经营者的真实业绩的。因此, 在制定考核指标时, 应尽可能剔除那些不可控因素, 公平、合理地衡量企业经营者的努力和贡献。

(三) 考核体系要简单易懂, 要使企业经营者和员工能够理解和执行

从理论上来讲, 考核指标越复杂, 考虑的因素越多, 考核的准确性就越高。但过于复杂的指标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其结果是企业的目标要么缺失, 要么发散, 企业上上下下迷失方向, 造成企业经营者和员工工作上的路线错误, 延长考核信息处理和评估的时间, 降低考核效率。因此, 考核指标概念要清晰, 表达方式要简单易懂, 数据来源要便于采集, 使企业业绩考核真正能够作为一种管理工具, 而不仅仅流于形式。

(四) 定量和定性考核相结合

定量指标较为具体、直观, 通过量化的评述, 使评价结果给人以直接、清晰的印象。但业绩评价又是一个多维的系统, 并不是所有反映企业业绩的因素都能被量化, 因此, 需要设计定性指标予以反映。定性指标不仅可以弥补定量指标的不足, 还可以纠正过于强调定量指标对企业长远效益带来的负面影响, 使业绩评价结果更具有综合性和导向性。在实践中, 定性指标可包括经营者如何达成成果, 如何与工作环境、工作伙伴和客户发生交互联系等。

(五) 既要重视短期激励, 也要重视长期激励

有些指标反映的是短期业绩, 但有的经营者的工作可能对企业长期有利, 应将对企业长期有利的贡献反映到指标中去, 否则易使经营者产生短期行为。比如, 利润总额只反映过去的行为, 而推出具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占总产品的比率, 就是企业未来的赢利能力所在。

四、结论

企业经营研究 篇11

关键词:上市公司;债权治理;企业经营绩效

一、引言

长期来,由于受股权至上理论的影响,提及公司治理,人们往往首先想到对公司内部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构建和完善,而忽视债权人在公司治理当中的作用。实际上,由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公司融资结构的变化,债权治理在制约经理层、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方面正越来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债权治理的理论基础是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治理的中心应该加以扩展,而不应仅仅限于股东。具体来讲,债权治理的必要性在于:第一,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司债权人不再是被动的、消极的利益相关者,债权治理可以缓解我国的内部人控制问题。我国很多上市都是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国有股一股独大,而实际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国有资产管理功能未到位,使得大股东失控甚至国有股权的代理人和公司的内部人合谋来损害中小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如果让债权人参与到企业的治理中去,债权人和公司之间的软约束就会变成硬约束,对经理层形成激励机制。第二,债权人是我国公司融资结构变化的最终要求。资料表明,在我国所有企业的资产总额中,债权人的出资额远大于投资人的出资额。具体表现为产权比率的平均值均大于1,总平均值为1.74,可见在我国债权人构成了公司的主要参与者,其承担的风险与股东相比也显得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理应参与到公司的治理当中去。

二、文献综述

国外关于债权治理效率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大多是以债权融资中的代理问题为出发点。Williamson (1985) 从资产专用性的角度分析了股权与债权两种融资方式的治理效率,将债权和股权看做是可以相互取代的治理方式而不是融资工具,其中,债权是通过制约的方法,而股权则是通过更多的自由裁量权来发挥其作用。Masulis(1983)的实证检验表明,企业绩效与负债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能够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的负债水平变动范围介于0.25~0.45 之间。Aivazian(2005)检验了负债融资对公司投资支出的影响作用,支持了负债具有约束过度投资的理论。国内的理论文献主要是针对股权结构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对债权比例与公司治理的研究较少。现有的债权治理研究侧重于资本成本、财务杠杆比例及税盾效用等。杜莹和刘立国(2002) 选取288个观测值为研究对象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债权的治理效应对公司绩效产生了负面影响,说明债权在公司治理中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即债权治理表现出无效性。借款负债对企业经营业绩和股东财富的波动有一定的稳定作用,但是随着公司的业绩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变化,这种稳定作用的显著程度也不相同。马君潞、周军等(2008)选择了1998~2006年期间上市的1373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结果表明,债权治理对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约束作用不明显,对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的影响则具有两面性。总体来看国外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且在实证研究这一块也做得比较多。国内对债权治理研究还比较零散、不系统,故我国学者应该对债权治理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做更为深入的研究。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资本结构理论认为,适当的负债可以减少股权代理成本。有效的债权治理有利于提高上市企业绩效,即债权的治理效应会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正面影响。因此,本文提出假设1。

假设1: 长期负债筹资能够发挥债权的治理效应,与企业经营绩效显著正相关。

另外,从公司控制权理论来看,股本和债务都是重要的控制权基础。负债是一个能够解决公司外部股东与管理者代理问题的约束机制,最优的负债比例是在该负债水平上导致企业破产时控制权从经营者或股东转移给债权人。由此,本文提出假设2。

假设2: 不考虑其他因素,假设负债水平与企业经营绩效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由于上市公司受市场环境、宏观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各不相同,为了使样本具有可比性以及能较为准确地把握上市公司债权治理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本文选择的样本为上证180成分股中的2010、2011和2012年度的有关财务数据,剔除40家金融保险类公司,剔除部分数据缺失样本,最后得到的样本公司为122家,所有财务数据均来自国泰安研究数据库和上市公司财务资讯网。所用的统计软件是STATA11版。

(三)、变量的选择

1、被解释变量。在公司绩效变量的选择上,现有文献大多采用托宾Q和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来衡量,但托宾Q指标的选择是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可以被看作是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无偏估计,但我国股市的有效程度尚不具备采用托宾Q指标的条件。因此,本文选取三个不同的会计指标来衡量公司绩效,即总资产收益率(ROA)、营业利润率(ROP)、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公司绩效的替代变量。

2、解释变量。选取资产负债率(DAR) 和长期资本负债比率(RLI)作为债权变量。

3、控制变量。除债权外,其他因素也有可能影响公司绩效,本文选取公司规模(SIZE)和成长能力(GROWTH)为控制变量。另外,设置年度虚拟变量。由于样本中包含了各年度的数据,可能会导致样本数据的异质性,本文以2012年为基准年度设置了年度虚拟变量来控制年度对债权治理绩效影响所产生的偏差。Y2012代表2012年的年度虚拟变量,取之方法为:当观测年度属于2012年时,Y2012=1,否则Y2012=0。用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来表示公司规模,用净利润增长率来表示成长能力,其中净利润增长率=(当年净利润- 上年净利润) /上年净利润(变量定义见表1)。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样本公司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

1被解释变量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率均值分别为7.5% 、16.55% 、15.29% ,说明样本公司近年盈利能力较强。而且标准差不大,说明波动并不剧烈。

2解释变量资产负债率的均值为53.34% ,说明样本公司的负债水平偏高; 标准差为18.7% ,说明波动范围相对较大; 长期资本负债率均值为23.31%,说明样本公司对长期负债利用不足,从侧面也反映样本公司存在股权融资偏好。

3在控制变量中,波动程度最大的是公司的成长能力,标准差达到了3015.94% ; 其次是公司规模,标准差为146.6% 。

(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与分析

本文建立回归模型如下:Y= β0 + β1DAR + β2RLI + β3SIZE + β4GROWTH+ β5Y2012 + ε。在此模型中,Y分别是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和主营业务利润率的替代量,β0 为截距项,βi ( i= 1,2,3,4,5)为模型的回归系数,ε为随机误差项。首先以总资产收益率为被解释变量做线性回归,回归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调整后的R-squared为0.2576,F值为26.33,说明该模型的拟合程度很高。总资产收益率( ROA) 与资产负债率( DAR ) 呈显著的负相关,DAR 的系数为- 0.1426,且在1% 的水平下显著,说明负债水平越高的上市公司其绩效越低,假设2得到验证。这可能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过高(平均53.34% ) ,已经超过了Masulis( 1983)的实证研究结果范围( 0.23~ 0.45) ,这样产生的结果是增加负债的边际收益为负,也就是说增加负债减少的股权代理成本已经小于债权代理成本的增加。而包括公司规模、长期资本负债比率以及成长能力在内几个变量的回归结果并不显著,它们的P值都较大。

从表4可以看出,当以净资产收益率(ROE)为被解释变量时,调整后的R-squared为0.08,F 值为8.02,说明该模型的拟合程度较高。净资产收益率与成长能力呈显著正相关。但是由于回归结果显示的P值较大,资产负债率、长期资本负债比率等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线性回归结果是不显著的。

从表5可以看出,当以营业利润率( ROP)为被解释变量时,调整后的R-squared为0.17,F值为15.04,均显著大于临界值,说明模型中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线性回归关系是显著的。资产负债率与之显著负相关,长期资本负债比率与之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DAR的系数为- 0.419,且在1% 的水平下显著,说明负债水平越高的上市公司其绩效越低。RLI的系数为0.221,且在1% 的水平下显著,说明长期负债水平越高的上市公司其绩效越高,符合假设1。资产负债率与企业经营绩效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长期资本负债率与企业经营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成长能力与公司绩效正相关,但统计上不显著,公司规模在统计上非显著负相关。

总体上讲,资产负债率与企业绩效显著负相关,长期资本负债率、成长能力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公司规模与公司绩效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债权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上市公司的债权比例越高,公司绩效一般趋向于越低,这说明可能是债务的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破产机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表明债权治理效应对公司绩效产生了负面影响,债权在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中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表现出无效性。因此,应接受假设1。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选择上证180成分股中剔除金融类和数据不全的股票后近三年的市场指标数据,利用回归方法研究了债权治理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当以不同的指标表示企业绩效时,债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不同。总体上讲,资产负债率与企业绩效显著负相关,长期资本负债率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说明负债中的流动负债不利于提升公司财务绩效,而利用长期负债筹资能够发挥债权的治理效应,特别是对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基于以上结论,上市企业应适当增大长期负债比例,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充分发挥长期债权的治理效应,提高企业财务绩效。

(二)、建议

从2007年以来,我国债券融资的地位在逐步上升。为了加快资本市场的改革,国家已经开始着手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尤其是公司债市场。未来企业需要发挥好长期债权的治理效应,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要健全破产机制,强化债务约束。只有尽快建立完善的企业破产机制,才能使破产威胁对经营者产生预算硬约束,从而发挥债权治理效应,将剩余控制权与索取权转移给债权人,实行相机控制。

二是要强化银行监督,建立真正的债权债务关系。应发挥银行在公司治理中的监督作用,提高债权治理效率,使银行在企业债务重组的过程中实现国有银行资本结构以及资产质量的优化。

三是要进一步发展债券市场,政府减少对债券市场的行政干预,并在政策上对债券市场的发展给予支持;大力发展公司债券,鼓励企业采用债券融资。优化上市公司的债务结构。应逐渐加大公司债券的融资比例,强化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约束,优化上市公司的债务期限结构,促进资本市场均衡发展。(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童 盼,陆正飞:《负债融资、负债来源与企业投资行为》,《 经济研究》,2005(5)。

[2]汪辉:《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公司治理与市场价值》,《经济研究》,2003(8)。

[3]徐向艺、赵青、孙娟:《中国上市公司债权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经济管理》,2006(10)。

[4]汪小军:《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治理效应研究》 暨南大学,2006。

烟叶经营企业利税预测模型研究 篇12

一、烟叶经营企业利税预测模型

( 一) 烟叶经营企业利税预测完整模型

根据利税指标构成要素, 推出烟叶经营企业利税预测模型如下:

利税=烟叶销量 × 烟叶不含税销售均价 × (烟叶销售毛利率+ 13%) -烟叶收购量 × 烟叶不含税收购均价 ×13%+增值税期末留底金额-增值税期初留底金额-费用总额+四小税+其他业务收支净额+ 营业外收支净额+投资收益净额

( 二) 烟叶经营企业利税预测简化模型

由于烟叶经营企业一般会取得补贴收入, 即:营业外收支净额大于0, 如不考虑四小税、其他业务收支净额、投资收益净额, 则烟叶经营企业利税预测模型如下:

利税=烟叶销量 × 烟叶不含税销售均价 × (烟叶销售毛利率+ 13%) -烟叶收购量 × 烟叶不含税收购均价 ×13%+增值税期末留底金额-增值税期初留底金额-费用总额+营业外收支净额

二、烟叶经营企业利税预测模型验证

为验证烟叶经营企业利税预测模型, 本文按照利税传统测算方法、利税预测简化模型测算方法, 分别对A公司20X3-20X5 年度利税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测算, 传统算法与模型算法测算的利税完全一致 (具体测算过程见表1、表2) , 表明烟叶经营企业利税预测模型正确。

20X3-20X5 年度烟叶经营企业 (A公司) 利税预测模型验证

三、烟叶经营企业利税预测模型应用

以A公司20X5 年数据为基础, 假设上级公司下达A公司20X6 年度任务如下:

1. 烟叶销售计划7 万担;

单位:万担、万元、万元/ 万担

单位:万担、万元、万元/ 万担

2. 烟叶收购计划8 万担。

在上述烟叶购销计划基础上, A公司确定了其他主要指标值;

1. 烟叶不含税销售均价2450 万元/万担;

2. 烟叶销售毛利率22.4%;

3. 烟叶不含税收购均价1900 万元/万担;

4. 增值税期末留底金额0 万元;

5. 费用总额1100 万元;

6.营业外收支净额576万元。

根据利税预测简化模型:

利税=烟叶销量 × 烟叶不含税销售均价 × (烟叶销售毛利率+ 13%) -烟叶收购量 × 烟叶不含税收购均价×13% +增值税期末留底金额-增值税期初留底金额-费用总额+营业外收支净额, 推出: 利税= 7×2450× (22.4%+ 13%) - 8×1900×13% + 0 - 203 -1100 + 576 = 3368 万元

四、结论

( 一) 烟叶经营企业利税预测模型提供了根据烟叶购销计划等几个关键指标, 测算烟叶实现利税的有效方法。

( 二) 地市级烟叶经营企业在制定年度烟叶利税目标时, 应按照上级单位下达的烟叶购销计划, 着重测算烟叶购销均价后进行预测。

( 三) 省级烟草企业在分解年度利税目标任务时, 应先分解卷烟利税、烟叶利税、复烤企业利税等, 而烟叶利税的分解, 可以采取烟叶经营企业利税预测模型, 根据各所属烟叶经营企业烟叶购销计划、烟叶购销均价进行测算。

( 四) 本文建立的烟叶经营企业利税预测模型建立在烟叶销售发生在烟叶收购结束之后的前提下 (即当年收购的烟叶总成本与期初烟叶库存总成本进行加权平均) , 烟叶经营企业在运用该模型时应根据烟叶销售的时间节点, 准确预测烟叶销售成本以及烟叶销售毛利率。

(五) 本文建立的烟叶经营企业利税预测模型建立在直接销售原烟的前提下, 可能存在烟叶经营企业销售片烟的情况, 烟叶经营企业在运用该模型时, 应将原烟和片烟的销售进行区分, 对于片烟销售, 模型中的增值税税率13%应调整为17%。

参考文献

[1]凌成兴.2016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报告.

[2]中国烟草总公司.烟草行业商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

上一篇:大石头村下一篇:客户管理中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