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评审计划和报告

2024-06-03

管理评审计划和报告(精选7篇)

管理评审计划和报告 篇1

管理评审计划

一、目的:评审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找出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改进。

二、评审内容:1、2、3、4、5、6、7、内部/外部审核情况;

质量方针适宜性及质量目标达成情况; 顾客投诉及处理、客户满意度调查情况; 产品质量状况及过程业绩; 预防及纠正措施实施情况及效果性; 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 体系的变更及改进的建议等。

三、时间和地点:

时间: 年 月 日;地点:公司会议室。

四、参加人员:总经理(主持)、管理者代表、各部门经理、主管。

五、以下为会议主要议程和相关讨论方向,请各部门在管理评审会议前做好准备:

管理者代表:体系运行的业绩和需改进之处/内审总结报告及预防纠正措施完成情况/质量方针适宜性; 生产部:产品质量状况统计/质量目标的达成统计; 技品部:顾客投诉处理情况/质量目标的达成统计 销售部:客户满意度调查情况/质量目标的达成统计; 采购部:供货商评审情况报告/质量目标的达成统计;

行政部:培训计划实施情况及培训有效性评价情况/质量目标的达成统计; 各部门:资源分配是否合理 总结性发言及要求

制定/日期: 审批/日期:

管 理 评 审 报 告

审核编号: 审2016--01 编写: 日期:

审批: 日期:

管理评审报告

一、评审目的:通报及总结公司2015年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情况和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情况,检查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后的工作,评估公司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有效性及充分性,并对不合格情况及时进行改进。

二、评审内容:

1、内部、外部审核情况;

2、上次管理评审的追踪;

3、质量方针适宜性及质量目标达成情况讨论;

4、顾客投诉的处理、客户满意度调查情况分析;

5、产品质量状况及过程业绩的讨论;

6、预防及纠正措施实施情况及其效果性;

7、体系的变更及任何改进的建议等。

三、时间和地点:

时间: 年 月 日 ;地点:公司会议室。

四、参加人员:总经理(主持)、管理者代表、各部门经理、主管。

五、具体内容:

1、内部审核情况。内审小组于先后于16年 月及 月对公司进行了内审,详见“内审报告”。第一次内审过程发现的各项不符合项(共9项),第二次内审过程发现的各项不符合项(共5项)均已采取了相应的纠正及预防措施,大部分纠正措施已经验证,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一次内审发现的不合格项如下:

(1)管代:ISO培训记录未保存完好,且无效果确认。

已补全记录。

(2)技品部:1份《纠正预防措施要求表》无实施与验证记录

已跟踪验证并填写相关记录

(3)生产部:3月3日下的《生产通知单》在3月5日的《生产日报表》才体现;

已采取措施加强人力招聘并照顾员工情绪。特殊工序员工无培训记录 已补全相应记录

(4)行政部:文件回收表回收人未签名

已补签

无车间培训记录单已入职,且未发上岗证 在确认生产部培训记录后,已补发上岗证(5)销售部:有1份订单无对方客户签章确认;

已补签章并于客户进行沟通

(6)采购部:部分订单未填写单价 已补填

(7)仓库:将未有检验结果的原料发予生产部生产 在与采购、品管部沟通后,未有相应情况发生

第二次内审发现的不合格项如下:

(1)生产部:无特殊工序设备能力鉴定记录 已补全记录

(2)技品部:不合格品报告单无不合格品性质判断

已补

(3)行政部: 领导借阅文件/资料无借阅登记

文件/资料未归还的已补登记

(4)采购部:金科力6月批次不合格未计入供应商评审

已计入供应商统计表,最为合格供应商评审标准

(5)仓库:记录有任意涂改现象

逐步改掉随意涂改的习惯

从09年的两次内审来看,总体上大部分部门对ISO体系较为熟悉,能按程序进行过程控制,且在不断进步中,基本上能满足ISO体系运行要求,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对ISO体系了解不够深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部分部门因换人比较频繁导致新员工对ISO体系不甚了解;特别是对质量记录重视程度不够,存在有过程控制但无质量记录的,记录填写不全的,记录随意涂改等的现象。这些问题都值得引起我们高度关注,要加强自己的学习同时不断对新老员工进行相关培训,要改变不良的工作习惯,要积极主动融入到体系中来,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公司ISO体系更加适宜、充分及有效。

2、经过讨论,公司的质量方针是适应公司实际运作和发展方向,整体上是持 续适宜的;质量目标达成情况及顾客投诉及处理、客户满意度调查情况如下:

(1)客户满意度统计平均得分87.8分,达到顾客满意度得分≥85分的要求(详见顾客满意度统计图表): 虽然在总体上顾客是满意的,但在受调查的12个客户中有3个客户结论是“不满意”的,基本都是对价格极其不满意,我们一方面要理解顾客希望能以最低价格购入产品的愿望,另一方面更要看清目前市场的形势,不断降低生产及管理成本,以期达到产品更有竞争力的目的,提高顾客满意度。

顾客对我们的产品产品质量、产品外观比较满意(满意度大于90分),这是我们产品稳步发展的基石,我们应保持住并逐渐提升。

顾客对我们产品的交期和产品的价格满意度一般,分别为80分及85分,这是我们亟需努力地方向,除了要控制成本外,同时要加强订单的评审,抓好生产日程安排,以及发货计划、运输安排、顾客沟通等。

(2)质量目标达成情况: 公司质量目标:年度顾客投诉3次,达到每月≤2次的目标,比去年的2次增多了1次。

产品出厂抽检合格率100%合格,达到质量目标。

技品部质量目标:技品部15年出厂产品共 批次,抽检合格 批次,抽检合格率100%,达到检验失误次数每季度≤2次的目标。

生产部质量目标:生产部15年制程产品平均不良率为 %,同比上次管理评审会议统计的 %下降了 %,达到制程产品总不良率≤2%的目标。

④销售部质量目标:15全年共收到顾客投诉3次,不成立的向顾客讲明原因,成立的进行跟催处理,并同时进入纠正预防措施程序,全部给顾客满意的答复,达到顾客投诉解决满意率100%的目标。

⑤采购部质量目标:15年采购部共完成关键材料采购256批次,合格批次254批次,合格率为99.2%,达到关键材料合格率≥98%的目标。

⑥仓库质量目标:经统计仓库能够及时按发货计划通知规定出货,达到准时出货率100%的目标

⑦ 行政部质量目标:15年行政部共招进新员工199人,培训人数199人,达到员工入厂培训率100%的目标。

总体来说,对质量目标的达成性比较满意,没有出现达不到的情况。但要注意与去年同时间及每个月度间的比较的比较,有些部门虽达到了质量目标,但与去年同期相比质量目标达成情况有所下降,有些部门质量达成情况不够稳定,因此,各部门除了要完成本部门的质量目标外,还要不断地做同比、环比,希望通过这次管理评审会议,大家总结经验,不断改善,争取更上一层楼。另外,由于质量目标的订立时间也有一段时间,各部门每年也都能完成,为使质量目标更适宜、有效,体现激励与推动作用,下一次管理评审将对各部门质量目标进行评审,并做相应地调整。

(3)顾客投诉及处理情况:

4月份顾客投诉型号为KC1.7A T3A KA2.3A的极板极耳弯曲严重,影响生产使用,经技品部确认后,投诉成立,公司做了退货处理,并转入纠正预防程序。顾客满意投诉的最终解决结果。

5月份顾客投诉产品出厂标识错误,“KB1.3A”极板误标识为“KB2.3A”,共3箱。经技品部与分板车间主管确认后,投诉成立,公司与顾客沟通后,顾客做接收处理,满意最终的处理结果。

9月份顾客投诉产品送货数量有误,经技品部与仓库确认后,投诉成立,公司补足少发的产品数量,并转入纠正预防程序,顾客对最终处理结果表示满意。

(4)纠正及预防措施情况:产品出现重大不合格、重复不合格、批量性不合格的,两次内审发现的不符合项的,顾客投诉成立的都已经进入纠正预防程序,并已全部整改完毕,各部门都针对本部门的工作总结了一些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改进的办法和决心。

3、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

由于以往管理评审无改进意见,所以未有跟踪措施

4、改进建议:

(1)鉴于目前用工的紧缺,招工难度的加大,今后各部门在上交给行政部《员工离职申请单》,要同时填报《人力需求申请单》,给予行政部在员工离职前充足的时间招聘新的员工。

(2)由于部分供应商在售后方面有不足的地方,但有一定的价格优势,采购部的合格供应商评审应加入价格因素进行评审,这样才能更全面地考核供应商,也有利于降低公司采购成本。

(3)根据实际情况对部门质量目标进行调整。

(4)对新的员工要就其岗位职责进行有针对性地ISO培训。

5、评审综述:

经过管理评审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发现了我公司现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可以看出,推行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以来,已经在各个部门取得了不小的进步,整个质量管理体系在总体上是适用和有效的。目前,公司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仍能较好地反映我公司生产及服务特征,体现组织追求顾客满意、持续改进,以及组织业绩的企业精神,可继续作为我公司的今年的方针与目标,故2010年内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暂不作修改。2016年正式实施的ISO 9001:20015版标准,该版本对部分章节及内容进行了调整,更加明晰了各部门职责、程序,明确并补充了相应的过程要求。会后,全体员工,特别是管理人员,要进一步加深对新版本,标准的学习、贯彻、理解。

通过管理评审,总结了以往经验,发掘出现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方案,将更有力的推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持续发展。

管理评审计划和报告 篇2

1 做好内部审核, 认真开展管理评审

只有做好内部审核, 才能达到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内部审核的目的是验证本所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内部审核应当依据文件化的程序每年至少实施一次。这并不是说, 12个月快到了, 大家坐到一起, 开个会, 到现场走一走, 把问题记录下来。实验室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 来制定内部审核计划, 比如, 每6个月检查一次, 只要确保12个月内质量管理体系的每一个要素被检查至少一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每次内部审核都要安排现场实验。内部审核中关键要查的是:文件、操作、记录和效果。内部审核结束后, 就不符合项, 确定适宜的纠正措施, 及纠正措施完成时间。在跟踪验证结束后, 出具内部审核报告。内部审核报告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管理评审是实验室的最高管理者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检测/校准活动定期进行评审, 以确保其持续适宜性和有效性, 并进行必要的变更或改进。管理评审应当至少每12个月开展一次, 每一次评审应当制定方案, 最高管理者、质量负责人以及负责质量手册发布的人员应当参加会议。实际运行中, 只有当内部审核发现的全部不合格均有效“关闭”后, 才能提交“管理评审”。管理评审可以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 (数据和结果) 质量, 提出资源需求等, 必要时修改质量体系文件, 提高管理水平, 是实验室运行中的最高会议。

“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最终都是为了达到持续改进质量体系, 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应该是互为输入和输出关系的活动。“内部审核”活动是“管理评审”活动的输入, 而“管理评审”活动的输出又是“持续改进”活动的输入。“持续改进”活动的输出又为“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活动提供了新的输入。实验室的运行和发展, 一定程度上要依靠这三个活动的良性循环。

做好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能使实验室管理体系不断改进, 不断健康稳定地发展。但实际运作中,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有效性方面容易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是对“管理评审”和“内部审核”要求的错误理解, 认为标准所规定“管理评审”和“内部审核”是一种与其他实验或管理活动完全风马牛不相干的、一个标准所要求的特有的活动。开展这两个活动仅仅是为了满足标准。于是, 将这两个活动孤立起来, 为了“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而开展形式上的活动, 导致这两个活动失去了应该达到的目的和意义。

2 内部审核在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1) 内部审核记录粗圹, 仅有“符合”“不符合”等描述, 而不能反映现状;

(2) 发现问题不作不符合判定;

(3) 内部审核计划未覆盖标准的全部要求。有的漏部门, 有的不按已经确定的部门职责权限、过程条款要求;

(4) 内部审核方案不考虑以往的审核结果;

(5) 内部审核无不合格发现或仅有一、两个不合格或一些鸡毛蒜皮的问题。一是怕多发现问题影响审核结论, 二是主观上作作样子, 回避采取纠正措施。

这些问题反映出实验室的最高管理者和运行部门对“内部审核”这一持续改进活动的认识, 仅仅停留在表面上。

3“管理评审”活动的实施可能存在的问题

3.1 评审输入信息全部由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主管部门或主管人员1人包办, 并不是按标准要求由最高管理者主持。

3.2 评审输出无任何决定或措施, 仅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有一些非常泛泛的评价。

3.3 没有评审结果及任何决定, “管理评审”毫无效果, 走走过场, 导致下一次管理评审的跟踪目标不能确定。

3.4 管理评审由质量部门人员像做“作业”一样完成各种记录,

根本没有开展“持续改进”活动, 使管理评审成为一种形式, 失去了实际意义。

在实验室运行中, 完全没有必要僵化地将“管理评审”活动仅仅理解为标准要求的活动, 靠一年一次的“管理评审”来满足标准的要求。一年只搞一次内部审核活动的组织, 对“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有效性是不能作出评价的。这导致内部审核的不满足要求, 是一次不完整的审核, 其审核存在“不符合”, 影响了内部审核活动的有效性。可以将审核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按照通常的策划安排对体系做全面审核;第二阶段, 待“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活动结束后, 专门对“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补充审核。记录审核发现, 对照审核准则作出有效性评价, 保证“内部审核”活动的有效性。

摘要:内部审核, 管理评审是验证实验室运作是否符合标准或自身规定的一个活动, 其最终都是为了达到持续改进质量体系, 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是互为输入和输出关系的活动。

关键词: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实施

参考文献

[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ISO/IEC17025:2005。

管理评审计划和报告 篇3

根据财政部的最新要求,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是财政预算管理的必经环节,在公共财政体制下强化财政支出管理,提供预算决策的参考依据,监督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和项目完成进度。它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政策性,重在规范财政投资行为和项目投资管理。因此,较为科学的财政投资评审定义应为:财政投资评审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财政部门专职评审机构,组织专业技术力量,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对财政性投资和专项支出的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绩效性等进行统一评价与审查的技术性管理活动。

二、完善我国财政投资评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完善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是现代公共财政管理的必然要求

从公共财政管理和公共财政投资的特点看,公共财政领域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容易诱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公共财政资金是稀缺资源,不可能满足所有部门的资金需求,存在强烈的竞争性。在这种情况下,财政部门和财政资金的需求方会形成博弈,双方会尽可能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财政部门要实现公共财政资金分配的公平、合理和资金使用的透明、合规、有效,而财政资金的需求方有更多的信息优势,更加熟悉项目的造价和实际资金需求,其基于自身利益会申请超过实际需求的财政资金。在信息不对称的博弈中,结果极有可能有利于资金需求方。财政投资评审环节中的事前评审就是要在财政投资项目动工前,借助专业技术手段,全方位多视角地了解财政投资项目的实际情况,帮助财政部门掌握更多一手信息资料,减少信息不对称,防范“逆向选择”的出现,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通过事中和事后评审,监控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和实际进展状况,并对支出绩效做出评价,则可以抑制“道德风险”的发生。最终,财政投资评审机构可以通过积累的经验和数据,获得大量反映投资需求和投资供给的基础性信息,通过专家的研究分析,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和政策性建议。

在公共财政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历史背景下,公共财政由原来的基本建设投资型逐步转变为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投资型,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也面临新的财政形势和社会需求,且重要性与日俱增。因此,其职能定位和工作重心亦应做适当转变,并大力改进和完善管理机制,使其真正成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有效保障。

(二)完善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是改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必然要求

自我国建立现代公共财政制度以来,政府投资正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向三农、医疗、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科研、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倾斜,财政支出和投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社会公共事业支出的快速增长,既意味着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也对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改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摆脱过去财政投资评审主要针对和侧重于基本建设投资项目的习惯的影响,适应评审项目向非竞争、非盈利的公共服务型投资项目扩展和公共服务型投资项目种类多元、特点各异的现实情况,大力丰富和创新投资评审方式,并相应改进和完善投资评审管理,才能切实据以提高公共财政资金的保障水平,促进财政资金的合理配置,优化财政支出和公共服务投入结构,保证资金的节约和高效使用,使有限的财政投资在增进城乡居民的公共福利水平方面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三)完善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是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

财政管理工作在实际执行中常常遇到预算编制高估冒算、预算约束不力、项目资金被挪用、截留、“三超”浪费严重等现象。对此,不少地方财政部门往往习惯于依据工作经验和往年该单位申报预算额度,采取“拦腰一刀切”的办法,这种粗放式管理方式直接影响着财政职能的发挥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完善财政投资评审,更可靠地藉此发现问题,找准症结,对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意义重大。同时,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也是在当前全国在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经济新常态的经济形势下解决好财政收入下降与支出刚性增长的矛盾的着力点和建立现代预算管理制度的突破口。完善财政投资评审管理,能够为财政投资项目提供可靠的参考意见,保证准确无误地核减或核增财政资金投入额,倒逼各财政资金使用方合理编制预算,合规使用资金,减少资金分配的偏差,杜绝“权力寻租”和“道德风险”的发生。

三、完善财政投资评审管理的基本依据

财政投资评审职能是财政投资评审运作的核心和基本指向。2014年9月,财政部党组在将投资评审中心更名为财政部预算评审中心的同时,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充分发挥预算评审职能的总体思路:一是建立项目预算审核机制;二是建立规范统一的项目支出标准;三是建立政府预算项目绩效评价制度。这一思路,指出了财政投资评审职能转型的方向,也为完善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提供了基本依据。

(一)财政投资评审要为建立项目预算审核机制服务

公共财政投资规模庞大,项目主管单位和建设单位出于自身利益,经常发生“三超”浪费、先申报预算再设计方案、高估项目资金、预算编制不合理的现象,不利于国家宏观调控战略的实施和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能不能管好政府的“钱袋子”,把好项目投资关,根本在预算。只有通过对项目预算评审,及时发现和剔除项目预算中不合理因素,纠正项目设计和资金安排方面的存在的缺陷和漏洞,才能有效保证财政资金的合理科学配置。之前的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虽强调事前评审、事中评审和事后评审全过程跟进,但受到经济转轨前工作惯性的影响,各地都把事后评审当做重点,发现问题时项目已建成或资金已被使用浪费。唯有从源头上严格控制部门预算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准确性,使预算评审实质性嵌入预算编制环节,才能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和效率,避免财政资金的浪费,才能为预算执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财政投资评审要为建立项目支出标准体系服务

因为基本建设项目缺少投资支出标准,有的建设单位申请财政资金时漫天要价,财政部门由于没有可供参考的支出定额标准,要么根据经验判断是否合理,要么在建设资金上“一刀切”,且基本建设项目往往投资规模庞大,有效的财政监管长期以来严重“缺位”。当前和今后的焦点工作就是要利用财政预算基础信息数据库,征求各行业专家意见作为确定定额标准的参照依据。同时,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的技术手段充分发挥信息整理、数据分析的技术优势,收集整理各地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的先进经验,据此建立全国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为预算评审提供定量基础。

(三)财政投资评审要为建立政府预算项目绩效评价制度服务

管理评审计划和报告 篇4

技术负责人

为了进一步提高卫生检测工作的质量,提高管理水平,满足实验室管理中检测检验工作的需要,《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我中心建立和运行管理体系,实现了规范化管理,提高了我中心对外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一、质量方针的建立和适用情况

我中心的质量方针是:公正、科学、准确、有效,同时也对质量方针作出了具体的说明。

1、公证性:公正无私、诚实守信是卫生检测人员的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公正性是作为第三方实验室必须严格遵守的总则。为了保证实现公证性,中心制定了《公证性声明》,制定了《保证公正性和诚实性程序》,要求所有人员必须遵守《保证公正性和诚实性程序》,履行《公证性声明》的承诺,维护中心的公证性地位和信誉。涉及保密的技术资料严格按照《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程序》、《数据控制与保护程序》执行。到目前,未出现任何来自外部的不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和影响,防止了商业贿赂,其公证性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

2、科学性:科学的手段和科学的方法是卫生检测人员的原则。没有科学的手段和科学的方法就无法谈科学性。我们在科学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培训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2009年中心派出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术的培训,掌握和了解新技术和方法,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二是提供有效的标准和方法。我们在实际的检验检测工作中,密切跟踪国家的标准和方法,提供现行有效的标准和方法,从而保证了检验检测的科学性。

3、准确性:数据准确,结果可靠是卫生检测人员的永恒追求。有准确、可靠的数据,才能未社会提供良好的服务,为政府提供决策服务。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每年参加省市CDC的质控考核,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2009年我们参加省CDC组织的能力验证,并且按照内部质控计划开展了质量控制,通过比对和能力验证,操作技术明显提高,实验室数据更加准确和可靠。

4、有效性:忠于事实、忠于法律,出具有效的检验报告,规范高效地为社会服务是卫生检测人员的职责,公正、科学、准确是实现有效性的前提,只有实现公正、科学、准确才能达到有效。为了实现有效性,我们从样品的接收到样品的分发,从采购供应到实验室验收,从人员到实验环境,从实验的开始到实验的结束,都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同时,增加了质量监督员的监督,完善了管理制度,确保出具检验报告的有效性。

二、质量目标的建立和实施情况

在《质量手册》中,我们制定了质量目标,控制性目标,突破性目标。同时也明确规定了具体的工作质量目标。在具体的工作目标中,要求检试验报告的主要数据和结论准确率100%,其他差错率低于0.5%;标准、规范、法规执行率100%;合同履约率100%;对客户的申诉与投诉100%受理及回复;仪器设备的配备率和送检率达100%。2009年我们粗略的统计,各项目标均达到要求。

三、管理体系的适用性分析

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侧》的要求建立管理体系以来,中心做了大量的工作,以下两个方面对管理体系的适用性进行分析。

1、按每年进一次内审和管理评审。内审和管理评审就是对管理体系适用性的全面评价,依据内审和管理评审的情况,内审和管理评审情况由质量负责人作详细介绍。

2、建立了监督检查机制、监督检查是找查和发现不符合因素的一种手段,其它主要目的是找出问题,分析原因,进而实施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保证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能够适用我中心的具体情况。2009年各实验室均设立质量监督员,每月进行一次监督检查。另一方面,质量管理科进行随时的监督检查。2009年,我们发挥监督员的职能和质量管理职能和质量管理职能,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以达到规范化管理的目的。

年度管理评审计划 篇5

新标准要求企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应受控,本软件设计贮存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制定情况、修改情况的数据库。

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质量管理人员可以在本软件中追踪质量目标的实施情况和质量方针的历史变动情况。

2. 编制内部审核年度计划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年度审核计划应由企业最高领导审批,根据各项质量活动的实际情况、生产进度及重要性等来安排审核的顺序、时间、进度和频次。

内部审核年度计划一般有两种型式,一是按部门编制年度滚动计划;使企业所有部门在全年内轮审一遍。

另一种是集中一段时间,按企业生产过程或标准过程将企业整个体系审核一遍。

后一种情况多数用在企业准备外审时,先自己内部审核一遍。

本软件设计编制内部审核年度计划的功能即适用于按部门编制年度滚动计划;又适宜编制按过程集中审核的计划。

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而且适宜动态显示计划的完成情况。

3. 编制审核日程安排

审核日程安排是一份可操作性极强的审核文件,本软件设计采用填表的型式来完成这项工作,质量管理人员在表单的提示下,填入什么时间,在什么部门,审核标准的什么条款,活动安排是什么内容等。

4. 编制检查内容和检查方法

编制检查内容和检查方法是内部审核的重要工作,也是现场审核的重要工具。

本软件可以协助管理人员编制审核检查表。

一般按标准条款都有一些固定的检查内容和检查方法,这些内容本软件都已经录入计算机,用户可以直接调用。

另外根据企业产品的特点,有些检查方法应另行规定,这部分内容需企业统一规定范围、方法,然后自己输入,本软件用户可以很方便的将这部分内容录入计算机,补充到检查内容和检查方法中去。

编制检查表时只需调用,使编制检查表的过程简单而方便。

5. 审核发现

审核发现是新标准增加的一项内容,审核中收集到的客观证据,经验证后可以作为审核证据,审核证据应根据审核准则进行确认符合与不符合项,来完成审核发现工作。

本软件设计“审核发现”的操作简单,客观证据经验证后变为审核证据不需重复录入,审核证据与审核准则进行确认时,只需点击不符合项,就可以完成审核发现的确认工作。

6. 编制审核报告

编制审核报告是内部审核的主要工作,本软件设计审核报告为直观的审核报告表格型式,用户只需按照表格提示填写部分内容,就可以完成审核报告的编辑工作,审核计划与审核报告中重复的部分内容,计算机自动拷贝过来。

7. 编制不合格报告、纠正措施报告

编制不合格报告、纠正措施报告是质量改进的重要工作,本软件设计不合格报告、纠正措施报告和纠正措施追踪同为一张表单,因为纠正措施报告中包含不合格内容的陈述,当只叙述不合格内容时就是不合格报告。

纠正措施追踪是追踪纠正措施的内容,所以本软件设计为同一表单,避免重复输入,而且使用方便。

8. 编制预防措施报告

同样本软件设计预防措施报告和预防措施追踪为同一张表单,用户可以直接使用。

9. 统计汇总

统计汇总是质量管理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寻找质量改进机会的重要分析方法,一个部门检查了几项内容,有多少不符合项;一个过程检查了几项内容,有多少不符合项;一个部门在整个体系中有多少不符合项,一个标准过程累计有多少不符合项,这些内容的统计,本软件瞬间就可以完成,可以减轻质量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统计错误,准确的发现质量改进的目标。

10. 管理评审和自我评价

管理评审在质量体系运行中是一项很重要的质量活动,是一种高层次的对质量体系的全面检查。

本软件可以贮存管理评审的输入、输出、和结论等内容,以便质量管理人员追踪管理评审结论中的改进措施。

自我评价是新标准给出的一种简便的质量体系测量方法,本软件设计可以非常容易的完成自我评价的分析工作。

11. 审核人员管理

企业应通过内部审核员培训,建立一支质量体系内部审核队伍,并建立内部审核员档案。

以便掌握审核人员的资质、经历、水平。

本软件可以辅助企业质量管理者进行审核人员档案管理和分组,以便审核人员合理搭配组建审核小组。

作为一名优秀的质量工作者,您在企业进行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动态管理中,您可知道各部门在那些要素上有不合格现象?采取了那些纠正措施?实施的如何?整体水平怎样?质量体系是否运行正常?请您使用“ISO9001质量审核应用软件”,它将动态的帮助您管理企业整个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

范文:

评审会议时间:12月10日

评审会议地点:三楼会议室

参加人数:站长、副站长、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授权签字人、各科室主任、内审组长、质量监督员、样品管理员

评审内容:1、方针目标和程序的适应性,有质量负责人对达成目标情况做汇报,由站长就方针是否适用做总体评价。

2、管理和监督人员的报告

各科室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授权签字人就日常工作中发现不符合工作的处理情况报告;监督员九质量监督情况做出报告。

重点是质量监督员。

准备资料:监督情况报告,每个监督员准备资料,包括监测频次、项目是否异常及出现异常时的处理方法。

3、近期每部深部审核结果

内审组长就内审情况做汇报,内审中发现的不符合项数量分布情况及不符合项的处理。

准备资料:内审报告

4、纠正和预防措施

由质量负责人就不符合工作中引出的纠正措施及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

准备资料: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针对监督、内审、抱怨等问题发现不符合项整改情况,报告中应有发现不符合项的数量,类型、制定的整改计划以及整改后的.想过如何。

5、试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的结果技术负责人就外部的实验室间的比对情况以及能力验证情况的报告。

准备资料:能力验证及实验比对的情况报告,参加实验室比对及实验室能力验证次数及结果。

6、质量控制活动

技术负责人就实验室内部的技术校核的报告。

准备资料:内部质量控制报告,内部使用标样考核、加标回收、做平行样;人员、方法、设备比对;等内部质量控制的情况,含计划、质量控制的评价。

7、客户反馈

办公室通过对客户满意度调查情况做出的总结报告。

准备资料:客户满意度调查的总结,根据客户满意度调查记录做统计。

8、抱怨

质量负责人针对客户的抱怨所采取的措施。

准备资料:客户抱怨情况的总结,包括客户抱怨的内容以及因此展开的处理结果。

9、人员培训

综合业务室就年度培训计划的执行情况报告。

准备资料:年度培训总结,培训的执行情况包括已执行和未执行的计划,已执行的要有培训效果的评价,未执行的要有解释以及后续解决方法。

10、工作量和类型的变化

办公室、中心实验室、物理室、质量保证室、综合业务室、主任就本部门的工作量情况汇报。

汇报各室副站长,质量体系建立以来本部门工作情况的总结,在质量体系运行中,有哪些问题需调整。

11、资源

综合业务室、质量保证室、物理室、中心实验室、办公室就本部门的资源,如监测设备、辅助设备,涉及的人力资源需求情况,使用及需求情况的报告。

准备资料:资源需求的报告。

评审准备工作:各部门负责人就本部门管理评审内容做书面资料,再在管理评审时做口头发言,书面资料会后交资料管理员存档。

编制:审核:批准:

管理评审计划和报告 篇6

投资评审中心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计划

今年区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关心下,在市评审中心和区财政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和财政管理改革工作,坚持以“为政府投资决策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宗旨,认真研究和完善评审机制,坚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不断夯实基础工作,始终保持“客观、公正、高效、廉洁”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加大对政府投资项目的评审工作力度,不断推进财政投资评审事业的发展,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严格把好审查关,努力为国家节约财政资金

按照“客观、公正、科学、可靠、廉洁、高效”的评审原则,在财政项目评审中严格把关,对不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标准规范、定额取费、高估冒算、不符合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项目,坚决调整建设方案,并相应调减其不合理的投资项目;同时坚持实事求是,对项目设计中的漏缺部分,在评审中也按规定和实际需要给予充分考虑。2013年我中心完成政府投资的土建、安装、装饰、装修、道路、水利、绿化等多个领域共123个项目的评审工作,全年项目送审总金额18.34亿元,审定投资16.88亿元,审减资金1.46亿元,审减率7.95%。

二、加强了项目评审的过程管理

建立了项目评审“三审制度”,即预审、初审和评审。预审主要解决资料报送齐全和规范问题,初审主要是对规模、方案、选址、布局、概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过滤,并通知项目单位进行修改,评审对设计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研究论证,考察、询价提出评审意见。对项目投资的审核坚持“量、价、费”三者并重。

三、评审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一)由于我们对评审工作的宣传还不到位,导致个别部门对评审工作认识不够,报送程序不清楚,虽然有文件规定的评审范围和内容,但按程序送交财政评审的还不主动。

(二)评审中心与局内各业务股室和相关部门的密切合作、信息共享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沟通。

(三)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待条件和时机成熟,需补充专业技术人员。

四、2014年工作计划

1、努力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评审中心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专业技能。

2、遵循客观、公正、科学、可靠、廉洁、高效的项目评审原则,踏实、认真的组织项目评审工作。

3、进一步加强与局内各业务股室的配合和协作,积极处理好评审与相关部门的关系,进一步加强信息共享等方面工作。

4、进一步探索加强政府投资项目投资控制的方法和途径。

管理评审计划和报告 篇7

关键词:B/S,专家管理,SQL Server,C#,随机

1 概述

近年来,科技项目评审不同于工程招标、商品采购评审,其评审专家的研究领域、熟悉领域有很高的学术要求,评审专家也能够对项目后期的发展能够提出建设性意见[1,2]。评审专家在科技项目评审中的作用很关键,但工作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评审专家的信息经常变更、学术和研究动向很难掌握,缺乏有效的跟踪;项目涉及科学领域较多,存在学科交叉。以前,评审专家选取大都采用人工和系统结合选取,但人为因素较多,选取信息缺乏公开化、透明化,其已成为社会的重点关注[3]。本文探讨专家信息管理和选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通过将专家信息进行基本信息、核心信息、其他信息进行区分,搭建专家信息变更和推荐系统,方便专家信息实时更新。同时,采用随机数方式选取符合条件的专家,采用短信和邮件系统实现与专家通讯,实现专家盲选。

2 系统分析

本系统应着眼高层次、跨学科、跨部门、跨领域,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原则,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资源与环境、新能源与高效节能、高技术服务业、现代农业、社会发展、经济管理等各个行业领域以及相关学科。本系统专家信息适用专家所在单位,以及具有相关专家需求的管理部门;系统面向政府部门、高校院所、企业单位和个人提供专家信息查询服务,并实现专家信息和通知通过短信、邮件等即时通信的功能。技术路线以信息安全、可维护、易拓展、高效率为设计基础,采用B/S多层结构设计,以.NET技术架构构建应用平台。其宗旨是为了提高科技管理水平,推动科技决策的民主化和科技化进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4]。

2.1 系统的开发模式

系统采用B/S模式,后台服务器运行在微软服务器操作系统下,采用SQL Server 2008数据库,使用IIS WEB服务器。该模式的优点是部署简单、维护方便,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系统。系统采用客户端层、WEB层、业务层、持久层和数据层构成的多层结构,每一层在软件结构中实现不同的功能[5]。

2.2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系统流程业务主要包括专家入库及审核流程、专家选取流程。项目投资管理内容如下:

1)专家入库及审核流程:专家在线注册—信息填报—所在单位推荐(可跳过)—系统专家提交的信息审查(可对应纸质材料)—审核通过。

2)专家选取流程:选取任务确认—选取专家条件—选取专家数量—选取专家汇总表—确认信息—通知专家(短信、邮件)—专家确认信息(同意属于选定,不同意递补)—汇总专家信息表。

2.3 系统数据需求

系统主要管理的对象有专家信息、选取任务等。需要存储的信息如下:

1)专家信息:专家信息分为基本信息、核心信息、其他信息。

基本信息:姓名、出生年月、性别、名族、最高学历、职称、专家类别、毕业院校、工作单位、职务、毕业时间、联系方式、银行卡号等;

核心信息: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学习三级学科领域、从事三级学科领域、擅长或熟悉三级学科领域、研究项目、承担项目表。

其他信息:承担社会职务、专业研究及获奖情况、产品或技术产业化情况、国际科技交流活动、参加评审情况表等。

2)选取任务:选取任务信息、预选专家表、短信接口信息表、随机信息表、专家任务对应条件表、专家回避信息表等。

根据系统的需求,所得系统的概念结构E-R模型如图1所示。图中省略了各实体的属性,只标识了各实体的标识符。通过调研分析,了解到专家信息管理和选取系统要解决的任务是:专家信息系统维护和专家信息盲选;专家可以通过VPN(专用虚拟网)来访问系统并修改信息。

3 系统结构设计

根据系统分析,可以将整个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为专家信息管理系统和专家选取系统。

3.1 专家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该模块主要完成以下功能:推荐单位管理、专家信息管理、用户注册信息管理、专家信息审核和级别管理、基本信息管理、数据统计等模块。

1)推荐单位管理:主要包括推荐单位信息、推荐单位二级单位、推荐信息汇总、专家信息审查、专家纸质材料管理等。

2)用户注册信息管理:用户在线注册、密码找回、邮件和短信发送接收。

3)专家信息管理:专家信息在线填报、信息excel导入、专家信息变更、专家信息汇总和导出等。

4)专家信息审核和级别管理:管理机构对专家信息进行核实并进行审核,以及级别管理、黑名单管理等。

5)基本信息管理:该模块主要分为专家类型、名族、职称、省份、学科领域、学位、级别、单位类型等功能。

6)数据统计分析:本系统汇集专家信息,提供专家类型、领域的数据分析功能,以帮助主管部门快速筛选专家,并提交各种报告。记录和分析不同数据表单,为主管部门提供不同维度的统计表单。

3.2 专家选取系统设计

专家选取系统将围绕评审工作进行系统建设,主要包括专家选取任务、专家选取条件设置、短信和邮件接口等。

1)专家选取任务:根据评审要求,设置专家选取任务,任务说明选取专家的基本要求和评审内容。

2)专家选取条件设置:根据评审任务不同,设置单个或若干专家选取条件。条件设置可以是重复条件、多项条件交叉、单项条件限制等。

3)短信和邮件接口:根据短信服务商和邮件系统的要求,开发统一的接口,支持多种协议。建立发送和接收数据分析和统计功能。

3.3 系统模块结构设计

根据系统分析及设计,得到系统的模块结构图如图2所示。

4 系统设计

4.1 构建开发环境

C#是一种最新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它使得程序员可以快速地编写各种基于MICROSOFT.NET平台的应用程序,MICROSOFT.NET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和服务来最大程度地开发利用计算与通讯领域。C#不支持多重继承,避免了以往类层次结构中由于多重继承带来的可怕后果。.NET框架为C#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易用的、逻辑结构一致的程序设计环境。同时,公共语言运行时(Common Language Runtime)为C#程序语言提供了一个托管的运行时环境,使程序比以往更加稳定、安全。其特点有:语言简洁、保留了C++的强大功能、快速应用开发功能、语言的自由性、强大的Web服务器控件、支持跨平台与XML相融合。

4.2 系统设计

该系统采用基于B/S的多层体系结构设计方案,运用MVC模式,基于C#架构,将数据输入、输出、数据维护、流程按照模型、视图、控制进行分离。分为Web呈现层(UI)、业务层(BLL)、数据访问层(DAL)三个层级。Web呈现层完成页面呈现、用户交互、界面,使用C#框架实现MVC模式,使用C#类封装前台数据,采用Component Art界面框架。业务层是对传送数据进行逻辑判断分折,由大量运行在应用服务器端的用于处理业务逻辑的DAO组件构成实现业务逻辑。数据访问层存放对数据类的访问,即对数据库的添加、删除、修改、更新等基本操作[6]。

5 专家选取实例——科技奖励网络评审专家选取

科技奖励网络评审专家的要求有几下几点:专家按照网评组选取,每组专家不能少于11人、每组专家分别来自不同省份、专家的学科领域优先对应三级学科、专家联系评审不能超过2年、专家年龄小于65周岁、医学组必须有改组对应的小学科领域、专家参与项目回避原则等。选取专家选择备用专家组。

科技奖励网络评审专家选取采用图三所示过程图,生成若干临时数据库、黑名单数据库、回避数据库等[7]。每个专家对应单独的ID号,符合条件专家选取到预选专家库分配随机数,随机数采用asp.net中的专门产生随机数的类System.Random。其中random(number)函数可以产生随机数,Math.random()返回一个有14位精度的0~1之间的数.用法Random ra=new Random()ra.next(1,14);public int[]getRandomNum(int num,int minValue,in maxValue);(获取随机数)public int getNum(int[]arrNum,int tmp int minValue,int maxValue,Random ra);(随机数查重)。

6 结束语

科技项目评审专家的选取是个复杂的过程,涉及项目的研究内容和核心技术,需要建立好选取规则的制定和细节的了解,开发的系统能够分析出学科关联性、项目的关联性,依据每组项目评审要求,设计好评审专家对科技项目学科的覆盖和核心技术领域相对应[8]。通过对专家信息管理和选取工作的调研分析与设计,采用B/S模式,利用C#技术和SQL Server 2008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了一个针对科技项目评审的专家信息管理和专家选取系统,根据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权限,实现专家信息采集、维护和评审专家选取服务,根据评审工作结合短信、邮件平台,实现全面、专业、快速的专家盲选新模式,提高专家选取的透明性和科技项目评审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程慧俐,颜海龙,丘健明.基于C/S的项目评审专家库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中国工程咨询,2008(11):28-30.

[2]邢园园.基于B/S模式的科技部门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3.

[3]王雪芬,王曰芬.专家库中的专家检索技术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2):96-99.

[4]钟世芬,柳荣其,贾年.基于B/S模式的评标专家库系统平台建设规划[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5(2):130-132.

[5]陈争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研究与应用[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2.

[6]李展宗.基于B/S结构的高校实验课程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厦门:厦门大学,2009.

[7]王德明.基于C/S与B/S混合模式的ERP计量器具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7.

上一篇:感谢时间让我成熟杂文随笔下一篇:喷煤车间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