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现代论文

2024-10-05

室内设计现代论文(精选8篇)

室内设计现代论文 篇1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现代都市建筑设计院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现代都市建筑设计院是一家以建筑设计为主的现代科技型企业,由集团旗下多家专业公司和部门于2005年1月联合组建而成。成立5年多来,公司产值连创新高,在集团内跻身前三名,并被上海市连续授予13届和14届上海市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公司以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为核心主业,建筑咨询、建筑声学、房测加固和智能等专业设计为特色,并积极探索专业化、特色化服务,同时,肩负做强、做精和创新“现代设计”核心品牌的重任,是现代集团授权管理“现代设计”资质的日常机构。

公司拥有现代设计集团的坚实后盾,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设计大师、设计咨询精英等组成的一流高端技术人才,拥有60余名国家一级注册设计师。各专业技术人员占85%, 高级工程师占22%。

公司创作成果遍及全国25个省市,世界十几个国家及地区,其中60余项工程设计、科研项目和标准设计获国家、省(市)级优秀设计和科研进步奖。公司在安徽、山东、内蒙古、云南等地共设有分院(公司)或办事处,至今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设计机构进行合作设计和交流。

公司坚持以“创一流作品,营造和谐环境”为宗旨,坚持建筑原创和最新的建筑设计理念,凭借精湛的技艺和先进的建筑技术,以敏锐的市场敏感度和真诚的服务态度,不懈追求建筑设计的独特魅力和设计高品位,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客户的需求,为社会奉献优秀的设计作品。

室内设计现代论文 篇2

一、设计美学与现代设计的关系

设计美学对现代设计本质和审美规律的研究不仅是为了有助于实现一般意义上的设计,而是为了实现一个更美的设计[1]。

(一)设计美学与设计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对美的追求是高层次精神需要和高质量生活的表现。美的设计是凌驾于功能之上的精神愉悦。设计美学可以提高设计师的审美修养及设计水平,同时也推动现代设计运动的不断发展。

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并不局限于经验的累积。 只有人们站在审美的角度对设计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认识,设计才具有其存在价值。设计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载体,它的外在表现也充分体现了设计师对于审美的理解与表达。美学属于哲学范畴,哲学是文化的内在支撑。 内在的成长,促进外部的发展;而外部的飞跃, 也更加促使了内部的文化滋生。因此,两者作为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内在动力,是相辅相成、互生互长的关系。

(二)设计美学成为现在设计的重要根基

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其涉及了社会的诸多方面。然而,任何设计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出现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它的发展则是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上的。优秀的设计师总有一套完整的审美理论体系,所以密斯的建筑设计具有强烈的个人特征。他的名言是:少即是多。这个原则奠定了他的设计方式和形态。

(三)设计美学成为现代设计的指向标

设计美学以研究设计的本质和审美规律为目标。当掌握了审美发展的规律之后,就会清晰地对未来设计走向作出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从历史发展的规律中可以探讨出未来观念的演变过程,同样的道理,审美的规律决定了未来设计的走向与发展。

二、设计美学的构成要素与现代设计

(一)材料要素

无论是在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广场景观设计、工业造型设计还是日常生活用品艺术设计, 首先必须思考所用的表现材料和内部材料。如果设计作品是一个完整的“人”,那么设计师就是赋予这个“人”灵魂的开拓者。

(二)结构之美

结构的表现方式千差万别,造成这种原因的因素有很多,时代的变迁,人们审美的变化和科技的发展。“少即是多”成为了现代设计的“玉律”。这个“玉律”在过去要想得到完善和发展, 需要设计师冥思苦想甚至绞尽脑汁,但是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依靠新的科技,设计师可以省去很多纷繁复杂的试验。

(三)无处不在的形式美

形式是材料和结构的外在表现。在现代设计中,很多设计作品都是用形式说话,仿佛形式是设计作品的开场白,可以生动具体地表达作品的内涵。需要强调的是,从材料和结构出发设计出的产品未必不美;而从形式入手设计的产品如果背离了技术工艺的合理性,就不可能有美的感觉。

(四)功能之美

设计高于生活,却应当适用于生活。如果设计产品脱离了生活的轨道,变得不具任何功能性, 也就失去了本身存在的价值。所以功能美成为了设计美学中必不可少的要素。通过实践和探索, 我们可以得知形式来自功能;形式服从功能;形式表现功能。我们应当拓宽对功能的认识领域, 将使用功能、认知功能和审美功能统称为功能。 只有“形式依附功能”和“形式表现功能”,才有了理论的宽容度,因而真正成为全面的科学的设计原则。

三、设计美学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设计艺术家力图把自然美、社会美、形式美、 艺术美和功能融为一体,设计出审美与功能兼具的艺术作品。现代设计虽然为人类的行为活动, 但它离不开设计美学的理论支持,设计美学不但可以作为现代设计的标尺,同时也成为现代设计的灵魂。只有符合了现代美学的审美认识,才能真正设计出功能、审美与内涵相结合的作品。

四、结语

从现代设计看现代设计美学 篇3

关键词:现代设计 现代设计美 学艺术表现 和谐之美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12-1102-02

一 现代设计美学是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有机统一

设计贯穿人类文明整个形成与发展的全过程,是天赋创造力通过精神活动获得激发的最高形式。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在无数矛盾当中不断取舍的思维活动集合。本质上来讲,设计作品的优劣和设计师的能力高低在设计美学中的概念得以彰显。然而,这其中的“美”充满了主观判断和个人喜好,不仅受到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审美取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另外个体主观的生物性特点、成长经历和内心情结都影响着其对作品设计美与否的判断。尽管设计的标准貌似无法捉摸的形而上学概念,但仍然有踪可循。从实用主义角度来讲,设计最重要的是形式、功能、花费、价值,可持续性等因素在一件作品当中的包容性共存;从审美主义出发,设计则是作品艺术表现中的概念、内容、工艺、惊奇、悬念和沟通功效等和谐交融。综上所述,现代设计美学就是将以上两点兼顾,满足现实功能的基础上给人以感官与心灵的冲击,展现宇宙与生命的张力。本文旨在对当代广受尊重的优秀设计师的高质量设计作品进行解读,试图从中提炼出现代设计对现代设计美学定义和理解,即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有机统一。这些设计者和作品涉及多个领域、多个产业,但都较好地体现了这一核心。

二 马可的服装设计体现了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促进功能

美国美学家阿瑞提(s.Arieti)曾经指出:“创造活动可以被看成具有双重的作用:它增添和开拓出新领域而使世界更广阔,同时又由于使人的内在心灵能体验到这种新领域而丰富发展了人本身。……一幅绘画新作、一首诗歌、一项科学成就或哲学认识都能在未知的大海中增添一些看得见的岛屿,这些新岛屿最终能构成稠密的群岛亦即是人类各种文化。所以任何创造产品都必须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方面它自身就是一个整体;另一个方面又是作为一种特定文化的组成部分或者是人类一般文化财富的组成部分。”

服装设计方面,毕业于苏州大学工艺美术系的著名设计师马可因设计习近平主席夫人彭丽媛女士出国访问服装而再次成为时尚界注目的焦点。马可设计作品表现了人的特质和她内心不同的东西,是人思维的延伸体,能够让“同类”一眼辨出你。她说:“在现在这样的社会,人和人的交往时间常是短暂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能有深入的了解。你穿怎样的衣服,便像你的一张标签,让同类辨别出你,产出与你进一步交往的欲望。我常常发现着穿品味相同的,谈话也会比较投机。”马可的理念反映出其作品中所包含的角色定位和社交促进功能。这体现了她作品中所满足的实用价值。此外,她强调设计师所要遵循的生态责任、道德责任、文化传承责任,展现出一名出色设计师对环境、伦理、文化深刻的危机感与反思。同时,也引领了新的服装思潮,这是中国创造。在广阔的文化符号系统中势必变成了形象化的美感表达。尽管艺术在设计活动中始终属于精神审美的内核部分,但随着人类文化进程的发展也集中反映在商业化的表现中。此次彭丽媛女士出访服装从布料到缝制、染色均贯彻环保理念,并且为纯手工制作就是最好的体现。由于外交场合的特殊性,马可的设计展现出第一夫人的干练和典雅,不要美轮美奂,不要冗繁庞杂,大气而简约,更便于穿者穿梭于不同的外交场合,展现各种肢体语言。从审美角度来讲,马可作品充分将时尚元素与中国传统服饰花色工艺相结合,华贵而现代。并根据彭女士身份及个人特质,将服装、饰品、手提袋、鞋子统筹考虑,浑然一体,充满和谐之美。

三 BMW标志的设计体现了实用主义和审美主义的完美结合

如果说设计形式主要侧重于表象的,那么设计的理念侧重于深层的,设计的情感侧重于表现的,那么,设计的造型则侧重于创作方法的范畴。换言之,作为设计物的存在,设计师通过设计行为给予作品以美学意义,而这种美学意义最终集中在作品实际形式和知觉形式的关系中而被揭示。“在与物体轮廓线的关系中,当我们的动觉观念产生并发展时,我们就把一个形式归于这个物体,而这个形式不受物体变化着的外观所支配。形式使我们只依赖于物体而定的知觉中的因素,它既是通过运动直接获得的,又是从外观推测到的。实际形式是设计作品最终定局的视觉结果。它具有概括、稳定的特性,但又是欣赏者对这个实际形式获得的审美判断。

产品设计方面,BMW标志的设计无疑体现了实用主义和审美主义的完美结合,实用性的基础地位需要得到进一步加强。标志作为一个产品或公司文化、理念、特质的集中体现,在极大程度上具有广告宣传、争夺眼球与抢占大脑空间的作用。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标志设计的核心问题就是给客户印象深刻与否。BMW的标志在推动宝马百年发展的历程中功不可没。该标志并没有过于繁杂的图案,同时又避免了过于简单的漂浮感,B.M.W三个字母赫然位于顶端,诉说一个最简单最基本的事实一品牌名称,可谓开门见山。内圆被分割成四个扇形并依次以蓝白交替相间,色彩的对比度强烈,给人造成视觉冲击,留下深刻的印象。整个标志似汽车方向盘或滚动的车轮,自然地展示出产品的自然属性。BMW标志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设计上进行了多次微调。由华贵堂皇的金边变为白边,使标志更加年轻化;蓝色扇形颜色加深,更富有科技感;从平面到立体,体现了现代化。以上变化,充分诠释BMW标志设计坚持与时俱进,确保其展现其不同历史时期产品理念的实用价值。同时,BMW标志也是工业设计中的美学精品。以BMW当前标志为例,黑白对比,厚重而轻盈;蓝白对比,清新而典雅;立体层次对比,新锐而经典,历史感与未来感融为一体。整个标志,两条闭合曲线与两条直线交叉组合,布局匀称,柔和与刚毅、速度与稳定都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图1)

nlc202309011136

四 博物馆的功能性和苏州园林的艺术性体现了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的平衡

建筑设计方面,苏州博物馆的设计者贝聿铭出色的糅合了博物馆的功能性和苏州园林的艺术性,实现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的平衡。博物馆的本质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载体展示场所,其最基本的功能可以归纳为“博览”二字。历史遗物的陈列需要大面积展厅,不同展览内容与主题的划分要求多个展厅,走廊过道及基础设施要满足人流最高峰时的压力。贝聿铭的设计布局合理,使游客在穿梭于各展厅之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行走和转弯,展厅、布景、走廊的设计统筹规划、综合考虑,提高空间利用率。确保了展品合理的陈列密度以及游客良好的参观体验。从美学角度出发,苏州博物馆体现了苏州园林艺术的精髓,亭台楼阁轩榭相互映衬,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得益彰。无论是鸟瞰、近观、入园、入室,参观者在任何角度都会感受到强烈的淡雅、和谐、灵动和变幻之美。(图2)

五 Michael Young的家具设计体现了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和谐创造

工业设计方面,当代西方设计在结合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英国设计师Michael Young设计了一系列名为Deus ex machina的家具,这一系列家具包括一个标准组合架、一款灯具和一张书桌。Deus ex machina系列家具体现了工业应用和美感展示的统一。Michael在设計时确立了他的著名的铝制链环,同时将审美的脆弱感和材料的强度结合起来。在提供一个灵活而实用的功能的同时,还通过这款置物架的基座和分支展示了精密的工程设计和自然大方的造型。还有一系列散发着柔和光芒的灯具,有着亚洲风格的轮廓外形,实际上它却是由实心的铝制固体制成的,每一款都通过挤压成型,并用数控切割方式软化,使光线能够透过那些鳍状结构。桌子用简单的形式表现了其功能,也是一个大型的压制品。这个设计试图将当代办公桌的所有功能都巧妙地通过一个铝制造型体现出来。(图3)

六 实用主义与审美主义贯穿于设计之中、融会贯通

事实上任何一件设计作品的结构变奏要转化成美得感染力首先是由外部形式传达的。通过对服装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西方家具设计作品的初步分析,我们在此归纳出设计美学的最基本标准是将实用主义与审美主义贯穿于设计之中,融会贯通。还可以在设计家的引导下向更强烈的风格化方向转变。通过创新与感悟加入设计师独具匠心的理解,在浑然天成中呈现生命与人性的本质。挖掘个人感受不仅与整个时代的审美风向紧密相关,而且面对眼前的艺术氛围有一种超越的敏感性,这种敏感性来自于设计家对当代视觉意识的强化以及对未来视觉意识的探索。纵然时尚潮流变化万干,可真正有生命力的设计作品必然要做到这一点。因此,从现代设计看现代设计美学,让新的感受变为新的思想再融入新的设计风格必将成为当代艺术设计家们向未来求索的重要方向,在此过程中能给予人类一条到达精神目标的最好捷径。尤其在今天这个设计繁华的时代,设计的个性化、多元化、持续性、艺术性、技术美等设计观念推动着整个当代生活的时空变化,使得各种设计现象顺应着快节奏的当代生活穿梭般地运动和相互碰撞,这是文化艺术的繁荣景象,也是更高层次的设计美学在新的观念作用下的具体表现,最终从设计作品直觉的关照中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现代风格室内设计说明书 篇4

当今社会的技术条件发展到处理简单的功能问题已毫无困难时,如结构、材料、保温、隔声等,人们就不再满足于只有遮风避雨的居住环境,还要求与环境有更复杂的交流环境,尤其是生活环境的文化内涵,其负载的信息成了人们关心的课题。消费文化从而进入了新的阶段:不仅仅消费物质产品,还要将文化作为消费对象。

1、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室内外光光的四壁,毫无装饰的室内、理性的简洁,使室内外千篇一律。久而久之,人们对此感到枯燥、冷漠和厌烦。与建筑设计的后现代主义一样,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室内设计出现于现代主义风格之后。

2、现在后现代主义的建筑与室内设计,追求一种文化媒体的传播,寻求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价值;强调室内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反对简单化、模式化;讲究历史文化蕴意,追求人情味,从地域历史出发,以及从地区文化、传统文化出发,创造使人有一种归属感的环境,这种历史主题与现代感的融合真正体现了大众的风格。后现代主义崇尚隐喻与象征的表现,尤其室内设置的家具、陈设艺术品等往往突出隐喻的意义;提倡空间一时间的新概念,以“多层空间。扩展视野的空间;他们的仿古不是直接的复古,而是采用古典主义的精神、仿古典的技术,寻找新的设计语言,大胆运用装饰色彩,追求人们喜欢的古典的精神与文化;在造型设计的构图中吸收其他艺术和自然科学的概念,如夸张、片断、折射、裂变、变形等;也用非传统的方法来运用传统,刻意制造各种矛盾,如:断裂、错位、扭曲、矛盾共处等,把传统的构件组合在新的情景中,让人产生复杂的联想,目的是创造有意义的环境。

3、设计给人创造了新的环境,又破坏了原有的环境;设计既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又经常成为过分的奢侈;设计既有创新与突破,但又破坏了人们熟悉的环境,并强加于人们不熟悉的环境……越是高度文明,越是充满各种矛盾与冲突,这便是后现代主义产生的背景。今天,用一两种标准来衡量设计已是不可能的了,迎接我们的是多元化时代的设计风格。

本方案是围绕现代简约为主题,适合于30岁左右的三口之家居住,再加上中式的设计元素在里面。相互结合,相交融。以简洁明快的设计风格为主调,简洁和实用是现代简约风格的基本特点。简约风格已经大行其道几年了,仍然保持很猛的势头,这是因为人们装修时总希望在经济、实用、舒适的同时,体现一定的文化品味。而简约风格不仅注重居室的实用性,而且还体现出了现代社会生活的精致与个性,符合现代人的生活品位。全面考虑,在总体布局上方面尽量满足业主生活的需求,主要装修材料以樱桃木,壁纸为主,以樱桃木的优美含蓄,壁纸的朴素大方来装饰墙面的景点。更体现现代简约的之感。创造一个温馨,健康的家庭环境。

餐厅是家居生活的心脏,不仅要美观,更重要的实用性,整体性。餐厅的灯光很重要既不能太强又不能太弱,灯光则以温馨和暖的黄色为基调,顶部做了简单的吊顶。墙面贴了局部壁纸,在餐桌的墙面上作了一个台面,可以摆放一些饰品,可以增加以下餐厅的情调。餐厅的垭口用实木套做了装修。

功能方面,客厅是主人品味的象征,体现了主人地位,品格,也是交友娱乐的场合,电视背景墙采用石膏板做的四个几何造型,既简单又大方,再加上色彩为金黄色的壁纸(属暖色调),配上顶部照下来的灯光,整个电视背景墙把客厅提升起来。沙发背景墙只做了简单的处理,用细木工板贴上黑色的亚克力板,做了一个悬挂的台面,上面可以放装饰画等,一些装饰品非常实用。

简洁和实用是现代简约风格的基本特点。加上传统的中式风格让人感觉舒适和恬静,适度的装饰是家居不缺乏时代气息,使人在在空间得到精神和身体的放松,并紧跟着时尚的步伐,也满足的现代人‘混搭’的乐趣。

室内设计现代论文 篇5

室内设计涉及到的领域非常多,其不仅仅要考察设计者的美术功底,同时,还要求设计者要懂得工程学、计算机技术、艺术学和心理学等,室内设计的目的在于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因此,在进行室内设计的时候要结合人们的心理, 从而提高室内设计的美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室内设计主要是对人们的居住环境的设计,所以,应该对人们的心理进行全方位的了解,才能把握室内设计的基本原则。

1 环境心理学的定义

环境心理学通过字面意思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环境,第二部分是心理学,环境指的是人们居住的环境,室内的环境比较闭塞,在进行室内设计的时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室内的结构和色彩等都会影响着人们的心情。 心理学指的是对人们的情感、思维等进行分析。 因此,环境心理学能够将环境与人的心理结合,从而分析环境与人类心理的关系,所以,设计师在进行室内设计的时候要关注环境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从而能够设计出好的作品。

2 室内设计的定义与内容

室内设计是按照建筑物的使用特点,使设计与周围的环境相契合,并且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与艺术手段,从而能够创造出环境优美、实用性强的室内环境。 室内设计要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要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且能够体现设计的风格,让人们都能够满足审美的需求。 室内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空间环境的设计,主要是对空间视觉形象的设计和空间环境系统的设计, 包括对室内装修的设计,运用不同的装饰物,对空间进行装饰,让空间看起来美观,包括对室内陈列的设计,对室内陈列的布局,让室内空间看起来既不空旷,也不拥挤。 在进行室内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运用环境心理学,从而能够使室内设计更加符合人们的心理预想。

3 环境心理学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问题

现在,在室内设计中,环境心理学的应用刚刚进入了起步阶段,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人们越来越追求精神的享受,因此对室内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环境心理学是室内设计人员必须要学习的一类学科, 设计师要本着环境心理学的理念,从而能够促进设计的创新。 在进行室内设计的时候,人们可能不能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也不知道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人们心中所想的设计理念受到环境的限制,导致室内设计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标准。

4 人们在环境中的心理行为

在进行室内设计的时候,应该注意室内的色调和摆设,让人们能够在安静的环境中得到休息。 在进行室内设计的时候,应该充分运用一些物品,从而起到依托的作用,在比较空旷的地方摆放一些家具,使室内设计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4.1 领域性与人际距离

人在语言表达、理性思考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导致了人们在活动中不希望被打扰,在不同的活动中,人们需要不同的场所,在室内环境设计中,要为人们保留一定的空间,而且要按照不同的接触对象,在不同的场合,形成距离的差异。 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下,心理状态也会发生一些改变,人们的心理与环境还是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的,人们都希望自己所想的事情不要被环境所左右,不要被外界的事物干扰,恰好,室内环境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空间,人们可以在室内与外界空间产生距离,从而不被打扰。 室内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让人们与环境之间既要具有一定的亲密程度,但是又要保持距离,让人们能够感受到空间的美感。 例如学生在选择宿舍床位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角落的位置,而不会选择靠近门的位置,那是因为人们的心理因素决定的,人们都不希望被外界的环境打扰。 在休息的过程中,人们都是在室内的,所以,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人们在室内更希望能够得到良好的休息。

4.2 安全感的依托

在进行室内设计的时候,不是越宽广越好,人们在室内空间中更需要一种依托,从而能够得到安全感。 例如在火车站,人们不喜欢在候车厅停留多时,而是喜欢停留在人群散落的地方,适当的与大量的人群保持距离。

4.3 从众与趋光心理

人们在室内空间中活动时,一般还是喜欢在明亮的场所,人们会从暗处向明亮处驱动,因此,在对公共环境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确保光线是明亮的,可以采用标志性的照明。

5 环境心理学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在进行室内设计的时候, 设计师要充分考虑到人们的感受,考虑到室内设计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视觉冲击和心理感受,在进行室内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人们的感官, 然后充分运用心理学,因此,室内设计师必须要充分利用环境心理学,对室内的环境进行塑造,从而能够让人们在比较理想的环境中生活。

6 室内设计与人的心理的关系

人的心理在室内设计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而且,室内设计要具有实用性,要具有一定的使用功能,在满足人们审美的同时要具有完善的使用功能,这样人们才能在室内过得舒适。 在进行室内设计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满足设计的物质功能,而且还要满足设计的精神功能,要满足人们的精神享受,运用合理的设计来调动人们的感官,这样人们才能在室内安心地工作和生活。 在进行室内设计的时候,一定要符合客观规律,不能过分的夸张,在设计时要在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也要根据人群来进行室内设计,例如,年轻人可能会比较喜欢个性化的设计,但是,老年人却比较喜欢安逸的生活,在设计过程中尽量要设计一些传统的元素。

结束语

在进行室内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人们的主观感受,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多的追求精神享受,对生活的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室内环境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因此,在室内设计中,应该充分运用环境心理学,从环境的角度和人的心理层面去分析,从而能够设计出人们喜欢的样式,让人们能够在更加舒适的环境中生活,而且,当室内比较空旷的时候,可以摆放一些家具,使室内的空间感比较好,让人们能够感受到家的温暖。 而且,在室内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段的人的审美要求,年轻人比较追求个性,而老年人则追求传统的设计。

参考文献

[1] 王志勇 . 分析环境心理学与现代室内设计 [J]. 大众文艺 ,,12:122.

[2] 王广利 . 分析环境心理学与现代室内设计 [J]. 工业建筑 ,,16:279.

[3]关会明。浅谈环境心理学与现代室内设计 ---住宅室内篇[J].建筑知识,,31:183.

现代教学设计 篇6

安璐(2014级,数学教育专业,14102937001)

【摘要】论述了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原则,以及如何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有机融合,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

数学教学

运用

21世纪,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在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击着整个教育,不仅是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变革,它对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理论及教育模式都将引起更深层次的变革,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成了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一方面,我国基础教育正经历一次深刻的大变革,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中小学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这是一场基于知识经济的教育创新,一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大革命。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基础教育的重视,经费投入的增加,在不远的将来,信息技术将更广泛地改善中小学的教学环境,多媒体计算机、大屏幕投影设备和网络将进入每一间课室。这样,如何适应教育环境的这种深刻变化,如何最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问题,就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一、善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多媒体技术能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提供形象的教学手段。实施数学创新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将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方式,它的基本特点是: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等等。这些特点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发挥巨大的作用。

(1)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所谓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的场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与问题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情境的创设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的 学习兴趣,还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分析和探索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动力和方法,使学生更好的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计算机具有特殊的声、光、色、形,通过图像的翻滚、闪烁、定格、色彩变化及声响效果等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向学生提供直观、多彩、生动的形象,可以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初中几何第二册“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时,就可以应用多媒体的鲜艳色彩、优美图案,直观形象地再现事物,给学生以如见其物的感受。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设计出多幅图案:如:等腰三角形、飞机、几幅古建筑图片等,一一显示后,用红线显现出对称轴,让学生观察。图像显示模拟逼真,渲染气氛,创造意境,使学生很快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有助于提高和巩固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性。再例如:在讲授“垂直”这一章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一段大型比赛的跳水录像,出示问题:当选手入水时,水花的大小说明什么? 所有学生几乎同时说出来:“不垂直”水花就大,“垂直”水花就小教师问:“什么叫垂直呢?”接着教师讲解了有关垂直的概念这节课几乎没有费什么力气,就完整的进行下来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明白了什么叫“垂直”,可见这样的情景给学生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

(2)变静为动 突破教学重难点皮亚杰的“建构”的观点是与“活动”的观点有紧密的联系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必须掌握“活”的几何概念,这就必须使学生在几何学习充满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教育家斯腾伯格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视为交往过程,要注重交往的改进,特别强调学生个性的“自我实现”。传统的几何教学中的教具运用,并不能使抽象的几何概念真正的形象化、具体化。而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几何概念真正“活”起来。在用《几何画板》讲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可以使直线转动,产生与已知圆的相离、相切、相交的各种动态的位置关系,并在旁边显示圆的半径(R),并动态的显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学生们可以一目了然的动态的了解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与圆的半径(R)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的数量关系,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同时,推出圆的位置关系,与圆的半径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之间的关系,相离<=>R<d相切<=>R = d相交<=>d<R学生的脑海里只要一提到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就想到旋转着图像。类似这样的课件还有《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等。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来源于对周围的事物的理解和对知识的观察和分析,现代教育观点认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和发现这个知识的过程是一样的。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很难提供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足够的时间,使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体系,而多媒体技术可以无限的提供给学生学习的空间和相对宽裕的学习时间。我认为 几何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教学中涉及的事物形象、过程等全部内容再现于课堂,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使难以觉察的东西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的感觉能力可及的范围之内。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学生如何画角是一个重要内容。教师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黑板上画给学生看,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如:学生走神,教师画时部分学生不注意看;教师作图时,身体遮挡住部分学生视线等等。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情形就大不一样了。我们可以先用多媒体演示画角的步骤和基本方法,由于用多媒体演示,手段新颖,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给学生留下的表象深刻。演示结束后,教师再到黑板上示范画角,最后让学生独立画角。这样的教学过程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生对画角方法清楚明了,教学效果好。例如在研究《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时,传统教学方法,只能在黑板上画几个图,给学生几个公式,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给出充分多的图形,让学生在观察中,分析众多图形,并且在分析后得出结论,并可以在更多图形中验证,使学生自己得到正确的公式,在几乎是无限的空间中,研究几何图形,从中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是传统教学不可能做到的。真正做到陈重穆教授提出的“淡化形式,注重实质”的效果。彻底的摆脱了教学中“烧中段”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自己自主的建构知识体系。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师节省出大量的教书时间,可以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取最大限度的信息量,争取了更多的思考时间,可以利用图形的颜色和图像的闪烁给学生以暗示,还可以通过平移和旋转使学生了解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发现中掌握知识。还可以利用师生界面进行超级连接,达到师生互动,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动态的,“活”的几何。

二、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原则

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数学学科大概是最困难的。不像英语、生物、地理等学科的教学软件可以做得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因为数学需要进行思维训练,不仅依靠课件表面的生动难于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热情,而且也难于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研究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原则,考虑在多媒体辅助下什么是理想的数学教学。(1)启发性原则

数学科学的最大特点是集严密性、逻辑性、应用性于一身,而这也正是数学被公认为“难”的地方,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应力求促进学生对抽象的数学概念和严谨的数学证明的有效认知。使用多媒体技术不能追求表面的生动、界面的漂亮,而应注重启发性,让学生有思考的欲望。有些内容过去单凭教师的“说”,学生不好理解,现在多媒体能帮助教师“说话”,抽象和直观有机结合起来,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当前市面上出售的数学教学软件就缺乏启发性。所谓讲解就是在屏幕上显示出有关的概念、定理、公式,不谈他们的来源和用场,不谈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发展,更不谈最值得领悟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所谓练习就是在屏幕上显示出答案,有的甚至连必要的过程都没有,对于判断选择题或一类简单的填空题,计算机倒是有些交互功能,但反馈信息却谈不上任何启发性。启发性是数学教学的灵魂,现在则需要考虑如何在多媒体辅技术的支持下设计出比传统教学更富于启发性的教学。(2)针对性原则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能用统一的节奏,同样的策略,面对全班学生,更多地只能考虑共性,难于照顾个性。而每个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与经验不同、思维有快有慢,教师在课堂上不可能做到针对每一个学生。多媒体辅助教学情况有了一些变化,学生一人一机利用教学软件学习,他们可以利用键盘或鼠标控制学习节奏,还能通过菜单选择他们需要的内容或帮助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多媒体辅助教学要有针对性,就要设想电脑在和学生面对面地交谈,学生看到电脑的每一屏他可能怎么想,下一步屏幕上又该显示怎样的具有启发性的文字或图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3)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传统教学强调学生为主体,而现实依然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处在一种被动的地位。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改变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方式,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数学学习情境,让学生参与到数学的活动中,甚至是自做课件,可以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更好地促进认知。把多媒体技术作为一个认知数学的工具与环境,应能改善学生的数学活动,给学生的参与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和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集体协作能力,并能增强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使学生由原来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积极的参与者,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产生一种全新的信息交流的手段,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富有时代动感的、具有吸引力的学习环境。它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知识的同化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多媒体毕竟是一种辅助手段,我认为教师在多媒体辅助教学及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使多媒体培养学生素质的同时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

首先,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其次,教学手段全面结合,以利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第三,多媒体课件不能代替规范、系统性的板书。第四,不能忽视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最后,加强学生情感、意志、价值观等的培养。参考文献

[1]袁智强.数学教学学报,2002,11(2):95-97 [2]郑毓信.数学教育:从理论到实践[M]。上海: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68。

[3]张波.关于数学CAI公开课的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1,10(1):44。

[4]王鹏远、王选勃、王珏.如何用几何画板教数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5] 孙杰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7。

现代室内设计的色彩搭配 篇7

人的活动离不开建筑的室内空间,在物质高度发展的今天,营造一个满足身心健康双重标准的室内空间,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个难题,色彩无疑是首选的解决元素,它较之构图、造型及其他表现语言更具有视觉冲击力,也更能发挥其诱人的魔力。再者,人们对色彩的理解比过去更加理性、个性,并渴望在传统中寻求全新的色彩刺激。因此,一个成功的室内设计师还必须较好地运用色彩对室内环境的设计理念进行完整、准确的阐释。色彩是构成造型艺术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颜色能引起人视觉上不同的色彩感觉。室内色彩设计包括空间、形式、结构、光线、材料以及色彩的运用,而设计因素中往往被忽视的并且最重要的就是色彩。成功的色彩设计是把所有的色彩和其他材料作为一个色彩组合来处理。

1 色彩的知觉与情感

色彩本身并没有知觉与情感,也没有绝对的美与不美,它的美是在色彩之间的相互组合中体现的。这与音乐的道理相同,不同的色彩配合能形成富丽华贵、热烈兴奋、欢乐喜悦、文静典雅、含蓄沉静、朴素大方等不同的情调。当配色形式反映的情趣与人的情绪产生共鸣时,人就会感到和谐愉悦,这就是色彩的知觉与情感,它会因地理环境、文化背景等差异而不同。对同一种颜色,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联想。不同的时代,人们对色彩的爱好也有变化。现在随着人们审美观的丰富多彩,必将促进室内环境中色彩观念的改变与进步。

因此在室内色彩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充分利用人们对色彩的知觉与情感来支配色彩在室内空间中的分布。

2 室内设计中色彩的作用

室内的立体环境时时刻刻包裹着处于其中的人。只要身处一个具体的室内空间,它的色彩就在不断地对人生理和心理产生影响。日积月累,这种影响将变成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即使一件小陈设在色彩上的改变,也会产生巨大的力量。比如,日本东京有个咖啡屋的老板做过这样的实验:让三十多人每人都喝四杯同样的咖啡,但盛咖啡的杯子颜色不同,分别是咖啡色、红色、青色和黄色。实验结果是有67%的人认为咖啡色杯子里的咖啡太淡,85%人认为青色和黄色杯子中的咖啡既不浓也不淡,而对于红色杯子中的咖啡有90%的人认为太浓了。此后,咖啡店老板把他店中的杯子一律改为红色,既节省了原料,又给顾客留下了良好的映像。

室内空间的基调选择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必须和空间主题相吻合。色彩具有强烈的联觉作用,能够直接告诉受众该空间的性格,从而影响人们的自主选择。比如:美国纽约一家地处繁华地段的大饭店,开业后生意冷清,无奈之下老板请来一位设计师帮忙,实地考察后,设计师建议将饭店的顶、地、墙全部由火红色改为淡绿色,老板在按此建议执行的同时自作主张把餐台等陈设也改成了淡绿色。此后,就餐的客人很多,但饭店老板又出现新的烦恼:顾客就餐完毕不肯离开,大大影响餐座的利用率。于是,老板再次请教设计师,怎样让饭店既吸引顾客,又不让顾客多逗留。设计师建议老板将餐台的色彩改回鲜艳的红色。因为红色能刺激食欲,但醒目的红色又不宜久看,在鲜红的餐台上交谈久了会使人烦躁不安,故客人们吃完便走,下一拨客人就可以入座进餐。

由此可见,室内色彩可以帮助人们表达丰富的情感内涵;可以引导人们按照设计师的意愿去重视某些因素,忽视某些因素;可以在有限的室内范围内使目标物变得最大或最小、最近或最远;可以改变室内空间形式。如利用创始于1966年的超级平面美术的手法,打破室内六大界面的限定,自由地突出其抽象的彩色构图,模糊或破坏空间原有的构图形式。

3 现代室内空间色彩协调的基本原则

3.1 同类色的协调

同类色是指一种色相的深浅变化。如环境整体色彩确定为统一的蓝色调,那么室内环境的色彩必须在蓝色的同种色中选择,只能在冷暖、明度、彩度上加以调节变化。同类色的配置既有色相上的同一基调,又有色调上的细微变化。这种配色效果具有平和、大方、简洁、清爽等性格,便于取得整体的协调性,宜用于庄重、高雅、宁静的场合,也适合于小体量的空间。

3.2 邻近色的协调

邻近色的配置既保持了基调上的共同倾向,又含有色相上的冷暖变化。运用邻近色的配置易于表现色彩的不同性格、色彩节奏的起伏与色彩韵律的变化。使用邻近色调时,要注意色彩运用面积的大小、明暗的层次、色彩的纯度以及主次的变化等。

3.3 对比色的协调

对比色的协调是在室内色彩配置中,是近似互补的关系。对比色的双方不包含对方的色相,容易形成鲜明的对照,这种协调关系具有强烈、活泼、热闹的情感氛围。可以通过醒目的对比色突出室内空间重点,强化室内空间层次,小面积的对比色对于基调统一的空间具有画龙点睛的活跃效果。使用时,应注意面积大小的差异、色彩纯度上的对比、色彩明度上的对照等。切勿大面积对比过于强烈,对人的视觉刺激太大,会产生不舒适感。

3.4 色彩与人工照明的协调

室内色彩在人工光源的影响下,不仅改变色相,而且彩度和明度也会发生变化。在同样的光源下不同的色彩会被看成是同样的颜色,这是条件等色原理。反之,在不同的光源下,同等的色彩也会产生差异。不同的光源照射在物体的表面,经过不同的选择性吸收,从而产生色差,比如:同样的红色,在白炽灯下显得更红,而在荧光灯下则成为紫红色。光源对物体色彩所产生的影响称为光源的显色性。对于辨色性要求较高的室内环境,必须选择显色指数较高的光源。对于某些特定的功能空间,则可以有意识地利用光源的显色性原理,产生色彩的良性失真,从而帮助产生特殊的环境氛围。

3.5 色彩与室内空间“个性”的协调

在进行室内色彩设计时,空间的“个性”对色彩的搭配有重要影响。例如:不同空间(如工作室、病房)的使用目不同,其对色彩的要求、气氛的形成各不相同;室内空间使用者的类别不同,其对色彩的要求存在不同倾向,色彩应满足使用者的喜好。再如:使用者在空间内的活动及使用时间的长短。学习的教室、工业生产车间……不同的活动与工作内容,要求不同的视线条件,以提高效率、安全性和舒适度。

此外,空间“个性”因素还包括该空间所处的周围环境因素。色彩和环境有密切联系,尤其在室内,色彩的反射可以影响其他颜色。而且不同的环境,通过室外的自然景物也能反射到室内来。所以室内色彩还应与建筑周围环境相协调。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室内空间色彩搭配有很灵活多变的处理方式,可以根据所要表达的色彩感受的不同加以调整。比如,在室内门、窗、壁炉等元素中选取一部分,在色彩上加以强调从而使其成为点缀色;在某些特定功能空间内,作为点缀色的植物也可以作为背景色出现,在这种空间中,原本属于主体的家具则可处理成点缀色,使整个空间和谐、自然,等等。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室内设计的色彩搭配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还有很多要考虑的因素,如材质、光线等。室内色彩的搭配应以人为本,从整体上入手,把握好色彩的特性、个性,正确处理好色彩的对比与统一,积极认知、实践、开拓,利用时代的固有色,把室内空间布置得更加合理、美观,给我们带来或亲切或温馨或有趣的情感体验,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美满,以满足人们的消费心理需求,达到满足和平衡人们精神与心理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陆震纬,来增祥.室内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黄国松,色彩设计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

[3]吴镇保,张闻彩,色彩理论与应用[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4]吕根槐.浅析室内色彩装饰和人的视觉效应[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12).

[5]李彬彬.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机械设计中现代设计研究 篇8

关键词:机械设计;设计技术;应用

现代设计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在机械设计中,为发挥现代设计技术的优越性,应重点把握好现代技术中的IT技术、数学知识和新概念方面的内容,面对机械设计日趋复杂的现状,不断探索现代设计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现代设计技术的应用水平,进而促进机械设计又好又快地发展。

1.现代设计技术概述

机械优势设计主要是面向市场竞争来争取新的设计优势,这个设计方式与单纯的追求设计的创新不同,不能以个人的兴趣作为设计的出发点,也不能只是单纯的为了追求某一种品位的设计。由于机械设计总归是要面对市场,面对客户的,所以,机械设计要对产品的市场进行需求分析,寻求在当前及以后的市场上起主导地位的产品和技术方向,使产品实现过程建立相互协调的联系,并且开发吸收有效的设计技术到整个产品的各环节中去,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那些采用了新型设计理念的产品,可能在投放市场之后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但是也不一定就是成熟的产品。所谓的优势设计是以正确的设计为前提的,要用创新的思想来面对市场,找到属于自己产品的竞争优势。现代设计技术是对传统设计的革新,它基于传统设计而产生,在设计过程中融入了现代化设计理念,使设计技术更符合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因此深受人们的亲睐。从设计方法上看,现代设计技术从设计的大局着眼,注重设计方法的整体系,用系统性的思维方式,将传统的经验法提高到理性的层面,着重致力于设计创新,力求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赢得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现代设计技术中,不仅要考虑产品的实用性,而且还要从产品的美观和安全性能方面设计,根据产品的功能和市场需要进行设计。不难看出,现代设计技术是一门多学科、多专业相互交叉的技术,在现代化设计理念的指导下,将现代设计应用到机械设计中势在必行。

2.现代设计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2.1 IT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IT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仿真与虚拟设计技术、网络协同设计、并行设计和智能设计。其中,仿真技术以计算机和专业设备为工具,设计的模型模仿实际需要而产生,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虚拟设计则设计者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的设计,这种多维化人机交互信息环境,使实际产品应有的要求得以在虚拟的环境中实现。网络协同设计结合独到的软件设计理念而产生,对软件模块和项目管理统筹安排,从图形的设计、校审到打印归档等都有机统一起来,使成本可以降低,可以更快地完成设计。并行设计更强调功能上和过程上的集成,是相对于传统的串行设计而言的,更强调功能上和过程上的集成,力求更好的满足客户对产品综合性能的要求。就智能设计方面来说,智能设计采用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思维活动,能够较好地支持设计过程自动化,从而成为设计人员的重要辅助工具。

2.2 数学知识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数学知识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要把握好三个关键点,一是有限元法;二是优化设计;三是产品可靠性设计。有限元法又称有限单元法,是一种高效能、常用的计算方法。从数学知识理论方面来说,是求解偏微分方程的一种有效的数值方法。优化设计则要求先建立符合实际的数学模型,将设计要求用抽象化的数学符号表现出来,如约束条件和函数,建立目标函数,并根据所建立的模型,寻求最优的设计方案。如机械设计对载荷和工艺方面的要求就可作为设计参数。另外,在应用现代技术进行机械设计时,对于产品可靠性的设计应建立在产品设计之初,以机械的载荷和强度等影响因素为基准,应用可靠性数学理论与方法,保证机械及其零部件满足给定的可靠性指标,可以保障机械的可靠性。

2.3 新概念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新概念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是指绿色产品设计的概念和机械创新设计的概念。具体说来,绿色产品设计是从产品的安全生命周期出发,将生态环境观念有意识地融入到机械设计中,考虑了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对环境的影响。为减小能源消耗,机械设计在应用绿色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应考虑废弃产品如何回收、再生和利用,对产品和零部件的回收再生循环或者重新利用,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机械创新设计的设计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直觉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过程。其中,直觉思维是意识形态领域对机械产品的直观反映,具有强烈的灵感凸显特点。至于直觉思维是否具有实用性,则需要逻辑思维来判断,通过逻辑推理思维进行分析,在反复实验中确定机械产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而对机械产品的创造过程也就是机械创新设计的过程。

3.结束语

设计产品总归是要面对市场的,我们在设计创新产品时要学会进行市场的需求性分析,努力了解市场的需求倾向,使之处于主导地位,使产品形成一个相互之间都协调发展的环节,从而不断增强企业在市场发展中的综合竞争力。那些刚投入市场的创新产品或许刚开始会出现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但是时间一长后就会发现其中可能还存在不成熟性。其实所谓的优势设计是能够保证以正确设计创新为目标和前提的,是要充分利用创新意识来面对市场调剂的,所以,我们必须在这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市场优势。伴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各个领域技术的相互融合,工程技术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机械设计中灵活运用各种现代设计技术,只有这样设计出来的产品才能满足社会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毛银氚.浅谈机械设计技术的现状与趋势[J].装备制造技术,2012

上一篇:为了解决教学问题而研究下一篇:协会换届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