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学习方法与建议

2024-09-15

高中政治学习方法与建议(共14篇)

高中政治学习方法与建议 篇1

作者 | 纸盆

1、理解课本

高中的政治课本还是最重要的,特别是政治课本中对分析、作用、影响、意义等内容,都是需要背诵掌握的,当然不能死记和硬背,还要努力的提高我们对政治知识的理解能力,更注重多领域的涉猎,全方位的发展。

2、丰富视野

我们学习政治除了从课本和做练习外,我们寒假要每天从电视新闻或者新媒体上多了解实事新闻,多提高我们的视野已经见识,除了看之外,我们还要运用我们学习到的知识来分析这些政治事件,以此来锻炼自己,还有要多注意一些政治大佬对时事政治的分析,这些对你的政治思维有很好的帮助。

3、参与社会实践

政治是离不开生活的,政治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可以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来思考政治。你可以调查市场上不同商品价格的变动及其影响等事情来了解某些政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高中政治学习方法与建议 篇2

一、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理论依据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生活的科学, 而生活是真实的, 具体的。作为社会人文科学的思想政治课教学, 其本质也应是对生活真实的体现。现在的高中年级学生正值少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 他们能根据教学要求比较稳定地、长时间去观察某种对象和现象, 开始用批评的辩证观点看待周围的事物, 喜欢独立地寻求事物现象的原因和规律。为此, 学习中他们喜欢争论、探讨、追问, 喜欢独立活动, 独立完成任务。现代心理学中人本主义理论认为, “应该把学生看成是‘人’, 而不是‘较大的白鼠’”, 因而“学生是一个有目的, 能够选择和塑造自己行为并从中得到满足的人, 他们各有其求知向上的潜在能力, 只要视他们为活动的主体, 为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他们就会学到所需要的一切”。高中政治课教学首先必需建立在其一定量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指出:“学生是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有可能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人。”“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因而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 是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向。《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实验) 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和理解, 并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是指在高中政治教学中,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联系生活讲政治, 把生活经验政治化, 体现“政治教学源于生活, 寓于生活, 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因此, 政治教学生活化应包含以下三个基本特点:日常生活课堂化、现实生活学生化、可能生活学生化。

二、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实践建议

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构建“列举生活事例——提出政治问题——进行课堂活动——形成政治知识 (可循环) ——知识应用”的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模式, 重在根据学生心理特点, 从生活实际出发, 通过列举生活实例, 通过学生观察、想象、参与、汇报交流、小组讨论、课堂竞赛等教学活动的开展, 强化政治知识, 改变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 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在生活中发展。

1、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时事点评。

2008年在我国将举办的奥运会主体育馆称为“鸟巢”, 它是一个投资巨大的项目, 它的建设方案公布之后, 许多有识之士纷纷表明自己的各种想法。对此, 政治课教学可以组织相关的点评议论活动教师在学生点评活动过程中对双方的观点进行点评, 通过时事点评活动, 学生就能分别从我国的国情和国力、我国公民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的利益、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等角度, 交流各自的看法, 表达共同的志向。

2、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辩论赛。

高中政治课教学在学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这一内容之后, 教师可以选定“经济生活中制定和遵守规则是否有好处”与“信用在经济生活中是否有积极意义”的论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先就这一命题, 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 如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 法律和道德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等内容, 供学生讨论正确与否, 并阐述理由。由此让学生在辩论中明辨是非, 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

3、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专题讨论。

高中政治在教“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一课时, 教师可以引用一段诗意般的材料导入, 并声情并茂地朗读:“你用母亲般的温暖拥抱着我们, 您用父亲般的胸怀呵护着我们, 斗转星移, 您领导着中国革命走过了80年光辉历程, 您带领着中国人民不断登上一个又一个高峰, 您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共产党!您是伟大的!是不屈的!社会主义航船靠你掌舵, 社会主义事业由您领导。您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您是中国人民永远的希望!在您80诞辰之际, 我们——朝气蓬勃的青少年, 呈上自己的厚礼, 不用蜡烛, 不用蛋糕, 只有一曲心中的歌——党啊, 我们热爱您!”然后以上述材料为主题, 结合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进行分组讨论, 畅所欲言。

4、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调查采访。

在教学“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时, 政治教师可带领学生“小记者”走出课堂, 采访当地相关领导干部和村民, 调查本地水质变差的真正原因。

三、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中实践上应注意的问题

在新课程背景下政治课生活化教学实践, 教师还应注意以下一些错误的倾向:

1、重视外在形式, 忽视教学实效。

新一轮课改的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这就需要彻底转变传统的由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做的教学方法, 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然而在实践中, 一些教师只注重教学生活化的形式, 而忽视其内涵。教学生活化成为了“美丽”的外衣, 难以产生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有政治课教师在讲解“公司的经营与发展”这一框时, 视频导入新课后, 通过几大页的海尔集团发展的文字材料, 利用余下的时间进行整个班级的分组讨论, 讨论很热烈, 学生总结的海尔集团发展的原因也很多, 但最后教师没有进行适当的教学目标的总结, 结果教学没有通过一定途径让学生明确重点难点, 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达成。

2、重视生活教学素材数量, 不求教学质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他人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而形成的。这要求政治教师一要大力开展情境教学, 在提供的近乎真实的情境中帮助学生实现意义建构;二是要构建基于资源共享的新型师生关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受到信息资源掌握程度的影响, 教师就是要让学生充分详实的资源背景下充分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有些教师认为新课程背景下有效生活化教学必须在生活化课堂中展示更多更丰富的资源, 片面的贪大求全, 结果学生无暇顾及生活素材全貌, 影响教学实效。

3、重视媒体运用, 忽视传统技能。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 被称为教育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 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课堂, 可以展示生活素材、创设生活情境, 能够帮助学生内化新知识、习得新技能, 从而进一步增强理论知识的现实应用能力。但是采用多媒体教学并不排斥传统的教学方式, 在某些具体内容教学上, 多媒体教学并不一定比传统的“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效果来得好。教学一定要防止由过去的“人灌”转变成“机灌”。

高中政治学习方法与建议 篇3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案例的收集

1.通过生活实践收集

思想政治课教师离不开生活实践,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当具备的素质。生活实践是收集案例的最佳渠道,在经历具体事件的过程中,能够充分了解事件的细节,体会事件当中蕴含的理论,因而能在教学过程中生动、形象、细致地予以讲解,以事论理,以理说事,使教学与实际紧密结合,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关于投资理财的理论,就可通过收集教师自己炒股、购买国债、购买保险、储蓄的事件,关于消费理论可收集教师自己生活变化、购物、生活消费观念的事件。又如关于唯物论的教学,教师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阐明物质决定意识,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没有鬼神存在。又如关于国家制度,通过教师自己的经历来整理教学案例,会增强教学实效。

2.通过网络搜索收集

网络信息量非常大,更新很快,是教师高效备课的理想渠道之一。通过www. Google.com ;www.baidu.com等专门的网站搜索相关案例,效率很高,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容易找到刚刚发生的一些典型案例。

3.通过查阅资料收集

阅读有关材料是教师经常使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这也是收集案例最方便的方法,即通过阅读报刊杂志收集案例。特别是那些在社会上、理论界引起关注、争议的案件,是教学的良好材料,它不仅可以说明理论的一般问题,而且可以透视理论与实践的之间的结合点,强化学生主动学习、主动研究意识和兴趣。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案例的选择

1.注重导向性,以正面案例为主

选用案例应以正面教育为主,反面教育为辅。有些揭露社会阴暗面、丑恶面的案例并不是不能用,而应慎用、少用。如果教师上课时大谈特谈的都是一些消极的东西,而学生判断是非,分析问题的能力尚有欠缺,学生容易产生错觉,以为党和政府已丧失人民的信任拥护和治理国家的能力,会使学生思想上产生迷惑和动摇,不利于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和社会主义信念的树立,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运用事例时应把握正确的方向,唱响主旋律,多弘扬正气,讴歌正义,用积极的例子去激励学生。

2.注重时效性,案例要及时更新

引用的案例不应是陈年旧事,而应紧跟形势,是发生不久的。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兴趣,有新鲜感。如在讲到对外开放时,可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和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对外投资中跨国并购的具体实例。运用这种新鲜的时政新闻,切中了学生的关注点、兴奋点,使学生在饱满的精神状态下完成了学习任务。

3.注意客观性,案例要反映真实事件

教师在使用案例教学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案例应该反映真实事件。具有客观性的特点。劳伦斯说:“一个好的案例是一个把部分真实生活引入课堂。从而可使教师和全班学生对之进行分析和学习的工具。”一个好的案例可使课堂讨论围绕真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案例是对一个复杂情景的记录和描述,必须剖析这一复杂情景并如实复原,以使人们能够理解。

4.注重生活性,案例要贴近生活实际

引用的案例最好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与己有关,而不是遥不可及、关系不大。如讲到“劳动者有遵守职业道德、提高职业技能的义务”时,可举本校教师牺牲业余时间参加进修学习的例子;讲到政府职能时,可选本市县区如正安县的教师可选用正安县政府绿化城郊,建设农村沼气池等案例。通过这些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使学生感到榜样就在身边,并不是高不可攀,无法赶超的。只要自己努力也可做到的。政府职能可切身体会,并不神秘,这样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5.注意针对性,案例要为教学目标服务

案例要围绕教学目标,体现所要涉及的基本教育教学理论。案例可以是描述一节课或一个教学片断,也可以是围绕一个主题,将几节课的相关片断相叠加,其目的是要从案例的分析中导出相应的教育教学理论或从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要能较好地体现案例本身与理论知识的内在联系,从总体上涵盖所要教的理论知识。如果将那些与教材内容联系不大的案例拿来使用,一味强调其趣味性,有时可能也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由于牵强附会,不但达不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内容,培养能力,甚至还会把学生带入迷魂阵,误入歧途,因此在选择案例的时候,要反复斟酌,再三推敲,不合适的案例坚决不用。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案例的撰写

1.语言表达应精练、生动

撰写案例要注意表述案例的语言应精练、生动。语言是学习交流的重要工具,是教学中必须用好的一种手段,教师在陈述案例时,在保证表述案例清楚的同时,又要保证其语言精练、生动、清晰、准确、形象、诙谐,这样才能易于让学生理解和接受,使学生准确地把握案例的内涵,并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去积极思维。如果教师对案例表述拖沓冗长、含糊不清、无精打采、枯燥呆板,那么学生听起来将索然无味、毫无兴致、无动于衷,这样就失去案例教学的意义,教学效果自不必说了。因此,教师在准备案例时,就应对表述的语言、文字进行反复、仔细地斟酌、推敲,该讲的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得精彩,不该讲的一定不要讲。

2.问题设置应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富有启发性和和指向性

案例问题是指引学生进行案例学习的关键,问题的设计是否得当直接决定案例教学的效果。质疑问难应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一环。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究,就要重视问题的设计,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该围绕案例信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和指向性的问题,从而达到例、疑、理的有机统一,而不是各自为政。这主要是指提问要能够为学生引路,提供学习线索,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提问的目标要明确,指向要清晰,要把学生的思维活动与案例中所包含的有关教学目标的知识、能力、态度、情感等紧密联系起来。要调动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实现面向全体的教学目的,问题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能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得到不同程度的解答,通过对问题的解答,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问题情境中掌握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达到教学目的。

四、 案例教学过程中的方法

案例教学,对案例的恰当分析非常重要。笔者认为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对案例进行分析,能够使学生全面正确地看待事件,理解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已的思想意识,达到育人目标。如在讲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这一节时,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矛盾分析方法,对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进行分析。任何事物都是由诸多矛盾构成的统一体,所有事物矛盾都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同一事物或同一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也有自己的特殊性,而我们在认识和处理事物的矛盾时,就必须具体地分析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找到正确解决矛盾的特殊方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正是在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矛盾的特殊性进行具体分析,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确立的。通过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矛盾分析的方法,使得学生能更深刻的理解和认同在我国现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正确性,这样有利于作为政治学科育人目标的实现。

高中政治学习方法与建议 篇4

高校政治理论课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的学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而目前高校大学生对政治理论课普遍缺乏兴趣,这与教学内容交叉重复、理论性强,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实效性,以及模式化的讲课方式直接相关。

高校政治理论课包含《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四科内容。这是我们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主要科目。

据中国教育部公布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调查显示:9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大同小异。当我们看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内容时,不难发现,其内容交叉重复,具体表现如下:

1.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重复。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 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性观点等等,同学们在中学都学习过,到了大学再学,同学们因而对此也乏味了。

2.政治理论课各科间内容交叉重复严重。比如,民主政治问题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容,《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也讲,类似的原理性内容,各门课程交叉重复之处很多。

教育部曾在全国200所高校10万名大学生中对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测评,在实用性调查方面近80%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吸引”或“很难学”。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就是,政治理论课理论性极强,给人的感觉是纸上谈兵、不切实际。而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在教学内容方面联系实际少、学生实践又少,这直接造成了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实际,让同学感觉空洞无味。

另一方面,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也直接影响着其教学效果。

部分教师很“强势”,课堂上侃侃而谈,整个课堂只是教师一人在“表演”,敷衍性地完成教学任务,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而在教学方法层面,只重视理论阐述,让学生强记、强背,以达到应付考试的目的。很多学生甚至不知道学习政治理论课的目的和作用,而政治理论课教学大多采取课堂讲授、理论灌输方式,这样的教学方法,脱离社会热点,回避现实问题,缺乏实证说服力。导致学生课堂参与度低,削弱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势必影响学生对政治理论的兴趣,制约和影响了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之,学生受中小学阶段应试教育的影响,进入大学后,又受专业教育的影响,从而忽视了学习的统一性、协调性,从思想上不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

不可否认,教育发展的国际化,学生的多样化以及思想的多元化,让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对于上述问题,我个人建议如下:

1.科学合理地解决教学内容交叉重复的问题。对于学生在中学已经学过的内容,大可不必再“反刍”。而代之为案例、问题的探讨研究,通过讨论、辩论、分析,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这样不仅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解决了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而对于四门科目间交叉的教学内容,则应合理筛选、统筹安排,避免四门科目的交叉内容反复教学。重点处则展开,浅显处则“一笔带过”,讲过的则不讲,这样让教学内容趋于一个合理的结构与体系。

2.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习与思考并重。政治理论课,极强的理论性是其最主要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寓理论于实践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去理解政治理论。学习不仅是学,更要思,在课堂上通过具体的事例、问题分析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而在课后则可通过社会调查、实践,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教学,不仅仅要注重“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践精神,同时也增强了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3.创新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高校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决不能用中小学“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要“变着花样”教学,通过各种媒介来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比如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等。在课堂上采用课堂讨论、事例探究、问题辩论、主题演讲等形式来教学,形成一个互动式教学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

高中政治教学的困惑及建议 篇5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中政治课堂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弊端开始暴露出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已经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为了改变这种困局,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政治教学面临的几大困惑,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中政治;困惑;建议

一、高中政治教学面临的困惑

(1)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发挥。政治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以及培养学生如何做人的重任,在政治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程度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效果,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教育认识的偏差,在“知识中心论”的课程教育观指引下,在应试教育的禁锢下,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接下来就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必要性进行简单分析并着重就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策略进行探讨。

(2)教学方法枯燥单一影响学生参与积极性。高中政治内容中抽象道理居多,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教师讲学生听,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还会造成学生对政治课产生厌恶情绪。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采用趣味教学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合适的方法和手段,为课堂注入一定的调味剂,活跃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从而促使学生爱听,乐学。

二、改进高中政治教学面临困境的建议

(一)注重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

1.激发兴趣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当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身参与掌握的情感,乃是唤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感兴趣的重要条件。”因此,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注意学生兴趣的激发。比如在学习经济生活《企业与经营者》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同学们,今天我们虽然是学生,那么再过几年,走向社会以后,你们最想做什么?学生这时大都能够纷纷说出自己的理想,在学生的激情飞扬处,教师可以继续引导,不管你们将来是想从事工商管理还是法律、税务都必须具有最基本的企业经营知识,你们对企业都有哪些了解呢?你们知道作为企业经营者必须具有什么素质吗?怎样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这种学习情境中,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更加明确,进而会产生如饥似渴的求知的内驱动力,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2.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

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是新形势下对教育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当今的高中学生来说,对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这种宽松的教学环境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变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学生由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学习。另外,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思想放松,教育更具有亲和性和融洽性,教材内容也由传统的封闭转变为开放,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学生对于知识的建构由单纯的认知,接受变为主动大胆的“自我建构”,为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奠定了基础。

3.转变师生角色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角色的转变是关键,一直以来,学生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认识,理解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培养,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种传统的师生关系已经制约了当今教育的发展,因此,教师的工作重点要由传统的“灌输式”转变到怎样引导学生通过政治课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上来,只有师生角色的真正转变,才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采用趣味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性。

1.通过课本中的一些漫画来吸引学生兴趣

漫画具有形象、生动、直观等的优点,不仅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关注,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兴趣。由于在高中政治课本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漫画,因此政治教师就要借助此条件,学会利用这些漫画,充分挖掘漫画所蕴含的寓意,让学生掌握基本原理。例如,在学习主观唯心主义的时候,如果教师只是用口头语言向学生讲述主观唯心主义的危害,只会使课堂教学效果更糟。如果教师能够利用书上的一幅漫画,首先和学生一起分析此漫画的含义,该漫画描述的是英国著名的倡导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家,他站在悬崖边上,一只脚已迈向了悬崖,当他马上就要坠入悬崖了,他却紧闭双眼,嘴中不停地说:“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然后让学生一起讨论这个主人公做法的正确与否,学生结合自身的经验很快就会得出主观唯心主义的可笑和愚蠢,并认识到唯心主义是不可取的。最后教师再给学生讲基本的原理,以此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利用漫画让学生在感受谬论的荒唐和可笑中也不知不觉掌握了基本的哲学原理。

2.使用比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高中政治教学中,含有很多比较抽象的原理、概念,教师讲起来比较费劲,学生也会感觉到枯燥无味,如果教师可以通过比喻来解释这些原理和概念,不仅使学生易于理解,而且也增强其趣味性。比如,在讲到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时候,教师可以将二者之间的辩证运动关系形象的比喻成“量体裁衣”,即将生产关系比喻成衣服,将生产比喻成人的身体,并向学生讲解,随着人的年龄增长,人的身高、体重就不断发生变化,那么人穿的衣服也应该随着这些变化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这样学生由于有自身体会,就能很容易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简单。

3.利用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添课堂趣味性

青少年好奇心强,爱玩游戏,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恰当引入丰富多样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不仅充分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能够提高课堂趣味性和教学效果。例如在总复习时,教师可以仿照电视节目,设计闯关游戏,将全班同学分组,让每组轮流闯关答题,最后积分比胜负,赢奖品。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就让学生复习了有关知识。

三、结语

在政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采用趣味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融入到政治课堂教学之中,在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

参考文献:

[1]郑楚彬.坚持个性化教学,提高政治课实效[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1(10)

[2]李金荣.浅析新课改下的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J].教育教学论坛.2010(13)

高中政治学习方法与建议 篇6

一、科学与生活结合,突出生活

在教学中我们既要把握课本知识的学科逻辑,又要以学生身边已有的生活内容为基础,找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的联结点,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选择最易唤起学生表象的典型案例,阐明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学生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和基本观点,做到学科逻辑、学生的心理逻辑和生活逻辑有机结合。

要想恰当处理高中政治教材的内容,首先必须解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在对教材进行处理的时候,高中政治教师要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经验和特点进行。如果课程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比较接近,教师就可以将课程设置成自学或者活动课,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如果课程的内容和本地的某些现象接近,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现场考察;如果课程的内容比较陌生,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语言能力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从而拉近学生和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

二、归纳与演绎结合,突出归纳

教师和学生必须认真理清教材存在的内部逻辑。政治课程的内容尽管比较抽象,但是其内容仍然存在着非常强的内在逻辑关系,教师要认真引导学生理清教材存在的内在逻辑关系,帮助学生对政治课程做出整体的把握,使他们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设计教和学。概念、原理的教学要让学生经历其形成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概念、原理的内涵、外延、层次结构和精神实质。例如“整体”和“部分”的概念的讲解,我们可以运用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先是呈现概念,然后举例说明,最后再由学生借助对概念的理解推导出生活中的其他案例。

三、认知与体验结合,突出体验

让学生掌握政治分析的学习方法是“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只有掌握了政治分析的学习方法,学生才能够真正做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能够提高自身素质,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为此,教师必须在普通学习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普遍分析与特殊分析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巩固这些方法。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三单元第七课“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这一部分时,教师就可以播放2008年汶川地震中国家领导人、人民子弟兵、医务工作者以及全体百姓在抗震救灾现场,面对灾难、面对危险奋不顾身顽强施救的感人场面视频,让学生真正感到灾难面前“众志成城,共赴国难”的贡献精神,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国精神,以此对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产生强烈的心灵感应。可以说,关注现实,关注生活,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能够引导学生灵活地处理问题,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我们的政治课堂教学真正地做到与时俱进。

教学贴近生活,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科学的生活态度、观念,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更好地促进其健康成长。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思想政治课只有贴近实际生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达到真正教书育人的目的。同时,接近生活也是新课改的明确要求,思想政治课只有贴近生活,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才能焕发真正的活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达到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目的。

四、接受与探究结合,突出探究

要想将高中政治课“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落到实处,教师必须和学生充分合作。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学习将会非常盲目;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教师的教学将会难以落实。教师和学生之间充分的合作就解决了这个难题,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政治教师的指导下明白什么是学习,在政治学习中有哪些过程是必需的,怎么样对政治课程中的信息进行加工。这样,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就能够有意识地针对某些环节和信息进行学习。

五、过程与结果结合,突出过程

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学习结果,更要注重其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要学会留白,体现“弹性化”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指导学生收集论证资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学会解难释疑的方法,进而培养创新能力。学生自学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能越俎代庖,一些简单问题学生自己解决后,他们才能产生自信心,这种自信又引导他们向更高层次努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逐渐培养起对学习的热情。

六、预设与生成结合,突出生成

教学过程要凸显动态性,体现预设与生成统一的原则。根据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和“动态生成的教学观”,其教学过程应当遵循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两次飞跃”的过程范式进行设计。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章节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腐败的背景、产生的原因、解决的方法、党风的现状、历史教训等多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生通过多媒体手段搜集了大量历史材料和现实素材,并通过合作讨论多角度分析问题,最后进行汇总,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虽然最后汇总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分析得并不透彻,甚至是错误的;有的学生分析过于片面简单,不够全面深刻。面对这些情形时,教师都要给予他们肯定与表扬。肯定他们自主学习的精神,带给大家丰富有趣的材料;表扬他们展示成果的勇气,参与活动的热情。这种肯定表扬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增加学生的信心与勇气,使他们在面对问题时能够积极行动起来,主动思考,努力寻求解决方法。肯定表扬对学生意义非凡,只要教师宽容地对待每个学生,多理解爱护学生,就一定能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学生将更快乐而自由地放飞梦想,点燃学习的热情,收获成功。

除此之外,政治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注重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相结合,注重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相结合,注重传统专业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只有这样,学生智慧的火花才会迸发,思维的灵光才会出现。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改革与学习技巧 篇7

[摘 要]:随着高中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思想政治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针对高中政治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以及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见解,希望对改进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政治 课堂教学 改革 学习技巧

一、引言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强力支撑,也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如何使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体现新的教学精神,形成学生的学习技巧,真正提高教学实效,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二、传统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

1.传统政治课堂教学过分注重知识的机械传授,教师是“传道者”

而新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必须是一个让学生获得知识与培养技能同步进行的过程,教师最重要的使命将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创设来自生活的教学情境,并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容的课堂氛围。

2.传统政治课堂教学过分强调学科知识逻辑和学科本位

而新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科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3.传统政治课堂教学要求学生一味认真听讲、机械回答问题、认真记好课堂笔记等,属于典型的接受式学习方式

而新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将改变一味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培养学生搜索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更加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体需求和个人尊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对生活的关切,采取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学生认同正确的价值取向。

4.传统政治课堂教学过分注重教师的知识霸权,教师的观点是不容置疑的“绝对真理”

而新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将使教学活动的框架发生根本性变化。伴随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间的交往也将发生变化。课堂教学已不再是一味要求学生适应单一的教师,而是让教师适应风格迥异的学生。

三、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改革构想

高中阶段,学生普遍对思想政治教育不感兴趣,这主要是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着诸多的弊端。如何才能解决传统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弊端,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1.理论联系实际,用生动的事例说话

理论联系实际是各学科在教学改革中应该遵循的规律。由于高中政治课理论性较强,理论联系实际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生动的事例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有主动参与的意识。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主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政治课堂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教学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因此我们在创设情境时,注意情境的内容必须来自生活,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营造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教学的主体角色。

3.时事教育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

时政教育不仅与高中思想政治课互相补充,而且也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时代主题问题是世界经济政治的重大问题。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不仅是世界存在的最重要的问题,而且还反映了世界形势的基本特征,同时,当今世界存在着的许多全球性问题,如局部战争问题、粮食与人口问题、能源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等等,其解决的出路也在于促进和平与发展。

4.认真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教学

讨论教学法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上课时,让同学们自由交流、分组讨论。讨论的主题就来自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它能引起大家的深入思考。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学生能够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5.改变死背理论的方法,进行研究性学习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应该能够和研究性学习课进行有效的整合。组织同学们按自愿原则分成几个课题小组,制定研究计划,让他们围绕家乡发展的问题,确立研究课题。在研究过程中,他们学到了许许多多实际知识。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时,要帮助他们明确目标,指导他们学习的方法,要及时进行引导,否则教学目标就很难实现。培养学生具有各方面的技能: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四、结语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在许多方面仍需做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促进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而科学的教学原则是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发展品德与智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恰当地选择,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的教学原则,不断地推陈出新,以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林庆春.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改革与评价改革探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5).

[2]李成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改革[J].科学大众,2008,(2).

[3]赵翠侠.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点滴[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4]齐新军.新课标下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探究[J].科学大众,2008,(9).

中考政治建议题解题技巧学习 篇8

对于政治中建议题类型的答题技巧讲解知识,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的内容。

建议题:

这类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里的主人公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考察的是考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解答这类题应注意如下几点:

1、明确要求。通过认真分析材料,了解题目要求,确定材料里的主人公属于哪一类问题,根据课本所学知识写出答案,答案不可离题万里,泛泛而谈,必须能够解决问题。

2、辨明对象。通过仔细审题,明确建议的对象是哪些人或什么部门。

3、答案力求完整。建议应多层次,多角度,力求完整,不能片面。

4、根据分值答题,分多则多答,分少则少答。

上面对建议题答题技巧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中考政治论述题答题技巧详解

对于政治考试中的论述题,下面是老师对此类型题目的答题技巧分析讲解。

论述题

审题

(1) 逆向审题:先搞清楚题目问什么?有几问?然后带着问题阅读材料。

(2) 抓关键词语,力求搞清每段材料的中心含义。

(3) 一大段材料的要分层并弄清每层意思。

(4) 材料的注释包含很多信息,不能忽视。

答题时注意:

(1) 凡问现象的,看到什么,就回答什么,不展开。

(2) 凡是“分析”、“评述”的,就要求用原理扣材料分析,如是哲学部分的,还要在原理后加方法论要求。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即要分析和解决问题。

(3) 要分层回答,注意行文规范,答案准确。

通过上面对政治考试中论述题答题技巧的内容分析讲解学习,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很好。

中考政治选择题取正法答题

下面是对政治选择题取正法答题技巧的内容讲解学习,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

取正法:

也叫直选法,即直接把正确答案选出来。这种方法适合做易混的题型,如果对知识本身没有深刻理解,就往往会做错。

十种情况不选

(1)表述有错者不选

(2)肢干不符者不选

(3)肢干双重者不选

(4)因果相悖者不选

(5)正误相混者不选

(6)肢干矛盾者不选

(7)间接联系者不选

(8)范围不符者不选

(9)要求单一者不选

(10)反向选择者不正选

以上对政治选择题取正法答题技巧的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

中考政治选择题排倒法答题

对于政治选择题,下面是我们讲述的排倒法答题知识学习,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

排倒法:

如果题干与题肢属因果关系,要弄清谁为果谁为因或有无因果。

首先排除错误的观点;其次排除观点正确,但与题干无关的选项;再次排除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这种方法对解组合式选择题有效。

以上对政治中排倒法答题技巧的知识讲解学习,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相信同学们会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的。

中考政治选择题审查技巧

下面是对政治答题技巧中审查方法的内容讲解,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下面的答题技巧。

审查

1、审查题干,确定题干的规定性。

(1)明确题干的要求和答题方向的正向选择还是逆向选择。

(2)确定题干本身的表述属于哪一种类型。一般包括四种类型:完全正确型(这种最常见)、完全错误型(这种很少见)、正误混杂型和表述中性型(如下列选项属于正确或错误的有)。只有确定了题干的类型,才能与题肢联系起来比较。

(3)准确判断题干内容,明确题干提出的问题在范围、层次、角度、条件等方面的指向性。有的题干直接明了,有的则含暗示性条件,有的内涵复杂,包括着丰富的内容,这就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解。

2、审查题肢,注意题肢的迷惑性,明确题肢本身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3、审查题肢是否与题干存在必然的联系。题肢必须是符合题干规定性的题肢。

通过上面对政治答题技巧中审查技巧的内容学习,希望可以很好的帮助同学们的政治考试工作,相信同学们会取得好成绩的。

中考政治答题技巧之分析说明题

关于政治考试中分析说明题的答题技巧讲解,我们做下面的分析学习吧。

分析说明题

分析说明题又分材料分析题和图表分析题。

材料分析题中几则文字材料,有时是同一主题,有时几个主题并列,答题时注意:

①要仔细审读材料,理出层次;

②找准相应基础知识;

③相关原理的阐述要准确全面。

图表材料题由几幅图表或一幅图表和若干文字所组成,图表或文字间可以存在内在联系。答题时要注意:

①详细阅读图表,做到标题、时间、栏目、内容、注解“五读俱全”;

②运用相关的基本原理对图表中的问题作理论分析;

③根据题目的指令,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或办法,言之有理且可以具体操作。

高中政治学习方法与建议 篇9

作者 | 溪颜

政治科目的学习一定要极其有耐心,因为知识多,很多同学会不耐烦。这是成绩差的一个缘由。所以第一个方法就是学习耐心和细心。

在政治学习的耐心上体现在你有没有在课前把知识提前预习,有没有在课后把不懂的问题都搞懂,在学完一个单元后有没有做一个知识提纲,在每次测验后,有没有分析自己的试卷及发现规律。这些就是考验你的耐心程度。

细心体现在做完一套题目后,有没及时反思,有没及时总结做题思路,有没有把自己做错的题目具体记下来,有没有去分析错题原因,有没有重新再做一遍错题,有没有整理政治笔记。这些就是考验一个人学习的细致程度。而上面的过程就是强化知识的过程。

第二个方法就是养成良好的政治学习习惯,包括关注时政热点,总结每次考试技巧,归纳老师所讲套路。政治的学习需要一些良好习惯的养成,关注时政热点可以帮助你在做大题上,更能灵活运用及联系实际。也能在做选择题当中更能明了题意。因为政治题目就是时政热点的一种演变形式。考试技巧需要不断总结,可以提升每次考试的做题效率,也能提升做题准确率。而套路的总结就是为主观题做准备,利于主观题踩中得分点。

高中政治学习方法与建议 篇10

新的高中政治课程标准与其他课程标准一样,也提出了三维目标,就是强调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内在统一。倡导在政治课堂中,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自由发展自己的个性。这种教学理念可以说起对高中政治课教育教学的良性发展起到了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但是,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够透彻,加上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在高中政治日常教学过程中,“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还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贯彻。具体表现在:

1. 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了整个课堂,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缺少了学生的独立思维,少有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而且还忽视了学生良好的政治学习方式和习惯的养成。使得教师的主导作用变为主体作用,致使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学生的高中政治学习能力难以提升。

2. 能力与方法的关系没有理清。表现在,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只在培养学生的政治学习能力领域下功夫,而忽略政治学习方法的培养。不明白政治课程的学习方法是解决政治课程学习问题的必不可少的内容,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进行训练最终可以演变为政治课程学习能力。

3. 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传统教学模式在应试教学层面上是功不可没的,但是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是有致命的缺陷的。有些政治老师还在单纯为学生的分数下功夫,不能很好地领悟新课程的精神。

总的来说,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未达到预期目的,与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教学思维密不可分。对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与方法没有引起重视。不能够从心理因素、认知特点、学习行为等领域对学生进行引导。因此,要组织教师对新课程标准进行深入学习,吃透新课程标准的精神。

明确“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也是三维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重要途径。这一理念强调高中生在政治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和运用的学习方法。其中“过程”就是指学生在自我体验、自我活动、自我探究中经历知识学习和技能形成的过程;“方法”则是学生为了掌握各种知识与技能而采用的学习方式和策略。也就是说,“过程与方法”目标是连接“知识与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重要途径。在新课程标准中把“过程与方法”列为三维目标之一,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改革。“过程与方法”目标重视教师角色的转换。强调教师要转换自己的角色,逐步变为学生学习、思考指引者。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对学生得到学习行为进行宏观上的指导,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建立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把师生都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应试教学模式中,一般认为“过程与方法”只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和运用的手段,并没有把它们提到新的高度。然而,在新课程标准中,把“过程与方法”作为一种学习目标来看待,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获得,进而形成“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方式,从而提升学生对政治课教学的情感体验,为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奠定基础。

二、实施“过程与方法”目标

既然“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高中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内容,这就需要政治老师的全力以赴地去实践。但是如何实施这一目标,本人在新课程标准的知道下,结合多年的高中政治教学经验,做了以下分析:

1. 创设良好的情境。政治课程中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地引入或创设具有生动形象的场景,把政治教学内容融入特定的场景之中,让学生能够引起自己的态度体验,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让学生在体验、感悟学习的内容中,寻找到切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此,需要教师在政治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学习平台。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效率。

2. 设置合理的疑问。讨论式教学是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前期,教师以教材中的重难点为主要内容,通过设置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就特定问题谈谈自己的理解。目的是培养高中生政治学科的独立思考能力。也可以针对教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也可以针对社会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比如,大家比较关心的养老问题、环保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搜集材料,在课堂上讨论。通过这样的学习课堂,学生能够全面提升自己的整治课程学习能力。

高中政治学习方法与建议 篇11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政治,教学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指出, 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特别要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 实施新课程改革高中政治教学方法, 笔者作了如下的实践与探索。

1 赏识学生,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 由学生内在需求所决定的认识兴趣对学生学习的推动力是持久而强烈的。教学活动过程是师生间的知识交流与情感交流的过程, 教学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对教师的知识认同与情感认同的程度。新课程十分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亲其师, 信其道”。因此, 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与教师思维共振, 自主学习。例如, 我在课堂上就鼓励学生“接下茬”, 这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大有好处。有一次, 我讲高二哲学“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时, 举了水果和苹果、马与白马等大量的事例来说明, 这时一位比较调皮的男生忽然大声说:“人是普遍性, 男人、女人、中国人、外国人是特殊性”, 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 我也忍俊不禁。我夸奖地对他说:“你说得很好, 说明你上课听得很认真, 思维很敏捷, 看来你已经从生活中悟出了哲理。大家说一说, 哲学不难学吧!原来生活即是哲学呀!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自主发表自己的观点, 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感悟着政治课的真谛和它的无穷魅力。

2 情景质疑, 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

探究学习就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 在教学中, 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 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表达交流等探索活动, 获得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强烈的自我展示欲望, 好表现, 常常梦想一鸣惊人。因此, 在政治课教学中, 我认为, 教师就要适时创设情景, 设置疑念, 诱发他们去质疑问难, 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 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性思维。比如, 教学中我印制了一些质疑单发给学生,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又授予其方法, 这样学生质疑的质量较高。有的追根问源, 有的辐射探究, 有的从理论和实际的一致性和差异中提出问题等等。我对这些质疑单都要认真分析, 挖掘疑源, 并在教学中巧施良策, 明理解疑, 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十分高涨。例如, 我在讲高二哲学“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时, 引导学生讨论我国在西部大开发、三峡百万移民以及经济建设中, 如何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要求学生正确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哲学观点, 不看书, 不受课本束缚, 畅谈自己的认识。结果学生对西部大开发、长江三峡电站修建以及经济建设提出了大胆设想和很好的建议, 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整体和部分关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这一活动中, 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 实现了自我展示才能的欲望, 学生探究学习的勇气也就慢慢地形成了。

3 开放教学, 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行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 合作学习已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新策略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接受。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 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 有利于学生思维和智慧火花的迸发, 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相互配合的良好品质。合作学习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工合作、正确交流等习惯。

合作学习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 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通过组内的交流、探讨, 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 不断地产生新的想法。但是, 这一切成立的基础就是: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不是自己不用动脑筋, 而是大家一块儿解决问题, 学生应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参与小组学习, 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由于学生长期受“教知识”习惯的影响, 学生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他们不习惯也不会主动思考, 不知从何想, 更不知从何说, 难于用语言表达。这就要求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应耐心扶助, 注意解题思路、思考方法的指导, 与学生一起分析思考的方向, 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 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 使学生在合作中敢想、敢做、敢说。例如, 我在讲授高二哲学“量变与质变”时, 就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会。当我作为辩论会的主持人宣布:“你喜欢严厉的老师, 还是喜欢温和的老师?”学生自发地分为正反两方。双方唇枪舌箭, 不甘示弱, 教室里弥漫着文明激烈的火药味。我就此打住, 说:“严厉的老师也好, 温和的老师也罢, 都存在哲学上的‘度’的问题, 过犹不及啊……”。一场辩论会, 燃起了学生的激情, 点亮了求知的火把。学生仍意犹未尽, 我也收到了极佳的教学效果。

高中政治学习方法 篇12

一、端正学习态度,政治上课很重要,提高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一旦尝到了学习政治科的甜头,就能改变部分同学中存在的感觉政治课枯燥的问题。充分认识政治学科特有的价值。政治学科一个很重要的价值体现在,它是人们认识世界、认识生活的思维方法,是思维的工具。这是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

二、多做题

对选择题搞题海战术,形成条件反射,考前重点看自己曾经做错过的题目。对于解答题,要多看,从标准答案中学习一些答题技巧。注意选择一些解答详细,最好有分析思路的参考书。参考书贵精不贵多。

三、课后及时复习

之所以要及时复习,是学习的反复性特征的要求;爱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先快后慢规律也要求及时复习;及时复习还可以使知识的漏洞得到及时弥补,使对知识的理解得到升华,实现对知识的再认识,再提高,使思维的深刻性得以发展。

复习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忆:回忆学习了哪些知识,重点是什么,教师是如何分析和解决知识的,象过电影一样。可以一个人单独回忆,也可以几个人一起相互启发,补充回忆,可以按笔记回忆,也可以按教材纲目回忆。

(2)读:读书、笔记,同回忆对照,这样就不仅加深了记忆而且保证了知识的完整性。

(3)思:把新知识归纳形成一个小系统,让知识各就各位。然后纳入到所学知识的大系统中,形成一个知识网络或知识坐标。

四、偶尔看看报纸、新闻,或从其它方面了解一些社会上最近发生的事情,有助于开放性题的解答

答开卷部分时,能写多少写多少。因为少写扣分,多写不扣。阅读材料时注意看清楚题目,不仅要理解文章,把握好答题的大概方向,还需弄清楚材料的每个细节,根据一些关键字答题。同时注意组织好语言,不仅要让改卷老师看得懂,还要让老师看得舒服。

五、学会知识运用,掌握解题方法,提高应试成绩

有的同学感到,知识背过了,但做题时却不知如何下笔,成绩提高不快。这涉及如何驾驭和运用知识的问题,对知识的掌握不能仅仅局限于“背过”,要将理解和记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想熟练灵活的运用知识,做到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下功夫:

首先要掌握教材基本知识,学会建构知识体系和网络,从宏观上驾驭知识。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是一个实践的.过程,除了在试卷上“纸上谈兵”外,应该将提高能力的工作放在平时,注意知识和感性材料的积累。实践证明,政治学科的高分同学都具有知识广博的共同特点;

其次要培养理解分析知识的能力。将理解和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提高放在平时,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意识地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不能仅仅满足于知道知识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怎么样。要从多层面、多角度理解知识、分析知识、运用知识;

第三要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注重建构知识体系,学会用多个知识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同一问题,培养辩证思维、发散思维能力。

最后就是学会答题的方法和应试的技巧。掌握一些审题和答题技巧,是提高我们应试能力的重要条件。要想掌握科学的审题和答题方法,就必须要了解政治试题的题型,如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性试题,都有一个立意中心,审题时应先把握住这个中心,把握中心立意的简单办法是对材料进行提炼,找出“谁在什么条件下做什么?”立意中心的明确可减少答题的盲目性,提高答案的针对性。对选择题来说,审清题干立意后,可先排除错误、无关或重复性题肢,将剩下的题肢与题干条件认真对应,慎重比较后做出选择。

高中政治学习方法与建议 篇13

1.对自己学习政治要自信:

政治学习中的基础差异没有数理化等学科大;所学内容与我们的社会生活比较密切;最后一年只要重视突出,肯下苦功容易见效果;要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坚信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要消除对“政治”的反感及恐惧,对政治课无兴趣是学不好、考不好的。

2.要充分分配时间:

充分利用时间是考好各科的共性,也有政治科复习本身的特殊要求。在高三学年里学政治的时间应比高

一、高二的时间多得多;特别是到了五、六月份,花在政治上的时间至少应保证在保证1/4以上;考前几周甚至可以达到1/3—1/2(这是由政治科不同于中英数的独自特点决定的,政治科对基础的要求不像中英数那么高,在短时间内加强训练复习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过去有人称政治“是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大”,但在考前这一年及考前一、二个月内,要投入更多,否则是无效益可言的);每天复习政治(包括早上、下午及晚修、周末可自由支配时间)的时间应保障有1/6—1/5。

3.充分利用时间的另一要求就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排除一切干扰(包括不正的班风、自己不良情绪、不当朋友、不良习惯等影响);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计划;讲究学习、复习方法,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方法;虚心听从老师的引导,按部就班进行复习;上课认真听讲,不要开小差;切忌自满、自以为是,一两次考试成绩不错就沾沾自喜,以为已经可以了,不再努力;对于不懂或不清楚的问题应及时问老师,不要有思想负担。

二、抓好书本(基础)是关键

1.对课本内容要熟:

对课本内容要多看,看的遍数多,反复记忆多对课本内容就越熟,考起来速度才会快,准确性才会高。题目再难,也是与书本内容联系的,“万变不离其宗”,只要书本的原理、观点熟,用起来才能做到得心应手。反复多遍——这是最一般的学习规律,也是做题能多得分的最基本要领。

2.自己复习可分为每一轮几步走,多轮进行的方法:

第一轮复习,第一步从宏观上熟悉相关内容的整体结构,相互联系——一定要对相关内容(可以是一整本书的内容,也可以是一本书中某部分的内容,如唯物论或辩证法部分的主要原理观点)进行归类整理,尽可能先脱离书本将其用网络框架等形式将结构图整理出——政治要背,在这里主要就是指背联系、背系统;同时要特别注意对目录的章节编排很熟悉。第二步,在弄清总体系统结构的前提下对课本内容进行细看,包括概念、事例、谚语、格言、关键字句、分析过程、分析依据、结论、重要意义、要求及错误观点、危害等等。然后第三步进行有选择性的整理理解记忆。

以上三步是相互联系的整体,要将这几步有机联系起来,不能分割开来。在运用这种先面后点的理解记忆法完成了对课本内容(一轮复习,可以是一年的,也可以是三年五本书为一轮)后,再回过头来进入第二轮、第三轮„„力争每一轮的整理与理解都有新的收获。看书不能光看不整理;光看不背,光整理不背;光看不作练习。

具体复习可以这样安排:每周(如周末)抽出一定的时间背经过整理归纳后的内容;每天睡前或下午晚饭后抽一点时间(如15分钟)将近

高中政治学习方法与建议 篇14

一、整合的方式

1. 问题探究式

问题探究式 (如图1所示) 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所采取的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整合的一种方式。课堂教学过程是围绕中心问题有步骤、分阶段进行探究的过程: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强化问题。

2. 专题研究式

专题研究式 (如图2所示) 是信息技术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整合的另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由学生根据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内容, 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自主确立专题, 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按照其实施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研究阶段———总结阶段, 每个阶段都由始至终贯通着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支持。

二、整合的原则

1. 系统性原则

信息技术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整合应该强调二者的有机融合, 和谐统一, 要把信息技术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整合统一在一个大的系统中, 通过各要素 (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资源) 的合理配置, 达到最佳效果, 而不是简单地拼盘, 其最终目标在于改善学习者的学习。

2. 发展性原则

信息技术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整合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必须着眼于未来, 注重整合的开放性, 以及学习内容之间和知能结构之间的平衡, 从而促进学生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的全面提高, 促进学生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3. 目的性原则

信息技术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整合应该根据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际、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有目的地恰当地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手段, 切不可为了使用而使用, 切忌哗众取宠, 喧宾夺主。

4. 情境性原则

信息技术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整合不但要通过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呈现信息, 更应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 引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 给学生创造争鸣的空间, 使学生洞察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培养独立思考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5. 最优化原则

信息技术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整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实际, 选择最能取得实际效果的信息技术手段, 最充分地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 力争取得最佳的实际效果, 从而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6. 个性化原则

信息技术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整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 允许学生由于知识水平、人生经历、个人兴趣爱好、所处的环境等因素的不同, 所采取的学习方式、选择的信息手段、取得的研究效果具有差异性, 不应该强迫学生千篇一律, 而是要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 合理取舍, 进行个性化的学习。

三、整合需要注意的问题

目前, 我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还处于探索和实验阶段, 而信息技术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整合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因此, 在整合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种种问题。下面, 就是整合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准确把握整合的条件

教学环境方面, 必须具备相应的硬件和软件技术作为保证;学生方面, 必须具备牢固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熟练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教师方面, 必须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 能够运用计算机进行教学, 并能随时应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具有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相关经验, 对信息技术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整合的把握比较适度。

2. 正确认识教师的地位

信息技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尤其是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 会给政治课的教学带来质的飞跃。但是, 不管信息技术如何具有强大的优势和功能, 政治教师的主导地位不会改变。因为信息技术功能能否得到充分发挥, 能否与研究性学习有机整合, 依赖于政治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与方法, 依赖于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此外, 教学过程中是否使用信息技术, 应该取决于教学内容的需要, 从根本上取决于政治课教师。

3. 全面认识信息技术手段

信息技术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整合, 是对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继承与发展, 但不是对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全盘否定。信息技术不是万能的, 并不能替代其他一切媒体。因此,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使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 让整个教学过程浑然一体, 相得益彰, 才是每个政治教师恰当的选择。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过程中, 将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整合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建立研究性学习的环境, 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 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采用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方式, 可以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 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从而使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信息技术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整合, 带来的不仅是教学方式的转变, 更重要的是教学观念的转变, 这必然会在客观上推动传统的课堂结构、教学策略以及教学目标的转变, 推动思想政治课的改革和发展。

信息技术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 是继承了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优势, 同时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 对它的研究和实施任重而道远。

摘要:以现代信息社会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为切入点, 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为立足点, 重点分析了信息技术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整合。从实践上具体地阐述了问题探究式和专题研究式两种整合方式, 并提出了整合的原则和整合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模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整合

参考文献

[1]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刘向永.解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2 (3) :35.

[4]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方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2 (4) :22.

[5]肖从华, 邵军.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2 (6) :32.

[6]孙亚芹.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政治课探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J].政治教育, 2002 (11) :26.

上一篇:体育课不乖检讨书范文下一篇: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经典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