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踞式跳远

2024-05-14

蹲踞式跳远(精选8篇)

蹲踞式跳远 篇1

蹲踞式跳远

一 教学内容 蹲踞式跳远。2 爬杆(绳)。二 教学任务 改进蹲踞式跳远腾空后两腿屈膝的动作方法,巩固手脚并用爬垂直杆(绳)的方法。发展力量、灵敏素质,提高协调性,3 培养勇敢、坚强和刻苦锻炼的品质。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蹲踞式跳远:腾空后的动作,难点是腾空的起飞角度。爬杆(绳):蹬夹腿与挽臂动作的协调配合是教学的重点。[臂力不足、夹杆不牢是学生经常出现的题]。

四 课的类型与教法 课的类型:复习课。2 教法:条件限制法、重复练习法。

五 场地设施与器材 场地设计:如图。(图1)器材:沙坑两块、踏板两块、标杆2根、皮筋2条,爬杆(绳)6—8根,实心球2个。

六 教学过程

(一)开始、准备部分(时间9’—11’)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布内容。集中注意力的练习

二路纵队齐步走,在行进中,教师喊“2人一组”,同学们2人自由结伴,表扬结组最快的。2人拉手继续前进,教师喊:“各组2脚着地”,各组商定表现两脚着地的形式,表扬2人单脚站定,一人背一人等表现形

式,练习2—3次。队列练习——向右转走

(1)教师做向右转走的示范,然后用分解动作,讲口令及动作要领。

(2)动作要领:

听到口令后,动令落在右脚上,右脚向前走半步,脚尖稍向右,身体向右转90度,出右脚向新方向行进。

口令:“向右转——走”。

要点:向右转第一步迈右脚。

四路纵队行进间做向右转走,2—3次。准备活动

(1)绳操:8节。(图2)

第一节:伸展运动

第二节:下蹲运动

第三节:踢腿运动

第四节:体侧运动

第五节:体前屈运动

第六节:体转运动

第七节:全身运动

第八节:跳跃运动

(2)四路纵队变成二路纵队,走到短绳旁边走?拿绳,由二路纵队变成四路纵队,边走边三臂间隔间距离散开,成跳绳四横队,将绳折成四折,两手握绳放于体前准备做绳操。

动作与要求看图:第一、八节2 X 8拍;第三——七节4 X 8拍。

(3)练习方法:

练习时教师提示各节的动作要点,要求加大动作幅度,突出用力的部位,加重口令的力度。

(4)跳绳:

动作与要求:

前摇并脚跳10—15次 X 2。要求:两腿伸直并拢。

后摇并脚跳10—15次 X 2。要求:两腿伸直并拢。

前摇两脚交换跳10—15次 X 2。要求:一摇一换脚。

后摇开合跳:10—15次 X 2。要求:左右开合跳。

编花跳:10—15次 X 2。要求:两臂体前交叉。

快跳:15秒记数X 2。要求:方式不变。

(二)主要教学部分(时间26’—29’)

1、蹲踞式跳远

(1)讲解示范:示范助跑、踏跳及起跳后腾空的动作,结合示范讲解助跑要有节奏,速度快,踏跳

要准确。用走步法丈量步点,起跳腾空后在空中完成蹲踞式姿势。

(2)动作要领:快速助跑,用有力一腿踏板起跳,腾空后,踏跳腿前提与摆动腿并拢,两腿屈膝 上提尽量靠拢胸部,??两臂经前摆至身后,在空中完成蹲踞式姿势。快落地时小腿积极前

伸,同时两臂经由身后向前摆动。落地时身体前倾,屈膝缓冲,保持平衡。

(3)要求:腾空后,两腿屈膝上提尽量靠近胸部,在空中完成蹲踞式姿势。

(4)练习内容与方法:

A 短距助跑,一脚踏跳,用头触高悬物。2—3次。

要求:踏跳腿充分登直。

B 做短距离助跑、踏跳、落坑的练习。2—3次。

要求:跑与踏跳相结合

C 在踏跳区放置跳箱盖,助跑跳箱盖起跳,在空中形成蹲踞式姿势。2—3次。

要求:起跳后两腿屈膝尽量靠近胸部。

D 在起跳区离沙坑100—120厘米处,拉一根30—50厘米高的皮筋,短程助跑,起跳后起跳腿迅速前摆

提膝与摆动腿靠拢,越过皮筋。2—3次。

要求:屈腿越过皮筋,在空中形成蹲踞式姿势。

E 用走步法量大步点。2—3次。要求:确定助跑的距离与起跑线。

F 全程助跑。在踏跳区起跳,起跳后,在空中形成蹲踞式姿势,落地时,小腿前伸,脚着地后屈膝缓冲。

2—3次。并丈量成绩。

G 将学生分为两大组,在两个场地交叉进行练习,一组做A、C、E练习;另一组做B、D、F练习,在练

习中加强个人辅导。

2、爬杆(绳)讲解示范

A 示范“三拍法”。

B 结合示范讲解手脚并用,协调用力的要点和方法。

a 动作:用“三拍法”,在垂直杆上爬上爬下。b 要求:手脚并用,熟练地爬垂直杆。

C 练习内容:

a 两手握杆,收腹屈腿垂悬(5”—10”)b 两手握杆,两腿分开,并拢击脚1—3次。

c 用“三拍法”爬垂直杆3—5米。

d 只用手不用脚的爬杆。e 分组进行比赛。

(三)结束部分(时间2’—3’)放松练习:

全班学生围成一个圆圈,做传递实心球的游戏,即有两人各拿一个实心球,两球相隔10—15人,游戏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传递,用后面的球追赶前面的球,在传递过程中听到哨声则马上往相反方向传递,如此不

断变换传递方向,最后以追上前面的球为止。总结:

首先同学们要理解跳远的关键是快速助跑与有力踏跳协调有力的结合,今天重点是练习腾空后的空中动作,希望同学课后继续练习体会动作要领。

今天练习了爬杆,课下大家练习时,对于臂力好的同学们可以试一试只用手握杆爬而不用脚蹬,对于臂力差的同学则要求借腿和脚的力量,坚持天天练,相信全体同学都会爬上去的。

蹲踞式跳远 篇2

一、起跳

在完整技术中, 起跳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由助跑产生的水平速度通过起跳使身体向前上方腾起, 顺利完成空中动作。因此在教学中, 首先得学习起跳动作。学习之前带领学生确定好起跳腿和摆动腿, 为下面的练习做铺垫。

辅助练习1:每两人面对面站立, 练习者以起跳腿的同侧臂搭对方相对应的手臂 (例如练习者右脚是起跳腿, 那么右手就搭对方右臂, 错开站立) 。练习者起跳腿在前, 摆动腿在后, 摆动腿屈膝向前上方摆, 大腿至水平时突然制动, 停留3~5秒, 上体正直。辅助练习2:站立, 姿势同上, 练习者起跳腿在后, 摆动腿在前, 摆动腿用力蹬地使人体向前, 起跳腿抬腿带髋积极下压, 全脚掌滚动至前脚掌且充分蹬伸, 同时摆动腿屈膝上抬, 至水平保持上体正直静止3~5秒。

二、助跑、起跳接腾空步

简单助跑, 当最后一步起跳腿着地整个脚掌滚动至前脚掌快速蹬伸, 摆动腿与两臂作协调摆动, 离地后, 上体正直, 眼视前方, 起跳腿在后伸直, 摆动腿屈膝高抬、小腿自然下垂, 落地以摆动腿先着地跑到缓冲。

练习1:教师简单讲解示范后, 学生自由练习这一动作, 教师巡视辅导, 小组展示。练习2:沙坑边放置助跳板, 距助跳板一定距离拉一橡皮筋。其作用提醒学生注意积极助跑、快速攻板及腾空。

三、腾空与落地

腾空步后, 起跳腿向前上方提举, 整个身体呈蹲踞团身姿势。落地前注意向前伸小腿, 屈膝缓冲安全着地。练习时由教师讲解示范, 具体操作采用辅助练习完成。

辅助练习1:由一节跳箱开始, 跳箱前一定间距放叠起的小海绵垫, 紧接着是较长的大海绵垫。练习时给学生心理上安全感。辅助练习2:练习一段时间后, 将小海绵撤去, 改为橡皮筋。

四、完整技术练习

有条件的话, 可以利用网络媒体将学生集中在一起观看蹲踞式跳远的过程, 使学生建立运动表象。这样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 采用一些标志物或辅助物, 尽快使学生技术走向成熟并过渡到全程练习。

五、力量练习

1. 基本练习

对照跳远的所需要求进行力量练习, 我采用小海绵垫来完成, 具体做法:将小海绵垫叉开支起在地, 间隔一定距离放置。练习时学生采用连续双臂齐摆双腿腾跃过海绵垫, 待熟练之后, 根据学生能力重新分组, 能力强的组可在最前端再放置一至二只卧摆的栏架, 实现超越。

2. 提高练习

蹲踞式跳远 篇3

学习内容:蹲踞式跳远(助跑与踏跳相结合技术)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和实践,使100%的学生初步体会助跑和踏跳相结合的技术要领。

2.技能目标:通过学生对助跑与踏跳的学习,使85%学生掌握助跑起跳、单跳起跳、双脚落地及其他一些跳越技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面对任何困难不要轻易放弃。重于向前、顽强、果断的优良品质,且在不断的尝试中找出最佳的方法与快捷方式,建立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在学习与练习过程中不断的尝试跨越新的障碍(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

教学重点:助跑与踏跳的结合时机。

学习对象:

13岁左右的农村初中生。学生的运动技术比较差,在体育课中易兴奋,也易抑制,精神容易分散,教师的讲解内容过多,技术要求高的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易操纵的动作比较喜欢,学习兴趣高。

教学方法:

将教学内容融合在游戏中,使学生乐于参与游戏中无形间达到教学的初步目的。由于学生的感性思维强,宜多做示范让学生模仿练习。当学生掌握到一定程度时,再做技术指导,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运动参与法.示范法.指导.矫正错误法.障碍练习法)

学习方法:

蹲踞式跳远教学反思 篇4

本课的蹲踞式跳远学习是主要内容。学生表现的非常突出,因为蹲踞式跳远的“落地”动作跟立定跳远的“落地”动作是一样的,所以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还是较为轻松的。本课的学习重点是“踏板有力”,由于学生的速度大多数都比较慢,下肢的蹬板力量不够,起跳的高度不够,直接导致落地的距离比较近。下节课着重解决这个助跑踏跳的速度问题,进一步提高其完整技术。总的来说,这节课的效果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当学生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得到充分满足,学生创造的幼芽才能得以萌发,心中智慧的火花才能得以点燃。在教学时,运用了多种手段努力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转化为一种内心的需要。老师创设多维度、多层次的情境,让学生开动脑筋想办法,从复习立定跳远引出课题——《蹲踞式跳远》。首先让学生尝试成功的感觉,同学生一齐分享成功的快乐。再假设如果再远一点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再成功跳过呢?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创造想象,使学生的自我肯定、自我表现和好奇心交融在一起,成为一种强烈的创造动机、创造欲望。这样让学生在这种直观而又变化的情境中领悟到由立定跳远到跳远的变化,从而产生了跃跃欲试的体验冲动。

通过尝试,每一位学生纷纷走向层次不一的“胜景点”,极大地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体会到创造的魁力,平添了创新的能力。

蹲踞式跳远的教学反思 篇5

根据“体育新课标”要求,在跳跃类练习中,一般都侧重于学生跳跃能力的提高,但在能力提高的同时,要不要强调技术教学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一定发展学生的跳跃技术,跳跃能力要和技术齐头并进,蹲踞式跳远课堂教学反思。教学中,通过引入情景:我们今天要进行“跨越水沟”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技术的主动性,本课采用模拟教学法进行教学,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共同营造了一个和谐、充满乐趣的情景,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积极投入的进行了自练自悟,教学反思《蹲踞式跳远课堂教学反思》。整个课堂活动中,学生身脑并用,身心真正“活动”了起来。在“跳跃水沟”强调了本课的重点(助跑、踏板),否则就会掉到水沟里,无形中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助跑、踏板)。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既符合青少年的求知欲、求新的心理特点,又能创设比较好的情境和情绪体验,引起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识到:在以后的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彻底转变观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认真制定教学目标,不单纯以“教技术”的方式出现,而应将技术溶合在现实问题或游戏的方式出现,并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技术目标,这样就能促使学生真正喜欢上跳远活动。

在综合跳跃素质的练习中,我通过“火车赛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竞赛的形式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由以前的老师要求学生认真练习,变成今天的学生想做、愿做游戏来发展跳跃能力,将教学内容溶合在游戏、竞赛中,使学生在乐于参与、易于参与的游戏中无形间达到教学目的,由此可见,情景的引入使得教学目标得以顺利的内化。

蹲踞式跳远腾空步评课稿 篇6

一、评议

1、教师教学风格突出,教学流程清晰流畅。在这堂课中,陈老师展现出一种沉稳明朗的教学风格。在这种教学风格的影响下,教学流程没有多余的繁琐环节,教学流程清晰流畅,教师讲解评价简洁明确,整个课堂程序收放自如。

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合理的选择教学方法,安排学习方法,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都能体验成长学习的乐趣。

3、教学中能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来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的长处,让学生充满自信,从而对体育产生兴趣。

4、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始终贯穿于整课,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体验合作带来的成功与快乐。课的评价机制也较完善,整课,有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小组评价,集体评价,这些评价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态度。

5、教师能正真做到关注真实,关注学生个性,关注生命,课上的很本色。堂课中陈老师采用了设置自主调整垫子高度的练习要求,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同高度的跳远练习,很好的.体现了分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与课改中的“以学定教”理念相符合。

二、建议:

教学过程中要深入细化,切忌“蜻蜓点水”本堂课陈老师安排了蹲踞式跳远的练习方式,循序渐进地推进学习的难度,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各种练习方式,体验跳跃的技术要点。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忽略了一堂课的时间限制。在35分钟的课堂中,减去课堂常规与准备环节的10分钟,加上预留的放松时间,留给学生的练习时间已寥寥无几。再加上陈老师在这堂课中采用了示范、集体四路纵队练习,40个学生的四路纵队,20分钟里,学生的练习次数屈指可数,练习的密度大大的减弱。最后分成八组练习时,又因为器材摆放以及步点丈量上浪费了很多时间、所以,我建议陈老师可以相对性的删减一些练习方式,选用几个有效的练习方式进行深入练习,再适当地调整队伍的排列,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技术动作。也可避免整个课堂教学流程如“蜻蜓点水一掠而过,只在湖面漾起涟漪,却激不起学习的水花”。

蹲踞式跳远的终结性评价之我见 篇7

蹲踞式跳远的终结性评价是一种鉴定性评价, 一般不涉及教学的活动过程, 而着重对教学的结果进行鉴定和等级划分。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 以一种逆向思维的方式认识和应用终结性评价。让学生知道蹲踞式跳远的成绩由技评成绩、进步成绩和测试成绩三部分组成, 通过解释这三部分评价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一定会取得满意的成绩并愿意为此而付出努力, 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

1.蹲踞式跳远终结性评价的组成部分

1.1技评成绩得分 (40%)

通常我们对蹲踞式跳远的终结性评价方式是单一的, 采用丈量远度和查表得出成绩, 并没有技评部分。主要是认识上的原因, 蹲踞式跳远的远度主要是由技术动作和身体素质决定的, 认为技术动作掌握不好怎么会跳得远, 因此丈量远度和查表得出的成绩中隐性包含了技评成绩。

一方面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是不客观、不全面的。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也就是要求有教学目标就应该有评价, 蹲踞式跳远的教学目标中肯定包含技能和体能两个独立的目标, 应分别给予评价。丈量远度和查表得出的成绩主要体现得是体能情况, 对技能目标达成情况体现得不充分。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横向比较说明问题, 例如:一个身体综合素质好的学生没有经过练习可能比一个身体综合素质差经过刻苦练习且熟练掌握技术动作的学生跳得更远, 你能说前者的技术掌握比后者好吗。这是对后者学习结果不客观、不全面的评价。

另一方面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部分身体综合素质好的学生可能会产生自满情绪, 在练习过程中体会到自己并没有通过努力就能取得比一般学生更好的成绩, 就会有优越感, 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部分身体综合素质差的学生可能会产生自暴自弃情绪, 在练习过程中就会预感到不管自己怎么努力在考核时可能不会取得满意的成绩, 因而失去掌握技术动作的动力。

针对这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我们必须把技评成绩单独列出来, 主要体现的是技能目标达成情况。具体做法是学生在进行蹲踞式跳远考核时, 丈量、登记成绩由学生负责, 教师专门负责技评成绩 (百分制) , 然后按40%计入总成绩。

身体综合素质好的学生虽然跳得远, 测试成绩好, 但不认真不努力, 技评成绩就会差, 综合起来总成绩不一定好。身体综合素质较差的学生会从中看到希望, 虽然跳得不远, 测试成绩差, 但通过努力, 技评成绩可能得高分, 综合起来也能得到满意的成绩。它激起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 为达到目标而努力, 从而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目标的技能部分, 按照蹲踞式跳远的动作方法和教师的要求去练习。

1.2测试成绩得分 (30%)

蹲踞式跳远测试的丈量方法我们普遍采用竞技体育的丈量方法, 这种方法不完全适合体育教学。

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评价的区别。运动训练的评价方法比较单一, 在运动成绩面前人人平等, 竞技运动追求是胜负, 注重选拔功能[2]。它和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指导思想、教育思想及对被教育者的要求都不同, 因此我们的评价不能照搬竞技运动训练的方法。

另一方面不利于学生学习蹲踞式跳远的技术。虽然蹲踞式跳远的技术难点是踏跳动作的准确性, 但对初中学生来讲, 不必过多强调这个难点的突破, 以免影响其他技术的掌握[3]。在练习和测试中要做到步点准确非常困难, 它要求每一次助跑的步幅非常稳定, 初中学生普遍缺乏这个能力。如果学生为了追求踏板准确, 就会经常出现我们所说的“倒步子”现象, 影响助跑速度和起跳动作。

针对以上情况在教学和测试中采用放低要求的丈量方法, 在助跑道上设置一个约1米宽的起跳区替代原来的起跳板, 学生只要在起跳区起跳就不犯规, 把从起跳脚的最前点与落地脚最近点的实际距离作为测试成绩, 而不是从起跳线或起跳线的延长线到沙坑中留下的最近痕迹的垂直距离, 测试时由一名学生专门负责看起跳脚的最前点。

采用这种丈量方法方法后, 学生在练习和测试中不但助跑能发挥可控制的最高速度, 而且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后续的起跳和腾空技术动作上, 充分发挥和提高蹲踞式跳远的水平。

1.3进步成绩得分 (30%)

跟自身比, 不断战胜、超越自我, 使学生个体在原有的水平上不断进步, 这是教育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教师工作成效的标准[4]。原来的单一评价方法没有体现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的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相结合, 是一种绝对性评价。相对性评价有助于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通过努力获得进步所带来的成功体验, 有效地维护每一位学生的自尊和自信[5]。

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有必要把进步成绩 (进步成绩=单元教学结束测试成绩-单元教学前测试成绩) 单独列出来 (百分制) , 然后按30%计入总成绩。进步成绩评分见附表1。

在这种评价方式下学习, 有利于调动身体综合素质差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消除自卑心理;身体综合素质好的学生也有紧迫感。最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提高了自身的学习水平。

最后把技评成绩得分、测试成绩得分和进步成绩得分三项相加就是学生的蹲踞式跳远的最终成绩。如何登记蹲踞式 跳远的最终成绩见附表2。

2.注意事项

2.1采用这种评价方式和单一评价相比 , 并不是每一个学生的得分都会提高, 特别是跳远特长生的成绩会出现下降。

2.2单元教学前测试成绩要在学生知道终结性评价方法前进行, 否则学生会故意跳不远, 造成进步成绩不真实。

2.3其余教学目标的评价可以在学期的平时表现里体现。

2.4四三三的成绩比例和进步成绩评分表只是我的初步观点, 还需经实践和调查后调整得更科学合理。

总之, 采用这种评价方式的目的是使评价更科学、客观、公正, 保证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强化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艳群.义务教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Z].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13.8:42.

[2]刘永辉.学校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异同研究[J].广西教育, 2005 (Z4) :89.

[3]李艳群.义务教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Z].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13.8:44.

[4]蓝兰.运动训练与学校体育教学的异同[J].体育学刊, 2001 (3) :106.

小学体育《蹲踞式起跑》教学刍议 篇8

[关键词]蹲踞式起跑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2-075

贯彻落实以学论教是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当前中国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所有教师都应该更新思想观念,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深入研究教法,精心优化学法,让学生真正爱上体育课。下面就以《蹲踞式起跑》教学为例,谈一谈笔者对小学体育教学的一点思考。

一、蹲踞式起跑的概念

蹲踞式起跑是短跑中常用的起跑方式,其由三个动作组成:各就位、预备、跑。“各就位”:站在起跑线后,两脚前后开立(有力脚在前);前脚尖距起跑线约一脚半,后脚尖离前脚中部约一小腿长,两脚内侧相距约15厘米;两膝屈膝,后膝跪地;两手拇指相对,其余四指稍并拢,虎口向前,撑于起跑线后,约与肩同宽,两臂伸直,颈部放松。“预备”:臀部平稳抬起,稍高于肩,重心前移。“跑”:两手迅速推离地面,两臂用力前后摆动,两脚用力蹬地,后腿以膝领先积极前摆,前腿髋、膝、踝充分蹬直跑出,身体有较大前倾。正确掌握好蹲踞式起跑动作要领能增强学生的肌肉力量,锻炼快速反应及奔跑能力,提高身体的协调性,有利于学生的身体成长。

二、授课中的亮点

笔者在《蹲踞式起跑》教学活动中,大胆采用了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本课达到了预期效果,学生蹲踞式起跑技术也得到了提高。

1.教学过程清晰流畅,课堂气氛活跃

对于课前的趣味热身与“长江、黄河”游戏,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与快速反应能力,为下一步学习蹲踞式起跑做了有力的铺垫。课中的启发式体验,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自主、自学、自练的空间。课后的身心放松活动,笔者运用了几个简单的瑜伽动作,形式较新颖,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身心得到了充分的放松。

2.通过任务型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本课中,笔者设计了“蹲踞式起跑”的启发性提问——示范讲解——个别模范——分组训练——对照检查——实景练习。在授课过程中,笔者先让学生掌握起跑口令:各就各位——预备——跑。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分组开始学习蹲踞式起跑的技术,组织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合作练习,让他们相互观察,互相指正,互相帮助。活动中学生们都能积极参与,勇于创新,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开展“30米快速跑”游戏,既强调了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意识与价值,又能为学生提供个体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2.积极采取表扬形式鼓励学生

笔者在上课之前就准备了奖惩方法,表现好的多进行口头表扬,表现不好的进行相应“惩罚”。在教学前,对学生进行分组,表现好的选为小组长,表现落后的要做俯卧撑;教学中,加强小组长的组织能力,让他们配合老师在活动中对组员进行随时表扬,改变教师表扬学生的局限性。

三、教学反思

1.正确定位教师角色

在课堂教育中要正确定位教师角色,变主讲为主导。要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主动权在于教师,只有教师真正认识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与定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关系,把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是当前体育教师努力的方向。

2.在教法与学法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法和学法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教法的作用是组织、引导、示范、控制、评价,学法的作用是主体、目的、内化、发展,它们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有什么样的教法,就有什么样的学法,我们要在教法与学法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法与学法要互相配合,教师可以通过教法的改变来引导学生的学法转变,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学法的实际转变自己的教法。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笔者会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从改变教学观念入手,从根本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创造性,从过去以教师单纯“教”“灌”为主的方法转向以教师指导、启发和学生“学为主”的学法设计,在关注整体教学目标的同时,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上一篇: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下一篇:对老师说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