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诗的内在诗意论文

2024-09-21

读出诗的内在诗意论文(精选3篇)

读出诗的内在诗意论文 篇1

司马光《迂叟诗话》中说古诗词“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这个“思”字是大有学问的。有的诗词,字面上难懂,但只要从字面上弄通了,诗意也就大致领会了。有的诗词,字面上很容易懂,而要真正领会诗意,却很不容易。例如,苏轼的《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初读这首诗,你会认为这是一首咏物诗,明白通俗;细细琢磨,才知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含蓄隐晦。原来是苏轼在慨叹他的政敌即那些所谓“熙丰小人”,他们在宋神宗死去、哲宗即位、高太后临朝时,全被贬谪(刚被太阳收拾去);而到高太后死去、哲宗亲政时,又全被起用了(又教明月送将来)。这是苏轼一首用以抒发政敌被起用的`愤懑诗。又如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初读这首诗,你会认为这是一首写景诗;其实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孤傲的情感,抒发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和孤愤的,这是一首深沉而含蓄的政治抒情诗。又如王建的《新嫁娘词》: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意,先遣小姑尝。

初读这首诗,你会认为这是一首人物素描诗。王建这位中唐著名诗人,出身寒微,中了进士之后,晚年才为陕州司马。司马是州郡的属吏,位在别驾、长吏之下,等于现在的小科员。这是一首作者抒发屈居卑下、操刀捉笔、仰人鼻息的牢骚诗。与这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朱庆余的《闺意献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初读这首诗,你会认为这是一首表现新嫁娘情怀的诗。张籍是中唐著名的乐府诗诗人,和王建齐名,世称“张王” ,历任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故世称张司业或张水部。其乐于提携后进又与韩愈齐名。作者把张籍比作新郎,把主考官比作姑舅(公公、婆婆),而把自己比做新娘。这是作者进京应考时,呈给张籍投石问路的诗。

有的诗词还要知道它的“本事”,才能理解其意。所谓“本事”,就是触发诗人词人写这作品的具体故事。例如杜甫《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这诗的“本事”是这样的:杜甫飘泊到四川夔府的第二年,住在一所草堂里。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远的东屯去住。不料这姓吴的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禁止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劝告吴郎。诗的大意是:我住在那里的时候,听任西邻来打枣,因为她是没有吃的、又无儿子的老寡妇。如果不是穷困到如此程度,她哪会来打枣呢?正因为她怀着恐惧心理,我不但不干涉,反面表示亲善。现在老寡妇见到你(远客),就提防你不让她打枣,未免多心;但是你一搬进草堂,就忙着插上篱笆,却像真的要禁止她打枣呢!这老妇人被官府剥削得穷到只剩下骨头了,想起兵荒马乱中,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诗人就热泪盈巾!若是你不知道这诗的“本事”,你就不能逐句理解诗意,不能体会到诗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深厚感情。

“凡作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小仓山房文集》)古代诗人深得含蓄婉曲之妙,我们在阅读时理当反复咀嚼,品出这“言外之味,弦外之响”.(《人间词话》)

读出诗的内在诗意论文 篇2

一、创境———享水墨画的意境美

创设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经典的诗词、轻柔的音乐、唯美的画面、声情并茂的吟诵等能把诗情画意、节奏韵律的美感充分传达给学生, 引发学生心理上的快感和审美联想, 享受水墨画的意境美。

如一年级《春暖花开》一课的课前交流环节,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说说、背背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如《咏柳》《绝句》《春晓》等。

1.导入环节。教师:“小朋友们, 你们看, 春天来了,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 你感受到春天来临时的哪些变化?”教师课件出示春天的画面 (配上背景音乐) 。学生交流:“春天来了, 花儿开了, 小草笑了, 鸟儿飞来了……”

2.表现指导环节。教师:“中国有一位很有名的画家, 叫吴冠中, 他特别喜欢大自然。小鸟的鸣叫、小花的摇曳、小雨的缠绵都能激发他的灵感。同时他常喜欢用线条和点来表现大自然的美妙……”

学生从语言、音乐、画面里感受到春天的美丽, 仿佛已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这样的情境创设, 营造了良好的美学环境。

二、激情———悟主题的情感美

水墨画教学应该是一种愉悦的、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体验过程, 这样的过程不仅是学生的认知途径, 也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来源, 是培养学生高尚情感的手段之一。教师应善用巧妙的语言或教学方法来抓住学生的心, 让学生能体悟主题的情感, 并能抒发对美的感受。那么如何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呢?

(一) 诗歌吟诵激情

如《水墨画———竹》一课的导入部分, 我先让学生背古诗, 如郑板桥的《竹石》、王维的《竹里馆》, 并在学生背诵之前提出要求:在吟诵的过程中, 想象诗中的画意, 感受诗人的情感。这样, 学生就更容易理解, 达到由诗境入“画境”的审美享受。再如人美版五年级《山水画》一课导入部分, 我用多媒体播放画面, 并配乐朗诵:“江南水乡就像一幅朦胧的水墨画, 朴实恬静, 盈盈清水, 悠悠木船, 石拱桥倒映在清澈的水面上, 张家港的青龙桥又换新颜, 香山在薄雾中若隐若现, 犹如人间仙境。”学生随景入情, 深受感染, 从而能用诗一样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体会与情感。

(二) 生平简介激情

如人美版五年级《山水画》一课, 学生收集资料讲述画家生平小故事:“沈周, 苏州人, 从他的《吴中山水图》中可以看出, 他诗书画印的功夫都非常了得。沈周一生游历的地方很有限, 以苏州的山水为主, 因为他热爱自己的家乡, 热爱苏州这片土地。古代很多画家也都很喜欢江南的山水, 他们有的是因为厌恶尘世间的喧嚣纷扰而寄情山水, 情愿与山水为伴, 沈周就是这样一位飘然于世外的神仙中人。”

这样, 学生在自己收集的小故事中, 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中了解了画家创作的背景, 就能感受画家的情感, 课堂就不会贫瘠、乏味了。

(三) 作业展评激情

如《印象山水》一课, 上课地点是体育馆, 学生一人画一幅整K的画, 展评形式是将学生画的画连起来横放在教室四周, 就像一幅长卷。教师说:“我们的画好大, 也许只有鸟瞰才能感受它的魅力, 哪位同学愿意跑到体育馆的最高处鸟瞰, 然后告诉我们他看到的作品是什么样的?”有学生手持话筒跑到体育馆最高处。教师:“遥望祖国的山水, 你觉得怎样?用一句话来赞美一下。”学生交流后, 教师说:“说得真好, 同学们, 有位伟人曾为他喜爱的祖国山川题写了豪迈的诗句, 大家一起来念一下吧:江山如此多娇……我们也应当为自己能生养在这片土地上而感到欣喜与自豪, 来吧, 拿上笔, 也在这画的横跋上写下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或一句诗。”音乐响起, 学生满怀激情, 兴奋地谈感受、抒情怀。

这样的展评形式, 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山水的情感。

三、启思———拓想象的意境美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水墨画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注重启发、引导学生。水墨课堂除了要创设美的意境外, 更重要的是要引发学生思考, 拓宽学生想象的空间, 在学生的头脑里种下想象的种子。

(一) 赏析导思

如《山水画》一课, 教师请学生欣赏范画:“老师画的近景中的树、山、石、小舟等与中景、远景的有何不同?”学生观察后发现浓淡、干湿、繁简、疏密、虚实等方面都有变化。这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赏析沈周的《吴中山水图》时, 学生马上发现:“这些画面中的近、中、远景也产生了浓淡、干湿、繁简等变化……”教师适时追问:“用这种方法画画有什么好处?”有学生答:“画面会产生一种深远的意境感。”学生欣赏导思后很快就有了自己的想法。

(二) 示范启思

《印象山水》一课, 教师:“这里有一杯浓墨, 你觉得泼近景好还是远景好?为什么?”学生带着问题思考交流, 得出答案:“泼近景好, 因为近浓远淡”。教师:“好, 现在你们开始大胆地泼, 注意近景的位置和山势的变化。”学生开始泼墨, 完成之后, 教师问:“泼了之后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答:“泼洒的墨迹自然晕开……”教师追问:“这有什么好处?”学生回答:“可以表现出浓淡、干湿的效果。”教师:“说得真好!但似乎山势的连绵不明显, 现在我来画。”教师示范:用生动的笔法塑造出山体的形状、态势。教师:“看!聚集的水墨, 我可以将其写开, 但用笔要有节奏的变化, 注意山势的节奏变化……”教师边示范边启发学生想象画面的意境。

四、导创———绘生活的艺术美

教学的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技能,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诗意的水墨画课堂, 应该是用五彩的笔和墨来描绘美好生活的, 应该是灵动而富有创意的, 能极大地点燃学生学习创作的热情的。

(一) 名作导创

画家的水墨画作品一定是描绘生活、充满创意的。如《山水画》一课, 教师:“齐白石老爷爷大家都比较熟悉了, 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藕池观鱼图》。”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1.画的是什么?2.近、中、远景有些什么变化?3.空白处是什么?4.从他的画里你体会到了他怎样的心情?学生交流后齐读白石老人说的一段话:“正因为爱我的家乡, 爱我祖国美丽富饶的山河土地, 爱大地上一切活生生的生命, 因此花费了我毕生精力, 把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感情画在画里, 写在诗里。”教师:“可见, 真正有生命力的画应该是怎样画出来的?”学生交流, 得出结论:“画好一幅画, 要注意取舍、添加;注意近、中、远景的变化;注意留白的运用, 并融入自己的情感。”

这样, 学生以描绘家乡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时, 就会向大师学习, 放开手脚, 自由选择画面的内容、笔墨的方法、构图章法等, 学生学得有趣、有法、有创、有爱,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 实景激创

《山水画》一课, 学生对家乡的山水熟悉又有感情, 教师应充分运用这些资源, 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来设计作业, 激发学生的创意。可在课前让学生收集家乡的美景图, 如暨阳湖、沙洲公园、张家港公园等, 学生交流感受, 教师播放苏州唯美的宣传视频并配以优美深情的文字讲述。

通过学生熟悉的实景导入新课, 能更多地挖掘学生的创作素材, 唤起学生对生活美的表现欲望, 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去发散思维,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并将生活中的美艺术地运用于自己的创作中。

谈新诗教学:课堂读出诗意来 篇3

关键词:课堂读诗 诗意 读诗法

“不学诗,无以言”,新诗在大学教育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现代汉语的特质、培育新型的审美感受、养成健全的现代人格,这些都有赖于合理的新诗教学。课堂读诗是新诗教育最基础而关键的环节,要想学生亲近新诗、理解新诗,进而对新诗的堂奥有所触摸,必须以一当十地上好新诗讲读课。不仅要读出诗意、领略诗的好处,还要在读诗的过程中就具体的作品赏析,示范出一套简明而又实用的读诗的方法。下面就结合笔者在师范类院校对本科生开设新诗专业课、选修课的实际经验,谈谈对课堂读诗的一些认识。

第一,选取理想的文本。这一点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并不容易。新诗历史虽不长,却在近百年的裂变式发展中创造出了海量的文本,并不是随便拿来一首就可以在课堂上来读的。毋宁说,“大学课堂”这一场合,本身对诗歌文本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能拿来细读的文本,必须具备一些品质。首先,经典性。“经典”就是经受住了空间、时间上的双重考验。在一定时段内,被大量的读者阅读过,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对它的理解、研究已有一些定论。并且在时间上,经历过几个时代的淘汰仍然自然地留存下来。奥克塔维奥·帕斯说:“诗歌不追求不死而追求复活”[1],经典就是在后来的历史时空不断复活的那些作品。其次,现代性。现代思想及其特征命定般地注入了现代诗歌内部,因而好的新诗文本肯定是富含现代性特质的,包括常说的“反现代的现代性”。不能也无需在课堂上给本科生讲解温吞的、平平无奇的新诗文本,例如汪国真的,甚至连徐志摩的许多作品都不应该细读。第三,难易适宜,长短适中。晦涩是现代诗的普遍特点,无需责难它的难懂,只不过一定要注意不能选择过难的文本。例如美国学者Tom Hansen就沉痛地慨叹:“在我给美国文学班的学生讲授《荒原》约六年后,我终于确信这首诗太难了,学生学不了。”[2]实际上,像《荒原》这样的作品,不仅太难,而且太长,长到十几页PPT都难以完全展示的程度。英美新批评学者就喜欢细读较短的文本,这是可贵的经验。参与课堂读诗的各方面因素,教师精力、学生能力、课时长度等均是有限的,又必须抓住机会教授那些可以以一当十好作品,所以首先必须下大力气选出理想文本来展开解读。例如鲁迅的《影的告别》就只适合一小部分文学素养较好的学生,李金发的《弃妇》太过晦涩而奇僻,穆旦的《春》适合,而《诗八首》不太适合。必须考虑实际情况,能进入大学课堂的新诗文本实在不多,有的诗歌适合随意读读,有的适合诗人在沙龙中交流。

第二,制定方案,循序展开。接下来就是怎么读的问题。教师们经常感叹学生不读诗,其实不尽如此,很多学生读了,却读不出所以然来,以至兴趣索然,原因就在于不得法。课堂必须制定出一个“读法”、一套解读“方案”,师生借以共同进入诗意的空间中去。这一套所谓的“方案”来自哪里呢?既来自文本,也来自教师(引导阅读的人),来自师生与诗歌往复互动的过程。在此,不应死板地把文本理解为“作者死了”的封闭结构,也不能盲从读者接受理论的某些观点,而应该以诗为中心,采取“拿来主义”的做法。教师反复阅读文本,从中提炼出诗歌的思路脉络,并积极采纳评论家、研究家的某些已有成果,将其转化为一种可操作的“程序”。这个“程序”最大程度地符合文本的面貌,又能体现解读者的某些思想特征。读诗本质上是交流与和解。在讲授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和对话而参与进来,最终对诗歌有所感知。以郭沫若《天狗》为例,这首诗在新诗初期历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学生面对它时却哄堂大笑或茫然无措,所以必须寻绎出一种内在理路来展开阅读。我们先找一个核心的点,将整个解读统摄起来,“现代自我的磅礴诞生”,这也可以说是我们所理解的此诗的主题。接下来按照诗思脉络划分讲解的阶段,有的文本要需要强行对其进行划分,《天狗》本身就有明朗的分节。第一节,“天狗”从无到有,吞吐星辰宇宙,这是“自我”的扩张。第二节,吞下万物的“天狗”,向世界展现自己的光热,自我实现的渴望得到初步满足。第三节,积聚了全宇宙能量的“天狗”,又忘乎所以地欢腾起来,新型的“自我”释放出惊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第四节,狂乱飞奔、激情燃烧后的“天狗”再度还原回来,重新恢复了“自我”意识。循此思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到浩瀚宇宙空间,与神奇的“天狗”一起奔腾、一起遨游,也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进而对五四时代精神有所感知。当然,关于这首诗,可讲的东西很多,比如形式、语言、其中的科学精神等等,但是必须找到最有效的途径,带领学生进入诗歌内部去。叶嘉莹回忆顾随先生讲诗词:“往往旁征博引,兴会淋漓,那真的是一片神行”[3],事实上,“一片神行”只适合有极高素养的学生。这种依方案而展开的读法,看上去拘泥,但却适合一般院校的大部分本科生。在本科课堂讲诗,必须找到“方便法门”。从“窄门”入,经过辛苦的攀援和探索,练就一套抵达诗境的方法,这是学生迫切需要的。“陈义过高”,会让学生茫然无措,甚至对新诗彻底失去兴趣,笔者在这方面就有深刻的经验教训。

第三,宣泄精髓,兼顾语辞。“诗无达诂”,诗最吸引人的往往在于隐约的、神秘的深层意蕴。朱自清先生解诗时看重宋儒朱熹的经验,“朱子说‘晓得文义是一重,识得意思好处是一重”[4]。人们欣赏诗,最终是要越过言语、事理、情景,沉入到诗歌所塑造的另一个深层世界里去,在另一时空涵咏、徘徊,借这种沉醉与现实拉开距离,又反观现实。这个深层世界是“醉、梦或出神”[5],是精神深处的奇思妙想。朱光潜先生讲小泉八云的批评时说:“所谓‘导解是把一种作品的精髓神韵宣泄出来,引导你自己去欣赏”[6],课堂读诗必须有此“导解”功能。这是课堂读诗极关键的一环,一旦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开启他们的神思,达到感受境界、咂摸意味的程度,诗的所有其他方面就有可能得以被打开。比如,将《天狗》讲解的标题确定为“现代自我的磅礴诞生”,其实就是对这首诗的“精髓”的宣泄,由此一切被激活。在此不应该过度崇信后现代主义所宣称的“取消深度”的口号,因为大部分现代诗歌是靠“深度”来创作出来的。再如,细读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笔者将题目定为“和解的声音”,海子写下这首诗两个月后便从容赴死,这首诗中的情绪是极为复杂的,有生命行将奔溃的悲哀,有对人生乃至万物的祝福,然而更多的是与自我、世界的和解,尽管死亡的力量以不可遏制的加速度催迫着诗人,但是在众多因素形成的张力中确实升起一种“和解的声音”。如此,不但能勾连起海子创作历程、诗风变换的诸种情况,而且以极为简捷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这首杰作的精神神韵,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然而,正如尼采所告诫的,不能成为意义的吸血鬼。对意义、情味的感触,必须与对语辞、修辞的赏鉴结合起来,不能为意义而意义,更何况语言、修辞本来就是文本的必要构成部分。例如讲穆旦的《春》,“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对“春”的种种精神的发掘,必须从“绿色的火焰”开始。“绿色”与“火焰”的悖谬性搭配,化形象为抽象,反倒有力地写出了春来草绿的勃勃生机。下一行则反常地把“绿叶”和“花朵”分开来写,则给人分外鲜明的现代化的感觉,花叶之间充满了欲望与反抗的张力关系。诗意的灵魂寓居在语辞的肉身中,这之间的关联远比我们想象的密切,细读时务必在语言修辞的某些局部停留,务必疏通这些有强烈意味的语辞细节之间的关联。

第四,学理与感悟并重。学理包括强势的西方理论、中国诗话的遗产、百年新诗史上某些已成常识的说法,以及个人对某些新诗问题的思考的结晶。学理从学习中来、经验中来,不管是系统还是零散,总带有理性化的色彩,是关于新诗的条例化了的知识体系。在本科新诗教学中,不能放弃对学理的输入。即使再高深的学理,只要方法得宜都能讲给学生听,都能为读诗服务。作者的背景信息、流派的发展状况,这些都需要诗歌史方面的知识;诗的主题、内容方面的问题,需要有思想、哲学、文化方面的大量知识;诗艺、语言方面需要大量的诗学、语言学的知识。将文本投放在深广的文化视域中,抽丝剥茧地重商量、细分析,这些都赖于学理的支撑。要让学生意识到,诗歌、诗学到当代,已有完备的体系,让他们感受到诗的博大精深。同时,要警惕理论上的“过度阐释”,不能舍本逐末,把具体文本反当成某些理论的证明材料。诗歌的尊严、灵韵,不能轰然消散在理路的烟尘中。以诗为本,要让学理为诗意服务,让学生对诗歌发生兴趣,愉悦地遨游在诗意的王国中,这是本科阶段的教学目的,至于系统学习诗学,那是研究生阶段的任务。理论、观念替代、侵扰诗性的感悟,这在目前已成为流行现象,可以说课堂读诗是个试金石,过度宣讲理论的做法在本科课堂立马就会显示出它的虚妄和无效。调动学生的记忆、经验、思考,感受意境的深美,甚至进入诗歌的宗教境界中去,这是更高的更迫切的要求。诗歌有它“反知识”的一面,学生在诗歌面前不仅要“知道”,更要能“感到”。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本科教育目的的实现、现代公民精神的培养、人格修养的塑造都有赖于系统性的新诗教育。课堂读诗是最核心而有效的环节,我们务必选出好诗、解读好诗,制定合理的解读方案引导学生进入诗的境界,感受新诗的深广浩大。并且能掌握比较有用的进入诗歌的普遍方法,为以后长期与诗同行打下一点基础。一个丰饶的新视野骤然展开,而且其中有一条隐微的道路,起点就在他们面前。

参考文献

[1]奥克塔维奥·帕斯.弓与琴[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4:464.

[2]Tom Hansen.“让躯体复活”——谈现代诗的教学[J].国外外语教学,1993,3:12-16.

[3]叶嘉莹:红蕖留梦[M].北京:三联书店,2013:65.

[4]朱自清:新诗杂话[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8.

[5]梁宗岱:象征主义[A].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编[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6:173.

[6]朱光潜:孟实文钞[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3:81.

上一篇:廖俊波黄大年先进事迹下一篇:海水淡化可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