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语文的精彩

2024-06-10

读出语文的精彩(共6篇)

读出语文的精彩 篇1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初中学习目标中提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 “读”是何等重要, “读”贯穿整个语文课堂教学。多年来, 我一直致力于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方面的探究, 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此, 就朗读教学方面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一、激发兴趣, 注重积累

不读是语文的百病之源。朗读既是一个人语文能力的体现, 也是一种美的创造。通过朗读可以创造美, 让人领悟和体验美感。好的朗读能愉悦人的心情, 陶冶人的情操, 还能让朗读者有一种成功的满足感。要达到此种境界, 首先要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通过课内朗读教学, 激发学生乐于参与, 是朗读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感染学生, 也可以通过配乐朗读或者播放朗读录音熏陶学生, 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以体验情感, 鼓励有朗读专长的学生进行有个性化理解的朗读, 带动其他学生主动参与朗读活动。在激发兴趣的过程中要重视文化积累, 一定的文化知识积累是学生朗读的基础。因此, 要引导学生朗读古代诗词、浅易的文言文、经典名篇和短小精悍的美文, 从课内到课外, 注重文化积淀, 提高品位, 进一步提高文化素养。

二、以质疑导自读, 培养整体感知能力

初中语文教材所选文章多为典范作品, 文质兼美, 很值得品读一番。教师应充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引导学生通过自读去感知文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默读或小声读。教师根据重点, 质疑导向, 质疑定标。宋代学者陆九渊曾说过:“为学患无疾, 疑则进也。”故学生在学习中没有问题就没有兴趣, 没有思维就没有创新。有些学生在朗读课文时不抓住重点、疑点, 几遍读下来, 仍不知所云。教学中要运用质疑的方法,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促使其积极思考, 认真读书, 达到导读的目的。如借助投影出示根据课文重难点设置的问题, 唤起学生的阅读欲望, 学生读课文便有了目标, 从而提高阅读的速度与质量。在教学中, 我引导学生应用两步法阅读, 具体步骤是:第一遍默读, 重在速读。即不查字音, 不分层次, 快速浏览全文, 把握文章主旨。第二遍自由读, 重在细读。即根据教师出示的问题, 联系上下文, 自己探究, 自己质疑。教是为了不教, 语文课的任务不仅是教给学生知“会学”。因此, 要重视并培养学生选择重点的、喜欢的段落、句子, 有质疑地读。

三、合作再读, 领悟文本情感

在学生初步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 教师引导学生合作领悟作者及其文本中所蕴涵的情感。朗读是领悟作者及其文本中所蕴涵的情感的最佳途径。作者的情感多渗透在文本的字里行间, 比较含蓄, 凭学生一己之力很难领悟到, 需要学生通过相互合作, 才能深刻领悟。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展开合作, 共同领悟作者及其文本中所蕴涵的情感。如在教学《背影》时, 为了让学生弄明白文中的感情基调, 我要求学生找出描写背影的句子仔细品读, 体会作者的情感。文中有四处描写“我”的眼泪, 思考每次流泪“我”都想到了什么。学生带着体会再读这段话, 通过对比朗读, 更能体会朱自清的复杂心情, 许多学生在朗读时都带着眼泪, 进而理解深深的父子之情。在小组合作活动中, 小组成员反复朗读, 各抒己见, 互相启发, 共同领会作者及其文本中所蕴涵的情感。如果小组无法领悟, 可提交全班讨论, 或者由教师作适当点拨。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 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指导学生开展合作, 实现师生、生生互动, 共同提高, 共同发展。

四、品读文本妙处, 学会拓展运用

在学生领悟作者及其文本中所蕴涵的情感之后, 要求学生品读文本妙处, 从而学会拓展运用。文本优美的语言、感人的形象、生动的描写、巧妙的构思、高超的表现手法, 都需要学生在朗读中探究品味。还以教学《背影》为例, 我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第六段, 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去探究品味“探”“攀”“缩”“倾”等动词的表现力;去探究品味父亲这一感人形象, 以及作者通过截取人物状态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背影来构建文章的巧妙构思;去探究品味作者通过父亲的衣着、动作、语言等描写来塑造父亲形象的方法;去探究品味作者在叙事和描写中带有抒情的特点。在品读文本的妙处之后, 要求学生学会拓展运用, 即要求学生写一段文字, 描写自己记忆中最难忘的背影, 结果学生都写得非常不错。

书声琅琅是语文教学的特点, 在疑中读, 在读中悟, 在悟中品, 在品中用, 以“读”贯穿整个语文教学。我认为重视朗读教学这一环节, 对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极大的推动。让语文课堂永远充满勃勃生机, 让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园地里结出累累的硕果。

读出语文的精彩 篇2

摘要:叶圣陶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这该是对语文学习方法和目的的高度概括了。语文课重视读,运用录音范读或多媒体展示,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朗读水平,并注意朗读技巧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课堂上学生要熟读精思,体味文本的文学韵味。

关键词:重视;范读;朗读;熟读;读法结合

在读的教学中,读当与“品味”、“领会”、“体验”、“整体感知”等主体生命活动密不可分,读不应外在于这些活动形式,而应内在的包蕴这些活动形式。也就是说,只有当读在性质上从属于“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语文实践活动”,并在课堂中表现为一种反复的出声念读与螺旋上升的情感体验、步步深入的理性思索有机结合的活动过程时,由此而来的“朗读教学”才堪称真正的朗读教学。如何通过读,让学生走进文本,受到艺术熏陶,提高语文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就来谈谈语文教学中读的教学。

一、多媒体范读,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

“语文的关键之点,重要之点,辉煌之点,就在于学生很好地进入文本品读文本”。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文学作品的一大境界,但由于中学生对文学语言的鉴赏存在一定的困难,运用多媒体展示可引导学生更好地感悟文本。或录音范读,或通过画面、音乐、声音的完美组合,使无生命的文字变成鲜活的可感形象,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觉,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

如《安塞腰鼓》一文,仅让学生自读,就不容易从文本中感悟生命的豪放、粗犷和张扬。教学时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的画面,辅以激昂的`朗读,那咚咚的鼓声,生龙活虎的场景,使学生的心灵与之产生共鸣,对文本有了全新的理解,甚至感觉超越了自我,在审美情感上走向更加光明的境地。

接受美学理论指出:任何意思的作品都只是一个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图式结构。它的存在本身并不能产生独立的意义,而意义的实现要靠读者通过阅读使之具体化。配乐录音范读或多媒体展示,使作品中的未定性得以确定,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获得对艺术作品更高层面上的审美体验。

二、教师范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教师平时要注意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在课堂上进行朗读示范。引导学生字斟字酌,揣摩句子的语气,让学生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立意谋篇之匠心,感悟语言文字的内蕴。教师要想激起学生的朗读期待,必须以美读来感染学生。叶圣陶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教师范读如果能进入充满情感的表达状态,就会引导学生不断地超越原有的知识经验、智慧水平、想象能力,形成积极的创造精神,达到语感的最高层次。

教师还应该给学生以朗读技巧上的指导。朗读技巧指的是在朗读时对停顿、重音、语气、语速、语调、节奏等的掌握和运用。一是重音技巧,朗读时要准确地和读出重音。一般地说,排比词语,用作对比和比喻的词语、关联词语等需要重读。重读的主要方法是强调重音、注意停顿和节奏变化等。二是语调技巧,叶圣陶具体论述过:“表示悲壮、快活、斥责或慷慨的文句,句的尾部宜加强……含有庄重、敬畏、谨慎、沉郁、悲哀、仁慈、疑惑等情味的语句,须缓读;含有快活、确信、愤怒、惊愕、恐怖、怨恨等情味的文句,须急读……”给学生一把朗读技巧的金钥匙,让学生开启一片朗读的新天地。

三、熟读精思,体味文本的文学韵味

朱熹说:“观书须先读书上,使其言皆若出于吾口;继以深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心。”正确理解文本的语言文字,体味文本的文学韵味,熟读精思尤为重要。夏丏尊说:“读得熟了,才能发现本篇中前后的照应,才能和别篇作种种比较。”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语文文本五彩缤纷:或押韵和谐,琅琅上口;或形象传神,引人入胜;或哲理深刻,促人深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只有反反复复地朗读,才能通词达意,与作者、文本同呼同吸,同悲同喜,才能含英咀华,“三月不知肉味”。吕叔湘先生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美国一位女教师,在北大讲莎士比亚的戏剧课时,就是让学生多读的。上课,她和学生一起念,她念一段,同学们也念一段,念完了她就问:“有什么不懂吗?”一个同学说:“这几个字我不懂。”她就解释。把需要解释的地方解释完了以后,她就问:“你们觉得这段写得好不好?”有同学说:“看不出。”她就说:“再念一遍,再念一遍。”她又让大家一块念,然后又问:“全懂了吗?”可同学们的反映还不那么活跃,她又说:“你们再念一遍,再念一遍。”于是又念了。就这么念来念去,大家都觉得这戏是不错,是写得很好啊!好了,就下课了。对经典的文本材料咀嚼式的“读”,不仅是阅读教学及至语文教学的根基,也是对话教学的前提。反复朗读,自由充分地亲近接触文本,就有了厚实的对话资本,自然能提高对话的有效性。熟读成诵,烂熟于心,也为学生感受文本的语言之美、意象之美、意境之美和文化之美,积淀了深厚的基础。

一般的诗歌、散文容易做到熟读,较长的文章怎么读?鲁迅的小说《故乡》,篇幅较长,人物形象的理解及主题的认识,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学中笔者用熟读精思的方式处理文本,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要求学生用一课时的时间自读课文,了解时代背景,熟悉故事情节。第二课时一开始,我故意感叹:“哎呀,这么长的文章,老师真是不知从哪儿下口。”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说闰土、杨二嫂给他们的印象最深,于是读文中有关闰土、杨二嫂的语言、动作、肖像的描写语段,最终体会出蕴含在文中的人物内蕴及美好价值。抓住重点,孰读精思的做法,比那种“满堂灌”或“满堂问”式的模式,多了一份乐趣,少了一份枯燥;多了一些“语文味”,少了一些空洞性;多了一些情感熏陶,少了一些抽象说教。

课堂上要注意多训练学生熟读精思,多读多思,善读善思,养成习惯,“口诵心惟”(王守仁语),从而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读有多种形式:如领读、齐读、自由读、分组读、配乐读、赛读、拉力读、多声部读等。实际教学中,要根据文本内容,经常变换形式,常读常新,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另外,将读与其它活动结合起来(如演讲比赛、文学沙龙等),会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当然,文本的学习还有默读、略读、浏览等多种形式,将这些读法有机结合,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语文教学中让读为先,共“读”美好时光,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第2卷朱光潜译出版

2、夏丏尊、叶圣陶《文心:写给青年的三十二堂中文课》

读出精彩 读出能力 篇3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有效策略

英语语篇阅读是通过运用自己掌握的单词、短语、句型、语法等来解读文章的过程,最终目的是能让自己读懂并理解英语文章,从小学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阅读目标和资源的开发以及实施策略都有新的突破。

一、英语阅读现状分析

1.阅读重心不平衡

阅读本是老师和学生共同欣赏文学作品的,但是老师在激发学生兴趣和指导阅读技能上理念有所不足。课外阅读时,学生太过放任,课内阅读又老被束缚。语篇阅读作为学生阅读的主要场地,被老师精心打造,导致学生缺乏自主阅读的意识。

2.阅读资源不够

有两个不够,一是阅读量,二是阅读面。学校里大多数学生只有一本教材,语篇有限制,想找到适合的文章阅读很困难。

3.阅读方法不对

小学生的阅读方法不对对以后有很大影响,调查显示,语篇教学注重讲和练,老师把课文通读一遍,分步讲一遍,然后找一些题目让学生自己练,这明显把阅读课变成生硬的接受知识、认识新词、解析语法的课堂了,学生不知道阅读一篇文章应采用哪些办法。

二、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1.正確看待师生角色

在介绍文章背景和教学新词新句型时,老师不再以自己为主体,学生也不再只限于被动地听。老师把讲的时间多留给学生练,引导差不多了让学生自己领悟。如果在课堂上,老师提问:Can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Thanksgiving day?学生都沉默不答,那老师只能说I will tell you!因为在介绍感恩节时,多半老师直接用PPT来放一些背景知识,速度太快了,学生来不及了解。课堂是学生的主阵地,而不应该由老师一味统领,为了避免重心失衡,老师应该让学生自主阅读。任何时候,一篇英语阅读,我们不可能每个单词都熟悉,老师应该锻炼学生猜测词义的能力,使学生理解文章时不再手忙脚乱。课外阅读是学生自己的意愿,老师应该鼓励学生自学,遇到不懂的随时请教。

2.挖掘扩展阅读资源

阅读是学习知识和发展情感的基础,语言和思维互相作用。要拓展阅读资源,来源、渠道是关键。基本上有三种,课本原创材料、课本改变材料、课外材料。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精挑来的,题材涉及宽广,内容丰富。小学课本中的阅读多半是对话、段落、短篇。因此,为增加题材,可以将内容进行转换,短语、句型、人称、单复数、时态等变化训练会起到不同效果。

3.阅读策略

首先,课堂上的互动能营造融洽的氛围,有助于学生进入状态,产生阅读兴趣。其次让学生参与角色,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这可以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来实现。接着,探究能促进学生自我的提升,步骤是自学理解—交流讨论—小结巩固—验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分析整理能力会得到提高。最后,交互合作也是不可少的,每个人都有分配的任务,各自独立分析后再来交流,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技能均能进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兴趣的驱动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是关键,老师应该从读字母、读单词、读句子、读短文入手,并且与听、说有机结合,才会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加强其运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蓓.浅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2(3).

[2]毕胜.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与思考[J].基础英语教育,2011(10).

读出语文的精彩 篇4

关键词:语文,阅读,情感,体验

在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朗读, 朗读可以通过调动各种感官来直接表情达意, 通过朗读来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已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目标。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经过“读”, 只是看或者浏览, 都是不可能学好语文的。而恰当适度的朗读能够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解读, 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 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 升华学生情感。同时读的过程也是创造性学习的过程, 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创设良好情境, 在读中感受情感

新课改要求在语文课堂中要高度重视“读”的重要作用, 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使用恰当的方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充分地读, 通过读来理解文本, 感悟文本, 从而体会文本抒发的情感。但是, 如今的课堂过多强调对内容的理解, 而忽略语文的本色, 语文教师要创设情境充分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文章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篇文章时, 教师就注重了“读”在教学活动中的突出作用。这篇课文用质朴的语言讲述了关于宋庆龄这个伟大女性的有关故事, 假如仅仅停留在文本的内容掌握, 或者只是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的层面上来进行教学, 那么这篇文章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是如果我们抓住语言文字进行品读, 那就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文本语言的独特魅力, 从而走进文本, 与文本直接对话, 从而也走进宋庆龄的内心深处。在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表现宋庆龄伟大品质的句子深度研读, 重点体会自己心中的宋庆龄是怎样的人, 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使学生在品读语言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语感。

所以,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体会文本的精妙之处。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 指导学生细心品味, 认真领悟, 与文本的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这样不仅使学生通过读感受到人文精神, 而且还能够在读的过程中提升语感, 感受文本的真情实感。

二、抓住重点语句, 在读中体验情感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感情的渗透以及情感淋漓尽致的抒发, 要体验到与作者同样的情感经验就要深入到文本的中心, 而抓住文本中的重点语句朗读是其中比较直接有效的方法。强调重点语句的朗读, 就是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解读文本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读加深自己的情感体验, 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真情。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课本中有一篇文章是《军神》, 这篇文章用深情的笔墨向我们讲述了关于刘伯承的故事, 要求教学中让学生深深体会刘伯承巨大的人格魅力。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鼓励学生“找出关键语句读一读, 并且要读出自己的真实感受”。首先由学生自由读, 然后鼓励学生站起来为大家示范朗读。在开始读的学生中, 可能只注意到对刘伯承敬佩之情融入朗读之中, 然后教师进一步引导:我们不仅要读, 还要注意做到以情动人, 在读的过程中将对刘伯承的感情融入进去, 同时还要读出自己的感悟, 这样才是真正理解并且感悟到文本的内涵。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能够抓住重点语句, 在朗读中深入体验文本情感, 从而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

抓住重点语句, 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就是要求读者个体对于文章深刻解读, 深入领悟, 获得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对学生的独有感悟充分肯定以及尊重, 因为只有这样, 才能激励学生自觉朗读, 这样朗读就不再是教师的要求, 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真正需要, 这样才能体会到语文课堂读的快乐。

三、结合生活经历, 在读中升华情感

小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非常强烈, 对于新鲜事物充满了激情, 他们的潜力是巨大的, 虽然人生经历不多, 但是也获得了一些人生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难题, 假如充分利用他们有限的生活经历帮助对于部分内容的理解, 这样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经验去感知, 相信一定会事半功倍的。

例如在教学《荷花》这篇文章时, 教师就发现学生已经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而且读得也比较流畅, 但是就是对于荷花的神韵理解不到位, 所以读不出文本渲染的味道。面对这种情况, 教师带领学生认真回忆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接触过荷花吗?当时是怎样的情境?这样引导学生描绘自己印象中的荷花的动人姿态。在这样的回忆以及描述中, 唤起学生对于荷花的美的感知。接着教师出示关于荷花的图片以及视频, 进一步唤醒小学生关于荷花的回忆, 各种各样的荷花摇曳多姿, 让学生沉醉其中, 不知不觉中就能体会到荷花的风姿。在这样的情况下引导学生朗读, 就能轻易把握文本的情感了。这样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指导学生朗读, 学生的感情自然而然就被激发出来了。

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进入文本解读, 这是朗读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小学生的生活经历虽然简单, 但是将其融入对文本的解读中, 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体会文本中抒发的情感, 让学生的感知更加深入, 感情更加丰富, 所以朗读的过程也是学生情感升华的过程。

读出古诗词的精彩 篇5

[关键词]古诗词 文化 实践 感悟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3-066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古诗词这块底蕴深厚的文化瑰宝,更是吸引着人们不断地去解读、诠释、探究和品鉴。如何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诗词文化的美,并把它传承下去呢?下面,笔者以自己执教的《清平乐·村居》为例,谈谈古诗词教学的一点体会。

一、拍打节奏,读出韵味

师:平时在影视中见过古人吟诗吗?

生:我见过,一个个摇晃着脑袋。(边说边比划,众人大笑)

师:酸秀才的样子十足,真有表演天赋。还有其他样子吗?

生:我看到的是一边摇着扇子,一边吟诗。

师:是呀,没有韵律,就不是诗歌,古诗词有很强的音乐感。下面,我们就模仿古人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一番。请同学们用手轻轻打着节奏读上阕,接着用脚踏着节奏读下阕,最后上下阕连起来手舞足蹈地读。(学生兴趣盎然地表演)

师:感觉怎么样?

生:太有意思了,我仿佛穿越了。(众人笑)

师:不同的诗词有不同的节奏。如果你能试试照平仄押韵来吟诵诗词,平声要读得舒缓,仄声要读得短促,那就更像古人。

本环节教学,在一次又一次饶有兴趣的朗读中,让学生品味词独有的韵律之美,体现了课标的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二、想象重现,读出画面

师:这首词用最精炼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了一个丰富的世界。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

生:我看到了一座矮矮的茅草屋,旁边有一条小溪和青青的绿草。

……

师:不知不觉,这样一幅村居图就在我们眼前展现。(课件出示)画中有景,画中有情,来,用朗读把它表达出来。

由于学生受阅读能力、知识面、人生体验的限制,对古诗画面的理解往往是笼统的、模糊的。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先想象画面的局部,如茅檐、溪上、青草,三个儿子动作、神态,再想象整体的画面,具有层次性、递进性,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三、表演感悟,读出心情

师:“相媚好”是夸谁好呢?对谁好呢?翁媪之间到底在说着什么悄悄话呢?请同桌之间分角色进行对话。

生1:老伴呀,你的眼神怎么老往三儿身上看呢?

生2:老头子,你不觉得小儿子最可爱吗?(学生的表演老气横秋,一声“老伴”“老头”,令大家捧腹大笑)

师:这一组的想象围绕诗词的意思展开,合情合理,舔犊情深,掌声鼓励。还有吗?

生1:嗯,你看,孩子们大了,我们都老了。

生2:是呀,时间都去哪儿啦了?

师:原来这首歌是这样来的。但这想象确实充满着生活的气息。

要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就必须让学生沉入文本中。这里,学生带着生活经验,带着自己的理解走入人物的内心,情感得到升华。在本教学环节中,笔者紧紧抓住“相媚好”一词,让学生与文字亲密接触,把文字中隐藏的情感显现出来,并在不知不觉中产生顿悟。

四、一曲高歌,读出心志

师:通过背景资料的学习,再结合本课,你明白诗人一生的志向是什么?

生1:诗人的志向是收复失地。

生2:诗人的志向是让人们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师:诗人一生金戈铁马,他比谁都渴望人们可以安居乐业。我们一起看画面,一起聆听这首古曲。能把词配上去唱唱吗?(在古曲配乐中,师生一起轻声吟唱)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是《毛诗序》上说的。诗词通过所写的景、物、事,表达作者的人生态度、美好的理想和生活的哲理。本环节,教师通过作者的身世和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指引学生领会诗人真实的情感;同时,通过吟唱的方式去表达诗人的心志,把读诗和品诗、读诗和悟情有机地融为一体,真正读出诗词的精彩来。

变换角色,读出精彩 篇6

【关键词】语文;中学;角色;朗读;教学

众所周知,语文的学习离不开朗读。朗读有很多技巧,也有很多种方式。感情基调,节奏把握、重音、语调、语速……出声朗读、默读、精读、浏览、演读……纵然如此多姿多彩,但是很多时候学生朗读热情调动不起来。特别是碰上一篇看似枯燥的文章,阅读的兴趣更是骤减。没有朗读的语文课堂是一种缺憾,学生在老师的督导下被动朗读更是一种缺憾。如何改变这种现状?笔者针对七年级语文上册的一些篇目做了些尝试,感觉不错。

《月亮上的足迹》是一篇科普小品,文章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于1969年7月登月的过程。作者把众多的笔墨放在事情的客观叙述上。鉴于文本的一些特点,我要求学生回想我国神舟十号发射时的直播现场,请他们以一位新闻直播栏目中的播音员的身份作一次现场播报,其他学生聆听的同时构想登月的全过程。

《绿色蝈蝈》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作者法布尔采用生动活泼的笔调把蝈蝈写得活灵活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课堂上,在引导学生疏通了字词后,围绕“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绿色蝈蝈有那些习性?”这两个问题,我建议学生开设“人与自然”栏目,模仿赵忠祥进行一番抑扬顿挫的解说。学生练习之前,我做了一个示范,平和舒缓的语调一出,立即赢得一片掌声,很多学生跃跃欲试。

《金色花》是泰戈尔的一首散文诗。诗中有一个机灵可爱的孩子,他变成一朵金色花,一天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来表达对母爱的回报。学习这首诗,我首先提出一个要求:请同学们面带微笑;然后把自己想成诗中那个有点顽皮,有几分可爱的孩子;请让自己的内心充满对母亲的感恩;最后读文章。学生经过前面一番情感铺垫,一读起来,整个教室就洋溢起浓浓的爱意。

《皇帝的新装》是一片讽喻性很强的童话,精炼的语言描写,神奇的心理刻画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鉴于文章富有故事性的特点,在透过语言揣摩人物内心世界,体会作者批判意识的学习环节,我设计了一个接力讲故事的活动。我们先把文章分成若干个情节片段,再建议学生模仿少儿频道鞠萍阿姨绘声绘色的给小朋友讲这个故事。一切准备就绪,一场别开生面的故事会在课堂上演绎,学生也在说与听中深刻感悟了课文。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很美的写景散文,在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山、水、阳光、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上课伊始,我进行了一番演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搬家了,全住进了济南,大家伙成济南人了。凑巧的是我们即将接待一批贵宾,同学们要以导游的身份给尊贵的客人解说济南的冬天。同学们一听,立马来了兴致,想想那拿着话筒流利自如解说的导游,他们一个个劲头十足。经过一番精心准备,导游们轮流登台,在他们娓娓解说中,济南的冬天,秀美的山、灵秀的水全呈现在眼前。

这一路尝试,一路收获。天论是文学色彩很浓的经典美文,还是介绍说明的科普小品,只要执教者用心推敲,总能找到一个激发学生朗读的契机,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当学生真正地与文本亲近在一起,当语文课堂上传出或声情并茂、或绘声绘色地朗朗书声,你会由衷地感叹语文课魅力无穷!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三维效果下一篇:精品砂石骨料生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