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因反思而精彩

2024-08-26

语文教学因反思而精彩(通用12篇)

语文教学因反思而精彩 篇1

教师每天都要走进课堂去组织教学, 引领学生探索新知, 都在追求课堂的有效性、高效性。在此之前, 教师必须有一个认真、细致的备课过程, 一方面备教材, 另一方面备学生, 也就是课堂教学前的预设。然而, 课堂教学又是一个由已知向未知不断推进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总有些意料之外的细节发生, 不同的教师, 不同的经历、经验和观念, 处理的方式各不相同, 导致教学效果大相径庭。如果把教师的备课当作课堂的预设, 那么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应对就是课堂的生成。高效的课堂教学既要有高质量的预设, 更需要有精彩的生成。应当说, 预设和生成是课堂的两翼, 缺一不可,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 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在把握预设和生成之间, 有太多的内容要我们去思考、讨论和研究。笔者试以“平行四边形性质 (2) ”一课为例, 与同行们进行一些交流。

“平行四边形性质 (2) ”一课的内容是在教完平行四边形概念、探索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对角性质之后, 继续研究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性质, 以及探索“平行线之间距离处处相等”这一规律。 (华师大版八 (上) P98-99)

一、教学目标

教学之前, 笔者设定该课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2) 平行线之间距离处处相等。

2.能力目标:能运用上述两点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和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语言美;领悟数学知识能使人在处理问题时更有灵活性, 体验生活中某些做法的公平性, 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能使人明理;数学学习的探究步骤可以由直觉到猜想、再验证、证明, 从中体验逐步追求完美的数学精神。

二、教学方法

以问题教学法为主 (问题贯穿整个过程) 。

三、教学过程

(一) 回忆上节课内容:教师在黑板上、学生在稿纸上同时画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教师在黑板演示, 用硬纸片的平行四边形模型绕中心旋转180度后, 要求学生说出平行四边形的一些性质 (如边、角、对称性等) , 然后提出新问题, 引入本课。

问题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有何特征?

提醒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进行猜想或度量验证。之后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验证 (旋转法) 猜想, 并给出证明 (全等三角形) 。在总结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性质时, 较多学生能说出图中相等的线段, 但不知如何用精确的文字进行叙述, 通过阅读书本后, 才说出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按常理, 此知识点探索到此结束, 笔者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进行了延伸。首先, 问学生如何理解“互相平分”?解释为:两对角线之间, 你经过我的中点, 我也经过你的中点;其次, 又问学生, 你们在此是否感到“互相平分”之语言精辟, 这几乎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这是数学中的“语言美”, 是数学语言的至高追求, 最简单的四个字, 简洁明了地充分说明了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之间的关系。如此解释之后, 众学生面露笑容, 表示同感。

张奠宙教授告诫我们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 数学美无处不在, 而学生对数学美的感悟是很有限的, 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引领学生去感悟、发现数学美, 这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情感的有效方法,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审美能力, 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为了让学生能自动生成“平行线之间距离处处相等”这一知识, 笔者创设了以下情境:

师:大家是否看过奥运会的游泳比赛?

生:看过。

师:比赛场地是什么形状的?

生:长方形游泳池。

师:起点线和终点线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 (长方形对边) 平行。

接着, 我在黑板上画了两条平行线, 任意取两点 (如图A、B) 作为起点, 假设同学们也来参加比赛。

问题2:请在图中画出自己的比赛路线 (并加上适当的标记) 。

令人惊喜的是, 上黑板的两名学生在所画线段中, 各自标记了如图的两个直角标记。此情此景下, 学生对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便有了一个深刻的理解。规定“平行线之间距离”概念便水到渠成, 并很快得出了一个结论:“平行线之间距离处处相等”。

问题3: (对刚产生的知识应用) 早上起来, 早餐时分长方形煎饼 (如图) , 切了两块, 刚好有AB=BD, 问你将选择△ABC一块还是选△BDE一块?

立即有学生回答说, 随便哪一块都一样。 (有较多学生此时还未决定)

师:为什么两块会一样?

生:两块的面积相等。 (仍有学生困惑, 明显△BDE长一些)

思考之后, 学生顿悟:等底等高的两三角形面积相等。

问题4:如图, 梯形ABCD中, AD∥BC, 对角线AC, BD相交于点O, 问图中有几对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经思考, 学生中认为2对、3对、4对的都有。请一位学生上黑板写出了S△ABC=S△DBC, S△ADB=S△ADC, S△AOB=S△DOC, 随即又请学生说理, 在解释S△AOB=S△DOC时, 学生用S△ADB-S△AOD=S△ADC-S△AOD进行了说明, 立即有学生补充:也可用S△ABC-S△BOC=S△BDC-S△BOC来说明。 (课堂气氛活跃)

反思: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十分强调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 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 能主动尝试着从教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求其实际背景, 并探索其应用价值。在实践中, 我们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 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 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2.由于学生在讲述自己的想法和理由时, 笔者对学生的表述大加赞赏, 令我忽略了学生中还有认为有4对三角形面积相等的情况。本想追问其想法, 突然忘记, 从而忽略了这一错误的生成, 也许这位学生已经明白了一切, 也许仍有他的想法, 这是我感到遗憾的地方。

(三) 为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拓展, 特设以下问题:

问题5:早餐时, 4人平分一个平行四边形煎饼, 试用多种方法解决。

于是学生就忙了起来, 笔者请几位学生上黑板展示, 情况如下:

学生讲述自己的理由 (回答如下) :

(1)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2)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也可用全等三角形辅助说明) 。

(3)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4) 过平行四边形对称中心的直线把平行四边形面积等分, 然后再等分。多数学生对第 (4) 种方法有异议, 经讨论后, 达成共识:若平行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时, 且过中心的l1与l2垂直时, 可以成立。

说实话, 第 (4) 种方法不在本人的预设当中, 虽然该学生设计有错, 但更应获得表扬。因为他的思路很活跃, 课堂上笔者对他作了如实评价。这位学生在错误之处被老师挖掘到了值得肯定的一点, 得到了很大的鼓励。不仅如此, 笔者就此“生成”与同学们进行了探讨, 画出了经过中心的l1后, 究竟是否存在l2, 同样可以将平行四边形四等分?事实上, S1+S2已肯定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只要有S1=S2时就能成立。虽然一时无法知道怎样画, 但完全可以确定它的存在性。

也许有不少教师在课堂上 (特别是公开课上) 对学生这样错误的生成感到有些讨厌, 但我认为大可不必, 甚至欢迎学生“出错”。这样的出错, 难道不认为又提出了一个更精彩的问题吗?

接下来, 又有学生展示了另类方法, 依次上黑板画图, 如:

等, 不再一一枚举。

总之, 学生的参与是广泛的, 热情高涨。

最后在本课的小结中, 除知识点之外, 还有学生总结出了“等底等高三角形面积相等”这一性质也可以推广应用到平行四边形之中, 即“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对图形的性质探究过程可以从观察猜想开始, 再设法验证, 然后证明, 这一数学探索过程是学习任何新知必须坚持的习惯。反思:课堂应是师生共同创造的, 通过学生的主体作用, 能挖掘学生的潜能。

我们经常思考究竟怎样的课才算得上一节好课?我想, 好课可以不拘形式。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在这节课上有多少学生参与了思考?思考的程度有多深, 多广。实际上, 课堂教学的真正效果, 就是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了多少, 在连续的知识生成中, 学生得到了哪些新的启迪。当然, 在此过程中, 教师适时地启发、引导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由这节课, 让我深深感到, 精心预设的课堂因学生的生成而更为精彩。

语文教学因反思而精彩 篇2

一、做得比较成功的方面。

1、适合学生特点,关注了学生的需求和发展,较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新课改的理念。

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对教学建议明确指出:“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

现在的初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亲朋好友的百般呵护,这种优越的感受,使他们中的一些人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缺少对周围生命的关爱,不太懂得珍惜其他各种各样的生命体,对破坏、践踏生命的行为熟视无睹,对由此带来的后果也认识不够。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感受生命为世界带来的生机和活力,各种生命息息相关,需要相互关爱,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感。人类应与其他生命和谐相处,从小树立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

2、注重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结合,学科特点较突出。

本节课,我把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放在首位,以教材为载体,以感受生命——关爱生命——关爱地球、关爱人类为主线,以情感体验贯穿整节课,通过创设教学情景、引导主体探究、开展实践活动三个环节,让学生感受生命、关爱生命、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生命的爱心,突出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教育,符合思想品德课新教学理念的要求,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目标。特别是观看动画,那低沉哀婉的音乐令人心碎,那人鹤和谐相处的美丽画面叫人心醉。凄美感人的音乐和画面,深深的震撼着学生的心灵。同学们表情凝重,有的同学眼睛里泪花点点。收到了较好效果。

3、教师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较充分的体现,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新课改强调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注重老师的引导和点拨。让学生说身边的生命体、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图片、小组讨论、全体同学合唱歌曲和近20余人的发言等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师引导学生对比地球上生命的精彩和火星图片的荒凉、对比生命的有与无、生与死,引导学生代表被伤害的生命向人类诉说、引导学生从关爱周围的生命、关爱地球、延伸到关爱自己和他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关系民主、和谐。教师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4、教学方法比较恰当,注意到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教师通过设置情境、情感体验、小组讨论、让学生课前收集资料等,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获取知识、获得情感体验,并通过谈自己被关爱的经历和精心设计的作业将生命的相互关爱落实到行动之中去。

5、学科知识的.整合与课程资源的利用、拓展较突出。

生物、地理、人文知识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拓展。

二、主要存在的不足之处和改进的设想。

1、课件内容较繁杂,第一个视频较长,应进行精减,应重点突出“生命需要相互关爱”。

2、留给学生的时间稍微少了点,应该引导学生谈得更深入一些。

3、课堂气氛和师生情感的交流还可以做得更热烈、更完美些。

4、还可以设计“编织生命之网”的活动,让学生扮演各种生命角色,组成食物链,通过游戏让学生感悟到:生命与生命息息相关、环环相扣,当其中某一个“结”消失的时候,整张网就坍塌了……。这不仅使教学内容化难为易,而且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使思想品德课产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

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因反思而精彩 篇3

学生的学习反思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那么,如何让学生把反思根植于自身的学习过程,因反思而使学习更加精彩、高效呢?

一、反思旧知,促进新知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人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那么,在教学中找准所学新知的生长点,通过对旧知的回顾与反思,激活思维,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结构、探究经验,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新知识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时,首先根据教材的安排,引导学生比较底面积相等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有关圆柱体积公式的猜想。同时引导学生回顾反思旧知:圆可以转化成长方形来计算面积,那么圆柱可以转化成长方体来计算体积吗?让学生通过对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的反思,激发学生利用切拼的方法将圆柱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拼成的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有什么联系?”这一个问题,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学过程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和现实认知水平,采取先猜想,再验证的步骤,反思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充分认识体会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的合理性,并不断丰富对有关图形转化方法的感受。

二、反思方法,促进技能形成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如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与技能是每个老师所追求的。如果教师只停留在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习题,机械地练习来形成知识与技能,这种行为是十分不利于学生把握解决数学问题所采用的策略,原因是忽视了引导学生反思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引导学生反思解决相应问题的方法。这样,不但能让学生轻松获取数学知识,还能牢固形成解决这一知识的技能。

在教学《公因数与公倍数》时,让学生写出18的因数,出现了这样的两种不同的写法:

甲:18的因数:1、18、2、9、3、6、(一对一对地写)

乙:18的因数:1、2、3、6、……(一个一个地从小到大地写)

面对两种不同的写法,教者引导学生反思这两种不同写法各有什么优点?优点很明显:甲是一对一对地写,不容易遗漏;乙是按着一定的顺序写。教者因势利导,那你认为怎样写才算最好?学生进一步反思刚才两个同学写因数的方法,提出了高效的方法:一对一对地想,从小到大去写。即:

18的因数:1、 18

18的因数:1、2、 9、18

18的因数:1、2、3、6、 9、18

有了高效的方法,学生再写一个数的因数时,遗漏错误等现象基本上没有了。因为写一个数的因数的技能已形成了。

三、反思错误,促进领悟深化

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是在不断的探索中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法是各不相同的,往往会出现因粗心大意看错题目,笔误写错数字或符号,受思维定势影响而出现错误现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是应把学生的错误当作宝贵的教学资源,引导反思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从而让学生有针对性的纠错,只有让学生通过反思,进一步明确错误的根源,理清思路,才可以深刻领悟,正确掌握知识;二是利用反思行为,为自己的作业进行检验,避免出现错误。

在学习了《比例的基本性质》时,经常会出现这类题目:已知:3A=4B,则A∶B= 。有些学生很快写出了这样一个错误的答案:A∶B=3∶4 ,面对这种情况,可以引导学生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它符合比例的基本性质吗?还可以要求学生只要遇到这种题目,做完后,一定要花较短的时间对自己的答案进行反思:我的答案对吗?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一个转化来检验,看与题目的条件是否相符。经历了这样一个反思,深化了学生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将等积式(3A=4B)改写成比例式(A∶B=4∶3),有了反思式的检验,对这一知识进行了深化领悟,在以后的学习练习中,就不会出现这种错误了。

四、反思过程,促进自我评价

引导学生参与评价是培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之一。一个人对解决问题的体验是有时效性的,如果不及时进行评价,这种体验就会消退,从而也就失去宝贵的思想方法的训练机会,数学学习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因此,为了提高数学学习的实效性,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轻松愉快、精彩纷呈,就必须使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过程进行反思,反思自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用了哪些基本的思考方法,获得了哪些经验教训,有无最优化的解决方法?其实就是对每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个回顾与反思,让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之处和闪光点,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对学习中的困惑之处寻求帮助,及时解决。

例如:在一些新授课的末尾,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自我评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自己表现怎样?你还有什么不够理解的地方吗?通过指导,让学生主动地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结果进行反思,并作出评价,了解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优势与问题。学生主动地、自觉地、自主地进行自我评价,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优化了学习过程,提高了学习效率。

弗赖登塔尔说过: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与动力。因此,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教师应多留给学生反思的时间,多创设反思的机会,唤醒学生反思的意识,教给学生反思的方法,激发学生反思的兴趣。让学生在反思中发现,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发展,使学生乐思、巧思、善思,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因反思而精彩,因反思而更加地高效!

语文因想象而精彩 篇4

想象真的那么难吗?其实, 也不尽然。在教学中, 如果我们能做到以下几点, 也许想象就会大放异彩, 学生们也能享受到无疆思维的快乐, 教师也会少了些尴尬。

一、以生活为源, 展开想象的翅膀

小学生对课文中的信息, 只有在其记忆贮存中能够找到与课文具有相似的信息组块以后, 才能够进行匹配与识别, 从而理解这部分的内容, 亦即联系过去的生活经验, 通过想象, 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比如, 在教学《秋游》这篇课文时, 如何让学生体会到秋天在野外游玩的快乐, 可以让他们联系自己在生活中玩耍的情景, 让他们想象着到海边去看海鸥, 到田野去捉蚂蚱, 到河边去捉小鱼……丰富的生活经历让他们讲起来滔滔不绝。再比如, 在教学《九色鹿》这篇课文时, 我让学生们想象“你想对九色鹿说些什么?”他们畅所欲言, 有的想对九色鹿说:“九色鹿, 你不要怕, 我们会保护你的。”有的说:“我们要告诉人们, 动物是我们的朋友, 不要伤害它们。”有的说:“九色鹿, 做好事一定是会有好报的, 你不要担心,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事。”还有的说:“九色鹿, 现在有《动物保护法》了, 人们会保护你的……”想象的同时, 学生的知识得到了一次再创造, 他们学习的欲望得以激发, 智慧的火花在闪耀。

学生的想象来源于生活, 来源于已有的知识, 所以教师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多积累, 这样才不至于使学生的头脑中没有可以想象的东西, 出现很多没有色彩、乏味的想象, 甚至叫人啼笑皆非、不着边际的胡编乱造。

二、以课文为本, 打开想象的大门

对于学生想象力的开启, 文本是一把“金钥匙”。教师要在文本中寻找与学生产生共鸣的想象的切入点, 进而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比如在教学小鸟造房子的时候, 学生读完课文, 我展示动画:天蓝蓝, 云朵朵, 小鸟们在白云间快活地飞来飞去, 看着这些形态各异的花朵, 就情不自禁地说 (引读) :“哇, 这么多白云!我们来造房子。小鸟用云来造房子了。”我就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我们可以用云朵建成什么样的房子呢?”学生有的说用大的云朵建成高楼, 有的说用小的云朵建成书房, 还有的说用那圆的云朵建成一个健身房……丰富的想象带他们进入了一个美妙的世界。

三、利用文本“留白”, 激发想象的火花

好的文章就如同一幅意境优美的山水画, 有着大量的“留白”让人们自由地去想象。在教学中, 教师就应该用好这些“留白”处, 巧妙地激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如在教学《狼和小羊》一文时, 文中最后说“狼说完就往小羊身上扑去……”, 此处的省略号就给学生们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就此我适时进行了想象训练, 让学生们想象一下:狼扑向小羊后会怎么样呢?学生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有的说:“狼扑向了小羊, 就听到‘呯’的一声枪响, 狼倒下了, 这是猎人的枪声。”还有的说:“这时, 羊妈妈带着一群羊赶来了, 它们一起扑向狼, 把狼赶走了。”还有的说:“这时小羊往旁边一闪, 狼一头扎进了河里, 被河水冲走了……”一个个美妙的想象闪烁着学生们的智慧和善良, 也使阅读教学的课堂折射出亮丽的光彩。

四、指导观察课文插图, 扩展想象空间

低中年级的课文中, 插图常常和文字一起组成看图学拼音、看图识字、看图学词学句、看图学文、看图说话等教学内容。我借助课文插图, 指导学生仔细看图, 多看多想, 启发他们进行大胆想象, 尽可能地让插图动起来。如在教学《狐假虎威》时, 我借助课文插图, 引导学生根据插图想象狐狸是怎样的狡猾, 老虎、百兽是如何的表现, 让学生在表演时加以借鉴。教学《李广射虎》时, 根据课文插图, 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李广射虎时的神态、动作等, 在想象中感悟李广的威武和勇猛。通过这样的训练, 既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 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想象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 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 语文教学要担负起为学生搭建放飞想象的平台。《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 要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 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 充分利用好文本, 着力挖掘教材中各种有利于学生想象力培养的资源, 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 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摘要:想象是开启创新精神的一把钥匙, 也是教师在教学中经常用于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如何在课堂上熟练地掌握学生的心理, 运用教材, 激发学生的想象, 是我们语文教师所追求的。本文中笔者从四个方面对如何运用想象, 怎样恰当使用想象, 丰富学生想象的世界做出了一些探究。

关键词:联系生活,依托文本,文中空白,课文插图

参考文献

[1].张晓敏.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J].教育教学论坛, 2010 (04) .

[2].张凤敏.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J].学周刊, 2011 (05) .

[3].卢兆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能力[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 (01) .

[4].支顺卿.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J].学周刊, 2011 (02) .

语文教学因反思而精彩 篇5

——观汾西二小教学之反思

陈 朝 丽

课堂因学生而精彩

——观汾西二小教学之反思 2012年3月16日,有幸到汾西二小去观摩学习。听了五六年级的语文课,浏览了学校的资料室,参观了学校的学习环境,感受了课上浓浓的学习氛围,见识了学校热闹的课间活动,这一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更为难忘的便是汾西二小最富生机、最有活力的群体——一群礼貌待人、活泼可爱的学生,尤其是他们的课堂表现。

观摩教学时,我听了两节语文课,一节是五年级的《草船借箭》,一节是六年级的《跨越百年的美丽》,两堂课上孩子们出色的表现让我切实感受到了汾西二小“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的巨大成效。从孩子们课堂上的精彩表现可以看出孩子们课前对文章的充分把握、对资料的大量查阅。包括作者的资料、课文的背景资料、文中所涉及的人或物的相关内容,无一不查。不只是查,还有针对性的融入了独到的观点和自己的体会,然后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渗透到自己的思维,用标准的普通话流畅地表达出来。能看出做到这些,老师和孩子们付出了许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兴趣、习惯、表现欲以及埋藏在孩子们天性中的荣誉感让他们愿意投入大量的时间去准备,去学习,为的是在课堂上能与同学们充分交流,在课堂上能侃侃而谈,能帮助其他同学获得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是在课堂上能得到老师、同学赞赏的目光和肯定、钦佩的话语。因为有备而来,课上孩子们积极活跃、能言善

辩,口齿伶俐、思路清晰,见解独到的让听课的老师感觉到孩子们个个都那么出色!

什么样的教育方式造就了这样一些让师者惊喜、叹服的优秀孩子呢?生本教育。一个牺牲学校,成就老师,牺牲老师,成就学生的教育方式,从骨子里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能动性,让孩子期望得到赞美而学习,期望得到同伴的羡慕而学习,期望得到长足的进步而学习,让孩子明白只有不断的学习才会是自己更优秀。

总之,在生本课堂上,老师不一定要出彩,但学生一定要突出!

语文教学因合作而精彩 篇6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出:“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显而易见,加强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是现代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的一个主旋律。

一、勿让优生唱主角,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合作

小组合作优势能否发挥,首先取决于全员参与如何。就目前情况来看,小组“合作”的表面化和参与的形式化倾向比较严重。性格开朗、交往能力强的同学容易获得更多的参与机会,而腼腆、拘谨的同学可能成为“看客”;能说会道的同学常常表现出较高的参与积极性,一些同学性格较为文静、沉静,面对新的问题、刺激,外部反应并不强烈,但却喜欢沉思冥想;那些成绩较差,自卑感较强或者自暴自弃的学生根本不参与,甚至把合作学习看作是交头接耳的好时机。因此,鼓励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合作,让学生懂得并体验到合作既是个体行为是集体行为,使他们既有选择角色的意识和能力,又能服从合作的需要,变换角色的意识和能力,是提高合作效率的关键。

二、勿让差生当“看客”,培养学生互助合作意识

合作学习就是使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并互助学习,进而获取知识。合作学习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常以小组的形式出现,一般由2人或4人组成,而且组合方式常分为同质小组(成绩接近的)、异质小组(成绩上中下搭配的)。这两种形式不是孤立运用的,有时分,有时合,有时交叉。这要根据语文教学的内容、形式的需要而灵活运用。

例如,在课堂讨论中,就常用2人或4人的异质小组形式。因为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变化的流动的过程。在整个课上交给学生的任务是一个接一个,环环相扣的,当学生完成了上一个任务后就接着要完成下一个任务,这种快节奏的思维活动,就随座位而定。这种形式组合快,有秩序,而且使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快速组合生成集体的智慧,及时地反馈出来,让师生之间及时沟通,交换知识信息,搭成共识,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譬如,笔者在教学《麦琪的礼物》一文时,把一组思考题发给学生各小组进行讨论:1、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用简洁的话概括。2、什么是麦琪的礼物?3、你认为德拉和杰姆两人的珍贵礼物都变成了无用的东西“值”吗?为什么?4、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示?学生们通过讨论,很快得出小组答案,然后在全班交流,产生更大范围的讨论,扩大思维,集思广益,形成较完善合理的认识。这样学生顺地利完成了学习任务,教师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课堂气氛活跃。

三、勿让合作成“摆设”,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

教师应让学生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合作,而不应大小问题一概而论,只流于合作的形式。学生能独立思考解决的,不应流于“合作”的形式解决;需“合作”可以解决的,教师不能走过场式的表面参与解决;学生“合作”仍难于解决的,老师应及时点拨协助解决。

如在讲授《散步》一课时,按“整体感知、研读赏析、体验与反思”这三个环节进行授课。整体感知时,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不需要合作就可以独立解决这样几个问题:文章写了哪些人在散步?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在研读与赏析中,我就设计如下问题:

(1)“我”是怎样处理这件事的?最终结果如何?

(2)从对这件事的处理上可以看出“我”对母亲及母亲对孙儿有怎样的感情?文中哪些词语或句子可以体现出来?请仔细品味。

(3)你认为还有哪些语句写得优美,为什么?

第一个问题很简单,只要学生细心读课文就可以回答。第二个问题看似简单,但要从全文中找出词语或句子把握“我”对母亲及母亲对孙儿的感情却并非易事,这就需要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讨论解决问题。

四、勿让合作“霸”课堂,把握好合作的有效时机

合作学习有很多其他学习方式没有的价值,但并非什么都值得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不应该成一种外部强加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内部需要的自然过程,这是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所积极倡导和当前课堂教学所必需的。但在实践过程中,部分教师对合作学习缺乏理性的认识,动辄开展合作学习。其实不然,要视课堂教学情况而定。比如就知识而言,如果个人学习就能掌握,或者非老师讲不可,那么还是不讨论为好。一般来说,以下情况较适合分组合作:

1、当学生个人独立操作时间和条件不充足时,通过小组合作既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合作的意义。

2、当学生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展开讨论,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再给予指导,提供一些暗示、辅助工具或材料,使学生亲身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3、当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彼此间不统一或有争议时,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散而不乱,但问题却越辩越明,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学生的个性也得到尊重和发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当学生对问题的的认识仅靠个人的思考不全面时,安排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从别的学生那里看到解决问题的另外一些角度,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扩展解题思路。

语文课堂因创新而精彩 篇7

一.精心设疑,让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讲读课文时我们着重训练学生听、说、读的能力。这三种能力之中,最能反映学生水平的是学生的说话能力。以往课堂上学生的发言主要是语文基础知识问答和分析篇章、概括段意、主题,明确答案;学生习惯于课上记好笔记,课后诵读笔记,考试时统一答案。这种教学方法无疑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在课上我通过运用多种方法,精心设疑,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寻求答案。首先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穿插四人一组的讨论、小组发言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回答从不简单地否定,而是肯定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

其次,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答案也是不尽相同的。如在教授《最后的常青滕》一文时,笔者提出三个问题来层层开掘,探索到文章的真谛:

1.老贝尔曼对琼珊的关爱到以死相许、奉献生命的程度,原因何在?

2.贝尔曼为什么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创作这幅画?

3.这幅画是否一定要贝尔曼完成?苏艾有没有完成这幅画的可能?

学生经过认真的思考、讨论,用自己的品析欣赏了作者构思之巧妙,解读了贝尔曼人性中的不平凡。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学生的思维逐渐变得成熟起来,分析问题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二.指导阅读,让学生的视野不断开阔

语文教材选择了如《荷塘月色》《师说》等诸多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教师在教给学生必须掌握的语文基础知识之后,应着重分析每篇文章的独到之处,这正是每个作家在创作作品时最为可贵的创新能力,值得引导学生多讨论、多思考。比如,讲完《荷塘月色》后,我又向学生介绍了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创作的《荷塘清韵》,并让学生综合比较,同样是写荷塘的,两篇文章却表达了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下不同的思想境界。朱自清先生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副素淡朦胧的优美画面,他那淡淡的喜悦中夹杂着淡淡的感伤情怀,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他的成功是不言而喻的。而季老先生笔下的荷塘却增添了前者所不具备的时代沧桑感,比较之后,学生不由耳目一新,才发现写文章贵在创新,不能人云亦云,否则会缺少鲜活的生命力。这样教学就为日后创作文章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每个单元结束,我都向学生推荐部分作品,指导他们阅读,达到了使学生知识充实,视野宽阔的教育要求。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

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创设多种教学情境, 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这样做, 首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三能丰富学生的再创造想象。比如, 在学习鲁迅先生的小说《药》第三部分时, 我就小说出场的人物分别让学生扮演, 而小说中“康大叔”这个人物形象是课本剧中的重头戏, 所以我挑选各个班级最富有表现力的同学进行扮演。这种情境的创设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 学生学习的热情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大家争相扮演剧中的角色, 在“康大叔”不可一世的话语中, 学生把握住了这个流氓刽子手的本质特点, 也深刻地认识到了革命党人严重脱离群众所带来的后果。通过角色扮演, 也丰富了学生的再创造想象, 学生只有在经过充分的再创造想象的基础上, 才能表现出每个人富有个性的特点, 表演的过程也是检验学生再创造想象的过程, 有了这个基础, 学生日后作文时进行创造想象便成了有源之水。

四.拓展空间,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发挥

写作练习、辩论赛等都是检验学生创新思维的很好形式。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教师需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的作品,必须有自己的思想见地,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只有这样,才达到了我们创新教育的目的。通过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上街头,步入生动的现实生活,给学生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爱说,由怕写作文变为爱写作文。经常开展各种活动,教师适机进行指导,而教师的鼓励,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大有提高。

语文课堂因简洁而精彩 篇8

一、精简教学环节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教师是主角, 学生成了配角。教师按照自己设计的教案滔滔不绝地在课堂上讲, 乐在其中, 学生在课堂上则昏昏欲睡, 索然无味。这样的教学, 环节设计再精密, 问题设计再巧妙, 由于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 课堂教学成了“满堂灌”, 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作为语文教师花很多的时间与精力来设计教学环节和问题, 这无可非议, 但有一点需要牢记, 那就是教案应力求简洁, 对于一些可有可无的教学环节要大胆删除, 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留出足够的时间与学生互动, 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

下面是江苏省的一位特级教师在《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的课堂设计, 教学环节虽然很少, 但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先让学生默读课文, 熟悉课文的内容, 然后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批注。在批注环节, 教师让学生充分利用课文的空白处, 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感受写上去, 理解或深或浅, 评价可以是好是坏。在这个环节, 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俨然成了学习的主角, 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 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自然也就上来了。

教学的第二环节是学生与教师交流“批注”, 师生之间形成一种互动。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布道者, 而是学生的朋友, 是他们可以交流的对象。在这种环境下, 学生当然愿意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以及感受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提高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的第三个环节是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 是的, 是自主选择作业, 而不像以前一样硬性规定哪些作业必须完成。教师设计一系列的作业, 让学生自主选择。这样的一种方式, 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题材, 他们会更有积极性去完成他们的作业, 结果也表明, 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要比硬性规定时好很多。

这位教师的教学设计简洁而不简单, 教学环节毫无冗余, 课堂上, 教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教师也有充分的时间与学生交流, 学生在思考时感觉到学习的乐趣, 在交流中提升对知识的理解。

二、留出弹性空间

课堂教学的大环节可以设计, 但教学的细节处却无需设计。在一个以学生为主体, 开放的充满创造性的教学环境下, 课堂教学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这就像一次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随时可能被发现。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 一定要留出弹性空间, 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时间, 如果课堂的环节设计得太细, 整堂课都充满教师设计的环节而毫无弹性空间, 学生的积极性就很难调动起来。

在课文《七色花》中, 有一部分是介绍七色花用处的, 有一位教师在讲解到这一部分的时候, 有一位学生就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他说:“老师, 假如只有一个花瓣, 他会怎么做?”这个问题, 老师在备课的时候显然没有设计到。但如果预留了弹性时间, 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就这个问题继续探讨下去, 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 使学生们的思维活跃起来, 这样不仅拓展了教学的内容, 而且对学生积极提问也是一个鼓励;如果在课堂上不留有弹性时间, 对学生的突然提问, 就只能一言了之, 甚至有些老师会因为学生的突然提问打断了自己的教学进度而变得不高兴, 如果是这样, 学生就不愿, 也不敢再提问, 这样的课堂教学, 效果可想而知。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在实施教学方案时, 当学生的活动游离了教学“预设”时, 教学环节的推进必须纳入这些变化的学情。将各种不确定因素纳入教学中, 才能再把一些突然事件因势利导地纳入教学中, 为教学添加新的活力。

三、实行框架板块设计

框架板块设计是相对传统的线形设计而言的。在传统的线形教学中, 教学内容和各个知识点仿佛是一条线上的若干个点, 将知识点顺利讲解完是线形教学设计的目的所在。在这种教学设计中, 教师按照线上的各个知识点一步一步往下讲解, 在这个过程中, 容不得课堂出现“意外”, 否则课堂教学就无法进行下去, 这种教学设计显然没有考虑到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学生的创造性与预设的线形课堂设计是矛盾的。框架教学设计则很好地适合了这一点, 新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 倡导框架设计, 即教师根据学生的现状作出多种假设, 拟定一个大致的框架、轮廓或是学习的最佳路径, 以供学生选择, 并在运用中随时得到调整。框架设计所带来的教学过程, 更能体现现代课堂的开放性、生成性特点。

识字教学因“随文”而精彩 篇9

一、移植情境,在随文中链接生活

汉字不仅仅是单独割裂的僵硬符号,更是融合了音、形、义等诸多元素的表意文字。如果单纯的集中识字,就会使得原本有丰富意蕴的语言文字变成呆板的“客观存在”了。因此,在随文识字过程中,教师要紧紧依托文本中营造出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情韵中开展识字活动。

例如,《秋游》这篇课文中有一个生字“喊”,如何让学生真正感受这个生字的意蕴呢?教师先是引导学生回顾文本语言:“大家奔跑追逐,笑着喊着,多开心哪!”然后引导学生依据文本的情境进行想象:“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会呼喊什么呢?”此时,学生兴趣高涨,纷纷上台表达内心的感受,表达过程中的声音、神态都与“喊”字的状态契合。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告诉学生这个字是一个形声字,“口”字旁表示形,需要用口才能“喊”出来。接着,教师顺势引导学生现场书写汉字,让学生经历情境感知、观察字形、实践练习等思维过程,夯实识字教学的整体效益。此时,教师随文识字的教学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引导学生再度诵读含有“喊”字的语句,在情感浸润中关注生字的表达效果。因为学生已经完全扫除了生字带来的阅读障碍,其的把握也更为深刻,不仅读得入情入境,“喊”得也是情绪高涨。

在情境中引出生字、体悟生字,将生字和相应的生活状态链接起来,加速了学生对汉字的感知与品味,将学生内在的情感认知充分结合在一起,有效地提升了学生感悟生字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二、大道无痕,在随文中润物无声

有人说过,最好的教育是让教育对象意识不到教育的过程,真正达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而传统教学中的识字教学是将一大堆生字集中堆砌在一起,犹如一座生字大山,在学生还没有学习之前,就已经形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这种识字教学的效益可想而知。教师应该结合文本情境,对学生进行艺术化的引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识字学习。

例如,在教学《谁的本领大》一文中的“强”字时,教师这样引导学生进行随文识字:

师:请同学们看着这幅图,你看到了怎样的太阳?

生:我看到了灿烂的太阳。

师:灿烂的太阳会发怎样的光呢?

生:强烈的光。

师:你们被强烈的光线照过吗?你会有什么反应?(学生纷纷模仿孙悟空,做出单手遮挡阳光的动作后,齐读:强烈的光)

师:风儿在干什么?

生:风一直在拼命地吹,吹得很大。

师:那是怎样的风呢?

生:强烈的风。

生:能把船儿吹跑的风,就是强烈的风。

师:太阳和风儿都这么厉害,我们来看看谁的本领才是最大的。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从太阳和风儿两者之间的“强度”出发,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为理解“强”字的含义创设了具体感知的情境。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并没有感觉到教师教学策略的刻板痕迹,而是在与教师愉快的对话中完成了对生字的感悟。

三、多维展示,在随文中丰富积累

随文识字教学策略的精髓在于运用文本中现有的情境,为教学的汉字创设可感的问题情境。而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善于运用课文中的情境认知,还要将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资源加以利用,在文本和生活的双重作用下,为学生的识字过程提供扎实有效的情境支撑。

还以《谁的本领大》一文为例,课文中出现了两个动词:“推”和“挂”,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轻松掌握这两个汉字呢?教师在充分运用文本资源的基础上,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师:同学们,来看这两个字,你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生:他们都有一个提手旁。

师:你们知道这里的提手旁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提手旁表示一个动作,一般都是用手来做的。

师:你说得真好。让我们找找课文中的句子,看看我们猜测得对吗?

生:起风了!快挂帆吧!在我们生活中,“挂”是指用手把物体置于高处。

师:你能表演一下“挂”的动作吗?(学生表演平时挂衣服的动作)

生:只见风推着帆。我们平时“推”,也是要用手的。(该生说完,自己就做起了动作)

师:像这样有提手旁动作的词语,你们还积累了哪些,跟大家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教材课文为蓝本, 与学生的现实生活链接,引导学生真正感受了汉字的“动作要领“。学生在随文识字过程中,对具有提手旁的汉字有了一定的自主体验后,教师则以提手旁为圆心,引导学生积累同一类型的汉字,起到了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在归纳中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量。

四、实践练习,在随文中强化运用

在很多文本中,生字的价值不只是学生掌握的对象,有很多生字都承载着表情达意、展现文本情境的作用。针对这一类型的生字,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其音、形、义,还要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诵读议论、练习实践,让学生在掌握生字的过程中完成对文本内涵的洞察与体悟。反之,也可以引导学生在文本意境的浸润下提升识字效益。

例如,《梅兰芳》一文中在描写梅兰芳练习眼神时就运用了“紧盯”和“注视”两个词语,将梅兰芳刻苦的精神品质刻画得淋漓尽致。而这两个关键词语就有两个生字。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出示了语言情境:“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教师要求学生从句子中找出两个表示“看”的词语,并相机对学生进行“盯”的教学:这个字是什么偏旁?可能与什么有关?课文中的“紧盯”又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学生根据课文中的语言情境,说出自己对“紧盯”的理解,并用自己的动作加以形象展示。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以相同的方法学习了“注视”。最后,教师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说说自己还积累了哪些表示“看”的词语,创造适当的语言情境,让学生从众多表示“看”的词语中进行辨析选择,提升学生感知同义词语细微差别的能力,夯实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文本中的语言情境,巧妙地将生字的形态、意蕴等元素融合其中,促进了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

语文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篇10

关键词:语文课堂,生成,生成资源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 而在于能根据当时的情况, 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的确, 每一堂课即便有再好的预设, 也无法预测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 因为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推进的过程, 它强调学生、教师、文本及教学环境的交互作用, 它既有规律可循, 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论, 生成能产生许多新的东西。作为语文教师既要重视预案的精心设计, 更要用心收集、捕捉、筛选学生学习活动中反馈出来的瞬息即逝的有利于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建构的生成性资源, 让语文课堂因生成而呈现出生机勃勃、高潮迭起的精彩。

一、利用学情质疑生成

懂得质疑才是真正懂得学习。爱因斯坦说:“要懂得在别人视为平常处发现问题, 在别人不觉得问题处看出问题。”我国宋代教育家程颐也指出:“学者必会疑。”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必须积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通过学生的质疑来生成新的教学资源, 促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

如在教学《曹刿论战》一文时, 当教师把全文通译一遍, 问学生还有哪些字词不理解时, 一学生就对“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的“下”的解释提出了质疑, 该学生说当时军情紧急, 曹刿为什么要下战车, 在地上察看齐车战车碾过的车印, 如果把它翻译成曹刿在战车留下的车辙不是更合情合理吗?对于这位学生的质疑, 我没有直接给予回答, 而是针对这个问题, 请同学们根据文章中曹刿这个人物的特点和文章在表现的主题来进行探究。经过讨论, 有学生认为从“肉食者未能远谋。”可以看出曹刿不是目光短浅之徒, 他作战前能深谋远虑所以“下”应翻译成走下战车看, 还有同学说, 从曹刿和庄公战前的对话来看, 曹刿对事物的现象能持冷静的态度, 做到心中有数, 知己知彼, 从这点出发, “下”应该翻译成“走下战车来看”而不是坐在战车上向下察看。因为只有曹刿亲自下车, 仔细实地察看, 才能准确地掌握敌情, 取得战争的主动权, 才能有取胜的把握。把“下”翻译成“下战车”也体现出古代军事家严肃、认真、慎重和求实的可贵精神。对这几位学生的发言, 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通过质疑, 全体学生对曹刿的性格和文章的中心也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感悟。学生经过讨论, 对课文内容也有了新的生成, 而生成则充满了学生智慧的精彩。

二、巧用学生回答生成

课堂不是静态的, 教材内容也不是不容变更的唯一课程资源, 课堂上学生的回答往往会有一些很有意思的话, 如果教师能善于抓住这些“话”, 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案, 课堂上就会出现一些让人记忆深刻的闪光点, 从而使课文课堂充满活力。例如:我在教学《桃花源记》一文时, 在最后一堂课, 我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这篇文章表现了什么主题?同学们思考后纷纷回答, 有的说:“表达了当时劳动人民对战争的厌恶, 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有的说:“表达了作者想创造一种环境优美、生活宁静、民风纯朴的理想社会。”有的说:“表达了作者对当时黑暗的无情抨击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同学们的回答也都表达了我的赞许和肯定。这时, 一个同学的回答却让我耳目一新:“我认为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所见所闻, 表达了和谐的主题。”此话一出让我猝不及防, 我又问了他何以见得?生答:“课文中描写的自然环境很和谐, 百姓之间关系也很和谐。”我没有继续进行追问, 而是抓住这个学生回答, 又抛出了一个新的问题: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能表现和谐主题的词句语句。学生看到这种说法得到老师的肯定, 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夹岸数百步, 中无夹树, 芳草鲜芳, 落实缤纷”。这说明自然环境很美, 环境保护得很好, 表现自然界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生答。“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人民富足, 环境优美, 也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人和谐, 又一生答。“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咸来问讯”, “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这说明了桃源中人人平等, 老老小小生活无忧, 人民热情好客, 关系和谐融洽, 更是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又一生答。

“说得好!作者通过虚构一种和平安宁、生活富足的理想社会, 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党的十六大也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同学们, 你们心中的和谐社会又是怎样的呢?”我问。

“我认为和谐社会就是人人都能丰衣足食, 人人都有民主自由。”

“我认为和谐社会就是山清水秀, 经济发达, 人民生活富裕。”

“我认为和谐社会就是人人都能受到平等的教育, 人人都有平等的就业机会, 人人都能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

“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看, 同学们把思品课上学到的东西也用上了。

这一堂课虽然这个学生回答打乱了我原先的教学设计, 但通过他们的回答, 却生成了我“趁热打铁”的新的教学思路, 这既让同学们对《桃花源记》的主题有了新的认识, 又使他们对和谐社会有了深刻的理解, 增强了青少年学生的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 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善用学生独特见解生成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常常会发表一些独特的见解, 因此, 语文老师要善于抓住这些意想不到的“新信息”, 让它服务于课堂教学, 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充实。

如在教学《宋定伯捉鬼》一文时, 在分析宋定伯这个人物形象时, 前几位学生的回答都按着我预定的思路发展, 他们说:“宋定伯机智勇敢, 胆大心细, 敢于战胜邪恶势力, 是个少年英雄。”这时, 突然有一位学生站出来说:“我认为宋定伯很狡诈, 是个贪图钱财的小人。”因为文中写鬼与宋定伯同行, 并没有要去危害宋定伯, 反而把自己最后的秘密 (惟不喜人重重) 都告诉了宋定伯, 说明它与宋定伯是以诚相待的。而宋定伯不讲诚信, 把鬼变作“得钱千五百”, 足见其是贪图钱财的小人。

这位学生的发言完全打乱了我的教学设想, 虽然这篇课文我已教过数次, 但是这样标新立异的观点还是第一次听说。但学生的发言有其合理性的一面, 为了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决定改变预案, 跟着学生的思维走。我鼓励他们说:“刚才这位同学的发言有真知灼见, 见人所未见, 言之有理有据, 令人信服。那么, 按照同学们的思路, 文章写宋定伯这个人物是要表现怎样的主题呢?”课堂上一下子出现真空状态, 但一会儿, 同学们又窃窃私语地议论开了, 既而又有几位学生主动站起来发言。

“写宋定伯捉鬼, 是宋定伯受经济利益所驱使, 图财害命。”学生们轰堂大笑, 课堂上充满了快乐的气氛。

“写宋定伯的捉住鬼的这件事, 是为了表现当时社会的黑暗, 不能说真话, 否则连鬼也会遭殃。”学生又是一片哗然。

“写宋定伯捉住鬼, 说明鬼也有‘善鬼’和‘恶鬼’之分, 因此我们对任何事情都要用辩证的眼光去分析。”学生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就这样, 一堂课都在顺着学生的思维在自由地进行着。在这过程中, 闪现出的是师生、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的火花, 使学生们的创造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这在表面上看是学生的一种创新思维, 实际上都体现了学生认真阅读文本, 理解文本后, 进一步对文本进行的细加工、精加工、深加工。

四、活用“意外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 常常会出现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意外情况”。如果教师对这些事件处理不当, 不仅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还可能会伤害事件的当事人———个别学生。如果处理得好, 教师还能化被动为主动, 使课堂出现意料之外的精彩。

有一次, 我在课堂上正分析着《故乡》中少年闰土的形象, 突然有两位同学在课堂上笑了起来。我十分恼火, 把这两位同学叫了起来, 问他们老师是否讲错了, 为什么笑?一生答:“不是, 刚才小张说鱼怎么会有脚呢?鲁迅先生文中写的跳鱼有脚简直是瞎写, 所以我笑了。”对此, 我并没有进行严厉地喝斥, 而是顺着该学生的思路问道:“鱼有没有脚?”一生答道:“有!”我又问:“什么鱼有脚?”一生答道:“跳鱼。”又一生答:“娃娃鱼。” (众笑) 我说道:“同学们真是见多识广啊!老师长到这么大也没有看到过有脚的鱼, 你们有谁看到过?”众生齐答:“没有。”我又说:“然而少年闰土就知道这种鱼, 这说明他怎么样?”生答:“说明他见多识广, 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 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在分析人物形象时, 有学生在发笑, 而且讨论的也不是老师教学的内容, 面对这种“意外情境”, 我不是一味地斥责和制止他们, 而是因势利导, 把学生讨论的鱼脚问题引向赞扬少年闰土的见识上, 从而生成新的教学内容, 使教学活动又“言归正传”。

语文课堂因等待而精彩 篇11

有些课堂发问是有深度和难度的,需要学生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有些课文大声朗读效果是不大的,需要学生静下心来默读冥想。不等学生看书,不待学生思考,就让他们读书、回答、讨论,无异于让无本之木长成参天大树,使无源之水汇成浩荡江河,其结果可想而知。由此,我们的语文教师不应在课堂上过于轰轰烈烈、越俎代庖,使课堂教学变得浮躁。当课堂洗净浮躁时,真实就是美丽,真正的语文课堂,该等待时就得等待。

一、给学生一点安静的时间让他们走进文本,等待是一种方法

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会发现教师总是在引导学生进行齐读、大声读,再讨论,而让学生静心默读的时间却非常少,甚至一堂课下来,学生完全没有默读的机会,这样的一堂课看似十分活跃,但当我们静下心来想想,就会发现表面活跃的气氛下掩藏着教学目标没有达成,思维没有得到发展等问题。动起来的课堂为何会这样?是老师忽视了教学中的等待。学语文是需要用心去感悟的,需要学生与作品对话,与作者对话,与时代对话。给学生多一点时间和空间,等待是语文课堂教学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蜡烛》一文时,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特别是作者在事件感人的因素上进行了着力描写。分别是: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三是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四是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意义。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凡是写到这四点的,都进行了着力描写,从而造成了感人的效果。

二、给学生一点安静的时间让他们独立思考,等待是一种信任

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经历体会:课堂上,特别是公开课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大多没有反应,静寂无声,教师就有点惶恐。为了避开这样的冷场出现,很多教师要么充分利用自己主导的角色,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分解、剖析,换一种方式重新提问,再进行教学。要么,急不可耐地点一两个自认为能回答的学生,立刻交流,还不时加以引导、点拨,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样。实际上,遇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大可不必心慌,不妨有几分淡定的气质,须知这正是学生“不愤”、“不悱”之时。此时,我们要做的是耐心等待,让他们有足够时间潜心阅读并深入思考。许多时候我们要相信学生,此时的等待是一种信任,是一种无声的鼓励。

班上有名学生,语文从来没考及格过,其他学科也很差,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以前也没有注意过他,反正也没指望他考多少分,这节语文课看到学生发言积极,心里也很高兴,无意间看到他注视我的目光,心想为什么不给他一个机会呢?提了一个简单的问题,他回答时断断续续,满脸通红,出于教师的本能,我认真地听,耐心地等待,虽然他的回答耽误了好几分钟时间。一节课过去了,我也没多想。在后来的教学中,我发现该生经常积极举手发言,学习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不仅是语文课,其他学科也有了进步。这件事既让我深深自责,也让我受益匪浅。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们应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等待,而不是粗暴地打断或是简单地代替,学生会由衷地感受到被教师尊重的快乐,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成功的体验也就更强烈了。

等待是对学生的一种信任,是对学生真诚的爱,从中产生的能量是无可估量的。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时,教师更要以百倍的耐心去等待学生的发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去等待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次精彩表现。

三、给学生一点安静的空间让他们展示自己,等待是一种尊重

新课程改革呼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鼓励学生做充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阅读者”,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并珍惜他们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这样的理念之下,课堂已经不属于教师独占鳌头的舞台,学生也不属于张开口袋等待灌注的知识回收站。现在的课堂,比以前更有活力了,比以前更有民主氣氛了。可是学生的小脑筋偶尔也会蹦出一些出其不意的想法,扰乱正常的教学进程。出现的这种“扰乱”往往是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超出老师预先设计的课堂内容。此时,我认为教师需要等待,等待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

在教学鲁迅的《孔乙己》时,就在大家都表现出对孔乙己的同情时,有位学生就说:“孔乙己之所以有这样悲惨的结局,完全是他自己的原因。他完全可以努力读书考取功名,让自己过得幸福,即使考不上,也可以自食其力,让自己衣食无忧。孔乙己没有考上可以看出他读书不用功,他不能自食其力,可以看出他很懒,他最终悲惨地死去不能怪别人。”很显然,这种见解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显然过于片面,跟文本离得太远了。

所以,在碰到课堂意想不到的“乱”时,教师应学会等待,在等待中静下心来,才能理性地审视,妥善地处理一些教学的意外,使“课堂的生成成为教学服务的亮点”。等待既体现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又充分发挥了老师作为引导者的作用,使课堂以一个优美的弧线又回到了原有的轨道上来。所以,此时的等待就是对学生最好的尊重。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认为:语文教学需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智慧……那么,情感的激发要有心灵的感悟,智慧的启迪,要有思维的过程,而感悟、思维需要学生自己去完成。孔子的教育理论中也强调“思”的作用:学而不思则罔。因而,在语文教学中给予学生一定思考的时间是必要的。没有时间的保障,“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也只能是空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耐心等待,等待学生的激情、发现、错误、评价和感悟。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个性得以张扬。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徐静儿.等待的艺术.教学月刊,2005(4).

[2]徐忠祥.课堂上的等待.语文教学与研究.

让语文课堂因生活而精彩 篇12

一、优化教学关系,让学生投入生活

现代生活教育的本质是让学生真正成为生活和自我发展的主体,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发展,首先决定于教学关系。提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的前提是“六带进”:将微笑带进课堂;将尊重带进课堂;将宽容带进课堂;将民主带进课堂;将探究带进课堂;将合作带进课堂。

1. 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会主动和学生交朋友,充分相信他们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潜能和积极性;要学会宽容一些有缺点、错误的孩子,善于与他们交朋友;要深入孩子的心灵,感悟和学生交往的乐趣。教师在课堂上,要把自己当做孩子中的一员,和学生共同讨论、实践、操练,形成师生都认同的观念;要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并虚心地接受学生提出的一些富有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的见解,实事求是地分析教材本身内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教师应通过这些切实可行的教学环节,促进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和建立。

2. 有交流协作的生生关系。

学生间良好的合作与交流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环节,而这种关系的形成又十分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与协调。首先,要善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相互传递和交流信息。其次,要注意引导大家从小就懂得关心他人,学会在学习、思维、实践中体会和理解别人、尊重和欣赏别人。这样有利于学生间相互协作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将直接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产生积极影响,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课堂就是生活,从而投入到课堂生活中去。

二、优化教学内容,让学生联系生活

说起学生的语文学习,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不少学生与同学争论时,不放过对方语言中的一丝破绽,课上发言却往往说不到重点。总之,与同学、家人谈心,有声有色,课堂发言,却吞吞吐吐、苍白无力;学生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异彩纷呈,写起作文来却老抱怨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在这些学生眼中,生活是个乐园,可以尽情挥洒灵性,而语文学习却是个苦海,一见到就头疼。树木离开了土壤,自然不能存活,同样,语文学习与生活脱节,又怎会再有生气?所以要从根本上改变语文学习的这一弊端,教师必须发掘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内容,力求让学生联系生活学语文。

例如,每当百花盛开的春天到来之际,我都要求学生到校园内外走一走、看一看,找一找春天的身影。学生在观察感悟的基础上,把自己的内心体验成功地表现于对春天的描绘之中:春天来到田野嫩绿的小草上,春天来到碧绿的山冈上,春天来到叮咚流水的小溪里,春天来到校园美丽的紫荆花蕊中,春天来到同学们灿烂的笑脸上。

社会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融入社会,融入自然,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拓展视野,培养语文学习能力。

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改变以课本为中心和唯一教学内容的传统做法,选择以课本教学内容为中介,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开放的教学内容。如利用教材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习知识,从学生的生活中找教材,解决实际问题。关注学生的需求,以此作为教材,更具有教育意义。把生活作为教学的科学的、生活的世界结合起来,它是一个大家生活的场所,而不是割裂开来的学习知识的小天地。将生活的知识拓展到课堂学习中来。生活不仅仅是科学的世界,在生活中还有艺术的、道德的、情感的重要内容,这都可作为生活化教学的重要学习资源。

三、优化教学活动,让学生创造生活

生活并不是一幅静止的画面,生活化的课堂教学需要丰富的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多样化的教学是对课堂回归生活的最好体现。学习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加强沟通与交流,相互启发与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共同探究是生活化教学追求的课堂氛围。为了有利于学生进行多向交流,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在座位的编排上,不局限于传统的“秧田”式,而是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变换座位方式,自由组合学习小组,可四人、六人,可马蹄形、圆弧形,便于展开协作交流。

例如我们在课堂上自建模拟法庭,让学生汇报活动心得,生动活泼地学习有用的语文。在模拟法庭上,学生之间言语来往,互相推敲对方的语言。他们学习对方说话的技巧,攻击对方的语言漏洞,气氛相当热烈,有些地方虽然还显得比较稚嫩,但学生练得投入,练得有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最真实的情境就是生活本身,走向生活的语文教学,是最高境界的情境教学。这样创设情境,不但优化了教学活动,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课堂生活,让学生学会了创造生活。

四、优化教学评价,让学生热爱生活

为了鼓励学生上好每一堂课,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注重个性化人格的塑造,我们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的评价理念,努力发挥评价的教育性、激励性、发展性功能,形成“生活化评价”的新体系。

我们以生活化教学的观念,从日常课堂教学的每一次评价入手,保护学生的自信心。一是课堂上要改变以往非对即错的程式评价,打破标准化答案的禁锢,取而代之的是充满热情的鼓励性评价,如“你真棒”、“学得不错”、“这个想法很有新意”等。教师的热情鼓励与真诚赞赏,促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二是采用递纸条写悄悄话、给学生写优点卡等形式随机表扬学生。比如,有一位平常表现一般的学生在课堂上流畅地背出了课文,我写道:“今天的语文课,我由衷地为你的出色表现赞叹!”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总是默默无言,我写道:“在老师眼里,你是一个聪明文静的孩子,每一次作业,你总是那么认真,每一节课,你是那么用心,什么时候,能让老师听到你甜美的声音……”亲切的语言像缕缕春风,让老师和同学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消失了,而且把学生引到了课堂学习过程和良好的心理体验之中。

上一篇:血管病变下一篇:信息图表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