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因个性而美丽

2024-06-02

语文教学因个性而美丽(共12篇)

语文教学因个性而美丽 篇1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 入选教材中的文章大多语言优美、文质兼美, 是语言学习的好材料, 语言的内化靠的就是朗读, 朗读落实不好, 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不会提高。因为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 学生在读中可以积累词汇, 可以积淀语感, 可以体会文章蕴含的内涵。因此,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应该让学生在美好的情感氛围中读出文章意境, 体验朗读教学的美丽。下面是我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几点浅显做法, 仅供大家参考。

一、让学生在范读中体验朗读教学的美丽

我们教师的精彩范读, 不仅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还能调动他们的朗读积极性, 因为小学生有着较强的向师性, 他们在听教师范读的过程中往往会潜意识地与老师作比较, 会主动纠正自己朗读时的错误与不足。因此, 在学习人教版小学高段语文教材时, 我尽量给学生进行范读, 并努力做到披文入境、融情于声, 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 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在上课过程中, 我发现:每当自己范读时, 学生都会听得特别认真, 他们的神情时而敬佩, 时而专注, 时而流露向往之意……因此, 为了搞好自己的范读, 在备课过程中, 我就准确把握文章审美内涵, 对文章做反复朗读, 对文章中的重音、语速、停顿、体态语言等都做恰当处理, 力争读得声情并茂。这样, 学生就在老师的感染下声情并茂地读了起来, 他们不仅读出了文章的意境, 还体验到了朗读教学的美丽。

二、让学生在音乐情境中体验朗读教学的美丽

音乐是一门高尚的艺术, 也是一门富有感染性的艺术, 它以直感的方式, 让我们获得更为生动、更为直接、更为丰富的感受。因此, 在学习人教版小学高段语文教材时, 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时, 常常将文字与音乐结合起来, 这不仅作用于学生的视觉和听觉, 还能够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景之中。例如, 在学习《游子吟》一课时, 我给学生配上《烛光里的妈妈》这首音乐, 孩子们静神凝听, 很快进入了文本角色。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还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朗读教学的美丽。

总而言之, 朗读教学意在拨动学生情感之弦, 点燃学生朗读火花, 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情感距离。在今后的教学中, 我将继续引导学生进行情感朗读, 让学生充分体验朗读教学的美丽。

参考文献

[1]罗耀珍.潜移默化塑灵魂: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小学教学参考, 2011 (19) .

[2]王冀英.抓住“同”体现“异”促合力:阅读教学中的体验与思维[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 2006 (05) .

语文教学因个性而美丽 篇2

第16课:让生命更精彩 第1课时:生命因奉献而美丽

陕西省商丹高新学校:李红丽

一、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付出和奉献,并体味其中的快乐,从而热爱生活,精彩每一天。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加深对生命意义的理解,让学生在奉献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分析问题、欣赏美的能力。

3、知识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理解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和奉献。

理解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1、为什么生命因奉献而美丽。

三、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情境探究和教师讲授相结合。

四、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2016感动中国人物故事,预习教材。教师准备:搜集有关教学素材,制定PPT

五、教学流程

(一)视频导入,切入主题 视频:《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前奏》

教师:你看到哪些名字?他们为什么能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 学生回答:略。

教师:感动中国人物的生命很美,他们美在行为,美在选择,美在付出,美在奉献。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题《生命因奉献而美丽》

(二)带着问题,自主学习1.如何衡量生命的价值? 2.怎样理解奉献的形式是多样的? 3.如何理解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

4.怎样理解付出也是一种快乐,我们现在应怎样去付出?

(三)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针对自学内容,请同学们用3分钟时间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

(四)学习检测,明细新知

教师:通过15分钟的学习,我们都信心满满、跃跃欲试了,比一比我能行,拼一拼我能赢,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一轮比拼,比梦想:名校任我选。翻一翻,看看你的基础知识掌握了吗?

清华大学:什么是价值?如何衡量人的价值? 东南大学:判断并解析原因。

中国人民大学:请你举例说明奉献的形式是多样的?

哈尔滨工业大学:观点评析,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中山大学:如何理解付出是一种快乐?我们现在应该怎样付出?

国防科技大学:亲,恭喜你,你获得保送的机会哦!

(五)合作探究,学以致用

教师:通过第一环节的比拼,同学们表现都很出色,难分胜负,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轮比拼,比智慧:做一做,试试你的学的知识能解决问题吗?

多媒体展示视频材料:《王锋火海救人》

有人说:“王锋为救他人生命三入火海,而那些被救的人为什么不和他一起去救其他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救了这些贪生怕死的人不值。”请问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王锋的事迹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这种观点不正确:

1、一个人生命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生命过程中的付出和奉献。王锋不惜生命火海救人,他舍己为人的精神书写了生命的价值。

2、生命的意义不在长短而在于奉献。王锋去世了,但他舍己为人的精神影响着我们,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3、奉献的形式是多样的。王锋用他的方式去救人,是对社会奉献的一种,是有意义和价值的。

4、付出是一种奉献,我们在帮助别人,奉献自己同时会产生助人的快乐和获得认可的幸福。王锋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说明的行为受到了社会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2)王锋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奉献的形式是多样的,我们要用自己的形式去付出和奉献,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

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帮同学捡起丢落的文具,为劳累的妈妈捶捶背、护送小朋友安全过马路等。

(六)无私奉献,我在行动

教师:通过前两环节的比拼,同学们表现都很优秀,到底那一小组才是真正地优胜者,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三轮比拼,比行动: 说一说,学了这节课你将会怎样付出?

家庭--如:帮父母捶背 做家务 过节的时候送父母一个小礼物,最重要的是搞好学习。

班级--如:帮助同学 当好班级小主人 帮助老师抱电脑 为班级发展建言献策等。

学校--如:主动捡拾校园垃圾 做校园安全小卫士 帮助低年级同学等。

社会--如: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关爱留守儿童 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等。

(七)课堂小结:音频《爱的奉献》

教师总结归纳: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付出一份爱,一分情,让我们的世界更美好!

六、板书设计:(略)

七、作业:

1、为什么生命因奉献而美丽?

教学因凸现个性而有张力 篇3

一、尊重学生自主选择

加德纳的多元智慧论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的智力差异。长期以来,阅读教学过程中统一的要求、划一的指导,使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互动,见解得不到充分交流,阅读的兴趣得不到激发,使得阅读教学缺乏灵动与生气。在明确学习目标的情况下,不妨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开学习,并尽量为学生提供其学习实践的机会,以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个性。

另外,学生在情绪、兴趣、注意、思维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同一种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学生。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学习方法,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从而使每个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即使对于同一篇课文,不同学生的理解也是有差别的,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个体,让学生有学习、思索的自由时空,且能接受、宽容学生的问题和见解。

二、引导学生自觉交流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改变“你讲我听”的简单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思维、情感被驾驭的状态。阅读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只是充当旁听者,没有主动参与阅读过程,根本得不到有深度的阅读个性体验,对文本语言的理解感悟肤浅,知识经验缺乏积累,无法建构有效的学习方式。久而久之,学生还会养成思维惰性。阅读教学让学生亲历阅读过程,学生的阅读实践才能成为个性行为,思维、情感活动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对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在学习每篇课文前,我总是让学生进行充分的预习,每人准备一本预习本,有查字典,解决字、词的问题,有搜集相关的课外资料,有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提出不懂的问题。在课堂上,我还是会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自已去理解课文,提出问题,再从反复的自主学习中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提出“悬”的疑问时,教师不是用自己的思维和情感代替学生的思维和情感,而是顺着学生提出的问题,用疑启思,引导读悟,让学生通过自主读书,走进文本语境中去感悟,通过画,走进落日的美好情景中去体验,使学生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学生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交流互补,感知由模糊到清晰,由量变到质变。在这过程中,学生真正参与了学习,思维真的放飞了,情感真的冲动了,阅读的个性真的发展了,语文课堂变得精彩了。

三、激发学生自由思维

小学生形象思维见长,爱想象是他们的共同特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创设让学生乐意参与的思维活动空间,使学生展开有个性色彩的思维活动。现行的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中都留有空白,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间。有的文本中的一些内容只言片语;有的文本中的一些叙述描写留有余地;有的文本的结尾意犹未尽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发挥想象去填补这些“空白”,进行“补白”式的写作训练。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而且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如学习《负荆请罪》第二幕,廉颇背着荆条去蔺相如家请罪,说明他知错就该,蔺相如连忙出来迎接,说明他宽容大度。两人说了些什么,课文并没有写出来。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展开合理想象,补写人物对话,从中突出人物的品质。

四、带领学生自我体验

阅读过程中,学生知识的积累,语言的积累由阅读内化来达到。阅读内化过程是一个深度自我体验过程。因此自我体验决定阅读内化的状态。阅读内化需要建立知识的联系,需要经历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

教例:阅读《水》这个文本,我结合后面学和做语文综合性学习《节约用水》,让学生谈感想或收获,并以公益用语的形式来体现。由于学生刚学过公益用语,对设计的要求比较清楚,况且现在有一定语言环境的依托,因此对完成这项任务很感兴趣。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主动积极地参与语言实践活动,自主进行探索和研究,由组长记录探索研究的成果。在交流时,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设计了各种各样关于水环境的公益用语;在评价时,学生采取了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评价自己时,说出设计意图,评价别人时,先肯定其优点,再提出修改意见。被大家公认为好的公益用语写在黑板上,读一读,记一记。在本周的班队会上,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水,生命之源”主题班会。由于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语文实践活动中,把学习变成了一种特殊的享受,变成了一种精神的需要,所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此可见,开展综合性的语言实践活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整合中,学生的阅读内化得到了提升。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用心实践新课程理念,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真正把学生视为活生生的人,充分尊重个性,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理和学习需求,在民主平等的和谐课堂氛围中,引领学生高度参与阅读过程,享受学习自由,享受个体独特情感体验,放飞思维,释放灵性。凸现个性,阅读教学因此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

信息技术教学因课改而美丽 篇4

一、课堂教学有了明显变化

1. 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大纲规定学生上机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70%, 这就是说本门课程的学习多半时间是在学生自学中进行的, 上好本课程, 教师的组织引导起关键作用。要想让学生学到东西, 学生得渴望学习, 而不是要老师逼着学, 实现这一学习目标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担任主角。

新课程理念认为学习是一项参与性的活动, 学生学习的方式正是亲身的体验和实践在新课改下学生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 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 这种内在的需要主要表现为学习兴趣。在学生学习中, 教师走下讲台, 成为学生中探讨的一员, 与学生互相交流, 对于学生不懂的问题, 以平等的身份去引导学生解决营造敢于提问, 勇于探索, 勇于争论, 相互学习, 相互鼓励的学习氛围,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

2. 教师注重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实社会相联系,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重传授知识轻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往往导致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就事论事和现实联系较少, 让学生感到学习没有意思, 但这次课改却发生了很大变化, 学生由不爱学到爱学这些学科。主要原因有: (1) 新教材增添了许多图表、图像、文字资料, 非常适合学生自主学习; (2) 在教学中教师能引导学生把有关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不爱开口, 到积极发言, 踊跃参与。 (3) 将相关的技术应用到教学中, 努力使教学达到最优化。

教师由课程的实施者转为课程的开发者, 有对教材的驾驭和取舍能力, 有教材和非教材的整合能力, 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教师形成强烈的参与意识, 由知识的灌输者转为学习的组织者, 由课程的教书者转为教学的研究者。在新课改形势下, 教师不能只是拘泥于一本教科书、一块电子黑板这样单一的教学手段, 而是要运用丰富的教育技术手段, 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具有它特有的优势。

3. 教学内容灵活、切合实际

以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大多先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工作原理、二进制……大部分学生感到信息技术课枯燥乏味, 听起来没劲, 没有兴趣;许多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 打开书本就接触到这么多抽象的概念, 感到计算机太难学, 甚至打退堂鼓。

现在的课本内容灵活、注重实用性, 有必修《信息技术基础》和选修《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及《人工智能初步》五个选修模块, 学生学完必修基础模块后, 可根据自己兴趣、特长, 选择适合自己的选修模块内容进行学习。这不仅大大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渴求更多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在学习课本知识同时, 带领学生到网上冲浪, 领略网络给我们带来的智慧和乐趣。用句俗语说“学生正在疯狂学习信息技术”。

二、在教学中利用积极有效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

在以往传统的《微机》教学中, 对学生常采用的评价大多是测验或考试, 如为评价一个学生处理多媒体信息的能力, 可让学生在规定的实际操作任务中来搜集、处理多媒体信息并制作多媒体作品, 来考查学生实际的多媒体信息处理技能。这样的方法很难准确地评价学生整个的学习状况。

在新课下, 为了与教学保持一致, 对学生的评价力求与教学的计划同步进行, 贯穿于教学前、教学教程中和教学结束的整个过程, 在注意学生操作技能中“怎么做”的侧面的同时, 更关注学生在操作技能中“为什么”的层面上, 例如:“为什么要选择该工具或软件来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这个算法是当前条件下的最佳算法?”等等诸如此类问题在学生具体操作之前、操作过程中和操作之后要不断地询问, 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不仅仅只是死板地记住知识点和操作方法, 更是要不断地反思和思维, 进而使学生对知识全面理解和进一步地提高。

因错过而美丽 篇5

人这一辈子总有许多错过。花开正艳时,香飘十里,而我们唯独在这个季节里忙忙碌碌,错过了赏花的最好时令,匆匆赶到,只留下一地枯枝残叶:意识到自己正站在时代前沿,跨越了心灵的隔阂,不遗余力的前进,精疲力竭时,蓦然回首,却发现自己早已被时代所遗弃,原因是我们过于专注沿途的风景,错过了适合自己的路。

人说:世间万物皆为缘定。相遇是缘,分散是缘,那么错过也是缘分所注定的,我们无力抗拒,也无法力挽狂澜,所以只有看淡这一切,静静叩击钢琴键,在如水的月光下默默地从错过中享受美丽,聆听世界,感悟人生。

错过使我们看见了花的枯萎,月的残缺,人的离别,也让我们明白花因绽放而枯萎,这一切是自然定理;月因圆满而残缺,这是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引起的正常现象;人因团聚而离别,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你所在乎的与在乎你的人不可能长久的在一起,总要为生活的目标所奋斗而分离。因为美好的过程是令人回味无穷的,所以错过了才会让人倍加珍惜,直到下次你再也不会轻易地放弃幸福。

因错过而美丽,因浮华而平实。有些人,有些事情错过了便不会遇见,但这未必没有益处。错过了的人表明与他有缘无分,错过的事表明这是强求不来的。既然错过了,与其埋怨不公,不如自我反省,重新站立,或许你会遇到更好的选择,只是在新的十字路口前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蒙蔽,深思以往的错过,仔细斟酌接受与否。

人们往往坚持着一个约定,这样坚持一辈子,或是亲情,或是友情,或是爱情,这三者都是科学所无法诠释的,如若错过了就会心痛不已,但有时这是难以挽回的,尽管你竭尽所能地去弥补,到头来也无济于事,不如顺其自然,淡定的面对,将这些美好的回忆保存在记忆中,等到容颜失去后,如数家珍的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心灵是充实的,世界是美妙的。

数学课堂教学因生成而美丽 篇6

[关键词] 生成性资源 有效利用 动态生成性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课堂当中的生成性资源越来越凸显出来。所谓生成性资源,即教师不能预先设计的,而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对话等活动即时产生的资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教师对于教学中动态生成的资源还未给予充分的认识,使得有些资源被忽视、搁置,未能“生成”应有的功能。面对生成性资源,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其特点采取有效的反馈策略。

一、数学课堂生成资源有效利用的必要性

教师如果能够根据课程标准、新教材特点、学生特点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合理地开发利用数学课程资源,就会在教学中逐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如果教师具备了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合理开发与甄别课程资源的能力,则会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同伴、家长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老师,自然现象、生活实践都可以作为学生研究的对象,课堂、社会将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大舞台。那么,课堂教学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数学课堂生成资源有效利用的具体手段

㈠捕捉生成资源的亮点,让智慧闪耀光芒

教师如何成为生成性资源的捕捉者呢?关键是教师心中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有学生。教学中教师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去,这样才能发现学生中一些不易被发现的资源。比如,学生手撑着脸颊是沉思、感兴趣和注意力集中的典型姿态;若学生把一只手放在脸上,手掌拖住下颚,身体略向后移,这说明它可能对你的说法持批判态度;学生头部倾斜、洗耳恭听一阵之后,用手抓抚下巴,这种姿态表示“让我再想想”……因此,读懂学生的体态语有助于生成的发现。

㈡对生成资源延迟评价,以静制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临时生成的问题不应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是应以鼓励的行为方式和语言,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说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㈢根据生成的资源采取有效的反馈策略

1.在一题多解中整合生成资源。在一道题中,对多种解法资源进行整合,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拓展其思维空间,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这种情况下不是急着解释、下定论,而是把问题抛给学生,给他们争论的时空,使之在争论中明理,在争论中内化知识。

2.放大闪光点,运用生成性资源激励。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这些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稍纵即逝。我们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让智慧闪耀光芒。老师的一句:“多么有创意的见解呀!”这样一来,其他学生也兴趣盎然,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3.巧用生活资源,享受自然生成。《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应有效地接轨生活素材,促使学习内容在动态中生成。

4.在学生“出错”中放大生成资源。学生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不同的错误。我认为教师应改变以往对待错误的消极态度,站在新的视角对其进行新的探索,合理利用“错误”这一资源,促成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学习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

三、师生互动,促进动态课堂的生成

在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中,师生都是以平等生命体的形式出现,平等地交流着自己的感受与意见,相互理解,相互欣赏,共同推进课堂教学的进行。

㈠生生互动,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营造动态的课堂

操作是儿童思维的体操。学生在亲身经历中能获得其所期望的一切,也从中锻炼与培养了其创新观念与创新精神。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㈡师生互动,促进动态课堂的生成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作为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灵感兴致勃勃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

生成往往是学生不满足于本课时的学习目标而对该知识做出的自主探究。这种探究冲动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老师的支持与否,对学生的学习发展可以说影响深远。就像布鲁姆说的:“没有预料不到的结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每一位教师都应努力地去促进更多的生成资源,并及时捕捉住学生的智慧火花,让其绽放生命活力,使数学课堂教学因生成而变得美丽。

因爱心而精彩 因赞赏而美丽 篇7

一、欣赏其人格,唤回其自尊

任何教育只有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前提下进行才是有效的。因此,教师应以平等的一视同仁的态度看待他们,尊重和爱护孩子的独立人格,尊重孩子的言论、兴趣和意见,善待孩子的自尊,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用爱的语言与孩子沟通。记得有一次户外活动时,小欣欣跑来问我:“赖老师,你有没有好朋友啊,你的好朋友是谁啊?”我笑着回答道:“我的好朋友是你们啊!”忽然骁骁大声说道:“老师是老师,老师不是朋友,要是朋友,她为什么不和我们荡秋千、玩攀岩啊?”“对啊,为什么呢?”孩子们开始议论起来,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张思哲跑来拉我手,说道:“老师,咱们一起去玩攀岩吧!”说完,不由分说地拉我来到攀岩前,看着孩子期盼的眼神,我“勇敢”地用手抓住了墙壁,虽然看起来我的身体和幼稚的攀岩墙是多么不合时宜,但是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样子,我感到很幸福,因为我在他们心中不再是那个遥不可及的老师,我变成了他们中的一员,我是他们可以信赖的朋友。那次后我和孩子们走得更近了,他们和我的感情更深了,于是我常常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们交流,引导他们正确地和朋友相处,在一次次感情的交流中,萌发他们爱的情感,认识朋友间的友爱。同时也让我感受到爱的力量是如此巨大,我用爱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足迹,孩子们的骄横、多疑、自私和冷漠少了,班上出现了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好气象。孩子们互相帮助,师生们谈笑风生,在师生的共同呵护下,我们班成了一个学习、生活和成长的乐园。

二、欣赏其闪光点,唤回其自信

赫伯特·奥托指出:“每个人在出色地完成任务后都渴望别人给他们所应得的承认和赞扬。当一个疲惫的孩子受到赞扬时,它会产生一种明显的新的向上的力量。相反,当孩子受不到赞赏或受到批评时,他们现有的体力也会戏剧性地减退。只有当别人全心全意并一如既往地承认一个儿童的成绩时,这个儿童的自我才能获得真正的力量。”可惜,我们许多教师大多吝啬“赞赏”,即使有,一多半都赋予了好孩子。事实上,最渴望赞赏的恰恰不是好孩子,而是一些表现差的幼儿。当我们把目光从寻找批评幼儿的缺点改为寻找他们的闪光点时,就会发现,每个幼儿都有其可爱之处。有一次,孩子们在绘画时,我发现我们班的晨晨画了一幅很美的图画,可是他画的海水却是红彤彤的,虽然以前在书本上我也看到过类似的例子,但我还是仍忍不住问他:“晨晨,你的图画好漂亮,可是,为什么你的海水是红彤彤的呢?”晨晨见我没有责备他的意思,便大胆地说:“赖老师,傍晚了,太阳照在海里,海水就是红红的呀。”噢,原来是这样……我微笑地点点头。事后我想,如果当时我没有问清楚事情缘由,采取训斥的态度,强令他马上改正,那么我就无法找到与他沟通的机会,也无法知道他的真实想法了。所以,教师就应该充分认识到:孩子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每个幼儿都是等待开垦的金矿,每个孩子都有发展的可能和潜力,教师应该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自己作为一个听众、朋友,而不是一个威严的法官,与孩子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的交流。

三、欣赏其细微的进步,唤回其自爱

赏识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教育者的精神状态,就像是人生命中的阳光、空气和水一样,一刻也不能缺少。苏霍姆林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教育技巧的奥妙之一就在于:幼儿从好老师那里很少听到禁止,而经常听到的是表扬和鼓励的话。”因为一个表扬的微笑,肯定地竖起大拇指,说上一句:“你真棒!”“不错,你又进步了。”等等。这些都可以在孩子身上收到很好的效果。我班典型的“问题幼儿”恺恺平时自由散漫惯了,经常打人,屡教不改。我没有放弃,本着细致耐心的态度,主动接近他找他谈心。有一天,在户外体育课时,一位小朋友摔倒了,他赶快扶起小朋友,我抓住这个机会,在班级表扬了他,他表现得异常兴奋。在以后我循循善诱的教育和耐心诚恳的感化下,恺恺不仅上课专心,而且对班级的活动十分主动热情,表现出了良好的形象。

语文教学因个性而美丽 篇8

一、课前回归, 创造活力

“新颖的问题”、“独到的见解”、“积极的参与”课堂的这些“活力”源自于什么?课前的有效“回归”, 即学生在老师指导、引领下搜集、整理、分析、运用资料。它既能培养课程标准强调的能力, 又能给课堂创造无限的弹性空间。

1.根据具体教学需要, 讲清课前准备的要求, 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准备相关材料。

2.引导学生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如网络渠道, 文本渠道 (书报、画册、影视等) 、社会渠道 (亲历体验、调查、访问、咨询) 等, 让学生有“路”可走。

3.设计“问题”或“表格”, 使活动目标一目了然, 具体可感。

4.整合提炼。肉眼观察到往往是事物的表面现象, 学生搜集的第一手资料往往是零散的、原始的。老师应引导学生对“现象”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思考, 对“零散”“原始”的信息进行梳理、窜接、筛选。尝试获取“真知”、“完整”, 发现“问题”, 孕育“见解”。

5.巧妙包装, 顺应心理需求。如《无声的朋友》 (四年级下册) 上第二课时前, 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以下活动: (1) 做小小律师, 急“朋友”所急⒆师:“同学们, 最近公用设施家庭的受害者纷纷向我诉说冤情, 它们有电话亭、公园的长椅 (语气沉重、加深印象) ……它们声称许多人伤害它。下节课, 我们的‘公共道德’法庭将开庭审理这些案件, 你们愿当律师为它们伸冤吗?”生:愿意! (赋予律师“岗位”, 学生对“律师”角色兴趣盎然。) 师:“各位小律师, 请你们注意观察身边的公用设施, 选二至三个受害者, 通过调查取证 (言语描述、照片等) , 看看它们到底受到了哪些伤害?比一比, 哪位‘律师’优秀。” (给学生找“岗位”, 让学生在生活中演角色。这样的“包装”, 让学生兴奋不已, 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 。 (2) 按要求完成下表: (要求明确, 切入点小, 具体可感)

课前, 学生开展“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 了解生活, 接触社会, 获取生活中最现实的素材。人人都有“展示自我”的欲望, 学生心中揣着“发现”、“见解”时, 处于“愤”“悱”状态。在这内驱动力的作用下, 人人都期盼“潇洒一回”, 为课堂迸发储蓄“势能”。

二、课堂回归, 照亮心智

师生间, 价值观、能力、知识的“高度”不同。由于这原因, 教学活动易出现“成人生活”代替“儿童生活”, 导致课堂脱离生活, 枯燥、无效。回归, 是为师者“蹲下来”, 与学生处在同一“高度”, 合作、点拨、引领。

1.“情景”回归, 引起共鸣。回归, 是依据认知规律, 创设情景, 让学生如置身于日常生活, 让学生体验到探究的是生活“话题”, 交流, 展示的是课前生活“储备”。如案例《马路不是游戏场》 (人教版三下) “情景体验, 引出课题”设景:看一看今天的课堂与以往有什么不同? (桌椅摆成了十字形;有斑马线;好像十字路口;仿佛在马路上……) 师:我们来听一段录音, 想想发生了什么事? (播放录音:各种车辆的喧闹声, 街头紧急刹车的声音, 然后是碰撞声, 警车声……) 师:马路上发生了什么事?你身边发生过类似的事吗?生: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了。2010年9月15日的上学路上, 一位骑电动自行车的妇女, 载了一个三岁的孩子, 在十字路口闯红灯, 结果母女俩都被大卡车撞死了。生:去年的一天傍晚, 爸爸和妈妈吵架了。爸爸酒后开车出去, 结果车撞到了电线杆上, 他的腿因重伤被截肢了。师:这些悲剧真让人心痛!为了让悲剧不再发生, 我们该怎么做呢?生:遵守交通规则, 注意安全。师:安全是健康、幸福的保证。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交通安全这个重要问题。课堂, 依教学内容, 创设类似的情境, 师生从视觉、听觉中回归生活。一同回忆, 一同思考。引起共鸣、共情, “课伊始, 情已燃”。

2.“真实”回归, 引发真情。儿童处于人生的成长阶段, 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团结合作、欣赏他人等品质尚未形成。认识自我、调控情绪、解决问题、判断能力处于起步阶段。参与社会交往中, 常出现烦恼、困惑。如:嫉妒、没朋友、遭误解……另一方面, 由于羞耻感, 儿童会否认、回避自己的“缺点”、“痛苦”、“隐私”。回归, 就是关注这些生活真实, 采取有效措施, 引发真情。案例:《请你相信我》 (人教五年上) “真实回归, 引发真情”有一位同学叫兰兰, 她很想广交朋友, 可是, 最近连“老朋友”也疏远她了。她很生气, 也很寂寞!谁能帮帮她? (1) 播放剧情录像: (……兰兰闷闷不乐, 报怨陈一真小心眼, 说红艳不够朋友, 羡慕豆豆朋友真多。) (2) 思考:为什么陈一真不愿意把课外书借给兰兰?为什么红艳疏远兰兰?怎样的人才会有好朋友? (3) 小组讨论交流 (4) 小组代表汇报.生:兰兰借陈一真的课外书时, 答应好好保护, 看完就还。但是, 她看完书后没及时归还, 另借他人。如果我是陈一真, 也不愿借东西给这样的人。生:兰兰邀红艳星期六上午八点到城东图书馆看书。红艳准时到了, 并在门口等了一个多小时。兰兰却跟妈妈走亲戚了。假如我是红艳, 也会疏远她。生:豆豆不同, 他说过的话, 认真做到, 答应别人的事从不马虎。他是个信守诺言的人, 我也喜欢与这样的人交朋友。 (5) 师:是呀, 只有讲信用的人, 才能借到别人的东西, 才会友情长存, 朋友越来越多。同学们, 你有兰兰的经历吗?朋友间应怎样相处?请把你的情况写在“心灵对话卡” (不署名。这种方式, 让学生把羞于说出的经历、体验写在“心灵对话卡”上, 回归本真, 流露真情) 。成长中, 学生常遇到各种烦心事。课堂, 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探究, 认知在思维碰撞中升华, 是非观、技巧、能力在实践中逐渐形成, 有效地帮助学生参与社会, 学习做人。

3.“模拟”回归, 引领生活。成长中, 儿童生活领域不断扩大, 因此, 要与时俱进, 积攒相关的知识、技能。回归, 是着眼未来, 模拟新领域, 开展实践、锻炼。案例:《通信连万家》 (人教第八册) “出谋献策, 结伴而行” (1) 师:从精彩回答中, 知道你们掌握了各种通信的特点。运用知识, 学会选择, 给生活带来的就是方便。我们一起游北京, 共同体验通信带来的方便吧! (2) 课件出示:北京是个国际性的大都市, 人生地不熟, 怎么办?叔叔在北京工作, 可请他到车站来接我们。怎么通知他呢? (%%%) 登上开往北京的列车, 出发啦!途中经过了许多地方, 我想一一告知妈妈, 我可以 (%%%) 。北京, 我来了!在天安门城楼, 我想让好朋友也分亨我的兴奋, 我可以 (%%%) 。景点迷人, 我用数码相机拍下天安门、故宫……回到宾馆, 想让在家的朋友看看拍下的景点, 可以 (%%%) 。饱览名胜古迹后, 我们坐飞机回家, 服务员说, 东西多了不能随身带, 这些北京特产怎么办? (%%) (3) 分组讨论, 代表汇报 (选择通信方式, 说明理由) 。 (4) 小结。课堂, 依据教学内容, 采用“模似”情境, 如“游北京”、“道德法庭”、“环保法庭”等。这种教学策略, 学生如置身真实生活, 趣味盎然。课堂如磁场, 富有吸引力。学生在“游泳池”式的仿真生活中实践, 为今后参与社、适应社会作准备。

三、课后回归, 由“知”到“行”

当前, “教育”随下课铃响起而结束的教学现象屡见不鲜。但是, 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社会性的发展, 绝不能止于40分钟。它需要日常生活的浸润和实践的历练, 需要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课后回归, 正是课堂走向生活的延伸实践, 是“教育”在生活中的延续, 是由“知”向“行”转化的重要环节。

1.“作业”导回归。品德课对学生道德认识的形成与道德行为的养成具体起多大的作用, 很多时候, 需要通过实践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进行判断。因此, 品德与社会学科应根据课时活动目标, 设计相应的作业。如案例《从看电视说起》 (人教四下) “内化升华, 由知到行” (1)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 我们懂得了看电视的益处。但是, 看的内容要健康, 看的时间不能太长, 还要处理好学习与看电视的关系。你有什么办法让父母放心? (2) 小组讨论交流。 (3) 代表汇报。 (选择最佳办法) (4) 师:是呀, 与家长签协议, 既可以利用电视获取信息, 又可以让家长放心。 (发协议卡) 。课后实践作业, 依教学内容设计, 形式多样。如“签协议”履约、做“小律师”调查, 做“小交警”督促等。类似的实践作业, 让学回归家庭、学校、社会生活, 上“岗位”, 演角色, 以具体的形式促“知”向“行”迈进。

2.“激励”导回归.心理学家说: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得到别人表扬赏识的愿望。小学生更是如此, 他们需要从表扬、肯定中感受成功。依此心理需求, 采用“激励”导回归。案例:《我的责任》 (人教三上) “拓展延伸, 实践体验” (1) 师:听了同学们的发言, 知道大家都想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好孩子。如何才能成为这样的好孩子? (2) 小组讨论。 (3) 代表汇报。 (在家里、学校有许多事情可做,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找一个合适的岗位。根据自己找的岗位, 制订一份行动计划。) (4)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现在, 老师把《我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情况登记卡发给大家, 希望同学们成为有责任心的人。具体办法是:学校做的由组长填写, 家里做的由父母填写。做到了, 涂个红五星。每项坚持七天, 便可得一枚该项的“责任笑脸”。七枚“责任笑脸”换一枚“好学生奖章”。

赋予荣誉内涵的图标, 如有“形”的奖品, 以此激励, 兴奋不已。产生道德认知, 向道德行为迈进的动力。不同的生活场所, 分别由不同的人员评价, 确保全方位的回归。不同的图标, 赋予不同级别的荣誉, 低级向高级转化, 生发持之以恒的动力。品德与社会教学, 回归生活的渠道丰富。这些策略, 让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充分浸润、实践, 有效“促进学生社会性的发展”,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 学习做人”。

摘要:课前, 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运用资料, 给课堂创造无限的空间, 为课堂的迸发储蓄“势能”。课上, 老师“蹲下来”, 与学生处在同一“高度”, 合作、点拨, 照亮心智。课后, 借助“作业”、“激励”措施, 促“教育”在生活中继续, “知”向“行”迈进。这些“回归生活”的措施, 让学生在生活中浸润、实践, 有效“促进学生社会性的发展”,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 学习做人”。

梦想,因进取而美丽 篇9

运动是体育的灵魂, 运动之美无处不在。体育课上, 学生空中灌篮的迅猛, 射球入门的凌厉, 飞舞的毽球, 灵巧、轻盈的身姿, 乒乓球台旁扣人心弦的较量, 动感的音乐, 多数女生喜欢的健美操, 还有体育节和运动赛场上啦啦队的加油呐喊, 体育的参与和观赏都是一种美的享受。

“我运动, 我健康, 我快乐”, 体育运动带给人们的影响也是一种美:健康之美。体育课和体育锻炼使学生体格健壮, 姿态优美, 让生命的活力得到充分的体现。小组练习、游戏比赛使学生在练习中获得了合作、探索、拼搏等优秀品质, 体育铸就了学生美的心灵。

难忘啊, 学生们在运动会上拼搏的身影。运动员在场上气喘吁吁、挥汗如雨, 倒地后挣扎起来继续前行, 身负小伤依然坚持上阵, 落在最后仍坚持跑到终点, 我们为获胜者鼓掌, 为落后者加油!不管运动成绩如何, 你们都是人生的胜利者。我们为体育的拼搏精神之美所折服, 这是一种最具震撼力的美。体育运动是对人精神的全方位考验:它需要勇敢与坚韧, 也需要果断与自信;蕴含着追求卓越的壮志、超越自我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意志, 这些是人生一笔用之不尽的财富。

人生如船, 梦想是帆, 梦想是激励人们奋发前行的精神动力。为实现中国梦做贡献既是广大知识女性光荣任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为一名普通的女性教育工作者, 我也在为实现中国梦做着自己的一份努力。寒来暑往, 从事体育教学已有十几个年头。默默地在运动场上辛勤耕耘, 学生的成长进步让我体会到一名为人师者的幸福。

刚开始从教的时候, 一切还比较茫然, 如何把学到的知识交给学生, 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就要靠自己多摸索、多请教、多钻研。工作初期, 一个教案要写好几遍, 写好之后请老教师点评, 之后再重写。教案写好后, 还要过动作关。那时是全班授课, 教材比较多:田径、球类、体操、武术等, 一个教师要把这些教材全部教完。武术要学少年剑, 那时, 学校没有剑, 于是我们就自力更生, 自己制作。学生比较喜欢武术, 自己做 (木) 剑的热情很高, 做出来的剑逼真、实用, 由于是自己做的剑, 自己的劳动成果, 学生练习动作的积极性也特别的高。

后来, 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课标》) 的实施, 体育课的名称由《体育》更名为《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作为一个科目, 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 成为一门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体育课成为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这时的学校体育也悄然发生着一些变化:采用学分制, 模块教学、选修教学、基本能力、体育高考等。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发生了变化:高一第一学期采用行政班授课, 学习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 从高一第二学期起采用选修教学。这一切的变化, 要求我们的知识、技能都要上一个新的台阶, 领会《课标》的精神, 掌握新的动作技术成了那段时间的必修课。那时我教的是健美操, 所有的动作和套路需要自己从头学起。为了尽快进入健美操教师的角色, 我跟着视频, 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学习, 学会以后, 再在音乐的伴奏下把动作做熟练, 然后教给学生。

毽球运动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 它准确、细腻的技巧性, 快速多变、激烈反复的对抗性, 深受中小学生喜爱。我校从2010年起开设毽球选修课。我在毽球技术一无所知的情况下, 一步步成为一名合格的毽球教师, 而毽球运动会正在成为学生们特别喜爱的体育活动项目之一, 我觉得充分认识毽球运动的特点, 积极宣传该项运动的意义, 广泛地组织开展该项运动, 是我们体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梦想在前, 路在脚下。实现“中国梦”需要更多求真务实之风, 需要有创新、进取的精神和动力。作为努力想成为一名学者型的教师, 在教科室张主任和组内教师们的帮助下, 我申报了市里的研究课题。课题申报通过以后, 接下来需要按部就班、科学合理的完成课题研究, 期间有疑惑、有迷茫、有动摇, 是梦想的力量引领着我一步步坚持向前。想想课题结题阶段, 为了写好结题报告, 整理资料、几易其稿, 晚上都要忙到凌晨十一二点。经过两年多的辛勤耕耘, 终于迎来了甜蜜的收获。我的课题研究顺利结题, 自己对课题研究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为更好地上好课, 实现自己的梦想夯实了基础。

从事体育教学已有十几个年头, 从一开始的“不知所措”到现在的“渐入佳境”, 乃至即将走入一片“豁然开朗”的新天地, “文明其精神, 野蛮其体魄”, 更加坚定了我从事好体育教学的信心。运动之美、健康之美、精神之美……体育是美的大集成, 是美的大世界。去欣赏体育的美丽, 多感受运动的美丽, 你的生命也能因此而更加美丽。为更多学生播下热爱美、表现美、创造美的种子, 我矢志不渝作这样一名传播“美”的使者。

课堂因“错误”而美丽 篇10

一、故意设置“错误”, 培养学生求知兴趣

指挥家小泽征尔在参加一次世界性的比赛时, 曾连续三次中断了指挥, 因为他断定乐谱中出现了“错误”.其实, 这恰是评委们成心为他设下的“陷阱”.事实上, 小泽征尔的果断否定, 正说明了他作为杰出的音乐指挥家的真正实力.我们教师也应善于设置类似这样的“陷阱”, 甚至引诱学生犯错, 让他们“上当”, 这样常能收到“吃一堑, 长一智”的效果,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在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后, 我特地设计了一个“错误”:在△ABC中, a、b、c为三角形的三边, 当a=3, b=4时, 求c的值.大多数学生认为c的值为5.这时我不加以评价, 但我的脸上表现出困惑的样子, 看学生能否从我的圈套里走出来.过了一会儿, 学生纷纷回答.

生1:我们还不知道三角形的形状, 不能直接用勾股定理.

师:那么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即△ABC是直角三角形时, c的值是多少呢?

(这次全班一齐说是5.此时学生很显然是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我还是不评价, 让学生继续思考.)

生2:不对, 当△ABC是直角三角形时, c的值应该是5或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2:得分类讨论, 当c是斜边时, c=5;当b是斜边时, a不能是斜边.

像这样学生在跌入圈套又走出误区的过程中, 思维得到了锻炼.我接着追问:如果△ABC是锐角三角形, c的取值范围又是什么?

(几分钟后, 学生举手回答.)

生3:c<5, 由于∠C是锐角, 所以它的对边c应小于∠C是直角时所对的边5.

(听了这位学生的解答后, 又有了几位学生举起了手.)

生4:不对, c的范围应是0<c<5, 因为边长只能为正数.

生5:不对, c的范围应该是1<c<5, 因为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c的取值范围是1<c<7, 结果应该是它们的公共部分. (大多学生点头表示赞同)

这时全班学生都已跌进了我所设的“陷阱”, 因为他们只考虑了∠C是锐角, 而忽略了∠A与∠B也有可能是锐角的情形.

师:在前面当c=5时, △ABC是直角三角形, 且∠C是直角.当1<c<5时, △ABC是锐角三角形, 且∠C是锐角.这个锐角三角形一定是∠C为锐角吗?

受到我的启发, 学生的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了, 思考也更为投入了.

生6:当1<c<5时, 能保证∠C是锐角, 但不能保证∠A与∠B也是锐角.

生7:正确答案应是.因为若∠C是锐角, 求得1<c<5.若∠B是锐角, 则∠A也是锐角, 求得是它们的公共部分, 也就是公共解.

经过这道题的解答, 让学生走进了“陷阱”, 又从“陷阱”里一步一步地走了出来, 再去探求新的答案, 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通过“诱错”, 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为深刻.

二、学会分析“错误”, 培养学生严密逻辑思维

对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宝贵的教学资源, 教师要能善于捕获, 灵活处理.在刨根问底的纠错过程当中, 引导学生自觉地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回味、思考、总结和提升, 形成更为清晰、有条理的知识结构和数学思想方法.

如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中根与系数的关系”时, 对于题目:“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 (2k+1) x+k2-2=0的两个实数根的平方和为11, 求k的值.”我先请两个学生上黑板解题, 由于学生刚开始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所以能解出的结果大都是k1=1, k2=-3.出现这样的错误, 我没有批评这两位学生, 而是表扬了他们能熟练地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来解决问题, 接着指出他们的结论是错误的, 为什么呢?我提出了下面两个问题:“一元二次方程x2-2x+2=0有实数根吗?”“一元二次方程x2-2x+2=0的两根之和为2.这个说法对吗?为什么?”让学生去经历分析、讨论的过程, 学生会很容易发现自己忽视了“Δ≥0”这个前提条件, 并对需要考虑“Δ≥0”这个条件的原因有了深刻的了解, 所以在以后解这类题目时, 就很少会再出错.

课堂因预设而美丽,因生成而灵动 篇11

一、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

预设,是指教师课前备课中对课程教学过程所作的课堂静态设计,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可操作性强又充满理性之光的、超时空的设想与安排,并具有一定的弹性与留白。它建立在教师充分理解、多元化解读教材和准确把握学生学情基础之上,是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过程和教学策略等作出科学预见的实施方案。

生成,是指课堂目标的动态实现过程,是在师生、生生、教学资源等多种因素间,进行相互促进知识与能力、思维与习惯等有机建构的教学过程。生成也是师生教学相长的历程和历练。生成的主体是学生,过程是动态的,本质是探究的。

预设与生成又是统一的,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低效的。精彩的生成离不开精心的预设;精心的预设又为课堂的动态生成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实施平台。同时,预设与生成在一定条件和适当场合下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精心预设可以转化为有机生成;动态生成也可以转化为预设中的丰富资源,在教师充分驾驭课堂的生成性之后,又可以不断为新的教学预设提供更丰富的教学素材与资源,为实施更高水平的预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预设与生成结合的现实依据

长久以来,思想政治课在德育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同时在实际教学中也面临很多问题。因此,探究并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结合,既是实现教学目标任务的客观需要,也是践行新课程理念以解决现实教学问题的必然要求。

(一)实现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结合是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和任务的要求

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方面的独特功能。只有精心预设并结合学生实际,提高动态生成的效力,才会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号召力、生命力,从而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学在“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任务。

(二)实现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结合是践行新课程理念的必然要求

课堂生成是新课标倡导的重要理念,生成是师生、生生在互动中,在心与心的交流中、思与思的碰撞中、情与情的感应中产生出来的。

(三)实现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结合是解决思想政治教学现存问题的要求

新课改以来,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注意了预设与生成的结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一,预设不精,影响生成。其二,预设过度,禁锢思维。其三,生成过多,虚假繁荣。

三、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关系的对策

课堂不是战场,但却有着如同战场一样复杂多变的学情,要想实现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结合,教师需要做好从教学理论到专业素养、从教学观念到教学方式的全面提升和转变,方可“运筹于帷幄,决胜于千里”,体验并实现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一)仰取俯拾,腹有诗书气自华

“学如富贵在博收,仰取俯拾无遗筹”,教师只有不断地“仰取”“俯拾”,兼收并蓄,才能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为此,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教师应从以下方面着手,提高个人素养、培养教学智慧。

1.提升理论素养,思想要有高度。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具有一定的高度,“高度决定视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高度即强调德育为先,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灵魂,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

2.提高专业素养,思想要有深度。深厚的专业素养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见微知著、远见卓识的能力。教师对教材钻研深刻,上课才会微言大义,一语中的,才会让学生体验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收获“蓦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外惊喜。

3.关注人文素养,视野要有广度。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必须在课堂中尽可能多地关注人文素养,拓宽视野,使课堂教学富有一定的深度(或广度)。

(二)改进方式,此时无声胜有声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是不断思考、调节和更新的生成过程,要求教师既要转变观念,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成为学生的发展促进者和成长助力者;又要转变教学方式,处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做真正的学习主人。

(三)精心预设,有意栽花花似锦

预设需精心,但精心不等于事无巨细、面面俱到。预设要有弹性,犹如作画,弹性预设是“写意”而非“工笔”。要求教师深入思考课堂教学的大方向、大环节,勾勒出课堂的整体思路和框架。

1.巧设情境,在思索感悟中生成。恰当的情境设置会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促成教学生成。情境化教学可以通过直观的手段(如视频、图片、音乐等),将震撼的效果呈现给学生,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进行感性观察、理性思考,不知不觉地融入具体情境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既“有话可说”,也“愿意说”。

2.精设问题,在合作探究中生成。教育家罗杰斯说过:“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问题是探究式教学实践成功与否的关键,但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深度和梯度,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要有思维的空间和探究的价值。

3.巧设活动,在体验践行中生成。创设情境是动态生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和环节。探究活动设计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善于挖掘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教学资源,创设具有思想性、知识性、生活性的活动情境,拉近学生和文本,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共鸣,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

(四)动态生成,无心插柳柳成荫

如果说预设是“有意栽花”,那么生成便是“无心插柳”“节外生枝”了,但如果处理得当,也就有了“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收获,“节外生枝”化为“锦上添花”的精彩。

1.峰回路转,在思想争鸣中生成。真理越辩越明,教学中经常会出现“百家争鸣”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形,教师不应一言以蔽之,直接给出所谓正确的答案,而应该发挥好“煽风点火”“挑拨离间”的作用,让争论的双方在思想的碰撞中点燃智慧的火花。

2.拨云见日,在释疑解惑中生成。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思想政治课教学强调观点上的认同和情感上的共鸣,但这不能成为否定学生质疑的理由。教师应注意培养和善待学生的质疑品质,不应扼杀学生的质疑能力和灵性,应敢于让学生质疑,积极引导学生在质疑中加强知识的生成、观点的认同、情感的共鸣。

3.点石成金,在纠正错误中生成。捕捉课堂契机,是课堂生成的关键。课堂生成具有即时性、灵动性的特点,强调机智灵活——不仅借助于教师的“灵性”,而且彰显于学生思维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教师应“慧眼识珠”,及时捕捉即时产生的灵动的课堂资源,以便更好地引领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知识的建构中,收获创造的喜悦。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我们一起站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立足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用睿智、理性的观点正确认识和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共同收获生动而美丽的课堂。

课堂因互动而美丽 篇12

我希望老师不要希望我像他们希望的那么聪明, 他们老是说: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答不上!

我希望老师教的都是容易懂的知识, 能把所有的知识都变得容易懂;

希望老师比我自己更了解我;

希望老师……

[关于上课]

希望老师不要总是叫我们闭上嘴巴, 坐端正;

希望老师能够给每个学生足够的关心, 也希望老师能够把我们当作个性各异的少年看待, 而不把我当作一群呆鸭子中的一只;

我也希望能够自己表演;

希望老师……

以上是某学校对部分学生进行电话访谈得到的信息, 虽然对象范围相对狭窄, 但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反思。同学们渴望的是一种“和风细雨”的充满人情味的课堂, 是师生思想碰撞、情感交流的互动式课堂。

下面我仅以自己的教学体验谈生物课堂中的互动式教学, 与各位同行交流。

一、趣味引“动”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主要心理因素, 是推动学生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情感色彩的意向, 它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源泉。用学生感兴趣的事例把他们带入生物课堂知识的学习中, 具体措施如下。

(一) 巧用诗词、故事, 激发探究兴趣

古往今来, 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 在教学中适时引入, 可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比如, 在讲述营养生殖及意义时, 引用白居易的诗《草》, 引导学生思考, 为什么草“一岁一枯荣”、“春风吹又生”?再如, 在讲解《种子萌发的条件》时, 我讲了《捧着空花盆的孩子》的故事, 并且, 我在教学中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搜集与课文有关的故事、谜语等资料, 在搜集过程中, 既开阔了视野, 又培养了学习的主动性。

(二) 引入生产、生活, 注重应用实际

在学习植物的生活时, 教师提问为什么拔起的植株很容易遭日晒而干枯死亡, 而正在生长的植株即使在烈日下, 也安然无恙?施肥要结合松土, 松土能提高肥效的道理是什么?制泡菜时, 为什么坛口要密封?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细节会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就在我们身边, 学好生物很重要, 从而产生求知的欲望。

(三) 介绍新知、热点, 展现科技魅力

在学到“病毒”时, 教师向学生介绍爱滋病的发病原因、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等;在学到“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时, 向学生介绍克隆羊是怎么回事, 克隆技术的利与弊, 以及目前我国科学工作者对大熊猫的克隆情况。通过介绍这些最新的生物科技, 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的魅力, 也让学生看到生物学美好发展前景, 激起学生探索生物奥秘的热情。

二、问题激“动”

“思起于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问题是学生进入探究状态动起来的“导火索”。依据所教内容, 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 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富有趣味的问题, 在课堂上巧妙地设置悬念, 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 在《种子和果实的形成》中, 我先简略介绍了大千世界中百花种种、果实繁多, 然后设问:“为什么一朵桃花能变成一个又大又甜的桃子?”“为什么果实都结在开花的部位?”再如, 在介绍“显性基因遗传和子代性状”时提出:“为什么有的父母都是双眼皮或一单一双, 可子女却是单眼皮?”这些问题必然引起学生的好奇, 开动脑筋思索, 进入积极探究的学习状态。

三、实验带“动”

实验在生物教学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实施生物实验教学, 可把学生带入“思维互动”的新天地。例如, 在做“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时, 学生发现“装片移动的方向和物像移动的方向不一样”“物像与实物的位置发生了调换”等等问题, 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验让学生自主发现、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水尝无华, 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 相击乃生灵气。”在实验中通过小组合作, 也可以达到对知识的超越, 对未知的探究, 对人文精神的培养。

总之, 互动式的教学是让位给学生, 生成新的“生长点”, 让灵动的智慧和人文的光辉盈益课堂, 实现生物课堂教学效应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摘要: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 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间的互动, 即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 共同发展, 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在实践中学习, 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上一篇:技师下一篇: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