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教学反思

2024-07-21

语文课教学反思(精选12篇)

语文课教学反思 篇1

福建师大余文森教授把为师者分为六个层次,即巫师、庸师、教书匠、能师、名师(启迪智慧)和大师。我们自己不可能是“巫师”“庸师”,但我们是“教书匠”吗?我们离“能师”“名师”和“大师”究竟还有多远?这不能不成为我们时常要深思和反思的问题。

轰轰烈烈的课改大潮中教师思维的触角纵横腾跃,重塑自己的教育思想,变革教学方式,改善教学行为,提高驾驭新课程实践的能力,一整套学习、模仿、实践下来,很多教师有如邯郸学步,课堂教学痛苦不已,困惑多多。

一、充分自主,但不能自流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个性化独特体验,教师不可取而代之。因此有的教师悄悄地退出教学的主导地位,学生说到哪,教师就跟到哪;学生汇报什么,老师就教什么,把自主学习异化为放任自流。教师的阅读确实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但学生由于学识阅历尚浅,对文本难免出现肤浅、片面、甚至错误的解读,所以在学生最需要教师的时候,教师便要雪中送炭般的降临。教不是权威解释的强加,而是点拨渗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创新。

二、有效合作,但不能作秀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于是与其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并且似乎成为新课程课堂的标志了。不管问题有没有被讨论的价值,不管时间是否充裕,更不管学生是否有探究的欲望,是否真正围绕问题展开研究,教师一声令下,学生必须迅速加入学习小组,投入热烈的讨论之中。

小组合作学习便于扩大信息交流量,有利于培养学生间的合作精神和研讨习惯,有利于激励学生竞争,激活创新意识,增强集体主义感,使每个学生有充分发展的机会。但在具体操作时需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1.合作的实施需要认真思考。语文课小组讨论的目的是什么?哪些问题值得在小组中讨论?这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语文课中有的内容是适合问答的,有的内容是适合讲授的,有的是适合朗读的,有的是适合背诵的,不必要千篇一律。2.合作的论题需仔细设计。小组中讨论的问题既不应是学生稍加思考就能给出唯一答案的,也不应是脱离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漫无边际无从下手的。教师要营造氛围,确定高质量的有探究价值的需讨论的问题,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3.合作成员需明确分工。很多时候小组讨论成了几个精英学生的表演,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小组成员担任的角色就必须定位。4.教师需介入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讨论时,教师应通过巡视及时了解讨论的进展情况,及时进行调控和点拨。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切不可让学生的思路刚刚打开就草草收场,使“讨论只流于表面形式”。

三、积极探究,但不能舍本

学生真正获得语文学习的乐趣,在于切实发现自己知识有所增进,能力有所提高,情感有所释放。而探究学习方式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教师要创设情境以唤起学生的审美需求,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联想和想象,以把握文本所蕴含的特色;要善于将学生获得的体验运用到具体的场景,以实现审美迁移或审美创造。于是语文课堂教学丰富起来,既有自主学习,又有合作讨论;既有唱唱跳跳,又有写写画画;既有图片资料展,又有课本剧、讲故事表演等。倡导综合性探究学习,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应以尊重语文的学科特点为前提,不能喧宾夺主,舍本逐末。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在于“教育学生理解、热爱和熟练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学习多样的形式固然重要,它可以提高兴趣,开阔眼界,锻炼能力,但对文本的有效阐发、挖掘和共鸣才是语文学习确有所获的根本所在。语文课堂不能失去语文的色彩,必须要立足并扣住文本。语文课就是要和语言文字亲近、亲密、亲爱,而不是把它冷落一旁让学生看“电影”;更不是把课文甩在一旁,凭空的讨论所谓的问题,言不及义,胡扯乱说。去除遮蔽,亲炙课文,才是阅读教学的正途,学生在阅读、听说等语文实践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感染,“因文悟道,因道悟文”,最终实现文道统一。

批判是为了建设,反思是为了超越。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激动一阵子”,更要“管用一辈子”。武术中“大师”的最高境界是无剑胜有剑,无招胜有招,我们众多语文教师虽非“名师”、“大师”,但我们是否可以让语文教学真的变得简单———简简单单地教学,扎扎实实地收获。宋人张先有诗云:“以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我以为新的教学模式就是那“添秋色”的雨,可以为语文教学增色,但不能成为肆意长高的芦苇,妨碍我们领略语文的湖光山色。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中学语文课程标准 (试行) [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1, (6) .

[2]于漪.千万不能冷落文字[J].语文教学通讯, 2005, (11) .

语文课教学反思 篇2

上完这节课后,我发现,再简单的文本,如果备课时能认真深入地准备,也能上出精彩的一节课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多让学生们自主探讨,不再进行“老师报答案,学生记答案”的机械性教学。

不过,这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由于设定为一课时,时间上比较紧,个别学生不能很快地进入老师设定的状态中来,学习的效率比较低,仍然做了“文抄公”。如何调动这一部分孩子的积极性,还值得我去探究。

语文课互动教学的反思 篇3

当前教育基点的战略性转移,是建立在对“学习”概念的全新理念基础上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当前正面临着一场“学习的革命”,我们将改革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与学习方式,创造出一种在真正意义尊重人的主体性、激发人的创造性,相信并注意开发人的潜力,便于人与人交际与合作的崭新的教育观念和教学、学习方式。素质教育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当前的语文教育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向是实现由关注教师的“教”走向关注学生的“学”,把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化为“能动、主动学习的探索者”,使他们能够经常地运用创新思维方式进行探索式的语文研究性学习,这就是我们的责任。

目下,不少语文教师有同感:都说现在的语文课越来越难教了。不知怎么教?教什么?是的,几十年来,语文教学、特别是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我们一直都在探讨怎样教?对每篇课文,教师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教学生的字、词、句、篇。“满堂讲”或“保姆式”、满堂提问,教者精心设计、缜密组织课堂形式、全面布置课内外作业。始终坚持一个基本点,我要教什么、怎么教、要学生做什么或学生怎么做。其结果是教者讲得口干舌燥、筋疲历尽,学生学得晕晕乎乎、不知所向,知之甚少。难怪我们的语文课上那么多课时,而往往是事倍功半、徒劳无益、收效甚微。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听了不少公开课、随堂课。虽然广大语文教师在这难得的教学改革历史机遇中,树立新观念、探索新的方法,做了一些积极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未从根本上解决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问题。其形式还是拘泥于以教师为圆心,教师的主观要求为半径画“弧”或作“圆”,就效果而言,不容置疑,显然是“少、慢、差、费”。

怎样才能改变这种以“教师中心论”的课堂形式和实现教学效果的“多、快、好、省”呢?

一、教师必须具备开拓精神,吸取传统教法精华的同时,建立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主”的教学思想体系

充分认识到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是事物发生本质变化的内因,是学习语文学习实践的“主体”。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备、教、批、辅、补、复、考)都要有一个新的突破,要围绕学生转,要把视线和立足点转移到学生方面来。我们不仅要“传道授业”,更重要的是从“传道授业”的神坛上走下来,以一个语文学习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讨论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应将自己原来的课堂教学主宰者转化成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服务者。只有这样的角色意识,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学生自然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才能最终实现语文教学的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目的。

二、致力于研究学生怎样学好语文

研究学生学习语文,首先考虑学生的语文学习要符合汉语言的认知规律。古往今来,我们学校语文的经验就是大量的有效的熟读、背诵。读有大声朗读、轻声细读、有无声默读、还有口舌不动的目读,只有多读、用心计的读,才会形成有效的语言积累,产生良好的语感,才能领悟语句中的真情实意。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些名家的作品,通过学生不择形式的读,使之能体味出作者的情感、语意。其次,要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教师不仅要系统地指导学生学习各类课文的想学习方法,并且要自觉地研究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教学艺术,即是设法找到学生学习语文的“金钥匙”,更要教会学生使用这把“金钥匙”的方法。可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教会学生要善于注意观察事物和体验生活,发现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有趣的人来学好语文知识。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作者从审美的注意、开始到过程、升华至净化,全篇无不蕴含多种审美心理因素和完整的审美心理过程。如果我们教师从审美角度给学生一个关键的启导,如何“审美”,因“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那学生对生活中的观察、学习中的体验会有独到的发现,产生学好语文的极大兴趣。其三,我们研究学生怎样学习语文,就是要研究如何来评价课堂教学。广大语文教师、尤其是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师未能深层次地走进新课改,究其原因是对语文课堂的评价研究力度不够,没有正确的、科学的评价观念。常常是从“教”的角度来推测“学”的结果。看一节课的效果往往是依据教师教得怎样,重难点是否突出,传授知识是否讲深、讲透、课堂结构是否符合“三步”、“五法”。林林总总、方方面面、包罗万象。师生一唱一合,唱“双簧戏”,唱得天衣无缝的课却赞不绝口,这就是所谓的课堂活跃、学生积极性高。因而,这样的评价观念严重地影响了我们新课改的进程,束缚了师生的手脚,根本不可能存在让学生质疑、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方式阐述的有机土壤、生存条件。

三、学生主观能动性要得到充分的体现

语文的动态特征、学生主管能动性的发挥尤显重要。教师要充分创设条件,刺激小学生动眼看、动脑筋、动笔写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读写过程、听说过程,读与写、听与说的训练可以相互结合。从学生的阶段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出发,精心设计,选择导学方法与课堂结构,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最佳教学情境,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应该坚决摒弃教师讲课照本宣科、洋洋洒洒、口干舌燥,学生听课埋头笔录、手忙脚乱、头昏脑胀的局面。还学生一个真正的自我、还学生一片洁净的天空。

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个“导”字上,即导学、导问、导思、导法、导行,做一个学生学习的出色策划者、组织者、做一个导演。学生必须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这是教师的讲授哪怕是精讲所代替不了的,教师要为学生的这种实践多创造契机,提高效率。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三维的整合,使学生的思维具有启发性、创造性。

四、误将理念当模式

语文课教学反思 篇4

“三阶段”教学模式并没有实质上的新意, 其实就是我们说了千万遍的预习—学习—复习。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对此有过探索, 有着收获的快乐, 同时也有几许困惑和质疑。下面针对有效的课堂教学, 谈一点肤浅的想法:

近两年, 我校的教育教学设备得到了十分明显的改善, 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 一学期二十多节语文课听下来,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没有一节语文课不用多媒体教学。在我校现在的语文课堂上, 每一节课都是一次听觉与视觉的盛宴。比如教朱自清《背影》时播放的《父亲》, 教《我的老师》时播放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教《石榴》时播放的《我的中国心》等, 不一而足。朗读课文时, 各种声情并茂的录音朗读让人为之心颤。用声音来传递情感, 对于听者而言, 无疑是一次妙不可言的享受, 对于读者来说, 又何尝不是一次心灵的释放?然而, 语文学习和阅读教学的目的不应只是知识的积累、文义的理析和答题技巧的提高, 更要帮助学生在一次次的阅读中寻求情感的丰盈、心灵的充实和精神的满足, 而朗读又是实现此目的的最好方式。有感情的朗读, 是读者与作者之间一场契合的心灵对话, 是作者情感思想的完美呈现, 也是读者自我情感和价值观的再塑造。遗憾的是, 我们深信这一点, 却又为了一个个所谓的“教学任务”而忽略了这一点。

我也经常在深思这样一个问题:是不是每一节的语文课都要这样进行教学呢?难道语文课就不能简简单单地教吗?是不是每一节课从头到尾都需要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呢?我认为, 语文教学重在有效性, 而不是观赏性。特级教师支玉恒在教授《匆匆》一文时, 将读贯穿课堂始终, 整节课有70%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学生在读中感悟到时间的宝贵、生命的短暂, 懂得了珍惜时间、珍爱生命, 并声情并茂地把这种情读出来, 培养了语感, 最后有感而发, 笔端流淌出一句句精警的格言, 字字珠玑。没有华丽的手段, 只是简简单单地读、真真切切地悟、最终淋漓尽致地写。这里并不是要否认现代教学媒介在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不是拒绝现代教学媒介, 而是提倡恰当而适度地使用教学媒介, 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促进学生多感官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教学媒介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 它的作用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读、更好地悟, 而不是代替语文本身。如果一味追求现代教学媒介, 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那就背离了语文学习的方向。

我在每听完一节课后, 内心总会产生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是理智的声音, 一种是情感的声音。很多时候, 这两种声音的碰撞让我左右为难。比如, 我校成老师在讲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课时, 一开始就用他富有磁性的标准的男中音将我这个听课教师吸引住了, 而后那一番动情的朗读和娓娓的讲解更是使我的思绪沉浸在了杜甫忧国忧民、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中。然而, 从学生的整体反应看, 整个课堂仍然只是教师“一个人的精彩”。于是, 我的理智提醒自己:如何将自己的品悟用更好的方式让学生理解, 让他们也一起感受着你的感受?这种教学的智慧与艺术应是语文教师执著一生所要追求的。再如我听王老师讲授《藤野先生》一课后的感受。《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回忆早年留学日本经历的一篇散文, 文中除了表达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怀念之情外, 还处处流露出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王老师讲授本文时, 将学习目标定为两个方面:一是了解藤野先生的性格特征, 二是体会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深厚感情以及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学过程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 通过四件典型事例, 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 体会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深厚感情;第二板块, 通过地点的转换, 引导学生探究鲁迅先生的心路历程, 学习鲁迅先生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第三板块, 结合课文最后一段和拓展训练。各个环节完成得都不错, 学生也似乎读懂了鲁迅, 然而, 总感觉缺了点什么。学生对文本是理解透彻了, 可是在他们心上留下的似乎也仅此而已, 这样想来, 一堂情理兼美的语文课还只能是一种追求。

语文课教学反思 篇5

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中,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现在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表现

1、漠视语文

漠视语文的学生表现为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特别是语文基本功较好的学生,认为语文过去学得不错,可以先放一放,临上阵前再搞突击,于是,语文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他们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因为学得再认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不认真学,分数也低不到哪儿去。

2、应付老师,平衡自己

这些学生迫于高考和老师的压力,对语文的态度比冷漠型要积极些,但也只是应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满足于老师问起时,有“我已认真学过了”的回答;扪心自问时,也可以“我已努力过了”聊以自慰。他们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3、担忧焦虑却不知所措

这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不见提高甚至出现倒退,于是,他们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怕上语文课,怕碰语文书,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忧虑。随着考试的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维刻板,情绪慌乱,时刻担心失败,并想象失败后的情境,以致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样几个轮回之后,他们有种一筹莫展的感觉,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4、投机取巧

有些学生不是不能学好语文,也不是不知道语文的重要性,而是认为高考语文不考课本,试题全部来自课外,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大搞题海战术,今天一套资料,明天一套试题,见题就做,企图能够“碰”上高考试题,对老师提出的紧扣课本、多读文章、培养语感的要求充耳不闻。还有一些学生,题目也不做。他们抱着“我聪明”、“我运气”的心理,等到考场“超常发挥”。这是一批最典型的投机取巧者。

二、成因

1、认识的偏差

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们一个一个词语的积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阅读、一次一次说话的练习、一个一个片断的写作,就像砌房子一样,一块石头、一个砖头、一抹水泥、一张瓦片、一颗钉子、一根木条,你就得一点一滴地垒和砌,嫌麻烦就不行。而有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认为上课听听、课后做做练习就可以提高,从不注意观察生活,从不读课外读物,从不多写一篇文章。抱着这样的认识学习语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语文学习》杂志有一句醒目的标题语:“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含义是丰富的,它至少说明一点:生活无处无“语文”,把语文学习仅局限于课内是不行的。有的学生不能认识语文成绩提高的渐进性。较之其它学科,高考语文更侧重于能力的考查,而能力的高下是综合素质的表现,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奏效的,这就是所说的“渐进性”。语 1

文学习往往会出现花了一些时间而看不出成效的现象,但是只要能坚持不懈,付出定有回报。有些学生的功利心太强,一旦努力没有效果,马上就打退堂鼓,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殊不知一旦抛开语文不学,或不能坚持不懈地学习,很快就会看出退步来,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就是这个道理。还有的学生不能认识课内和课外的关系。特别是近几年来,为有利于对考生能力的测试和人才的选拔,高考命题材料几乎全部取自课外,以致有些学生便产生了一种错觉,课本对高考已经没有作用,于是,本来就有投机心理的学生对复习资料倍加青睐,却把语文课本束之高阁。殊不知,“教材是个例子”(叶圣陶先生语),高考试题与教材的关系是“流”与“源”的关系,正所谓“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2、学生自我调适能力不强。学生偏科,因素很多。进入高中,还偏科,重理轻文,则主要是因为理科的题目透明度高,答案标准,成就感强,而文科的题目透明度低,答案模糊,就是花了时间做了,也不知对否。特别是写作类题目,有时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写出来的,自认为不错,常常因偏题等原因被老师判为不及格。与其这样吃力不讨好,还不如去解理科题目,“解题目多带劲,解出一道难题多刺激”。就是喜欢文科的同学也宁可花时间在政治、历史上,因为这些学科投入少,见效快,在这种心态下,一些本来对语文感兴趣、语文学得较好的学生对语文学习也失去了热情。再加上各科老师都感到课时紧,任务重,往往通过发资料、做作业的方式挤学生的课余时间,真是“无边作业萧萧下,不尽资料滚滚来”,学生的课外时间都忙于完成这些需要上交的书面作业,不知不觉就把“语文学习要多读书”这些无需上交的“软作业”抛到九霄云外了。

三、调控措施

语文教育要走出低谷,怨天尤人是无济于事的,只有不断反思自我,瓶颈一破才会天地宽。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我觉得必须走好三步:

第一步:渗透一个理念——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

语文老前辈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课和别的课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由此,我常在想:既然语文无处不在、语文无处不有,学习语文的条件得天独厚,学好语文理应小菜一碟。但事与愿违,不少学生对语文失去了兴趣。你让学生写写自己的父母,有的竟然也“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甘咬钢笔头”,让你哭笑不得。症结究竟在哪里?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我觉得:语文教学缺失生活,学生生活缺失语文。

在高考的背景下,很多语文课变成了习题课和考试课,一定程度上使语文失去了应有的人文性和情感性;在应试的背景下,学生认为语文只要上课听听讲,做做练习就万事大吉了;却不知道要学好语文的根源——在生活之中。学生不肯观察、感受、思考生活,势必降低了语文方面的认知能力。再者,学生也没有充分认识到语文学科“厚积薄发”的特点。在花了时间,做了题目,却不能立竿见影的情况下,学生便在功利心的驱使下,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其他学科上。难怪学生时常诙谐地说:“语文,想说爱你真的不容易;数理化,我的的眼里只有你。” 在新形势下,语文教学要提升人气指数,我觉得渗透“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的理念是首当其冲的。这虽然已经不是什么新的观念,但却是语文教学必须具有的语文教育观。

语文教学渗透“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的理念,我觉得可通过两个途径:一是以语文的形式对话生活,给学生提供一个大语文的学习环境,保证学生学习和历练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二是以生活的内容丰富语文,变平淡的生活为丰富的精神世界。寒假让学生自创贺岁短信和迎春对联,我看就是很好的例子,这样能达到“从语文回归生活,再从生活升华语文内涵”的目的。这是新形势下语文教学必须走得第一步。

第二步:坚守两块阵地——阅读和写作。

有位语文专家说过这样的话:一个负责任的语文教师,只需教会学生两件事,一是阅读,二是写作。高再明老师曾向我推荐过一篇文章《如果我是语文教师》,该文发表在《光明日报》上,作者是社科院哲学研究员周国平先生。在文章中,周国平先生说:“我没有当过中学教师,但我当过中学生。让我回顾一下,什么东西提高了我的语文水平,使我在后来的写作生涯中受益无穷,我发现是两样东西,一是读课外书的爱好,二是写日记的习惯。”专家就是不一般,三言两语便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语文学科本身有“厚积薄发”的特点,讲究“课内打基础,课外练功夫”的方法。语文课外学习究竟应该练什么功夫?其实就是阅读和写作。当然,阅读和写作也是语文教学的真功夫。好多年啦!上海高考就是这样考查学生的,语文试卷只有两个大题,一个大题是阅读部分,另一个大题是作文部分,阅读和作文平分秋色,分别占80分和70分。阅读,特别是课外阅读,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可以为学生铺垫一个良好的“精神底子”;可以促进学生成为一个人格健全、心灵富裕,热爱祖国语言的人。写作,可以帮助学生成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成为一个富有爱心的人,成为一个能正确欣赏自我的人,成为一个热爱多彩生活的人。显而易见,阅读和写作对学生终身发展益处多多。所以说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必须坚守阅读和写作这两块阵地。

第三步:关注三种习惯——学习习惯、思考习惯和积累习惯。

国外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有关,80%与信心、意志、习惯、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有关。其中,习惯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着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好的习惯是种能量,也是能量的储蓄。我觉得语文教学最值得关注的三种习惯就是学生学习的习惯、思考的习惯和积累的习惯。就语文学科而言,学生学习的习惯应包括:说普通话的习惯、写规范字的习惯、查工具书的习惯、独立阅读和独立写作的习惯等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虽然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但是人类始终没有停止过思考,因为思考了才可能有思想,有了思想才可能有定力,内心才会真正强大起来。看来语文教学关注学生思考的习惯也是不言而喻的。“积沙成塔,集腋成裘。”语文学科包罗万象,浩瀚无边。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还必须关注学生积累的习惯。

谈语文教学反思 篇6

一、时间反思

我国学者申继亮等用通俗的方式谈教学反思:

1、课前反思,指向于未来教学,对未来的经验进行反思,使未来的教学设计建立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之上。包括讲授内容的难度、材料的呈现方式、学生的现有水平、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了解与激发、教育技术的运用等。课前反思具体落实在教学设计中,反思的结果是形成更加成熟有效的教学方案,并带来教学效能感的增加。

2、课中反思,指向与当前教学,对教学过程本身进行反思。包括内容呈现的顺序、难易的程度、学生的接受状况、课堂管理、教学技能的运用、师生互动、时间安排等。

3、课后反思,指向于未来教学,对教学经验和教学结果进行反思。包括对学生的表现和发展进行评估、对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分析。 二、如何写课后反思 教师需要反思,反思什么呢?一般来说,反思已有的行为与新理教学方法念、新经验的差距,完成理念的更新和飞跃;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的差距,使教学更加有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使其在今后的教学中起更积极的作用;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让失败或过失成为成功之母。

1、记成功之举。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运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参考与使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2、记“败笔”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他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做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一让失败成为成功之母。

3、记学生见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到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是难得的课堂生成性资源。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如何激发差生学好英语课

◆刘红霞

作为一个教师,既要关心“优生”,又要关心“差生”。那么,怎样培养“差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

一、培养“差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差生”之所以成绩差,说穿了,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要认真培养、严格要求,使他们的学习习惯有一个根本的转变。“差生”还有一个通病,就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差。为此,教师要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培养独立分析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分析“差生”学习的全过程,让他们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形成思想认识上的飞跃,养成独立的行为。

二、培养“差生”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毅力

差生”之所以落伍,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信心不足,毅力缺乏。要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毅力。遇到学习上的困难,要树立信心和毅力。咬紧牙关闯过一个个难关。教师平时要多对他们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三、多给“差生”以关爱,对他们始终要保持满腔的热情

“差生”是一个班级中的“弱势群体”。他们有时表现得非常敏感,往往觉得自己在一些老师和学生的眼光中是不屑一顾的,容易产生忧郁、孤独和自卑心理。他们特别渴望班级的温暖,老师的热情和同学的友爱与善待。他们能容忍老师的粗暴,但却不能容忍老师的偏心。因此,教师要特别关爱“差生”,不歧视,不嘲讽,要始终保持满腔的热情,不要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只是对他们投以五分钟的热度。对于他们独立完成的作业,只要他们付出了努力,无论结果是好是糟,都要给予认可和赞许,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学英语的积极性。否则,他们付出的努力会前功尽弃,化为乌有。只要教师对他们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坚信真诚所至,金石为开。

四、创造条件,让“差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大部分学生在一个群体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欲望,他们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和支持,得到理解、肯定和赞许。但事实上,“差生”很少有自我展示的机会,他们往往在课堂上充当一个很不起眼的角色。因此,教师要努力为“差生”创造条件,绝对不要忽视他们,让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去主动学习,获得成功的喜悦。“我行”这种自我感觉很重要,它是所有学生获得独立性的动力。

五、培养“差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反思 篇7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

经过笔者的调查和反复思索, 我认为造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得到彻底改变。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虽然早就形成了共识, 但真正去实施的教师并不多, 它只是成为了一个口号, 流于形式, 久而久之, 学生就对老师形成一种依赖, 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发挥, 变成了接收知识的囊袋。因此作为教师, 我们还要多学、多研究学生的心理。

二是教学方式单一。语文阅读教学目前采用的大多是接受式学习, 而且是采用被动式地接受学习, 学生主要是接受现成的知识, 思考不够, 理解不充分。教师就算设计问题, 也是要引导学生从嘴里说出自己所需要的结论。但在现实中, 学生很少有真正的语言实践, 学生只能按照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思路去思考。初中学生直接阅读文章和思考感悟的时间少, 不能够积极去思索, 去理解探究, 努力形成自己的看法。所以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自然阅读题失分也就多了。

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反思

1. 教师观念的改变

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相信学生, 把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方式改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多渠道教学”“培养能力”的新的教育思想, 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从学生出发, 归宿于学生。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变, 但是应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师的引导能力在这时尤为重要。这样, 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众所周知, 要想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 就要在现代文课文教学中下功夫。比如教学现代文《心愿》, 这是一篇必修课文, 讲述的是一位中国人在巴黎的一个公园里与一家法国人友好谈话的情景。很明显, 文章通过这场谈话意在表达巩固和发展中法两国人民之间的共同友谊是这个法国家庭与中国人民的美好、纯真的心愿, 同样也表达了中法两国人民的友谊地久天长的愿望。在对这节课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时, 我采取了另外一种教学思路, 完全突破了原来教学方法的束缚。由于这篇课文采取的是对话形式, 所以, 我让同学们分工合作, 将本班同学分组, 由小组成员推举一位同学来扮演角色, 这种扮演并不是照书本念, 而是可以自由发挥, 真正地将课堂交给了学生, 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同样, 在遇到其他的语文阅读时, 教师也可以举一反三, 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2. 教学方式的改变

阅读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实现个性化的行为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替代学生自己的阅读实践, 而是应当让学生在主动地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能够加强自己的理解和体验, 从而有所感悟和思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正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时间。自主学习不能流于形式, 应当让学生发表意见, 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 挖掘其闪光点, 培养其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做到了这一点, 学生们的语文阅读能力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篇8

一、一读到底无所求的现状必须纠正

诚然, 语文课堂少不了朗读, 以读为主来设计教学亦不乏成功的先例。“读”在语文课堂上的作用是人所共知的:培养语感, 掌握内容, 体会情感, 分析形象……尤其是诗词的教学和散文的教学更是离不开朗读。但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适合“读”, 比如一些说明文和议论文, 就无须一读到底, 一读再读。而且读的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 有诵读、美读、品读、速读、分角色读、分组读、竞赛读等等。读时还要注意目的与功效:速读有利于感知文本大概内容, 美读有利于增强文本感染力, 精读有利于品味语言, 默读有利于思维训练, 齐读有利于面向全体, 分角色读有利于凸现人物性格, 竞赛读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课堂上, 教师应根据文本的需要和学生实际, 恰当地选择朗读的方式。那种不管什么文体, 不顾文章语言风格, 不讲语文教学目的, 不顾朗读效用, 一读到底的做法是需要反思的, 甚至说, 是应该抛弃的。

二、正确品味语言, 使语文课更有“语文味儿”

越来越多的老师认识到, 语文课不同于其他学科。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 或者上成音乐舞蹈课, 或者上成综合实践课的现象几乎没有了。这种“种了别人的田, 荒了自己的地”的荒谬行为在反思中得到了纠正。语文课堂应该有语文味儿, 而体现语文味儿的关键之一就是品味语言, 于是语文课上“品声一片”。

在课堂教学中, 不少老师将品味语言理解为对修辞的判断。在一次“教学能手”的比赛中, 不少老师对《揣摩幸福》中“有的人把雪中送炭嘘寒问暖当作幸福, 这种幸福是常青的;有的人把饮水思源、知恩图报当作幸福, 这种幸福是清纯的;有的人把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当作幸福, 这种幸福是畸形的……”的讲解停留在比喻排比句的判断上, 句子的情味根本没品出来。

其实品味语言, 不仅仅是要品语言的隽永之美, 还要品出情感的丰富之美, 人物的形象之美。

一位教师在讲《羚羊木雕》一文时, 抓住文末“可是, 这能全怪我吗”一句话进行品味, 将“我”的无奈、屈从、后悔、不满、疑惑等丰富情感淋漓尽致地品味出来了。父母的重财轻义, 奶奶的明理无奈, “我”的重义轻财软弱求全, 在对这句的品味中逐渐凸现出来。

洪镇涛先生在教《荷花淀》一文时, 抓住水生嫂的一句话来品味, 达到了分析人物形象的目的。“你走, 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通过品味, 发现作者塑造了一个支持丈夫革命、善解人意而又面临困难的善良农家妇女形象。若将其中的冒号改为逗号, “水生嫂”就成了一个表面支持丈夫革命, 实际上刁蛮难缠的不觉悟者的形象。

三、教学中要重视思维训练

新课标确立了以人的发展为教育终极目标的理念。如果说, 品味语言是语文课区别于其他课的重要标志, 那么, 发展学生的思维, 就成了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首先要发展他的思维能力, 离开了思想单独发展语言是不可能的。如果学生思维不敏捷, 思路不开阔, 思考不周密, 认识不深刻, 联想不丰富, 那么, 他们就不可能得到终身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 存在着重积累轻思维的现象, 课堂上读得多, 说得多, 背得多;思得少, 辨得少, 争得少。语文课堂上的思维训练存在着随意性和断续性, 片面性与盲目性。思维训练就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周密性、创造性。教师可以通过情境设置、质疑问难、比较求异、驰骋联想等手段培养学生的思维。

有时候, 一个词语里面也藏有玄机。在一次阅读研讨课中, 笔者将《归来吧, 从容》里“草原逶迤的裙裾从车后窗渐淡渐远”一句中, “逶迤的裙裾”进行了挖掘, 认为“裙裾”一词极具画面美, 让学生展开联想。草原的广阔, 草原的美丽, 草原的魅力, 在学生的想象中, 宛如一位衣袂飘飘、亭亭玉立的少女, 那份美感永驻学生心间。此时, 学生联想越丰富, 想得越美, 就越能更深刻感受到作者对从容的渴望, 也就越能理解文章的中心。

当然, 比较求异也是培养思维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故乡》一课中, 通过对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语言的比较可以发现, 中年闰土话语少, 讲话断断续续, 充满等级观念。他的木讷、呆滞让人深思: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 农民痛苦地生活着;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 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 造成纯真的人性的扭曲, 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希望有新生活的炽热感情。课堂上, 教师若能抓好切入点, 就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反思 篇9

(一) 教师的思想观念过于传统

有些语文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只重视学生能否取得较高的成绩, 而忽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步骤进行设定, 并交给学生应对作文考试的方法, 使学生由以前自由的写作变成现在充满框架的写作, 导致学生对写作失去兴趣, 写出的作文缺乏创造性。

(二) 学生写作脱离生活实际

初中生缺乏丰富的生活阅历, 所以在写作中有时会无话可说, 但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 又不得不写一些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情。这时, 学生可能就会抄袭作文书中的范文或者自己编一些内容。学生的写作内容脱离社会生活实际, 造成文章内容缺乏真情实感。长期被动地写一些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 不但使学生对写作失去兴趣, 而且抑制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三) 学生语言贫乏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很多学生都学会了上网, 而且一些学生还迷恋上了网络游戏。这些学生每天面对电脑, 缺乏与教师、同学的沟通, 语言积累量少, 造成语言贫乏, 在写作过程中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

(四) 学生的素材缺乏新意

初中生在写作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写作模式, 但是其写作素材没有新意。在写“一件最感动的事”时, 学生经常写自己生病时母亲的悉心照顾;写“自己长大了”时, 就写自己为父母洗脚……这些事例缺乏新意, 很可能全班绝大部分的学生写的都是这些事情, 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成绩, 而且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五) 不注重作文评改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 往往是教师安排作文, 学生写好后统一交上来, 教师改完后, 再发给学生。有些学生在拿到作文本后只看一下自己的成绩, 对教师给出的评改并不重视, 还有些学生即使看了评改, 但是在下次写作时依然会犯同样的错误, 这使得作文的评改发挥不出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二、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 观察生活, 积累素材

初中生对这个世界是充满好奇的, 他们喜欢观察周围形形色色的事物, 但是他们没有掌握观察的方法, 而且也不注重积累, 这导致他们的作文水平不高。因此, 教师要指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 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 并且让学生学会积累。教师可以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让学生将一天中观察到的事情记录下来, 并对这些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在日记中表达的都是自己的真情实感, 通过写日记, 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而且能够为写作积累素材。初中生大多缺乏学习的自觉性, 需要在教师的不断督促下, 才能够更好地积累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加强课外阅读, 并且摘抄一些好词好句。教师要定期地让学生进行互相交流, 并互相推荐好的课外读物, 以及自己收集的一些好词好句。

(二) 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只有对写作充满兴趣, 才会积极主动地写作。教师可以开展一些知识竞赛、朗读比赛,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要带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 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到一定的知识, 这也可以为写作积累一定的素材。教师还可以带学生到户外中去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学生通过亲近自然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 并为写作积累素材。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并对其进行鼓励。教师要带着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 即使学生只有很小的进步, 教师也要积极地给予鼓励, 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当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错误时, 教师也不能对他们进行批评、训斥, 而要对学生进行鼓励, 与学生一起分析、研究出现错误的原因,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并对学生提出一些建议, 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 让学生自主选择写作内容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 都是教师给学生一个题目, 学生根据教师所给的题目进行写作。这使得学生即使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积累了很多素材, 但却运用不到。这种教学方式, 不仅使学生对写作失去了兴趣, 而且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的发展。因此, 教师要重视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写作, 使学生通过写作训练能够将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素材加以运用, 进而提高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四) 为学生安排口头作文

教师可以利用课堂刚开始的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轮流上台演讲, 演讲的题目可以由学生自己拟定。学生刚开始可能会比较紧张, 说话不连贯, 这时教师要不断地鼓励以缓解其紧张情绪, 增强其演讲的信心。教师通过安排口头作文, 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并且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 注重作文的评改

教师在评改过程中要恰当地使用评语, 不能过分地夸大, 也不能一味地贬低, 而要讲求实事求是。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评改形式。以往的作文评改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评改, 这种评改形式使学生得不到重视。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评改形式, 让学生进行互评。学生在评改之前, 教师要强调评改的重要性, 以便使学生在评改过程中保持严谨的态度。教师还要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 使学生在评改过程中对文章进行全面的分析, 并找出其中优秀的部分, 而对文章中的不足之处学生则要提出自己的建议。学生之间互评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并且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初中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语文教师要不断总结作文教学经验, 创新教学方法, 使学生乐于写作文, 实现学生写作水平的全面提高。

摘要: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学生通过作文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 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但是,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学生的写作水平普遍较低, 而且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不高。要改变这种现状, 语文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作文学习中, 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高中语文小说教学反思 篇10

一.小说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 教材小说类型少、内容少

现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教材都存在这种现象:第一, 小说较少, 由于语文课本内容有限, 小说作为重点的内容, 在教材中却不是很多, 教材中诗词、文言文的增加, 让教师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诗词、文言文的教学中去, 认为诗词及文言文的教学才是重难点, 对于小说教学的重视度不够。第二, 选入教材的小说内容类型较少, 例如对中国古代的小说就涉及较少。小说的选择大多都是经典著作, 有利于感染学生, 但是大部分的小说缺乏时代的内容, 学生感觉有距离, 不那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小说类型存在与时代脱节的现象。

2. 小说教学呆板化

首先, 高中教学任务重, 很多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对于高考试题的分析, 忽略了新课改的要求, 教学方法逐渐呆板化, 过分的强调学生的阅读方法, 忽视学生自己对于小说作品的感悟力。其次, 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过度分析小说结构和写作技法, 而忽视对学生情感能力的培养。再者, 对于小说的选修阅读, 教师很少来引导学生阅读, 很多都是选修教材发下来之后, 全由学生自己阅读。这就造成很多学生阅读全凭自己的兴趣, 不能做到有效的阅读。

3.学生对于小说的深层理解不够

小说的学习一般包括认知培养和情感培养, 但是现在多是以认知培养为主。再加上小说教学方式呆板化、浅显化, 教师教学方法的陈旧性等, 学生对于小说的学习不能做到深入的分析, 小说对于学生情感层面的感染力度不够。

二.小说教学方法举例

1.语文教材小说的教学方法

教材小说多选择的是名著名篇, 需要教师认真对待, 做好引导, 主要从对学生的认知培养和情感培养两个方面下手进行分阶段的引导阅读。

首先, 是教材小说的初次阅读, 这个阶段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最大自由, 让学生自己去领会小说所描绘的世界, 和作者产生共鸣, 对于小说人物能够自己去理解和体会。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这样学生才能产生深层次探究的兴趣。其次, 是教师引导阶段, 教师应该在学生初次阅读小说的基础上, 可以采用合作探究式学习, 教师设立问题, 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在其中, 要让学生理解小说的主要思想内容, 做到在较为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有自己的看法。最后, 小说的教材学习还要教师结合一些理论, 这样会给学生一些新的思路和想法, 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文学评论, 当然更不能忽视学生情感能力的培养, 应该将两者结合起来, 做到能够对小说创设的世界有一个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实现学生对于小说的深层次理解。

2. 选修教材小说的教学方法

选修教材不应闲置一边,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选修教材, 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阅读, 对于一些精彩的文章拿出来让学生讨论和学习, 充分结合教材理解作家的写作风格。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 来扩展学生的阅读量和知识面。

3. 课外阅读小说的教学方法

课外阅读主要是教师引导, 教师对于名著阅读要做好引导介绍, 比如古代著名的小说, 教师可以推荐学生看一些《百家讲坛》, 寒、暑假做好扩展阅读工作, 小说读的多了, 自然就会有了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因此, 不可偏废课外的扩展阅读, 特别是要求学生对于经典名著的阅读, 给学生布置一篇小说解读的作业, 课外学习活动或者假期结束之后来进行讲评和讨论。

高中语文的小说教学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需要我们正视和面对, 在处理这些问题的基础上, 高中的语文小说教学必须要响应新课改的要求, 做到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培养。

反思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篇11

关键词:写作兴趣;生活细节;审题与构思;真情实感;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8-0106

《语文课程标准》在交流与表达方面明确规定:“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作文是一项日积月累的工作,是硬功夫,不是能靠走捷径就可以取得优异成绩的。文学底蕴的差距的确是没有办法在短时期内弥补的,但是,若用心思考,底蕴差的学生一样可以用技巧来弥补才华的不足。故而,要说作文简单,还真简单。那么,如何写好高中作文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准备:

一、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影响学生作文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适应时代的需求,在继承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优点的同时,努力探求新的作文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文学作品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同样,学生作文的内容也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生活始终是作文材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因此,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他们观察自己身边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发生的种种现象,并加以思考,随时记下,写观察日记,以此为手段来评价生活、干预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采用课堂模拟表演等形式再现现实生活,唤起学生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回忆或联想,让学生进行作文。“课堂即生活”,我们可以把一些生活实践活动搬上讲台进行创作。如“如何使鸡蛋从高处落下不碎的实验”等。

二、描写熟悉生活,感悟生活细节

生活是创作之源,也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一块沃土。所以,教师平时就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善于用情感、意识、思考去触摸事物的品质,没心的人是另一种盲人,什么也发现不了。”所以,在平常生活中,笔者就让学生通过写日记,把自己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事情记下来。并告诉他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许多事情往往是颇富哲理的,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用心体悟、反复琢磨,便会慧眼独具,从中悟出值得阐述并给人以启迪的哲理。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双观察生活的眼睛,社会的发展、家庭的变化、同学苦读、集体劳动、名胜古迹、虫鱼鸟兽、花草树木、春雨秋风,这些都是我们观察生活的范围。

教师在进行作文训练时,首先应考虑的是作文题与学生的生活有效对接,是学生熟悉的生活,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话可说,容易书写真情实感。老舍有一个重要的文学主张:“最熟悉的,不管多平凡,总是最亲切的,亲切就可能产生出最好的作品来”。一位特级教师曾说过“高考作文也必须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哪怕只是一枝一叶,也需要鲜活的绿色,只有成长在自己熟悉生活的一盆土中。”世界没有完全相同的“一盆土”,也就长不出完全相同的枝叶,当学生的作文切入他所熟悉的生活,才能写出自己的独一无二,才不至于人云亦云,失去本真。

三、将课堂内外的读与写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读写结合是一种有效的实践策略,通过这种策略推动教师的语文教学,带动和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长期以来,语文读写结合始终占据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读写结合的基础在于“读”,首先应读教材名篇,教会学生从阅读中读出自己的理解和发现、思考和认识、体验和思想。教师完全可以打破以往单元编写的模式一篇篇一单元一单元地去授课,而是集中某种文体,教会学生阅读这种文体的方法,并布置作业,引导学生学习模仿这种写作方法。分清主次,不可千篇一律、墨守成规,鼓励多元化的个性解读。其次,指导学生在阅读中进行积累并使运用积累经常化、日常化,使学生掌握有效地积累和运用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积累和运用的习惯。学习文章当中好的习作技巧,从而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之中。最后应加强课内小练笔的练习。

语文课堂教学在整个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能通过课堂教学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起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还能重视课外实践活动。因为无论怎样重视课内语文活动,其训练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将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化为语文技能、技巧,形成语文能力,绝非一周几节课所能做到的。因此,要想提高语文能力,必须通过大量的、生动的课外语文实践活动来完成。课外语文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灵活地运用知识、技能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提高文化、增长知识、陶冶思想情感。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能力的提高,不要只着眼于现有的课堂教学,而應把眼光放在课外实践上,多渠道、多方位地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开展语文课外活动,语文教师应该加以指导,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独创性。

四、重视作文的审题与构思

考场作文写作,审题的失败是最大的失败,构思的成功是最大的成功。请看此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街头来来往往的行人,身边朝夕相处的伙伴,校园匆匆流转的四季……这些,你留意了吗?这些习以为常的生活也许会让我们感动,也许会给我们感悟。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处处留心皆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可以抒发情感,可以表达理解和感悟。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审题指导】这是新材料作文题型中较易的一个试题。首先,它已确定了作文题目,无需我们再去想题目;其次,材料内容很明确,在理解上不会有太大问题;最后,就是作文立意方向清晰。当然,最关键还在于立意,立意的高低直接决定作文质量的好坏。而立意好的前提就是能正确深入地审题。那如何审题呢?首先,我们要对“风景”有一定的理解。“处处留意皆风景”,其深层含义就是人生处处是风景,而风景又会有具体和抽象之分。既可以是眼前所见之景,亦可以是心里所想之景;既可是客观之景,也可是主观之景。正如题中所言,风景涵盖一切,有来往的行人,相处的伙伴,匆匆的四季……从这可看出,作文的取材是非常广的,这就在素材的提取上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当广阔的空间。

同样一个作文题目,如果有机会让自己反复写,可能有的作文得40分上下,有的作文得50分上下,这就说明,对于自己而言,作文的可能得分实际上有一个区间,上下差距还是很大的。但是,考场作文,没有机会反复写,怎样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呢?考场情境恰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弯道超越的机会,别人不能反复写,别人不能写出最好的作文,而我能,这就会带来巨大优势。怎样做到,就是考场作文构思的诀窍。实际上,当构思确定下来后,文章就大局已定了。有的构思可能值36分,有的构思可能值42分,有的构思可能值48分,具体写作时,一些小技巧可能造成1-3分的差距。但是,考场作文的阅卷是快速进行的,可谓走马观花,阅卷者看到的主要是作文的大局,就是说,阅卷者经过快速阅读,形成的印象主要就是作者的构思内容,所以判分的依据主要还是落在构思上。至此,我们理解了,考场作文的竞争关键是构思的竞争,谁能找到好的构思,谁就能占得先机。其中的诀窍就是两个字:找、选。

总之,提高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质量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改革与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作文热情,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才能逐渐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写作教学这块天地里也才能生长出一棵棵写作之苗,开出一朵朵灿烂的写作之花。

反思与构建语文对话教学 篇12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 学习必须使学生通过积极的学习活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因为只有在形成认知结构的基础上, 知识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

从建构主义观点看对话教学, 可将对话教学理解为体现现代对话精神、以对话为原则的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这意味着教学将从知识的传授走向知识的建构。在对话精神的作用下,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就教学内容进行平等地交流、真诚地沟通, 互相借鉴, 取长补短, 在合作的氛围中各自构建自己的知识与认识。

二、语文对话教学中出现的偏差

后现代对话教学理念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股新风, 但由于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 教师培训未及时跟上等原因, 产生了对对话教学的误读, 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偏差。

1. 独白式“对话”

教师虽然从形式上给予学生自由言说的机会, 但是对话之初, 教师就预设好了提问的模式和答案, 抛出事先准备好的问题, 一步步“引导”学生向标准答案靠拢。教师不是“主导”, 而是“主宰”。虽然课堂有问有答, 但是在话语霸权之下, 不过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一步一步地接近预先设计好的答案, 教学完全封闭在教师的诱导之中, 成为掩人耳目的“对话圈套”。属于语文教学本性的心灵对话严重缺失, 学生在这样严密控制的对话中, 失去主体的个性、情感和思想, 陷于精神上的单一与苍白。这样的课堂对话所表现出来的不是学生学习、感悟和建构知识的过程, 而是被教师强势牵引着的模式化的表演罢了, 是语文课堂的虚假饰物和华丽包装, 是装腔作势的“假对话”。

2. 浅层问答式“对话”

教师预设的问题缺乏梯度和深度, 教师仅仅是将一些常识或者文本的内容转换成问题提出, 徒具对话的形式, 学生的思维却未能有效激活, 实际上未能达成教学目标。

一位语文教师在教《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时, 与学生进行了一段问答。

师:“这篇文章是写谁的?”

生答:“是写刘和珍的。”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答:“题目就是。”

师问:“这个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

生答:“1926年3月18日。”

师问:“你怎么知道的?”

生答:“课文第一句就介绍了。”

教师最后作总结:“反正鲁迅是作为死者的微薄的祭品, 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在这个案例中, 教师设计的问题与教学的目标不甚相关, 问题缺乏探索性, 过于浅显、偏颇。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根本谈不上学会对话。

3. 表演式“对话”

对话中, 教师和学生都在忙于“演”, 而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观点掩盖起来。缺乏真实作基础的对话是不能达到“立人”效果的。“一个学生有一个问题, 但是, 这是满足教师所布置的特殊要求的问题。他的问题变成了发现教师喜欢什么, 在课堂问答和考试以及外表行为方面什么东西可以使教师感到满意的问题。”像这种讨好教师的提问和回答是导致对话歪曲的重要原因。另一种情况则是学生不敢、不愿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教师有时也会掩盖自己的真实想法, 特别是在某些公开课上。学生和教师真实意图的缺席, 从教学传播的角度看, 势必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

三、实现有效的语文对话教学

1. 与文本对话———探究性学习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是一道桥梁, 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 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 通过了这一道桥梁, 读者才和作者会面, 不但会面, 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 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阅读实际上就是一个读者和作者“会面”的过程。读者通过朗读思考, 沿着语言文字的“桥梁”披文入境, 走进文本世界, 和作者亲切地“会面”、对话, 与文本亲密地接触和交融, 真正理解文本的内涵,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积累课文规范的语言材料。

其二, 想象性对话, 领悟“言外之意”。所谓“言外之意”, 就是作品的“弦外之音”, 是寻找生成意义的有效切入点。因为作品的意义不是凝固不变的。它包含着许多意义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 它们构成了作品的结构, 召唤着读者去发挥想象力, 具体实现作者的创作意图。要进一步领会作品的“言外之意”, 就必须“驱遗我们的想象, 才能接触到作品的意境”。

2. 与他人对话———合作性学习

(1) 生生对话, 互动中唤醒。

生生对话的最有效组织形式是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学生始终处于互动交流的状态之中, 他们同是对话的主体, 又是对话的主人, 在伙伴群体中, 畅所欲言, 尽情表达, 相互启发, 相互补充, 相互借鉴, 相互完善, 思维在碰撞中绽放光芒, 观点在争论中流动生成, 精神在相遇中唤醒激活。

(2) 师生对话, 唤醒中升华。

在生生对话的过程中, 教师不能淡出, 而要巧妙地介入, 热情地参与, 把对话不断引向深入。在倦怠时给予激励, 在困惑时给予点拨, 在偏差处给予纠正, 在精彩处给予赞赏, 使学生感到顺利地表达自己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是一件让自己的内心多么舒展的事。教师应是一个高明的“导游”, 引导“游客”不断发现精彩;教师又是一个睿智的“首席”, 把对话一步步地引入佳境, 推向高潮。教师视学生为真诚的朋友, 亲密的学习伙伴, 学生则把教师看作心中的亲人, 心扉敞开, 言如泉涌, 师生成为“学习共同体”。这时候, 对话便在相互唤醒中走向深刻和厚重, 在意境升华中变得精彩和富有灵性。

3. 与自我对话———反思性学习

语文学习是不断地思考、反省、探索、寻觅着的过程, 而这一切的进行, 都离不开自我对话。自我对话的实质是自我反思。反思性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的核心特征, 意味着学习者必须从事自我监控、自我检测、自我反馈等活动, 使学生对知识内容及产生过程、思维的方法及推理的过程进行反思, 以便及时了解学习效果, 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 采取补救措施。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要求学生多感悟, 多思考, 这在对话理论的观照下, 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积极地去开展自我对话。如,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经常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课前预测:我想怎样学?我应该怎样学?我能怎样学?课中反思:我学得怎么样?我需要怎样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课后总结:我收获了多少?掌握了什么?我又有哪些新的发现?有哪些好的学习经验值得借鉴?还有哪些失误和教训值得总结?让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反思性学习, 和自己进行深层次的对话,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反省思维能力, 从而不断地提升“自我”, 完善“自我”, 提升人文品格。

4. 与生活对话———实践性学习

上一篇:利益管理下一篇:小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