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期末工作总结 促进科研兴校

2024-05-20

抓好期末工作总结 促进科研兴校(共4篇)

抓好期末工作总结 促进科研兴校 篇1

抓好期末工作总结

促进科研兴校

铜川市第二中学在“科研兴校,校兴科研”的办学思路指引之下,在教学工作中总结上走出了有二中特色的教研之路。

1、教研扎实,不走过场

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检查机制,教师参与教研的兴趣不高,教研的质量不高等等因素,教研工作的开展,往往容易流于形式。为此,我校制订了一系列推动教研开展的制度,将教研成果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中。同时,对教研成果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奖励。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工作。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有翔实的记录,教研活动都有专门的存档管理。总结要客观地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正视缺点,以警示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避免在将来的工作中犯同样的错误。

2、形式多样,追求实效

教研形式多样化。有专题研究、课题讨论、听课讲评等等;教师可以提交书面工作总结,可以写教学经验体会,可以交流自己的论文成果,可以发表自己个人教学感言及个人观点。务必使总结者“谈有见的”,听者“听有所获”。总结是培养、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3、鼓励反思,倾听呼声

要求所有教师每节课都有课后回顾与反思。对年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安排专人指导其教学和撰写教学反思。期末总结中鼓励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并将此作为对教师成长情况的评价依据。期末工作总结作为领导了解教师的一个途径,我们注意发扬民主作风,认真倾听教师的呼声。把工作总结,当作为教师解决教学实际困难的民主生活会,以此来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总结是团结基层员工争取领导支持的好渠道。

4、展示成果,互相激励

每一学期,我们将本期内教师教研工作取得的成果在期末工作总结会上分类展示。这种做法使得有成果的教师其教研劳动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对于教研成果不突出甚至没有成果的教师也是一个督促激励。

总之,工作总结是对以往工作实践的一种理性认识.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工作情况,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工作中的优缺点;可以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今后,在我校的教研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细化制度,改革机制,努力推进校兴科研的计划。

抓好期末工作总结 促进科研兴校 篇2

一、创设务实的研究文化

学校搞教育科研, 基点在于造就一支具有较高素质、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进而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学校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学校的研究课题, 课题研究的过程应该成为促进学校发展的过程, 也可以说是学校的办学不断形成特色的过程。要努力创设务实的研究文化, 这是教师走向教育科研的基础。

1.校长引路做示范。

搞好教育科研工作, 校长是关键, 校长必须身先士卒, 率先垂范, 带头搞科研, 具体地参与到科研工作中去。这样, 校长才能真正成为教育科研的领导, 教育科研的组织工作才能有实效。校长要成为教育科研的引路人, 就必须抓住一切机会去学习, 使自己对教育科研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深入课堂、聚焦课堂, 抓好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引领永远应是校长的“主科”。脱离课堂、不抓教育教学的校长不是称职的校长。校长只有经常深入到课堂中, 深入到学生中, 才能发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问题, 也才能针对问题进行课题研究, 真正做教育科研的引路人。校长既要做教育科研的管理者, 又要做教育科研的实践者。学校应成立教育科研工作领导小组, 校长要亲自挂帅指导教育科研工作, 由一名副校长负责这项工作, 同时成立科研的管理部门, 组建一批专兼职结合的教育科研队伍具体落实教育科研的各项工作, 使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有组织、有步骤地顺利进行。学校要积极地为教师提供教育科研的良好环境, 并在制度上、舆论上鼓励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活动。作为教育科研的实践者, 校长要积极参与、身体力行, 不当挂名领导, 亲自承担课题研究。

2.校本研究打基础。

以校为本的课题研究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的作用已经被大多数学校管理者认可, 要对那些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而立项的课题给予大力支持。校本研究有没有生命力, 能不能持久地进行, 和研究的方式密切相关。其实, 中小学教师搞教育科研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最终应定位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上。我们需要反思的是, 学校的课题立项后是如何实施的?是否解决了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课题实施后发挥的效益如何?实际上, 不少课题结题后都被搁置一边, 结题鉴定后一般就不再继续研究了, 甚至有些课题只注重立项和结题, 结题时的各种佐证材料经不起推敲, 忽视实施过程, 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 造成重大的资源浪费。这就需要学校管理者进一步思考, 学校为什么要进行教育科研?怎样进行教育科研?教育科研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如何对教育科研的实效性进行有效的评价?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典型问题、典型矛盾引进课题, 力求通过校本课题研究, 在揭示教育规律、运用教育规律办学治校、促进教师发展的实践中切实起到指导作用, 使之促进教师成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

3.评价机制促深入。

建立科学的教育科研评价机制既是舆论导向, 也是切实激励, 将激发更多的一线教师脱颖而出。学校教育研究水平的高低, 不是简单地看科研立项的级别、科研立项的数量, 重要的是课题研究能否真正解决教育、教学实际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 形成的成果能否被大家认可, 在更大的范围内具有推广价值, 是否有效地指导了教育教学。所以, 我们非常明确地提出, 凡是那些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而立项的课题要给予大力支持, 投入多少都不为过;而对那些与课堂教学脱节的课题, 只是为了搞课题而搞课题的坚决不予支持。对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在不同阶段取得的专项研究成果要给予专项奖励, 对真正从事教育科研的人员、确实取得对教育教学有借鉴意义的成果给予重奖。只有这样, 才能不断地引导教师把日常的教学行为与自身的专业成长结合起来, 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 与积极投身课程改革结合起来, 实现以研促改, 以改促新。

二、开展踏实的研究行动

1.立足日常。

立足日常的教学研究是实现教师观念和行动改变、促进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科研的主阵地在课堂, 没有课堂教学的实践, 只是纸上谈兵, 不可能产生实际效果。教育科研只有植根于一线教育实践, 才能真正提高教育的科研含量。学校以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为科研的核心导向, 积极创设科研工作化、工作科研化的氛围, 围绕课题开展相应的课堂教学竞赛、说课比赛、教学设计方案评比等活动。积极为教师搭建平台, 举办相应的研究课及不同层次教师的优秀课竞赛活动, 如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展示课, 青年教师研究课, 进行优秀教学设计方案、学案, 优秀试卷、课件、教学案例、作业设计、论文等的评比交流, 举行说课、读书论坛等活动。让教师在这些活动中磨砺教育教学基本功, 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 在全体教师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学校可把在各级各类教学评比中获奖的优秀论文、课件等结集出版, 并在校园网上发布。对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的教学成果, 还可通过召开交流会进行更深层次的研讨, 促使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还可通过引导教师写教学反思、理论学习随笔, 编写教学反思集、教学案例集、理论学习随笔集等, 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为了督促教师自觉地进行教育科研并使教师真正地走进教育科研, 我们可以对教师提出一些具体要求。还可通过改革备课方式, 探究使用集体备课下的共享教案, 科学使用学练卷, 抓各种业务比赛, 进行同课异构、读书沙龙等活动, 促使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

2.立足本校。

学习是教育科研的重要基础, 学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为教师提供机会。但请专家举办讲座、外出学习的机会毕竟是有限的, 抓实教育科研还要把目光投向本校教师, 依托身边的先行者, 挖掘本土培训资源。学校可建立学术委员会, 把各个学科中业务扎实、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优秀教师集结起来, 成为学校内学术研究的“权威”组织, 以充分发挥他们在课题研究、论文评选、学术论坛、优秀课评比中的作用。学校的各类教育教学评比不是学校领导说了算, 而是由学术委员会中的成员集体评议决定, 这样就有效地保证了各类评比的学术性和权威性, 有益于创设良好的学术氛围, 也使这些人才资源充分发挥作用。

三、培养自觉的研究习惯

我们要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 发挥教育科研的服务、交流、研究、指导、管理五大职能, 坚持科研与教研相结合、专题研究与一定范围内成果推广相结合的工作方向, 培养教师自觉地研究习惯。

1.以科研统筹为重点, 建立教育科研的网络化体系。

学校管理者必须把好教育科研的选题关, 同时确立学校的科研方向, 形成科研网络。教育科研的网络体系主要有三层。第一层是“核心体系”, 处于教育科研管理和实践的“领头羊”位置, 并担任重要课题的研究工作。第二层是“骨干队伍”, 由从事教育科研实践活动中选出的优秀教师组成, 在群体性教育科研活动中起带头、引领作用。“骨干队伍”不但在实际工作中指导把关, 更是市、区级课题的课题组成员, 并且参与教师课题的评估。第三层是“群体队伍”, 所有教师都必须参加教育科研活动。为了保证教育科研网络化体系的有效运行, 首先要在制度上保证教育科研的地位, 把它作为一项全校教师的基本功进行评估, 在教师的业务考评指标中占一定的权重, 是评选先进教师等一系列荣誉称号的必备要求。还要重奖在教育科研方面取得成果的教师, 以此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工作。

2.以科研管理为重点, 开展“群众性”教育科研工作。

第一, 抓制度建设。为保证科研工作顺利、有序、高效地进行, 要制定有关的制度, 如学校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课题组研究人员职责等, 为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在学校的规划中, 教育科研工作要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上, 做到学期有计划, 期末有总结, 形成教育科研管理从选题、论证、立项、申报到课题研究的中期、后期检查指导和成果申报、鉴定、课题发布等较为系统的、操作性强的全程管理制度。

第二, 抓队伍建设。学校要加强教育科研组织机构的建设, 完善激励机制, 规范过程管理, 做到一题一档, 明确职责。课题负责人要对课题研究的开展进行全面调控, 并从各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学校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其他成员负责检查、督促、指导课题的全面实施;各课题组组长具体负责课题开展及档案管理工作。做到分工明确, 职责到人, 为课题研究顺利实施打下良好基础。

第三, 抓过程管理。在过程管理工作中, 我们要以课堂教学为依托, 课题研究为载体, 解决问题为目的, 服务为宗旨, 充分发挥广大课题研究者的积极性, 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 从而提高课题研究管理工作的质量。首先是将研究中心下移到教研组, 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 教师为研究主体, 改进教育教学为目标, 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 专业引领为催化剂。课题研究和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 突出课题研究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功效, 倡导教育科研课题不离开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环节。用教育科学的理论、方法、技术去审视、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将教育教学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其次是突出过程管理。要求教育科研工作要有总体规划, 以教育科研要为推动学校工作整体优化服务为宗旨, 课题研究要有具体目标;要建立各级课题档案, 每学期按实施进程写计划和总结, 中期课题实施工作评估总结, 及时校正实验方案, 确保实验目标的完成。在课题研究过程中, 要根据实际不断调整和完善方案, 加大中期检查和评估力度。开展个案研究交流研讨活动和对重点课题的跟踪管理活动等。

第四, 抓方法普及。学校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自挖潜等多种形式, 加强对骨干教师教育科研培训的力度。要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培训专家联系具体培训事宜, 设计培训内容, 确定培训方式。内容包括教育科研发展动态、课题的选择和论证、调查问卷的设计、现代教育技术知识、课改理论、论文撰写及成果表述等。既有教育科研理论和方法讲座, 又有先进的课改理念传播, 还要及时为骨干教师搭台设场, 宣传他们的研究成效。

科研兴校汇报材料 篇3

近年来,我校本着“科研兴校,质量立校,德育引校,管理领校,特色促校,文化美校”的办学思想,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题研究为主线,以校本教研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坚持科研兴教战略。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指导下,认真、扎实地开展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工作。我校正在努力探索课程改革之路,抓管理,讲实效,开拓进取,使学校教育教学等工作不断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为创建科研明星学校,我校一直在不断努力。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制度规范

1、规范教育科研管理网络。为进一步规范我校教育科研管理,学校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科研才能,调整充实了学校教研组。每,我们都成立了课改及教研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为成员。成立教研组织机构,实行领导小组包片联校制度,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为一线教师“架桥铺路”,以此带动广大教师参与教育科研。为使我校青年教师迅速、全面提高教育科研素质,成为学校教研骨干,学校要求他们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分管领导亲自抓,教研组长具体抓,充分发挥课题组的作用,落实具体措施,扎实开展研究活动。

2、建立健全教研管理制度。在学校科研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校各部门职能作用,完善了教育科研工作中一系列规章制度,如《教育科研管理办法》、《校本教研成果评比与奖惩制度》等,促进教育科研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与此同时,为了更好的激发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学校出台了教科研工作奖励办法。教师教研论文获奖、文章发表,承担课题受到上级表彰等给予相应的量化考核加分,教育科研成果丰富的教师在评优、评先、晋级中优先考虑,以此调动教师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3、保障教科研资金投入。学校在教育科研方面加大了资金投入。专门为教师配备了电子备课室,以方便教师通过网络查阅资料、搜集信息。每年订阅30多种教育学术期刊和教育教学资料,对教师们的教育科研成果及时进行奖励。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培训。三年来,我校外出参观、培训、听课的领导、教师达80多人次,仅教育科研方面投入经费就达4万多元,为教师提供了多学习、多研究的机会和条件,有效激发了广大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教育科研工作蓬勃开展。

二、利用课题研究主阵地,推进科研工作

进一步抓好学校现有各级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以课题研究带动科研工作。在课题研究中,实行首位负责制。完善各课题的资料撰写和整理,做好资料档案管理工作。各课题组组长学期初上交课题研究计划,期末完成各学期研究工作小结。各课题组成员学期初完成各自承担研究任务的研究计划,期末完成各自研究任务的工作小结。学校改革了课题研究评价体系,着重考察每位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业绩。以实论质,以质论奖,彻底打破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大锅饭现象。我校目前已结题和正在研究的课题分市级、县级、镇级三个等级,其中在2011年结题的《浅谈农村小学创新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成为商洛市“十一五”重点科研题目。2011年结题的《民间艺术与综合实践课有效结合》课题,独辟蹊径从民间艺术着手,将民间艺术与综合实践有效结合,为综合实践课提供了一大素材,使之更有特色。

我们充分利用课题研究这一主阵地,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新课改理念的研究与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一)确立校本教研目标

1、探究新课改形势下的课堂教学形式、策略及教学评价,推动科研兴校工程,挖掘教师的内在潜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推动名师铸名校工程,促进教师的专业化、个性化发展。

(二)建立校本教研制度

为了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我们通过学习让教师树立了正确的教研观、融洽的合作观、科学的发展观。校本教研的立足点放在教师未来的专业化发展,使教师适应基础改革的需要,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适应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让每位教师形成共识,校本教研不是为学校,最终受益的是教师本人,故教师应积极参与教研,寻求自主发展。要求教师不断反思,努力完善自我,在反思中成长,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策略,在反思中成熟,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

1、搞好教研活动,落实教研活动的时效性。以教研组为单位,总结、反思、交流本周教学情况,思考、研讨下周教学内容。从教学研讨、教学观摩、说课、评课、教学反思与交流、案例分析等方面,使教师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达成新的共识,在实践与摸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通过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研究课、外出学习教师汇报课、新任教师过关课等校本教研形式,为教师们创设了展示自我、互相交流的平台。我校近两年分配来十几名新教师,补充了一线教师队伍,充实了我校师资力量。他们年轻气盛,精力充沛,学识水平和专业素质很高,但他们缺少教育教学经验。为使他们尽快成长为学校的骨干力量,我们选派了年富力强、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与其“结对子”。每周“结对子”的教师要互听两节课。师傅要针对徒弟的课,进行客观真诚地评课,肯定优点,指出缺点和不足。学校领导也对新教师进行跟踪听课,及时反馈听课情况。每学期,所有新教师都面向全校教师上一节汇报课。我校教师杨荣在全县 “同课异构”赛讲活动中,赢得了“教学名师”的荣誉称号。教坛新老血液的融合加强了学科建设力量。2011年我校成功举办了全县复式教学研讨会,并成为山阳县复式课教学研讨基地。

2、坚持“六个一”制度。即每天上网一小时阅读新课改信息,每节课后要在教案上体现一点教学反思、每周听一节新课改示范课(课改实验名师录像)、每周提供一个问题、每学期上一节校级以上示范课、写一份教科研论文。

3、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我校成立了数学、语文、综合三个教研组。各教研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在数学教研组 “解决问题的研究”、语文教研组 “作文教学研究”等一系列主题教研活动中,每次都确定一位中心发言人,大家展开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取长补短,融会贯通,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各教研组还相继开展了“同课异构”、“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活动。每次活动,组内教师不仅积极参与,而且都能坦诚相待,面对面地真诚地交流,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也提高了教师听、评课的能力。我们还大力提倡“闲聊式”教学研究。同学科教师随时随地都会针对一个问题、一个难点展开讨论,互相交流困惑,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在闲聊中就解决了疑难问题,分享了成功经验,不仅达到了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也增进了教师之间团结协作的意识和情感。

三、以科研带动为先导,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学校明确提出教育科研工作要紧紧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来开展。强调教育科研要实实在在,不搞花架子,要把科研与教研结合起来,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多思考、多探索,提高教学的科研含量,对教学质量实行多级把关。由于重视了教育科研,优化了课堂教学,各科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县统考、镇联考中都位列前茅。

四、在总结中巩固提升,让教师与学校共成长

总结课程改革中重要的环节,只有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做法,分析工作的得失,才能使自己不断增强信心,使做法形成经验,进而使经验理论化。同时避免过失的重复发生,使科研不断走上科学化的轨道。

1、加强档案建设

我校的档案建设实行行政、安全、教研、教学常规等分类管理。管理中做到专人负责,定期归档,力求做到内容齐全,做到档案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2、鼓励教师勤动笔

我校鼓励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克服自身惰性,经常撰写心得、体会,整理教学设计、教学方案、个案分析等,鼓励教师大胆投稿。曾先后动员全体教师开通个人QQ空间和博客,要求每周发表一篇相关文章,并列入量化考核。如今,许多参与课改的实验教师形成了勤于总结的习惯,许多教师的文章在各类论文评选中获奖。

3、我们的成效:(1)教研成果成效显著。

师生个人 :近三年,教师有2篇论文获国家级奖励,其中雷秀英老师的论文《放飞的风筝》在2011年获得了国家一等奖,牛香香老师的《爱的教育》获得国家3等奖。4位老师获得省级奖励,其中石兰兰老师的《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严与爱》在2010年获得省级一等奖,牛香香老师的《让童心与教育随行》在2011获得省级三等奖、杨荣老师的《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学会感恩,从点滴小事做起》分别在2010年、2011年获得省级三等奖,省级二等奖。李燕老师的《做孩子成长的引路人》教学随笔获得省级二等奖。6篇获市级奖励,另有多篇论文获县级奖励。学生有1封书信作品获省级一等奖,1件作品获市级奖励,10篇习作获县级奖励,杨荣老师被评为商洛市教学名师,3名教师被评为县级教学能手。

学校集体:2011年,我校成功举办了山阳县复式课教学研讨活动,教研室授牌“复式课教学研讨基地”。(2)学生各项竞赛、活动成绩突出。

2010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竞赛中,我校荣获省级一等奖,且五年级二班荣获省级优胜班级,有42名学生获奖。李静同学在全市书信大赛中荣获一等奖,32名同学都取得了名次。6名同学在明德项目办公室组织的“低碳生活”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8名同学在镇书画展览中获得了全镇人民的好评…… 总之,教育科研提升了我校的办学品位,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但我校在此项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困惑和问题。因此,我们将立足于师生的发展,加大教研教改的力度,让教科研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一个突破口和一个崭新的亮点。科研之路漫漫且艰辛,如今我们照川小学全校教师已经齐心协力挥起了“建科研型教师队伍”的旗帜,我们将用汗水书写出以科研为特色的教师成长篇章。

西照川镇中心学校

科研兴校的新思路 篇4

科研兴校的新思路

一、“科研”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 上世纪90年代,在前任校长叶昌奎的带领下,我校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全方位实施美育,展开了“以美育人教育模式构建与实施”的`教育改革.叶昌奎校长离任后,以张仲庆校长和周燕嫦书记为代表的学校决策集体坚持“以美立校,以美施教,以美育人”的办学宗旨,对“以美育人”教育模式进行不断深化研究.

作 者:广州市第109中学课题组 作者单位:刊 名:教育导刊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年,卷(期):“”(10)分类号:G47关键词:

上一篇:写人作文怎么表现人物特征下一篇:校园集体舞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