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风险分析及控制

2024-11-05

作业风险分析及控制(通用10篇)

作业风险分析及控制 篇1

动火作业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易燃易爆有害物质:

①将动火设备、管道内的物料清洗、置换,经分析合格。

②储罐动火,清除易燃物,罐内盛满清水或惰性气体保护。

③设备内通(氮气、水蒸气)保护。

④塔内动火,将石棉布浸湿,铺在相邻两层塔盘上进行隔离。

⑤进入受限空间动火,必须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证》。火星窜入其它设备或易燃物

动火设备切断与动火设备相连通的设备管道并加盲板___块隔断,挂牌,并办理《抽堵盲板作业证》。动火点周围有易燃物

①清除动火点周围易燃物,动火附近的下水井、地漏、地沟、电缆沟等清除易燃后予封闭。②电缆沟动火,清除沟内易燃气体、液体,必要时将沟两端隔绝。泄漏电流(感应电)危害 电焊回路线应搭接在焊件上,不得与其它设备搭接,禁止穿越下水道(井)。火星飞溅

①高处动火办理《高处作业证》,并采取措施,防止火花飞溅。②注意火星飞溅方向,用水冲淋火星落点。气瓶间距不足或放置不当 ①氧气瓶、溶解乙炔气瓶间距不小于5m,二者与动火地点之间均不小于10m。②气瓶不准在烈日下曝晒,溶解乙炔气瓶禁止卧放。电、气焊工具有缺陷

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气焊工具,保证安全可靠,不准带病使用。8 作业过程中,易燃物外泄

动火过程中,遇有跑料、串料和易燃气体,应立即停止动火。9 通风不良

①室内动火,应将门窗打开,周围设备应遮盖,密封下水漏斗,清除油污,附近不得有用溶剂等易燃物质的清洗作业。

②采用局部强制通风; 未定时监测

①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min,如超过此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30min,必须重新取样分析。

②采样点应有代表性,特殊动火的分析样品应保留至动火结束。

③动火过程中,中断动火时,现场不得留有余火,重新动火前应认真检查现场条件是否有变化,如有变化,不得动火。监护不当

①监火人应熟悉现场环境和检查确认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具备相关安全知识和应急技能,与岗位保持联系,随时掌握工况变化,并坚守现场。

②监火人随时扑灭飞溅的火花,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动火人停止作业,联系有关人员采取措施。应急设施不足或措施不当

①动火现场备有灭火工具(如蒸汽管、水管、灭火器、砂子、铁铣等)。②固定泡沫灭火系统进行预启动状态。涉及危险作业组合,未落实相应安全措施 若涉及下釜、高处、抽堵盲板、管道设备检修作业等危险作业时,应同时办理相关作业许可证。施工条件发生重大变化

若施工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应重新办理《二级动火作业证》。

作业风险分析及控制 篇2

现场勘察是带电作业抢修流程中的第一个环节, 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所谓现场勘察, 就是当接到带电抢修命令时, 带电作业队应派出有带电作业经验的人员或本次带电抢修工作的负责人对抢修现场情况细致勘察, 使全体参与抢修的人员都能够掌握现场的情况, 为接下来的抢修方案的制定、工护具的准备、人员的分工提供依据和保障。因此, 可以这么说, 现场勘察是否全面、细致, 将直接关系到带电抢修人员安全及抢修任务的顺利完成。

1 带电作业现场勘察的现状

目前大庆油田的带电作业, 拥有输配变电带电作业资质的操作人员共计12人, 能够完成的带电作业常规项目包括带电更换35~110 k V绝缘子、修补导线以及6 (10) k V配电线路带电更换避雷器、横担等共计近30项。也已经形成了从接到抢修信息、现场勘察、抢修准备到现场抢修的一整套抢修流程。

当接到上级通知, 有带电抢修任务时, 队里一般只知道缺陷所处的位置和大概的缺陷内容。例如:××线路×号杆, 绝缘子损坏, 需要带电处理。队里马上成立抢修小组, 指派有带电作业经验的人员或本次带电抢修工作的负责人, 携带能记录现场情况的设备, 来到××线路×号杆下进行近距离的现场勘察。负责人将现场资料记录下来, 并将现场实际照片带回单位, 组织全体人员, 针对带电更换绝缘子进行风险分析和制定抢修方案。

上述的现场勘察过程在目前带电作业中比较常用。抢修小组在组织人员实施抢修的过程中, 往往只针对现场抢修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分析, 而没有对抢修流程中的另一重要环节——现场勘察, 进行过任何风险分析。

2 目前带电作业现场勘察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分析

2.1 对现场环境的风险分析

油田的架空线路网络一般分两种, 一种处于市区, 一种处于野外。处于市区的架空线路, 大多建在距离公路或楼区较近的地方, 而勘察人员所面临的风险主要体现在:高空坠物、过往车辆危害。勘察过程中, 注意力往往会集中在具体缺陷位置上, 而忽略了过往车辆以及高空坠物所带来的危险;而油田线路更多的处于野外, 地势复杂。野外勘察现场更多风险来自于地势不平造成摔伤、动物伤害、天气等。

2.2 针对不同带电抢修项目所带来的风险分析

不同的带电抢修现场, 勘察人员所面临的风险也不同。好多看似简单的现场, 它的背后实际隐藏着另外一种风险。

需要更换绝缘子、避雷器的现场可能是一个单相接地的现场;一个汇报时是修补导线的现场, 当勘察人员到达现场后, 很可能会变成断线的现场。总体来说风险主要表现在直接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列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例一:比如带电更换绝缘子。遇到这样的现场, 应该首先考虑绝缘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损坏, 是污闪还是机械损坏?需要更换的绝缘子, 它当前绝缘性能是否还能满足运行要求?当前绝缘性能如果不能满足运行要求, 那么这个作业现场很可能已经演变成了单相接地的现场, 而不再是简单的更换绝缘子的现场。那么勘察人员此时接近电杆, 近距离勘察, 就有可能造成跨步电压触电。

例二:××线路×号杆导线断股, 需要带电处理。现场勘察人员接到命令后来到电杆下, 按照导线断股的现场进行勘察。没有考虑到从线路巡视人员发现导线断股到通知上级再到勘察人员到达现场这段时间, 这个现场是否还是导线断股的现场, 它会不会已经演变成导线断线的现场。如果是那样, 按照《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的要求, 断线点8 m范围内不得有人, 防止跨步电压触电。而在勘察人员勘察过程中, 导线突然断裂也可能造成勘察人员人身触电。

例三:带电修剪树木现场。树枝随风摆动, 时断时续地与带电导线接触。树木如果潮湿, 带电的可能性极大。那么现场勘察人员此时接近树木很有可能造成人身触电。

以上几个实例提醒大家, 任何一个风险都会给现场勘察人员带来严重的后果, 而我们实际看到的、表现出来的风险却不一定是现场风险的全部。

3 如何解决、消除勘查风险

以上风险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 而是极有可能存在的。那么如何消除这些风险呢?

3.1 从流程上消除风险

合理的工作流程是我们能安全完成抢修任务的重要保证。而目前带电勘察现场工作没有明确的、细化的勘察流程, 因此有必要马上建立和编制带电抢修现场勘察流程, 详细了解现场状况, 以此来保证现场勘察工作能安全、顺利地完成。根据带电作业专业特点, 结合实际工作编写的现场勘察流程如图1所示。

3.2 履行工作监护制度

虽然勘察现场人员是本次抢修工作的负责人, 全体人员应听从他的指挥和安排。但是现场勘察也是一项现场工作, 从这个角度看, 现场勘察人员应该是本次勘察任务的直接作业人员, 应该需要有丰富经验的监护人对勘察人员进行现场监护, 时刻提醒其注意人身安全, 并对其安全负责。

3.3 从勘察手法上消除风险

(1) 编制现场勘察表。

在接到带电抢修的命令时, 线路维护单位人员应详细汇报线路目前状态。勘察人员可制定现场勘察表, 要求线路维护单位人员按照表格内容要求汇报, 勘查内容包括:现场环境、设备交叉跨越状况、缺陷部位和严重程度、导地线规格、需要材料规格及地形状况等, 便于带电作业人员勘察现场前对现场的一个预判, 做好勘察现场风险的控制措施。必要时, 可要求熟悉现场环境的线路维护单位人员陪同前往。

(2) 不要盲目进入抢修现场。

到达现场后, 勘察人员不应盲目接近抢修现场, 近距离勘察现场。应首先与电调或变电所联系, 详细了解线路的运行方式、此时的运行状况等, 例如向变电所了解线路的送电方向、线路是否是单相接地或缺相状态。在明确线路正常运行后再接近现场, 近距离勘察。

(3) 勘察人员也应穿戴必要的绝缘防护用具。

当现场处于单相接地状态时, 勘察人员如果要近距离勘察现场就要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比如穿绝缘靴等进入电场, 防止勘察现场过程中发生人身直接触电或跨步电压触电。穿戴安全防护用具前, 应首先确定安全防护用具的绝缘性能是否在有效期内, 再对其进行外观检查以确定安全防护用具可以使用。

(4) 勘察人员携带必要的安全保护工具。

野外勘察现场, 勘察人员应随身携带必要的自我保护工具, 比如木棒等。一旦当遇到人身攻击时, 可以保护自身安全。

3.4 做好应急准备

应急响应程序是确保在发生人身和设备事故时, 能够采取有序的救助和应急措施, 有效地保护员工生命安全和设备安全, 保护自然环境, 阻止事态的扩大和蔓延, 将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的限度。

因此, 应急响应程序启动不应从发生带电作业事故开始, 而应从接到常规的带电作业任务开始。也就是说:当我们接到带电处理缺陷命令, 执行带电抢修流程的同时, 应急响应程序也应做好必要的准备。

以上我们从四个方面总结了如何避免和消除现场勘察过程中的风险。总的来说, 勘察人员勘察现场时, 不应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而将自己处于风险之中。只有面安全了, 才能点安全。另外, 勘察人员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不应局限在一个专业上, 熟悉和掌握必要的电气系统知识。知识增长了, 能力提高了, 风险消除了, 也就安全了。

4 结论

我们所处的现场受许多外在因素影响较大, 是一个变化的现场。虽然总是变化, 但并不表示我们没有措施保护作业人员及设备的安全, 通过思想上重视、技术上控制, 就能消除带电作业风险, 保证作业人员以及设备的安全, 并安全完成抢修任务。

摘要:本文介绍了当接到带电抢修命令时, 如何安全地完成勘察现场、设备带电处理工作。在接到电网缺陷信息时, 勘察人员不应只根据表现出来的现象而单一的判断、确定现场情况, 应与变电所和线路维护人员联系, 详细询问线路运行状况。如无法判断, 勘察人员应穿戴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具进入现场, 保护现场人员安全。在制定风险消减措施时, 也不应只看到缺陷的表面现象, 应透过现象, 分析可能潜在的风险, 而制订全面、可靠的消减措施。

关键词:带电作业,现场勘察,风险分析

参考文献

[1]胡毅.《配电带电作业技术》.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2]易辉.《带电作业技术导则》.全国带电作业标准化委员会.

超深水下切割作业风险分析与控制 篇3

关键词:超深水;切割作业;风险分析;控制

水下切割工程工艺作为最具海洋替力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广泛应用于有色金属水下切割、钢材铁料切割等,其应用范围相对较广,同时还要确保水下作业风险的控制,切实保证人身安全和工程效益。

一、研究背景

水下切割技术是一项技术含量高,而且应用比较普遍的一种水下特种作业,是要求所有防救打捞工程人员所必须要掌握的一门水下技能。虽然近年来,随着一些新材料的、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电子计算机技术和机械电子等新技术也得到不断进步和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切割设备的便利性、操作便利性、切割速度以及自控性能均有所提高,但是以目前的情况来,水下作业仍旧在高速度、大深度的方向发展,这也同时为超深水下切割作业的进行带来了高危险性。

二、风险分析

1.缺乏风险意识

一些操作人员在水下作业,盲目进行作业,如工程公司对一沉井法兰进行水下切割,由于事先操作人员没有预测到沉井内是否完全进水,就立即作业,导致潜水员在切割作业时,被吸附于沉井上,以至于窒息死亡。该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操作人员安全和风险意识薄弱所造成的,没有严格按照水下安全规范进行操作,同时,水面辅助人员也没有与潜水员保持通话联系。

2.操作方法不当

技术人员在进行滑道座和般坞本身的水下切割分离时,误将辅助连接作用的钢缆切断,导致滑道底座与潜水员一起沉入海底,而发生危险性伤害。切割作业时,操作人员没有设置辅助平台,导致作业时发生晃动,对其视线造成影响,从而发生遇险事故。

3.安全知识不足

在切割作业中,技术人员除了要掌握高超的潜水技术外,还要熟练掌握水下作业安全知识,以便于进行水下作业之前做好充分准备。但是一些人员明显安全知识储备不足,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比如某公司在对水深70多米的海底管道进行切割时,由于参数选择不合理,导致切割割把烧毁,从而发生触电。

三、防范措施

1.增强风险意识

所有水下工程技术人员必须要强化安全风险意识,确保水下作业时规范操作,对职工进行预防潜水事故发生的技术知识教育,使他们熟悉操作时必须配备和时用的工具和防护用品;凡身体不适合从事潜水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潜水作业。从事潜水作业的人员要按规定进行体检和定期体检;潜水员有伤口时,要禁止水下作业,因为人体皮肤电阻要远高于体内的电阻。

2.做好安全准备

现场电气线缆、电器开关、设备开关等要由专职人员管理,包括接、拆、装等,严禁共他人员操作,所有设备物品合理摆放,随时听从管理人员安排,并按照规定办理手续,所有工具均为防暴型;操作前工作人员要穿戴好防静电工作服、防滑工靴及其他合格的防护眼镜、安全带及手套等安全防护用品;对所有潜水设备进行检查,严格按照《潜水员水下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实施,下水前,面罩要例行常规检查,确保进气管表面完好。

3.强化安全管理

首先,要预防电击事故发生。要求水下必须要使用直流弧焊电源,其摆脱电流、感知电流、到命电流均要远小于直流,要控制电流的频繁,不同的电流频率对人体所产生的作用会有所不同,通常频率为50Hz的电流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更大;更换焊条割条时,要切断电流,确保带电设备与潜水设备的良好绝缘性,潜水员避免裸露身体而发生电击;电缆绝缘和防水效果要好,避免表面氧化,闸刀开关导电要好,弧焊电源外壳要安全接地,切割电路要可靠、安全。

其次,要预防爆炸事件发生。切割作业前,要对水下情况仔细探摸,尤其是作业区的情况,必须要认真检查,一旦发现气体骤集,需要将气体排出后再进行作业,一定不可以贸然行事,其中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安装排气管,将气体及时排出水面,或者在气体聚集部位上部钻一小孔,从而将气体排出。水下切割作业时,要由上而下,由外向里进行,一旦听到啪啪声,立即停止作业,查找发声原因,并给予及时处理。

四、强化危险控制

1.建立质量检查机构

针对水下作业工程,必须要建立质量检查机构,强化质量监督职能,充分发挥其监督指导作用,从而控制危险的发生。组织领导,对各个岗位职责作出进一步明确,管理人员要注重技术培训与教育,全面提升潜水人员技术水平和素质,做好内部管理工作,加强内部审核,加强质量监督与管理,要求全员参与到安全管理与危险控制工作中,并将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与经济效益相挂钩,由专门人员负责检查工作。质量检查人员对于工程的作业程序以及质量问题持有否决权,要在管理工作中,做到全面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明确质量工作的重要性,突出工程重要工序检查,并结合交接检查和重点部位监控,使得整个水下作业处于受控状态,以保证危险发生的有效控制。

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控制和杜绝危险发生的关键性环节,必须要保证施工组织设计的可行性与可靠性,严格按照工程工期完成工程质量,细化施工任务,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要制定实施细则,规定具体的质量标准、操作方法、工艺技术、强化技术管理,比如建立技术复核制度化,对潜水作业中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做进一步的整理反馈,指导潜水员科学施工,既可以保证工程质量,又可以控制危险的发生。

其次严格把握材料质量,按照设计规范要求,制定合格的验收程序、操作标准,做好技术交底。

4.提升技术人员素质

公司要强化对所有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既要提升潜水员的安全知识储备能力,还要提升潜水员的技术水平和技术能力,从而避免和控制危险的发生。

首先潜水人员要接受由政府主管部门和相关专业知识认可以的培训机构的严格培训,并且取得相应的安全操作、技术许可证,才可上岗。一般而言,工作人员要具备的有效证件有潜水员证书、焊接证书、船舶证书、船员证等。

其次所有参与人员都不得要进行安全教育,要保证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基础上,对本工程的重点内容以及相关内容有一个全面大概的了解,并进一步了解相关的现场规定。

五、注意事项

1.施工前潜水员工接受安全用电教育,全面了解掌握安全用电知识,强化思想认识,要戴防水绝缘手套。

2.在水下切割过程中,如要更换割条或割丝时,应先通知水面上的工作人员切断电源。

3.通讯中断时,要待命潜水员要紧急救援,同时水下潜水员要尽可能靠近水绳处尝试使用潜水通讯系统取得联络。

4.夜间潜水作业时,舱面保证人员一定要保证慎重细心的态度,做到精力集中,潜水员必须要携带照明设备。

结语:

总而言之,超深水下切割作业,作业环境恶劣复杂、技术要求高、危险性大,因此,要求所有人员都要精力集中,严格遵守切割作业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规范,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熟练掌握潜水技术和切割技术,从而将危险系数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确保施工安全和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均,刘伟安.海洋石油深水钻井作业风险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12)

[2]武胜男,樊建春,张来斌.基于安全屏障模型的海上钻完井作业风险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11)

作业风险分析及控制 篇4

从避免事故和保证安全生产的角度,联系实际对危险化学品倒装过程进行了危害性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减少事故发生的措施进行了讨论,以降低作业过程的风险。

随着齐鲁乙烯改扩建的进行,担负着乙烯等15种液体化工产品的收、储、付、装、卸、运等任务的液体化工罐区,储量由6.3×104m3增加到了8.4×104m3,而且许多物质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性等特性,属危险化学品之列,在储运过程中危险极大。随着化工市场的发展,危险化学品储量增加,倒装作业逐渐增多,其过程的安全控制已成为制约安全生产的瓶颈,对其进行危害性分析并进行有效地控制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危险化学品倒装作业概述

1.1倒装作业

危险化学品倒装作业是特殊的生产情况下,在生产区域内非装卸区域进行的槽车倒汽车、储罐倒汽车、汽车倒槽车、汽车倒储罐等进行的作业活动。作业流程如图1。

图1 危险化学品现场倒装流程示意图

1.2倒装作业条件

齐鲁石化公司液体化工罐区共有10个化工产品罐组,除2个碱类罐组以外,其余8个罐组内均为一级动火区域,罐组与罐组之间、储罐与储罐之间的安全间距严格按照防火间距设计、施工,所以这就给倒装作业带来了严格的约束条件:在倒装过程中倒料用泵必须在罐组之外或与倒装车辆有一定的安全间距。

1.3倒装物料的性质

液体化工罐区所储存物料多属易燃、易挥发、有毒有害、有腐蚀性化工产品,其危险性质如表1所示。

表1 液体化工产品的性质

1.4现场运输车辆的要求

现场进行危险化学品倒装的车辆进入化工罐区前,必须加装标准阻火器,办理有关车辆通行证;进入罐区车辆的静电接地设施连接良好;进入化工罐区的车辆其附件要齐全、完好等。

2危险化学品倒装作业现场火灾、爆炸危险分析

2.1现场存在跑、冒、滴、漏、渗的现象。化工罐区现场的倒装作业只是通过加装临时管线和设施进行作业,安装的管线和机泵未经严格的计算和选型,设施过于简易,管线、设备存在跑、冒、滴、漏、渗的现象在所难免。

2.2静电接地达不到使用要求。在倒闭作业现场,常常临时设置静电接地设施,如机泵的静电接地、管线之间的连接、铁路罐车与汽车之间的倒装作业中临时的静电接地系统等,这是相当不可靠的。

2.3电气设备达不到使用要求。现场倒装用电均属于临时性用电,会出现电气设施不符合要求的现象,易产生电气火花,增加了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2.4现场倒装车辆不符合安全要求。如现场车辆未使用阻火器或阻火器质量不合格、油罐车附件不全、密封不严或泄漏、静电接地设施不规范等。

3预防措施

3.1避免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避免倒装现场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主要有增加固定倒装设施,加强设备维护,确保设备完好,避免跑、冒、滴、漏、渗现象和严格倒装车辆管理等。

3.2避免火源的存在

3.2.1设备

采用符合安全条件的设备,倒装用泵采用无泄漏、抗抽空、抗气蚀性能优良的机泵,管线及管件要符合静电和密封要求。现场应使用防爆器具(工具、手电等);泵与倒装车辆、车辆与车辆要留有足够的安全通道,严禁把倒装作业用泵安装在罐区防火堤内。

3.2.2电气

采用防爆器具(包括配电盘、电机、开关等),电缆在负荷、绝缘等方面符合要求。严格规范倒装现场临时用电设施。

3.2.3静电

a)化工罐区静电接地线要符合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的要求。各罐区相应增加倒装作业用的静电接地接头,以满足静电接地要求;

b)现场倒装设备要符合倒装要求。倒装用泵、所用管线、车辆等均应有良好的静电接地,法兰与法兰之间应进行良好的静电连接;

c)倒装过程中严禁对静电接地线或夹子进行拆除或移动。对于接地线的连接,应在汽车罐车开盖以前进行,接地线的拆除应在卸车完毕且车盖封闭以后进行,以减少静电火花的产生。

3.3减少静电电荷的产生

3.3.1控制流体在管线内的流速

为限制静电的产生,首先要控制流体在管线内的流速。对于汽车倒装,其管径与最大流速要满足以下关系:

V2D≤0.5

式中:V——流速,m/s;

D——管径,m。

同时在倒装过程中要注意,在管线末端浸入液面之前,物料流速应控制在1m/s以下,待管线末端浸入液面200mm后方可根据管径提高流速,但最高不应超过4.5m/s。

3.3.2采用合适的充装方式

一般装油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液下装车,一种是喷溅装车。一般喷溅装车产生静电为液下装车的5~6倍,所以危险化学品倒装时采用液下装车较为安全。为了保证静电电荷有效地消除,在装卸车结束时,必须静置2min后,才能进行提升装车管线,拆除静电接地线等作业。

3.3.3其它方面因素

现场倒装作业尽量选在湿度、温度适宜的天气进行作业,以减少静电荷的积聚或引起感应放电。禁止使用胶管线塑料管进行倒装作业。避免产生人体静电等。

3.4预防中毒和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处置有毒有害物品时,操作人员要尽量站在上风向;同地严格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现场气防设施、冲洗设施要配备齐全,符合要求。

3.5提高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素质

作业风险分析及控制 篇5

对于铁路运输系统来说,风险总是客观存在的,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通过认真学习、深入领会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的丰富内涵,我认识到作为铁路车务基层车间的管理者,应特别注意防范影响运输安全的各种风险事件于未然,要采取各种措施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就是说要控制风险,加强对安全风险的研判,通过对安全风险的科学管控和有效处理,强化安全风险过程控制,防止事故的发生。

我认为车间加强安全风险管理就必须从基础抓起,从风险源确定、动态管理、分级卡控、综合评估四个方面入手,积极构建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一、逐级摸排梳理风险源,确定关键风险点。风险管理首先必须识别风险,风险识别是确定何种风险可能会对安全产生影响,最重要的是量化不确定性的程度和每个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程度。车间党政正职亲自上手,组织多次召开管理人员专题会,对管理人员和职工在职履责中存在安全风险和薄弱环节进行梳理、摸排,查找各自岗位必须重点预防控制和可能造成行车、人身、设备事故的安全风险项点,逐一进行归类、分析,为防控安全风险提供可靠依据。先后梳理涵盖作业标准化、人身安全、劳动纪律等方面,扳道组、作业员、司机、区长、后勤等岗位六大类安全关键15大项,安全风险控制点95个,安全风险防范措施202条,其中一级22条、二级34条、三级25条、四级14条。

二、调整检查管控重心,实施动态管理。车间管理人员认真落实安全风险管理责任和“管理人员检查要求”,动态调整管理监控重心,坚持“十五三”对规、跟班作业写实,落实对规检查、对规写实、对规分析的要求,加强日常规章制度、作业标准的学习、演练,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和作业能力,强化岗位自控、互控、他控;同时,及时清理检查生产过程中不符合规章制度、技术标准的情况,对安全管理控制系统实时监测,随时掌握安全风险点的动态状况,及时发现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 “关键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不断强化安全风险过程控制。例如针对当前现场作业、劳动安全及职工“两违”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的现象,车间重点开展现场作业违章违纪问题大整改,及时制定车间《调车车间关于加强等工及调机外出作业期间劳动纪律的措施》,加强劳动纪律的管理,杜绝窜岗、打盹、睡觉等严重问题的发生,通过对各班组安全风险动态管理情况的督导检查,选定安全风险基础管理薄弱、严重问题较多的班组组织进行专项分析,制定强化安全风险管理的措施实施重点帮促,严起手腕整治现场作业中惯性、倾向性问题,来促进现场标准化作业的落实,强化现场作业控制,增强作业人员落实作业标准的自觉性,本月职工违章严重违纪率同比下降20%,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科学制定措施,实施分级卡控。车间严格按“由上而下、逐级负责”的原则制定防控措施,要求职工层面的风险防控措施必须由班主任指导制定、车间管理人员的风险防控措施必须由车间党政正职指导制定,确保安全风险防控措施科学有效。车间各岗位工作的紧密协作是顺利安全完成运输生产任务的基本保证,任何一个岗位、一个环节出问题,都有可能最终导致一起事故的发生。因此,我们分别针对每一个岗位充分调研分析,归纳整理出各个岗位的安全风险控制点,并根据风险可能造成损失的程度确定风险等级,通过推进风险分级动态管理,对确定的岗位安全风险统一建立安全风险点信息库,每月末按照Ⅰ、Ⅱ、Ⅲ、Ⅳ和红、黄、橙、紫四个级别分别对次月安全风险控制项点进行预警,并依托“十五三”对规检查、“五定三率”及月度安全考核等机制,动态跟踪评估对风险项点的控制效果,实现风险闭环管理。对车间管理力量进行合理分配,于每月底制定次月《调车车间安全关键卡控值班表》,明确现场检查和调机添乘的有关要求,做到管理人员的全员参与,职工的全员覆盖,突出关键岗位、时段、环节、人员、作业的控制,车间各管理人员按照“春运”期间包保要求和车间二月份安全风险控制跟班作业检查卡控计划表,认真加强现场安全包保检查,强化车间安全风险检查和控制,尤其是突出对信号三楼、二、四场,调车组、机车乘务员、专用线等关键岗位、场所的安全检查,强化高风险岗位的安全卡控,确保了车间春运期间的安全生产稳定。

四、完善综合评估,将风险率降至最低,夯实安全基础。风险管理要着眼于风险控制,通常采用积极的措施来控制风险,通过降低其损失发生的概率,或缩小其损失程度来达到控制的目的。一方面车间强化事前风险控制,通过制定细致的措施,比如加强职工业务培训及事故案例教育、关键作业干部上岗盯控、各岗点巡视检查等,以增强干部职工安全责任意识,提高作业标准化水平,从而达到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的目的;另一方面是事中、事后风险控制,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方案,编制多个备选的方案,最大限度地对所面临的风险做好充分的准备,当风险发生后,按照预先的方案实施,将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车间始终坚持定期进行综合评估,把车站和车间日常检查发现的安全风险问题,做为工作重点,紧密结合车间安全管理和现场作业实际及安全风险点,本着“边查边改”的原则,扎实做好安全问题的分析整改和综合评估,在完善机制上下功夫,注重实效;一是不断加强干部职工业务学习,按照练在岗上、练在全员、重在标准化作业的要求,采取定期组织业务考试等多样的培训方法,把好培训、考试等关键环节,从源头上提高了关键岗位人员素质,切实提高了管理人员、职工队伍的业务素质。二是每月20日前对职工进行业务考试,对不合格职工重新进行培训补考,使得职工业务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每周周三,对车间管理人员进行业务考试和管理知识考试,并进行提问,进一步提高了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三是坚持以行车主要工种、岗位为重点,以各种安全应急预案、非正常情况下行车办法、典型事故案例等为主要内容,有计划地开展职工应急能力培训、技术比武和应急演练比赛,不断增强职工应急处理和事故防范能力。车间管理人员进一步加强对各点的巡视检查,突出对关键岗位、时段、环节、人员、作业的控制,及时纠正违违纪和存在不足,每周组织车间班子成员,对存在的安全管理、干部作风、指标完成、问题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进一步提高车间的管理水平。

作业风险分析及控制 篇6

一、施工日计划

施工单位应于作业前按照规定时间做好施工日计划,明确施工作业地点、作业项目、作业数量、作业负责人、驻站联络员、现场防护员和人员的分工等,根据作业特点进行充分地安全预想,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的安全注意事项。施工单位根据各施工作业组日计划统筹安排,全面准确地掌握施工作业计划,并对关键作业项目进行盯控。

二、早点名

施工作业组负责人点名后,宣布本施工作业组当日作业地点、作业项目、作业负责人、驻站联络员和现场防护员姓名、对讲机频率等,分配作业任务,详细交代现场作业人员和上下工序安全注意事项,并由安全员提出补充意见,最后施工作业组负责人携带栅栏门钥匙,并做好登记。

三、进出栅栏

封锁命令或天窗点外作业通知下达前30min,作业人员在栅栏门外集结等候,无防护栅栏的应在路基坡脚外方或路堑堑顶外方集结等候。封锁命令或天窗点外作业通知下达后,并经现场防护人员和驻站联络员联系、确认(现场防护员复诵登记内容准确无误),作业人员才能在现场防护员的防护下进入栅栏内或上道作业、原则上,复线或多线地段,作业人员应从作业线别的一侧进出栅拦,以避免或减少横越线路。作业完毕,全体作业人员要在现场防护员的防护下在同一侧路肩上集体行走,及时撤到栅栏或路基外侧的安全地点。

四、作业防护

(一)防护员必须选用身体健康、听力和视力良好、责任心强、经培训和考试合格的正式职工担任,防护员不得无证上岗,不得兼职,作业中不得看书,闲谈,离岗及从事与防护工作无关的事情。

(二)作业负责人、防护员必须携带状态良好、电池充足的对讲机等通讯设备。现场防护员要始终与驻站防护员保持联系,至少3~5min联系一次,大于120km/h区段每3min联系一次,及时通知来车情况,认真填写《防护员通话记录表》。联系中断或不畅时,必须立即恢复线路,人员和机具彻底下道,确保行车和人身安全。

(三)针对不同作业项目和作业地点,按照《铁路技术管理规定》和《铁路公务安全规则》等有关规定设置防护。

(四)天窗点外作业,在一处作业人员沿线路分布超度超过100m时,必须增设防护员;在长大桥梁、隧道及瞭望条件不良或联系不畅通地段作业时,应增设防护员。

现场防护员必须和驻站联络员取得联系后,方可上道作业。上道作业时,现场防护员要第一个上道,做好作业防护;作业人员下道避车或收工时,现场防护员必须查看、确认作业人员是否下道完毕、材料和机具是否侵线。

五、登销记

驻站联络员应准确掌握当日作业分组情况、各组作业地点、作业项目,作业负责人及现场防护员姓名、联系方式。天窗点内作业时,驻站联络员提前50min到达车站行车室;天窗点外作业时,驻站联络员提前30min到达车站行车室。

驻站联络员按规定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薄》上登记(施工时,在《行车设备施工登记薄》上登记),填写《防护员通话记录表》,及时、规范地对本线和相邻线来车向现场进行通报,对下道避车进行确认。

作业完毕,作业负责人经查检、确认线路已满足放行列车条件,人员、材料和机具均不侵线后,通知防护员撤出防护信号或更换防护信号,并通知驻站联络员在车站销记。

六、收工

作业人员到达栅栏或路肩外侧的安全地点后,作业负责人要和防护员一起清点人员和作业机具,确认作业人员全部撤出、作业机具无遗漏后,通知驻站联络员撤离车站行车室,并组织所有作业人员集体返回工区驻地。

七、上下工

作业人员上下工,必须在作业负责人的带领和防护员的防护下集体行走。横越线路时,经现场防护员与驻站联络员联系确认安全后,在现场防护员的防护下横越线路。

八、退勤和碰头会

当日作业完成后,作业人员统一回到施工单位驻地召开碰头会,施工负责人从各负责人手中收回栅栏门钥匙并销记后,对一天的工作进行总结,对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及时填报日计划,做好每一名职工的退勤记录。

劳动安全“八防”措施

劳动安全“八防”措施,是确保施工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的关键和重点,在严格执行部、局人身安全作业标准的同时,重点抓好以下劳动安全“八防”措施的落实。

一、防止车辆伤害

(1)线路上作业必须按规定设置防护,穿好黄色防护服(夜间穿着带有萤光反射的黄色防护服),之一瞭望,安全避车。

(2)通过桥梁、道口或横越线路时,必须做到“一站、二看、三通过”。

(3)严禁抢越、跳车、钻车和由车底下,车钩上传递工具材料及穿越两车间隙。

(4)严禁扒乘机车车辆以车代步;绕行停留车辆时其距离应不少于5m,并注意车辆动态和邻线开来的列车。

(5)作业人员下道避车时要面向列车,防止列车门窗、坠落物或绳索伤人。

(6)严禁在钢轨上、车底下、枕木头、道心内、棚车顶上坐卧、站立或行走。

二、防止高处坠落

(1)高空作业,必须戴安全帽,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网、绳)。(2)安全带、安全帽、安全绳应严格执行定期检查(静荷载试验、冲击试验)制度。

(3)脚手架必须按规定搭设,作业前必须确认机具、设施和用品完好。

(4)禁止随意攀登石棉瓦等屋(棚)顶。

(5)禁止在6级及以上大风时登高作业。

(6)严禁患有禁忌症人员登高作业。

(7)登高扫、抹、擦、架设、堆放时,作业面下必须设置防护。

三、防止触电伤害

(1)维修电气设备,必须持证操作,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

(2)电气设备、线路必须保持完好,禁止使用未装漏电保护器的各种手持式电动工具和移动式设备。

(3)必须严格按规定在高压线下进行作业。

(4)电力设备作业必须按规定执行工作票和监护制度,挂“禁止合闸有人作业”牌。

(5)在电气化区段通过或使用各种车辆、机具设备不得超过机车车辆界限,作业人员和工具与接触网必须保持2m以上的距离。

(6)在距离接触网带电部分2~4m的建筑物上施工时,接触网可不停电,但必须由接触网工或经专门培训的人员现场监护。

(7)施工中,任何作业均不得影响接触网支柱、地锚等设施的稳定。(8)在电器化区段清除危石、危树,进行爆破作业时,应有供电段部门人配合;有碍接触网及行车安全时,应先停电后作业。

(9)使用发动机、空压机、搅拌机等机电设备时,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在可能带电部位,应有“高压危险”的明显标志和防护措施。各种机械与车辆不准用水冲洗;施工用的水管不准跨越接触网,不准用射水方式进行圬工养生。

四、防止起重伤害

起重作业人员必须持操作证操作,严禁多人或无人指挥;严禁在吊物下方站立和行走,应按规定操作。

五、防止物体打击

(1)进入作业区,必须按规定实用好安全帽等劳动保护用品。(2)高处和双层作业时,不得向下抛掷料具;无隔离设施时,严禁双层同时垂直作业。

(3)列车通过时,必须面向列车避车,防止落物击伤。(4)搬运重、大、长物时,必须有专人指挥,动作协调。

六、防止机具伤害

(1)上道使用的机具必须通过产品认证,未经认证的不得上道使用。

(2)各种机具必须有切合实际的安全操作规程。(3)机具设备严禁带病或超负荷运转,安全防护装置必须齐全、良好。(4)机具使用前应确认油、水、电、连接件是否符合使用要求,防护装置是否齐全可靠,显示仪表是否正常,整机是否符合现行的安全使用办法。

(5)多种机械配合作业时,应明确施工负责人与安全负责人之间,机械与机械之间的联系方式,并由施工负责人负责现场指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任何一台机械的起动或停机,都应提前通知施工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并及时通知相关机械的操作人员;作业中机械突发故障需紧急处理时,应先停机、切断电路、风路、动力油路等,撤离线路建筑限界以外进行处理。

(6)多人在一起作业时,应统一指挥,相互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防止工具碰撞伤人。

七、防止炸药、锅炉、压力容器爆炸

(1)为防止炸药、锅炉、压力容器爆炸伤害,必须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作业和贮存,作业人员必须持证操作,无压设备、设施严禁有压运行。

(2)使用氧气乙炔设备时,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其他人员应远离喷嘴前方,防止烧伤。乙炔瓶不得靠近热源和电器设备。乙炔瓶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10m,与氧气瓶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m。

(3)压力容器必须按国家规定进行检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严禁使用。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必须有授权单位颁发的有效操作证。(4)压力容器上应安装压力表和安全阀,并按规定进行压力试验,未经试验或超过试验期的容器不得使用。安全阀保证该设备压力容器的安全系数应符合设计规范。

(5)压力容器应放置在通风阴凉处,在规定的距离范围内不准进行金属切割、焊接及其他加热的工作。

八、防止中暑、窒息

(1)使用有毒物品的场所,作业前必须采取通风、吸尘、净化、隔离等措施,并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作业风险分析及控制 篇7

1.1 2103电伤害:易引起触电

a) 调节电流时要接触焊机, 电源电压通常是220V/380V, 易引起触电事故。在金属容器内、管道上或潮湿的场所焊接, 触电的危险性更大。

b) 二次线电压在60~90V。假定电压为70V, 人体电阻R约1600Ω, 若焊工手接触钳口, 通过人体的电流I为:I=V/R=70/1600=44m A。在该电流作用下, 焊工的手会发生痉挛, 不能自立, 呼吸困难。电焊机二次线电压虽低却足以致命。

c) 因焊接作业大多在露天, 焊机、焊把线及电源线多处在高温、潮湿和粉尘环境中, 且焊机常常超负荷运行, 易使电源线绝缘性能降低, 易导致漏电事故。

1.2 2109明火:易引起火灾和其他爆炸

飞溅的火花会燃着焊接处易燃物及可燃气体;二次电缆线绝缘破损发生短路而起火;电焊机地线乱搭乱放造成火灾;电焊机本身或电源线绝缘损坏短路发热造成火灾。

1.3 2110高温物质:易发生灼烫

因焊接过程中会产生电弧、金属熔渣, 若没有采取防护隔离措施, 易造成焊工或下方施工人员皮肤灼伤。电焊过程中产生电弧, 使金属微粒渗入皮肤导致皮肤金属化。

1.4 2107非电离辐射:易引起眼疾、皮肤伤害、中暑

焊接时产生强烈的可见光和紫外线, 易导致眼睛结膜和角膜发炎 (俗称电光性眼炎) 。紫外线具有光化学作用, 对人的皮肤有伤害。

电弧光含有红外线、紫外线和可见光, 对人体具有辐射作用。红外线具有热功当量辐射作用, 在高温环境中焊接时易导致作业人员中暑。红外线还可引起白内障, 伤害视网膜的黄斑区。

1.5 3111作业场所空气不良:易引起中毒和窒息

电焊工经常要进入金属容器、设备、管道、塔、储罐等封闭或半封闭场所施焊, 如果储运或生产过有毒有害介质及惰性气体等, 极易造成作业人员中毒或缺氧窒息。

由于焊接过程中, 会产生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周围空气产生臭氧、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这些有毒的气体和烟尘被人体吸入, 对人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1.6 易引起高处坠落

电焊工要经常登高作业。如果预防高空坠落措施没有做好, 脚手架搭设不规范;上下交叉作业未采取物体打击隔离措施;登高作业时不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带, 有可能造成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

2、预防对策和削减措施

2.1 防触电措施

a) 必须严格电焊工资质的管理。其培训、考核、取证、复审和人员的使用管理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规定, 杜绝无证操作现象。

b) 电焊机要有防止过载的热保护装置, 在调节电流的铭牌上有明显的过载指示;电焊机各导电部分之间要有良好的绝缘, 每半年维修保养一次。

c) 电焊机一次线和二次线的接线柱必

须有防护罩, 防止人体意外触及带电体。二次电缆线和电焊机连接可以用设备耦合器 (俗称快换接头) 进行连接, 接头不能多于两个, 接头处应绝缘良好。

d) 电焊设备及电源电缆绝缘性能与所使用的电压等级、周围环境及运行条件要相适应;焊机要防止日晒雨淋, 以免电气绝缘性能降低。

e) 焊钳的质量必须符合安全要求;绝缘部分能承受有效值为1000V的交流实验电压;机械性能通过拉力试验和耐冲击试验符合规定要求;禁止将焊钳浸入水中冷却。

f) 当焊机发生故障要检修、移动工作地点、改变接头或更换保险装置时, 操作前必须先切断电源。

g) 电焊机的使用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原则。当焊机超负荷时, 应能自动切断电源;禁止多台焊机共用一个电源开关。

h) 焊工作业时必须穿绝缘鞋, 戴专用绝缘手套。禁止雨天露天施焊。可以采用加“一垫一套”, 即在焊工脚下加绝缘垫, 停止焊接时, 在焊钳上套上“绝缘套”。

2.2 防火灾爆炸措施

a) 在易燃易爆场所焊接, 焊接前必须按规定事先办理用火作业许可证, 经有关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作业。

b) 检查作业下方及周围是否有易燃易爆物, 做好妥善处理。如有高空焊接作业, 还应使用石棉板或铁板予以隔离, 防止火星飞溅。

c) 如在生产、储运过易燃易爆介质的容器、设备或管道上施焊, 焊接前必须检查与其连通的设备、管道是否用盲板隔断;并按规定对其进行吹扫、清洗、置换, 取样化验, 经分析合格后方可施焊。

2.3 防灼伤措施

a) 焊工焊接时必须正确穿戴好焊工专用防护工作服、绝缘手套和绝缘鞋。

b) 对刚焊接的部位应用石棉板进行覆盖, 防止脚、身体直接触及造成烫伤。

c) 高空焊接时焊条头应集中堆放, 不要乱扔, 以免烫伤下方工作人员。

d) 在清理焊渣时应戴防护镜;高空进行仰焊或横焊时, 由于火星飞溅严重, 应采取隔离防护措施。

2.4 预防电光性眼炎、皮肤伤害措施

应适当选用合适的面罩、护目镜、滤光片, 配合焊工作业的其他人员在焊接时应配戴有色防护眼镜。

禁止不戴电焊面罩、不戴有色眼镜直接观察电弧光;尽可能减少皮肤外露, 夏天禁止穿短裤和短褂从事电焊作业;有条件的可对外露的皮肤涂抹紫外线防护膏。

2.5 防中毒和窒息措施

a) 凡在有毒有害介质、惰性气体的容器、设备、管道、塔、罐等封闭或半封闭场所施焊, 必须切断与其相连通的所有工艺设备, 办理进入设备作业许可证, 经取样分析, 合格后方可进入作业。

b) 正常情况下应做到每4小时分析一次, 如条件发生变化应随时取样分析。

c) 焊工应定时轮换作业。对密闭性较强而易缺氧的作业设备, 应采取强制通风的办法予以补氧。

d) 如在空间狭小或密闭的容器里焊接作业, 必须采用强制通风措施, 降低作业空间有害气体及烟尘的浓度。

e) 采用低尘、低毒焊条, 减少作业空间中有害烟尘含量。

f) 焊接时, 焊工及周围其他人员应配戴防尘毒口罩, 减少烟尘吸入体内。

2.6 防高处坠落措施

a) 凡患有神经性、器质性病变 (包括癫痫病、精神病) 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器质性心脏病、手脚残疾及医生证明不能从事高处作业者, 禁止登高焊接。

b) 焊工登高作业时必须正确系挂安全带, 戴好安全帽。焊接前应对登高作业点及周围环境进行检查, 查看立足点是否稳定、牢固, 以及脚手架等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必要时应在作业下方及周围拉设安全网。

摘要:运用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参照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对电焊作业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风险削减措施。

关键词:加强监管,电焊作业,危害因素,风险削减

参考文献

[1]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作业风险分析及控制 篇8

关键词:建筑企业,资金,构成风险,风险控制

一、关于建筑企业风险的定义及构成因素分析

由于人类对未来的认识水平有限,无法准确预测其未来的结果如何,对未来发生的事总会有一些不可预知性,这种不可预知性就是一种风险。例如,我们投资股指期货的时候,在你买入或者卖出的时候,风险就伴随着你的资金。在经济学上,企业或者机构在投资某个项目时,在其努力将目标实现的经营活动中,将会遇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或事件,这些因素或事件发生的概率大小及其对经营活动的影响程度是无法事先预知的,进而会影响到企业目标实现的程度。这种客观存在的,将会对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或者事件就是风险。

风险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这三部分构成,这三个要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风险的存在、发展、发生和结果。风险因素有很多分类,一般来说主要是物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和心理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是造成生命或财产损害的偶发事件,这种事件的发生即使是非常小的概率,一旦发生,就会造成损害,是造成损害的直接原因。

损失是指某种事件不管你愿意或不愿意,发生后会给企业、组织或个人造成了物质财富的减少以及精神上的痛苦。损失一般有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两种,比如一个生产经营业企业不幸发生了火灾,厂房烧毁是直接的损失;但是由于厂房的烧毁,结果造成工人不能上班,无法生产产品,由于没有产品造成的损失就是间接损失。

风险是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三者构成的统一体,风险因素引起或增加风险事故;风险事故发生可能会造成损失。

二、建筑施工企业在资金运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在资金运营中的主要风险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投标工程不做评估,认为只要能中标就能获得利益。由于建筑行业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的行业,在市场竞争中,为分得一块蛋糕,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往往不计成本,一旦有新项目上馬,立即进行投标,不对项目的收益与风险进行评估,一旦一个项目资金投入时间过长,资金无法及时收回时,就会形成资金积压,资金的投资效率低下,也会增加资金的风险。

(二)资金分散。从资金管理的角度上看,建筑施工企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许多企业对下属项目部普遍采用的是项目经理管理负责制度,企业对工程项目的控制力弱,项目资金管理往往由项目经理说了算。由于各个项目分散,很多时候公司对项目部鞭长莫及,这也是目前建筑施工企业资金难以管理、容易造成风险的主要原因。

(三)财务信息失真,不能反映真实情况。现在的项目负责制的情形下,由于各方利益的关系,部分项目经理,甚至财务经理或者财务人员为了自身利益,出于不同目的的考虑,造成了财务信息不真实、不完整及不透明现象,从而导致企业的高层决策者难以获得准确的财务信息,从而形成财务风险。

(四)内部监管不力。由于目前的施工企业主要实行的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分散,从而给监控带来难度。在实际工作中,财务人员迫于项目经理的压力,摈弃财务的相关制度,违背原则办事,这些都会给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安全带来风险,特别是对于大额资金的拨付,如果财务制度浮于表面,走过场,则将会对企业的资金置于险地。

三、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中的风险控制

建筑施工企业在资金运营管理中,要综合考虑效率与风险的问题,资金在追求使用效率的时候,需要对风险进行评估,要在保障资金安全的情况下追求其使用效率。为了提高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控制好资金的风险,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估。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可以进行投标的项目很多,在投资某个项目时,需要对各个投资项目进行综合的分析评估,找出对企业最为有利的投资组合,如项目投标前,要对投资方进行认证,主要从投资方的实力、信用、投资资金的到位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同时,要对项目中标后的资金回收情况进行评价,防止资金套牢。在投资于高风险的项目时,要把风险控制在自身企业可以承担的范围以内,避免遭受灭顶之灾。

(二)制定项目预算计划书,严格按预算执行。在项目中标后,企业的财务人员要和项目经理密切配合,对中标项目要制定一个详细的预算书,并尽量细化。在预算中要充分考虑到资金的投入及收回时间,如购买材料的购买与支付工资等内容,项目上马后要考虑中标地的天气、环境情况,也要考虑当地投资品的供应情况,防止项目上马后因各种风险的发生从而导致资金不够、开支过大、工期延长等无法控制的现象。

(三)盘活资产,尽可能地快速回笼资金。在建筑企业的资金运营中,现金才是最为重要的,其关系到企业的生死之道,因此,要加强对资金的回收。建筑施工企业要针对不同的客户信用情况制定不同的策略,并尽可能地缩短客户的资金支付延长期,减少不必要的风险。对已完工的建筑安装工程,要及时督促投资方进行项目的验收与移交,并及时收回垫付资金,对发生的过期应收账款,更要加强催收,多渠道、多措施回收欠款。

(四)加强监督,防止资金逃出监管。在建筑施工企业内,要设立监管部门,对资金的使用运营情况进行全方面的督促,特别是要防止个别特权人物利用职务之便,将企业资金转移,从而逃出监管,让企业承受巨大风险。在监管上,有采取多方位的措施,健全财务制度,对项目部有大额资金使用的时候,需要上报总部进行批准审签。另外,需要实时监管各个项目部资金的使用,定期、不定期地对项目的资金使用进行审计,防止资金出现风险。

总之,资金的安全是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投资时首要考虑的问题,如何安全、高效地使用建设资金,防范风险是其发展中必须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只有加强对资金的安全管理,才能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为今后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杨羽.基于Fuzzy-AHP方法的建筑项目风险评价.科技成果纵横,2011.

[2]胡兴福,建筑施工项目风险来源及风险因素的实证分析.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

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 篇9

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
a.b.c.本表由安全员根据公司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安全员的支持性文件)、结合现场情况调整后,在项目开工后 15 日内报公司工程管理部。

柯利达装饰

公司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中列入的“重大风险”,且现场有这项活动的,必须列为项目部的“重大风险”“管理方式”项目部可以自行制定。,作为一个完整的策划,本表的附件应包括:现场电箱、固定设备和灭火器材分布图、公司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项目部制定的“管理方案”和“应急预案”。▍地址: 地址: 危 1 险 源 危险源分类 违章作业 违章作业 违章指挥 违章作业 管理 缺陷 违章作业 有害作业 违章作业 可能导致 的 事 故 坠落/伤害/ 触电等 起重伤害 /触电等 高处坠落 触电 火灾、爆炸 危险 级别 现 有 控 ▍日期: 日期: 制 措 施 年 月 日 危险 顺序 5 3 2 4 1 9 6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 序 号 作业活动

未使用或不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特种作业无证操作 未经同意 拆改防护设施 未达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在易燃易爆物品上方、周围违章 焊割作业 电焊烟尘及电弧光 化学危险品未按规定使用、存放(如易燃性涂料未分开存放)

重大 安全员做好发放记录和日常检查 重大 重大 重大 编制“质量、环保、安全管理计划”时确定特种作业 人员,安全员负责验证,杜绝无证人员从事特种作业 必须编制“安全防护管理方案 安全防护管理方案” 安全防护管理方案 设备总容量 50KW 及以上 必须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1 一.安全管理 2 2 四.高处作业 3 五.施工用电 3 4 5 6 7

4

七.焊接作 业 九.危险品使 用和存储

焊接作业安全管理方案” 重大 制定“焊接作业安全管理方案 焊接作业安全管理方案 加强个体防护

电焊尘肺、重大 电焊性眼炎和皮炎、火灾/爆炸 滑石粉尘肺/重金属 元素中毒/中署 食物中毒

5

重大 仓管员负责危险品的贮存、发放、使用的控制管理

十五.其它施 6 工作业活动 7 十六.生活 区

8

有害物质 滑石粉粉尘、重金属元素、高温 作业环境 35ºC 作业

重大

加强个体防护

7

以上

9

变质食品

管理缺陷

重大 制定管理方案和紧急预案

8

▍判别依据:①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②曾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③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④直接观察到的危险; 编制: 安全员(员工代表)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 ▍安全员(员工代表): ▍审核人: ▍审批人:

(修订日期:2005 年 5 月 28 日)




风险及成本控制(范文模版) 篇10

项目部成立时,由系统集成部经理和项目经理任命风险和成本控制工程师。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控制、跟踪、分析和考核等的管理活动,以强化经营管理,完善成本管理制度,提高成本核算水平,降低工程成本,是实现目标利润、创造良好经济效益。负责整个项目过程中的预算、决算。对期间的费用发生记录,做好相应的风险防范。每周向系统集成部经理和项目经理汇报项目的费用发生情况。风险和成本控制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工程设计主要风险及管控措施

项目立项后,能否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建设进度,节省工程投资,设计工作十分重要。根据国家规定,一般工程项目设计可按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进行,对于技术上复杂、在设计时有一定难度的工程,可以按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进行。

1.初步设计

系统集成部接受到销售部的委托时,由系统集成部完成项目的初步设计,或者委外设计。该环节存在的主要风险是:(1)销售人员获取项目的信息不完全(比如:项目的安装方式、项目安装的地点场地情况等等),而导致设计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多从而出现较大的偏差。(2)设计人员对相关信息资料研究不透彻,初步设计出现较大疏漏。(3)设计深度不足,造成施工组织不周密、工程质量存隐患、投资失控以及投产后运行成本过高等。主要管控措施:

(1)系统集成部提供设计所需资料的模板,销售负责填写,安装模板上的所需信息填写完成后。系统集成部负责提供设计方案。否则不予提供。定期系统集成部对销售进行一定的技术培训。

(2)在1MW以上比较重大的工程设计过程中,系统集成部组织一个小的会议,详细的讨论分析信息材料。然后分工明确针对项目进行设计,尽量减少由于信息偏差导致的设计失误。

(3)特别情况需要委外设计的话,委外设计引入竞争机制,尽量采用招标方式确定设计单位,根据项目特点选择具有相应资质和经验的设计单位。系统集成部协助设计。

(4)建立严格的初步设计审查和批准制度,通过严格的复核、专家评议等制度,层层把关,确保评审工作质量。在初步设计审查中,技术方案是审查的核心和重点,1MW以下的项目必须经过系统集成部经理进行审阅批准方可对外。1MW以上重大技术方案必须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报系统集成部经理审阅,组织设计人员共同讨论,由系统集成部经理批准方可对外。

(5)关注初步设计规模是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任务书一致。若有偏离及时进行修正。

(6)对初步设计的方案进行经济分析,有效控制项目的成本。

2.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设计主要是通过图纸,把设计者的意图和全部设计结果表达出来,作为施工建造的依据。该环节存在的主要风险是:(1)概预算严重脱离实际,导致项目投资失控;(2)工程设计与后续施工未有效衔接或过早衔接,导致技术方案未得到有效落实,影响工程质量,或造成工程变更,发生重大经济损失。主要管控措施:

(1)建立详细的概预算编制与审核制度。概预算的编制要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政府有关建设和造价管理的各项规定和标准,完整、准确地反映设计内容和当时当地的价格水平。系统集成部应当组织工程、技术、经济等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概预算的编制,然后报系统集成部经理进行初步审核;最后报公司领导最终审核。重点审查编制依据、项目内容、工程量的计算、定额套用等是否真实、完整和准确。如发现施工图预算如超过初步设计批复的投资概算规模,应对项目概算进行修正,并经系统集成部经理审批。

(2)建立严格的施工图设计管理制度和交底制度。在对施工图设计进行审查时,应重点关注施工图设计深度能否满足全面施工及各类设备安装要求,施工图设计质量是否符合国家和行业规定,各专业工种之间是否做到了有效配合等。施工图设计基本完成后,应召开施工图会审会议,由业主单位、总包单位、监理单位等共同审阅施工图文件,总包单位应进行技术交底,介绍设计意图和技术要求,及时沟通问题,修改不符合实际和有错误的图纸,会议应形成书面纪要。(3)制定严格的设计变更管理制度。设计单位应当提供全面、及时的现场服务,避免设计与施工相脱节的现象发生,减少设计变更的发生。对确需进行的变更,应尽量控制在设计阶段,采用层层审批等方法,以使投资得到有效控制。若在施工后期由于客观因素导致设计变更,由总包单位向监理提供书面证明材料。经监理签字后报业主。(4)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管理要求执行各项设计报批要求,在一般情况下,上一环节尚未批准的,不得进入下一环节,尽量避免出现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现象。(5)特殊情况下可以引入设计监理,提高设计质量。

二、工程招标、投标环节的主要风险及管控措施

总包单位工程招标是指总包单位在总包合同签订后,依照法定程序,以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等方式,鼓励潜在的投标人依据招标文件参与竞争,通过评标择优选定中标人的一种经济活动。实行招投标是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相关工作公开性、公平性、公正性和透明度的重要制度安排,是防范和遏制工程领域商业贿赂的有效举措。工程招标一般包括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和定标五个主要环节

1.招标主要管控措施

(1)总包单位应当按照《招标投标法》、《工程建设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本着公开、公正、平等竞争的原则,建立健全本单位的招投标管理制度,明确应当进行招标的工程项目范围、招标方式、招标程序,以及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等各环节的管理要求。

(2)工程立项后,对于是否采用招标,以及招标方式、标段划分等,应由分包单位工程管理部门牵头提出方案,报经总包单位招标决策机构集体审议通过后执行。第三,总包单位确需划分标段组织招标的,应当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提出专业意见;划分标段时,应当考虑项目的专业要求、管理要求、对工程投资的影响以及各项工作的衔接,不得违背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招标设计方案,将应当由一个承包单位完成的工程项目肢解成若干部分发包给几个承包单位。

第四,招标公告的编制要公开、透明,严格根据项目特点确定投标人的资格要求,不得根据“意向中标人”的实际情况确定投标人资格要求。总包单位不具备自行招标能力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招标机构代理招标。

第五,总包单位应当根据项目特点决定是否编制标底;需要编制标底的,标底编制过程和标底应当严格保密。2.开标、评标和定标

投标工作结束后,总包单位应当组织开标、评标和定标。该环节存在的主要风险是:开标不公开、不透明,损害投标人利益;评标委员会成员缺乏专业水平,或者总包单位向评标委员会施加影响,致使评标流于形式;评标委员会成员与投标人串通作弊,损害招标人利益。主要管控措施:

第一,开标过程应邀请所有投标人或其代表出席,并委托公证机构进行检查和公证。

第二,依法组建评标委员会,确保其成员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并具备招标项目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在中标结果确定前应当严格保密。评标委员会成员和参与评标的有关工作人员不得私下接触投标人,不得收受投标人任何形式的商业贿赂。第三,总包单位应当为保证评标委员会独立、客观地进行评标工作创造良好条件,不得向评标委员会成员施加影响,干扰其客观评判。第四,评标委员会应当在评标报告中详细说明每位成员的评价意见以及集体评审结果,对于中标候选人和落标人要分别陈述具体理由。每位成员应对其出具的评审意见承担个人责任。

第五,中标候选人是1个以上时,招标人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权限,由决策机构审议决定中标人。

3.签订合同

中标人确定后,总包单位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同中标人订立书面合同,双方不得另行订立背离招标文件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总包单位应当制定工程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在工程合同管理和履行中的职责,严格按照合同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第二,总包工程施工合同、各类分包合同、工程项目施工内部承包合同应当按照国家或本总包单位制定的示范文本的内容填写,清楚列明质量、进度、资金、安全等各项具体标准,有施工图纸的,施工图纸是合同的重要附件,与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三,总包单位应当建立合同履行执行情况台账,记录合同的实际履约情况,并随时督促对方当事人及时履行其义务,总包单位的履约情况也应及时做好记录并经对方确认。

三、工程建设

工程建设指的是工程建设实施,即施工阶段。建设成本、进度和质量的具体控制主要就在这一阶段。

(一)施工质量、进度和安全的主要管控措施

总包单位应按设计和开工前签订的合同所确定的工期、进度计划等相关要求进行施工建设,并采用科学规范的管理方式保证施工质量、进度和安全。该环节存在的主要风险有:盲目赶进度,牺牲质量、费用目标,导致质量低劣,费用超支;质量、安全监管不到位,存在质量隐患。主要管控措施如下。1.在工程进度管控方面:

第一,监理单位应当建立监理进度控制体系,明确相关程序、要求和责任

第二,承包单位应按合同规定的工程进度编制详细的分阶段或分项进度计划,报送监理机构审批后,严格按照进度计划开展工作。制定的进度计划应当适合建设工程的实际条件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并与承包单位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的供应计划协调一致。确需调整进度的,必须优先保证质量,并同总包单位、监理机构达成一致意见。

第三,承包单位至少应按月对完成投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比,工程的实际进度与批准的合同进度计划不符时,承包单位应提交修订合同进度计划的申请报告,并附原因分析和相关措施,报监理机构审批。2.在工程质量管控方面:

第一,承包单位应当建立全面的质量控制制度,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单位质量控制体系进行建设,并在施工前列出重要的质量控制点,报经监理机构同意后,在此基础上实施质量预控。质量控制点中的重点控制对象包括:人的行为,关键过程、关键操作,施工设备材料的性能和质量,施工技术参数,某些工序之间的作业顺序,有些作业之间的技术间歇时间、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影响的施工方法等。

第二,承包单位应按合同约定对材料、工程设备以及工程的所有部位及其施工工艺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检查和检验,定期编制工程质量报表,报送监理机构审查。关键工序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第三,监理机构有权对工程的所有部位及其施工工艺进行检查验收,发现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应当要求承包单位立即返工修改,直至符合验收标准为止。对于主要工序作业,只有监理机构审验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3.在安全建设管控方面:

第一,总包单位应当加强对施工单位的安全检查,并授权监理机构按合同约定的安全工作内容监督、检查承包单位安全工作的实施。此外,总包单位不得对承包单位、监理机构等提出不符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要求,不得压缩合同约定的工期。总包单位在编制工程概算时,应当确定建设工程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第二,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总包单位。

第三,承包单位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依法建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制度,细化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承包单位应当对所承担的建设工程进行定期和专项安全检查,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

施工过程中的造价控制主要体现在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和工程款结算方面,可参见“工程价款结算”部分。

(二)工程物资采购的主要管控措施

工程物资包括材料和设备。为了保证项目顺利进行,需要按照施工进度需要,及时购置材料和设备。材料和设备采购一般占到工程总造价的60%以上,对工程投资、进度、质量等具有重大影响。

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工程物资采购过程控制不力,材料和设备质次价高,不符合设计标准和合同要求,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

第一,重大设备和大宗材料的采购应当采用招标方式。第二,对于由承包单位购买的工程物资,总包单位应当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工程物资符合设计标准和合同要求。1,在施工合同中,总包单位应具体说明建筑材料和设备应达到的质量标准,明确责任追究方式。2,对于承包单位提供的重要材料和工程设备,应由监理机构进行检验,查验材料合格证明和产品合格证书,一般材料要进行抽检。未经监理人员签字,工程物资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安装,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3,运入施工场地的材料、工程设备,包括备品、备件、安装专用工器具等,必须专用于合同工程,未经监理人员同意,承包单位不得运出施工场地或挪作他用。

(三)工程价款结算的主要管控措施

总包单位与承包单位之间的工程价款结算是建设期间的一项重要内容。该环节存在的主要风险是建设资金使用管理混乱,项目资金不落实,导致工程进度延迟或中断。

第一,总包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工程价款结算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和职责权限划分,并切实遵照执行。财会部门应当安排专职的工程财会人员,认真开展工程项目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

第二,资金筹集和使用应与工程进度协调一致,总包单位应当根据项目组成(分部、分项工程)结合时间进度编制资金使用计划,作为资产管控和工程价款结算的重要依据。

第三,总包单位财会部门应当加强与承包单位和监理机构的沟通,准确掌握工程进度,确保财务报表能够准确、全面地反映资产价值,并根据施工合同约定,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办理工程价款结算。总包单位财会部门应认真审核相关凭证,严格按合同规定的付款方式付款,既不应违规预支,也不得无故拖欠。

第四,施工过程中,如果工程的实际成本突破了工程项目预算,总包单位应当及时分析原因,按照规定的程序予以处理。

(四)工程变更的主要管控措施

工程建设周期通常较长。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某些情况发生变化,如总包单位对工程提出新要求、出现设计错误、外部环境条件产生变化等,有时需要对工程进行必要变更。工程变更包括工程量变更、项目内容的变更、进度计划的变更、施工条件的变更等。该环节存在的主要风险是现场控制不当,工程变更频繁,导致费用超支、工期延误。

第一,总包单位要建立严格的工程变更审批制度,严格控制工程变更,确需变更的,要按照规定程序尽快办理变更手续,减少经济损失。对于重大的变更事项,必须经总包单位、监理机构和承包单位集体商议,同时严加审核文件,提高审批层级,依法需报有关政府部门审批的,必须取得同意变更的批复文件。

第二,工程变更获得批准后,应尽快落实变更设计和施工,承包单位应在规定期限内全面落实变更指令。

第三,如因人为原因引发工程变更,如设计失误、施工缺陷等,应当追究当事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第四,对工程变更价款的支付实施更为严格的审批制度,变更文件必须齐备,变更工程量的计算必须经过监理机构复核并签字确认,防止承包单位虚列工程费用。

四、工程验收管控措施:

竣工验收指工程项目竣工后由总包单位会同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以及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等,对该项目是否符合规划设计要求以及建筑施工和设备安装质量进行全面检验的过程。竣工验收环节存在的主要风险是:竣工验收不规范,质量检验把关不严,可能导致工程存在重大质量隐患;虚报项目投资完成额、虚列建设成本或者隐匿结余资金,竣工决算失真;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未及时进行估价、结转。

第一,总包单位应当健全竣工验收各项管理制度,明确竣工验收的条件、标准、程序、组织管理和责任追究等。

第二,竣工验收必须履行规定的程序,至少应经过承包单位初检、监理机构审核、正式竣工验收三个程序。正式竣工验收前,根据合同规定应当进行试运行的,应当由总包单位、监理单位和承包单位共同参与试运行。试运行符合要求的,才能进行正式验收。正式验收时,应当组成由总包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组成的验收组,共同审验。重大项目的验收,可吸收相关方面专家组进行评审。第三,初检后,确定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承包单位应及时通知总包单位,总包单位会同监理单位初验后应及时对项目价值进行暂估,转入固定资产核算。总包单位财务部门应定期根据所掌握的工程项目进度核对项目固定资产暂估记录。

第四,总包单位应当加强对工程竣工决算的审核,应先自行审核,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实施审计;未经审计的,不得办理竣工验收手续。

第五,总包单位要加强对完工后剩余物资的管理。工程竣工后,总包单位对各种节约的材料、设备、施工机械工具等,要清理核实,妥善处理。第六,总包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及时收集、整理工程建设各环节的文件资料,建立工程项目档案。需报政府有关部门备案的,应当及时备案。

上一篇: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毕业中文简历下一篇:议论文中的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