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主学习模式的自查

2024-10-09

对自主学习模式的自查(共8篇)

对自主学习模式的自查 篇1

对自主学习模式的认识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学习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有主动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我认为自主学习有很多好处。

一、自主学习能使学生的主人地位得到保证

自主学习突出了学习的主动权,课堂上不再是教师一统天下,而是学生围绕学习主题,提出问题,或共同讨论,开动脑筋,利用各种感官,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中,学生成了真正的主人。

二、自主学习能保护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可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经常无意识地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的扼杀,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受好奇心的驱使学生会问许多稀奇古怪的问题,教师应该给予重视和鼓励,不要害怕和阻止学生的“好问”,不要讽刺和贬低学生的“怪问”;教师要培养和表扬学生的勤于提问,不要限制和压抑学生的“多问”;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而且问得颇有见地、切中要害。从根本上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教师还应深入学科知识,创造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深奥道理,激发、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三、自主学习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主动掌握整个学习过程,自发、自觉地投身学习,自己对自己负责,学习的主动性会大大增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很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比学生在教师的强迫下学多少知识都更可贵。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保障进一步的自主学习,二者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使学生受益无穷。在学习过程中,明确目标,开阔思路,丰富想象;需要学生根据学习情况不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与学习方式;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力和应变力;需要学生不断克服困难,不怕挫折,具有敢于怀疑,敢于成功的精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培养了良好的学习品质。自主学习,还可以使学生走出传统,走出书本,求真务实,勇于进取,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育的目的已不再是单纯地教给学生各类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实现自我发展。

对自主学习模式的自查 篇2

关键词:高校体育,自主协作,教学模式,自主学习

经过长达数十年的改革,我国高校体育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是在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体育教育依然受到不小的挑战,还是有很多和社会发展适应度不够的问题。总体来说,体育教育需要及时改变以“师教生学”为主的模式,转而让学生主动地、富于创造性地学习,以求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与体育文化素质,使之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具自主性。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所采取的研究对象包括了福建农林大学、集美大学、福州大学、仰恩大学在校本科学生,研究时间是2013年9月至12月。(见表1)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综合整理报纸、杂志、纸质期刊及中国期刊网上与体育教学、自主学习有关的内容。

1.2.2 实验法

按照自主学习的有关理论,分析采取自主协作的班级与常规教学方法下的班级在教学模式及教学成果上的差异。在实验组和对照组教学内容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对照组上课依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实验组上课依自主协作式教学模式进行。当实验完成之后,参考教师所做的运动技能成绩评定。

1.2.3 问卷调查法

当实验全部结束时,对其中26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自我效能、内在价值、认知策略几个方面加以了解。

2 研究结果和分析

2.1 自主协作体育教学模式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初步解析

2.1.1 何为自主学习能力

能力意为 完成一项 活动时个 体具有的 心理特征 ,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则着意于强调它是在学生自我意识前提下,经过不断学习而产生的,并非先天自有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下述特点。首先,需要完成从他控到自控的转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始时需要借助教师的辅助才能得到,但因为技能的增加与经验的进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得到的判断与评价日益增加。其次,自主学习能力会逐渐熟练,从最初的生疏变为熟练,直至最后的自动化,这种变化同体育技能的掌握变化是一致的。最后,一元能力 逐渐变为 多维能力 ,因为技能 的增加与 经验的进步,学生从某方面学习活动中的调节及反馈结果中可以得到更丰富的内容。

2.1.2 自主协作体育教学模式的阐释

自主协作体育教学模式中涵盖了学生小组划分、教师有效辅助、学生自主协作、双方评价总结等项环节。从构成要素上来分析,自主协作体育教学模式包括:(1)起到协作作用的小组,不同的小组组成方式,会到最终的学习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一般情况下,协作小组人数在8~12人。(2)学生个体,学生是教学主体,在课堂上按照成绩、认知水平等因素被分配到不同的小组之内。(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无论如何是不能抹杀的,其对学习任务的安排、组织及调动功能会极大地影响到教学成果。(4)教学环境,意为教师通过学校客观条件,给学生提供的服务氛围,其中有物质硬件条件与精神软件环境之分。

2.2 高校自主协作体育教学模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自主协作体育教学模式从某种程度上使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极大改变,增强了身心协调状态与运动潜力,同时让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促进了高校学生群体的社会化进程。而至于高校自主协作体育教学模式会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造成怎样的影响,则需要依靠调查结果来说明。

2.2.1 高校自主协作体育教学模式与自我效能

所谓自我效能,意为学习者对自己能否顺利完成某种行为进行推理判断。当学生拥有强烈的自我效能认知时,付出行动就会更加用心。当出现体育学习障碍时,自我效能感强的人比自我效能感弱的人更容易坚持下来。可以说,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是完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条件之一。而在高等院校自主协作教学模式里面,交流与协作、比赛与竞争,都会让这种自我效能无形中得到提升。通过数次研究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表现能够看到:自主协作教学模式对于学生自我效能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而再参考调查问卷中的几个问题:我能否理解这节课的内容?我能否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我是否相信我的体育水平提高了?等等,实验组的学生也明显更有自信。应该说,在高等院校自主协作体育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感明显降低,而更加倾向于小组成员内的协作状态,这样学生的责任感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空间也更加广阔。另外,因为教学模式的改变,评价标准相应变化,这使得所有学生都能平等地分享成功所带来的喜悦感,从而有利于兴趣的长久保持,这也是自我效能提升的一个促进原因。(见表2)

2.2.2 高校自主协作教学模式与内在价值

学生内在价值主要表现于对知识及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发散思维,促进理论与实际产生联系,让学生可以学以致用。我们在上课之前考虑应用哪种教学模式时有必要将内在价值的形成当作重要参考项。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起来,自主协作体育教学模式在这方面的优势比较明显,通过良好的教学过程、愉悦的心理及生理体验,学生会逐渐对体育产生兴趣,对体育课加深理解,并让这种兴趣和理解长久保持下去,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从反馈效果来看,高校对自主协作教学模式并不注重,起码是并不专注于运动技能形成的表层价值,而是将精力放到学生认知能力培养及情感体验获得的深层价值上,这种注意目标的转变,让学生的价值观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见表3)

2.2.3 高校自主协作教学模式与认知策略

学生的认知策略主要包括在知识面前的方式、方法、技巧。其主要内容包括,首先是个体对自身在学习内容面前表现的认知,如个体与群体的差异点、个体的兴趣爱好、认知缺欠等的认知。其次是个体对认知材料的了解,如体育器械、训练场地影响因素的认知。最后是个体对认知目标的了解,因为目标的不同,学生的表现过程及学习成果也会存在差别。这些都是认知策略的组成部分,而高校学生若想有效提升认知策略,这和教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因为教学模式的不同,学生对于方法和技巧的掌握会产生不同表现效果。通过观察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成果,再加上调查问卷反馈,可以发现,在自主协作教学模式下,教学气氛普遍活跃。比如在上课开始阶段,教师组织学生自主编排热身操,并进行有效评价,而在接下来的练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借助小组协作的办法正确认识自身的个体表现、认知目标、认知材料,从而克服认知不足,提高自主学习积极性。而学生也完全可以通过小组成员合作的办法自主探讨课程练习方案,完成学习、健身计划的制订工作,自主学习能力将会得到极大增强。(见表4)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文中通过对比观察等办法对自主协作教学模式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因为教学模式的变化,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文中所指称的自主协作教学模式,在培养学习主动性、促进个体参与度、提高交流与合作应用效果方面都有或大或小的成效。在增强自我效能感、内在价值以及认知策略三个方面,同传统教学模式比起来具有很大优势。首先,在自我效能方面,学生自我意识在自主协作模式下的觉醒,带动了他们的体育责任感,使其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应对每一次理论课程及实践训练。其次,在内在价值这一点上,自主协作教学模式能够带给学生愉悦的心理及生理体验,使学生逐渐对体育产生兴趣,对体育课加深理解,并让兴趣与理解从课堂中延伸到课堂外,这可以使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长久应用。最后,在认知策略这一点上,学生对于个体表现、认知目标、认知材料可以有更为深刻的了解,从而取长补短,完善自我。此外,自主协作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理性地应对体育竞技焦虑与自我心智失调的问题,也可以从侧面帮助建立完善的自主学习能力体系。

3.2 建议

对自主学习模式的自查 篇3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以新的教学观念为先导,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依据,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为主题,更新教育观念,体现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充分发挥“模式”的整体功能,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合作性,使学生的自主创新的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1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学生所拥有的巨大潜能, “蹲下来与学生交流”,采取平等、宽容的态度,积极引导,鼓励并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努力营造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课堂氛围,尽可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大胆想象,积极思维,主动探索,发挥自己多方面的潜能。

2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给他们鼓励,为他们树立自信心,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1依据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数学是一门探索模式的学科,数学的任务之一就是探索现实世界中的各种模式。数学是人们在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应用的课程,这一过程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2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基本理念,部分内容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3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小学生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来自与对外界尝试探索性的活动,而学生用自己的学习方式探究新知,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4依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他们具有创造和探索的潜能。

5依据活动教学理论。活动教学理论认为儿童只有具体地和主动地参与活动,使客体在活动中充分得到内化,这样才能真正得到发展。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索”应遵循的原则

1全体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面发展,为每个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提供有效途径。

2独立性原则:在教学中,应充分注意每个学生的特殊性,放手让学生决定自己的探索方向,选择自己的探索方向,选择自己的方法,独立的进行探索。

3主动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过程中要使学生主动参与、自觉探索、全身心投入。

4合作性原则:既要充分表现自主性,又要体现协作性。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彼此互通独立性见解,互相合作与讨论,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与全面。

5情意性原则:了解学生的感受,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其知、情、义、行的和谐发展。

6创造性原则:激励学生乐于并善于发现问题,质疑问难,激发学生好奇心,开拓学生思路,引导学生发现,敢于对问题提出新设想。

五、“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结构程序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与一个对学习者来讲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2自主学习,探究新知。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方式,自由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教师还要重视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在合作交流中学生互相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问题。

3实际应用,深化知识。为巩固新知,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上,根据由浅入深的原则,设计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及创新练习,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4自主小结,促进构建。在课程结束前,可以让学生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或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目的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抽象、概括及初步的思维能力、空间观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目的。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篇4

摘要:新课改要求学生从被动、依赖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自主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主要是:激趣,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质疑,让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学习信息反馈等。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主要是:转变教学理念;激发学习动机;加强思维训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操作程序,实施策略

21世纪人类迎来了一个经济全球化、信息多样化、通讯便捷化、教育终生化日趋深刻的社会。为了适应这种多变的社会环境,每个社会个体都应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新环境下自我寻求答案以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因此,未来社会将日益显现出“学习化”与“创造性”的特点,这必将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主学习作为一种能力,对学生的毕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作为一种手段,它是实现教育效率和效果的捷径。卢梭也是自主学习的拥护者。他提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毫无疑问,这是一切良好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由此可见,自主学习是一切学问的开端。我国《论语》中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论述,就是强调自主思索的作用。自主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之一,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一、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影响特定教学目标达成的教学活动诸要素,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形成的,以教学程序为其表现形式的一种实践活动结构。它将教学的诸因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具有可操作性、完整性、中介性、针对性等特点。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是一种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指导的教学模式。它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发展的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指导。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理论依据:

(一)构建主义理论

构建主义者认为,正确的教学模式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

(二)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家罗杰斯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其实质是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他认为教学方法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教学应是一种辅助者与学习的主人之间的关系,学生应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三)最近发展区理论

第1页(共7页)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什么内容应该有学生先学,做出了明确的划分,为在教学中选择自主学习内容和确定教学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他的原则是:如果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在他们已有发展区之内,就应该让学生通过自学来解决;如果学生学习的内容超出了他们现有的发展区,那么就需要教师在旁指导,或需要学生一定时间的摸索。

二、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要求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绝不是个别教师在某个学科在较短时间内所能完成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广大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动态把握自主学习进程,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探索新的教育教学管理策略,寻求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和学习内容的安排以及学习方法的指导。

(一)在教学观上,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学活动的主宰,学生是教师知识传授的对象。课堂上,老师站在讲台上严肃认真地讲解,学生规规矩矩的坐在座位上专心听讲。老师讲的知识点,学生掌握了,就达到教学的目的了。这样教学活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注视了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学生对老师则敬而远之,甚至关系紧张。很难向老师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自主学习的目的是创新教育,而这种师生关系严重地阻碍了学生个体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今天的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是一个能影响他人、指导学生领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不再只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应是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与学生一起交流的合作者;不再只是知道教书的匠人,而是拥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并付诸实践的研究者。即,不只是教会学生学什么、做什么,而应教会学生怎么学、怎么做,教会学生发展自己的精神世界,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这样,建立一个新型——平等、民主、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成为我们的必需,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

在现代教学改革中,对“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关系进行了重新的定位。认为教师的“教”的一切活动都必须适应学生的“学”,以学生的“学”作为起点与归宿。也就是说,最终以促进学生自主的学习与发展服务。在课堂教学这一舞台上,学生是一切活动的主体,是“主角”,教师是“配角”,是必需的指导者、辅助者与调控者。

(二)要动态把握自主学习进程

学习是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程。自主学习既是学习的目标又是学习的手段,因此,它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学生刚开始学的时候,通常由于知识较少,也没有经过自主学习的训练,必然在学习和自主学习两方面的进展都很缓慢,在很大的程度上仍然要依靠教师的指导。这也是由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小学生的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要在具体教学中考虑到。在自主学习的后期,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会将自主学习的策略内化,使之成为自动的过程。这一阶段学生学习过程会明显缩短,学生回自动、不断地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不断发展的过程,就是课程的内容目标得以不断实现的过程,并且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三、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面对着课堂教学的种种弊端,要想彻底改变课堂教学少、慢、差的现象,提高教学效率,关键是要优化学习过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学习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思维是学习的灵魂。因此,教师要研究认知规律,研究思维发展的规律,用多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时时进行积极思维活动。摸索出一种以育人为根本,以调动学生为核心,以培养能力为目的,以自学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激趣、导读,创造和谐、融洽、平等、最佳的求知氛围

“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是学不好的。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口,诱发他们的求知欲。可用语言激趣、情景激趣、谜语故事激趣等教学方法。创设与课本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索潜能和欲望有所指向。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后,就要引导学生明确这节课要学什么。把学习目标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为达成目标而积极主动地探索。在课堂中,教师要爱护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发言,给他们成功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如:在学生互相讨论时,教师可以走到学生中间,听他们发言,并鼓励那些不爱发言的同学,摸摸他的头说:“我很想听听你的理解,你能说一说吗?”或“没关系,你理解多少就说多少,说不出来的地方大家为你补充。”

教师有技巧的导学与和蔼亲切的话语,优美适度的身体动作与恰当丰富的表情,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教师的关系、热爱、期待、提示或肯定,并化为激烈的学习情绪活动,从而创造一个和谐、融洽、平等的课堂气氛,创造最佳的求知气氛,以顺利完成师与生、生与生之间感情的交流与知识的传递。

(二)自学、质疑,教师要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

自主学习,概括的说就是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在教学目标上,课堂学习目标由学生自主制定,教师仅在“那些指引终身的基本价值方面,始终要有极大的坚定性”。

2.在教学设计方面,教师要设计学案进行导学,让学生借助学案,尝试自学;反馈问题,合作解决;总结突破,探求学习规律。

3.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创造性地选用教学内容,为不同的学生提供或指导其去寻找不同程度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提出问题。

4.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学法指导,包括学习过程各环节的指导,提出提高学习能力的指导,发展非智力因素等。

5.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要建立开放性课堂,“解放学生的手,让他们去做;解放学生的口,让他们去说;解放学生的脑,让他们去想。”

此外,“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是我国古代圣贤对于学习、思考和疑问的关系所做的精神论述。在自主学习中,学生能够积极思维、主动质疑,就能一改“被动接受”的“万马齐喑”局面。这对他们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启迪学生的思维,点燃他们的智慧火花,对学习的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标志这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积极思考,去发现和开拓新的知识领域。所以教师应精心激疑、设疑:

激疑,力求制造悬念,使注意力集中,思维兴奋,有利于接受知识。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也可以是教师提出问题,但力求符合孩子的求知欲,正中下怀,使教学顺利展开。这就是设疑了。设疑也许学生的质疑不能包含学习重点的全部,因此,教师可将学习目的、重点难点都提炼成问题,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想学生发问。尤其对课文的关键语句更是得重锤敲打。设疑启发学生自学上一门教学艺术,其间我们要注意:

1.设疑要紧扣课文重难点。2.设疑要明确,要有启发性。3.设疑要难易适度。4.设疑要有递层性,问题由浅入深,联系紧密。5.设疑要扣紧学生已知与未知的交接点,紧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6.设疑要新颖有趣。7.设疑要对教材深入研究。

(三)讨论,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共同提高。

由于学生情况不同,其自学效果也不尽相同。通过自学,学生经过了自己的一番摸索,或是略有所悟,或是不得要领,或是全盘错误,这当再来听教师指导,印入与理解的程度一定比

较深刻。所以,训练讨论交流的合作学习方式,能最大限度地调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信息大容量、高频率地在课堂互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

讨论的形式,可以是全班的,也可以是小组的或领座的。讨论的内容,可以是教师的提问,也可以是学生的质疑。在讨论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地位,指导学生讨论的思路与表达方法,指导他们处理好独立思考和听取别人发言的关系,让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和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孔子曾说:“独学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合作学习也是课堂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在个人思考探索的基础上,开展同伴合作,小组讨论,解决个人思考探索中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合作学习也以采用讨论、竞赛、辩论等形式。让他们围绕教师提出或自己致意的问题交流自己的看法、观点,相互启发,相互促进。也可以采用组织学习互助组。互助组除了在上课讨论及自主学习中加强信息交流外,还在课外互助互学,共同提高。

(四)学习信息反馈与评价,检测学习效果

学习,是学生从无知到有知,从无能到有能的过程,那么,采用反馈手段,则是使这个过程正常运作的前提和保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活动情况,以便及时地,有针对性地给予必要的点拨,这就要求建立相应的信息反馈系统,有效的反馈机制是目标达成的必要保障。可以从以下方法:

1.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

尽量做到当天了解,以便根据作业情况和存在问题,或者对学生进个别指导,或者在课堂集中解答,不使问题累积起来。

2.课上留几分钟进行小练习

及时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也可即使发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针对他们的问题予以再一次的指导和帮助,直到克服困难,结局问题为止。在教学中,我发现利用课堂练习,及时反馈信息具有许多优越性。比如,信息传递最迅捷;有利于把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利用练习作业不会像课后作业那样增加学生的负担等。

3.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检查、评定

这一方法具有评定、反馈、预测以及激励功能。尤其是激励功能,它可以诱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在教学评价中,应坚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要关注教学过程,使评价在学生眼中不再是教师严厉目光下的“监督劳动”,而是学生活动的过程、学习的过程、正确认识自己的过程,是师生之间增进了解、共同反省教学经历,形成共同谋求改进教学方法的过程。

(2)教学评价要成为学生广泛参与的过程,要注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3)对不同性质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以及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

四、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是互相关联、互相渗透的。它是建立在学生浓厚学习兴趣和强烈内在需要的基础上的,是在学生对学习对象的主动操作、探索、检验、变革的自主活动过程中实现和完成的。学习的目标不仅在于获得知识,而是去探索人的价值观、活动方式以及培养认识能力。

(一)转变教学理念,树立新课改的教学思想

教师应转变陈旧的教育理念,从注重“填鸭式”的知识灌输与传授转变到“以人为本”的理念;应着力于学生的个性发展,长远发展,而非是“应试教育”。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得力,才能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充分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动机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1.激发求知兴趣,开启学生动机

在教学中,以激发学生兴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很探究之心,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浓厚兴趣,让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情感和愿望。此外,教师要不断提高起教学水平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技巧,精心营造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氛围,让学生大胆、主动求知。

2.适时进行激励,强化学习动机

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激励,以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激励的措施主要有:表扬激励。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多表扬,少批评。表扬要适度,要有的放矢;成功激励。教师可以用成功来“引诱”学生对下面的学习感兴趣。可采取分层指导,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经常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加强思维训练,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学会思考是学会学习的重要标志。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善于思考。

1.激活学生思维

比如,可采用实验法、提问法、多媒体演示法等创设问题情境,有效地启发、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从而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训练思维策略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和技巧,加强思维策略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比如,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索、自我质疑、科学猜想等,着力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创造思维,使学生掌握各种思维策略,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对象是学生,学生不是课堂上的“贵宾”,应该让他们自己动手烹调他们的“美味佳肴”。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也说过:“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所以,我们要时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自主学习的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把金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打开知识的大门。这课堂改革的道路是漫长的,可谓任重而道远。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尤其是教师自身的不断探索、实践、总结、交流与升华,实现师生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子华,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中国教育学刊,2005

[2]肖温雅,课程模式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育探索,2006

[3]范诗武,新世纪教师专业能力与教育行动研究,外国教育研究,2003

[4]郑金周,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5]杨小微,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钱源伟,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7]温寒江,论教师素质,燕山出版社,1991

[8]王宝祥,教师职业道德的建构与修养》,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

[9]高谦民,小学班主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0]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致谢

在我的毕业论文将要完成的时候,想要说的感谢很多。这篇并不太长的论文,不仅使我想到近半年来的艰辛工作,三年来的函授生活,更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一段时间的一个句号。在这段时间里,我从一个迷惘的学生成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

一次次的失败,一丝丝胜利的曙光,导师鼓励和指导引导我走过了这最重要的时光。仅以致谢的方式远不能表达我的感激之情,可以说没有恩师就没有这篇论文的完成!

本论文中的思想来源于许多方面,感谢文献图书的作者们、感谢出版社。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感谢我的朋友们,我认真地听取他们的意见,以使这篇论文表述更加清晰,对发现的问题给出更加合理的修改方案。祝愿他们笑容常伴,学业、事业双丰收!

对自主学习模式的自查 篇5

堂教学模式

工作单位:欢喜庄中学

作者:李红梅

2009.6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作者:李红梅工作单位:欢喜庄中学联系电话:553012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教师以及课堂教学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以往的“专制型”教学形式已经悄然而去,取而代之的是“民主型”课堂教学形式,学生课堂上的“被动型”学已逐步转变为“自主型”学,任务型教学模式深入课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来提高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实践,提高有效性

自从区教研室下发英语教学模式以来,我在课下一直潜心研究,精心揣摩,并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求课堂教学的创新性、趣味性与实用性。特别是去年在教研室的督导下,我在校新授了第六册的47课之后,失败的经验告诉我,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寻求一条新的适合学校实际学习的教学路线势在必行。为此我认真研究了区教研室的各种教学模式都离不开参与、合作与探究。现作总结如下:

一、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认识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是指通过教师的正确、科学、有效地指导,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相互间合作学习,并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研究,从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学习品质,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尤其是培养创新人格和创新性学习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三种学习方式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例如,探究学习既可能是自主的,也可能是他主的,既可能是个体探究,也可能是合作探究。由此可见,真正有效的学习方式应该是这三种学习方式的恰当组合,至于如何组合,则要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

二.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上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一)、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研究“教法”,更有必要研究如何指导学生的“学法”。首先,培养学生自主感知的习惯。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能使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如在听英文歌曲之前,告诉学生What will the song tell us ?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音乐,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

其次,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精神。我们英语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营创合作的氛围,相互合作的条件。让学生明白只有在大家的相互协助下,才能完成任务。如进行问卷调查、短剧表演、单词接龙、情景对白等等,这些教学活动只能在合作中才能完成。

再次,培养学生自主交流的意识。我们要给学生创造交流的机会,要设计好多种情景,鼓励学生在交流时带表情,伴以手势、动作,把生动中的交际场所活化在课堂上,让学生如同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所学的语言信息一样。

(二)、明确教师职责,帮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1、在情景中创设问题,把握时机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认知需要是学生学习中最稳定和最重要的动力。在学习一个新知识时,教师要创设认知需要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觉学习是解决新问题的需要,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探究的意识,激活探究的思维。

2、创设探究情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在设定的探究情景下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在合作中加强实践,降低焦虑感,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营造和谐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1、鼓励为主,树立信心。

在课堂上,对于不同层次的的学生教师一予以不同的要求,不同的评估方法,不同的鼓励话语。对于好的好学生要高标准,严要求,激励前进,培养学科“领头羊”,多说“Try Better.Good Best!”etc。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多关心,多爱护,当学生遇到困难而退缩时,教师要多说:“Try again!”“Try your best!”“Will you please try once more?”“I think you can!” “Never mind!Think it over!” etc.。当学生积极参与时,教师切忌频繁打断学生,而应尽量帮助其完成参与活动,并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OK!”“Good!”“Very Good!”“Excellent!”“Wonderful!”“Great!”“Well done!”etc.。教师要避免使用“You’re wrong!”“I’m sorry you’re not right!”等易挫伤学生自尊心的评语,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攻克英语的难关的决心,树立心里的优势。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乐于参与,主动参与,喜欢用英语和教师交流。

2.引导帮助,激发能力

教师不应该是满堂灌者,而应该是学生的帮助者,指导者。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在每天的英语课堂上都应适当抽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一些有去的“健脑”训练:A daily game(一日一游戏)A daily story(一日一故事);A daily performance(一日一表演);A daily guess(一日一猜);A daily report(一日一报道);A daily proverb(一日一言语);A daily performance(一日一表演);A daily English song(一日一首歌);A daily speech(一日一演讲);A daily discussion(一日一辩论);and so on。

(四).设置各种思考情境,发展学生发散思维

1.以疑激思,启发思维

例如在教学Book 4 Unit 7 Lesson 51时,能让大家看到一幅“长城”的画面,然后就以此画面让学生进行问答与讨论。学生的问题大致如下:What is it?Is it beautiful? Is it very long? Have you ever been there before? Will you go there in the future? 其中有一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What continent is it? 抓住这个时机导入新课。长此以往,学生在课堂上不但训练了听说能力,而且学会了自己动脑,自己参与讨论,无形之中,这种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鼓励广思,发展思维

例如在教学中Book 4 Unit 5 Lesson 37 时,首先呈现一幅“Flying Donuts”的画面,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设置了一个问题 :“What’s it made of ?”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以小组方式讨论出答案,然后又给出如下问题“What’s it called ? Why ?”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进行了快速阅读,并且大多数学生能立刻找出答案,然后在学生第二遍阅读之前给出如下问题“How can it go ?”“What does it use to do ?”让学生又带着这几个问题进行了第二遍阅读,经过两边阅读,学生对“Flying Donuts”有了进一步了解,同时增强了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在阅读理解全篇课文的基础上,有实施的设置如下问题“Do you like ‘Fly Donuts’?”“Will Danny’s invention really work ?”“Can

you think of an invention ?”“What’s it made of ?”“How does it work?”可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学生们众说纷纷,完全投入到所学情境中,又超越了教材本身。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充分的拓展。

(五).创设多种合作方式,激发学生探究创新

1.分组协作,培养合作精神

为了发展学生的英语思维,课堂教学中要有多种形式的合作学习从而实现课堂交往方式的多样化;课堂教学也应由单向的灌输,教授变成双向甚至多向,多维的立体交流,研讨协作。课堂学习形式如下:师——个(体),师——组,师——班,个——个,组——组,个——组,个——班,组——班。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教师主导调控作用的发挥,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参与率,而且学生在参与合作中动耳,动口,动手,动脑,合作多话,合作编话,合作表演,合作游戏。小组间的竞争,同学间的互帮互学及友善的鼓励,形成了立体的交互思维网络,激发了学生合作创新的潜能。

2.特种协作,挖掘潜能

如今,外语教育已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我们应跨越旧的目标,追求新的目标,诸如英语角,英语日,英语周,英语新闻,英语班会,英语聊天室,英语辩论等多种形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英语的机会,挖掘学生的英语学习潜能及创新潜能。例如:我曾经在班级举行过一次“英语聊天室”活动(Chatting in English),班上学生个个准备,人人参与,包括英语学习成绩不太好的的很投入,查找参考了大量的相关资料。聊天过程中,师生共同领略了西方人的幽默,同时又受到了深刻的德育教育,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愉快的语言实践中训练了听力和口语,挖掘了表演,朗诵,演讲等方面的潜能。

【结语】:就中学英语教学而言,在新课标提高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这一教改背景下,每位教师都面临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更适合于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发展的课堂教学方法,以极大地提高课堂效果”这一关键问题。实践证明,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为着手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提高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性,将促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并为其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基础英语教改论坛》主编:包天仁

2.丰润区教研室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阅读自主学习模式 篇6

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校语文教研组建立的“自主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是指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知识、发展智能。

一、模式的指导思想

我们在探索“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把“三个以”作为指导思想:

1.以学生为主体。只有当学生这一学习主体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学才能产生实效。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学为本,因学论教,从学生的学情(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特点等)出发,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2.以发展为主旨。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我们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方法定位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从而使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3.以活动为主线,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各种活动,特别是以师生、生生的合作性活动为主要形式,组织活动,让学生动起来,以活动促学习,以活动促发展,以活动增效益。

二、模式的操作程序

1、激趣导入。语文课的课前导入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形象、多样、新颖、简洁,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驱动学生的学习需要。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善于运用电教媒体、实物、挂图、范读、游戏等手段,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参与的欲望,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产生良好的教学心态和学习心态,心理准备充分,做到“课伊始,趣亦生”。

2、自主学习、合作参与

(1)导读提示。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在整体上让学生初步感知全文,了解课文内容,引导、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2)生生互动,合作学习。教师精心设计问题,组织学生采用适当的活动形式,让学生互相启发,相互交流,获得共识。在这一环节中,活动的主要形式有: ①小组学习,即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一组学生分工进行学习,然后组内交流,形成结论;②讨论,就是把学生分成两人、四人、六人一组,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进行讨论,获取共识;

(3)质疑问难,师生互动。在学生小组自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学习的 体会,并提出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由教师点拨或学生互相启发。这一环节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形成师生之间的知识、情感等信息的多向 交流。在这一环节中,活动的形式以常规性的问答以及学生之间的议论、争论为主。

3、总结拓展。

对自主学习模式的自查 篇7

可以肯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参与讨论和探究,在很大程度上达成学生的“三维目标”,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要考虑到学生对过程与方法的把握,更要贯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如在九年级《思想品德》3.3《民族精神代代相传》这一课,讲到“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知中华民族各民族的不同风采,我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从风土人情、服饰、食品、音乐、舞蹈、建筑等方面搜集材料,在课堂上让学生把搜集到的信息相互交流,然后大家畅谈感想,从而领略到中华各民族的不同风采和文化。

可是,很多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和所提倡的学习方式缺乏透彻的理解,误以为提倡的方式就是新课程,忽视了“三维目标”,误解了新课程的含义。目前一些课堂表明,很多教师盲目地使用自主合作探究方式,使“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流于形式,不仅使此堂课达不到相应的效果,而且导致学生日后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不以为然,甚至产生反感。可以说,很多教师走进了一个误区———“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这一误区不仅仅在课堂上有所体现,在备课、评课时也有所表现。

在新课程大力提倡新的学习方式的同时,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新课程就是开展小组合作探究,上一堂课就等于搞一两个合作探究活动。所以当一些新教师在开课前请教老教师的时候,老教师在指导的时候就会再三强调小组合作探究。这说明了一部分老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仍不透彻,因为新课程注重的应该是“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而不是合作探究的形式,这样也给新教师造成一个误导,使新教师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错误地认为新课程就等于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所以很多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考虑如何使课堂活跃起来,能有一个小组合作讨论的活动。

很多教师认为要上好公开课,准备课件是必须的,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形式的活动安排也是必须的,但是有些课堂并不需要小组合作探究,有些问题学生个人就可以回答,而教师也要安排一个小组合作讨论后再回答。例如一位老师在一次公开课教初一第一课《我上中学了》时,在导入新课环节,设计了以下提问:同学们来新学校好几天了,请谈谈你对学校第一印象。你交的第一个朋友是谁?你记住的第一个同学的名字是谁的?课堂上你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你为新集体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然后,让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后再回答。这些问题,学生个人完全可以作出回答,根本无须合作探究。而很多教师为了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盲目要求学生合作探究,要求学生展开小组讨论。

在一些课堂结束后,可当评课时被否定了其课堂实施的有效性后,一些教师就会表示怀疑:“使用了多媒体课件,也组织了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和新的教学手段,这样的课堂为什么不是有效的课堂?”课堂是否有效的关键并不是课堂的形式,还包括课堂内容,一堂课的形式再活泼,缺乏相应的内容,那也是失败的一堂课。要评论课的成功与否,应该以“三维目标”评价为标准。一般来说,不以落实三维目标为目标绝对不会是成功的课堂。只有时刻注意三维目标,关注学生的三维目标的达成才可以使课堂取得成功。而课堂活动的组织,小组合作探究的使用只是一个手段。不能以课堂形式、小组合作探究是否开展作为评价课堂是否成功的标准。

除了教师对小组合作使用存在误区和错误做法外,对学生还造成很多不良的影响,甚至对教师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十分不利。很多教师发现,刚进初一学习时,学生对于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比较感兴趣,对多媒体的演示目不转睛,而到了初一下学期,学生开始觉得乏味,对于小组合作也表现出厌烦,但是小组合作还能继续开展。但是到了初二,学生基本上厌烦讨论,于是在讨论时开始出现“家常聊天代替讨论”。曾经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发现,学生讨论的不仅和课堂无关,而且出现“早饭吃了什么”“今天放学后去哪玩”之类的家常聊天。到了初三,小组合作讨论基本上成为了大多数同学的“中场休息”。课堂暂时中止,学生以张嘴代替发声。可以说,小组合作学习在初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小组合作的过多使用,学生便对小组合作失去了兴趣,开始对小组合作厌烦。而在新课程的倡导下,小组合作在每堂课都是非常常见的,无论什么学科都频繁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甚至有时候一天七八节课都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这必然会造成学生的厌烦情绪。

总之,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和使用都存在着误区,使小组合作学习并没有有效地为课堂服务,反而浪费了课堂时间。同时学生对于频繁地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也产生了厌烦心理,当然小组合作并没有取得比以往的传统教学更好的成效,也是学生不喜欢小组合作学习的原因,甚至小组合作学习还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造成这一切结果的,应该归结于没有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正确的理解和使用,同时这也是对新课程理念没有正确的把握的结果。

只有把“三维目标”的落实摆在首位,才能真正搞好新课程改革。所以,我们不仅要掌握快乐学习的方法,而且要给学生以效率学习的指导,在快乐学习中寻找效率,在效率学习中体会快乐。只有这样,新课程改革才能是成功的改革;只有这样,学生的课堂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有用的人才。

摘要:在新课程大力提倡新的学习方式的同时, 一些教师没有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正确地理解和使用, 从而错误地认为, 新课程就是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目前一些课堂表明, 很多教师盲目地使用自主合作探究方式, 使“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流于形式, 达不到相应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误区

参考文献

[1]杨巧艺.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随笔浅谈课改新动态.中国教育曙光网.

对自主学习模式的自查 篇8

【关键词】情知互动 多媒体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3-0053-02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培养发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应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多媒体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传递——接受”模式把学生当作灌输对象、外部刺激的接受器和前任经验的储存器等问题,帮助克服学生的被动心态,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培养具有发散性思维的创新型外语人才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借助多媒体这种优势教学手段,将认知同“情境”创设有机的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的积极性,驱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一、“情知互动”模式的基础观念

1.“情知互动”模式依据以下几种教育心理观念

其一,情绪与认知是统一的整体。作为统一体,情绪与认知既可以相互促进,也可能相互抵消,因而人类信息加工的效果取决于二者之间相互关系的性质和水平。同样,能否顺利进行教学活动,能否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均有赖于情知互动的良性互动关系的建立。情知互动教学模式试图通过创设一定的“人——环境”教学条件,促进学生的情绪与认知活动的积极互动,并在此基础上协调统一这两种活动,使其良性循环。

2.学习是意义的建构

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学习”。“有意义的学习”并不等同于有意义的教材的学习,而是指学生有积极学习的心向,能主动将教学内容中的新知识和新观念发生相互作用,使旧知识和旧观念得到改造,新知识和新观念获得实际意义的过程。而在“无意义”的条件下,学生则倾向于把学习看作是苦差和负担,对学习内容明显表现出退缩、厌倦甚至抵触情绪,更多地采用简单、直线式地认知加工策略,仅仅注意学习内容的形式特征,而忽略其意义特征。

二、自主学习的含义

自主学习是以建构主义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发展而来的。自主学习主要具备以下三个特征:能动性、有效性和相对独立性。自主学习作为一种个性化学习,体现了建构主义理论关于学习者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创建个人意义的理念。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重视学习者的积极自发学习,同时更强调自我评估的重要性。目前,自主学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含义:第一,自主学习是由学习者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主导学习的内在机制。第二,自主学习指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使用的学习材料的控制权。第三,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即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和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定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三、“情知互动”模式在多媒体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完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有意义的学习”。

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直观、生动、丰富的特点。由于互联网的支持,多媒体教学变得更为生动活泼、丰富多样。多媒体教学将文字、图形、图片、声音、动画、视频影像、虚拟实境等集于一身,通过多种方式来表现和强化信息内容,通过感官刺激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人们获取外界信息的途径必须通过感觉知觉,而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感觉记忆的优势。“情知互动”模式则是将认知同“情境”创设有机的结合起来。“情境”教学背景的创设要求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有意义”建构所学内容,并且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

2.创设多样化语言环境,丰富课堂信息。

语境是语言赖以存在的环境,离开具体的环境,语言只是一种抽象的符号。这种需要强化记忆的抽象符号,遗忘快,收效低,费时耗力,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教师将课本知识同多媒体丰富的资料相结合,用英语上课,与学生进行英语互动,充分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融合的原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外语语言知识的整体建构。

3.关注个性差异,有效实施因材施教。

学生个性不同,存在着个体差异,它能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在多媒体的学习环境中,在“情知互动”的学习模式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喜好、个性、方法、能力来选择学习的路径,确定学习的内容和数量,以及适合自己的学习难度。由于学生在学习动机、能力、方法及个性等方面的差异,其语言学习的效果也因人而异。多媒体课件能充分考虑到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设计灵活多样的语言场景和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情知互动”多媒体教学模式对自主学习的影响

1.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其学习兴趣。

在理想的情境下学习,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及理想思维,并与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建立联系。多媒体教学展示的信号,图文并茂,通过对知识的全息表达和多维呈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的积极性,驱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从而为学生的主动建构作好准备。多媒体教学软件给出具体的情境,使学生看到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交互集成信息,加速和改善了学生对信息的理解,使学生更有效、更快捷地获取各种知识,同时激发学生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的愿望,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个体、小组或班级教学活动,对相关知识进行沟通、讨论、反馈、改进。还可通过电子邮件、语音信箱与教师进行交流、沟通、谈论,提出问题,发表看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更大,时间更多,更有利于知识的建构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2.优化课堂教学,提升学习主动性。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提供学习资源,提供相关的影像资料、电影片断或音乐,接着明确学习要求,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可以通过与教师和其他学生的交互活动进行解决。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就相关的主题,设置场景进行角色扮演(role-play),进而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从而为学生主动建构做好准备。

3.鼓励学生摸索学习方法,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

教育不只是教給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在探索中掌握学习语言知识的基本方法。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搜集资料、上网查阅,培养他们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有可能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师生间、同学间的交流和提问答疑,培养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实践证明,让学生独立地完成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和活动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众所周知,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料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也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因此,要鼓励学生上网学习,让他们在因特网这样的信息海洋中自由地探索、发现,对所获取的大量信息进行分析、评价、优选和进一步加工,然后再根据自身的需要加以充分的利用。显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将得到关于信息能力方面的最好学习与锻炼,从而能较快地成长为既有高度创新精神,又有很强信息能力的且符合21世纪需求的新型人才。

4.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学习过程

努力使学生改变只侧重学习结果的评价方式,而引导其反思、评价学习过程,使其对自身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进行综合而全面的评价,并寻找改进的方法。

五、结 语

在英语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手段,推动了教育技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发展,也给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在英语多媒体教学中合理地应用“情知互动”模式,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培养其自主学习的习惯,克服学生的懈怠情绪,还有待于教师在教学中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乔建中.知情交融教学模式的理论探析[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1):89~94

上一篇:世界著名投资银行简介下一篇:元旦促销广告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