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

2024-07-27

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共11篇)

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 篇1

“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且表扬要多于批评。”这句话对我的印象最深。表扬是一种艺术,要用得恰到好处。第一,表扬要真诚,是表达对学生的由衷地欣赏。若老师是想控制学生而虚心假意的表扬,效果一定不好;第二,表扬要具体。如表扬要明确说明学生的哪些行为,这样让学生类似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会更大;第三,表扬要及时。跟反馈是一个道理,及时的表扬易巩固类似行为的再次出现;第四,表扬方式要个性化。不同的学生对表扬的需求和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对于内向的孩子,他们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会让他们紧张、不自在,老师要减少当中表扬他们,私下或小范围表扬会更好。

给我的启示是:

1、让学生明白等级评定的作用,并且教师在评定等级后再加上适当的评语,两者相结合,就会有较好的结果。

2、对天那些学习中处于劣势的学生,我们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

3、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一定要做好评价。教师不能简单的说学生回答的正确与否,还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肯定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鼓励为主,尤其对那些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更应该有效引导,一次鼓励远远胜过一次批评。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的观察与判断能是老师评价的关键。老师要善于观察,作出客观的评价。

4、评价具有个体性,应该手段和方式是不同的。我们教师要利用各种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进取精神,课堂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

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 篇2

一、动机及研究背景

动机是为实现一定目的激励人们行动的内在原因。英语学习动机是指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动力因素,是学习者激励自己达到英语学习目标的内在驱动力,是学习结果的重要预测因素。

20世纪50年代末Gardner和他的同事就开始了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的研究。他们以社会心理学为理论指导的学习动机模式一段时间以来占据了主导地位,该模式将动机分为融入型(integrative motivation)和工具型(instrumental motivation)两类。融入型动机是指学习者学习外语时对外语本身产生了强烈兴趣,渴望了解其历史、文化并希望融入所学外语的社会。执有融入型动机的学习者能体会到学习外语的乐趣,不觉枯燥厌烦,更易于掌握外语。工具型动机是指学习者的目的在于获得经济实惠或其他好处,是学习者出于某种目的或实际需要而掌握外语的愿望,如通过英语考试、就职外企、留学英语国家等。Gardner和他的同事在研究中发现有融入型取向的学习者在学习中更主动,成就更大,更能获得满足感。该模式的主要局限性在于它未充分考虑单语环境课堂教学这一背景,未考虑学习者的认知因素和自主能力,是一个静态的模式。

Weiner (1974)提出的动机归因理论总结了个人解释成败的四种因素:自身能力、努力程度、任务难度和运气好坏。其中,能力和努力是描述个人特征的内在原因;难度和运气是描述环境因素的外在原因。Weiner又从稳定性维度划分以上四种原因:能力和任务难度属稳定因素;努力程度和运气好坏属不稳定因素。Weiner认为内外原因和稳定性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维度,对个人成就动机的产生和质量起不同作用。稳定性维度对以后类似情境中的成功期望或预测有重大影响。例如,如某人把在一项任务上的成功归因于稳定原因(他的能力强或这项任务对他而言容易),他自然会期望在以后类似的情境中继续成功。如成功被归因于不稳定原因(工作努力或运气不错),那么他对下一次的成功就没有把握。Weiner从稳定性和内外原因两个维度来解释人的成就动机和行为得到了许多实际研究资料的证明。该理论是全面客观的,是对成就归因理论的发展。

Deci和Ryan (1985)提出自我决定理论把动机看作动态的因素,分为内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外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和无动机(amotivation)。其中内部动机又细分为:了解刺激型、取得成就型和体验刺激型。该理论强调人类行为的自我决定程度,将动机按自我决定程度的高低视作一个连续体,认为社会环境可以通过支持自主、胜任、关系三种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来增强人类的内部动机、促进外部动机的内化,该理论体现了动机研究的发展趋势,为众多的动机理论的整合提供了基础。但作为一种新生的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在研究方法上理论推理过多,缺乏严格的实证支持。

Dornyei (1994)提出外语学习动机三维建构模式从语言层面(Language Level)、学习者层面(Learner Level)及学习情景层面(Learning Situation Level)三个维度界定外语学习动机,为动机领域的深入研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该模式未能揭示各因素和成分间的内部关系。Dornyei (2000)对其进行了拓展。拓展模式关注学习动机的动态本质提出动机的过程性和发展的时间概念,从而将影响动机的诸多因素有机联系起来。

二、激发动机的策略

动机理论的不断成熟,为教育者的实际教学活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指导。在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动机,保持动机水平,将外在动机内化成内在动机成了大学英语需要解决的问题。

Csizer和Dornyei (1998)进行了一项较有影响的相关实验,提出了在激发学生外语学习动机方面卓有成效的十项宏观策略,即激发语言学习者动机“十诫”(Ten commandments for motivating language learners):1.以身作则,树立榜样;2.创造轻松、惬意的课堂氛围;3.正确说明学习任务;4.增强学生的语言学习信心;5.促进学生的自主语言学习能力;6.使课堂充满乐趣;7. 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8.使语言学习活动个性化;9.让学生熟悉目的语文化;10.增加学生的学习目标意识。

Oxford和Shearin在全面分析归纳主流动机心理学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给教师们提出了五点建议:1.教师应明确学生学习外语的目的;2.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外语学习成败归因观;3.即使在同一个班里,学生学外语的动机也各不相同,教师应从各个角度、运用各种方式向学生说明学外语的好处;4.教师应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有效降低学生学习外语的焦虑感;5.教师应将外在奖励设计为外语教学的一部分,但重要的是让学生建立自我激励机制。

我根据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培养、激发、保持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帮助学生明确英语学习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目标明确的学生在克服困难达成目标上的表现优于目标不明的学生。针对大学生过四级、出国、就业或个人兴趣等实际需求,首先,教师要对学生充分说明学习英语的必要性和好处;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把一个较高层次的远期目标分解成多个短期的小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刚上大学的学生往往对高校的英语学习感到不适应:英语课时少、任务重又缺少教师的严格监督,让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成就感。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提出明确的英语学习阶段性目标,让学生在完成小目标的同时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这样学生才会有持久的动机和耐力去实现较大较高层次的目标。例如以“一个月记忆600词汇”为题,记录每天记忆词汇的时长、词汇在巩固阅读中的再现情况、自己的感受,从而有目标地管理、监督和调整自己记忆词汇的方法和计划,为实现较高层次的远期目标打好坚实的基础。短期目标的实现会使学生产生成就感,让他们看到实现远期目标的可能性。

2.丰富英语教学内容和形式,改善课堂氛围。

兴趣最能激发学习动机。英语教师要改变枯燥的只注重篇章,词、句讲解的传统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引入更多学生感兴趣的文化内容和实事话题。教师需要转变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变成学生学习活动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在英语课堂上进行大量语言实际操练活动如猜词、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自我陈述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感到英语课堂有趣。在课堂上,教师要能使用幽默的技巧,不失时机地走下讲台和学生互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减少学生的拘束感和压抑感,这样课堂学习气氛就自然和谐而活跃,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动机也自然提高了。

3.采用多样的评价措施,引导学生合理归因。

教学评价要体现学生的差异性,采用纵向评价避免横向比较。大学英语多是大班教学,学生作为独立个体,差异客观存在。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语言水平和个性特点采用多层次的,以鼓励、表扬为主的评价标准。当学生表现好时,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教师应注重考察每个学生的进步或退步情况,避免将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作比较。这样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积极评价和自我审视中,不断总结、反思和成长。大学英语学时长、任务重,学生感到英语学习效果反复的情况时常发生,如遗忘了上个月记忆的词汇。教师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度过学习中的低谷时期,引导学生合理归因。例如,大学生的记忆力个体差异并不是很大,词汇的遗忘主要归因于付出的努力程度不够,对词汇的及时复习和阅读巩固练习做得还不够。正确归因让学生在挫折面前能作出正确的自我审视。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教师的帮助和外部的刺激最终目的都是要将学生的外在动机内化为内在动机,从而能持久地、坚持不懈地完成大学英语学习。这就需要教师营造有利于自主学习的氛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教学改革以来,大学英语增加了上机课,教师可在这样的课程上布置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教学任务,让学生自主或分小组完成,让学生熟悉各种任务的类型,引导学生了解完成任务的程序和策略,明确完成任务的标准并提供机会让学生展示完成任务的成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增强了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化。

综上所述,在大学英语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借鉴外语学习动机和动机激发策略的最新成果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效率。

摘要: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主要变量之一, 本文概述了主要的动机理论及动机激发策略, 提出了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大背景下激发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策略。

关键词:英语学习动机,动机理论,动机激发策略

参考文献

[1]高一虹, 程英.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强度与自我认同变化[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5) :25-28.

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 篇3

认知失调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于1957年提出并形成的一套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心理平衡是人类的需要,人总是力图使自己的思想协调一致,不自相矛盾。但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总是经历着种种打破人们心理平衡的事件。于是人们的心灵永远处在平衡的打破和平衡化的矛盾过程中。人们的心理潜能因为寻求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一致而被激发。当个体各认知因素之间出现“非配合性”关系时,认知的主体就会产生认知失调。这种失调会产生心理压力,使个人去改变有关的观念或行为,来减少这种失调。

在学习活动中,当学习者发现某种新知识与自己已有知识相矛盾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调。例如在学习“负数”的知识时,数学教师向学生提问:“昨天的气温是摄氏5度,今晨寒潮来临,气温下降7度,今晨的气温是多少度?”此时学生头脑中就产生了认知失调:怎么从小数中减去大数呢?为了保持平衡,消除认知失调引起的心理压力,学生就会产生认知动机,努力求知,通过收集信息和探索行为来降低不和谐,进而形成更高层次的认知体系。一旦学生的问题得到解答,或者说,使原有的知识结构得到扩展,能包含可以解释当前现象的原理,那么新旧知识保持了平衡一致,不互相矛盾。此时,认知失调引起的心理压力得以消除,学生会由此产生一种轻松、愉悦、满足的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对认知动机起到了一种强化的作用。

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可以运用认知失调的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运用认知失调激发学习动机,主要有两种途径:

1.提供与学生已有知识相矛盾的信息

教师在教学中呈现给学生与他们已有知识体系相矛盾的现象,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有位物理教师在讲阿基米德定律时,首先给学生做演示实验:把一块木头和一块铁都放在水里,结果木头漂在水面上,铁沉到水底。接着,教师问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木头轻,铁块重。”接着,教师在天平上称了同样重量的一块木头和一块铁,再把它们都放入水中。木头仍然漂在水面上,铁块仍然沉到水底。为什么一样重的东西,一个漂在水面上,而另一个却沉到水底了呢?此时,学生已处于心求通而不解,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想探究其中的原因,教师这时来讲授新课内容,教学效果自然会得到提高。

2.通过发展不完全的认知体系

当学生的见解还不充分时,再举一个反例,引起他们认知的失调。认知学派认为,在一个更广泛的意义上可以说,正规教育的一个主要功能是通过发展不完全的认知体系引起兴趣,而个体将试图使它完全起来。例如,教师告诉学生植物生长必须依靠光合作用,并让他们观察实例。当他们了解这一道理之后,再举一些天麻等不需要阳光与叶绿素发生光合作用的植物。这样学生就产生了认知失调,产生了对植物生长和种类的兴趣。教师如能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失调,就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处于激发的状态。

运用认知失调激发学习动机的注意点:

1.要善于灵活巧妙地激发学生产生认知失调

教材要靠教师的加工处理,才能使学生产生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就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教师熟悉教材的标志不在于熟记教材的内容,而在于掌握教材的结构和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过程中,教学生哪些知识,设置怎样的问题情境,怎样发展学生的智力……诸如此类,教师都必须考虑得清清楚楚。教材处理得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2.要及时妥帖地帮助学生达到心理平衡

教师必须明确,诱发学生产生认知失调,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教材中的问题能否使学生产生认知失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智力水平。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应达到使学生“跳一跳才能摘桃子”的效果,同时又要适时“搭梯子”,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如果问题设置过于困难,学生经过艰苦努力还不能成功,会降低学生的抱负水平与自信心。只有对那些似懂非懂、半生不熟的东西,学生才最感兴趣。

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 篇4

2.简述气质和人格的区别

.[参考答案]气质和人格的主要区别是:(1)气质是由生物因素决定的,是不可改变的,而人格本质上是由个人的生活经验所形成的,会因见识和新经验而发生改变;(2)气质在人的早期就已呈现出来,而人格出现得比较晚;(3)在动物身上也能观察到气质,而动物是没有人格的;(4)气质是从人的情绪、言谈举止中流露出来的,不涉及行为的具体内容,而人格特征可能与行为的具体内容有关;(5)受较高级认知过程控制的行为与人格有关,而与气质无关。

3.1.一位语文教师在给学生上《师说》一课,当介绍到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时,学生问:“老师,‘唐宋八大家’都是哪些人呀?”教师脸一板,冷若冰霜地说:“就你多事,那不是你要学的范围,你只要记住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就行了。”一句话把大家说得目瞪口呆。

[参考答案]案例中教师对学生的提问漠视、嘲讽,按照填鸭式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不注重学生参与,是典型的应试教育思想,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现代教育观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当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在课堂上为全体学生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请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方面谈谈你对上述案例的看法。

4.塞尔玛陪伴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的陆军基地里。丈夫奉命到沙漠里去演习,她一个人留在陆军的小铁皮房子里,天气热得受不了,在仙人掌的阴影下也超过40度。她没有人可以聊天——身边只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而他们不会说英语。她非常难过,于是就写信给父母,她要丢开一切回家去。她父亲的回信只有两行,这两行信却永远留在她心中,完全改变了她的生活: 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去。

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了星星。

塞尔玛一再读这封信,觉得非常惭愧。她决定要在沙漠中找到星星。塞尔玛开始和当地人交朋友,他们的反应使她非常惊奇,她对他们的纺织、陶器很感兴趣,他们就把最喜欢但是舍不得卖给观光客人的纺织品和陶器送给了她。她研究那些引人入迷的仙人掌和各种沙漠植物、物态,又学习有关拨鼠的知识。她观看沙漠日落,还找海螺壳,这些海螺壳是几万年前的„„原来难以忍受的处境变成了令人兴奋、流连忘返的奇景。

问题:作为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方面,塞尔玛的故事中给了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案例中沙漠没有改变,印第安人也没有改变,但是这位女士的想法都改变了,心态也改变了。一念之差,她把原先认为恶劣的情况变成了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冒险。她为发现新世界而兴奋不已,并为此写了一本书,以《快乐的城堡》为书名出版了。世间许多事情本身并无所谓好坏,全在于当事人怎么看。当我们面对一件事情时,学会如何保持乐观豁达的心境而避免自寻烦恼就显得十分重要。19世纪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人文不受食物影响,却受到对事物看法的影响。”实乃至理名言。生活是一种伟大的艺术,只要你学会生活、学会选择,别让世俗的尘埃蒙蔽了双眼,别让太多的功利给心灵套上沉重的枷锁,你就会发现快乐如同星星点点般密布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随手可得。

快乐是一种心理感受,要不要快乐全由你自己决定。快乐是健康的金钥匙,人处世间,理应追求快乐。懂得快乐,善于快乐实在是一种智慧、一种气度、一种境界。人人都应学会怎么快乐怎么想,怎么快乐怎么看,怎么快乐怎么做。学会快乐,发现快乐,创造快乐,快乐就会永伴终生。

在同一个学校,教师的知识水平应该说没有明显的差异,差异很小。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往往造成了教育效果的很大差异。积极的教育心态容易使教育成功,消极的教育心态必导致教育失败。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对学生采取积极措施,因材施教,真正达到有效教育的目的。

5.早读铃声响了,班主任王老师走进教室,不久小李(学习成绩位列班上的前几名)气喘吁吁跑进教室,王老师摆了一下手,示意他进去坐好。过了一会儿,“差生”小赵跑来,看到班主任在教室,就在教室外喊声‘‘报告”,王老师将其引至教学楼拐角处,对其做了十分钟的“思想工作”。看到这两种情景,同学们窃窃私语。

请分析王老师的做法是否妥当。.[参考答案]本案例中王老师对待两名迟到学生的不同做法没有达到教师应有的平等对待、尊重学生的基本要求。教师的公平与公正要求教师在育人的态度和行为上主持正义,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论学生的性别、相貌、能力、天赋、经济条件、家庭背景等主客观条件有何差异,都要用同一标准对待学生。王老师根据成绩的好坏区别对待学生,没有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只是还没有被教师发现。每一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师应平等对待他们,服务于全体学生,不应厚此薄彼。

王老师有失公平的做法可能会使他在学生中的威信下降,也会给那些受到歧视的学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6.举例说明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1)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例如,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的高峰。第一个高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个高峰在青春发育期。

(2)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例如,在生理方面,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成熟在后。

7.简述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作用

.[参考答案](1)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不是消极、被动的。

8.小李、小张都是刚工作一年的初一语文老师,两人工作很努力,但也存在很多困惑。小李对小张说:“为了上好课,我学习了很多关于新课改的知识,意识到教学中要关注学生,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我特别注意调动课堂氛围,我的课以学生发言、表演为主,上得很热闹。上周公开课学生个个都很开心,可听课的老教师们都说我的课没有语文味,缺乏深度,只注重形式。难道一堂课热热闹闹的不好吗?”小张说:“为了上好课,我也没少花工夫。我专门买了特级教师教学录像,细心模仿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上课几乎就是把录像中教师的教学复制到我的课堂上。可为什么同样的上课方式,我的课效果就不好呢?” 问题:

(1)你是否赞成小李的教学观,结合教学理论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5分)(2)小张上课的问题在哪里?请从教学方法的角度进行分析。(5分).[参考答案](1)我不赞成小李的教学观。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要相结合。小李仅仅关注学生,以学生发言、表演为主,缺乏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这样的教学缺乏深刻性。

②上好一堂课除了气氛热烈,还应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这样才能使学生明确一堂课的任务和重难点,使学生巩固每节课学到的知识。(2)①小张上课的问题是没有注意到学生的差异。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情感的人。特级教师所教的学生和小张所教的学生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

②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相互提高的动态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小张在教学中遵照特级教师的教学模式,对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束手无策。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教学,和学生进行互动,在互动过程中不断调节教学方法,最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9.1968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了一个实验。他从小学每个年级抽出部分学生,进行所谓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试.学生名单交给任课教师。实际上,罗森塔尔并未做任何真正实际的测验,只是随意抽取部分学生的名字,在这些学生中,有的是教师意料到的,有的不是。过了一学期后重测,发现那些被随意抽出的学生各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进步,成绩明显提高。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问题?在教育、教学中使你受到哪些启发? .[参考答案]上述案例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即“教师期望效应”。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如果对学生充满信心,对学生抱有极大的期望去教育学生,学生将感受到这种期望,并将这种期望转化成一定动力,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下,学生在智力、情感、个性等方面一定会取得迅速发展。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

10.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芳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你更欣赏哪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

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 篇5

藏族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激发策略初探

由于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藏族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英语学习群体,在学习中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应该注意研究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根据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运用适当策略激发其动机:一要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降低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二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三要引导学生合理归因,帮助学生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只有将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最大限度地激发起来,变“要我学英语”为“我要学英语”,才能实现藏区英语教学最优化.

作 者:李志明 LI Zhi-ming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兰州,730070刊 名:教育与教学研究英文刊名: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SEARCH年,卷(期):23(12)分类号:G633.41关键词:藏族中学生 学习动机 激发策略

大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 篇6

1. 成就动机内驱力对体育教学的作用

1.1 认知内驱力对体育教学的作用。

奥苏贝尔认为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的需要,是以求知为目标,指向学习任务本身的一种动机力。但认知需要开始只是潜在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取得成功和满足,才能具有特定的方向。

身体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是进行体育活动的心理因素之一,活动量最大的时期是9—12岁的少年儿童,这期间儿童活动目的主要是娱乐和玩耍。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活动量呈下降趋势,到19—20岁,个体身体活动主要是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目的。体育课能给学生提供运动健身的基本方法和科学知识,并组织他们进行运动健身实践。学生想通过体育课的学习来满足提高健康水平的需要,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需要,激发他们学习体育的内部动力。一般来说,内在动机更能促进学生对目标的追求,内在动机的动力越足,持续作用时间就越长。所以,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借助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外部动机,并通过这种外部动机来强化学习体育的内部动机,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体育的认知内驱力。

1.2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对体育教学的作用。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学生以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它往往以自尊心、自信心、胜任感等心理因素表现出来。与认知内驱力不同的是,它并非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由于一定的成绩总能赢得一定的地位,同时,一定的地位又决定着学生所感觉到的自尊心,因此,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把成就看作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它是一种外部动机,在体育学习中有许多学生有这种动机,这部分学生主要为了学分、评优等奖励而刻苦学练。

教师的肯定、表扬、鼓励、奖赏和适度的惩罚,以及同学间的钦羡都会成为学生激发动机的诱因。奖励能加强学习动机。同样,在体育课中学生希望努力做好一个难度较大的动作,期待老师赞扬时,教师的及时赞赏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极大的激励作用。由于奖励在某一时刻满足了学生的某些内驱力,因此,它能更为持久地增强那些当时得到满足(或暂时“降低”)的内驱力。反之,学生也常会为逃避因失败而引起的惩罚,而促使自己努力。不仅如此,与课堂学习失败相联系的导致学生丧失自尊的威胁,也可以成为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教师在体育学中应尽量避免学生过多地体验失败,造成学生学习失败的因素很多,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其中客观因素是不容忽视的,课题目标、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是很重要的诱因。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逐步走向成功。然而,课堂学习失败是难免的,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归因,并辅之以情感作用,以降低学生失败的消极情感体验。

在体育教学中,许多教师已充分认识到外部学习动机的重要性,并利用这一动机来调动学生的学练积极性。但是过多地考虑学生的外部需求,把成绩、评优当作调动学生学练积极的主要手段是不可取的,否则必然造成学生人格发展的不平衡。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外在动机逐步转化成内在动机。

1.3 附属内驱力对体育教学的作用。

附属内驱力是学生为保持教师对他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与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中的外部学习动机不同的是,它不是把良好的学业看作赢得地位的手段,而是为从教师那里获得赞许或认可。这样的学生对教师的感情是有依附性的。他们把教师看作是自己追随或仿效的榜样。体育教师应以自己广博的专业知识、纯熟的教学技艺、高尚的道德情操、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来影响自己的学生。

2. 培养大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策略

2.1 借助成就动机论,激发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

成就动机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力求成功的意向,二是避免失败的意向。教师要为学生制订合理、恰当的体育学习目标,并时时掌握实现这些目标的进程,不断诱发学生朝着目标努力前进的信心和勇气。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目标的确定必须尽量具体明确,用数量可测定的形式(如:几米、几秒、几次等)确定目标最有效。同时学习目标应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将学生一步一步地引向成功。适宜的学习目标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掘学生的身心能量,对活动结果产生成功感、满足感。学习目标过低,学生可能会产生不满足感,不能激起学生的动机。相反,目标过高,学生可能产生畏惧情绪和失败感,不可能有较高的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应适宜,要让学生经过努力并可能实现为原则。

2.2 营造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机课堂环境和氛围。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体育学习环境与氛围,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体育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学分和评优。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改进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充满乐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3 增加教材趣味性、层次性。

教材难易的适中性是引发学习动机的关键。学习体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向自己的能力挑战的过程,教材过浅,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教材过难,又会使学生丧失信心。因此,教材的难易要适中,应以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能达到目标为基点,以变化性和层次性的教材引导学生逐步走向成功。目前高校仍采用规格化的竞技运动体育教材,造成学生对高难动作学习望而生畏,无法获得成功体验。所以教师应加强竞技运动体育教材化的改革,研究教材的层次性和变化性。例如:教横箱侧腾越动作,以学习跨越障碍的方法为出发点,由各种形式的趴下、跳上跳下,过渡到手撑后跳上,直到完成侧腾越动作。这样组织一堂课,教材有层次性和灵活性,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去练习,在每个层次都能体验成功的情感。所以,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增加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定向性和稳定性。

2.4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积极评价,激发和强化学习体育的内驱力。

许多实验研究表明,来自学习结果的反馈信息,不仅对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改进具有调节功能,而且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激励的作用。大学生还没有高度的自我意识,他们的自我评价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练结果的种种正确的评价,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激发学练热情,并且了解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从而主动克服缺点,为争取好成绩而努力学习。教师对学生学练结果的反馈信息是多种多样的,运用反馈信息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首先要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以鼓励性评价为主的原则,对学生的失败要尽可能归结于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的学练能力真正得以提高。特别是对那些运动能力差,性格内向和自卑的学生,教师要从他们的基础出发,发现他们的长处和点滴进步,热情地给予鼓励,使其对学习充满信心。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归因,并指出改进的措施。其次,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既要客观公正,又要谨慎郑重,教师的反馈信息必须客观、公正和及时。

参考文献

[1]张文英.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激励艺术[J].教育艺术, 2002, (05) .

[2]倪晨谨.浅淡体育教育中学生认知内驱力的激发[J].江苏教育, 2002, (16) .

[3]赵欣等.新课程标准下中学生物理学习动机的调查及分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06, (02) .

[4]纪利娟.谈学习动机论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 2007, (34) .

高中英语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探究 篇7

关键词: 高中英语 学习动机 激发策略

学习动机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是最直接的影响英语学习成绩的因素。一个学生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则其英语学习的效果较好;缺乏良好的学习动机,常把英语学习当做是负担,则其英语学习的效果不佳。由此可见,学习动机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恰当运用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强化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笔者根据教学经验和相关理论,总结了教师有效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转变教师视角,更新教育理念

情感因素总是与人的认知活动相随,当情感因素受到影响时,个人潜力就得不到实现,我们要用真诚的态度和真实的情感与学生交流,尊重和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态度,才能点燃学生的学习火焰,才能让他们熊熊燃烧。所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转变视角,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选择适合学生心理发展和特点的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适时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和意义的教育。

2.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英语的重要性

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英语的重要性,包括它的起源、发展历史、在当前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好它的潜在意义,努力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欲望,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融入社会文化方面的教学。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与本族语者进行口、笔头交流,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充分体验英语国家文化。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恰当地看待自己,帮助学生合理地看待英语学习中的失败和困难。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的不同心态影响这学习动机,教师应设法使学生增强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改变学生学习时无助的心理状态。

3.情景教学,寓教于乐

减少对高中学生的思维控制,营造轻松、好学的氛围是教育学家普遍认同的观念。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在于提供给学生自由主动发言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发现,解决问题,吸引学生向更深层探索是当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最直接有效的方式。研究表明,学生更易于在轻松氛围中吸取知识。教学应该将问题情景化,营造一种舒心、舒适、轻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令学生更容易吸收知识养分,在掌握必要知识的同时提高对学习的兴趣,一举两得。学习过程中难免出现差错,利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可以避免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导致害怕开口甚至不敢开口造成的尴尬,敢于大声说出英语,乐于勇于参加各大交流活动,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养成,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

4.改革英语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根据心理学理论,学生在有自主选择的机会时可以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课堂上的学习和讨论都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而不是被动地听讲,表扬积极的学生并与学生进行情感互动,是鼓励和维持学生持续参与学习和讨论的最有效措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给学生发言的机会,积极吸取和尊重学生的意见,适时地给学生鼓励等。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对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等都有重要意义。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适当采用自学指导法和讨论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对英语水平相对较高的同学,可以组织自学兴趣小组,教师指导学生查找他们感兴趣的英文资料进行讨论学习,以扩展知识,这对班上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也是有帮助的。

5.合理使用竞赛式课堂活动的教学策略

竞赛式的教学不仅关乎竞争,而且涉及学生之间合作的关系问题。竞赛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论定学生的名次和成败,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按照一定的规律把学生分为不同的互助学习小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在竞赛式的学习模式中互相比赛、争先恐后。我们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点的同时,感受到竞争和合作共赢的必要性。我们要让学生明白,竞争与合作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矛盾体,二者是矛盾统一的、相辅相成的,不论是在英语学习中,还是在今后立足社会以后,都要学会处理竞争和合作的关系。深受人民敬爱的周恩来同志说过,求同存异,互助共赢是世界发展潮流,是各国得到发展,一起进步的根本途径。课堂上,我们的学生在竞争的气氛和合作的意识下,积极地思考英语中的重点难点,发挥主观能动性,最终顺利地吸收并且消化教师所传授的英语知识。总之,合理使用竞赛式课堂活动的教学策略是符合高中时期学生好胜心比较旺盛的个性特点的,在教学中我们要合理地加以利用。

总之,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强化学习效果,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与综合素质都会有所提高。因此,如何在高中阶段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教师在实践中需要不断探索的永恒课题。

参考文献:

[1]薛晓菲,习青侠.高中英语学困生学习动机不足的成因及对策[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3:89-92.

[2]黎馨宇.论学习动机与高中英语学习[J].海外英语,2012,16:137-139.

[3]陈小英.论高中英语学习动机的激发[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09:97-99.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篇8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如果学生学习动机强烈,就会激发积极主动的学习愿望,浓厚的学习兴趣,也就会有较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非常重要,老师要学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怎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

作为老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首先要了解一下学生的需要,看看学生的需要在哪一个层次,然后根据学生的相应的需要进行适当的满足,从而激发学生更高一级的需要。

一辆车动力系统的好坏直接决定它的车速和持久性。我们每天的学习也有这样的动力系统,为我们的学习提供动力,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我们对学习的态度,也间接影响着我们的学业成绩。想象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有一个发动机,一旦启动就会给你的学习带来动力,它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根据带给你动力的程度,由大到小罗列出来。然后,老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写的内容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如学生写的是“学习的动力是不被父母打?”显然学生的需要层次停留在“安全的需要”这一层面;若写“学习的动力是获得老师表扬和父母的奖励或同学的认可”这是“归属与爱的需要”;若写“学习的动力是得到他人尊重或者提高自己的自尊感或地位”这是“自尊的需要”;若写“学习的动力是学到新的知识或做出难题后获得的巨大成就感”这是“求知的需要”;若写“学习的动力是实现自我价值,让自己生活得更有意义”这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而且,在老师们了解每一个学生需要的时候,可以大致了解学生大体集中在哪个需要层次。一般而言,在学校中学生最重要的缺失需要是归属与爱和自尊。然后,老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在集体层面做一些工作。如老师营造一个安全、包容、和谐的班级学习氛围,能让学生觉得安全自在,自己的所作所为,被人理解和接纳,不会因为自己出了差错而受到嘲笑甚至惩罚,那么学生将更加渴望学习,乐于创造和冒险,敢于接受新观点,就能成为自我指导的学习者,也就是追求认知和理解的需要,即求知的需要。在集体层面做些工作后,在根据个别学生的个别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1.了解学生的需要层次,满足学生的相应需要,激发学生求知欲望。2.教师适当地掌握评分标准,最佳成功概率为 50% 左右。这样使学生感到,要得到好成绩是可能的,但也不是轻而易举的。3.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协助学生建立良好同伴关系及亲子关系。

4.让学生了解自己学习动机的自我决定程度,看到学习动机的发展空间。

自我决定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而言尤其重要。因为,孩子正处于成长的阶段,给他们自我决定的空间,提高孩子对学习生活的控制能力,对于提高孩子的独立性、自信心、自尊感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给孩子更多的让他们选择的机会,如他们可以选择作业的形式(写论文或现场呈现)、与其合作的同伴、获取学习资源的方式(去图书馆查文献,或上网咨询)、呈现学习结果的方式等。5.给学生选择的机会,成为具有自主支持性的教师。.根据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恰当调节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唤醒水平。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好奇心。

(1)制造悬念。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没有确定答案的假设上。这样的学习任务能让学生在寻求挑战性的问题的答案的过程中得到满足感。比如在上课之初,不要马上说出自己本节课的授课内容,而是通过一个小活动(小故事、小游戏、小谜语等)引起学生对课堂的好奇心,迫切关注本节课所要将的内容。

(2)让学生猜测,教师提供反馈。老师介绍主题前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猜测,问题要与重要知识有机结合,且能引发多种回答,以便大部分同学发现他们只回答对一部分(鸟的根本属性是什么,有羽毛,会飞,还是恒温动物)。如果学生的猜测错误,这将激发他对正确知识的好奇心,促使更为执著的了解。

(3)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当学生具备了大量该主题的相关知识时,老师可以故意提出一些难度更大的题目,这种知识的再度空白会重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4)引起争议。教师让学生对有争议性的问题(外星人是否存在)提出自己的看法,鼓励他们通过长期的讨论解决这些意见和分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主动查询各种资料,以获得足够的知识。好奇心,并表现为求知欲。关于教学的研究也发现,变化教学的方法和任务可以有效地促进学习。这就是因为这种变化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7.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8.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不稳定,比较笼统、模糊,易对学习过程的形式感兴趣并从中得到满足,任何新颖的、形象的、具体的事物都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因此,小学课堂教学更应注意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学内容生动活泼以及教具的新颖具体。

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明显分化并趋向稳定,其学习兴趣的范围也不断扩大,表现为对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的兴趣增强,开始注重学习内容。他们的学习兴趣已减少了与学习形式的直接联系,而逐渐被学习的内容所左右。即对复杂的疑难问题、对较高的智力活动产生兴趣。所以,在对年级较高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师就不能仅仅满足于教学方法的生动活泼,而应注意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深度,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智力活动,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处于积极开动脑筋的智力活跃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学习保持持久的兴趣。

此外,教师还应对严重偏爱某一学科的学生给予恰当引导,一方面使其在对某一门学科兴趣的基础上培养起对其他学科的兴趣;另一方面还应以此为中心兴趣,指导学生涉猎更广泛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以此为自己的志趣甚至是一生的事业。9.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校中,几乎每个班级的学生都存在学习成绩优秀、知识基础好的学生和学习成绩差、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具体地说:(1)教师应帮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使其认识到,只要付出努力,同样可以获得好成绩,从而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2)教师还应鼓励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为他们推荐有价值的课外书

10.让学生探索自己的兴趣,感受兴趣带给自己意义和力量。

课后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篇9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我对“兴趣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这句话印象最深。

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 “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在一个友好、愉悦、轻松、互助合作的课堂气氛中, 才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才会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古代著名教家孔子也说过“ 知之者, 不知好之者;好知者, 不知乐之者。”可见,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也是学生学好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支点。

在多年的地理教学中我体会到高一学生地理基础比较差。我认为主要在于农村学生对地理不够重视,学习兴趣不浓,动力不足。因此,农村中学要想把地理成绩考好,必须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在实际工作中,面对各式各样的学生,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和认识。

1、一堂课中一个好的开端是教学走向成功的一半创设良好的情境导入。“导入”若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他们的求知欲望,促进教学互动的先声,从而使学生产生力求掌握知识的理智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亢奋状态,将十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对可能获得成功的事容易发生兴趣。

2、教师在讲授新课时,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参与热情,唤起学习动机,让课堂学习变成学生的需要,那么学生便能自主地学习。而在新课教学的过程中,假如教师叙说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自身经历的故事,更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引导学生主动追求知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善于激励学生产生对学习的期望心理,因为对抱有期待心理的事容易使学生发生兴趣。

3、在教学中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产生愉快感,愉快感的事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由于网络能够传递和演示声音、图形﹑视频﹑动画﹑文字等多媒体教学信息,使教学内容具体形象,生动直观,能引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地理课的教学活动。

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 篇10

【关键词】学习动机 激发策略 学习探究 高职英语

一、创造良好的学生学习动机环境

1.通过激励和表扬的方式来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以运用自身的语言行为给学生做出良好的行为规范,并有效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的储备,还可以运用自身的语言来完善学生的学习行为,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师生在课前可以通过简单的互动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尽可能的多表扬和鼓励学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机。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及其自身特点,运用不同的语言方式来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教师不但要重视声音语言的优势,也要注重肢体语言的重要性。教师的面目表情要更加平易近人、容易亲近,通过语言和肢体都要有所交流。

2.教室布置的更具英文氛围。学生身处的学习环境要更具主动性和进取性,这样才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生来讲,教室是学生进行良好学习的重要场所,所以教师应该把教室布置的更加具有学习氛围,从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互相协作、互相帮助、能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等。

3.创新教学模式、增加教学互动性。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增加教学中的互动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调整课堂座位的模式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课堂学习积极性。目前学校教室采用的都是传统的座位模式,黑板和讲台在教室前面,学生面对讲堂一排排而坐。这种传统的座位安排模式无法使教师面面俱到的照顾到所有的学生,它存在着教室的盲点,同时也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英语课堂的教学有很多特有的教学活动特点,教师可以举行各种简单的趣味性和知识性较高的活动,使师生之间和学生互相之间能够进行互动交流,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活动的不同来安排不同的座位模式。

二、制定对学生感兴趣、有价值的学习计划和任务

1.制定学生感兴趣的学习计划和任务。学习兴趣对于学习动机非常重要,学生对教师布置的计划和任务感兴趣,便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充分运用教材内容,为学生制定内容丰富的计划和任务,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经典英文歌曲、趣味故事、英文历史文献等多种形式加入到学习任务中,培养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兴趣,制定学生感兴趣的任务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机。

2.制定对学生有价值的学习计划和任务。经过实践证明,教师制定一些对学生有实际价值的学习任务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不断锻炼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整体的英语应用水平。教师可以多设计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境,从而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英语能力。通过使用生活中的语言资料以及互动模式,尽最大努力使教师设计的任务不仅可以靠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灵活运用英语的形式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又可以提高学生在未来社会生活和工作中使用语言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日后步入社会做好坚实的基础。

三、保护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1.教师要有针对性的指导学习。教师要提供给学生相关的学习指导方法,教师既可以亲自做演示讲解,也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标准的示范和演示。对于完成比较困难的学习任务,教师应该确认好相关内容和操作顺序。除此之外,还应该建议学生运用以往的课程知识和学习技能来完成学习任务。在完成比较繁琐的学习任务和计划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集体讨论的形式,制定完成任务的最优方案,从而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

2.教师要注意学生学习的感受。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学习的感受,因为学生会在学习中进行自我评价学习的感受,还会考虑自身完成任务的情况,以及在任务中自身的表现情况等等。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乐趣,主要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实现:一是教师应该安排一些富有挑战力、标新立异、寓教于乐的任务,以此来不断刺激学生的愉悦感。二是教师应该提高学生的自身形象,并通过任务给更多的学生提供展示自身才能的机会,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自身的重要性。教师应该减少公开批评学生的次数,可以通过课后辅导和学习互助小组的形式来实现学生学习的愉悦感。

3.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在外语学科的学习中,学生对所学语言的自信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自信心非常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因素所影响,所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学习自信。同时,制定适合学生自身特点的学习任务,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建立自信心,从而可以更好地学习外语学科。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采取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科学运用学习活动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从而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学习,提高学习成绩以及综合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饶耀平,王晓青.外语学习动机与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成绩的关系初探[J].中国外语教育,2009(1):11-23.

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 篇11

一、明确学习目的

目的, 是一切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明确了“为何学”, 学习才有强大的内驱力, 才会成为自己的事, 才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是认知的基本需要, 使学生把语文学习与各科学习、语文学习与科学技术、语文学习与现代化建设联系起来, 充分认识语文不仅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 通向其他学科的桥梁, 也是分析和认识社会复杂现象的工具;更是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素质学科。其次要帮助学生设立明确而适当的语文学习目标。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讲语文课程目标划分成单元目标和每节课的目标进行教学, 随着目标的缩小和具体化, 可使学生感到自己有能力完成这个目标, 因此也就会对语文学习有信心, 这样一来就达到了对学生进行激励的效果。再次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就目标。要帮助学生淡化考试成绩的意义, 让学生意识到考试成绩实际上仅是掌握知识和能力的衡量标准, 视其为个人努力程度的标志, 而不是去与他人比较的尺度。给他们多提供一些现代人才观、价值观、成就目标之类的资料。

二、激发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语文作为一门传统的学科, 进行的又是母语教育, 学生入学前都有一定的基础, 知识基础具备了, 再结合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 利用优美的课文篇章陶冶性情, 体会人生百态, 很容易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我们可以使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学习活动, 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从中体验到学习的欢乐和愉快, 以生动活泼的方法使学生了解语文学科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还可以通过成立阅读小组、古诗文学习小组, 并开展各类相应由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理解能力, 从而使学生对语文教学产生强烈的学习意愿, 促使他们向语文学科的高峰迈进。

三、创设民主快乐学习氛围

教学过程不只是传授知识的过程, 它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 是师生互动、生生协动的多向活动过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双方情感交融的前提, 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 它直接制约着学生学习动机的引起和维持。因此, 教师行为要努力营造具有人文气息的情感氛围, 以引起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服务。首先要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有着新的师生关系, 师与生是平等的,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欢迎学生的质疑、争辩和对老师的否定。提倡学生在课堂上敢疑、敢问, 敢争, 敢于发表和陈述不同的意见和方法。其次要给学生尽情发挥的空间。每一个人都有被他人、被社会认可的愿望。积极心理的潜能存在于每个学生之中, 这就需要有表现的机会.表现才能产生兴趣和自信。教师要创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 能够使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欲望, 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情。这样, 整个课堂教学到处有发言、有争议、有讨论、有发现, 学生热情洋溢, 情绪高涨, 师生的思维处于一种和谐同步状态, 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提高教师素养, 追求教学艺术

“亲其师, 而信其道”。教师素养、教学艺术的高低, 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也是决定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所以教师应注重自身素养的不断提高, 注重教学的艺术性,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应做到以下几点:1.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种种困难, 为他们搭建脚手架, 指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之中, 稳定学习兴趣。2.要摒弃程式化的教学方式, 避免每堂课都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要利用各种手段方法, 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 激发他们的兴趣。3.创造性的钻研教学内容, 对知识进行再创造, 使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让每堂课都变得生机勃勃。

总之,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式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哪种手段, 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提高教学质量。只要教师们有效地利用自身的形象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就有可能学得积极主动, 并学有成效。

摘要:动机是行为的动力, 会促使人们从没有兴趣而生发出兴趣.并促使人们不怕困难去争取成功。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学生将自己已形成的学习需要调动起来, 经提高学习积极性的过程。学习动机既是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原因, 又是学习的结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最大的任务是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给予内在的驱策和激励。

上一篇:中小学教学随笔评比活动总结下一篇: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海南省人事劳动保障厅等四部门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中劳动关系处理等问题意见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