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美术课与思想品德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2024-12-19

把美术课与思想品德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精选3篇)

把美术课与思想品德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篇1

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西大屯复兴区学校 王雪

有道是良好的思想品德不会从天而降,需要我们教师去培养,学习美术可以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丰富的艺术修养,那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凭借教材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做到绘画基础知识,技能与陶冶美好心灵和谐发展呢?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激发学生去了解我们祖先创造的艺术文化,用审美的规律去感受和欣赏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艺术文化遗产,让我们为我们的祖先骄傲和自豪。教育德为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把道理寓于美的形式中,借助美育的形式,来提高德育的质量,让学生在美的境界中学会做人的道理,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观念。我在教学中曾做一番尝试,就是把美术课与思想品德课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如,在描绘祖国美丽的河山,家乡的名胜古迹……进行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育。下面就针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作稍微深入一步的讨论: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应建立在以下几个原则:

1、美术教学不是从属于德育的,它有自身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在教学中决不可喧宾夺主。只能是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渗透这种教育,使美术教学与德育有机结合,不能生搬硬套。教师应握准德育切入的位置、内容和时间的长短。

2、教师应以身作则,言行表率。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受到的各种品质、言行、意志的培养,都是通过老师来进行的。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引导,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儿童而言是学习的一个窗口,必然引发他们十分的关注。教师要特别注重自 我教育与提高自己的修养,建树良好的榜样形象。

3、德育渗透要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儿童的心理状况、生活实践及其对真、善、美的朴素的认识基础,联系身边发生的各种现象,将德育渗透巧妙地融合在统一的教学过程中。他们是一个整体,不能将它们割裂对立,并要遵照循序渐进和刺激学习兴趣的原则,以生动、形象的正面引导为主,注重培养儿童的基本道德品质、健康的情趣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坚持发展健康的人格精神为目标。

二、创作和训练

学生的欣赏和观察过程表现出更多的心理特征,而创作和训练在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中则表现出明显的行为特征。衡量儿童绘画的潜力,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知识、技能的进步和成就为标志。而儿童知识、技能的进步是与思想、情感品质的发展形成而同步的。所以,老师在创作和训练课教学的同时,要有针对性地、逐步地、系统地进行德育教育。创作和训练都离不开运用一定的工具材料来进行实际操作以提高技能技巧,并运用一定的形式表现一定的内容,提高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

1、在指导学生进行创作和训练时,应给学生以宽容的作业空间,设法解决好教学难点,消除畏难情绪,大胆作业。包括难度的要求、形式的要求等等都应尽量保证一定的自主空间以达到基本的、主要的教学目的为准。同时,还应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创作热情,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培养积极、认真、大胆、果断、耐心完成作业的良好品质。

2、利用绘画中的命题创作,如《我的家乡》、《我心中的少年活动中心》等这些课,通过教师和同学之间的探讨和启发,让学 生大胆想象创作,这对培养未来的建设者将可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还可树立开拓的信念和创造的志向。同时,老师可有意地强调这些创作的难度,让学生懂得建设好这些美好的事物,除了有顽强不畏艰难的精神,还要有勤劳塌实、认真耐心的好学风。

3、在风景画教学中,结合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记忆和感受,对儿童描叙祖国的秀丽风光和大好河山,在写生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好,让他们染起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理解这一切要每个人,特别是自己共同来维持,来建设。

4、通过在创作和训练中各种工具材料的了解和掌握,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文化传统的认识,还能在实际动手过程中,丰富对实际生活的体验,领悟劳动创造的愉悦,进一步培养尊重劳动成果、珍惜艺术作品的良好品德。如《泥塑餐具》,学生在实际操作和创作过程中模拟他们较熟悉的家庭生活,提高动手能力,在良好的情感氛围中获得良好品德的潜移默化。

5、剪贴、设计、造型作业中,学生使用的工具材料较多,计划性很强。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有序的工作习惯和讲卫生、爱整洁、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习惯,逐步培养学生耐心细致、不怕失败、坚持不懈的心理品质和创造性的工作态度。同时,学生的这些品质也会受到教师教学作风的影响,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是在示范过程中不可不予重视。

6、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创作和制作往往表现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合作关系的紧密程度。这种关系的有效调控和引导,也会影响到作业中的儿童之间在正确处理这种关系时的态度和合作精神的形成。如分组合作作业时,儿童之间的合 作方法的训练和合作意识的培养就会直接影响到儿童的合作态度和合作精神,也就是一种集体主义精神的体现。其他还包括作业中的互相精神、谦逊态度等等。

以上所述,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我们只是作了稍微深入一步的讨论。更具体的途径和更有效的方法,包括德育渗透的具体形成则只能根据教师、学生、设施、环境、条件以及课题内容等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我们以为,这是德育渗透与教条格格不入的特征所决定的。也正因为如此,有效的德育渗透同时体现了一个美术教师除专业水平及思想品德水平之外的教育思想及教学艺术水平。

把美术课与思想品德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篇2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实践,创新能力

一、营造有利于创新思维发展的教学环境

借助多媒体技术营造新型教育环境,使数字化教学方式成为促进美术教学效果的新型手段,更加方便快捷地将过去传统教学方法解决不了的难题变成现实,进一步为学生创设奇特的艺术实践情境。计算机辅助教学恰好能够提供这种条件,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优势, 使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和主体意识得到充分的发挥。它具有多变换的优势,不仅可以扩展认知领域,提示教材内在的逻辑关系,教师还可以多变换地讲解、提问、设疑,启发学生勤于思考,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潜能。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是一项集科学性、系统性、 长期性、连续性和艰巨性的教育任务,创新意识存在本末、 轻重、缓急之分,在小学美术过程中要把总结与反思当做培养创新意识的出发点,是提高小学生综合素养的一部分重要教学内容,深刻分析当前小学美术教学的综合因素,有的放矢做好创新教育与教学实践的每一个环节的工作,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弄清问题的根本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才能真正确保未来参与实践中的创新能力和素质。其次,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作为美术教师应利用计算机与生活、计算机与社会、计算机与环境以及趣味活动等有利条件,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不同阶段有他们不同的指导理论、不同的课件设计原则。小学美术教学实践过程中计算机的应用,需要根据理论的指导原则将课件定位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等方面,在小学生自主地学习过程中,还要展开小组讨论,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小学美术教学。教师可结合生活实践设计一些小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情境、动画和不同的问题,然后引导孩子们共同探讨其中的核心问题,让他们畅所欲言,大胆想象,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提的问题精巧而不多,但孩子们说的多,互相讨论的多,老师注意观察每一个孩子的具体动向,认真对待小学生提出的所以奇特问题,给以耐心解答,对孩子们的热情予以鼓励和表扬。同时将计算机作为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帮助孩子们积极学习,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充分发挥计算机的特殊功能和艺术魅力,才能提高学生素质,达到最终目标,为优化孩子们整体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二、开拓想象空间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在按照教学大纲执行教学任务时,自身素质一定要强,业务水平高,能给学生营造有利于促进能力培养的想象空间,教学内容能当班做完的不推到下一班,能尽快做完的, 不拖沓作完。让那些不爱交流的学生,尽快熟悉环境,让他们很快能看到一个温馨而有趣的生活学习环境,这是小学美术教师的重要一种责任,不然孩子们越来越不想学习美术。 教师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孩子们营造和谐温馨的生活、 学习环境,引发孩子们自由大胆交流,可以有效教育那些碰到问题往往选择逃避的孩子,培养小学生独立面对生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能够积极应对的信心和能力。无论干什么工作,思想态度决定着一个人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能,一些良好的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小学美术教师要以极大的热情积极帮助孩子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快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而这一切都需要在良好的和谐环境中渐渐成长起来。语言交流是构建和谐环境的心理基础,是提高学生未来的文化素养的重要根本,只有基础牢,一切效果才有保障。所以,确保基础扎实,工夫一定要下到实处。小学美术教学中为孩子们创设适宜环境, 需要教师以民族文化精神为核心,强化创新精神的培养,以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宗旨。

三、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提高美术实践能力,在民族文化精神的激励下,积极开拓思维。 在美术教学中开展创造性教学需要借助许多条件,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多方式、多顺序、 多途径地提示认知对象,进行思维训练,以启发学生快乐生活、快乐学习为中心。通过对教学目标分析,教师根据教学活动的本质需求,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以确定每一次具体教学活动的主题内容,并且一定要利用计算机创设与主题相关的文化情境。根据教学需要进行有效的信息资源收集、优质课件设计,对本次教学活动所需信息资源的进行优化整合, 力求计算机信息资源在本活动过程中能够起到积极作用,教师应该明确并且想办法突破重点和难点,能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兴趣,使他们知识积累趋向趣味化。数字化信息技术有利于把图、文、色按照奇特的设想构建出理想的美术载体,创作的更好的美术作品,根据教学需要对新媒体技术进行高效率多角度的开发利用,更加有利于突破传统美术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切难点,立足民族文化精神,大胆创新,对于传统教学实验中无法实现的美术教学理想,这样的教学实践有利于学生对一些复杂的美术规律进行科学探索,有利于加强理解和强化记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把美术课与思想品德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篇3

叶圣陶先生指出:要关注文章写作的“形式”,因此教师要关注一篇文本“怎么写的”。通过“怎么写的”去发现“写了什么”,而“写了什么”并不是最重要,因为每个人都可以按照“写的方法”去“写”,因此教师需要教授、学生需要了解的就是“怎么写的”。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育专家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其中很多篇目在选材立意、布局谋篇、语言运用、表达方式等方面为写作提供了范例。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对精美范文的阅读、研习、化用(能动模仿),使学生从作者创作思路的“原型”之中得到启发,获得规律性的写作知识,从而为学生写作找到一根“拐杖”。

由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学习课文中好的词语、句式,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收集整理,恰当地运用到写作中去。理解了词语句式的意思、用法,不等于就掌握了,还要会运用,并关键在后者,因为用过的东西才更深刻。每次写作指导时,我都结合学过的文章,提供一些切合他们写作实际的词语、句式,启发他们恰当地运用到写作中去。

二、鼓励学生仿写。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都是一些极好的范文,包括各种文体,有一些是经典文章,在立意、选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都可以作为学生写作的典范。

如在学完《桂林山水》一文后,我就让学生仿写了《家乡的玉带公园》《天然盆景嵖岈山》等各具特性的文章。当然,“仿”不是目的,它就像书法中的临摹,只能得其形,不能得其神;所以,我们最终要让我们的学生在“仿”中求“创”,“仿”中求“新”,“仿”中求“活”,以提高写作能力。

三、指导学生缩写。如,学完《小英雄雨来》后,我要求学生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语言组织结构形式,概括提炼课文的内容,字数一般为原文的三分之一左右,以此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能力。这种练笔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为主,却不是段意的简单结合,不至于让学生失去对课文的品读趣味性。

当然,在实用文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续写,改写课文,渐渐地,课内训练带动了课外的发展,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就自而然地提高了。

上一篇:八年级英语Period下一篇:钠与水反应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