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与德育的整合

2024-10-09

美术教学与德育的整合(精选12篇)

美术教学与德育的整合 篇1

德育教育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的活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阐明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具体目标,在评价建议中要求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由此可见,德育教育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生物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效整合,就是遵循生物学科的特点,把初中生物教学和德育教育相互交叉、渗透、融合而形成一个整体,实现德育与智育的统一,达到三维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笔者结合初中生物教学,从目标范畴、基本原则、主要策略三个方面,初步探讨了实现初中生物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效整合的策略。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目标范畴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使学生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形成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关注与生物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由此可见,初中生物教学中德育教育的范畴包括:生物学基本观点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科学素养教育、生物学价值观教育、公民社会责任教育、生命教育等七个方面。

二、初中生物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效整合的基本原则

实施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进行渗透,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初中生物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效整合,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渗透性原则

生物学科的德育教育,是与生物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紧密结合、相互渗透的,它是一项长期积累、潜移默化的系统工程。教师要在教学中实现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政治导向、情感陶冶、意志培养、道德规范等教育。

(二)针对性原则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掌握好针对性原则。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提供生动的、典型的、有意义的素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教育。

(三)适度性原则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的德育知识不宜过多,多了反而会使学生反感,而且知识点的渗透程度也要深浅适当。在教学方法上要使科学性和思想性相互融合,使学生在主动学习过程中,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思想共鸣,愉悦地认同接受。

(四)因材施教的原则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德育要素的个性化特点,找准德育目标的切入点,结合学校、教师、学生及社区资源,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及途径,因材施教。

三、初中生物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效整合的主要策略

(一)发挥师表的熏陶作用

学生往往是“度德而师之”,德育渗透的过程是一个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思想品德和作风上必须成为学生的表率。生物学科德育落实的关键在教师,发挥师表的熏陶作用,才能使言传与身教合一,实现初中生物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效整合。

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榜样作用能影响学生、感动学生,教师的世界观、价值观、情感、品行及教态,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样点点滴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熏陶,使学生在认知活动中自然地获得内心的体验和心灵的感受,发展自己对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科学价值的认识,在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逐步完善和健全自己的人格。

(二)找准有效的结合点

单纯的知识教学,忽视生物课的德育功能,教训是很沉重的,“制毒专家”樊可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但是,脱离知识,“穿靴戴帽”式的德育教育,学生往往难以接受,甚至适得其反。只有建立在生物学知识、技能基础上的世界观、价值观,才是科学的、稳固的。所以,初中生物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效整合,关键是找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与德育教育的有效结合点。

例如:在结合“小肠的结构和功能”、“根尖的结构和功能”、“鱼鳃的结构和功能”等教学内容,多次渗透“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教育后,学生逐步建立起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只有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与人文社会学科的基本观点及个人社会经验相结合,才能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在生物学科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德育目标切入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教育、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生物学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及良好习惯、规范行为准则等。

(三)抓住有利的整合契机

结合社会热点、新闻焦点,如:“H7N9型禽流感”、“镉大米”等,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生物教学,能有效落实生物学科德育教育。利用“植树节”、“世界环境日”、“节水节”、“艾滋病日”等纪念节日,举办手抄报评比、黑板报评比、演讲比赛等活动,通过学校各种文艺活动如相声、小品、歌舞等形式宣传,让学生在看、听、读、写的活动中接受教育,可以增强德育渗透效果。

抓住上述有利契机,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关注生物科学技术的新进展,树立科学的生物学价值观,实现生物学价值观教育、公民社会责任教育、生命教育等德育教育与生物教学的有效整合。

(四)巧用各种的课程资源

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教师不仅要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室、图书馆、生物园等课程资源,还要善于利用社区课程资源。

社区是学生的生活环境,也是学生的学习环境。社区中存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优化生物高效课堂

南海霞

(定西市安定区中华路中学,甘肃定西

摘要:要打造高效生物课堂,教师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运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外,还应适当开展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促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高效课堂动手实践

2001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以课程标准为标志的生物学新课程全面推广实施,这是中学生物响应素质教育的一大举措。对乡镇中学生的调查显示,教材的改革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对生物学习产生兴趣,这为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但主动学习生物的人少之又少。[1]生物教师如何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促进其学习角色的转变,是我一直认真研究的问题。我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认为让学生动手实践是一个有效的解决策略,难度虽然不小,但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并对优化中学生物课堂有很大的作用。

一、学生动手实践的重要性

1. 形成师生互动,提高学习效率。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只有在真正有效的交往与互动中,学生才能获得知识、能力、情感的全面发展。[2]课堂不单是教师或学生的课堂,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密切配合,有效互动,才能使双方有所收获、共同进步。

2. 增强学生体验,开发学生潜能。

教育学博士肖川说:“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投入,学习过程就有内在动力支持,就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丰富多彩的自然界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直观有趣的材料,精心设计,就会使生物学习的内容趣味无穷。[3]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教学中加入学生体验过程,可以加深学生学习印象,同时让学生在实践中激发自身创造力。

3. 引导学生自学,授之以渔。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为打造高效课堂提供重要保障。要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提出疑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法,而不只是帮学生解决问题。

二、设计学生动手探究活动的方法

1.有效利用当地教学资源,因地制宜。

乡镇学生可以较多地接触农田果树等,因此,教师可以设计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引导学生以生活中的生物为探究材料,在着很多生物学课程资源,如社区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动植物标本馆、动物园、植物园、少年官、科技馆、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良种站、养殖场等。

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多样化的学习活动,逐步达到课程规定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深化生物学科教学与科学素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生物学价值观教育、公民社会责任教育等德育教育的有效整合。

总之,初中生物学科有得天独厚的德育教育资源,在生物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思想的渗透熏陶,学生更易于接受。教师要重视德育教育资源的发掘和利用,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将学科德育有机地融入教学目标的制定、教育内容的实施

进行小课题探究活动。如:让学生观察有树荫遮挡的农田作物与无树荫遮挡的农田作物的生长状态的差别,认识光照对生物生长的影响。

2.充分联系生活需要,学以致用。

如在学习七年级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后,动员学生对当地退耕还林后气候变化和生物种类变化等方面进行调查,利用所学生物知识为当地农民讲解退耕还林的优点。

3.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模型,环保创新。

我尝试让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在课前动手制作教具,不仅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还提高了学习效率,增强了环保意识。如:在学习“泌尿系统”时,学生利用废纸废铁丝等制作肾小球模型,在制作中发现很多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前讨论交流,课堂学习效果非常好。

4. 建立学习共同体,合作探究。

鼓励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建立学习共同体。比如:在讲解“昆虫的生长发育”之前,先组织学生分组,然后发放蚕卵,小组内学生分工合作,在学优生的带领下,仔细观察并记录每个阶段蚕形态的变化特点。最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表演话剧,讲述观察结果与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认真分析并指导解答问题。

三、学生动手实践应注意的问题

1.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防止“自由无序”。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以学生为本,这使部分老师在课堂中淡化了自己的作用,完全由学生掌控课堂,结果课堂变得“热闹”了,学生却收获极少。学生的展示不能代替老师的讲解,教师在学生展示时要认真倾听、及时纠错、引导和精讲点拨,发挥主导作用。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要协调好,才能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才能提高学习效率。[4]

2.合理安排时间,防止“片面无用”。

课上学生动手实践会占用大量的课堂学习时间,教师应该依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活动。活动不能过多,应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避免学生因负担过重而产生负面情绪。合理分配讲授与活动的时间,才能事半功倍。

3.明确设计目的,防止“为动手而动手”。

让学生动手实践是一种教学策略,教师应该明确设计活动的目的,不能盲目地在每节课中加入实践活动。应以教学目标为核心,在准确分析教材的基础上,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活动,使学生在民主、宽松的实践氛围中掌握重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更好地实现初中生物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效整合。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大庆市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生物学科德育指导纲要[S].大庆.

[4]仲桂兰.生命科学教学中落实德育目标的几点建议[S].上海: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2010.

美术教学与德育的整合 篇2

“青少年自我调节学习发展模式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子课题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研究 —— 海口海港学校

德育一直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教育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但随着社会发展变化,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日益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且突出的问题,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使他们健康成长,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神圣的历史使命。因此,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已成为大势所趋,寻找两者之间的最佳契合点,双向借鉴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将为学生提供更贴合其心理需要更有效的教育服务。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内涵(1)中学生德育

中学生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中学生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中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2)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学生生理的心理发展特点,运用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整合的重要性

(1)中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为当前学校德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它是一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德育的新途径、新载体和好方法,个体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道德认知、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共同协调发展的过程,其核心就是道德内化,这种道德内化所需要的心理素质或心理结构要素的培养,如果由心理健康教育来承担,将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所以,德育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和补充。

(2)中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将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起到导引与推动的作用。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思想品德教育开展较早,已经具有良好的教育基础,而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才逐渐被重视,因此目前基础薄弱。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丰富,在陶冶学生情操,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健全学生人格,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社会、生活和学习等各种能力,预防和矫正各种异常的心理和行为,消除心理和行为障碍等方面有着无比巨大的优势。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利用自然实验法、案例研究法及经验总结法。

(1)在教学常态下进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整合的研究,获取教学实践中的真实资料;在研究过程中,通过课程的设计、班会的开展、活动的举行等方式,有针对性、实效性地对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效整合。(2)采用文献资料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手段,系统、科学地尝试应用新方法到实际教学工作中.(3)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定期举行德育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将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并以论文、案例等形式呈现。

四、研究过程

我校围绕课题,有针对性的、全面而系统地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4.1准备阶段:2010年9月—2011年3月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为:

(1)选择课题,组建研究队伍,确定实验对象,制订研究方案。(2)向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提交方案,组织课题主要参与者讨论落实各层面具体工作。

(3)对课题组人员实施培训,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查找有关文献资料。

4.2具体实施阶段:2011年3月—2013年12月中旬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开展具体实践研究,课题组老师在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中,收集并分析当前中学生在心理和品德两方面常存在的问题,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从理论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再经由实践检验并完善。在长期的理论学习探讨和实践应用中,总结中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经验。

4.2.1班主任工作(1)心理健康主题班会

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心理健康主题班会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为主导,改变传统说教的形式,引导学生从活动中体验、交流、分享,促使学生优良心理素质与品德行为的形成,这是实现学校心育与德育目标的新方法。

我校班主任根据学生面临的困惑与问题设计主题,例如有的班级侧重于环境适应和人际关系的重建,而有的班级因为学习动力不足,班主任设计“人生之旅”的辅导帮助学生寻找学习目标。根据不同的主题,由班主任带领全班同学开展游戏、讨论等方式来分享经验,发挥朋辈教育的功效。

下面是我校一位班主任设计主题班会后的感想:活动一: 主题班会:“规则、责任、生命”

现实中有各种的规章制度,有的同学不喜欢受到规则的约束,更有个别同学随意破坏规则而且不愿意承担责任,这对于学生今后步入社会是非常不利的。

通过“火车应往哪边开”这样一个道德两难的故事讨论,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规则意识,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自己的生命负责。这个讨论看起来比较残忍,有的学生会逃避选择,因此我提前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总的来说,我班学生都反应这次活动印象深刻,理解了我最后对于本次活动的总结“对于每一个人而言,生命理所当然非常重要,但对于社会而言,规则比生命更为重要,只有规则的坚守,才能保护人们的生命与权益,所以遵守规则,才是对自己生命的最大尊重与珍惜”。接着是我校高二年级和初一年级的班主任主持主题班会的图片初一(7)班的主题班会——爱因为在心中 高二(1)班的主题班会——让心灵充满阳光

(2)将心理健康教育渗入日常班级管理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基层组织,加强班级管理,则是班主任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于班级形成具有正确的集体舆论、自觉的纪律和优秀的传统,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若能有效地进行正确的心理指导和情感沟通,就能和谐、愉快地共同创造一个有凝聚力、有朝气、有活力的班集体,实现班级管理的高效率。

心理健康教育渗入日常班级管理主要有以下途径:

一、加强心理沟通,使班级群体对管理目标在心理上的认同。

二、共同制定班规、口号,参与班级的文化布置,从而加强同学们的凝聚力。

三、注意心理换位,以化解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矛盾。

四、从个性特点出发,注意到班级中学生个性的相似和相容,并引导学生学会心理相容。

五、引导学生学会合理渲泄,例如改变注意的焦点、改变环境、参加运动等等。

下面的图片展示了我校某个班级设计的“班级公约”和“成长见证”墙。

(3)心理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 各学科的教学都要求学生的各种心理活动的参与,要认识到智力教育与心理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道理。学习是学生的主导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理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满意的解决。

通过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增加心理教育内容,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将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健康的情绪和坚强的意志品质,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而教科研工作是教师自我提高,对专业知识深度认识的过程,也是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总结理论的过程。

我校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以外,认真学习心理学相关内容,及时了解中学生心理研究的动向,同时结合自己所教学科,加强教学反思,从而加速自己的专业成长。(4)班主任培训与研讨

2011年3月至今,我校顺利开展了三届德育研讨会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研究”交流会,我校中层以上领导、科组长、备课组长、年级长、班主任和心理教师都参加了会议,这是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和当前中学生问题的重点所跨出的重要一步。初一至高三年级的班主任代表都紧扣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探究和实践经验等方面作了经验交流。

我们还邀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签约咨询师刘义林教授、海口市研训院夏竞文主任等各位专家,以风趣生动的语言,真实贴切的案例为我校教师进行辅导和培训,从而使我校教师更好地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培养他们受挫折和调控情绪的能力。

我校还编印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研究”论文集,并从中挑选出优秀论文进行颁奖鼓励。经统计,收录教师论文90篇,评选出一等奖11篇,二等奖29篇,三等奖50篇。

下面是德育研讨会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研究”交流会和论文集的相关图片。

总的来说,德育研讨会的举行对提高我校教师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推动我校德育工作迈向新台阶。

4.2.2 心理健康教育

从2011年9月开始,在市教育局的支持和领导下,我校聘用了2位心理专职教师,主要负责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为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全面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工作的重点,在校领导的指导下,针对本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围绕学校德育要求,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1)建立健全心理咨询室

我校在丽晶路临时校区就已经建立了心理咨询室,虽然当时咨询室的条件简单艰苦,但由于学校领导和德育处的重视,已配有空调、桌椅、资料柜和电脑等必需设备。

我校心理教师积极制作并张贴宣传海报,做好心理咨询的宣传工作,她们坚持每周一至周四15:00——18:00按时值班,接受学生的心理咨询,并由刘义林教授来心理咨询室指导工作,为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提供了理论上和操作上的指导。

回到原校区之后,我们更加积极地建设设备先进的心理咨询室,经过半年努力,“心灵港湾”正式开放使用,包括宽敞明亮的团体活动室和温馨安全的心晴小屋各一间,并添置了专业的心理沙盘用具,为全校师生提供更优质的心理辅导,下面是我校在临时校区时所做的心理咨询室宣传海报,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愉悦地接纳心理辅导。接着是我校回到海港路后做的心理健康宣传栏。

下面是心灵港湾的图片,通过图片可以看到,团体活动室宽敞明亮、心晴小屋温馨安全。

(2)建立全校学生的心理档案

学生心理档案是指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通过心理测评手段,从个人资料、学业表现、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学习因素、思想品德和价值观、职业能力倾向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描述和评价,以此作为心理教育、心理咨询、教育改革及教育研究的主要参考依据。

我校在心理顾问刘义林教授的协助下为全校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采用SCL-90和16PF两个量表对学生进行心理普查,系统了解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采取及时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有利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进一步开展。下面是我校心理档案的图片。(3)“创新运用网络平台,搭建学生心灵港湾”

2011年7月,由海口文明网、海口网开设的网络心理咨询平台“心灵在线”栏目顺利举行。我校积极与栏目组合作,从我校初一到高一,六个年级选送上来的大量学生心理问题案例中挑选、整理出具有典型意义的12则案例,发送给栏目组,同时邀请各年级班主任、学生和学生家长代表准时做客栏目活动,参与在线交流。

此次在线访谈特邀海南省社会心理学会会长岳筱雯教授、副秘书长张莉两位嘉宾,两位专家对青少年中存在的厌学、自卑、自制力差、缺乏毅力、情绪不稳定、人际交往困难、亲子关系僵化等常见的学习、生活问题耐心地答疑解惑,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排解心里的烦恼。这样的活动对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帮助都非常大,此栏目不仅有专家的专业理论做支撑,更有网络交流手段方便、快捷、安全的优点做保证,极大地提高了活动的有效性。我校作为海口市青少年心理教育德实践基地,一直十分重视青少年的心理教育工作,今后我们将继续创新手段和方法,让青少年的心理教育工作常抓常新,稳步发展。(4)开展有特色的心理健康辅导课

心理健康课是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我校已在初

一、初二年级、高一年级开设心理辅导课,系统且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调适能力的辅导。根据学校工作目标,结合各年级学生特点,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我校心理辅导课主题包括人际关系、青春期、学习风格、亲子关系等。通过这些教学主题帮助学生学习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挖掘自身潜能,克服自卑,提升自信,增强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我们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出发点,以学生学会自助为归宿,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采取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诸如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谈话交流、行为训练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会、感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下面是我校心理老师上课的图片。(5)进行个别心理辅导

心理咨询工作是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学生学习压力的增大,竞争的激烈,青春期的躁动以及一系列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他们迫切的需要心理辅导以摆脱不良的情绪困扰。

我校心理咨询室2011年10月起即向全体学生开放,心理辅导老师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接待来访的每一位同学,帮助同学们解决在中学生活适应、学习、人际关系、情绪调节、生涯规划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帮助同学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每次咨询的情况都记录在《心理咨询记录表》上,并严格遵循保密原则。经统计,我校心理咨询室共接待180余人次。

在辅导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三类问题值得关注。一是学生情绪问题;二是学生学习方法问题;三是人际关系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一方面我们和班主任老师携手,尽量给予该学生更多的关心与辅导,另一方面在心理健康辅导课时也适当倾斜。来访学生经过个别心理辅导后,自信心提升,学会积极主动地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自我调适的能力得到增强。一例初中生青春期抑郁心理咨询案例 一般资料: 符某,女,14岁,初三年级学生,家中有一弟,体态正常,有胃酸疾病,父亲经商,收入较高、母亲在家照家庭,父母家族均无精神疾病历史。基本情况:

符某小学时候,家庭经济条件一般,自小与奶奶生活在一起。八岁那年,弟弟的出生,让她感觉父母不爱自己,自己仿佛在家里就是一个多余的人,有没有自己都是一样的,有时候真想死了算了父亲对符某的要求较严。基本上不与同学来往,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与同学之间感情也越来越淡漠,孤独感和自卑感时时刻刻笼罩着自己,情绪很不稳定,时而抑郁,时而焦虑,痛苦至极。2011年11月中旬符某与本班的蔡某因为口角引发打架事件,随身携带剪刀报复对方。由于情绪很不稳定使得学习精力很难集中,效果非常差,成绩也急剧的下降。

心理测验:SCL—90测验结果: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指数超过正常范围。

诊 断:2011年2月23日,符某的爸爸带着她去省人民医院心理咨询科进行咨询,医生诊断为青春发 育期抑郁障碍。咨询方法:

通过七次会谈,结合合理情绪治疗法、系统脱敏法以及一定的自信放松练习,帮助来访者寻找其问题产生的原因,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1、生物学原因,青春期的女孩子,相貌问题,自卑感较重。

2、社会原因,亲子关系不佳,家人的关爱不够。尤其是弟弟的出生。

3、心理与行为方面的认知因素,①错误观念:认为女孩子只有有出色的外表才能受欢迎,才能改变

生活条件;②对现实的误解或错误评价:认为父母及家人都不爱自己,自己是多余的。

4、个性原因:追求完美,自我要求高,且过于敏感。

最后对其思考及领悟上的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咨询效果:

1、来访者自己的评价:和家人的关系有所改善;对自己的认识更客观准确,比以前有自信了;会有意识的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不熟的人甚至陌生人相处;要有自己的主见,与朋友相处要更主动。

2、符某社会生活适应状况改变的客观现实:上课学习基本正常;和周围的同学有更多来往;精神面貌比较好;与父母有更多的沟通。

3、咨询师的评估通过回访和跟踪调查,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改变了来访者的不合理认知和思维模式,缓解了其抑郁和焦虑情绪,自卑心理逐渐改善,自我认知得到加强,逐渐接纳自我,建立了对生活的信心。一例高考焦虑心理咨询案例 一般资料:

吴同学,女,18岁,高三年级学生,马上面临高考 基本情况:

随着高考日益逼近,该来访者感到压力较大,并出现紧张,焦虑情绪,同时还伴有一定的生理反应,导致该来访者学习效率下降,学习动力不足,社会功能轻微受损。心理测验:症状自评量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

SCL-90:焦虑因子分2.5,其余各因子分均小于1 SAS :58(标准分)SDS: 53(标准分)结果显示求助者轻度焦虑和抑郁诊 断:一般心理问题——考试焦虑。咨询方法:

通过测验法,会谈法,合理情绪治疗法以及一定的放松练习,帮助来访者寻找其紧张焦虑的真正原因——不合理信念,最终通过与来访者不合理信念的辩论,使来访者放弃关于高考的错误认知,树立正确认知,进而使来访者恢复社会功能,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其对于挫折和困难的能力。咨询效果(截取吴同学的“自我评估”): 经过咨询后,我基本掌握了自我放松的方法,在近期的模拟考试中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最近我也没有失眠的状况,学习的精力和动力也更充足,学习效率逐步获得了提高。我明白考试本身只是一种检验和淘汰的手段,真正学到的知识才是今后立足的根本。高考并不能决定自己的一生,它只是人生中众多考验中的一个,而对于每次考验的态度才对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6)开展“毕业班”团体心理辅导

针对高三和初三学生学业压力大、考试焦虑等情况,我校开展了团体心理辅导课,通过丰富、有趣又具有心理疏导意义的活动,陪伴学生体验轻松快乐的感觉,引导学生激发自己的心理潜能。

毕业班的团体辅导深受欢迎与支持。它的开展,也促使更多的毕业班学生走进心理咨询室,就个人的问题与心理老师进行探讨,主要涉及考试焦虑、未来发展和人际交往等内容。

下面是我校心理老师给初三和高三年级学生做团体心理辅导的纪实图片。(7)举行心理健康节,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2012年5月举行海口海港学校首届“5·25”心理健康节,在活动期间中,我们通过海报、标语的宣传唤起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通过“我爱我——关注你我,从心开始”的主题班会、黑板报评比以及签名活动,让学生们自发的去了解心理保健知识,这些活动受到了学生们的支持和欢迎,也帮助同学们更加关注自我、了解自我。下面是我校心理健康节的宣传海报和横幅。

接着是我校班级开展“我爱我——关注你我,从心开始”的主题班会的纪实图片。最后是我校班级心理健康主题黑板报的展示。(6)心理教师专业化成长培训

组织心理健康教师外出参加省市各种心理会议和活动,如海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海口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包含沙盘治疗、音乐治疗和艺术治疗等多种技术的应用。

积极参加海口海港学校教坛新秀比赛、海口市2011年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海南省2011年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两位心理教师均获得了好成绩。我校心理教师还积极参与海口市“同课异构”的交流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课教学水平。下面是我校心理教师参加专业化成长系列培训的纪实图片。通过这些专业化的成长培训,让我们以新的理念引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不断提高我校心理教师的实践能力。4.3总结阶段:2013年12月中旬—2014年1月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为:(1)组织课题组教师整理有关材料和案例,分析并总结经验。(2)撰写课题结题报告,进而总结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我校聘请心理顾问刘义林教授为心理老师进行指导,探讨学生案例,并观摩咨询工作。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

研究摘 要]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应加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作用,促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整合。[关键词] 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只有有机整合,才能体现德育工作以人为本的原则,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共同促进育人目标的实现。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政治、思想和道德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给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以帮助和启发的过程,是一种技术性服务,根本指向在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二者的最终目的都是培养人格完善的全面发展的人,但是其理论依据、包含内容及其实施方法等方面是有区别的。

(一)理论基础有区别

德育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学、教育学等为理论指导。

(二)目标侧重点有区别

德育按社会要求规范个人行为,以塑造个人完善的道德品行为目标,其教育核心问题是人生观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个人合理的心理需求,以塑造个人完善的人格为目标,其教育核心问题是个性的自我完善。

(三)内容有区别

德育内容始终充满着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感,主要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等内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没有阶级性,主要包括心理卫生、智力发展、人格评定、行为适应等内容。

(四)学生观有区别

德育把学生当作塑造的对象,在师生关系上重视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强调教育性。心理健康教育把学生当作帮助、服务的对象,在师生关系上重视平等、民主、尊重、理解,强调人性。

(五)教育原则有区别

德育的主要原则是政治方向性原则,有明确的是非价值取向。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原则是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施指导、帮助,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矛盾,培养心理能力。

(六)工作方法有区别

德育工作的主要方法是说服、评价、模仿、规范等,要求个体必须接受教育者提供的价值体系、行为模式,“符合”就予以肯定,“不符合”就予以公开否定、批评惩处等,具有集体性、公开性特点。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要方法是测量、矫正、咨询等,虽然也有一定的心理健康的参照标准,但这是一个学生主动构建、改造其心理世界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本着尊重、理解、信任、保密的原则,没有对学生的心理予以否定的权利,具有个别性、保密性特点。

(七)教育后果有区别

德育工作失误或失败,会导致受教育者思想更加错误,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心理健康教育失误或失败,会导致受教育者心理问题加重,严重者可能轻生、自杀、精神分裂[1]。

(八)教育者的要求和角色有区别

德育工作要求人人做,德育工作者要居主导地位,其任务是进行宣传、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具备一定心理专业技能的人员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处于辅导地位,主要扮演参谋、顾问、朋友的角色,其任务是询问、帮助、指导对方[2]。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它们之间的联系也是非常密切的,主要表现在:

(一)有共同的教育目的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都是学生,基本职能都是“育人”,都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二)有相互交叉的内容

无论是德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都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生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心理层面的东西,德育解决诸如道德认知、爱国主义情感、遵守道德观念的意志、文明行为等思想道德层面的东西。

(三)有互相衔接的职能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才,而健康的心理是学生成才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也是德育的前提。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使他们保持一种主动接受教育、积极完善自我的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为他们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和其他教育创造条件;而德育通过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熏陶和塑造,反过来对学生心理状况的稳定和改善发挥积极影响,二者协同作用,相互促进,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四)有密不可分的工作方式

学生的某些思想问题要通过心理教育的方式配合解决,而学生的某些心理问题也要通过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帮助排除。

(五)有类似的教育途径

课堂教学、学科渗透、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社团工作、校园宣传阵地、课外实践活动、优化校园环境、家校配合、谈话谈心等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可采取的途径。

(六)有一些可共同遵循的教育规律

先进的教育理念、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个性发展、正面教育为主以及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发展,都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共同遵循的规律。

(七)有融为一体的实际操作过程

就学生个体而言,他们的心理问题往往与道德问题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必须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作用、共同进行来加以解决。德育工作者必须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也要懂得德育原理,会做德育工作

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作用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而且从机理上能够相互作用。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心理发展过程,任何一种思想品德的形成,都是以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基本心理成分为基础,而政治立场、思想观念和道德情操等是人心理中最高层次的东西。没有健全的心理过程和人格,就不可能建构高层次的精神世界,不可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同时,学生要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必须首先学会适应社会、应付挫折、调整情绪、人际交往、设计生活目标等。另外,只有当学生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才能顺利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建立在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基础之上。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地悦纳自己。他们一般有较高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水平,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恰当的人生目标,并且能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能及时调整自我需要以适应社会需要,从而确立个人需要与他人需要、社会需要相统一的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三)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德育工作者应认真研究、掌握心理学知识,遵循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在工作中尊重学生个性,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达到心理相容;要善于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激发学生的高层次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注重自己的人格修养,用自己健全的人格影响学生,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3]。

(四)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工作具有调节功能

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较好地协调道德教育与学生心理需要和生活实际的关系,使德育更加贴近学生心理需求,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德育是系统的、高层次的导向教育,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其内容理论性极强,对人的培养有一个较为统一的标准,这使德育在学生眼里高高在上,与现实脱离;在教育方法上,教师以理论教学为主,更使学生觉得内容空洞,难以接受,从而采取消极应付方式,产生逆反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涉及学生生活、学习实际,又坚持自愿、平等的教育原则,学生乐于接受,能够产生心理共鸣,消除逆反心理。

(五)德育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方向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在道德评价与选择的矛盾冲突中,可以锻炼学生的心理调试能力,通过丰富的德育实践,能够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磨炼意志品质,丰富健康情感,提高心理素质[4]。

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要有机整合 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有各自的优势。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德育工作,有助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提高德育实效;结合德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因德育问题而引发的心理问题,从思想上解决一些因德育失误造成的心理偏差,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因此,只有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才有助于提高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一)在德育理念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工作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除了坚持政治导向和道德导向外,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其身心发展特点,加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增强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健全人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身心潜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全面发展。

(二)在德育方法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运用一些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充分调动受教育者个体的主动性、参与性,实现个体的自我教育与调试,改变过去那种单项灌输的教育方法,给他们自己选择、判断的机会,教给他们判断的方法,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三)在德育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引导学生自己去领悟和调适,使学生处于一种自觉自主的心理状态,这样“说服”才能真正转变成学生的“心服”,变成他们稳定的内在素质和个性品质。

(四)在德育内容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德育工作中,不仅重视政治思想教育,还要把现代人的观念和素质、心理问题的防范和调节等内容纳入德育内容中来,使学生不仅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而且知道如何为自己创造健康、幸福、美好的人生[5]。

(五)把“健全人格”的建构与培养作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的“切入点” 健全人格的建构与培养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目标和整合基础。人格健全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核心,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实质上也是健全人格的形成过程。通过健全人格的建构与培养,能把道德认识、道德情操、道德行为统一起来,建立一个完整、健全的心理结构,使个体具有较高的动机水平和自我意识,从而形成一个高层次、高效能的自我调节与控制系统[6]。

(六)教育实施者相结合

学校由同一个组织或部门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统一计划、统一研究、统一实施,防止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张皮”。德育工作者要能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能够从事德育工作,教育者在进行教育时,根据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实际,既做德育工作,又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提高教育效果。[参考文献]

美术教学与德育的整合 篇3

关键词:德育课教学工作价值观教育整合

1.引导学生工作价值观的必要性

工作价值观反映了人们对工作的基本价值取向,是技校学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价值观在技校生对各种工作的认知过程中起了“过滤器”的作用。它使个体的择业行为带有一定的选择性和指向性。这种选择性和指向性体现在人们对不同工作的认知与对不同工作种类的筛选活动中。它既是判断工作的性质、确定个人在工作活动中的责任、态度及行为方向的“定向器”,又是抉择工作行为方式并进行制动的“调节器”。通过对技校生工作价值观的研究,有利于科学地发现当代技校生工作价值观的发展现状,引导、教育技校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适应就业形势,满足社会需要,以促进毕业生及时、充分、顺利就业,有利于技工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顺利实施。

2.德育课教学与工作价值观教育整合的对策

德育教学应符合学生成长规律,要充分发挥持续性的教育功能,紧密联系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地对学生进行工作观的教育,培养学生诚实、勇敢、创新的美德。

2.1工作理想的逐步定位

在工作理想方面,技校生存在两個严重的问题:一是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的束缚中,很多技校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没有明确的工作理想和目标,缺乏对工作理想的自觉思考和认真规划,这就是所谓的目标缺失症。其直接表现就是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缺乏充足的工作准备和知识积累;二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特别是在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影响下,技校生自发形成的工作理想带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表现为在工作理想中:将物质利益与保障放在了首位,而忽视了工作本身所具有的其他价值;将个人利益放在了首位,而忽视了社会利益;将自我需求放在了首位,而忽视了社会需求。这就脱离社会实际的功利化工作理想必然导致学生择业决策和择业行为的失败。

工作理想的确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教化和熏陶的过程。首先应该从学生入学开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系统而有效的的工作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在客观认识自己和社会的基础上逐步明确自己的工作理想;其次要教育学生全面了解社会,正确认识我国的就业形势,降低自身期望值,将自己的工作理想和社会现实协调起来,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将工作所带来的物质利益与工作所产生的其他价值综合起来,将理想的实现与长期的艰苦奋斗的心理准备统一起来,确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理想和目标。第三是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养成良好的学习、工作方式,帮助学生顺利就业等。

2.2接受客观现实,调整就业期望值

用人单位找不到人、大量毕业生无处去的“错位”现象普遍存在,这是因为学生的就业期望普遍较高的原故。因此,要顺利就业就必须首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就业形势,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在择业时要看得长远一些,学会规划自己整个人生的工作生涯。在当前获得一个理想工作的时机还不成熟时,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的办法。也就是说,在择业时不要期望太高,可以先选择一个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增加工作经验,然后再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正当的工作流动,来逐步实现自我价值。许多学生不愿意去经济落后的农村工作,可是随着国家对农村发展的重视,农村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热点,也将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因此抢先到这样的地区去工作可能会更有利于自己的工作发展,取得事业的成功。

2.3教育学生诚信为本的真谛

在讲《经济与生活》时,笔者给学生讲品牌价值的意义在于,它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有时甚至比有形资产还重要。假如可口可乐(品牌价值为300多亿美元)一夜之间固定资产由于某种原因化为乌有,但第二天,它仍可以凭借它的品牌站立起来。这就是品牌价值之所在!推论到我们每个人,也是这样。我们每个人也要树立自己的“品牌”,也就是自己的信誉和形象,它是一个人的无形财富,也就是你在他人和社会中的印象和评价。作为学生,不要依赖父母,而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怎么才能做到?就是要现在打好基础,提高素质,为自己“创立”能立足明天的品牌。

2.4敬业爱岗等工作态度和吃苦耐劳等意志品质的养成

据报道,2012年9月,招聘网站前程无优发布了一项对全国1800家企业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工作态度”以1768票成为企业人才取向的第一要素。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余祖光也说,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工作道德和工作态度要求最高,甚至超过了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而技校生最缺乏的就是这种在强烈的责任心的支配下,严格按照岗位要求,忠实履行职责的工作态度。

技工学校培养的是能够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这就意味着绝大多数技校生毕业后从事的是普通的一线工作,而这些工作的特点往往是工作环境相对较差,技术含量低,工作内容简单而枯燥。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具有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而当代技校生多数为独生子女,长期的娇生惯养使其在意志力、忍耐性、挫折承受力等意志品质方面明显缺乏。技工学校应该一方面教育学生理性面对就业现实,有到一线长期工作的心理准备,另一方面要坚持各方面的综合训练,磨练学生意志和毅力,真正把学生锻造成为意志坚强、敢于面对任何困难和挫折的高品质人才。

2.5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只要适当地选择教学形式,优化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就能强化学生的工作心理,培养学生的基本工作能力。具体在教学设计中可做以下安排:教学活动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动口,追求德育教学新境界—“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培养其主体心理和主导能力;在启发式教学中做到引而不发,启发学生思考,提倡一题多解,尊重不同意见,鼓励百家争鸣,形成多元化思维潜能;在教材内容的处理上,适时地引入符合时代精神和强调意识的例子,最好引入技校生开创人生新天地的优秀事迹,用多元化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工作创新能力;在教学形式的选择上,多采用小组讨论、案例教学、情景教学、角色扮演法、分组辩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多元化的课堂教学设计,目的是健全学生的心理素质,锻炼学生的基本工作能力,让学生能在将来的工作生涯中胜人一筹。价值观教育是职业教育的新理念,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并在教学中吸取其精华,丰富现在有的德育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德育课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景珍;试论中职生职业价值观教育[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燕亚明;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研究[J];考试周刊;2011年40期.

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整合的探讨 篇4

一.塑造良好形象, 教育学生树立良好价值观

初中生思想不成熟, 性格的可塑性强, 他们对人生、对世界的看法还很肤浅。语文课堂是师生心灵的栖息地, 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情感、思想和智慧, 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 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的情趣、情感和情操, 影响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教师在课堂中应该注重熏陶感染, 潜移默化, 把具有典型意义的良好文学形象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充分挖掘文中的德育闪光点, 寻找教材内容与德育工作相渗透的最佳结合点。用文章所体现的积极内容来陶冶学生, 向学生展示人性美好的一面;用故事中的文化底蕴和高尚品德来感染学生, 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如:在讲解现代文《我的母亲》时, 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文中人物形象进行整体认识和细致了解, 点明母爱的伟大;课后让学生品一处妙笔, 对文章进行赏读, 进行悟读, 进行美点寻踪。如:她亲自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为“我”医眼病等。让学生感受亲情, 体会母亲的品性及对作者为人处世的影响, 把握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之情, 激起心灵的共鸣, 从而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 培养他们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感, 帮助他们形成尊重别人、关心别人、珍惜生命、珍惜幸福的人生态度。

二.精讲格言警句, 激励学生培养坚强自信心

在人类历史上, 曾留下许多晶莹璀璨光芒四射的格言。这些格言激励许多青年人走上成功之路, 取得了光辉的业绩。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许多文章, 无论诗词文, 无不是名家名篇, 不仅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 出色的文学特色, 其中往往含有一些文情并茂、短小精悍、意味隽永的名言名句。对于这些闪烁着思想光芒的句子, 教师应紧紧抓住, 围绕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和中心, 加以重点分析和讲解, 让学生理解格言警句的思想内容, 接受品德教育。如:讲解鲁迅小说《故乡》, 要学生理解和背诵最后的句子:“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鼓励学生: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 应有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精神;讲孟子的《鱼, 我所欲也》, 孟子的“舍生取义”的崇高思想一直激励着几代人。教师应用“鱼”与“熊掌”进行生动形象的比喻指导学生“当人生中需要取舍的时候, 要选取有价值的东西”;让学生学习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使学生了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博大胸怀;让学生了解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与乐观。教师要把思想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贯穿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中, 从引导学生“读文”入手, 进而达到“悟道”的目的, 激励学生培养坚强自信心, 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

三.拓展课外活动, 引导学生丰富生活体验

德育渗透既要入于课堂教学中, 也要出于课堂教学中。生活是个大课堂, 它的教育效果和教育意义远远大于我们的课堂教育。教学中我们如果有意识地把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活场景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 也就是把社会生活辐射进课堂。那么她的教育效果比单纯说教的效果不知要好上多少倍。因此, 在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整合的过程中, 教师应利用中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旺盛的特点, 把德育渗透于各种健康有益的生活活动中, 引导学生丰富生活体验, 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例如:在杨绛的《老王》中, 为了让学生在态度、情感、价值观中有所增益, 能更好地关心身边的弱者, 关注生活, 关注人生, 净化思想, 笔者特别设置了一个作文写作环节,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就社会上的某种人, 某种现象写一段感想。学生作业交上来后, 笔者惊喜万分地发现, 学生正在长大。有的学生对商人的行为发表感想:做生意应以诚信为本;有的学生以某些出租司机的行为发表看法:开车时, 拾到乘客的钱物应归还给失主, 不占为己有;有的学生对周围的人只顾赚钱不注重自身修养的行为发出了内心的呼声等等。这样。课堂教学不仅丰富了教材内容, 拓展了课堂知识, 更使学生的情操得到了熏陶。

四.总结

美术教学与德育的整合 篇5

合研究

【摘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新课程标准尤其注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入德育教育,通过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向学生传达充满积极、健康、正能量的价值观,从而使学生用最佳的状态和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语文学习中去,最后达到帮助学生建立健全基本人格,使学生的身心得以全面健康发展这一终极目的。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实践活动;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德育教育的整合以在语文课堂上通过积极开展有趣的实践活动为媒介,最终达到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学的成果和效率的目标,这样的教学活动就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改革提出要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在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也要做到一切以学生为主,通过设计科学合理又充满趣味性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深入分析语文知识和内容,最后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德育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荷花》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去学校附近的滨湖公园观赏荷花,让学生们一边仔细观察荷花的基本特征,一边用彩笔把它画出来,这样的小学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们通过结合自己的真实体验从而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语文教学的内容,小学语文教师在学生们观察和画荷花的过程中可以把语文教学的内容和重点融入进去,着重对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贵品质进行讲解和引导,此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学生们面前展示一些他们刚才画的美丽的荷花的图画,从而逐步引导学生感受和体会作者推崇的那种像莲荷花一样洁身自好、高贵纯洁的意志品质。学生在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上通过教师进行适当的德育教育的熏陶,从而树立起做人要像荷花一样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德育教育的整合策略

在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这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持续不断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做好充分和长足的准备。教师作为传授和教育者,首先就要尽量因材施教,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努力挖掘出语文课本中的德育教育内容,引导学生用积极正面的心态来面对日常的学习和生活,通过教师适当的德育教育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小学语文。比如在学习《爸爸的手》这一课时,表面上是对作者父亲手的描写,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安排学生回家仔细观察一下爸爸的手,然后把爸爸的手的特征记录下来,或者用相机给爸爸的手拍一张照片然后拿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对自己爸爸的手部特征进行讨论、展示和交流。逐步引导学生走入《爸爸的手》这一课,让学生通过作者描写的父亲厚实、宽大又逐渐粗糙的双手来感受深沉、伟大的父爱。结合学生自己爸爸的手对学生们进行适当的德育教育,让学生们理解父亲的不易,感知浓厚的父爱,并且引导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人、尊重自己的家人。

小学语文教师通过结合教材中的具体内容进行有关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完成小学语文知识学习,在活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当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比如说在学习经典古诗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在班级或者在年级举办经典古诗文诵读大赛,评选出诵读古诗文最有感情、语音语调最正确的学生对其进行物质奖励和颁发荣誉奖状,学生在比赛中,通过朗诵经典古文诗句,从而体会出古诗文中传达的核心精神,在慷慨激昂的诵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时候学生可以体会到文天祥宁死不屈,对祖国的忠贞情感,在抑扬顿挫的诵读“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时候可以感悟到作者正直清廉、不怕牺牲的高贵品格,而通过诵读经典古诗文大赛更能够让学生体验和感知我们民族的伟大灵魂,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继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也正是小学德育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三、结论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作用。通过适当的德育教育,使得小学语文挖掘情感内涵和构建生命意义的目标得到了再一次的证实。所以,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还应该加强在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并且积极进行实践探索,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

谈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 篇6

当加强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必要性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有利于德育工作的改进。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完整实现

学校德育目标着眼于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着力于提高学生的品德素质;德育内容偏重于认识社会、学习社会规则;德育注重满足社会需要,而忽视受教育者的个体心理需求和个人利益。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增强,逐渐对传统道德教育产生厌倦、抵制,导致传统的道德教育难以深入人心。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关注个人的心理需要,关注个人心理平衡,而且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不断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荣誉感,提升个人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因此,学校可以在开展心理教育的同时再结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道德规范教育约束学生行为,这样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有利于教育者对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一个人在心理上存在问题总是通过一定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比如,强迫症状会导致一些反常规或违纪行为生成;人际关系过于敏感或敌意会影响同学之间的团结和集体观念的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可使教育者懂得学生是人,更是孩子,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大多属于心理问题。这样,教育者就不会把学生的违纪行为简单地归结为思想道德问题。

(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可丰富学校德育方法,拓宽德育工作渠道,提高德育效果

传统德育一般采用知识传输型的教育模式,对受教育者进行自上而下的教导和灌输。方法简单,学生被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地位不对等,学生容易产生抵触甚至逆反心理。针对此,教育者可把心理辅导的方法引入德育。如宣泄法、疏导法、共同探讨解决问题方法等,改变过去简单粗暴的方式,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这样,教育者不再高高在上,以朋友身份与学生交流,排解他们的忧虑和困难,使他们放下包袱;学生也比较乐意接受老师的辅导和建议,会主动向老师敞开心扉,使德育工作的实效得以提高。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可行性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体系中两个并列的基础教育范畴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他们共同服务于儿童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个性的全面发展,但又自成体系,在理论基础、具体目标、学生观、历史观、方法原则和实验途径等方面存在区别,两者相对独立,既不能相互隶属,也不能相互代替,而是并列存在的关系。正是因为这种并列关系的存在,使得两者的整合成为可能。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平行的关系,而是一种交叉关系

⒈终极目标一致。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对象都是学生,基本职能都是“育人”。虽然具体目标有所不同,但终极目标一致,都是使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

⒉内容互有交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不是截然分开的,都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意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品质,特别是要培养道德意识倾向性和道德心理品质。心理健康状况是道德心理品质的基础,人的道德品质影响着心理健康。有些心理问题往往通过道德行为表现出来,有些道德表现往往反映着人的心理问题。因此,在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中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坚持统一性、整体性,“以心育德”,突破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各自为政”的传统模式。

⒊方法相互补充。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具体实施的方法上可相互借鉴、相得益彰。德育的理论说服、环境陶冶、榜样示范等方法不失为重要的方法,但往往过于强调外化,为使德育工作更有成效,可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方法来加强个体的道德内化;同样,心理健康教育也可借助德育的行为锻炼等方法来提高实效性。

(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在实践上完全可行

⒈实现德育和心理健康在课程中的整合可行且有效

初中思想政治课和职高职业道德是传统的德育课程,在这些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一系列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贯穿到相关章节,如:如何保持乐观的心态,如何寻求真挚的友谊,如何正确看待自己,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培养职业兴趣,增强迎接职业挑战信心等,使德育课程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不仅帮助学生解决了心理问题,也有助于学生思想问题的解决。

⒉在德育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实践卓有成效

我校针对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在实习实训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实习实训是学生接触社会、体验职业的重要渠道,我们引导学生进行职业心理调适,帮助巩固和强化积极的情感体验,克服不利于将来就业的心理倾向,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

另外,我们还采用相关的心理调查表对学生进行心理调查,建立并充分利用学生心理档案,为有的放矢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支持。此外学校还开展了省级课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职高生良好心理素质”和市级课题“职高女生心理辅导的研究”,还定期举办诸如“青春期心理卫生”、“考试前的心理调适”等心理讲座,对学生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

给予指导。

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策略

(一)德育工作者应主动更新德育观念,从心理健康教育中汲取营养,

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⒈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德育工作者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及心理因素在道德品质形成中的基础性功能,在关注社会对个人的政治、思想、行为规范方面要求的同时也要兼顾个体的心理素质,吸纳心理健康的相关内容,丰富拓展德育的内容体系。

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德育模式偏重道德说教和自身的社会工作性价值,忽视直接为人发展服务的人文价值和平等观念,普遍存在空洞说教、知行脱节的问题。有一位教育学专家说过这样有意思的话:在今天中国的课堂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层面上,这种局面恰恰打了个颠倒——站着的先生占据着至尊之位,而坐着的学生的体内,却隐藏着一个战战兢兢地站着、甚至是跪着的灵魂。因而,德育工作者应更新观念,借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活动性课程模式,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建立一种合作型的师生关系,缩短师生双方的心理距离;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培养学生的判断、抉择能力,正确引导学生从“顺从性道德教育”向“选择性道德教育”转化。

⒊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德育工作者可借助心理健康教育的测量工具了解学生的个性及发展趋势等,在德育工作中容纳并重视个体的差异性,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做到因人制宜、因势利导、对症下药。改变以往德育工作中不顾教育对象的心理状态、思想意识状态和思想信息接受特点的“大一统”的做法。

(二)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结合

培养健全人格是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目标,根据社会需要和我国教育现状,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在内容、途径、手段上实现互补,将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一方面以学会做人为基点。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人,培养符合社会和时代要求,具有创新精神、自觉自律的人。另一方面以性格为切入点。良好的性格特征,往往是形成优秀品德的基础;反之,不良的性格特征往往易导致严重的思想品德问题,甚至会使人产生反社会的行为。因此,培养良好的性格与形成先进思想和优秀品德是同一个德育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因而,以培养良好性格为切入点,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无论对德育工作还是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需要注意的问题

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结合,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或相互替代,而是两者在教育目标、内容、过程中的联系融通、相互渗透。因此,在教育的实践中,要注意避免出现“心育问题德育化”或“德育问题心育化”的倾向。既不能将学生的心理问题错当思想问题,全部由德育工作来解决;也不能将心理健康教育看成万能钥匙,过度强调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忽视甚至淡化德育的思想性和导向性。如果我们认识不到这一点,将使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走入误区。

(作者单位:浙江省遂昌县职业中专,该学校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单位)

美术教学与德育的整合 篇7

关键词:现代礼仪,德育,教学,思想政治教育

现代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的重要内容。从总体上看, “礼仪作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它与道德的关系依然如水乳交融, 它是现代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 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 现代礼仪的育人功能尚未引起教育者的足够重视, 现代礼仪与德育教学长期处于缺位状态, 德育教学系统相对孤立, 德育教学实效性不强。整合现代礼仪与当代大学生德育教学, 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高校德育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代礼仪在当代大学生德育教学中的缺位

1. 现代礼仪教学缺位于当代大学生德育教学。

近年来, 为适应大学生提升就业综合竞争力的需要, 部分高校逐渐开设了现代礼仪课程, 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欢迎。但礼仪教学没有引起普遍重视, 长期缺位于大学生德育教学体系。现代礼仪课程大多是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开设, 学生自愿选修, 受众面窄, 专业师资缺乏, 礼仪教学能力参差不齐, 礼仪育人功能尚未有效发挥。这一现象影响了大学生对现代礼仪学习的重视, 导致部分青年大学生对礼仪文化认知缺失、礼仪文明意识淡薄、仪表仪容文雅失度、行为举止有悖道德修养、社会交际能力弱化等不良现象, 不利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2. 高校德育教学系统忽视现代礼仪的育人功能。

德育主要包括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高度重视隐性教育, 一般仅限于就德育论德育, 没有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全方位地思考大学生德育教学问题。“德育教学往往只注重课堂思想政治教育, 而忽视了实践教育和其他相关教育;只注重灌输的方法, 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整体系统的道德教育, 无法真正实现由‘外化’转向‘内化’, 实现德育主体化的目标。”礼仪是德育的外在表现形式, 实践性强, 彰显德育的成效, 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多年来, 我国高校的德育教学与丰富的社会现实生活及学生的行为、意识、情感脱节。现代礼仪的育人功能徘徊在德育教学之外, 导致德育教学实践性不强、认知偏颇、体系固化, 影响和制约了德育教学实效性的充分发挥。

3. 当代大学生德育教学实践背离现代礼仪的育人功能。

当前, 我国高校德育教学遇到的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 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客观地说, 德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沿袭传统的德育模式, 重道德认知教育, 轻道德行为培养;主观重道德情感内化, 客观轻道德行为养成, 德育停留在“运动式”“灌输式”的传统理念之中, 教育内容抽象, 教学手段单一, 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我国社会转型发展的背景下, 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道德观念难以适应大学生德育教学发展需要, 仅仅在课堂上进行空洞的道德说教显得苍白无力。近年来, 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 言行举止恬不知耻、不知礼、不懂礼、不守礼现象大有人在, 大学生思想道德呈现滑坡倾向, 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二、整合现代礼仪与当代大学生德育教学的路径

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 完善高校德育教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胡锦涛同志强调:“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一新要求为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在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高校德育必须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紧密结合, 与人的全面发展相适应, 积极探索德育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有效路径, 充分发挥现代礼仪教育的德育功能, 以现代礼仪教育教学为基础, 以个人礼仪、交际礼仪、仪式礼仪、会议礼仪、求职礼仪、涉外礼仪、民俗礼仪等基本礼仪教学为抓手, 全面整合现代礼仪与当代大学生德育教学, 切实做到二者横向贯通、纵向衔接、横纵交织, 进而构成全程性、全面性、实践性、能够产生更大整体效应的德育系统。

2. 以现代礼仪育人功能为媒介, 提升德育教学实效性。

“德诚于中, 礼形于外。”现代礼仪与当代大学生德育教学有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在大学生中开展现代礼仪教育是弘扬传统美德、实施素质教育、完善德育体系的需要, 也是大学生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需要。从大学生德育与现代礼仪教育的同质性看, 二者具有普遍性、规范性、对象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礼仪本身是人们道德意识、道德信念、道德情感等精神内涵的外化, 广泛开展现代礼仪教育, 引导大学生通过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 培育大学生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等良好的道德品质。牢固树立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自觉把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 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文明风尚。“礼者敬人也。”“尊重”是现代礼仪的核心要素, 在现代礼仪教育教学过程中, 坚持以大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养成为关键, 从基本的礼仪行为入手, 教会学生尊重自己, 尊重他人, 逐步把礼仪作为一种自觉的待人处世的态度和方法, 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从自尊、自重、自信、自强、自律开始, 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良好道德品质和遵守社会公德、国家法律和校规校纪意识, 提升大学生德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3. 以现代礼仪教学为抓手, 营造高校和谐育人新风尚。

思想道德教育不应是空洞的说教, 把现代礼仪教育引人课堂, 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立体化的礼仪教育体系是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也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德育教学实效性的迫切需要。现代礼仪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是新形势下大学构建和谐育人新风尚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 也是提升当代大学生德育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抓手。整合现代礼仪与大学生德育教学, 寓现代礼仪教育于德育教学之中, 把礼仪教育作为德育教学的主渠道, 坚持以礼仪修身为基础, 加强大学生品德修养;以礼仪育人功能为媒介, 提升大学生伦理道德;以礼仪教学为手段, 促进大学生德育和谐发展, 必将进一步提升德育教学实效性, 增强德育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参考文献

[1]蒋璟萍.礼仪与德育散论[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2007, (11) .

[2]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M].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3]陈滨滨.传统礼仪与当地大学生德育教学[J].船山学刊, 2007, (3) .

[4]王晓红, 刘文.关于整合高校礼仪教育与德育教学的思考[J].湖南行政学院学刊, 2008, (3) .

[5]徐海波, 冯思睿.系统哲学视阈中德育与全面德育的关系研究[J].系统科学学报, 2011, (2) .

美术教学与德育的整合 篇8

一、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实施设想

学期伊始, 认真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期规划, 围绕两条线索进行:一条是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与学校传统活动进行整合, 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另一条线索是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德育专题教育活动进行整合, 在各年级中开展短线的月主题活动。采取这种长短线结合的方式, 一方面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 另一方面使得学校各项活动得以扎实开展。

二、德育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整合的基本策略

传统的班队活动、科技文体活动等均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非指定性研究领域。将它们整合变体, 进行取舍, 突出活动目标的综合性, 学生学习方式的探究性、活动的开放性以及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就可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 这样不仅便于操作, 而且会给教师节省很多精力。

以三年级开展的《低碳节能伴我行》这一“环保教育”主题活动为例, 谈一谈我们打算怎样将传统活动、德育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相整合。首先是对活动目标的定位, 有别于以往的活动目标, 不再是单纯的定位为环保教育这一思想教育目标, 而是按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方面将其活动目标进行分解, 突出活动目标的综合性。知识目标: (1)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搜集资料的方法, 会把搜集的资料进行简单的整理、汇总。 (2) 通过研究性学习, 使学生了解“低碳”的含义, 对“低碳生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能力目标: (1) 通过活动, 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 培养合作意识。 (2) 通过实地考察、调查研究、设计制作等活动,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3)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 利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目标: (1) 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认识周边环境中的问题, 增强社会责任感。 (2) 培养学生自觉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关注周围、国家乃至社会性的环境问题, 提高环保意识, 养成节约资源和充分利用资源的习惯。

三、各年级德育主题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

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为切实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进一步强化集体观念, 提高团队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校把班会课作为德育实践活动的主阵地, 对班会课进行改革。每班每周一节, 一学期各班级共安排班会课18课时, 其中三至六年级用4课时完成生存教育规定的内容 (学校在《生存教育学期规划》中布置了各年级在班会课上要求完成的授课内容) ;用4课时完成民族常识教育规定的课程任务;用2课时进行学期初、学期末的常规教育;用6课时的时间来安排德育实践活动 (主题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 用2课时开展主题班队会 (包括筹备及班队会展示) , 一、二年级没有民族常识教育的内容, 用相对应的4课时进行养成教育。要求班主任保证课时, 在每一次主题活动完成之后, 要注意反思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活动过程性资料要及时整理, 存档。

各班德育主题实践活动与升旗仪式紧密结合, 相辅相成, 层层递进。每班有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主题活动内容, 教师必须实现由“导演”到协作者这一角色上的转变, 将时间、空间真正还给学生。其中成果展示的时间, 均利用的是每周一升旗仪式的时间。这也是我接下来要介绍的第四个内容。

四、将德育主题实践活动中的学生成果展示与升旗仪式进行有机整合。

反思以往的升旗仪式, 除了程序繁多、内容单一、形式呆板之外, 最突出的问题是师生参与面窄。鉴于以上问题, 我们静下心来思考, 怎样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突出“人本”, 凸显“实效”, 本学期学校对升旗仪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

1. 改革宗旨:

将升旗仪式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班队会主题进行有机整合, 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活动中, 使升旗仪式不仅成为德育教育的阵地, 更成为展现班级、年级、师生风采的平台。

2. 升旗仪式程序:

简化了程序, 将以往的“国旗下讲话”和“才艺展示”两个环节合二为一, 即为该年级或班级利用班队会时间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精华部分的集中展示。以往的值周总结、表彰等环节去掉, 改为其他时间进行。

3. 升、护旗手, 护旗方队选拔方法:

(1) 给每个同学参与竞争的机会, 人人都有权参加旗手的选拔, 由自我推荐、民主选举和教师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最终确定升、护旗手。教师推荐的候选人则是在某方面有明显“进步”的同学, 适时给予后进生、学困生鼓励, 让同学们共同见证他们的进步。

(2) 推选出的旗手要认真填写《旗手推荐表》, 并将文本与电子稿于本班升旗前一周上交大队辅导员。

4. 主持人产生办法:

升旗仪式主持人由之前少队部指定人员担任改为在负责升旗的中队中产生, 并由负责升旗的班级准备与升旗仪式主题吻合的主持词。

5. 升旗仪式主题的确定:

每周升旗仪式的主题与各班德育实践活动主题相一致, 内容周周推进, 具有一定的承接性和延伸性。承办班级由低到高循环。学校设置的各月大主题本着同学段、同年级相同的原则, 不仅便于主题活动的承接性, 也利于年级间、班级间活动效果的评比。

德育主题实践活动与升旗仪式的有机整合, 不但能为更多的同学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而且将使全校同学受到不同程度的思想教育的熏陶。

五、将德育主题实践活动中的学生成果展示与主题中队会有机整合。

美术教学与德育的整合 篇9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德育,人生观,价值观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 再加上信息十分发达, 所以受到的诱惑也就多了, 因此, 在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越来越重要。然而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是否一致, 我们有待区分,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是素质教育的内容和要求, 是高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所以在教育中,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有着必然的联系, 二者在多方面是可以相互借鉴、互相渗透的。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联系与区别

(一)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联系

两种教育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通过某种方式影响受教育者的心理, 从而使受教育者受到相应的教育效果。其中心理健康教育中所包含的较大比例的内容是与德育教育相吻合的。例如:理想、信念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 良好性格的塑造, 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的培养与发展, 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等等, 这些既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所体现, 也在德育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德育教育的目的是要为整个社会服务, 同时具有社会性与个性的认同感, 只有具备融合进社会的个性和道德品质, 才能具有真正的幸福感。这一点就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衔接点。

(二)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区别

心理健康教育绝不等同于德育教育, 它们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

首先, 二者的出发点不同。根据德育教育的概念, 可以看出它的出发点是满足共性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它主要侧重对下一代的培养。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在于对个性的培养和发展, 侧重的是根据受教育者个人已具备的水平发展个体的价值, 根据个人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也就是注重个人的心理健康发展。

其次, 二者的评价标准和目的不同。德育教育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是以社会共同的品德、行为标准为参照标准;而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则是根据学生个体的心理状况是否健康、是否积极来作为参考标准。德育教育的目的根据社会的需要, 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位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好公民;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自身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使个人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达到个人幸福的目的。

第三, 二者的方式方法不同。德育教育由于它的目的及教育特点是要将社会的需要“强制性”地传递到下一代, 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些强制性。因此, 很容易引起受教育者的抵触情绪。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更注重学生个体的价值体现, 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科学的指导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 都希望通过事实上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 以实现学生身心积极的变化, 但这种变化又不能通过简单的教学来完成。因此, 要把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其生活环境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来看待, 即从系统论的角度思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

(二) 缺乏合格的教师

许多德育工作者在行为上勇于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结合起来, 但常常事与愿违, 原因就在于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的德育工作有着不同的行为规范。

(三) 缺乏环境的支持

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工作中会遇到很多问题, 在学校里不仅老师, 而且许多学校领导也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思想上轻视, 实践中忽略。另外, 一部分学生家长认为只有得了心理疾病的人才去心理医生那里。

(四) 缺乏载体与舞台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整合, 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 还应该回到实践中, 二者整合的舞台来自于学生的真情实感, 来自于学生周围的环境, 来自于老师对学生的人性关怀, 因此二者的整合来自于学校、家庭、社会。

三、整合中的对策

1.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互相渗透, 德育工作在关注共同要求的同时, 注意学生的个别特点,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方法, 使德育教育工作者更具有人本主义的特点。空洞的说教式德育教育是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教师应该掌握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来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同时,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也不能只考虑学生个性的需要, 还要看到社会对人发展的要求, 使学生认识到道德标准在自己的社会适应中的重要意义, 在发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和促进作用的同时, 调动学生主动积极适应社会要求的内在积极性。

2.培养一支心理健康的教育队伍。高校不仅要开设德育课程, 而且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活动。这就要培养一批教师队伍, 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3.设置心理咨询室, 营造教育氛围。高等教育不可能做到理论上毫无缺陷的因材施教, 因此, 高校必然有个弱势群体, 他们心理受到的影响, 会出现一些品德问题。所以要发挥心理咨询室、班主任、辅导员教师的协调作用, 探究较好的教育策略, 及时关注引导心理困难的学生, 帮助他们从心理疾病中走出来, 使其健康成长。

美术教学与德育的整合 篇10

一、按学生思维整合教材内容

经济政治作为职业学校学生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集中了普通中学经济常识和政治常识的所有内容, 由于其涉及的内容较多, 在课程编制时编者多从知识的深度出发, 而职业学校的学生理论基础相对较弱, 这就给学生学习知识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因此, 我们应从知识的内在联系出发, 把握学生的思维规律, 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授相关知识。

如在“我国的三大产业”的教学中, 教材分为两个框题:一是“三大产业”, 主要从总体介绍我国的三大产业的地位及现状;二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分别从三大产业的不同现状分析其优化和调整的措施。这样的编制意在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我国的产业结构, 但这给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挑战。学生习惯于逐一认识事物, 这种宏观的讲解方式, 反而容易引起他们认识上的混乱。为了顺应学生的思维规律, 可以将这部分内容整合为“我国的农业”“我国的工业”“我国的第三产业”三个模块, 按照“发展现状—存在的不足—解决途径”的思维顺序进行设计, 既使学生明确教学内容, 又能适应学生的思维习惯, 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教师教学的组织。

二、按哲学思维整合教材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我们能将学习的内容用于指导实践, 在教授给学生正确理论的同时, 还需要引导学生运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因此在哲学相关知识的教学中, 我们应善于将学生的学习同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 在知识的教学中必须遵循“理论学习—指导实践”的规律进行。

如在教学“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时, 教材的体系分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三个框题, 这就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先给学生教学相关理论观点, 然后再教给学生两个方法论, 这容易造成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的脱节。因此, 可以根据哲学思维的要求, 将本部分内容综合成两个模块:一是联系的观点, 先引导学生学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相关理论, 然后教给学生方法论, 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联系的观点指导实践;二是发展的观点, 先教学基本理论“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接着指导学生运用这个观点去看待事物。用两个课时分别介绍两个辩证法观点及其方法论意义, 这样的调整既符合哲学教学的一般规律, 也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

三、按学生实际整合教学内容

德育课程具备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的课程性质, 这要求德育教学必须联系当地实际, 联系学校实际, 联系班级实际, 联系学生实际, 使学生感到德育课源于现实, 又服务于现实, 这样才能提高德育课在学生心目中的信度, 提高德育课导思、导行的效度。

基于此, 在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课程中, 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将不同章节整合为若干模块, 如将第五章和第六章整合为“国家财政与建设”“个人金融与消费”等模块, 通过让学生到银行存、取款, 观察银行利率变化的亲身实践, 了解银行的相关知识, 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我国的对外经济形式”讲解中, 可设计“我国与WTO”模块, 让学生分析加入世贸组织的利弊。讲授“我国的外交政策”时, 可设置学生讲坛, 让学生讨论我国应如何处理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等;可模拟新闻发布会场景, 就某一个问题提出学生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将课本知识同学生的思想实际相整合, 既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 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课的教育功能。

四、按学生学习进程调整教学内容

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 他们进入学校时怀着不同的心态, 要想让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必须把握住学生的学习心态, 根据他们在学校的不同学习进程教学德育课中的不同内容。当学生感觉到所学习的知识符合他们的生活实际时, 他们就能对知识的学习投入极大的热情。

基于此, 在进行“职业道德和就业创业指导”的教学中, 根据学生第一学期刚刚进校的茫然和对第四学期将要顶岗实习的忐忑心理, 可将教材的内容调整为四大模块:第一模块———职业道德;第二模块———职业与职业生涯;第三模块———职业素质;第四模块———职场入门。在第一学期重点讲授前两个模块, 第一个模块使学生明确自身不同的发展方向, 并结合学生的不同专业提出不同的要求, 给学生以明确的奋斗目标;在第二个模块中, 我们设计了以职业生涯设计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包括一分钟自我介绍活动 (要求学生结合本专业的知识, 制作成幻灯片) 、职业分析活动、职业生涯设计活动等, 使学生树立起对职业学校的信心, 从而能认真对待自己在校的学习和生活。在第四学期学生即将踏上工作岗位之时, 讲授后两个模块。在第三个模块教学中, 设计了以小品和职业形象设计为主题的活动, 使学生学会正确分析自己, 纠正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在第四个模块的教学中, 设计了模拟用人单位招聘面试的活动等。由于教学内容是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 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设计学习模块, 既能较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又能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 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 学会展示自我。

五、按综合法整合教材内容

德育教学最终要归结到一个终极目标———培养人, 培养身心健康并对社会有用的人上。虽然不同的学科知识在不同的课堂上由不同的教师在组织教学, 但在学生的知识结构、思想认识上应该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因为狭隘的学科观念会禁锢自由的思想, 隔断创新的联想, 使认知死板, 认识僵化。因此, 要发挥德育学科的教学功能必须要整合其他学科的资源, 把教学的重点集中到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上来。

如在教学“我国的政党制度”时, 将相关教学内容设计为三个专题:“千年巨变———党的领导地位的形成”“世纪跨越———党领导下的现代化建设”“继往开来———党的建设”。在这三个专题中分别融入相关的历史知识, 如在第一个专题中, 引导学生回顾我国的近代史, 从近代中国的不同阶层为救亡图存而展开的运动进行分析, 使学生从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经验教训中, 得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结论;在第二个专题中, 以大量充分的数据表明我国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在第三个专题中则渗透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的相关时政信息, 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在德育课程中有效地借助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整合德育教材, 可以丰富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 如历史知识、地理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国情;依托语文课文、古诗文使学生感悟文化的力量和民族精神;借助坐标轴、数据图表、图片的展示和分析, 体会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这样的跨学科的知识综合必能促进学生触类旁通、融会贯通, 从而达到教育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美术教学与德育的整合 篇11

关键词:高校德育;显性教育;隐性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转型期的需要,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的德育方法有多种多样,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是其两种基本的教育方法。一直以来,显性教育作为高校德育中的主体方式,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隐性教育作为显性教育相得益彰的一种教育方法,也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对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进行各方面的比较分析,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有助于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整合,更有助于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高校德育方法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一)显性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显性教育一直作为高校德育的主体方式,也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但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当20世纪90年代初“隐性教育”提出之后,才对应的有了显性教育的定义。当前学术界比较有权威和被认同的是王瑞荪所下的定义:“显性教育是指充分利用各种公开手段、公共场所,有领导、有组织、有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这里,笔者将显性教育定义为:德育主体领导和组织实施的,按照特定的计划和方案,通过正面的、直接的方式,在公开的场所,对教育对象进行系统的教育过程。

显性教育的主要特点有:第一,教育目的明确化。显性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教育过程。教育主体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在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通过传统的说教方式,传达给教育客体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使得教育客体接受所需要的道德规范和思想理念等。第二,教育手段规范化。显性教育是通过公开的手段,有领导、有组织的系统的教育过程。在显性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有固定的场所,有明确的教育计划,有固定的教育客体,还有固定的时间来实施教育活动。第三,教育效果显著化。显性教育一直作为高校德育方法的主要方法,通过显性教育方式,教育客体可以快速了解相关信息,明确教育意图,以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大的教育效果。

(二)隐性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当前学术界对隐性教育研究的很多,众说纷纭,比较权威和被认同的还是王瑞荪所下的定义:“所谓隐性教育是指运用各种喜闻乐见的手段,寓教于建设成就、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寓教于游等,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其中,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在这里,笔者将隐性教育定义为:教育主体在实施教学活动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隐性资源和环境,运用非常规和隐蔽的方式,使得教育对象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进而达到教育目的的过程。

隐性教育的主要特点有:第一,教育内容的隐蔽性。隐性教育是间接的、渗透式的教育方法,它没有固定的教学计划和内容,教育者往往将教育的内容渗透、蕴含于教育载体之中,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的接受其熏陶教育。第二,教育方式的开放性。隐性教育方式的开放性是指教育方法多种多样,可以运用各种教学载体和活动方式,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摆脱了教育主体对教育因素的控制。第三,教育效果的非预测性。隐性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没有量化指标,教育主体无法控制其效果。相比显性教育单向的灌输,受教育者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隐性教育的教育效果更具有效性。

二、高校德育方法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整合的对策

(一)课堂生活中,夯实整合的基础

在课堂生活中,要注重显性课程中的隐性渗透,在把握好课堂教学中显性教育的知识性、系统性的基础上,将教育主体的价值观、人生观、教学思路向教育客体传达。在教学过程中,教育主体可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载体和资源,比如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一起关注国家的时事新闻,宣传国家的相关方针政策,帮助学生认识主流文化。还可以通过播放一些影视作品,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明确教育意图,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巧妙的与专业课的传授结合起来,这对学生是非常有益的。西方的学校特别重视人文社科课程的“渗透”作用,他们开设诸多的文学、艺术、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宗教等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的选择课程,在接受了大量的人文社科知识的同时,也能从众多的观点中进行辨别和判断,从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逐步培养和提高自身的价值判断能力和价值选择的自觉性。

(二)社会实践中,拓宽整合的途径

在高校德育方法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整合的另一有效方式,就是教育主客体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把课堂上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反思所学理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开放式教育。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活动,了解社会。高校学生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到公司、高校、农村等地方进行调研,获知各方发展的最新成果,了解各领域内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瓶颈。每次调研结束,可总结各地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并反思所学理论的局限性,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并增强对我国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建设的信心。组织学生进行挂职锻炼,提高独立工作能力。高校学生由于长期在学校生活,没有工作和社会经验,“眼高手低”的情况普遍存在。高校学生可以通过在学校职能部门或企事业单位进行勤工助学或挂职锻炼,根据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发现自身的不足,提高自身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身的独立工作能力。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宣传和志愿活动,提升自身的认知能力。高校学生可以通过课余时间,面向学校、面向社会组织社会宣传和志愿活动。社会宣传可以包括国家的政策方针、关注弱势群体、相关专业技能、普法宣传等;志愿活动可以包括公益服务、支教支边和社区共建活动等,更有效的促使了高校德育方法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在实践中的整合。

美术教学与德育的整合 篇12

关于如何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整合工作是我校一直探索的课题, 以下内容将对此作出比较具体性的分析。

一、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在教学实践上的整合

小学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以及小学生的个性成长特征, 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有机地整合起来, 从而获得良好的教育成效。具体而言, 首先, 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在课程上的整合。小学思想品德课是比较传统的德育课程, 在这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 可以考虑将心理健康的内容融入到相关章节中去。比如, 如何与他人进行交往、如何正确地看待自己、如何找寻真挚的友谊等, 使得德育工作更加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和心理实际, 引导和帮助小学生在正确调节心理状态的情况下掌握更多的德育知识。其次, 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真实状态, 运用相关的心理健康调查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调查, 并且建立相应的档案, 在更大的程度上了解和掌握每一个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 并将所获得的这些信息和数据融入到德育教学中去, 开展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科学教育工作。再者, 学校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为学生举办诸如考试前的心理指导、道德事迹褒奖等相关健康讲座, 并且借助板报、橱窗和墙报等形式大力宣传相关心理健康知识和德育理念, 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小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从而不仅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而且促进他们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发挥心理绘画日记的重要作用

从目前的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的主要开展途径是通过心理小报、广播和心理活动课等形式, 也相继获得了不少良好的教育成效, 在教育进程中充分发挥心理绘画日记的作用, 能够收到锦上添花的功效。具体来说, 其一, 喜欢绘画是儿童的天性, 我们要把握小学生的这一特征, 通过绘画比赛的形式, 以“我眼中的阳光生活”为主题, 引导小学生在思考和挖掘生活中的美好善良、积极向上事件的基础上, 运用手中的画笔将所思所想画出来, 教师要给予必要的主题性的引导和帮助, 并且根据比赛的结果采取必要的奖励措施, 让学生在绘画的世界中挖掘心灵深处更纯真的美好。其二, 在绘画的基础上,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绘画日记的方式, 引导小学生将绘画时的心理状态以及画面的主题用文字表达出来, 并且日记后面要有家长的评语, 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成果展示出来与大家分享, 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不仅能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而开展更切合实际的教育活动, 还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三、家校配合, 双管齐下

要想获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成效, 学校与家长就要密切地沟通和配合, 在家校合作的情况下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品德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多的活力源泉。这就要求教师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父母之间是否和谐以及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等, 并根据掌握的情况制定一系列的教育措施。比如, 教师可以通过开设主题性的亲子活动、以“我眼中的幸福家庭”为主题的演讲活动等方式, 调动家长与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的主动性和热情, 在活动中让学生和家长都能够感受到关怀和温暖的重要性, 以此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对孝顺品德的深刻理解。与此同时, 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家长的影响, 因此,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重点还应当放在家长身上, 这首先需要教师要通过工作之余的自我充电, 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以更加宽阔的视野, 通过家长会、家长茶话会等手段掌握家长的教育理念、生活态度等, 对不恰当的想法和规划, 教师要给予合理的引导和建议, 从而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加和谐的环境和氛围。再有, 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 校园的黑板报、展示牌里的内容除了陈列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内容之外, 还要将家校合作的最新情况, 包括图片、文字、图画等展示出来, 让学生在随处可见的文化熏陶中逐步成长, 也进一步提高了家长积极配合的热情。

上一篇:文化访谈下一篇:福利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