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反不正当竞争法解读

2024-06-09

新反不正当竞争法解读(共7篇)

新反不正当竞争法解读 篇1

新《反不正当竞争法》亮点解读

《反不正当竞争法》已经二十多年没有修订了,如此“老龄”的法律在我们当前的法律体系中是比较少见的,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期,新的业态不断出现,新型的明显具有不正当竞争性质的行为不断出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改势在必行。

本次修法主要有以下亮点:

1.修订后的新法完善了关于仿冒、混淆行为的规定。

(1)修改后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混淆行为”进行了丰富。从修改的内容来看,丰富后的混淆行为是对实践中发生的司法实践案例涉及混淆行为的总结,如,把他人姓名注册为商标使用,又如在香港把他人姓名注册为公司名称后到大陆适用等。

(2)新法对商业标识的范围更加广泛。新法第6条规定“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包括简称、字号等)、社会组织名称(包括简称等)、姓名(包括笔名、艺名、译名等)”。

(3)对“混淆行为”的界定更加准确合理,除了包括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还包括误认为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在这一点上,与《商标法》规定的混淆行为很接近了。

(4)对互联网网站混淆进行了规定。新法第6条规定“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域名主体部分、网站名称、网页等”,考虑到目前互联网的发展,需要根据域名、网站名称进行识别,套用网页设计等是常见的混淆行为,以后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

2.对商业贿赂条款进行了细化性规定。

(1)增加规定经营者不得贿赂可能影响交易的第三方,可能影响交易的第三方不得收受贿赂,并明确可能影响交易的第三方的范围,包括“

(一)交易相对方的工作人员;

(二)受交易相对方委托办理相关事务的单位或者个人;

(三)利用职权或者影响力影响交易的单位或者个人。”

反不正当竞争法 篇2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一)竞争与不正当竞争

竞争,原指两个以上主体为各自利益而互相争胜的活动。竞争具有下列特征:

(1)它必须在两个以上主体之间才能进行,单一主体就无法竞争;

(2)它必须在两个以上不同利益主体之间才能进行。(3)竞争是主体间互相争胜的活动,竞争的目的在于取胜。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

是指调整在国家规制不正当竞争行为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即反不正当竞争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立法模式

各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立法的模式

(1)专门立法模式:即专门制定《反不正当竞争法》,如德国、日本

(2)合并立法模式:即制定《竞争法》,将反不正当竞争与反垄断合并立法,如瑞典、芬兰、俄罗斯等国。

(3)综合立法模式:即在其他法律中设专章、节或条款规范反不正当竞争行为,如意大利等。

(4)援引模式:即适用其他法律的相关条款,如法国。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渊源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此外,制定了单行法规:《关于禁止有奖销售活动中不正当竞争行为中的若干规定》、《关于禁止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等。

在民法、企业法、知识产权法、药品管理法、食品卫生法、广告法等法律法规中以及我国加入的国际条约中,都有反不正当竞争的规定。

2、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调整对象

是在国家规制不正当竞争行为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即反不正当竞争关系,包括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关系和反不正当竞争体制关系。具体:

(1)因确认竞争行为的性质所发生的监督管理关系;(2)经营者之间的竞争关系;

(3)经营者与消费者或公众之间因市场行为而发生的社会关系;(4)制裁不正当竞争行为中产生的经济关系。

3、立法目的与原则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条明确规定:“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法。”(1)主体地位平等(2)自愿原则(3)公平原则(4)诚实信用原则(5)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有悖于商业道德且违反法律规定的市场竞争行为。其特征:

1、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

2、不正当竞争行为是违法行为;

3、不正当竞争行为侵害的客体是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二)不正当竞争与垄断的区别

1、不正当竞争是一种竞争行为;垄断是一种排除(或限制)竞争的行为。

2、不正当竞争行为是违法行为,为法律所禁止;有些垄断行为则可以由法律认可和维护。

3、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垄断行为的主体不仅限于经营者,有时可能还包括某些政府机关。

4、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经济后果一般比为法律所反对的严重垄断的经济后果轻。

(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危害:

1、侵犯竞争者和消费者的权利

2、损害市场机制,破坏市场秩序

3、危害信用和社会公德

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内容

(一)采用假冒或仿冒等混淆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的行为。也称假冒、仿冒行为或欺骗性交易。其特征: 1、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任何人不得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相近似的商标。

2、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这一不正当竞争行为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即未经他人许可而使用其企业名称或者姓名;二是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造成市场交易中商品来源的混淆。

4.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二)商业贿赂行为

商业贿赂行为,是指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采取秘密的手段向交易相对人的负责人、代理人、采购人员以及对交易业务具有决定权的人秘密提供个人收入或其他报酬,以引诱他们在交易过程中做出有利于行贿者的决定,以挤掉同业竞争者或使其占有经营优势的一系列活动。

(三)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也称虚假陈述行为

指经营者对其产品或服务信息所作的不实介绍。需具备两个条件:(1)虚假宣传;(2)引人误解。

(四)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商业秘密不仅包括那些凭技能或经验产生的,在实际中尤其是工业生产中适用的技术信息,如工艺流程、技术秘诀、设计图纸、化学配方等,而且包括那些具有秘密性质的经营管理方法以及与经营管理方法密切相关的经营信息,如管理方法、产销策略、货源情报、客户名单等。

(五)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1)销售鲜活的商品;(2)处理有效期限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3)季节性降价;(4)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

(六)经营者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不合理条件

是指经营者利用其经济优势,违背购买者的意愿,在销售一种商品或提供一种服务时,要求购买者以购买另一种商品或接受另一种服务为条件,或者就商品或服务的价格、销售对象、销售地区等附加不合理的条件。

(七)违反规定的有奖销售行为

指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时,通过附带地向购买者提供物品、金钱或者其他经济利益作为赠予或奖励,以促进销售的行为。

两种形式:抽奖式、附赠式 不正当奖售行为的种类

(1)采用谎称有奖销售或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方式(2)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3)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千元

(八)经营者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行为。

诋毁商业信誉是经营者通过捏造、散布虚假事实的不正当手段对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进行恶意诋毁、贬低,以削弱其市场竞争能力,并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九)投标招标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串通招投标行为指投标者和招标者为排挤竞争对手互相勾 结、串通投标,故意抬高或压低标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十)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强制交易的行为。

公用企业是指经营公共事业的经营者,包括供水、供电、供热、邮政、电讯、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的经营者。

(十一)政府及其附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利限制竞争的行为。

四、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

对于不正当竞争行为,我国采取了行政执法和法院诉讼两种追究机制。在我国,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机关包括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如质监部门、物价部门呢等,其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承担不正当竞争执法的主要任务。

五、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法律责任

1、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民事责任

2、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行政责任

反不正当竞争法解释 篇3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175)反不正当竞争法是调整在制止不正当竞争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于1993年9月2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共五章33条。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正当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原则包括自愿、公平、平等、诚实信用、遵守公认商业道德以及不得滥用竞争权利等原则。

二、限制竞争行为(146)1、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享有独占地为包括:

(一)限定用户或消费者只能购买和使用其附带提供的相关商品,而不是购买和使用其他经营者提供的符合技术标准的同类商品;(107)

(二)限定用户或消费者只能购买和使用其指定的经营者生产或经销的商品,而不得购买和使用其指定的经营者生产或经销的商品,而不得购买和使用其他经营者提供的符合技术标准的同类商品;(76)

(三)强制用户、消费者购买其提供的不必要的商品及配件;(61)

(四)强制用户、消费者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不必要的商品;(54)

(五)以检验商品质量、性能等借口,阻碍用户、消费者购买、使用其他经营者提供的符合(六)对不接收其不合理条件的用户、消费者拒绝、中断或削减供应相关商品,或滥收费用;(62)

(七)其他限制竞争的行为。(61)2、政府机构的限制竞争行为

政府机构指的是除国务院以外的各级行政机构,包括国务院各部、委及其下属机构,各级地方政府及其所属机构。该类限制竞争行为表现为: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常

3、搭售或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

具体指经营者违背品时要求购

买方购买一定数量的其

他商品或服务或附加其他不合理条 件。

4、串通投标

串通投标是一种联合限制竞争

行为,其表现

有:投标者非法串通损害招标者利益;招标者与其投标者串通损害其他损标者利益。

三、不正当竞争行为(152)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

为。不正当竞争

行为有如下特征:

1.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所谓

经营者,是指从

事商品经营或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非经营者不是竞争行为主体,所以也

不能成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但是在有些情况下,非经营者的某些行为也会妨害经营者的正当经营活动,侵害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这种行为也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制对象。比如,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利妨害经营者的正当竞争行为就是这种类型。

2.不正当竞争行为是违法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违法性,主要表现在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既包括违反了第二章关于禁止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具体规定,也包括违反了该法第2条的原则规定。经营者的某些行为虽然表面上难以确认为该法明确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但是只要违反了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原则或违反了公认的商业道德,损害了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也应认定为不正当竞争行为。

3.不正当竞争行为侵害的客体是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破坏性主要体现在:危害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阻碍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损害其他经营者的正常经营和合法权益,使守法经营者蒙受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损害。有些不正当竞争行为,如虚假广告和欺骗性有奖销售,还可能损害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另外,不正当竞争行为还有可能给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带来消极影响,严重损害国家利益。

不正当竞争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1、混淆行为

混淆行为是指经营者在市场经营活动中,以种种不实手法对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作虚假表示、说明或承诺,或不当利用他人的智力劳动成果推销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使用户或者消费者产生误解,扰乱市场秩序、损害同业竞争者的利益或者消费者利益的行为。

1)行为要件。

(1)该行为的主体是从事市场交易活动的经营者。

(2)经营者在市场经营活动中,客观上实施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禁止的不正当竞争手段,如假冒他人企业名称,仿冒国家名优标志,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伪造产地名称等。

(3)经营者的欺骗性行为已经或足以使用户或消费者误认,亦即这种欺骗行为达到了较为严重的程度。

2)法律责任。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1条针对第5条所列不正当竞争行为做出了相应的行政处罚规定,具体分为两种情况:(1)根据第21条第1款的规定,经营者利用该法第5条所禁止的不正当竞争手段从事市场交易的,对第一、三、四种行为,依照商标法、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处罚;(2)对第二种行为,第21条第2款规定,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视情节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吊销营业执照;销售伪劣产品、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商业贿赂行为

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争取交易机会,暗中给予交易对方有关人员和能够影响交易的其他相关人员以财物或其他好处的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账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账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给对方折扣,可以给中间人佣金。经营者给对方折扣、给中间人佣金的,必须如实入账。接受折扣、佣金的经营者必须如实入账。

1)行为要点

(1)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和受经营者指使的人(包括其职工);其他主体可能构成贿赂行为,但不是商业贿赂。

(2)行为的目的是争取市场交易机会,而非其他目的。

(3)有私下暗中给予他人财物和其他好处的行为,且达到一定数额。

(4)该行为由行贿与受贿两方面构成。

2)法律责任。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2条的规定,经营者有商业贿赂行为的,构成犯罪,追究刑事责任;未构成犯罪的,监督检查部门可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没收其违法所得。

3、虚假宣传行为

虚假宣传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产品的质量、性能、成分、用途、产地等所作的引人误解的不实宣传。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9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广告的经营者不得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

广告法第3条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第4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1)行为要点:

(1)行为的主体是广告主、广告代理制作者和广告发布者。

(2)上述主体在客观上对其商品或服务做虚假广告或以其他方式进行虚假宣传。

(3)上述虚假广告或虚假宣传达到了引人误解的程度,因而具有社会危害性。

(4)主观方面,广告经营者在明知或应知情况下,方对虚假广告负法律责任;对广告主,则不论其主观上处于何种状态,均必须对虚假广告承担法律责任。

2)法律责任:

(1)经营者(广告主)的法律责任。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可根据情节处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2)广告经营者的法律责任。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广告经营者在明知或应知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依法处以罚款。广告法第37条规定的罚款,指广告费用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停止其广告业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连带责任。广告法第38条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广告主应负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的应承担全部民事责任。

4、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是指:以不当手段获娶披露、使用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手段侵犯商业秘密:(1)以盗窃、利诱、胁迫和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3)根据法律和合同,有义务保守商业秘密的人(包括与权利人有业务关系的单位、个人,在权利人单位就职的职工)披露、使用和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第三人明知或应知前款所列违法行为,获娶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

行为要点:

(1)认定是否构成侵权,必须首先依法确认商业秘密确实存在。

(2)行为主体可以是经营者,也可以是其他人。

(3)客观上,行为主体实际上侵犯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

(4)以非法手段获娶披露和使用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已经或可能给权利人带来损害后果。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侵犯商业秘密行为规定的处罚方式,一是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二是可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此外,我国刑法第229条规定了侵犯商业秘密罪。

5、低价倾销行为

低价倾销行为是指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1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价格法第14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为排挤对手或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1条规定了四种除外情况:

(1)销售鲜活商品;

(2)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

(3)季节性降价;

(4)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

低价倾销的行为要点如下:

(1)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而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大型企业或在特定市场上具有经营优势地位的企业。

(2)经营者客观上实施了低价倾销行为。

(3)经营者低价倾销行为的目的是排挤竞争对手,以便独占市常

6、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不正当有奖销售是指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以欺骗或其他不正当手段,附带提供给用户和消费者金钱、实物或其他好处,作为对交易的奖励。

其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奖励给所有购买者的附赠式有奖销售,一种是奖励部分购买者的抽奖式有奖销售。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3条以列举方式禁止经营者从事三类有奖销售行为。《关于禁止有奖销售活动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对第13条加以细化,禁止以下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1)谎称有奖销售或对所设奖的种类,中奖概率,最高奖金额,总金额,奖品种类、数量、质量、提供方法等作虚假不实的表示;

(2)采取不正当手段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

(3)故意将设有中奖标志的商品、奖券不投放市场或不与商品、奖券同时投放,或者故意将带有不同奖金金额或奖品标志的商品、奖券按不同时间投放市场;

(4)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5000元(以非现金的物品或者其他经济利益作为奖励的,按照同期市场同类商品或者服务的正常价格折算其金额);

(5)利用有奖销售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6)其他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

不正当有奖销售的行为要点如下:

(1)不正当有奖销售的主体是经营者。

(2)经营者实施了法律禁止的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3)经营者实施不正当有奖销售,目的在于争夺顾客,扩大市场份额,排挤竞争对手。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6条的规定,经营者违反该法第13条的规定进行有奖销售的,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有关当事人因有奖销售活动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受到侵害的,可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0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

7、诋毁商誉行为

诋毁商誉行为是指经营者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从而削弱竞争力,为自己取得竞争优势的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4条规定,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诋毁商誉的行为要点如下:

(1)行为的主体是市场经营活动中的经营者,其他经营者如果受其指使从事诋毁商誉行为的,可构成共同侵权人。

(2)经营者实施了诋毁商誉行为。

(3)诋毁行为是针对一个或多个特定竞争对手的。

(4)经营者对其他竞争者进行诋毁,其目的是败坏对方的商誉,其主观心态出于故意是显而易见。

四、监督检查

(1)监督检查部门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3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其他部门监督检查的,依照其规定。”可见,我国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的部门主要是县级以上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此外,也包括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有权进行监督检查的其他部门。例如,国内贸易部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有权对国内贸易和涉外贸易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国家技术监督局有权对有关质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专利局和出版总署有权对与专利和出

版业有关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监察部、公安部、建设部、化工部、文化部等部、委依法也有权对与其职能、行业相关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值得注意的是,依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只有县级以上的监督检查部门,才可以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2)监督检查部门的职权

监督检查部门在监督检查不正当竞争行为时,享有四种职权,即询问权、查询复制权、检查权和处罚权。

①询问权。监督检查部门有权按照规定程序询问被检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证明人,并要求其提供证明材料或者与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其他材料,被询问人必须如实提供。

②查询复制权。监督检查部门在监督检查不正当竞争行为时,可以查询、复制与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协议、帐册、单据、文件、记录、业

务函电和其他资料。

③检查权。监督检查部门有权对与上述的假冒名牌行为有关的财物进行检查,必要时可以责令被检查的经营者说明该商品的来源和数量,也可责令其暂停销售,听候检查,禁止其转移、隐匿和销毁该财物。

④处罚权。监督检查部门有权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处罚,处罚的具体形式包括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没收违法所得、吊销营业执照、处以罚款。

五、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148)1.民事法律责任,主要包括停止侵害和赔偿损失。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反假冒其他企业的注册商标,擅自使用知名商品持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等,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侵犯他人商业秘密等行为,均得责令其停止侵害他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给被侵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行为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的,行为人应当给予经济赔偿。赔偿的数额,以被侵害人实际发生的可计算的实际损失为限。如果损失难以计算的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除此之外,侵害人还应当承担被侵害的经营者因调查该经营者侵害其合法权益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

2.行政责任

(1)强制行为人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比如强制停止虚假广告宣传行为、停止以低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等。

(2)没收非法所得。对假冒名优商品、商标、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等行为,所得利润,应予以没收。

(3)处以罚款。对擅自制作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对采用财物或其他手段进行贿赂,对违反规定得有奖销售,对侵犯他人商业秘密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给予金额不等得罚款。

(4)吊销营业执照。不正当竞争行为者经教育不改,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或其他影响的,可以吊销其营业执照。

3.违法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

(1)限制竞争行为的4种行为;

(2)不正当竞争行为的7种行为;

(3)监督检查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国家工作人员违反该法规定的行为。

4.刑事法律责任

不正当竞争行为情节严重,造成重大损失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规定,销售伪劣商品,采用贿赂手段以销售或购买商品,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监督检查部

题库六 反不正当竞争法 篇4

案例一

某商厦为招揽顾客,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凡于1996年2月至6月间在该商厦购物满200元者可获得奖券一张,凭该奖券可在购物当日参加抽奖。一等奖为香港7日游(若放弃游览可领取6000元人民币);二等奖为电冰箱一台;三等奖为VCD一台;鼓励奖自行车一辆。此外还有纪念奖若干。此广告登出后引来众多顾客,但顾客所得奖项大多为鼓励奖和纪念奖。后经人举报一、二、三等奖为商厦内部工作人员所得。

问:该商厦的作法是否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若违反应如何处理?

案例二

1995年4月,某市百货公司为增加营业额,提高企业收入,推出“春季购物万元有奖销售”系列活动。其中一次活动中设一台价值近万元的彩电为奖品,引起群众抢购货物热潮。在有奖销售活动正式开始之前,该百货公司经理赵某暗中告知其亲戚马某有关能中奖商品范围等具体事项,使得马某轻易地获得了该彩电。

问:赵某的行为是否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应如何认定和处理?

案例三

某一实力雄厚的B企业将电话机产品投放A市。A市电话机市场竞争激烈,有三四家企业在市场上也推出了在性能、质量、价格等方面与B企业相近似的产品,在市场上形成了电话机销售的鼎立分争局面。B企业为排挤竞争对手,将销售产品的价格一降再降,最后低于成本销售。与其竞争的一些中小企业为占领市场的一席之地,也试图降价销售,但因实力不足,低于成本销售意味着亏损,为避免亏损经营,不得不退出市场。实力雄厚的B企业降价排挤竞争对手的策略成功,在A市市场上形成独霸局面,在市场竞争中占据绝对有利的地位。随后B企业又以改进型号为名,将价格提高。问题

1、企业的行为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2、行为的特点是什么?

3、行为是否侵犯了消费者的利益?

案例四

黛美化妆品公司新近研制开发了一种润肤美白化妆品,该化妆品之配方由23个公式和170个相关数据材料组成。公司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一般人无法单独接触到这一资料。刘某是公司董事长曹某的秘书。某日,曹某叫刘某帮助收拾办公室,刘某在曹某在场的情况下无意间看到曹某桌上放置的有关资料。刘某凭借其惊人的记忆力将所有资料记了下来。

两日后,刘某回老家探亲,酒后炫耀自己的记忆力并将记下的资料全部讲给了在另一化妆品公司工作的妹夫李某。不久后李某所在的娜佳公司对黛美化妆品的配方稍加改良,生产出了质量更好的同类化妆品,抢占了黛美化妆品公司的销售市场。曹某得知真相后,将刘某诉至法院,要追究刘某侵犯商业秘密的法律责任。刘某辩称:

一、自己没有采取不正当手段窃取商业秘密,仅仅在曹某在场之情况下看了一眼;

二、自己不是专业技术人员,不负有保守商业秘密之义务;

三、娜佳公司不是采用这一配方,而是采用娜佳公司自己的技术,因此自己没有责任。问题:

(1)刘某辩解之理由是否成立?

(2)请提出你的对本案的认定和处理意见。参考答案:

案例一

违法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抽奖式有奖销售不得超过人民币5000元,本案中超过了5000元。另外,本案中经有人举报是商场内定人员中奖,也违法了法律的规定。

案例二

答:百货公司经理赵某通过让其亲属中奖的方式实施了不正当的有奖销售行为,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应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责令百货公司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相应数额的罚款;百货公司违反法律规定进行有奖销售“最高金额不超过5000元”的规定也构成不正当竞争,赵某作为公司负责人应对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案例三

1、属于不正当竞争

2、行为属于不正当销售行为

3、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

案例四

(1)不成立。

(2)其一,黛美公司对该润肤美白化妆品享有商业秘密权(或答是该公司的商业秘密)

其二,理由在于:第一,具有秘密性,第二,具有实用性,第三,具有价值性,第四,具有保密性。

其三,刘某、李某、娜佳公司的行为构成商业秘密侵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篇5

(第10号)

(相关资料: 法律12篇 行政法规16篇 部门规章330篇 司法解释38篇 其他规范性文件9篇 地方法规611篇 最高法公报案例39篇 裁判文书3704篇 相关论文960篇 实务指南 立法背景2篇 实务指南46篇 法学教程1篇 英文译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1993年9月2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3年12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江泽民

1993年9月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1993年9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立法目的】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法。

(相关资料: 最高法公报案例4篇 裁判文书35篇 相关论文23篇)

第二条 【基本原则】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

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本法所称的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以下所称商品包括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7篇 司法解释7篇 最高法公报案例14篇 裁判文书1424篇 相关论文71篇 实务指南)

第三条 【政府管理】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为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其他部门监督检查的,依照其规定。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5篇 司法解释6篇 地方法规6篇 最高法公报案例1篇 裁判文书32篇 相关论文17篇 实务指南)

第四条 【社会监督】国家鼓励、支持和保护一切组织和个人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社会监督。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支持、包庇不正当竞争行为。

(相关资料: 最高法公报案例1篇 裁判文书10篇 相关论文11篇)

第二章 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五条 【禁止仿冒】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

(一)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

(二)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三)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四)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10篇 司法解释7篇 地方法规16篇 最高法公报案例18篇 裁判文书1340篇 相关论文65篇 实务指南)

第六条 【禁止限制竞争】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不得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以排挤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39篇 司法解释1篇 裁判文书25篇 相关论文20篇)

第七条 【禁止权力经营】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

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2篇 司法解释1篇 地方法规3篇 裁判文书7篇 相关论文27篇 实务指南)

第八条 【禁止商业贿赂】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

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给对方折扣,可以给中间人佣金。经营者给对方折扣、给中间人佣金的,必须如实入帐。接受折扣、佣金的经营者必须如实入帐。(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11篇 司法解释3篇 地方法规2篇 最高法公报案例1篇 裁判文书34篇 相关论文33篇 实务指南)

第九条 【禁止虚假广告】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广告的经营者不得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5篇 司法解释5篇 地方法规12篇 最高法公报案例5篇 裁判文书583篇 相关论文25篇 实务指南)

第十条 【禁止侵犯商业秘密】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手段侵犯商业秘密:

(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

本条所称的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2篇 司法解释5篇 地方法规12篇 最高法公报案例7篇 裁判文书596篇 相关论文71篇 实务指南)

第十一条 【禁止倾销】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一)销售鲜活商品;

(二)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

(三)季节性降价;

(四)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

(相关资料: 司法解释1篇 地方法规4篇 裁判文书22篇 相关论文17篇 实务指南)第十二条 【禁止不正当附条件销售行为】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

(相关资料: 地方法规5篇 裁判文书9篇 相关论文14篇 实务指南)

第十三条 【禁止不正当有奖销售】经营者不得从事下列有奖销售:

(一)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二)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三)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五千元。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5篇 地方法规5篇 裁判文书7篇 相关论文12篇 实务指南)

第十四条 【禁止损害商誉】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相关资料: 司法解释4篇 地方法规7篇 最高法公报案例2篇 裁判文书336篇 相关论文16篇 实务指南)

第十五条 【禁止串通投标】投标者不得串通投标,抬高标价或者压低标价。

投标者和招标者不得相互勾结,以排挤竞争对手的公平竞争。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1篇 最高法公报案例1篇 裁判文书20篇 相关论文9篇 实务指南)

第三章 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 【监督机关】县级以上监督检查部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可以进行监督检查。

(相关资料: 地方法规1篇 裁判文书3篇 相关论文13篇)

第十七条 【监督机关职权】监督检查部门在监督检查不正当竞争行为时,有权行使下列职权:

(一)按照规定程序询问被检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证明人,并要求提供证明材料或者与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其他资料;

(二)查询、复制与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协议、帐册、单据、文件、记录、业务函电和其他资料;

(三)检查与本法第五条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财物,必要时可以责令被检查的经营者说明该商品的来源和数量,暂停销售,听候检查,不得转移、隐匿、销毁该财物。(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1篇 司法解释1篇 地方法规13篇 裁判文书7篇 相关论文4篇)

第十八条 【监督检查程序】监督检查部门工作人员监督检查不正当竞争行为时,应当出示检查证件。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1篇 地方法规1篇 相关论文3篇)

第十九条 【被检查者义务】监督检查部门在监督检查不正当竞争行为时,被检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和证明人应当如实提供有关资料或者情况。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 【损害赔偿责任】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被侵害的经营者的损失难以计算的,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并应当承担被侵害的经营者因调查该经营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

被侵害的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4篇 司法解释2篇 地方法规8篇 最高法公报案例18篇 裁判文书1356篇 相关论文40篇 实务指南)

第二十一条 【假冒标识行为的法律责任】经营者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

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处罚。

经营者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根据情节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营业执照;销售伪劣商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5篇 地方法规15篇 最高法公报案例1篇 裁判文书61篇 相关论文13篇 实务指南)

第二十二条 【商业贿赂行为的法律责任】经营者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监督检查部门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4篇 司法解释1篇 地方法规9篇 最高法公报案例1篇 裁判文书15篇 相关论文11篇 实务指南)

第二十三条 【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以排挤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的,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被指定的经营者借此销售质次价高商品或者滥收费用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没收违法所得,可以根据情节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38篇 司法解释1篇 地方法规10篇 裁判文书14篇 相关论文3篇 实务指南)

第二十四条 【虚假广告行为的法律责任】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广告的经营者,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依法处以罚款。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7篇 司法解释1篇 地方法规12篇 裁判文书23篇 相关论文11篇)

第二十五条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法律责任】违反本法第十条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3篇 地方法规7篇 裁判文书13篇 相关论文7篇 实务指南)

第二十六条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的法律责任】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十三条规定进行有奖销售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2篇 地方法规7篇 裁判文书1篇 实务指南)

第二十七条 【串通投标行为的法律责任】投标者串通投标,抬高标价或者压低标价;投标者和招标者相互勾结,以排挤竞争对手的公平竞争的,其中标无效。监督检查部门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2篇 地方法规6篇 裁判文书6篇 相关论文1篇 实务指南)

第二十八条 【经营者违反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责任】经营者有违反被责令暂停销售,不得转移、隐匿、销毁与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财物的行为的,监督检查部门可以根据情节处以被销售、转移、隐匿、销毁财物的价款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相关资料: 地方法规6篇 裁判文书1篇 相关论文1篇)

第二十九条 【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处理】当事人对监督检查部门作出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罚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主管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相关资料: 地方法规1篇 裁判文书1篇 相关论文2篇)

第三十条 【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法律责任】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违反本法第七条规定,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或者限制商品在地区之间正常流通的,由上级机关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由同级或者上级机关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被指定的经营者借此销售质次价高商品或者滥收费用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没收违法所得,可以根据情节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3篇 地方法规6篇 裁判文书1篇 相关论文18篇 实务指南)第三十一条 【执法人员违法的责任】监督检查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分。(相关资料: 裁判文书1篇 相关论文3篇)

第三十二条 【监督人员徇私舞弊的责任】监督检查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对明知有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经营者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的,依法追究

刑事责任。

(相关资料: 裁判文书1篇 相关论文4篇 实务指南)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生效日期】本法自1993年12月1日起施行。

反不正当竞争法培训教材2 篇6

1993年9月2日八届人大常委会三次会议通过,1993年12月1日起实施

第一章、总则

第一节、法律原则

第二节、法律概念

第二章、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一节、假冒仿冒行为

第二节、经营者限制竞争行为

第三节、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行为

第四节、商业贿赂行为

第五节、引入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

第六节、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第七节、倾销行为

第八节、搭售与附加不合理条件行为

第九节、违反法律规定的有奖销售行为

第十节、商业诽谤行为

第三章、监督检查

第一节、种类

第二节、监督检查部门的职权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一节、责任赔偿

第二节、假冒仿冒行为的法律责任

第三节、商业贿赂行为的法律责任

第四节、经营者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

第五节、引入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的法律责任

第六节、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法律责任

第七节、违反法律规定的招投标行为的法律责任

第八节、经营者违反责令销售的法律责任

第九节、监督检查部门滥用职权的法律责任

第一章总则

1、法律原则

内容: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

2、法律概念

2.1、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2.2、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

第二章不正当竞争行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包含本法规定的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况。如《广告法》、《商标法》、国家工商总局、知识产权局就广告、商标等行为作出的相关行政法规,(《广告管理条例》、山东省工商局转发国家工商局《关于解决商标与企业名称中若干问题的意见》等)

1、假冒仿冒行为

1.1、定义:假冒仿冒行为又称商业混同行为,是指经营者采用欺骗性的手段,从事市场交易,使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与特定竞争对手的商品或服务相混淆,以造成购买者误认或误购目的、损害竞争对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商品和服务)

1.2、包含内容:A、假冒注册商标行为;B、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与知名商品混淆,使消费者误认;C、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姓名,引人误认是他人商品;D、在商品上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做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1.3、案例:上海吴淞海关日前在查验厦门某贸易公司申报出口去俄罗斯的塑料手套中,查获标有“NIKE”、“ADIDAS”等品牌的运动鞋,涉嫌侵犯知识产权,权利人NIKE(苏州)公司品牌保护负责人在海关检查现场验货后确认为侵权货物。

1.4、分析:这是典型的假冒仿冒行为。该案是属于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从而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2、经营者限制竞争行为

2.1、定义: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限定他人购买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排挤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行为即是限制竞争行为。

2.2、案例:2002年8月至今,甘肃省烟草公司山丹县公司利用其经营卷烟的独占地位,违背广大卷烟经营户的意愿,强行与辖区的烟草经营户签订协议,以该公司制定的统一卷烟社会零售价供应卷烟,烟草经营户按统一零售价向该公司支付烟款,并限定在销售过程中卷烟价格不准上下浮动。

2.3、分析:本案中的烟草公司强制实施统一卷烟社会零售价,并以零售价供给烟草经营户卷烟,显然是以强迫的手段使烟草经营户在违背自己真实意愿的情况下进行商品交易,违反了自愿原则,属于限制竞争行为。结合(3)另外案例:电信运营商铺设电缆及入户接口,限制其他企业竞争。展览协会指定会展公司、展馆指定会展公司等。

3、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行为

定义:政府部门限制竞争行为是指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的行为。

我国现在实行市场经济,对于政府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进行制止也是市场经济的要求之一。

4、商业贿赂行为

4.1、定义: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在市场活动中,为争取交易机会,通过秘密给付财物或者其他报偿等不正当手段收买客户的负责人、雇员、合伙人、代理人和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的行为。性质严重的属于商业贿赂罪,承担刑事责任。

4.2、案例:某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调查某公司超越经营范围非法经营移动电话案件,经检查发现一本记录本,记载有涉嫌商业贿赂的各种数字情况,同时还发现该案双方之间的传真资料中,有向购买其商品的经营者给付回扣的记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向工程公司送达了《处罚决定书》。

4.3、分析:工程公司依附于电信部门垄断移动电话销售和独家向其供货的优势,与卖方串通索取回扣,并由卖方派专人以现金暗中支付,最后进入了工程公司的“小金库”,任电信部门支用。这一商业贿赂行为产生的商品加价后果,实质上都转嫁于消费者,其性质是相当恶劣的。本案的实质是电信部门不适当地利用其垄断地位,在终端产品的经营之中,收取回扣,从事不正当竞争。工程公司的行为显然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理应受到法律制裁。

5、引入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

5.1、定义: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的引人误解的虚假的宣传。

5.2、案例:江苏徐州某漆厂是生产水性漆的企业,该厂生产的一种新型水性漆具有防腐、无味、性能好的特点,深受用户好评,并于2002年初建立了自

己的网页。2002年10月该厂无意中发现,徐州市某装饰公司在网上宣传自己公司生产的一种水性漆的网页内容竟然和他们厂的网页内容完全相同,厂方马上意识到对方盗用了自己的宣传资料在作虚假宣传,要求其立即停止上述宣传行为。法院判决某装饰公司停止虚假宣传、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5.3、分析:被告利用原告的产品和所获荣誉,宣传自己的产品,其宣传的商品和服务与真实性不相符,含有虚假的内容,足以对消费者构成误导,其目的是为了扩大自己产品的销售量和服务范围,从而在客观上既损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又对原告提供相同、类似产品和服务范围构成了不正当竞争。

6、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6.1、定义: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了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6.2、案例:被告人李某大学毕业后,受雇于某市好又多百货商业广场有限公司,任资讯部副课长。1997年8月,李在明知公司对资讯部有“不准泄露公司内部任何商业机密信息,不准私自使用FTP上传或下载信息”规定的情况下,擅自使用FTP程式,将公司有关资料秘密复制到软盘上,到其它商业机构兜售,并与某公司于1997年8月13日以2万元现金交易成功。李的“兜售”行为持续到同年10月13日,后案发。

6.3、分析:本案中,李某身为电脑资讯部的副课长,明知公司规定不得私自拷贝、复印商业秘密,为了获取非法利益,仍然秘密窃取了商业秘密,并出售给公司的同行业竞争者。李的行为符合《反不正当竞争法》关于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构成要件,并已造成权利人重大损失。

7、倾销行为

定义:倾销是指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

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多存在于国际贸易中。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反倾销案例,使我国充分认识到建立、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重要性,也开始在国际贸易中运用法律维护国家利益。

8、搭售与附加不合理条件行为

定义:所谓搭售商品或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是指经营者利用其经济优势,违背购买者的意愿,在销售一种商品或提供一种服务时,要求购买者以购买另一种商品或接受另一咱服务为条件,或者就商品或服务的价格、销售对象、销售地区等附加不合理的条件。

9、违反法律规定的有奖销售行为

9.1、有奖销售定义:有奖销售是指经营者以提供装饰品或资金的手段进行推销的行为,主要包括附赠式有奖销售和抽奖式有奖销售两种形式。

9.2、包含内容:A、采用谎称有奖或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B、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C、抽奖式有奖销售最高奖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

9.3、案例:某县工商局检查大队根据消费者投诉,对某茶叶进出口公司涉嫌举办不正当有奖销售活动的行为立案进行查处。经查,当事人自3月1日以来,举办“中国茶·××情”有奖销售茶叶活动,宣传广告中有6种商品茶叶中没有放进兑奖卡,也就是说这次的有奖销售仅限在××牌的三印水仙茶叶一种有设奖。至案发时已得销货款81312元。工商局认为,当事人的行为已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工商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9.4、分析:本案当事人在开展有奖销售活动的宣传广告中,未向消费者明示具体事项。虽然当事人在每盒“三印水仙”内放进一张即开即奖型的兑奖卡,并在兑奖卡的背面标注的具体事项,但这张兑奖卡是放在盒装茶叶内,只有购买茶叶后才能得到这张卡,也就是说消费者要先消费才知道本次有奖销售活动的具体事项。该公司隐瞒事实真相的这种做法,已剥夺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影响了消费者对此次有奖销售活动作出客观的评价,误导了消费者购物的导向,应视为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

10、商业诽谤行为

定义:商业诽谤行为也称诋毁竞争对手的行为,是指经营者自己或利用他人,通过捏造、散布虚伪事实等手段,对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进行恶意的诋毁,以削弱其市场竞争能力,并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结合公司案例。

11、违规招、投标行为

定义:经营者串通投标、串通招标,恶意抬高或压低标价,相互勾结,排挤竞争对手行为。

第三章监督检查

1、种类

1.1、专门机关监督检查(工商局公平交易处、科;质量监督部门、药品、食品等监管部门)

1.2、社会监督

2、监督检查部门的职权(《行政处罚法》)

2.1、询问权。

2.2、查询复制权。

2.3、检查财务权。

2.4、强制措施权。

2.5、行政处罚权。

第四章法律责任

1、民事责任赔偿

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被侵害的经营者的损失难以计算的,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并应当承担被侵害的经营者因调查该经营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

2、假冒仿冒行为的法律责任

经营者有假冒仿冒行为的,应给予停止违法行为、没收非法所得、处以罚款、吊销营业执照、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处罚。

3、商业贿赂行为的法律责任

经营者有商业贿赂行为的,应给予没收非法所得、处以罚款、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处罚。

4、经营者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

经营者有限制竞争行为的,应给予停止违法行为、没收非法所得、处以罚款的处罚。

5、引入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的法律责任

经营者有引入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的,应给予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没收非法所得、处以罚款的处罚。

6、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法律责任

经营者有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应给予停止违法行为、处以罚款的处罚。

7、违反法律规定的招投标行为的法律责任

经营者有违反法律规定的招投标行为的,其中标无效,并处以罚款的处罚。

8、经营者违反责令暂停销售的法律责任

经营者有违反责令暂停销售的,应给予处以罚款的处罚。

9、监督检查部门滥用职权的法律责任

监督检查部门有滥用职权的,应给予行政处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处罚。

现实应用技巧及注意问题:

1、证据的保全问题;

2、投诉部门(工商局商标、广告、公平交易部门、技术监督局、城管局等);

3、投诉方式(受害者、社会共众);

4、法律追究(投诉、起诉);

新反不正当竞争法解读 篇7

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一节

反垄断法

一、垄断与反垄断法概述

(一)垄断的概念与分类

1、垄断的概念。垄断(英语:Monopoly)(或者称卖者垄断;台湾通常译独占),一般指唯一的卖者在一个或多个市场,通过一个或多个阶段,面对竞争性的消费者—与买者垄断(Monopsony)刚刚相反。垄断者在市场上,能够随意调节价格与产量(不能同时调节)。

根据我国《反垄断法》及相关法学理论,法律上关于垄断的基本含义是指,垄断主体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进行的排他性控制或对市场竞争进行实质性限制、妨碍公平竞争秩序的行为或状态。法律意义上的垄断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即违法性和危害性。

【垄断产生的原因】

(1)法律壁垒

有些独家经营的特权是由法律所规定并受到法律保护的,专利权和版权便是法律特许的垄断。为鼓励创造发明,绝大多数国家制定有专利法,可见专利垄断是由法律壁垒造成的。在某些场合下,政府授予某厂商独家经营的权利,如烟草公司;也有时政府经过招标竞争通过合同的形式授予独家经营的特权。

(2)规模经济与自然垄断

如果某种产品需要大量固定设备投资,大规模生产可以使成本大大降低,那么,一个大厂商就可能成为该行业的惟一生产者。由一个大厂商供给全部市场需求时平均成本最低,两个或两个以上厂商在该市场上经营就难以获得利润,这种情况下,该厂商就形成自然垄断。

(3)技术性与策略性垄断

如果除垄断者外另无他人掌握某种生产技术或诀窍,该市场自然形成技术性垄断,如可口可乐的配方。在既无技术壁垒又无法律壁垒的情况下,厂商通过高筑壁垒以确立或巩固其垄断地位,这便是策略性垄断。

(4)其他壁垒

上述壁垒并没有列尽全部因素,也不一定相互排斥。如厂商控制了某种原材料的供应。凡是阻挡竞争者进入市场的壁垒都是造成垄断的原因。

【含义】

垄断(monopoly)一词源于孟子“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网市利”。

原指站在市集的高地上操纵贸易,后来泛指把持和独占。

中国自古称垄断为“榷”。古代中国的盐、铁、茶长期属于官营之垄断事业,因有暴利之故,国家一旦出现了财政危机,为贴补国用不足,必然实行禁榷制度。

在资本主义经济里,垄断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结合我国《反垄断法》的规定,垄断行为是指:排除、限制竞争以及可能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垄断行业就是行业或市场中只有一个厂商的情况。

政治经济学书上指 少数资本主义企业凭借其控制的巨额资本,足够的生产经营规模和市场份额,通过协定、同盟、联合、参股等方法,操纵与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商品生产或流通,以获取高额利润。

【产生】

垄断指少数大资本家为了共同控制某个或若干部门的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实行的一种联合。又译独占。它是帝国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是帝国主义的 1 经济实质。

垄断是从政府保护主义的自由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在以自由竞争为基本特征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资本主义企业为了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必然会采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实行生产的专业化和协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激烈的竞争中,大企业往往凭借自己在经济上的优势,不断排挤和吞并中小企业,使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劳动产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自己手中。同时,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和股份公司的发展,突破了单个资本的局限,加速了资本集中的发展,从而也推动了生产集中的发展。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则意味着企业数目减少,1个部门的大部分生产都集中在几个或几十个大企业手中,它们之间比较容易达成协议,共同操纵部门的生产和销售,从而使垄断的产生具有可能;由于少数大企业的存在,使中小企业处于受支配地位,少数大企业之间为了避免在竞争中两败俱伤,保证彼此都有利可图,也会谋求暂时的妥协,达成一定的协议,从而使垄断的产生具有必要性。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走向垄断,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一般的、基本的规律。公元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已成为资本主义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

一般认为,垄断的基本原因是进入障碍,也就是说,垄断厂商能在其市场上保持唯一卖者的地位,是因为其它企业不能进入市场并与之竞争。产生垄断的原因有三个:

自然垄断:生产成本使一个生产者比大量生产者更有效率。这是最常见的垄断形式。

资源垄断:关键资源由一家企业拥有(如:无线电视的配音业)。

行政性垄断:政府给与一家企业排他性地生产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权利。

此外也有由政府自行垄断,称为专卖。【组织形式】

1、卡特尔;它是生产同类商品的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垄断市场、罗取高额垄断利润,通过签订各种协定(如,划分销售区域、规定商品数量、确定商品销售价格等)所组成的垄断联盟。

【卡特尔(Cartel)是一种正式的串谋行为,它能使一个竞争性市场变成一个垄断市场,属于寡头市场的一个特例。卡特尔以扩大整体利益作为它的主要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卡特尔内部将订立一系列的协议,来确定整个卡特尔的产量、产品价格,指定各企业的销售额及销售区域等。

卡特尔常常是国际性的。例如欧佩克,卡特尔就是产油国政府间的一个国际协定,它在十多年间成功地将世界石油价格提高到远远高于本来会有的水平。其他成功的提高了价格的国际卡特尔还有:在70年代中期,国际铝矾土联合会将铝矾土价格提高到4倍;而一个秘密的国际铀卡特尔提高了铀的价格。一个被称为水银欧洲的卡特尔将水银价格保持在接近于垄断水平;而另一个国际卡特尔一直都垄断着碘市场。可是,大多数卡特尔都没能提高价格。】

托拉斯;它是由生产同类商品或者与该类商品有密切联系的许多大企业联合组成的,参加托拉斯的各企业在生产、商业、法律上都不再是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由托拉斯组织懂 2 事会及其委员会任命的经理统一全部经营活动。

【1879年首先在美国出现,如美孚石油托拉斯、威士忌托拉斯等。在社会主义国家,托拉斯是社会主义企业的组织形式之一。中国在1963年至1964年,中央工业交通部门先后试办了烟草、盐业、医药、橡胶、铝业、汽车、纺织机械、地质机械仪器等十二个托拉斯企业。】

辛迪加;它是由生产同类商品的几个大企业,为了高价销售商品和低价购买原材料,通过签订共同销售商品和采购原材料的协定而建立起来的垄断组织。

【辛迪加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的。当时在欧洲一些国家都出现了辛迪加。德国的许多辛迪加是由卡特尔发展而来的。在1905年的 385个工业卡特尔中,约有200个已具有辛迪加性质。辛迪加在德国经济中的垄断地位也是明显的。1893年成立的莱茵-威斯特法伦采煤辛迪加,1909年在多特蒙德地区生产了8500万吨煤,而其他所有局外企业的生产量不过420万吨(只等于采煤辛迪加产量的4.9%);1913年1月,采煤辛迪加的产量占鲁尔地区全部产量的92.6%,占全德煤炭总产量的54%。在当时,钢铁辛迪加的生产在全国钢铁总产量中所占比重已上升到43~44%。】

康采恩:它是各种垄断组织形式出现较晚,但更复杂的一个垄断组织。它是一两个实力强大的垄断企业为核心,把跨部门的、不同行业的许多大企业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垄断集团,居于统治地位的是作为核心的大工业企业或大银行。

【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康采恩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形成。它的产生和发展,控制着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充分体现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融合为金融资本的重要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垄断组织日益向综合多样化发展,康采恩也有了诸如实力增强、对国家的控制和利用加强、家族色彩淡化等一系列的变化。它已成为最突出、最典型和占优势地位的垄断组织形式。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存在的各大康采恩集团也被称为财阀,比较有名的有三井、三菱、住友、安田等等。在2000年左右,中国和日本开始出现的各种“控股公司”以及“集团 3 总公司”,也被认为属于康采恩垄断。】

【危害】

一,垄断破坏了人类进步与生存的竞争机制。后果就是导致种族的消亡。动物学家们研究统计发现,在所有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动物中,一夫一妻制是这些动物的特点;在现在生活的鸟类中,它们巢中所孵化的蛋中有30%和现在的雄鸟没有任何血缘关系;雄性铃羊通过打斗来争夺交配的权力和控制种群的权力,这些都是为了动物种群的发展;

作为世界上的高级动物---人类,早就懂得近亲结婚的危害,后来还通过立法的形式避免近亲通婚;多数宗教中的法典都严禁近亲结婚;

二,垄断并杀死对手是自取灭亡的行为,更是比动物还愚蠢的行为;

非洲狮子在猎杀角马的过程中,通常只对疾病的,弱小的下手;食蚁兽发现白蚁巢时,只是吃掉少部分巢中的公蚁,而且并不破坏白蚁巢;动物还懂得,对手全部死亡,就预示自己将要灭亡。但是,人类在短期的个人,集团利益的争夺中,却无情的杀死所有的反对者;他们甚至连动物都不如,甚至比动物还残忍;

垄断与竞争天生是一对矛盾,由于缺少竞争压力和发展动力,加之缺乏有力的外部制约监督机制,垄断性行业的服务质量往往难以令人满意,经常会违背市场法则、侵犯消费者公平交易权和选择权。这是一条规律,中国与外国都一样。

价格垄断拉高整个社会成本垄断性行业所从事的一般都是与决大多数人、行业息息相关的公共事业,例如电信、邮政、自来水、电力、煤气、铁路、航空等等。因为这些行业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这些行业的服务价格的高低便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成本。这些行业的整体效率直接关系到其他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垄断行业的成本又是最难估算的,电信部门说市话亏损,邮政部门说普通信件业务亏损,自来水公司也说自己亏损。但是许多消费者都怀疑他们是不是真的亏损、搞不清亏损是怎么形成的,因为没有一个独立的会计或审计部门告诉我们垄断行业的成本到底是如何构成的。

2、垄断的分类

(1)根据垄断者占有市场的情况,可分为独占垄断、寡头垄断和联合垄断。独占垄断一家企业对整个行业的生产、销售和价格有完全的排他性的控制能力,在该企业所在的行业内,不存在任何竞争。比如中国烟草、电力行业。

寡头垄断又称寡头、寡占,意指为数不多的销售者。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只有少数几家厂商供给该行业全部或大部分产品,每个厂家的产量占市场总量的相当份额,对市场价格和产量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比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

联合垄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或企业联合组织,通过明示、默示限制竞争协议或共同一致的行为,联合控制某一产业的生产或销售。它是垄断竞争的重要表现形式。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

(2)依据垄断产生的原因,可分为经济性垄断、国家垄断、行政垄断和自然垄断。经济性垄断(Economic Monopoly)或称经济垄断是经济学中经营者或经营者的联合体为了获得垄断利润而滥用其拥有的经济力优势或市场支配地位(包括联合优势)的排除和限制竞争的行为。经济性垄断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济性垄断的表现:1.协议限制竞争行为。当前比较常见的经济性垄断主要是经营者以合同、协议、协同行为等方式,操纵市场价格、划分市场或联合抵制等。2.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即低价倾销、搭售、岐视待遇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国家垄断是指国家为了保障国家安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或促进社会整体利益,依法对特定领域的商品或服务进行排他性控制。对于关系国计民生或国家安全的事业,许多国家都以特别法的形式明确规定,实行中央政府专营,例如,邮政、枪支弹药、黄金等产品与服务。4 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国家也可能对特定领域实行专营,例如中国古代的“盐铁专卖”,现代的烟草专卖等。

“行政垄断”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概念。在标准经济学中,只有两个术语,一个是“政府垄断”,一个是“政府授予垄断”。前者是政府直接行使垄断权力(比如酒类专卖、烟草专卖),后者是政府将垄断经营权授予某一个企业。中国所说的“行政垄断”实际上就是包括了经济学的“政府垄断”和“政府授予垄断”。

自然垄断是经济学中一个传统概念。早期的自然垄断概念与资源条件的集中有关,主要是指由于资源条件的分布集中而无法竞争或不适宜竞争所形成的垄断。在现代这种情况引起的垄断已不多见。而传统意义上的自然垄断则与规模经济紧密相连,指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者更多的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者劳务,如果相关产量范围存在规模经济时自然垄断就产生了。

(二)《反垄断法》概述

1、反垄断法的概念。垄断的原意是独占,即一个市场上只有一个经营者。反垄断法,就是反对垄断和保护竞争的法律制度。它是市场经济国家基本的法律制度。又称反托拉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已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2012年5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审理因垄断行为引发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该规定自2012年6月1日起实行。

反垄断法目前在中国还是一种全新的法律制度。但美国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颁布了这种法律。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随着全国铁路网的建立和扩大,原来地方性和区域性的市场迅速融为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大市场的建立一方面推动了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垄断组织即托拉斯的产生和发展。1879年美孚石油公司即美国石油业第一个托拉斯的建立,标志着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企业兼并浪潮的开始,托拉斯从而在美国成为不受控制的经济势力。过度的经济集中不仅使社会中下层人士饱受垄断组织滥用市场势力之苦,而且也使市场普遍失去了活力。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在19世纪80年代爆发了抵制托拉斯的大规模群众运动,这种反垄断思潮导致1890年《谢尔曼法》(Sherman Act)的诞生。谢尔曼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反垄断法,从而也被称为世界各国反垄断法之母。美国最高法院在其一个判决中指出了谢尔曼法的意义,即“谢尔曼法依据的前提是,自由竞争将产生最经济的资源配置,最低的价格,最高的质量和最大的物质进步,同时创造一个有助于维护民主的政治和社会制度的环境”。

从谢尔曼法问世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期间除美国在1914年颁布了《克莱顿法》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法》作为对谢尔曼法的补充外,其他国家的反垄断立法几乎是空白。然而,第二次大战一结束,形势产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在美国的督促和引导下,日本在1947年颁布了《禁止私人垄断和确保公正交易法》,德国于1957年颁布了《反对限制竞争法》。1958年生效的《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第85条至第90条是欧共体重要的竞争规则。此外,欧共体理事会1989年还颁布了《欧共体企业合并控制条例》,把控制企业合并作到为欧共体竞争法的重要内容。意大利在1990年颁布了反垄断法,它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颁布反垄断法最晚的国家。现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所有成员国都有反垄断法。

2、反垄断法的立法体例。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同属于市场竞争法规制的范畴,各国在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上,采取了两种不同的立法体例:分立式立法和合并式立法。前者对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分别立法,这种模式以德国、韩国等国家为代表。后者将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并在一个法律之中,这种模式以俄罗斯、匈牙利等国家为代表。我国1993年《反不正当竞争法》制定之际,曾围绕对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是分别立法还是合并立法进行讨论。囿于当时经济环境,一些西方国家反垄断法中典型的经济性垄断行为在我国尚不突出,单独进行反垄断立法的条件不成熟。因此,我国采取了在重点制定反不正 5 当竞争行为的同时,对部分垄断行为予以规制的做法,一度形成了我国混合竞争立法的局面。【草案通过】

2006年6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草 案)》。然而反垄断法不仅难产了近20年,还面临重要条款的变更。据报道,“禁止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一章有可能被整体删除,这意味着反行政垄断将不再进入反垄断法的视野。果真如此,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这一反垄断法的精髓将随之而去。

反对者的理由是反垄断法应用过度,限制了市场竞争,成为市场竞争失败者进行不正当竞争的手段。他们认为谴责从竞争中产生的垄断者有违市场道义。在市场经济社会,不管是反垄断还是主张适度垄断,其理由都是相同的,即促进市场竞争。在删除反行政垄断章节后,反垄断法的公平竞争将主要表现为对商业行为的限制,这不仅对促进市场竞争作用不大,反而可能造成政府权力的扩张和市场效率的下降,造成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重叠与冲突。

据专家推测,删除这些条款一是出于国家经济安全的考虑,防止外资恶意并购中国企业;二是基于“国际惯例”,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反垄断法所规范的垄断都是经济垄断;三是“仅凭一部《反垄断法》担当不起反行政垄断的重任”。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2007年8月30日下午完成各项议程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会。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反垄断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就业促进法、修改后的动物防疫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决定。

反垄断法将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共分为8章57条,包括:总则、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集中、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对涉嫌垄断行为的调查、法律责任和附则。

反垄断法明确规定,禁止大型国企借控制地位损害消费者利益,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国家对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及其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依法实施监管和调控,维护消费者利益。

3、我国反垄断法的立法目的【152】

4、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关系【153】

5、我国反垄断法的适用范围及规制对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

根据我国《反垄断法》第2条、第8条的规定,我国反垄断法主要适用于两类垄断行为。一是经营者的经济垄断行为;二是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行政性垄断行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破坏市场竞争,阻碍市场竞争机制正常发挥作用的行为者,主要是经营者,即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或者提供服务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见《反垄断法》第十二条)。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为获得自身的经济利益而达成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在本质上构成垄断行为,因而具有违法性。目前,绝大多数国家的反垄断法律将经营者的经济性垄断行为作为唯一的调整对象。在我国《反垄断法》中,经营者的经济性垄断行为当然是主要的调整对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既包括国内投资的经营者,也包括外国企业等国际资本参与投资的经营者。反垄断法所指的经济性垄断行为包括三种行为:一是经营者所达成垄断协议的行为;二是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三是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反垄断法所规定的竞争者,是指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或者提供服务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行业协会不直接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或者提供服务,不属于反垄断法意义上的经营 6 者,但是,由于行业协会具有影响经营者能力,可能引导企业从事垄断行为,又应当有所规制。因为我国明确将行业协会纳入反垄断法的规范范围之内。

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在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客观存在,并且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消灭。虽然这不属于市场行为,但同样可以造成排除、限制竞争的效果,甚至危害后果更严重。因此,我国《反垄断法》在规定适用范围时,根据自己的立法原则,将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纳入其中。

6、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

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又称反垄断法的豁免制度,是世界各国或地区的反垄断法中共有的法律制度,但几乎没有一部反垄断法界定过适用除外制度的涵义,只是直接规定哪些主体、行为、行业或部门排除适用于反垄断法。但为了研究需要,学者们在学术论著中对除外制度给出了定义,如“反垄断法上的适用除外制度,又称之为反垄断法上的豁免行为,是指一些本应适用反垄断法予以限制或禁止的行为,但是根据法律的规定或依某种法定程序认可,仍允许其实施而豁免对其的制裁或不追究其法律责任的一种制度“;“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指立法者在反垄断法或其他法律条文中规定,对触犯反垄断法基本原则、基本制度的特定行业、特定企业或特定行为,不追究法律责任的制度”等。

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是指对某些特定行业、领域或在特定条件下,允许一定的垄断组织、垄断状态或垄断行为可以合法存在的法律制度。在各国反垄断法中,适用除外的对象主要是指那些对维护本国整体经济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有重大意义的行业或领域,以及那些对市场竞争关系影响不大,但对整体利益有积极作用的限制竞争行为。

【154】

二、垄断协议

(一)垄断协议的概念

垄断协议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经营者(包括行业协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就是通常所说的卡特尔,垄断协议是较为常见典型的垄断行为。

【垄断协议危害】

垄断协议往往造成固定价格、划分市场以及阻碍、限制其他经营者进入市场等排除、限制竞争的后果,对市场竞争危害很大,为各国反垄断法所禁止。

【垄断协议特征】

一般具有三方面特征:一是以排除、限制竞争为目的;二是实施主体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经营者;三是共同或者联合实施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二)垄断协议的类型

垄断协议可分为横向垄断协议与纵向垄断协议。

横向垄断协议包括:实施固定价格、限制产量、划分市场、限制购买或开发、联合抵制其他竞争对手等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纵向垄断协议包括:固定或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等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1.横向垄断协议的表现形式

垄断协议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经营者(包括行业协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垄断协议可分为横向垄断协议与纵向垄断协议。

所谓横向垄断协议,是指具有竞争关系经营者之间达成的垄断协议。例如,在生产或者销售过程中处于同一阶段的生产商之间、零售商之间或者批发商之间达成协议。[1]

横向垄断协议包括:实施固定价格、限制产量、划分市场、限制购买或开发、联合抵制其他竞争对手等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法律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下列横向垄断协议:

1)、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价格竞争是经营者之间最重要、最典型的竞争方式,它为世界各国所禁止,经营者不得通过协议、决议或者协调等串通方式实行统一确定、维持或变更价格的价格垄断。

2)、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这是一种典型的横向垄断协议。商品的供应数量减少,必然导致市场价格上升,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3)、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它是指经营者之间分割地域、客户或者商品市场的行为。这种画地为牢的行为限制了经营者之间正常的自由竞争。

4)、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者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购买新技术、新设备,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经营者之间的限制开发协议是破坏竞争,阻碍一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行为。5)、联合抵制交易。它也称集体拒绝交易,即经营者之间联合起来不与其他的竞争对手、供货商或者客户进行交易的行为。其目的是排斥了其他竞争对手,维护了自身垄断地位。6)、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横向垄断协议。

2、纵向垄断协议的表现形式

垄断协议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经营者(包括行业协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垄断协议可分为横向垄断协议与纵向垄断协议。

所谓纵向垄断协议,是指在生产或者销售过程中处于不同阶段的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之间达成的协议。该协议包括:固定或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等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这里的协议双方主体分别处于商品的生产、流通、销售的各个环节上,彼此之间没有竞争关系,是相互依赖的关系。

禁止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下列纵向垄断协议。

1、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固定转售商品价格协议是严重的垄断行为,限制了竞争,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2、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限制最高转售价格实际是限制了销售商的涨价幅度,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但限制最低转售价格,不利于保护消费者利益,法律加以明确禁止。

3、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纵向垄断协议。经营者之间的协议、决定或者协同行为,虽然排除、限制了竞争,构成了垄断协议,但该类协议在其他方面所带来的好处要大于其对竞争秩序的损害,法律特别规定对其实行豁免,排除适用反垄断法的规定。

(三)垄断协议的界定 垄断协议是以限制竞争、牟取垄断利益为目的的企业之间的协议,它的实行一般会产生损害市场竞争的结果,并进而损害整体经济和社会公共利益,而竞争秩序(机制)、整体经济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是民法上的公共秩序、善良风俗的具体体现。所以,对垄断协议予以禁止符合民法的公序良俗原则,但我们必须看到,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垄断协议也不例外。就一般情况而言,垄断协议因严重损害竞争而应被禁止。在特殊情况下,垄断协议或者对竞争的影响不大,其限制竞争所带来的好处要大于限制竞争的坏处,如出口卡特尔;或者它还有可能改善市场上的竞争条件,如中小企业卡特尔。因此,不管垄断协议对市场竞争的影响后果如何,一刀切地一律禁止显然是不妥当的。因此,美国、德国、日本、欧盟、我国台湾地区以及我国的《反垄断法》(2005年草案)都采取对垄断协议一般禁止、例外许可的原则。那么,如何区分和确定哪些垄断协议因违法应被禁止、哪些垄断协议因合法应被许可呢?对 8 此,作为现代反垄断法开山鼻祖的美国在长期的反垄断法实践中形成了两项重要的原则,即本身违法原则(Per se il—legal rule)和合理原则(Rule。f reason)。这两项原则不仅是判断垄断协议是否违法的基本原则,而且也是反垄断法的两项基本原则。

本身违法原则又可译作自身违法原则、当然违法原则,它是指对市场上的某些限制竞争行为,不必考虑它们的具体情况和后果,即可直接认定这些竞争行为严重损害了竞争,构成违法而应予以禁止。就垄断协议而言,一旦反垄断主管机构或者法院认定某些种类的垄断协议属于反垄断法所规定的本身违法的垄断范畴,即可直接宣布这些垄断协议为非法,并采取禁止等制裁措施。有学者认为,适用本身违法原则对反垄断案件至少有以下两方面的影响:第一,原告极可能胜诉;第二,审理案件的法院或反垄断主管机构对案件不必进行很多调查和研究,就可以直接认定其为违法,从而可以节省判案时间和费用。

合理原则是指对市场上的某些限制竞争行为并不必然地视为违法,其违法性得依具体情况而定。具体而言,对某些限制竞争行为案件,反垄断主管机构或法院应具体地、仔细地考察和研究相关企业的行为目的、方式和后果,以判断该限制竞争行为的合理与否,如果经调研认为该限制竞争行为属于“不合理”地限制竞争,则该限制竞争行为构成违法而将被禁止;如果经调研认为该限制竞争行为属于“合理”地限制竞争,则该限制竞争行为属于合法的限制竞争行为,应当得到许可。

合理原则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1911年的“标准石油公司案”(standard Oil case)中确立的一项原则,并最终发展成为在反垄断法领域内应用最广泛的一项基本原则。至此,限制竞争行为不再被视为当然违法,而是要在具体研究案件的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确定该限制竞争行为合理与否,合理限制竞争的,属合法行为;而不合理限制竞争的,属违法行为。

(四)垄断协议的豁免 垄断协议的豁免制度,又称垄断协议的适用除外,是指经营者之间达成的协议虽然具有排除、限制竞争的后果,符合《反垄断法》禁止的垄断协议行为的构成要件,但是由于其整体上有利于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共利益,符合法定免责条款,因而从《反垄断法》的适用中予以排除。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反垄断法都规定了豁免制度。我国《反垄断法》第十五条对垄断协议同样规定了豁免制度,该条规定的法定豁免条件比较全面,因此,《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禁止垄断协议行为的规定》对垄断协议的法定豁免条件未作进一步规定,对有权决定豁免的机关作出了明确规定。

【可以被豁免的垄断协议】

根据我国《反垄断法》第15条第一款的规定,经营者能够证明所达成的协议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反垄断法》第13条、第14条的规定:

(一)为改进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的;

(二)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进效率,统一产品规格、标准或者实行专业化分工的;

(三)为提高中小经营者经营效率,增强中小经营者竞争力的;

(四)为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救灾救助等社会公共利益的;

(五)因为经济不景气,为缓解销售量严重下降或者生产明显过剩的;

(六)为保障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中的正当利益的;

(七)法律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豁免的条件】

属于上述情形前五项的,不适用我国《反垄断法》第13条、第14条规定的,经营者还应当证明所达成的协议不会严重限制相关市场的竞争,并且能够使消费者分享由此产生的利益。

(五)垄断协议的申报与审批

【156】

三、市场支配地位的滥用及其法律规制

(一)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概念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定义】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又被称为滥用市场优势地位,是企业获得一定的市场优势地位后滥用这种地位,对市场中的其他主体进行不公平的交易或排斥竞争对手的行为。

1.结构主义理论:

市场结构的不同,势必造成经济运作的差别,企业一旦拥有市场支配地位,一定会滥用这种支配力量,扼杀创造力,妨碍竞争。主张政府重点控制市场结构,对大企业原则上加以禁止,并及时分割市场上出现的独占企业,消除它们的垄断力,防止垄断势力的市场竞争的威胁。

2.行为主义理论:

法律禁止具有市场控制地位的企业利用其市场控制能力,在相关领域内,阻止新的市场进入者进入市场的限制竞争行为。占有市场支配地位本身并不违法,只有利用这种支配地位排除或限制竞争才被反垄断法所禁止。

3.欧盟竞争法第86条:

因为一个或多个在共同市场内占有优势地位的企业滥用这种地位的任何行为,可能影响成员国之间贸易的,因与共同市场不相容而被禁止;特别是禁止包含下列内容的滥用行为:

(1)直接或间接地实行不公平的购买或销售价格,或其他不公平的交易条件的;

(2)限制生产、市场或技术发展,损害消费者利益的;

(3)在相同的交易情形下,对交易对方当事人实行不同的交易条件,因而置其于不利的竞争地位的;

(4)要求对方当事人接受与合同主体在本质上或商业惯例上无关联的附加义务,作为签订合同的前提条件的。

(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表现形式 【157】

(三)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 【158】

四、经营者集中的反垄断法规制

(一)经营者集中的概念呢

所谓经营者集中,是指经营者之间合并,或者取得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影响力。如果经营者结合后对竞争的秩序产生效果,如经济力量的过度集中,损害竞争的垄断结构出现,就应受到反垄断法的调整。1 经营者集中的后果是双重的。一方面,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的作用,提高经营者的竞争能力。另一方面,过度集中又会产生或加强市场支配地位,限制竞争,损害效率。

(二)经营者集中的形式

1、经营者合并。它主要是指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的合并,有两种情形:一种是经营者吸收其他经营者,被吸收的经营者主体资格消灭,即吸收合并,如美国波音飞机制造公司兼并美国麦道飞机制造公司;另一种是两个以上的经营者合并后成为一个新的经营者,合并各方主体资格都不再存在,如1995年日本三菱银行与东京银行合并,成立东京三菱银行,成为当时最大的银行。

2、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经营者通过取得其他经营者的股份(资产)进而直接或者间接地控制其他经营者的行为,这是借助了股东的 10 地位,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的行为。

3、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经营结合是通过订立经营合同的方式实现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彼此之间形成了人力、业务、技术等的相互配合,通过经营权的制约形成了事实上的集中形态。

(三)经营者集中的申报与审查

1、经营者集中一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的合同自由行为,经营者可以通过公平竞争、自愿联合,依法实施集中,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的竞争能力。但由于经营者集中有可能导致排除和限制竞争,所以各国政府都对经营者集中进行政府管制。我国采取事前申报的强制申报制度。经营者集中达到国务院规定的申报标准的,经营者应当事先向国务院反垄断机构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

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对经营者提交的文件、资料进行初步审查,作出审查决定。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作出不实施进一步审查的决定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经营者可以实施集中。审查期间,经营者不得实施集中。

同时,在以下两种情况下,„„【160】

2、经营者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集中,应当提交下列文件、资料:申报书;集中对相关市场竞争状况影响的说明;集中协议;参与集中的经营者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一会计财务会计报告;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3、国务院反垄断法执法机构对经营者集中的审查程序 【160】

4、经营者集中的审查标准 【160】

(四)不予禁止的经营者集中 【161】

(五)经营者集中的国家安全审查 【161】

五、行政性垄断的法律规制

(一)行政性垄断的概念与特征

行政性垄断是行政机关或其授权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主要表现为地区行政性市场垄断、行政强制交易、行政部门干涉企业经营行为、行政性公司滥用优势行为等。它们不属于政府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而进行的正常经济管理,也不属于政府为实现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而采取的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等经济和社会政策。因此,认定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一个行为是否构成滥用权力,其依据是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如果国家的法律或政策明确规定禁止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从事某种限制竞争行为,而政府或其所属机构违背规定采取了这种行为,这就构成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

我国《反垄断法》规定,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定或者变相限定单位或者个人经营、购买、使用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商品;不得滥用行政权力,以设定歧视性资质要求、评审标准或者不依法发布信息等方式,排斥或者限制外地经营者参加本地的招标投标活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采取与本地经营者不平等待遇等方式,排斥或者限制外地经营者在本地投资或者设立分支机构;不得滥用行政权力,强制经营者从事本法规定的垄断行为。

我国《反垄断法》规定,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不得滥用行政权力,实施下列行为:妨碍商品在地区之间的自由流通:对外地商品设定歧视性收费项目、实行歧视性收费标准,或者规定歧视性价格;对外地商品规定与本地同类商品不同的技术要求、检验标准,或者对外地商品采取重复检验、重复认证等歧视性技术措施,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采取专门针对外地商品的行政许可,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设置关卡或者采取其他手段,阻碍外地商品进入或者本地商品运出;妨碍商品在地区之间自由流通的其他行为。

【行政性垄断的本质】

行政性垄断首先也是一种经济垄断一经济上的、经济领域的、以经济为内容和目的的垄断;而不是以行政权力垄断为目的。只是这种经济上的垄断实现的原因是行使权力的结果,而不是或主要不是企业所能直接做到的。行政垄断的实质,是行政权力超出其权限范围而运用于市场关系中,从而实现行为主体利益的最大化。它是一种追求利益的行为,因此,行政垄断本质同样是经济垄断,行政权的介人是垄断力力的来源。在既定的相关市场上,行政权力的来源是唯一的,因而行政垄断主体具有支配性的地位。在限制竞争的效果上,行政垄断与经济垄断的表现也没有区别,即同样使得在即定的相关市场上,形成一种垄断状态。

【特征】【162】

(二)我国行政性垄断的主要表现 【162】

六、反垄断法的实施

(一)反垄断主管机构 【163】

(二)反垄断执法机构对涉嫌垄断行为的调查 【163】

第二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反不正当竞争(Anti-unfair competition)是调整企业竞争行为的规范。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已在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成经济法的核心。在一些国家里,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其辅助性法和法规在维护国家的经济秩序和保护市场的公平竞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最早使用不正当竞争概念的是1883年《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该公约第10条规定:“在工业或商业中任何违反诚实习惯的竞争行为都是不正当的竞争行为。”1896年德国制定了第一个专门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反不正当竞争法》,这是世界上最早关于反不正当竞争的特别法。

1993年9月2日中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并于1993年12月1日起施行。该法共分5章33条,主要内容包括:不正当竞争的概念;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界限;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违法者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一部旨在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倡导公平有序竞争的法律。此法对于保护合法市场参与者的权益和打击不法市场经济行为有着重要意义。

二、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164】

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要类型

(一)假冒混同行为 【165】

(二)虚假标示行为 【167】

(三)虚假宣传行为 【167】

(四)商业贿赂行为

1、概念: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以排斥竞争对手为目的,为争取交易机会,暗中给予交易对方有关人员和能够影响交易的其他相关人员以财物或其他好处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贿赂的一种形式,但又不同于其他贿赂形式。针对商业贿赂,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账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账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给对方折扣,可以给中间人佣金。经营者给对方折扣、给中间人佣金的,必须如实入账。

2、特征

(1)主体是经营者,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作为商业贿赂主体的经营者不限于法人,除法人外,还包括其他组织和个人。法人也不限于企业法人,还包括从事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

(2)目的是为销售商品或者购买商品,即为达到商业目的,通过贿赂手段,获取优于其他经营者的竞争地位。

(3)手段有两类,即财物手段和其他手段。当然,商业贿赂与其他贿赂都属于贿赂的范畴,触犯刑律的都要给予刑事制裁,但在行政责任上是不同的,商业贿赂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给予行政处罚,其他贿赂要受党纪政纪处分

3、回扣

(1)概念:回扣是指卖方从买方支付的商品款项中按一定比例返还给买方的价款。按照是否采取账外暗中的方式,回扣可以简单分为两种,即“账内明示”的回扣、账外暗中的回扣。

(2)特征:【169】

4、商业贿赂与折扣、佣金 【169】

(五)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1、商业秘密的概念:商业秘密(Business Secret),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2、商业秘密的特征: 【169】

3、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171】

(六)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有奖销售是指商业企业根据自身的现状,经营商品的种类,商品的特征及消费者的需求,通过给予奖励、刺激和诱导消费者参与购买的商品的活动。

【有奖销售的类型】

有奖销售主要包括附赠式有奖销售和抽奖式有奖销售。

(1)附赠式有奖销售是指依附于或者随附于销售行为的赠与行为。附赠式有奖销售实际上是一种赠与行为,即所有人将财物或与财物有关的权利无偿地让与他人所有。这种赠与和市场竞争密切相关,因此要受到竞争法的规制。

(2)抽奖式有奖销售是以抽签、摇号等带有偶然性的方法决定购买者是否中奖的有奖销售方式。作为一种促销手段,抽奖式有奖销售可以提高提高相关商品的市场占有率,促进商品流通,并给经营者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抽奖式有奖销售运用适当,可以起到活跃市场,促进竞争的积极作用;运用不当,则会造成对竞争秩序的破坏,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七)商业诽谤行为【172】

【案例答案】

答、1、B企业与A企业属于同业竞争者。B企业为扩大产品销路而采取的三项措施均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第一种行为为假冒知名商品的包装第二种行为为虚假宣传第三种行为属于侵犯A企业商业秘密的行为。

2、政府对B企业的支持性做法不合法。政府的行为属于利用行政权力实施的限制竞争行为又称行政性垄断行为。

上一篇:城市医疗救助政策下一篇:军训给我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