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不正当竞争法

2024-09-10

反不正当竞争法(精选12篇)

反不正当竞争法 篇1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 竞争存在于市场的各个环节当中, 竞争带来的好处指行为主体在竞争的漩涡中, 会积极的采取正确有效措施来给自身的胜利不断的加码, 社会借由这种无形的力量会得到持续的进步, 经济也能够得到繁荣, 从而有效的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当在竞争中, 不可避免的有部分的行为人, 以追求利益为唯一的目的, 绝不吝啬采取尔虞我诈的手段, 长此以往, 人与人之间相互猜忌, 毫无信任可言。因此, 在竞争中怎样采取正确的方式, 增强竞争带来的益处, 尽量的规避一些不利的手段来减少负面的影响, 就需要法律的规范来规制相关的竞争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正是规范这些的标准在国外, 竞争法也有“经济大宪章”、“市场经济的基石”之称, 中国也有称为“市场秩序法”这一说法。

价值是人类的经验、科学分析、法律、道德、宗教等的判断工具, 受到近代科学领域的广泛重视。法律的价值取向为的是对行为进行规范从而使得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得以实现, 抽象地说, 即在法的制定、实施的作用下, 促使各权利主体积极的尊重权利、履行义务、承担责任, 促使交易能够在公平、有序、安全和诚实的环境中进行。

二、每一个市场行为主体都能正当地获得最大的利益

在市场当中, 企业主体的追求就是用最低的成本来获取更大的利益。即是经济规律的准则之一。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当中, 每个经营者想方设法以最少的投人来赚取最大的效益为己任。在采取正确行为的前提下, 这种想法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 毕竟, 这是每一个市场竞争者及社会的追求目标。经济利益本来就是一切市场行为主体从事市场活动的出发点及动力来源。人类的进步是由外部来推动才能够不断发展与前进的, 法律的实施使得每个国民能够有效的合法的获得自己利益, 国家和社会利益是建立在有效的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之上的。

经营者如果是通过处于竞争之下的行为人在利用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科技水平。加强经营管理及格守交易准则的方式, 方才能够用最低的生产成本, 最少的浪费的情况下, 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这也就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价值所在。“多劳多得, 少劳少得, 无劳无得”是市场经济中的最主要的分配方式。以诚实的经营方式创造合法的经济收益, 相应的、合法的代价支出与收益的合法性是密切相关的。但, 此分配方式却不一定能实现“均等分配”的原则, 市场收益并不以传统的“大锅饭”的形式平均的分配给每个经营者, 而将重点放在用市场规则来引导每个经营者进行市场竞争的模式当中, 希望他们的收入皆来自于自身的合法劳动换所得。由此可知, 法律保护每一个经营者在公平竞争中获得的收益。经营者自身承担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产生的收益亏损, 不允许他们将亏损的后果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转由他人或者其他组织或者国家来承担。这种不正当的手段就受到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制。在市场竞争中有直接与间接的转嫁责任承担的方式。直接转嫁的方式中经营者以不正当竞争手段, 这些方式有将其生产、经营的伪劣产品、淘汰商品、瑕疵产品等通过搭售、指定购买、胁迫、欺诈潇骗等手段。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12条以明确条文规定:“经营者销售商品, 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言”, 间接转嫁方式是经营者以馈赠、回扣、贿赂、中奖等方式推销自己的商品, 或者排挤其他经营者, 平等的竞争氛围无法形成, 部分参与竞争的经营者就会无辜的遭受经济和其他的损失。表面来看, 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者未采取直接有损于和自己没有直接关系的经营者的利益, 然而, 其采取的不正当竞争手段还是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转嫁损失的做法直接危害了竞争对手。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行为主体不能采用贿赂的方式或其他方式进行销售与购买产品。任何收受回扣的行为或给予对方单位以及个人回扣的;以受贿罪论处。”在许多经济先进的国家都有明确的规定。可知,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价值导向在于督促以正当的竞争方式参与竞争, 才能成为经营者获得最大的利益的合法有效的方式, 法律禁止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方式还直接或间接的危害侵犯他人利益。

三、给每一个市场经营者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

美国的《谢尔曼法》为世界的首部竞争法, 对经营者采取的以危害他人利益来谋取自身利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予以命令禁止。根据谢尔玛法第三条规定, 所有契约形式以托拉斯与其他方式的联合、共谋用限制美国准州内与哥伦比亚区内以及准州间、准州与各州之间、准州与哥伦比亚特区之间、哥伦比亚区同各州之间, 准州、哥伦比亚区与外国间的贸易或商业是非法的。使得托拉斯现象能够得到有效的规避, 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保障各经营者的合法利益。此法成为后世许多国的竞争法制定时的典范, 都将确保各竞争主体的公平竞争视为重要的内容。

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明确规定:”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 不得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产品, 以排挤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毕竟, 不正当竞争手段的存在, 会存在极大的社会危害, 主要表现为:

第一, 侵犯了用户与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利保护法》第九条可以得知, 消费者与用户拥有自由选择商品与服务的权利, 对商品经营者与服务提供者拥有选择买与不卖、选择与不选择的权利。这样一来, 就不难理解出“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就属于不正当的竞争手段, 因为, 在这一手段下消费者或者用户失去自由选择的权利, 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及用户的权利, 也间接的损害了其他经营者的权益。也就是说, 其他的商品经营者受到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待遇。健康的市场竞争应该借助正当的竞争手段, 以自由和公平为前提, 每一个竞争者皆有权选择参与和退出竞争的机会, 任何垄断经营的方式都是不合法的, 采用垄断的方式排挤打压其他竞争者就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受打压的竞争者的合法的权益。

第二, 指定人的非法利益通过非法手段获得。不正当手段和非法利益之间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指定者所获得的这种非法利益决基本都来自与从购买者或者其他经营者。

四、使市场经营者获得的竞争结果公平

不正当竞争行为可以说有商品交换一来就存在了, 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 不正当竞争也就愈演愈烈, 手段和方式也越来越复杂多样。其根本原因, 也是多种多样的。正如人们对“善恶观”的理解一样, “善恶相伴, 好坏相随”, 那么也就不难理解正当竞争的出现必然导致不正当竞争手段的出现, 当然在市场竞争中诚实经营也就与欺诈经营并存。但是追究其根源, 就能够发现在现实的竞争环境当中经营者非法行为都是因为其社会资源有限, 而人的欲求无限, 于是便在利益的驱使下, 为了财富而选择了一些不正当的把握机会的手段。

(一) 社会形态大都在社会财富这一物质形态之下千变万化, 国家以物质财富为基础, 来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和义务。在社会结构和价值取向恒定的时期, 社会财富毕竟属于有限资源。所以, 要依据价值的标准才能判断社会与国家。假如社会财富积累到了一定时期, 若能满足每一个人的全部物质生活需要, 人类将达到真正的和平共处, 经济竞争也就不复存在, 那么, 何来有不正当竞争。所以, 社会财富、资源以及市场的有限性, 配合上人类欲求的无限, 才是竞争的真正来源。为争取和分配到更多的财富, 行为主体展开了一系列的竞争, 争夺有限的资源及市场。

(二) 行为主体在市场竞争的环境当中, 人们在利益的驱使之下, 由于阻挡不了诱惑, 所以会使用各种各样的方式, 有正当方式, 也就有不正当的行为, 为谋求利益不断前进。所谓‘’市场经营者为了更多的利益, 鬼迷心窍的以种种不正当竞争手段来截取更多的原本有限的社会资源, 即使是法律之大不为也在所不惜。正如, 实施假冒他人商标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者以假冒原本公众就已经知晓的驰名商标为其获利手段, 被假冒的商品属于是有质量保证的优良产品。伪劣的、没有知名度的商家就是以此为自我牟利的手段。商标以区别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之处, 消费者通过商标原本能够很好的判断和选择出自己购买的意向商品或者服务。没想到, 商标这一标示性作用却被不正当的竞争者所滥用。假冒者以假乱真、欺骗消费者的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这一手段从商标专用权人利益出发, 使得自己付出巨大人力和物力投入营造出的知名商标可能会毁于一旦, 其所产生的危害不容小视, 毕竟, 商标的知名度往往透视着商品的质量, 优质的商品质量毕竟需要有大量的技术、资金的投入, 假冒者却不具备这些条件和支出, 就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是最明显的损人利己的行为。

(三) 我们只有不断的加强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 才能更好的保障所有的利益都能源自于正当的竞争行为, 由此, 逐渐防范不正当竞争行为有机可乘。事实上, 至今, 任何一个国家即便是发达国家也不敢说其相关的法律制度是毫无漏洞的, 将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基于此, 不正当竞争行为者通常存有某种侥幸的心理, 认为自己不一定就是被抓到的违法者, 更有甚者认为, 即便被法律追查, 其所获得的利益也许早就超过了法律制裁的尺度。正因为如此, 机会利益才会有如此强大的驱动力。

五、结论

总而言之,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价值取向应以保障市场经营者的公平竞争环境为背景。确保受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的经营者享有诉权, 能够通过法律的手段获得有效的可观的损害赔偿与经济补偿, 另外, 还可以以法律为依据, 以道德为准绳来制裁不正当竞争者。根据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 要创作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要加大相关部门的执法力度, 从源头开始彻查, 以法律的手段处置一切违法的行为, 停产停业, 没收全部违法所得, 据情节的轻重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情节严重还可处以吊销营业执照等多种形式的处罚方式相结合, 以上行为有触犯刑事法律的, 依照刑事诉讼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这些都是法律规定中的价值取向的体现形式之一。

摘要:中国的立法和学者跟国外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上的观点存在较大的差异, 其共同点在于不正当竞争属于违反诚实信用的商业行为是大家一致的观点。法的价值取向介于常量和变量之间。当认为它属于常量的时候, 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背景之下, 该法律所具有的价值取向大体上是确定的, 法律实施时具有明确的目的、宗旨及效果;而当它处于变量的情况下, 指的是法律是在变化着的社会关系中对社会及经济关系进行调整, 各种社会因素的变化势必影响其价值取向, 法本身也要随着这些变化的因素进行修改与完善, 才能得以更好的适用。

关键词:竞争,不正当竞争,反不正当竞争法

参考文献

[1]吴汉东.论反不正当竞争中的知识产权问题[J].现代法学, 2013, 01:37-43.

[2]孔祥俊.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司法创新和发展——为<反不正当竞争法>施行20周年而作 (上) [J].知识产权, 2013, 11:3-17.

[3]孔祥俊.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司法创新和发展——为<反不正当竞争法>施行20周年而作[J].知识产权, 2013, 12:3-16.

反不正当竞争法 篇2

P5

2竞争法

是以市场竞争关系和市场竞争管理关系为调整对象 以保护公平自由竞争为主旨 以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为核心内容的竞争实体性法律规范与竞争管理程序性法律规范的总和 P12

反不正当竞争法 是指制止经营者采用欺骗 胁迫 利诱以及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手段从事市场交易的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维护公平竞争的商业道德和交易秩序的法律制度P101 市场混同行为

是指经营者采用假冒 仿冒等欺骗性手段从事市场交易 使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与特定竞争对手的商品或服务想混同 造成或足以造成购买者误认误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P121

假冒注册商标不正当竞争行为 是指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 哎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的行为P125

虚假商业宣传行为的概念 是指经营者在商品上 或者以广告或其他方法 对商品或服务的质量 制作成分 性能 产地等情况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不正当竞争行为P135

商业行贿 是指经营者在销售 购买或者其他经营形式中 使用财物或其他不正当利益贿赂对方单位或个人以此获得交易机会的行为 P160

商业诋毁 是指经营者自己或利用他人 通过捏造 散布虚伪事实等不正当手段 侵害竞争对手商誉的行为 P203

垄断 在经济活动中 任何以协议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经营者集中以及滥用行政权力等形式构成限制竞争的状态或行为 P214

本身违法原则 企业的某些特定行为 不管事实上是否已经产生了限制竞争的后果 均被视为非法垄断 P227

合理原则

企业的某种状态或经营行为 虽然存在可能限制竞争的事实 但基于其他合理因素考虑并不被视为构成非法垄断 P228

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

作为国内法的反垄断法适用于本国主权管辖范围之外的垄断行为的法律制度 P234

适用除外(豁免适用)基于特定目的 对违反反垄断法基本原则 基本制度的特定行业 特定企业或其特定行为 不适用或豁免适用反垄断法的制度 P236

垄断协议 以排除限制竞争为目的 或者具有排除 限制竞争内容或后果的明示或默示的协议 决定或其他协同行为P249

横向垄断协议(水平垄断协议)两个以上处于统一生产或销售环节 生产或销售同类产品或提供同种服务而具有直接竞争关系的经营者 通过共谋而达成的垄断协议 p252

相关市场

同类产品或替代产品竞争所存在的一定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 P279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不正当的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 采取实质性限制或排除市场竞争 春海消费者利益而应受反垄断法规制的不当行为 P284

掠夺性定价

支配企业凭借市场支配地位 以排挤 损害竞争对手为目的 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商品 或者采取回扣 补贴 赠送等手段变相降价 使商品市场销售价低于商品成本的行为P287

差别待遇(歧视待遇)支配企业凭借市场支配地位 在提供相同商品或服务时 对条件相同的不同交易对象在交易价格或者其他交易条件上实行各异的待遇 P290

公用企业垄断 公用企业借助网络等基础设施 不恰当获得或维持垄断行为 P291

经营者集中

一个或多个经营者通过合并 取得资产或股份等方式直接或间接控制另一个或多个经营者 并引起市场结构持久变化的行为

P302

行政垄断 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 排除或限制竞争的一种违法行为 P325

行政性垄断(条条垄断)行业主管部门或政府其他职能部门滥用行政权力 限制或排除本行业内部或跨行业竞争的违法行为 P239 简答

竞争的功能 竞争积极的功能竞争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竞争促进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合理流动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竞争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竞争的消极功能

1竞争的结果会导致垄断的出现 在竞争过程中 通常会付出一定的成本 有时 这种成本还会是十分巨大的 3竞争会对社会的伦理道德风尚带来负面影响

P9

竞争法的基本原则

1自由竞争原则 2 公平竞争原则 3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P19 竞争法的多元化目的

1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2促进有效竞争 3保护消费者权益 P23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现状

1调整范围上采取综合调整的立法模式 2在规定多种救济方式的同时 侧重于行政执法机关的主动干预 3集实体性法规和程序性法规于一体P107

完善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思路 1确立一个规范的“一般条例”

2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各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具体规定 3强化行政执法手段

4对竞争法和有关法律进行清理和编撰 不知道竞争法的特征

1不正当竞争行为违反公认的商业道德 2不正当竞争行为由经营者所为 3不正当竞争行为以市场竞争为目的

4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竞争者的合法权益P113

仿冒知名商品特有名称 包装 装潢行为的构成要件 1知名商品 被仿冒的商品必须是知名商品 2特有的名称 包装 装潢 3作相同或近似的使用 4造成误认

5擅自使用P129

商业秘密的法律特征 P180 1无形性

2秘密性 3价值性 4独特性

5时间性

6传授与转让的有限性

商誉的法律特征P199 1抽象性 2 价值性 3相对不确定性 4依附性 5地域性

商业诋毁的构成 P203 1主体为竞争关系中的经营者 2客体的二重性 3主观故意或过失 4客观方面

非法垄断的主要类型P216 1垄断协议 2滥用市场支配地位3经营者集中4行政垄断5公用企业垄断

适用除外制度的范围和对象

1自然垄断行业 2金融行业 3 农业 4 知识产权的正当行使 5 合理化的垄断协议 P239

垄断协议的特征

1主体的多元性 2主体的独立性3主体间意思的一致性 4 目的的排除 限制竞争性P250

横向垄断协议的构成要件 主体要件 2主观要件 3客体要件4客观要件 P254

纵向垄断协议的主要形式 P259 1纵向价格垄断 2纵向非价格垄断

排他性交易

选择性交易

纵向非价格垄断的消极作用P260 1它使价格固定 限制价格的信息传递和调节功能的正常发挥

2它妨碍了销售方相互间的价格竞争 影响竞争的优胜劣汰机制的发挥 3它使消费者被迫接受固定了的较高价格 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中小企业卡特尔的特征

1中小企业卡特尔参加者为中小规模的生产经营者

2中小企业卡特尔参加者不能通过协议限制价格 限制竞争对手 但可以在卡特尔协议的成员之间消除过度竞争

3中小企业卡特尔能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率的提高

4中小企业卡特尔参加者地位平等 并有自由加入或退出卡特尔的权利P269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构成要件

1主体要件

企业所具有的市场支配地位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首要构成要件

2行为要件

“滥用”仅指行为人不恰当利用其优势地位而实施的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 客观和外在的行为 既有针对同业竞争者所实施的滥用行为 也有针对交易相对人所实施的滥用行为

3损害要件 非法者实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必须造成了较大的损害后果 即滥用行为所产生的损害必须达到一定的度 P296

行政垄断的构成要件

1主体要件

行政垄断的主体要件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2行为要件

行为的违法性是行政性垄断行为要件的核心内容

3效果要件

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对市场竞争造成的实际影响 是否会产生排除或限制市场竞争的实际效果是反垄断法判定行政主体行为是否违法的基本依据 P325

反垄断法执行机构的主要职权 职责

1调查权 2 授权执法的权力3处罚权4义务与惩罚P359

论述

反不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的关系

不同之处 保护对象有所差别

2法律的调整范围有所不同 3规制标准有所差异 4适用范围所遵循的原则有所不同 联系之处

1二者拥有相近的立法宗旨

2二者的调整范围存在重叠或交叉

3二者在法律渊源上也具有紧密的联系 P104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危害 损害诚实经营者权益

1侵犯诚实经营者的合法权利 2合法经营者蒙受巨大的损失 损害购买者的正当权益

破坏市场竞争秩序 败坏商业道德

1破坏正常的竞争机制 2滋生腐败 败坏商业道德 损害国家利益 P118 反垄断法的特征

1反垄断法的不确定性

反垄断法价值目标的特殊性 反垄断法规范对象的不确定性 确认垄断行为的原则具有不确定性

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对反垄断法的确定性的影响 国家产业政策对反垄断法不确定性的影响 2反垄断法的经济法属性 3反垄断法执行的特殊性

4反垄断法责任形式的特殊性P221

行业协会垄断的特征

1主体复杂性2合意特殊性3行为隐蔽性4危害严重性 P263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主要特征 1主体数量的特殊性 2主体地位的支配性 3行为的反竞争性 4行为的违法性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主要表现形式 P285 1高买低卖

高买低卖是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以超高价格销售商品或以超低价格购买商品的行为

空间比较

时间比较 成本与合理利润的比较 产品比较 2掠夺性定价 3拒绝交易 4强迫交易

强制他人或自己从事交易

强制他人不与自己的竞争对手进行交易 强制安排他人之间的交易

5搭售 P285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与垄断协议的差别 1主体数量不同

2主体规模不同 3主体意图不同 4表现形式不同

5法律规制不同 P291

我国行政垄断的成因与危害 1行政垄断的成因

1)地区间经济发展那个不平衡与行政分配体制改革等因素的协同作用 2)推动经济转型所必须的强政府与政府失灵风险加剧之间的“二律背反” 3)现代政府功能的复杂性与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上的困难 4)规制制度缺失与文化 社会观念等其他因素的潜在影响 2行政性垄断的危害

1)行政性垄断妨害了市场发育和市场体系的建立

2)行政性垄断恶化了市场环境 压缩了市场机制作用的空间 3)行政性垄断损害微观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

4)行政性垄断侵害了国家行政管理和经济调节秩序并滋生腐败 P337

我国的竞争法执法机构设置的完善 1准确确定竞争法执法机构的地位

2分别设立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执法机构 反垄断法执行包括

1)防止出现市场垄断结构 2)防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3)防止各种协议限制竞争行为 不正当竞争法的执行 1)盗用他人竞争优势

2)通过“混淆”谋取他人竞争优势

浅析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之完善 篇3

【关键词】反不正当竞争法; 缺陷; 完善

中图分类号:DF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5-0222-01

《反不正当竞争法》于1993年9月2日由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于同年12月1日起施行。《反不正当竞争法》赋予了民商法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遵守公认商业道德原则新的含义。它的诞生,无疑会对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社会经济交往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起到积极作用。

1 《反不正当竞争法》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总则条款,法律规范过于原则、抽象,内容涵盖不完整,操作性差

这部法律明确将11种行为定位不正当竞争行为,而那些在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的行为就不能被视为不正当竞争。然而,由于人们的认识能力有限,特别是人们不可能预见到未来出现的所有不正当竞争行为,为了能够及时阻止这样的行为,法律上就应当有一个一般性的规定,或者称为总则性的条款。但其也存在问题,首先该法对不正当竞争行为概括不完整;其次,该法对行为主体的概括不完整;最后,该法对禁止性行为的规定过于原则,概念含糊,不易掌握。

1.2 对市场中出现的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难以规制,缺乏调控力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诸如恶意利用专利,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包装、装潢,以专利权对抗包装、装潢的在先使用权;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外观结构形状;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标志、造成对商品来源产生误认;利用有奖活动从事不正当竞争;以对比广告影射、诋毁竞争对手;利用 技术在互联网、 商务中从事不正当竞争;利用不正当手段阻碍他人之间的交易,抢占客户等行为;企业名称中的字号、商标与互联网域名的冲突问题;以及强买强卖行为、交易条件、交易行为的欺诈行为等等缺乏调控力。

1.3 行政强制措施及调查取证手段不适应有效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的需要

法定行政措施缺乏法律保障手段,实施起来软弱无力。《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了监督检查部门在调查取证中的询问、查询、复制、检查等权力,但未明确授予查封、扣押财产等强制措施权。这种行政处罚权与行政强制执行权相分离,使工商部门在做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后,不具备强制执行的权力,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工商机关执法的严肃性、权威性,无形之中放纵和助长了不正当竞争行为。

1.4 法律责任制度不完善,无法有效遏制不正当竞争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虽对低价倾销行为、搭售行为、商业诋毁行为作了禁止性规定,却无行政制裁手段,没有设定相应的罚则。对行为人、利害关系人及证明人拒绝提供资料没有设定其应当承担的行政责任;同时,部分条款罚款金额难以 ,计罚标准不 ,处罚幅度不合理,且一些罚则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处罚下限过高,罚额幅度大给准确执罚带来难度。

2 完善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2.1 应增加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定,进一步拓宽执法的范围

法律的稳定性相对于法律所调整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动性、灵活性而言是滞后的。法律一旦制定就具有稳定性,而社会经济关系则是在不断变化的。我国现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根据当时经济领域不正当竞争的情形,只规定了十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每种行为都有明确的适用界定,致使许多新出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无法纳入到现行法律的调整范围。因此,建议在修订和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时,1)对不正当竞争行为采取概括加列举的方式,明确规定一般条款,并为一般条款设置相应的罚则,以适应纷繁复杂的现代经济生活,同时也避免以行政立法、地方立法、部门立法修改基本法律之嫌。2) 设定兜底条款,及时规范经济生活中新出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2.2 强化查处反不正当竞争行为力度,保障反不正当竞争行为主管机关有效实施行政职权

目前,作为反不正当竞争行为主管机关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案件时,往往显出执法职权和执法手段力度不够,缺乏扣留、查封、强行划拨等强制手段,以致有人把《反不正当竞争法》比喻为“给枪不给子弹”的法律。执法手段太弱严重影响了行政执法的效果。

因此,解决查处不正当竞争案件手段“软”的问题,最终要在修订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时,赋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拥有对涉嫌反不正当竞争行为人、相关人询问和要求提供有关证明材料的权利;对其有关的协议、帐薄、凭证和其他资料有查询、复制权;对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人的财物,有查封、扣押权。

2.3 加重追究不正当竞争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增强追究法律责任的可操作性,增加查处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的深度

其一,要弥补追究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的空白点。《反不正当竞争法》将低于成本销售、搭售以及商業诋毁行为等列为不正当竞争行为,但未规定相应罚则,使追究这些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出现“真空”状态。

其二,要健全对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的种类。《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有些不正当竞争行为,只规定了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最高罚款10万或20万的处罚,没有规定没收违法所得、非法财物,产生了有些经营者为了获取高额利润,愿意接受罚款的现象。

在修改现行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相关的法律过程中,要进行全面清理,废除《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除外规定,解决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前后矛盾、相互竞合等问题,从而建立科学统一、独立执法的反不正当竞争行为法律体系。

总之,作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 制度开始建立标志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已经出台6年多了。行政执法的实践表明,《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于鼓励公平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更好的完善这一法律不仅有利于法律制度的建设与健全,更有助于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海滨. 略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缺陷与完善[J] . 商场现代化, 2008,(18) .

反不正当竞争法 篇4

首先要明确二者的基本分工是不同的。反垄断法是为了防止竞争不足, 而反不正当竞争法则是管理竞争过度的现象。反垄断法打击垄断行为是为了恢复自由竞争的机制, 最高的价值追求是自由竞争。反不正当竞争法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 倡导的是公平竞争。两法面对的对象不同, 因而它们采取的措施也不同, 但殊途同归, 都是为了维护一个公平的有序的竞争机制。送审稿删除的7个条款中, 有4个因与《反垄断法》的重合而被删除。这种修改有助于我国竞争法律体系的两部基本法各司其职, 共同维护市场公平公正、健康有序发展。

二、一般规定的修改

明确将是否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作为衡量竞争行为是否正当的标准。有些不正当竞争行为, 针对的是消费者, 比如商业误导行为, 损害的是消费者的利益, 因而增加“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其必要性。但不免会引起消费者是否具有反不正当竞争法意义上的原告主体资格的争议, 并进一步引发《反不正当竞争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一系列法规的冲突和协调问题。

三、完善不正当竞争行为类型

送审稿增加了两类新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即滥用相对优势地位和互联网行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互联网领域的部分不正当竞争行为可以看作是传统不正当竞争行为在互联网领域的延伸, 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应的规定即可。但是, 有些不正当竞争行为则是互联网领域所特有的或者更为突出的, 因而需要单独进行规制。近年来备受关注的3Q大战、3B大战等都围绕着互联网技术展开, 在这种背景下, 送审稿将利用网络技术或应用服务实施影响用户选择、干扰其他经营者正常经营的行为明确归为不正当竞争行为, 是与时俱进的表现, 符合当前经济的发展要求。

四、新增“不得利用相对优势地位”的条款

相对优势地位是区别于《反垄断法》中市场支配地位的概念, 相对优势地位的核心在于交易一方对另一方的依赖性, 比如零售商与供货商之间的关系。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就已经出现诸多具有相对优势地位的经营者滥用其地位对弱势的经营者进行压制的情况。有了这一条款, 如果原告在案件中无法证明被告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可以退而求其次, 只要证明被告具有相对优势地位, 就可认定被告的行为违法。由于滥用相对优势地位难以在《反垄断法》中规制, 其性质上也更接近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因此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时加入相应的条款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相对优势地位, 存在于任何一笔交易之中, 加之相对优势地位的认定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因而“不得利用相对优势地位”要有明确的适用范围。

五、商业贿赂在修订稿中予以明确

修订草案送审稿对商业贿赂行为的规定集中于第七条, 同时在第二十条明确了相应的法律责任。与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相比, 送审稿从法律层面对商业贿赂行为进行了定义, 以列举的形式明确了三种典型的商业贿赂行为及其各自的构成要件, 这样有利于正确区别商业贿赂和经营者之间的利益折让、优惠, 鼓励和促进公平竞争。与之对应, 在修订草案送审稿的规制框架下, 经营者将会承担额外的举证负担及更重的法律责任, 从而使得经营者需提升其在商业贿赂合规领域的工作要求。

六、对特定概念及法律术语进行了定义和界定

送审稿对一些界定模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了重新界定, 使之表达方式更为准确。如对于虚假宣传的界定, 送审稿将其核心设定为“引人误解”。删除了“假冒他人注册商标行为”, 与《商标法》进行了衔接。对于商业贿赂的界定, 送审稿摒弃了类似于回扣、折扣、佣金等生活性的用语。对于抽奖式的有奖销售的规定, 送审稿将之调整为两万元。送审稿这些调整使得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限更为明确, 符合现实的要求, 也为实际执法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

立法是一项艰难的任务, 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考虑不同法律之间、法理之间的衔接, 也需要考虑不同利益团体之间的利益平衡, 需要考虑执法和司法实践。希望《反不正当竞争法》 (修订草案送审稿) 能够进一步完善。

反不正当竞争法作用 篇5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作用主要有:

1.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竞争机制的正常发挥,需要有公平合理的交易秩序。在市场中,由于交易主体、交易手段、交易对象多种多样,市场行为纷繁复杂,这就需要有交易者共同遵守的交易准则。《反不正当竞争法》划分了公平竞争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限,为市场主体的竞争设定了共同遵循的行为标准。对于在市场竞争中不遵守竞争规则的经营者及时给予制止,严重的给予制裁,这样才能建立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发展。

2.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不正当竞争行为直接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抑制了市场竞争应有的活力,妨碍了正当竞争所具有的合理配置资源、引导生产和消费这一作用的发挥。不正当竞争者违背商业道德,违背市场交易原则,扭曲竞争,破坏竞争,阻碍社会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反不正当竞争法体现经济法社会责任本位的性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予以制止责无旁贷。

3.创设和完善竞争环境,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反不正当竞争法》通过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制度等方式来发挥这一作用。该法保障经营者在市场上公平竞争,鼓励诚实的经营者努力改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制止和制裁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也可以有效地促使经营者采取公平竞争的摔手段,从而使市场经营活动中保持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带动整个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4.保护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是市场上的三得主体,他们之间既有共同利益,又有各自特殊的利益,只有协调好他们的利益,并给予有效保护,市场经济才能有序运行,健康发展。不正当竞争行为不仅侵害了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不正当竞争行为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损害是显而易见,消费者权益比较集中的体现了社会公共利益,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消费者的保护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反不正当竞争法不仅仅保护单个被不正当竞争侵权的正当经营者,更重要的是保护正当经营的经营者群体,保护消费者群体。反不正当竞争法是站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层面上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5.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使经营者在商品质量、价格和服务等方面展开广泛而充分的竞争,通过竞争争取交易机会和竞争的优势地位,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要求。

反不正当竞争法 篇6

【摘 要】 《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以来,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产生了积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不断涌现的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凸显出《反不正当竞争法》存在的缺陷。本文通过分析《反不正当竞争法》存在的缺陷,提出相关的完善对策,希望能为我国建立公平的市场经济秩序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反不正当竞争法缺陷完善对策

《反不正当竞争法》于1993年9月由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同年12月起实施。该法赋予了民商法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遵守公认商业道德原则新的含义。自《反不正当竞争法》颁布实施以来,取得了突出成效,它鼓励和保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制止社会经济中的不当竞争行为,为经营者提供了遵守共同竞争规则的准绳,保障了市场经济的正常有序运作,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涌现出很多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在给执法工作带来诸多困难的同时,凸显出《反不正当竞争法》各方面的缺陷,为保证我国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完善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十分必要。

1. 目前《反不正当竞争法》存在的缺陷

1.1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及不正当竞争行为界定不清晰

《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规定违法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具体来说,“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这种表述无法适应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需要,未能涵盖现实中所有参与竞争和对竞争秩序有影响的主体,也与后来的规定存在冲突。

我国现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既有合并立法的特点,又有分发立法的特点;既包括狭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又包括限制竞争和垄断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列举了11种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其中有5种属于反垄断法中应予以规制的行为,随着《反垄断法》的出台,出现了立法交叉和混乱的现象,尤其是两者的规定不一致时,给执法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此外,列举方式致使《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缺乏调控依据,难以适应当前经济发展。

1.2法律责任制度不健全

虽然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假冒行为仍然猖獗盛行,对违法者制裁不重是一个重要原因。《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对于民事责任的规定空泛笼统,全文只有一个条文对此进行规定;刑事责任方面,更是只涉及销售伪劣商品和商业贿赂构成犯罪的具体规定。

1.3执法效率有待提高

《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第3 条第2 款规定,“縣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部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同时补充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其他部门监督检查的,依照其规定”。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现行法律和行政法规中赋予不正当竞争执法权的部门,除工商机关外,还涉及民政、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等多部门。如此一来,造成多头执法的混乱局面,难以保障执法的权威性和效率。

其次,缺乏必要的行政强制措施来确保调查,主要体现在无权对有关证据进行查封和扣留;未规定被检查者拒绝配合执法部门的监督检查时应承担的责任;未赋予工商部门划拨或者冻结被检查者银行账户中有关资金的权利;导致虽然实际工作中常借助于地方性法规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补充性规定。

2. 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对策

2.1增加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明确相关法律问题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采用列举的方式规定不正当竞争行为,未能全面涵盖。应增加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对于现实中出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时规范,扩大执法范围。同时,应通过立法解释或者司法解释明确有关法律问题,例如在《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第2款中的“违反本法规定”,虽然学术界倾向于与是指不仅包括违反第二章的规定,也包括违反第2条第1款中的一般准则,却并无相关立法解释或者司法解释,如能明确,可以为法官在使用法律时提供依据,也将使《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范围扩大。

2.2明确执法主体,加强法律责任

目前,我国不正当竞争行为较为普遍,而相关法律责任的规定不够严厉,使经营者及消费者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相当艰难。违反法律规定时,经营者需承担的责任以行政责任为主、民事责任为辅。当不正当竞争所得利益大大高于被查处后需承担的法律责任时,经营者将任意违反规定,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因此,应加大对不正当竞争的惩罚力度,构建包含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科学责任制度,使经营者无利可图,对于情节严重的还应进行刑事处罚,发挥刑事责任的作用。

2.3保障执法机关行使职权

世界范围内,为保证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的公正与中立,各国的反不正当竞争立法一般都将执法权赋予了唯一的独立行政机关甚至是准司法机关。各国的实践经验表明,在尊重政府各职能部门职权、充分发挥其经济管理监督职能的条件下,设置独立、自主、职责齐全的专门执法部门是保障《反不正当竞争法》有效实施的最佳选择。我国应建立一个专门的竞争法执法机构负责竞争法的实施,避免多头执法的现象。

总之,只有不断完善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鼓励公平竞争,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才能切实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泽东,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分析与完善,《理论界》,2011年6期.

[2] 梁艳华,初探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缺陷及其完善途径《法制与社会》,2010年22期.

[3] 肖扬零,关于反不正当竞争法适用主体的反思与重构,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4] 庞华玲,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3).

[5] 崔海滨,略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缺陷与完善,商场现代化,2008,(18) .

[6] 陈福初,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缺陷及其完善,经济经纬,2007,( 03).

作者简介:隋国杰,云南财经大学法学院研究生;

田成有,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反不正当竞争法 篇7

一、案例导课, 激发兴趣

导课是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 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了让学生能一接触课题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更好地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 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以生活中的案例来导课。在教授《反不正当竞争法》这一内容时, 本人就列举了如下案例:

(一) 某市邮电局在其营业厅内贴出告示, 规定:

凡由市邮电局安装电话的用户, 一律到本市邮电器材公司购买电话机;用户办理装机手续的同时, 必须先交纳购电话机款, 否则不予办理装机手续。经调查发现, 市邮电器材公司系市邮电局的下属企业。请问邮电局的行为违法吗?

(二) 宁波人胡某, 一人在香港将“杉杉”、“雅戈尔”等全国驰

名商标和“罗蒙”、“苏泊尔”等省级著名商标作为企业名称内容登记注册。同时, 胡某还以这些香港公司的名义, 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香苏”、“泊尔港”等商标。请问胡某的行为违法吗?

通过这两个案例,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巧设问题, 引发讨论

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一种形式, 是凝聚学生思维、注意力的方法, 同时, 问题又是讲解教学内容所依托的外衣, 它要以教材的重点、难点为本, 在教材的重点、难点中进行讨论。讨论是打开思维大门的钥匙, 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本人根据导课的案例巧设相关的问题, 引导学生进入讨论的环节, 帮助学生理解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如针对案例 (一) , 本人提出如下的问题:

1.邮电局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

2.这类违法行为应由什么机构监督检查?

3.监督检查部门对邮电局的这一违法行为应如何处理?

三、循序渐进, 深入探究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要经过感性到理性这一过程, 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遵循这一规律, 内容必须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不能操之过急。如上述案例 (一) , 教师先预设几个问题, 通过这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分析的过程中应用所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去思考、讨论, 并提出自已的看法和见解, 然后教师对学生的看法和见解进行必要的点评, 再对案例进行详细地讲解, 如此可使学生既对《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特征、种类及有关监督检查的机构、职权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 又能促进学生学以致用, 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老师的点评和讲解, 学生能进一步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有效地将已获得的零散的知识系统化, 将知识融会贯通, 从而把本节课的内容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四、联系实际, 大胆质疑

“学源于思, 思源于疑。”在教学中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 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本人在学生对《反不正当竞争法》基本知识掌握的基础上, 与之共同探讨案例 (二) 。这是企业“傍名牌”钻法律漏洞的案例, 也就是将内地知名企业的商标, 在香港恶意注册登记到自己的企业名称中, 再以香港公司的名义, 以授权生产、委托加工、成立子公司等做幌子, 在内地生产、促销同类产品。这种巧取豪夺“傍名牌”的行为, 成为当前经济领域又一个迅速蔓延的“怪胎”。对这种欺世盗名的现象, 法律人士称根据目前我国的有关法规, 不能裁定这种行为违法。

从这种合法却不合理的现象中引导学生思考:虽然我国现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章第五条至第十五条专章规定了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但所规范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否存在着范围过小的弊病?要如何重新界定不正当竞争行为?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列举出在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企业可以规避法律的“不正当”竞争的方法, 教师可归纳概括为以下几种情形:

(一) 对比法:

通过利用媒体、广告等方式将自身的产品同同类产品在质量、功能、效果等方面的进行比较, 从而打击贬低特定或不特定竞争对手。

(二) 专家法:

由经营者出资, 媒体出面, 请来所谓的“专家”作访谈、咨询, 明为向消费者介绍知识, 实为推销宣传, 抬高自己贬低对手。

(三) 行政评比法:

由经营者资助, 地方政府或职能部门及相关单位组织检查、区域性评比, 操作出有利于本地企业主要是出资企业的抽检、评比结果, 并在媒体公布, 以打击竞争对手。

(四) 地方保护法:

地方政府通过税收、财政上给予照顾的行政措施、政策, 在不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七条规定的情况下, 保护本地企业, 打压外地企业, 如湖北省汉川市政府下发红头文件摊派白酒“小糊涂仙 (神) ”。

五、综合分析, 评价总结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将收集到的来自学生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比如对每个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应用知识的能力进行评价总结, 这有利于后继教学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的调整,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在学习法律时注意与时俱进, 与事俱进, 正确看待法律的滞后性, 客观评价我国现行的法律,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浅析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问题与完善 篇8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定

1、概念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第2款规定:“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 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 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

2、特征【1】

(1) 行为主体具有特定性。不正当竞争的主体是经营者, 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个人和其他经济组织。

(2) 行为性质具有违法性。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

(3) 行为侵害的客体具有双重性。行为侵害的是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并且侵害了社会经济秩序。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存在的问题

1、【2】法律规范的过于原则性和抽象性, 对于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的过于狭窄, 可操作性差。

第一, 该法忽略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本质特征, 在实践中, 有很大的约束力, 许多在实践中出现的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不在“11种行为”之列, 第二, 行为主体的概括不完整。《反不正当竞争法》将行为主体设定为“经营者”, 而对于市场竞争和市场秩序有影响的其他主体却无法进行规制。第三, 该法对于一些禁止性行为的规定过于抽象化, 概念笼统, 实践中不易掌握。例如, 对“商品的质量”以外的企业信誉、能力、交易条件等作虚假宣传的, 以及对商品有关的信息应告知而不告知等引人误解的宣传行为不能涵盖。但在实践中, 一些企业信誉等无形资产的虚假宣传等等造成的后果更加严重, 影响更加恶劣。

2、《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对于市场中出现的新形式的不正当行为缺乏调控力。

【3】《反法》中, 例如对于恶意利用专利, 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包装、装潢, 以专利权对抗包装、装潢的在先使用权;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标志、图形、文字代号, 造成对商品来源产生误认;以对比广告影射、诋毁竞争对手;以及利用不正当手段抢占客户, 阻碍他人之间的交易等行为;以及强买强卖行为、交易条件、交易方式的欺诈行为等等缺乏调控力。

3、我国现行法律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主要以行政手段

为主, 虽然我国立法有民事、行政、刑事三种救济手段, 但是, 在现实实践中, 主要以行政手段为主, 过分突出了行政强制的作用, 以至于对受害人的保护是有限的、间接的。

4、对于不正当竞争行为证据的收集比较困难。

涉及反不正当竞争的民事诉讼不同于普通民事诉讼, 双方当事人的对抗程度远超过一般的经济纠纷, 而侵权的证据一般又掌握在侵权人手中, 而“谁主张, 谁举证”的举证原则对于受害人想要证明侵权人实施了侵权行为以及自己受到侵害的事实是非常不利的。

三、完善

1、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广义规定。

随着经济形式的多元化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增长,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形式也在进行着多样的变化, 很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已超过了《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规定的11种行为之列。许多国家在关于“不正当竞争”的立法中, 并没有将其行为的形式封闭起来, 而是通过一些原则性的、一般性条款, 例如诚实信用原则将未被列举的、有可能发生的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也纳入了法律调整范围。因此, 应对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定义进行调整, 采取广义理解的方式, 主体不再限定于“经营者”只要可以进行不正当竞争行为, 并且进行了不正当竞争的, 都应当在法律规制的范围之内。【4】除此之外, 应在列举了种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之后, 加上一个笼统的表述, “经营者在市场经营中采取的具有竞争性、不正当性, 且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其他行为”, 来弥补列举方法的不足。

2、在民事和刑事规制方面完善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调整。

我国立法过分的强调了行政责任, 而行政责任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是有限的, 这种立法的限制严重影响了诚实经营者和消费者在面对不正当竞争行为时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积极性。因此应当完善民事、刑事关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途径。例如, 在赋予受害者以诉权的同时, 也应当赋予一些特殊团体或组织, 例如消费者协会等以诉权, 调动社会整体力量监督和制止不正当竞争, 来弥补行政执法的不足;在不正当竞争法中直接规定刑事责任的条款, 在特定条件下, 只要有不正当竞争行为, 情节严重的, 就可以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发挥刑事法律的震慑作用, 维护公平竞争的社会秩序。

3、灵活运用“谁主张, 谁举证”原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条规定:“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 依照规定及其他司法解释无法确定举证责任承担时, 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 综合当事人的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上述赋予了法官自由裁量权, 当事人一方因过错而将唯一证遗失、损毁的, 法官应将举证责任判令有过错的一方承担。

四、结语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已经颁布19个年头了, 对这部法律的完善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路程,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为了符合经济发展趋势, 全面的规范市场竞争机制,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改也是一个大趋势, 以上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希望可以对《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进步尽一些力。

参考文献

[1]李平.经济法教程.2009年版.四川大学出版社.第64页、第65页.

[2]肖纯新王哲.《反不正当竞争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工商行政管理.2003.21期

[3]肖纯新王哲.《反不正当竞争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工商行政管理.2003.21期

反不正当竞争法 篇9

一、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存在的问题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颁布适应了时代的潮流, 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相匹配, 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权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制定之时, 市场经济还不成熟, 很多问题还没有彻底暴露出来, 立法时能够考虑到的问题有限, 很多现在才出现的新问题不可能在法律中找到对应的规定。问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对法律主体和行为的规定不完善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第3款规定:本法所称的经营者, 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盈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主体定义为“从事经营或盈利性服务的人”, 这个在民事法律中包括企业法人、合伙、个体工商户等, 但参与到社会经济活动, 对经营主体产生影响的明显不止这类人。自然人个人、无证经营主体、学校、医院等事业型单位, 甚至是政府也是参与到社会经济活动中的, 都有可能对经营主体产生影响。如自然人个人, 在网络信息快速传递的大背景下, 一个人在网络上所发布的评价语言都有可能大面积快速的传递, 如果所传递的评价是不公正的, 同样也会损害经营者的利益, 造成扰乱经济秩序的后果。如政府部门, 错误的决策和行政行为对经济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这个影响甚至可能大于经营者对经营者的所能够产生的影响, 甚至会帮助一部分经营者与其他的经营者进行恶性的竞争等等。由此可以看出,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主体约定的不准确, 使得很多真正违背正当竞争原则的行为没有被囊括到法律调整的范围内, 影响了法律作用的发挥, 导致一些实质意义上违法的行为在审理时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除主体的问题外, 《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类型也比较有限, 反不正当竞争法例举了11种不当竞争的行为, 这使得很多新出现的不正当行为在实际诉讼时无据可依。如所谓专家出面的咨询、访谈, 实际上是广告宣传, 打击对手。如利用事后商业贿赂等手段, 对对手关键岗位业务人员挖墙角。如政府的地方保护政策等等。

(二) 对民事责任的规定不完善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违法行为的行为的制裁措施及对被害人的弥补措施有限, 皆以罚款为手段, 属于行政处罚范畴。这存在几方面的弊端:首先, 行政处罚是对不正当竞争者的处罚, 损害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的确需要处以罚款。但由于不正当竞争受到最大的伤害者是同业或相关产业的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等的利益。处罚不能达到对受害者权益的保护作用。其次, 一些处罚规定都规定了罚金范围, 而不是根据不正当竞争者的利润范围或者受害者的损失范围来衡量的。这导致一些不正当竞争者产生违法成本很低的想法, 宁愿接受处罚而继续实施违法行为。最后, 罚款的手段并不是消除不正当竞争产生的不良影响的最好办法, 一些违法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经济利益的, 而是对社会风气、社会共识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除了罚款还应当添加赔礼道歉、行业禁止准入等的处罚措施。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完善

法律的完善是与社会发展阶段相匹配的, 在市场经济发展到现今阶段, 我国对完善的法律要求更加迫切了, 但法律的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 再先进的法律也需要与社会客观实际相匹配, 就现在我们发现的一些问题, 可以采取一些完善的手段。

(一) 明确主体范围和违法行为的范围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经营者的规定存在局限性, 针对不当竞争的主体不应只是经营者, 还应当包括经营者的雇员, 具有私人关系的对象, 或者利息相关人。还应当包括政府部门等一切会给工商业活动产生影响的主体, 这意味着保护范围的扩大。这更有利于维护平等竞争的环境;在违法行为的界定上, 例举式的说明不正当竞争的行为显然是不够的, 应当设立兜底性质的条款, 即概括性的一般条款, 可以借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反不正当竞争示范法》的规定“在工商业活动中违反诚实信用的任何行为都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二) 完善法律责任制度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罚则应以行政责任, 即行政处罚为主。但是应更多关注民事责任的规定。保证不正当竞争造成的损害能够得到有效的救济。除了财产处罚和救济以外, 应以消除不正当竞争行为产生的不良影响为主要目标。如不正当竞争所播放的广告, 应当在同样的公开渠道公告, 恢复名誉等。也应当根据不正当竞争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 规定合理的处罚标准, 违法成本不能过低, 造成法律调控失灵的后果。在违法成本让违法者有价值衡量时, 才能够有效的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反不正当竞争法 篇10

关键词: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市场竞争

一、一般条款的界定

所谓一般条款, 是指法律中的某些不具有确定内涵、外延, 又具有开放性的指导性规定, 其文义是空泛的、抽象的, 表达立法者的价值倾向。法律中的一般条款可以用来对具体规范加以进一步的解释, 并且可以补充法律漏洞。”我国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规定:“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 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 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 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本法所称的经营者, 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这一条款即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一般条款, 是执法机关或者法院在法律具体列举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以外, 认定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要件的概括性规范。

一般条款的适用有利于克服法律的不周延性和滞后性等固有缺陷。所谓不周延性, 是指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局限性, 任何法律都不可能恰如其分、无所遗漏地对所有应当规定的内容作出规定, 必然会留下缺漏和盲区;所谓滞后性, 是指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法律对于其颁布后的情况不能作出调整, 致使法律与现实生活产生脱节。但因为一般条款具有抽象性, 法院判决或者行政机关处罚前, 市场竞争主体对其行为是否是正当行为可能无法判断, 致使一般条款的规定缺乏可预见性和确定性。总体而言, 一般条款的利大于弊, 但要严格规定一般条款的适用条件和限制性规定, 以充分发挥其优势, 限制其弊端。

一般条款与具体规范的关系是普通和特别法的关系, 按照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法律适用原则, 可以纳入具体规范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就应当归入具体规范调整, 而不得直接纳入一般规范的调整。只有在不能纳入具体规范的情况下, 才能依据一般规范予以处理, 能够纳入具体行为类型的, 不得按照一般条款处理。

二、对《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进行完善的必要性

1.任何成文法都有不周延性和滞后性, 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 法律不可能把所有情况都纳入其调整范围。而且法律一旦制定出来并公布实施, 就具有稳定性, 不能任意改变。社会生活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法律有可能无法对其颁布后出现的新情况进行调整, 从而出现与现实生活的脱节。

2.与其他法律相比, 《反不正当竞争法》更具有不确定性。追求利润最大化是经营者的根本目的, 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 经营者会想尽办法排挤竞争对手, 抢占市场, 争夺交易机会。当在合法的竞争范围里不能满足其要求时, 不诚实的经营者就有可能制造种种不正当竞争方法, 进行不正当竞争。

3.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制定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初, 那时市场经济体系尚不完善, 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没有充分显现,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现实生活中出现许多新的不当行为。这些行为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和商业道德, 是不正当竞争行为, 但《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其中没有相对应的规定, 但又必须加以规制, 因此, 规定一般条款是比较有效的办法。

三、《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的完善

(一) 一般条款适用的条件

1.行为必须发生于市场交易中

所谓市场, 就是买卖的场所, 是经营者在一定时期内就特定商品或者服务进行竞争的商品范围和地域范围, 它意味着主体广众、商品丰富、买卖自由、信息充分、利益竞争, 就其本质来说, “市场基本上是一个可以无止境地追求便宜买卖的场所”。市场是一种使任何东西都成为有可替代品的机制。西方经济学是在很特定的意义上使用市场这个概念的:第一, 市场不是只涉及固定的地点, 也非必然含有交换的有形过程;第二, 市场是由存在的条件和关系, 以及在买者与卖者互相有效联系的时间和地点而产生的交易所构成的;第三, 使市场产生的首要因素是一群潜在卖者和潜在买者, 他们无需在同一住房或同一地区;第四, 市场的范围是依据商品性质、潜在买卖者的数目、交通运输的方便和费用而变化的。现阶段的市场, 是指社会主义大市场, 不仅包括农产品市场、工业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等商品市场, 还包括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

那么如何理解交易?康芒斯从广义的一般化的交易概念入手, 将交易划分为买卖的交易、管理的交易和限额的交易三种类型。这三种活动单位包罗了经济学里的一切活动。买卖的交易通过法律上平等的人们自愿的同意, 转移财富的所有权。管理的交易用法律上的上级的命令创造财富。限额的交易由法律上的上级指定, 分派财富创造的负担和利益。交易即是在一定的秩序或集体运动的运行规则当中发生的, 在利益彼此冲突的个人之间的所有权的移转。从法学角度讲, “市场交易”是对多维市场竞争状态的简约和抽象, 它所描述的是经营者和其交易相对人之间, 就资金、技术、劳务、商品、市场份额及自然资源和其他资源, 按照市场的规则、惯例和要求相互进行的流转活动。

2.行为必须以竞争为目的

一般条款的适用要求必须以竞争为目的。原因如下:第一, 不正当竞争行为在竞争中产生。市场竞争残酷激烈, 不正当竞争是竞争催化、逼迫的结果, 没有竞争就没有不正当竞争。第二, 不正当竞争行为主体具有竞争的意图和目的。主观角度是为了扩大竞争优势, 排挤竞争对手, 获得竞争利益, 不正当竞争主体主观上是有过错的, 客观上不正当竞争行为采用的是竞争方式。第三, 不正当竞争行为存在于竞争关系中。所谓的竞争关系就是众多的竞争主体争夺消费者的关系。以竞争为目的通常要求以一定的竞争关系存在为前提, 即市场竞争主体为同一经济目标去争夺市场。

3.行为必须违反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本道德准则和法律原则, 是认定不正当竞争行为最具实质性的要件。诚实信用原则为一切市场参加者树立了一个诚实商人的道德标准, 隐约地反映了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要求。反不正当竞争法是在民法基础上尤其是在诚实信用原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各国有关法律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定, 实质要件都是与诚实信用和其他公认的商业道德相悖的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违法性的实质在于它直接违反了体现法律精神的诚实信用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商业道德。诚实信用由一般的道德规范上升到市场经济的法律原则, 尤其是成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原则, 这体现了市场经济对某些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在需求。

只有上述所有条件均被满足, 《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才能被适用, 但一般条款的适用也应该有限制性规定。

(二) 一般条款适用的限制性规定

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的内涵和外延的不确定性使执法机关和法官有了较大的自由裁量权, 但自由裁量权存在被滥用的可能, 因此, 需要对运用一般条款行使自由裁量权时进行制约, 防止其滥用这一原则。执法机构和法官在适用一般条款判断不正当竞争行为, 作出价值判断时, 应依据存在于社会上可认知的伦理、价值、规范及公平正义观念, 还要进行充分说理, 以求得个案的实质公平和妥当性, 并注意社会一般观念及伦理标准的变迁。实践中, 适用一般条款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具体规范优先于一般条款适用的原则。一般条款与具体规范的关系是普通法和特别法的关系, 按照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法律适用原则, 可以纳入具体规范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就应当归入具体规范调整, 而不得直接纳入一般条款进行调整。只有在司法实践中不能纳入具体规范调整的情况下, 才能考虑适用一般条款的规定予以处理。

2.在适用一般条款时, 应当具体分析有关行为的特点, 研究此项行为有无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具体规定, 有无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 是否发生在市场交易中, 是否存在竞争关系。

3.认定某项行为是否属于第二章所列举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是一件相当复杂的工作, 牵涉到有关市场竞争主体的利益。应当对市场竞争主体的具体行为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 以期得出合理和公正的结论。此项工作应由反不正当竞争的执法机关具体实施, 但行政裁决是非终局性裁决, 最终还是由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来作终局认定。这样做有利于维护法律的统一性, 确保司法审判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4.就行政执法而言, 由于行政处罚实行“法定主义”, 一般条款应该有相应法律责任的规定, 否则“一般条款”也就失去其存在价值, 应设定一个与一般条款相对应的概括性责任条款。

参考文献

[1]王立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08, (2) .

[2]崔海滨.略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缺陷与完善[J].商场现代化, 2008, (6) .

[3]梁慧星.诚实信用原则与漏洞补充[J].法学研究, 1994, (2) .

[4]孔祥俊.反不正当竞争法新论[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1.

[5]邵建东.中国竞争法[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4.

反不正当竞争法 篇11

关键词:反不正当竞争法;商业秘密;不足;完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等无形财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商业秘密作为无形资产的一种,其保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市场竞争中,商业秘密不仅能为经营者带来经济利益,还能帮助经营者取得竞争优势。商业秘密一旦被人窃取或者不正当使用,将会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害,同时也将影响整个市场的竞争秩序,阻碍经济发展。鉴于商业秘密的重要性,我国主要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保护。然而,《反不正当竞争法》关于商业秘密的规定仍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相关概念及完善相关制度。

一、商业秘密的概述

(一)商业秘密的概念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第3款规定:“本条所称的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从该条款对商业秘密概念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出,商业秘密具有秘密性、价值性、保密性的特征。

(二)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

首先,“不为公众所知悉的”,体现了商业秘密的秘密性,即某项技术信息或者经营信息未向公众披露,公众对信息的内容并不知晓。“在决定信息是否属于商业秘密时,秘密性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因此,秘密性是商业秘密的核心构成要件之一。

其次,“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表明,商业秘密应具有价值性。价值型体现在商业秘密通过某种形式的转化和运用,能够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或者帮助权利人取得竞争优势。价值性是商业秘密的另一个核心构成要件。

最后,“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表明商业秘密还应具有保密性。即权利人为了维护商业秘密的秘密性,采取一定的措施,对该信息进行保护,防止信息泄露或者被他人窃取、盗用。权利人必须首先有将商业信息作为秘密进行保护的主观意图,同时还必须实施客观的保密措施,通过保密措施将其商业信息控制起来,成为独占状态,法律才能够给予保护。

二、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秘密保护的不足

(一)对商业秘密的定义不明确

我国的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该定义中有几处表述不明确:第一,“公众”的含义。对“公众”含义的确定,涉及到商业秘密的相对秘密性。即从积极角度讲,商业秘密可以为一定限度的必须知道的人(或者说负有保密义务的人)所知悉,这种知悉不影响商业秘密的存在;从消极的角度讲,商业秘密不能为不负有义务的人所知悉。第二,“保密措施”的内涵。商业秘密的保密性依赖于权利人采取的保密措施,《反不正當竞争法》并未对保密措施的内涵及程度进行深入的规定,实践中不便于操作。第三,《反不正当竞争法》将商业秘密限定为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但是并未列举哪些属于该定义里的技术信息或者经营信息,实践中难以判断。

(二)商业秘密保护范围过于狭窄

(1)商业秘密的权利主体的范围过于狭窄。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商业秘密的权利主体是经营者。但是在实践中,商业秘密的权利主体时候不是经营者,例如从事非经营目的的科学研究人员。因为专利有法定的保护期限,而商业秘密没有保护期限的限制,很多发明人或者研究人员更倾向于将自己的发明、科研成果当做商业秘密来保护而不是申请专利。若将商业秘密的权利主体限定为经营者,将会使一些拥有商业秘密的非经营者的权利得不到保护,不利于此类主体合法权利的保护,也不利于激发科研人员、技术人员的发明创造。

(2)商业秘密的侵权主体的范围过于狭窄。《反不正当竞争法》将侵犯商业秘密的主体限定为经营者。但是实践中,经营企业很难直接获取其他企业的商业秘密,多是通过聘用其他企业的员工或者知悉他人商业秘密的第三人,而获取商业秘密,即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的发生,很多时候是由于企业员工“跳槽”引起。

侵犯商业秘密的造成的损害往往十分严重,如果将侵权主体只限定为经营者,很可能造成被害人的损失无法得到充分的赔偿,故商业秘密的侵权主体范围不应只限定为经营者。

(3)商业秘密的保护的对象过窄。TRIPS协议中将商业秘密界定为“未披露的信息”,在市场竞争中,不只有技术信息与经营信息能为市场参与者带来经济利益或争取竞争优势,而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仅将商业秘密限定为“技术信息或商业信息”,其规定的保护范围过于狭窄,与商业秘密保护范围日益宽泛的国际趋势背道而驰。具体而言,商业秘密的范围既然由其构成要件决定,那么就完全没有必要在规定构成要件的同时,还将其范围具体化为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三)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的民事赔偿责任过于笼统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第1款规定过于笼统,商业秘密的侵权行为有多种,针对同一商业秘密,不同的侵权行为带来的损害程度是不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列举了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换言之,商业秘密的侵权行为主要是三种,即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第一种情形是侵权人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在还未来得及披露或者使用时,被权利人发现,权利人要求其承担责任。此时,侵权行为人可能并未对权利人造成损失,亦未因此获利,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的规定,侵权人只承担权利人因调查该不正当竞争行为所支付的费用,侵权人的违法成本太低,对其没有威慑作用。第二种情形是侵权人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并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并且未披露。在这种情形下,有两种情况:第一,权利人并未使用该商业秘密,侵权人的侵权行为将会造成权利人丧失其可得利益以及市场竞争优势,而这些损失难以估算,难以保护权利人的权利。第二,权利人已经使用了该商业秘密,侵权人的侵权行为将会削弱权利人的竞争优势,而此种竞争优势的损害难以计算,侵权人的赔偿额为侵权期间因侵权获得的利润。第三种情形是侵权人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并披露,在此种情形下,权利人将遭受巨大的损失商业秘密一旦被披露,后果可能是大量的模仿,或者利用该信息研发更好的产品。这样的结果不仅使得权利人付出的努力前功尽弃,而且会破坏市场的竞争秩序,此种损失难以估算,无法使权利人的损失得到充分的补偿。

nlc202309040837

三、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秘密保护的完善

(一)进一步明确商业秘密的概念

国外对商业秘密概念的界定有两种立法模式,其一是列举式,例如美国《统一商业秘密法》;其二是概括式,例如Trips协议第七节第39条。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采用的是概括式立法模式。采用概括式的立法模式界定商业秘密,包容性更强,但是过于抽象,不利于在实践中准确判断;采用列举式立法模式界定,使商业秘密的范围受到限制,但是内容具体,有利于在实践中判断、适用。鉴于此,笔者认为《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秘密的界定应采取概括加列举的立法模式,即在概念的前一部分通过列举的方式将商业秘密的具体类型进行罗列,随着经济的发展,会出现新的信息类型可以作为商业秘密进行保护,因此,在概念的后一部分可以进行概括式的归纳出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来应对将来的变化。

(二)扩大商业秘密的保护范围

TRIPS协议将商业秘密界定为“未披露的信息”,而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仅将商业秘密限定为“技术信息或经营信息”,其规定的保护范围过于狭窄,其与商业秘密保护范围日益宽泛的国际趋势背道而驰,亟需完善。具体而言,在权利主体上,可以借鉴我国民法中的表述,将商业秘密权利人界定为依法对商业秘密享有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扩大商业秘密的保护范围。在侵权主体上,应当取消经营者这一不当限制,将商业秘密权利人之外的市场参与人列入侵犯商业秘密的主体范围。商业秘密的范围既然由其构成要件决定,那么就完全没有必要在规定构成要件的同时,还将其范围具体化为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相反,只要是符合构成要件的信息,我们均可以此推定为商业秘密。

(三)增加禁令制度

在美国商业秘密保护中,禁令救济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救济方法。所谓禁令救济制度,是指当商业秘密遭受实际的侵占或潜在的侵占威胁,尚未丧失秘密时,当事人申请有关部门采取措施,防止商业秘密被进一步侵害的救济制度。商业秘密的价值源于其秘密性,一旦失去秘密性,给权利人造成的损失难以准确计算,侵权人赔偿的数额也不能完全弥补,因此,禁令救济制度对商业秘密的秘密性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的市场经济还不发达,对商业秘密的保护需要逐步完善,在我国的专利、著作权及商标的保护中均规定了诉前临时禁令制度。商业秘密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产权,在保护时可以增设禁令制度。与作品及专利相比,商业秘密的秘密性要求更高,因此禁令制度的内容不应仅限于诉前临近禁令,可以借鉴美国的暂时限制令制度,其商业秘密存在被泄露的明显威胁,权利人可以申请法院下达的禁令,并提供相应的担保。

(四)增加民事责任承担的形式及对侵权行为处罚力度

(1)增加停止侵害、消除危险等民事责任承担形式。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等。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而《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商业秘密侵权行为人承担的责任只有损害赔偿,过于单一。在商业秘密权利人发现侵权人的侵权行为时,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或者在发现其他相对人有侵犯商业秘密的危险,可能造成权利人损失时,可以要求行为人消除危险。

(2)增设商业秘密侵权的惩罚性赔偿制度。惩罚性赔偿的目的是为了弥补补偿性赔偿的不足,并且惩罚、遏制、威慑违法者,增加违法者的违法成本,使其以后不敢再犯。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在对侵犯商业秘密行为进行民事赔偿时,采取的是补偿性赔偿的方法,通过侵权人的赔偿来弥补权利人的损失。但是因为商业秘密的特殊性,这种补偿往往是不能够弥补权利人的全部损失的。惩罚性赔偿制度不仅能够更多的弥补商业秘密权利人的损失,还可以对商业秘密的侵权人起到威慑的作用,避免其再犯,因此,在商业秘密侵权的民事赔偿中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是有必要的。鉴于惩罚性赔偿是一种较为严厉的惩罚措施,应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规定惩罚性賠偿的适用范围、适用标准、赔偿的数额,对其适用应严格遵循法定原则。

参考文献:

[1]孔祥俊:《反不正当竞争法新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

[2]袁荷刚:《反思与重构:我国商业秘密立法之完善》,《法学杂志》2012年第1期。

[3]孔祥俊:《商业秘密保护法原理》,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4]韩中杰:《商业秘密侵权案件的几点思考》,《法律适用》2007年第6期。

[5]孔样俊著:《WTO知识产权协定及其国内适用》,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作者简介:

柯天瑶,武汉大学13级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

反不正当竞争法 篇12

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自1993年颁布实施以来, 在施行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但也暴露和遭遇到了一些问题, 主要是由于该法是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初颁行的, 具有过渡性与应急性特征。有关部门对于《反垄断法》的制定修改, 预示中国竞争立法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采取分别立法的模式,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改完善应被适时纳入议事日程。在此背景下, 目前我们需要明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法律性质, 并对其功能作出定位。在修订的过程中应该对其调整范围、法律责任、救济方式等方面进行补充和完善, 同时, 还要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相关部门法的衔接和配合。

笔者主要针对《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财产性责任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角度, 以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出发点, 对《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财产性责任的构建进行分析。

中国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法律责任主要采取民事、刑事及行政责任相结合的方式。三种责任承担方式的划分主要以行政责任为主, 民事、刑事责任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本法有八个法律条文分别规定了对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处罚, 但对于民事责任的规定十分笼统, 并且刑事责任少, 只对商业贿赂和销售伪劣商品构成犯罪[1]。不正当竞争行为引起的法律关系许多属私权领域, 行政权的过多使用侵犯了当事人对私权利的处分权, 而且这种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首要目标的行政权没有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的利益[2]。

综合世界其他各国的竞争法律制度可以看到, 美国、德国、日本三个国家均采取同时运用民事、行政及刑事责任的方式, 但三种责任的具体运用及实际操作存在差异, 笔者本文仅从民事责任入手进行分析。美国对托拉斯行为造成的损失采取的是惩罚性民事赔偿原则, 在《谢尔曼法》中具体规定, 因从事反托拉斯法所禁止的事项而给他人财产或事业造成损害的, 无论他人损害大小, 一律给予损害赔偿额三倍赔偿并负担诉讼费和合理律师费[3]。

德、日两国所采取的是实际损害赔偿原则, 即赔偿以受害人的实际损害为限或以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利润计算进行赔偿。以上关于主要以损害赔偿为主的民事责任, 在笔者看来, 就属于后文提到的财产性责任。

中国民事责任的规定主要在《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0条, “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 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损害的, 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被侵害的经营者的损失难以计算的, 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并应当承担被侵害的经营者因调查该经营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被侵害的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的, 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笔者认为, 中国关于民事赔偿责任的规定较为合理, 但不足以实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目的“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 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 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财产性责任的涵义及财产性责任与非财产性责任划分的目的

(一) 财产性责任的涵义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法律责任是指由于竞争法律关系的主体实施了违反竞争法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其特征表现为: (1)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以违反法定义务或不正当行使经济法权利为前提; (2)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具有国家强制性; (3)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只能由国家专门机关依法对其进行追究。

在明确《反不正当竞争法》法律责任的基础上, 为更好地促进其法律责任相关规定的实施, 我们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其法律责任进行区分、分类[4]。区分法律责任的类型有利于在发生经济纠纷选择法律责任时, 根据不同纠纷的性质来设定其法律责任。这样根据纠纷的性质选择法律责任更有利于经济纠纷的解决和法律责任的实现[5]。

基于以上观点, 笔者同意张守文教授关于经济法责任的分类, 并希望将其分类方式应用于《反不正当竞争法》中, 使其法律责任行之有效地保障《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实施。张守文教授认为, 如果承认责任是违反法定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那么, 依据该后果的具体情况 (如性质、内容、承担责任主体等) , 可以有不同的分类。除了按照违法性 (实际是按照所违反部门法的属性) 进行分类以外, 还可以按照承担责任的主体、追究责任的目的、承担责任的性质等标准, 作出同样有重要价值的分类。

其中, 依据责任的性质, 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财产性责任和非财产性责任, 或称为经济性责任和非经济性责任。由于明确责任的重要目的在于“定纷止争”, 而各类纷争实际上都与一定的利益相关联, 为此, 要使法律保护的法益不受侵害, 就必须高度重视经济上的补偿或惩处, 从而使罚款、罚金、没收财产等经济性责任的追究较为普遍。除此之外, 非经济性责任也很重要, 如政治性责任、社会性责任、道义性责任等, 若已体现在具体的立法上, 则同样亦属于经济法研究需要关注的重要责任类型[6]。

财产性责任与非财产性责任的分类, 还可以适用于诸多其他部门法。例如, 在违反民法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中, 财产性责任可以是损害赔偿、违约金等形式, 而非财产性的责任可以是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具结悔过等方式;在违反行政法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中, 财产性的责任可以是罚款、没收财产、没收违法所得等, 非财产性的责任可以是记过、开除等形式;在违反刑法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中, 所受的自由罚是非财产性责任, 而所受的财产罚则是财产性责任, 等等。当然, 财产性责任同非财产性责任也存在内在的关联之处[7]。

(二) 划分财产性责任与非财产性责任的目的

我们知道, 民商法与经济法的主要区别之一即为责任方式的不同。民商法对违法行为采取民事责任方式, 即补偿性的财产性责任方式, 惩罚性的非财产性责任方式只起辅助作用。经济法对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前文已经提到, 采取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相结合的方式, 比较而言, 制裁性更加明显。作为中国经济法核心的竞争法包括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 其中, 反垄断法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 而反不正当竞争法则是民商法原则与精神的发展, 不属于国家积极的干预[8]。因此, 笔者以为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法律责任方式的划分可以借鉴民商法, 划分为财产性责任与非财产性责任两种方式。

纵观《反不正当竞争法》法律责任的规定并联系其立法理念, 我们知道, 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是通过民事责任、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相结合的方式对法律行为进行制裁。通过分析法律条文, 我们可以发现, 其间涉及到财产惩罚的条文有九条之多, 占到法律责任条文部分的六分之五以上。此举足以说明, 涉及财产惩罚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法律责任的地位及其重要意义。基于此, 笔者以为, 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法律责任划分为财产性责任与非财产性责任, 一方面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目的相契合, 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立法目的的更好实现。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财产性责任的构建

与其他部分相比, 《反不正当竞争法》在修订意见稿中关于法律责任的改动较大。第24条到第38条的规定中诸多改动都围绕着罚款的数额及倍数进行, 仅有少量条款追加了刑事责任。这充分表明了中国加大对财产性责任追究力度的立法趋势。下面, 笔者将深入分析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财产性责任的构建。

(一) 立法理念

笔者认为, 首先要明确构建财产性责任的两项理念, 这将十分有助于《反不正当竞争法》财产性责任的合理构建。

1. 兼顾共性与个性

财产性责任的构建理念应着眼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改。“对《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订必须明确这样一个理念, 我们不是在一片沙漠中行走, 蒙着眼睛四周一片漆黑也走得通, 而是在丛林中穿行。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不是孤立地进行, 必须要考虑到其他法律的存在。”2008年7月8日, 北京大学法学院韦之教授在国家工商总局《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工作专家学者座谈会上发表了自己的上述看法[9]。

因为各国的立法模式、立法的价值取向都不尽相同, 对于中国来说, 中国的立法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搬, 也没有固定的内容可循, 必须实事求是,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既不为那些条条框框所束缚, 也不为国外不符合本国国情的法律所左右, 而要根据中国国情, 从实际出发, 完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

据此, 修订稿的完善应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在充分总结中国反不正当竞争立法实践和执法实践的基础上, 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与做法, 充分考虑其他法律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 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现阶段的特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竞争法道路”, 不断强化行政执法机关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职权, 同时完善相关的法律责任制度。

2. 列举与概括并重

《反不正当竞争法》颁布实施二十年来, 在反不正当竞争的实践过程中, 执法人员一般根据法律的概念和定义进行推理推定, 符合的即认定, 不符合的明明感觉需要规制却无法可依。自《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以来, 出现过许多不正当竞争行为无法规制的现象。因此, 修订稿采取了非常先进的立法理念, 参照欧共体竞争法的立法方式, 既列举具体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又有概括的原则, 即什么是不正当竞争行为, 在做共性概括的同时, 也有个性的列举和描述。修改稿还增加了“公序良俗”的基本原则, 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 使《反不正当竞争法》不仅要保护竞争秩序, 保护消费者权益, 也要保护公序良俗。

(二) 财产性责任构建的意义

改进一门法律是要使其更好的运作, 更为积极有效地发挥作用, 而财产性责任构建的目的也是如此, 是为促使《反不正当竞争法》发挥更积极、更有效、更全面的作用。如前所述,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目的在于“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 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 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很显然, 划分财产性责任并加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财产性责任, 十分有助于使《反不正当竞争法》更好地实现其目的。

首先, 加重财产性责任体现了从赔偿性责任逐渐向惩罚性责任过渡的立法趋势。赔偿性责任主要在于补偿当事人的经济损失, 是一种基于民事原则的法律行为。我们应当看到, 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经济法主体不仅损害相对人的合法利益,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市场经济正常的运转秩序。特别有一些不正当竞争行为, 当事人表现出一种对他人生命、财产等权利的漠视, 并对社会造成较大的危害。如果仅仅是补偿, 不足以对违法主体进行惩罚, 无法达到真正的公平和正义。而且, 这种思想也不符合经济法的立法精神。经济法的产生本身就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在资本主义发展以前和初期是没有经济法的, 主要是缺乏其生成的土壤。笔者认为, 经济生活尤其是市场经济对人们生活影响越来越大, 以垄断为代表的新经济组织的出现和全球化的扩张是经济法出现的几大动因之一。这几大动因推动社会由二元市民—国家过渡到市民—社会—国家三元模式。这种社会产生的问题是过去各个部门法如民法、行政法等无法解决的, 只有通过经济法来协调。根据经济法独有的精神, 为更好地实现其立法目的, 我们应“投其所好”。经济法主体实施经济行为旨在追求“利益最大化”, 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 就是希望通过尽可能小的牺牲获取巨额利润。如果法律加重财产性责任, 提高惩罚数额及倍数, 使赔偿数额远远超过经济法主体通过“不正当竞争行为”所获取的利润, 造成经济法主体一旦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就面临损失惨重甚至倾家荡产的后果。这样, 经济法主体在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时必将会权衡“得失”, 最终不得不选择实施正当竞争的行为。

其次, 加重财产性责任体现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并在根源上充分发挥法律的作用。马克思说过“资本家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小, 就像自然界害怕有真空一样, 一旦有适当利润, 资本就大胆起来, 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他就保证到处被使用, 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他就活跃起来, 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他就铤而走险, 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 他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 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他就能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的危险。”作为市场经济最重要的主体之一, 经营主体以获取利润为目的, 其实施的所有行为都以获利为出发点, 如果风险远远小于受益, 违法不受严厉的制裁, 那么众多经营主体会因生产合格产品、使用合法手段成本过高而“狡猾”地放弃。经济学认为“经纪人通过利益的计算, 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个人的利益最大化, 预期的损失构成当事人利益计算的价格约束, 激励着行为的选择符合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核算准则。当个人侵权行为的预期大于他将同样的时间以及资源用于从事其他合法民事活动所带来的效用时, 虽然加害人的行为是损人利己的, 行为人有可能预期选择侵权。”[10]

综合以上理由, 笔者认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财产性责任的构建模式应遵循“兼顾共性与个性”和“列举与概括并重”的理念, 为了更好地实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目的, 在法律责任中, 应大力加重财产性责任。我们欣喜的看到, 《修订意见稿》关于财产性责任的规定已体现了加重财产性责任的立法趋势。具体规定如:“第23条, 违反本法第五条规定的, 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没收违法物品, 处以违法经营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违法经营额无法计算的, 处以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 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 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 笔者着重分析《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民事责任的相关内容, 并旨在提出财产性责任与非财产性责任的划分, 同时, 探讨财产性责任构建的立法理念及意义, 最终使之促进《反不正当竞争法》立法目的更好地实现。

结论

全文笔者分析《反不正当竞争法》民事责任的现状, 通过解释法律工具———财产性责任的含义及相关概念, 引出财产性责任存在的理由及意义, 结合《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目的及中国现阶段国情,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理念, 探讨财产性责任的构建, 促使《反不正当竞争法》更加行之有效地保障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有序发展, 实现其立法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卓.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法律责任的比较及其借鉴[J].当代法学, 2002, (9) :122.

[2]王小玲.浅谈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法律责任体系的重构[J].法治与社会, 2009, (31) :65.

[3]王志诚.大陆与台湾地区竞争立法模式之比较[G]//王晓晔.反垄断法与市场经济.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8:271-278.

[4]杨紫煊.经济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55-56.

[5]张广怀.论经济法责任[D].郑州: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32-34.

[6]张守文.经济法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116-118.

[7]张守文.经济法理论的重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89-92.

[8]许光耀.欧共体竞争法通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10.

[9]《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工作会议相关报道[EB/OL].中国工商报, http://www.cicn.com.cn/docroot/200808/07/kw01/07030102.htm, 2008-07-08.

上一篇:径流分析下一篇:中药雾化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