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论文

2024-10-21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论文(精选5篇)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论文 篇1

在这个暑假里,我又把以前读过的书,重读了一遍,又有了不少的收获,大家和我一起分享吧。

我认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并不是让我们读了一遍,又一遍,而是当你再读一遍时,因为知道故事的前因后果,这次重读要带着问题去读,去想。比如当我这次重读《三国演义》时,我就想找一个让人感动的小人物,当我读到后三国《妙计收姜维》这一节,虽然刚开始姜维出场时,没有写他多了不起,而是直接说天水一战,赵云的失败,而衬托出了姜维的智慧。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因为赵云是一个大家都喜欢的一员大将,他的勇猛和智慧不次于关羽、张飞。而第一次出来的姜维,就让赵云这样的人物感到很吃力。再接下来诸葛亮对姜维的喜欢,更加引起了我的好奇。所以细细读下来,竟然发现姜维的孝、忠、智、勇,但可惜的是生不逢时,遇到阿斗这样的无能的主人,导致最后的惨死,他真是一个的智勇兼备,文武双全的悲壮英雄啊!

同学们,当你把一本书读了许多遍,你会发现,每读一遍,就会有不同的收获。“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我们读书到思考的一个过程,也是我们读书的一种方法。这就是我在这次读书活动中的一点心得体会,也是我在这次书香班级活动的读书过程中的最大的收获。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论文 篇2

一、当前小学高年级诗歌教学的现状

(一) 轻视诵读教学

古人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诵读是诗歌教学的重要手段, 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 学生才能读懂诗歌, 体味诗歌的内容和情感。但是, 在高年级的诗歌教学过程中很难有机会听到学生朗朗的读书声, 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地背诵记忆和教师的讲解, 学生通过诵读来探寻诗歌的意境之美就难以得到实现, 当然对诗歌的学习兴趣也会越来越淡。

(二) 拆解整体形象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是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往往过于重视语文的工具性, 而忽视了其人文性。在诗歌教学过程中, 常会出现教师一人对诗歌进行逐词逐句的翻译, 而学生完全不参与的情况, 有些过分深入的讲解甚至超越了小学生的理解范围, 把诗歌拆解得支离破碎, 破坏了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而学生对诗歌并没有深刻的感悟。

二、小学高年级诗歌教学应采取的对策

(一) 加强诵读, 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 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早期, 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 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 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 独立成体。”所以诗歌是有着鲜明节奏、和谐音韵、独特音乐美的, 或抑扬顿挫, 或轻重缓急, 或张弛有度。而这种音乐美, 通过讲解是分析不出来的, 只有通过反复的吟诵, 才能体会得到的。

首先, 教师可以采用名家范读或亲自范读的方式来加强学生的诵读训练。如指导《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在诵读时, 开头两句语气舒缓, 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 朵朵盛开的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三四句语调平稳有力, 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 表现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其次, 运用配乐诵读的方式创设优美的意境。有些诗歌在古代是配乐而唱的, 所以在诗歌教学中配上与诗歌情境相匹配的音乐, 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更好地沉浸于诗歌的意境之中。如教学《清平乐·村居》时, 我为其配了林海的琵琶曲《欢沁》, 《欢沁》那欢快的、沁人心扉的曲调瞬间就将学生吸引住了。配着这欢快的音乐再朗读, 《清平乐·村居》中那一家五口和平宁静、其乐融融的画面立刻就展现在了学生的面前。

可见, 学生通过亲身的朗读体验, 读准字音, 读对停顿, 读好节奏, 读出感情。这样, 不但可以掌握一定的诵读技巧, 而且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二) 展开想象, 感受诗歌的绘画美

宋代苏轼曾这样赞美王维的诗与画:“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的确, 古人的许多诗歌都可谓是“诗中有画”。一首首诗歌就如同一幅幅优美生动的图画, 蕴含了诗人的真挚情感。

在教授《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 我先让学生找出其中的景物———篱笆、路、树、儿童和菜花, 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诗句思考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并且发挥想象力把这些景物画下来。当学生把画展示出来时, 就会发现他们已经完全领会到了诗歌的意境。只见画面上稀稀疏疏的篱笆, 通向远方的小路, 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 枝头还未形成树荫。孩子们飞快地奔跑着, 追赶着黄色的蝴蝶, 但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 不见了。这样, 以画解诗, 化抽象为生动的画面, 更有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

(三) 品味意象, 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意象是诗人用来寄托情感的载体, 解读诗歌中的意象是诗歌阅读鉴赏的突破口, 意象可分为比喻性意象、象征性意象、抽象性意象等。

如《观书有感》中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者用“源头活水”这一意象比喻人只有不断读书, 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心智才能更加开阔, 更加敏锐。

中国古诗中有很多意象都有了约定俗成的象征意义, 比如诗歌中的“杜鹃”多表达衰亡、凄楚之情;“柳”与“留”谐音, 故表达送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月”多表达思乡之情;“饮酒”多表达豪情、悲苦、郁郁不得志之情……对于意象的积累把握, 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 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意象之美。

(四) 联系背景, 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所谓意境, 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是诗人强烈的感情与生动的客观事物的交融。比如, 在欣赏王维的《使至塞上》时, 仔细阅读, 不但可以读到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 还可以读到诗人对于那些不畏艰苦、守卫边疆的战士们的赞美之情。

此外, 教师给学生介绍诗歌创作背景, 更容易引导他们走进诗歌意境。比如, 在解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 学生在了解了本诗是作者写于唐军收复河南诸州郡持续七年的“安史之乱”结束之时, 将更能深刻地体会作者那“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欣喜若狂之情和“便下襄阳向洛阳”的归心似箭之情。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 语感

一、训练朗读能力,感受语感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的多种意味包含在语音的高低快慢强弱之中,非通过多读、熟读、朗读无以全面把握。如果朗读时仅是简单地把文字流畅地读出来,就无法体会作者的感情,也就不能深入理解文意。因此,朗读时要感情充沛,甚至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尽可能融为一体。文章的思路、作者的情感、优美的意境会自然而然地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激起他们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其语感、审美能力等都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和提高,同时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朗读是语感培养的基本方法,教师要真正认识到它的重要地位,用有效的方法去训练学生。

1、加强朗读示范

教师带表情朗读,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学生从教师的朗读中获取信息,感受文章的意蕴,进而萌发朗读的兴趣。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教师以充满喜悦和希望的感情基调,以轻柔、缓慢的基本语调进行朗读,在各层次间停顿时力求做到音停意不停,语断情不断,便可将学生带进春天优美的景色中。学生被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所感染,便会忘情地沉浸在文章的优美意境中,进而产生强烈的朗读欲望。

2、注重朗读技巧

掌握了朗读技巧,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增强语感,达到朗读的目的。

首先,要注重语音轻重。在读表现凝重鲜明的情感态度的句子时,要重读;在读含蓄深刻,耐人寻味的句子时,要轻读。其次,要注意停顿。读《最后一课》结尾:“散学了,——你们走吧。”其中“散学了”这句话里有许多未尽之意,如祖国沦陷了,最后一课结束了等,有无限的感慨,有深刻的思考。因此读完这句后要停顿。第三,要注意语气。如朗读《故乡》一课中闰土这一人物形象时语气要有所不同:读少年闰土时应该是明快流畅、天真而豪放的语气;读中年闰土时要用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的语气,让人感受到一个封建社会底层破产农民的迟钝麻木,生活的重负给他造成的痛苦,封建等级观念对他精神上的摧残。第四,要注意语速适当。语速快慢取决于文章的情节内涵和人物情感。通常表现欢快、愤怒激情的语速要快,表现忧郁、痛苦心情的语速要慢。第五,要注意语调抑扬。“激情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避免“千文一腔”。

3、采取多样形式

根据文章的感情特点,选择不同的朗读方法:感情奔放的,组、班齐读;感情婉约的,要求学生跟着录音单读;情景交融的,配乐朗读;而对戏剧文学,则分角色读。也可以一篇课文运用多种方式来读。如教《钱塘湖春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味诗中的美感,可以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录音,去感触诗中所表现的美妙境界;可以由教师或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范读,让学生在沉浸中受感染。为了使感情色彩更浓,还可以配乐朗读。这样运用多样的形式朗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诗的意境的感知,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养成学生的语感能力。

二、指导背诵,积淀语感

语文课本上选自古今中外的名篇很多,文章精美,语言规范。指导学生朗读成诵,让他们真切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揣摩文章语气、情感的变化,体味文脉的起伏文气的贯通,进而充分吸收文章精华,使他们便于学习借鉴。没有背诵之功,我们就无法实现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积淀。背诵的方法有多种,尤其要重视“感知与试背结合法”。这种方法就是对要背诵的材料,品读上几遍后就尝试回忆,然后再品读,品读后再尝试回忆,循环往复,直到把材料回忆起来为止。

三、挖掘教学内容,领悟语感

语感是建立在一定语言内容基础上的。因此,要注意在教学内容的挖掘上下功夫,使学生领悟语感。

1、體味语境。语言离开了语言环境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仅是文字符号而已。如《我的老师》第3段中“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一句中,作者引用“狡猾”写孩子的目光,当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境体味出:“狡猾”一词不仅毫无牵强附会之感,反而使这个本属贬义的形容词平添了机警、聪慧和乖巧的词义。

2、品味语言,培养学生丰富而细腻的语感。如教《背影》中父亲买橘子一段时,教师变读有关句子,让学生对照课文,比较少掉了什么,这些语词有什么作用,讨论明确:“蹒跚”说明父亲老了,腿脚不灵便;“慢慢、用两手、用脚”说明行动艰难;“努力” 表示父亲竭力克服艰难。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品味这感人的父子深情。

四、抄写、仿写、改写、积累,转化语感

不但要重视常规的“写”,更要重视抄写、仿写和改写,因为它们都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写的重要的中介环节抄写是让学生把精彩的段落、优秀篇章照抄下来,目的是使学生积累知识和写作素材,培养语感增强鉴别力;仿写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语言应用能力的有效训练方法,它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对那些毫无写作兴趣的学生,仿写就是他们写作的引路人。

五、丰富课外活动,强化语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论文 篇4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课课文《春雨的色彩》,把一个五彩斑斓的春天呈现在我们面前。课文语言优美,美的语言需要着重的表现,因此朗读显得尤为重要。

俗话说,春天是一幅七彩的画,春天是一首无言的诗,春天是一曲悠扬的歌,春天是一个讲不完的故事。本文写的是春雨的童话故事。故事中,小燕子说春雨是绿色的,麻雀说春雨是红色的,小黄莺说春雨是黄色的。其实问题的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感受课文中蕴含着的道理和情感,凭借课文展开想象,并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读来表现春雨的神奇力量。

以下是我在教学这一课时的一些心得体会。

我的设计理念:

1.朗读成为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通过美读重点句、重点段,从对文字的体会中初步感受美;边读边想象,从感悟文字所表达的景色中引发对美的联想;通过音乐、画面的展示营造出大自然的景色,让学生动用多种感官体验美,最后,引导学生写一写 想对春雨说的话,在欣赏美的基础上创造了美。

2.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①朗读课文畅谈感想。给孩子表达独特感受的机会,引导他们发现朗读的乐趣。②带着问题走进课文。通过读找出课文中的答案,使学生有兴趣走进文本,使朗读带有目的性。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很注重引导孩子们朗读课文,比如默读课文、自由朗读、同桌一起读、分角色朗读等等。

比如:

(一)学习第一段

师:小朋友,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你知道春雨下下来是什么样的吗?

生:谈出春雨的细和轻。

师:小朋友们说的是真的吗?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感受感受吧。齐读第一自然段。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沙沙沙,沙沙沙”我听出来了,春雨真的很轻。可哪儿告诉了我们春雨很细呢?

生:找到“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加以理解。

师:除了细得像线,还可以怎么说?(细如牛毛,细得落下来没有声音——春雨细无声)

师:(进一步引导)你们见过春雨吗?想一想,春雨落在脸上是什么感觉?

生:谈感觉。 (柔柔的,很舒服)

师:我们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读第一段。(生再读)

师:(过渡)如果伸出手来接几滴,回忆回忆,会是什么颜色?

生:说出自己的看法。

(通过读,孩子们都感觉到春雨的轻和细,着重读“沙沙沙,沙沙沙……”,感受春雨绵绵的意境。)

(二) 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认真读课文的3、4、5自然段,找找课文里写春雨都有些什么颜色。

(1) 生自由读课文。(2) 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如果说“找到春雨是绿色的”是吗?从哪儿找到的,能读给大家听听吗?(将三句话读完) (3) 师:听了三只小鸟的话,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引导学生提问:春雨是怎么让草儿和花儿有颜色的?)

2.合作学习,想象探究

师:这个问题有点难,就让我们发挥集体的力量,小组合作,到课文中去把答案找出来。有信心吗?老师给你们一点自学建议,想听吗?你可以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再和小伙伴们讨论一下。生:合作自学,师巡视指导。

3.汇报学习情况,品读美句

师:小朋友们讨论得很认真,谁愿意告诉大家,你从课文中仿佛看到了什么?生:自由汇报。师:(帮学生补充)如:春雨落下来,小草吸收了水分,就发芽了,很绿,很好看。春雨怕把杜鹃花弄疼了,所以轻轻地滴在杜鹃花丛中。(还用了哪些词?用课件展示出:滴、淋、洒) 你们真的很能干,能从课文里看到那么多美丽的景色,从这些会动的美境中,你找到答案了吗?春雨是怎么让花儿和草儿有颜色的?生:春雨滋润了植物,他们就发芽开花了。

4.美读课文,感情体验

师:孩子们把春雨中的景色说得太美了。我高兴得想给大家朗读一段课文,好吗?就把我最喜欢的绿色读给大家听。(打出课件,师范读3自然段。引导学生明白要读好表示颜色的词) 师:你喜欢什么颜色,像老师那样美美地去读一读,比比谁把他喜欢的颜色读得最美。生:自由美读。抽读,为同学真诚地鼓掌。师:大家都想读,那我们就来演一演三只小鸟吧。生:自由组合表演。分角色朗读,讨论:(1)三种鸟分别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他们的根据是什么呢?(2)春雨从天上落到不同的植物上,课文用了不同的表示动作的词,能找出来吗?(3)认识生字“淋、洒、滴、油”。(4)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小鸟们在争论?该怎样读出争论的语气。(为了增强训练过程的趣味性,我运用了多种朗读方式:自由朗读,分角色戴上头饰表演读、创设情景演一演。这样一种朗读方式,孩子们很喜欢,很容易让他们把自己融入自己所读的角色里去,并且在读之前带了问题去的,所以对进一步感知课文帮助很大。)

总之,没有琅琅书声的课堂是沉闷的课堂,没有教好学生读好课文的语文课是失败的语文课,朗读必须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朗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小学低段的语文教学,朗读更加重要。朗读的作用有目共睹,让我们行动起来,给朗读以时间的保证、质量的保证,使朗读成为语文教学的“热点” ,让学生从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篇5

1 多读少讲,在读得准确、流利上下功夫

一节课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借助汉语拼音让学生自己读出汉字的读音,然后个别检查,看年进否读得准确,对比较容易读错字正音。注意做到教师少讲,让学生多读,以读为训练的主要形式,整堂课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我要求学生在读书时要读准每一个字音,做到不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重复、不颠倒、停顿恰当、不顿读、不唱读,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总之在“准确”、“流利”上下功夫。通过一年的训练,我班学生在读课文时能做到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发音准确、声音亮、按句逗停顿不唱读。

2 让学生用多种方法去读书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入学儿童自控能力差,注意力维持时间短,单一的朗读形式容易使学生疲劳和厌倦。所以我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和目的要求,有针对性的采用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分角色读、老师范读、领读等,力求学生百读不厌,每读一次都有收获。而儿童的模仿性又很强,教师作适当的、及时的范读和领读是不可缺少的。在范读我注意把感情、语气以及音调的高低,速度的快慢示范给学生。例如,我教《小竹排在画中游》一课时,是这样领读的,先用轻松的语气,节奏较慢的语调领读的“小竹排,顺水流”,将学生带入诗的意境;接着欢早地领读“鸟儿唱,鱼儿游”,用声音渲染快乐的气氛;领读“两岸树木密,禾苗绿油油,”则用欣喜的语气诱发学生对景物喜爱之情;最后充满激情地高声朗读“江南鱼米乡,小竹排在画中游,”将学生的情绪推向高潮。跟随老师的领读,学生读着读着情不自禁地陶醉了,一个个犹如置身于美丽的江南鱼米之乡,亲身感受着那里风景如画,鸟语花香的动人美景。实践证明:学生十分喜欢听以及模仿老师范读,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的朗读水平就提高得快,教师的正确领读,将无声的书面的语言变成了富有感情色彩的口头语言,学生在跟读中不但能领会文意,展开想象,体验情感,而且能学会断句,纠正方言。

3 以读带说,以说促理解

一年级的学生,语言正处在发展阶段,掌握的语言材料不多,不易完整地表达他们的意思,更难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我先引导学生读出课文中的语句,在反复熟读的基础上,再教给他们按照回答问题的形式用文中的语句引导回答。这样学生回答问题表达得确切,说得流利,畅通,帮助学生在读流利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又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进行说的训练,做到朗读与理解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读说相得益彰。如我教《三只白鹤》时,先向学生提出:哪只白鹤找到鱼呢?为什么只有第三只白鹤才找到鱼,而另外两只白鹤为什么找不到鱼?我让学生先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三只白鹤为了记住埋鱼地方用什么作标记,然后让学生通过思考再回答:(1)三只白鹤在什么时候埋鱼?(中午,太阳在正在头顶)它们找鱼又在什么时候?(第二天,太阳刚刚升起,在东边)。(2)第一只白鹤找到鱼吗?(太阳的位置变了,找不到)。(3)第二只白鹤又能找到鱼吗?(白云在天空中不断飘动着,位置不断地移动)(4)第三只把鱼埋在柳树旁,位置是固定的,所以,只有第三只才能在原来的地方找到鱼。以问促读,问读结合,读中有思,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思考,读而后答,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有利于学生的读说训练,以读带说,以说促理解。这样提高了说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学思维的发展。

4 读说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上一篇:化妆品市场总监的岗位职责下一篇:小班美术大纸箱涂鸦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