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的现状与思考

2024-05-14

劳动关系的现状与思考(通用8篇)

劳动关系的现状与思考 篇1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农村干部处在经济建设的前沿阵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需要他们组织群众去具体贯彻落实,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划需要他们去直接组织实施,地位特殊而重要。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干部与群众的关系。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在农村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基层组织整顿教育,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有了很大改善,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如何进一步认识和改善农村干群关系,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农村干群关系现状不容乐观

当前农村干群关系可划分为三种类型:

1、基本融洽型。干部公道正派、自身廉洁程度高,能为群众办实事。换言之,群众的意愿就是干部的工作重点,群众自然理解、支持、拥护干部。如盐津81个村办的支部、村委会一班人自20xx年“村改”上任以来,能充分尊重群众意见,重大问题都经过群众民主讨论决定;处理具体事情能主持公道,不偏不倚,宅基地审批、村财务等都能公之于众;他们通过政府扶持、群众集资、以劳代资等形式,筹集资金,先后修通了村公路,建起了教学楼,让群众看上了闭路电视,吃上了自来水,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群众对此赞不绝口。由于干群间的想法和做法同步共振,村里政令畅通,出现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

2、冷淡疏远型。此类村一般经济条件比较差,农民负担重,自愿当村干部者微乎其微,在职者也是很勉强,甚至个别村把选干部当儿戏,他们认为谁当干部都一样。某村一男青年30多岁,一直为娶不上媳妇而苦恼,群众便“大方”地把“村长”的桂冠送给他。类似村的群众形成了一种麻木心理,认为谁当干部都与自己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耕种土地不靠你,不批不斗不怕你,自然也就不敬你。在这些村,干部得不到群众拥护,违法乱纪的干部也没有多少人检举揭发。干部与群众来往很多,干部抱怨群众,群众对干部不寄希望。

3、紧张对立型。这些村要么经济落后,要么历史遗留问题多,宗族斗争多,啥事都难办,群众得不到实惠。在很大程度上是村干部的问题。一是以权谋私,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己为亲友谋利。只要对己有利则不择手段,不计后果,能捞则捞,能贪则贪;二是作风霸道,村干部说了算,任何事不同群众协商,我行我素,俨然一个“土皇帝”;三是大事不公开,财务不公开,一手把持。有些村干部借口跑项目,出门租小车、乘飞机、住高档宾馆,大肆请客送礼,慷集体之慨,而村财务负债累累;四是用公用设施实施个人报复。谁不留意得罪了“太上皇”就卡水卡电逼其就范,包括所在地的机关单位、学校都不能幸免。有时无端摊派,要多少就多少,少一分就断水、断电等。用群众的话说,他们生活好了,但精神上还没有“解放翻身”。五是因干群矛盾尖锐导致村干部遭报复的事件时有发生。

二、农村干群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

1、一些干部为群众服务的意识淡薄。一是自身不廉洁,利用职权挤占拉用集体财物,乱批乱占宅基地,用公款吃喝,搞不正当竞争等。二是拉帮结派,任人唯亲,培植自己的势力,异己者别想修屋建房,甚至个别干部拿结婚办手续卡脖子牵制你,好像他当村干部是专门为压制别人,而不是为群众服务。

2、少数干部素质较低,工作能力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是村干部年龄老化,文化素质低。受文件水平制约,不少村干部面对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深感力不从心,想搞好工作,却不知道从何入手;不甘落后,却找不到突破口。于是自己苦恼,群众抱怨,处境十分尴尬。二是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过去群众干活吃粮都要找村干部,靠村干部,实行责任制以来,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钱粮都在自己手里,干部反过来要靠群众“吃饭”。加之,近几年农民的市场意识、法制观念、民主意识不断增强,而干部的政策水平、工作方法都没有相应提高,还是沿用过去那种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缺乏过细的思想工作,动辄训斥,甚至打骂群众,导致工作中屡碰“钉子”,感情距离越拉越大。

3、农民隐形负担仍然不轻。这是引发干群矛盾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近年来,尽管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抓得很有成效,但农民负责仍然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有的地方表面上看没有超过中央规定的比例,但农民的隐形负担却有增无减。首先税费政策和任务指标矛盾,往往是任务指标远远超过实际税源。如农业特产税,按政策据实征收肯定完不成不了任务,而为完成任务搞平均摊派又违反了政策。遇上灾年,农民收入减少而上面的政策不变,任务不减,同时还要强调减轻农民负担,搞得基层干部左右为难。执行政策得罪群众,不执行政策得罪上级,伸手要钱群众不满意,完不任务上级不答应(好在从今年起已不再征收)。

劳动关系的现状与思考 篇2

上市对任何一家公司的影响无疑都是巨大的:它为公司投资项目募集了资金, 进一步提高了市场知名度, 改变了原先单一的股权结构, 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 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机构投资者规模不断扩大, 他们对上市公司有深入调研的需求;而广大散户投资者也希望有渠道及时获得公司的有关信息。一家质地优良的公司上市后一般会面临一个直观的变化:投资者来访、来函、来电, 财经媒体的采访大量增加, 成了每天的必修课。原先股权结构单一、自主经营的公司突然有了数量庞大, 规模不等的外部股东, 成了一个公众公司。这就要求公司改变往日内敛低调的作风, 向广大投资者敞开自己, 以开放的态势, 透明的经营让投资者了解自己, 监督自己, 信任自己。

就上市公司而言, 它有资本市场关系维护的需求, 培育长期的、高质量的、支持公司的股东群体, 诸多战略发展计划和事项如关联交易、股权分置改革、兼并收购、股权融资等才可能得到投资者的认可和支持;上市公司还有市值管理的需求, 一贯、持续地依法公开与生产、经营相关的信息, 有助于资本市场形成合理的对公司业绩和增长的预期, 使公司股票得到众多券商和基金分析师的研究覆盖, 使公司股票得到公平合理的估值;此外上市公司还有市场形象维护的需求, 尤其是在出现负面的新闻传闻或报道时能够及时澄清事实或表达公司的观点, 而不是任由公司声誉在媒体狂轰乱炸下风雨飘摇。同时上市公司也还有投资者教育的需求, 在出现一些新的证券产品如权证、分离交易可转债、股指期货时, 帮助投资者了解产品特点, 降低投资风险。

投资者关系管理是公司持续的战略管理行为, 即公司通过充分的信息披露, 并运用金融营销的原理, 加强与投资者之间的沟通, 促进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和认同, 努力形成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良性关系, 并在投资公众中建立公司的诚信度, 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和股东利益最大化。

投资者关系的意义不止如此, 它通过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促进公司加强内部经营管理, 促进公司的规范运作和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 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完善自我, 以保持和增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因为有钱的投资者一般也很挑剔, 除了好的股权故事外, 他们还要求你有好的公司管治、好的透明度。机构投资者、散户投资者、证券分析师、财经媒体、监管机构一起汇成一股新的力量, 他们和公司交互作用, 影响着公司、促进公司健康发展, 并逐渐改变着整个资本市场的面貌。

二、中国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现状

目前中国大部分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的职能都设在董事会秘书室, 投资者关系部, 或证券投资部, 董秘、证券事务代表和投资者关系经理承担日常的投资者关系工作。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都制定了投资者关系管理办法, 开设了股东热线电话, 回答投资者问询。在一些大的公司里已形成成体系的投资者沟通渠道和方式。在合规、充分、诚信披露的前提下, 以平等对待投资者为原则, 建立了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资者关系沟通交流平台, 取得了良好的收效。

投资者关系交流方式而言, 大致可以分成被动型和主动性两类。被动型投资者交流方式包括公司编制定期报告和宣传材料;回复投资者来电、来邮和来函;接待投资人上门调研等。而主动型投资者交流方式有:建设和更新公司投资者关系网页;向主要投资者寄送年报、公司实录或电邮公司PPT宣传资料;积极参与投行举办的大型投资者关系大会;配合定期报告发布举行面向广大投资者的网上业绩说明会和面向机构投资者的实地分析师说明会, 和海外投资者开电话会议;日常主动与机构投资人进行电话交流, 并不定期地举行交易性和非交易性的路演等。

1. 投资者热线。很多上市公司都开辟专线电话, 并在公司年报中披露股东热线号码。在工作时间里, 有专人接听投资者电话, 回答投资者问询。

2. 投资者的来访接待。接待来访基金经理、分析师调研是IR工作一个重要方面, 公司IR人员向投资者介绍行业概况、公司现状和未来发展。发展战略、经营状况、行业动态。

3. 季度业绩发布。在每季度业绩公布后举行约2小时的网上或实地业绩发布会, 由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董秘等公司高层和投资者进行互动沟通, 投资者也非常欢迎这种可以和上市公司高层交流沟通的安排。

4. 参与投行或证券公司举办的投资者见面会。几个大的投行和券商每年都会举办大型投资者见面会, 邀请多个公司代表和众多海内外分析师参会, 通过演讲、小型推介和“一对一”会议交流等形式, 为公司与投资者交流提供了相对高效和低成本的沟通方式。

三、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几个要素

在满足交易所“及时、公平地披露信息, 保证所披露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要求的基础上, 做好投资者关系工作还需要把握好几个重要的沟通原则, 一是公司的信息披露应有统一的渠道和口径, 由专门的人员以统一的口径传递公司信息, 确保信息受控, 不是众说纷纭, 让人莫衷一是, 而是众口一词, 信息明确、权威。二是要公平披露, 尤其对敏感信息的严格控制, 只能由公司统一发布;对非敏感信息要保证公平披露, 对大小股东一视同仁, 力求做到不偏不倚, 不向机构投资者作选择性披露, 或提前透露, 做到公正、公平、公开。三是要把握好投资者需求和公司经营机密的平衡, 投资者总是希望获得越多、越敏感的信息越好, 上市公司不能因此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一定要遵照公平披露的原则, 有所言, 有所不言。对已披露信息可作解释性说明、补充, 而涉及股价敏感信息和公司经营机密的信息一定要严格保密。

做好投资者关系必须要有系统的支撑, IR人员要有畅通的信息获取渠道, 如参加公司重要会议, 有权获得公司财务、投资、销售、采购、战略、资产运营等重要信息, 在及时、准确、高效获得信息的基础上, 确定对外沟通的内容和口径, 保证信息提供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及时性。出面接待投资者的是IR人员, 但其身后通常有一个庞大的由各相关部门组成的团队的支撑。

很多公司都开始重视IR工作, 内部专设IR部门, 外部聘请财经顾问, 开辟股东热线, 接待投资者来访。但是如果没有公司高管层的足够支持, IR部门只能装点装点门面。投资者关系工作的基础是IR工作人员得到高管层的充分信任, 能够接触、了解公司内部由上而下, 由下而上的信息流, 对公司的现状、战略及前景有全面的了解。如果IR部门人员后知后觉, 说话不具有权威性, 就会在投资者心目中大打折扣, 而株连公司形象。高管层的支持一方面可以保证IR人员的信息获取权, 另一方面也保证了信息处理渠道高效通畅, 缩短回复口径的拟定、审核和传递的周期, 实现快速反应。

同时, 管理层除了重视和支持外, 还必须抽出时间亲自参与和投资者交谈。很多投资者喜欢直视管理层眼睛提出尖锐问题, 因为往往对管理层的信心是投资决策一个重要砝码。管理层适当地亲自参与IR将有助于提高IR的整体水平, 因为管理层参与本身就向市场传递了高层重视的信号, 此外高管所表述的信息无疑更加权威, 更受投资者重视;同时通过和投资者的定期沟通, 管理层可以更深切地了解资本市场的关注点和观点, 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和评价有助于管理层改善治理, 规范运作, 提升业绩。

选拔高素质的IR人员, 管理层不可能将全部精力用于投资者交流, 大量的日常的投资者沟通有赖IR人员完成。优秀的IR人员应该具有良好的人品、专业的背景、较强的学习能力、口头和文字的表达力及外语沟通能力。一般说来, 投资人群体希望公司内投资者关系负责人拥有如下特质:对提问和索取信息的要求能够给予充分反馈、有论述国内经济要素和国内及全球行业的能力、通晓财务、了解高级管理层的战略观点、回答问题要遵循透明度原则、脾气温和但个性坚定, 并能尊重提问者, 积极主动地向分析师和机构投资人传递信息。

四、投资者关系管理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1. 投入产出。一些上市公司在发行完成, 募集资金到账后, 不认为有必要设专职专人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 吝于配置人力、物力、财力资源, 觉得IR不像公司生产、采购、销售部门能为公司创造价值。因此投资者关系表现得急功近利, 有资金要募集时, 有议案要通过时才想到和投资者拉近距离, 搞搞关系。这种想法的根源在于对投资者关系必要性和意义的认识, 尤其是公司主要领导人对IR的理解和认识。此外利益脱钩, 股价高低和公司管理层薪酬没有关系, 也是IR在一些公司遭到漠视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就是治理机制的优化, 管理层和股东利益挂钩, 使得管理层有动力关心股东评价, 关心股价, 有动力建立持之以恒的投资者关系, 无论晴天雨天、无论是喜是忧, 坚持和投资者沟通, 保持和扩大研究覆盖, 促使股价得到合理估值, 培育了解公司、信任公司、支持公司的投资者群体。

2. 信而不达。有些公司也开辟了股东热线, 也接待投资者调研, 但是IR人员只关注于自己公司情况的表达, 自说自话, 对投资者所思所想所感并不关心、不了解, 说辞千篇一律, 沟通效果欠佳。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要做到知己知彼, 开展投资者识别, 了解他们的基金性质、对冲基金还是共同基金, 投资风格, 持仓情况, 有针对性地交流, 做到心中有数, 沟通有效。同时, IR人员开扩视野, 通过阅读最新, 有影响力的研究报告和行业新闻报道及时了解宏观政策变化、行业动态和市场观点, 及时回应热点问题, 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从而改善沟通效果。

3. 厚此薄彼。尽管公平披露原则众所周知, 但现实中执行起来恐怕还是有折扣。基金、分析师是否亲疏有别, 机构、散户能否一视同仁, 内幕消息是否可能在不经意间泄露出去。这个问题一方面要通过披露制度的严格遵守来保证。比如说, 明确公司方两人以上参加投资者交流, 公司制定投资者沟通主旨信息, 明确重要问题的回复口径。另一方面要设法保障散户的知情权, 建立侧重散户的沟通渠道, 尽可能的覆盖尽量多的投资人, 网络无疑是一个好的介质。上市公司可以通过网上路演、公司IR网页, 包括将分析师说明会的介绍材料和视频上挂, 实现公司信息的广泛共享。

4. 内包外包。事必躬亲还是假手于人, 上市公司是否需要聘请财经公关公司, 还是自力更生?这个问题也困扰着一些上市公司。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可能要因公司而异, 因阶段而异。上市初期, 人手有限、经验欠缺, 一家合适的投资者关系顾问公司 (IR公司) 可以帮助公司在短期内搭建一个投资者关系平台, 公司可以将有限的投资者关系资源投放在优先的投资者关系工作, 同时公司可以进一步了解及吸收这些国际投资者关系公司的从业经验, 从而可避免在实际工作中重蹈覆辙。等到公司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 公司可主要倚重于内部资源, 更有助于核心信息的传递, 在必要时, 可阶段性让IR公司提供一些外围服务, 如路演安排, 信息收集、媒体沟通、培训和指导等。

劳动关系的现状与思考 篇3

一、女工劳动保护权益成效方面

95%的企业能较好地执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大多数企业签订了集体合同;女职工劳动权利、经济权利基本得到保障;女职工“四期保护”基本落实;女职工劳动环境、劳动条件不断改善。

二、存在的问题

1.部分公有制企业女职工劳动保护弱化。

(1)部分女职工法律观念比较淡漠, 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学法、知法、懂法的自觉性和依法维护切身利益的能力有待提高。从调查数字反映出,部分企业女职工对国家有关女职工劳动保护的具体政策法规了解不全面,特别是对与职业女性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也不了解,甚至连已执行了十余年的90天产假都不清楚。

(2)一些公有制企业因受经济效益下滑的影响,女职工劳动保护水平下降,削减了女职工劳动保护费用;劳动安全卫生条件不能及时改善;女职工劳动保护设施关闭或改作他用;取消妇科病检查;女职工生育费用不能全额报销;产假工资等费用不能按时足额发放等问题。部分停产企业、经济效益差的困难企业,原已签订的集体合同和有关规定无力履行。

(3)个别改制、转制企业以及由个人承包的公有制小企业经营者轻保护、重效益,不重视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劳动卫生和安全生产存在隐患。

2.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女职工劳动保护问题突出。

(1)用工制度不规范,女职工劳动权利得不到保障。一些企业经营者不依法与女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只是“口头协议”、“押金合同”或“生死合同”。据本次调查的1041个非公企业中,仍然有33.1%的企业未签订集体合同。

(2)女工工资报酬低,被克扣工资,加班加点现象普遍。在私营企业工作的女工月工资大多在500元以下, 56%的女工称工厂有拖欠、克扣工资现象。在一些服装、鞋业、餐饮等服务业,加班加点现象也很普遍,有的女工人均周劳动时间为76小时,甚至长达90小时,节假日也不能休息,企业强迫女工超负荷劳动却不按规定支付工资和加班费。据本次调查,仍有39.9%的企业每周工作时间超过40小时。

3.使用女工“黄金年龄”段,女工特殊保护得不到落实。部分非公有制企业招工避开女工生育年龄段而不承担女工特殊保护的责任。据河北省对96家企业的调查,无孕、产、哺乳期女工的企业占到79.2%,而处于孕、产、哺乳期的女工只占很少比例,很难享受到特殊保护的待遇。在调查中发现,有少部分企业不发给女工产假工资,有的企业女工生育费用不予报销。

4.劳动保护条件差,部分女职工的健康与安全受到影响。些劳动密集型和规模较小的企业里存在设备陈旧、工艺落后、作业环境差、事故隐患多等问题,有的女工长期工作在噪音、异味、粉尘、有毒有害气体严重超标的环境里,有的甚至危及生命。

5.侵犯女职工人格尊严和人身权利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外商投资企业厂规厂纪名目繁多,十分苛刻,女工稍有违犯,便会遭到惩罚、打骂、污辱等,有的女工被扣押身份证、暂住证等,甚至随时受到翻包、搜身的威胁。

三、原因分析

1.思想认识不到位,法律意识不强。一是部分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对女职工承担着人类自身再生产的社会责任缺乏正确认识;二是女职工对有关法律法规不熟悉,不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三是少数地方领导对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认识存在偏差,对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重视不够。

2.劳动关系不健全和运作不规范。 由于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劳动者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导致了劳动关系主体力量对比严重失衡。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往往处于顺从听命和被支配的弱势地位,不签劳动合同或签订明显不公平的劳动合同的现象屡见不鲜。

3.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管理和监督体系尚未健全。现行的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是1989年颁布的,劳动部的《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也于1995年颁布,其中的部分条款已与形势不相适应,操作性不强。 随着政府机构的改革,劳动安全生产管理监督职能分解到了几个部门,影响了整体效能的发挥。

四、建议和措施

女职工劳动保护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策法规的配套完善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

1.加大宣传力度,使全社会都来关心女职工的劳动保护。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是关系女职工的健康与中华民族未来人口的素质,关系到整个人类繁衍与发展的大事,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

2.修改、完善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增强针对性和操作性。随着改革的深化,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自主权扩大,特别是非公企业的发展壮大,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都面临着内容和适用范围的局限。

3.与时俱进,坚持创新,建立社会化维权机制。不断探索社会化维权工作格局的有效途径,并与当地法律等有关部门协商,在经常涉及妇女权益问题、女性职员较多、依法维权方面开通法律援助电话,为妇女免费提供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等。

4.加强工会自身建设,认真履行维护职能。 必須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尤其要加强改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工会组建工作,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使他们敢于维权,能维权,真正成为职工群众的代表者、维护者。

5.全面施教,提高女工素质。要使女职工适应新的形势,应对新的挑战,真正发挥其“半边天”作用,必须抓住重点,全面施教,积极实施“女性素质工程”,切实提高她们的整体素质。

浅谈关于党群关系现状思考 篇4

一、当前党群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模范,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迫切需要。结合目前我们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南平市直机关的作风情况,实事求是地讲,广大党员干部随着机关党建的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开展,服务意识、大局意识不断加强,广大党员干部都能够自觉努力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但不能否认,一些地区的一些部门,存在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形式主义。形式主义的要害是只贪图虚名,不求实效,劳民伤财。主要表现在部署了,没有抓到底,口号提出来了,不去抓落实。结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个别领导“善于”出点子、善于“部署”新,“黑熊掰棒子,掰一个扔一个”,这种作风如果不纠正,不仅会导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无法落实,而且必然会出乱子。

二是官僚主义。官僚主义的主要表现是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对官僚主义作风,我们不仅要认识它的危害性,而且要深刻认识它产生的根源。官僚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官本位”意识,这种意识流传了几千年,至今在我国社会生活中仍有着很深的影响,以至于一些共产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对党和国家的事业不负责,对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不负责,只对自己或亲属或小团体负责。有的机关干部摆衙门作风,高高在上,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三难”现象依然存在;有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由于具体多,负担重,到基层一线了解情况、征求意见、解决问题的时间相对减少,深入基层不够,与群众感情不够密切,因而,对群众反映的情况处理不够积极,缺少了互相信任感。有的嫌贫爱富,只联系“大款”、“大腕”那样的富裕群众;有的也到群众中去,但主要是为了上报纸、出镜头,作“官秀”。

三是享乐主义。艰苦奋斗的作风有所淡化。随着整体经济状况的好转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勤俭节约的精神少了,贪图享受的欲望多了。有的领导干部大吃大喝习以为常,公款旅游、娱乐、消费,公物私用已见怪不怪。极少数领导干部生活奢糜,吃穿住用行讲究高档名牌,住宅、办公室富丽堂皇,奢侈豪华。

四是实用主义。有的党员干部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崇拜权力、金钱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而对群众呼声听而不闻,对群众困难视而不见,对找上门的群众极力往外推,更有甚者,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把手中的权力视为谋取私利的工具,与民争利,无情地盘剥、侵占、坑害群众利益,堕落成腐败分子。这些人的所作所为,极大地伤害了广大群众的感情,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

二、充分认识建立联系群众、服务群众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是全体党员的共同职责和任务。党员先进性是保持党群关系的现实基础。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必然要求。要探索建立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党员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的有效做法坚持下去,真正使党员深入群众、服务群众、植根群众。

1、建立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决定的。《党章》中明确指出,“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党在自己的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党的创立者们之所以要创立共产党,80多年来千百万共产党员之所以流血牺牲、前赴后继、艰苦奋斗,完全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绝无私利可图。如果脱离群众,就完全背离了党的性质和宗旨。所以,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战胜一切敌人、克服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历史也无数次证明,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

2、建立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现实需要。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本源所在。只有坚持走群众路线,广泛集中民智,充分依靠民力,执政才能有力量,执政才有科学性。为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

联系,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在市直机关的党员,八小时以内,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创业竞赛目标,建设服务型机关,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开展“创文明机关、做人民公仆”活动。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效体现在机关作风的转变和机关效能的提高上,达到思想提神、办事提速、服务提质、管理提效、素质提高、形象提升的目的。八小时以外,要深入社区,真正沉到群众中去,访贫问苦、访贤问能、访谈问计,深入了解民情、倾听民声,让群众深深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要增进与群众的联系,融洽党群关系,赢得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

3、建立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长效机制是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的内在要求。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权力观问题。毛泽东同志就多次告诫全党,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人民要解放,就把权力委托给能够代表他们的、能够为他们办事的人,这就是中国共产党。”胡锦涛同志也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执政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但昨天的辉煌不是今天的‘护身符’,打了天下并不意味着理所当然地永久坐天下,我们权力真正合法的基础仍然来自于人民的支持。”这表明,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防止权力异化,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为此,我们要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始终把实现、维护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掌权、用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建立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之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满创造力的社会,应当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应当是稳定有序、安定团结,各种矛盾得到妥善处理的社会。因此,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必须提高做好群众的能力。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方法。只有关心群众的疾苦,关注群众的意见,“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实实在在地为群众排忧解难,才能真正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才能使人民内部矛盾得到有效协调;才能使我们党和政府取信于民,使党群关系不至于成为“油水关系”,而成为“鱼水关系”。

三、探索建立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长效机制的对策和途径

群众的实质,说到底就是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为人民谋利益。要使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长久化、制度化,关键是要做到创新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载体,构建服务平台。

1、加强教育,增强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意识。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因此,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求是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是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对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党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要求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自觉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经受住权力关、地位关、利益关的考验,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二是要建立通畅而有效的群众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渠道。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党员只有在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的实践中,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体现党员的先进性特质。如果我们脱离了群众、脱离了实际,那么我们党的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有可能不复存在,甚至变成最大的危险。因此,在实践中必须要充分尊重群众表达意愿、反映意见、参与决策的民主权利,应当结合实际建立一套反映民声、尊重民意、维护民权的渠道,让群众随时都知道我们的决策、参与我们的决策、监督我们的决策,以便让我们在中少犯错误、少走弯路。

2、创新载体,构建联系和服务群众平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有阶段性的,但党员保持先进性是终身的,永恒的。时期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对党员先进性要求不同,党员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的方式也就不同。因此,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创新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载体。要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搭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扎实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活动,强化落实“党员示范点”、“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责任机制,把“争创一流业绩”、“争当创业先锋”等主题实践活动用制度的方式固定下来,使之经常化、制度化。当前,市直机关就是要通过党员“结对帮扶”、“爱心捐助”等等活动,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实实在在的困难和问题,使党员在联系和服务群众中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凝聚党心、民心,不断改进党在基层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切实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党的执政水平。

3、转变作风,建设服务型机关。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倾听民声,反映民意,结果要反馈给各级党组织和党政机关,而广大群众的要求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也必须依赖于各级党政机关。因此,构建服务型机关,对于密切党群关系有重要作用。党的群众路线和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把群众的意见和诉求变成党的组织和领导者的决策,再把这种决策变成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过程。团结和联系群众的关键在于做好服务群众的,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基层党组织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像邓小平同志说的那样“永远站在人民一边,同人民站在一起,了解他们的要求,倾听他们的呼声,采取各种办法保护和争取他们的利益”。我们应该结合市委发起开展“百千万党员帮扶困难群众”的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丰富内涵,充实内容,把活动引向深入,务求实效。

4、立足实际,发挥党员先模作用。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党员的思想、学习、、生活、作风的方方面面,体现在党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最主要是体现在其岗位上。岗位是广大党员服务群众的阵地,广大群众观察党员形象也主要是看其在岗位的表现。这就要求在岗位上发挥先进性。具体来说,就是基层党组织能否通过有效的服务引导、支持和保障经济、行政和社会组织落实好公共政策,做好公共服务,诚心诚意地使基层群众在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生活上有保障,使群众能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党组织的关心、关怀和关爱,才能使基层党组织不论是在重大的政治和社会当中,还是在平常的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中都体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5、明确责任,完善联系和服务制度。领导干部党员、干部党员和普通党员都要亲历亲为,身体力行,但要提出不同的要求。要确保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必须加强有关制度建设。一是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制度。使各级领导干部确保有一定的时间深入基层,体察民情、了解民意,指导、解决问题,增进对人民群众的理解,加深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二是建立党员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制度。各窗口服务部门和街镇普遍建立“领导干部接待日”、“民情调查日”等定期接待群众制度,实行赶集日集中接待群众、日专人接待群众、节假日轮流接待群众,确保民情反映渠道畅通。三是建立党员干部结对扶助生活困难群众制度。可以是党员领导干部每人联系1户生活困难群众,结成长期帮带对子,也可以是单位党组织联系1户困难户。四是要建立定期向群众通报制度。凡是涉及重大决策、重要决定,党的建设、党的以及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都要及时向群众通报。对通报的内容,要通过召开群众座谈会、采取个别访问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党外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评价和监督。五是要建立联系群众、联系基层责任制。联系人要经常向联系对象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并帮助联系对象解决实际问题。联系人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党委汇报联系情况。要坚决克服走马观花、浅尝辄止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真正沉下心去,深入基层,掌握第一手材料,作为科学判断形势、正确做出决策的依据

6、抓好落实,建立考评机制。把每个党员领导干部、党员干部落实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制度的情况,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作为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一是建立健全群众评议机制。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选择权,让群众对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状况做出评议。二是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切实加强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确保联系群众各项的有效进行。三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联系群众好、群众公认的干部,在提拔重用上给予优先考虑;对群众意见较大的干部给予通报批评,对连续几年受到批评的人员,给予降职、免职处理。通过奖优罚劣,调动广大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建立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机制,并不是党的组织和党员单方面的为群众服务、为群众谋利,而是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采取的重大决策和实际步骤。必须十分明白和时刻牢记,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战争年代,危险的客观形势和夺取政权的紧迫任务逼迫得我们不得不采取一切形式,最大限度地联系和服务群众,用自己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在和平时期,由于我们党已经成为执政党,联系和服务人民群众的紧迫性不像战争年代那么强烈了,一些党的组织和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脱离群众的危险性逐渐凸显出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我们党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

亿人口的小康社会,除了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外,需要6900万党员真心实意地去实践。如果说前者是“大惠”,那么后者就是“小惠”,而“大惠”是由无数“小惠”构成或累积成的,是通过无数“小惠”来实现的。没有千百万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是一句空话。

浅谈中日关系的现状与未来 篇5

摘要:近日,中日关系日趋紧张,钓鱼岛问题,撞船事件,引起国内人民的高度关注。作为在校大学生,我们应如何看待当前中日关系,理性抒发爱国热情,也成为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相当多的国人谈起日本就咬牙切齿,愤愤不平。那么究竟是那方面的问题导致中日关系形成当下局面,我们又应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呢?下面就我个人的观点,浅谈我对中日关系的看法。

关键词:人民 关系 历史 合作 日本 发展 问题

中国,是五千年的泱泱大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而且国土面积大,与许多国家接壤,其中包括日本、朝鲜、泰国等。自古以来,我国与各国相处融洽,关系友好,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与日本的关系一直十分复杂。中日关系集中体现和浓缩了国家关系的复杂性,它既是邻国关系,又是大国关系;既是“东西”关系,又是“南北”关系;既有历史上和平与对立的双重关系,又有现实中依存和竞争的双重关系。中日关系正处于历史上的关键时期,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是两国人民,特别是两国政治家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从战略角度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从战略角度看待和处理问题,主要就是从历史、全局、未来角度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

1、中日关系面临的问题

第一,领土争议存在。东海油气资源开发纠纷牵扯到海洋界线划分、海洋资源分配等复杂间题中方已开发了属于大陆架延伸海底的油气资源,日方提出吸管效应并要求共同开发。双方领导人恢复互访和确立战略互惠关系后,日方在此问题上更是志在必得。共同开发问题涉及许多复杂敏感因素,需要高度的政治智慧来运筹。

第二,台湾问题。日本把防守范围扩大至台湾,在美对台协防时将可能提供后勤保障,在台独问题上态度暖昧。福田访华时公开表明不搞“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不支持“台独”,不支持台湾加人联合国,不支持“人联公投”。这是迄今日本领导人对台的最鲜明态度,但同时福田又强调说是“不支持”而非“反对”,其原因在于日国内亲台势力的掣肘。

第三,历史问题仍未解决。参拜靖国神社,由于福田政权的运作遇到越来越大的困难,为缓和党内矛盾,福田虽不主张立即修改宪法、不赞成参拜靖国神社,但在自民党大会通过的《2008年自民党运动方针》里仍保留了“继续参拜靖国神社”和“制定新宪法”的内容。而自民党内部历来鼓动“参靖”和“修宪”的势力仍伺机而动,一些把缓和与中国关系当作权宜之计的战略派政治家也显示出故态复萌的苗头。同时日本国内出现反对在外国压力下停止参拜靖国神社的民族主义情绪。停止参拜靖国神社是权宜之计还是要彻底解决问题成为发展中日关系的潜在障碍。还有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的问题也阻碍着中日关系向良好方向发展,甚至会恶化!

2、为了缓解紧张的中日关系,增强两国之间的了解与合作,我们必须提高对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内涵的认识。

“战略互惠关系”是由日方提出、而为中方接受的提法。2007年4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日本的“融冰之旅”后,中日两国确认根据2006年10月安倍晋三访华时双方达成的一直,努力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胡锦涛主席在“暖春之旅”的第二天与日本首相福田康夫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内容上主要包括:

一、强调长期和平友好合作是双方唯一选择;

二、在重申恪守中日关系三文件的同时,将此联合声明定位为“第四份政治文件”;

三、正如它的正式名称《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开创了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新框架和新局面;

四、重申支持对方的和平发展,并在共同对应全球性课题上进行合作。按照联合声明里不仅会扩大双边合作关系,还会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构筑两国关系的新框架。

自此,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正式确立,中日关系也进入新的时期。“战略互惠”关系的主要着眼点在于:

第一,拓宽两国视野。“战略”一词强调整体和全局,构筑战略互惠关系。中日两国必须拓宽视野,依托亚洲、立足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世界的发展,中日两国亦是如此。我们这个世界还有很多难题需要我们加强合作共同解决。中日两国作为世界上有影响的国家,有责任和能力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深化相互合作。“战略互惠”关系突出强调的是两国在多领域、多层次“深化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在《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中,中日双方确定在以下领域开展合作:加强互利合作,在能源和环境领域开展合作,在贸易、投资、信息通讯技术、金融、食品及产品安全、知识产权保护、商务环境、农林水产业、交通运输及旅游、水、医疗等广泛领域开展互利合作,扩大共同利益。本着开放、透明和包容的原则,促进东亚区域合作,共同推动建设和平、繁荣、稳定和开放的亚洲;共同应对全球性课题,双方确认能源安全、环境保护、贫困、传染病等全球性问题是双方面临的共同挑战,双方将从战略高度开展有效合作,共同为推动解决上述问题作出应有贡献。

第三,加强两国交流。在共同发表的联合公报中明确写道中日两国增进政治互信,建立两国领导人定期互访机制,加强政府、议会、政党间的交流和战略对话机制,就双边关系和各自内外政策及国际形势加强沟通,努力提高政策透明度。加强安全保障领域的高层互访,促进多层次对话与交流,进一步加深相互理解和信任。为进一步理解和追求国际社会公认的基本和普遍价值进行紧密合作,不断加深对在长期交流中共同培育、共同拥有的文化的理解。

3、我们了解了中日关系的现状,为了我国将来的发展,为了中日之间关系走向正常化,我们必须提出可行的解决途径。.第一,以更长远的眼光和更具战略性的视角寻求两国共同利益。不可否认,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中日力量对比的变化会产生一些利益冲突,但我们应看到,中日两国的经贸关系日益紧密相互依赖并且出现了结构性变化趋势,两国经济地位逐渐趋于平等共同获益,这成为中日维护改善双边关系的国家利益需求底线。日本应理智面对中国的崛起,不应只看到对日本不利的一面,更不应宣扬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日本经营管理大师大前研一在其文章中批评希望中国经济发展减速的声音,“最可怕的事情是:中国遇到挫折,其经济出现危机。那些宣扬„中国威胁论‟的人们似乎期待着中国经济在北京奥运会后减速。但如果那样,出乱子的会是日本。究其原因,如今钢铁、造船、运输和工程机械等日本的传统产业有所复苏,这才好不容易维持了日本经济的增长,而其复苏的原因都是由于中国的需求。如果这些产业由于中国需求的结束转而面向国内,就会很快沦入过去的那种衰落中去。”

第二,承担大国责任,共同致力于实现地区稳定和繁荣。目前,在东亚的主要的合作机制“10+3”、“10+1”、东盟地区论坛中,可以看出一个奇特的现象:在东亚,似乎是小国引导着大国的合作脚步。在东盟主导的合作机制中,中国和日本在与东南亚国家的互动中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然而,中国与日本更多的把这些地区合作机制看作是追求自己更大权力和国家力量的平台。中国是区域政治大国,日本是区域经济大国,两国都没有单独主导区域合作的能力,因此东亚区域合作需以中日合作为基础。中日两国交往的历史告诉我们“和则两利,斗则两伤”。同时处于崛起背景下的中日两个大国间的战略竞争在短期内难以完全避免。但从长远看,中日两国实现战略和解是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中日之间近两年的频繁互访也正

是这一趋势下的产物。

第三,正视历史问题,冷静处理领土争议。历史遗留问题包括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认识问题、台湾问题等。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目的,是要克服双边关系的脆弱性,稳定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集中力量解决互利合作的现实问题,维护和发展战略互惠的长远利益,实现中日两国永久和平友好合作的大目标。从战略层面看,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有利于双方的国家利益。就日本而言,历史认识问题关系到日本和平发展形象。如能够正确认识历史问题,遵守政教分离法规,禁止首相、阁员、议员等政要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制定相应法规禁止美化侵略战争言论、禁止编印歪曲侵略战争历史教科书等,将有利于日本得到国际社会赞许和认同,成为政治大国。

作为一个中国人,当然不会忘了那段黑暗的历史,当然希望中国打败日本。但,作为一个理智的中国人,我更希望中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希望与周边的国家能和睦相处,所以我希望我们国家和人民能与日本把关系处理好。当然,国际关系是无法预测,也是瞬息万变的。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应该果断抓住时机,积极面对,积极处理好复杂的中日关系,把这阻碍我国发展的制约因素转化为推动我过发展的积极因素!

参考文献:1.徐之先:《中日关系三十年(1972-2002)》,时事出版社,2002年版

2.王勇:《中日关系史料与研究》,书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蒋立峰主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金熙德:《中日关系的现状和未来展望--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的思考》,《世界经济评论》,2002年第5—6期

劳动关系的现状与思考 篇6

我镇企业职工劳动保障的现状与对策

我镇企业职工劳动保障的现状与对策

近年来,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规范非公有制企业的用工行为,保护企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已日益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我镇是个工业重镇,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从业人员中外来务工人员所占比例较高。职工因劳动保障问题投诉企业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尽快建立有效的劳动保障机制,减少劳企纠纷的发生,维护社会稳定是我镇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下面对我镇企业职工劳动保障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

题作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劳动保障的现状

1.法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自1994年7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颁布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人大、政府、劳动保障主管部门等都相继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有关劳动保障的法规规章、实施办法等。比如国务院先后颁布了《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失业保险条例》、《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和《工伤保险条例》,劳动保障部先后颁布 了《劳动监察员管理办法》等多个部门规章,省人大、政府、劳动保障厅等部门也配套或自行制订了大量的法规和规章、实施办法等。从内容上来看,这些法规和政策基本上涵盖了劳动保障工作的各个领域。法规政策体系的逐步完善,有力推动了我镇劳动保障工作的开展。2.安全生产管理逐渐规范。对于安全生产工作,历届党委和政府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并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逐步建

立起了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四项制度的实施上:一是安全生产责任制。镇、村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并要求企业逐级签订到分厂、车间、班组、个人,将责任明确到每个人。年末奖金评定、企业评优、干部考核时,将安全生产工作作为重要考核内容。二是注册安全主任制度。企业设置注册安全主任,经培训后,具体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三是安全生产台帐制。强化基础管理,注重规范运作,将企业的设备、制度、人员等登记在册,实行动态管理。四是限期整改制度。不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面上以片线为单位,由联村干部指导企业进行自查自纠,重点企业由镇专门组织人员进行抽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发出整改书,限期整改。安全生产的规范运作,改善了劳动者的作环境,保障了劳动者的人身安全。

3.社会养老保险初具规模。养老保险是在乡镇一级推行的第一种社会保险,包

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开始于1994年,至今已累计有13000人参保,但由于该保险的缴费和待遇水平较低,所以影响面较小。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开始于,经过连续三年的扩面,目前已达到一定的规模,而且由于缴费和待遇水平较高,影响面也较大。截止目前,全镇已有280家企业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本达到了企业参保率100%。共有9236名职工在保,占到全镇职工总人数的81%。4.劳动合同管理引起重视。劳动合同管理是劳动保障的源头和基础工作,许多劳企纠纷的发生,就是因为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缺乏解决争端的有效依据。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规范劳企双方的行为,有效避免各种纠纷的发生。截止目前,全镇已有33家企业与工会签订了集体合同,有180家企业与职工签订了劳动合同,参加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数达到12100人,占全镇企业职工总数的82%。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劳资纠纷时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11月份全镇共发生劳资纠纷88起,其中因工伤引起的纠纷有36起,因拖欠工资引起的纠纷有52起,因职工离厂扣压工资引起的纠纷有45起。这些劳资纠纷发生后,虽经有关部门调解,都到妥善解决,但都或多或少地给劳企双方的合法权益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害。更有甚者,有部分劳资纠纷因当事人处理不当,发生过激行为,引发刑事案件,成为危害社会稳定的严重隐患。2.社会保险扩面阻力增大。虽然经过连续三年的扩面,社会养老保险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并且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影响,但目前参保人数只占到全镇企业职工总数的81%,离全县提出的90%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而且现行的养老保险扩面模式已经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企业普遍不愿参加养老保险,而政府暂时没有有力的制约措施,如果按照现行模式继续扩面,工作难度将显著增大,而且也不利于其他险种的后序跟进,因此急需探索一种新的养老保险扩面模式来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3.人员法制意识有待提高。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业主,由于法制意识淡薄,对劳动保障的法律法规知识了解甚少,在制订内部规章制度和管理职工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中违反了法律法规,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比如收取押金、拖延工资、扣压工资、过于严厉处罚、加班不加薪等。有些劳动者由于不懂法律法规,不知道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加助长了业主的违法行为。4.缺乏长效监督机制。随着企业的转制,企业使用、管理职工的权力增强,自由度加大,但随之发生违法行为的可能性也加大了。近几年,有关劳动保障的法律法规虽然已经出台了不少,但有效监督和约束企业行为的机制尚未形成。比如对于工资支付方面发生的纠纷,一般是采取限期整改的办法来解决,而缺乏一个有效的预警机制。因此,应该

尽快将劳动保障工作的重点由“事后解决”转向“事前预防”,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三、对策与建议

1.注重宣传引导。借助报纸、电视、培训等各种渠道,大力宣传现行有关关于劳动保障的各种法规政策,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法律素质,使企业在制订内部规章制度和实施员工管理时,能自觉同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保持一致,在依法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不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法制意识增强后,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对企业也能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2.强化基础管理。通过加强对企业的基础管理,逐步建立起长效的约束机制。进一步规范劳动合同管理,督促企业与职工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加以明确,互相监督,有效约束双方的行为。严格执行劳动年检制度,建立企业劳动保障跟踪档案,对记录不良的企业在每年一次的年检过程中不予

通过,进行专门整顿。试行劳动保障诚信工程,根据企业开展劳动保障工作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定出信用等级,定期在媒体上公布,促使企业不断提高劳动管理水平。

3.加大执法力度。公开投诉电话,及时受理各类投诉、纠纷,对一些违法较企业要给予适当的处罚,对一些影响较大的违纪行为要作为负面典型进行曝光,引起社会的关注,借助媒体、舆论来监督企业的用工行为。积极、主动开展劳动监察,对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清除隐患,逐步改善用工环境。4.创新管理模式。企业改制后,真正做到了自主经营,与政府的关系也不再是传统的下与上的关系了,政府对企业的管理模式也应该有所改变。在开展劳动保障工作的过程中,单凭传统的行政命令模式,已难以奏效,需要综合行政、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来推进。比如养老保险扩面工作,仅靠层层分解任务,由联村厂干部逐个去做企业的宣传动员

劳动关系的现状与思考 篇7

金平县隶属于云南省红河州, 南部与越南接壤, 边境线为467公里, 是集边境、山区、贫困、多民族、原战区为一体特困农业小县, 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占很大的比重。随着现代社会全方面发展进步, 农村过剩劳动力迅速显现, 它们或是通过发展二、三产业“就地转移”, 或是“离土离乡”流动到城市谋取就业。但是, 由于金平县农业人口的庞大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不足, 以及城市吸纳农村劳动力能力有限等等因素, 农业和农村中仍然滞留着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因此, 如何进一步加快农村青年劳动力的转移, 使他们“洗脚上田”后实现就业, 已成为金平党委政府关心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1 金平县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据统计, 全县37.65万人中, 有劳动力25.78万人, 富余劳动力8万余人, 且县城新成长的劳动力和一大批失业人员需要安置, 劳动力供大于求的不平衡关系长期存在, 而经济发达地区急需大量劳动力, 客观上为劳动力向外转移创造了条件。从1994年开始, 金平县就有组织地向上海、广东、昆明转移劳动力。至2013年底止, 全县转移劳动力达38617人, 其中自发性转移8946人。仅2013年就有组织地向昆明、广东等地转移了40批1053人。这些外出务工人员已实现劳动收入5800余万元, 有516人已提拔为中层管理人员或当上了小老板。事实证明, 抓好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减轻就业压力, 维护社会稳定;外出务工者可以增加家庭收入, 增强自身劳动技能、提高素质、开阔眼界、了解市场, 并为返乡创业积累资金、创造条件。

2 金平县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青年思想观念落后, 存在小农意识, 小富即安, 怕冒风险, 缺乏投资意识和创业精神

对效益农业心存顾虑, 抱观望的心理, 他们没有意识到在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不仅是谋生的手段、积累资金的方式, 更是走向市场、在市场磨炼中长见识、学技术、转观念的重要途径, 外出务工的观念还仅仅停留在打工攒钱的认识水平上, 对于年初外出打工, 年末积点盈余回家过年的循环感到满足, 这两种观念造成部分农村青年不能主动地, 有意识地参与到创大业中去。还有少部分农村青年存在着享乐主义, 眼高手低, 不肯吃苦, 不愿或不敢走出家门去创业, 也制约了农村青年劳动力的转移。

2.2 农村青年文化、技术等素质依然较低

农村青年的文化、技术的素质是实现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之一、尽管在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金平县的农村青年扩大了知识面, 提高了综合素质, 但是受文化程度和成长环境的制约, 金平县农村青年的整体素质依然较低, 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抗衡的能力不强。在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主要表现为:不同素质的农村青年劳动力决定不同的就业方式和转移方式, 文化素质高的劳动力在转移中可以担当技术重任, 绩效相对较高;而文化素质低的大多只能从事一些手工、体力工作和简单的再生产操作, 科技意识、管理意识、市场意识仍然很缺乏, 转移就业难度较大, 既收入偏低, 又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他们自身的发展, “技术型”专业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金平县农村青年劳动力就业的最直接因素。

2.3 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流动性较强

一方面大部分农村青年对土地的依赖明显减少, 不愿从事简单的农业劳作, 不再安份于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向往城镇生活, 实现自身价值, 但由于城乡价值观念、收入差距悬殊、生活习惯的差异以及进城门槛的限制条件等户籍制度壁垒尚未完全取消, 使得农村青年劳动力大量落户城镇显得不现实。另一方面农村土地承包制的制约与城乡居民间社会福利及保障不平等, 使得农村青年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着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造成了农村青年的心理落差, 从而又不能完全摆脱对土地的依赖心理, 就出现了“正月背起行囊, 年底回到家乡”的现象, 农村青年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大多只能以所谓“流动人口”或“两栖部队”的形态存在。

2.4 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存在着盲目性

青年农民外出就业仍依托传统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为主。据调查, 2013年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政府或有关部门有组织转移的占30.8%, 比例仍然偏低, 即使加上约三分之一通过亲友介绍方式进行转移的以外, 以自发方式盲目转移的比重仍在30%以上。目前农民外出就业以依托传统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为主。在转移方式上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盲目性。其次是青年农民在转移就业过程中还存在着往往为了短期务工效益而盲目择业, 盲目跳槽的现象, 缺乏长远目光, 不能做到干一门、钻一门、精一门, 为自身的长远发展打基础。而在我县有所成就的青年农民中最大的体会就是在外出务工过程中干了一门、深钻一门, 处处做个有心人, 学习经验、收集信息,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待条件成熟实现自己从就业到创业的转变。

2.5 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的服务体系滞后

农村青年缺信息、少资金制约了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的发展。第一是政策的宣传服务不到位, 农村青年了解不够, 服务农村青年创业的针对性不强;第二是缺乏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农村青年原始积累少, 信贷支持农村青年量小面狭, 受惠青年少, 限制了农村青年创业;第三是信息不畅, 尚未形成农村信息服务网络, 大多数农村青年也未掌握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同时在人才中介机构, 劳动力中介市场中也存在着供求信息和用人信息不丰富、供求双方信息不够对称、一些信息甚至失真等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造成农村青年对劳动力中介所能提供的服务期望值不高,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亲带亲、邻带邻成为外出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形式, 组织松散、随意性大、且风险高、维权难。

3 加快金平县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3.1 强化宣传引导, 鼓励农村青年积极外出务工

帮助农村青年增强外出务工的致富意识, 是做好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基础。目前, 一些农村青年仍有怕离家、怕吃苦、怕冒险的保守思想和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加快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首先要解决观念更新问题。要充分典型示范效应, 广泛宣传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意义, 在全社会形成“外出务工光荣, 劳务输出快富”的浓厚氛围, 促进农村青年思想大解放, 观念大转变, 激发农村青年跨出家门、创业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其在务工实践中“赚了票子, 换了脑子”。在初高中毕业生中, 进行树立“三十六行, 行行出状员”、“罗马道路千万条”等思想教育。积极外出务工, 在外出务工实践中去增强致富技能、增长阅历、积累经验, 以自己的智慧和勤劳是双手赢得机遇和前途。

3.2 强化信息平台建设, 加速劳动力转移信息收集交换

金平县经济尚不发达, 但劳动力资源丰富, 整体上富余劳动力较多, 供大于求的现象十分突出, 实现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 必须十分重视信息的作用。一是掌握劳动力资源状况, 对全县劳动力资源状况进行了详细调查, 把这些资源整理归档, 存入计算机, 并建立起劳动力资源信息库。二是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 选配了一批业务好素质高的专职信息员, 他们利用信函、上网收集各地的用工信息。聘请各企业劳资人员为兼职信息员, 并制定了信息员职责、任务、以及奖惩制度, 利用他们的优势广泛收集用工信息, 与省、州境外劳务中心联系, 争取越南等国际劳务信息;与友邻地区互传信息, 共享信息。

3.3 强化劳务技能培训, 提高金平青年外出就业市场竞争力

提高金平青年外出就业竞争力, 是做好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重点。当前, 缺乏劳动技能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瓶颈”。要紧紧抓住职业教育市场化和农村教育布局调整的契机, 扶持、创办、挂靠一批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逐步调整农村教育思路, 探索“9年义务教育+1年义务技能培训”, 为金平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培养更多的合格劳动者;努力拓展技能培训渠道, 利用现有农村职业学校、乡镇成教中心、青年中心、党校等教育培训资源, 在全县农村青年中开展“青年学百技”等技术培训活动, 广泛开展农村青年职业技能培训;想方设法筹集资金, 合力解决农村青年的培训经费。探索“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委托培训”途径, 把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 提高劳动力转移成功率。

3.4 强化中介作用, 规范劳务市场

建立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市场化的运行机制, 是做好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关键。青年劳务中介服务机构, 是推进青年劳动力转移工作市场化进程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手段。目前,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还不完善, 导致一些人找不到岗位, 一些岗位又招不到人。牵线搭桥, 为青年提供中介服务, 帮助青年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是促进青年劳动力转移工作的现实需求。逐步形成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劳动力转移社会化服务体系, 为青年劳务提供信息发布、职业指导、供需见面等多方面的有效服务。大力培育农村青年劳务经纪人, 鼓励和引导农村青年、创业能人带头搞劳动力转移, 积极举办职业中介经纪人培训班, 帮助他们掌握劳动力市场和劳务输出的法律法规, 获取劳务中介职业资格证书, 创办劳务中介机构。

3.5 强化服务手段, 加强对外出务工青年的跟踪管理

以流动的农民工为重点, 以外出务工青年建立经常性的联系, 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定期地开展调查, 采取建设热线电话、专用电子邮箱等方式, 了解外出务工青年的愿望和需求, 从而开展针对性的服务工作。以维护权益为要务, 却实为青年劳动力转移者提供政策法律保障。各级政府要与政法系统、行政执法部门、劳动仲裁机构建立工作联系机制, 充分发挥“优秀青少年维权岗”、青少年维权中心的职能作用, 与公安、司法、劳动保障等部门联合成立综合性服务机构, 成立外出务工人员法律援助中心, 维护务工青年合法权益。对掌握一技之长、有愿望回乡创业的青年给予积极鼓励, 并联系有关金融等有关部门予以扶持, 使外出务工人员进有希望, 退有发展。

3.6 加大资金投入

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劳动力转移, 积极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农村青年的困难主要来自于农民个人在创业中的先天不足, 而首要的就是资金积累不足, 无力进行规模投资, 因此要对一部分有志创业的农村青年的提供信贷帮助, 简化信贷程序。对大部分农村青年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办理各种证明、证书开设劳务输出绿色通道, 简化办事程序, 降低办证费用。对在劳动力转移中成绩卓越、有突出贡献的农村青年给予一定的资金等物质方面的奖励。

参考文献

[1]康文杰.加快福建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研究[J].福建论坛, 2005 (04) .

[2]喻名峰.我国进城农民工就业平等权实现机制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7 (02) .

劳动调解制度的现状与未来 篇8

关键词:劳动争议;纠纷解决制度;调解;调解机构

劳动争议调解是目前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当事人权利,实现双方共赢的良好图景。目前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之中采用的是:“以调一裁两审”的方式,目的就是基于劳动纠纷本身涉及的更多的是弱势群体,是为了尽快保证劳动者合法权益之目的。但事件之中,劳动争议调解制度依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一、美好愿景: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初衷

劳动争议调解机制的初衷主要考虑到如下几点:①劳动者本身相对于企业来说是弱势群体,且劳动关系具有一定的隶属性。而现今社会,招工难已经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一方面,劳动者找工作难,另一方面企业找不到合适员工。因此,维系劳动者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成为了立法者的出发点。通过有效调解,可以有效地化解社会纠纷,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基于劳动纠纷诉前解决的便利性,有效性,立法者认为这可以过滤掉绝大部分劳动争议案件,树立便捷纠纷解决机制。劳动争议纠纷调解没有严格的申请条件,没有繁琐的程序步骤,只要当事人愿意调解,就能够有效解决纠纷。③有效促进调解协议的履行。劳动调解制度是基于双方自愿协商的基础上,通常情况下双方都做出相互退让,来促使协议的达成。可以说劳动调解协议签订的过程是双方内心真实意志表达的过程。相对于法院裁判的权威性来说,这种表达方式更具有亲和性,更有利于协议的履行。

二、困境:劳动调解制度的现状反思

劳动争议调解机制被赋予极大的期待,但现实生活之中,这种制度运行本身并没有承担起制度设计初试的美好愿景。劳动调解结案方式遭到多方的质疑。劳动调解所签订的协议在现实之中并没有因为是双方自愿意志表达的切合点而得到良好的执行。相应的,调解结案方式却越来越少人适用。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0》的相关数据来看,单纯调解结案的比例越来越低,呈现逐年下降的情况即使达成劳动调解协议,但最终履行的比例也不敬人意。可以说劳动争议调解机制仅仅起到过滤极少部分案件,而绝大部分案件要进入到仲裁和法院审理阶段。而法院、仲裁机构基于自身程序及案件数量的原因,办理一件劳动争议案件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法院案多人少,而劳动调解机构却“人”多案少。这就存在极大的资源浪费,如何发挥劳动调解制度的作用成为了摆在眼前的难题。事实上,劳动者对劳动纠纷调解制度并没有极大的信服感,一方面源于调解本身缺乏一种类似法院判决的强制执行力,另一方面,劳动争议调解缺乏相应的保障措施。进而导致设置勞动纠纷调解机制的美好愿景落空。

三、突破: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未来

1.通过立法促进劳动争议调解权威的树立

目前虽然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调解做了相应的规定,但具体细化依然不够。致使劳动者认为劳动争议调解机制缺乏法治权威。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法治权威已经逐步树立。但劳动争议调解机制本身缺乏专门的立法规范进行调整,国际上对劳动争议进行专门立法规范成为一种潮流。如:美国的《劳资关系法》就专门的对调解制度进行了相应的规定;新西兰的《雇工关系法》;瑞典的《调解法》等。因此我国有必要独立成立一部《劳动争议调解法》,从立法上肯定调解法作为一门独立部门法。该法除了吸收目前《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应规定外,要重点设置调解规则、调解效力、调解保障等篇章,完善相应争议调解程序。使得劳动争议调解即具有法律强制力的保障,有具有灵活性等特点。

2.通过调解释明促进平息纠纷

劳动争议的产生往往源于权利义务之间的冲突。劳动纠纷双方在调解组织调解过程之中追求往往便捷性、生活会,忽视法律权利的表达规范性。致使部分劳动者认为调解缺乏法律性。因此,调解人员在调解过程之中,除了要用双方听的懂的调解语言外,在释明双方权利义务之时,应当用法律术语进行阐述。当然,这种阐述之外应当要进行详细说明为何适用该条款,该条款的具体含义等等。在达成调解协议之后,对调解协议的每一个条款要进行详细解释,对每个条款所确定的权利义务予以释明。调解协议本身的制作应当更加规范,让当事人真正理解调解协议本身所具有的法律效力。

3.通过自身革新促进劳动争议调解有效运行

调解组织设置通常由政府、工会、用人单位组成。虽然调解组织组成初衷是较为合理的,但信用危机隐藏在其中。首先,目前各地政府都在扩大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成为政府的第一要务。因此企业与政府之间打交道最多,关系密切度往往高于劳动者与政府之间。其次,工会组织虽然名义上是各劳动者之间的组织,但事实上某些工会组织行政化现象严重,部分劳动者甚至质疑工会组织所代表的利益。而用人单位更是劳动争议纠纷的直接当事方。因此这三分组织明显不能够使得劳动者信服。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可以适度推行劳动争议调解员倍增计划。调解组织应当增加相应行业从业人员比例。形成1+1+1+2的模式,即政府+工会+用人单位+2名相应行业劳动者。让更多的劳动者在劳动争议调解之中发声、发言。同时应当将调解组织相应的区域化、专业化。推行专业调解员与业余调解员相结合模式,共同推进调解。

参考文献:

[1]何平.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功能缺失之反思.河北法学.2014年1月版,第73页

作者简介:

上一篇:你教会了我作文450字下一篇:关于24节气小暑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