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强省建设论文(共8篇)
农业强省建设论文 篇1
以农业强省为契机,促全省动物卫生监督事业发展
李光明 蔡传鹏(湖北省动物卫生监督所)
2011年5月底6月初,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湖北时提出,“湖北农业资源丰富,要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推进农业强省建设”。这是总书记对我省“三农”工作的殷切希望,也是党中央对我省明确提出“农业强省”的目标定位,更是我们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强大精神动力。全省从事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同志要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农业强省建设”为契机,创新理念,振奋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促使动物卫生监督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开创全省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新局面。
一、以农业强省为契机,推动动物检疫监管工作
1、大力推进动物产地检疫工作
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是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基础,也是确保畜产品安全的源头工作。全省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以《湖北省动物防疫条例》、《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和产地检疫规程等为指导,落实动物检疫申报制度,健全产地检疫网络,优化检疫申报点布局,加大检疫申报点建设力度。推进乡镇派驻机构挂牌和村级报检点的建设,规范落实检疫工作记录,要求对辖区内的养殖情况进行登记备案,做到家底清、底数实。全面落实农业部对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要求,规范产地检疫操作,做到检疫项目、检疫程序、检疫标准、检疫处理、检疫记录“五个到位”,在全省扎扎实实推进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确保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效果。
针对今年面临的动物卫生监督中出现的新的重点和难点,省动物卫生监督所加大对基层调研力度,对黄冈、宜昌、随州、孝感、武汉、黄石、鄂州、天门、潜江、荆州等地的报检点、定点屠宰场、生猪养殖场、动物及动物产品交易市场等重点部位进行巡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动物检疫程序规范、动物检疫证明填写规范、执法行为规范等多个方面。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了解,及时与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及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进行沟通,探讨解决办法,制订整改方案。通过巡查,对全省目前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具体地方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通报,并针对这些问题加以进一步监督和规范。
2、加强定点屠宰企业监管
全省各定点屠宰企业要严格按照农业部《屠宰检疫规程》的要求开展工作,对定点屠宰场严格实行全流程同步检疫监管,严把屠宰检疫“六关”,即凭证进场关、宰前检疫关、宰后检验关、出场验证关、无害化处理关和消毒关,杜绝无检疫证明、无耳标的动物进场屠宰,严防病死、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动物产品进入加工环节,进一步加强屠宰环节的监管。要对检出的病害动物及动物产品和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及动物产品均作无害化处理。
3、严格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环节监管 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环节监管是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一环,要创新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相结合的监督执法工作机制,做到对患病动物、患病动物的同群动物、疫区内易感动物、未经强制免疫的动物和未佩戴法定动物标识的动物“五个不放过”,进一步严格流通环节检疫监管。首先,开展动物检疫证章标志的规范整治活动。以启用新版动物检疫证明为契机,进一步严格证章标志管理,严打伪造、变造、转让证章标志等违法行为。其次,加强三项监督检查。加强对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以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等活动的全程监管。加强饲养环节的养殖档案、耳标佩戴、强制免疫、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监管。加强市场、冷库、超市、肉品专卖店等流通场所的检疫证明及进出台账的监督检查,严格实行查证验物的监管制度,上市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持证率要达到100%。再次,加强公路检查站的管理。上岗期间要认真履行职责,要求做到执法依据上墙、执法行为规范、执法记录完善。严格按照省政府相关文件执行上路检查工作。
二、以农业强省为契机,推动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工作 湖北省自2005年开展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工作以来,综合执法各项工作稳步推进。针对动物卫生监督及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以“农业强省”为契机,提出了规范执法行为,进一步加大检疫监管力度,强化“防检并重”的工作理念,完善预前监督与日常监督相结合的监管机制,积极推进执法主体建设,着力提升全系统的整体素质与执法能力,树立良好执法形象。明确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工作的重点:一是力推畜牧兽医综合执法“三个基本到位”:即工作机构基本到位、工作经费基本到位、工作手段基本到位。二是在进一步督导各地健全综合执法机构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地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培训工作,计划对全省的市、县两级畜牧兽医综合执法支(大)队按照每市县3人进行两期培训,培养一批基层执法带头人,全面提高基层队伍的政治、法律和专业能力的整体素质,建立一支素质好、能力强、水平高的动物卫生监督与畜牧兽医综合执法队伍。
近年来,针对全省部分地方出现的一些典型案件,省所高度重视,全程跟踪关注。积极加强执法联动机制,推进跨区域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联防互动,进一步形成执法合力。同时,加强来信来访的查处力度。省动物卫生监督所接到上级交办、新闻媒体曝光、监督检查发现、群众举报等违反《动物防疫法》的案件进行登记建档,每次都派出专人赶赴当地调查研究,深入了解情况,并提出回复意见,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三、对全省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做好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是对公共卫生领域一些事务进行监督管理。动物卫生监督职业的外部性,决定了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外延的多样性,不仅局限于动物疫病,还应包括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甚至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因此,需要我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1、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要求进一步加强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目前,我国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分散饲养比重高,规模化标准还比较低,存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这就决定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必然要面对监管对象点多、面广、难度大等挑战。随着各地畜禽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的加快推进,养殖业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格局的形成和群众消费安全意识的提高,对动物卫生及动物产品安全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督促和指导养殖生产者自觉遵守良好动物卫生规范,落实动物防疫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2、深入推进畜牧兽医依法行政,要求进一步加强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动物卫生监督是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履行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的法定职责,责任重大。农业部相继出台畜牧兽医综合执法相关文件后,对我们进一步做好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近年来兽医工作政府职能的转变和业务的拓宽,执法薄弱的“短板”效应越来越明显,需要在进一步加大兽医立法的同时,尽快向立法与执法并重、更加重视执法转变,做到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贯彻国务院对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新部署,满足人民群众对政府部门依法行政的新期待、适应农业依法行政新阶段的新要求,迎接发展现代畜牧业提出的新挑战,都对进一步加强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省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以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为突破口,以提升执法能力为着力点,推动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取得新突破、新进展,全面提高兽医工作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第一作者:李光明,湖北省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雄楚大街69号,邮编:430064,联系电话:027-87821395。
第二作者:蔡传鹏,湖北省动物卫生监督所副所长,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雄楚大街69号,邮编:430064,联系电话:027-87821395
农业强省建设论文 篇2
广东省副省长李容根在会上进一步阐述了加快提升全省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并表示省政府将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机制, 为推动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建设提供可靠保证。省政府副秘书长颜学亮则指出, 这个“转折”是个飞跃、发展, 是广东省省委、省政府对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工作的指导思想的转变、目标任务的提升、政策措施的调整。随着农业的设施化、信息化、生物化发展, 仅仅还用农业机械化来指导农业现代化已比较狭隘, 只有全面提升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才能为广东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强省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撑。
这是一次高规格的会议, 广东省农业厅厅长谢悦新和省人大农委、发改委、财政厅、水利厅、林业局、海洋与渔业局、农垦总局等省直单位负责人, 各地级市主管农业副市长、市政府副秘书长以及农业、农垦、林业、水利、海洋与渔业、畜牧业单位局长等都参加了会议, 为“十二五”期间从全局的、大农业的角度全面提升广东省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做了充分的谋篇布局, 也充分表明广东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向现代化的农业强省迈进的决心。
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实现历史性跨越发展
广东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大力扶持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发展。1998年, 广东在全国率先实施农民购置农机财政补贴政策;2002年又率先出台并实施省人大《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议案》, 从2003年到2010年8年里省财政投入7亿元扶持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 并先后实施农村机电排灌建设、农田标准租赁经营建设和人工渔礁建设等议案, 不断提升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业界普遍认同, 广东的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特别是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自实施省人大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议案和国家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在政策的有力推动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 “十一五”期间广东省的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广东省农机装备总动力从2003年的1799万千瓦增加到2009年的2190万千瓦, 增长22%, 主要农机拥有量从207.4万台增加到267.5万台、增长29%。其中, 畜牧养殖机械1.5万台 (套) 、渔业机械61.3万台 (套) 、增氧机51.3万台, 均排全国第一位。具有广东特色的设施农业、园艺机械、畜牧和农产品加工机械发展迅速。农机装备应用水平快速提升。全省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从2003年的21.3%提高到2009年的48.6%, 广东的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进入了中级发展阶段, 并且年均提高4.6个百分点, 是1978年到2002年的27倍, 成为广东省历史上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2010年底达到52%, 超过“十一五”规划发展目标。全省水产养殖增氧机覆盖率由18%提高到73%, 水产养殖机械使用率达80%以上。
在政策拉动下, 广大农户购买、使用农业机械装备热情高涨。2003年以来中央和省级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达到8.6亿元, 累计补贴农机具35万多台 (套) , 受益农户20多万户。为了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到实处, 各级农业 (农机) 、财政部门上下联动, 密切配合, 制定实施了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目录和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建立健全专家评审和绩效评价制度, 加强监督管理和检查验收。广东省农业厅与各市农业局签订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管理责任书》, 建立了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监督员制度, 在全省聘请了58名监督员, 加强对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监督。据统计, 2003年以来, 通过中央和省财政购机补贴资金的投入, 带动农民直接投入近25亿元, 拉动社会投入近65亿元, 增加农机销售产值近10亿元, 有效地发挥了政策效应。
为增强发展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的基础支撑, 广东省着力建设农机科研推广、农机社会化服务、农机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三大体系”。“十一五”期间, 议案重点扶持广东省急需的水稻生产机械化、特色园艺农产品和畜禽生产机械化、农产品加工机械化等农机关键技术攻关, 开发了水稻收获和干燥、荔枝龙眼剥壳及产后加工、种猪智能测定、智能化母猪群养以及蔬菜、水果清洗分级包装等近百项农机关键技术和适用机具, 其中, 荔枝龙眼产后加工机械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这些成果被投入产业化经营, 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机推广机构建设增强, 以各级农业、农机、林业、水产推广机构为主体, 科研机构、生产企业、经销商、农机专业组织等共同组成的农机推广体系不断完善, 推广手段和能力不断增强。目前, 全省共建设80个区域性农机推广站、204个农机化示范基地, 累计举办了3000多场次农机现场演示会, 增强推广效率。同时抓好农机从业人员培训, 建立了省农机化培训中心。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据统计, 目前, 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达338个、农机户100万户、专业农机户16万户, 农机经营总收入达100亿元、比2003年增长53%。珠三角、东西两翼、山区建设了3个大型区域性农机专业市场, 建立了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农机化信息网络, 重点扶持了农业部9个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点、农机大户示范点和11个省级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点建设。全省渔业机械化社会服务体系逐步发展, 其中鱼塘清淤已形成了专业化服务队伍。农机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不断强化。建成了省农机鉴定检验检测中心, 建立了省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站和129个投诉点, 完善了农机质量投诉举报程序和管理制度。农机安全水平明显提高。建立了122个农机监理机构, 设立了一批农机驾驶考试培训基地, 开展了农机平安镇村建设, 2008年以来连续3年实现零死亡。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园艺生产机械化、畜牧养殖机械化和农产品加工机械化“四大工程”建设卓有成效。2003年以来, 广东省先后建设了204个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其中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8个, 省级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县30个;园艺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55个;畜牧养殖机械化示范基地62个;农产品加工机械化示范基地49个。以示范基地为载体, 大力开展农机化综合技术试验示范, 促进各类农机化技术集成配套应用, 示范带动各地农业机械化发展。据统计, 示范基地直接引导项目单位投入自筹资金超过8亿元, 辐射带动农民超过30万户。
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促进“三农”发展
广东省农业物质技术装备特别是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为做好“三农”工作、确保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预计广东省2010年农业增加值达2207亿元, 比上年增长4.5%, “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4.3%, 以占全国1.5%的耕地面积生产出占全国6%的农业增加值, 是全国农业效益最高的省份之一。粮食生产连续7年丰收,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7800元、增长13%, 连续两年高于GDP增速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速。黄华华省长指出, 广东省农业农村经济能有这样好的形势, 是与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兴农、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建设分不开的。
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的提升, 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稳定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以水稻种植为例, 水稻机插秧比人工抛秧可增加产量8%, 机收割比人工收割可减少损失5%, 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可以提高亩产量100斤左右。2003年以来, 广东省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从21.3%提高到48.6%, 相当于水稻种植面积增加57万亩, 产量增加8.2亿斤。渔业养殖机械等应用, 也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一组深水网箱养殖的产量相当于400亩鱼塘。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应用也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提高了农民收入。全国种粮大户、汕头市潮阳区农民马镇顺从1998年开始, 依靠农机从自家的承包土地做起, 逐步扩大经营规模, 现拥有各类农机55台套, 年种植水稻9400亩, 年产优质稻谷近万吨, 不仅个人致富还带动周边农户种粮致富。惠州市种粮大户钟振芳组织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 承包15万亩地种水稻, 不仅提高了自己基地生产效率, 还造福周边, 成为全国种粮标兵。现代农业装备的使用, 也使海纳公司的产业链从种植延伸到加工、肥料生产等多个领域, 并生产出保健米、有机米等绿色食品, 产品竞争力增强, 产值从50万元增加到1.8亿元。
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普遍应用降低了劳动强度, 释放出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据测算, 全省机插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 可节省35万个人工, 由此释放出来的农村劳动力可实现战略性转移, 进城务工经商等, 促进农民增收。湛江市的廉江吉水镇西莲塘村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以前, 每户至少有2~3个劳力在家耕种, 外出务工人员不足200人。农机合作社成立后, 全村解放转移劳动力700多人, 其中有400多人进厂打工, 有200多人到外地从事建筑等工作, 还有部分人外出经商, 全村每年增加工资性收入550多万元。农户们购置、应用农业机械装备的热情高涨, 带旺了农机工业、农机专业市场, 形成了农村消费新热点;也带动了农机推广、培训、作业、维修、金融等服务业的发展, 为农民创业、就业提供新的机遇, 2003年以来, 全省培训了40多万农机操作手和维修工等新型农民, 为农业、农村带来新气象。大型工程机械、大功率排灌设施等现代装备的广泛应用也有效增强了农业抗灾救灾能力, 最大限度减少了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并有利于加快救灾复产、重建家园。
力争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跃上新台阶
“十一五”期间, 广东省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快速发展,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也为下一阶段从更高起点上迈进奠定坚实基础。“十二五”时期, 是广东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时期。在即将开始“十二五”建设之际, 广东省政府召开全省提升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工作会议, 充分表明对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发展工作的高度重视, 也体现出提升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对广东农业未来发展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到提出推进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建设, 是广东省委、省政府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现实需求而进行的科学性战略调整。纵观世界农业现代化的历程, 一般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机械化、化学化、电气化、水利化;二是设施化、信息化、生物化。农业的设施化、信息化这几年在广东省大规模发展, 设施化成套的厂房设备、成套的大棚生产等在各市的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消费者推崇的“从源头到餐桌”, 就需由现代农业装备和信息化手段对农产品的产业链全过程进行严格质量控制来实现。传统意义的农业机械化对于现代农业已相对狭隘。广东省政府提出全面提升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 是广东省由农业大省向建现代农业强省的一个工作上的重大转变。要建现代农业强省, 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最好的手段就要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发展。
黄华华省长在会上明确,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广东省推进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建设工作, 要按照分类指导、重点突破、优化结构、协调发展的原则, 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 以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为动力, 以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为依托, 以建立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发展长效机制为保障, 全面提升广东省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作业水平、产业化水平和装备制造水平, 为建设现代农业强省提供有力支撑。力争到2015年, 全省农业装备总量大幅增加, 农机总动力达到2700万千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快推进, 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5%;水产养殖机械覆盖率达到80%以上;机电排灌能力明显增强, 排涝面积和灌溉面积明显增加;园艺和经济作物栽培、畜牧养殖、水产养殖以及农产品加工等关键环节的技术装备有新突破;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在坚定信心迈向未来目标之时, 不容忽视的是, 广东省要全面提升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全省的农业装备整体水平还不高, 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较浙江、江苏等兄弟省份差距还较大。发展也不平衡。珠三角地区较其他欠发达地区的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高, 全省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较特色农业经济作物与园艺产业的机械化快。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能力有待加强, 公共服务能力也有待提高等。这些都与广东省作为经济强省不相匹配, 与农业发展和农民需求不相适应。
为此, 黄华华省长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门要提高认识,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切实增强提升广东省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突出抓好五个方面工作:一要全面提升农业物质技术装备综合水平。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重点突破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积极推进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加快现代渔业技术装备建设, 全面提升畜牧业集约化技术装备水平。二要增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农业物质装备关键技术创新, 创新研发机制, 提升农业装备制造水平。三要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全面提高水利基础设施装备水平, 加强现代标准农田建设, 加强标准鱼塘建设, 着力提高林业技术装备水平。四要切实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大基层农机推广基础设施投入, 建立完善分工协作、服务到位的多元化农机推广体系, 扶持建设一批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示范社。五要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建设保障。加大对扶持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发展的投入, 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加强统筹协调, 形成推进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建设的合力。
农业强省建设论文 篇3
一、促进了农业科技推广方式的转变
一是多媒体成为农民学用技术的新亮点。近年来,围绕“实际、实用、实效”,各地把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增产增收快,节本、省工、省力等轻简技术和农业高效模式摄制成农业科教片,内容涵盖种植、畜牧、水产养殖、农业机械、农村能源、农村经济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等六大类行业。每年出版发行农业科技光盘2.7万多片,年均有40万人次通过播放光盘接受培训,农民按需求对着光盘看技术、学技术、掌握技术,科学种养能力明显提高。
二是多媒体成为农业企业推广科技新途径。多媒体资源在技术开发上更比分散经营有优势,有推广价值。如武汉庆发禾盛种业有限公司、国宝桥米、武汉桂子米业等知名品牌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几年来,积极与农业音像制品单位合作,开发农业多媒体资源,承办及建设相应行业专业媒体网站或板块,将产品原料标准、生产标准、收购及精加工标准、原料配方标准、企业技术服务标准及模式,摄制成片并出版发行,用于培训原产地农民和企业员工,让农民和员工熟练掌握农业技术、产业销售信息、价格信息,为企业争取了更多的订单,实现了规模和效益的双丰收。
三是多媒体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近几年来,围绕测土配方施肥、设施农业、无公害农业生产、畜禽水产生态养殖、沼气综合利用共摄制300多项适用技术,通过转化成可视的多媒体推广到户、应用到田;一大批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摄制成片,并以《湖北高效模式电视系列片》的形式集成出版发行,推介到农家书屋,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起了短、平、快的作用。
二、成片质量不断提升
近年来,湖北省农业科教多媒体资源建设喜见成效,佳作不少。2010年,在全省第九届党员教育电视片暨远程教育教材课件观摩评比中,省农业厅报送的四部农业科教电视作品全部获奖,其中《优质有机稻生产技术》、《巴西菇栽培技术》、《优质柑橘栽培技术》、《雷竹栽培技术》分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2010年,送评的《泥鳅人工养殖技术》、《魔芋高产栽培技术》、《秋马铃薯稻田免耕全程栽培技术》、《双孢菇大棚生产技术》等农业实用技术片在省委组织部电教片课件评比中再次获得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这些佳作成为推广现代农业技术的新载体。
三、推动了现代农业远程教育的发展
一是构建了农业远程教育系统平台。从2007年,湖北省农广校建设开通了 “湖北农业远程教育网”(http://www.nong828.com/)。到目前为止,已开通17个市州的农业远程视频会议终端,23个市县二级平台,终端接收点1000多个;制作的在线视频农业技术类节目1868部、总共4366集、2440小时;专家资源库拥有农业类专家208人,建成至今,已汇聚三农博客博主960名,发表农业科技类博文8562篇;每个月制作上载信息6000条左右;月均IP访问量4万左右、日均PV浏览量20万左右;农业热点专题报道14个;农业网站综合排名保持前十位,成为湖北省推广宣传和普及农业技术重要支撑点。
二是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创办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2009-2010年,借助国家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从中安排了10个县,共计873名基层农技员,按照省农业厅意见,省农广校依托湖北农业远程教育平台,开展基层农技员知识更新远程教育培训试点。目前,开设专业类型已扩大到8个,必修课共40门、150个课时,选修课40门,为此专门制作了100个视频课件,并为每门课建立配套题库,实现了在线视频学习、在线考试、在线答疑、在线教学反馈、实践指导、论文答辩等一站式教学管理及服务。农技员通过培训,不仅提高了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指导能力,还达到了闲时学习、农忙实践、学践结合、随时咨询的教学目标。这在湖北省是首创,得到农业部、省农业厅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广东文化强省建设·讲稿 篇4
文化发展对于一个国家与民族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人美文化发展进程中,有着自身独特的魅力,传承文化、发展文化在我国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今天我们重新强调文化的重要性,意义非凡。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是文化?文化只是唱歌跳舞吗?文化只发生在音乐厅和博物馆里吗?文化只是艺术家、文学家、学者等少数精英的事情吗?文化是余兴消遣或是有钱有闲之余的奢侈品吗?世界上有关文化的定义达200多种,比较权威定义源于《大英百科全书》引用的美国专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的《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一书 :文化是指人类生产或创造的,而后传给其他人,特别是传给下一代人的每一件物品、习惯、观念、制度、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
文化不仅在内容上是多样的,形式上也是。无论古代文化还是现代文化,精英文化还是大众文化,官方文化还是民间文化,都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如广东的戏剧有:粤剧、潮剧、汉剧、采茶剧、客家山歌等,粤剧、潮剧、汉剧三种流行最广、影响最大、观众最多。
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科学命题。7年前,中央确定广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启动了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序幕。2010年8月,汪洋书记正式发出“动员令”,广东出台《关于加快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实施意见》,首次提出在未来5到10年内大力建成“文化强省”。
文化发展对于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任务一个国家随着综合国力的增长、振兴经济,其对自身文化竞争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所以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说:“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一、广东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意义
汪洋书记指出:经济腾飞、社会进步、地区崛起,需要文化自觉和文化准备。如果没有雄厚的文化软实力作支撑,我省就会在未来的竞中丧失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难以持续,社会发展将难以和谐,科学发展也就难以实现。
(一)经济一体化的需要
文化在社会进步与发展中始终担当向导和推动的重任。欧洲地区的崛起,就与文艺复兴有很大关系。再看我国,康乾盛世时期,经济总量接近世界的三分之一,后来国力衰败,究其原因,就是拒绝外来先进的文化及科技。
所谓的经济一体化是指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其特点表现为:“
1、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与促进;
2、文化与科技紧密联系;
3、文化软实力影响不断加强;
4、文化具有反经济周期调节作用。”因而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必然是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需要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以及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任务,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的战略要求。
文化创新是转变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方式,也将成为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创新是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形式。文化创新能够培养各种文化形态的价值,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当今世界进入了一个精神生产为主导的历史阶段,物质产品的提升不能离开科学技术,更不能离开先进的设计理念和人文理念,这些都是文化范畴。
2009年7月10日,广东省委省政府联合发出《关于加快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实施意见》,宣告2002年提出的“文化大省”的目标已经实现,未来5到10年内,广东要大力建成“文化强省”。
一般而言,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社会就进入了文化消费时代,而珠三角地区的人均GDP逼近1万美元。
优化结构上:
文化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生活离不开它,优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也离不开它。
扩大消费上:
文化产业是少数几个总供给还远远不能满足总需求的朝阳产业之一。特别是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之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明显增加。
一般而言,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社会就进入了文化消费时代,而珠三角地区的人均GDP逼近1万美元。
综观全国,现阶段文化消费总量为7000亿元左右,增长空间巨大。
放眼全球,据有“世界创意产业之父”约翰·霍金斯估算,2020年全球核心创意产业市场达到8万亿美元。
增加就业上:
文化产业投入的是智力资源,产出的是知识产权,不需要更多的厂房和土地就能名创造很多的就业机会。
(三)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用“四个更加”来提醒全党全国人民要增强文化改革发展的紧迫感。这就是:
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增加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
当前,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现,谁占领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拥有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赢得主动。目前,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与我国的国力地位、经济地位很不相称,我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们的文化软实力远远没有达到这个地位。经济领域的一些大企业已跻身世界五百强,而文化企业却没有一个进入世界五百强,拿不出一个名扬世界的品牌。广东省是中国出口贸易大省,然而在结构上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相对处于价值链高端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力所占份额很少,总体上处于逆差状态
(四)是建设幸福广东的需要
“幸福广东”正在成为广东全省上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热词。广东省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把“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作为未来5年各项工作的核心。更多关注和保障民生,成为广东各级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五)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广东人均GDP超7000美元,文化消费将出现倍增态势。根据广东省统计局统计,2011年广东地区GDP突破5万亿人民币,达到5.3万亿,人均GDP为50500元,按年均汇率折算达7819美元。
汪洋书记有一段特别精辟的论述,广东下一步要“富而崇文”。他引经据典说,当年孔子到卫国,弟子冉求教如何治国,孔子说,先富之,再教之。面对唯GDP论发展模式带来的“社会病”,唯金钱论的社会价值观的沦丧,文化的发展成了一剂良药。
二、《广东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概述
今后10年,是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文化竞争和文化与经济加速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凝聚民族精神、提升公民素养、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推进文化建设,实现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转变。
(一)指导思想
1、弘扬时代精神的迫切要求。广东省加强文化强省建设,必须要紧紧把握“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时代文化精神,以更深刻的认知、更开阔的思路、更有效的政策、更得力的措施,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2、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先进文化必须要把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放在首要的位置,通过文化创新与文化产业改革推动广东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而提高广东省整体的文化发展水平,达到广东文化形象提升、文化局限消失、文化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
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途径。构建文化强省,最终要实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形成文化事业强、文化产业强、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强、文化形象好的文化优势,为广东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派头兵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方针原则
1、坚持以人文本。
2、坚持协调发展。
3、坚持全民参与。
4、坚持“双百”方针。
5、坚持开放创新。
(三)战略定位与总体布局
1、新定位彰显文化自觉。
2、明确了文化强省的战略定位。
3、确立了文化强省建设的思路和重点。
4、完善了文化强省建设的政策措施。
5、坚定了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四)发展目标
1、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
2、切实加快文化建设的软硬件建设进程。
3、构建具有特色现代文化产业链。
三、广东文化强省建设的途径
(一)培育提高公民素养,提升广东新形象
广东省进行文化强省建设,就必须要注重广东人文精神的培育,提升广东思想理论研究与创新水平,积极打造广东文艺精品,提升全民文化艺术修养,从而构建和谐文明的幸福家园。
小悦悦事件
2011年10月13日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2岁的小悦悦被车两次碾过,18名路人路过视而不见,漠然离去,最后被拾荒阿姨施以援手,引起了网络上的广泛议论。
10月20日,汪洋书记在省委常委会上说:“要认真反思出现悲剧的根源,要用‘良知的尖刀’来解剖我们身上的丑陋,要忍着揭开疮疤刮骨疗毒的疼痛,唤起全社会的警醒和行动,在公共参与下创造一种扬善惩恶的制度条件和社会环境,努力减少和避免小悦悦类似悲剧在广东再次发生。”
2009年1月12日,广东省举行文艺精品创作项目签约仪式暨全省文艺工作会议,会议中向15个文艺精品创作单位代表颁发《文艺精品创作项目委托书》。
为广州环海集团郑帅原创制作的动漫电影《南海公主》海报。故事内容以海上丝绸之路为核心,通过“南海号”沉船船主女儿小飞鱼跨越千年时空,拯救南海神鱼,打破南海封锁的故事,体现了广东沿海丰富的海洋文化以及南海跨越千年的海丝文化。
(二)构建广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向基层延伸,加快文化产业基础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胡锦涛
完善广东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推进广东重大标志性文化工程建设 实施广东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 增强广东基层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 实施广东岭南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三)促进广东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富有的发达国家越来越多意识到文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广东,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之一,并在全省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充分发挥了战略带动和牵引作用。
(四)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建设文化强省的前提和关键是文化人才。文化的竞争说到底是文化人才的竞争,现实社会中,文化人才是一个地区或一座城市文化的灵魂和支撑。只要在文化人才队伍上形成优势,文化生产、经营、管理和发展上就有可能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绝对优势。
1、构建广东文化人才基地。
2、大力培养广东文化领军人物和专业人才。
3、大力引进高端文化人才。
4、建立完善科学的广东文化人才激励评价制度。
四、电白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思考1:电白文化的表现?
以改革创新力推文化强省建设 篇5
方新海 郭明玉
2012年第10期 ——文化建设
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推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创了文化改革发展的崭新局面,为进一步实现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
按照中央“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巩固提高、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总要求,我省紧紧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扎实推进改革,顺利完成各项既定任务,文化改革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大突破。在去年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我省及武汉、襄阳、黄石等12个市州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称号,获奖数量、获奖面均居全国前列,跨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第一方阵。
1、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基本完成。着眼于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全省图书、电子音像出版单位和新华书店,省直电影制作和发行放映单位,市县67家电影公司和34家电影院,全部完成转企改制。全省100家国有文艺院团按要求如期完成改革任务。非时政类报刊第一批70家改制任务全部完成,第二批12家改制工作已启动。全省有136种报刊转企。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湖北日报》、《长江日报》分别组建发行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剥离经营性资产,授权湖北日报楚天传媒(集团)公司经营。省广电推进制播分离改革,湖北广播电视台依法设立,省级广电宣传经营两分开顺利实施。
2、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不断深化。全省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事业单位普遍推行“三项制度改革”,实施员工聘用制、岗位责任制和绩效工资制,引入竞争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了内在活力,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
3、有线电视网络整合顺利实现全省一网。武汉地区历史性地实现省市有线电视同城同网和电视节目互传,市州县按期完成广电网络剥离和分公司挂牌任务,全省广电网络实现经营管理层面上的整合,全部并入省网,初步达到“全省一网、全程全网、垂直管理、三级贯通”的目标。
4、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全面完成。全省17个市州、林区、直管市和74个县(市)全部组建成立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建立起统一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人员、编制、经费全部到位。全省电影行政管理职能调整划转顺利完成,各级文化部门承担的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和市场监管等职责划入各级广电部门。
5、文化宏观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全省文化、广电、新闻出版部门大力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实现管办分离,行政管理职能进一步转变,更好地履行起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按照省委决定,省委宣传部正式设立省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与产业发展办公室,对省属国有经营性文化资产监管进行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积极探索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的国有文化管理体制。
二、文化产业发展实现大幅度提升
改革是为了发展,改革的成效最终要以发展的成果来体现和检验。在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度、全方位推进基础上,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多点开花、捷报频传,呈现出健康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和新支撑。
1、市场主体茁壮成长。我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双效”为目标,在报纸期刊、出版发行、印刷复制、电影放映、广电传媒、数字传输、网络服务、版权交易、游戏动漫、文娱演艺等多个领域,精心组建、培育和打造了一大批国有、民营文化领军企业和企业集团,成为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的行业支柱和重要支撑。着力引进了大连万达、柏斯琴行、华侨城集团、香港名店街集团、香港冠云集团、深圳雅图集团等一批重量级的文化战略投资者。文化企业上市实现零的突破。长江出版传媒、湖北广电网络借壳重组上市先后获批,知音传媒集团、江通动画筹备上市取得重大进展,标志着我省文化产业进入到更高的发展阶段。我省越来越多的龙头和骨干文化企业正借助政策利好和资本力量做大做强,实现了快速扩张和跨越式发展。
2、核心板块增速加快。2011年全省新闻出版业总产值391亿元,同比增长21%;广播电视总收入51.23亿元,同比增长5.48%;电影票房5.76亿元,同比增长35%,位居中部第一;动漫产业总产值26.8亿元,同比增长67.5%,进入第一方阵;出口文化产品10.2亿美元,同比增长30.5倍,出口值跃居中部第一;全年输出图书版权506种,引进版权228种,首次实现版权输出大于版权引进。
3、品牌培育成绩卓著。着力实施文化精品名牌战略,从537种报刊中成功培育出《楚天都市报》、《特别关注》、《新周报》、《知音》、《知音漫客》、《新传奇》、《大家文摘报》、《小学生天地》、《初中生天地》、《情感读本》等“十大百万报刊”品牌,在全国报刊界独一无二,被中央领导誉为“湖北现象”。湖北京剧、武汉杂技、银兴院线、垄上频道、江通动画等文化品牌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扩大。重点打造的长江出版传媒、长江广电传媒、长江垄上传媒、长江电影集团等“长江系”文化品牌,正成为我省新兴文化品牌方阵。
4、园区建设方兴未艾。我省依托特色资源优势,以打造新型文化业态为方向,建成了华中出版物流产业园、楚天传媒产业园、知音文化产业园、传奇文化产业园、武汉光谷创意产业基地、东湖欢乐谷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成功争取到华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武汉东湖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华中国家版权交易中心等三
块“金字招牌”落户湖北。文化产业园区正在发挥强劲的积聚效应和孵化作用,推动着新兴文化产业集群快速崛起。
5、项目招商硕果累累。通过先后组织举办湖北省文化产业项目签约会、湖北文化产业招商博览会、香港文化产业项目招商、鄂台文化创意产业合作交流会等文化招商活动,以及每年组团参加深圳文博会,策划推出重点文化项目1000多个,成功签约300多个,签约金额1000多亿元,取得各大银行金融授信1500多亿元,全省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三、推进文化改革跨越发展的几个特点
近年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将文化改革发展摆在全局工作中的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科学发展考评体系,可以说重视程度空前、采取措施空前、推进力度空前。具体来看,主要体现出“四高”特点:
1、高规格加强组织领导。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文化体制改革作为一项重大工程进行安排部署。主要领导同志以及省直各部门高层次、高密度、高强度地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工作。省长亲自担任省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协调解决了许多困难和问题。全省上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文化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2、高效率出台配套政策。针对文化改革发展中出现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我省一方面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政策,一方面根据实际不断进行政策创新。近年来连续出台《湖北省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指导目录》、《关于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湖北省扶持优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意见》、《关于省直文化事业转制单位及其职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意见》、《关于湖北省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关于规范文化产权交易管理促进湖北华中文化产权交易所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政策。配套政策从社会投资、财政扶持、金融信贷、社会保障、税收优惠、工商管理、产权交易等多方面,为推动我省文化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3、高质量抓好督办落实。根据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文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工作专班,采取“挂图作战”、“责任到人”、“目标倒逼”等机制推动改革,编发多期《文化体制改革督办通报》,对改革进展情况进行排序、打分,充分调动了各地各部门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省委督查室把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列为重点督查任务,建立督查制度、考核制度和通报制度,定期进行检查督办,专题下发多期督办通报,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
4、高密度开展媒体宣传。为营造有利于文化改革发展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组织省内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举办新闻发布会,或全面或分专题介绍我省文化改革发展的整体进展和重大突破,通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聚焦报道我省的做法和取得的经验,在全省上下引起广泛关注,形成普遍共识,推动掀起克难奋进、比学赶超、百舸争流的文化改革发展工作热潮。
四、在新的起点上奋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省第十次党代会开启了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新征程。省委书记李鸿忠在大会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奋力推进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湖北文化改革发展迎来了新的黄金发展机遇期。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奋发有为,大有作为。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全面实施《湖北省“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坚定不移地把文化改革发展继续向前推进,努力谱写文化强省建设的新篇章。
1、着力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围绕加快建立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目标,在巩固拓展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全面深入推进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改善宏观管理。一是如期完成我省非时政类报刊第二批改革任务,不断完善转制文化企业的运营机制,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步伐,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努力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二是推动市、州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在确保党管媒体、党管干部、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宣传与经营相对分开”的有效途径。三是深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继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实行绩效工资,建立健全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四是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加快转变职能,进一步理顺文化行政主体与文化综合执法机构的关系,更好地实现以管理促发展促繁荣。继续探索完善我省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建立科学考评体系,确保正确经营方向、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着力健全文化服务体系。围绕构建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创新工作思路,改进服务方式,更好地保障全省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一是积极完善投入保障机制。把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与改进投入方式结合起来,通过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以奖代补等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效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城乡公共文化建设。二是深入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继续做好流动舞台车、电影放映车、图书配送车等工作,继续抓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等重大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三是加快推进全省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共文化阵地免费向社会开放,大力组织开展公益性、群众性文化活动。
3、着力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围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坚持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路子,推动我省文化产业规模实力迅速壮大、质量效益显著提升。一是推进文化资源整合。把转企改制与兼并重组结合起来,推动全省文化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积极支持湖北日报传媒集团、长江出版传媒股份公司、省广电网络股份公司、长江广电传媒集团、省演艺集团、知音传媒集团、长江电影集团等优势文化企业跨区域、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发展。大力扶持改制到位、条件成熟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储备一批
后备上市文化企业。二是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深入实施文化科技创新工程,借助武汉东湖示范基地这个国家级平台,着力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积极推进文化资源、生产、传播数字化,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网络视听、动漫游戏、文化装备制造等新兴文化业态,不断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三是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发挥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区域专业市场的主导辐射作用,加强其他城市的文化产品、服务、要素市场建设,规范文化产权交易,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努力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4、着力完善文化配套政策。围绕建立更加有利于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配套政策体系,抓紧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文件,不断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和改革扶持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引导、激励和支撑作用。在用足用好国家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制定我省配套政策,尽快完善财政投入、社会捐赠、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用地审批、投融资、出口贸易、产权保护等重要内容,为我省文化改革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
农业强省建设论文 篇6
聂辰席
文化既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直接关系民生幸福;既直接贡献于经济增长,又对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在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新阶段,尤其需要充分运用我省文化资源激发精神力量,为推动科学发展、加速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党的十七大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推进文化建设,我省文化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文化事业产业取得长足发展。省委七届六次全会和省两会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鲜明提出“十二五”时期努力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宏伟目标。不久前召开的全省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又进一步对今后五年的文化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并强调河北要发展、要振兴,必须构筑起强大的文化力量,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文化的重要作用。
河北文化遗存众多、文化资源丰富、文化积淀深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目标,必须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普及中提高,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系统梳理文化脉系,倾力打造“红色太行、壮美长城、诚义燕赵、神韵京畿、弄潮渤海”五大文化品牌,把河北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进一步推动河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红色太行:英雄河北的文化血脉
-核心元素: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129师司令部旧址、李大钊纪念馆、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前南峪抗大旧址、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处等。
□文化内涵:革命文化
巍巍太行是一座革命的大山,是河北的文化血脉和标志性符号。我省境内太行山区分布着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前南峪抗大旧址、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处等全国知名的革命圣地或遗址。在风雨如磐的年代,我们党领导人民军队和太行儿女同仇敌忾、浴血奋战,谱写了中华民族救国图存的光辉篇章。革命圣地西柏坡是中共中央进入北平前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党中央和毛主席曾在这里指挥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举行全国土地会议,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的光辉论断,谋划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红色太行,还流传着狼牙山五壮士、野火春风斗古城、地道战等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在国家和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太行儿女展现出了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太行精神,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着眼激发人们爱党爱国、建设河北的热情,近年来我省立足弘扬革命传统、传播太行精神,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建、管、用并举,积极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特别是对位于太行山区域的西柏坡纪念馆、129师司令部旧址、冉庄地道战纪念馆和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等进行了规划建设和改陈布展,极大增强了教育基地的吸引力感染力。以各级教育基地为依托,以重大节庆、纪念日为契机,组织开展了教育基地巡学、共建共育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积极推进教育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有力促进了广大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充分运用红色太行资源开展新中国成立60周年宣传教育,组织爱国歌曲大家唱、“双百”人物评选学习宣传等活动。以“红色太行”为题材加强文艺精品创作生产,举办大型文艺晚会《魅力河北·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推出电影《谁主沉浮》、交响乐《柏坡交响》、电视剧《为了新中国前进》、电视纪录片《毛泽东1949》等系列重点作品,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
进一步打造提升“红色太行”文化品牌,一是坚持以“红色太行”为主线,串连起几大革命圣地,辅之以沿途各个革命旧址,大力发展太行山红色旅游,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把我们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史、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可歌可泣的光荣史牢牢凝固在河北大地上,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心坎里。二是继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不断丰富教育内容,提升展示、讲解和服务水平。按照统筹规划、连点成片的思路,推进教育基地及其周边的配套设施建设,精心打造一批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集群。当前要重点推进“大西柏坡”建设,做好中央部委旧址修复工作,为发展红色旅游提供更加丰富、更具感染力的教育资源。三是走规模化、集群化发展之路,整体设计、系统打造,倾力构建太行山文化产业带,培育和发展山区特色文化产业,促进老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高老区人民生活水平。四是以弘扬太行精神为主要内容推进精品创作生产,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新中国成立65周年等重大活动,突出抓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生产,使相关作品成系列、扩影响,成为开展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载体,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和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壮美长城:古老中国的文化象征
-核心元素:老龙头、山海关、姜女庙、喜峰口、潘家口水下长城、金山岭、鸡鸣驿、大境门等。
□文化内涵:爱国文化
万里长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承载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和智慧,渗透着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最好历史见证。
河北是长城途经最长、保存最完好、建筑最具代表性的省份,境内长城长达2000多公里。世人普遍认可明长城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的说法,而万里长城的入海口就是我省秦皇岛老龙头。素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称的山海关地区流传着中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孟姜女哭长城以及戚继光练兵抗倭等历史故事。秦皇岛抚宁县长城素有“天然长城博物馆”之美誉,是明长城的精华。张家口“大好河山”大境门,是万里长城上独一无二的“门”。位于承德滦平县境内的金山岭长城保存完整、奇峻壮美,更是明长城的典型代表。中央电视台每晚新闻联播片头长城画面就取自这里。河北省长城沿线,底蕴深厚、风光雄奇、故事众多、文化独特。
长城是一座深厚的文化富矿,需要我们不断挖掘、展示和宣传,大力弘扬长城文化体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将其转化为人们做好各项实际工作的内在动力。近年来,我省完成了长城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全面展示长城的历史与文化、长城建筑的结构与布局、历史上发生在长城内外的重大军事活动,以及长城沿线分布的历史名胜、人文景观,堪称中国长城的“百科全书”。实施了山海关长城修复工程,作为长城保护工程中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被誉为长城维修保护工作的典范。加大长城沿线重要文物古迹的保护力度,实施了鸡鸣驿文化遗产保护等工程。包括商业、文化、宗教三方面建设内容的张家口标志性建筑———长城大境门综合改造工程正在加紧推进。举办山海关国际长城节、中华龙抬头文化旅游节等多项大型节庆活动,推出以电视剧《大境门》等为代表的一批反映长城历史文化的文艺作品,有效扩大了长城文化的影响力。
进一步打造提升“壮美长城”文化品牌,一是扎实做好长城文物遗产维护和相关产业发展工作。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保护好、利用好与长城相关的文物古迹和遗迹遗址,发掘整理涉及长城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进古城旧区保护开发,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使长城修复维护工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二是深入发掘长城文化的当代价值。在做好保护工作的基础上,加强长城文化的理论研究,特别要注重把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着眼新的实践发展,注入新的时代精神,不断丰富拓展长城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彰显长城文化的现实价值和持久魅力。三是充分发挥长城文化的教育功能。利用长城宝贵的文化资源,深化拓展思想教育内容,开发系列文化产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大力发展长城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吸引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参观游览,激发热爱祖国、建设河北的动力和热情。诚义燕赵:人文河北的历史源头
-核心元素:阳原县泥河湾遗址、涿鹿县三祖圣地、磁山遗址、易县燕下都、邯郸赵王城、中山国遗址、涿州三义宫、正定古城、永年广府古城等。
□文化内涵:根脉文化
河北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张家口阳原县泥河湾被世人誉为“东方人类的故乡”,这里有距今约200万年前人类进餐的遗迹,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人类起源地。千古文明开涿鹿、合符文化定中华。涿鹿较完整地保存了黄帝城、炎帝营、蚩尤寨、釜山等20多处华夏三大始祖的遗址遗迹。在涞水与易县交界的洪崖山上有后土黄帝庙、黄帝崖、轩辕洞等,相传是黄帝祭祀远祖、后人祭祀黄帝的场所;被称为中国古代音乐“活化石”的涞水县南高洛音乐会,相传是黄帝祭祀音乐的传承。位于邯郸武安的磁山文化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突破,是早期中华文明的典型代表和历史见证。春秋战国时期,河北境内燕、赵双雄并峙,还有号称“战国第八雄”的中山国。在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上,分布着丛台赵王城、邺城遗址、广府古城、古中山国遗址、正定古城、定州汉中山国都、燕下都、涿州三义宫等古都古城遗址,真实记录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足迹;散落着河北梆子、评剧、吴桥杂技、蔚县剪纸、武强年画、衡水内画、曲阳石雕、井陉拉花、冀东皮影等文化艺术瑰宝,生动演绎着燕赵历史文化的不朽传奇。
“诚义燕赵”是河北文化的根脉,是人文河北的源头。无论是燕人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歌,还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中国改革之先河,廉颇蔺相如外敌当前摒私欲存大义的将相和,无论是中山以千乘之国在七雄虎视中不甘平庸、奋发有为的无畏气概,还是流传民间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常山赵子龙忠心事主,都在中国历史上脍炙人口。“燕赵”这一称谓直观体现着河北的历史,也凝结出了仁厚诚朴、重信尚义、慷慨忠勇的人文精神底蕴。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为悼念冀东杨十三烈士亲拟挽联“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对我辈特增担荷,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于先生尤见典型”,就是燕赵文化的生动写照。燕赵文化所特有的忧患意识、牺牲精神和进取品质,已经深深融入河北历史文化的根脉之中。
为再现“诚义燕赵”的文化意蕴和魅力,近年来我省深入挖掘、系统梳理燕赵文化资源,不断深化燕赵历史文化研究,推出一大批研究成果。切实加强燕赵历史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和利用,建设了磁州窑、邢窑等一批主题博物馆,启动了永年广府、正定古城保护开发工程,全面加快古城风貌恢复进程,打造古城文化品牌。围绕弘扬燕赵文化中的忠诚大义精神,推出“唐山十三义士”等一批先进典型,创作推出了一系列历史和现实题材的戏剧、影视剧等文艺作品,出版了多部反映燕赵历史文化的图书。秉承“诚义”优良传统,着眼新的实践要求,广泛开展“城镇面貌大变样、市民素质大提升”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诚信河北”建设,提升了社会文明程度。同时,引导推动各市县结合各自历史底蕴,彰显地域风格,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文化活动和精品,以多种形式传播和弘扬河北人执著、忠义、慷慨的良好形象,优化了河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人文环境。
进一步打造提升“诚义燕赵”文化品牌,一是加强资源保护。大力实施燕赵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开发工程,深入推进古中山国遗址公园建设、永年广府古城保护整治与文化旅游开发、正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开发、大名县“宋府明城”保护开发等项目建设,深入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保护。认真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动非遗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传播基地和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基地建设。二是用好科技力量。深入实施“数字化引领、结构化升级”工程,充分运用数字、网络等新技术研究、修缮、保护文化遗产,大力发展文化新兴业态,推进宣传文化展示方法创新,情景再现传统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开发丰富多彩的数字和网络文化产品,增强参与性、互动性、体验性和趣味性,帮助人们深入了解体验燕赵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三是开展宣传教育。在继承弘扬传统燕赵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赋予其时代特色内涵,在全社会广泛传扬。深入推进我省“文化名人名品名栏目”建设,推出一批体现燕赵文化特色、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精品力作,培育催生具有燕赵风骨的文艺现象、文艺形式和文艺流派。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标志性文化设施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体现“诚义燕赵”的历史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深入推进“共铸诚信”活动,推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意识,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使“诚义”精神化为全省干部群众更加自觉的道德认同,变为促进河北科学发展更加强大的文化力量。神韵京畿:护城河畔的文化之春
-核心元素:直隶总督署、承德避暑山庄、遵化清东陵、易县清西陵、张北县元中都遗址、宣化钟鼓楼、义和团廊坊大捷等。
□文化内涵:畿辅文化
河北环绕北京,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首都“护城河”。元、明、清时期,河北一直为畿辅之地,地位十分显赫。“元代三大都”之一的元中都在张北,清代直隶总督统管京津冀衙署在保定,第二政治中心在承德,清朝皇家陵寝东陵、西陵分别在遵化和易县。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和清东(西)陵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同时,北洋军阀时期、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河北省会在京、津、保、石之间曾经数次变迁,这种大交流大融合使河北文化呈现出浓郁的京畿色彩。
着眼充分发挥“神韵京畿”文化优势,彰显服务北京、发展河北的良好形象,近几年我省主动承接京津文化辐射,打造区域文化产业增长极,重点建设了保定亿万泰动漫基地、石家庄动漫基地、吴桥世界杂技博览园、曲阳雕刻艺术城等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实施了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修缮维护等一系列重大文物保护工程,大力发展环京津文化休闲旅游。聚焦“京畿之地·希望河北”加强对外宣传,成功开展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宣传河北工作,在北京、上海、台湾等地开展河北文化集中展演和交流,连续组织“百家媒体看河北”、“全国重点网络媒体河北行”等活动,推出6个版本的河北形象宣传片,在加拿大、美国等国家举办“河北文化周”,有效扩大了河北文化的影响力。当前,河北正在充分利用环首都地缘人文优势,着力打造体制、政策、服务和综合环境梯度差,增创科学发展的新优势。借力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加快推动河北文化建设,正在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进一步打造提升“神韵京畿”文化品牌,一是推进环首都文化产业带建设。深入挖掘环首都有关地区的特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准确定位、科学规划,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名片。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休闲旅游、体育健身、印装和物流、文化娱乐及演艺、文化产品及销售、动漫游戏、民俗节庆及会展等产业,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组团式、集约化发展。二是突出抓好相关重大项目建设。突出大型主题文化公园和休闲度假基地建设,重点建设河北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打造北方文化创意产业“硅谷”;建设“梦廊坊·杂技谷”项目,打造京津文化旅游第一站,形成世界级杂技文化产业基地;深入推进承德“鼎盛王朝”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推出大型实景演出《康熙大帝》。三是继续深化以“京畿神韵”为主题的河北文化外宣活动。进一步打开视野,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深化与省外和国外媒体的合作,积极参与区域性、全国性和国际性的重大活动,提高对外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在国内突出京津沪等一线城市,在境外突出与河北开展合作的重点国家和地区,继续深入开展河北文化集中展演活动,不断提高我省的知名度美誉度。
弄潮渤海:崛起的海洋文明
-核心元素:秦皇岛港、京唐港、曹妃甸港、黄骅港、北戴河、黄金海岸等。
□文化内涵:开放文化
河北外环渤海,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沿海省份,海洋文明是助推河北腾飞的重要引擎。河北环渤海地区有著名的中国近代工业摇篮———唐山,有始建于1898年的目前世界最大煤炭输出港和散货港———秦皇岛港,还有京唐港、曹妃甸港和黄骅港等系列综合性大港。特别是唐山,现代工业文明底蕴深厚,在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桶机制水泥、第一座机械化矿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和第一件卫生瓷,唐山人在废墟上重建家园的抗震精神更令世人瞩目。渤海岸边还有北戴河、黄金海岸等众多旅游胜地,文化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沿海经济隆起带建设,临港产业发展明显提速,近代工业文明迸发出新的活力,为我省文化建设注入了新内涵、提供了新支点、开辟了新领域。
围绕提升河北“弄潮渤海”的文化形象,引导全省干部群众进一步打开解放思想这个“总阀门”,发挥环渤海区位优势,以开放的视野推动各项工作改革创新,近年来我省组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宣传教育等系列活动,选树了一批解放思想、创新工作、开放发展的先进典型,进一步坚定了全省干部群众建设沿海强省的信心和决心。充分挖掘沿海和近现代工业文明资源,启动了河北(唐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了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一期和秦皇岛玻璃博物馆等项目,有力促进了我省临港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走在全国前列”目标,增强了文化发展活力,展示了河北作为沿海省份所应有的敢于创新、勇于突破的气概。推出电影《唐山大地震》,创国产电影多项票房纪录,扩大了渤海明珠唐山的影响;创排《海上生明月》等大型实景演出,彰显了山海龙岛秦皇岛的开放气度;办好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沧州分会场)、中国沧州国际武术节等重大文化活动,展示了沧州从大运河走向渤海湾的宏大气魄。
进一步打造提升“弄潮渤海”文化品牌,一是着力构建沿海海洋文化产业带。建设现代产业展示体验文化集群,大力发展旅游度假、杂技武术、创意设计、道具生产、广告会展等产业,探索推进开滦中国矿业文化旅游发展产业园、唐人主题公园、北戴河创意文化产业园、纪晓岚文化产业园、大运河文化产业园等项目。二是谋划推出系列文化精品。借鉴电影《唐山大地震》成功经验,围绕彰显河北的沿海开放形象,不断打造有影响力的影视剧、舞台剧和实景演出。特别注重河北现代工业文明和改革开放题材的精品创作,提升沿海地区的文化品位,充分展现河北的海洋文明。三是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立足服务全省对外开放大局,建立健全宣传文化与商务、外办等部门的协作机制,推动河北文化“走出去”。积极培育外向型文化出口企业,支持我省文化企业在境外投资兴办文化企业。四是大力开展舆论宣传。充分展示我省沿海经济隆起带的新举措新成效,引导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和开放意识,抓住用好环渤海地区加速崛起的难得机遇,向开放要发展、向开放要转变、向开放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海洋的胸怀构建我省内外融通的开放发展新格局,使河北真正成为宜居宜业的投资热土和创业福地。
打造提升以上五大特色文化品牌,必须注重顶层设计、规划先行,始终站在产业链、价值链和艺术链的高端,运用世界眼光、开放思维和市场方法,高起点规划设计,大力度改革创新;注重资源整合、亮点聚合,在优化资源配置中形成整体合力,在凸显比较优势中聚焦重点、打造亮点,加强各地各有关部门协作联动,实现资源共享、互惠多赢;注重项目带动、务实推进,树立现代理念,组织专业策划,全面提高文化项目的谋划、包装、运作、融资、实施水平,深入运用“五式工作法”,推动文化品牌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注重营造环境、浓厚氛围,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组织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研究,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实践活动,在全省上下努力营造关注“五大品牌”、发展“五大品牌”的良好环境。通过以上“四个注重”,进一步打响五大特色文化品牌,加快推进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步伐,为推动河北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十二五”宏伟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彰显特色 集中优势 倾力打造“五大文化品牌”
国家最新出台的“十二五”规划中首次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提倡“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在国家新的战略高度上,文化产业在这样一个宏观经济环境之下必将开始一轮新的增长。河北省也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举措,2010年3月8日,河北省政府出台了《河北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0—2015年)》,这是河北省第一个由省政府发布的文化产业规划。规划明确了未来5年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确定了30个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使得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有了新引擎。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聂辰席于2011年年初发表《打造五大特色品牌 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指出河北文化遗存众多、文化资源丰富、文化积淀深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目标,必须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普及中提高,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系统梳理文化脉系,倾力打造“红色太行、壮美长城、诚义燕赵、神韵京畿、弄潮渤海”五大文化品牌,把河北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进一步推动河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011年6月28日下午,由河北省委宣传部主办的“河北省五大文化品牌展”在省博物馆开幕,展览面积近800平方米,展示了近年来我省围绕“红色太行”、“壮美长城”、“诚义燕赵”、“神韵京畿”、“弄潮渤海”五大文化品牌的文艺精品创作和文化事业产业发展情况所取得的成就。“红色太行、壮美长城、诚义燕赵、神韵京畿、弄潮渤海”五大文化品牌植根于燕赵文化深厚的底蕴和鲜明的脉系,特色鲜明,凸显区域优势,其核心元素依次彰显了革命文化、爱国文化、根脉文化、畿辅文化和开放文化等河北文化的精神内涵: 文化品牌一 红色太行:英雄河北的文化血脉
-核心元素: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129师司令部旧址、李大钊纪念馆、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前南峪抗大旧址、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处等。
□文化内涵:革命文化
文化品牌二 壮美长城:古老中国的文化象征
-核心元素:老龙头、山海关、姜女庙、喜峰口、潘家口水下长城、金山岭、鸡鸣驿、大境门等。
□文化内涵:爱国文化
文化品牌三 诚义燕赵:人文河北的历史源头-核心元素:阳原县泥河湾遗址、涿鹿县三祖圣地、磁山遗址、易县燕下都、邯郸赵王城、中山国遗址、涿州三义宫、正定古城、永年广府古城等。
□文化内涵:根脉文化
文化品牌四 神韵京畿:护城河畔的文化之春
-核心元素:直隶总督署、承德避暑山庄、遵化清东陵、易县清西陵、张北县元中都遗址、宣化钟鼓楼、义和团廊坊大捷等。
□文化内涵:畿辅文化
文化品牌五 弄潮渤海:崛起的海洋文明
-核心元素:秦皇岛港、京唐港、曹妃甸港、黄骅港、北戴河、黄金海岸等。
□文化内涵:开放文化
如上所述,结合河北自然地理与历史人文因素,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准确定位,科学规划,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名片,以“五大文化品牌”为着力点,倾力彰显河北文化整体魅力;找准区域比较优势,构建“五大文化品牌”特色文化产业聚集区,壮大区域文化产业,活跃文化产业发展全局,是河北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强化举措,努力开辟文化产业发展新境界的又一新战略。
如何打造提升河北五大特色文化品牌,聂辰席同志提出“四个注重”:第一,必须注重顶层设计、规划先行,始终站在产业链、价值链和艺术链的高端,运用世界眼光、开放思维和市场方法,高起点规划设计,大力度改革创新;第二,注重资源整合、亮点聚合,在优化资源配置中形成整体合力,在凸显比较优势中聚焦重点、打造亮点,加强各地各有关部门协作联动,实现资源共享、互惠多赢;第三,注重项目带动、务实推进,树立现代理念,组织专业策划,全面提高文化项目的谋划、包装、运作、融资、实施水平,深入运用“五式工作法”,推动文化品牌建设工作落到实处;第四,注重营造环境、浓厚氛围,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组织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研究,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实践活动,在全省上下努力营造关注“五大品牌”、发展“五大品牌”的良好环境。文化品牌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特色名片。我省倾力打造五大文化特色品牌,是中央和省委对文化产业高度重视、强力推进的结果,是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日益旺盛、品位不断提高的结果,同时也是与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条件基础深厚、要素支撑有力密不可分的。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我省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系统梳理文化脉系,浓缩燕赵文化精髓,弘扬历史人文精神,彰显自然地理特色,集中区域优势,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进一步打响五大特色文化品牌,这对于加快推进我省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步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将为推动河北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十二五”宏伟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京畿之地,希望河北,上演着古老文明与现代文化的传承;在历史所承载的文化血脉里,燕赵大地将在百花齐放中迎来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抓住文化的“魂”
文化建设既离不开形,更离不“魂”,尤其是文化品牌的建设,更需要有“魂”来提升。近年来,河北省按照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提升了河北的文化软实力。尤其是五大文化品牌建设,提升了河北文化的魅力、扩大了河北文化的张力、增强河北文化的影响力。
河北省梳理河北文化脉系,提出打造“红色太行、壮美长城、诚义燕赵、神韵京畿、弄潮渤海”五大文化品牌, 将丰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亮丽的文化形象。
河北省境内太行山区有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赤岸129师司令部旧址、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等知名革命圣地,河北省大力发展太行山红色旅游,继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倾力构建沿太行山文化带,打造提升“红色太行”文化品牌,长城是古老中国的文化象征,河北是长城途经最长、保存最完好、建筑最具代表性的省份。做好长城文物遗产维护和相关产业发展工作,深入发掘长城文化的当代价值,充分发挥长城文化的教育功能,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打造提升“壮美长城”文化品牌。
“诚义燕赵”是河北文化的根脉,是人文河北的源头,具体体现为仁厚诚朴、重信尚义、慷慨忠勇的精神底蕴。打造提升这一文化品牌,就要加强燕赵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挖掘燕赵文化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赋予其时代特色,培育催生具有燕赵风骨的文艺精品和文化旅游产业集群。
“神韵京畿”文化品牌,显示了河北与京津的唇齿与共关系,为利用好“梯度差”、实现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创造积极的文化氛围和心理条件。打造提升这一品牌,需要充分利用地缘人文优势推进环首都文化产业带建设,抓好相关重大项目建设,搞好文化外宣活动。打造提升“弄潮渤海”文化品牌,要谋划推出系列文化精品,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展现沿海经济发展隆起带和河北沿海的优越地理位置、独特的产业优势和改革开放意识,向世界展示河北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
如何才能建设江苏体育强省 篇7
目前江苏省的面积约为10万平方千米,人口总数约7800万,GDP约4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7000美元左右,达到韩国水平。江苏省行政区划分为13个省辖市,68个县(区、市)。江苏省位于长江山角洲发达地区、城市带,应促进省、市、县的协调发展。
体育强省是指各省结合本省的条件,大力鼓励发展体育事业,努力打造成为“体育强省”的目标。
江苏省体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总体目标:到2015年,建成体育强省,有条件的地区实现体育基本现代化,10个省辖市建成体育强市,90%以上的县(市、区)建成体育强县(市、区),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服务江苏“两个率先”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体育需求,推动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主要指标: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业余训练,体育产业,体育竞赛,体育科教,体育人才,运动员保障,体育设施,体育社团,体育信息化。为了尽快达到这些目标,我们应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充分认识办好青奥会、加快体育强省建设的重要意义
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大力发展体育事业,是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不仅对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而且对拉动经济增长,推进国际交往与合作,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重大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逐渐成为人民群众的第一生活要素,体育的健身功能和娱乐功能就愈益凸现出其不可替代性。全省各级体育部门因势利导,认真组织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亲民、便民、利民”为基本思路,全面实施“小康健身工程”。
青奥会旨在聚集世界范围内所有的具有天赋的青年运动员,参赛选手的年龄应在14周岁到18周岁之间,以组织一项具有高度竞技水平的赛事。此外,还应该在奥林匹克精神方面成为一项具有教育意义的项目,让青年们从运动中收获健康的生活方式。
当中国南京获得了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承办权后,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表示,南京申办成功,将促进中国青少年体育运动的提高和发展。青奥会是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之后国内又一个大型综合赛事。筹办好青奥会,对于集中展示我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成果,进一步加快体育事业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将为全面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难得机遇和新的动力。
全省各级各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体育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规划,把举办青奥会作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作为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的重大机遇,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体育热情和健身意识,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把举办青奥会作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体育运动的开展和体育精神的弘扬,增强人民群众的自豪感和凝聚力,进一步提高文明素质;把举办青奥会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机遇,充分利用所蕴含的多元效应,千方百计地扩大内需,促进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发挥经济发展助推器作用,为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作出重大贡献。
2.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把青奥会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青奥会的目标包括:将全世界的青年运动员们都集合起来,并为他们而欢庆;用一种独特而有力的方式来推广奥林匹克精神;以一种创新的形式激发关于奥林匹克精神和社会挑战的教育和讨论;在节日般融洽欢快的气氛中分享世界各地的文化;向世界各地的不同青年团体推广奥林匹克精神;在年轻人之间提升体育运动意识和参与感;在奥林匹克发展运动中成为一个创新的平台;成为能代表国际最高运动水平的赛事之一。
青奥会是国际奥委会最新创办的体育盛会,它为全世界的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竞技和交流的平台。青年奥运会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强调学习和文化教育,强调互动和交流,这两个方面都是新的,对所有人而言都是全新的。
在赛前谈及中国代表团的任务时,刘鹏曾强调,相比于成绩和奖牌,我们更关心的是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这才是青奥会的真谛。
国际奥委会包下所有代表团的旅费与住宿费,并限制代表团人数,即参加个人项目人数不能超过70人。同时,“节俭办赛”的倡议,使得青奥会的举办城市不必新建场馆,也不要求提供和奥运会相同的功能区域及相等的服务。这些措施令青奥会规模稳定,办赛门槛降低,举办城市经济压力减小。
青奥会期间,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希望青奥会成为一项长久存在的运动会。他自己心里可能也没有底,究竟他一手发起的青奥会有多少生命力。
青奥会需要足够资金的支持。青奥会期间,国际奥委会极力维护运动会纯洁的本性,无论罗格还是奥运会执行主任费利都反复强调,青奥会是一个理念,而不是“商标”,它绝对不是“商业运动会”。但全世界的运动会无论是繁荣还是衰败,都离不开一个“钱”字,没有资金,就谈不上运作赛事,青奥会也不例外。
目前青奥会的困难是,虽然来头大,可名声不够响。新加坡青奥会组委会主席黄思绵说,作为一个新的概念,青奥会不为人所熟知,因此市场开发初始阶段遇到不少挑战。根据组委会的数据,新加坡青奥会的预算合19亿元人民币,现金、实物、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本土赞助一共价值约3亿元人民币,政府出了大头。
我省应该大力实施青奥会经济带动战略,加快服务业包括旅游、金融、商贸、通讯、文化和体育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弘扬体育精神,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要切实加强对筹办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总体协调,进一步完善指挥保障体系。成立江苏省筹办青奥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加强协调,定期就筹办工作中的重大事项作出安排部署。下设各工作组要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制,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明确专人、专门处事做好筹办和保障工作。
3. 以举办青奥会为契机,加快推进体育强省建设
加快推进体育强省建设,是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抓住举办青奥会的重大机遇,推进体育强省建设迈出新的步伐。
3.1 明确目标任务。
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群众体育的发展要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为中心,坚持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重点抓好学校体育和业余训练。学校体育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积极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加强体育传统项目教育的工作。此外,还要积极发展少数民族、老年人、残疾人体育活动。全面推行《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和《中国成人体质测定标准》,广泛推动群众体育活动的发展。
3.2 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不断增强体育自身的造血功能,以弥补体育经费的不足。
加快建设以体育服务业为重点、多业并举的体育产业体系。以体育健身俱乐部为重点,大力发展健身服务业。推动体育赛事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全方位开发,着力培育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加强体育场馆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不断提高场馆综合效益。加强体育潜在商业价值资源开发,把无形资产推向市场。省、市、县 (市、区) 要健全完善体育彩票销售网络,不断扩大销售规模。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体育非企业单位,支持创办符合条件的职业、半职业和群众性体育俱乐部。
3.3 加强党和政府对体育强省建设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建设体育强省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各级财政要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逐步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保证体育事业经费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加。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体育强省建设的统筹规划和协调指导。
全省各级各部门要以胡锦涛同志为领导,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认识发展体育事业的重大意义,团结拼搏,勇创一流,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不断开创体育强省建设的新局面,重视体育、关心体育、支持体育,形成一股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的合力,为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志欣, 石淑梅, 赵昀光.建设沿海体育强省初探[J].社会科学论坛, 2008, 2:153-155.
[2]马跃明, 宋剑波.激情演绎“体育强省”之梦[J].浙江日报, 2007, 10:54-55.
[3]周丽萍, 田雨普.“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研究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0, 1:103-105.
[4]易剑东.历程.动因.理念:建设体育强国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 2009, 8:6-8.
福建文化强省建设研究 篇8
关键词:文化生态;文化强省建设;多元共存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127-02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不仅提出了中国梦的重大战略思想,也从实现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战略部署,其中包括推进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从2007年中央设立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来,福建开始了文化建设的热潮。2014年福建省文化厅提出要围绕文化中心工作,提升全省文化工作者文明素质,强化文化强省战略,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要实现这些新目标,良好的文化生态支撑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内外文化生态研究理路
文化生态学发端于美国,它是借助生态学的方法来研究文化现象而产生的概念。国外关于文化生态的研究主要呈现两方面特征:一方面,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主要从文化人类学视阈出发,侧重于探索文化与自然环境间的互动关系,代表人物朱利安?斯图尔德,代表作《文化变迁理论》;另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后,系统理论被引入文化生态学,文化环境尤其是信息环境被纳入文化生态宏观环境,以拉帕波特和艾伦为主要代表。至此,国外文化生态的研究已渐趋成熟,影响力不断增强,其研究面也持续覆盖到许多学科。
目前我国关于文化生态的考察还不成熟,还没有出现相关文化生态的专门性著作,唯有数篇有关文化生态的论文见诸于期刊。从文化生态研究内容上看,国外研究多以文化人类学为视角,我国从文化哲学视角上给予关注,只是研究比较零散。国内学者对于文化生态概念的阐释有两种倾向,一种偏重于生态学解释,另一种偏重于文化学解释。本文比較赞同从文化人类学视角的诠释,正如管宁所言:“所谓文化生态,是指就某一区域范围中,受某种文化特质的影响,文化的五个构成因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所呈现出的具有明显地域性特征的现实人文状况,这种现实人文状况具有一定的动态性、过程性和导向性,并影响该地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走向。”[1]13国内文化生态学尚处于发展中,偏重于研究具体问题,忽视了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完善。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文化生态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保障,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价值支撑。
二、文化生态分析框架下的福建文化现状
(一)福建文化生态概述
福建作为中国文化的亚文化圈,是璀璨的中华文化的代表性区域之一。文化生态的状况与其相应的文化土壤密切相关。首先,福建特殊的地理环境对文化生态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福建地僻东南一隅的较低纬度的亚热带地区,濒海多山。福建西北面是武夷山脉,它将福建和江西、浙江、北方中原各地相隔断,使福建文化融入独特的地理因素。就福建陆地领域而论,呈现两方面明显特征:一是山地多、丘陵多、平原少;二是境内水系稠密且十分发育。福建水系密度较大,多数水系发源于本省,以一省据有一相对完整独立的水系单位,这在我国较为少见。这些独特的地理环境,给福建文化的发展历程烙上鲜明的印记。其次,福建文化丰富的源流、独特的演化进程、碎状性的文化布局使福建文化生态呈现多元共生、兼容并蓄的特征。从源流上看,正如何绵山对闽文化的研究,福建文化的形成融入了古越文化、中原文化、宗教文化、海外文化、台湾文化、邻域文化等诸文化因子[2]-19,使得福建文化呈现巨大的融摄力与兼容性。从历史文化传承看,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变迁中,福建文化大体经历了四大阶段:一是秦汉以前的闽越文化阶段;二是汉至唐末、五代时期,闽越文化进入与外来汉文化的融合阶段;三是宋元明清时期闽学文化为主流的阶段。从现状布局上看,福建文化的重要因子如:闽中三山文化、闽西客家文化、闽南海洋文化等,尽管出现渐趋加强交融的现象,但文化的地域性特征仍很明显,这给福建文化生态注入多向度的文化合力。
(二)福建文化生态建设的困境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确立和实施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任务,提出了“服务海西、文化强省”之战略思想,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但福建文化生态建设仍存有以下困难:在宏观层面上,文化生态建设的不平衡性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发展存在不平衡;精神文化发展不平衡;在经济发展上,沿海与山区存在不平衡。从中观上看,文化生态也面临失衡危机:一是福建文化生态多样性频遭威胁,西方文化正入侵、蚕食着福建的地方性、区域性文化;二是文化垃圾污染加剧。从微观上看,对福建文化生态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民间文化生态保护意识不强;法规还不够健全;保护内容不够完整,对原生态文化保护的深度不够。以上种种因素,对福建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消极影响,也影响福建文化强省的建设。
三、文化生态分析框架下的福建文化强省建设路径探索
文化生态视野下的福建文化强省建设既是美好的愿景,更是发端于现实的奋斗。我们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基本精神,认真研究本省文化生态建设现状,借力我省所拥有的文化生态优势,认真探索福建文化生态建设路径。
(一)夯实福建文化生态建设的政策保障
政策是维系文化生态发展的强力保障。福建文化生态建设政策体系的锚定必须以当前国家宏观叙事为背景,遵循文化生态发展的内生规律,为福建文化生态系统的和谐互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一是培植福建文化生态建设的主体,大力发挥文化生态建设中的基层组织作用,尊重民众的文化主体地位,引导与鼓励各级各类社会文化组织的发展。二是健全福建文化生态建设的法制体系。完善闽文化生态政策的法制体系。建设福建文化强省,得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完善立法体系,提高立法效率。三是夯实福建文化生态政策的道德根基。道德是文化生态的重要内容,是文化生态发展应遵循的伦理规范。进行福建文化生态建设,就应该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发挥道德的调节功能与自律作用。四是培育福建文化生态政策的执行机制。福建文化生态政策的关键环节在于指导实践,并将文化生态建设的内涵转换为生存智慧,其政策执行机制的健全程度直接关乎能否将文化生态建设的具体措施落到实处。
(二)坚持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的平衡性
总体平衡是文化生态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若文化系统内部要素出现错位与失调,将对整个区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消极影响。从福建文化生态的总体现状可以看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精神文化自身构成、沿海与山区等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调,这是导致福建文化生态系统失衡、与现代文化理念有所背离的主要症结之一。这一症结致使物质文化缺乏精神内涵,使物质产品和物质生活的精神品位難以提升,精神文化削弱了对物质文化的促进作用,致使陷入恶性循环。因而,在坚持二者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充分利用现代交往方式,主动与国际接轨,纳入全球经济秩序,有选择地吸收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进行适度改造,另一方面还要努力实现消费文化与公益文化的协调发展。
(三)确立文化主体的文化生态意识,重构文化生态发展格局
文化生态意识关涉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我们应当通过对闽文化资源的适度、科学开发,既满足民众主体的文化需求又保持文化生态的可持续性,并通过加强文化教育、加大文化资源宣传力度、建立利益表达机制,提升闽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意识。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原因、文化生态的失衡、意识形态领域的博弈,致使闽文化也存在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三者分制格局失衡的局面,影响了闽文化生态的健康生长和理性建构。因此,首先要培育“兼容整合机制”,进行主导文化、精英文化的“大众化”以及大众文化的“文化化”,实现“三类文化”的和谐统一。其次,要培育“和而不同机制”,让三种文化相融互动、融合共生,实现闽文化生态的张力与平衡的统一。最后,要培育“探讨争鸣机制”,因为文化的多样性必然催生文化的摩擦与碰撞,争鸣与探赜是福建文化生态发展的重要动力,和谐的文化就得实现文化活力与秩序的统一,这是我省文化生态生存的根基和重构闽文化生态格局的逻辑起点[3]104-105。
(四)净化文化发展的社会空间,营造良性文化生态氛围
创新文化生态、保持文化生态的平衡性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闽文化生态出现各种文化之间与各种文化的内部性的不和谐因素,对闽文化生态发展与福建文化强省建设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应净化闽文化生态发展的社会空间,加强省际合作与国际合作,在文化生态面临危机问题上尽快达成共识: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打破文化垄断,提倡各种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努力消除各种文化关系间的不和谐因素;在面对西方文化的肆意扩张,我省对外来文化应持批判吸收的态度,加强文化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坚决消除对民众精神造成毒害和对社会造成污染的黄色文化、毒品文化、邪教文化等垃圾文化,营造良性的文化生态氛围;抢救正受到侵蚀的福建民族文化,培植适合福建民族文化发展的文化生态体系,弘扬福建文化生态中的优势,使福建以鲜活的文化形象、独具一格的文化特质、多元化的文化风格、博深的文化内涵彰显福建文化强省形象。
参考文献:
〔1〕管宁.福建文化生态与软环境建设研究[M].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3.
〔2〕何绵山.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农业强省建设论文】推荐阅读:
加快开放强省建设08-14
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05-11
加快开放强省建设学习心得08-29
推进文化强省战略开创浙江文化建设新局面07-15
文化强省10-28
旅游经济强省07-14
人力资源强省06-23
高等教育强省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