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四步教学法的认识

2024-08-17

我对四步教学法的认识(精选10篇)

我对四步教学法的认识 篇1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至今已经走过30多年历程;从现在起到新中国成立1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算来大约也是30多年。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改革将如何拓展中国道路,我们又该怎样激发改革动力?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从履新不到一个月就去“得风气之先”的广东考察,宣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擘画改革新蓝图、吹响改革集结号,党的以来,以同志为的党中央站在全局和历史的高度,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布局,实现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重大突破,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思想。如果说,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改革,用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改革,就是党的以来深化改革最鲜明的特征。党的改革方略步入一个全新高度,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境界。

论方向,“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辙”;论目标,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论思路,要坚持“战略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和创新思维”;说关系,要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讲落实,要“正确推进改革、准确推进改革、有序推进改革、协调推进改革”……干净利索的思路,逻辑缜密的阐述,体大思精的布局,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让中国新一轮改革方向明确、路径清晰。在被视为“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的,改革呈现加快推进之势,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的80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中央有关部门还完成了108项改革任务,共出台370条改革举措……数量之多、频率之高、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正化为新一轮改革声势夺人的大潮。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梳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根本在“改革”,关键在“深化”,重点在“全面”。体现在认识论上,就是坚持系统思维,强调不能以偏概全、不能片面理解。比如,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顾此失彼、断章取义。比如,既要讲“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也要讲“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要讲如何分好“蛋糕”,也要讲如何做大“蛋糕”。归根到底,全面深化改革是立足国家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进行部署的,对党和人民事业有利的,对最广大人民有利的,对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有利的,该改的就要坚定不移改。

“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体现在方法论上,就是要“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充分考虑各项改革举措之间的关联性、耦合性,努力做到眼前和长远相统筹、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减少阻力。同时,也要立足全局抓大事,善于抓住“牛鼻子”,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作为突破口,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集中发力,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

茫茫九脉流中国,纵横当有凌云笔。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改革循着从易到难、从局部到全局、从增量到存量的顺序展开。今天的改革,遇到的困难就像一筐螃蟹,抓起一个又牵起另一个,必须全面启动;涉及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环环相扣,需要顶层设计。与过去相比,今天的改革既呼唤坚定果敢的行动、百折不回的信念,也呼唤全面系统的认识论、攻坚克难的方法论。关于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论断,有“冲破思想观念障碍,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的勇气,有“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决心,有“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坚韧,有“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的气魄,针对的是当今中国的基本国情和时代特点,直面的是改革深水区攻坚期的特殊阶段,回应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要求,彰显了当代共产党人执着的改革品格、鲜明的改革气质、奋发的改革精神。今天的改革,不只为了应对挑战,更是为了把握机遇;不只为了短期目标,更是为了图之长远;不只是时代要求,更是历史责任。全面深化改革要塑造的,是一个更有实力引领时代的社会主义中国。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审视,改革既是驱动力,也是凝聚力;既是方法路径,也是精神内核。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革是贯穿始终的不变逻辑,也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具体历史实践。对于全面依法治国,改革是齐头并进的姊妹篇,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全面依法治国也需要深化改革。对于全面从严治党,改革是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根本途径,党的领导则是实现改革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把全面深化改革放在“四个全面”中去定位,放在历史和现实的坐标中去把握,我们才能深刻理解为何新一轮改革要在各个领域统筹推进,为何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现在我们干的是中国几千年来从未干过的事。这场改革不仅影响中国,而且会影响世界”。回望改革历程,话音犹在耳畔。在千帆竞发的时代洪流中,认真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布局,最大范围凝聚改革力量,最大程度增强改革信心,我们将再次向世界宣示:中国共产党人的激情和梦想长存、决心和勇气仍在,全面深化改革必将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不竭动力。

我对四步教学法的认识 篇2

我国自90年代引入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以来, 幼儿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时至今日, 我们仍在继续研究蒙氏教育教学理念, 在许多幼儿教育活动中都渗透蒙氏教育思想和方法, 可见蒙氏教育思想对于我们影响之深远。 那么蒙氏教学法的精髓是什么呢?

蒙氏教学法体现的是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理念, 强调要尊重儿童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步调, 因材施教, 不搞一刀切式的教育。 通过一些有准备的环境设计和教具操作, 让幼儿主动认识与了解外部世界, 自然成长, 构建完善的人格。 蒙台梭利教育法是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及潜能开发的优秀教育模式。 那么如何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更好地实施蒙氏教学法呢?

一、了解儿童认识外部世界的规律

根据蒙台梭利的研究, 儿童成长过程中有几个重要时期:首先, 她认为人类发展过程中有两个胚胎期:一个是在母体内生长发育的过程, 可称为“生理的胚胎期”;另一个则是人类独有的“心理 (精神) 胚胎期” (0-3岁) , 这个时期是人类心理活动产生与发展的最重要时期。

其次, 婴幼儿具有一种下意识的、不自觉的感受能力与特殊的鉴别力, 称为“吸收心理”。 儿童具有无意识地吸收环境而形成的特定的质的能力, 就好比海绵遇到水一样, 会主动吸收。 因此, 各种本地文化传统、风土人情、方言等都会无意识地成为个体心理品质的一部分, 每个人都具有这种吸收性机能。

再次, 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也有着与动物生理发展中类似的“环境敏感期”现象。 如果儿童不能在敏感期从事协调的活动, 或者说缺乏适宜的环境, 儿童就会永远失去这个自然取胜的机会。 蒙台梭利还试图区分儿童不同心理的敏感期:感觉的敏感期 (2到5岁) 、秩序的敏感期 (1岁到4岁) 、细节的敏感期 (2岁到5岁) 、语言的敏感期 (2月到8岁) 、手的动作敏感期 (1.5岁到3岁) 、行走动作敏感期 (1岁到6岁) 。

最后, 蒙台梭利将儿童心理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0-6岁) , 分为心理胚胎期 (0-3岁) 和个性形成期 (3-6岁) 。 在0-3岁心理胚胎期, 儿童主要借助吸收力适应生活, 无意识地感受周围的环境。 3-6岁个性形成期是儿童心理从无意识向有意识发展的转折阶段, 此阶段的儿童继续充实和发展3岁前的各种能力并予以有意识的加工, 儿童独特的个性色彩在不同生长环境与内在本能的交融中形成。 第二阶段 (6-12岁) , 是儿童增长学识与艺术才能, 有意识地学习时期。 这一阶段的儿童心理已有很大的稳定性, 开始具有抽象思维能力, 产生道德意识与责任感。 第三阶段 (12-18岁) , 儿童进入青春期, 有自己的理想, 产生爱国和荣誉感。

幼儿教师如果正确认识和理解蒙台梭利关于幼儿的吸收性心智和心理敏感期的表现, 把握好这种自然赋予幼儿的生命助力, 就能帮助孩子更完美地成长。 为此, 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要做到:

1.尊重幼儿为有能力的个体。 幼儿是具有天生学习能力的人, 他们会寻着自然的成长法则, 不断使自己成长为“更有能力”的个体。

2.细心观察敏感期的出现。 每个孩子敏感期的出现都不完全相同。 因此, 幼儿教师必须以客观的态度, 细心观察孩子的内在需求和个别特征。

3.布置丰富的学习环境。 当观察到孩子某项敏感期出现时, 应尽力为孩子创造一个满足他成长需求的环境。

4.尊重幼儿的成长步调, 鼓励幼儿自由探索。 当幼儿获得尊重与信赖后, 就会在环境中自由探索和尝试。

5. 适时协助而不干预。 当幼儿热衷于有兴趣的事物时, “应放手让幼儿自己做”, 避免干预, 但要适时予以协助指导。

二、为儿童创设有准备的环境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既不是单纯的内部成熟, 又不是环境、教育的直接产物, 而是儿童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是“通过探索环境时所获得的经验从而实现的”。 蒙台梭利肯定, 创造良好的环境, 采取正确的教育措施, 及早进行教育, 丰富儿童的经验, 可以改变和防止智力落后的现象。

什么是有准备的环境? 有准备的环境是一个符合儿童需要的真实环境; 是一个供给儿童身心发展所需的活动练习的环境;是一个充满爱、营养、快乐与便利的环境。 儿童唯有通过如此环境才能达成工作的能力, 形成真正自己、建构自己、成为人。

“有准备的环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物质环境;二是人文环境。 物质环境主要指蒙台梭利教具、各种符合儿童尺寸的室内设施及教师自制的各种材料; 人文环境主要指各种有价值的人类文化遗产。

蒙台梭利为“儿童之家”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有一个较大的花园, 学生可自由进出;轻巧的桌椅, 4岁儿童便能随意搬动;教室里放有长排矮柜, 儿童可任意取用放在里面的各种教具。 这样的环境创造明显是服务于儿童的自由活动的。

因此,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 幼儿教师要关注环境的教育功能, 重视学习区的建设和材料的投放, 提供一个足以让儿童自由选择、自由活动、自主学习的环境。

现在的幼儿园都比较重视环境的布置与作用, 在幼儿园活动室内, 我们可以看到针对不同幼儿的年龄及兴趣爱好而设置的各种区域活动角, 比如绘本阅读区、娃娃家、数字游戏区、卫生站、超市区、面包房、科学区、益智区、小花铺、手工区、表演坊等, 让幼儿自由选择、自由探索。 在课程游戏化的今天, 我们还可以看到针对幼儿特点而设计的户外活动场地:沙池、种植园、植物角、油漆区、模拟建筑区、模拟超市区、模拟厨房区、搬运区、攀爬架、平衡木、模拟驾校等, 都是为了再现日常生活场景, 让儿童亲身感受和体验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各种问题, 学会生存、学会生活, 并在快乐尝试中健康成长。 所有这些环境的设置都不是随心所欲的, 都是要经过精心设计的。 教师在准备环境时, 要考虑到以下因素:

1.适合儿童的节奏与步调。 儿童以其特有的步调感知世界, 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准备环境。 要让儿童各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进度选择教材、教具, 并自行操作, 只有这样, 才能激发儿童的内在动机, 同时使教具与儿童的敏感期相配合, 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2.安全感的保障。 例如给幼儿用的椅子, 应避免用夹层的, 因为幼儿还无法控制重量, 一不小心就容易被夹伤, 最好是固定型的;陈设的架子要稳固;门要钉牢等, 都是事先必须细想周虑的。 当孩子的身体感到危险时, 教师要用温柔、 鼓励的眼神关爱孩子, 才能使他们自由、 奔放地行动。

3.可自由活动的场所和用具。比如让儿童持续接触东西— ——收集、分解、移动、转动、变换位置等可自由活动的用具和场所, 因为儿童必须依靠运动表现其人格, 尤其是他们的内心, 一定要与运动相结合, 才能够充分获得发展。

4.环境的美感。 美对儿童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儿童最初的活动欲是因美引起的。 所以在儿童周围的物品, 不论颜色、光泽、形状都必须具有美的感觉。

5.有限制的材料投放。 儿童的周围不可有太多的教材或活动的东西。 太多的东西反而使儿童的精神散乱迷惑, 不知该选择何种教材或从事何种活动, 以至于不能将精神集中在对象物上。

6.有秩序感的活动。 有秩序, 并不只是说每样东西都有条不紊, 而是更进一步地指陈设的顺序, 都经过考量过小孩的接受程度、需要, 使用上以是否能够方便而言。 因为秩序对幼儿的意义重大, 幼儿会在有秩序的环境中容易经由 “自己的观察”, 找出自身之外物与物及自己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借以促增心智的吸收。 同时, 有秩序、爱整洁的习性, 都是经由美好的环境而培养的, 儿童的秩序感以两岁为高峰。

三、让儿童充分“工作”

蒙台梭利认为“幼儿的学习就是工作”, 当儿童全神投入自己选择的“工作”时, 他们会表现出极度的欢娱、平和和宁静, 这个时候纪律和秩序建立起来。 幼儿阶段是一个形成、创造与建构的时期, 唯有通过工作才能逐渐形成各种运作的能力而成为人。 人类智力发展由认知而来, 认知则通过感官与外界环境的互动积累而来, 而手正是感官的最敏感的触角, 也是与环境互动的最频繁的媒介。 手是人类的第二个脑, 工作是人性的特征。 通过工作可解决人性的偏差 (依赖、懒惰、任性、胆小等) , 使孩子从无秩序到秩序、从被动到主动、从依赖到独立。 儿童在工作中得到满足, 体现人生价值, 同时训练手眼协调, 借助四肢活动使人格、智能、体能都得以发展。

我们现在提倡的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与蒙台梭利的让幼儿“工作”的理念是非常吻合的, 比如在幼儿教育活动中, 让幼儿自己穿衣、打饭、搬运、组装玩具、摆放家具、经营超市、建造房舍、栽培植物、喂养动物、组织活动等, 都是为了培养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及独立自主的能力, 因为能够独立专注于自己世界内活动的儿童, 才能真正在下一个阶段的成人世界中活动。

四、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的作用

蒙台梭利学校里儿童以自我教育为主, 在教育活动中, 儿童是主体、是中心, 教师是儿童活动的观察员和指导员。 蒙台梭利说:“应用我的方法, 教师应该观察得多而教得少;教师的作用在于指导儿童的心理活动和身体发展。 基于这一点, 我把教师的名称改为指导员。 ”

根据蒙台梭利的观点, 合格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第一, 细心的观察者。 在幼儿活动中, 教师要全身心地专注幼儿的一举一动, 观察幼儿的不同表现, 发现儿童各自不同的特点及各自不同的潜能, 以及需要何种帮助, 了解各个儿童的内心世界, 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 形成科学的观察方法和研究方法, 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与研究水平。

第二, 灵敏的指导者。 教师要给儿童提供活动的环境及进行作业的教具;为不会使用材料的儿童提供示范行为;在儿童的自主活动中提供指导、帮助;保持教室的纪律和秩序, 制止不良行为。 教师的作用是适时协助而不干预, 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 具备语言、艺术、健康、科学、社会等各方面的知识, 才能给幼儿以科学的指导。

第三, 积极的沟通员。 沟通技能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幼儿教师既要懂得如何与幼儿沟通, 让幼儿信任与爱戴, 又要懂得如何与家长及生活的社区联系沟通, 因为家庭与社区都是儿童的社会环境, 并占据儿童生活的大半, 对儿童的成长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幼儿教师要做好这方面的沟通, 消除幼儿成长环境中的消极因素, 让幼儿园、家庭、社区共同做好幼儿的教育工作。

做到以上三点, 教师必须在课前进行大量的准备和设计活动, 让活动能调动所有幼儿的积极性与参与度, 这样才能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教师才能更好地进行观察和研究, 这种教学理念和方法正是我们现在在实施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我对《草原》的认识及教学 篇3

课堂之上,我主要是抓住“美”这一条线索来展开教学,做到扣情导读。

一、欣赏草原的美景,和作者一起呼吸草原上清新的空气

在教学中,我先是让学生听读,使学生初步感觉到草原的美丽,然后,我出示主要问题“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草原的美丽?”在这个问题引领下,学生展开探究性阅读,从而感受到草原美在天空,美在一碧千里,美在羊群,美在骏马。

在感受到了草原的美丽之后,我接着向学生抛出第二个探讨性的问题:“作者是怎样来写草原的美丽的呢?”以此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样几点:第一,细腻的描写,作者借助于细腻的笔触对草原的美景进行了详尽的描摹;第二,借助比喻、移情于物的手法,表现了草原上动物的灵性,作者的感情也因此表现得巧妙、淋漓;第三,作者直抒胸臆,直接展露自己的心理活动,陶醉、愉悦、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在进行完以上教学环节之后,感情朗读和背诵便水到渠成了。

二、走进陈巴尔虎旗,感受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感受民族和睦的亲情

这一部分教学,我是按照作者一行人访问的顺序来引领学生的。

师:让我们跟随着作者一行人所坐的汽车走进陈巴尔虎旗。第2自然段是访问的开始,作者给我们介绍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画出有关语句,体会一下。

生:作者先介绍草原的辽阔。

师:为什么还介绍草原呢?

生:此刻作者已经向草原深处进发,但是还没有见到人烟,所以还是写草原。

师:接着作者又写了什么?

生:接下来作者写道:“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随着汽车继续向前行驶,作者感觉到他们一行人快要到目的地了。

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

生:河流——蒙古族同胞过着游牧生活,他们选择的地点一般得有河流,因为人和牲畜都需要水。

生:“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约约有鞭子的轻响。”这一句显然在直接告诉读者他们快到陈巴尔虎旗了。

师:通过朗读这几个句子,你还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这儿很美妙。

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生:这里的比喻很关,也很巧妙,“宛如玻璃”把小河的清澈、透明、平静、祥和写出来了。

生:作者并没有直接写人,但是我们能清楚地感觉到人在活动,很妙。

师:是的,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有水有草,河水清澈,草色青青,这是理想的牧场,作者写得也很精妙。接下来作者又写了什么呢?谁先来读一下?(生读)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把一大段话压缩成一两句话,这是一种挑战,也是语文能力。

生:蒙古族同胞骑着马到几十里外的地方迎接作者一行人。

师:能不能再压缩一下?变成几个字?压缩的时候只要抓住主要的事件,谁干的、怎样干的都可以省略掉。

生:远迎客人。

师:通过这样的描写,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感觉到了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

师:还能感受到什么?

生:作者写得很是飘逸潇洒。

师:你真会感受。你是从哪里感受到这一点的?

生:我从作者的用词上感受到的。比如“襟飘带舞”“飞过来”“飞过小丘”。

师:我们学着这位同学抓住词语来体会,这是一种好方法。咱们再读读这一部分,看看又有哪些词语吸引了你?你有什么新感受?

生:我感觉到了一个“热”字,一是热情,二是热闹。比如,这样一些词语:男女老少,群马疾驰,欢呼着,飞驰着,欢呼声,马蹄声。

师:同学们体会得很好。下面请大家把自己的体会带进文章中去,好好地读一读。

第3自然段,从“包外见面”感受蒙汉之间的和睦:

1.抓“多”和“远”字。引导学生通过“多”字来体会前来欢迎的蒙古同胞的多,以及热闹、喧哗的场面,如:马多,车多,人多。当学生领悟到了这样热闹的场面时,我再引导学生思考“他们是不是就在这座蒙古包、陈巴尔虎旗驻地附近居住”这样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抓住“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这个句子,通过“这一拨人是乘着(坐着)________从几十里外的__________来看我们的;那一拨人是乘着(坐着)________从几十里外的________来看我们的”这样的句式来进行说话训练,从而感受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

2.抓动作。引导学生借助作者的描写,抓住他们下车、下马见面的表现——握手,笑,而且是“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想象“握个不停,不停地握手”的热烈场面,感受“笑个不停,不停地笑”的开心画面,并组织学生通过表演、模拟来加深体验。

第4自然段,画面想象,从“包内款待”感受蒙汉之间的团结:

1.观看食物图片,言语介绍:我先展示“奶茶”“奶豆腐”“手抓羊肉”等食物图片,然后,让学生看图片说话,并借助于课前查找的资料介绍这些食品在蒙古族待客过程中的地位。

2.欣赏蒙古族同胞敬酒、温尔克姑娘唱歌的图片,然后组织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通过以上两项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明白蒙古同胞给予作者一行人最高的接待规格,是最高礼宾待遇,从而感受其溢满的热情。

第5自然段,感受场面,从依依惜别中感受蒙汉之间的情谊:我组织学生做一名观众来观看这一场面,感受这一份深情厚谊。

1.看表演,想象说话:我先让学生找到课文中人物表演的节目,然后让学生想象这些节目进行说话,在学生的头脑里盘活每个节目,把文字转化成真实的表演。具体的方式是借助于课前查阅的资料,一边听老师和同学的介绍,一边想象。

2.想画面,角色置换:我抓住“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一句展开教学,因为这一句很有想象的空间。我动情地引导学生:“这句子中有画面,也有声音;有表情,有动作;有‘握手再握手’,也有说了声再见又说再见;有流变的霞光,也有一步三回头的留恋场景……这里面有你,也有他(我的手先后指向同学):他要上车返回北京了,你会怎样做?你会怎么样对他说?”当几对学生练习说话之后,我又对着同学们说道:“他要骑上大马回到他的羊群马栏边去了,你会怎样做?你又会怎么说?”当几对同学完成说话之后,我接着出示:“蒙汉两族同胞_________,怎么忍心________呢?在_________之下,在_________之上,他们________!真是蒙汉情深_______,________!”

角色的置换,使得学生走进了那个特定的场景,变成了难分难舍的同胞之中的一个了,作者、那群人之中的每一个人的感情便会满满地荡漾在学生的心问了,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友谊之花已在学生的心田怒放。

在完成了上面的朗读感悟之后,我抓住草原美引导学生感悟草原上人物的美丽。

师:作者在文章之中花费大量的笔墨描写了他们访问陈巴尔虎旗的经过,那么为什么在开头写了草原的关gg?

生:大草原就是美丽的舞台。

生:大草原的美丽和在草原上生活、活动的人们的美丽是和谐的,交相辉映,就像美丽的花朵得有绿叶衬托一样。

生:景美,人关,和谐美。

师:同学们的理解很好,很到位。我们再想想,仅仅是人物和环境之间具有和谐的美丽吗?还有什么地方也能体现这种和谐之美呢?

生:人与人之间是和谐的!

师:再说具体一些。

生:民族与民族之间,蒙古族与汉族之间,这一切都是和谐的。

师:是呀,草原上的一切都是美丽的,关得生动,美得具体,关得和谐,关得令人流连往返,所以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毅然决然将文章的题目定为《草原》。

我对语文教学的几点认识 篇4

其实, 语文教学陷入当下的窘况绝非只是老师教法上的问题, 过分地指责中小学语文老师素质低下是轻率的, 也是有失公允的。事实上, 旧语文教材和现实生活的严重脱节, 教学观念的陈旧落后, 作为现代中高考指挥棒的语文考纲的误导, 怎么会不使语文老师困惑无奈, 无所适从呢?语文老师要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 及时更新教育观念, 走出一条顺应潮流的教学新路。

在我的语文观中, 语文教学无外乎两者:一是小语文观, 即知识体系的掌握, 应对考试;二是大语文观, 即人文素养的提升, 更多地关注“人”的教育。而这二者我以为又都不可偏失, 因为我想作为语文教师, 如果局限在小语文中天地会更小, 正如冰心说的“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 天地便小了”。有了这种观念, 今年的语文教学我在充分重视语文课堂中教学的同时, 还充分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结合的教学活动, 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回首望望走过的每一步, 无论是成功的喜悦, 还是失败的那份无奈, 都不停激励着我, 让我学会反省, 催我不断奋进。

一.思想教育与语文兴趣的培养

根据文章内容, 结合作品中人物的思想品质、性格特点, 通过朗读、讲解、感悟、讨论, 学习主人公的优秀品质, 引起学生内心的震撼, 使学生的心灵受到熏陶, 进而影响和改变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教会学生怎样做人, 然后再教给他们知识和本领。在课堂上, 结合学生、家庭和社会面临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领会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充分认识到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 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发展其健康个性, 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抓好课堂教学, 向45分钟要质量

学情告诉我们, 光靠传统的满堂灌完全不会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自己用手、用脑去学习。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呢?我运用了讨论的方式, 让学生自己去探讨解题的思路、方式及最后答案, 然后再让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作为小老师上台发言讲解, 最后, 我再为他们补充。这样的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使学生以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情感体验去参与课堂活动, 在不知不觉中发挥了自己的潜力, 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强化诵读, 在诵读中积淀

语文教学要抓言语, 言语训练要抓语感, 语感教学要抓诵读。要使学生对言语的运用得心应手, 只有对言语做千百次的重复, 才能使语言文字的规律、含义、情味等在头脑中形成积淀, 使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结系统。诵读便是完成言语强化的必由之路。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 引导他们“准确地读”、“流畅地读”、“有表情地读”, 对有些文段要求熟读成诵。克服了课堂上重“讲”轻“读”的现象, 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 语文教学必须改革, 由传统的封闭的模式向新型开放式教学模式转变。“改革”一词,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依此, 语文教学改革, 就是指把语文教学中旧的不合理的因素改变成为新的、能适应语文教学客观规律的东西。这个解释应该说是很清楚、明了的, 对它只要给予必要的注意, 理解当中是不会出现差错的。但是问题在于, 很少有人注意过这个解释, 甚至很少有人去查过词典。在使用这个词的时候, 大多数人只是凭着自己的直觉想当然地去理解, 结果, 往往下意识地把“改革”跟“弃旧图新”之类的意思等同起来。改革的对象“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 往往只剩了“旧的”这一个因素, 改革所要达到的目的, “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 往往也剩下了“新的”一个方面。理解发生了片面化的倾向, 这从现实中人们对教学改革的具体认识和态度上就能得到证明。

我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认识 篇5

一、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

1.实验教学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实验教学不仅能够向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可大大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经验,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而且更可以通过实验教学来揭示客观事物、客观现象的本质特征和规律。而实验及现象具有真实、形象、生动的特点,青少年学生又具有好奇的天性,所以极易唤起他们的直觉兴趣,从而激起他们学习的热情。

2.实验教学能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地掌握物理基础知识

许多物理概念、规律都是从大量的具体事例中抽象出来的。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感性认识,使学生通过物理现象、过程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这是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基础。

3.实验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及创造等能力

在进行观察与实践的活动中,需要用精细敏锐的感知觉和观察力去及时、全面地捕获一些重要的素材。因此,物理实验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实验教学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

物理实验过程是艰苦的、枯燥的。一个可靠的实验数据的获得,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几乎每个数据的测量都需反复多次,有时需要多人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因此,通过物理实验能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和规律、踏踏实实、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与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1.学校和教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

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学生不会动手做实验不要紧,只要会动笔考实验就行。由此而引发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荒谬做法。加之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进入课堂,使得部分教师过分追求、迷恋多媒体的模拟实验,让学生看看了事,不重视让学生看实物,实际操作。

2.教师在实验教学的组织上、在教学过程中、在物理成绩的考核上都存在着问题

3.实验教学模式僵化

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学方式呆板。现阶段往往是一个班的学生同一时间做同一个实验,用相同的方法、相同的仪器,都要在规定时间内做完,得出同一结论,这样就有可能导致部分学生看别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特别是两人合做时,有极少数学生只看不动手,也不留心观察实验,不记录有关数据,更谈不上去思考。

三、做好实验教学的措施

1.转变观念

要让学校和教师,特别是社会上的人们认识到教育不能追求暂时的表面效果,不能急于求成,而要着眼于未来,特别要着眼于学生在未来社会的作用与价值。教育不能带有功利性,而要为社会培养真正的人才。

2.改革教材

(1)实验教材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在实验的各个阶段(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提出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或根据需要,提出学生不易回答的问题。同时启发学生提出问题,问题一经提出,实验的目的也就很清楚了,学生也会带着问题做实验,在实验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用设计性实验的观点来进行仪器介绍。教师在介绍实验器材时不要像“抓方”一样罗列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机械地搬用;而是应该用“开方”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来选取实验器材,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选用这些器材进行实验以及除了老师提供的器材外还可以选用哪些器材来代替。同时可以用例子来鼓励学生自制仪器进行实验,可以让学生收集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替代原有的器材做各种实验。

(3)鼓励学生参与设计实验。教材要特别注意处理好统一要求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矛盾冲突。在规定学生完成一定的实验计划和要求的前提下,教师可以鼓励、引导学生不拘泥于教材中的做法,可以进行一些创新改进,或自己另外设计不同的方案或者自己提出实验研究课题,设计实验方案,独立或与同学合作进行实验。

3.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使自己的实验教学能力和知识水平提高,使自身具备良好的实验能力和实验技能;要有钻研和创新精神,也应接受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育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同时各地区教育部门应组织力量定期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或组织在职教师进修。

我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认识 篇6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识字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能够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

一、阅读教学要突出“读”

新《课标》在各阶段目标的阅读要求中均有“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阅读教学应抓住“阅”和“读”。“阅”即是看,实际上是用“心”读的过程。“读”一般指看着文字读出声音来。无论是“阅”还是“读”,都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反思我们过去的教学,阅读教学实际上是教师设计好问题让学生回答的过程,课堂上学生围着教师转,不需要有自己的思维。如此被动地学习,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阅读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感知——领悟——习得的过程。过去的阅读教学只停留在感知的层面上。领悟即领会,领略事物而有所体会,领悟不是教师讲出来、教出来的,而是靠朗读来体验的。通过朗读,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语文教学课堂充满活力,同时还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习得是学生学到了某种知识、方法、技能。通过课堂上的朗读和领悟,学生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学到了阅读的方法,并用之于课外学习。

二、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语感的培养

语感是在语言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且是多种心理功能协同活动的结果,记忆、表象、想象、联想、情感等心理因素都和语感的生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语感在听、读时会表现出理解的功能,在说、写时会表现出遣词造句的功能。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语感能力,他们对语言的感受就会从肤浅、狭窄、迟钝、走向深刻、全面、灵敏和迅速。因此,无论是从语感形成的心理因素看,还是从语感的功能上看,培养语感,对学生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形成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由课内到课外,拓宽阅读领域

课堂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过分地依赖课内阅读,把培养阅读能力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课本阅读上,由于量小,很难产生质变,即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学科既有鲜明的独立性,又具有广阔的兼容性,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教师应将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拓宽阅读领域,以多种渠道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可把阅读教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可通过别的信息渠道去阅读一些有关的书籍,也可组织学生收听或观看与课文相关的广播、电视、音像制品等,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较好地把握教材内容,还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分析人物的特点,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还可带领学生去领略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情风俗等,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知识,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总之,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局限在狭窄的圈子里闭门造车,而应恢复自己的生动和精彩。

四、应用最新的硬件设备来帮助阅读教学

多媒体教学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有很大作用。多媒体计算机有存储大量教学信息的能力,可储存大量的阅读材料,并具有提供文本、图像、景致、动画、声音等教学信息的能力,在教学设计指导下教学内容可以按照知识点进行划分、实现链接,很适合学生学习。

我对四步教学法的认识 篇7

一、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任何方法都不可替代的, 从以下两个角度来看

1. 从化学科学的角度看, 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及

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其产生、形成都是以化学实验这种科学实践为基础而不断发展起来的。从17世纪中叶波义耳进行的物质燃烧、动物呼吸的实验研究, 到18世纪中叶罗蒙诺索夫和拉瓦锡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论证, 以及19世纪初不少化学家对这一定律的实验论证;从18世纪形成的实验化学, 到20世纪理论化学分支领域的飞速发展和21世纪计算机模拟实验的逐步形成;从人们对元素、空气等简单物质的研究, 到现代人工合成各种复杂的天然化合物等等, 无不标志着化学家们从实验到发明、发现的光辉业绩。实验是化学的生命线, 是化学科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没有实验, 任何新的东西都不能深知。

2. 从化学教学的角度看, 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教育

的基础和必由之路。取消了化学实验, 也就扼杀了化学教育;不做化学实验, 再有才华的学生也学不好化学。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掌握实验技能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要靠化学实验教学的运作;学生养成科学态度、情感意志品质, 离不开化学实验;学生科学世界观、科学方法论及良好学风的形成, 更是与化学实验教学紧密相关。正如我国著名的化学教育家戴安邦教授所说:“在化学教育中强调化学实验, 无论如何都不会过分;化学实验室是学生学习化学最有效和收获丰富的场所”。

当前, 我国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结构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在高中化学教材中, 大部分实验是演示实验, 约占实验总数的80%以上, 所以学生自我创新的机会太少。而演示实验又以验证性实验为主, 探索性实验很少, 这也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常用的实验教学模式是老师将实验方案、步骤和注意事项明确地呈现给学生, 然后进行演示实验, 再把实验现象、结果和对应的知识进行比较, 最后进行概括。学生在观察演示实验的时候“严格”地要求自己所看到的实验现象和结果与书上或老师所讲的相吻合, 否则就认为自己的观点有错误。这样下来, 做实验和观察实验只是对新知识的巩固, 以便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书写实验报告也只是将知识进行整理、归纳。而实验的目的却最终演变成了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巩固和检验知识。

二、从这种教学模式中, 我们可以看出当前的实验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主体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学习主动性受到抑制。

2. 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只是传授知识、学会解题, 忽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3. 教给学生的知识是预设的, 对问题的解决只要求

一种方案或答案, 忽视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不可能很好地洞察实验现象并从中发现问题。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角度看, 长期、单一地选用这种实验模式教学显然是极不妥当的。这样的模式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且忽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忽视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需要更新、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指导实验教学。

三、优化教学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精神, 真正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落到实处, 我们有必要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为以探究性为主, 其他多种教学方式为辅的教学方法, 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

总之, 高中化学教学应十分重视化学试验教学, 让学生在探究性实验中快乐地学习, 这样就会大大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实验在地位、功能、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式等方面, 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从实验探究、实验事实、实验史实和实验方法论等角度改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我对说课的认识 篇8

再识说课认为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 对于备课是一种深化和检验, 能使备课理性化, 对于上课是一种更为严密的科学准备。

一、说课与备课的联系和区别

1.备课着重解决课堂教学中的“教什么、怎样教”等教学内容及如何实施, 说课除要研究上述问题外, 还要研究“为什么这样教”。

2.备课所写的教案具体、详细, 为的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能顺利完成;说课所写讲稿, 为满足听课教师的需要, 只需对教学方案作纲目式、摘要式、论理性的述说, 可不面面俱到, 一些问题可少说或不说 (如例题的演示等) 。

二、说课与上课的区别与联系

1.时间、地点、对象不同。上课需要教室, 需要45分钟;而说课不受场所的限制, 比较灵活, 一般时间为10到15分钟左右。上课的对象是学生;说课的对象是同行、专家评委。

2.内容、要求不同。上课主要解决教什么, 怎么教的问题;说课则不仅解决教什么, 怎么教的问题, 而且还要说出“为什么这样教”的道理。

3.难易程度不同。说课要比上课相对容易一些。现实当中有的教师说课说得很好, 但实际上课效果却不理想。原因是上课比说课多了一个不易驾驭的学生因素, 学生不是被动灌输的听众, 而是随时参与并作用于教学活动全过程的主体。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如何机智处理教与学中的矛盾和生成, 有效控制教学进程, 这些能力需要教师在上课中自觉、能动地表现出来。

4.目的和评价有所不同。说课主要评价的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而上课不仅评价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更要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三、说课区别于备课、上课, 形成独有特征

1.说理性。备课, 可以从教案看出“怎样教”;上课, 可以从课堂教学看出“怎样教”。而说课不仅要说出“怎样教”, 还要说清“为什么这样教”, 要让听者不仅知其然, 还要知其所以然。说课要求教师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分别阐述, 而且特别强调说出每一部分内容, 即运用教育理论知识去阐明道理。

2.高层次性。由于听课的对象是懂教材、熟业务并具有一定教研水平的领导和教师, 所以, 我们要充实说课理论依据, 对教材的处理、教法的选择、板书的设计、语言的推敲, 要比以往备课更为精心, 教学结构更合理。

3.预见性。说课要求教师不仅讲出怎样教, 还要说出学生怎样学。所以, 说课者要对所教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水平、学习态度、思想状况、心理特点、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估计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会有什么困难, 说出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和解决的办法。说课者还要说出自己设计的关键问题, 估计学生如何回答, 教师应该怎样处理。

四、说课常出现的问题

1.详略不当, 重点模糊不清。在说课过程中, 能够做到注意突出重点, 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但如果说课的篇幅太长, 阐述太多、太细, 用的时间太长, 就会起相反效果。因此在说课时, 应在全面介绍情况的基础上, 紧紧抓住那些教师较为关心、渴望了解的重点问题, 展示出你的处理和解决办法, 以充分发挥说课的交流作用。

2.学法、教法运用缺少针对性, 可行性低, 形成说做“两张皮”。说课中设计的教学方法、实验方案应该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课型特点, 而不是在不符合实际的情况下“盲目堆砌”, 听起来华丽 (如一些实验方案的设计) , 实际可操作性差, 在讲课时根本无法去实现。

3.太模式化、格式化、样板化, 缺乏个人创造。大多数说课都遵循一个模式、一个框架, 即按“说教材,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学过程”等环节严格进行, 甚至这些程序里的小题目都一样, 使得说课过于呆板, 缺乏活力和感染力。说课应重在交流、重在分析、重在说理, 不必拘泥于某模式、某环节, 可以创造性地进行说课。

我对四步教学法的认识 篇9

一、何为“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什么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编写的供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内自学用的书面的学习方案。“学案导学”实质是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将学生的学与教师的适时点拨相结合。概括地说,这一模式主要包含五个构成要素,即学案、导学、探究、点拨、练习。

(一)“学案”由学习目标、知识结构、认知方法和技能训练四个要素组成。教师设计学案时,着力点应放在“学习活动设计”上,它包括学习内容和学法指导,如观察、联想、对比、归纳、思考、讨论等;还要决定培养学生何种思维,训练何种能力,指导何种解题方法等,使静态的学习内容动态化。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认知水平层次,通过启发性、趣味性等问题设计和学案的情景设计,使学生进入角色,激发兴趣,达到使全体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二)“导学”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导”,教师要立足于“主导”地位,即创设情境,明确任务;组织学习,适时点拨;合理评价,情感推动。二是“学”,其中包括扫除显性障碍和找出疑难问题,也包括对教学法内容要点的梳理和重点目标的明确。应当注意的是,这里教师的“导”是为学生的自学服务的,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二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

(三)“探究”是学习的灵魂。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可以弄清事物规律的来龙去脉,对疑难问题有所分辨,在知识上有所收获,在思维上有所启迪,在合作交流上有所加强。探究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分小组探究,个人探究、小组之间交流与合作等。不管哪种方式,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点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依据小组反馈和自己收集的学习信息,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当然,点拨并非代替,教师应从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抓住难点,当点则点,当拨则拨,因势引导,致力于引导学生自求顿悟。

(五)“练习”可以是个人自练、小组互练、限时训练或考试检测。无论哪种训练方式,都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达到巩固“已学知识”、有所创新的目的。

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

(一)课前预习

上课前一天把编写好的“学案”发给学生,学生根据学案预习内容,在学案上写出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便在课堂探究中讨论解决。授课教师要再一次阅读学案,补充学案,进行课前备课,使学案具有个性特色。

(二)课堂学习

1.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重点、难点。

2.预习检查或交流。学生在学案预习检查板块的空白处根据学案要求填写,清理课堂学习的要点。教师抽查小组长的完成情况,小组长检查本组学生的掌握情况,然后要求学生在学案上订正。

3.课堂探究。①自主学习:学生根据学案进行自主学习,然后教师将学案上设计的课堂研讨问题与学习任务分配到小组中,使小组任务专题化。学生要结合学习指导,在学案上用铅笔写出自己的探究结果(用铅笔写有利于小组讨论后再次订正),完成教师分配任务。②合作交流:小组交流。小组成员在组长的组织下,根据学案上的自学探究记录,按照顺序交流自学成果,达成一致意见,由小组长具体分配展示任务,小组成员根据组长安排在黑板上板示,做好展示准备,这个环节要求中等生和后进生参与。③展示讲解。以小组为单位讲解,小组代表在黑板前分析、讲解,具体讲出解题思路,允许多种形式出现。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让其他小组的同学在学案上及时做好笔记。展示讲解完后,其他组同学及时质疑和补充,也可以反问追问,深层次探究问题。④巩固提升。巩固练习要求学生限时、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重点检查学困生的学案,收集学生答题信息。提升训练主要针对优秀生,课堂时间不足,可以课外完成。

(三)课后总结与反思

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生要在学案的学后记栏填写学习心得、学习收获等内容。教师课后要在此栏填写教后记,用于下次集体备课时小组交流,使经验得以积累,教训和问题提炼成为以后复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学案导学”教学优势

(一)“学案导学”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案导学”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力图让学生通过动手、动手、动脑,发展学生的个体素质和思维能力;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自学时间,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为学生以后的自我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推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收获。学生角度:(1)乐学、爱学、会学、能学;(2)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教师角度:(1)由教书匠转为研究者——感受到教育家的乐趣;(2)由“警察”转为“朋友”——享受新型的师生关系;(3)把职业当成事业——有一种期盼永远留在心中。

浅谈我对隶变的认识 篇10

在书法史上,我们把隶变的过程指为书法艺术自觉的前奏。是中国文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结束了古文字的阶段,使中国文字进入更为定型的阶段,比古文字更容易辨识。可以说,这是书法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变革。 王宁先生在《汉字学概要》一书中说:“从篆书到隶书的转变, 是汉字史上的一大飞跃,从此,汉字完全失去了古文字阶段的相形意味,摆脱了古文字婉曲线条的束缚,开始进入今文字阶段。正因为这次转变给汉字带来如此剧烈的变化,文字学上便专门为它取了个名称,叫‘隶变’。”

要研究隶变的过程,我认为简牍帛书是非常有价值的文物资料。我们可以通过对不同时期的简牍帛书上字体的分析来体会隶变的过程。当然,不是所有的资料都能为我们的研究指引一条大道,可能因为资料本身的作用不同或书写者的差异而有不同的风格特点。但这并不影响我们认识隶变。

简牍崛起于殷商时期,“唯殷先人有典有册”。“册”就是竹简。这说明在殷商时期就开始有竹简书了。

隶变初期的书写面貌以战国时期的青川木牍最为典型。 青川木牍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古隶书迹。木牍上的书体是由大篆直接变化而来的,但已对篆书的笔画做了大胆的省略和合并。有与篆书笔法形体完全相同的字形,有与汉隶相当接近的字形,这两者都是少数,大多数字形出现了隶书的笔势、 笔顺、笔画连结方式。与篆书相比,它化繁为简,圆者使方, 变字形的狭长形为正方形或扁形,是一件极其重要的由篆向隶演变的过渡性字体的书法作品。还有与之同时期的,出土于长沙子弹库的帛书以及天水放马滩秦简等,他们或许风格各异,但不可掩盖其一个共同特点,那便是他们在篆书的基础上有所省草简化,字形也多取横势。古隶的基本特征已基本呈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其快速书写横画时自然形成的起笔重驻、收笔轻提,当是汉隶的典型笔画“蚕头燕尾” 的雏形。

2002年在湘西里耶古城出土的里耶秦简给我们展现的就是青川木牍更成熟一点的古隶的面貌。在同一简中,同一个字有的用篆书,有的用隶书,也有篆隶的杂揉。

隶书的产生标志着隶变的完成,这时的隶书已经成熟, 与秦简上的古隶不同。我们可以从马王堆出土的《老子乙本》 上看到成熟的隶书。此时的隶书已经具有非常鲜明的装饰性,横画形态上已经具备蚕头燕尾的特征,正如《艺舟双楫》 中说:“言其势左右分布相背然也。”

经过这几个阶段,由篆到隶大致从这几个方面有所改变:

一、隶书不再顾及象形原则,为了书写方便,把古字“随体诘诎”的线条分解或改成平直的笔画,同时在成熟的隶书中笔画的装饰性大大增强,出现了蚕头燕尾的笔画形态,左下、右下的笔画也伸展自如,在整体严谨的格局中融入活泼生动,舒卷自如的视觉特征。

二、在隶书里,独立成字和用作偏旁的写法明显不同。 另外,为求简便,把某些生僻的或笔画较多的偏旁,改成形状相近,笔画较少,又比较常见的偏旁。还经常把篆文的两笔并为一笔,或是把两个以上的偏旁或偏旁所包含的部分合并起来,改成较简单的笔画结构。从而达到简化字形的效果。

三、圆转的线条变为转折的笔画从而提高书写速度,在圆笔的基础上产生了方笔,形成点、横、竖、捺、钩、折等笔画。并创造性的加入提按,造成 “一波三折”笔画形态。

由此可见,隶变就是不断的去除篆书的痕迹,重新为隶书确立体势,从而形成这样一种相对易识易写,实用性更强的字体。

关于隶变产生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这适应了汉字由繁到简发展的内在要求。汉字在书写过程中有两个目标,一是辨认方便,而是书写快捷。文字作为社会交往的工具,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才能方便大家辨认,同时也要满足快速书写的需求,这样才能适应社会交流的需要。

其次,书写材料和书写手法的改变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从篆书艺术化为主导的纵长体势到隶书以横画为主导的横宽的体势,这与书写材料的形状大小密切相关。给文字一个确定的空间,文字就要与这种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要在这个空间里寻求妥帖的存在。竹木简片是非常窄的,如果要快速的把文字写在竹木片上,就要尽可能地在一条竹木简片上写下更多的字,这样就使得排叠的横线越来越居于主导地位。字形也就逐渐由纵长向方扁的形态发展了。

另外,汉字作为最重要的社会交流的工具,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社会的发展也能推动汉字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 我国社会发生剧烈的变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诸侯国先后完成向封建制的过度。新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原来“学在官府”的社会现状被打破,教育的发展让更更广阔的人群拥有学习的权利。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又导致信息交流更加频繁,文字使用的频率也更高了。 这就要求字体更加易识易写,从而提高书写和辨认的速度。

“隶变”的产生是文字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文字自身的由繁到简的发展方向是“隶变”产生的内在原因和根本动力,外部各个因素也对它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书法艺术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摘要:隶变是书法史上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隶变的原因及过程更是大家着重研究的两个方面。出土的简牍帛书都是研究隶变最直接、最可靠的材料。本文拟通过对出土的简牍文字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论述隶变的原因及过程。

上一篇:节约主题演讲稿 高中国旗下下一篇:英语绘本导读课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