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层教学的认识

2024-09-01

对分层教学的认识(精选12篇)

对分层教学的认识 篇1

谈到分层教学与等级歧视的界限, 我忽然想起了在学校组织教师进行听评课活动的一些往事。每个学期, 学校都要组织教师们进行公开讲课听课教学活动, 尤其是秋季学期, 时间较为充裕, 活动开展深入。听课活动结束之后, 就要进行评课。众所周知, 评课活动不仅是对上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 更是教师们扬长避短实现专业成长跨越, 形成自己特色教学风格的难得机遇。但是, 听课评课活动中常常会出现不尽如人意的状况。一个正常的教学活动弄不好竟然也能成为一把双刃剑!

如何避免在听评课活动中不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呢?我任教导主任后确定了评课过程的“三一”制, 即针对每位教师的教学课, 听课后发言的教师要提三个优点一个不足。优点要择其精华依主次展开, 目的是进行鼓励, 帮助授课教师发现自己的长处, 确立自己的教学风格。虽然只补充一个不足, 但是要求能抓住要害, 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供参考。此法推出后, 受到教师们的欢迎, 在交流教学思想, 总结教学经验, 探讨教学方法, 帮助、指导上课教师和参与听课活动的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方面, 发挥了评课的效益功能, 实现了评课活动的真正目的, 起到了推动教学工作健康发展的作用。

教师是人, 自然年龄就有老幼, 能力就有大小, 教学水平就有高低。同样, 学生也是人, 尽管同一批学生年龄相近, 但毕竟性情各异, 身心发展有快慢, 接受新生事物也有差别, 因此实行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才能科学有效。那么如何实施分层教学呢?

普撒爱心, 雨露共享。这是分层教学成功的基础。著名教育家爱墨森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无论哪个层次的学生, 我们都要感情上尊重, 生活中关心, 不放纵学优者的小恶, 不歧视学困者的疑难, 让师爱的阳光雨露滋润万物。“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具有爱心的教师是能够找到一把合适的钥匙, 去打开每一座资源宝库的。

形式统一, 步调一致。这是分层教学成功的关键。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在自尊心受到伤害时, 往往会出现逆反心理。这时要试着把教育的意图掩盖, 因为此时, 你越是逼迫他学习, 他越是反感, 学习成绩会越来越差。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教育的意图隐藏起来, 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教育意图越是隐蔽, 就越能为受教育者所接受, 就越能转化成受教育者的内心要求。”因此, 分层教学必须满足他们自尊的心理需要。我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时, 也同前面对教师评课一样, 项目一致, 格式一致, 外表看起来如出一辙, 实际上知识内容难易有别。

要求适度, 方法灵活。这是分层教学成功的内涵。不同层次的学生, 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指导因人而异。我在教学中, 作业设计时对A层学生考虑培养他们的主体性和自主性, 对B层学生多采取面批面改, 及时提出要求, 而对C层学生则检查督促, 耐心帮助, 加强课外辅导等。课堂提问时对A层学生以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 对B层学生则以知识强化训练为主, 对C层学生则以基础知识巩固为主, 这样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使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

分层教学是策略, 是模式, 更是细致入微的教学思想, 它需要我们区别对待而又不能外露显现。

对分层教学的认识 篇2

----------------------------牛叶峰

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将四五十个学生集于一堂,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智力相差悬殊,我们这些做老师的就难以应对了。按以往的 “等量、同速、同要求”授课,势必出现“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情况,这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人才是很不利的。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调整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内学有所得,各展其长,充分发展个性。我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认为,老师的教法必须根据学生的学法而定,老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至此,我根据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目标教学”进行教改试验,经几年的教学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分层教学的内涵

所谓分层目标教学,其主体是以班级集体教学为主,小组教学、个别辅导 互相兼顾的教学形式,是因材施教原则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表现。分层教学是通过把全班学生按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分为几个层次,然后根据各层次学生的情况设计授课内容和目标进行教学。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把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重点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实施分层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直接的联系。实施分层教学,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重要的是要优化师生关系,使课堂中有一个师生真诚友好的学习环境,民主的教风与学风,使学生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要真正了解学生心理,尊重学生个性,并在学生中树立自己的威望。分层是把学生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的分层,不是人格的分层。要向差生表明分层教学的目的在于让不同成绩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开拓,使他们心理平衡,互相帮助,形成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 集体。

二、分层教学的模式

分层教学是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层训练和分类指导,做到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区别对待,最大限度的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尊重和开发。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有充分的了解,根据学生的智力、基础和学习态度等,将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A)基础、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处在A层次的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最大,因此在情感因素上要注意利用各种机会激发学习兴趣;在导学过程中应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为主要目标,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怎样理解所学知识、如何掌握它与其它知识的联系;在实践环节上除了加强“双基”规范演练外,还要多提供略有变化的情境,同时加强思路和方法的引导,要求并带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练习。教学模式在实施时,对该层次的学生在“情”、“导”、“实践” 三个环节上表现为“促内化、助迁移、渐放手”;(B)基础和智力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左右。处在B层次的学生学习从众性强,往往学习方法会有不当之处,而致命弱点是做事缺乏,毅力与恒心,因此在情感因素上要时刻为他们鼓励打气,使到他们萌生出一种对社会要有所作为的观念,有不甘人后的精神。在导学过程中首要的是要介绍科学的学习方法,其次是要鼓励他们自己去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不能急于冒进,以扎实掌握课本基础知识为主,逐步学会灵活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在实践还节上应是立足课本,适当补充,注重讲审题、讲思路、讲规律、讲延伸、讲答题技巧,通过选讲“小、巧、灵”的题目,使他们从不同角度与侧面去认识吃透教材,夯实基础。所以教学模式在实施时,对该层次的学生“情”、“导”、“实践 ”三个环节上表现为“争上游、夯基础、并肩走”;(C)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方法正确,成绩优秀。对处在A层次的学生,应注意尽力把学生稳定的兴趣逐步确定为一种终身的志向;在导学过程中要以指导学生进行探索性独立学习为主要目标,着重于创造性思维的启发;在实践环节上则让学生有更大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只在非常必要时稍加点拔让学生自己领悟其精妙之处,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所以教学模式在实施时,对该层次的学生“情”、“导”、“实践 ”三个环节上表现为“立志向、导探索、自己走”。诚然,在同一年级的学生中,存在这种学业水平、认知能力和动机状态等方面的层次性差异已是不争的事实。对学生的分层应由老师掌握,不宜对学生公开,防止优生自满、差生自卑,尽量保护低层次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的分层是动态的,要随时注意学生层次的变化,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发展。

1、教学目标分层。A、B、C层次的教学目标不同:(1)A层次学生能模仿课本例题,做好课本配置的练习题,B层次学生能理解课本例题,做一些简单的新题,C层次学生应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2)对A层次学生立足对知识掌握和记忆,对B层次学生着眼于使用知识的培养,对C层次学生着重提高其思维品质。(3)A层次学生应对数学学习减少恐惧,肯记肯做,做到记忆好定义、公理、公式和使用它们的方法; B层次学生应做到基础扎实,有一定的学习热情;C层次着重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自学能力。根据以上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相适应的教学目标,A层次学生应是新课标中最基本的教学要求,B层次学生是新课标中所有的教学要求,C层次学生是深化熟练新课标中的教学要求。

2、分层备课。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A层学生要求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学会基本方法;B层学生要求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C层学生要求在B层次的基础上,培养创新意识,有良好的数学素质。如“平行线的性质”的教学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A层学生能说出平行线的性质,并能应用性质进行简单计算;B层学生要求能理解、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熟练地加以运用;C层学生要求能理解掌握性质的推理过程,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发现问题能力,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要求能灵活运用性质。各层次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各层次学生通过努力能达到的,这样才能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备课时应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课堂提问,技能训练,应注意层次和梯度。

3、分层授课。分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具体表现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每堂课的教学过程大致按下面几个程序进行:

①导入目标:上课开始时,利用2—5道题对本堂课需预备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或检测,以便判断学情,创设意境,以旧探新,引出课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②展示目标:讲解新课前,向学生简要地展示各层次的教学目标,使各组学生心中有数。带着明确的目标,有目的地听课,从而提高每堂课的学习效率。

③冲刺目标:这个过程很重要,一堂课最终能否使各层学生顺利达标主要看这一环节。首先,教师要针对目标备好课,根据本节内容的要点和学生认知水平,3 以目标为导向,有的放矢。一方面精心设计课件,按学生情况设计问题,使各组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使知识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运用,形成一个小高潮。另一个方面,每组问题围绕中心知识点设计低、中、高三个档次,使几个小问题之间分出层次,拉开档次,并使问题与问题之间,题组与题组之间环环密扣,步步高升,形成一个有机的知识链。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兼顾局部,做到精讲精导,点拨恰到好处,引导学生向目标奋进。同时教师可有针对性地对小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解决集体教学时未能解决的问题。

④检测目标:检测是课堂结束前的反馈测试,测试题目一般为各层次2—3题,当堂检测学生的达标情况。它可以较客观地检测学生是否达标,反馈信息,及时对学生的知识缺陷进行有针对性的补救和矫正。

⑤小结目标:对全体学生简要地进行内容、方法、规律的小结,使学生对整课目标有一个完整的理念。

4、课堂提问和练习分层

课堂提问,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设计问题,问题可按三层布局,易、中、难有度。让学生作答时按层次“对号入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成功的喜悦。为了巩固新知识,落实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应分层提供课堂练习,让所有学生通过努力都能掌握知识,发展技能。课堂练习可分为两个层次:达标性练习和提高性练习。达标性练习三个组的学生全做,提高性练习鼓励C组学生全做,B组学生选做。题目的安排要遵循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原则,提高性练习不宜过多。配制的练习要有利于A组学生巩固基础知识,也要有利于B组学生有所提高,还要有利于C组学生的充分发挥,这样可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乐,学有所得,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5、分类指导。学生训练时,要做好课堂巡视,及时反馈信息,加强对A、B层次学生的辅导。对A层次的学生课后尽可能进行面对面的辅导,积极组织C层次的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开展竞赛知识讲座,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平时的课堂训练,难度稍低的练习可由C层次的学生帮助A层次的同学,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进步。

6、评价分层。测验、考试原来是全班统一一个标准,A层学生的平均分始

终在45分左右,在测验、考试中A层学生大多数学生不得不将时间消耗在超越他们能力的试题方面,这种测验、考试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少学生因此产生了气馁或厌学情绪。事实上不同的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方面是存在差异的,要求所有学生面对同等难度的试题是不恰当的。后来我们感到有必要改革评价方式,要采取“不同标准、分层评价”的方法。我们的做法是一张试卷中试题从易到难排列,要求C层学生全部做完,B层学生做到某一题,同时教师积极鼓励他们继续往下做,做对的加分,同一层次的考题,A层的得分值可超过B层,B层的得分值可超过C层。这样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评价有所区别,对于A层次的学生的点滴进步应采用激励评价,鼓励他们努力向高一层次发展,对B、C层次的学生所取得进步应采用竞争评价,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奋进。

三、分层教学的启示

经过近几年来的努力,通过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尝试,一方面,体会到实施分层教学作为教师是辛苦的,需要精力和汗水,需要教师辛勤的劳动和奉献精神。另一方面,出于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忠诚,是值得的,分层教学是可行的。实践证明,分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我的努力下,这几年期末统考,我班学生的数学成绩比其他班学生的数学成绩有较大的增长点,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均高十几个百分点;

对分层教学的认识 篇3

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将四五十个学生集于一堂,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智力相差悬殊,我们这些做老师的就难以应对了。按以往的 “等量、同速、同要求”授课,势必出现“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情况,这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人才是很不利的。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调整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内学有所得,各展其长,充分发展个性。我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认为,老师的教法必须根据学生的学法而定,老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至此,我根据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目标教学”进行教改试验,经几年的教学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分层教学的内涵

所谓分层目标教学,其主体是以班级集体教学为主,小组教学、个别辅导

互相兼顾的教学形式,是因材施教原则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表现。分层教学是通过把全班学生按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分为几个层次,然后根据各层次学生的情况设计授课内容和目标进行教学。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把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重点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实施分层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直接的联系。实施分层教学,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重要的是要优化师生关系,使课堂中有一个师生真诚友好的学习环境,民主的教风与学风,使学生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要真正了解学生心理,尊重学生个性,并在学生中树立自己的威望。分层是把学生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的分层,不是人格的分层。要向差生表明分层教学的目的在于让不同成绩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开拓,使他们心理平衡,互相帮助,形成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 集体。

二、分层教学的模式

分层教学是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层训练和分类指导,做到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区别对待,最大限度的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尊重和开发。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有充分的了解,根据学生的智力、基础和学习态度等,将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A)基础、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处在A层次的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最大,因此在情感因素上要注意利用各种机会激发学习兴趣;在导学过程中应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为主要目标,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怎样理解所学知识、如何掌握它与其它知识的联系;在实践环节上除了加强"双基"规范演练外,还要多提供略有变化的情境,同时加强思路和方法的引导,要求并带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练习。教学模式在实施时,对该层次的学生在"情"、"导"、"实践" 三个环节上表现为"促内化、助迁移、渐放手";(B)基础和智力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左右。处在B层次的学生学习从众性强,往往学习方法会有不当之处,而致命弱点是做事缺乏,毅力与恒心,因此在情感因素上要时刻为他们鼓励打气,使到他们萌生出一种对社会要有所作为的观念,有不甘人后的精神。在导学过程中首要的是要介绍科学的学习方法,其次是要鼓励他们自己去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不能急于冒进,以扎实掌握课本基础知识为主,逐步学会灵活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在实践还节上应是立足课本,适当补充,注重讲审题、讲思路、讲规律、讲延伸、讲答题技巧,通过选讲“小、巧、灵”的题目,使他们从不同角度与侧面去认识吃透教材,夯实基础。所以教学模式在实施时,对该层次的学生"情"、"导"、"实践 "三个环节上表现为"争上游、夯基础、并肩走";(C)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方法正确,成绩优秀。对处在A层次的学生,应注意尽力把学生稳定的兴趣逐步确定为一种终身的志向;在导学过程中要以指导学生进行探索性独立学习为主要目标,着重于创造性思维的启发;在实践环节上则让学生有更大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只在非常必要时稍加点拔让学生自己领悟其精妙之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以教学模式在实施时,对该层次的学生"情"、"导"、"实践 "三个环节上表现为"立志向、导探索、自己走"。诚然,在同一年级的学生中,存在这种学业水平、认知能力和动机状态等方面的层次性差异已是不争的事实。对学生的分层应由老师掌握,不宜对学生公开,防止优生自满、差生自卑,尽量保护低层次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的分层是动态的,要随时注意学生层次的变化,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发展。

1、教学目标分层

A、B、C层次的教学目标不同:(1)A层次学生能模仿课本例题,做好课本配置的练习题,B层次学生能理解课本例题,做一些简单的新题,C层次学生应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2)对A层次学生立足对知识掌握和记忆,对B层次学生着眼于使用知识的培养,对C层次学生着重提高其思维品质。(3)A层次学生应对数学学习减少恐惧,肯记肯做,做到记忆好定义、公理、公式和使用它们的方法; B层次学生应做到基础扎实,有一定的学习热情;C层次着重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自学能力。根据以上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相适应的教学目标,A层次学生应是新课标中最基本的教学要求,B层次学生是新课标中所有的教学要求,C层次学生是深化熟练新课标中的教学要求。

2、分层备课

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A层学生要求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学会基本方法;B层学生要求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C层学生要求在B层次的基础上,培养创新意识,有良好的数学素质。如“平行线的性质”的教学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A层学生能说出平行线的性质,并能应用性质进行简单计算;B层学生要求能理解、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熟练地加以运用;C层学生要求能理解掌握性质的推理过程,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发现问题能力,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要求能灵活运用性质。各层次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各层次学生通过努力能达到的,这样才能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备课时应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课堂提问,技能训练,应注意层次和梯度。

3、分层授课

分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具体表现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每堂课的教学过程大致按下面几个程序进行:

①导入目标:上课开始时,利用2—5道题对本堂课需预备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或检测,以便判断学情,创设意境,以旧探新,引出课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②展示目标:讲解新课前,向学生简要地展示各层次的教学目标,使各组学生心中有数。带着明确的目标,有目的地听课,从而提高每堂课的学习效率。

③冲刺目标:这个过程很重要,一堂课最终能否使各层学生顺利达标主要看这一环节。首先,教师要针对目标备好课,根据本节内容的要点和学生认知水平,以目标为导向,有的放矢。一方面精心设计课件,按学生情况设计问题,使各组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使知识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运用,形成一个小高潮。另一个方面,每组问题围绕中心知识点设计低、中、高三个档次,使几个小问题之间分出层次,拉开档次,并使问题与问题之间,题组与题组之间环环密扣,步步高升,形成一个有机的知识链。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兼顾局部,做到精讲精导,点拨恰到好处,引导学生向目标奋进。同时教师可有针对性地对小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解决集体教学时未能解决的问题。

④检测目标:检测是课堂结束前的反馈测试,测试题目一般为各层次2—3题,当堂检测学生的达标情况。它可以较客观地检测学生是否达标,反馈信息,及时对学生的知识缺陷进行有针对性的补救和矫正。

⑤小结目标:对全体学生简要地进行内容、方法、规律的小结,使学生对整课目标有一个完整的理念。

4、课堂提问和练习分层

课堂提问,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设计问题,问题可按三层布局,易、中、难有度。让学生作答时按层次“对号入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成功的喜悦。为了巩固新知识,落实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应分层提供课堂练习,让所有学生通过努力都能掌握知识,发展技能。课堂练习可分为两个层次:达标性练习和提高性练习。达标性练习三个组的学生全做,提高性练习鼓励C组学生全做,B组学生选做。题目的安排要遵循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原则,提高性练习不宜过多。配制的练习要有利于A组学生巩固基础知识,也要有利于B组学生有所提高,还要有利于C组学生的充分发挥,这样可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乐,学有所得,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5、分类指导

学生训练时,要做好课堂巡视,及时反馈信息,加强对A、B层次学生的辅导。对A层次的学生课后尽可能进行面对面的辅导,积极组织C层次的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开展竞赛知识讲座,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平时的课堂训练,难度稍低的练习可由C层次的学生帮助A层次的同学,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进步。

6、评价分层

测验、考试原来是全班统一一个标准,A层学生的平均分始

终在45分左右,在测验、考试中A层学生大多数学生不得不将时间消耗在超越他们能力的试题方面,这种测验、考试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少学生因此产生了气馁或厌学情绪。事实上不同的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方面是存在差异的,要求所有学生面对同等难度的试题是不恰当的。后来我们感到有必要改革评价方式,要采取“不同标准、分层评价”的方法。我们的做法是一张试卷中试题从易到难排列,要求C层学生全部做完,B层学生做到某一题,同时教师积极鼓励他们继续往下做,做对的加分,同一层次的考题,A层的得分值可超过B层,B层的得分值可超过C层。这样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评价有所区别,对于A层次的学生的点滴进步应采用激励评价,鼓励他们努力向高一层次发展,对B、C层次的学生所取得进步应采用竞争评价,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奋进。

三、分层教学的启示

经过近几年来的努力,通过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尝试,一方面,体会到实施分层教学作为教师是辛苦的,需要精力和汗水,需要教师辛勤的劳动和奉献精神。另一方面,出于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忠诚,是值得的,分层教学是可行的。实践证明,分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我的努力下,这几年期末统考,我班学生的数学成绩比其他班学生的数学成绩有较大的增长点,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均高十几个百分点;

对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认识 篇4

一、分层教学的含义

分层教学是“着眼于与学生的可持续性的、良性的发展”的教育观念下的一种教学实施策略。所谓分层教学(同班、同年级分层次教学) 就是教师在教授同一教学内容时,对同一个班内不同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优、中、差生以相应的三个层次的教学深度和广度进行合讲分练,做到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区别对待,使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来的基础上学有所得,思有所进,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同步发展。教师的教学方法应从最低点起步,分类指导,逐步推进,做到“分合”有序,动静结合,并分层设计练习,分层设计课堂,分层布置作业,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各得进步。

二、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1.教学现状呼唤分层教学的实施。

义务教育的实施使小学毕业生全部升入初中学习,在同一班里,学生的知识、能力参差不齐,整齐划一的教学要求,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为了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减轻部分学生过重的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实施因材施教。

2.新课程改革呼唤分层教学的实施。

课程改革归根到底是要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包括教学方式的转变、知识技能掌握理念的转变等。在新课改中实施分层教学法的目的是逐步树立学困生学习的信心,激发中等生的学习潜力,扩大优生的学习面。我们要采用针对性的矫正和帮助,进行分层教学,从中探索出一条教学改革的新路子。

3.分层次教学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

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市的数学教学采用的是统一教材、统一课时、统一教参,在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产生“顾中间、丢两头”。我们的基础教育既要注意确保学生的共性需求,又要顾及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进行分层教育确有必要。

三、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

1.掌握学习理论。

布鲁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主张:“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同时使他们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应该都可以掌握学习内容。”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应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

2.教学最优化理论。

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的核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选择一种能使教师和学生在花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案并加以实施。分层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式之一。

3.课标的基本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不仅为数学教学内容的设定指出方向,而且考虑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对数学的需求,并为学生学习数学可能产生的差异性留有充分的余地。

四、分层教学实施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首先,分层次教学的主体是班级教学为主,按层次教学为辅,层次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分层次教学”的成功与否。其指导思想是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成绩差异的分层,而不是人格的分层。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分层次教学的目的不是人为地制造等级,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以逐步缩小差距,达到班级整体优化。

其次,在分层教学中应注意下列原则的使用:

1水平相近原则:在分层时应将学习状况相近的学生归为“同一层”;

2差别模糊原则:分层是动态的、可变的;

3调节控制原则:由于各层次学生要求不一,因此在课堂上以学、议为主,教师要善于激趣、指导,调节并控制好各层次学生的学习。

对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反思 篇5

杨斜初级中学

王书涛

传统的“一刀切”教学形式不仅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甚至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新课改要求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为了让学生在轻松、平等、自由的氛围中学习、理解、掌握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应实施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作业设置以及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

下面根据我在平时教学中如何实施个体教学差异化教学作以阐述。

(一)班级授课是目前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英语课堂分层教学的第一步是实施动态分层。学生在性格、兴趣、爱好、智能、交际能力及学习能力等方面有着个体差异性和共同性,教师可据此把学生分为A、B、C 三个层次,并且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根据发展情况作动态调整;然后依据就近原则把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以便给学生提供许多讨论学习的机会,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实现教育活动的最优化,让他们感到学习既有难度与压力,也有信心与希望,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标分层。教学目标采用任务性语言教学模式,融汇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形成了一套层次化的学习程序。教师应分析每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和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现教学目标。但是不能“一刀切”力求教学目标在每个学生中得以体现。A层次的学生要全面落实教学目标,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B层次的学生要落实部分教学目标,激发他们的兴趣,增强信心;C层次的学生要过好单词关,过好知识点关,夯实基础。

(三)课堂教学和作业设置分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层次性,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也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并灵活调整。在课堂教学中应以A、B层次学生为主体围绕教学中心,同时兼顾A、B层次学生的个别辅导。尽可能做到使差生“跳起来摘果子”,让中等生吃好,优等生吃饱。例如:

1.授课的层次化。分层教学法,采取“大班导学,小组议学,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针。根据备课要求,授课着眼于 B 层中等学生,实施中速推进,课后辅导兼顾 A、C 优差两头,努力为差生当堂达标创造条件。具体做法是:上课时合为主,分为辅;课后则分为主,合为辅。做到对 A 层学生少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其解题的技能技巧;对 B 层学生,则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 C 层学生则要求低,坡度小,放低起点,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时进度以 A、B 两层学生的水平为标准,上课以 A、B 两层的要求为公共内容。课堂提问要注重层次性,具有启发性,及时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让学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课堂教学形式也要灵活多样,积极引发各层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2.练习、反馈检测的层次化。分层练习是分层施教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教师就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运用练习对学生学习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教师在设计练习或布置作业时要遵循“两部三层”的原则。“两部”是指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三层”是指教师在处理练习时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 B 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第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可使 A 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B、C 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分层达标检测也是分层施教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基本做法相似于分层练习。它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实施分层考核办法,测验时试卷设计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卷。必做题属检测达标的基本要求,选做题则属较高要求,为加分题。这种设计方法可使 A 层次学生有更多的成功机会,进而增强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也可使 B、C 两层学生不易满足,激发其求知欲。实行分层练习和分层检测,有助于教师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开展个别教学活动,有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四)组织指导学生加强学习合作。分层施教为合作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合作学习则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深化。课堂上学生除了个体自主听讲、自主练习外,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许多讨论学习的机会,一般在各学习小组内进行。这种方式,可使学生互相受到启发。组长要及时检查各组员的练习、作业完成情况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向教师及时反馈。教师则要对各英语学习小组的合作情况及时检查督促和指导,介绍先进小组经验,组织协调各组间关系等。此法实施近两年来,有效地克制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两极分化现象,提高了学生成绩的合格率和优秀率。

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在我的教学中一直在摸索和实践,但教师备课有没有备好三类学生的课?对于三类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没有预先制定出三种不同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对他们的作业和任务有没有真正做到层次上的不同?其次,在分层教学的同时,有没有给他们分好组?因为教师没有那么多精力去一个一个管。所以,分层之后,要把学生分好组,按A B C 搭配好,让他们彼此间学会自主合作学习。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问卷调查发现:A、B、C三类学生可以一块儿合作学习。调查发现,自主合作学习对三类学生的学习都有帮助和提高。

通过分层教学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了很多不足之处,并进行了以下反思:

反思一:教师要备好课,针对三类学生不仅要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还要有教学机智,能化解突发情况。

反思二:备课一定要充分,以应对不同的学习速度。在任何班级中,特别是混合水平差距大的班级中,学习者用不同的时间来完成课堂上设置的任务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没有其他事可做的话,先完成任务的学生可能会变得好动甚至会捣乱,这也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这时,除了任务分级,下一步就是要他们学会自主合作学习。我们可以让完成任务快的学生去帮助那些还没有完成任务的学生或觉得任务难的学生。从一开始,就在学习者之间培养支持与合作的氛围而非竞争或憎恨的情绪,这十分重要。因为,这既提高了他们的能力,又有利于增加学习者的成就感,并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

反思三:分层的同时,还要运用其他教学法。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分层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习者各方面的能力,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和兴趣,让他们发挥学习的主人翁精神。所以,分层后,我们还要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问题学习以及任务型教学、交际性教学、策略型教学、有效性教学等。

反思四:要给学习者鼓励性的评价。

对英语分层教学的探究 篇6

所谓分层教学,是为了全体学生生动和谐地全面发展而根据学生、教师、教材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要素的客观情况所采取的具有一定针对性和层次性的教学策略。

二、英语分层教学基于学校生源

我校位于丽华一村,是城镇结合部,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学生主体结构形态不一,其认知能力、学识水平呈多层次发展趋势。由于我校的学生英语水平呈多种层次,要开展教学可以说是困难重重,学生感到难学,教师感到难教。如何解决好教学要求与学生接受能力不一致这一矛盾,成为当前我校英语教学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基于这种情况,我觉得实施“分层教学”就非常有必要。分层教学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包括后进生在内所有学生得到发展的有效措施。通过学习资料我知道在我国已经有很多学校进行了实验探索,其正面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因此我决定在我所教的班级进行分层次教学的尝试和探究。我主要是研究分层教学在备课、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中的不同体现,把班上的学生分成A、B、C、D、E五个层次。

三、英语分层教学的实施

(一)备课分层

1.“一大多小”教案。即一个大教案,2-3个小教案。大教案是针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小教案是针对个别学生(差生、优生)而言。我们尤其要多准备一些个别学生参与的活动。

2.备课时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及不同需要,尽量使学生吃得饱,让学生有事可做。另外最关键的是学生需要什么,他们各自想学到什么。

3.“多元一体”教案。这种教案形式上只写一个,但一个教案之中隐含了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多种教案。这样可以减轻教师的劳动强度,易于长期坚持施行。

(二)目标分层

研究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呈现层次性教学目标。

(1)最低目标(E层目标):指班上10%的学生需要达到的目标。大概有4-5人没学过牛津英语,只要求他们对所学内容达到理解。

(2)第四级目标(D层目标):指C层以下的学生需要达到的目标。他们在小学牛津英语只学了1年或2年,对于所学的内容只要达到识记和理解。

(3)基本目标(C层目标):指全体学生可以掌握的、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的目标。通常适合识记、理解和最简单运用这三个认知层次的目标。这一目标要求C层及以上学生都要达到。

(4)中层目标(B层目标):指中等及中等以上学生都可以掌握的,包含比较复杂的运用与综合分析认知层次的目标,包含课程标准中所有的教学要求。这一目标要求B层及以上学生都要达到。

(5)高层目标(A层目标):指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掌握的,包含综合分析层次的灵活应用的目标,是对课程标准范围的拓宽和教材的延深,属于发展性目标。只要求A层学生达到。

(三)、课堂教学设计分层

一般情况下,课堂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起点能力做出调查,对达到终点能力所需的技能做分析,在新课导入、提问设计、练习设计、作业设计、测验设计等教学环节中,教师首先要明确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什么?是针对哪种水平层次的学生来设计的?如就提问设计来说,回忆型提问可针对C层及以下的学生,以弥补他们基础上的欠缺;理解型提问、分析型提问、 运用型提问可针对B层学生,以提高他们分析与运用语言的能力;综合型提问、开放型提问则可针对A层学生,让这些学生的余力得以施展。,因此,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依据教材,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设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解答问题的机会,都能得到提高。也就是打破那种同声齐答或解疑均由班内“答问专业户”承包的局面,这便让所有学生都有所得、有所获。就课堂训练来说, 设计的操练同样充分地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尽量使操练有一定的梯度,以求照顾大多数。这样,既换起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就练习和作业设计来说,根据学生的层次目标,精心设计练习题,既非轻而易举又非高不可攀,分层递进。呈阶梯式让不同层次学生使用。

四、成效分析

(一)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

1.我去年所教的2个班的英语中考成绩在我市兄弟学校中名列前茅。

2.特别是B、C层学生成绩稳步上升。另外低分率降低,高分率提高。

(二)极大地鼓励了各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锻炼了各层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使各层学生早早达标。

(三)改善了师生关系,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对分层教学的认识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12年4月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综合医院神经内科病房的临床一线护理人员为访谈对象。纳入标准:①拥有护士执业资格,在三级综合医院神经内科连续工作满2年以上;②近半年一直从事神经内科临床一线护理工作,无长病假、事假和缺勤;③善于用语言表达想法,且思路清晰;④知情同意,愿意参与本课题研究。样本量按信息饱和原则确定(表1)。

1.2 方法

采用质性访谈研究,由研究者对6名护理人员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个体化深入访谈,以了解其对目前护理人力配置和分层的主观感受、认识及观点。

2 结果

2.1 对护理人力配置的主观感受及认识

2.1.1 护理人力配置不足导致护患比的要求难以真正落实

6名护士一致认为目前白班人力配置基本能满足优质护理的要求,但中班、夜班人力配置明显不足,只能完成必要的医嘱和治疗操作。护士5:“我们科床位61张,编配护理人员24名,病产假3名,目前实际上班人数21名。目前人力配置还是蛮紧张的,主要是中班、夜班人力配置欠缺。我们目前早班分为6组,有6名责任护士,加上办公班、治疗班、轮转生、护士长一般有10人左右,中班3人,分为2组,1人负责处理医嘱,夜班1人,另有1人,中班下班后作为备班睡在科里。我觉得中班、夜班最好各增加1名护士。总之,人力配置充足,护理工作会做得更细、更到位一些,否则,经常会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护士6:“现在夜班从接班到下班几乎没有停的时间,如果有抢救病人只能再把备班叫起来,一起抢救。因为一直有突发情况,护理人员一直不能处于满员状态。人力配置充足,这样工作可以做得更细致一点,但前提是有空”。护士4:“我觉得按照卫生部的要求1名护士管8个病人相对还是可以的,但实际上是做不到的,我们现在早班常规是管10个病人,重病人一般管3个或4个是最多的,早上像基础护理、擦身、铺床这些工作,4个病人全部做下来,上午基本上就没有时间再做其他事情了”。

2.1.2 护理人力配置不足影响优质护理的深入开展和推进

优质护理要求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为病人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1],6名护士一致认为目前护理工作量大,导致护理工作只能按照优先顺序实施,护理人力配置不足是影响优质护理深入推进、影响护理质量内涵建设的主要因素。护士3:“我们科收的脑梗死、脑出血、脑炎病人比较多,偏瘫病人多,护理工作的主要特点是基础护理多、血压多、血糖多、口腔护理多、导管护理多、补液多,补液很多是100 mL的,有的时候连换补液都来不及,而且,很多都是躺在床上不能动需要翻身的病人,要是没有护理员,一个责任护士就更做不过来了。中班、夜班很忙,中班要续接液体、拔针,再加上急诊,急诊病人一般都很重。夜班所有工作都是他1个人做,如治疗、打针、抽血、巡视病房、重病人心电监测等。现在护士在病房里忙,护士台就是空巢,电铃没人回应,急诊电话有时候也顾不上接”。护士4:“很多工作摆在一起,肯定是执行医嘱第一,医嘱优先然后是治疗优先,然后接下来才是健康宣教、基础护理等。执行医嘱是一定要保证的,因为病人治疗是最重要的”。护士5:“检查是这样的,目前护理还只局限于病区,我们是负责通知外勤来接病人,万一是躁动或生命体征不平稳的特殊病人,1名护士和1名医生会跟着一起去,还是跟人力配置有关,因此全程护理我们还是欠缺一点”。

2.1.3 护理人力配置不足使护理记录过于简化而无法追溯

6名护士一致认为优质护理实施以来,在“将护士时间还给病人”理念的指导下,护理文书简化很多,但同时很多有价值的护理信息因为没有记录而无法追溯,建议推广信息化护理记录,以兼顾保留依据和节省时间两方面的需求。护士1:“现在只要医生有记录的我们就可以不用写,护理记录真是少了很多,文字描述性护理记录几乎没有,只有我们自己身边备的小本子,比如病人比较躁动,血压高吃过什么药啊,都记录在小本子上再进行交接班。现在感觉就是太简化了,简化到没法去查证,写的太少就少了提示自己的东西。护理监测单只有各项指标的数值记录,没有文字记录。我觉得还是应该记一些护理记录的,目前对入临床路径的病例进行了护理记录的信息化管理,可以在计算机的护理表格上直接点击打勾,也可以敲文字,但现在入临床路径的病人不是很多。希望所有病例都能像临床路径的护理记录一样采用电脑化、信息化操作,而且在电脑里可以直接进行编辑,像现在写到最后一行发现写错了,然后重抄一张,纸张浪费就很厉害”。

2.1.4 护理人力配置不足使个性化健康宣教难以真正实现

优质护理服务要求提高专科护理水平,责任护士要运用专业技术知识,对病人开展个性化的教育[1]。6名护士一致认为个性化健康宣教在目前的人力配置状况下很难真正落实和实现。护士5:“目前我们采取的是每日重点的模板式健康宣教,星期一到星期五,我们每天有一个侧重点,星期一是规章制度、然后是一些服务项目的宣教,星期二安全性宣教,胡须、手指甲会加强一下,星期三会进行药物宣教,星期四是疾病健康宣教,星期五是优质护理宣教。各项特殊检查采取的是:早班罗列出来,中班通知病人并对病人进行宣教,夜班再对病人进行复查,早上病人临检查前再叮嘱1遍,就这样反复交代。模板式健康宣教关键的问题是不能体现病人的个性化差异,并且不同护理人员资历不同,健康宣教的深入程度和全面性可能不一样”。

2.2 对护理人员分层的主观感受及认识

对于护理人员分层,6名护理人员持不同的观点和态度,3名支持开展护理人员分层管理,认为实施分层管理使不同能级护理人员从事不同技术难度的护理工作,有利于细化临床护理工作内容,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另3名护理人员指出分层也可能会带来如延缓年轻护士成长速度、挫伤低年资护士工作积极性、工作地位不平等问题。护士2:“我觉得护理人员能力、经验不同,分层还是很有必要的。人够的情况下分的细一点,这样工作会做得更全面一些。护理技术性强的工作我觉得应该由资历老一点的护士做。发药的话我觉得也有必要,健康宣教也肯定希望老一点的护士做。年轻护士应该从最基础的护理工作开始做,这样才能有利于他们的锻炼和成长”。护士1:“在理念里面我认可分层,分得清楚一点,责任明确一点,质量会高一点,我觉得按工作能力分比较好,分层的话可以把事情做得更细,要不然你什么都做就做不好、做不全”。护士5:“按照我心里的想法,如果人力多配一点,还是要分层。我个人的想法是最好往专业护士的方向发展,我个人的性格比较倾向于做专业护士。我觉得做一项就把它做精、做细了,把专业护士做得抵得上医生,这样护士价值就体现了”。 护士3:“如果分层我觉得分护理员-助理护士-责任护士-专业护士-护士长五层比较好。责任护士对病人最重要应放在第1位,护理员这一层肯定不能少,应放第2位。其次是助理护士、护士长和专业护士。现在我们科有责任护士—责任组长—护士长,这也算有分层吧。责任组长也是责任护士,责任组长和责任护士干的活是一样的,工作内容上没有分层,组长年资高一点,由年资高一点的带着年资低一点的一起做,这样会比较保险、比较放心。碰到一些新的仪器、导管不会的话,年资高的会去指导年资低的。现在这样运行下来还可以、还行。如果分层的话,底层的护士他学的方面就少了,单纯完成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就接触少,或者说接触晚了,成长的速度就慢了”。护士6:“我觉得分层有它好的一面和它不好的一面,分层它可以做适合我的工作,但是科室里如果分的太细的话,有的年资小的护士会有怨言,会影响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护士4:“对护士个人发展来说分层是有利的,但我们目前现状来说,还是会对我们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分层对人际关系还有工作氛围其实都是有影响的,我觉得还是统做比较好”。

3 讨论

3.1 护理人力配置必须满足病人日益增长的护理服务需求

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在于提供恰当的护理人力,满足病人所需要的护理照顾[4]。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和独生子女家庭的日渐增多,病人对医院护理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对护理服务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使护理工作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护理工作量日益增加,对护理人力配置数量的需求也不断增大,这种增大必将要求医院对护理人力进行合理地配置和调整。人力不足使护理人员将大部分时间忙于完成医嘱的治疗任务,导致部分护理工作未能全面、彻底、有效地落实,影响到护理服务质量,也影响到优质护理服务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和推进。《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明确指出到2015年,要建设一支数量规模适宜、素质能力优良、结构分布合理的护士队伍,落实医院护士队伍配备标准,使医院护士数量与临床工作量相适应[4]。因此,根据临床实际需要设定护理岗位,根据需求科学编配护理人力,不仅是护理事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提升护理内涵、推进优质护理、使医院护理服务质量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护理服务需求的需要。

3.2 护理人力分层是促进护理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除护理人力的配置数量要满足护理工作量的需求外,护理队伍的结构即分层及各层级护理人员的合理使用和管理也是决定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5]。对护理人员实施分层使用和管理是优化护理人力配置、鼓励护理队伍的梯队成长、促进护理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体现各级护理人员的价值、达到节约医院成本、保证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的必然要求。通过护理人员的分层使用,建立完善的护理人员分层管理体系,按能级分层使用不同的护理人员,落实各层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可以充分发挥各层护理人员的工作潜能,体现自我价值,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病人提供安全、舒适、高效、精细化的护理服务,以提升护理服务品质,促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满足现代社会医学高速发展及医疗改革对护理工作发展的要求。因此,对护士实行分层管理无论对病人、护士还是对护理专业的发展均具有重大意义。

4 小结

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分层管理是当前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和岗位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护理学科要发展,就必须合理有效地配置和使用护理人力资源,根据病人每日所需的实际护理工作量来科学配置护理人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不同护理人员的工作潜能,以实现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护理服务内涵、增加病人满意度、增强护理人员职业发展信心的目标。

摘要:[目的]研究三级综合医院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目前护理人力配置和护理人员分层的观点、认识和态度。[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现象学研究法,深入访谈6名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并用Colaizzi’s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目前护理人力配置总体不足,导致护患比的要求难以真正落实、优质护理难以深入开展和推进、护理文书记录过于简化而无法追溯、个性化健康宣教难以真正落实;人员配置充足前提下的合理分层可以促进护理工作的精细化并提高护理质量。[结论]护理人力配置的数量和结构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护理人力配置数量必须满足病人日益增长的护理服务需求,分层管理是促进护理人员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应重视护理人力资源的分层配置管理,以推进护理管理改革,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护理人力资源,护理人力配置,护士分层,质性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2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5):5-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S].卫医政发[2012]30号.2012-04-28.

[3]Sanders C.Application of Colaizzi’s method:interpretation of anauditable Decision trail by a novice researcher[J].ContemporaryNurse,2003,14(3):292-30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2):5-8.

中学分层教学的认识 篇8

“分层教学”源于孔子的“因材施教”。将学习能力大体一致的学生分到同一个班级, 给爱学习的学生创设出一个好的区域环境, 不会因为教师迁就学习跟不上的学生, 而影响优秀学生学习的前进步伐;同时, 在课堂纪律的维护上, 不会因为纪律管理而浪费课堂上的宝贵时光;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 更容易根据学生的实情来备课, 尽可能地做到所备的内容适合绝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教学相长”的原则, 在知识的发挥上, 可以让教师发挥到极致。优生优待, 培养出“尖子生”, 对学生个人的未来、对学生的家庭幸福、对学校知名度的抬升、对国家社会的发展, 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义务教育阶段一再强调教育要平等、要公平。分层教学的做法不是对学生的歧视, 而是让每个学生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接受相应的教育, 这才是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弟子规》中就有言:“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这就是说人是有差异的, 正因为有差异才需要因材施教。

二、分层教学的实践操作

(一) 弄清基础, 科学划分层次

在教学中, 教师要对学生的情况有充分的了解。根据学生发展存在的明显差异、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 把学生适当地划分好层次, 分好组别。另外, 要做好分层之前的动员工作, 向学生宣传分层教学的理念和意义, 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我, 正确认识自我, 本着自愿的原则, 尽量照顾到每一位学生。

(二) 教学目标层次的确定

在分层教学实施过程中, 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 针对不同的层次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A层次学生立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记忆, 减少学习恐惧心理;B层次学生能理解课本, 着眼于使用知识的培养, 做到基础扎实, 有一定的学习热情;C层次学生应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着重提高其思维品质, 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自学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相适应的教学目标:A层次学生是新课程中最基本的教学要求, 使他们在学习上有所收获;B层次学生是新课程中所有的教学要求;C层次学生是深化熟练新课程的教学要求, 侧重于知识的迁移能力的提高和创造性学习。

三、分层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 如何对待重点班和普通班学生

重点班的学生是“重点中学”中的“重点”, 是“双重点”, 因此担任重点班课的教师应该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之重, 要恪尽职守, 勤奋工作, 千万不要辜负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期望。教学普通班的教师, 也不要对学生放弃, 在普通班的学生, 更需要接受教育, 因为原先教育的欠缺, 现在更需要弥补, 所以教师更不要对学生产生歧视, 学生学习能力有高低, 但人格尊严是平等的。

(二)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 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 这是为人师者必备的素质。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就是要把学生看做是有血有肉、有丰富思想、有丰富感情、有丰富个性的“活生生”的人,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别, 尊重学生的选择, 尊重学生的情感, 尊重学生的人格, 为学生的个性的张扬与完善提供宽松的环境。

今天的“差生”并不意味着明天也是“差生”。教师的责任就是不断地对他们进行教育、指导, 引导他们走向成功。这是教育工作的一种理念, 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

(三) 班级学情水平不一, 但教师地位是平等的

学校的工作只是分工不同, 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在不同岗位上, 只要用心工作的, 都值得我们尊敬。其实不管选择哪一个班, 只要用心琢磨, 总能找到自己业务能力长进的方向, 教重点班的教师, 学生水平高, 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强烈, 问的问题也将很有深度, 这将激励着教师关注知识, 多学习, 学生的优秀将带动着教师的知识水平越来越高;但也有弊端, 因为学生主动学, 教师就可能忽略关注教学方法, 关注课堂管理能力, 因此, 教过重点班的教师, 再教普通班就难以胜任, 不是缺知识, 而是缺方法———“管”的方法和“教”的方法, 就如同“吃好东西吃惯了, 粗茶淡饭就难以忍受”。教普通班的教师, 因为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学习兴趣不高, 就将激励着我们改变知识呈现方式。学生爱犯错误, 在解决问题中我们的管理能力在不自觉中就得到提高, 高明的“陪练”才更容易培养出顶尖选手, 所以, 我们应持感恩的心态对待我们的每一个学生。

分层教学体现了“差异化教学”“以人为本”以及“特色教育”, 提供了“新人才观”的理念。但分层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分层敏感、教师角色的转换、分层教学的组织协调问题;理想化的分层与教育成本的核算矛盾;成功型的评价理念与传统评价的冲突。分层教学本来是解决学生个体差异性, 体现公平性, 而一些学校借此分重点班和普通班, 用优秀教师上重点班, 一般教师上普通班, 这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等。

参考文献

对分层教学的认识 篇9

随着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和实施, 新课改不断提出很多非常好的数学教学理念, 这些理念对农村高中的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由于招生制度的改革, 使得农村高中的学生普遍存在数学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低, 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产生畏惧心理, 从而导致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等现状, 为数学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 如果在农村高中数学教学中仍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不顾学生水平和能力差异, 势必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因此, 教学必然不能面向全体学生, 充分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 也就不能很好地贯彻“因材施教, 循序渐进”原则, 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这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面对这些现实情况, 在农村高中数学教学中试行“分层次教学”的教改实验, 就显得格外重要.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 教学只有走在发展的前面, 才能促进学生发展.他认为学生有两种水平:一是现有水平, 即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所能达到的水平, 二是潜在水平, 即在教师帮助下所能达到的学习水平.维果茨基把现有发展水平与最高潜在水平间的发展区域称为“最近发展区”, 在班级教学中, 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存在明显差异的, 同一难度问题, 对一部分学生是符合“最近发展区”, 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属于现有发展水平, 对有些学生可能超越“最近发展区”.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最近发展区”, 实施分层教学, 结合学生的实际, 分层次提出教学目标, 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 分层次提供教学辅导资料, 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使各类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充分发展, 能充分发掘各类学生的潜能.

三、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环节

1. 学生分层

在学生分层方面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做到学生自愿, 师生共同进行探讨, 教师尊重学生的选择, 因能划类, 依类分层.其一, 教师要向学生宣布分层教学方案的设计, 讲明分层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统一思想认识.其二, 教师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 结合学生学科成绩和学习可能性水平, 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是学习成绩好, 学习兴趣浓, 学习毅力强的学生;B层次是数学学习成绩在中等水平, 学习兴趣不稳定, 时好时坏的学生;C层次是数学基础薄弱, 学习成绩较差, 对数学学习兴趣不浓、意志品质不够的学生.A、B、C层学生的比例在25%、50%、25%左右.其三, 教师帮助每位学生实事求是地估计自己, 通过学生自我评估, 由学生自己自愿选择适应自己的层次;这样使部分学生既分到了合适的层次上, 又保留了“脸面”, 自尊心也不至于受到伤害, 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但学生的层次也不是永远不变的, 经过一段学习后, 由学生自己提出要求,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和发展情况进行阶段性调节, 使学生能处于最有利于他们发展的环境中.

2. 课堂教学分层

(1) 教学目标分层.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教学目标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教学目标制订要满足适度性、层次性和阶段性, 即目标的难易程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既能实现又不是轻松实现, 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层次性是在统一目标的前提下, 设计不同层次目标, 以分别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阶段性是指各个阶段应具有目标, 通过具体目标的依次达成, 不断调整目标的适度性, 动态管理各类目标, 促进目标的提升, 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2) 备课分层.

教师按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 分层备课.备学生成为教师备课的重要环节, 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及课后作业上都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强调针对性, 为基础差、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提供辅助性的学习, 以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 又要让优生以及部分中等水平学生适当的超过大纲要求.

(3) 预习提纲分层.

针对高中生学习的目的性、自觉性明显增强的特点, 教师根据己定的教学目标, 明确提出各层次的预习提纲,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看书预习方法, 就会获得满意的预习效果.比如, 让高一学生预习时, 可要求A层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 定理、公式要主动推导, 例题要先行解答, 能独立完成相应的习题, 力求从理论和方法上消化预习内容, 并能自觉帮助别组同学;B层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 会参照定理、公式、例题的推演自行论证, 并据此完成练习题, 遇阻时, 能自觉复习旧知识, 能主动求教或帮助别组;C层学生主动复习旧知识, 基本看懂预习内容, 试着完成相应的练习题, 不懂时主动求教于别组的学习伙伴, 带着疑问听课.

(4) 课堂提问分层.

在课堂上, 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分组情况, 设计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问题, 要让A层次的学生经过认真思考才能回答问题, 挑战自我;B层次的学生回答一些较灵活的问题, 超越自我;C层次的学生回答较基础的问题, 找到自信.在此基础上可适当补充些趣味数学问题, 调节课堂气氛, 努力做到全体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参与教学全过程.

3. 课后作业分层

在学习完一节内容后, 学生要通过做练习来巩固和提高, 因此课后布置多层习题是分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布置作业要精心选题、精心设计, 一般学生在20至30分钟内完成, A层次的同学完成基础、灵活性和综合性题目, B层次以基础训练题为主, 同时配以少量提高题, C层次的同学做基础训练题.作业的分层可以减少抄袭作业的现象, 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使每个学生感到完成作业轻松愉快, 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 课外辅导分层

针对农村高中学生的数学基础, 教师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 因材施教.对于A层次的学生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 自主学习和探究;对于B层次的学生教师可适当点拨, 让其思考和讨论;而对于C层次的学生要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和讲解, 帮助他们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 鼓励他们大胆思考和提出问题, 努力去解决问题.时间久了, 学生之间就会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

5. 学习方法指导分层

分层指导是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有区别的帮助和方法指导, 它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辅助手段.对于A层学生重在适当点拨、激发悬念, 启迪思维向纵深发展;B层学生重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 鼓励他们勇于探索;C层学生学困生重在心理调试、方法矫正和知识补漏.

6. 单元测试分层

每一单元学完后, 均安排一次单元测试.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 以教材习题为载体, 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 分别设计适合各层次学生的试题, 将一份试卷分为必做和选做题两部分, 必做题是全体学生都做, 而选做题对应同一知识点, 按不同能力要求分A、B、C三个小题, 分别使三个层次的学生选做.在每次考试后, 每层次的学生应作适当的变动, 如A、B层中成绩最好的两名学生分别升为B、C层, 而B、C层中成绩最差的两名学生分别降为A、B层.这样一来, 基础差的学生找到有自信, 基础好的学生感觉到压力.

7. 评价分层

传统的教学评价是以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全班学生, 较多的着眼于作业对错和考试分数的横向比较, 而分层评价是对各层次学生用不同的角度和标准来衡量, 兼有个体的定性评价和定量分析.定性评价就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方式、学习态度以及作业完成的程度等进行综合性评价, 这种评价需要教师善于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而进行鼓励;定量分析仅仅在层内进行横向比较, 更多的是倾向于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 这种成绩分析与评价是客观的、是学生可接受的.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采用表扬评价, 寻找其闪光点, 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成绩一般的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 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 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成绩好的学生采用激励性语言评价, 促使他们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超越自己.

四、分层教学的效果

现代农村高中数学教学, 实施分层教学其效果十分明显.其一, 实施数学分层教学, 是通过学生自我评估完成的, 完全由学生自愿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 使学生感到轻松自如, 这样既充分保护了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 又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 由于分层教学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 全面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二, 分层教学符合因材施教原则, 保证了面向全体学生, 并特别加强对学困生的教学力度.由于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都有所发展, 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一定的提高.

五、分层教学需待完善

在农村高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的各个环节层次化固然重要, 但还有一些看不见的因素影响着分层次教学的实施.其一, 教学过程中防止只注重成绩水平, 轻视能力培养;只重视部分优生, 忽视全体学生;层次分得过死, 加重两极分化;其二, 教师缺乏思想引导, 学生心理负担过重, 课后与家长密切配合, 与班主任及时沟通;其三, 分层教学的工作量更大, 需要教师有强烈的责任心, 务实创新的工作精神.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实际水平, 在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中正确地运用“分层次教学”, 可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明确, 自觉性更强, 学习兴趣更浓厚, 达到缩小两极分化, 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分层次教学是一种新的操作难度大的工作, 有待在今后的实践中探讨与改进.

摘要:“分层教学”是在教学的各个环节, 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 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强调教师的“教”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学”.分层次教学符合因材施教原则, 也符合掌握学习理论、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 以及教学与发展理论,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促使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 提高教学质量, 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农村高中,数学教学,分层教学,认识与思考

参考文献

[1]冯跃峰.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层次设计.中学数学, 1997.2

[2]胡兴宏.分层递进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上海教育, 2000.7

重新认识体育课中的分层教学 篇10

一、实施分层教学的意义

1. 分层教学促进学生技能的有效形成。

新的技能的形成往往是在以往技能的基础上添加新的知识或动作而形成的。分层教学可以根据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来判定对已有技能的掌握程度与熟练程度。

2. 分层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 针对学生基础、能力进行分成甲、乙、丙等若干组, 对不同等级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要求。对于不同分组的学生练习的内容、练习时间和重难点上都有所区分, 对于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 可以在基础练习上多花点时间和精力, 在巩固的基础上学习更进一步的动作和知识;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在动作和知识上向“完美”的方向努力, 使学生做到量变向质变发展。

3. 分层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分层教学具有明显的针对性, 能够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 对于不同能力的学生实行不同目标、不同标准的教学内容和测试, 从而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进取心, 提高学习兴趣。

二、在实施分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目标不明确。

这里所说的不明确主要有两点:其一, 划分等级的标准不明确;其二, 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所要达到的效果预设不明确。分层练习的效果是非常不明确的, 也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方法较混乱。

在课堂实施分层教学后把学生分成若干组以后, 针对不同的学生, 在练习手段、练习时间和重难点上不做区分, 让学生自行练习的“放养式”练习。在一次优质课的观摩课中, 一位教师进行肩肘倒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 这位教师运用“比你高”的游戏引导学生把腿倒举起来, 根据不同的高度把学生分成ABC三组。接下来要求学生自行练习, 一定高度以后学生自动晋级到下一个难度。课堂现象却是这样:B组的学生看到前面A组的学生晋级到下一个难度拉, 无论自己能不能符合晋级要求都进行下一个难度, C组的学生看到B组晋级, 自己就进入下一个难度了。同组的一个同学进了下一个难度, 全组的同学都进入了下一个难度, 从而形成一种不良的循环。在案例中, 教师运用分层的方法对不同素质的学生进行分层。我们可以这样:在练习某一高度的时候提出练习方法与重难点, 同时可以用教师示范和图纸讲解等方法使学生明确练习手段和目标。

3. 效果难体现。

在体育课堂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素质把学生若干小组进行练习, 最终要求学生达到的效果可以是同一个等级的, 也可以是不同等级的, 但必须能够体现出练习的成果。例如教师把学生按能力分成几组进行排球练习, 让学生自我练习, 在练习8分钟后我们针对不同组别的学生进行测试, 如果能在原来的基础有所提高, 就应该表扬;或者原本只能垫5个的, 在8分钟后能达到10或者10以上的就得到满分, 并不一定和原本就能达到10的在同一起平线。

4. 评价不科学。

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 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后, 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 教师应该对其练习成果做出评价或者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问题, 教师应该及时帮忙解决。如在上面肩肘倒立案例中, 教师可以在学生练习时, 点评学生动作, 对重难点进行分析, 适当的运用激励机制, 使得学生有信心完成难度动作, 也可以在学生完成一个难度后适当的进行表扬, 使学生在练习后得到成就感。

三、改进的策略

1. 关于分层。

常见的分层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和基础上把学生分成若干组, 然后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 力求达到共同提高, 最大程度的满足学生的需求。笔者认为在这个基础上, 我们还可以实行动态分层, 也就是说在原有的基础上稍加改进, 在练习把基础较好的, 基础一般的, 基础较弱的相结合, 从而起到帮带作用。

2. 关于教学方法。

这里特别要突出阶段的重难点, 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重难点, 同时教师在辅导重点可以倾向基础较差的或者基础一般的而且可以采用一对一辅导, 而对基础较好的同学, 可以提示重难点和练习方法让学生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 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

3. 关于评价。

就是要求及时性和动态性。学生在分层练习技能时, 教师能够对学生技能产生及时的评价, 当然评价可以的有错误并且纠正的也可以是表扬的, 这样对学生才能产生及时的刺激, 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的情况也可能发生变化, 原有分层标准可能不合适, 所以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 发现现有的评价体系不合适要相应调整评价的标准, 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 真正反映学生学习的过程。

参考文献

[1].乌嫩.浅谈体育课分层教学的运用.体育教学》.2002年04期

对分层教学的一些实践和体会 篇11

关键词:分层教学 教学策略 因材施教

目前素质教育正在全面推广,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数学教学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必须以人为本,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但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三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都不尽相同,所以(根据我们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初中数学教学尤其是初三数学教学,进行分层教学能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较快地提高教学效果。

我个人在初中数学教学多年的实践中体会到,初中数学教学进行分层教学,教学效果比不分层的传统教学要好,初二和初三的学生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差别更大,进行分层教学效果会更加显著。以下谈谈我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些做法和教学效果:

一、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分层

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水平,我们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层次,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了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首先对自己所教的学生进行分层:

A层:数学基础较好,思维能力也较好。

B层:数学基础一般,思维能力一般或较好。

C层:数学基础中下,思维能力一般,或思维能力较好但数学基础较差,学习品质不够好。

D层:数学基础较差,思维能力一般或中下。

当然,这样将学生进行分层我是不告诉学生的,只要自己心中有数、教学有针对性就行了。对学生分层后,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了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A层:数学基础要更扎实,数学思维能力要更强,成为数学尖子。可有针对性地对他们提出较高要求和开小灶,要求他们除完成课本习题外,尽量多看些有关解题和数学竞赛的数学课外书,鼓励他们提数学问题,鼓励他们自学和进行一题多解。

B层:提高数学基础知识水平和数学基本运算技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一部分能向A层转化。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多问,多鼓励他们自学,多鼓励他们一题多解,要求他们在测验时争取优分并追上成绩最好的同学。

C层: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使他们其中一部分向B层转化。多鼓励多提问多辅导,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数学题的兴趣,要求他们在测验中取得合格以上成绩。

D层:尽量提高他们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部分向C层甚至B层转化。多耐心辅导教育多鼓励,尽量多提问,提高他们听数学课的兴趣,要求他们完成作业和在测验中争取合格以上成绩。

二、做好教材的分析研究和结合学生情况进行教材处理

初中数学教材尽管较系统地叙述了初中的数学知识,但其中包涵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没有明显地叙述出来,探索推导的过程也不可能全部叙述出来,所以,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握数学知识的系统性,挖掘数学知识所包涵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而学生(初中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都有差异,所以又必须对数学教材进行恰当的处理。

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每节数学课我都会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如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如何设计层层深入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索、讨论?如何把例题分解和组合?哪个地方该精讲,哪个地方该让学生去探求?如何设计各层次学生的作业?等等。

三、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的实践和教学效果

2003学年,我担任初二两个数学基础一样的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7班我用传统教学法,在8班我试用了分层教学法,以便探究分层教学法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下我主要谈谈我在7班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些做法:

1、在课堂教学中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了不同的导学方法,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和发展能力。

课堂上多让A和B层学生探求问题、讨论问题,最后独立地或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出答案,并多鼓励他们质疑已有答案和对数学题进行一题多解,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对C和D层次的学生则在讲解教学内容之后还加强个别辅导。

上课前的复习提问、课堂的练习、课外的作业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开层次。一般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分基础题(必做)和提高题(选做),提高题鼓励A层次和B层次的学生做,C和D层次的学生可以不做,但仍鼓励他们尽力完成。如何将各章节的练习和作业分层次则视学生的整体基础情况而定,如果学生对某节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好,则对该节的基础题和提高题的深度就适当增加一些。

2、多举学生感兴趣的实例或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尤其是C、D层次学生)对数学概念、定理、性质的感性认识,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7班C、D层次的学生基础较差,有一次,我发现他们老是把解方程当作式题计算来做,知道他们对解方程的同解原理不理解,我就这样引导他们认识解方程的同解原理:我要知道你们这一列同学中最后一位同学有多少只手指,现在我要倒数第二位同学跟最后一位同学比较手指数,如果相同,则要倒数第三位同学跟倒数第二位同学比较手指数,如果相同,再进行下去,直到我面前这位同学。因为你们这一列同学前后两个同学的手指数都相同,所以,我只要看我面前这位同学的手指数就可以知道最后那位同学的手指数。然后,我类比此例讲解了用同解原理解方程的原理。

3、对学生的引导由少到多,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所需的启发。

在初二几何梯形中位线定理的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方法进行分层教学:

要求学生先回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和梯形中位线的概念。(鼓励C、D层次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出来以后,我提出问题:梯形中位线有没有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类似的性质呢?(要求学生画图探讨和讨论,然后讲出答案或猜想答案。)

学生讲出答案后,我把答案作为命题板书在黑板上,再要求学生就这命题画图写已知求证。

然后抽一个B层次的学生板书他自己所写的关于这道命题的已知求证,再通过让C、D层次学生提问,该学生作答,老师再用引导的办法纠正学生所写的已知求证。

已知:梯形ABCD的中位线为MN;

求证:MN∥BC,MN=1/2(AD+BC)。

接着,我要求学生写证明过程或思考证明过程 (要求:A层次学生用两种以上方法来证,B层次学生写出一种证明方法的全过程,C、D层次的学生思考并尽量写出一种证法的部分或全部证明过程)。

(提问C、D层次学生,直到他们答对为止。)

然后,抽一位B层次的学生板书他对这个命题的证明过程。学生板书后,我请A、B层次的学生纠正。要求C、D层次不能写出证明过程的学生认真看黑板上正确的证明过程,鼓励他们对不理解的地方提问,并让A、B层次的学生回答。最后,为了使C、D层次的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再讲解一次这个命题的证明思路和证明过程。接着,检查A、B层次学生对这个命题的另外的证明方法,抽其中部分学生讲解他们的证明思路,并作评价和纠正。

教学效果对比:(1)就教学进度来说,进行分层教学的7班要比用传统教学法的8班快。因为在8班有些数学课有较多学生掌握得不够好,要经常增加练习课,而在7班则较少需要这样做。

(2)两班年终考数学成绩对比,显然,使用分层教学法比使用传统教学法教学效果要好。差生减少了,而优生增多了。

其中原因是什么呢?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分层教学的实践使我体会到:在班级教学中,传统教学法主要照顾全面,往往没有强调个别,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而分层教学法虽然也是班级教学,但要求老师强调个别,也就是在某个层面上做到因材施教,体现了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因而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数学思维能力,进而提高数学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春莉 从建构主义观点论课堂教学评价.《教育研究》2002年,第7期。

2、王国海 杨树才 改造“注入式”寻求“导学式”.《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2年,第7期。

3、周俊 肖婵婵 分层导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中学数学研究》2000年,第6期。

对分层教学的认识 篇12

我认为,解决上述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是在教学方法上的因材施教,是因材施教的一种实施,即对待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目的是让他们能向好的方向发展;在学习、品格等各方面有所进步。

为了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发展的教育目标,尤其是学生到九年级后,厌学情绪日趋加剧,两极分化日益明显。针对这种情况,开展了针对九年级各学科具体情形的分层教学。分层教学以“上不封顶,鼓励冒尖;下要保底,大面积合格;各有发展,形成个性特长”为宗旨,具体以下几方面将分层递进教学落到实处。

一、在作业上体现

分层布置作业是实施分层教学的有效途径。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使各层次学生都得以提高和发展,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对学困生,作业少,难度较低,以模仿性、基础性为主;对优等生则可减少一些重复性作业,适当增加一些灵活性较大的题型,以综合性、提高性为主;中等学生介于两者之间。我们还鼓励中等学生选做优等学生的部分作业,学困学生选做中等学生的部分作业。另外,可通过每日一题的形式,按题目的难易程度布置三道题,让各层次的学生有选择地做,使每位学生都学有所得。

二、在教学内容上体现

课堂教学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量避免学生出现听不懂、无事可做的现象。课内按两层教学目标设计,进行隐性分层教学,优等生要求全面掌握,以创造性学习为主,培养发散思维,发展思维,培养能力,达到启发举一反三的目的。对基础差、理解接受能力差的学困生,要给予一定的帮助,以模仿性学习为主,通过做简单模仿题,让学生从中找出规律,提倡能做的就做,重视学生的个人能力差异。对于学生分层,我认为只要教师心中有数就行了。因为显性分层容易使低层学生产生自卑感,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三、在学习时间上体现

优等生在时间上卡得紧一些,学困生卡得松一些,时间短一些。尤其到九年级后期对学困生要适当分流。我校的做法是举办音、体、美兴趣班,每天下午安排一节课,让那些对音、体、美感兴趣的学生多学一些喜欢的东西,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在课下辅导上体现

辅导学生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对于各类型的学生,除在课堂上分层施教外,在课外还要作适当的辅导。对于优等生,要选择具有启发性、拓展性、探究性、综合性的思考题。定期组织进行辅导,通过多种渠道使学有余力的优等生发挥潜力,得到更大的提高。对于学困生,教师手把手地辅导,抓好双基过关,对作业、测试的错误做好反馈、跟踪,并设计有针对性的单一作业进行强化训练,使其逐步赶上来。

在分层辅导中,我们要求做到四个结合,即集体与个别结合;讲解与自学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

五、在平时表现的肯定和鼓励上体现

对学困生侧重表扬,寻找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中等学生侧重鼓励,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优等学生侧重其发展,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一段时间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适当调整,成绩进步的升级,退步的降级,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由于各层次差异,对学生的评价要以学生原来的水平作为基础进行差异评价,也就是要进行分层评价。

教师要积极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例如在课堂回答问题时、在平时的作业中,在与教师的交谈中、在单元测试后等很多地方都存在对学生的激励评价问题。对各层次学生达到本层次目标的及能递进超越本层次目标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得到鼓励,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

评价学生不应只是单纯评价学生的成绩,而是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评价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精神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六、启示

1. 分层次教学有利于开发后进生的潜能。教师要用辩证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后进生,后进生并不是定了型的砖。教师既要喜欢优生,又要喜欢因学习智力迟钝的后进生。通过分层次教学,我们深深体会到,从后进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挖掘后进生的潜能,低起点的后进生是完全有可能提高学习成绩的。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重新树立了自信心,激发了数学学习兴趣,改善了师生关系。在分层实践的同时对分层复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分层复习的实践表明:分层复习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使学生个体得到良性发展;分层复习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复习过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体性,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学生在各方面都有发展。

2. 分层次教学有利于锻炼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上一篇:中医学院下一篇:数据分页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