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安全管理理论(共8篇)
现代安全管理理论 篇1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理论
摘要:民生与发展是中国当今社会最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中国实现现代化、追求民富国强的实质内容,同时也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即渗透于一般管理理论并对其具有制约与重要影响的基本理念,亦即构成贯穿于特定理论体系并对主要内容具有关键意义与导向作用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理论主线;现代化建设;民生;发展
任何一个成熟的理论学科,都有自己学科的理论主线。例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主线是关于剩余价值规律的阐释;国际贸易学的理论主线是关于贸易保护主义与贸易自由主义的分析;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理论主线则是关于对计划与市场及其关系的说明等。研究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从主体看,实际上就是研究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管理思想的主线,即渗透于一般管理理论并对其具有制约与重要影响的基本理念,亦即构成贯穿于特定理论体系并对主要内容具有关键意义与导向作用的内在逻辑。
一、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主线的内涵与体现
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产生的,目的是研究现有条件下,如何合理配置组织的人、财、物等因素,以提高生产力水平。现代意义的管理学诞生以来,管理的质量与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并进一步推动了这一年轻学科的勃勃向上。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通过对1980年前管理学领域的经典主张与重要理论进行分析,归纳出了现代管理学的主要流派,即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组织行为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学派,等等。
所谓现代管理理论,是继美国管理学家泰勒的规范管理理论之后逐步建立起来的一个学科群,包括宏观方面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管理理论,中观方面的行业、系统、区域等管理理论,微观方面的组织、企业、学校、家庭等管理理论以及专业性的管理理论,例如工商、行政、财政、金融、市场、人力资源、风险危机、资源环境管理及领导科学等内容,企图在不断变化的现代社会面前,构建一个具有自适应力的理论体系。
以往管理学与现代管理理论的共同之处在于都重视计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的职能,强调效率并追求绩效;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现代管理理论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协作的系统,认为管理应当以人为本,强调权变管理是两个或更多可变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更侧重于应用并服务于市场经济发展。以往管理学则认为组织的要素只包括人,忽视物和其他要素,过于强调规范、经验、条文而没有形成系统的人性化的理论体系。
虽然现代管理理论的内容庞大,而且各学说的内容与研究方法不尽相同,但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即组织、管理方式及运行模式,集中于效率与效益的获取。换一个角度考虑,也可以更加抽象地将现代管理学的研究概括为以下方面:
首先是生产力方面,研究如何使组织生产力与组织诸要素的关系相适应,合理配置并充分发挥与利用生产要素的作用,从而将组织的生产要素有效、最大转化为实质性的需求均衡与社会效益;
其次是生产关系方面,研究如何合理设定组织制度,协调组织内部人员之间的关系,以及组织与环境及其他相关者之间关系,促进组织以及组织与外部的和谐,调动与激发组织及其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再次是上层建筑方面,研究如何使组织行为与法律、政治、经济、道德等组织外部环境相适应,保证组织活动的合法、合理、合情。
可见,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实际上是组织内、外各类资源的分配以及各种关系的调节,归根结底就是配置与协调。
然而,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不能仅仅局限于现代管理理论的“配置与协调”,而是必须体现与中国的国情基础相联系的必然与特征。既然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是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管理实践为基础,其理论主线必然是符合中国特色管理实践的逻辑归结,与中国国情相一致,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相一致,与民族复兴相一致,与实现富裕与文明相一致,走向民富国强。那么,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就离不开中国人民百多年来对于民富国强的渴望与追求!问题是,中国长期以来面临的一直是相对贫穷与落后,要打破贫穷现状实现民富愿景,就必须切实解决民生问题;要改变落后面貌实现国家强盛,就必须科学解决发展问题。民富是国强之本,民富才可能实现团结稳定,进而增强国家对外的整体实力,达到国强的效果。于是,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配置与协调”具体在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中就可以进一步概括为“民生与发展”了。
民生与发展是中国当今社会最值得探讨,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同时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追求民富国强的实质内容。民生问题其实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吃穿住行用、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方面。发展问题就是促进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可持续的发展,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方式与过程。因此,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离不开民生与发展,民生与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引领与指导。
回顾一下旧中国民贫国弱的屈辱和历史先哲的明鉴,有助于问题的认识。清朝末年,由于满清政府的腐化和列强的经济、政治侵凌,内忧外患、饥馑交集、哀鸿遍野、民不聊生。为解决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国家的经济困境,孙中山响亮提出了民生问题,以此作为解决中国问题的重心和中心。他认为:民生为社会进化的重心,社会进化为历史的重心,归结到历史的重心是民生;民生问题才可以说是社会的源动力;要把历史上的政治和经济种种中心都归之于民生问题,以民生为社会的中心。
如何解决民生问题呢?这就是发展,核心是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配合民生的价值取向,通过质的提升和量的增长相互配合增进下的动态变迁过程,对内提供国民机会使之提高并实现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能力,对外则促进国家永久适存于世界。孙中山民生与发展思想的整体目标是:民族、民权、民生;立国、建国、大同。只有民生,只有发展,只有复兴,只有自强,才能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我国历史条件及国际形势下,只有解决好民生与发展问题,实现民富国强,才是中华民族的唯一生路!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语境中显然渗透着一种大众情怀。现代社会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根本任务是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与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进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实现现代化;具体目标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市场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逐步缩小国民间差距及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尽快走到世界经济的前列。
以上内容无一不与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及社会生产的现代化、社会化密切相关。前者即为民生问题,后者就是发展问题。在中国的现实情况下,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要求本身就是解决民生问题,可见,“民生”蕴含于“发展”之中,而“发展”的道理及其精髓体现在“民生”之中。
民生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以及管理实践与理论的意义在于:第一,民生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要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活与利益问题,以富民为重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国家富强。第二,民生是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改善和保障民生,走向文明与富强。第三,民生是体现中国共产党执政宗旨的基本标志。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新时期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富民强国。此外,民生还集中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富裕、健康、公平、正义、法治、和谐、安居乐业、富裕文明历来都是人类最美好的追求和期盼。可见,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与民生密切相关,民生既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同时又是管理活动与管理过程的要求与平台。民生范畴作为现代管理的中国式表达方式,既体现了现代管理活动与行为的本质内容,又彰显了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发展”则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指变化的趋势与不断扩大的过程。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看,早期“发展”的主流思想是强调资本积累、计划性与工业化的重要性,倡导双元经济并存,注重结构主义分析,主张进口替代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后来关于“发展”的研究出现了若干明显的新趋势,主要是更多地采用了经验分析的`方法,注重实践,关注影响发展的各种因素,进一步强调增长和发展的目标,研究的内容趋于具体化、国别化。
这种趋势,实际上与确定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是基本吻合的。管理学的发展则主要是指人的发展,具体为人类个体、群体、整体与自然的和谐,包括生产进步、技术创新、人员结构调整以及规模性扩大、管理制度创新等,从而为社会及其基础形态、组织进步创造与提供有利的物质与文化条件。中国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是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包容的和谐发展;是既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谋求自身发展维护世界稳定的和平发展。可见,科学发展的内涵与外延不仅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实现形式,而且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路径与手段。
发展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以及管理实践与理论的意义在于:
第一,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集中体现,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的本质追求;
第二,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第三,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指导方针,是统领国家各项工作的总方针。
总之,发展不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现代管理活动、过程与理论的实质性内容与手段。没有发展,管理就失去了意义;同样,没有管理,发展就是盲目与混乱的。
综上,现代化建设的目的与归宿是民生,方式与过程是发展;民生与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节点与关键词,故而也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必不可少的理论主线。只有解决好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民生问题,才能实现发展,达成民富国强。这也正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目的。
二、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主线研究的必要性
客观地看,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与中华民族近现代所追求的民富国强的伟大目标应该是一致的。要强调的是,不仅民富是国强之本,而且民是国的组成部分,肯定人、重视人,求发展、重民生是现代管理理论所认同的普适理念。为了实现民富国强的伟大振兴,使得中国的国际地位得以提升,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学科建设就必须立足国情,放眼未来,客观、科学概括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理论主线。
(一)理论主线在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中的地位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是辛亥革命以来在中国国情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继承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总结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学习并借鉴西方现代管理的经验与理论,以追求和实现现代化为主题的现代管理理论体系。由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以也不可能完全照搬西方的管理理论,因此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现代化,西方管理理论中国化,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管理实践理论化及管理经验系统化是必然的。研究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并根据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与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性而有所创新,是我国管理理论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探讨中国现代化管理理论的主线问题,从实践与主体看,侧重于新中国成立以后。这是因为,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国民经济虽然有了巨大发展,但是总的来说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与社会现代化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主要矛盾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不能不围绕着如何从理论上说明这一矛盾的理论路径、模式、程序、方法等诸方面展开,所涉及的一系列方面与问题必然是研究这一主要矛盾的理论延伸或深化。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正是为了阐释实现民富国强这一民族夙愿而进行的,其意义与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
首先,准确概括学科的理论主线有利于加深对该学科的认知。对于学科的理论主线概括得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对该学科内容的研究到位、深刻、科学与否。对于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准确概括其理论主线尤为重要。
其次,正确把握学科的理论主线有利于明确该学科的研究方向。各学科的理论主线在学科研究过程中无处不在,认识并把握这个大前提,对于推进学科研究以及逻辑结构,内容梳理才会更加客观、严密、公允,重点与要点才会更加突出。
再次,明确规范学科的理论主线有利于掌控该学科的全面性。任何学科的研究都必须避免主观性、片面性与僵化性。这些情况的出现,不能说与学科理论主线的归纳不明确、不规范无关。一般而言,学科的理论主线贯穿该学科的全内容、全过程。全面认识学科知识,深刻把握学科过程,重要方法是认识并抓住理论主线与重点,只有提纲挈领,才能纲举目张。
(二)民生与发展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关键内容
民生问题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收入、教育、医疗、社保、住房问题,还包括反腐倡廉、政治文明、社会稳定、文化建设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当然,收入是保障民生最主要的物质手段,但只是整个民生问题中的浅层或表层问题。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眼光不能仅仅盯在收入分配上,要统筹兼顾,全面解决,包括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及住有所居等基本民生问题。所有这些问题,无不与现代管理理论密切相关。
发展是人类社会追求和满足自身利益的基本活动与过程,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从整体上把握发展的系统机理、构成及其内在联系,解决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从而推进全面、协调、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意义就在于要增强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合理配置,统筹兼顾,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切实解决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使中国迅速摆脱贫穷和落后状况,实现民富国强。
(三)民生与发展对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意义
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学科建设考虑,一方面,富民强国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已经明确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主线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只有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只有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稳定发展,才能实现国家的和谐和稳定,从而体现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主线的必要性。民生与发展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必要内容,在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中起着衔接和支撑作用,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基础。
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任务及目标考虑,其基本任务是总结规律、提高效率、促进发展、服务社会。为达到“总结规律”的学科目标,就必须以市场经济为平台解决好民生需求和科学发展问题,切实强化该理论的基础性研究。与此同时,民生问题既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前提;发展问题是改善民生的同时需要快速反应的必然要求,必须与民生同步,是贯穿于整个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
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考虑,民生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问题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继续探索并深化认识;构建适合中国实际的、把民生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制,不仅是建设现代化的需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民生与发展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相互制约与促进,贯穿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始终。
三、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主线研究的意义
民生与发展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学科建设,首先是在关注民生与发展问题的同时推动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
首先,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学科建设的基本内容主要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对象、任务、方法和研究特征;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逻辑与构架;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国情基础与理论创新;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分期与发展阶段;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与重要原则;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核心范畴与理论主线;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时代特征与学科特征;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与重要里程碑,等等。这些内容无一不与民生与发展问题相关联。在中国,离开了民生与发展,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学科建设就难以阐释清楚。
其次,应当明确,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研究内容其实也是民生与发展问题的不同理论形态或阐释方式,只不过是角度、层面、重点、表述有所不同罢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对于民生与发展问题的研究不是在一般的普通背景下进行的,而是在特定的社会整体条件下进行的,综合了新中国发展的多重矛盾,在整体考察上具有密切相关性,在具体问题上具有层次渐进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研究置放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基础之上,才能确立学科地位,打通学科命脉。
理论主线是学科建设的命脉,是理论研究的基轴与核心。抓住并突出理论主线,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才会得到实质性与快速性的发展。
(一)概括这一“理论主线”是推进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
民生与发展既是中国现代管理活动与过程中的重点与关键,又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客观存在,概括这一理论主线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任务。保障民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要以改善民生作为基础。民生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发展亦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必然要求,二者是与中国国情相一致,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相一致,与民族复兴相一致,同时也与中国的科学发展观相一致,是从中国式的现代管理中总结出来的重要基本理念。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必当概括并总结这一全新理念,使之上升为理论形态。
(二)认识这一“理论主线”,有助于把握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
认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有助于系统地理解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与精神,认识其理论内容是民生与发展的不同理论形态;有助于把握现实管理实践中丰富的民生与发展的内容和创新理念,从而揭示我国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中的先进思想和主旨精神;有助于客观把握学科命脉,持续推进学科建设,从而避免在学科研究过程中出现迷失与彷徨。
(三)认识这一“理论主线”,有助于总结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主要特点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作为一门正在创建中的崭新学科,其研究既包括对西方现代管理理论的历史考察,科学获取有利于中国特色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相关内容,也包括探索尚未被研究而又必然涉及到的知识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和科学吸收,还包括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客观地规范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框架、范畴及体系。如此等等的一系列内容特征、研究特征、学科特征都与理论主线的研究分不开,并依赖于理论主线研究的深化与升华。
(四)认识这一“理论主线”,有助于实现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理论创新
认识并抓住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研究总结现代管理理论中国化的经验教训,系统化中国现代管理活动的经验,有助于推动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不断推进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进步、创新、完善。创建新学科的目的就在于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支持,为明确发展方向作出理论指导。因此,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在其研究的过程中应当不断激发理论的“火花”,从而减少或避免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盲目性、曲折性、风险性,增强针对性、自觉性、科学性。
参考文献:
[1]王毅武.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的逻辑要求[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6).
[2]王毅武.现代管理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现代安全管理理论 篇2
关键词:成本管理,企业,管理理论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生产经营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要提高经济效益, 必须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企业作为竞争主体, 如何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成本, 增加竞争优势, 抓住竞争机遇, 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建立现代成本管理理论有其必然性。上世纪70年代以来, 一些先进的制造方式, 如:敏捷制造、柔性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逐步涌现出来, 使得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不能够适用现代的生产制造模式。在这种形势下, 涌现出了很多新的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
一、作业成本管理
1、作业成本管理的基本特征及内容
作业成本管理是作业成本计算的延伸与升华。作业成本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作业尽量为顾客提供更多的价值, 并从中获取更多的利润。企业实行作业成本管理, 首先要明确作业的耗费, 而要达到这一点, 就必须以作业成本法计算为基础。作业成本法作为追踪作业、动态反映作业成本的信息系统, 可以旨在改进企业作业链而进行的作业成本管理提供所需信息。因而可以说作业成本管理是作业成本法的延伸与升华。
作业成本管理按作业分析、成本动因分析、业绩计算三步骤循环进行。作业成本管理的设计与运行必须考虑作业分析、成本动因分析和业绩计算三方面的要求, 并按次序组织衔接, 循环进行。
2、作业成本管理的实施
我国企业具体实施作业成本管理时, 一般应遵循下列程序进行操作。 (1) 分析积累顾客价值的最终商品的各项作业, 建立作业中心。 (2) 归类汇总企业相对有限的各种资源, 并将资源合理分配给各项作业。 (3) 对生产经营的最终商品或劳务分类汇总, 明确成本对象。 (4) 发掘成本动因, 加强成本控制。 (5) 建立健全业绩评价体系, 加强成本管理的绩效考评。
作业成本管理将控制成本、降低成本的视野由以“商品”为中心转移到以“作业”为中心, 它不是以“成本”论成本, 而是联系成本发生的前因 (成本动因) 与后果 (成本耗费) 来寻求控制成本的途径和方法;他不是简单、盲目地削减成本, 而是通过对作业的跟踪和动态反映, 通过事前、事中、事后的作业链及价值链分析, 实现企业持续低成本、高效益目标。
二、成本规划
成本规划是一种用于在产品设计阶段降低成本的方法, 他要求企业在新产品开发阶段, 为满足整个公司的利益, 规划满足顾客质量要求的产品, 在一定的中长期目标利润及市场环境下, 决定产品的目标成本。
成本规划的目标是通过设定、达成目标成本并得出估算成本, 使得估算成本逼近目标成本, 也即使估算利润逼近目标利润, 这其中目标成本的设定和达成是关键的一环;而成本改善则是生产过程中持续性的成本降低过程。
成本规划的实质是成本的前馈控制, 它不同于传统的成本反馈控制, 即先确定一定的方法和步骤, 根据实际结果偏离目标值的情况和外部环境变化采取相应的对策, 调整先前的方法和步骤, 而是针对目前的方法与步骤进行弹性调整, 因而是一种先导性和预防性的控制方式。
成本规划作为一种全新的成本管理模式, 以不同的视角, 可以得出许多不同的启示。市场竞争是成本管理创新的一大动力源。因此, 如何引导和运用市场机制, 应成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都必须考虑的问题。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应体现权变思想, 以应付变化, 使企业发生变化;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企业范围内的文化塑造, 具有战略意义。成本规划以目标成本计算的形式将成本降低活动上溯至产品生命周期的源头, 这就意味着, 成本降低活动已不仅仅局限于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 除了成本规划将成本降低的视点转移至产品的设计开发之外, 这个视点还可下滑至产品的使用过程。成本规划作为图纸上的成本降低活动实质上与“模拟市场, 成本否决”有异曲同工之效。
成本规划这种方法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被广泛应用在了设计、制造、销售、服务、考核等多个环节, 全面地实行管理和成本预测, 决策及控制, 使自己生产的产品在同类产品中质量好、成本低、价格合理, 从而获得市场的认同, 并占领市场, 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最终实现。
全面成本管理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新产品开发设计阶段。这个阶段的成本管理中的成本核算非常重要, 但是, 往往不被人所重视, 通常人们把成本管理的重点放在生产过程中料、工、资的消耗控制上面, 忽视产品设计的经济核算及成本计算。
第二阶段, 产品成本是企业商品生产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补偿的价值。这个阶段的成本管理是一种生产消耗和费用要素的动态过程, 是控制成本消耗偏离定额 (标准) 的过程, 是挖掘生产潜力的关键阶段。成品成本价格是外部市场竞争的重点, 把市场上价格竞争要求引导到企业内部, 则是企业加强成本管理, 降低消耗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动力。成本水平是一个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经济效果的综合表现, 是评价一个企业经营效绩的重要标准。
第三阶段, 完工产品入库后成本会计计算实际成本阶段。
第四阶段, 产品销售费用 (成本) 控制阶段。产品销售费用是整个企业费用主要组成部分。企业应以良好的产品质量, 合理的产品价格, 良好的售后服务吸引购买者, 扩大产品销路, 占领产品市场。合理的广告宣传, 是应该的必要的。但是应该看到实际的开支中存在着极大的浪费, 甚至于失去控制。从加强成本管理的角度来看, 企业的领导者和有关职能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这部分费用的监管, 并实行严格预决算制度, 一切开支均应确定标准, 按标准列入年度预算, 经有关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共同审查批准之后执行, 年终送审决算, 以杜绝浪费。
这些成本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是在新的经济环境中产生的, 他们突破了传统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局限性, 能够比较准确的反映产品的成本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这些理论和方法也不是尽善尽美的, 他们各自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需要不断的完善;另外, 各方面之间也缺乏一定的系统性, 需要后来人投入更大的精力将各种方法进行整合。
参考文献
论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理论主线 篇3
摘要:民生与发展是中国当今社会最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中国实现现代化、追求民富国强的实质内容,同时也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即渗透于一般管理理论并对其具有制约与重要影响的基本理念,亦即构成贯穿于特定理论体系并对主要内容具有关键意义与导向作用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理论主线;现代化建设;民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4)01-0037-04
任何一个成熟的理论学科,都有自己学科的理论主线。例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主线是关于剩余价值规律的阐释;国际贸易学的理论主线是关于贸易保护主义与贸易自由主义的分析;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理论主线则是关于对计划与市场及其关系的说明等。研究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从主体看,实际上就是研究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管理思想的主线,即渗透于一般管理理论并对其具有制约与重要影响的基本理念,亦即构成贯穿于特定理论体系并对主要内容具有关键意义与导向作用的内在逻辑。
一、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主线的内涵与体现
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产生的,目的是研究现有条件下,如何合理配置组织的人、财、物等因素,以提高生产力水平。现代意义的管理学诞生以来,管理的质量与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并进一步推动了这一年轻学科的勃勃向上。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通过对1980年前管理学领域的经典主张与重要理论进行分析,归纳出了现代管理学的主要流派,即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组织行为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学派,等等。所谓现代管理理论,是继美国管理学家泰勒的规范管理理论之后逐步建立起来的一个学科群,包括宏观方面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管理理论,中观方面的行业、系统、区域等管理理论,微观方面的组织、企业、学校、家庭等管理理论以及专业性的管理理论,例如工商、行政、财政、金融、市场、人力资源、风险危机、资源环境管理及领导科学等内容,企图在不断变化的现代社会面前,构建一个具有自适应力的理论体系。以往管理学与现代管理理论的共同之处在于都重视计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的职能,强调效率并追求绩效;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现代管理理论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协作的系统,认为管理应当以人为本,强调权变管理是两个或更多可变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更侧重于应用并服务于市场经济发展。以往管理学则认为组织的要素只包括人,忽视物和其他要素,过于强调规范、经验、条文而没有形成系统的人性化的理论体系。
虽然现代管理理论的内容庞大,而且各学说的内容与研究方法不尽相同,但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即组织、管理方式及运行模式,集中于效率与效益的获取。换一个角度考虑,也可以更加抽象地将现代管理学的研究概括为以下方面:首先是生产力方面,研究如何使组织生产力与组织诸要素的关系相适应,合理配置并充分发挥与利用生产要素的作用,从而将组织的生产要素有效、最大转化为实质性的需求均衡与社会效益;其次是生产关系方面,研究如何合理设定组织制度,协调组织内部人员之间的关系,以及组织与环境及其他相关者之间关系,促进组织以及组织与外部的和谐,调动与激发组织及其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再次是上层建筑方面,研究如何使组织行为与法律、政治、经济、道德等组织外部环境相适应,保证组织活动的合法、合理、合情。可见,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实际上是组织内、外各类资源的分配以及各种关系的调节,归根结底就是配置与协调。
然而,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不能仅仅局限于现代管理理论的“配置与协调”,而是必须体现与中国的国情基础相联系的必然与特征。既然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是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管理实践为基础,其理论主线必然是符合中国特色管理实践的逻辑归结,与中国国情相一致,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相一致,与民族复兴相一致,与实现富裕与文明相一致,走向民富国强。那么,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就离不开中国人民百多年来对于民富国强的渴望与追求!问题是,中国长期以来面临的一直是相对贫穷与落后,要打破贫穷现状实现民富愿景,就必须切实解决民生问题;要改变落后面貌实现国家强盛,就必须科学解决发展问题。民富是国强之本,民富才可能实现团结稳定,进而增强国家对外的整体实力,达到国强的效果。于是,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配置与协调”具体在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中就可以进一步概括为“民生与发展”了。
民生与发展是中国当今社会最值得探讨,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同时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追求民富国强的实质内容。民生问题其实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吃穿住行用、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方面。发展问题就是促进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可持续的发展,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方式与过程。因此,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离不开民生与发展,民生与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引领与指导。
回顾一下旧中国民贫国弱的屈辱和历史先哲的明鉴,有助于问题的认识。清朝末年,由于满清政府的腐败和列强的经济、政治侵凌,内忧外患、饥馑交集、哀鸿遍野、民不聊生。为解决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国家的经济困境,孙中山响亮提出了民生问题,以此作为解决中国问题的重心和中心。他认为:民生为社会进化的重心,社会进化为历史的重心,归结到历史的重心是民生;民生问题才可以说是社会的源动力;要把历史上的政治和经济种种中心都归之于民生问题,以民生为社会的中心。如何解决民生问题呢?这就是发展,核心是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配合民生的价值取向,通过质的提升和量的增长相互配合增进下的动态变迁过程,对内提供国民机会使之提高并实现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能力,对外则促进国家永久适存于世界。孙中山民生与发展思想的整体目标是:民族、民权、民生;立国、建国、大同。只有民生,只有发展,只有复兴,只有自强,才能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我国历史条件及国际形势下,只有解决好民生与发展问题,实现民富国强,才是中华民族的唯一生路!endprint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语境中显然渗透着一种大众情怀。现代社会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根本任务是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与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进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实现现代化;具体目标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市场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逐步缩小国民间差距及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尽快走到世界经济的前列。以上内容无一不与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及社会生产的现代化、社会化密切相关。前者即为民生问题,后者就是发展问题。在中国的现实情况下,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要求本身就是解决民生问题,可见,“民生”蕴含于“发展”之中,而“发展”的道理及其精髓体现在“民生”之中。
民生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以及管理实践与理论的意义在于:第一,民生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要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活与利益问题,以富民为重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国家富强。第二,民生是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改善和保障民生,走向文明与富强。第三,民生是体现中国共产党执政宗旨的基本标志。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新时期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富民强国。此外,民生还集中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富裕、健康、公平、正义、法治、和谐、安居乐业、富裕文明历来都是人类最美好的追求和期盼。可见,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与民生密切相关,民生既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同时又是管理活动与管理过程的要求与平台。民生范畴作为现代管理的中国式表达方式,既体现了现代管理活动与行为的本质内容,又彰显了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发展”则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指变化的趋势与不断扩大的过程。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看,早期“发展”的主流思想是强调资本积累、计划性与工业化的重要性,倡导双元经济并存,注重结构主义分析,主张进口替代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后来关于“发展”的研究出现了若干明显的新趋势,主要是更多地采用了经验分析的方法,注重实践,关注影响发展的各种因素,进一步强调增长和发展的目标,研究的内容趋于具体化、国别化。这种趋势,实际上与确定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是基本吻合的。管理学的发展则主要是指人的发展,具体为人类个体、群体、整体与自然的和谐,包括生产进步、技术创新、人员结构调整以及规模性扩大、管理制度创新等,从而为社会及其基础形态、组织进步创造与提供有利的物质与文化条件。中国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是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包容的和谐发展;是既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谋求自身发展维护世界稳定的和平发展。可见,科学发展的内涵与外延不仅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实现形式,而且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路径与手段。
发展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以及管理实践与理论的意义在于:第一,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集中体现,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的本质追求;第二,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第三,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指导方针,是统领国家各项工作的总方针。总之,发展不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现代管理活动、过程与理论的实质性内容与手段。没有发展,管理就失去了意义;同样,没有管理,发展就是盲目与混乱的。
综上,现代化建设的目的与归宿是民生,方式与过程是发展;民生与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节点与关键词,故而也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必不可少的理论主线。只有解决好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民生问题,才能实现发展,达成民富国强。这也正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目的。
二、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主线研究的必要性
客观地看,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与中华民族近现代所追求的民富国强的伟大目标应该是一致的。要强调的是,不仅民富是国强之本,而且民是国的组成部分,肯定人、重视人,求发展、重民生是现代管理理论所认同的普适理念。为了实现民富国强的伟大振兴,使得中国的国际地位得以提升,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学科建设就必须立足国情,放眼未来,客观、科学概括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理论主线。
(一)理论主线在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中的地位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是辛亥革命以来在中国国情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继承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总结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学习并借鉴西方现代管理的经验与理论,以追求和实现现代化为主题的现代管理理论体系。由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以也不可能完全照搬西方的管理理论,因此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现代化,西方管理理论中国化,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管理实践理论化及管理经验系统化是必然的。研究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并根据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与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性而有所创新,是我国管理理论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探讨中国现代化管理理论的主线问题,从实践与主体看,侧重于新中国成立以后。这是因为,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国民经济虽然有了巨大发展,但是总的来说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与社会现代化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主要矛盾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不能不围绕着如何从理论上说明这一矛盾的理论路径、模式、程序、方法等诸方面展开,所涉及的一系列方面与问题必然是研究这一主要矛盾的理论延伸或深化。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正是为了阐释实现民富国强这一民族夙愿而进行的,其意义与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endprint
首先,准确概括学科的理论主线有利于加深对该学科的认知。对于学科的理论主线概括得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对该学科内容的研究到位、深刻、科学与否。对于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准确概括其理论主线尤为重要。
其次,正确把握学科的理论主线有利于明确该学科的研究方向。各学科的理论主线在学科研究过程中无处不在,认识并把握这个大前提,对于推进学科研究以及逻辑结构,内容梳理才会更加客观、严密、公允,重点与要点才会更加突出。
再次,明确规范学科的理论主线有利于掌控该学科的全面性。任何学科的研究都必须避免主观性、片面性与僵化性。这些情况的出现,不能说与学科理论主线的归纳不明确、不规范无关。一般而言,学科的理论主线贯穿该学科的全内容、全过程。全面认识学科知识,深刻把握学科过程,重要方法是认识并抓住理论主线与重点,只有提纲挈领,才能纲举目张。
(二)民生与发展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关键内容
民生问题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收入、教育、医疗、社保、住房问题,还包括反腐倡廉、政治文明、社会稳定、文化建设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当然,收入是保障民生最主要的物质手段,但只是整个民生问题中的浅层或表层问题。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眼光不能仅仅盯在收入分配上,要统筹兼顾,全面解决,包括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及住有所居等基本民生问题。所有这些问题,无不与现代管理理论密切相关。
发展是人类社会追求和满足自身利益的基本活动与过程,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从整体上把握发展的系统机理、构成及其内在联系,解决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从而推进全面、协调、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意义就在于要增强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合理配置,统筹兼顾,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切实解决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使中国迅速摆脱贫穷和落后状况,实现民富国强。
(三)民生与发展对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意义
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学科建设考虑,一方面,富民强国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已经明确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主线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只有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只有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稳定发展,才能实现国家的和谐和稳定,从而体现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主线的必要性。民生与发展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必要内容,在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中起着衔接和支撑作用,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基础。
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任务及目标考虑,其基本任务是总结规律、提高效率、促进发展、服务社会。为达到“总结规律”的学科目标,就必须以市场经济为平台解决好民生需求和科学发展问题,切实强化该理论的基础性研究。与此同时,民生问题既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前提;发展问题是改善民生的同时需要快速反应的必然要求,必须与民生同步,是贯穿于整个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
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考虑,民生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问题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继续探索并深化认识;构建适合中国实际的、把民生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制,不仅是建设现代化的需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民生与发展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相互制约与促进,贯穿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始终。
三、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主线研究的意义
民生与发展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学科建设,首先是在关注民生与发展问题的同时推动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
首先,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学科建设的基本内容主要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对象、任务、方法和研究特征;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逻辑与构架;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国情基础与理论创新;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分期与发展阶段;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与重要原则;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核心范畴与理论主线;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时代特征与学科特征;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与重要里程碑,等等。这些内容无一不与民生与发展问题相关联。在中国,离开了民生与发展,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学科建设就难以阐释清楚。
其次,应当明确,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研究内容其实也是民生与发展问题的不同理论形态或阐释方式,只不过是角度、层面、重点、表述有所不同罢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对于民生与发展问题的研究不是在一般的普通背景下进行的,而是在特定的社会整体条件下进行的,综合了新中国发展的多重矛盾,在整体考察上具有密切相关性,在具体问题上具有层次渐进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研究置放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基础之上,才能确立学科地位,打通学科命脉。
理论主线是学科建设的命脉,是理论研究的基轴与核心。抓住并突出理论主线,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才会得到实质性与快速性的发展。
(一)概括这一“理论主线”是推进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
民生与发展既是中国现代管理活动与过程中的重点与关键,又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客观存在,概括这一理论主线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任务。保障民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要以改善民生作为基础。民生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发展亦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必然要求,二者是与中国国情相一致,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相一致,与民族复兴相一致,同时也与中国的科学发展观相一致,是从中国式的现代管理中总结出来的重要基本理念。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必当概括并总结这一全新理念,使之上升为理论形态。
(二)认识这一“理论主线”,有助于把握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
认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有助于系统地理解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与精神,认识其理论内容是民生与发展的不同理论形态;有助于把握现实管理实践中丰富的民生与发展的内容和创新理念,从而揭示我国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中的先进思想和主旨精神;有助于客观把握学科命脉,持续推进学科建设,从而避免在学科研究过程中出现迷失与彷徨。
(三)认识这一“理论主线”,有助于总结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主要特点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作为一门正在创建中的崭新学科,其研究既包括对西方现代管理理论的历史考察,科学获取有利于中国特色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相关内容,也包括探索尚未被研究而又必然涉及到的知识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和科学吸收,还包括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客观地规范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框架、范畴及体系。如此等等的一系列内容特征、研究特征、学科特征都与理论主线的研究分不开,并依赖于理论主线研究的深化与升华。
(四)认识这一“理论主线”,有助于实现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理论创新
认识并抓住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研究总结现代管理理论中国化的经验教训,系统化中国现代管理活动的经验,有助于推动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不断推进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进步、创新、完善。创建新学科的目的就在于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支持,为明确发展方向作出理论指导。因此,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在其研究的过程中应当不断激发理论的“火花”,从而减少或避免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盲目性、曲折性、风险性,增强针对性、自觉性、科学性。
参考文献:
[1]王毅武.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的逻辑要求[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6,(6).
[2]王毅武.现代管理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教学大纲 篇4
分:2 课
时:36 预修课程:
管理学、西方经济学 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了解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和演化趋势,并能熟练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我国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使用教材:
自编 内容简介:
一、企业管理理论的构架(3学时)
1.企业管理的学科体系 2.企业管理的主要理论学派 3.企业管理理论的研究范围
4.企业管理理论研究与应用的热点
二、管理学的研究范式与企业管理理论的研究范式(3学时)
1.管理学研究范式及其目标 2.结构主义范式 3.职能主义范式 4.诠释型范式 5.人道主义范式
6.企业管理理论的研究范式
三、企业管理的基本假设(3学时)
1.关于人性的基本假设 2.企业管理主体的假设
3.中国传统文化中若干与管理相关的假设
四、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理论(3学时)
1.现代企业治理结构概述 2.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 3.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 4.各国法人治理结构比较
五、现代企业的竞争力理论(3学时)
1.企业竞争力的概念和特征 2.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六、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理论(3学时)
1.企业组织结构概述
2.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形态
3.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的创新与发展
七、现代企业组织文化理论(3学时)
1.企业组织文化理论概述 2.企业组织文化的形成 3.企业组织文化的基本类型 4.企业组织文化与企业组织效能 5.中外企业组织文化比较 6.我国企业组织文化建设
八、现代企业组织效能理论(3学时)
1.企业组织效能概述 2.企业组织效能标准 3.企业组织效能评价
4.提高企业组织效能的途径
九、现代企业组织环境理论(3学时)
1.企业组织环境概述
2.企业组织环境理论及其演变
3.环境的不确定性与企业组织的反应 4.企业组织与环境关联的相关理论 5.企业组织环境的管理与控制
十、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理论(3学时)
1.企业产权制度问题的由来 2.科斯定理
3.关于产权的基本理论
4.我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问题
十一、现代企业经营制度理论(3学时)
1.企业管理目标 2.企业管理手段 3.企业管理组合
十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理论(3学时)
1.企业管理制度概述 2.企业管理模式 3.企业管理轴心 4.企业管理体制
参考书目:
1.席酉民.管理研究.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2. 罗珉:管理理论的新发展.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3. 杨浩:现代企业理论教程.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4. 杨杜.现代管理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5. 魏杰.企业前沿问题.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6. 孙健敏.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7. [美]皮特斯.T.第五项修炼.凯歌编译.延边:延边人民出版社2003.8. [美]亨利.明茨伯格,布鲁斯.阿尔斯特兰德,约瑟夫.兰佩尔著.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9. Stephen P.Robbins & Mary Coulter.Management.Seventh Edition.管理学(第七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10. Herbert L.Petri.Motov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Third Edition.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Belmont, California A Division of Wadsworth, Inc.1991.考核方式:
论东方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理论 篇5
【内容摘要】以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框架为线索,探究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人文精神与现代管理理论的契合之处。
【关键词】现代管理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
管理,从本质上讲,意味着用智慧代替鲁莽,用知识代替习惯与传统,用合作代替强制。
——彼得.德鲁克
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中高效率的完成既定目标——哈罗德.孔茨
管理是在一定的情况下,通过科学运用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以有效的实现目标的活动和过程。管理的主体是人,管理目标和计划的实施,组织结构的的设计和运作,人力物力资源的调配以及对管理全过程的控制和调整这些都离不开人的参与。(《管理学》刑以群著 第9页)现代管理理论以人为中心,因而对于管理理论的研究中我们也应注重对人类传统文化的研究,将其与人文精神相结合。而人文精神是蕴涵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中的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在人类认识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和态度。德鲁克把管理和文化直接联系起来,他说:“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隐藏在价值,习俗和信念的传统中,政府的政治制度中,管理是而且应当是文化制约,管理也是文化,它是不无价值观的科学。”
当然,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因而想要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立足本民族的思维模式,审视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探究现代管理与传统文化的契合之处,从而找出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
(一)现代管理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比较
现代管理源于西方,在西方形成并蓬勃发展起来,根植于西方文化。然而其中的许多哲理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至深的渊源和高度的融合。中国的传统文化拥有五大支柱:1·阴阳五行说2·天人合一的自然观3·中庸,和的思想4·修身克己5·进鬼神而远之。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1)钢健有为;(2)和与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协调。“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现在就让我以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框架为线索,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管理理论的契合之处,进行分析和探讨:
(1)战略管理思想与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
1·有效的管理从制定战略目标开始。
众所周知,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的一次思想大解放,三教九流,百家争鸣,儒,墨,法,道,兵„而我国先秦的诸子思想中就包含了许多用于研究企业
战略性决策的分析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的精髓。儒家主张“修身克己安人”从而实现“和,大同”这其中,修己和安人就体现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统一。对于个人而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个人目标是一个人之所以愿意在一个组织中的根本原因;对于企业而言就是在注重企业目标完成的同时,注意营造和协调企业,个人,社会三者利益的目标链,将组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实现两者的辩证统一,从而促成企业管理战略目标的实现。
2·注重环境因素对管理的影响
一个组织的绩效,不仅取决于管理者的努力,而且会受到存在于组织内部外部各种条件因素的影响。
《孙子兵法》明确提出“五事“五事”乃“道、天、地、将、法”。按现代意义来理解,“道”是一种宏观的、全面的、客观的政治、经济环境;“天”,即天时,指机遇,或一种客观的情势;“地”,是地利,即企业的微观环境,包括企业所初的地理位置、所拥有的资金、技术设备、信息、生产能力、产品销路及交通运输情况等;将,指的是管理者的素质,包括才智、诚信、仁慈、勇敢和威严等方面;法,就是法制、组织的结构、层级关系及相应的规范、准则等。以上“五事”,可作为企业制定经营战略,进行企业环境分析的总纲。(见《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理论之研究比较》)
3·现代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与传统的“分,合”学说。
任何管理目标的实现都要靠一定的组织来完成。组织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设计决策沟通,使组织内成员明确谁去做什么,谁要对什么结果负责,并消除由于分工含混不清造成的执行中的障碍。有效的组织应遵循目标一致、跨度合理、指挥统一、权责分明、职能明确等。当然组织工作的核心应是培养组织成员的团结和协作精神,以提高整个组织实现其目标的效率。相应地,《周易》中有“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的论断,意指实现组织目标要通过管理者和组织成员的上下沟通。《孙子兵法》进一步阐述了这一思想,“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之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故善战人之势,入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即对组织的要求,更在于其功用,特别是要求组织本身能产生出战斗力,这就是“势”,一旦形成这种组织,又能“择人而任势”,按组织的功能需要用人之长,组织就会具有一种“不动则已,动必雷霆万钧,一击成功,无可阻挡之势。
4·中国传统激励方法与企业领导理论
在现代管理理论中,领导工作是指“影响人们为组织和集体目标作出贡献的过程。”领导的实质是通过建立一种追随关系来实现组织的目标。由于人们往往追随那些他们认为可提供实现其愿望、要求和需要手段的人,因此领导和激励密切相关,只有理解了人们的真实需要和行为动因,才能更好地理解激励问题,从而实现有效的领导。多年来,西方学者从不同侧面提出了关于人性的各种看法,其中以沙因、波特、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登的人性假设最具有经典意义。他们大致都认为人经历了从“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到“复杂人”的演变。(1)我国古代有代表性的人性理论有儒家的“人性可塑说”(其中包括荀子的性恶论和孟子的性善论)、道家的“人性自然说”以及法家的“人性好利说”。人性假说是管理者采取管理措施的必要前提。西方行为科学都假定人性不是一个“变数”,管理者只有设法去适应人性。这与我国道家、法家的看法不谋而合。只有儒家认为人性是可变的,如荀子主张“导人去伪”,孟子主张“领悟善端”。他们更强调后天的塑造与引导,这比起单纯被动地适应人性会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
基于不同的人性假设,西方的激励理论也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葫萝卜加大棒” 主张实行刺激性的工资报酬制度和处罚违纪者
第二阶段 满足“社会人”的需求 满足人在友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方面的社会和心理的需要,往往比经济报酬更能调动人的积极性。
第三阶段 “寻找人的自我实现” 通过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来调动人的积极性,满足人的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样人就会获得长足和持久的工作动力。
第四阶段 多种激励方法并用 没有一种适合于任何时代、任何人的万能激励方法,不能只采取单一的激励方法,必须根据不同的人及人的变化,采取适宜的激励方法。
“士为知己者死”反映出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追随关系。《孙子兵法》中分析道:“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儒家孔子提出“施仁政”,强调国家的统治者要象爱护亲属一样对待臣民,“民可载舟,亦可覆舟”。爱民必须体现在满足臣民的需要上,决策时必须顺应民心,从而形成凝聚力。“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不分人的贵贱,赏罚要严明,这样才能通过正强化和负强化的激励作用,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提高组织绩效。曹操违纪,自罚“割发代首”;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些历史典故都是执法严明的例证。只有做到恩威并施,才得以“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得心应手地运筹帷幄,使之无敌于天下。“任贤律己”,“身先士卒”。这是告诫领导者要知人善任,严于律己,身先士卒,以自己的言行来感染和激励下属。在这方面,《周易》、《孙子兵法》都从不同侧面提出了对领导者的期望,认为领导者应反身修行,团结和厚待下属,以达到“上下同欲”的最佳协调状态。
5·控制与“礼治”、“无为”
在管理的控制职能方面,相对而言,西方管理学注重对物化结果或阶段性成果的控制,强调控制的实效性;中国传统文化则偏重于对人的控制,因而控制的标准模糊、不精确但更具柔性。儒家强调礼治,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则力推“法治”。“礼”,其实是一种用来规范以等级为中心的社会秩序、社会结构,即建立贵贱、君臣、父子等级从属关系为核心的名分等次。儒家认为对社会进行控制,必须“两手并用,先德后刑”。用孟子的话说即:“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最有效的控制,应是“无为而治”,这一思想被彼得.圣吉(Peter.M.Senge)称为“无为而治的有机管理”,他认为应尽最大可能地让下属面对所有的课题,包括处理企业成长与持续经营之间的两难困境。换句话说,就是给他们充分的行动自由去实现某构想,并对所产生的结果负全责。不再通过传统的复杂的控制系统,而是“通过学习来控制”,致力于改善思考品质,加强反思与团队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最高管理境界。“无为而治”正是道家思想中的核心命题,老子讲的“无为”是达到“无不为”、“无为治”这一目的的手段。确切地说,无为管理的实质是把人的社会性减到最低限度,通过恢复人的自然属性的方式来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在历史上,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唐玄宗的“开元之
治”均为“无为而治”的典范。
现代安全管理理论 篇6
关键词:管理理论 管理方法 科技革命
管理理论与方法的总结与研究性文章比较多,国外如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丹尼尔A·雷恩的管理思想的演变:国内如孙耀君的管理思想发展史,郭咸纲的西方管理思想史,杨文士的管理学原理等,不胜枚举。本文或多或少引用了他们的部分结论,他们在研究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的时候更多考虑了管理与当时社会和人文的发展,而很少从科学技术的发展来研究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本文就科学技术革命这个方向对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进行讨论。
一、现代科技革命历史沿革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发生过多次科学技术变革。但在古代,科学尚处在萌芽状态,比较原始和零散,没有形成完备的理论体系。到了近代。科学技术才真正开始系统而全面的发展。16世纪中叶,哥白尼发表了巨著《天体运行论》,提出太阳中心说,从此了科学技术变革的开端。
第一次科技革命始发于18世纪中叶,以伽利略、牛顿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为背景,纺织机械革新为起点。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标志,工业生产实现了从手工工具到机械化转变。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改变了整个工业的面貌,并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全面发展,在物理学、天文学等领域取得重大成就,从而引发了19世纪中叶的第二次科技革命。这次科技革命以电磁理论、化学原子论和生物进化论的提出为主要内容,以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为骨干学科,推动了近代化学、生物学、地质学、数学、物理学、电磁学、热力学、光学等学科的诞生或发展,开创了一个科学的世纪。随后在世界范围内以电力技术为先趋,迅速发展和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化工技术、钢铁技术、内燃机技术等其他技术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次科技革命导致了人类活动更加依靠科学来指导,从而诱发了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为主要标志的现代科学的产生。现代科学是以物理学为先导,以现代宇宙学、分子生物学、系统科学、软科学的产生为主要内容。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互渗透形成交叉学科为特征的又一次新的科技革命。
现代技术革命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在正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着。它的主要标志是原子能、空间技术、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工程与遗传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高速公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外层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领域里的革命,现代科技革命的强大浪潮正冲击着当今社会的各个层面,对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数学科学的发展,不但对物理学等基础学科产生推动作用,对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出现了管理过程学派、经验学派、人类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数学学派等,又盘根错节、争芳斗艳,形成了“管理理论的丛林”。
二、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的发展及管理内容的拓延
古人的管理思想大多散落在古代的史籍和各种著作中,没有相应的专著或出版物。如《圣经》旧约全书的《出埃及记》中记载的希伯来人领袖摩西的岳父对摩西事必躬亲的做法提出的千夫长、百夫长的建议。古希伯来人研究了“组织的概念等级原则。例外原则”:古巴比伦成为最早用法律手段管理国家的典范:我国古代典籍《孙子兵法》关于战争原则的论述至今仍吸引者大量的读者,其中关于战争中的节制和谨慎、速度、灵活性和适应性、战略的运用等思想是与现代企业的战略管理思想息息相通的。
但是,只有在过去的几百年里,尤其是18世纪以来,管理才被系统地研究,逐渐成为一门共同的知识体系,成为一门正式的学科。亚当斯密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虽然是经典经济学说,但他也提出了劳动分工的管理理念。法国经济学家萨伊第一个明确将管理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同土地、劳动、资本相并列。
到了20世纪初期,呈现了管理理论多样化的趋势,一批管理研究人员强调人力资源或管理的“人的方面”,而另一批人则专注于开发应用数量方法。不同的方法都与同一研究对象有关,他们之间的差异反映出研究者不同的背景和兴趣。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认为人是经济人、效率至上及实施标准化管理等,为当时的管理理论填补了空白。他的追随者甘特发明了甘特图来改进管理工作,提高效率,并更关心工人利益。科学管理理论的贡献在于其开辟了管理从经验到科学的转变,为其他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法约尔提出了一般行政管理理论或称为组织管理理论,认为经营与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提出了管理具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大职能和14项管理原则,并构建了金字塔型的等级组织结构,直到现在,一些企业和组织仍然在沿用这种组织结构。韦伯发展了一种权威结构理论,并依据权威关系来描述组织活动。这是一种体现劳动分工原则、有着明确定义的等级和详细的规则与制度,以及非个人关系的组织模式,这种组织理论又被称为“官僚制”。这种组织设计适合了工业化以来大型企业组织的需要。
20世纪30年代以后,管理学家们发现,提高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提高组织的效率更为重要。组织活动成果的大小是由领导方式与工作人员的情绪决定的,由此管理学将研究的重点转向了管理中的人本身,这就是以行为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人际关系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行为学家梅奥,他主张采取行为管理的方法,即通过分析影响人的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采用一定的措施改善人际关系,以此提高工作人员的情绪和士气,从而能产出最大的成果,达到提高组织效率的目的。此后,一大批学者开始以人为研究对象来研究管理问题。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管理就是在满足个人需要的基础上来进行的。赫茨伯格提出了双因素理论,他认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从不同的方面来刺激工人进行工作,起不同的作用。对管理者的启示是要重视员工工作内容方面因素的重要性,特别是要使工作丰富化,多方面满足员工的需求。强化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行为学家、心理学家斯金纳,他认为,凡须经过学习而发生的操作性行为,均可通过控制“强化物”来加以控制和改造,强化方式有正强化和负强化。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于1964年提出的。认为人的行为是对目标的追求。行为的激发力决定于目标价值的高低和期望概率的大小。管理者必须善于提高目标价值以及实现目标的可能性,才能有效地激发人的行为积极性。“报酬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1956年提出的。他认为,只有公平的报酬,才能使职工感到满意和起到激励作用。而报酬是否公平,职工们不是只看绝对值,而是进行社会比较,和他人比较,或进行历史比较,和自己的过去比较。报酬过高或过低都会使职工心理上紧张不安。
20世纪70年代左右出现了管理理论百家齐放的局面。如以西蒙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以享利明茨伯格为代表的经济角色学派,以德鲁克等人为代表的经验学派或称为案例学派,以卢桑斯为代表的权变理论学派,以巴纳德为代表的社会系统学派等。到了20世纪末期,出现了更为具体的管理理论,如戴明的全面质量管理,波尔的战略管理,彼德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等。还有很多相关的管理理论,它们都从不同方面反映了社会的需求。它们始终都要阐明管理是为社会服务的,是为了实现全社会资源的最有效配置服务的,是为提高全社会的效率服务的。
人们在协调群体的活动以实现一定目的的过程中,根据管理任务和管理对象的情况,制定出达到既定目标的活动方式。如果按照这种方式达到了既定的目标,就说明它是有效的,这种行动方式在人们的活动中经过不断地重复,就逐渐在头脑中固定下来,变成了正确的管理方法。人们一直在管理活动和社会实践中摸索、寻找着正确的、合乎需要的管理方式。随着大工业生产的发展,越来越细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复杂的生产协作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日益广泛的应用,使得管理方法在实践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突出和重要了。人们开始把管理方法作为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系统研究。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强化管理方法,但它是以金钱为诱饵进行的。法约尔的古典组织理论强调合理的劳动分工和对组织的有效控制,为我们在企业宏观方面提供了指导。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主张管理必须重视人的心理上的满足并强调对人际行为的激励。因此,人际关系理论的出现,给组织管理带来巨大的变化。人际关系理论渐渐渗入组织管理实践中去,管理学家在这种管理思想中找到缓和劳资关系,提高工人的士气,借以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决策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在管理研究中引入的数学科学等定量方法。
三、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的影响
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同人类的一切知识一样,来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起来的。现代科技革命的特点就是与生产形成一体化,新的理论与新的方法不断应用于生产活动与管理实践之中。
20世纪前对管理最重要的影响来自于产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它开始于18世纪的英国。产业革命的结果是机器动力代替部分人力——机器大生产和工厂制度普遍出现。随着产业革命以及工厂制度的发展,工厂和公司的管理越来越突出:这些工厂需要预测需求,保证有足够的原料供应:向工人分派任务,指挥每天的生产活动;协调各种活动,保证机器正常运转和保证产品质量以及为产品寻找市场等。特别是,在家庭手工业中人们很少关心效率,而在大生产条件下,面临按期支付工人工资的压力,如何使工人满负荷工作就变得非常重要。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就成为必不可少的了。于是,出现像泰勒和法约尔的古典科学管理理论和古典组织理论。
始自英国的产业革命随后扩散到欧美其他国家。例如工业革命到达美国后,孕育了纺织工业。18美国已经出现了15家纺织厂,一些企业还对早先的英国管理方式进行改进,雇佣了专业管理人员,并使用了蒸汽机。不过在内战前,美国绝大部分企业都是家庭所有,家庭管理,规模小,技术不发达——这是与其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它们以少量的资本投资,服务于有限的市场。随着铁路、轮船以及通讯技术(如电报)的出现,市场扩大了,于是产生了对先进机器和大规模生产的需要,在先进机器和大规模生产条件下,提高效率就成为一个中心问题——因为昂贵的设备(如炼钢用的大型鼓风炉)只有发挥最大的生产效率,才能降低成本,从而降低价格,扩大市场。现由于数学学科的理论发展,使得对管理的定量研究成为可能,研究管理及提高效率的方法大量出现,如运筹学及其优化方法引入管理的各个领域,使其更科学合理和有效。
现代科技革命改变了企业的生产方式、机械力的使用、大批量生产、欧美国家迅速扩展的铁路系统所带来的运输成本的降低等等,也促进了大公司的发展(大型企业首先出现于铁路系统)。如john D.Rockefeller建立了垄断性的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 Oil);Andrew Carnegie控制了钢铁工业的2/3。这些企业需要正规化的管理,因此对规范的管理理论的需求更加迫切。MRP(物料需求计划)、准时生产、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逐渐规范。
科学与技术的短时滞要求管理思想的解放与创新,一些旧的管理模式、经验阻碍了生产,就必须吸收和借鉴新的管理思想。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企业内、企业间及企业与客户间的往来数据不断增加,从中发展一些潜在规律和有用知识使企业更好、更合理的发展势在必行。企业组织结构向扁平化发展,管理幅度相应增加。新的技术与理论如ERP、E-Business(电子商务)、CRM(客户关系管理)、KDD(知识发现)和DM(数据挖掘)开始引入企业管理和部门管理之中,它们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与数据库结合的产物。
近代应用数学和生物学的研究突飞猛进,相应的知识逐渐体系化,在管理理论中也渗入了相应内容,如模糊专家系统、遗传算法、人工神经元网络等方法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效能。
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受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影响并成长于众多学科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它必将得到更快更好和更合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文士,李晓光.管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2]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F·w·泰罗.科学管理原理[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9
[4]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5]孙耀君.管理思想发展史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6][美]卡·海耶尔.管理百科全书[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
[7]张兰霞.新管理理论丛林[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8]芮鸿程.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及其给我们的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00(3).
浅谈现代管理理论下的工会管理 篇7
一、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实现工会管理的改革
传统基层工会管理在贯彻工会职能,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基层工会的管理, 职工利益得以维护, 企业效益得以提高。随着社会不断发展, 基层工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外部环境。基层工会存在的工作缺乏明确的方针, 角色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工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高, 缺乏工作压力和动力, 业务素质还有待提高;工会组织缺少优胜劣汰的机制, 管理方式相对落后等问题都给基层工会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得影响, 有待改善。这就要求我们要通过现代理念进行相应改革:一是完善基层管理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在企业运行过程中, 工作人员的绩效一方面与其自身的能力有关, 另一方面与激励有关。通过有效的激励可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激发职工的潜力, 创造更大的价值。二是不断完善绩效考核机制。绩效考核是工会管理的组成部分, 是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 需要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可以通过考核结果评价基层工作人员的能力和表现, 并且在考核中能够不断的反馈信息, 让基层工作人员自己在组织网络中的角色和重要性, 不仅仅了解自己现在可以做什么, 更认清方向发掘自身的潜力, 寻找未来能做什么, 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 从而提高整个组织的绩效。三是加强基层工会沟通机制。工作过程管理层与基层的有效沟通可以领会上级的规章制度, 了解基层工作人员的诉求, 实现上下的交流;基层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可了解目前工作状况, 交流工作经验和心得, 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有效的沟通就可提高他们的归属感、凝聚力, 使其愿意同基层工会共同发展。通过沟通机制可实现人员在共同的目标下, 协调一致的工作, 实现企业的高效率运作。以此实现完善的沟通机制, 实现基层工会工作的科学化、有序化。
二、强化现代管理理念, 完善单位工会的绩效评估体系
绩效评估, 是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方法, 也是单位工会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具体体现在工会工作科学化的管理。工会通过绩效评估来对工作状况进行及时的掌握, 检查工作开展情况是否与实际相适应, 对于不适应的, 及时做出修正和调整;并能通过此来检查和监督基层工会的工作开展情况, 肯定成绩, 改进相对薄弱的环节, 促进工作整体上台阶。
1. 坚持绩效评估的原则
一是坚持方向性原则, 绩效评估根本性原则是确定工作目标并坚持工作的方向。该原则以绩效评估活动的各项规章制度为依据执行决定。只有将这个原则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发挥出绩效评估的实际意义, 确保单位工会工作是朝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发展的。
二是坚持实效性原则。工会工作不仅仅是开例会、发福利、组织各种文体活动, 其落脚点是为了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 把工会的各项工作和建设服务职工队伍、服务中心工作以及服务职工的身心健康发展起来, 有利于增强工会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
2. 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
工会工作绩效科学的评估过程是将评估和效果评估有机的结合起来, 保证工作处的落实。工会工作绩效评估的范围主要包括:工会工作绩效、工会干部工作绩效和整个工会工作过程绩效的评估。对工会工作的绩效评估分为:对工会工作的把握、对基层工会工作的评估。
工会工作绩效的评估指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各级党委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有没有提升, 对工作目标和工作部署的认同感与理解力是否增强, 单位集体凝聚力是否增强, 职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没有提高等。
对工会干部工作的绩效评估指标:一是能否增强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理解与执行自觉性;二是能否提高工作中的管理意识与服务意识, 三是能否不断完善自身学习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分类、编码、存储各种评估指标和建立绩效评估信息库, 加以设计相应的绩效评估软件作为辅助, 随时提取经过处理后的信息加以总结, 为决策者做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3. 绩效评估的方法
一是专家评审法。是工会通过单位内部有经验的工会干部和有资历的专家, 组成评估团对被评估对象的专业知识或经验进行评估。这种方法简单易行, 评估周期短。但也存在有时受到非客观因素影响, 影响到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是调查评估法。是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采用书面填写问卷、提问记录等, 然后将得到的资料加以分析整理, 提交给单位领导层或工会的决策层加以调查评估。
三是网络评估法。是利用网络这个载体, 运用网络上的评估指标, 结合客观的数字资料进行的绩效评估。网络评估法具有可靠性和方法快捷的特点, 又具有科学性, 是一种理想的评估方法。
三、强化现代管理理念, 精心培育良好工会文化
1. 努力创建学习型工会
一是有利于不断增加工会成员加强业务和理认学习的热情。促使他们通过学习不断丰富自己, 实现自我价值。
二是有利于工会干部队伍培养, 促使干部队伍成长为既懂工会日常业务工作, 又有专业知识背景的领导力量。
三是加强学习, 有利于服务中心工作、服务学科建设和服务职工的身心健康。通过学习教育, 引导大家不断的加强政治理论与专业知识, 增强管理能力、服务意识。
2. 鼓励工会文化创新
现代管理的本质特征是理念创新。工会工作要积极对创新举措进行鼓励机制, 要对这方面人才进行奖励。打破原有的按资历提拔管理者的用人机制和工作方式, 对于有创新能力、能引领工会发展的人才, 通过基层推荐、党委通过, 委以重任。
四、结束语
现代管理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也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要通过现代管理, 逐步实现工会工作的知识化、信息化和科学化。
摘要:时代的发展给工会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思想, 现代管理应用到工会管理工作中, 可以实现工会管理工作的创新。本文结合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 对现代管理在工会管理应用中的创新进行了分析, 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基层工会工作与现代管理理论 篇8
摘 要:时代的发展给工会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思想,现代管理应用到工会管理工作中,可以实现工会管理工作的创新。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首先对基层工会工作机现代管理理论进行了概述,进而探讨了基于现代管理理论的基层工会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基层工会;工作开展;现代管理理论
一、基层工会工作
我国基层工会组织以基层工会和职业工会为主。一般而言,我国工会法有强制入会的性质,以及多数职业员工加入工会是为了劳动保险的缘故,使得我国基层工会呈现出虚假规模的特质,表现为一般的工会会员很少参与工会会务,通常只有核心工会干部和积极热情的员工,才会参与日常工会会务。基层工会重视工业活动中人性、政治、经济层面,希望通过一些方法,降低生产的人力成本,通过提高工作保障,促进员工的心灵平静,让员工受到尊重。借助工会,员工可以获得一种地位与感受。员工是有意义的个体,并不是在巨大无人性的机械化轮轴中的小齿轮,工会可提供员工表达他们对潜在无人性工业体系抗议的合法方式。
大体而言,基层工会在社会中有六项角色定位:平衡劳力市场角色;促进公平分配角色;加速经济成长角色;安定就业与生活角色;充实社会福利角色;协助政府制定经济政策角色。随着经济变迁,基层工会在面对会员、单位、政府的多重关系,基层工会组织逐渐发展出扮演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政治功能、教育功能、沟通与调解争议功能、研究发展等多元化功能。基层工会的角色扮演,会因工会与工会干部在组织中的地位与担负的责任,或所表现的行为,而有所不同。政府主管机关辅导、组织改变对基层工会的态度、工会干部发挥应有的功能,工会加强对新进人员训练、加强与企业良好关系,都是辅助基层工会扮演适宜角色的方向。
二、现代管理理论
治理理论是现代管理理论中最为流行的观念,其在全世界之所以快速发展,主要是因为科学管理与人本化管理思想的进一步推广,为了寻求更好的组织管理模式,营利与非营利组织均在大力倡导治理的重要性。在现代庞大社会科层组织里,治理理论的议题引起学术界与实务界相继讨论。学界与实践界也认为强化组织治理机制是增强组织竞争力与经济实力的良方。治理理论的概念、定义与范围在学术界与实务界虽有持不却的观点,然所持的论点不外乎为监督、制衡与激励等机制的提升,进促使组织决策能更有效率,以提高组织的良性发展。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治理理论有其自身的应用特征。依据OECD 治理理论的原则,事业单位对于治理理论的应用可关注如下几个方面:员工的权益;领导干部的责任;信息的透明化;会计及审核体系;群众监督机制。
三、基于现代管理理论开展基层工会工作
组织治理为事业单位社会责任的根本。但由组织治理的领导干部来做全面式经营管理,难免会有弊端的发生,而工会的存在则在“防止弊端”的监督,防止出现腐败现象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工会还必须关注单位的提高经营效率与效益,协助找出社会服务的蓝海,从而保障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影响工会的因素非常复杂,例如: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等复杂状况,工会为应对这些复杂的因素,应考虑员工与民众的感受与反应,适时协助事业单位领导班子进行科学管理,并须符合法令所给予的限制。
从基层工会发展看,因注重对如下层面组织治理工作的协助。一是基层工会监督单位并落实推动组织治理制度:将组织治理纳入组织的运转活动与发展方向,基层工会适时参与职工福利委员会,以有效监督组织治理架构及相关道德标准,并落实组织信息的完整揭露、诚信、责任制度、信息透明化与各内部部门执行机制的完善,以协助事业单位以最大诚信与公平概念经营组织文化。二是基层工会监督组织加强效率管理与效能:管理员工权利方面,员工奖惩制度公平落实、鼓励领导人员诚实、正直以身作则;在组织运用方面用人惟才、适才适所;在法令遵循方面,符合合法性、合理性及可行性。并以最少的人力、行政成本达到目标。三是配合政府政策: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基层工会须应努力维护员工的权益,并以专业知识、沟通、协商及谈判能力,在最关键时刻,为员工争取更坚实的权益及维护基本原有工作权。
另外,治理理论的应用也应当注重评量,这需要从下列几方面着手。一是依法行政,勇于负责任事:全体员工应有依法行政的观念与工作态度,这是事业单位良好运行的利基所在。二是落实推动组织治理模式:将组织治理纳入组织的营运活动与发展方向,设置专(兼)职单位,构建有效的组织治理架构及相关道德标准,强调完整揭露、诚信、责任制、透明化与执行机制,塑造以最大诚信与公平概念经营组织的企业文化。三是加强效率管理与效能管理:(1)效率管理——以最少的成本,最短的流程达到目标。领导班子成员应诚实、正直以身作则,能够做到用人惟才、适才适所,经验传承,培养人才,鼓舞士气,充分授权并信任下属,并能兼顾合法性、合理性及可行性做出最好的决策。(2)效能管里:战略性思维,了解组织的优势、机会;劣势及威胁,拟订各项战略,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参考文献:
[1]吴承庆.发挥非公企业工会组织优势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0(15).
[2]张丽.非公企业工会机制建设探讨[J].改革与开放,2007(06).
【现代安全管理理论】推荐阅读:
现代安全管理理论05-19
现代管理理论06-05
现代成本管理理论07-23
现代设备管理理论09-30
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10-26
现代管理理论的先行者06-07
混沌理论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07-02
论东方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理论05-17
现代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论文06-25
现代汽车的安全技术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