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艺术教育管理系

2024-09-20

社会艺术教育管理系(精选8篇)

社会艺术教育管理系 篇1

社会艺术教育管理系

口试题

1,一名管理者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

2,你认为管理者是否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为什么? 3,你认为自信对于一名管理者有何作用?

4,如何看待领导把自己的功劳让给员工?

5,作为上级如何处理好同下级的关系?

6,作为下级如何处理好同上级的关系?

7,管理者是否需要事必躬亲?

8,对一碗水端平这一管理手段如何认识?

9,作为一名管理者如何对待下属的长处?

10,作为一名管理者如何对待下属的短处?

11,艺术与生活

12,发展艺术教育会给社会带来哪些影响?

13,如何理解望子成龙的问题?

14,艺术教育应该面对那些受重?

15,谈一谈你对学习艺术的看法?

16,谈一谈你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17,谈一谈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18,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艺术是否会对中考或高考有影响? 19,如何理解学习艺术的从众心理?

20,如何理解人际交往中需要语言艺术?

21,如何理解管理艺术?

22,你对跳槽的看法?

23,如何看待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

24,如何理解人才?

25,你对人才的看法?

26,如何理解“不要跟姚明比身高”?

27,你如何理解老板厚道员工地道?

28,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29,你认为街道举办文体活动怎么样?

30,理解质量决定企业发展?

31,你喜欢当领导还是被领导?

32,如何理解文凭与技能的重要?

33,如何理解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34,如何理解沟通与素质提高的关系?

35,怎样看待名人教学?

36,怎样看待网络教学?

37,谈一谈你最喜欢的一部电影

38,谈一谈你最喜欢的一部音乐作品

39,谈一谈你最喜欢的一部美术作品

40,你如何理解艺术天才的问题?

41,谈一谈你对五四运动的理解?

42,你如何对待别人的批评?

43,你怎么看待“淘宝购物”的现象?

44,你最欣赏什么样的性格?

45,你如何看待“偷菜”?

46,你如何看待房价过高?

47,你如何看待禁止公共场合吸烟?

48,你如何看待禁酒驾?

49,你如何适应新的环境?

50,谈一谈你所居住的社区是如何丰富居民艺术生活的?

51,谈一谈你居住的社区文化艺术活动开展的状况

52,员工的品德重要还是技术重要?

53,你如何理解细节决定成败?

54,谈一谈艺术培训中心教师与学员的关系问题?

55,学习艺术对提升素质能力是否有作用?

56,谈一谈你个人接受艺术教育的情况?

在我成长过程中我接受了非常多非常丰富的艺术教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接受钢

琴的学习并持续了四年,在成长的过程中还接受了舞蹈和表演的艺术教育。在学习艺术教育的过程中给我带来了很多益处学习艺术可以开发大脑,比如在我学钢

琴时,需要左右手灵活配合开发了我的左右脑,使我可以左右脑一起思维。学习

艺术使我对音乐更加的热爱,学习艺术使我更加自信的在公众面前展现自我,提

升我的个人魅力,使我的生活不再单调陶冶了情操使我更加热爱生活。通过学习

艺术对我的人生有积极地作用我喜欢并热爱学习艺术

57,学习艺术是到社会上的艺术培训机构学习还是去老师家里学习?你选哪一种

方式?为什么?我选择在培训机构学习,第一点如果处于个人喜好的业余学习艺

术而非为了升学而学习艺术那么我会选择在艺术培训机构学习,没有必要选择找

老师去家里学习。第二点相比较在老师家里学习而言,艺术培训机构的费用较少,很多工薪阶乘的业余爱好者可以承受的起这种支出。第三点,一般的艺术培训机

构都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地方设置学校,方便学习者的出行,第四点,随着社会的进步培训机构本身的教学能力也在提高质量和管理也很好,使得很多业余爱好者

选择区培训机构学习。第五点,在培训机构我们可以认识更多的同自己一样的艺

术爱好者,是我们的人际更加广阔。

58,为什么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学习艺术?

59,谈一谈你家乡社会艺术培训教育状况(发展状况)

60,如果你是一个培训机构的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知识能力(素质)

61,如果你开办一家培训机构如何选址?

62,如何看待社会艺术考级现象?

63,谈一谈报考社会艺术教育管理专业的原因?

64,当下,如何认识青少年接受艺术教育的社会现象

65,如何认识老年人接受艺术教育的社会现象?

66,如何认识上班族接受艺术教育的社会现象?

67,你喜欢现在的学校吗?为什么?

68,你喜欢现在的老师吗?为什么?

谈一谈你对成功的理解成功的真谛在于自我价值的实现。要想获得成功就须“得

意时要淡然,失意时要泰然”。

在追求成功的路上,我们不仅要有成功的心态,还要有追求成功的方法。

有句名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想取得成功,不能把精力放在找捷径上,而是要更多地付出才能取得。美国有个寓言:一只百灵鸟,为了轻松得到虫子,愿意用羽毛换虫子,结果,当最后没羽毛不能飞的时候,它既不能交换到虫子,也不能自己飞着出去找,只能饿死。

成功的路径有千万条,也许经历道道坎坷,也许经历无尽痛苦,都阻挡不了我追求成功的决心。因为成功之路没有捷径。

成功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追求的方式和目标不同,现实中,把工作做好是一种成功,能够使自己与别人愉快相处也是一种成功,能够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同样是一种成功。

所以在我而言,只要达到了自己现有的目标,就算成功了。因为成功是建立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之上的,是自己努力后的结果,应该为之骄傲和欣慰。试问,世上谁人不想追求成功?因为唯有成功,才能体现人生价值,唯有追求成功,才能充实人生,唯有达到成功,才能实现辉煌人生

69,谈一谈你对幸福的理解

70,谈一谈你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影响(作用)

71,如何理解“恶语伤人六月寒”?

72,如何理解胜不骄败不寐?

73,如何理解“良言一句三冬暖”?

74,谈一谈“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75,作为班长如何组织召开班会?

76,作为班长与同学主动沟通好还是同学与你沟通好?

77,作为一名班长,班级出现反对意见该怎么办?

78,当同学之间出现摩擦或矛盾时作为班长该怎么办?

79,作为班长如何组织管理好一个班级?

80,你认为召开班会必须在会议室吗?

81,谈一谈自信与自卑是怎样的关系?

82,财富,权利,智慧,选择哪一个?为什么?

83,如何看待社会上流行的选秀热?

84,如何看待追星族(追星热)?

谈一谈你最熟悉的一位名人,(伟人,艺术家)我喜欢的名人很多,但是真正让我喜欢和尊敬的名人是周恩来。因为在我们国家那么多的历史名人当中,周恩来是最注重个人修养的,真正为了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下面我要说一个小故事,来说明这一点。1943年3月18日是周恩来45岁生日。当时,中共中央南方局机关的干部,正根据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开展整风学习活动。这天,周恩来在南方局办事处机关作了一场自我反省报告。他简要回顾了自己参加革命的经历,剖析了自己的性格弱点,以反躬自省的精神为自己传奇的人生经历作了一个谦诚的总结,并检讨自己“理论修养不够,有些事务主义的作风”。这天,同志们并没有忘记周恩来的生日,特做了几道简单的菜准备晚上为他祝寿。周恩来知道后坚持不出席,只让厨房煮了碗面算是过了生日。就在这天的晚上,一代伟人周恩来在自己的办公室,以一个共产党人特有的襟怀剖析自己、反省自己、要求自己,写下了著名的《我的修养要则》:

一、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二、努力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条理;

三、习作合一,要注意时间、空间和条件,使之配合适当,要注意检讨和整理,要有发现和创造;

四、要与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坚决的斗争;

五、适当地发扬自己的长处,具体地纠正自己的短处;

六、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向群众学习,并帮助他

。过集体生活,注意调研,遵守纪律;

七、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周恩来就是以这种他认为最有意义的方式,度过了自己的45岁生日。

85,面对城市交通日益拥挤的现象作为一名管理者该怎么办?

86,如何与陌生人进行有效沟通?

87,如何与有敌意得人进行有效沟通?

88,如何与不自信的人进行有效沟通?

89,谈一谈如何与林黛玉一样得人相处?

90,如何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

91,出道一个新的单位如何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

92,出道一个新的单位如何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社会艺术教育管理系 篇2

一、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建立中国特色信用体系

在目前的国际背景中, 我国亟待建立独立自主的信用体系, 掌握资本市场的话语权。2010年6月27日, 在新华社等机构主办的“中国信用评级高峰论坛”上,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巡视员、《信用评级与国家金融安全》课题组组长吴红警告说, “美国正在大规模收购中国的信用评级机构, 目前已经控制了中国信用评级市场2/3的份额, 严重威胁中国的金融安全。”

信用评级是信用体系建设的极为重要的一环, 它通过对企业和政府的债务偿还风险进行评价, 引导金融资本投资和经济决策, 直接关系到金融产品的定价权, 并影响一国信贷市场利率及汇率形成, 与国家金融主权和经济安全密切相关。它的定价功能使评级机构掌握着企业和金融市场的生杀大权。

迄今为止, 中国信用评级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市场洗礼, 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四家全国性评级机构, 有大公国际、中诚信、联合资信、上海新世纪。美国穆迪、标准普尔、惠誉等利用中国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薄弱环节, 在几乎没有任何障碍的情况下, 大肆收购这些中国本土的评级机构, 长驱直入中国的信用评级市场。2006年, 穆迪收购中诚信49%股权并接管了经营权, 同时约定七年后持股51%, 实现绝对控股。同年, 新华财经 (美国控制) 公司收购上海远东62%的股权, 实现了对该机构的直接控制。2007年, 惠誉收购了联合资信49%的股权并接管经营权。标准普尔也与上海新世纪开始了战略合作。穆迪、标普、惠誉三巨头也都曾提出对大公控股或控制经营权, 但都遭到拒绝。这样, 目前中国四家全国性的信用评级机构除大公始终坚持民族品牌国际化发展外, 其余已经或正在被美国控制。

美国评级机构目前对中国评级市场的控制, 直接威胁国家金融安全。美国评级机构有意压低中国的信用级别, 增大了海外融资成本。如:2003年底, 正值中国银行业谋求海外上市之际, 美国标准普尔宣布维持其十年来对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的BBB级, 即“适宜投资”的最低限。还将中国13家商业银行的信用级别都评为不具备投资价值的“垃圾等级”, 同时美国评级机构又高调肯定境外投资者参股中国银行, 使其在与中国商业银行谈判时压低价格, 为国际垄断资本攫取中国的国有资产大开方便之门。据最新统计, 仅2006年, 境外投资者在工、建、中、交等国有银行身上就赚了7500亿, 加上从其他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享受到的利润, 保守估计, 外资一年从中国银行业赚取的利润超过1万亿。

令人担忧的是, 美国评级机构往往采取双重标准:一方面, 在美国本土评级时, 主要依据被评估公司自身或经美国会计公司发布的财务报告, 但是, 对于美国以外的企业, 除少数进行“自愿评估” (需要付费) 外, 大多数则依据评级机构的独立评估。另一方面, 这些评级机构对美国本土市场存在的问题经常视而不见, 而对他国尤其是美国不喜欢的国家的资本市场动态往往“明察秋毫”。2001年底, 美国资本市场爆发了一连串知名、巨型公司财务欺诈丑闻, 三大评级机构也备受质疑。连美国国会和联邦调查人员都出来指责信用评级公司的失职, 没有在“大厦将倾”之前发出警告。安然公司造假始于1997年, 而信用评级公司在安然申请破产前4天仍然把其债券评级为有“投资价值”。2000年美国开始大规模发行次级债以来, 各评级机构就一直认定其与普通抵押债券的风险并无二致, 并给予最高信用评级, 这直接刺激着次级债市场爆炸式的增长。然而从2007年春季开始, 各评级机构开始将新发行的次级债的评级调低, 在7月份以后又大范围调低几乎全部次级债券的评级。仅在2007年7月10日一天, 穆迪就调低了超过400种此类证券的评级, 标准普尔在同一天将612类证券列为“观望”, 并在随后两天内调低了大部分证券的评级。这也就成了次级抵押债权危机造成全球范围内投资者恐慌的直接导火索。

国际金融危机使许多国家认识到信用评级的重要性。德、法、俄、日等国纷纷制定相关法规, 扶持保护本国评级机构发展。这不但促成了世界各国对如何构建符合自身特色的国家信用体系这一现实问题的普遍反思, 随后也使得许多国家增加了对信用管理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中国是美国国债的最大债权国, 如果没有评级话语权, 也就没有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市场定价权。因此, 必须加强中国信用评级市场监管, 我们须尽快建立中国特色的信用管理体系, 才能更好地控制风险, 使我们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加快高等院校信用管理人才培养的推进速度, 满足中国实现全方位尤其足金融领域对外开放对风险管理人才的需求, 已迫在眉睫。

二、服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培养信用管理人才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 没有信用关系作基础, 是难以建立一个高效而完善的市场机制的[1]。在当代欧美发达国家, 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十分健全, 信用法律制度非常完善, 信誉良好的征信服务极为普及, 这些都保证了信用交易得以健康发展。据统计, 在欧美国家, 目前个人信用消费已占全社会消费总量的10%以上, 企业间的信用支付方式已占到社会经营活动的80%以上, 纯粹的现金交易方式已越来越少。

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 我国的市场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经济信用关系有了较大发展, 企业间的交易方式已经从以现金方式为主, 向以信用方式为主过度, 消费者个人信用也有了很大发展。信用管理行业, 如征信服务业、资信评估业、信用担保业等, 逐渐发展起来。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需要: (1) 以诚信文化建设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2) 完善行业信用记录, 加强对不讲信用行为的惩罚力度; (3) 建立健全全国范围的信贷征信机构与社会征信机构并存、服务各具特色的征信机构体系; (4) 培育信用服务市场。

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和国家信用管理体系, 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懂信用、懂管理、有技能的专业人员,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征集分析信用信息数据, 制定执行信用政策, 加强信用管理, 防范信用风险, 以实现建设现代市场体系,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目的。据国家商务部统计, 到2015年, 我国将至少需要50万名信用管理经理, 200万名信用管理人员。特别自国家劳动人事部门公布信用管理师这一新的职业类别以后, 几乎所有企业都将建立起信用管理制度和信用管理部门, 因此, 信用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极大。

目前, 国内已经建立了一些信用管理服务企业, 如征信公司、信用评估机构等, 但是多数企业都惨淡经营, 本来到手的生意眼睁睁被国外的信用公司揽走, 根本原因是缺乏专业的信用管理人才。信用管理人才由于具备信用管理专业知识, 理论功底扎实, 创新能力、管理能力较强, 且熟悉相关的国际惯例和法则, 掌握信用风险管理技术, 是能够在国际经济活动中与国际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沟通的高层次金融管理人才而倍受市场青睐。此外, 像银行风险管理也需要大批的信用专业人员。据业内人士称, 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家信用机构能达到国际认可, 为国内银行进行适合国情的评估。而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必须要由专业人才提供可靠的信用管理, 因此, 建立自己的信用体系以及使用专业人才是当务之需。同样, 政府的服务机构需要大量的熟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方针, 政策和法规, 懂得信用管理国际惯例及相关法律、规则的专职信用管理人员。比如, 各级工商部门都需要这类信用管理人员负责企业经营资格、资质的认证和评估工作, 各类行业协会、商会也需要这类信用管理人员核定相关的职业标准, 加强对该领域的规范管理。由此看来, 随着信用体系的建立, 这些机构都会成为将来信用人才的“消费群”[2]。

三、借鉴国际经验, 大力发展信用管理专业教育

自2001年中国成为世贸组织的重要成员, 中国经济就开始了全面融入世界的过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 国际化是大势所趋。我国的信用管理专业教育也必须借鉴欧美经验, 学习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形的信用管理产业发展经验、健全的信用法律体系、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现成的有关信用管理专业术语、机构、运作与发展模式, 走规范发展的道路。

信用管理专业教育是信用管理人力资源的基础, 信用发达的国家都高度重视信用管理的教育。发展信用管理专业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适应就业市场需要, 培养和造就信用管理专业人才。西方国家的信用管理行业的工作岗位分布于各个企业的信用管理部门、资信调查、市场调查、信用评级、数据库、信息检索、信用管理咨询、统计模型、信用管理教学、信用管理法律咨询、信用保险服务、财产评估保理服务、专业软件开发等技术或技术服务岗位, 以及市场开发、信息产品生产、销售、客户服务、商账追收、风险控制、现场调查的制造和服务性岗位。美国的长春藤大学之一的达特矛斯学院 (Dartmouth College) 培养信用管理专业的硕士生, 美国的国家信用管理协会 (NACM) 在达特矛斯学院内开办的信用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 主要以培养大中型企业的各级信用管理经理人员为目标[3]。纽约大学金融系长期进行世界领先的资本市场和企业信用的教学和研究。欧洲有专门从事信用管理教育的“信用管理学院 (ICM) ”, 它只教授信用管理学科的课程, 培养信用管理专业的硕士生, 比如英国的里斯大学 (Leeds University) 。

除研究生水平的信用管理专业教育以外, 一些大学的经管学院还在财务管理专业开设适合在资本市场上从事信用管理服务的专业人员和市场调查专业人员选修的风险管理、市场调查、资信评级等课程。美国的一些学校和专业机构, 还开设中初级信用管理专业课程, 以及信用管理专业的函授教育, 适合在职企业信用管理人员和消费信贷放贷人员学习。课程的设置注重企业实践和实用性。通过函授教育取得的学分, 也可以取得NACM的认可, 有资格参加信用管理从业执照考试。

西方国家的信用管理职业教育一般采用专家给企业部门进行短期培训。其中提供职业执照的培训是信用管理的主流培训。美国的国家信用管理协会分别设有三个级别的从业人员执照:初级信用管理业执业 (CBA) 、中级资深信用管理业执业 (CBF) 和高级公证信用管理主管 (CCE) 。在英国, 信用管理学院 (ICM) 是唯一在信用管理方面提供专业执照的机构。该机构的教育计划经过精心设计, 向信用从业者提供他们的执业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并提供认证考试。国外一些大型的征信专业公司如邓百氏公司也进行一些信用管理知识方面的培训, 它们比较注重教授信用分析、信用管理和商账追收的各种实用技术。穆迪公司提也供资信评级的培训课程。此外, 研讨会和企业内部培训也是常见的形式 (如花旗银行内部的信用风险培训课程和研讨会) 。

除了正规教育和在职培训以外, 还有远程教育。随着IT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 很多教材被做成光盘版, 并且通过网络学院提供信用管理课程, 从而形成了多方位、立体式教育模式, 以满足市场对信用管理的需求。在美国, 已经开始出现网络学院, 提供“风险管理”等课。

信用管理的研究方面。国外信用管理的科研主要分理论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信用管理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信用管理有关法律、信用经济学、信用管理哲学、信用管理对于企业和社会伦理的影响等。信用管理的应用研究包括资信评级的数学模型及新技术手段、新服务方法、行业标准等。各种专业基金支持的研究项目、高等院校、专业协会、信用管理专业公司、专业评级公司、银行和金融机构、国家实验室和大企业的研发部门, 共同构成了信用管理研究的主体。

借鉴国际经验, 配合国家信用体系的建设, 依托高校, 开设信用管理专业, 培养高层次人才已成为大势所趋。为此, 2002年教育部正式将“信用管理专业”列入高等教育的目录外专业学科, 并确定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首都经贸大学作为首批开设此专业的院校, 从而拉开了高等院校争夺信用管理人才培养资格的序幕。在我国, 高校信用管理专业虽才刚刚起步, 但其发展势头异常强劲, 已成为高校专业教育的一个新亮点。目前已有11所高等院校从2002年开设了信用管理专业大学本科教育。它们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审计学院、浙江财经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金融学院、山东财政学院、广东金融学院。2006年6月, 随着上海高校第一批信用管理专业学生 (30多名本科生) 尚末毕业已被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外资企业争抢一空成为事实, 学历正规教育推出的信用管理人才成为企业倾力争夺的“紧俏物资”。

随着我国信用体系的逐渐建立与完善和信用理念、信用知识的教育与普及, 对信用管理人才的需求激增。然而只有为数较少的高校开设有信用管理专业, 几乎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 而且招生规模有限, 学生就业也大都在这些发达地区, 一些处于边远地区的省市, 社会对信用管理人才的存在极大需求。开展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教育, 是培养大批信用管理专业人才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2005年3月, 由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申报的“信用管理师”, 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已作为国家职业向社会发布。“信用管理师”作为国家职业的设立, 及作为职业教育的开展, 基于其培养人才所具有的特点, 可较好较快地满足社会信用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成为服务领域宽, 受益面广, 最具成长力的培育信用管理专业人才的教育方式。2006年1月, 《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亦经该部批准颁发施行。此后, 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监督指导下, 由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组织开展了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试验性培训、鉴定, 并取得成功, 受到广大信用管理从业人员和用人单位的欢迎。

参考文献

[1]朱毅峰, 吴晶妹.信用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05) :101-102.

[2]吴晶妹.对信用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06) :85-86.

职业教育社会化管理研究 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 管理 研究

一、认清职业教育社会化管理的现状

探索和创立职业教育社会化管理新模式的基础,是建立在对原有运行方式认识之上的。纵观职业教育社会化管理现状,从组织形式看,大体有职校、中专、技校、各类培训中心。从隶属关系看,大致分为四类,一类是由教育部门管理的中专、职校,第二类是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管理的技校和部分培训中心,第三类是由行业和企业自我管理运行的一些职校和培训实体,第四类是具有双重身份的一校两跨。从所有制形式看,有政府办的,也有由部门和企业办的,但很大一部分是属民办的职业培训机构。

就职业教育社会化管理总体情况而言,目前仍处于分散办学、多头管理、无序竞争的混乱状态,这种状况势必造成以下问题。

1.社会资源的浪费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分管的技校不能正常享受普教毕业生资源,因为初、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由教育部门垄断,将技校排除在外。同时,教育部门分管的中专、职校掌握不了庞大的社会用工信息,缺少实际技能实习场所和毕业生安置渠道,因为他们同企业没有天然的联系,这种垄断割裂的结果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很大浪费。

2.分散投资重复建设

现在各类职校都非常注重学生实训基地和实训场地设施的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教育部门都有建设实训基地的投资规划,各自的规划都建立在对职教市场发展的不同定位上,这样从地区资金的投入使用上势必会造成分散和重复。

3.缺乏总体发展规划

职业教育的发展、管理相对较乱,没有一个有效的宏观管理协调部门。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定位、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部门间很难形成共识,缺乏一个发展的总体

规划。

这些问题的存在形成于计划经济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发达省、市大多都做了相应调整,而我们一直沿用至今,致使兰州职业教育总体发展处于一个较落后状态。

二、走出对职业教育社会化管理认识的误区

1.误区之一:重视普通教育,忽略职业教育

虽然我国的职业教育在校人数从1979年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数的4.7%上升到目前的56%以上;虽然认识到培养一个大学生耗费公共财政是培养一个职校生的8~10倍;虽然认识到通过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就业率远不如技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这样一个现实,但从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各级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具体的管理力度,社会对职业教育从人力、物力、资金的投入上讲,仍没有将职业教育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认为普通教育是全社会的事,职业教育是个别部门和企业自己的事,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认可程度明显太低,重科举轻技艺的观念仍然非常普遍,这种认识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扭曲,就业市场结构性严重的失衡。

2.误区之二:重视一般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忽略以技能为主的技工教育

同属职业教育,虽说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更需要技工类的教育,但多年来社会上对技工类的教育实行了一种歧视性的政策。在资金的投入上,教育部门主管的职业学校可以享受足够的财政资金支持,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主管的技校却相对较少;从学生的来源上看,教育部门为自己系统内的职校、中专的招生提供便捷的通道,而对技工类学校设置各种障碍,不但在招生中没有纳入初、高中毕业生志向填报的范围,更有甚者对系统外技工类学校发布“禁招令”,不得踏入中学的校门。前几年有一种倾向性的说法,“要求市财政要加大对职业学校的支持,技工类的学校以后要逐步走向市场”。从历史的角度讲,我国为此已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如果我国还将职业学校分为三六九等,那还怎么发展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呢?

3.误区之三:以普通教育的模式来办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

普通教育不同于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普通教育教会学生广泛的书本知识,职业教育教会学生在岗位上的实际工作能力;普通教育的课堂在黑板上,职业教育的主课堂是在车间里、机器上。

国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德国的教育理论、实践性融为一体的双元制的职业教育模式;另一类是国际劳工组织借鉴瑞典、英、美等国的职业教育方式,开发出来的旨在提高培训效率的MES模式;还有一种是以产业发展需求为目标适应岗位需求为动机的CBE培训模式。但不管哪类模式,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注重学员动手,实操能力的培养。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的最大特点,在于教学的实践性与学员动手技能的培养。因为我们都知道黑板上是种不出大米、造不出机器的。目前,中专、职校大部分都沿用了普通教育教学的模式,而技校类的学校,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教学实践课的比例不能少于教学总学时的50%,强调了学生的实践性。

三、搭建职业教育社会化管理的平台

1.搭建职教、普教相分离的职业教育社会化管理平台

职教同普教有很多相同点,但是从教学的方法上、手段上、毕业学生岗位的走向上都有很多不同点。如果生硬地将职教、普教混为一体,扼杀职教特性,还不如将职教、普教相分离。在这一点上我们也可以借鉴国外对职业教育的管理模式,如澳大利亚采用职业教育由国家直接管理的体制,全国培训局是管理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最高机构。国家职业教育研究机构和各种行业咨询委员会,负责对职业教育的具体管理。这样把职业教育变为同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两个不同模式的教育体系。按照这种模式,我们也可以成立一个并列于普通教育的新机构,将目前的中专、职校、技校、各类培训中心、各种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管理纳入到一个大职教的管理机构中。使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充分发挥、张扬各自的长处特点,培养出各自准确定位的社会不同需求的人才。

2.搭建人社部门和教育部门分工管理的社会化管理平台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管职业教育的最大优势在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职业学校、企业三者宏观上可完全融为一体。市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学校专业的设置、毕业生的安置三方面完全可对接。市场结构性人才短缺的矛盾可得到缓解,市场前瞻性发展人才需求的矛盾也好解决。学校不再为市场人才需求的定位、学生的实习、毕业生的安置发愁。政府也不再为实训基地建设分散投资所困惑。这样做只是削弱了一些部门的权利,但对社会、对企业、对我国技能人才的培养、对强化职业教育的社会化管理都是非常有利的。

还有一种思路是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的技工学校交给教育系统统管。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最充分地发挥教育的社会资源,但不能将两种不同类的教育在一个模式下去完成。

3.搭建统筹管理、分工合作的职业教育社会化管理平台

在分属教育系统主管的中专、职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主管的技校的基础上,为了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就业市场的优势,教育部门在教育资源上的优势,可以建立一个共同拥有的有效的职业教育社会化管理平台。在这个平台的管理、协调下做到优势互补,使得目前情况下的职业教育基础发挥最大的社会化效益。

在这个平台有效的管理下,教育部门管学生的进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管学生出口,并将技校的招生纳入到教育系统。初、高中毕业生志愿的填报范围内。

只要是从事职业教育的学校、中心,只要是参加了职业教育、培训的各类人员在社会资金的使用和各项优惠政策的享受上都具有同等的“国民待遇”。

四、提升职业教育社会化管理能力

1.消除职业教育在社会化管理中的不公平地位

当今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公平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概念已渗透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呼唤教育平等权利的问题,已成为影响兰州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因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教育公平不仅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会影响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关系到社会公平的实现。

职业教育的不公平不仅表现在职业教育相比于高等和普通教育的不公平,也表现在隶属于教育系统主管的中专、职校,同隶属于劳动系统主管的技校在各个方面待遇明显的不公平。

这种不公造成学校间硬件投入上的不同,学生入学时的基础素质的不同,学校发展中享受政策扶持力度的不同。这已成为制约技工类学校发展的一大瓶颈。我们不能因不同的隶属关系人为的分割学校的等级。再说,这也不符合中央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办学,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的方针。

所以,提升职业教育社会化管理水平,使兰州职业教育有个大的发展,首先就要让现有的各类职业学校、技工类学校处于一种平等、公开的竞争环境中,使技工学校也享有平等的“国民待遇”。

2.确立职业教育在社会中的准确定位

首先,从职业教育需求的三方,即:社会、学校、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有个明确的定位。社会的定位要把职业教育看作是提升国民整体素质,人力资源储备,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高度来认识。学校的定位是要把办学着力点放在培养市场和社会需求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技能型应用人才上。

3.调动各类培训机构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职业教育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只有全社会形成共识,只有调动各级、各层次和不同类型职业培训机构的积极性,才能促进兰州职业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同时,要加强社会的宣传,逐步消除“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这种轻视职业教育的旧观念,逐步创造一个适应技能型人才成长的环境。在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中改变劳动用工、人才选拔中重学历轻技能的做法,要根据兰州实际情况出台一些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和技能型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不断拓宽职业教育渠道,增强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

社会艺术教育管理系 篇4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是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经过25年的全民普法教育,我市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能力明显增强,广大群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意识明显提高,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外来人口不断搬进我市社区、农村,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发生,征地搬迁、交通事故、医疗纠纷、工伤索赔等群众性事件不断涌现,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特别是农村居民的法律知识、法制观念与我市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及社会管理创新,培育新型农民,树立社会新风,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显著成效

1.农村广大基层干部依法办事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农村干部基本做到依法办事、依法管理农村各项事务,“四民主、两公开”在农村全面组织实施,民主政治建设日臻完善,民主自治活动进一步规范。2.广大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普遍提高。通过“法律进乡村”和“民主法治村”等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农民依法评判是非和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观念,过去在农村普遍存在一些小矛盾、小纠纷也通过人民调解和法律服务得到了较好的化解,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学会运用法律手段处理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民事、经济关系,关于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3.村民自治、民主选举进一步落实贯彻。较好地增强了村民群众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意识和能力。村级组织选举过程中,能够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所规定的程序进行,村民大都积极地参加了选举工作,并且基本上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选举心目中的理想人员。4.农村经济、社会进一步健康有序发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加大了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障、城乡一体化建设等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政策的宣传教育,减少了矛盾纠纷产生,促进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二、当前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成效显著,但深入农村调研后发现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和城镇居民的法律意识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农村的法制宣传教育还存在着一些“死角”,一定的主客观原因影响和阻碍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农村的深入推进。

1.农村居民文化素质较低,法制观念淡薄。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农村实际,提出了“三农”问题,并予以了足够的重视,使我国农村经济逐渐走向健康的发展轨道。但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加上我市属于教育资源发达、教育水平先进地区,使得来自己农村的学生大多学到知识、学到技术后留在城镇工作生活,农村里更多地留下了文化程度不高的中老年人守着农村家园,造成农村居民普遍文化素质不高、接受能力较差的局面,他们遇到事更愿意找当官的、找政府,甚至有些村民认为,真正在实际工作生活中“权大于法”,学法无用的观念长存,缺乏正确的法制的观念,对普法抱着被动、冷漠的态度,存在着回避、应付的情况。2.农村普法事件难安排,普法意识不强。现在农村居民的劳动时间已从过去由集体统一安排变为由个人自由掌握;生产劳动的季节性较强,农忙时,早出晚归;农闲时,忙外出打工挣钱做生意,很少有空闲时间坐下来学法,普遍认为挣钱比学法重要,学法意识不够。同时一些基层干部也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有的认为经济工作是硬的,上面看的见,是政绩,普法工作是软的,可抓可不抓;有的认为传统的宣传教育方式在农村难以发挥作用,农村普法工作缺少抓手;还有的认为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把有限的资金和精力揉入到普法工作上划不来。这些思想误区导致一些基层干部普法积极性不高,普法意识不强。3.农村面广点多,普法队伍力量不足。基层的司法行政工作繁杂琐碎,普法仅占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基层招聘的人员有限,基层普法工作人员往往身兼数职,疲于应付。目前农村的普法工作主要还是依靠司法所和有关单位的配合来做,存在着普法力量薄弱等问题,有些基层普法机构有名无实,遇有上级主管部门布置检查工作时,匆匆应付一下敷衍了事,没有真正摆上农村工作议事日程。可以说,无人管事,责任不明时农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不能取得突破的关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普依法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4.普法形式过于单调,内容难以理解。虽然我们不断拓宽普法渠道,创新普法形式,但是由于农村居民的接受能力和自身素质影响,能发挥作用取得较好效果的普法方法仍然比较单一,普法途径比较狭窄,开展的法制文艺演出、法制电影放映等活动由于农民劳作时间不定,农闲时又忙于家务或者打工挣钱,做不到全村居民集中观看,而效果不明显。所以农村普法还是以横幅、标语、黑板报、宣传橱窗、宣传资料等形式为主。而采用横幅标语等宣传方式,往往造成农民只知法律名称而不知其内容。采取分发宣传资料的方式,又使农村居民对抽象的法律法规条文看不懂、记不住,深感枯燥无味,影响了学习法律的积极性。

三、解决农村法制宣传问题、推进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对策和措施

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素质;推进农村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增强村干依法决策、依法管理和村民村务自治、依法参与民主管理的理念和水平,必须坚持围绕中心、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深入农村、贴近群众、服务优先、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必须扎实推进“法律进乡村”活动,进一步巩固“民主法治村”建设,实现法制宣传教育在农村的全面深入有效开展。

社会艺术教育管理系 篇5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推进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加强和改进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简称教育部社科项目)管理,提高项目研究质量,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教育部社科项目管理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应用研究,鼓励对策研究,支持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注重成果转化,大力提高科研质量和创新能力。

第三条 教育部社科项目管理贯彻“科学、公正、高效”的原则。规范管理,择优立项;集中征集选题,集中申报,集中评审,集中公布结果;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扶持青年社科研究工作者和边远、民族地区高等学校有特色的社科研究。

第四条 教育部社科项目实行分级管理。教育部负责制订社科研究中长期规划和课题指南;制订项目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组织项目申报和评审立项;布置项目中期检查及验收结项;负责重大项目的成果鉴定等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单位)负责组织所属高等学校的项目申报、中期检查、成果验收推广等工作。各高等学校负责制订本校项目管理细则并进行日常管理;组织项目申报、跟踪检查和成果验收;负责项目成果的宣传、推广和应用等工作。

第二章 项目类别与项目申报

第五条 教育部社科项目是教育部面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设立的各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总称。主要包括:

1.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指以课题组为依托,以解决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领域重大问题为研究内容的项目。选题由教育部向全国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及实际应用部门征集,面向全国高等学校招标。

2.基地重大项目。指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设立的、围绕基地学术发展方向进行研究的重大项目。选题由重点研究基地根据基地中长期规划确定,并经基地学术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报教育部统一组织招投标。

3.一般项目。①规划项目,含规划基金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青年基金项目,经费由教育部资助;②专项任务项目,经费由申请者从校外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自筹。选题由申请人根据教育部社科研究中长期规划和个人前期研究积累自行设计。鼓励申请人从实际应用部门征得选题并获得经费资助。

第六条 设立教育部社科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后期资助项目指面向基础理论研究设立的,已完成大部分研究工作并有阶段性研究成果,预期能产生重要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的项目。后期资助项目实施办法另行制定。

第七条 教育部社科项目申报工作由教育部统一布置。一般在每年第一季度征集并确定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基地重大项目(合称重大项目)选题;第二季度发布各类项目的申报通知或招标公告,集中受理申报材料。

第八条 各高等学校根据统筹规划、分层设计、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原则,有针对性地组织申报。

1.申请人必须是高等学校的在编在岗教师,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独立开展及组织科研工作的能力,身体健康,能作为项目实际主持者并担负实质性研究工作。

2.申请人每次只能申报一个项目。重大项目、规划基金项目和博士点基金项目申请者须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青年基金项目申请者应具有博士学位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年龄不超过35周岁;专项任务项目申请者须获得校外实际应用部门的经费资助,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3.原则上应组成课题组申报。应用对策性研究课题,提倡吸收实际工作部门人员参加课题组。鼓励根据实际需要吸纳境外专家学者加入课题组开展合作研究。对于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区、跨系统组织优势科研力量开展实质性合作研究的课题组予以优先资助。4.申请人所在学校积极支持,承诺提供良好的研究条件。

5.已承担国家级或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尚未结项者,不得申报教育部各类项目;已承担国家级或教育部一般项目尚未结项者,不得申报教育部一般项目;已获得立项的课题或其中的子课题,不得重复申报。

第三章 项目评审与立项

第九条 教育部对申报材料进行资格审查,视不同情况分别组织通讯评审或会议评审。1.通讯评审实行匿名评审。评审专家对申报课题进行独立评审,提出是否立项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2.会议评审公开进行。专家评审组在经过充分评议后,进行无记名差额投票,获三分之二以上多数票通过的申报课题方能立项。

对于涉及国家机密或需要紧急决策的国家特殊目标的课题,由教育部另行规定评审立项程序。

第十条 项目评审贯彻公平竞争、择优资助的原则。项目评审的基本标准是:

1.课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鼓励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课题,鼓励理论联系实际、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回答新问题的理论探索课题。2.课题具有学术前沿性,预期能产生具有创新性和社会影响的研究成果。鼓励深入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有针对性的应用研究课题,鼓励新兴边缘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课题。

3.课题研究方向正确,内容充实,论证充分,拟突破的重点难点明确,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方法科学、可行。

4.课题申请人及课题组成员对申报课题有一定的研究基础;有相关研究成果和资料准备;有完成研究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时间和条件。5.申请经费及经费预算安排比较合理。

第十一条 建立和完善各项评审制度,严格评审纪律。

1.实行同行评审制度。不断更新项目评审专家库,通讯评审专家从专家库随机抽取;评审专家必须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熟悉被评项目所在学科专业领域。

2.实行评审回避制度。评审专家组由5人以上的单数组成,应分别来自不同的单位(不含申报者所在学校),且不得是被评项目的课题组成员。

3.建立专家信誉保证制度。评审专家必须廉洁自律,评审期间不与课题申请人私下接触,不接受申请人任何宴请或礼物,不泄露与评审有关的情况。项目评审结束后,教育部对评审情况进行评估,建立专家信誉度档案。

第十二条 教育部在正式下达立项通知的同时,公布项目立项情况。在有关网站设立专栏,为批准立项者提供专家评审意见的查询服务;对竞标落选的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投标人反馈未获立项的信息。

第四章 项目过程管理

第十三条 教育部社科项目实行项目合同制管理和项目责任人负责制。

1.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在正式批准前,教育部与中标人和依托学校签订项目合同和研究任务书,明确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基地重大项目、一般项目经批准立项后,申请人填报的项目申请评审书即为双方的项目合同。项目合同是进行项目管理的依据,有关各方应严格履行合同规定。

2.项目申请人即项目责任人,一个项目只能确立一个项目责任人。项目责任人依照合同规定,在批准的计划任务和预算范围内享有充分的自主权;负责项目总体研究计划的实施,推动课题组成员间的协作研究。

第十四条 为保证研究质量,教育部社科项目实行中期检查制度。

1.中期检查由教育部统一布置。一般在每年第二季度下发项目中期检查通知;中期检查的结果,作为后续拨款的依据。

2.中期检查内容主要包括:项目是否按计划开展;研究进度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阶段性研究成果等。原则上至少须有1篇项目责任人作为第一署名人正式发表的论文,并标明“教育部社科研究基金××项目”字样,否则中检不予通过。

3.教育部在每年第四季度公布中期检查结果。对于没有进行实质性研究的项目、无故不接受中期检查或中期检查不合格的项目,进行通报批评并停拨后续经费。

第十五条 教育部社科项目经批准后不得随意更改研究计划,确需变更时要履行报批手续,项目依托学校在审查变更申请时应严格把关。

1.项目自批准之日起,研究周期一般为3年,特殊情况可申请延期1~2年,但须经依托学校同意并报教育部批准备案。

2.变更项目责任人或依托学校,须经原项目责任人和依托学校提出申请,报教育部批准。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做撤项处理:

1.项目实施情况表明,责任人不具备按原计划完成研究任务的条件和能力; 2.未经批准擅自变更责任人或研究课题;

3.在规定的项目周期内未能如期完成研究任务者。

凡被撤销的项目,由依托学校追回已拨经费或其剩余部分,用于本校自选课题立项;项目责任人3年内不得申报项目。

第十七条 教育部社科项目应严格遵守下列各项保密规定: 1.涉及保密内容的项目,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2.项目研究活动中所使用的未公布数据、内部文件资料仅限于课题内部使用,不得公开。

3.项目研究活动中有关涉密和敏感问题的专项调查、学术会议和其它学术活动必须经主管部门审批。4.涉及保密内容的研究成果要注意保管,使用去向要登记备案;报送有关部门要通过机要渠道。涉密信息不得上网,不得通过互联网传送。第五章 项目经费与使用

第十八条 教育部社科研究项目根据经费来源分为教育部资助项目和自筹经费项目。教育部资助项目包括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基地重大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和规划基金项目;自筹经费项目主要指从校外有关部门获得经费资助的专项任务项目。鼓励项目依托学校或其它部门提供项目配套经费。

第十九条 项目经费实行“一次核定,分期拨款”的办法。由教育部资助的项目经费分期下拨项目依托学校,第一次拨款与立项通知同时下达,后续拨款视项目研究的进展情况确定。未通过中期检查的项目,不予拨付二期经费;未通过验收结项的项目,不予拨付剩余经费。

第二十条 项目经费专款专用,不得用于与项目研究无关的开支。项目责任人按项目合同所列的各项经费支出范围,在依托学校财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支配和使用项目经费;依托学校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截留、挤占和挪用。经费开支范围包括:

1.图书资料费:指购买图书、翻拍、翻译资料以及打印、复印、誊录、制图等费用。2.数据采集费:指围绕项目研究而开展数据跟踪采集、案例分析等所需的费用。

3.调研差旅费:指为完成项目研究而进行的国内调研活动、参加相关学术会议的交通费、食宿费、通讯费及其它费用。确需赴国外境外调研者,须经依托学校审核同意并报教育部备案。

4.设备购置和使用费:指购买和使用收集资料、采集分析数据所需器材的费用。设备使用费包括资料录入费、资料查询费、上网费和软件费等。

5.会议费:指围绕项目研究举行的项目开题、专题研讨、成果鉴定等小型会议费用。6.咨询费:指为开展项目研究而进行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专家咨询等支出的费用。

7.劳务费:指直接参与项目研究的研究生助研津贴,以及非课题组成员、科研辅助人员的劳务支出等。

8.印刷费:指打印、誊写调查问卷材料、调研报告和研究成果的费用。

9.管理费:指项目依托学校提取的用于管理项目的费用。一般项目的管理费每项不超过2000元,重大重点项目每项不超过3000元。严禁超额提取和重复提取。10.其它:与项目研究直接相关的其它支出。

第二十一条 教育部资助的项目经费一律纳入依托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参与项目经费的日常管理。

1.项目责任人要合理编制项目经费预算,严格执行项目合同的经费预算方案,保证将项目经费用于科研本身。项目结题后要及时办理结账手续。

2.依托学校对项目经费开支行使监督权,做到手续完备、账目清楚、内容真实、核算准确、监督措施有力,确保项目经费的合理、有效使用。年终由依托学校财务部门按编制项目经费决算报告,上报教育部。

3.用项目经费购置的图书、设备等属于国有资产,其使用权和经营权一般归项目依托学校,其中固定资产必须纳入依托学校的固定资产账户进行核算与管理。资产处置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第六章 项目验收与成果转化

第二十二条 教育部社科项目完成后,均需进行验收和结项,履行必要的结项手续。1.一般项目最终成果鉴定工作由依托学校组织,鉴定专家主要由校外同行专家组成;成果鉴定合格者方可申请结项,并提交由鉴定专家签名的鉴定证明材料报教育部备案。

2.重大项目最终成果鉴定工作由教育部组织,项目责任人可选择通讯鉴定或会议鉴定方式进行。通过鉴定后,须按教育部提供的带统一标识的封面和规格出版。

3.申请结项须填写《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终结报告书》,提供最终成果鉴定证明及成果原件、成果摘要报告(含电子版),经依托学校和申报单位审核同意后,在每年第二季度由申报单位汇总后集中向教育部报送。

4.教育部对通过验收、确认可以结项者,颁发结项证明或鉴定证明,拨付项目经费的其余部分,并将验收结项情况予以公布。

第二十三条 建立科学合理的项目成果评价体系,注重成果质量,注重实际价值。

1.最终成果形式可以是论文、专著、咨询报告、软件、数据库、专利等;除学术成果本身外,项目责任人及课题组成员结合项目研究进行的课程建设、教材编写、学术报告、咨询服务及其实际效果和社会影响等,一并纳入验收范围综合考虑。

2.项目验收的主要内容是:项目责任人按项目合同和任务计划书完成了研究任务;最终成果与立项时批准的“最终成果形式”相符,不存在署名及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争议;经费开支合理合法。最终成果须在显著位置标明“教育部社科研究××基金项目”字样,否则验收时不予承认。咨询报告类成果须有采纳单位的证明材料,并详细注明采纳内容和实际价值。

3.项目验收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一般项目中的优秀项目由依托学校推荐报送,教育部对学校推荐的优秀成果进行复审。教育部每年对一般项目组织抽查。重大项目由鉴定专家在打分和投票基础上确定成果等级。

第二十四条 建立项目成果奖惩制度。对成果验收为优秀的项目,予以通报表扬并作为项目责任人下次申请项目的重要参考;对成果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一律做撤项处理,项目责任人3年内不得申报教育部社科项目。

第二十五条 强化成果转化意识,拓展成果转化渠道,充分发挥教育部社科项目成果的社会效益。

1.各类项目结项时,须同时报送3~5千字的成果摘要报告,简述本课题学术价值、创新内容、社会影响等情况,经依托学校审核后报教育部。教育部除择优选报有关部门外,还可向有关媒体推荐刊登,或结集出版。

2.鼓励项目成果向课程、教材、教学转化,为培养优秀人才服务;向决策咨询转化,为政府和企业科学决策服务;向社会转化,为提高全民族人文素质服务;向文化产品转化,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服务。

3.项目责任人应注意收集本课题的引用、转载、采用、获奖或进入教材、产生效益的情况,由依托学校择优上报教育部。对那些通过一个项目形成一个创新领域、一支创新团队、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要认真总结和推广其成功经验。

4.建立教育部社科项目成果库和学术精品库。所有验收合格并正式出版、发表的项目成果转入成果库集中保存、展阅。对其中优秀的作品以“学术精品”的形式统一出版和展示。成果库分设实物展示库和电子文本库,面向高等学校和社会开放。

5.申报单位和各高等学校应采取积极措施,支持和资助项目优秀成果的出版,积极做好项目成果的宣传、推广和应用工作。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研究报告、咨询报告、调研报告,在提交有关部门的同时须报送教育部。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的一般性规则,各类项目可根据需要据此制订相应的实施细则,并构成本办法的有机组成部分。

社会艺术教育管理系 篇6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发〔2004〕3号)和《中共安徽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实施意见》(皖发〔2004〕15号),加强和改进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以下简称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管理,提高项目研究质量,推动我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管理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规律,注重成果转化,大力提高科研质量和创新能力,为安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服务,促进我省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

第三条 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管理贯彻“科学、公正、高效”的原则。公平竞争,择优立项;优先支持有特色的人文社科研究,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应用研究,鼓励对策研究,支持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扶持青年人文社科研究工作者。

第四条 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实行分级管理。

省教育厅负责制订人文社科研究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课题指南;制订项目管理办法;组织项目申报和评审立项;负责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和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成果的鉴定工作。

各高校负责制订本校项目管理办法,并进行日常管理;组织本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的申报、跟踪检查、结项审查及成果验收工作。

省教育厅和各高等学校共同做好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的宣传、推广和应用等工作。

第二章 项目类别与项目申报

第五条 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是省教育厅面向全省普通高等学校设立的各类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的总称。包括: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和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一般项目、专项科研计划项目(以下分别简称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专项课题)。

(一)重大项目。指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设立的、围绕基地学术发展方向进行研究的项目。选题由重点研究基地根据本基地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经所在重点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审议通过后,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招投标。

(二)重点项目。指以课题组为依托,以解决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以及人文社科基础学科领域重大问题为研究内容的项目。选题由省教育厅向全省普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及实际应用部门征集,面向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招标。重点项目也可从各校申报的项目中评审产生。

(三)一般项目。由申请人根据我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发展规划、自身研究特长和以及前期研究积累自行设计。

(四)专项课题。省教育厅根据需要设立相关学科领域的专项课题。学校可以根据学科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设立专项课题,由省教育厅组织评审。学校接受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的委托,并由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提供经费资助的项目,经省教育厅组织评审通过后,可以作为专项课题立项。

第六条 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由省教育厅统一布置。一般在每年第二季度征集并确定重大项目、重点项目选题。第三季度发布各类项目的申报通知、招标公告,集中受理申报材料,并组织评审。第二年第一季度公布评审结果。

第七条 各高等学校应结合学校实际和学校、教师学科、专业特点,统筹规划,统一部署,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针对性地组织申报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申请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申请人必须是高等学校的在编在岗教师,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具备独立开展及组织科研工作的能力,身体健康,能作为项目实际主持人,承担项目实质性研究工作,组织其他参与人开展项目研究。

(二)申请人每次只能申报一个项目。重大项目、重点项目限高等学校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申报。一般项目高等学校在编在岗人员均可申报,但对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申报的一般项目,在立项比例上实行总量控制,具体比例每年另文规定。专项课题的申请者须获得学校或委托部门的经费资助,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三)申报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应组成课题组。课题组成员一般不得少于3人;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申报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不得超过2项,否则不予受理。申报应用研究项目,提倡吸收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参加。鼓励根据实际需要吸收校外专家学者加入课题组开展合作研究。对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区、跨行业组织优势力量开展实质性合作研究的项目优先资助。

(四)申请人所在学校积极支持,提供配套经费和良好的科研条件、管理服务。

(五)已主持国家级或省部级或省教育厅项目尚未结项者,不得申报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已获准立项的国家级项目或省部级项目或省教育厅项目以及上述项目的子项目,不得重复申报。

第八条 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每年评审一次。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论文、专著等。自批准之日的下个月当日起计算研究周期。成果形式为论文、研究报告等的项目,研究周期不超过1年,成果形式为系列论文(3篇以上)的项目,研究周期不超过两年,成果形式为专著的项目,研究周期不超过3年。在特殊情况下,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论文等的项目,最多可申请延期半年,成果形式为专著、系列论文的项目,最多可申请延期一年。

第三章 项目申报与评审、立项

第九条 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一律实行网上申报。申请人通过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管理信息平台填报《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请书》,由所在学校进行初评并向省教育厅推荐。省教育厅有关职能部门对各校推荐的申报材料进行资格审查、形式审查,并予确认。

第十条 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视不同情况分别组织网络通讯评审或会议评审。

(一)网络通讯评审实行匿名制。评审专家对申报的项目进行独立评审,提出是否立项的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

(二)会议评审公开进行。评审专家在经过充分评议后,进行无记名投票,获三分之二及以上多数票通过方能立项。

(三)对涉及国家机密或需要紧急决策的国家特殊目的的项目,由省教育厅另行规定评审立项程序。

第十一条 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评审贯彻公平竞争、择优资助的原则。评审的基本标准是:

(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鼓励面向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项目研究,鼓励理论联系实际、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回答新问题的理论探索和研究。

(二)具有学术前沿性,预期能产生具有创新性和社会影响的研究成果。鼓励深入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有针对性的应用研究,鼓励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

(三)研究方向正确,内容充实,论证充分,拟突破的重点难点明确,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方法科学、可行。

(四)申请人及参与人对申报的项目有一定的研究基础,有相关研究成果和资料准备,有完成项目研究所必须具备的时间和条件。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

(五)申请经费及经费预算安排合理。第十二条 完善评审制度,严格评审纪律。

(一)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实行同行专家评审制度。省教育厅建立并及时更新评审专家库。评审专家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评审专家必须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熟悉被评项目所在的学科专业领域,承担过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或省部级以上人文社科研究项目。

(二)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评审实行回避制度。评审专家组由3人以上的单数组成,分别来自不同的单位(不含申报者所在学校),且不得是被评项目的参与人。

(三)建立专家信誉保证制度。评审专家必须廉洁自律,评审期间,不泄漏本人作为评审专家的身份,不与项目申请人私下接触,不接受项目申请人任何宴请或礼物,不泄露与评审有关的情况。项目评审结束后,省教育厅对评审情况进行评估,建立专家信誉度档案。

第十三条 省教育厅在正式下达项目立项通知前,对项目评审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第四章 项目过程管理

第十四条 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实行学校管理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省教育厅委托学校对本校教师承担的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省教育厅在必要时组织检查或抽查。

(一)项目经批准立项后,申请人填报的项目申请评审书即为申请人和学校与省教育厅签订的合同。该合同是进行项目管理的依据,有关各方应严格履行合同的约定。

(二)项目申请人即该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依照合同规定,负责项目总体研究计划的实施,并在批准的计划任务和预算范围内,在不违反本办法和相关财务管理制度的前提下,享有经费使用和项目研究分工的自主权。

(三)学校应加强对项目执行情况的检查,督促课题组成员按合同约定完成项目研究,并承担合同约定的义务。

(四)学校应建立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管理档案,包括:项目申请书、立项通知书、中期检查表、结项审查表、《结项证书》和成果原件或复印件(包括封面、目录、版权页,下同)。

第十五条 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实行中期检查制度。中期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是否按计划开展;研究进度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阶段性研究成果;经费使用是否合理合法等。

项目的中期检查由各校自行组织,一般应在每年12月进行,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研究周期超过一年的项目应填写《项目进展情况报告书》,报告项目研究的进展等情况。中期检查结束后,各校应撰写检查报告,于每年的12月31日前,将《检查报告》和《项目进展情况报告书》报省教育厅有关职能部门。

省教育厅在每年第一季度通报项目中期检查情况。对没有进行实质性研究的项目、无故不接受中期检查或中期检查不合格的项目,进行通报并限期改正。

第十六条 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经批准下达后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要履行报批手续。

变更项目负责人或依托学校,须由原项目负责人和依托学校提出申请,报省教育厅批准。变更项目研究周期,须由项目负责人提出申请,由依托学校批准,并报省教育厅备案。学校在审查变更申请时应严格把关。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作撤项处理:

(一)项目实施情况表明,项目负责人不具备按原计划完成研究任务的条件和能力;

(二)未经批准,擅自变更项目负责人或研究项目;

(三)没有进行实质性研究、无故不接受中期检查或中期检查不合格,并在规定期间内仍不改正;

(四)在规定的项目研究周期内,未能完成研究任务;

(五)项目负责人调离原学校,且不能承诺按照规定完成项目研究。

凡被撤销的项目,由依托学校追回已拨经费,用于本校自选项目的研究;省教育厅在3年内不受理被撤销的项目负责人的各类项目申报。被撤销的项目负责人调离原学校的,由原学校将撤销项目的通知发送其所在单位。

第十八条 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严格遵守下列各项保密规定:

(一)涉及保密内容的项目,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二)项目研究活动中所使用的未公布数据、内部文件资料仅限于项目内部使用,不得公开。

(三)项目研究活动中有关涉密和敏感问题的专项调查、学术会议和其它学术活动必须经主管部门审批。

(四)涉及保密内容的研究成果要注意保管,使用去向要登记备案;报送有关部门要通过机要渠道。涉密信息不得上网,不得通过互联网传送。

第五章 项目经费管理

第十九条 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经费管理,应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科技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56号和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转发〈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教计〔2005〕20号)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经费,由省教育厅根据财力和项目申报情况统筹安排。项目依托学校也应根据有关规定安排相应的项目经费。

第二十一条 省教育厅资助的人文社科项目经费,必须按照“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原则,归口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集中核算。

第二十二条 学校要明确科研、财务等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在项目经费使用和管理中的职责、权限,建立健全项目经费管理责任制。

(一)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配合财务部门参与项目经费的日常管理。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承担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经费管理的相应职责。

(二)项目负责人要编制项目经费预算,严格执行经批准的项目经费预算,保证将项目经费用于科研本身。项目结项时,项目负责人应会同依托学校财务部门编制项目经费决算报告。

(三)依托学校对项目经费开支行使监督权,做到手续完备、账目清楚、内容真实、核算准确、监督措施有力,确保项目经费的合理、有效使用。依托学校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截留、挤占和挪用。

(四)用项目经费购置的图书、设备等属于国有资产,其使用权和经营权一般归项目依托学校,其中的固定资产必须纳入依托学校的固定资产账户进行核算与管理。资产处置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第二十三条 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经费专款专用,不得用于与项目研究无关的开支。项目经费开支范围包括:

(一)图书资料费:指购买图书、翻拍、翻译资料以及打印、复印、誊录、制图等费用。

(二)数据采集费:指围绕项目研究而开展数据跟踪采集、案例分析等所需的费用。

(三)调研差旅费:指为完成项目研究而进行的国内调研活动、参加相关学术会议的交通费、食宿费、通讯费及其它费用。

(四)设备购置和使用费:指购买和使用收集资料、采集分析数据所需器材的费用。设备使用费包括资料录入费、资料查询费、上网费和软件费等。

(五)会议费:指围绕项目研究举行的项目开题、专题研讨、成果鉴定等小型会议费用。

(六)咨询费:指为开展项目研究而进行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专家咨询等支出的费用。

(七)劳务费:指直接参与项目研究的研究生助研津贴,以及非课题组成员、科研辅助人员的劳务支出等。

(八)印刷费:指打印、誊写调查问卷材料、调研报告和研究成果的费用。

(九)管理费:指项目依托学校提取的用于管理项目的费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管理费应不超过该项目经费的5%(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不应收取管理费),严禁超额提取和重复提取。

(十)其它:与项目研究直接相关的其它支出。

第六章 项目验收与成果转化

第二十四条 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完成后,均需进行验收和结项,履行必要的结项手续。

(一)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的成果必须注明“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字样及项目名称、项目批号,未标注的不予承认。项目最终成果由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并至少要有一项成果以项目负责人为第一署名人,否则不予结项。

(二)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最终成果鉴定工作由依托学校组织,鉴定专家为不少于3人的单数,主要由校外同行专家组成;成果鉴定合格者方可申请结项。

成果标注符合本条

(一)款规定,并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可申请免于鉴定:

1、论文类成果已在SSCI、A&HCI等国际索引期刊以及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

2、专著类成果已经正式出版;

3、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或国家一级行业学会或省教育厅三等以上奖励;

4、研究咨询报告提出的观点、建议被市级以上党政机关或大型企业采纳并取得实际效果;或市厅级以上党政主要领导明确批示在实际工作中予以采纳、推广;

5、成果涉密,不宜公开,质量和水平也得到了有关部门或专家的认可。

(三)申请结项须填写《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结项报告书》,提供最终成果原件或复印件和鉴定专家签名的鉴定材料,经依托学校审核同意后,在每年第二季度由依托学校汇总统一报省教育厅办理《结项证书》。结项材料由依托学校存档。

(四)项目验收的主要内容是:项目负责人是否按照项目合同规定完成了研究任务;最终成果是否与立项通知书注明的成果形式相符(申报重点项目,成果形式为专著,如批准为一般项目,可以以论文形式结项,但不得少于两篇),是否存在署名及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争议;经费开支合理合法。研究(咨询)报告应有采纳单位的证明材料,并详细注明采纳的内容和产生的效益。

对成果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一律作撤项处理,项目负责人3年内不得申报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和其通过省教育厅申报的其他各类项目。

(五)省教育厅及时在安徽教育网公布各校项目执行情况。

第二十五条 建立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完成情况奖惩制度。对项目完成情况好的学校,省教育厅将予以通报表扬,并作为科研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的重要参考;对完成情况不好的学校,将视情限制申报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和其通过省教育厅申报的其他各类项目。

第二十六条 建立科学合理的项目成果评价体系。对项目成果的评价实行以同行专家评议为主,文献计量检索为辅的评价制度。注重成果的创新性、学术性、实用性。同行专家对成果的进行鉴定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或其中的某个方面作出评价:

(一)在理论创新上的贡献;

(二)在资料整理上的贡献;

(三)在学术观点综合上的贡献;

(四)在学科发展和知识普及上的贡献;

(五)在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上的贡献;

(六)学风是否严谨;

(七)其他。

第二十七条 强化成果转化意识,拓展成果转化渠道,充分发挥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的效益。

(一)各类项目结项时,须同时报送成果摘要报告,简述本成果学术价值、创新内容、社会影响等情况,经依托学校审核后报省教育厅。省教育厅除择优选报有关部门外,还可向有关媒体推荐刊登,或结集出版。

(二)鼓励项目成果向课程、教材、教学转化,为培养优秀人才服务;向决策咨询转化,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科学决策和管理服务;向社会普及转化,为提高全民族人文素质服务;向文化产品转化,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服务。

(三)项目负责人应注意收集项目成果的引用、转载、采用、获奖、进入教材、产生效益等情况,由依托学校择优报省教育厅。对通过一个项目形成一个创新领域、一支创新团队、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要认真总结和推广其成功经验。

(四)建立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库和学术精品库。省教育厅将建立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库,收录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成果库分设实物展示库和电子文本库,并从中遴选优秀成果,建立“学术精品库”,面向高等学校和社会开放。项目负责人应注意保留项目成果电子数据(以正式出版的为准)。各校在办理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结项证书》时,应同时提供项目成果的电子材料。

(五)各高等学校应采取积极措施,支持和资助项目优秀成果的出版,积极做好项目成果的宣传、推广和应用工作。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研究报告、咨询报告、调研报告,应在提交有关部门的同时,报送省教育厅。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是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管理的一般性规则,各类项目可根据需要据此制订相应的实施细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原《安徽省教育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教科技〔2000〕01号文件)中的有关人文社科项目管理的规定同时废止。其他与本办法规定不一致的,以本办法规定为准。

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计划实施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更好地组织实施“安徽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计划”(以下简称“资助计划”),加强“资助计划”项目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资助计划”是为贯彻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安徽省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加速培养和稳定我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队伍,优化教师知识结构,促进青年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成长,提高师资水平,增强高等学校创新能力而设立的。第三条 “资助计划”通过竞争择优方式在省属高等学校分批精选青年教师,以项目资助方式支持开展科学研究。资助项目所需经费除由省教育厅拨款外,有关学校应按一定比例匹配经费支持。

第二章 资助范围和条件

第四条 “资助计划”资助对象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省属高校从事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的在职教师;

2、在申请当年1月1日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含硕士学位);

3、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科研任务,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较好的科研发展潜力。第五条 “资助计划”项目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跟踪学科前沿和新学科生长点,研究前景较好的基础研究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有较大意义,应用前景良好的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有利于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能够为地方政府提供决策依据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承担国家和地方重要科技任务,需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前期研究项目。

2、学术意义较大,学术思想新颖,立论根据充分,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具体,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合理可行,申请项目经费预算实事求是,具备能够满足科研工作需要的条件。

3、已经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资助的同类型课题以及承担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或资助计划项目但尚未结题的项目主持人不得申报。

4、根据学校学科与专业建设的需要,项目课题组应有科学合理的组合,课题组成员中必须有一名学术水平较高、具有副教授以上职务的专家作为指导教师参与研究。原则上项目课题组成员为一人的项目不得申报。

5、项目研究周期一般不超过三年。第三章 申报程序

第六条 “资助计划”项目每年组织申报一次。

第七条 学校人事处负责“资助计划”项目的申报组织工作,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申报的具体指导。

第八条 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申请人,在接到项目申报受理通知后,向所在学校人事处提出申请并填写、打印项目申报书一式四份。同时应有两名同行专家(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推荐,填写《“资助计划”项目推荐书》。

第九条 学校人事处和科研管理部门应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就申报项目内容的真实性、实现方案的可行性、经费预算的合理性、基本条件的保证等进行初审,并提交校学术委员会进行评议。校学术委员会根据项目水平、学校学科建设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对申报项目进行评议,提出评议意见。

第十条 学校人事处根据校学术委员会评议意见,推荐上报省教育厅。第四章 审批程序

第十一条 省教育厅根据“资助计划”资助范围和条件,对申报项目进行形式审查。第十二条 省教育厅聘请省内高校知名专家组成“资助计划”项目专家评审委员会,对通过形式审查的申报项目进行评审。第十三条 根据“资助计划”项目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意见,省教育厅正式下达“资助计划”。

第五章 经费管理

第十四条 申报项目批准后,省教育厅将资助经费一次性核拨到有关学校,由资助对象安排使用。

第十五条 资助经费实行专款专用,学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或挪用。

第十六条 “资助计划”项目的管理费不得超过资助金额的5%,各单位不得重复提取或超额提取项目管理费。第六章 组织管理

第十七条 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负责“资助计划”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学校人事处予以积极配合。

第十八条 资助对象在资助期间,每年须认真填写《安徽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计划项目进展报告》,附相关材料,经学校审核后,报送省教育厅人事处,并同时抄送省教育厅科技处(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和社政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第十九条 资助项目结束后三个月内,资助对象须认真填写《安徽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总结报告》,附相关研究成果,经学校审核后报送教育厅人事处,并同时抄送省教育厅科技处(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和社政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第二十条 省教育厅实行目标管理,中期检查,终期验收评估。

第二十一条未经省教育厅批准,资助对象不得更换,资助经费不得转让。第二十二条对发生下列情况之一的资助对象,终止资助。

1、未能正常履行工作职责或调离学校教学、科研岗位,无法继续进行研究工作;

2、违反职业道德,弄虚作假或触犯刑律。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由省教育厅人事处负责解释。第二十四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是为重点资助自然科学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以增加科技储备,培养跨世纪高层次科技人才而设立的。为确保基金的筹集、合理使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的管理本着广泛筹集资金,合理使用的原则进行。

第三条 基金专用于支持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培养和造就跨世纪优秀科技人才。

第四条 基金构成:安徽省财政安排的科技三项经费以及其他专项资金,国内外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及个人的捐赠。

第五条 成立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基金委),其办事机构为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基金办),挂靠安徽省科委。第二章 资 助

第六条 基金设立“安徽省应用基础研究研究计划”。凡列入资助计划科技工作者应具备以下条件:

1、有硕士、博士学位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

2、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已取得一定成绩;

3、献身科技事业,具有坚忍不拔、开拓创新、勇攀高峰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第七条 基金的资助办法是:自由申请,专家评议,择优支持。第八条 资助的时间为2-3年,个别特殊情况除外。第三章 申报及评审

第九条 根据省基金委编制的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填写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书。

第十条 省基金办负责统一受理有关申请,并按本办法规定的原则对申报项目作形式审查,形式审查合格的项目送请专家委员会评审。

第十一条 评审通过的项目,经省基金委综合平衡后下文列项。

第十二条 列入基金资助的项目,由省基金办与其所在单位签订合同。

第十三条 专家委员会由在我省境内的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国家级专家、科技与人才管理方面专家组成,特邀国内外著名科技专家或政府有关部门代表参加。

第十四条 专家委员会负责审查基金资助方向及科研项目,其成员均实行聘任制,每届任期两年。也可连聘连任,未重新聘任者则自动解聘。第十五条 专家委员会的日常事务工作由省基金办代理。第四章 管 理

第十六条 省基金办对资助的项目实行一次合同,分无偿拨款,专项管理,专款专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名目截流资助经费。

第十七条 凡得到资助的科研项目完成后,要及时提交科研项目经费决算,经所在单位审核后报省基金办。

第十八条 凡列入基金资助的科研项目,承担单位要创造条件,给予必要的物质支持,以保护项目的如期完成。省基金委将组织专家委员会及有关人士对项目的研究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第十九条 得到资助的科技人员,每年应写出科研进度情况书面总结,经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后报送省基金办。所在单位应对其科研能力、科学态度、科研成果、职业道德等方面,提出综合评价意见。第二十条 在资助期内,项目因故终止,或专家委员会认为该项目不适宜再进行下去,省基金办将停拨余款,提前终止资助,并检查已拨经费的使用情况,做出处理意见,直至收回预拨经费。

第二十一条 省财政厅依据财政制度有权对基金的使用进行监督与检查,若发现基金使用不当或基金资助的项目有挪用及违反本规定的,提出处理意见,直至停止拨款,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二条 科研项目完成后,由省基金委组织验收或评价。

第二十三条 凡得到基金资助所取得的成果,成果所有权由省基金委和承担单位共有。发表的论文或参加学术会议,必须注明本项研究工作是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的解释权属安徽省科委。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十六条 如省有新的规定出台,按新规定执行。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做好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保证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省科技奖”)评审工作的质量和公正性,根据《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制定本细则。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省科技奖的推荐、评审和授奖工作。

第三条 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以及加强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方针。

第四条 省科技奖的推荐、评审和授奖工作,实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不受任何组织或个人的非法干涉。

第五条 省科技奖授予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技术开发、技术合作和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个人或者单位。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中仅从事组织管理和辅助服务的工作人员,不得作为省科技奖的候选人。

第六条 省科技奖是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个人或单位的荣誉,授奖证书不作为确定科学技术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第七条 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省科技奖评审的组织工作,并设立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奖励办”),负责省科技奖评审的日常工作。

第八条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只可设立一项市级科学技术奖。并报省科技行政部门备案。第九条 社会力量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设立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奖,应到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审查登记,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报国家科学技术部备案。未经登记设立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奖,省科技行政部门依法予以取缔。

社会力量经登记设立的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奖,在奖励活动中不得收取任何费用。第二章 奖项设置与评审标准

第十条 省科技奖分为自然科学、科学技术进步和技术合作三类。省科技奖每评审一次,奖励项目的总数不超过一百八十项。

对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员,授予重大科技成就奖。

第十一条 省科技奖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奖三个等级,重大科技成就奖、技术合作类奖不分等级。

第十二条 省科技奖自然科学类推荐的项目,须符合下列条件:

1、自然科学发现为国内外首次提出,或者在科学理论上有创见,在研究方法、手段上有创新,对推动学科发展以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主要论著已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或作为学术专著出版一年以上,其主要科学结论已为国内外同行所引用或采纳。

第十三条 自然科学类候选人应是相关科学技术论著的主要作者,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提出总体学术思想、研究方案;

2、发现重要科学现象、特性和规律,并阐明科学理论或学说;

3、提出研究方法和手段,解决关键性学术难题或实验技术难点,以及对重要基础数据的系统收集和综合分析等。

第十四条 自然科学类授奖等级,按如下标准进行综合评审:

1、在科学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学术上为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并为学术界所公认和引用,推动了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发展,或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2、在科学研究上取得较大进展,学术上为国内领先,并为学术界所公认和引用,推动了本学科或分支学科的发展,或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3、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一定的进展,学术上为国内先进或者领先,并为学术界所公认和引用,对本学科发展有推动作用,或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一定影响的,可以评为三等奖。第十五条 省科技奖科学技术进步类授予在技术发明、技术开发、社会公益及重大工程等方面作出贡献的个人或单位:

1、技术发明项目中,产品包括各种仪器、设备、器械、工具、零部件以及生物品种等;工艺包括工业、农业、医疗卫生和安全等领域的各种技术方法;材料包括用各种技术方法获得的新物质等;系统是指产品、工艺和材料的技术综合。

2、技术开发项目,是指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中,完成具有重大市场价值的产品、技术、工艺、材料、设计、系统、资源品种及其应用推广。

3、社会公益项目,是指在标准、计量、科技信息、科技档案等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和环境保护、医疗卫生、计划生育、资源调查和合理利用、自然灾害监测预报和防治等社会公益性科学技术事业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及其应用推广。

4、重大工程项目,是指列入国家、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大综合性基本建设工程、科学技术工程等项目,并产生重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第十六条 科学技术进步类候选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研究制定总体技术方案中做出重要贡献;

2、在解决关键技术和疑难问题中做出很大的技术创新;

3、在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过程中做出创造性贡献;

4、在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5、在技术发明中独立完成部分或者全部创造性技术内容。

第十七条 省科技奖科学技术进步类候选单位,应当是在项目研制、开发、投产、应用和推广过程中提供技术、资金、设备和人员等条件,对项目的完成起到组织、管理和协调作用的主要完成单位。

各级政府部门一般不得作为省科学技术进步类的候选单位。第十八条 科学技术进步类推荐项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技术创新:在技术上有创新,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进行自主创新,形成了产业的主导技术和名牌产品,或者应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装备和改造,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传统产业,增加行业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技术上有难度,解决了行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关键问题;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省内行业的领先水平。

2、经济效益或 者社会效益:所开发的项目经过一年以上稳定的实施应用,产生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技术创新的市场价值或者社会价值,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3、推动行业科技进步:项目转化程度高,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和扩散能力,提高了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竞争能力和系统创新能力,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及产品的更新换代,对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其中,技术发明项目推荐应符合下列条件:(1)该项技术为国内首创;

(2)与国内已有同类技术相比,其技术思路有创新,主要性能(性状)、技术经济指标、科技水平优于同类技术。

(3)经实施,该项技术发明成熟,应用一年以上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十九条 科学技术进步类授奖等级,按如下标准进行综合评审:

1、技术发明项目

(1)属国内首创,技术思路独特,技术上有很大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同类技术的领先水平,推动了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已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2)属国内首创,或者国内虽已有、但尚未公开的技术发明,技术思路新颖,技术上有较大的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内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对本领域的技术进步有推动作用,并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3)属国内首创,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省内同类技术的领先水平,技术发明成熟并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或者社会效益的,可以评为三等奖。

2、技术开发项目

(1)在技术上有很大创新,技术难度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成果转化程度高,创造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对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有很大作用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2)在技术上有较大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成果转化程度较高,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对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有较大作用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3)在技术上有一定创新,技术有一定难度,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创造明显的经济效益,对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有一定作用的,可以评为三等奖。

3、社会公益项目

(1)在技术上有很大创新,技术难度大,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并在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有重要意义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2)在技术上有较大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在行业较大范围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有较大意义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3)在技术上有一定创新,有一定技术难度,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省内领先水平,在行业中得到一定的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一定意义的,可以评为三等奖。

4、重大工程项目

(1)团结协作、联合攻关,在技术和系统管理方面有很大创新,技术难度和工程复杂程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对推动本领域的科技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2)团结协作、联合攻关,在技术和系统管理方面有较大创新,技术难度和工程复杂程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对推动本领域的科技发展有较大意义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3)团结协作、联合攻关,在技术和系统管理方面有一定创新,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及工程复杂程度。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对推动本领域的科技发展有一定的意义的,可以评为三等奖。

重大工程项目授奖对象仅为单位,在完成重大工程中做出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的个人,符合奖励办法和本细则规定条件的,可另行推荐省自然科学类、科技进步类奖。

第二十条 省科技奖技术合作类授予在科技合作中对安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省外、境外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从事技术开发、科技培训、科技管理等个人或者单位。第二十一条 技术合作类授奖候选个人或者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与安徽的个人或者单位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中,其研究、开发的重大科技成果,在安徽进行有效的转化并实现产业化,对安徽经济与社会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2、在向安徽的个人或者单位传授先进科学技术知识、提出重要科技发展建议与对策、培养科技人才或管理人才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推进了安徽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并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3、在促进安徽与省外、境外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建立或开拓了安徽与省外、境外在科技方面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和交流渠道,并对安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

第二十二条 重大科技成就奖授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个人:

1、在科学技术活动中,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取得系列或者重大技术创新,并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引起该领域技术的很大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创造了很大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对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特别重大的贡献。

2、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或者重大发现,丰富和拓展了学科的理论,引起该学科或者相关学科领域的重大发展,为国内外同行所公认,对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重大科技成就奖每次授予人数不超过两名。

第二十三条 省科技奖授奖人数和授奖单位实行限额,其中:

自然科学类单项授奖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综合性重大自然科学发现的候选人数超过规定的,须提出充分理由;

科学技术进步类一等奖不超过10人,单位不超过8个,二等奖不超过8人,单位不超过6个,三等奖不超过6人,单位不超过4个。其中技术发明类项目,单项授奖人数一般不超过6人,综合性重大技术发明的侯选人数超过规定的,须提出充分理由。第三章 评审机构

第二十四条 根据《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第五条的规定,省科技奖评审工作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其主要职责是:

1、提出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组成人选;

2、聘请有关专家、学者,组成专业(学科)组;

3、审核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决议,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4、处理省科技奖评审工作中出现的有关问题。

第二十五条 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1、评定和核准省科学技术奖专业(学科)组的初评结果,作出获奖人选、项目和奖励等级的决议;

2、评审省重大科技成就奖和技术合作类奖项目,作出获奖人选、项目的决议;

3、对完善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二十六条 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2-5人,秘书长1人。主任委员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由科技、教育、经济等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领导组成。

第二十七条 根据评审工作需要,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可以设立若干专业(学科)评审组。

各专业(学科)评审组设组长1人、副组长1至2人。

各专业(学科)评审组负责省科技奖的专业(学科)评审工作,并将评审结果报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

第二十八条 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及其专业(学科)评审组的评审委员和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当对候选人和候选单位所完成项目的技术内容及评审情况严格保守秘密。第四章 申报和推荐

第二十九条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第十二条

(一)、(二)项所列推荐组织的推荐工作,由其科学技术主管机构负责;

(四)项所列的“其他组织”,是指具备推荐条件的省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等;所列的“科学技术专家”,是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第三十条 省科技奖实行限额推荐制度。各推荐单位在省奖励办当年下达的限额范围内进行推荐。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每可以2人联名推荐1项省科技奖。

第三十一条 申报单位或个人在申报省科技奖时,应填写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统一制作的推荐书,本人签字、单位盖章。联合申报的,原则上由第一完成单位按其行政隶属关系组织申报,如有其他特殊情况,须由完成单位协商申报。推荐书及有关材料应当完整、真实、可靠。

第三十二条 推荐部门应对申报的项目组织专家初评,并按限额要求择优推荐。科技专家可直接向省奖励办推荐项目,并提出对推荐项目的评价意见。

第三十三条 凡存在知识产权以及有关完成单位、完成人等方面争议的,在争议未解决前不得推荐参加省科技奖评审。

第三十四条 直接关系到人身和社会安全、公共利益的项目,如动植物新品种、食品、药品、基因工程技术和产品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取得有关许可证,在未获得主管行政机关批准之前,不得推荐参加省科技奖评审。

第三十五条 经评审未授奖的候选人、候选单位,在此后的研究开发活动中,取得了新的实质性进展,并符合奖励条件及本细则有关规定的,可以按照规定的程序重新推荐。第三十六条 有关推荐组织和个人,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省奖励办提交推荐书及相关材料,逾期不予受理。

省奖励办负责对推荐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对不符合规定的推荐材料,应当要求推荐组织和推荐人在规定的时间内补正,逾期不补正或者补正仍不符合要求的,不提交专业(学科)组评审,推荐材料不予退回。第五章 评审

第三十七条 通过形式审查的项目,由省奖励办提交相应专业(学科)评审组评审。第三十八条 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对各专业(学科)组提交项目进行评审,形成获奖人选、项目、奖励等级的决议。

第三十九条 省科技行政部门对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的评审结果进行审核。经审核后的评审结果通过安徽日报向社会公布。经公布无异议的,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第四十条 省科技奖的评审表决规则如下:

1、专业(学科)评审组的评审以会议方式进行,对其中需要函审的项目,先由省奖励办聘请具有评审资格的同行专家提出书面评审意见,提交专业(学科)评审组评审。专业(学科)评审组以记名投票表决方式产生评审结果。评定三等奖、推荐一、二等奖项目时,应当由到会委员的二分之一以上多数表决通过。

2、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的评审以会议方式进行,以记名投票方式产生评审结果。省科技奖的重大科技成就奖,应当由到会委员的四分之三以上多数(含四分之三)投票表决通过;一等奖应当由到会委员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含三分之二)投票表决通过;二等奖应当由到会委员的二分之一以上多数投票表决通过。核准三等奖时,应当由到会委员的二分之一以上举手表决通过。

3、专业(学科)评审组会议和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会议均须有三分之二以上评审委员出席,始得举行。

第四十一条 省科技奖的评审实行回避制度,被推荐为省科技奖的候选人不得作为评审委员参加当年的评审工作。第六章 异议及其处理

第四十二条 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接受社会的监督,省科技奖的评审工作实行异议制度。异议分为实质性异议和非实质性异议。凡涉及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推荐书填写不实所提的异议为实质性异议;对候选人、候选单位及其排序的异议,为非实质性异议。推荐单位、推荐人和项目的完成单位、完成人对评审等级的意见,不属于异议范围。第四十三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省科技奖候选人、候选单位及其项目持有异议的,应当在省科技奖结果公布之日起3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省奖励办提出,逾期且无正当理由 的,不予受理。

提出异议的单位、个人应当提供书面异议材料,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个人提出异议的,应当在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单位、住址。单位提出异议的,应当加盖本单位公章。

第四十四条 省奖励办在接到异议材料后,应当对异议内容进行审查,如果异议内容属于本细则第四十二条所述情况,并能提供证据的,应予受理。

第四十五条 实质性异议由省奖励办交由专业(学科)组组织相关专家提出处理意见。非实质性异议交由推荐组织、个人提出处理意见,报送省奖励办审核。

第四十六条 对异议的处理,凡在省科技奖结果公布之日起二个月内处理完毕的,可纳入当授奖范围;一年内处理完毕的,可纳入下一个的授奖范围;一年以上处理完毕的,可以重新推荐。

异议处理结果由省奖励办通知异议人和推荐组织、推荐个人。第七章 授 奖

第四十七条 省科技行政部门对省科技奖评审委员会作出的获奖人选、项目及等级的决议进行审核,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四十八条 省科技奖由省人民政府颁发获奖证书、奖状和奖金。自然科学类、科学技术进步类奖奖金额为:一等奖5万元,二等奖2万元,三等奖1万元。技术合作类奖不发奖金,颁发奖状和获奖证书。

第四十九条 重大科技成就奖报请省长签署并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

重大科技成就奖奖金额为40万元。其中10万元属获奖者个人所得,30万元由获奖者自主选题,用作科技研发经费。第八章 附 则

第五十条 省科技奖的推荐、评审、授奖的经费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第五十一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二00一年十二月十日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奖励在我省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促进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省人民政府设立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省科技奖)。省科技奖分以下类别:(一)自然科学类:(二)科学技术进步类;(三)技术合作类。

第三条 科学技术奖励工作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促进科学技术创新和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方针。

第四条 省科技奖的评选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非法干涉。

第五条 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省科技奖评审的组织工作。设立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负责省科技奖的评审工作。评审委员会的组成人选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出,报省人民政府批准。评审委员会下设若干专业(学科)评审组,具体负责省科技奖的评审。专业(学科)评审组由评审委员会聘请的专家、学者组成。

第六条 鼓励社会力量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设立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奖。社会力量设立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奖应当依法在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登记。社会力量经登记设立的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奖,在奖励活动中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第二章 省科技奖授予的对象和条件

第七条 省科技奖自然科学类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人员。

第八条 省科技奖科学技术进步类授予下列人员、组织:

(一)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在产品、工艺、方法、材料及其系统等方面做出重大技术发明的人员;

(二)在实施技术开发项目中,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的人员或者组织;

(三)在实施社会公益项目中,长期从事科学技术基础性、社会公益性工作,创造显著社会效益的人员或者组织:

(四)在实施重大工程项目中,采用先进技术方法,保障工程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组织。第九条 省科技奖技术合作类授予省外、境外的下列人员、组织:(一)在我省传播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培养人才,成效特别显著的;

(二)与我省合作进行技术开发和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产生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三)促进我省与省外、境外进行科学技术合作,做出突出贡献的。

第十条 省科技奖除技术合作类不分等级以外,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对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社会效益或者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的人员,授予重大科技成就奖。重大科技成就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省科技奖每年奖励项目总数不超过180项。

第三章 省科技奖的评审和授予 第十一条 省科技奖每年评审一次。

第十二条 省科技奖候选人由下列组织和个人推荐:(一)设区的市人民政府;

(二)省人民政府的组成部门、直属机构;(三)高等学校、中央驻皖科研机构;

(四)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组织、科学技术专家。

第十三条 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组织,推荐省科技奖候选人时,应当组织有关方面的科学技术专家对候选人完成的科学技术成果进行初审,并提出奖励类别、等级的建议。第十四条 推荐组织和个人限额推荐省科技奖候选人;推荐时,应当填写统一格式的推荐书。推荐人为组织的,应当提供科学技术成果初审结论;推荐人为个人的,应当提供推荐人对科学技术成果的评价意见。

第十五条 专业(学科)评审组作出认定科学技术成果的结论,并向评审委员会提出获奖人选和奖励等级的建议。评审委员会根据专业(学科)评审组的建议,作出获奖人选和奖励等级的决议。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对评审委员会的决议进行审核,报省人民政府批准。第十六条 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在获奖人选和奖励等级决议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前,在安徽日报上刊登公示公告,公开征求公众对获奖人选及其获奖项目的意见。公开征求意见期为30日。任何组织和个人对获奖人选及其获奖项目有异议的,均可在征求意见期内以书面形式向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出。

第十七条 省科技奖由省人民政府颁发证书、奖金,其中的重大科技成就奖由省长签署。第十八条 省科技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奖金数额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规定;重大科技成就奖的奖金数额由省人民政府规定。第十九条 省科技奖的奖励经费由省财政列支。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 剽窃、侵夺他人科学技术成果,或者以提供虚假数据、材料等不正当手段骗取省科技奖的,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撤销奖励,追回奖金。

第二十一条 推荐组织或者个人提供虚假数据、材料,协助他人骗取省科技奖的,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取消其推荐资格;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二条 参与省科技奖评审及有关活动的人员,在评审活动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三条 社会力量未经登记设立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奖的,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予以取缔。

社会力量经登记设立的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奖,在奖励活动中收取费用的,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没收所收取的费用,并处所收取的费用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登记。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省科技奖的评审规则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规定。

第二十五条 省人民政府组成部门、直属机构不设立面向全省的科学技术奖。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省人民政府1986年2日3日发布的《安微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暂行规定》、1993年9月14日发布的《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奖励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的暂行规定》、1997年8月19日发布的《安徽省农村科技奖励办法》、《安徽省自然科学奖励办法》同时废止。关于印发《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市科委(科技局),省直各有关部门,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 现将《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特此通知

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二○○一年四月十二日 主题词:科技计划 办法 通知

抄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财政厅

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一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明确管理的基本程序和要求,强化管理的责任机制,保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公开、公正和科学,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以下称项目)是指在省科技计划中实施安排,由省财政支持,由单位或个人承担,并在一定时间周期内进行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

第三条 本办法主要适用于由省科学技术厅主管的各类省级科技计划的项目立项、实施管理、项目验收等管理工作。二 项目立项

第四条 省科学技术厅在启动项目申请工作前,将根据省科技发展规划和战略,发布项目指南或优先资助领域,并依据计划的性质、宗旨和功能定位,明确申请项目的选择范围、领域、性质、规模、目标方面等,确定项目申报的时间、渠道、方式。

第五条 项目指南或优先资助领域已明确项目目标和任务,并符合招标投标条件的,应当依据《安徽省科技项目招标投标暂行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执行。第六条 项目的申请者(包括单位或个人)应当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符合该计划对申请者的主体资格等方面要求;

(二)在相关研究领域和专业应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和技术优势;

(三)具有为完成项目所必备的人才条件和技术装备;

(四)具有与项目相关的研究经历和研究积累;

(五)具有完成项目所需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六)具有完成项目的良好信誉度。

第七条 申请项目应提供以下两部分材料:

(一)项目申报书(由申请者按照科技厅要求的内容框架编写);

(二)项目申报书的附件(内容为有关的证明材料、专家评议意见、相关单位的项目推荐意见)。

第八条 项目申报的内容和框架一般包括:

(一)立项的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现有研究基础、特色和优势;

(四)应用或产业化前景、科技发展或市场需求;

(五)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六)研究方案、技术路线、组织方式;

(七)计划内容;

(八)主要研究人员和单位简况及具备的条件;

(九)经费预算;

(十)有关上级单位或评估机构的意见。

除基本满足上述条件外,不同类型的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书可有所侧重,或根据需要增加新的内容。

第九条 项目申请,必须严格按各类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细则规定的渠道、方式、时间执行。申请渠道可按行政隶属关系逐级汇总、审核;或由申请者经有关行业和地方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推荐后直接申报,最终由科技厅受理。

第十条 经科技厅或由其委托的有关机构对项目申报书进行讨论、咨询和审查后,符合条件并通过审查的项目,可以进入可行性论证或评估。

第十一条 科技厅负责组织或委托有关机构进行项目可行性报告的论证或评估工作。可行性论证或评估报告应对项目给出可行、不可行或需作复议的明确结论意见,并交科技厅负责审核。对论证结论“需复议”的项目,申请者应对有关内容进行必要的修改后,报送科技厅复审。

第十二条 对通过可行性论证审核的项目,科技厅将编制计划以文件的形式下达或给予专项批复。同时将根据不同的计划性质,通过合同或计划任务书形式,确定项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三条 对于执行结果可测的项目,合同中的研究和考核指标必须量化;对于执行结果不可测的项目,合同中的研究和考核指标,必须有准确含义的定性说明。对于项目执行中的有关省拔经费、条件保障和经费配套条款,必须明确签约各方的责任。三 项目实施管理

第十四条 省科技计划一般按项目管理,特殊情况下可按项目、课题两级进行管理。科技厅授权或委托的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机构负责项目的实施和管理。第十五条 科技厅在项目管理中的基本职责是:

(一)确定项目组织实施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模式;

(二)审聘项目专家咨询委员会;

(三)审查项目执行报告、项目完成后的总结报告和项目经费的预、决算;

(四)组织或委托其他组织或机构进行项目的中期检查或评估;

(五)组织协调并处理项目执行中需要协调、处理的问题。第十六条 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机构的基本职责是:

(一)匹配项目约定支付的科技经费;

(二)定期报告项目执行情况和经费决算,协同科技厅进行项目执行情况的检查或评估,协调项目的实施,进行技术保密的实施管理;

(三)实施项目的统计调查,督促项目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办理科技成果登记手续;

(四)向科技厅报告项目实施中难以协调的问题。第十七条 项目承担者的基本职责是:

(一)严格执行合同或计划任务书,完成项目目标任务;

(二)真实报告项目完成情况和经费决算;

(三)接受科技厅和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机构对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四)接受并配合科技厅委托的有关中介机构所进行的中期评估或验收评估,准确提供相关数据和资料;

(五)及时报告项目执行中出现的重大事项;

(六)填报由科技厅制发的科技计划统计调查表和科技成果登记表;

(七)报告项目执行中知识产权管理情况和提出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

第十八条 项目实施中必须建立执行情况报告制度,如遇目标调整、内容更改、项目负责人变更、关键技术方案的变更、不可抗拒的因素等对项目执行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况必须及时报告。项目承担者必须在每年一月上旬提交项目上执行情况,经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机构审核汇总后,于一月下旬报科技厅。第十九 条项目实施时限一般为1-3年,并可以逐年滚动,超过三年的项目,应进行中期检查或中期评估。项目执行中因人为因素致使项目难以实施或在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合同,科技厅可以采取警告、通报批评,并视情况直至终止或撤消项目的处罚。四 项目验收

第二十条 各类省科技计划可根据计划自身的特点,制定专门的验收管理办法。项目验收的组织工作,由科技厅或授权委托项目组 织实施管理机构组织进行。

第二十一条 项目验收以批准的项目可行性报告、合同或计划任务书约定的内容为考核的基本依据,对项目所取得的科技成果水平,应用效果和对经济社会的影响,项目实施的组织管理经验和教训,经费使用的合理性等应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第二十二条 项目验收程序,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项目验收工作需在合同或计划任务书完成后半年内完成;

(二)项目的承担者在完成技术、研发总结基础上,向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机构提出验收申请并提交有关验收资料及数据。

(三)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机构审查全部验收资料及有关证明,合格的向科技厅提出验收申请。

(四)科技厅批复验收申请,主持或委托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机构组织验收,同时也可委托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组织验收。

(五)科技厅批准项目的验收结果。

第二十三条 被验收项目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通过验收:

(一)完成合同或计划书任务不到80%;

(二)预定成果未能实现或成果已无科学或实用价值;

(三)提供的验收文件、资料、数据不真实;

(四)擅自修改对合同或计划任务书考核目标、内容、技术路线;

(五)超过合同或计划任务书规定期限半年以上未完成任务,事先未说明。

第二十四条 未通过验收的项目,承担者可在接到通知半年之内,整改完善有关项目材料后,提出复议申请。不通过验收的项目承担者三年内不得再承担省科技计划项目。第二十五条 项目完成后,可按科技成果鉴定管理办法组织鉴定,但项目承担者需先报经科技厅归口业务处室确认同意后办理相关手续,可替代验收。

第二十六条 省科技厅行使国家对科技成果拥有权利,项目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及相应权益按有关法律、法规处理。五 附则

第二十七条 凡是以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引导的省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省科学技术厅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以下简称青年基金)的宗旨是:培养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为安徽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贮备。

第二条青年基金的来源为: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划出一定额度,省科技厅科学事业费中人才培养专项经费、省财政其它专项资金以及国内外机构、团体和个人捐赠等。

第三条青年基金由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负责审定,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具体管理。

第四条为加强对青年基金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资助范围和条件

第五条申请青年基金,应具备以下条件:

(1)在安徽省境内从事应用基础研究或基础研究;(2)年龄在40周岁以下(含40周岁);(3)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4)具有较高的科研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发展潜力较大,曾承担过国家级或省部级以上重点科研项目,在SCI、EI、ISTP检索系统或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过论文。

(5)能献身科技事业,具有坚韧不拔、勇攀高峰的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科学道德。

对事业费由省科技厅归口管理的省属科研单位,申请人应具备硕士以上学位或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在安徽省境内从事应用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其它条件同(2)、(4)、(5)。

第六条已列入下列人才培养计划的人员,青年基金将不予以资助:(1)“百千万人才工程”中的国家级计划;(2)国家自然基金杰出青年科技基金;(3)中科院“百人计划”;

(4)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

(5)其它在支持强度、等级超过或等同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的人才培养计划。

第三章 申报及评审

第七条青年基金每两年集中受理、评审一次,由申请者所在单位推荐、专家评议、择优支持。

第八条申请者填写《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申请书》,按要求提供各种附件证明材料,经所在单位审查、筛选,签署推荐意见后,报省自然基金办公室。

第九条由省自然基金办公室对申请者进行形式审查,形式审查通过者,提交专家组评议。

第十条各学科专家组对申请者的学术水平、创新能力等进行评审,以选人为主、选项目为辅,提出建议名单。

第十一条由省自然基金办公室根据专家意见,进行综合平衡,提出初步意见,报省自然基金委员会审查通过。

第十二条对已列入资助的人员,由省自然基金办公室与所在单位、申请者本人签订《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计划任务书》,明确各自的权力与义务。

第十三条鉴于青年基金的来源,对事业费由科技厅归口管理的省属科研单位予以适当倾斜,其获资助的人员数不得低于总数的20%。

第四章 实施管理

第十四条青年基金以两年为一个周期、连续资助。省自然基金办公室根据计划任务书,分拨款。第十五条青年基金经费的用途可用于新申报的项目,也可用于承担的国家级、省级重点项目经费匹配,或添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出版专著,参加学术交流等。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截留和挪用。

第十六条所在单位对青年基金资助的经费应给予不低于1:1的专项配套。

第十七条被资助者在此期间不得调出本省或出国(一年以上),每年应向省自然基金办报送有关科研项目进展情况、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等,并接受中期评估。资助期内所发表的论文、专著必须注明本项研究工作获得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的资助。

第十八条资助期满后,省自然基金办将依据计划任务书进行考核。部分人员可连续资助,但最多不超过两期。

第十九条省科技厅、省财政厅有权依据国家、省相关规章制度,对青年基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与检查。

第五章 附则

社会艺术教育管理系 篇7

关键词:文化艺术管理,信息社会,创新趋势

若从原始艺术来算, 人类的艺术活动拥有悠久的历史。但是, 文化艺术管理却属于一个比较新兴的交叉学科。近年来, 随着我国科技的高速发展以及文化市场的日益繁荣, 文化艺术管理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在信息社会的环境下, 各种文化艺术企业和机构, 比如文化馆、艺术研究所、美术馆等艺术创作部门的管理活动必须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实行文化艺术管理创新, 从而不断推动我国文化艺术的健康、稳定发展, 进而提升我国的软实力。

一、实行文化艺术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中国加入WTO后, 我国与国外的交流日益密切, 文化交流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实行文化艺术管理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提升人们综合素质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社会对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文化艺术管理对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一, 培养人的能力素质。在文化艺术管理中, 追求职业能力素养是一项重要的目标。通过赋予人们审美和创造的自由, 进一步提升人们的认知水平, 从而有效培养人们分析、操作能力。第二, 培养人的精神素质。文化艺术管理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 它可以有效培养人们在道德审美中的道德情感, 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比如“忠于职守”的传统道德品质、“敬业乐群”的职业素养等, 从而进一步培养人们的精神素质。因此, 这就要求创新文化艺术管理, 为人们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良好的环境, 充分发挥其在提升人们综合素质方面中的作用。

(二) 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我国加入WTO后, 我国文化艺术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 凭借我国文化艺术巨大的包容性, 我国艺术管理可以更加规范, 增强艺术品的消费能力;同时有利于我国与国外的文化交流, 学习、吸收外国优秀文化;另一方面, 它对我国传统艺术的创作、发行等产程巨大的冲击, 国内文化艺术品与国外的形成对比。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我国文化艺术管理必须实行创新, 从而有效发挥我国文化艺术的优势, 提升我国文化艺术的质量和品味, 从而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二、信息社会文化艺术管理的创新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再加上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 为了满足环境的要求, 文化艺术管理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实行创新。

(一) 采用现代化手段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 文化艺术管理必须要利用现代化手段, 比如管理信息系统 (MIS) 、艺术产业资源系统 (ERP) 等, 进一步提升文化艺术的经营管理水平。因此, 在艺术管理方面, 应该建立文艺产品数据库, 并且加强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加工, 为艺术管理人员提供重要的信息保障, 实现文化艺术管理信息化, 从而提升艺术部门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加入WTO后, 文化艺术企业面临着全新的挑战, 如何最快获取信息成为抢占市场的重要途径。在艺术企业创新中, 信息资料是一项重要的依据。因此, 文化艺术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一整套完备的信息管理系统, 其中涉及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 从而实现快捷、有效的文化艺术管理, 推动我国文化艺术产业的良好发展。

(二) 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文化艺术管理过程中, 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的规范和制约, 艺术行业的市场运行机制难以有序进行。因此, 在当今法治社会, 文化艺术管理必须要坚持法制化道路, 各项管理活动都要按照国家和地方已经出台的法规、规范性活动来进行, 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分子的文化艺术管理活动。此外, 在文化艺术管理向法制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 还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 文化艺术企业结合国家、地方已出台的各项法律法规, 在企业中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规范艺术经营行为, 不断提升文化艺术品的识别水平。第二, 文化艺术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 充分利用法律法规的作用, 引导、规范文化艺术企业对文艺品的生产经营, 打击各种犯罪活动。

(三) 注重个性化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才的流动非常频繁, 文化艺术企业要想取得良好的发展, 需要在加强文化建设的同时注重人力资源管理, 采取有效的手段, 发现、吸引能力素质高的人才, 实现文化艺术管理的个性化发展。一方面, 文化艺术企业应该充分尊重、理解优秀知识分子, 并且在促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 最大程度上为人才提供实现他们自身价值的良好平台, 使他们能够将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另一方面, 企业需要做到一个良好的平衡点, 要求既能充分发挥文化艺术人才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同时又能保障文化艺术企业的良好运作, 即将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企业应该让文化艺术从业人员认识到本部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 在不影响企业规划与发展的前提下给予员工最大的自由, 比如不要求艺术创造人员每天上班打卡等, 而是充分相信他们会管理好自己。

(四) 充分发挥民主管理

在文化艺术管理活动中, 还需要坚持民主化管理活动, 从而有效推动我国文化艺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管理中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 明确艺术组织前进的目标。文化艺术企业应根据文化市场的实际情况, 制定本企业前进的目标, 并制定严格的执行措施。第二, 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在文化艺术企业的经营管理中, 需要每位员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比如通过员工评价来实施相应的激励机制, 树立优秀员工、给予相应的物质激励等, 从而让员工在工作中积极进取。与此同时, 企业还要注重文化建设, 让员工对企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在企业中形成一股良好凝聚力和向心力, 共同完成企业前进目标。第三, 管理者还要善于挖掘员工的潜能, 并且创造机会, 将员工的潜能激发出来, 实现人尽其才, 让他们在企业中实现自我价值。

(五) 文化艺术管理柔性化趋势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 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日益提高, 管理者与被管理之间的知识差距日益缩小, 在劳动市场中, 双向选择的趋势愈演愈烈。传统命令式的管理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因此, 在文化艺术管理活动中, 必须要实施柔性化管理。

文化艺术企业属于一个比较开放的系统, 它可以为文化艺术从业人员创造出良好的艺术创造环境。在判断决策管理水平方面, 并不是只考虑近期经济利益, 而是将长远经济利益 (比如能够发现和化解危机、抓住机遇等) 作为最高标准, 有时候甚至还会为了求得企业的长远发展, 牺牲近期利益。通过柔性化的文化艺术管理, 可以促使企业吸收新鲜的思想和理念, 并且为文化艺术人才的艺术创作提供良好的环境, 从而不断提升文化艺术企业的品味, 推动企业的良好发展。

(六) 文化艺术管理的整体化趋势

在未来的文化艺术组织发展中, 它会出现一种全新的形式:以信息委基础, 具有快速敏捷的应变能力, 同时与网络技术紧密相连。在这样的文化艺术组织中, 其艺术管理活动并非创作的基本动力, 艺术人员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 并且在日常工作中, 通过自身的努力, 实现个人价值, 从而有效推动企业的良好发展。

文化艺术企业在后期的管理和经营活动中, 必须要具备整体观念, 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共同为企业的发展而努力, 文化艺术从业人员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推动企业的发展, 然后企业的良好发展为从业人员提供良好的平台, 让员工与企业形成一个良好的整体。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在信息社会背景下, 企业实行文化艺术管理创新, 既是提升人们综合素质的需要, 同时又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 文化艺术企业在今后的管理创新中, 需要从信息化、法制化、个性化、民主化、柔性化、整体化这几个方面来创新, 坚持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管理活动的理念的手段, 从而不断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川流.新中国文化艺术管理的历史基础[J].艺术百家, 2010 (05) :42-52.

[2]张旭, 郭晓娜, 范文俊.文化繁荣发展背景下的文化艺术管理人才素质特征[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12 (08) :117-119.

[3]韩帆.浅谈文化艺术管理的现状和对策[J].才智, 2012 (34) :195.

[4]丁婧.分析文化艺术管理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J].神州, 2014 (02) :57.

[5]顾东旭.创新文化艺术管理促进文化艺术事业发展[J].新远见, 2009 (03) :106-111.

社会艺术教育管理系 篇8

关键词: 合村并居;城镇化;乡村社会治理

进行城市化建设是中国的必然之路,其基本条件是实现农村的城镇化建设,而中国进一步发展的最大制约恰恰在于农业人口数量太大。目前在各地实施的推动城镇化建设实践中,合村并居:将农村建成社区或者小城镇应当成为最合宜的选择。对于正处于试验点阶段的合村并居,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切实可行的;新的并居方式也必将会对乡村社会的治理方式产生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一、合村并居的内涵及意义

合村并居指的是针对乡村分布分散,人地矛盾突出, 土地瓶颈日益显现的现实问题,将相邻或相近的功能上联系紧密的村庄合并, 一规划功能区, 统一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土地集约使用和农村新社区建设的目标。

通过合村并居实现空间整合,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利用机制, 可以实现土地在城乡之间的优化配置, 逐步推动土地、劳动力、资金和信息等要素的城乡互动, 促进城乡产业成功对接, 拉动产业整合, 着力提升农村生产力及其创新发展能力, 达到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目标。参照我国目前先期的城市合村并居的经验,例如:德州市的“五不变一不降低”合村并居改革、山东省诸城市的“三不变、两不降”的“诸城”模式,随着农村社区服务的不断完善,原来分散而居的农民开始向社区聚集。农村实施社区化管理以后,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到现在为止,诸城市共78个农村社区,建设住宅楼952栋,其总面积约可容纳1.8万户居民居住。 同时,据诸城市相关部门测算,如果现有农村居民全部完成并居,则可节约出8万亩旧宅基地。由此可见,合村并居卓有成效,值得进一步发展和推广。 目前,合村并居在山东省推行较为广泛,并取得一定成效,为全国开展合村并居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

二、合村并居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合村并建的必要性

1.合村并建是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最终实现一体化建设的需要。长期以来, 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严重的二元结构。城乡分割, 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影响中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竞争力的加强以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实行城乡统筹、调整失衡的工农业和城乡发展关系、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发展战略,可以缓解城乡差距日益加剧导致的很多矛盾,[5]以土地为切入点, 合村并建,通过统筹配置城乡土地、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值得深入研究。合村并建作为实现城乡统筹, 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必经之路, 其顺利实施对最终破解我国城乡二元分割、解决城乡统筹难题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2.整合闲散土地、房基地,合理利用有限土地资源的需要。城镇化进行的核心要素是土地。此判断的依据不仅是因为城镇化要改变以前土地的利用方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同时,在工业化的背景下,土地作为一种重要的要素资产同样可以主动用于城镇化进程,从各地的城镇化实践上看,甚至可以得出结论:不进行土地资产的合理运作,城镇化进程很难顺利推进。新时期的城市化背景下,就需要土地资源的流转整合,需要集中现有可利用土地、房基地,发挥这些资源的集聚效应,而合村并居为我们提供了可能。

(二)可行性分析

1.农村劳动方式、谋生数段发生变化,乡土观念弱化有利于合村并建。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现在的农民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随着工业化水平逐步提高,农民们不再单纯靠双手劳作,机械取代人力,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这样,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转移到二三产业中来,谋生手段发生很大变化, 既有从事第二产业的工人,也有自己经营的个体步济等,可以说,现在的农民已经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他们正逐步脱离农村成为市民。也由于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生长的地方到城市里谋求更好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农民更加希望自己融入城市,享受城市便捷、舒适的生活。因此,随着农民逐步进入城市,原有的乡土观念被逐步弱化,让农村居民离开原有的居住地也变得可能。

2.合村并建对农民具有较强吸引力。农村人是普遍希望过上城市人那种干净、舒适、便捷的生活的,但基于自身经济条件、文化水平,绝大多数农民没有能力搬入城市生活,部分农民即使通过创业、升学等进入城市,也由于脱离原有交际圈和生活方式,产生种种不适应。合村并居后,一方面农民们不用改变原有生活方式,也依然可以和原来乡民在一起,不会产生不适感。另一方面,合村并居后村民集体搬入整齐干净的小区,并有相应教育、医疗福利设施,还有众多娱乐场所,无疑,这些都将对农民具有较大吸引力。

三、结语

合村并居是农民的可行出路,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由之道。合村并建也是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由农业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型,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乡村社会管理模式转变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合村并建也是中国目前在乡村国家大力推行的村改社区的一种重要方式,这一创新模式不仅给农民带来实在的好处,如完善的社区服务,而且可以整合现有土地、人力资源,为推动城镇化建设奠定基础。合村并居任务尽管艰巨,实现却有胜算。关键在于能否以恰当的方式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特别提出的是,在合村并居过程当中,各级领导要摒弃错误的政绩观,坚持一起为了农民的原则,决不能损害农民的利益,只有这样才不违背合村并居初衷,才能顺利推行城乡一体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张晶.城乡统筹背景下德州市合村并建模式分析.[J].德州学院学报?2011,27(01):95-98.

[2]王丙川,龚雪.合村并居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基于山东省潍坊、德州、济宁等地的考察分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61-65.

[3]汪长礼,温晋锋.基于社会学视角的传统农村治理模式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

上一篇:消防治安综合治理管理办法下一篇:八月十五月儿圆作文350字